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7W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精品多篇】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一

這天老師花兩節課的時間,讓我們看了兩集舌尖上的中國。它不僅僅給了我們視覺上的衝擊,也給了我們靈魂上的衝擊!最開始看是是陶醉於那誘人的食物當中,之後看下來是欽佩與勞動人民的不是當中,最後是感歎於中華五千年的飲食文化當中!

在看第一集的時候,看着那些誘人的食物,不得不勾起我們的興趣認真的去傾聽每道食物的神奇與誘人之處。在此片當中,它都有詳細的介紹,每道食物的具體做法,它的講述也是蠢蠢欲動。讓我們邊看邊驚歎,甚至還留着口水。在觀看那些美食的同時,那些樸實的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透過觀看這部片子,我瞭解到每一道美食都伴隨着辛勤的汗水。就像春筍的挖掘,那些有經驗的勞動人民就明白在什麼時候挖的春筍最鮮嫩可口,明白什麼地方能夠挖出春筍,挖出春筍後又該如何的保護好那些竹子的根系。明白挖出的春筍該如何保存。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辛勤勞作,才出現了世界上各種各樣的美食。正是因為他們勤勞的智慧,才能使得每一道食物完美的呈此刻我們眼前,我由衷的佩服他們!

當然,在這部片中,我也感歎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的飲食文化。就像那些傳統的習俗,在除夕晚上,北方人喜歡自己做饅頭,包餃子吃。透過自己的手工製作,做出可口的食物。這樣的習俗一代接一代的傳下來,雖説,在當今這個機械化的社會,自己親手和麪蒸饅頭、包餃子的人越來越少,但是還是有人傳承下來了,在那裏我也期望不要讓這種文化消失,有着更多的人能夠傳承這種習俗。繁衍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

在片中我也看到了,勞動人民的艱辛,他們為了生活,為了讓孩子上學,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用自己的體力換取一些錢。就像片中的挖藕兄弟,每年九月,他們都會來到湖北的嘉魚縣挖取大自然所賦予我們的一種長在水裏的美食——藕。説到那裏,我們也能夠看到大自然對於我們人類的厚愛,我也期望作為人類的我們不要鼠目寸光,肆意的虐取!從他們兄弟兩上看到了他們的艱辛勞作與樸實。他們説在大街上看到藕,就有一種親切感,就感覺那些藕是透過自己的雙手挖出來的!由此可見,他們是多麼質樸的人,如今的我們在餐桌上隨處可見藕,卻不明白這些藕的背後有着多少故事,流了多少勞動人民的汗水。當我們在享受餐桌上的每一道美食上,我們都要想到那些勤勞的勞動人民,感謝他們的雙手,讓我們享受如此美味的佳餚!

雖説還只看了兩集,但是這兩集卻讓我受益匪淺!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二

中國的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南北方美食數不勝數。中國的飲食文化與烹調技藝是它的文明史的一部分,是中國燦爛文化的結晶。中餐的菜餚名稱也別具特色,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給人以美好的回味。讀了《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後,讓我對中國的美食文化,有更深的瞭解,同時讓我產生了想去旅行想去品嚐全國美食的願望。

回想我也曾經也去旅行過,比如北京、青島、南京、揚州、無錫等。但是我只是吃過肥而不膩的北京烤鴨,品種齊全的青島海鮮,香鮮味美的南京鹽水鴨,原汁原味的揚州炒飯。有好多旅遊地點的美食我還沒有品嚐到,比如説《舌尖上的中國》介紹的揚州的鑑真素鴨、文思豆腐、清燉獅子頭、揚州大包子。我還都沒一一品嚐過。忽然覺得有點遺憾,覺得應該去嚐嚐那的美食才不枉旅行一次。

喜歡吃美食,也喜歡旅行,因為我喜歡那種氛圍,喜歡新的環境,喜歡歷史的痕跡,喜歡品嚐美味的特色小吃。如果在煙雨的江南,撐着一隻油紙傘,走在那雨巷,走在那白牆黛瓦的古典房屋之間,那定是另一種心情。或許還會坐上一葉小舟,走水路欣賞那江南的朦朧之美。或許還能坐在小樓上一邊欣賞着朦朧的江南煙雨一邊品嚐着江南的特色小吃,例如翡翠燒賣、鮮肉湯包等。那該是多麼的愜意呢!

中國由於歷史悠久,不僅擁有煙雨的江南風景,還擁有獨特的美食,我記得《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中提到了重慶的麻辣火鍋,我也是個愛吃火鍋的人,我喜歡火鍋的味道,也喜歡吃起來酣暢淋漓的感覺。書中提到在重慶每家火鍋店都有自己炒制底料的祕方,可見重慶的火鍋味道多種多樣。重慶的火鍋不僅味道多種多樣,而且菜品也是多種多樣,傳統的毛肚火鍋以牛的毛肚為主。正宗的毛肚火鍋的菜品用的幾乎都是牛身上的肝、心、舌、背柳肉片、血旺、和蓮白、蒜苗、葱節、豌豆尖等素菜。真想有機會去重慶品嚐這等美食,會不會讓人流連忘返呢?

從美味的火鍋之都出來,是不是想來點清淡的食物呢!我想要是我還真想來點清淡的,例如美味的鮮筍。我去過黃山,那裏有賣一種筍乾的,食用前要在清水中泡上兩三天,再用高壓鍋蒸。蒸好後即可用來食用,比如做成筍乾紅燒肉、老鴨筍乾湯之類的。這種筍乾的味道雖不如剛挖的鮮嫩,但口感也是極佳的。如果有幸去黃山旅行一定要帶回來幾包才好。

吃過了南方的火鍋、筍乾後是不是應該來點南方的主食呢!南方的燒麥口味不錯,是大眾喜愛的食品之一。燒賣包皮透亮,味鹹椒香。糯米陷鬆軟而不熟爛,粒粒可數。吃了南方的燒麥我才體會到,我在北方吃到的有多麼不正宗,北方的燒麥餡是像小籠包餡一樣,不似真正的燒麥裏面是糯米。現在真想再品嚐一次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燒麥。

南方的美食數不勝數,北方的美食也不少啊!北方雖沒有煙雨朦朧之感,但是有粗獷豪放之氣。給我另一種感覺,如果在白雪皚皚的冬天,屋外寒風刺骨,在屋內暖洋洋的吃着東北的酸菜燉白肉,那真是爽啊!酸菜燉白肉是以酸菜和豬五花肉為主要食材的東北菜,口味酸辣,營養價值豐富,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之效。我家冬天也會做酸菜白肉吃,我家雖不是在東北,但是我感覺酸菜的醃製方法與東北人家的差不多,《舌尖上的中國》也説了這個酸菜的做法,讓我更加堅信了這點。我家在做酸菜燉白肉時還會放入血腸,血腸是現殺豬時,用大盆裝些鹽水接血,然後在開水鍋內稍煮凝結成血塊,再將血塊搗碎後灌腸,紮緊捆實即成。血腸味道濃香,油而不膩。血腸與酸菜和白肉放一起那味道別提多棒了,每次吃的時候都比較喜歡吃血腸,味道很是不錯,這菜也是很下飯。

説了這麼多的美食,我還沒介紹我家鄉的美食呢!我的家鄉美食是驢肉火燒。驢肉火燒就是把熟驢肉夾到火燒裏食用,火燒口感酥脆,驢肉肥而不膩,回味醇厚。驢肉火燒加羊雜湯一起食用味道再好不過,羊雜湯雖然不是我們家鄉的特色美食,但是我認為做得也是極好的。真希望我家鄉的美食也能上《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古時不是有句話叫“天上龍肉,地下驢肉”嘛!可想而知驢肉的美味,再配上我們那酥脆的火燒真是讓人吃不夠啊!

我想有時間不如讓我們抽出時間去旅行一下,去品嚐下天下的美食,或者停下手裏的工作去做一頓美味的佳餚犒勞自己一下,這樣不是很好麼。希望《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能出第二冊,讓我們更加了解天下的美食。我也希望以後再去旅行時能品嚐到《舌尖上的中國》一書中提到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國》一書感動我的不僅僅是食物的味道,還有歷史的味道,記憶的味道!讓我們一起去旅行,一起去感受舌尖上的美味吧!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三

今天,《舌尖上的中國》創作研討會在京舉行。

這是一次規格很高的研討會。

中央電視台台長胡佔凡親自到場並致辭。參加研討會的還有央視總編兼副台長羅明、光明日報副總編何東平、國家廣電總局、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國烹飪協會的領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的專家學者,以及各大媒體的記者和嘉賓。

《舌尖上的中國》是中央電視台紀錄片頻道拍攝的七集美食專題紀錄片。節目一經播出,就得到社會的廣泛讚譽,引起巨大的反響。

深夜,久違的守候。

靈動而跳躍的背景音樂,香格里拉山坡上滴着露珠的松茸,黃土高原上大聲吆喝叫賣黃饃饃的大爺,南海邊上對着已故故丈夫照片沉思的蝦醬奶奶,土鍋中冒着香氣汩汩作響的香辣魚,解説員天籟般的畫外音……對着這部片子,眼淚和口水並流,成為了一場中國人深夜的自虐和集體狂歡。

《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在央視,走紅在網絡。看了這部片,年輕人覺得電視不再是可有可無,家庭主婦覺得美食不再是遙不可及,小朋友覺得,看了《舌尖上的中國》,我要更加愛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愛這個家!網絡上,美食引發的各種討論,鋪天蓋地。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於成功,對於道德的迴歸,甚至是對於人生,都有了一種全新的認識。

中國有着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在浩若星空的歷史長河中,美食文化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對於美食的內涵,美食與人生的辯證關係,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開始關注。老子《道德經》第六十章中雲:“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話,是有文字記錄中,對美食文化的最深刻理解和最高境界。

客觀地説,如果《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片還是按照央視一貫的拍攝方式,由一個年輕的外景主持人,對着鏡頭,以極其煽情的語言和喧鬧誇張的表情,帶領大家去認識一些社會名流、專家學者和星級酒樓,很多人會立刻關了電視機,或者斷線下網。好在,這次的主角完全換了。沒有主持人,沒有所謂的專家學者,更加沒有國際名廚。普普通通的食材,普普通通的人,作出普普通通的菜。中國是一個農耕大國。地少人多的現實,造就了中國人特有的人文氣質。中國人的血液中,流淌着一種精神。那就是,愛家,想家,回家。《舌尖上的中國》,表面上講的是美食,實質上,始終貫穿着的卻是中國人這種代代相傳的偉大精神。從我們祖先發明的豆腐、還有各種各樣的烹飪方式,使我們覺得,中華民族,曾經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作為一箇中國人,應該感到無比的自豪。

《舌尖上的中國》也不是沒有遺憾。兩廣人喜歡吃雞。有一句話叫做“無雞不成宴”。小小的一隻雞,做法五花八門,活躍了整個餐桌。《舌尖上的中國》拍得很好,可是,拍了七集就完了。如果有可能繼續拍的話,第八集,名字就叫做《無雞不成宴》吧!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篇四

上下五千年,造就了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造就了講究的中國人,也便造就瞭如同山水畫一般充滿了文化氣息的中華美食。

近來《舌尖上的中國》在全國熱播,我也便忙裏偷閒地瀏覽了一下。這一部介紹中國美食文化的紀錄片,統共七集,處處充斥着一個又一個讓人垂涎三尺的鏡頭,與滿含文藝情節的解説,以如此誘人地詮釋着中華美食,也從中滲透着中國人的生活,中國人的習俗,中國人的質樸,與中國人的智慧。

《舌尖上的中國》,與其説是在介紹中國美食,不如更準確地説是在介紹中國的文化,把文化通過味蕾傳給大腦。舌尖上舞動的不僅僅是那些或珍貴或平常,或鮮美或回味的食材,更是那令所有中國人為之自豪的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其實是想借飲食這種人人都有感觸體會,來窺探中國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勞作方式和處事態度。它並不是一部介紹美食的片子,也不是一部宣傳地方特色的噱頭,而是一種至純至樸的精神。想來這些製作者們不單跑遍天南地北,還要面對各種複雜環境,甚至連過年的時候都留守拍攝記錄,支撐的動力已不單單是食物的力量了,而是一種渴求探索發現中國民眾精神氣質的熱切願望。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五

央視紀錄片頻道的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最近十分火。我一口氣將七集全部看完,還意猶味盡。這檔節目確實做得非常成功,很好看,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紀錄片模式,整部片子唯美真實,充滿了人情味,讓觀眾看到了久違的人們對大自然饋贈的珍惜和情感,攝影更是此部片子的一大特色。《舌尖上的中國》在呈現各色美食之外,展示的是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自然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是普通中國人的人生百味,所謂“天人合一”,在這裏也能完美體現。誠意麪對食物,精心烹飪,然後有感情地把菜端上桌子,給心愛的人,這是廚房和美食的祕密。一位澳門76歲老阿婆和老伴兒做了50年蝦醬,老伴兒去世了,老阿婆自己默默製作蝦醬,食物裏滿是對老伴兒的懷念。

其實,這就是節目想告訴我們的,有感情的東西才是美食。每一道美食背後,都包含着古老的文化傳統和關於食物樸素而精彩的故事,通過美食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和悠久的歷史。中國人熱愛美食,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該片的總導演陳曉卿,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項目運營部主任,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美食專欄作家。1965年生於安徽靈璧,中央電視台高級編輯,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主修攝影,同年被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攝影美學,畢業後進入中央電視台。他的美食理念:“美食不是技術,絕對來自民間”,做紀錄片的理念:“擺事實,不講道理”。看完了陳曉卿的資料,對於此片在攝影上的成就也就有了完美的答案只有具備極高美學修養和熱愛生活的導演才能做出如此專業的片子。

陳曉卿説一部好看的片子決定於題材、預算和創作者,三者缺一不可。此部片子的題材關於“吃”,與所有人息息相關,必然會受到關注。一個好的製作團隊更是這部片子成功的關鍵所在,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然也。這樣想來,《舌尖上的中國》能出自這樣的團隊之手也是理所應當的。“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舌尖上的中國》給我們詮釋了一個精彩的美食世界。(心得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還有許多方面,希望有更多更廣的傳統題材展現在觀眾面前,諸如:歷史、自然地理、旅遊、文化、宗教禮儀、文房書畫、收藏等等,希冀中國未來能湧現出更多優秀的導演和專業的團隊,帶給國人更加好看的作品,摒棄商業利益,更多地傳承和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不僅可以愉悦我們的眼球,更能淨化和感染我們的精神和心靈,讓我們感恩於祖先並且熱愛養育我們的這片土地。相信只有這樣的節目才純淨、質樸、感動,才更有生命力,為觀眾所喜愛。

最近,絡上火爆流傳着一部介紹中國各個民族地區的美食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趁着今天心思不定,就打開了絡,好好欣賞一下。的確,通過這部記錄片,我還是全面的瞭解了中國各個地方的美食,很多看了都説好想吃遍中國。不僅僅從美食上開闊了自己的視野,也從人文上給予自己內心不少的震撼。從開始大自然的饋贈到我們的田野,我都看的津津有味。每一道美食的背後都代表着一種深層的含義,都代表着一種文化,一個習俗,甚至是一種信仰。美食,是我們的祖先經過千錘百煉之後留給我們偉大的財富,比如家傳祕方。美食除了滿足我們的温飽之外,還讓我們享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好。

整個記錄片,我們可以看到拍攝的取景都是在郊外或者鄉村,尤其是在雲南的香格里拉,我們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似乎生活在鋼精水泥包圍的大城市人羣,漸漸的迷失了生活的本質,我們一味地追求所謂的事業或者理想,絕大部分是為了賺錢,賺錢的高低成為了衡量我們成敗的標準。看着影片裏鄉村人們單純的生後,相比較大城市的日夜奔波與勾心鬥角,很讓人開始懷念家鄉。離開家鄉久了,總有種味道讓人嘴饞,這種味道讓背井離鄉的人在外總是流連忘返,也許這就是家鄉的味道。我們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大自然的親和力,生活的平淡卻趣味十足。可是現實中,我們的生活已經遠離了大自然,大城市的過度擴張與環境的污染,我們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生活環境越來越差。當我們走進鄉村的時候,大自然會賦予我們一種安靜舒適的親和力,能安撫我們浮躁凌亂乃至受傷的心。當你走進寬闊的田野中,生活的許多煩惱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平時難以跨越的心理障礙一下子都變得舒坦。

當人類在破壞大自然的同時,本質上也就是在消滅自己。與大自然和平共處,是人類生存永久不變的話題。記錄片中震撼我內心的是講敍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當我們漸漸的長大之後,發現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輕人再難以感受過年的美好氣氛了,過年就是匆匆忙忙的擠車回到老家,看看年邁的父母吃個飯,嘮叨嘮叨幾句就又走上返回大城市的車。雖然現在的過年讓我們失去了兒時的味道,但是春節團圓的藴意沒有絲毫變化,老一輩的人就是多麼渴望有這麼幾天能在家聚在一起吃個飯,這是不在乎物質上的多少,而在於人的參與,只要人蔘與,精神上就有一種平和的圓滿享受。

現代的生活讓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個飯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很多生活的壓力讓過春節的味道變了。還記得兒時,那是多麼渴望春節的來臨。春節以來就可以由很多的零花錢,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又有很多美食,整天與一起長大的夥伴玩耍。但是現在,逐漸長大的我們,尤其是還在為事業摸索中的年輕人,一想到春節就害怕,春節成為了一種負擔,而不是一種喜悦。我們的心態漸漸的被扭曲,價值觀漸漸被誤導,生活作風漸漸走向浮躁。有時,當我們遠離大城市而走進深林或者高山時,我們就發現原來我們所追求的生活還需要更多的色彩。細節決定成敗,美食就是最好的表現。歷史遺留下來給我們的優良傳統與文化,是一份寶貴的財富,我們必須好好的傳承。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篇六

上人文課時,看了大致兩集的《舌尖上的中國》。我是個比較喜歡看記錄片的人,覺得紀錄片能夠帶人走進一個新的世界,拓展人的知識,甚至還能夠給人以發省。課堂上看了兩集,覺得很不錯,於是回寢室後,利用課餘和休息時間將這部紀錄片看完了,下面説一下我的感受。

整個紀錄片分為七集,也就是從七個部分來進行解説中國美食。該片通過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來展現食物給中國人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見識中國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構成中國美食特有氣質的一系列元素,瞭解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

在整部片中,介紹了松茸、筍、水稻、糜子、小麥、青稞、芋頭、紫菜、海蔘、海膽等大自然賜給人類的食材,介紹了古老中國人傳下來的食品保存方法,介紹了中國人是如何烹飪的,如何使普通的食物色香味俱全。

中國與西方國家的飲食文化不同,中國人講究色香味形器。中國的烹飪技術又是人類史上的一個重要創造,更是中國人勤勞和智慧的結晶。酸甜苦辣鹹是中國人所不可缺少的調味料,而正是這些簡單的調味料,解密了中國人高超的烹飪和調味技術,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人的性格。

同時,在介紹食物的同時,攝像機也不忘拍攝一下美食出產地的獨特風情,記錄下當地人在採摘糧食時的歡樂笑臉。往往就是那一句簡單的話,一張純樸的笑臉,向世人展示出了中國人所特有的氣質和品性;就是那樣一個無技術性的鏡頭畫面,展示出了中華大地的獨特美景。

土地是萬物生長的母體,是哺育人類,延續人類中華五千年曆史的重要載體。依靠土地生存的中國人在利用自然的時候,並非一味的擷取,而是注重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既是土地上的中國人對自然的尊重,也是為了延續自然的饋贈。也由此也可以看出人們的純樸心性。

在這部紀錄片中,我們看到了普通的中國人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是如何戰勝環境,如何的發揮創造性開拓出土地,種出累累的果實。儘管現在已經有了現代化的食品保存方式,但醃魚醃肉、泡菜、醋、醬油、米酒等讓我們彷彿又回到了傳統的農耕時代,也讓我們見識到了傳統的中國人對食品保存的所發揮出來的偉大智慧。

該片在呈現中國美食多樣性、地域差異性和農業多樣性的樣貌同時,也講述了中國人為了食物順應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片中讓我記憶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哪裏有綠色的生機,哪裏就有天與人的和諧。這是一句樸素卻又意味深長的一句話。

貴州下堯村至今依然播撒着祖先留下的糯種,他們在梯田裏放魚和鴨子,鴨子以稻苗上的蟲子為食,是天然的殺蟲工具,鴨子的糞便既可以作為肥料,又可以作為魚的飼料。糯稻、鴨子、魚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相互依存生長。這種近乎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生產出的絕妙食材,既優良又清潔,正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的成果。下堯村人用天然的植物為糯稻染色正是中國人善於利用自然的智慧的表現。北京的貴春在屋頂上弄了一片菜地,這説起來似乎是一件不可能有結果的事,但事實證明他成功了,每年到了收穫的季節總是碩果累累,這是大自然賜予的果實。沿海的人們抵抗海浪的衝擊摘取紫菜,突破海水對人類活動的侷限捕撈海洋珍產;沿湖的居民飼養河蟹,挖掘淤泥中的蓮藕,在一塊一塊的垛田上種植芋頭。人們在艱難的環境中用各種各樣的方式獲取食物,但不管如何,這都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下的所得。

《舌尖上的中國》不只是一部關於美食的紀錄片,更是一部國家文化的宣傳片,更是一首獻給廣大勞動者的頌歌。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七

在25歲的年紀,比物是人非更能讓我覺得悲涼的詞念做背井離鄉。苗族的女孩哭着説,我知道他們馬上就要離開了,可我什麼都不能做。我最愛的老人也曾哭着對我説,你怎麼一年才回來一次,你為什麼不留在家裏。

我關於美食最深的記憶,都來自於我的外婆,她長於西北,擅長麪食,會用自家種的蔬菜做各種各樣的醬料,醃菜,會創新出大受歡迎的菜式,她清楚家裏每位成員的偏愛。看這樣一部記錄片,讓我腦中的回憶開始一幀幀閃現,彷彿一切都是那樣的清晰,讓我清楚地看見外婆從菜圃裏摘下幾個番茄,碎碎剁醬,慢慢熬製,再從醃菜罈子裏舀出黃黃的胡蘿蔔,青青的黃瓜擺在碟子中,然後把與好的面切條,只等水開煮下。這樣的情景像是紀錄片一樣彩色,清晰,甚至一舉一動都在放慢動作。再沒有比中國人更注重口腹之慾的了,每次回家,離家必伴着各樣的家鄉小食,水果,家是我的鎧甲,是我的軟肋,家鄉的食物,用人類最原始的需求告訴我,那是我永遠無法拋下的地方。總有一天,我要回去,用我所有的努力。

這樣一部喚醒情感,用心去做的紀錄片,比一千部投資巨大的爛片都來的有意義。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八

中央電視台播出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出人意料地激發了廣泛的關注和熱議,風頭力壓各種電視連續劇,成為連日來的微博“刷屏利器”並高居話題榜榜首,這些熱議正自然而然地朝着每一個方向迅速發散……

一部紀錄片掀起千層浪

第一集《自然的饋贈》播出後,《舌尖上的中國》便成了微博熱門關鍵詞,這幾天的風頭更是力壓美劇《絕望主婦》、韓劇《屋塔房王世子》等熱播劇,成為連日來的微博“刷屏利器”並高居話題榜,甚至讓那些“不看電視很多年”的80後,紛紛鎖定每晚22:30的央視一套,坐等這部傳説中的“吃貨指南”。

更誇張的是,這部紀錄片引發的“吃貨效應”。來自淘寶的數據顯示:5月14日開播至今,淘寶零食特產的搜索量高達400萬次,片中出現的毛豆腐搜索量甚至增長了48倍。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第一集介紹雲南火腿之後,某淘寶店產生33筆訂單,其中32筆是在節目播出當晚。據説,有不少吃貨是按圖索驥,邊看電視邊下訂單。

被《舌尖上的中國》勾起的,不光是熒屏前的垂涎三尺,更有流淚的衝動。“味道是骨子裏繞不開的鄉愁。看到和家鄉有關的部分,真的會哭。”一位網友在微博裏的這段發言得到熱烈響應。《舌尖上的中國》涵蓋全國美食,讓不少觀眾想起了“小時候的味道”、“家鄉的味道”和“媽媽做的飯”。

也有在海外的留學生寫道:“有無數好心人友情提醒,千萬別在餓着肚子的情況下觀賞此片。可縱使飽腹,當那些你再熟悉不過的食物被放大得猶如一種理想時,徘徊他鄉,逗留異國的遊子們,不可避免地被一種鄉愁擊中了要害。”

《舌尖上的中國》熱映,不少人自然開始點評或懷念起“舌尖上的母校”……於是,《舌尖上的清華》、《舌尖上的北大》、《舌尖上的人大》拍攝應運而生。

美食背後是文化傳承

一顆顆黃豆,經過手推石磨的碾壓,雪白的汁液汩汩而出,再經過發酵等一系列時間的轉化,最終才能成為豆腐……這個看似簡單的過程是《舌尖上的中國》最尋常的敍述方式:尋找這些食物的源頭,在這部紀錄片中,講述的不僅是食物,而是大自然的饋贈,植物、動物甚至是陽光、空氣、風、水,還有最重要的:時間。

帶着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這是對於《舌尖上的中國》最初也是最終的定位。

在李安的電影《飲食男女》中,父親每週做一桌大餐只是為了能讓女兒們聚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這種建築在柴鹽醬醋之上的儒家哲學理念成了電影的靈魂。這與《舌尖上的中國》有異曲同工之妙。

城市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原有的大家族也在發生變化。通過吃食的故事,來展示普通中國人的人生況味,《舌尖上的中國》因此有了一層厚重的歷史感。

引發共鳴是紀錄片最常應用的手法,《舌尖上的中國》將其應用到了極致。對於每個觀眾來説,都能在這部紀錄片中找到感情的寄託,比如那些熟悉的家鄉味道,比如飯桌上和樂融融的家庭氣氛,也比如那些美好的舊時時光。

中國人常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的人吃什麼,這其中涵蓋着歷史和文化的因素,這也是《舌尖上的中國》要表達的。《舌尖上的中國》更關心的正是人和食物的關係,要把挖掘到的深層次的文化信息傳遞給觀眾。

寫吃,更是在寫人

對中國人而言,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國人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事了。

“看着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裏閃閃發亮,揭開蒸籠,冒着白花花的蒸氣的饅頭,拉麪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馱着黃饃饃的大伯樸素的笑,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看過《舌尖上的中國》,有網友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陝北的餑餑商販、查幹湖的捕魚老者、雲南的火腿匠人、蘭州的拉麪師傅……在《舌尖上的中國》裏,每一個鮮活的個體背後都洋溢着樸實的氣息。片子裏那些辛勤勞動、有着質樸笑容的人們,才是組成這個國家最重要最真實的存在。其實這部片子講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後,講文化傳承。

《舌尖上的中國》聚焦在烹飪上的時間並不多,更多的畫面是在展現如何捕獵、採掘、加工、製作自然饋贈的食材,整個過程看上充滿神祕【本站】氣息,夾雜着為生活、為生存而流下的汗與淚。鏡頭裏,他們笑得很滿足,從他們身上我看到的是對生活的熱情,知足常樂。有時候我們是不是想要的太多,反而忘了簡單生活的真諦?”

與其説《舌尖上的中國》抓住了電視機前觀眾舌尖的味蕾,不如它説正在悄悄地喚起每一位觀眾心中的文化熱忱。“民以食為天”是這個農耕文明的最高政治箴言。畫面裏的天、地、陽光、森林、河流、海洋是真正的生命源頭,它所喚起的是一種“懷鄉感”。它對這個已變形的社會和心理具有某種療傷式的平復作用。

其實,《舌尖上的中國》挑動的何止是舌尖,更是中國人內心深處那一根心絃。在快節奏、高速度的現代都市生活中,這根充滿着情感的心絃已然佈滿灰塵,而社會和心理也被外來的壓力不斷地擠壓變形。但是,《舌尖上的中國》所傳遞的温情、平和、從容,悄然撥動了這根幾乎被遺忘的心絃,那從心底湧起的,洶湧澎湃的感情,將美好於記憶和夢想中迸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