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舌尖上的中國的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15W

舌尖上的中國的心得體會多篇

舌尖上的中國的心得體會篇1

先前,《舌尖上中國2》在央視熱播。其中美味佳餚和濃濃的中國情、中國味道聯繫起來。有時聽着解説員磁性的聲音並欣賞着樸實又絢麗的紀錄片畫面,我被它感動的幾近落淚。

中國的飲食文化也是中國文化及中國民風民俗的一種體現。《舌尖》引發了人們對於中國味道的熱情。我也禁不住想寫點什麼,但是本人也不是什麼大家,故而寫這麼廣大的中國味道,未免力不從心。但是説談談在吃方面上我的味道,還是可以的。

我願意體會山珍海味的滋味,雖然在高速發展的今日,這並非是什麼奢求,但是對於我這樣的平凡百姓來説還不是什麼家常便飯。

小的時候偶爾便會同家裏人蔘加農家的喜宴。那時的喜宴遠不是現在一樣,如今親戚朋友都被拉到了飯店裏。無論是誰家娶親,安排的菜色始終是那一套,雖然比原來是豐富了,而久久品嚐一套菜,未免格式化大家的味蕾了。再早些時候,僅僅我生活的村子裏來説,但逢婚嫁,主人便會請來十里八鄉的名廚共同來完成喜宴。雖然那時候的菜沒有現在如此多的花樣,但是同一食材卻呈現出了不同的風味。

我非常回味小的時候那種濃濃的鄉情菜的味道。大家都坐在在院子裏,熱鬧非常。期間,菜一道接着一道,且不知道下一道是什麼神祕,滿懷期待,滿懷盼望。到如今,已很長時間我再沒有品嚐過那種味道了。可是,畢竟赴宴吃席的機會是少的,多數還是在家裏的。

我看到電視裏的家常便飯是四菜一湯,我羨慕之餘還是覺得如此多也是吃不了的,若是隻做出來也費工夫。平常日子裏,我家裏每頓飯單炒一個菜。父母都外出工作後,家裏便是奶奶主廚,可她是一個最不會做飯的。

但是我還是願意吃奶奶燒的菜。她的爆炒土豆絲,絲條發軟,估計是用火太過;菜色很深,估計是醬油過多;品嚐之下,又有略過的酸味,當然醋是放多了。這一盤酸辣土豆絲,我一口氣利用它消滅了三個饅頭。我的味道大概是與眾不同的。

有時奶奶對燒菜很是厭煩。此時她會以兩種方法來對付。

她會將油、鹽、葱花、辣椒、花椒等放入碗中,有時也加一些水。將這些放入鍋中,然後將豇豆、土豆或者青椒切好洗淨,也放入鍋中。待到燒火鍋開後,再將她的調料倒入蒸好的菜裏攪拌,這就“燒”成了一道菜。

而第二種方法是異曲同工的。她也是將那些菜弄好放入鍋中,只是這次是伴着一些白麪和水一起入鍋蒸的。她不要她的那種調料了,轉而搗蒜,然後在蒜泥中加入醬油或者醋,再加些水,少許的鹽,於是又成就了一種調料。待到菜蒸好以後,再拌之,於是又一種風味出現了。

這兩種方法在我家使用極廣,其中後者可以蒸較老的豇豆,鮮嫩的榆錢和槐花,出芽展葉不久的紅薯葉子,等等。我對於這些花樣,欣然歡喜,狼吞虎嚥。

如果幾天內吃慣了這些時令下的花樣,我的味道也會不滿。此時奶奶便會棄燒菜去炒饅頭和烙餅。這兩樣可是奶奶比較擅長的。

這炒饅頭極其簡單,葱花饅頭入鍋,武火快炒,文火收工。奶奶炒的時候會家一些蔬菜,有時直接在饅頭裏打上一個雞蛋。奶奶此時用火用鹽恰到好處,出鍋後,噴香無比。

談到烙餅,這是奶奶最拿手的。加水和麪,葱花入面,連續摔打,慢擀成餅,層油貼鍋,餅張入鍋,先文後武,適時翻面灑油。待到餅呈現金黃時,馬上出鍋。奶奶如此烙的餅説起來簡單,可是唯有她親手烙的餅才有那種面香有嚼勁的味道。此地沒有出煎餅的風俗,而在餅上抹上風味醬,再捲進普通的大葱,我感覺,較之於煎餅卷大葱不在話下。

我將這兩樣麪食奉若珍寶,每次回家這是必點的兩樣。

奶奶做的食物已經伴隨我十幾年了,就如《舌尖2》中所説,每個人的味道就如同一個定位器,無論身處何方,它總在指引着你家的方向。

所以,我的味道其實就是家的味道,其實就是家對我濃濃的愛。再如《舌尖2》中所説,“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一日不過三餐”,家裏的味道是屬於我自己的口味,我愛家裏一日三餐的人情味,我愛我的家,我愛我的奶奶。

舌尖上的中國的心得體會篇2

這部紀錄片分為七集:腳步,時節,心傳,家常,相逢,祕境,三餐。集集演繹世事變遷悲歡離合,層層刻畫百姓生活酸甜苦辣。《腳步》是中國人對自然的依賴與敬畏;《時節》是中國人汗水中的苦辣酸甜;《心傳》描寫了中國即將消失的美味;《家常》演繹家中的甜酸苦辣;《相逢》刻畫食物與人的每次攜手;《祕境》講述社會生活深處的美食;《三餐》敍述了中國一粥一飯。每集之間環環相扣,寫滿了陳曉卿導演對食物,人文,自然之間關係的認識和理解,天衣無縫的刻畫出了中國鉅變時社會的現狀。

行走一生的腳步,起點、終點,歸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這是中國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樸素,但有力量。祖先的智慧,家族的祕密,師徒的心訣,食客的領悟,美味的每一個瞬間,無不用心創造,代代傳承。沿襲祖先的生活智慧並以此安排自己的飲食,已內化為中國人特有的基因。在四季分明的中國,不同的時節,呈現出千姿百態的美食。家,生命開始的地方,人的一生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們生火、做飯,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人類活動促成了食物的相聚,食物的離合,也在調動着人類的聚散,西方人稱作“命運”,中國人叫它“緣分”。祕境,帶我們發現和尋找與眾不同的人和食物。日食三餐,夜眠六尺。一日三餐,這普通的一切對於中國人來説藴藏着人生的五味雜陳與酸甜苦辣。一段話總結這部紀錄片,無非就是如此。人和食物,往大往小説,都是平凡與日常;人和社會,往淺往深説,都是聚散與悲歡。將“食物”給深化和物質化,在平淡無味的今天,這種紀錄片可以為社會染上一層色彩。人們追求的,或許只有生活中的“味道”,往深説,人們卻是在不由自主的尋找着為心靈所寄託的“意境”。

人一輩子,要麼平凡,要麼偉大。但他們都會遵循食物的法則,每天三次拿起手中的筷子,去犒勞犒勞今天努力的自己,也試着回想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家鄉,甚至童年。這其中雖然有着你體會不到的情感,但你卻為之觸動,為之落淚。這,就是食物;這,就是人生。

舌尖上的中國的心得體會篇3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從一開始,《舌尖上的中國》就不只是一部關於吃紀錄片。“看着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裏閃閃發光,揭開蒸籠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饅頭,拉麪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的落淚,多可愛的中國”。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蕾中的故鄉,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通過美食這個窗口更多的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看這部充滿温情的紀錄片,有人想起了小時候“媽媽的味道”,有人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昇華到了“愛國主義”的境界,還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輸出”高度……一部作品為何能在不經意間獲得超越話題的巨大影響?

“不是空洞地宣揚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從美食背後的製作工藝和生產過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鳴。”《舌尖上的中國》告訴我們,即使是“愛國主義”的宏大主題,也可以充滿細節與温情;即便是對外傳播中國形象,也可以展示普通中國人的喜怒哀樂;即便是純粹的商業類節目,也可以實現藝術與經濟的雙贏。

“帶着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説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祕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舌尖上的中國》與其説事在介紹中國美食,不如更準確地説是在介紹中國文化,把文化通過味蕾傳給大腦。舌尖上舞動的不僅僅是那些或珍貴或平常,或鮮美或回味的食材,更是那令所有中國人為之自豪的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的心得體會篇4

?舌尖上的中國》被譽為是中國深夜發吃節目的開山之作。跟新中國很多事物一樣,這片可謂是起步晚起點高,一出手立馬把《深夜食堂》這樣的海外發吃片給比了下去。正當都市小清新們為東京醬油炒拉麪感慨不已的時候,驀然發現天朝才是神一般的存在,小日本那些玩意簡直就是渣渣,這片真給咱中國發吃黨長臉。

?舌尖上的中國》為什麼美?簡單來説就是接地氣。工業化讓人也變的越來越工業,離生存的本質越來越遠。為什麼那些廉價工業化高熱量垃圾食品可以賣那麼貴?因為它的顧客並不把它當作真正的食物,而只是一種商品,一個商品只需要具有和它的價格相當的包裝,就一定會有人買。《舌尖上的中國》與以往美食節目的不同,在與它不是一個關於商品的故事,而是一個真正關於食物的故事。它的鏡頭沒有對準各大所謂美食城市的商業街,而是對準了我們經常忽視的人和物。包括黑龍江上的老魚把頭,香格里拉菜松茸的單珍卓瑪,浙江菜東筍的包師傅,這些勤勞的人運用經驗和智慧,提供了我們所吃的一切,也決定了我們要吃什麼,怎麼吃。包括做山西花饃的大嬸們,寧波做米糕的顧阿公顧阿婆,蘭州拉麪的馬師傅,他們的技巧決定了各地的風味甚至習俗。也包括你早已忘卻的家鄉菜,媽媽做的悶面,春節的團圓飯,無論承認與否認,它們都絕定了你一生的口味喜好。這些都是我們熟悉的關於食物的記憶,其實也是我們整個文明的記憶,甚至是我們自我認知的根源。古人通過“茹毛飲血”區分自己和蠻族,後來“南稻北麥”的分野,仔細一想竟然都是關於食物的。

我在加入深夜發吃黨以後學到了什麼?這個問題我想了許久,發現的回答就是:活的更明白了。為什麼呢?要做飯自然就要買食材,就要辨別食材,就要懂油鹽醬醋茶的用度,知道入口的五味口感是怎麼回事。人活着就要吃飯,把吃飯這事整的更明白,可謂是活的更明白了。這有許多好處,活的不明白的人就往往容易被表象和虛假所迷惑。我們有些同胞拿着國外幾塊錢一大盒的哈根達斯當奢侈品,沉醉於日本飯糰子(學名壽司,起源與日本古代長途乾糧)的簡單與純粹,着迷於波爾多紅酒的古典高雅,傾心於西式快餐店的工業氣息,並拿出夠外婆醃一年酸菜的錢買以上種種,充分説明現在沒活明白的人何其之多。

舌尖上的中國的心得體會篇5

從今以後,這世界有你,有我,一米一面,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飲一啄飽蘸苦辣酸甜。當知自然厚藏,萬勿浪費。感恩生活------題記

將光陰裏的純美,雕成一朵心花,用無痕的筆墨,温潤生命的色澤。五月,是花開的季節,摯愛的季節,感恩的季節,勞動的季節。五月的雨,纏綿而惹人憐惜,輕柔的風,像極了嬰兒的手,温潤柔軟。一切都是恰到好處,淋漓而不失柔美,熱烈而不失婉約。繁花似錦,綠蔭如海,一切都顯得那麼暖意。

一份平和,一份清醒。一分感歎,人生是裝滿酸甜苦辣鹹的五味瓶,酸甜苦辣鹹舌尖上的味道,也是人生的味道,苦的是傷痕。酸的是泥濘,甜的是心境,辣的是堅韌,鹹的是奮進,享受每一刻的感覺,欣賞每一處的風景,用心體會人生的滋味 。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節目熱播當中,延續了第一季的主題,“探討人與食物的關係”,該片以美食為切入點,通過紀錄片影像進行一次中國飲食文化全景式、深層次地人文解讀,影片以“中華美食”為路徑,展示了中國遼闊地域的風土人情,將鏡頭對準中國社會的普通民眾,展現了中國人的生活智慧、勤勞,熱情和追求。不僅拍攝一流,讓人享受到了美食的盛宴,而且讓人得到了味覺上的.享受。色x、味誘,誘得心靈驛動。

中國綿延幾千年的美食文化重新被人們審視.在此基礎,導演把筆觸更多地運用在了美食背後的故事講述和情感醖釀上,“觸動靈魂”,口水和淚水齊飛,讓女子同時,也留下了更多的感悟。 人文情懷愈加升華鄉愁成為渲染的主題,餐桌上的美食見證生命的誕生、成長、相聚、別離。通過美食,在精神上有滋有味地認知、古老的東方國度,五千年的人文深厚的底藴。讓女子為之而自豪。

美食家蔡瀾説;愛吃東西的人,多數不是什麼壞人。他們拼命追求美食,沒有時間去害人。大笑姑婆兼饞嘴,是完美的結合,這種女人多多益善,想來,女子可以擠身其中的一員,笑談一下。因為自己也是一個吃貨。一個完整的女人,應該是既會穿優雅的高跟鞋,又可以腳踏平底鞋在泥土地上接地氣而生活。既應該在工作中挽起袖口,懂得自我奮鬥的價值,又懂得適當的轉換身份,輕盈的走入家庭-----楊瀾《一問一世界》裏如此睿智的回答。説得極是。

林語語曾説;‘我們的身體都有一個饕餮精神的人,無可無不可,是人吃的東西女子都吃,越沒吃過的越想嚐嚐,幾乎如俗語所説;天上飛禽不吃風箏,地上走獸不吃板凳,不食人間煙火才算高潔麼?恐是無人能做到吧!只有傳説中去尋覓了。

男人不可下廚房,這種頗舊的思想,很讓人費解,在女子看來也是不可思議的。無論男人或女人,基本都必需會一個人生活,至少要會為自己準備簡單的飯菜,打掃房間,如果連這些都做不到的話,啟算是一個正常人呢?對一個會做飯的男子在女子眼中是會加分的,在我看來,鍋碗瓢盆裏碰撞交織的才是最樸實的生活,點起爐火,端起碗筷,裏面傳達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愛。人生如做菜,做菜也如人生,一盤菜好不好吃,不只是量要足,火候要到,用心烹飪才是關鍵。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無論靠山還是靠水,勞動者都有專屬於自己家人的美味。自小就喜歡喝雞湯,自打離開老家。媽媽燉雞湯,總抱怨湯肉不如當年鮮美,那時愚鈍,不知道好與不好,鮮與不鮮差距何在,心想大概是“一代不如一代論吧”,現在才大概明白了些。

在人的腦海中,只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一頭鎖定千里之外的異地,另一頭則永遠牽絆着記憶深處的故鄉。 起點,終點,歸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這是中國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樸素,但有力量。

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無奇,辛苦勞作給全身心帶來的幸福,從來也是如此。極致的美食只留給最勤勞的人們.只要對自然懷着不變的信任和尊重,每一道菜,每一家人,都會獲得甘甜的回報。有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中國烹飪,無比神祕,難以複製,從深山到鬧市。無不如此。廚房裏沒有祕密,注滿了愛的就是珍貴佳餚。

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鮮,色香味俱全,味與形色兼顧,正是中國人的飲食哲學。每個平凡的人,都在某個瞬間,參與創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詩。祖先的智慧,心覺和領悟,美味的每一個瞬間,無不用心創造,代代傳承。從手到口,從口到心,中國人延續着對人生特有的感知。

尋常的衣食住行中,傳統日復一日地延續。對於揚州人來説,上午喝茶皮包水,下午泡澡水包皮。如果在聽一場評話,便是平凡而精彩的一 天,就像那些動人的故事,聽過千遍也不厭倦,女子非常讚賞這種生活方式,在快節奏的壓力中,還能有這種慢生活。愜意的棲居。不失本真。也是一種返璞歸真的傳承。

?舌尖上的中國】看的不僅僅是中國的美食,還有中國的文化習俗.美味的不只是食物,還有背後有關食物的情感與故事,每一種食物背後的來源與創造,無不透露出中國千萬種美食的博大精深“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才是精髓,食物恰如其分的融入中國人的勤勞勇敢重視親情的美德。舌尖上的正能量,淋漓盡致的表達了中國人的審美觀點,在美食中感受到愛的味道!

憶苦思甜,一所幼兒園裏,老師問小朋友;你們知道吃的大米是哪裏來的嗎?一個小朋友奶聲奶氣的回答。老師,我知道,是從超市裏買來的。一笑,無言。孫子孫女都上國小了,可是,在當今社會,還有多少爺爺奶奶在追着給他們的寶貝餵飯。這就是安逸的生活所教育出來的孩子麼?苦不苦,三年困難時期,對飢餓的人來説,所有的快樂都於食物相關,鳥為食亡,人也一樣,像傳説中的神農一樣,人們嚐遍了百草百蟲,為擴充人類的食譜作出了貢獻。

?舌尖上的中國》讓人們愛上“那一個個採摘者、種植者、打撈者,以及持守傳統制作工藝的烹飪者”,用那些我們熟知未知的食材,傳達了有關於記憶的共同屬性,擊中的不是個體,而是所有人心。

從今以後,這世界有你,有我,一米一面,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飲一啄飽蘸苦辣酸甜。當知自然厚藏,萬勿浪費。感恩生活。

舌尖上的中國的心得體會篇6

隨着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流行,追食的浪潮已經席捲到房地產界。近日,萬科之家首日乘坐“舌尖”快車,表示將以“舌尖南沙”為名舉辦海鮮美食節。其實廣州人總是很好吃的。即使有著名的美食,也能吸引很多美食家。所以,以食為餌,確實可以讓一些潛在客户願意專程去房地產。

美食、購物、旅遊景點等。已經被許多開發者採用。比如中鐵建設荔灣國際城,專門製作了一份生活賞析手冊,裏面羅列了項目周邊的交通、美食、旅遊、購物場所,有圖文並茂的圖片,有明確的指引。在美食板塊,不僅列出了周邊5~20分鐘車程內的特色餐廳,還詳細標註了推薦的菜品、電話號碼和地址,讓人食指一動,馬上就會對樓盤產生親切的感覺。同樣,位於蘿崗區的萬科城門,也在項目附近列出了廣州植樹園、國際網球中心、皇冠假日翡翠酒店以及各種餐廳,甚至製作了樂活的卡通地圖,讓客户可以直觀的瞭解樓盤周邊的吃喝玩樂以及教育、醫療、文化等配套設施。

記者認為,這種豐富生活的促銷方式,比標榜自己在樓書的位置有多好,在哪個新城核心,未來前景有多光明,更能打動買家。對於剛剛需要的客户來説,買房其實是為了有更好的居住環境和更好的生活體驗。如果他能在腦海中描繪出未來的生活場景,也會讓客户離交易更近一步。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熱門話題的推廣方式不一定適合每一個項目。這種搭便車營銷更像是快餐文化。它看起來五顏六色,芳香撲鼻。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很多市民到現場,但不一定能讓人長久記住。在房地產的推廣中,仍然要注意突出自己的個性,並將這種特質延伸到每一項活動中。這樣項目才能在眾多樓盤中脱穎而出,培養出真正屬於項目的客户羣。

舌尖上的中國的心得體會篇7

暑假前,老師給我們佈置作業,寫一篇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我原本以為是歷史紀錄片,便失去了興趣。第二天,我去同學家玩,我看見我同學在看視頻。我就問她這是什麼片子,她説:“這是舌尖上的中國啊!”我心想:什麼這不是歷史紀錄片嗎?還那麼好看,回家可以去看看。

在這本紀錄片中,那些普普通通的勞動人民他們的勤勞和智慧讓我印象深刻。誠意麪對食物,精心烹飪,然後有感情地把菜端上桌子,給心愛的人,這是廚房和美食的祕密。一位澳門76歲老阿婆和老伴兒做了50年蝦醬,老伴兒去世了,老阿婆自己默默製作蝦醬,食物裏滿是對老伴兒的懷念。其實,這就是節目想告訴我們的,有感情的東西才是美食。

在本片中,最讓我喜歡的美食是蘭州拉麪。蘭州拉麪,我吃過,在我去蘭州遊玩時吃的。現在還記得那一碗麪,在一個粗瓷大碗裏,滿滿的湯和麪,上面漂着辣椒油,幾片青蘿蔔,一小撮綠綠的香菜和蒜苗,裏面還有手指肚大小的牛肉丁,散發着誘人的香味。

每一道美食背後,都包含着古老的文化傳統和關於食物樸素而精彩的故事,通過美食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和悠久的歷史。中國人熱愛美食,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

舌尖上的中國的心得體會篇8

作為一個正宗吃貨,《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幾乎讓我所有的饞蟲都被瞬間激活了。那些看起來質樸,但是美味的食物讓我對於中國各個地區的美食都有了一種全新的認識。第二季開播之前我就看過了預告,除了美食,似乎多了很多更加樸實的勞動者帶給我們的感動。

和第一季對比起來,第二季似乎更加接地氣了,展現了更加淳樸的勞動者們的吃食,更多的普通勞動者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生活中的一切,給我們帶來那麼多的感動。第一集中主要講的是腳步,從追逐花期的養蜂夫妻,漸漸消失在這個時代的麥客們,頂着海風出海捕魚的漁民,跋山涉水採集香菇的老漢,捕捉十幾米開外僅五釐米長跳跳魚的爸爸……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美食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個叫做“家”的東西,有家的味道的食物才是最美的食物。

第一集中白馬佔堆這個人讓我對於那些質樸的美食多了幾分感動。為了給家裏帶去一份蜂蜜,他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爬到樹上40米……那樣一份簡單美味的蜂蜜是白馬家裏對於美食的最高追求了。

時代在變化,我們吃的東西也在不斷變化,一切都還會繼續發展下去,但願這些淳樸和美食永遠都不會消失,永遠都在我們身邊給我們帶來更多更美好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