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91K

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多篇

深山裏純淨的菌菇、潔白晶瑩的大米、熱氣騰騰的饅頭……這些不起眼的食物,卻能一下子打動觀眾,不只是因為食物的美味,還因為那份濃濃的鄉情。

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第一篇

美味只能來自鄉野;美味與民俗共傳承。那些舌尖上的味道,是平凡樸實的雙手所創造;而那些摩肩接踵的熙來攘往,也無非“賺生活”的辛苦與疲勞。真正的美味,不是五星級大廚的烹飪,抑或時代潮人的午後甜點;而是生活的滋味。

與其説食材的索取是人類接受大自然的饋贈,不如説是人使盡十八般武藝,對每一寸土地殘忍地剝削。

即便是吃也要吃出文明的深度。與其説這是一個專屬於美食的遊記,倒不如説這是一次對民俗與文化饒有滋味的思考。

如何做文藝的吃貨

舌尖上的中國,我認為最吸引人的,不是他告訴了你什麼好吃,而是告訴你,怎麼吃,和誰吃,在哪裏吃,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情吃。 我不希望我是為數不多的,看舌尖上的中國看哭的人,不是為了吃不到的美味,而是為了他的 那一句 家鄉味。

舌尖上的中國的文案一直很棒,你難以想象的動人,頑固,竟然 都可以成為味道的形容詞,我們這才不止一次的覺得,原來,味覺也是情的來源。加上背景永遠“勾人”的男聲,畫面的質感和清晰度是一如第一季,給人身臨其境和心曠神怡的曼妙感受。所謂生活,除了柴米油鹽,全都是人情世故。所以當看到為生計奔波,遠走他鄉的國人的時候,誰沒有那麼一刻把自己帶入了進去,誰沒有設身處地的想想,然後鼻尖一酸?

舌尖的成功遠遠不止是吃那麼簡單。這部超脱了紀錄片意義的紀錄片實在是給人了大於更實際的現實的震撼。雖然你知道這是擺拍,但是你能感受到每一張淳樸的臉上的每一絲感情,都是不摻假的真實。偶爾的 背景音還是在不斷的提醒着我們,中國的現狀,雖然傷感,可是越是這樣,傳遞出的人文關懷也就越加的濃烈,不同於那些新聞裏的,法制頻道里的唸白,人們在這種打開心靈和感官,專注於感受的時候,傳遞出的這樣的情懷,這樣的信息,才更加被人接受,更加讓人印象 深刻,也更容易勾起人們的惻隱之心。

“爸爸,你太厲害了。”

“當爸爸的很能幹的。”

“無論腳步走多遠,在人的腦海中,只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一頭鎖定了千里之外的異地另一頭則永遠牽絆着記憶深處的故鄉。”

“這是鉅變的中國,人和食物比任何時候走得更快,無論他們的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得有多麼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獨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們,認清明天的方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舌尖上的中國給了我異樣的感動,不管腳步有多遠,心永遠都朝着故鄉的方向,不管生活有多難,都要記得一種永恆的感動,家,是最最温馨的港灣。

我不是個合格的吃貨,不然就不會美食當前還有時間拿着手帕紙流淚。但是我是個有感情的文藝的吃貨,所以,舌尖就是這樣的,在每一個抑揚頓挫的聲調之間,把不僅僅是如何吃,更加是對於中國的熱愛,對於社會的關愛嗎,對於家鄉的思念,全部勾引出來,讓你欲罷不能,又沉醉其間。

所謂的根正苗紅, 若是做到這樣,倒也真真是,不負恩澤。

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第二篇

《舌尖上的中國2》,這是一檔介紹來自中國各個地方的美食節目,透過那一個個誘人的事物,我們也從中得到感知,本週是《舌尖2》的第三集節目,《時節》,講述一年四季的美食。

“不時,不食”是中國人飲食最重要的特徵。在四季分明的國度,不同的時節,呈現出千姿百態的美食。在節日假期的悠閒之中,我們感受四季的輪替,感受天南海北的誘人美食。

第三集《時節》的內容,比之前的節目增加了更多美食的介紹,本期節目介紹了鐵鍋燉魚貼餅子、蝦子小刀面、桂花糯米藕、老鴨雁來蕈、板栗燒雞、清煮飛魚乾...等來自各地一年四季的美食,完全是吃貨的世界,看得人垂涎三尺。

這些食物都是按照時令吃食物,春耕、夏種、秋收、冬藏,中國人講究按時令吃食物,而不同的食物也在不同的時令產生。只要對自然和時序產生敬畏,每一道菜,每一家人,總會得到最甘甜的回報

在本集中,講述了螺螄捕手的故事,捕螺螄就要對螺螄的最佳捕獲季節掌握的一清二楚。才能換得到餐桌上一盤盤的螺螄~~~

從冬到夏,從春至秋,餐桌上的食材隨時令變化,不變的是中國人的勤勞努力。色彩變化,生機盎然間,是一次次美食的體驗。

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第三篇

除了美食和親情之外,這一集電視片中還讓我們看到農夫、麥客、漁民和養蜂人的辛苦勤勞和樸實無華,農民工和留守兒童分別時的酸楚和遠離後思念,具有遠超出美食之外的寓意。趕場為主顧割麥的麥客們,因為收割機械的競爭也許會成為最後一撥職業割麥人,這個古老的行業逐漸會退出歷史舞台。在機械競爭面前失去賴以掙錢養家餬口的工作機會,雖然有些許的悲涼,但也是無可奈何之事。人們通過勞作獲取食物或自足或賣出以維持生存,其背後付出的汗水和辛勞在片中隱約可見一斑,觀者雖不至於“長歎息以掩涕兮”,但有良知者可能會發出“哀民生之多艱”的慨歎也不為過,這些都是在歌舞昇平的春晚類節目裏不大能看得到的。故曰:名曰美食,實系民生!

第一集一個讓我感動的情節是,漁夫楊世櫓捕捉彈塗魚的.場景。彈塗魚又名跳跳魚,捕捉它需要花多年時間才能練就這一絕技。楊世櫓在捕魚的時間,在遠處觀望的女兒佩服地説:“爸爸,你老厲害咧。”楊世櫓不無驕傲地回答:“當爸爸的就要能幹的。”多麼樸實的話語,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爸爸帶着我和哥哥出去釣鱔魚的情景,其情其景何其相似,不由得讓我唏噓感歎。父親是家鄉農具廠的木匠,但也是釣鱔魚的高手。爸爸釣鱔魚一方面是為我們三個孩子補充營養改善生活,有多餘的時候也可以拿到集市上賣,換點零錢貼補家用。哥哥和我後來都成為捕魚撈蝦釣黃鱔的好手,也是跟着父親耳濡目染學習的結果。現在父親已逝,我們也都在養育着自己的孩子,靠專業知識和技能來為他們提供衣食住行,做孩子們眼裏“能幹”的父親也是我們的目標。

這一集中另一個印象比較深刻的情節是,養蜂人老譚的妻子在他們星夜轉場到下一個放蜂地的時候不無感概地説:“養蜂的樂趣就在於自由,不受人約束,我們就是享受這點自由。”。養蜂人工作的餐風露宿和遷徙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四處漂泊的自由自在這一點卻又讓人心生羨慕而心馳神往。作為一個諮詢顧問有時候也有老譚妻子類似的感覺,從內心深處我珍視職業上的自由。作為一個領域專家,可以被企業或者同行邀請參與他們的諮詢項目並提供專家建議,這樣就可以服務於更多的客户,而不是侷限於一家企業或者自己公司的客户,也是一種更自由更有價值的選擇。但有時候頻繁的差旅所帶來的漂泊感也讓人時生煩惱。除了少數命運之神的幸運兒,安逸舒適和自由自在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之,只能根據個人的需要和偏愛而取捨和選擇了。

該片的總導演陳曉卿説:我們正經歷太多的歡樂與痛苦,但中國人能苦中作樂,把喜悦通過美食呈現。我們在關注生存的同時,更注重人們對生活的熱愛。”中國有句古諺:民以食為天,吃飽穿暖是人類的基本需求。當人們衣食無憂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對自我意識和自由選擇的追求。“無自由,毋寧死”的聲音曾經振聾發聵,生存和自由,同樣重要,不過最好是由此及彼的和平漸進,正處於這個轉變過程中的中國現在可以説是亂象環生,不過人們珍視自由、追求夢想的那一天也不會太久遠了。

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第四篇

中國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變革體,是世界上最注重家庭觀念的國度,食物背後的道理和故事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遷,各個地域的人們在穿、住、用、行上愈發的相似,似乎當下的中國食物是最能區分一個地域特點的了。飲食文化是人類在長期日常生活中飲食行為習慣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時空相互作用的產物。

自然環境對人們獲得的食物種類起到很大的影響,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其次,自然環境使得人們為了生存而對飲食結構和食物做出選擇。貯存、醃漬、晾曬、冷凍等諸多方式被使用來保存食物,在保存食物的同時也創造了不同風味的食物。

舌尖2中説“這是劇變的中國,人和食物,比任何時候走得更快。無論他們的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得有多麼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獨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白馬佔堆爬上四十米的高樹為弟弟獲取蜂蜜,歸鄉華僑的一頓蘿蔔飯,為女兒苦練抓跳跳魚技巧的父親,養蜂父親顛簸路途中的患難與共等等,通過食物所承載的那份親情,是更重要的。

這世間最好的廚師,最好的食物永遠都是父母和愛着的人。這不僅在於食物,更是那份親情。

因為中年人外出務工而造成的“鄉村空心化”而形成的“613899”部隊,麥客們低下的效率與現代化社會的格格不入,城市化的不斷進程,裹挾着一些人們走進城市,進入高樓,而他們是否能夠適應?市場化的大潮,是否會讓那些記憶中的味道不復存在?

所以中國這輛列車,請慢點走,讓每一個生命都有自由和尊嚴,每一個人都不被“時代”拋下,每一個人都順利平安地抵達終點。

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第五篇

中原地帶盛產花生,且不像收穫麥子的收割機出現得很早,花生在很長的歷史中都只能靠人工從地下一棵棵刨出來。每年花生收穫的季節,都有一羣外鄉人來到我的家鄉,和“麥客”不同的是,她們都是女性。

《舌尖上的中國》裏説善待“麥客”是祖輩的傳統,而在我的故鄉,這些花生客們能不能得到善待,純粹要看主人的意思了。

姥姥姥爺心地善良,總是把家裏能提供的最好的東西拿出來。而我記憶中最深刻的,要數天黑到看不見時,她們從勞作的地裏歸來,吃過飯後,洗洗漱漱,並坐在院子裏一起聊天,她們會和媽媽一起聊起家中的情況,也會把家裏的孩子和我作比較。現在想來,她們對家裏的孩子也必是牽腸掛肚的。

隨着時間的推移,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也影響了農業的發展。近幾年,出現了收割花生的“旋耕機”,不再需要純人工收花生了,這些花生客們也漸漸退出了中原農業歷史的舞台。

這一集裏出現的另一種職業,我的家鄉也曾經有過:趕蜂人。小時候家在學校裏,學校離村莊都有一段距離,而學校周圍卻是大片大片的土地,每年的特定時期都會有養蜂人來到這裏並用帳篷駐紮下來。他們通常是夫妻兩個,而至於他們為何和我爸爸媽媽很熟,我因為年紀太小,已記不起來了,只記得他們會送成瓶的蜂蜜給我們,那時候,我們那裏蜂蜜還沒有普及,我們都不太知道蜂蜜怎麼吃。對於他們的記憶,還有紫玉米,玉米大都是黃色的,可是他們卻有紫色的玉米,他們把紫玉米給我們,説可以炸爆米花,媽媽帶到姥姥家,用地鍋炸爆米花,炸的時候威力很大,需要用很重的東西,壓着鍋蓋,我記得最後好像鍋都被炸爛了。《舌尖上的中國》裏有個特寫是煤氣灶的牌子:君愛妻。我會浮想聯翩,當年在我家附近駐紮過的養蜂人夫妻,是不是也是這麼相濡以沫得恩愛呢?

而這些養蜂人也很久沒有再來我的家鄉了,大概是家鄉種植油菜花的土地越來越少了。

有人説第二季很煽情,我卻不這樣認為,這是一檔關注美食背後的文化的,人文情懷無疑是重要且精彩的。裏面的一個個小細節,都會讓我們想起很多自己腦海裏曾有過的記憶。而且配音詞都恰到好處,不會過於煽情,又能傳達出很多意味深長。比如,最後一段的老華僑,“少年熬成白髮,故鄉變了模樣,但各種老味道歷久彌新”,這句平實的記錄,卻會讓人想起古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遠離家鄉後,故鄉的味道也漸漸只存在在記憶中,如今家中祖父一代的人已經全部不在人世。上次回家,和爸爸説起修葺老家房子的事,我們商量着等爸爸退休,把老房子翻修一下,我和姐姐多年後寒暑假期間可以領着孩子回家鄉看看,姐夫還美名其曰:讓孩子到基層鍛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