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畫楊桃》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3W

《畫楊桃》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畫楊桃説課稿 篇一

《畫楊桃》是國小語文人教版第六冊第二組的一篇精讀課文。

課文主要講圖畫課上,對楊桃進行寫生練習,我根據自己的看到的,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通過這件事,啟發我知道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結果,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新課標要求:引導學生通過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和體會思想感情,鼓勵學生摘抄好詞佳句,積累語言,進一步提高閲讀能力和表達能力。

根據課標要求,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難點是從課文內容體會什麼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為切實突破教學難重點,我在教學中採用討論,實物觀察,舉例説明,電話輔助等教法。指導學生利用抓關鍵詞語理解內容的學習方法,實物觀察,合作討論的學方法來主動解決學習難重點。教具的選擇有楊桃一隻、插圖、重點段落投影片,投影機。

在講授中首先創設一種情景,讓學生模仿課文中所描述的對楊桃寫生,看看在不同角度觀察的同學是否觀察到的楊桃樣子不一樣。然後換角度觀察使學生增強感性認識,激發閲讀與思考的積極性。

其次,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究的學習主體性,讓他們在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去發現自己不懂的問題,然後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通過分組討論來解決問題,推舉代表在班上發言。

在解決重點問題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朗讀,利用自由讀,分角色讀的形式,讀出人物個性特點,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重點是朗讀老師神態變化和學生的對話。進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板書設計形式的設計主要是來突出反映課文的重點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結果,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課後佈置是根據所學來描述生活中類似的事情,説明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結果。

《畫楊桃》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悦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説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教學重難: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藴含的道理。

教法:情境再現、畫畫、評評、讀文悟理。

學法:自主學習、多讀、多思、多感悟。

教學準備:楊桃兩個,課前讓學生看讀楊桃的資料。

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師板書課題,指導書寫。

(教師板書囗)我寫了一個什麼?想象一下。像什麼?都猜不着啊?它像一塊豆腐。再看,

(教師在口裏寫十,成田)這豆腐怎麼了?

一塊豆腐切四塊(教師板書在田下畫畫,成畫)現在呢?這塊豆腐怎麼了?放在鍋裏怎麼樣啊?(板書在畫上加一成畫)什麼字啊?(畫)

現在你們按筆順寫一下,舉起手來。(學生用手比劃)

(板書楊)這是什麼?這是什麼?(板書桃)

2、交流資料

見過楊桃嗎?課前你通過查資料、讀資料袋瞭解到什麼了?(指名談)

讀過課文嗎?還想不想讀?

二、初讀課文,激發讀書興趣。

1、自讀:你自己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來讀書。默讀也可以;朗讀也可以;兩個人讀也可以;小組讀也可以。你説老師我想搬上椅子找我的朋友去讀也可以。讀一次,開始。(學生各自讀文)

2、指讀:還想不想讀了?誰讀得最好?你起來,讀第一段。(指名讀文)我讀國小四年級的時候畫走了樣。

你覺得班裏還有讀得比你好的嗎?你找他當你的榜樣。

3、指名的榜樣生讀下一段。(生讀文)有一次學校上圖畫課。.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讓生上台)比如我現在是一個楊桃,放在這兒,讓大家來畫。老師讓畫楊桃的時候,你按照書上的介紹,當時課文中的我坐在什麼地方?大家讀讀那句話。

(生齊讀文):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

我坐在前排靠邊的地方。你指指看,我可以是咱們班的誰?就按現在的座位。還可能是誰?

4、分角色讀:下面我們一起讀下面這一部分。誰來當解説員?(指名)你就讀敍述部分。誰來當老師?同學們説的話,大家一起讀。看看你們能不能分清是誰説的話,開始。(學生按角色讀文)

5、齊讀:老師讓這幾個同學回到就畫成什麼樣。

6、指名讀:最後一段誰來讀。

(生讀文):這位老師的話同我父親講的是那麼相似。他們的教誨(hǔi)使我一生受用。(重點指導誨的讀音)

三、再讀課文、質疑問難。

1、再讀文:還想不想讀?這回我還讓你們讀,默讀,默讀完了我要讓你們站起來説話,我不提任何問題,就讓你隨便説,想説什麼就説什麼。想提問題也可以。明白沒有?一邊讀一邊想,想好你要説的話,想好你要提的問題。(學生默讀課文)

2、交流讀文感受

(1)你先舉手,你想説什麼?(指名學生髮言,教師相機板書重點問題,簡單問題隨機解決。)

(2)我給畫一樣東西,你們能看出來是什麼嗎?

(教師在黑板上作畫)我先畫一個圓,中間再畫一個圓,裏面再畫一個圓,還有個小把兒,這是什麼東西,你們能看出來嗎?如圖:

你們為什麼猜不到,看不出我畫的什麼畫?因為你們用的是習慣的,常用的,常看到的那種觀察角度。你們在喝水的時候,用水杯不用?這個圖是從哪兒看水杯?

從上面往下看就是這樣子是不是啊?不同的角度看東西就有不同的結論,明白沒有?

(3)我再畫樣東西有興趣猜嗎?(教師在黑板上作畫)我最善於畫圓圈,一個小圓圈,兩個小圓圈,三個小圓圈,四個小圓圈,五個小圓圈,然後再把它們圍起來,是什麼?你説。如圖:

猜不到了吧?你們看我這隻手,從這個端點來看(師將手伸展指尖對着學生)看這隻手是不是畫的樣子?

可我要畫成這樣子(在黑板上畫了只正面的手)一看就看出來。因為這是習常性的觀察法,而今天我讓你們從手的端點來看,就看不出來了。文中那個同學畫的楊桃像五角形,同學們都笑了,他們為什麼笑?

(生:因為同學們都用平常看慣了的方法去看,覺得畫得不像,才笑。)

四、重現課文情境,幫助理解內容。

1、過渡:你們對畫畫感興趣嗎?感興趣你再讀讀這篇文章。自我衡量一下,這篇文章你們讀懂了沒有?

2、看來大家對課文真的理解得差不多了,究竟理解到什麼程度,我下面開始考試。願意不願意接受?

(出示手中袋子)你們猜這袋子裏面有什麼東西?

前兩排同學向後轉,我這裏真有一個楊桃,想讓你們來畫。你要能夠畫正確,這篇文章,你就讀懂了。課文裏面講的道理,也就是含義,你們也就懂了。你要是沒懂就畫不正確。我一會一看你的畫我就知道你懂了沒有。我把楊桃放在這裏。(教師將洋桃放到學生中間)只畫楊桃。打開你們的本,不用畫太細緻,只畫它的基本輪廊就可以。給你五分鐘的時間,開始作畫。

(學生作畫,教師查看)

好了,好多優秀作品我已收集過來了,咱們先下課,下節課再來評價。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每位同學都認真讀了讀課文,並根據自己的理解給楊桃畫了幅畫。現在我們就來看幾位同學畫的楊桃,我們不管他畫的技術好不好。只是通過他的畫評價他讀懂課文沒有。懂了嗎?

二、相互評價,深入領悟課文內容。

1、提出評價要求

你要想評價他讀懂課文沒有,你在評價的時候就得引用課文的有關語句。用課文上的話來説他理解了,或者沒有理解。

2、評第一幅畫(選畫得正確的,重點指導評價方法。要坐到別人位置上去看再評。)

出示第一幅畫。這幅畫是誰畫的?(學生起立)大家看清是他畫的。開始評價。

師提示:要想正確地評論人家的畫,應該怎麼辦?

(生:應該去畫這幅圖的同學座位上去看這楊桃?)

課文上有沒有關於這個方面的敍述?誰找到了,讀出來。

(生讀文)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

老師走到我的座位上,先幹什麼呀?在他的位置上來看。這是一次敍述。還有沒有?關於剛才那個問題,課文哪裏還有敍述?

(生讀文):於是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座位上。

哪幾個同學?(笑人家畫得不對的幾個同學。)請他們幹什麼?

老師親自去,然後又讓笑話人家的同學親自去。去哪裏?去畫楊桃同學的位置上看,怎麼樣的看?(理解審視)

現在知道了該怎麼正確評價了嗎?

現在來評價,看實物和看圖對照,講。找到課文上有關的語句,説明他對。

(生讀文):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因此,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着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

3、評第二幅畫(也選畫得正確的,重點讓大家從評價中明白畫時是怎麼畫的。)

這兒還有一幅圖,來看一下。(指名進行評價)

(指作畫的學生)你來讀一下課文,説明你為什麼能畫得很正確?

(生讀文):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他讀懂課文沒有?那麼父親的話他做到沒有。引用有關語句。

(生讀文)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4、評第三幅畫(選一幅畫得不太像的畫,重點讓學生理解不能想當然畫畫。)

咱們再找一幅畫,這是誰的?誰來評價?

他為什麼不對?用課文的話評判他。

他沒畫成五角星樣的,而畫得像別的,犯了什麼錯誤了?(畫走了樣)為什麼畫走了樣?(想當然了)

師:想當然了,他想的楊桃有翅膀,就按照平常對楊桃的印象來畫了,對不對?為什麼畫畫不能想當然?

要想不想當然,要想不畫走樣,應該怎麼辦?課文上怎麼説的?

(生讀文)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麼樣。.

師:是誰説的話?課文最後説老師的話和爸爸的話非常怎麼樣啊?(相似)那麼把相似的爸爸的話再讀一次,大家讀。

(生讀文)你看見一樣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三、把握重點跳出課文

1、抓住重點,歸納總結。

剛才我們作畫和評價時,大家發現沒有,我們引用的課文語句大多在哪些段裏?(1、2段倒數2、3段)在重要的段前畫個圈。(學生找段畫圈)

第一自然段是什麼內容?簡單地説。(教師板書爸爸的話)

第二自然段是寫什麼的?(板書我的畫)

十八自然段是講什麼的?(板書老師的話)

小結:現在又告訴了你一個讀文章的重要方法。緊緊抓住文章中最重要的內容深入理解。你看他寫老師和同學問答的過程,寫了好長,是不是呢?一句一句對話。其實它只起了個鋪墊的作用,襯托環境的作用。講講事情的由來,很簡單。真正的道理在哪些段落裏呢?在這三個段落裏。這是第一步:讀文章抓最重要的段落;第二步,最重要的段落裏面再抓最重要的句子。現在從這裏面往出抓爸爸的話,你認為哪幾句話最重要?越簡煉越好,你講。(指名)

可以概括成八個字。板書(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師:這就是父親説的話中最重要的部分。在他作畫這一部分中再找出最重要段落裏的最重要的句子,我也要八個字。好好讀一讀,你找到就説明你完全讀懂了。

板書(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師:下面該看老師的話了,也是從老師這段話裏找最重要的內容,然後概括。幾個字?

板書(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還是這八個字。因為老師的和父親的話非常相似,基本相同。

2()、小結:要想做到是什麼樣、畫什麼樣(指板書爸爸的話)是什麼樣、畫什麼樣(指板書老師的話)這個作畫的人必須是什麼樣的態度?(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對了,只有認認真真,老老實實(指板書中間一行)才能做到是什麼樣、畫什麼樣。課文全明白沒有?

3、拓展延伸,明理導行。

現在講的是畫畫,我們從課文中出來,不説畫畫了。做別的事情。是什麼樣,畫什麼樣,怎麼理解?怎麼聯繫別的事情?比如我今天上學的時候,走到街上看到一個老漢,在逗一隻猴子招人看,在耍猴,我被他吸引了,一下子忘了上學的時間了。等到想起來了,跑到學校裏遲到了。老師問我:你怎麼了?那麼根據是什麼樣,畫什麼樣這個要求,我應該怎麼説話?

那麼你要是看耍猴的同學,我是老師,你怎麼跟我説?(指名)

事情是什麼樣的,我們就説是什麼樣的。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大家聯繫起來,總起來看:這個事情是什麼樣子的(板書事)我們就按照事情本身實際的情況去觀察,去了解,去反映,對不對?這就加了一個字(板書是)。這個字不是是不是的是,而是準確、正確的意思。所以我們平常拿這兩個字組成一個詞語,(加板書實和求,組成實事求是)對,根據實在的事情真實的樣子,我們去尋求最正確、最準確的認識和解決辦法,這就叫什麼呀?實事求是。

課文講的是畫楊桃的事,我們把它擴大到一切事情了。現在你是不是知道得更多一點了?

知道什麼了?(指名説)

要想做到實事求是,大家告訴我,你應該抱什麼態度去做事?

4、實踐練習

美術課也結束了,但畫楊桃這件事讓作者和他的同學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那麼在日常生活中你聽到或遇到過像畫楊桃這樣的事情嗎?通過學習和聯繫生活實際你都有哪些體會、感受,從中你明白了什麼道理。請你也拿起筆用概括性的語言寫一寫你的這些體會、感受和明白的道理。把它寫在自己做的小書籤上。寫後讓學生讀一讀把書籤送給老師或自己的好朋友,讓他們與你共同分享。

板書設計:

畫楊桃

實事求是

爸爸的話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我的畫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老師的話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畫楊桃説課稿 篇三

一、課文概述:

《畫楊桃》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藴含的道理。

難點:從課文內容體會做什麼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三、教學設計理念:

1、跨越式教學理念強調在學生學習任務設計時,給學生一個支架,提出供學生研讀的問題。

2、新課標指出,有效教學更多地關注可測性或量化。如教學目標儘可能明確與具體,以便於檢驗教師的工作效益。問題的解決即達成了目標的實現。師生共同拎出“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至關重要。

四、問題設計:

1、“我”為什麼會把楊桃畫成“像五個角的什麼東西”?

2、老師的神情為什麼變得嚴肅了呢?後來為什麼又變得和顏悦色呢?

3、老師的話與父親講的話相似之處在哪裏?為什麼説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五、對問題設計的想法:

1、第一個問題既簡單卻又是核心問題的根基問題,埋藏着第二個問題。

2、第二個問題是全文的重點及難點問題,也是學生體會課文藴意的關鍵點。

3、第三個問題是全文的核心問題,也是全文學習的高潮點,更是學生體會寓意的着眼點。

六、對三個問題的處理:

1、第一個問題:自主研讀,彙報解決。

2、第二個問題:我採取對比朗讀教師與同學們的兩次對話,體會“同學們”態度的變化。為了緩解難點,我在學生對比朗讀之後説發現——閲讀拓展閲讀材料一:神奇的標點符號——再讀,讀出人物內心世界。

3、第三個問題並不難,但寓意深刻。我結合時機,選用了拓展閲讀三:作者介紹。

岑桑説的這一段短小精悍的話:“多年來,我一直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地做人、做事,這是從小時候老師、父親對我的教誨。幾十年來在文學上我自己留下的卻只有幾行腳印,那些淺淺的腳印隨着時間的流逝,便將不留半點痕跡了。”既與課文學習相得益彰又揭示了課文寓意,給學生留下了無盡的思考。

七、教學資源設計:

拓展材料一:神奇的標點符號

拓展閲讀材料二:作者簡介。

閲讀拓展閲讀材料三:魯迅《藤野先生》等

八、對資源設計的想法:

1、緩解“對比閲讀説發現”環節的難點。閲讀拓展閲讀材料一:神奇的標點符號,再讀,讀出人物內心世界。

2、幫助學生體會文章的寓意。引用了岑桑説的一段短小精悍的話。

3、學完課文之後,我選取了魯迅的《藤野先生》,讓學生通過閲讀經典名篇,達到既昇華認識又體會兩篇文章兩位老師形象相似之處及不同之處。

由此突然想借用竇桂梅老師一個定義——不設“圍場”的課堂:即這種課堂其實就是追求一種不確定性、生成性,瀰漫其中的思想和生命氣息將使課堂充滿不可預料的魅力,使課堂成為一個思維激盪和靈感勃發的“場”。

我想説,跨越式課堂不正是追求這樣一種不設“圍場”的課堂,問題是我們如何為學生營造這樣一個“場”?

如果我們在有限的時間,盡最大可能用好了教材與拓展資料,而拓展資源真正地為教材服務或為實現跨越服務了,我想我們的課一定成功了一大半。

問題:

在中高年級,我們如何篩選及處理拓展閲讀材料?

拓展材料的類型往往分為三種:

一是與課文內容相關聯的補充性拓展;

二是與課文表達形式相類似的遷移性拓展;

三是具有比較鑑別意義的比較性拓展。

備課時,可先想一想:結合文本,我們需要哪種類型的資源?處理三種類型的拓展材料時一定要做到適時,有度,有效;不要循規蹈矩。

在中高年級,我們可重視選擇基於主題遷移性和比較性的拓展材料;把內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聯繫的讀物加以對比,使學生由此及彼、組合積累,實現類化、遷移。

我們還要重視選擇經典文章,在拓展閲讀時可向學生重點推介這些文章,當然也要考慮學生的閲讀心境。有一定難度的經典文章可給予指導性閲讀意見甚至可以截取某個片斷。

九、對打寫題目的設計:(兩個題目)

1、同學們,我們已經在這節畫楊桃的美術課上認識了這個班級的老師、同學,還有那個畫畫特別認真的“我”,也瞭解了發生在他們中間的故事。現在,你想對他們説些什麼呢?請選擇其中一個人物,對他説幾句話。

2、你對資料城中的哪篇文章印象最深刻,把你的想法寫下來。

十、對打寫題目設計的原則:

1、能引領學生用各個側面領會文章寓意,能引起學生思想共鳴的話題。

2、設想學生在打寫中能説真話,不説空話、套話的話題。

3、打寫題目設計有梯度,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發揮的餘地。

4、預設打寫內容較寬泛話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讀後寫心中所想、所思,寫出有創意的文章。

十一、本課教學板塊回顧:

(一)篩選問題,導入研讀。

(二)層層剝離,直奔目標。

1、一般問題,自主解答。

2、對比朗讀,直擊難點。

3、入境朗讀,對比感悟。

(三)拓展閲讀,昇華認識。

(四)聯繫生活,抒發感悟。

餘勝泉博士提出的閲讀教學“七個層次”,字詞;文意;結構;藴意;寓意;妙筆;風格。我想自己做來確有些生硬,但整堂課學生學得紮實,投入。

倘若能在每課書中不留痕跡地實現這“七個層次”,我的學生必定會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學生。

惟有不斷學習,為之努力……

教學目標 篇四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學生自學生字、詞。

《畫楊桃》教案 篇五

《畫楊桃》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三組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圖畫課上,對楊桃進行寫生練習,“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通過這件事,啟發大家知道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結果,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根據課標要求,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説的道理。難點是從課文內容中體會什麼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並指導學生運用恰當的神態、動作、心理、語言描寫,怎樣把一段話説清楚。

教學目標闡明(三維)

知識與能力:

1、用各種不同的方法理解“嘲笑”、“審視”、“和顏悦色”、“教誨”。

1、朗讀課文,背誦第18自然段老師説的話。

2、培養學生讀中感悟的能力, 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理解老師的話,讓學生説説生活中類似畫楊桃的事,並指導學生運用恰當的神態、動作、心理、語言描寫,把一段話説清楚。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使學生從中受到科學思維方法的教育。

教學內容分析教學策略:

我認為習作要順利的起步,必須從閲讀優秀作品中學習積累語言、習作表達方法入手。《語文課程標準》在3-4年級學段“習作”目標中也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那麼,如何在讀中悟寫,讓讀和寫有機結合起來呢?我在教學中嘗試着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在閲讀課文時,抓住重點詞句、段落,通過朗讀、理解、感悟,來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認真觀察和準確表達的方法。如:在教學3—18自然段時,抓住文中的老師發現學生看了作者的畫後引發嘲笑時的系列動作“看、坐、審視、回到、舉、問”等進行體會,讓學生感受到作者觀察人物非常細緻、表達十分準確。這樣把這位老師治學嚴謹,教育學生以理服人的品質表達得淋漓盡致。同時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來反映人物內容活動的表達方法。二是在關鍵地方創設情景,練習説話和寫話,達到以讀促寫,以讀導寫的目的。比如,當文中的同學對老師的話已經有了正確的`理解並受到啟發教育時,我藉機引導學生的回憶自己生活中類似畫楊桃的事。並創設問題情景:“當我們嘲笑別人和被別人嘲笑時,當我們誤解別人和被人誤解時,我們是怎麼想的?怎麼説的?怎麼做的?”同時,我再適時予以指導,讓學生學會在表達時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這樣,學生就會有內容表達了,並且善於表達。從而達到從讀中悟寫,讓讀寫結合,讓閲讀教學促進學生的習作順利起步。

教學媒體:

製作多媒體課件、實物楊桃、五角星形的楊桃圖畫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設疑激趣

1、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畫楊桃》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2、談話: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小作者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這是怎麼回事兒?

3、學生回答後教師過渡:是的,“我”是這樣做的,而且“我”是認認真真的看,老老實實地畫,結果“我”把這幅畫交上去時,同學們是怎樣的反應呢?

二、感受嘲笑 體會做法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3—5自然段,看看有什麼發現?

2、體會同學們第一次的嘲笑。

(1)學生交流後讓學生讀讀文中同學們嘲笑的句子。

(2)體會同學們嘲笑的語氣。

a、引導:你們什麼時候會哈哈大笑過?你們的這種笑和文中的哈哈大笑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b、學生回答後板書。(嘲笑)

(3)指導朗讀:有了這樣的體會,誰來讀讀這兩句話?

(燈片出示句子)“楊桃是這個樣子嗎”

“倒不如説是五角星吧!”

(方式:指名讀——體會——評價——再讀——齊讀)

3、理解老師的態度和做法

(1)聽到同學們的嘲笑,老師沒有笑,他是怎麼做的?

(2)學生交流文中的那段話。

(3)指導學生理解“審視”。

在老師這一連串的動作中,哪個詞最能體現老師和同學們的態度截然不同?(審視)讓學生把

老師當作楊桃做做審視的動作,其他學生觀察後描述並評價。

(4)同學們想想:老師這一看,會有什麼發現?

三、深入研讀 悟情明理

1、教師引入:是的,正因為有了這一發現,所以,老師舉起了“我”的這幅畫,(師舉起畫

成五角星的楊桃圖畫),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2、同學們拿起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7——17自然段,邊讀邊做上記號。

3、同學交流,瞭解同學態度的變化。

“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

“不……像。”

“那麼,像什麼呢?”

“像……五……五角星。”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麼?”

“像五角星!”

(1)出示兩次對話,學生交流。

(2)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段對話,細心的同學一定會發現什麼?

(3)引導學生體會、交流後小結:前一段對話回答得很簡單,很乾脆,很堅定,同學們還在嘲笑;後一段對話裏有很多省略號,同學們的語氣支支吾吾、吞吞吐吐(板書:吞吞吐吐),是知道自己錯了的表現。

(4)指導朗讀,學生評價。

(5)教師舉起畫和一名同學合作讀後,同學分角色朗讀。

4、朗讀、理解老師神情的變化

(1)指名讀文中的語句。

(2)思考討論:

a、當老師審視了講桌上的楊桃,聽見同學們還在嘲笑“我”,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了。為什麼變得嚴肅呢?

b、這段話中哪個詞説明了老師嚴肅的神情延續了一會兒?(半晌)半晌的時間有多長?在這半晌的時間裏,老師既沒説什麼,也沒做什麼,如果你就是文中這位老師,你在考慮什麼呢?

c、老師想出的一個好辦法是什麼?

(3)出示楊桃實物,讓學生從楊桃的一端仔細觀察,並把看到的結果跟同位交流。

(4)想象:如果你們就是這些嘲笑別人的同學,看到剛才的這一幕,你們想説些什麼?

(過渡語:聽了你們真情的話語,我分明感受到你們心中的那一份歉意。看到同學們都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老師的神情也變得和顏悦色了。)

(5)(課件出示老師對學生説的那番話)教師用嚴厲的語氣讀其中的一句話給同學們聽,學生評價,從而引導學生對“和顏悦色”一詞的理解。

(6)指導朗讀。(指名朗讀—齊讀)

(7)引導理解:這段話中哪句話給你的啟發最大?為什麼?(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同;不要隨意嘲笑別人。)

(8)指導背誦。(過渡:老師的話樸實而深刻,讓我們試着把它記下來吧!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裏記住它?)

a、練習背誦。

b、集體背誦。

5、理解“教誨”一詞。

(師:雖然楊桃**結束了,但老師的話帶給了我們深刻的教育。這種教育用文中的一詞概括叫做教誨。)

四、口頭説話 以讀促寫

1、師述:從作者岑桑小時候畫楊桃這麼簡單的事情中,我們明白瞭如此深刻的道理。(播放音樂)其實生活中,我們也有嘲笑別人或被別人嘲笑的時候,也有誤解別人或被別人誤解的時候,當時,我們是怎麼想的?怎麼説的?怎麼做的?

2、同學先想想,想好了再説説。看誰能把自己的經歷説成一段完整的話。

3、同位相互練習説話。

4、口頭習作訓練,教師相機指導和評價。

五、積累語言 拓展延伸

1、師述:岑桑在老師和父親的影響下,最後成了一名作家,聽了你們剛才的話,我相信你們將來也一定很有出息。最後,我把岑桑的一句話送給大家(投影出示“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從自己出發,這樣你才能不斷設計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並希望同學們永遠記住。

2、學生齊讀。

板書設計:

畫楊桃——五角星

嘲笑 → 吞吞吐吐

嚴肅 → 和顏悦色

畫楊桃説課稿 篇六

各位評委:

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部編版教材二年級下語文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畫楊桃》的第二課時。

一、説教材

課文主要講的是畫楊桃時,“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樣子,遭到同學們的嘲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要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故事取材於兒童的真實生活,平常的小事藴含深刻的哲理。

二、説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能讀出對話的語氣。

2、看到“我”畫的楊桃,老師和同學們的做法有什麼不同,並説出從中受到的啟示。

三、説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人物認識和情感的變化。

難點:引導學生從文本的閲讀中受到教育和啟示。

四、説教法和學法

教法:讀悟結合、朗讀體會

學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五、説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導入新課

因為是第二課時,所以我採用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導入課題。先檢查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接着引導學生回顧兩個問題。一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二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是什麼?(課件)

引領學生回顧上一節課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很快的進入學習狀態,也為本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走近老師和同學,體會變化

A、引導學生讀課文2—17自然段,提出學習指南:默讀2-17自然段,想一想,老師和同學們看到“我”畫的楊桃時態度分別是怎樣的?畫出相關語句,説説你從中受到了什麼啟示?

這裏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和同學進行探討,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生本課堂。

B、彙報環節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體會“同學們”的變化。

(1)我重點通過對比朗讀,老師與同學們的兩次對話,引導學生體會“同學們”態度的變化。(課件)要求學生用一個詞語來形容自己讀對話時的語氣,並説説原因。預計學生會這樣説:(課件)

(2)同學們為什麼會不假思索、異口同聲地説?因為“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畫的不像”,同學們嘲笑我。

後來為什麼又結結巴巴、支支吾吾的説?因為,他們坐在我的位置上,從“我”的角度看楊桃,它確實像個五角星。同學們已經知錯,也知道不能想當然的嘲笑別人。

讓學生在對比朗讀和補白想象的過程中體會同學們由嘲笑到知道自己錯了,感到難為情的情感變化。突破了教學重點。

彙報的另一部分,體會老師的變化。

在交流反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重點解讀關鍵詞。

(1)通過提問的形式感悟“嚴肅”和“半晌”(課件)。老師為什麼神情嚴肅?在這半晌沉默的時間裏老師的心裏會想些什麼?

讓學生感知,老師注意觀察,從我的位置上審視楊桃,所以他的態度和同學們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時老師聽到同學們不分緣由的嘲笑聲當然有些生氣。

(2)學生繼續彙報老師的態度變化,自然牽出關鍵詞“和顏悦色”,牽出老師説的話。這段話是全文的難點,我先指導學生朗讀,讀出老師的和顏悦色。在此基礎上,理解老師的話,你同意老師的説法嗎?把你的看法説一説。

在學生重複説出自己的看法之後,我通過總結語提升學生的認知高度——當別人的想法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輕下結論,要學會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

本環節通過解讀關鍵詞,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情感是隨着同學們的變化而變化的,通過對重點段的朗讀讓學生明白重要語句的教育意義,突破教學難點。

(三)拓展想象,內化文章主旨

課文學完了,你想對文中的我,曾經嘲笑過我的同學們,循循善誘的老師説些什麼?

這種説話練習能激發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對課文的教育意義有更深的感受。

整節課我着力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讓學生在閲讀的全程中去理解和體驗,並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使閲讀真正成為學生的個性化行為。

以上是我的説課內容,謝謝大家。

畫楊桃説課稿 篇七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畫楊桃》是人教版課標本語文第六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課文對人物語言、神態的描寫具體細緻,形象生動,能準確反映人物內心世界。

2、説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説話。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説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3、説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二、説教法和學法

1、朗讀體會法:以讀為本,讓學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種讀書形式之中,以具體語言為載體,深層感悟課文所藴含的人文精神,體會“我”認認真真、老老實實的畫畫態度,感悟父親對“我”的教誨。

2、角色體驗法:感情需要感情去觸摸,感情需要用感情去交融,這就需要科學的方法來助讀,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進入深度的學習體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課教學中,我讓學生把自己當作文中的老師,當作文中的“我”。 老師為什麼神情嚴肅?如果你是老師,在這半晌沉默的時間裏,你的心裏會有些什麼想法?想象説話:為什麼同學們對我的態度會有這樣的變化呢?由此進行角色感受,角色體驗,進而理解課文,獲得情感。

三、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出示楊桃實物或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果實嗎?今天,我們要學一篇課文,就與楊桃有關。(板書:畫楊桃)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麼?(板書:畫楊桃)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1)誰畫楊桃?

(2)怎樣畫楊桃?

(3)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

(4)作者為什麼要寫畫楊桃這件事?

(二)、初步感知,瞭解內容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

2、利用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新詞意思。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來。

(三)、逐段深入理解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2、學習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讀。

3、學習第四至六自然段

默讀第四至六自然段。

4、學習第七自然段,自由讀這一自然段。

(四)、檢查預習情況

1、指讀生字詞。

2、指讀課文。

本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詞意思?怎麼理解的?(交流)

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想當然:憑主觀想象,認為事物應該是這樣。聯繫課文內容,父親經常叮囑“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憑主觀想象,畫走了樣。

(五)、質疑

提出不懂的問題。(常識性問題師生當堂解決。有關課文內容理解的問題師生梳理歸納。)

(六)、佈置作業

l、熟記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七)、總結全文

1、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先認為別人錯了,要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實事求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能使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

2、齊讀例數第一、二自然段並試背誦。

畫楊桃説課稿 篇八

一、説教材:

本課位於本冊教材的第三單元,主題為“可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本組教材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用具體的事情來説明一個道理。所説明的道理,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豐富了學生的思想方法。《畫楊桃》作為一篇精讀課文,説的是圖畫課上,老師讓我們畫楊桃,“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受到同學們取笑。老師通過這件事,既啟發我們知道同一個從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不同結果,又教育我們要實事求是地看待問題,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我認為課文可以分三個角度去教學,即“我”的作畫態度、“同學們”的心理轉變、“老師”的言行舉動,在這“三大板塊”上建立感悟與體驗,在充分的閲讀之後逐層挖掘“實事求是”的內涵——學會老老實實、學會用“實事求是”的眼光去評價別人、學會實實在在做人做事。根據上面的解讀與分析,我認為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分塊解讀課文內容並從中受到“實事求是”的啟發,是本課學習的重難點。

為了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我決定用兩課時完成本文學習。第一課時,認讀本課生字,整體感知,研讀“我”的作畫態度、“同學們”的心理轉變、這兩大板塊。逐層挖掘“實事求是”的內涵。第二課時,正確讀寫本課生字詞語,研讀“老師”的言行舉動,繼續挖掘“實事求是”的內涵在回顧全文,深化“實事求是”的內涵。

【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年級學生的具體要求,結合本組教材特點及課時安排,我將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制訂為:

1、認讀本課6個生字。 2、讀通課文,把握課文的梗概。

3、能夠抓住關鍵詞句,運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研讀“我”的作畫態度、“同學們”的心理轉變、這兩大板塊。逐層挖掘“實事求是”的內涵。

4、初步認識“實事求是”的內涵,感受老老實實作畫的態度,學會用“實事求是”的目光去評價別人。 其中第2、3個目標是本課的重難點。

【教法學法】

朗讀體會法。簡化閲讀教學中的講讀環節,扣住關鍵句,指導學生反覆誦,在誦讀中積極思考,以讀促思,以讀促情

讀寫結合法。在閲讀感悟文本的基礎上,創設情境進行寫話,強化表達能力。

【説教學設計】

我將用四個板塊的設計來實現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1、圖片導入,初讀整體感知。2、再讀課文,引導形成話題。3、走近作者,品讀“作畫態度”。4、四、走近同學,體會態度變化。

一、圖片導入,初讀整體感知。

第一步,出示楊桃圖片,簡單介紹,拉近文本和學生生活的距離,讓學生也進入美術課堂,一起去看看小主人公是怎樣畫楊桃的。然後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第二步,要求學生大聲讀課文,讀準字音,圈出生字新詞。

第三步,教師出示詞語:【叮囑 審視 輪流 和顏悦色 教誨 受用】先要求學生讀準這些詞語,再請學生聯繫上下文説説其大致意思,最後讓學生選用詞語説説課文主要內容。 這一設計首先是想讓學生初步瞭解文章大意,同時把學習詞語放到具體的語境中去,既使學生理解了詞義,又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詞語。

二、再讀課文,引導形成話題。

第一步:請同學再讀課文,想想我在課堂上是如何畫楊桃的。

第二步:請學生用結合其中的一個字或一個詞來談談感受,找出關鍵詞—老老實實,通過理解引導學生形成話題:如何理解“實事求是”其中的涵義。

這一環節,我引導學生聚焦關鍵詞“老老實實”,形成話題。一方面是力圖引導學生抓住作者着力刻畫和描摹的中心點、情感的昇華點、主題的凝聚點。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夠激起學生的課堂實踐興趣,使學生能夠圍繞中心話題,自主研讀文章,理解文章所承載的情感。

三、走近作者,品讀“作畫態度”

這一環節,我打算圍繞“老老實實”這個詞進行突破。

第一步:引導學生自由讀1-2段:結合句子説説如何理解“我”這種“老老實實”的作畫態度?我預設學生會找出以下兩處:

第一處:父親的話。針對此處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讀後説説讀懂了什麼?結合學生的回答,同時解決對於“想當然”這個詞的理解。讓學生明白想當然只能畫走了樣。接着引導理解父親的嚴肅和語重心長,並通過朗讀表現出來。這樣學生就能理解我正是老老實實地聽從了父親的叮囑,才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

第二處: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講桌上那兩個楊桃的一端正對着我。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麼東西。

就此處我選擇用對話的形式和“現身説法”的方式(也就是讓學生坐在“我”的位置上來看看這隻楊桃),讓學生體會不同的角度,會使你看到的東西和別人看到的不一樣,讓學生作者的感受獲得共鳴,然後引導學生把這份共鳴讀出來。

第二步,將第二處與第一處進行迴應。讓學生體會小作者在看到楊桃時心中也產生過疑惑,是父親的叮囑讓我消除了疑惑。再讀“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時能讀出實事求是,讀出我對自己的畫的滿意和自信。

四、走近同學,體會態度變化

這一環節,我打算用對比朗讀的形式進行突破。

第一步:學生自由對比讀兩段教師與同學的對話。然後交流自己有什麼發現?我預設引導學生抓住標點符號來理解同學們的心理。第一段話中同學們的答句後面都是感歎號,表示想當然不假思索的語氣;第二段話語中多了兩處省略號,説明同學們的回答支支吾吾,結結巴巴,遲遲疑疑。

第二步:朗讀同學們嘲笑我的話語。鼓勵學生個性化朗讀。

第三步:教師轉動楊桃讓所有學生都體驗這個角度,然後提問:你就是剛才發出嘲笑聲的同學,看着眼前的這一幕,你心裏想説些什麼呢?拿起你的筆,寫下你想説的話。引導學生寫下心底的感受。

相信通過這三步的層層遞進,在學生的文字裏一定會感受到學生已經學會去尊重在別人作畫時的實事求是。這時,適時地迴應父親的叮嚀,進一步理解“老老實實”,之後再次朗讀這些對話,學生的朗讀一定有一個新的提高。

在第三第四環節的設計裏,我採用多種方式突破難點,目的在於想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自主探究與文本進行交流,同時藉助多種朗讀手段達到加深對課文理解的目的。把外化的情感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情感。

【板書設計】 畫楊桃

爸爸:是什麼樣,畫成什麼樣

我:認認真真,老老實實畫

【説效果】

整節課的教學設計,我都把學生放在和教師平等的位置上,建立一種和諧融洽的、新型民主的師生關係,從而調動了課堂教學主體——學生的積極參與,讓學生在閲讀的全程中去理解和體驗,並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使閲讀真正成為學生的個性化行為。

畫楊桃説課稿 篇九

一、説教材

這是人教版三下第三組的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

二、説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等9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説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三、説方法

1.直觀教學法:揭題時,運用圖片、多媒體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2.朗讀體會法:本課的對話較多,適宜朗讀。通過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的朗讀,幫助學生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體會人物的思想變化,同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感訓練。

3.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讓學生運用“讀、找、想、品、寫”的方法學習課文。

四、説過程

(一) 揭題

出示學生課前美術課楊桃的寫生畫,欣賞引出課題。

(由於學生對楊桃並不十分熟悉,因此課前結合美術課對楊桃進行寫生,一方面是對這種水果的熟悉,另一方面也瞭解楊桃在不同角度的樣子,為學習、理解課文作鋪墊。)

(二) 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自覺標出小節號、生字、詞語等。

2.指名讀讀得好或難以讀好的段落,隨機正音,指導學習生字。

(本課的生字並不多,不獨立安排識字,在朗讀中結合學習生字詞。)

3.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畫楊桃”是哪部分?在書上標出。

(三) 想象朗讀,理解內容

1.“我”是怎樣畫楊桃的?在書上找出詞語。教師板書。

2.看了“我”的畫,同學們有什麼反應?分角色朗讀課文。

(這是對文本的情景再現,使學生對人物的心理有更深的瞭解。)

3.出示句子:

“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

“倒不如説的五角星吧!”

這些話是誰説的?説的時候神態會是怎樣呢?多媒體出示對話的補充。

(文章的對話沒有交代説話對象的神態。讓學生想象補充,既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也是為學生寫好人物打下基礎。)

(四)對比寫話,領會中心

1.老師的態度是怎樣的?劃出詞語,教師板書:嚴肅、半晌、和顏悦色

老師的態度為什麼會有變化呢?當時他會想些什麼?

2.出示老師説的那段話,齊讀。

讀了這段話,你有什麼啟示?你印象最身的是哪句話?

4.讀最後一段馬伕親的教誨是怎樣的?讀第一段。

出示老師和父親的兩段話,對比讀:有什麼共同點?

5.現在,同學們又會説些什麼呢?寫話練習。

(這個環節,寫出反應不同學生的內心想法,其實是學生在學完課文後的體會內化和交流。)

(五)總結課文,體會升華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啟示?

(這個環節體現的是本組課文編排時的訓練點:讀故事,説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