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大學化學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23W

大學化學論文(精品多篇)

大學化學論文 篇一

1開設大學化學綜合實驗的意義

通過各分支學科的有機結合與滲透,培養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我國高等化學教育長期以來一直沿用“專業化、專門化”的“窄、專、深”課程體系,化學實驗的目的重在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和技能的訓練,人為地消弱了化學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繫與滲透,學生綜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嚴重製約了高素質化學人才的培養。為了打破傳統大學化學實驗教學的舊模式,建立以創新能力培養漸進發展的新模式,各高校教師進行了深化教育改革的研究工作,編寫了好多綜合化學實驗的書籍,發表了大量綜合化學實驗的論文,取得了可喜的成績[4-9]。綜合化學實驗的內容大多來自於教師科研項目成果,學生通過綜合實驗領悟到科學探索和研究的方法,使得學生科學素養得以提高。

2開設大學化學綜合實驗的條件

大學化學綜合實驗是完成化學基礎實驗教學之後,在化學學科層面對化學知識、實驗方法綜合運用的一門實驗課程,是高等教育本科基本實驗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應在掌握基礎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和物理化學實驗的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進行該類實驗。教師在整個實驗實施過程中起到引導和解惑的作用。引導學生按照實驗題目準備必要的實驗儀器和試劑,教會學生科技文獻的查閲方法,讓學生參閲參考文獻列出實驗的詳細步驟,培養學生連接單元操作、設計實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綜合實驗,拓展學生的科研思路,提高其科研工作能力。

3大學化學綜合實驗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本實驗以有機合成、分光光度法測定無機金屬離子為主線,輔以物理化學中表面張力的測定及臨界膠束濃度(CMC)的確定方法,培養學生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1實驗目的

(1)學習和掌握有機化學實驗中水楊基熒光酮的合成方法。(2)鞏固物理化學實驗中表面張力的測定方法及表面活性劑臨界膠束濃度(CMC)的確定方法。(3)掌握分析化學實驗中分光光度法測定金屬離子含量的原理及方法。

3.2實驗儀器與試劑

儀器:電動攪拌器、三口燒()瓶、迴流冷凝器、加熱套、721型(或722S型)分光光度計、pHS-3C型酸度儀。試劑:對苯二酚、乙酸酐、濃硫酸、無水乙醇、重鉻酸鉀、水楊醛。鉬(Ⅵ)標準儲備溶液:1mg/mL,準確稱取0.1500g光譜純MoO3於100mL燒杯中,加入10mL10%的氫氧化鈉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使用時逐級稀釋為1.00μg/mL的標準工作溶液;水楊基熒光酮(SAF):0.001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MAB):0.02mol/L;pH=1.8的KCl-HCl緩衝溶液。

3.3實驗內容

(1)無機離子顯色劑水楊基熒光酮的合成水楊基熒光酮的中文別名為鄰羥基苯基熒光酮,9-(2-羥基苯基)-2,3,7-三羥基-6-熒光酮。水楊基熒光酮以其高靈敏度和較好的選擇性被廣泛用於鐵、銅、鋅、鈷、鉬、鋁、錫、鍺、鎢、錳、銻、鉻、鈦、銠等金屬離子的測定中。在巖石、礦物、藥物、食品、環境水等領域的無機離子分析、藥物分析以及生化分析中有着廣泛的應用。水楊基熒光酮按文獻[10]由30g(0.12mol)的1,2,3-三乙酰氧基苯溶解在熱的400mL50%的乙醇中,滴加20mL濃硫酸,在70~80℃時與8g(0.0655mol)水楊醛反應4h.冷卻,在暗處放置二週後,用乙醇重結晶而得。反應方程式如下:(2)水楊基熒光酮與金屬離子鉬(Ⅵ)的顯色反應學生可根據實際需要選用某種金屬離子與水楊基熒光酮進行顯色反應。本文僅以與鉬(Ⅵ)顯色為例説明實驗的設計過程。鉬的特性和鉬工業的發展為鉬的分析提出更高的要求,也為鉬的分析研究與發展提供良好的機遇。鉬的分析方法甚多,其中分光光度法因其靈敏度高,操作簡便,分析速度快而倍受歡迎。而熒光酮類試劑光度法以其高靈敏度和較好的選擇性被廣泛用於鉬的測定中。

3.4實驗方法

在25mL容量瓶中,分別加入5.0mL的1.00μg/mL鉬(Ⅵ)標準溶液,2.0mLpH=1.8的KCl-HCl緩衝溶液,3.0mL0.001mol/L的水楊基熒光酮(SAF)溶液,2.0mL0.02mol/L的CTMAB表面活性劑,水定容,搖勻,10min後,以試劑空白為參比,用1cm比色皿於最大吸收波長525nm處測定溶液的吸光度。

3.5結果與討論

(1)吸收光譜按照實驗方法進行顯色,測定有或無表面活性劑存在下相應配合物在不同波長下以相應試劑空白為參比的吸收光譜曲線,繪製吸收光譜,求出兩種情況下最大吸收峯所對應的工作波長。探索表面活性劑是否使最大吸收波長髮生紅移,是否對顯色反應起到增敏作用。(2)臨界膠束濃度(CMC)與絡合物形成的關係探索取一定量的CTMAB溶液按實驗方法顯色,以試劑作空白參比測量吸光度,並用表面張力儀測定相應CTMAB濃度下顯色液的表面張力,得到不同濃度CTMAB溶液的吸光度和表面張力,結果見表1。以CTMAB濃度的對數lgc為橫座標,以對應的吸光度和表面張力γ為縱座標繪製CTMAB濃度與表面張力(曲線1)和吸光度(曲線2)的關係曲線。從曲線1折點求出此體系中CTMAB的臨界膠束濃度(CMC),找出吸光度與表面張力的關係見圖1。(3)工作曲線取不同量的鉬(Ⅵ)標準工作溶液,按實驗方法測定在2.0mLCTMAB存在下的吸光度,繪製工作曲線,求出線性迴歸方程、表觀摩爾吸光係數及25mL溶液中鉬(Ⅵ)符合比爾定律範圍。

4結語

本文僅以水楊基熒光酮與鉬(Ⅵ)顯色為例説明實驗的設計過程。本實驗建議32學時,其中水楊基熒光酮的合成實驗10學時,水楊基熒光酮與金屬離子鉬(Ⅵ)的部分為10學時,查閲文獻、編制實驗方案與撰寫實驗報告等12學時。圖1的繪製採用Origin8.0軟件來繪製二維圖形,方法為選中數據後,點擊工具欄中的Plot/Multi-Curve/Double-Y即可。工作曲線的繪製及線性迴歸方程的獲得都可以用Origin8.0軟件來完成。其中水楊基熒光酮也可以不用合成,直接用購買的分析純的試劑與鉬(Ⅵ)進行顯色反應,探索表面活性劑對顯色反應的影響。表面活性劑還可以選用常用的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等進行增敏研究。水楊基熒光酮法測定鋅、鈷等其它金屬離子可參閲相關文獻自行設計實驗方法。

大學化學論文 篇二

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是化工、生物等很多學科的基礎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科學素養,為更好、更深入的學習其他專業課程打下堅實基礎。然而,現階段分析化學實驗教學達不到實驗教學應有的培養目標,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1-3],這就要求不斷對分析化學實驗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以便提高分析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質量。

1存在的主要問題

分析化學實驗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嚴謹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在學習實踐中勇於創新、獨立思考的能力。現行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制約教學效果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實驗課內容單一

目前高校分析化學實驗課因為課時的限制,開設的實驗課較少且內容較為單一,尤其在化學分析部分的實驗多為滴定分析驗證性實驗,且部分實驗與實際生活的緊密性不強。單一的實驗教學內容,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對分析化學實驗課程的學習興趣,束縛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壓抑了學生的求知慾望。

1.2缺乏靈活性

分析化學實驗對於促進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科研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長期以來,傳統封閉式分析化學實驗課教學模式,受經費、設備、師資力量以及落後的教育觀念等因素影響,學生只能被動機械地在指定的時間,按照指定的題目和課本限定的方法完成實驗。因此,傳統模式過於機械化,缺乏靈活性。

1.3學生參與主觀能動性不強

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是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基礎。在現行的教學模式中,整個過程教師充當主體角色,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不能充分地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認知水平和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對實驗課程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以便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開放式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探討

開放式實驗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科學、新穎的。教學模式,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高校實驗教學改革的總趨勢[4].實踐證明,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日常教學需求,而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用全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營造開放自主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更寬廣的探索和創新空間[5-6].

2.1鼓勵改進和創新

開放式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不對實驗方法和模式進行固定,要求學生參與整個實驗研究過程,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能夠靈活調整、修正實驗方案的不足,充實實驗內容,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還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實驗和科研探索興趣。另外,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自主實驗技能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參與分析化學教師的項目,與相關人員同時進行科研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學習積累經驗,並且能得到教師及相關人員的指導,對於開啟學生的創新思維、拓展學生的思路,提升學生的科研能力和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都大有裨益。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自擬課題,制定實驗方案,申請大學生科技創新實驗項目,通過這種形式培養學生申請課題能力,讓學生成為課題的申報主體、主要負責人和實施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通過多種形式鼓勵和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提高學生的科研探索能力。開放式實驗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式的實驗研究的環境,學生不再受制於教材、教師等因素的限制,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能夠得到培養,個性思維能夠得到充分展現。

2.2增強學習主動性

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有興趣才能夠更好的發掘他們的潛能,在此基礎上才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和探索意識。開放式實驗教學由學生自己查閲文獻資料、制定方案,準備所需試劑、實施方案和總結結果,因此可充分地調動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查閲文獻可提高學生對有關文獻的閲讀和綜合能力、自主設計方案可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創新思維、自行配製試劑並完成和實施實驗方案可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驗論文的撰寫有利於提高科技論文寫作能力。開放式實驗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輔助指導,由學生全程參與實驗,體驗成功中的苦與樂,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3促進理論課學習

開放式實驗教學要求學生結合實驗現象、結果等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總結,討論理論與實驗相互印證程度,要求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或建議,改進實驗方法,增強學習的系統性。如果實驗失敗,要求學生對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重新審查和調整方案,反覆探索並總結經驗。因此開放式實驗教學可加深學生對分析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真正讓學生把知識學活、學通。

3開放式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漸進推廣

開放式教學的實施將是一個艱鉅、長遠而複雜和不斷探索的過程,面臨並存在着許多新問題和困難[7-8],這些問題將影響實驗教學的實施效果,解決這樣的問題就需要積極進行探索。

3.1增加經費的投入

充足的經費是開放式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推廣的重要保障,因為開放式的實驗教學對實驗教師隊伍、試劑、儀器等都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為了保證實驗課程的教學力度、質量和效果,應設有及時補充開放實驗教學所需要的設備等的基金,積極探索多種途徑的經費來源,確保開放式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順利實施。

3.2健全實驗室管理體制和激勵機制

開放式教學需要有嚴格、細緻、科學、規範的教學規章制度。在進行實驗前要求學生仔細瞭解管理制度,保證在有序的情況下進行開放性實驗研究。要出台相應的激勵措施,通過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勵制度來充分調動實驗教師、實驗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促進開放式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

3.3建立多元化、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

學生實驗成績的科學評定是實驗教學過程不可或缺的環節,客觀公正地考核方法是對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進行科學評估的有效手段,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建立多元化科學的分析化學實驗成績考核體系勢在必行。在開放性教學過程中,實驗方案由學生自主設計,與傳統分析化學實驗相比具有不固定性,這使得學生之間實驗成績評定的可比性降低,實驗成績評定操作難度增大。目前已有的開放性課程的評價方法還不盡合理、不夠完善。為了能夠在現實教學中易於操作和把握,還需不斷探索,真正建立起多元化、科學的開放式分析化學實驗成績評定體系。

3.4高水平教師隊伍的建設

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開展開放式教學的人才保障。開放式實驗教學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業務水平,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和自身素質,以適應開放式教學方式帶來的各種挑戰,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首先,要求教師既細心又要有耐心,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耐心、細心的解答;其次,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教師要對學生閲讀參考文獻後設計的實驗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並提出相應的改進方法和建議,使實驗的內容更加完善,因此要求授課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在實驗教學方面,可考慮與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在企業建立實驗實訓基地,還可聘任企業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實驗指導教師,來彌補教育資源短缺的短板,在現實實驗教學中既發揮企業與實際生活不脱節的實踐優勢、又發揮工程技術人員的經驗優勢。

4結束語

開放式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改革,更加突出了個性發展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學理念。開放式教學能夠有效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上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開放式分析化學實驗教學還沒有現成的模式可借鑑,在現實教育教學中還存在着一系列的問題需要不斷的摸索和解決,它的實施和完善將是一個漫長而艱鉅的工作。

大學化學論文 篇三

前言

思維屬於人腦對周邊客觀事物的概括以及間接的反應。一般情況下,思維包含綜合、概括、比較、分析、歸納、推理等能力。在化學教學中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目的就是讓學生把握物質的變化和規律,最終讓其能夠正確認識物質的變化規律。

1.應用歸類比較法來培養學生認識物質性質以及化學反應的能力

比較就是將客觀事物之間的共同點以及差異進行確定的方法,而歸類就是將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繫以及外部特徵進行分類的方法。而比較屬於歸類的基本條件,歸類屬於比較的主要依據,二者具有辯證統一的關係。在教學的過程中,採用比較以及歸類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學生全面瞭解以及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並且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同類物質和同類反應之間的共性和個性的特點。

例如,在講解過氧化物和鈉的氧化物時,可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的過氧化鈉固體和氧化鈉固體。首先讓學生觀察兩種固體的狀態和顏色,並做好記錄。隨後,用膠頭滴管分別往兩支試管滴入相同量的水,再用帶有火星的小木條插入試管,檢查哪一支試管中的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隨後,向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5毫升水,並且加入相同滴數的酚酞試液震盪,觀察試管中溶液的顏色變化。上述實驗主要是探究過氧化鈉和氧化鈉之間的共性和個性,該實驗得出的結論為:

共同點:兩種物質均屬於金屬氧化物,兩種物質都可以和水反生反應成氫氧化鈉。

不同點:過氧化鈉的顏色為淡黃色,氧化鈉的顏色為白色;過氧化鈉與水反應還能夠生成氧氣;過氧化鈉接觸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能夠生成氧氣。

通過對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的比較和歸類,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瞭解兩種氧化物的性質,進而讓學生明白共性存在於個性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

2.通過設問、解惑以及推理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辯證思維能力

辯證思維需要應用唯物辯證法對問題進行分析、判斷以及推理,而邏輯思維則以正確的判斷以及概念作為主要依據。由此可知,想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就需要加強概念方面教學的力度。

例如,在色譜教學的過程中,可將色譜的定義總結歸納為“色譜屬於一個分離的過程,色譜主要是利用不相同的組分在相互不溶和相對運動中的兩相,也就是相對運動流動相和相對靜止固定相中的吸附力、離子交換的能力、分子大小以及分配係數等差別,在經過多次質量交換之後,從而讓不相同組分進行分離”,通常學生對色譜的熟悉度較低,因此對於較長的定義更是無法理解。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色譜相對典型的例子(傳統柱色譜法分離植物色素)。學生可自行假想在做植物色素實驗,將碳酸鈣置入玻璃柱內,隨後將植物色素溶液倒進玻璃柱內,再向玻璃柱倒入石油醚,隨後即可看到色素溶液出現分層現象。教師可向學生講解色素分離的過程就是色譜分離,其中使用的石油醚就是流動相,而碳酸鈣就是相對靜止固定相,而植物色素溶液就是不同組分樣品,使用的玻璃柱就是色譜柱。隨後可向學生進行提問,石油醚和碳酸鈣的作用是什麼,實驗中使用的物品是唯一的選擇嗎等。如此一來,學生能夠對該知識點進行深入理解,從而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辯證能力,使其對學習產生興趣。

3.精心設計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

思考起源於疑惑,沒有問題就不會出現思考,思考都是以解決問題作為起點。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化學教師需要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或者是具有質疑性的問題,為學生建立較為新穎的學習環境,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思維環境,讓學生通過深刻的思考、判斷、分析和比較來掌握知識。

4.應用多種方式來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4.1分析比較思維訓練

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增加新知識和新概念,吸收的知識既存在區別又存在聯繫。例如,滴定管、量筒、容量瓶,其均屬於容量儀器,它們均能夠量出液體的體積,導致學生在使用這些容量儀器時很容易會出現混淆。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從這些容量儀器的容量範圍、形狀、刻度規格等進行細緻的比較,讓學生弄清楚何時使用何種容量儀器。讓學生對易混淆知識進行思考和比較,將知識點之間易誤導的地方指出,對混淆原因進行分析,讓學生能夠正確掌握知識的精髓,從而提升學生思路的清晰度,並且提升學生對問題分析和比較的能力。

4.2整體思維

整體思維主要是指思維的高度、寬度等。化學屬於基礎學科,該門學科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環境保護、工業、農業以及國防等都有非常密切的聯繫。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時刻將實際生活和理論知識進行結合。

例如,在學習二氧化碳時,結合實際生活向學生介紹温室效應;在學習鹵化銀時,向學生介紹變色鏡的化學原理;在學習乙酸時,向學生介紹中醫採用食醋醫治感冒等。只有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進行講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並且能夠提升學生對化學的興趣。

5.小結

綜上所述,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重視知識的傳授,還需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養成獨立思考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大學化學論文 篇四

大學化學實驗作為一般高校化學類各專業的基礎性實驗課程,在人才培養中發揮着極其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我們應高度重視大學化學實驗的開設、教學運行與監督以及教學結果的評價。大學化學實驗教學運行中所涉及的環節比較多,主要包括實驗實驗內容的甄選,實驗教學方法的運用,實驗教學手段的採用,實驗過程的質量監控,實驗結果與效果的評價,學生實驗能力與創造力的具體培養,創新知識的灌輸與創新思維的培訓,實驗指導教師的遴選與考核,實驗指導教師隊伍建設,實驗儀器設備的配置及高效使用,實驗運行管理制度的發揮等。這些環節中的每一種運行的優劣都會直接關係到人才培養的質量。

學院作為一所省屬地方本科高校,把人才培養質量一直視為辦學的生命線。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目前已有化學、應用化學、材料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以及高分子材料工程5個專業。儘管面臨不同的專業,自20xx年以來我們對5個專業的基礎化學實驗進行了統一安排,即5個專業的基礎化學實驗完全一致。這樣做,有利於實驗教學資源的充分發揮和教學的統一管理。但是,這種一致化亦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這是因為,專業的不同,人才培養的目標層次和培養內涵大有不同。考慮到不同專業的特點,我們擬在未來幾年裏對大學化學基礎化學實驗進行實質性調整,並在現有實驗教學運行機制的基礎上進行探索與實踐,將採用更加高效的教學運行機制,大力提升教學質量水平。

1大學化學實驗教學功能與運行機制

大學化學實驗的基本功能無外乎以下四個方面:(1)基本操作技能的培養;(2)專業基礎技能的訓練;(3)專業應用能力的實踐;(4)創新和創造能力的鍛鍊。顯然,大學化學實驗的功能軸線,即是為本專業的學習打下夯實的實驗操作技能基礎並獲得專業知識的應用和再創造的能力。

圍繞大學化學實驗的功能軸線,大學化學實驗教學運行機制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甄選合適的實驗教學內容、科學的實驗教學方法和有效的教學手段來紮紮實實培養學生化學操作的基本技能。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開設大學化學實驗的最基本的目標層次。二是應有科學實效的教學管理制度和和規範化管理的長效機制,並配置有嚴格有序的實驗教學監督機制。這大學化學實驗教學必不可少的保障制度。沒有嚴格有效的管理與監督機制,大學化學實驗教學的質量則無法得到應有的保障。三是實驗教學的軟、硬件建設及功能發揮。其中,“軟件”主要指的是大學化學實驗課程的動態發展、課程運行的科學管理、實驗教學方法的改革、實驗指導教師隊伍的發展建設等。“硬件”主要指的是大學化學實驗教學手段的更新、儀器設備的更新與增加、實驗室功能的不斷升級等。以上三個方面組成了大學化學實驗教學運行機制的有機統一體。其中的每一個方面都至關重要,無論哪一方面得不到充分發展,大學化學實驗的教學都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2大學化學實驗教學的深化改革

大學化學實驗教學涉及到多個方面和層次。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仔細遴選大學化學實驗教學內容。大學化學實驗教學內容的選擇既要達到基本操作能力的培養和基本理論知識的鞏固與發展,又要實現學生的知識再創造能力的培訓。以淮南師範學院“大學化學實驗”課程為例,我們主要開設了以下實驗內容:溶液的物質的量和質量摩爾濃度配製與標定,幾種常見的重要的無機化合物的製備或提純,化學熱力學、動力學及電化學的一些驗證型實驗,主族元素IA-VIIA以及1B-VIIB和VIII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驗證實驗,以及5~6個容量分析和1個重量分析等常規實驗。此外還選用了“混合陰離子分離與鑑別”、“混合陽離子分離與鑑別”、“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無機納米材料的合成與組成分析”、“化學需氧量(COD)值測定”、“常見水果中維生素C含量測定”、“動植物體中微量元素測定”等實驗。這些實驗不僅覆蓋面廣,實驗能力培養全面,而且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通過常規實驗特別是興趣實驗的學習,培養和鍛鍊了學生査閲資料,實驗方案設計,問題分析以及使用大型儀器等諸方面的能力。

(2)改革實驗教學方法,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高效科學的實驗教學方法是“大學化學實驗”成功運行的保障。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與過程主要包括以下環節:學生實驗前按照指導教師的要求進行預習,在課堂上教師進行講解和示範,然後學生進行具體的實驗,依據實驗過程與結果撰寫實驗報告並上交。這種教學方式在地方普通高校是比較盛行的。然而,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填鴨式地教,學生機械地學,無法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因而無法獲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近幾年來,我們嘗試多種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靈活穿插使用,如採用多種方法以激發學生實驗學習的內動力和積極性。重點放在以培養學生操作能力、動手能力、對理論課程知識體系的消化吸收和再創造的能力。積極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驗證以及不斷創新的思維意識和研究能力。不能機械地依賴於理論課程,要在理論課程的基礎上培養和鍛鍊學生對知識和應用的創新能力。通過不斷的教學改革,我們的大學化學實驗教學收到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3)改革和創新實驗管理模式。對大學化學實驗管理一直是困擾地方高校化學實驗穩步發展的一個瓶頸。我們認為,最困難的應是對實驗過程的管理。實驗過程包括實驗前準備、實驗過程以及實驗完成後的後續工作等階段。若實驗過程管理不到位,則實驗效果很難達到預期要求。對實驗過程的管理,可分可分為對學生和實驗指導教師兩個方面的管理。學生方面的管理主要涉及到實驗前的準備、實驗過程的監控、實驗態度、實驗投人和實驗創造性等方面的考核與評價等。教師方面,主要涉及到教師對實驗教學的投人、創造性勞動、給予學生的指導效果以及實驗後的工作等方面的考核與衡量等。我們分別從這兩個方面齊抓共管,平等對待。在對學生實驗過程的管理中,首先是狠抓實驗前的準備檢查工作,預習與實驗準備+到位的學生不允許進實驗室,何時預習、準備充分了才可進行實驗。其次是狠抓學生的實驗態度、實驗認真程度和實驗投人量,對敷衍塞責、矇混過關者予應以嚴懲。對那些實驗投人量大、工作積極又有創造性成果的學生要予以表揚、加分。最後是善於發現學生的創新、創造和研究能力,並積極引導學生不斷開發這方面的能力。實驗指導教師在實驗管理中既是實驗的管理者又是被管理的對象。對教師的管理往往要困難和複雜得多。我們不僅呼喚實驗指導教師要全身心投人到實驗教學工作中去,還要去大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給予學生科學指導以及實驗再創造能力的培養。教師的實驗指導效果應納人到其教學考核和年度考核的考核體系之中。

(4)更新和改善實驗教學手段。在不斷增加和更新教學資源的前提下,重點是教學手段更新。實驗教學內容的順利完成需要藉助高效可行的教學手段來具體實施。我們主要從兩個方面人手。其一是,改善實驗環境和實驗條件。配置充足具有現代化功能實驗室和配套齊全的實驗儀器設備。配置合格勝任的實驗教師隊伍。其二是,改革傳統的教學手段,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特別是加強現代化教學手段,以有效提高學生自學、實驗模仿、實驗設計、實驗創新以及實驗結果處理等綜合能力的培養。

(5)打造一支技術過硬、能力強的實驗教師隊伍。實驗指導教師隊伍的質量將直接關係到實驗教學的質量優劣。而實驗教師隊伍的培養和發展則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要有幾位學院裏的實驗指導“大師”,我們應先培養幾位有影響的實驗教師領軍人,然後在其帶領下逐步加強實驗指導教師隊伍力量。其次是通過實驗教師師資培訓,選派中青年教師到相關企業或工廠進行專業訓練。待其培訓歸來後,將工廠企業中的先進實驗技術及應用技術帶人到實驗教學中來。另外,我們還要利用優秀教師的示範作用,開展青年教師導師制,以加速年輕教師的快速成長。最後,學院相關部門還要有明確的大學化學實驗教師隊伍建設規劃,充分利用學校有利政策來發展和壯大大學化學實驗教師隊伍。

(6)科研融人實驗教學。首先,實驗指導教師有S標地吸納一部分學生進人自己的科研團隊,讓其進行必要的科研素質的培訓。然後指導學生申請院校及更高層次的科研課題。學生在完成各項課題的同時,即進行了各種實驗能力的培訓。其次,鼓勵教師將研究成果直接轉化為教學輔助手段或實驗項目,真正達到科研帶動實驗教學的目的。

3大學化學實驗教學運行機制的實踐

為了促使大學化學實驗得以有效運行,我們主要從以下兒個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實踐。

(1)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整合大學化學實驗教學內容?發動實驗指導教師,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並結合學科特點,由每位指導教師提供2~3個實驗項目。這些項目不僅具有嚴謹的科學性,同時應具有較高的可操作性、實用性和趣味性。我們大學化學實驗教學組對所呈上來的項目經過仔細甄選,最後確定實驗教學內容。此外,每學年都要求更新實驗項目。通過這些項目的訓練,不僅能有效鍛鍊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科學素質,亦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明確大學化學實驗培養目標。在此目標的要求下,制定科學規範的大學化學實驗教學管理制度。制度的建設需要有嚴格和嚴厲的保障機制。只有嚴格和嚴厲的保障機制,才能確保制度的長效機制。在此方面,我們既倍感壓力,同時也深知其要害。當然,嚴格的管理制度的執行往往會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不滿。在學生層面上,不僅要曉以利害,還要循循善誘,嚴格要求,最終讓學生步人正軌。在實驗指導教師方面,不僅要嚴格要求,層層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和管理制度,還要考察其運行效果。對考核達不到要求的實驗指導教師,要求其限期整改。如整改不理想的,則將不再聘為大學化學實驗指導教師。

(3)激發實驗教師的教改積極性,不斷改革大學化學實驗的教學模式和改善教學手段。我們利用學校提供的相關政策,對積極進行實驗教學方法改革並取得顯著成效的教師給予職稱晉級加分、教學考核和年度考核優先、教學質量工程申報時給予優先以及與個人收人掛鈎等優惠政策。對在實驗教學中不斷革新教學手段並取得優異的教學效果的教師要給予物質和榮譽獎勵。

不斷提升實驗指導教師的整體水平。不僅要求大學化學實驗指導教師十分熟悉教學內容,還要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將教學內容順利地讓學生進行掌握。這就要求實驗指導教師不僅有過硬的專業基礎知識,還要不斷進行教學科學研究。我們要求實驗指導教師都要不斷從事教學與科學研究,每位教師都必須主持或參與各級教學和科學研究項目。此外,我們還不斷創造各種便利條件,讓一些實驗指導教師到一些企業或工廠進行頂崗學習,然後將其所學引人到實驗教學中來,以擴展學生的視野。

(5)不斷改善實驗教學條件和教學環境。通過各種“軟”、“硬”件建設,不斷地創造條件,以改善現有的實驗教學條件。不僅要求實驗儀器設備要充裕,寬敞先進的功能實驗室,還必須有充足的開放實驗室和實驗基地,讓學生在完成正常的實驗之外能進行能力鞏固、實驗創新和應用開發研究。

總之,大學化學實驗雖然是化學類各專業的基礎實驗,但其作用不僅是基礎性的,也是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大學化學實驗教學的運行切不可等閒視之。各高校應根據本校的實際,制定出完善的大學化學實驗教學運行機制,並進行嚴格的實踐。讓學生在進行大學化學實驗學習階段即進人專業學習角色,為其以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化學畢業論文範文:《醫學檢驗專業分析化學課程研究》 篇五

摘要:分析化學是中職檢驗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為制訂出實用性及操作性強的課程標準,分析化學課程組進行校內教與學的調研,並對調研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和探討,較全面地瞭解課程在教與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從而對分析化學課程進行明確的教學定位,更新教學理念,精選課程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加強實驗實訓,在此基礎上制訂以崗位需求和職業能力為基礎的分析化學課程標準。

關鍵詞:分析化學;課程調研;課程標準;醫學檢驗專業

課程建設是中職學校教學建設的核心工作,在調研的基礎上制訂符合專業發展的課程標準是課程建設的首要任務。分析化學是中職醫學檢驗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為制訂出實用性及操作性強的課程標準,分析化學課程組進行了校內教與學的調研,從學生對課程的認可度、學生學習情況、教材內容的實用性、教師授課情況等方面進行了調研,並對調研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和探討,較全面地瞭解了課程在教與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優化和重組教學內容,調整教法與學法,構建了以中職醫學檢驗專業崗位需求和職業能力為基礎的分析化學課程標準。

1課程調研基本情況

1.1調研對象

我校二年級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已進入專業課程學習),從3個檢驗班隨機抽取學生共計96名。

1.2調研方法

採用問卷法,共設計11個問題。發放問卷96份,回收有效問卷94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7.9%。

1.3調研內容

包括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對分析化學課程的認可度、學習情況、教材內容實用性和教師授課情況4個方面。

2調研結果與分析

2.1學生對課程的認可度

學生認為中職醫學檢驗專業需要開設分析化學課程的佔80.6%,表明進入專業課程學習後,大部分學生意識到在醫學檢驗專業課程體系中分析化學課程的重要性;學生認為分析化學在所學專業中重要的佔65.3%,不重要的佔9.8%,説明多半學生認識到分析化學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有着緊密的聯繫;但在對課程的喜歡程度上,只有57.2%的學生喜歡分析化學,35.2%的學生不喜歡分析化學。

2.2學生學習情況

學生在學習分析化學的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是知識難度高(32.8%)、學習基礎差(53.1%);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只有4.5%的學生能完全掌握分析化學知識,67.2%的學生基本掌握,還有28.3%的學生對分析化學課程的內容掌握很少或沒有掌握。

2.3教材內容的實用性

53.2%的學生認為分析化學教材體現化學與醫學關係的內容少;分別有20.3%的學生和47.3%的學生認為現用教材適合或較適合對知識和學習的需要,但也有部分學生(32.4%)認為現用教材不適合對知識和學習的需要,這表明分析化學教材有一定的實用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有56.5%的學生認為分析化學實驗課的學時安排合適,但也有29.0%的學生認為實驗課學時安排較少。

2.4課程授課情況

39.8%的學生喜歡合作交流的教學方式,32.2%的學生喜歡實踐探索式教學,只有17.2%的學生喜歡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分別有31.7%和31.5%的學生認為在分析化學教學中應加強分光光度法和電化學分析法章節的教學;分別有45.4%和34.4%的學生認為分析化學應加強培養學生的基本操作能力與綜合分析能力。

3討論

(1)進入專業課程學習的學生對分析化學課程的認可度較高,認為在醫學檢驗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有必要開設分析化學課程。

(2)隨着我國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擴大,中職學校生源質量逐年下滑,大多數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學習自覺性欠缺,對分析化學的學習存在一定困難,學習興趣度較低,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

(3)學生對分析化學教材內容滿意度不高,學生認為分析化學教材聯繫醫學的內容較少,實用性不強,部分內容知識點偏多、偏難,這些內容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

(4)學生對傳統的教學方式已不太接受,喜歡合作交流和實踐探索的教學方式;大部分學生認為分析化學教學中應加強分光光度法和電化學分析法等章節的教學,以此凸顯與臨牀課程的聯繫;同時學生認為分析化學教學中應加強培養學生的基本操作能力與綜合分析能力。通過以上教與學的調查分析,課程組對分析化學課程進行了明確的教學定位,按照“加強基礎、突出核心、注重實踐、強化素質、培養能力”的總體方向,更新教學理念,精選課程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加強實驗實訓,在此基礎上制訂了分析化學課程標準。

4制訂以崗位需求和職業能力為基礎的課程標準

4.1優化教學內容

根據檢驗專業培養目標和學生基礎薄弱的特點,在教學內容上突破學科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以“夠用、實用”為原則,優化教學內容。(1)刪去各章中較深、實用性不強的理論知識,降低教學難度,如刪去“重量分析”一章和多元酸鹼滴定等內容。(2)內容上避免煩瑣的推導、分析和解釋。如在“滴定分析”這一章,對濃度之間的換算不做煩瑣推導,而是注重公式的靈活應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一章着重介紹該法與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在原理、儀器的構造、定量分析等方面的異同點。(3)將部分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講解,達到理實一體化。如將“電位滴定法”、“色譜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放在實踐課講解,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去體驗和領會理論知識。(4)將實踐教學中滴定分析實驗減少,增加光譜分析和色譜分析法實驗,即增加儀器分析實驗的比重,從而使實踐教學貼近臨牀,更好地為臨牀課程教學服務。

4.2重組教學內容

以檢驗職業崗位能力為主導、以任務為引領,重組教學內容。我們將分析化學教學內容整合、序化為五大模塊(分析化學基本理論、滴定分析法、電位分析法、分光光度法、色譜法),並將這五大模塊分解為11個典型任務,每項任務按照學生的認知水平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開展。以課程標準貼近職業崗位、貼近學生為核心,制訂知識、能力、素質目標,突出了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實踐性和服務性,縮短了教學內容與崗位需求的距離。

4.3滲透醫學理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我們在課程標準制訂的過程中認真研究教學內容,儘量使各知識點與檢驗專業相結合,既體現了分析化學的實用性,又培養了學生運用所學化學知識對有關醫學中的化學問題進行分析與評價的能力。如在講授配位滴定法時,將臨牀血鈣的測定和滴定液EDTA可當解毒劑等知識融入該章教學中,這樣可使枯燥的化學知識變得形象生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4.4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靈活選用多種教學方法

課程標準的制訂中我們以學生為中心,靈活運用多種恰當的教學方法,如運用角色互換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法;同時我們收集了一些與臨牀相關的案例,採用案例教學法。在教學設計中教師儘量少講,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為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我們注意傳統教學手段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結合,即多媒體與板書相結合,增強直觀教學的效果;部分內容採用了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方式,使理論和實踐更好地結合。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和制訂合理的課程標準,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從而有力地提高了分析化學的教學質量。

化學論文 篇六

一、認知同化論的基本理論

在認知同化論中,奧蘇貝爾認為意義學習主要有兩個先決條件:(1)學生認可新知識和已有的知識有一種相互的關係;(2)學習的內容要能夠將學生的舊知識聯繫起來.先決條件具備以後,就要在腦海中形成上位關係、下位關係和組合關係這樣的概念.

二、認知同化論在國中化學概念教學中的應用

1.形成上位概念

國中化學教學是整個化學教學中最基礎的階段,而概念的教學又是其中很關鍵的一步,這裏面就有很多上位概念.所謂的上位概念,就是學生認知中的`涵蓋範圍比較廣的概念.如物質、酸、鹼、鹽等,這樣的概念就是上位概念.這一類概念的講解往往比較抽象.對於上位概念的學習,教師可以使用PPT課件、演示實驗、視頻等方式來進行講解,使學生對這些概念的理解有直觀的感受.例如,在講“溶解度的概念”時,教師可以採取實驗的方式來進行講解,將等量的食鹽、糖、氫氧化鈣、硫酸鋇分別放入等量的水中,學生可以觀察到食鹽和糖完全溶解,氫氧化鈣部分溶解,而硫酸鋇則幾乎不溶.在這樣的一個直觀的感受下,學生就可以理解物質在水中所謂溶解度的差異是具體怎樣的一種差異.又如,在講“鹼的概念”時,教師不要急於去下鹼的學術定義,而是要告訴學生像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這樣的物質可以稱之為鹼,讓學生對新概念的接受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2.上位概念衍生出下位概念

在學習下位概念的時候,要讓學生認可新學習的概念和以前學的概念是有聯繫的,新的知識和舊的知識之間的這種相互聯繫,使得下位概念的學習事半功倍.例如,在講“酸性氧化物的概念”時,學生初次接觸到這個概念可能比較困擾,教師可以給學生講明白酸性氧化物是氧化物的一種,而氧化物又是化合物的一種,化合物又是純淨物的一種.這樣的一種找上位概念的方法,就會讓學生很快了解什麼叫做酸性氧化物.在學習下位概念的時候,可以採用列圖表或者關係圖的方式來促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3.強調概念之間的組合關係

化學概念的學習並不是單一的.化學世界本身探尋的就是物質之間的一種關係,因此,理清各個概念之間的關係尤為重要.例如,在講“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時,有的學生就有疑問:化學中只有四種反應,為什麼還會有氧化還原反應?教師要告訴學生,氧化還原反應包含的只是四大反應中的一部分,是對化學反應的另外一種分法.在四大化學反應中,置換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複分解反應一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而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則可能是氧化還原反應,也可能不是氧化還原反應.把四大反應和氧化還原之間的關係這樣梳理以後,學生對於此部分概念的理解就會更加印象深刻.又如,關於溶液的概念,有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濃溶液和稀溶液.學生往往理所當然地認為,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這樣的一種分法顯然是錯誤的.這就像吃飯一樣,吃飽並不代表吃得多,沒有吃飽並不代表吃得少,這都是因人而異的.關於濃溶液和稀溶液的概念,也是根據溶液的不同而不同的.當然對於同一種溶液,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三、結語

總之,化學概念的學習是化學學習的基礎.奧蘇貝爾認知同化論將概念之間的關係分為上位關係、下位關係和組合關係,這樣就將整個化學學習的概念串聯了起來,有助於學生利用已經學到的概念理解新的概念,學習新的概念也會對舊概念的理解起到鞏固的作用.此外,關鍵的是搞清楚容易混淆的概念之間的關係.在國中化學概念教學中,教師應緊緊把握好新舊知識之間的關係,然後選取個性化的教學模式,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體系,採用生動多變的教學方法,使得國中化學概念的學習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