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大學思修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99W

大學思修論文精品多篇

大學思修論文 篇一

《用儒家思想培育人生價值觀》

摘 要:新加坡是全球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多民族多語系集中於同一空間內卻始終能保持共存不悖,正是由於儒家思想治國的理念所使然。以儒家文化統領國民人生價值觀,舉國同心在幾十年的時間裏就完成了新加坡從落後的殖民地國家轉而成為東南亞的“瑞士”。新加坡儒家思想的治國之道,對我國當下的執政建設、公民個人價值觀的培育皆具有現實的指導借鑑意義。

關鍵詞:儒家思想;治國;新加坡

中圖分類號:G11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4428(2012)11-22 -03

初來新加坡時帶着很多疑惑。一個地域面積只有682平方公里的國家,在馬來半島的地圖上不過是一個小紅點。四面環海,沒有任何資源,甚至連最基本的生活用水都要靠從馬來西亞進口,然而在它的土地上竟有500萬常居人口。就是這樣一個擁擠的彈丸之地,創造出一個不可能的奇蹟——從全球排名第五的最繁忙港口及新興的金融、高科技產業發展起來的經濟體中,孕育了東南亞的“瑞士”。

李光耀是怎樣使一個多民族多語系國家的人們和諧共處,團結一致,是通過什麼樣的價值觀來統領多元文化?在研究之後才得以認清,他是從文化、倫理層面的儒家思想的基本價值觀昇華為新加坡的國家意識,把儒學作為整個新加坡的統治思想和指導思想。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新加坡政府就將“仁、智、勇、義、禮、信”確定為中學《儒家倫理》課的重要內容,把“忠、孝、仁、愛、禮、義、廉、恥”作為政府必須貫徹的治國綱領。忠,就是忠於國家,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由此產生的羣體意識也使人們獲得歸屬感;孝、仁、愛、禮、義、廉、恥則是家庭社會倫理基本的要求,形成了人民統一的價值觀。

儒家思想能夠傳承數千年而不衰,必然有其獨到之處,儒家經典文獻裏的許多概念警句包含着精闢的義理。新加坡治國有道受益於儒學思想,今後中國社會的發展同樣可向這一寶庫中去尋求智慧。

何為儒家思想?總的來説,儒家思想是一種人類社會道德倫理規範的學説。它的最基本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即人的本性(天性)是向善的,是好的。而且,這種本性是相同相近帶有普遍性的。只是由於後天生活習慣和環境的變化,才造成了行為的各種差異,導致了“善”的背離現象。

在性善論的基礎上,中國儒家文化治理國家的主要思路就是德育教育。這種思想認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惡習只是後來感染的,所以治理社會就應該從道德教育入手,勸人們放棄惡習,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會就會安寧了。中國古代強調“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所以,儒家輕法制,重道德。儒家認為,如果以道德和禮制來教導百姓,將使得他們自愛自重,心悦誠服。

儒家思想中的仁德學説非常重要。儒家不倚重武力,而強調仁義道德是爭天下和治天下的不二法門。在過去的幾千年裏,這一思想被無數次地證明其正確性。凡是能夠遵循這一法則的,就可以成功;凡是違背這一法則的,必然失敗。這是人類歷史幾千年經驗智慧積累下來的一個結晶,不止過去,現在和將來也都會發揮作用。儒家的仁德思想理論永遠也不會過時。這一思想不光是可以作為治國理念,對任何階層的領導者都有用。

儒家的倫理思想的核心是一個“禮”字。既然人本性都是善的,執政者就應該讓民眾知道自制,回到那種彬彬有禮的社會狀態中去。就是所謂的“克己復禮”。這個禮包括了禮節、禮數、禮貌和規章制度。所以,儒家的思想要人懂得自制,剋制慾望,遵守禮節,消除暴力,以達到一種平和的社會環境。

人類文化所具有的繼承性是人類得以以“人”的方式存在而區別於一般動物的一個基本原因。與時代的要求相適應的、內化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儒家思想之精華是當代中國和諧社會建設之內在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思想追求“普遍和諧”的基本價值取向及其文化生態模式可以為我們今天進行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以下兩個方面的借鑑:

其一,從注重普遍和諧的要求出發,應當高度重視對“和諧”的系統追求。儒家文化生態模式注重和諧性、平衡性與穩態性的基本運行機理應當對我們今天尋求和諧之道提供某種程度的警示作用。同時儒家思想所看重的“和諧”與“生生”內在統一價值取向,有助於消除追求和諧過程中的片面性。建構和諧社會構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事業的一項重要內容,因而對其內在的精神動力的探討自然而然地關涉到中國現代化之精神動力這一重要的理論課題。

其二,強調了民族精神的極端重要性: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民族精神堪稱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因而,作為中國文化的主流傳統之一,儒家思想的精華可以説構成了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全有理由把與時代的要求相適應的、內化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儒家思想之精華看作是當代中國和諧社會建設之內在動力元素。

中國是儒家思想的發源地,儒家思想和精神塑造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民族素質,幾千年來指引我們民族團結、奮鬥。目前中國人的價值取向在哪裏?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從哪裏體現?温家寶近日感歎社會誠信缺失、道德滑坡,強調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國民素質的提高和道德力量的約束,絕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強大的國家、一個受人尊敬的國家。人民網發表文章説,改革開放以來,中共相繼在社會道德領域通過推行“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發佈《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等舉措,但與之相背離的是,學校為了分數,將道德教化拋置一邊;醫院為了效益,讓醫德和救死扶傷統統走開。而在中國極其脆弱的道德生態中,道德環境最大的污染源就是貪污腐敗,且有越演越烈之勢,滲透各行各業、各部門,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但與此同時,經濟全球化,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人們的價值取向已經發生了改變,道德缺失以致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現象司空見慣;假藥,毒食品不斷挑戰人們的道德底線。2010年調查評比中,中國人的幸福感在世界155個國家中名列125位,在精神生活水平方面有幸福感的只佔39%。三十年人們經濟條件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提升,絕大多數人已衣食無憂,但與此相對的是幸福指數的下降。問題的核心還在於價值觀——讓慾望佔據支配地位,缺乏信念,除了賺錢,不知道人生的目標與追求到底是什麼,不善於發現陽光面,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更不懂得奉獻。樂於無私奉獻的人越來越少,有統計我國私營企業老闆願意花大把的錢去賭(新加坡賭場營業額竟然有70%是中國大陸人送去的),去娛樂,卻不會願意伸出援助之手去做慈善。斤斤計較的人越來越多,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相互不信任。

在公共行政學中提到,一核心三面對,任何政治體制,司法體系,行政管理都不能代替倫理教育。學而反思,面向21世紀的未來,我們應該探索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儒家文化與時代的結合,取其精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首先是誠信,難以想象缺少誠信的社會環境是怎樣的,而誠信是發自內心的並且要隨時約束的。每日自我反省,剷除不良的思想,正心誠意,從善如流;見賢思齊,聞惡厭之等等無不彰顯出儒家思想的純正端方與源遠流長。借鑑和運用儒家思想是歷史上每個時代共同產生的認識,是經歷驗證的正確選擇,是符合中國人國情的理想座標,不光在今天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着積極的促進作用,即使在將來也會產生深遠的教育意義,因此值得思考學習新加坡儒家治國理念。

培育核心倫理價值觀是至關重要的決策。倫理之於政府,有如靈魂之於人。它主要是按照社會的要求規定人們的行為方向,生活目標,設定人生理想,解決人們應該如何的規範。再先進的政治制度,管理技術,法律規範,沒有倫理,猶如一個空殼。孔子用“忠、孝、仁、愛、禮、義、廉、恥”八個字簡單明瞭地指明瞭倫理取向。要借鑑新加坡的經驗,需從教育入手,用儒家倫理解決人們的價值取向問題。

首先教育應從孩子入手。從青少年抓起,從學校做起,新加坡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國小生通過漫畫、圖示等,進入中學大學就會開設必修的儒家倫理學,當然這不能是簡單的説教,是滲透,是積極地影響規範。現在應試教育使我們的學校只會教書不會育人,本末倒置。我們培養一個優秀的人必須是先會做人才會做事。

其次從公職人員入手,懂得仁愛、禮儀、廉恥。儒家思想強調民為根本。政府是為人民辦事的,把人民的一切需要勇敢地擺在個人利益之上。最重要是擁有大仁愛之心,仁在孔子看來,既是人們追求的目標和應當達到的理想境界,又是為人處世最高的道德行為規範。它的核心是愛人,要泛愛眾。一方面尊重人的人格,一方面為人民謀利益,體現了以人為本和以人全面發展為中心的思想。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的責任是讓人民快樂地生活,而不是從人民的苦難中獲利”,這是李光耀在1965年講的話,他確實做到了,用了46年便把一個非國家的小島建設成為人民安居樂業、國家富強的強國。務實的作風貫穿新加坡整個治理過程,政策落在實地。要誠信,教育人們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孔子説敬事而信,信而成之。國家取信於民才能立國,人民信賴國家,才能安家。人而無信,不可其可也。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面向21世紀,面向改革開放五光十色的商品經濟的大潮中,崇尚誠信的美德,仍是應付挑戰的立國之本。公職人員是代表人民行使權力,要時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知廉恥。李光耀強調,一個國家的興衰關鍵是要有一個人民尊重的廉潔政府。新加坡的生存靠的是官員的廉政高效。我國目前反腐的聲音也越來越大。日前温答記者問時候説道:“目前,我以為最大的危險在於腐敗。而消除腐敗的土壤還在於改革制度和體制。我深知國之命在人心,解決人民的怨氣,實現人民的願望就必須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和監督政府。”所以大力提升公職人員素質,以儒家思想為指導為人民創造一個務實、公平、廉潔、高效的政府。

三是從公共媒體入手。媒體是社會宣傳的工具,是引領社會文化的航向標,人們會用媒體思維來度視社會,特別是現在網絡發達,真假新聞讓人們無法辯別是非,目前我國新聞負面報道的多,正面引導的少,大家會從特例以偏蓋全,看不到政府積極的一面,看不到經濟繁榮,看不到中國已經引起全世界的矚目,看不到日益豐富的生活,看不到國家前進的步伐。新加坡政府擅於向社會傳達信息,始終讓國民意識到處在危機中,讓國家的利益至上。“公交上,先下車後上車,避免人擠人,主動讓座方為人上”人等簡短的提醒語使尊老愛幼的影子隨處可見,給人深刻印象。要讓意識形態通過各種媒介廣泛的覆蓋,時刻提醒人們日常的言行舉止,做誠實守信之人。誠實乃是道德高尚的品德。

四從嚴管重罰入手。對涉及危害公共利益,喪失倫理道德的事件要從嚴從重處罰。毒奶粉、假藥品都是危及人們生命安全的生活要素,對玩忽職守不能盡到監管職能的公職人員必須嚴辦。提升官員形象、增強政府公信力,首要規範公權力,將官員放進“金魚缸”裏。對官員種種不誠信行為予以公開曝光和問責,對懈怠公務、冷漠民生的失職瀆職行為以零容忍態勢嚴懲不貸。

參考文獻:

[1]許凌雲,許強。中國儒學通論[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

[2]曾光存。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借鑑研究[D]。西南大學。2010.

[3]向海英。動力還是助力:儒家傳統文化與新加坡的現代化[J]。東南亞研究,2011,(03)。

作者簡介:

徐琳,女,江蘇金湖人,江蘇省金湖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大學思修論文 篇二

《淺析公民權利與公民道德》

〔論文關鍵詞)公民道德;奮民權利;奮民義務

〔論文摘要)公民道德可以説是一種以法律為資源的道德,公民道德基本要素“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節約、敬業奉敲”是與法律所規定的公民義務內容相一致的。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忽略對公民權利的維護和算重,這是道德教育不能發揮應有作用的原因之一。要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提倡和培養尊重他人、尊重權利、尊重公共生活規則的道德習慣,首先要讓公民學會尊重自己,讓整個社會尊重普通公民的權利。

我國公民是指擁有我國國籍,充分享有我國法律所賦予的權利並承擔相應義務的所有成員。每一個公民都擁有兩項最基本的人身權利:身份平等、人格自由。這是公民享有其他權利並承擔公民義務的基本前提。公民道德可以説是一種以法律為資源的道德,公民道德基本要素“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節約、敬業奉獻”是與法律所規定的公民義務內容相一致的。當然,公民道德與法律規範是有區別的。公民道德是指公民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道德,是構成公民個人品行不可缺少的道德準則,也是走向更高道德境界的基礎,是整個道德體系的基本組成部分。在實現手段上,雖然公民義務與公民道德的實現都需要自律與他律的共同作用,但前者趨向他律,後者趨向自律,不容忽視的是公民道德建設目標的實現是依賴於公民權利建設的成功。

我們一般不習慣於將權利和道德聯繫在一起,講到道德就等於講到了義務,雖然這種義務更多地以自覺的形式主動地履行的,但是權利與道德本來就是雙向互動、辯證統一的。我們可以設想一下:一個沒有權利的人(比如奴隸),他奉獻別人他所有的一切,他的奉獻可以稱之為道德嗎?當然不,因為他是被剝奪的,因此他的奉獻是沒有道德價值的。今天,我們的社會充斥着圓滑、世故、明哲保身,隨時準備委屈自己去討人喜歡的人,因為這個人在某種程度上,掌握着自己想要得到的利益(甚至於掌握着自己的命運)。我們太多的人習慣於為討他人喜歡而將內心的願望忽略不計,本該享有的權利隨時準備放棄,在這種條件下,我們做出的道德行為有幾分是真實的?如果不是出於心甘情願而盡的義務,我們可以將它稱之為道德嗎?正如馬克思所説:“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道德必須具備主體性特徵,也就是説只有當道德成為一個人的需要並自由選擇付諸實踐時這個人才稱的上是有道德的人,由這樣的人組成的社會才是真正的道德社會。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忽略對公民權利的維護和尊重,這是道德教育不能發揮應有作用的原因之一。很多學者都指出,我國當前的道德失範現象,原因在於轉型期的倫理精神蜕變。在轉型的過程中,人們的道德觀念發生重大變革,面臨着新舊兩種價值標準的衝突及雙重評價標準的衝突,從而導致道德教育的遲滯低效和道德控制機制不力,道德監督功能難以發揮。換言之,就是自律沒有了依據,他律沒有了標準。

實行市場經濟體制以來,整個社會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在新的時代、新的條件下再用舊的道德標準來衡量今天人們的行為,本身就不是很恰當的,因此對一些領域的道德判斷沒有必要非常悲觀,比如講求效益、追求個人正當利益、家庭關係中強調夫妻恩愛和感情生活質量,雖然還有許多人不以為然,但認為其不道德或至少不高尚也未免失之武斷。自律缺少依據在造成今天的道德現狀中不是主要原因,我們今天所提倡的公民道德規範一是從法律上確認了必須履行的標準,二是無論從傳統道德文化還是西方主流價值觀都是一致確認了其正當性。見利忘義、損公肥私、欺詐豪奪、以權謀私、腐化墮落等行為,從道德認知的角度來看,幾乎人人都可以作出否定的判斷(特別是針對他人時),但恰恰是因為這些大家都知道的不道德的現象充斥於社會,我們才認為“公民道德建設是沉甸甸的時代課題。公民道德的缺乏,直接原因在於轉型時期的道德監督、道德控制不力—沒有了像傳統道德一樣“綱”、“常”、“目”齊備、結構完善、層次鮮明的道德規範體系。如果我們進一步追問,為什麼一旦控制的力量減弱,道德的水平就大幅下降,我們應該追究導致公民道德缺乏的第二個原因。我們一直缺乏一種支持公民道德的公民文化,也就是説,我們一直缺乏一種以平等、獨立、自由為特徵的道德主體意識,而這種道德主體意識是走向真正道德人的基礎。

針對公民道德建設的思路,現在大多還集中於如何加強控制方面,有不少學者在研究制度倫理,希望通過加強制度建設來加強道德規範的控制能力。通過建立杜會賞罰機制來改善道德秩序,提高道德風尚水平,這在當前的道德建設中無疑是首先要考慮的,這是針對現實的一劑良藥。同時我們決不可忽略的是:一切外在控制的手段都並不着眼於調動人的主體性,不着眼於調動人的是非感和人格力量,依靠它是無法培養出有自律精神的道德人格的,這一點與法律的控制別無二致。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進行公民道德建設,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道德秩序只是第一步,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在整個社會把共產主義的高尚道德風貌建設成功。公民道德建設的目標不是讓人成為遵守道德的木偶,無條件的服從道德規範的奴隸,而是要讓每一個都成為自由、獨立、幸福,具有良知和正義感的豐富的生命體。同樣,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也不是愚民道德建設,而是為了人的完善而確立,使公民成為“具有豐富、全面而深刻感覺的人。”所以我們的公民道德建設必須關注和重視人的價值和尊嚴,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聰明才智,實現完整意義上人的精神解放。

早在清代,梁啟超先生就指出:“凡權利與智慧,相依者也。有一分之智慧,即有一分之權利;有百分之智慧,就有百分之權利,一毫不容假借。”從公民權利的建設而言,首先應當是制度的設置,羅爾斯在《正義論》中也指出,離開制度的正義性是不能奢談個人道德的修養和完善的,而制度的正義性在於使其最大限度的實現某種平等,這種平等當然是所有社會成員權利間的平等,在當前最基本的就是公民權利間的平等。公民所要求的在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參與權利、經濟生活中自主選擇和追求利益權利、文化生活中的受教育權利、日常生活中的享有安全、和諧的權利,在憲法中已給予了充分的保證,相對於制度設置而言,我們現在更缺乏的是公民的權利意識。

要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提倡和培養尊重他人、尊重權利、尊重公共生活規則的道德習慣,首先要讓公民學會尊重自己,讓整個社會尊重普通公民的權利。當前急需加強公民權利意識教育:讓每一個公民真正瞭解自己的法律地位、社會地位,懂得作為一個公民所擁有的權利、義務和利益,懂得如何享受和捍衞法律所斌予自身的權利,懂得如何作這個國家的主人,讓每一個擔任公職的公民懂得尊重他人的權利,懂得任何一個最普通的公民的權利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懂得利用公共權利去侵犯他人的權利是要付出相當代價的。惟有如此,公民權利才能成為每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享有的權利而不是停留在文本中蒼白的詞句。知道是第一步,理解是第二步,告訴公民享有什麼權利是容易的,讓公民們真正意識到自己的權利,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享有和合理運用自己的權利,是不容易的。當前在公民權利意識上存在兩個非理性:一個是羣體對於權利的非理性,在社會中相當多的人權利意識淡薄,處於對公民權利的無知和無能的狀態,把自己的命運寄託在某一權威和領袖身上,相對應的是社會中還有相當多掌握一定權力的人權利意識膨脹,只看到了自己的權利和自由,完全無視其他人的權利,為了實現自己的利益通過權力去侵犯他人的權利被視為理所當然。

二是個體對於權利的非理性,一方面意識不到自己享有的正當權益,當正當權益受到侵害時不能自覺或明知權利受到侵害時卻不積極抗爭,不能把自己看作是平等權利的主體,自覺或不自覺的放棄或出賣自己的權利;另一方面,基於利益受損的補償心理,在一切可能的條件下追逐非正當權利的行使,摸視他人的權利或踐踏他人的權利。這兩種權利上的非理性都無疑會導致非道德的行為。前者,權利得不到保障的羣體(只能是不具備公共權力的羣體)普遍地產生抗拒心理,否認當前道德價值體系的正當性,從而導致道德難以有效的調節人們的行為。對於後者,當自己應該要求而又為社會條件所確認的正當權益不能通過正當途徑實現時,他必然通過非正當途徑,比如出賣自己的某些權利謀取另一些權利或者踐踏他人的權利來實現自己的權利,同時為自己的不道德行為找到合理的藉口。兩種非理性,前者是根本上的問題,後者是派生出來的問題,要消滅個體在權利上的非理性,必須首先解決羣體在權利上的非理性。對權力進行監督和限制,防止其對於公民權利進行侵害,是維護公民權利的一條出路,而培養公民的民主意識、權利意識,建立民主制度使公民基於自己利益的需要而可以抗爭、勇於抗爭,是維護公民權利的根本出路。在這一點我們已經看到了希望,雖然要走的路還很長,但我們已經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市場經濟深人人心,經濟生活中對主體性的要求,對謀利正當性的肯定,使公民產生維護覺醒了的利益慾望的衝動以及維護自身權利的勇氣。二是社會主義所倡導和提供的民主政治制度和民主生活,使公民能夠更充分地瞭解公共事務和自己的權利所在,並教會公民合法理性地表達和獲取利益,學會在自己與他人、自己與社會的利益關係中達到恰當的平衡,使公民維護自己的權利有制度性的保障。二者的有機結合,為公民權利的建設提供了根本保證。

一個公民從小就應該培養起公民權利意識,這是一個公民理當享有的自由意志,只有當公民從自己、他人、社會的權利中認識道德的必然性,體會到了社會利益、他人利益和自己利益是融合統一不可分割的,公民就真正成為“自己立法的主人”,外在的道德規範才能化為自覺而情願的行為,併為自己提出更高的道德境界追求,公民道德建設就有了紮根現實並超越於現實的價值。讓我們培養出擁有尊嚴和完整自我的堂堂正正的公民,而且我們相信只有這樣的公民才可能組成一個美好有序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