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中化學教學論文(精選17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42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7篇《高中化學教學論文》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高中化學教學論文》相關的範文。

高中化學教學論文(精選17篇)

篇1:高中化學教學論文

高中化學教學論文精選

摘 要:在教學實踐中創設生活化情境,對於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很大的作用。

關鍵詞:化學;現狀;誤區

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們欣喜地看到這樣的現象,不管是教科書的編寫,還是大學聯考試題的呈現,還是教師課堂教學的設計都會注重將化學知識與生活緊密地聯繫起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大家都明白:單純理解知識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能將所學知識運用於生活,尤其是創造性運用,才是教學追求的目標。在教學中,在讓學生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決問題時,不但要讓學生了解到所學知識

“是什麼”“為什麼”,而且更應該讓他們知道“能用它來做什麼”,體會到學習化學的價值。只有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到所學知識的價值,才會真正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下面筆者結合自己和他人的教學實踐來談談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創設生活化情境,增強學生對

化學實用性的認識。

一、高中化學生活化情境教學的現狀

新課改以來,我們常常會感受到:不管是在公開課教學中還是評優課或是教師基本功競賽中,很多老師在課的設計中會運用“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教學理念,注重化學與STS的聯繫。我們還會感受到學生對與生活相聯繫的知識表現出強烈的探究欲。究其原因,是由於學生認識到學有所用,所以,他們才會有很強的求知慾,才會從心底喜歡上化學。在我省也有一些老師對生活化情境的研究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如南京金陵中學特級教師李惠娟,她發表在《中學化學教學參考》的文章如:《從生活中感悟化學——《二氧化硫的性質》教學設計及案例》,《在傳統中尋求

突破——〈鈉的性質及其用途〉的教學設計及案例》,《教育應是既

見數目又見森林的過程——“有機合成”的教學設計與案例》,《讓

硅擔當起不可或缺的角色》——硅的教學設計案例》等,我都一一拜讀過,在拜讀過程中,我深深地被李老師的文章所折服,因為在李老師的設計中她自始至終都能以生活為中心,讓學生會不知不覺地喜愛上化學,覺得化學是有用的。2001年高二(4)班學生對李惠娟老師的教學評價反饋資料中寫道:①化學課堂精彩,李老師的教學方法獨特、新穎;教學的情感豐富、誘惑力強。想不專注聽下去,難!②哪天有化學課,我們一早就懷有一種期待、這一天都有一份好心情,上化學課對我們來説真是一種享受!③我早就耳聞李老師的口碑,但現在我真正感受到什麼叫“名不虛傳”,無論是李老師的課前準備還是課堂投入,都無可挑剔!難怪她是我們班公認的老師中的最佳!④棒!棒!!棒!!!教風一流、人品一流!教學與人品的完美結合!perfect!(完美無瑕)。從李老師學生對李老師的評價來看,他們很喜歡李老師,當然也非常喜歡她的課,喜歡她的課是因為學生從她的課堂中能夠處處聞到生活的氣息,覺得學習化學不僅可以有助於他們更好地理解生活,還能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二、高中化學生活化情境創設的誤區

在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在生活情境中及時提煉教學問題,切忌在情境中“流連忘返”,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情境的作用,不能“淺嘗輒止”,把情境的創設作為教學的擺設。否則,教師就容易走進一些生活化情境教學的誤區。

1.喧賓奪主

在教學活動實施的.過程中,一些教師過分突出生活化情境的創設,而將知識擱置於從屬地位,濃郁的生活氣息在很大程度上衝淡、稀釋了知識的本位。()曾聽過一節課,講到酯的知識,有一位教師一開始就用多媒體播放很多品種的花還有紅燒肉的圖片,花很美,而紅燒肉非常誘人,播放時間足足花了五分鐘。

反思:本節的導入只是想要説明花和紅燒肉中的成分是酯類

物質,這樣的情境並沒有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思維深處,產生新的思考、新的問題,因此是沒有必要浪費很長的時間。生活化情境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把學生帶入一個他們較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更重要的是要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豐富生動、更紮實有效。太過於突出生活情境的創設,從教學的實際效果來看,會是事倍功半,學生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分析理解,努力地在臃腫的“軀殼”裏搜尋解決問題需要的信息,弄得不少學生暈頭轉向,根本談不上產生學習的興趣。教師應將知識恰當地融入學生個人生活情境之中,讓學生在生活問題的解決中體驗生活與知識的密切聯繫,體會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價值。

2.憑空虛構

有些老師為了趕時髦,達到教學“生活化”的目的,而牽強附會、硬生生地將一些不適宜“生活化”的教學內容扣上“生活化”的帽子,以此表明自己是新課標、新理念的積極執行者和擁護者。並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生活情境教學,生活情境也並非是教學的萬*鑰匙。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有選擇地滲透生活情境。

3.偷樑換柱

教師應當從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或生活現實出發。但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發現不少“生活化”的教學內容,都是從成人的視角出發而設計的。從成人視角設計的生活情境嚴重脱離學生現實生活,是傳統教學的變相呈現。無論是課程標準的制定者、教材的編寫者,還是課程標準與教材的執行者——教師,都應當站在學生的角度,尊重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適合學生實際的生活情境,而不是自以為是,把成人的生活情境強加給學生。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尋找恰當時機創設與生活實際、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從情境中感悟到學習的樂趣,產生學習的慾望,激發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學習。教師通過生活化情境教學,可以將抽象的知識轉變為實踐性、開放性的知識,讓學生在感悟生活、探索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形成、積累、拓展新的經驗。“生活化”迴歸的思維,的確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

三、創設生活化情境教學的策略

1.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根據現實性的原則和教學實踐,教師可直接選取教材中提供的生活情境素材進行加工,或挑選學生感興趣的現實生活情境素材創設課堂情境,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情感,使學生體會到知識就在自己身邊,增強學生學習的樂趣。教師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輕鬆和諧的課堂氛圍入手,創設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置身於日常生活中來學習知識,既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又能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如,在氯氣性質的學習中,通過“將84消毒液與潔廁靈一起使用是否能提高清潔效果?”這一問題的討論,使學生身臨其境,並且在輕鬆的討論過程中體會氯氣的性質,讓其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將所學知識應用於生活,也更加熱愛生活。

2.構建開放的生活情境

教師要注重對課內知識的延伸與拓展,將抽象知識學習過程轉變為實踐性、開放性的學習過程;以多種途徑、形式的生活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經驗,留心發現問題,大膽提出猜想,多維解決問題;促使學生主動應用、驗證知識,不斷形成、積累、拓展新的生活經驗。根據開放性的原則,教師選取的生活情境容量要大,要讓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並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激發學習慾望。

3.創設多元的生活情境

教師要通過對學生生活及興趣的理解,以學生生活經驗為依據,對教學內容進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組織學習材料,使新知識呈現形式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即教學內容生活化。在教學中,教師要運用直觀語言、實物演示、遊戲活動或多媒體展示等方法模擬,溝通書本與教材的聯繫。教師要通過設置開放性、實踐性等作業形式,使學生及時將知識驗證於日常生活,並將此過程中再次積累的新經驗反覆驗證於課堂與生活之間,即作業形式生活化。如,城市下水道中出現高濃度硫化氫是常見的,一旦人員不慎掉入下水道,致死的原因往往與硫化氫中毒有關。南京曾發生過由於農民進入污水處理廠的下水道中,致三人死亡的事例。2003年,全國共發生17起特大和重大污染事故,造成人員死亡和集體中毒10起,其中,硫化氫中毒事故5起。在實驗中若有硫化氫尾氣產生,如何處理?若某工廠大規模排放硫化氫,你能設計出合理的解決辦法嗎?試總結出S2-,S單質,SO32-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

總之,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我們教師要儘量能做到以生活為中心,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覺得學有所用,才會有學習化學的熱情,也就是隻有將知識鑲嵌在生活情境中,學生的有意義學習才會發生。

篇2:高中化學教學論文

高中化學教學論文

作為一門基礎自然學科,化學的發展關係着其他學科,進一步來説,關乎社會的發展。化學的重要作用,從在新課程中對其越來越高,越來越明確的要求便可以看出。在新課程改革中,化學實驗課的目的再次更新,即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使高中化學實驗課為學生以後的學習探究打下基礎。筆者在學習了新課程改革要求之後,依據自身教學實踐,總結概括了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新特點,還有一些可行性的具體方案,供廣大教師參考。

一、特點分析

(一)注重應用

研究新課程標準改革下的高中化學實驗,不難發現,它與生活聯繫更加緊密了。如鹽與酸的反應,用酸除水垢的實驗教學,讓學生把實驗和實際生活聯繫了起來,加深了學生對實驗的理解。也因為與生活實際貼切的原因,從而使學生更加喜愛化學實驗,產生了對化學實驗的興趣。最重要的是,有助於學生正確學習書本知識而不單單是學習理論,更要把理論運用於實踐生活中,去提高生活能力,而不是唯成績至上。

(二)以學生為主

在我國傳統的高中實驗教學課上,常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遇到操作比較複雜,成本比較高的實驗,一般會採取口頭講述的方法。學生只是在聽實驗,而不是在做實驗,即使遇到一些可實施的實驗,也只是走形式的演示實驗,容易出現實驗課堂鬆散的現象。沒有親自動手操作,不能瞭解到精細的'實驗過程,一則對學生的興趣提升沒多大意義,二則對學生自主的實驗能力也沒促進。新課程標準要求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中心演示實驗的做法,在方法上對學生進行引導,在細節上對學生進行講解,在操作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教師只要做好對學生明確實驗注意事項,試驗後,對學生對實驗的反思進行引導。

(三)強調探究

探究性是化學實驗最重要的特點,而很多教師把這一點在以前的教學中忽略了。為了不落下課程進度,為了刷大學聯考試成績,對於重要的性質與結論,教師會灌輸給學生,讓學生死記硬背。新課程改革着重強調了實驗的探究性,讓學生先進行實驗,然後在實驗中發現問題,繼而通過各種途徑進行探究。探究性的新標準有助於學生早日形成良好的探究習慣,有助於學生將來更好地解決實際工作研究中的問題。

(四)重視能力

新課程着重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例如通過實驗過程培養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的方法,只有先發現了問題才會去解決問題。此外,學生之間對一個實驗進行合作交流,這無疑也提高了學生與人合作的能力。可以看出,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學實驗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最重要的是能促進學生在各方面的能力發展。

二、提出的要求

把實驗交給學生自己做,並不是説教師都不用管了。高中學生化學知識淺薄,只瞭解自己所學過的內容,尤其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對化學實驗更是所知甚少。因此對於實驗操作,教師應做好指導。如對於儀器的使用,教師必須進行使用規範講解;對於實際操作中的問題,教師要提前準備充分,然後告訴學生;對於實際操作中的注意事項,如用過的試劑如何處理,都要給學生説明,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實驗意識。其次,對於實驗成果、實驗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從實驗中學到東西而不是走形式,教師應對學生的實驗過程進行監督,通過讓學生回答試驗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來檢查學生的實驗效果。

三、建議方案

(一)採用分組教學

高中化學實驗雖然不難,但有些實驗過程還是比較複雜的。通過分組教學能使組內成員能夠進行互補,通過互相合作來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二是通過分組教學,使學生共同探究,互相交流各自想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三是通過分組教學,學生之間互幫互助,鍛鍊學生與人的相處能力。

(二)規範實驗教學環節

教師要有明確的教學環節來保證實驗教學效果。環節一——實驗準備環節。教師自身要對實驗進行研究,瞭解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對實驗進行充分準備。同時,實驗準備過程中要督促學生對實驗進行預習。環節二——講解實驗環節。在這個環節,教師應詳細地把實驗過程、步驟、注意事項耐心講解。環節三——指導實驗環節。對於學生的實際操作情況,教師必須進行指導。環節四——引導探究環節。要引導學生探究實驗預習和實驗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對學生的探究過程加以指導和提示。環節五——實驗總結。

既要總結實驗得到的理論知識,同時對學生的實驗過程進行評價,對實驗中的優點和不足給予點評,以使學生在下次實驗中注意,不斷提高實驗技能。高中化學試驗是使學生對化學產生興趣,提高學生實踐動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對這些要求進行探討之後,掌握了新課程標準下的實驗特點,然後在教學中通過新的教學方法的引入,提升實驗教學的效果。

篇3:高中化學教學論文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慾望

在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彙總,教師的教學目的通常都單純關注學生的認知,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往我們的教學也將教學目標分為知識、技能和情感三個領域,但是收到傳統教學的影響,始終把反覆練習、訓練的方式作為培養學生的重要手段。再加上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單純忽視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在最新的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要培養學生對化學的持續學習慾望。學習慾望才是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內部動力,是學生積極認識事物,積極參與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有了興趣,還會萌發創新意識,而在創新過程中產生了學習的興趣,又再次促進創新。所以,教師要充分運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和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習的慾望。例如,在學習了蘇教版高中化學的“原電池”之後,教師給予學生適當的原材料鼓勵學生自己去製作原電池,提高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加強學生自己的動手能力。

二、探究有效的化學教學策略

有效的教學策略意味着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地構建知識而編制的學習方案。實質上是教師幫助學生掌握教材內容,溝通“學”與“教”的橋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構建知識能力。化學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過程。在教學設計中,要貫徹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在充分理解教材和了解學情的基礎上,找準教學的起點,按照教學規律和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在教學設計中要以問題為中心,積極引導學生的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只有教師真正轉變角色,建立起師生間溝通的綠色通道,才能營造一個寬鬆、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才能放開手腳,主動探索,積極學習。在教學中,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和質疑,然後引導學生設計探究方案和途徑,並通過相互的團結協作,解決問題。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又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

三、上課時因材施教,下課後有效佈置作業

化學教學應該以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為本,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要通過化學學習,使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高中生在心理成熟程度和智力發展水平方面是不同的,每個人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也是不同的。在化學教學中,不能搞“一刀切”,否則成績好的學生會“吃不飽”,成績中下等的學生會“吃不了”,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分層教學,才能使教學更加有效。在過去的化學教學中,教師通常佈置過多的課後作業,這樣的“題海戰術”往往使教學效果事倍功半,使學生也不知所措。

在傳統的化學教學中,學生的日常作業以練習為主,以訓練為主。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練習中出現的問題,瞭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適時強調和鞏固難點,以達到學生對知識點的深入理解和掌握的目的。然而,這樣的傳統作業寫作方式缺乏思維性訓練,所以,教師在佈置作業時要,以作業為載體,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獲取和鞏固化學知識,積極探究化學基本規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首先,要針對化學知識點精選適量試題,要有針對性,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所學新知識;要具有代表性,讓學生在練習中能舉一反三。

四、總結

教師應該儘自己所能去創造一個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化學的樂趣,讓學生自己參與化學實驗製作,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慾望。最終,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參與度,構建一個充滿生機的課堂。

篇4:高中化學教學論文

一、培養學生的科學崇尚態度

首先,教師要培養學生崇尚科學的態度,這是學生科學素養具備的基礎.教師要讓學生們意識到人類社會以及人的生活方式之所以會發生如此大的轉變,這很大程度是因為各種偉大的科學發明所帶來的積極推進.教師可以給學生們列舉各種有代表性的範例來增強學生對於這一點的認知.同時,化學課程的教學中也有很多相關的素材,化學課程同樣是推動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一股力量.教師在平時的知識教學中要加強對於學生的引導,讓大家感受到科學的力量.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崇尚科學的態度,並且為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提供良好基墊。

化學教材中記述了不少科學發現的經過及科學家傳記.高中教材中有很多科學史話,如氯氣的發現和確認、苯的發現和苯分子結構學説等,闡明瞭化學物質是通過一個個實驗被人們所逐步發現和確認的,給了學生生動的啟示:平時只要細心觀察、認真思索、大膽猜測,勇於實驗,就有可能發現自然界中的奧祕.這些內容不僅可開闊學生的眼界,還能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和科學思維的訓練以及科學精神的薰陶.教師要善於挖掘這些有價值的教學素材,並且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深化學生內心對於科學的崇尚態度.這樣才能夠為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提供良好根基,並且讓學生意識到科學的治學態度對於課程學習可以發揮的有效推動.

二、培養學生的嚴謹治學精神

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精神同樣是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這也是讓學生對於課堂教學知識有良好掌握的基礎.不少學生在平時的課程學習中都存在一些不好的學習習慣.要麼不願意積極思考與自主探究,對於問題往往有依賴性,等着教師來進行講解;要麼就不求甚解,一個問題解答完後沒有針對這一類問題進行及時的梳理與回顧,這也是在下次碰到相似的問題時很多學生還是會出錯的原因.這些都不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問題後的成因都可以歸結為學生治學態度的不夠嚴謹上.因此,教師在平時的課堂上要糾正學生這些不好的習慣與觀念,要透過有效的引導讓學生意識到嚴謹的治學態度的價值與意義,並且讓學生不斷規範自己的行為習慣。

例如,學習“水”後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調查本地水資源的利用和河水污染情況,深入社會生活實際去獲得第一手的信息,發現問題後提出解決問題的合理化建議,並寫出調查報告.又如,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測定的演示實驗,教師可以將其改為探究實驗方法,用多種方法進行實驗,實驗的目的是瞭解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等.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方式,深化對於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讓學生慢慢具備揭示化學現象的本質的能力.這些都是嚴謹的治學精神後帶給學生的收穫,讓大家掌握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才能夠促進對於課堂知識的理解與吸收,並且讓大家能夠對於學到的內容活學活用.因此,教師在平時的課堂上要深化對於學生嚴謹的治學精神的培養.這不僅會帶給學生自己有益的收穫,這也會推動課堂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

三、深化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科學素養的培養不僅可以體現在學生對於科學應當有的崇尚態度以及學生應當具備的嚴謹的治學精神,科學素養的培養也可以體現在對於學生學習能力的深化上.教師要讓學生具備更好的知識應用與實踐能力,要能夠靈活的應用課堂上學到的內容來分析探討相關問題,並且用於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難題.這才能夠體現出化學知識的教學價值,並且是對於學生的知識應用非常有效的培養與深化.教師在平時的知識教學中應當逐漸滲透對於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這同樣是科學素養的一種良好體現.在講“維生素與微量元素”這部分內容時,如果照本宣科,學生將無法體會到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對人體的重要性,更談不上能合理正確使用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了。

為了增強教學效果,對於這部分內容我作了這樣的安排:課前讓學生自己去尋找一些富含維生素C以及富含微量元素鐵和碘的水果和食物,並通過自己的日常生活積累以及上網查資料初步瞭解維生素C及微量元素鐵和碘的作用,以及缺乏這些元素會給人的身體健康帶來什麼樣的危害.這是一個很好的課前預習,這也是讓學生展開對於教學內容的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究的過程。這才是對於學生自學能力的良好培養,學生經過有效的探究後對於知識的應用能力也會很好的得到鍛鍊.

四、總結

總之,在高中化學課程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非常重要.教師首先應當培養學生崇尚科學的態度,這是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的基石.同時,教師要讓學生具備嚴謹的治學態度,這是科學素養培養的根本所在.此外,教師在平時的知識教學中應當逐漸滲透對於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這才是對於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深化,學生經過良好的探究後對於知識的應用能力也會得到很好的鍛鍊.

篇5:高中化學教學論文

1.研究背景

新課程改革後,有研究者進行了高中生學習策略水平的問卷調查,發現學生在信息加工、選擇要點、複習等方面的學習策略上表現不佳,缺少高級學習策略的系統訓練。然而高中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特別是高級學習策略的訓練培養缺乏重視。關於化學教學中組織策略運用的己有研究或是教學經驗的總結,或是個案研究,尚無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進行的準實驗研究。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不僅可以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學習策略作為高效的學習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學習能力,進而可提升學生對化學學習的信心和興趣,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上達到協調發展。學習策略中的組織策略是對信息的深層次加工,關於組織策略的眾多研究表明組織策略有利於學習者對學習材料的理解、保持、提取與運用,然而組織策略應用於化學學科的研究尚不多,將組織策略較長時間的應用於化學教學實踐中的研究還沒有。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將組織策略運用於高中化學的教學實踐,培訓學生掌握一定的組織策略並探究其教學效果。

2.組織策略的本質

國內外諸多學者都對組織策略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國外學者的觀點如:温斯坦(Weinstein,C.E.)和休莫(Hume,L.M.)認為,所謂組織策略就是用某種結構將學生要學習的內容組織起來。這種結構既可以是有關學習內容的、獨立的特定結構(內部的組織結構),也可以是將新知識與己有知識聯繫起來的結構(精細加工的框架)。最簡單的組織策略就是將新信息集中在一起,以便於更好地進行管理和記憶。奧姆羅德(Ormrod,J.E.)認為,組織過程總是包括把不同的新信息片段聯繫起來,有時也包括與己有知識建立聯繫。國內學者們給的見解如:杜曉新認為,組織就是提取信息中的重要項目後再進行歸類,並對各類及各類所屬項目之間的關係進行編碼。

劉慧靈認為,組織策略是學習者有目的有意識地採用某種結構將所要學習的課程內容組織起來,使知識點間聯繫起來,形成一個有序整體,從而利於學習者對材料的理解、保持與提取與運用。綜合以上國內外諸位學者的觀點,作者認為,組織策略首先是對學習材料的深加工,即首先提取出材料中的關鍵點,然後對這些關鍵點進行分析、比較、歸類,發現彼此內在的聯繫,按照它們之間的關係將其聯繫起來以形成有序、系統的知識結構。這種結構既可以是關於新學知識的獨立結構,也可以是將新知識與己有知識聯繫起來的知識結構。

3.對高中生化學學習中組織策略運用的調查研究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明確提出:“在化學學習中,學會運用觀察、實驗、查閲資料等多種手段獲取信息,並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工”。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可以歸屬於學習的組織策略,可見對學習策略的習得己成為高中化學課程目標之一。因此,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化學學習中高中生運用組織策略的情況進行調查與分析,希望可以對這方面的教學實驗提供一些幫助與指導。本調查研究的目的是瞭解高中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組織策略的運用情況,涉及四個階段:第一,提取材料中的關鍵點;第二,對關鍵點進行分析、比較、歸類;第三,發現內在聯繫;第四,形成有序、系統的知識結構。問卷包括30個調查項目,其中調查學習新知識時組織策略運用情況的項目有10個,調查複習時組織策略運用情況的項目有10個,調查解決問題時組織策略運用情況的項目有10個。

4.結果與分析

根據問卷回收的結果,項目20肯定回答百分比較高為57.8%,説明多數同學在解答化學題目時,可以很容易的讀出題目中的關鍵信息,即提取題意要點;但有26.7%的同學對於自己能否很容易的讀出題目中的關鍵信息卻並不清楚。項目21肯定回答百分比約為50%,説明有半數學生在做化學題目時,能將題目中的關鍵信息聯繫起來綜合分析題意;在題給信息和己學過知識之間建立聯繫是解答題目的重要環節之一,項目23肯定回答百分比最高為60.6%,説明大多數學生能將題目所給信息與自己頭腦中己有的知識建立聯繫。

項目22肯定回答百分比為43.8%,説明超過40%的學生在解決較複雜的化學計算題時,常常會利用流程圖的策略來組織題給信息,幫助分析題意,解決問題;項目24肯定回答百分比最低為24.2%,説明即使在面對較複雜的化學問題時,很少學生會利用繪製表格的策略來呈現題給信息間的關係以分析題意,找出解答問題的突破口。根據對結果的分析和研究,作者提出一些建議幫助學生組織策略思維的培養:第一,教師方面,老師應該教給學生組織策略的知識,讓學生有個宏觀認識,激發學生學習組織策略的求知慾,教給學生組織策略的步驟,儘量提供詳盡具體的步驟,教給學生“條理化的知識”,幫助學生潛意識接受組織策略,給學生提供一些“實戰”的機會並進行過程的監控與調節,同時提供及時的提醒和幫助。

5.反思

本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進之處:調查基數比較小,調查範圍不夠廣,缺少一點的普遍性;調查的方式還可以進行一些其他方式的嘗試;調查過程中的研究對象都是合作者,沒有在一定程度上,對問題有針對性。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篇6:高中化學教學論文

一、生活化探究教學的內涵

生活化探究教學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化學教育“源於生活,寓於生活,歸於生活”兩者基礎上的教學,以源於生活的問題或任務出發,讓學生在形式多樣的探究活動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情感體驗,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運用書本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化學的魅力。

二、生活化探究教學的意義

(一)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生活化探究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運用一些生活化素材,讓學生在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起對生活探究的興趣,在學習中掌握書本知識,實現學科知識的落實。如學習化學電源時,讓學生到社會上調查生活中常見化學電源,研究電池的材料、原理、類型;學習金屬腐蝕時,讓學生觀察自行車、護欄、鋁合金生鏽等,進行調查分析,做到掌握第一手資料,增強學生學習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

通過生活化探究教學,學生在生活化的探究中學習知識,自主思考探究。層層釋疑、步步啟發,加強問題意識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分析歸納能力、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如“探究原電池形成的條件”教學時,設計以下問題:首先展示:番茄原電池使音樂賀卡發聲,激發學生興趣。質疑:音樂賀卡為什麼發聲,裝置中的電流是怎麼產生的?必須具備什麼樣的結構才能形成電流?原電池正負極與材料有什麼關係?正負極除了與材料有關,還與什麼有關?

(三)提升了學生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

在生活化探究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來自於人們的生活經驗,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化學知識,並能將所學知識運用到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中去。如在學習化學平衡這一內容時,可以引用日常生活中人們為了防齲齒選用加氟牙膏;學習氧化還原這一內容時,可以引用日常生活中人們用澱粉碘化鉀和食用醋來檢驗食鹽中是否含碘等。

三、生活化探究教學的原則

(一)生活化原則

在問題情境設置時,首先要體現生活化原則。如“物質的量”教學是個難點,筆者上課時,就教室裏的純淨水創設情景,請學生想方法計算一下這些純淨水所含的分子數,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啟迪學生思考,使學生把宏觀物質和微觀粒子聯繫起來。學習乙醇的性質時,用生活中人們所熟知的“酒為什麼是陳的香?”和“燉魚的時候為什麼要加少量的料酒和醋?”等。

(二)開放性原則

在生活化探究教學過程中,提出的問題要具有開放性,問題的答案也具有開放性。

(三)協作原則

在生活化探究教學程中,一方面,通過分組討論等方式,學生共同協作,探究問題,形成對知識的體驗;另一方面,師生協作,由教師設置生活化情境,學生在探究形成初步知識後,教師對所探究結論進行點評、補充和昇華。在學生和學生、教師與學生的相互協作中,師生共同進步,進一步提高教學與學習的效率。

(四)創新原則

在生活化問題的設置和探究過程中,不僅要體現“生活”要素,而且還要提煉生活素材,注重所提問題、學生探究方式和思維方式、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等有所創新。

四、生活化探究教學的基本流程

(一)喚醒生活體驗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搭起書本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橋樑,讓學生對生活與知識的密切聯繫有所感知,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運用生活經驗去理解書本知識,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如比較Na2CO3溶液中各種粒子濃度的大小時,學生對電荷守恆中CO32-前邊的“2”感到難以理解,如果把電荷守恆比喻為“用人數表示胳膊數”,學生便會豁然開朗。如用“彈簧現象”比喻化學平衡移動原理等。

(二)創設問題情境

問題情境創設是教學設計的重要內容之一。問題情境的形式可以有多種。創設的問題情境一般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出發,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突出教學的重難點。如在進行原電池的教學時可以創設以下問題情境:輪船在海中航行時,為什麼要在船底焊接鋅板;實驗室在製取氫氣時,為什麼選用粗鋅與稀硫酸反應,而不選用純鋅等。

(三)進行科學探究

在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親身體驗成功與失敗,體驗其中的樂趣。如:“吹氣生火實驗”。取適量的過氧化鈉粉末,放入疏鬆的棉花中,用導管向棉花中吹氣,棉花會燃燒起來。原因分析:過氧化鈉與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反應,反應產生氧氣,同時產生大量的熱量,達到棉花的着火點,棉花燃燒起來。

(四)學會參與生活

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生活化探究教學,對源於生活的問題探究得出結論後,最終要回歸生活,運用於生活,提高參與生活的能力。如學習了膠體,學生就知道為什麼鋼筆不能混用不同的墨水;學習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後,學生就知道“雷雨發莊稼”的原理;學習金屬的腐蝕和防護後,學生就知道菜刀如何防鏽。如學習完二氧化硫有關性質時,可以讓學生討論,我國為什麼以硫酸型酸雨為主,自然界硫酸型是如何形成的。

五、總結

總之,課堂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台;課堂是師生共同創造奇蹟,喚醒各自沉睡潛能的時空;課堂是向未知方面挺進的旅程;課堂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高中化學生活化探究教學需要不斷的摸索和實踐,將逐步走向深入和完善。

篇7:高中化學教學論文

【摘 要】化學存在於我們身邊,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化學是研究物質性質、組成、結構與變化規律的科學。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引入多媒體,為傳統教學引入了“催化劑”,提高教學效果。利用多媒體作為化學教學輔助手段,可以創設情境、極大的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使抽象的問題直觀化、具體化,大大增加課容量,提高課堂效率。同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也存在着種種的問題,通過多媒體來找到研究這些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以便促進化學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中學化學教學;應用

化學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它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化學有三個世界:宏觀世界、微觀世界和符號世界。宏觀世界所包含的物質種類繁多,知識零碎,記憶的成分較多;而微觀世界和符號世界又比較抽象,難以理解,無論是教還是學都會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怎樣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既完成好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又較好地幫助學生從沉重的負擔中解放出來,是擺在化學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使用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創設多樣化的學習情境,更可輕而易舉地將傳統教學中難於描述、難於突破的難點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揚求知慾

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説:“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優勢,通過創設意境、渲染氣氛,將與教學有關的知識運用圖像、動畫、聲音、文字信息等,在課堂上展示出來,以大量的視聽信息、高科技手段刺激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如必修2中“原電池的工作原理”中電子的轉移無法用肉眼觀察到,但我使用多媒體系統來進行模擬,可以很清楚地説明電子的轉移過程.使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提高教學效果。將一些抽象的理論、複雜的變化過程和運動形式,以內容生動、圖像逼真、聲音動聽的教學信息展現在學生面前,加深學生對抽象事物的理解和認識,這樣教學便於引導學生探索事物的本質和聯繫.給學生提供了全方位、立體式接受信息的條件,有利於學生知識的遷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教學就應該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但傳統教學在這上面下的工夫不小,收穫卻不是很好,學生首先是感觸不深,其次易產生疲勞感甚至厭煩情緒。這時多媒體教學便能充分體現出其科技的優越性,由於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所以恰當地加以運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必修1“氧化還原反應”一節中,通過多媒體模擬氧化還原反應電子轉移的過程,學生相對輕鬆地理解了氧化反應、還原反應、氧化劑、還原劑等概念及相互關係。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有助於課堂上滲透環保意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例如,我們在講解有關污染方面的知識時,往往通過老師的講解讓學生來了解,或是帶學生去某一實地去看一下污染物,這樣只能是以點帶面的介紹污染物。而現在利用現代教育的技術就可以通過許多真實的圖像(如二氧化硫是一種常見的和重要的大氣污染物,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的氣體。進入大氣層後,氧化為硫酸,在雲中形成酸雨,對建築、森林、湖泊、土壤危害大;以及海洋污染物致死的水生動物的屍體,等等)。展示工業等的污染物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使學生能身臨其境地感覺到污染的存在及其對人們的生活造成的危害,這樣可使學生產生強烈的震撼,不但使環境保護問題深深的留在學生的腦海裏,而且又能激發起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並且利用化學知識改變人們的生活。

四、運用信息技術,有助於建構知識網絡,方便知識的運用

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可以將化學試題設計成化學試題題庫。在設計化學題庫的過程中,首先,它可以對每個題目設計上相應的難易程度,比如説容易題、中等難度題、難題三個層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也就是自己的最鄰近發展區,選擇適合自己的相應題目進行練習和測試。其次,它可以對每個題目設計上相應的要求層次,比如説了解、理解、掌握、綜合應用。第三,它可以在每一個題目的後面給出相應的完整的解析和答案。這有利於學生及時查找答案,及時更正自己的錯誤,及時和先前自己頭腦中的錯誤思想作對比,更新觀念,達到意義建構的目的。總之,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適當利用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突破重點和難點,解決演示實驗中的不足,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豐富課堂教學模式,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羅漢卿.新課程背景下多媒體對高中化學教學的輔助作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xx,(26).

[2]王春.新課程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化學教學整合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xx,(08).

[3]黃曉東.試論信息技術與化學課程整合的三種模式[J].中國電化教育,20xx,(04).

篇8:高中化學教學論文

摘要:核心素養是個人終身發展的品格和能力。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 可以幫助高中生快速成長, 提升綜合實力。本文先闡述了化學核心素養的概念, 然後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提出了培養高中生核心素養的途徑。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高中化學; 培養策略;

核心素養是實現全面發展的基礎性素養。[1]隨着社會的進步, 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理念不斷變化, 核心素養是當前我國教育發展中的一個教育理論體系。它對學生的發展有明確的指向, 即教學可以使學生獲得終身受用的能力與品格, 來適應社會發展。核心素養指向過程, 而非結果, 它具有穩定性、開放性和發展性, 是一個動態優化過程。[2]它可以通過教育來培養, 結合生活實踐來塑造, 通過樹立價值觀來維持。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可以使學生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 獲得更好的發展。本文從高中化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出發, 探討培養高中生核心素養的途徑。

一、化學核心素養的概念

化學核心素養是解決化學問題時所需要的重要素養, 它反映學生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方式, 體現學生解決新問題的綜合能力。化學核心素養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3]化學作為自然學科, 它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利用所掌握的化學規律去探索新物質, 給科技的發展帶來新動力, 同時解決環境問題, 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化學核心素養包括5個部分:宏觀辨識和微觀探析;變化觀念和平衡思想;證據推理和模型認知;科學探究和創新意識;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4]

宏觀辨識和微觀探析要求學生能夠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去認識物質以及化學反應。比如説氫氣在氯氣中燃燒, 生成氯化氫氣體, 從宏觀角度, 實驗現象是安靜的燃燒, 發出蒼白色的火焰, 瓶口出現白霧。但是從微觀的角度去思考, 這是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 氫氣的H-H斷裂成氫原子, 氯氣的Cl-Cl斷裂成氯原子, 結合形成新的H-Cl。化學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去認識世界。變化觀念比如:化學反應一定會有新物質生成, 並伴隨能量變化。但是, 反應前後遵循能量守恆定律和質量守恆定律。化學中包括化學平衡、電離平衡、水解平衡等, 運用平衡思想去理解化學反應是必備技能。證據推理表現在實驗方面, 通過實驗獲得具體的數據來驗證假設。學習總是建立在原有知識的模型上, 新證據的收集可以建立新模型, 來完善已有的模型, 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最後將複雜模型提煉成精簡模型, 構建知識體系。實驗探究和創新意識是指化學通過實驗探究物質規律, 學生在實驗過程中, 不斷創新, 不斷提升探究能力。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缺乏學習激情

高中生學習任務繁重, 化學兼顧文理科的特徵, 有一定難度。學生認為化學有大量需要記憶的公式、定理和方程式, 不想花時間和精力去攻克困難, 問題堆積越久, 化學越難學, 最終對化學失去興趣。高中生還沒有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 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 學習就是走過場, 浪費光陰和青春。高中生正是愛玩的年紀, 花在學習上的心思很少, 又沒有奮鬥目標, 學習積極性不高。

(二) 缺少創新思維

高中生經過多年的應試教育, 禁錮了思想的活躍性, 缺少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每天學習任務非常多, 如果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師走, 學習效率不高, 都是機械記憶, 並沒有吸收消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久而久之, 學生失去創新意識, 不會利用所學知識, 思考新方法去解決問題。學習中存在思維定式, 很難消除定勢所帶來的消極影響。

(三) 教學模式陳舊

許多學校仍舊採取傳統教學模式,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 負責傳授知識, 重點講解書本的知識點, 很少聯繫生活實際, 抽象知識不能很好地傳授給學生。雖然短期可以讓學生積累大量的知識, 但並沒有深刻的理解, 最終很容易遺忘。單一的教學模式不能適用於所有的教學內容, 學生會審美疲勞, 教學效果不佳。

(四) 抽象思維薄弱

化學包括微觀和宏觀, 需要利用抽象思維去認識微觀世界的變化, 從而更好地理解宏觀世界。在實際學習過程中, 很多學生只能通過肉眼去分辨宏觀世界, 不能將微觀世界抽象成具體的知識框架。抽象思維的薄弱使學生很難透徹地理解其內在本質, 失去了學習化學最關鍵的技能。

三、如何在化學教學中培養高中生的核心素養

(一) 用化學史教育, 引發學習激情

課堂教學中, 通過化學家的科研歷程, 將學生引入真實的歷史情境, 感受化學發展的每個環節。化學家發現真理的過程曲折而又豐富多彩, 從猜測到實踐, 最後得到結論, 這也是學生接受新知識的過程。通過化學史讓學生產生共鳴, 引導學生去體驗科學精神, 在心靈上得到啟發, 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科學精神。設置合理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學習氯氣時, 通過科學史話, 讓學生了解氯氣的發現和確認過程。化學家在研究過程中所經歷的曲折, 是我們學習氯氣時, 更好地把握氯氣性質的一個切入點, 在感受科學精神的同時, 還能加深對氯氣的理解, 讓學生對化學的學習更有激情。

(二) 利用科學實驗, 提高創新能力

高中化學知識量多, 為了更好地學習物質的性質, 教材中有許多實驗。通過實驗教學讓學生直觀的瞭解物質的性質。學生親自動手實驗, 會大大提升他們對化學的興趣, 紙上談兵容易, 親自動手才能知道問題所在。實驗包括實驗用品、實驗原理、操作方法、現象和結論。每個環節都考驗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比如:探究氯水的漂白作用, 先讓學生設計實驗, 利用現象和結論推導性質。學生親手編織彩色花朵, 將其放在乾燥的氯氣中, 觀察它是否褪色, 最終得出乾燥的氯氣不具有漂白性。在實驗過程當中, 學生會產生新的想法, 激發創新能力, 設計更具有趣味性的實驗來探究氯水的漂白性。

(三) 採取合理方法, 豐富教學模式

最常規的教學方法是老師傳授知識, 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在這個過程中, 老師佔主體地位, 不利於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 採用不同的教學模式, 會更充分地調動學生積極性。對於基礎較好, 自覺性高的學生, 可以採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把更多的時間和主動權交給學生, 學生自己發現規律、學習知識, 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翻轉課堂也適用於這樣水平的學生。教學中充分利用最近發展區, 激發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學習金屬鈉的性質, 學生動手實驗, 根據實驗現象小組討論, 最後總結出性質。根據不同知識的特點, 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如果是實驗, 可以讓學生做探究實驗, 親自發現真理;如果是概念和原理, 老師可以例舉生活實例幫助學生理解。比如:化學反應會伴隨能量變化。教師例舉燃燒反應、爆炸, 可以讓學生們馬上明白其概念。教師要學會根據實際教學, 採取不同的模式和手段, 幫助學生更好地培養知識和技能, 實現核心素養的發展。

(四) 善用教學資源, 培養抽象思維

化學要求學生具有宏觀和微觀的視野。從宏觀現象去分析微觀原理, 利用微觀現象能反推宏觀現象。微觀是肉眼不可見的, 而大多數學生抽象思維很薄弱。教師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和用具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比如:學習化學鍵的時候, 可以利用模擬動畫將原子和離子展現出來, 這樣直觀地表現出電子得失和電子對偏移, 能夠幫助學生形象的理解化學鍵。隨着互動白板的普及, 教師將更多更好的教學資源呈現給學生, 培養抽象思維。在離子反應或者原電池教學中, 也可以引入模擬動畫, 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去解釋化學現象, 讓學生的抽象思維得到提升, 加強理解能力。

四、結語

在化學教學中, 培養高中生紮實的基礎知識, 還要注重學生技能和品質的培養。對高中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能夠讓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 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 在學生終身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上, 投入更多的精力。

參考文獻

[1]陳灶陽.如何在國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西部素質教育, 20xx, 3 (20) :59-60.

[2]周業虹.淺談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中國考試, 20xx (02) :47-51.

[3]殷志斌.解析高中化學核心素養培養途徑[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xx, 1 (26) :47-48.

[4]張磊, 許瓊.基於核心素養的化學課堂教學研究[J].教育現代化, 20xx, 4 (36) :232-233.

篇9:高中化學教學論文

「摘要」

“玩中學”歷來是基礎教育提倡的一種形式,遊戲化學習就是其中研究較多的課題之一。怎樣進行遊戲化學習?本文結合教學實踐,介紹了一些遊戲手段:比如利用多媒體演示遊戲、將通俗媒體(武俠小説、影視等)作為遊戲的情境素材、將曲藝形式搬上化學課堂等。

「關鍵詞」化學教學 遊戲化學習玩中學

“玩中學”歷來是基礎教育提倡的一種形式,《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的課程目標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角度闡明:新課程應該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樂於探究物質變化的奧祕。可是迫於考試壓力,一些中學一線教師急於趕進度、搞測驗,連化學實驗也少有演示,幾乎完全掩蓋了化學學習中有趣的亮點。現實的情況是,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聽課口味變得“刁鑽”,他們渴望的是課堂形式的互動新穎、課堂氣氛的輕鬆活潑,渴望的是老師教學手段趣味化、教學內容生活化。不少教育工作者為了讓廣大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做出了一定努力,遊戲化學習就是其中研究較多的課題之一。

1.什麼是遊戲化學習?

遊戲化學習,顧名思義就是採用遊戲化的方式進行學習。而在大部分師生心目中,“遊戲”的含義還侷限在電腦遊戲等數碼娛樂工具方面,認為遊戲與學習背道而馳,沉迷遊戲更是家長眼中大忌。但是我們從《高級漢語大詞典》中羅列的多種“遊戲”含義中總結出遊戲的三大特徵:

遊戲具有學習的特徵——學習、投入、反覆體會。

遊戲具有社會的特徵——結交。

遊戲具有娛樂的特徵——遊樂、玩耍、欣賞、角力。

柳棟先生根據這三大特徵澄清了“遊戲就是電玩”的誤解,認為學習遊戲化就是一類試圖將學習者的發展迴歸到人發展的自然形態的一種呼喚和努力的傾向,這類呼喚和努力傾向,要求我們根據學習者發展的根本規律來設計我們的教學活動、教學策略、學習工具,而不是簡單地用遊戲替代一切課堂教學形式。遊戲化學習的研究開始主要集中於幼兒教育和國小低年級教學中的遊戲性學習,兒童可以採用“玩中學”,那麼年紀稍微大點的中學生為什麼就一定要學的那麼辛苦呢?值得教育工作者思索!席勒説:“只有當人是完全意義的人的時候,他才遊戲;只有當人遊戲時,他才完全是人。”我們教育需要這樣的遊戲!

當前,國內趣味化、遊戲化的教學理論並沒有形成體系,網上幾個著名的遊戲化學習論壇所關注的話題主要是信息技術作用在遊戲化學習中的體現,特別是運用虛擬現實技術手段進行模擬實驗的探究學習活動、教學遊戲課件的開發利用等。筆者曾經撰文《國外趣味化學網站薈萃》,整理了八個趣味盎然的化學英文網站推薦給讀者,如今該文在因特網上廣泛流傳,有的教師借鑑網站內容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化學遊戲活動,寓教於樂,取得了良好的互動效果。

2.中學化學課堂中的遊戲化學習

蘇聯教育家説過:“遊戲對孩子來説就是學習,而學習對孩子來説就是勞動”,我們忍心讓孩子終日勞動嗎?所以遊戲一定是最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下面是筆者在化學教學中的若干遊戲化學習實例。

2.1 化學遊戲在課堂中的開展

在課堂上開展各種形式的化學遊戲,既可以作為檢測知識的手段,也可以作為技能培養方式,可以讓廣大學生在遊戲玩樂中輕輕鬆鬆得到提高。根據運用的手段不同可以分為趣味實驗遊戲、多媒體演示遊戲、合作型動手遊戲、頭腦風暴遊戲等等。化學作為一門實驗的科學,來自實驗現象觀察、實驗結果探究的吸引力自然不必多説。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我們所使用的遊戲手段:

第一種是多媒體演示遊戲,比如在“垃圾”的選修課教學中,我們採用網上下載的Flash動畫“垃圾分類遊戲”,檢測學生是否能根據所學知識分辨主畫面羅列出的各種垃圾屬於哪種類別。垃圾包括一次性飯盒(可降解)、塑料袋、電池、紙文件夾、剩飯菜、報紙、廢舊文具、炭粉墨盒、果皮、金屬易拉罐和用過的茶葉袋,垃圾箱種類包括“不可回收垃圾”、“廚餘”、“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學生可以拖動鼠標拉着某種垃圾放入相對應的垃圾箱。如果你做錯了,那麼垃圾箱就會做出提示,直到你完成所有正確的操作。

“環境保護”涉及知識面廣,我們沿用電視遊戲節目中的一種流行形式——極限聯想。比如針對“大氣污染”設置了二十個聯想題,每題分別給出四個提示語和聯想結果的字數,讓學生分組競賽,讓他們能根據這些提示積極展開聯想,看看誰能先提出正確答案。這種競爭性的遊戲形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遊戲熱情,讓他們開動腦筋挖掘已有知識加以應用。

我們還採用遊戲卡片的形式開展教學,比如《元素週期表》的教學過程中,利用記錄有不同元素原子結構和性質的卡片,讓學生重温門捷列夫的發現歷程,探究元素週期表的排列規律;還可以利用這些卡片元素相互之間的化學反應創設遊戲牌的規則,讓學生好好地利用自己的知識“玩一玩”!

2.2 通俗媒體作為遊戲化情境素材的開發

情境創設在教學過程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學生在真實或虛擬的情境中更加易於將知識活學活用,獲得切身感受。這裏提到的通俗媒體指的是小説、電影、電視等,它們也可以作為化學教學情境的重要素材。它們相對於學習而言都是屬於休閒消遣的形式,廣義言之稱為“遊戲”也未嘗不可,在激烈競爭的學習生活期間,它們在教師和家長眼中的地位恐怕只比電玩遊戲略好,但是普及程度卻有過之而無不及!既然是學生樂衷的對象,我們如果從中提煉出與教學聯繫的內容加以利用,學生接受起來更能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為呢?

武俠小説是不少教師所不屑的通俗文學形式,但金庸小説以其博大精深獨樹一幟,在國人中尤其是學生中間廣泛流傳。金庸小説文理包容,數理化知識亦有所體現,作為化學教育工作者,筆者在閲讀過程中不自覺地關注起其中化學知識,並在化學教學中靈活運用。武俠小説中要涉及兵刃——必然可以聯繫上金屬的性質和冶煉。我為了提醒大家金屬雖然堅硬但是有其延展性,就提到了《書劍恩仇錄》中這麼一段:鏢頭韓文衝的鐵琵琶被紅花會的高手先捏成鐵板,然後捲成鐵筒,再捏成鐵棍,雖然描寫誇張,但是足以説明金屬的延展性。

再如膾炙人口的《倚天屠龍記》其實就是圍繞一刀一劍——特殊的合金展開的故事。我向學生展示這麼一段打鬥描寫:“謝遜屠龍刀一轉,兩朵金花都粘在刀上。原來金花以純鋼打造,外鍍黃金,鑄造屠龍刀的玄鐵卻具極強的磁性,遇鐵即吸。”學生們馬上捕捉到這段描寫中的關鍵化學信息——玄鐵的磁性,我繼續提供“屠龍刀”的顏色——黑沉沉,學生不禁想:會不會是磁鐵礦四氧化三鐵啊?該書中還涉及金屬冶煉、加工等知識,比如我給學生安排了這麼一個問題:連倚天劍和屠龍刀都無法折損的聖火令上的花紋文字是究竟如何刻上去的?有的學生通過查閲原書,瞭解到聖火令是用白金玄鐵混合金剛砂(SiC)等物鑄就,“在聖火令上遍塗白蠟,在蠟上雕以花紋文字,然後注以烈性酸液,以數月功夫,慢慢腐蝕。待到颳去白蠟,花紋文字便刻成了”。這種方法還可以和化學教材中玻璃刻字方法加以對比。

化學知識在影視作品之中的體現也可以隨手拈來,轉為己用。我在講磷及其化合物時播放了《笑傲江湖》電視劇選段:令狐沖依靠死人骨頭中形成的鬼火在黑暗中擊敗強敵——從而聯繫磷化氫的自燃;講硫和氧氣反應時播放了視頻——武俠電影中常見的暗器蛇焰箭;講氮氣的性質時帶大家回顧了《滿漢全席》中用液氮注射進熊掌製作佳餚的片斷並請大家分析原理。

以上的想法做法並不是匪夷所思,其實當前也已經有教育工作者這麼做了,而且做得很好。作為和生活密切相關的電視廣告詞,也是通俗媒體形式之一,“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被用作解釋炭的穩定性,“小護士”的SPF值也在生活化學課上廣泛介紹。所以,遊戲化學習也應該具有生活化的本質,成為STS教育的一種教學方式。

篇10:高中化學教學論文

近些年來,教育改革不斷髮展、不斷創新,新的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滲透到教學的各個方面。新課標下高中化學的創新教學按照新課標教學理念的要求,有很大進步,但仍在不斷髮展完善。下面是我在平時教學中對新課標的創新教學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要重視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我們知道“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實驗教學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教學在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理解一些化學概念、鞏固所學化學知識、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獲得化學實驗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培養學生觀察、實驗能力兩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在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上有着特殊的功能。實驗具有的直觀、形象、生動、鮮明的特點,很容易地去激發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我在新課標下在化學實驗教學創新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就是要求學生使用各種實驗儀器靈活。常規儀器和裝置都有主要用途,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並沒把他們的作用講的很死。例如在講乾燥管的用途時,除了告訴同學們它的作用主要是盛放固體乾燥劑,乾燥氣體之外,還可以補充用來防倒吸。這樣即打開學生思維,又為今後他們自己設計實驗打下良好的基礎。2.在某些實驗藥品和某些實驗常規操作上作了一些創新。比如在做鐵粉與水蒸氣的實驗的時候。用鐵粉與氫氧化鋁反應加熱,在較低的温度下就可以發生反應。在加熱的時候,氫氧化鋁會分解成氧化鋁和水,水再與鐵粉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用肥皂水來檢驗氫氣,成功率高,改進後的實驗現象非常明顯。3.我還增設了一些試驗設計題目。讓學生補充缺失的部分,找實驗的不足之處或重新設計新的實驗方案。學生們都學得津津有味,有時想出來的方案很有創新性。

二、新課導入情景化

俗話説“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新授課,必須避免平鋪直敍,應該優化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緊緊拴住學生的好奇心,讓精彩的課堂從第一分鐘就開始。1.生活實例導入法。生活實例貼近生活,是學生熟悉的,但又説不清其中的道理,這樣才能激發他們求知慾,啟發他們的'思維,具有很好的學習導向性。在講《有機化合物的命名》教學時,剛開始提出一個問題“隨着有機物分子中碳原子數目的遞增,同分異構體的數目增多,用習慣命名法已不能滿足需要,我們應如何用系統命名法給烷烴、烯烴、炔烴等來命名呢?”對於系統命名法的優點和作用,我給學生舉了生活中的一個例子,就是居民的身份證的使用,生活中一個公民只有一個合法的身份證號碼,就如一種有機物只有一種系統命名法。這樣引出本節課應解決的問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2.教學情景趣味實驗導入法。趣味性實驗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好辦法,用實驗導入在新課導入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實驗,即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激發瞭解惑析疑的慾望。在選修5《醇酚》的第二課時《酚》的新課之前,我用毛筆蘸取苯酚濃溶液在白紙上繪畫,然後把紙晾乾,釘在木架上,上課時用裝有FeCl3溶液的噴霧器在白紙上噴上FeCl3溶液,當一幅惟妙惟肖的紫色圖畫躍然於白紙上時,全班學生嘖嘖稱奇,我趁機因勢利導,引出了苯酚。用趣味實驗導入新課,我作了許多嘗試,如《滴水點燈》、《水果電池》等。教學中除以上方法創設課堂導入的情景之外,我們還可嘗試新聞播報導入法、故事導入法、事例導入法、謎語導入法等等。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優化課堂教學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逐步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圖像、聲音、視頻走入了課堂,讓學生可以利用多種感官來學習知識,使原本枯燥、無味的課堂變得生動形象起來。比如,我們在講在水中的電離過程時,用多媒體播放動畫,NaCl在水溶液中電離的Flash動畫,讓學生直觀地理解電離的概念。在講到有機物的結構時,一些化學分子的立體結構、反應機理很難用語言來講清楚,但是用多媒體教學就形象、可觀,學生輕而易舉的就理解了。課堂上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還能避免很多危險,比如一些危險性高的實驗,現在用多媒體播放視頻就能能解決這些問題;多媒體輔助教學還可以使抽象的東西形象化、生動化,讓靜止的內容變成動的,讓學生可以產生直觀地感知,這樣形成完整的理性認識。

四、採用探究式教學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的精神

探究式教學法是一種啟發性的教學法。在教學中,教師要設計教學情景,引導學生動腦思考,自己發現問題,再通過實驗、討論、分析等探究活動,獲得新知識、實驗技能,最終解決問題。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這樣即能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能力,又能讓學生重視合作和交流,知道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在探究過程中讓學生理解知識的相互聯繫,做到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如:在學習金屬Na時,教師講鈉和鹽溶液的反應時:鈉和CuSO4溶液反應的產物是什麼?有什麼現象?想讓學生猜測,並誰出猜測的原因。學生會利用金屬活動順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很快寫出:CuSO4+2Na=Cu+Na2SO4,會觀察到鈉溶解,同時有紅色物質(Cu)析出。我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學生將金屬鈉放在CuSO4溶液後,觀察到金屬Na浮在液麪上,很快熔化成一個銀白色的小球,在液麪上四處遊動,發聽到嘶嘶的響聲,觀察到燒杯中有藍色絮狀沉澱(氫氧化銅)生成。看到和猜測的現象不一樣,學生感到很奇怪,為什麼實驗現象和猜測的不同呢?這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引發了學生探究問題的慾望。

總之,新課標下的創新教學是科學發展不斷髮展、社會不斷進步的要求,培養創新型人才是社會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是新課標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更是教師在教學中面臨的實際問題。以上是我對新課標下高中化學的創新教學的一些粗淺的認識,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進一步探索、不斷完善。

篇11:高中化學教學論文

【摘要】化學實驗是新課程的中心,化學實驗教學也發生着相應的變化。教師要多采用探究法教學,增強實驗的趣味性和實用性,使學生成為實驗教學的主體。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實驗教學;新課程

實驗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有着極為重要的作用。化學實驗是學生獲取知識、進行知識創新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科學態度、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的重要途徑。實驗是新課程的中心,新課程的實施是圍繞着實驗來進行的。在新課程理念下,化學實驗教學也發生着相應的變化。

1、由教師的演示向引導學生動手實驗的探究式教學轉變

過去演示實驗教學的模式通常為:教師按着教材向學生傳授有關新知識——演示實驗——學生觀察實驗——用實驗結果驗證新知識——師生作概括總結。這種教學模式過於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教與學的關係上,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而忽視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新課程實驗教學要求激勵學生自己動手實驗,老師的任務是引導、協助和點撥。要鼓勵同學之間、同學老師之間的實驗協作。

因此教師要從根本上轉變觀念,在實驗教學中儘量發揮實驗的探究本性,增加學生動手機會,儘可能地將知識點設計成學生動手的探究性實驗,引導學生做好每一個探究實驗。教材中的許多地方都可以如此處理。如教材中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可設計成探究性實驗步驟如下:

(1)在試管中加入少量過氧化鈉,向試管中滴入水,並立即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觀察現象並分析結論;

(2)用膠頭滴管吸取少量上述反應生成的溶液,滴入裝有4 毫升水和兩滴酚酞試液的試管中,觀察現象並分析結論。又如,教材中苯酚與溴水的反應,乙醛的銀鏡反應,乙醛與新制氫氧化銅的反應等許多實驗均可設計成探究式實驗進行教學。這樣,在實驗結束後,學生就觀察到的現象、分析的思路以及得到的結論進行相互交流、展開討論,對出現錯誤和偏差的實驗要進行分析總結找出失敗的原因,從而培養了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同時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表達交際的能力。讓學生體驗、理解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過程,豐富學生探究活動的親身經歷,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2、教師應細緻地鑽研新課程標準和教材,合理改進實驗和補充實驗

教師在平時備課的過程中要努力挖掘藴含於教材中的可供探究的素材,在教學過程中不拘泥於教材中已有實驗,對現象不明顯、效果不好的實驗進行必要的改進,這需要教師在課餘時間多進行實驗研究,反覆實驗,尋求現象最明顯的實驗途徑。教師還可以將教材中可

供探究的知識點設計成探究性問題通過實驗進行教學,使實驗貫穿於教學的各個環節。如新課的引入,重點、難點的突破,知識的深入,複習、習題、課外活動等等。如在氮氣一節氮的氧化物的性質教學中,二氧化氮與水的反應教材只給出了反應方程式,沒有進行實驗探究,此處教師可增加探究性實驗操作如下:

(1)展示收集滿二氧化氮的試管;

(2)把盛有二氧化氮的試管倒立於水中,打開膠塞;

(3)待液麪不在上升時,用拇指堵住試管口取出試管,試管口向上,移開拇指;

(4)向試管內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

觀察現象並回答以下問題:

①水面為什麼會上升,顏色消失説明了什麼?

②鬆開手指後,氣體由無色又恢復紅棕色説明了什麼?

③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説明了什麼?

通過挖掘藴含於教材中的可供探究的素材,將本部分內容設計成探究性實驗,既加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又培養了學生嚴肅認真科學態度,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同時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表達交際的能力。教材中很多地方可作類似的處理。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根據需要增設實驗還可將教材中已有實驗進行合理改進,如人教版教材第一冊[實驗2-2]可作如下改進:將一小塊切去氧化膜的鈉放入一段從破試管上截取的5 釐米左右的玻璃管內,用鑷子夾住玻璃管一端在酒精燈上加熱,等鈉開始燃燒時撤開酒精燈,來回晃動玻璃管,使鈉能與足量空氣接觸,等玻璃管冷卻後觀察燃燒產物的顏色。通過這種改動,得到的過氧化鈉顏色純正,避免了鈉在石棉網上燃燒產生大量黑色物質對實驗現象的干擾。在對教材中內容進行實驗探究時,設計探究問題的難度要恰當,要符合學生的思維能力,要幫好學生打好進行科學探究必備的知識基礎。通過實驗,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感性認識。

3、在實驗教學中要注意聯繫生產、生活實際,拓寬學生的視野。高中學生會接觸到許多與化學有關的生活問題,教師在實驗教學中要注意聯繫生活實際,幫助學生拓寬視野,開闊思路,綜合運用化學及其他學科的知識分析解決有關問題。家庭小實驗就是加強化學教學與日常生活、生產聯繫的一種手段。實驗中要不拘泥於器材、場所的束縛。勤儉節約,開動腦筋,利用身邊的罈罈罐罐進行實驗。例如,採取何種方法可除去飲用水中的沉澱物;發酵粉加水或加熱產生二氧化碳的驗證;用方便材料製作分子模型;測定雨水的PH;用食醋和純鹼稀溶液改變花的顏色;製作橘子電池;用熟蘋果催熟青香蕉、綠橘子;區分毛織物和化纖織物;用草酸洗墨漬;用小蘇打或面鹼清洗鍋碗瓢盆上的污漬;用鐵刷子將鋁鍋擦亮後很快鋁鍋表面又變暗;用雞蛋清做蛋白質的鹽析與變性實驗等等。課餘家庭小實驗的完成,不僅能驗證理論知識,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加強化學與日常生活、生產的聯繫,而且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多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學生提供了大量動手的機會,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激發了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

帶領學生走出學校,走向社會,親身感受化學知識的作用。另外,還可以如帶領學生到玻璃廠、燃氣公司、自來水廠、環保局等單位參觀學習。使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廣泛深刻地滲透進個人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利用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繫,或者與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現象,作為情景素材創設學習情景,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喜悦,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與和諧。

4、追求綠色化學實驗,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所謂綠色化學實驗是指設計對環境沒有或者只有很小的負面作用的實驗。綠色化學實驗是社會對化學科學發展的新要求。它對於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應重視環保教育,意在培養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以促使學生知、情、意、行統一協調發展。化學實驗,特別是像製備硫化氫、二氧化硫、氯氣等有毒氣體,做銅與硝酸、濃硫酸的反應實驗等,往往毒化教室、實驗室的空氣,直接影響師生健康。實驗時將有害氣體儘可能作化學處理,以消除或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同時我們可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們思考,例如,在生產和實驗過程中產生的硫化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廢氣,為了使它們不擴散到大氣中去,你用什麼方法將它們除去?在組織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最後歸納為:對於酸性物質,一般可用鹼液吸收。同理鹼性物質也是如此。

篇12:高中化學教學論文

摘 要: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除了老師本身的素質,還要依靠外界環境的幫助。隨着新課改時代的到來,老師們開始優化教學手段和方式,也在逐漸改變教學理念,希望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學的優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化學 新課改 實踐教學

引言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教育事業得到了全新的發展,已經從傳統的傳授為主的教學方式轉變為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為主的教學方式,老師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並鼓勵學生接受各種挑戰,讓學生能逐漸形成活躍的思維,同時在學習中不斷探究,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在新課改中,老師要從根本上讓學生改變落後的學習方式,認清學生的主體地位,創造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真正實現有效性教學。

一、高中化學有效教學

1、正確理解新課標,用心體驗新教材

新課改在高中化學教學改革方面主要有以下幾點:教學目標、內容增刪與標準、實施建議等方面的改革,突出表現化學課程與社會生活、科技信息的關係;新教材更多地與現代信息相結合,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教學內容,還添加了科學探究、學與問、資料卡片、科學視野、實踐活動、思考與交流、歸納與整理、科學史話等8個小欄目,全面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由此可見,我們應不斷地研究和探索新教材,發揮它最大的功能。

2、瞭解學生的接受能力,適當調整教學難度

從近年的大學聯考化學題來看,其難度有所降低,但高中的擴招卻造成了高中生整體素質較低的問題,這讓老師在日常教學和作業佈置中不得不降低難度,但又要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與訓練,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老師必須調整教學戰略,多開展培優輔差工作,組建興趣小組,對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輔導,將學習內容制定得淺顯一些,教學中要採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因材施教,照顧到每一個學生。作為老師,要時刻以學生為本,要照顧到學生的情緒,根據學生的實際課業情況不斷去改革教學模式,保證師生在教學中實現雙贏。

3、“激勵、民主、開放、探究”要成為每堂課的主旋律

對於新教材,它已經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內容和理念上煥然一新,老師將現代教學活動中的一些重點總結出來直接告訴學生,學生開始不再只對知識點進行記憶,而是不斷去探究、分析,提高探究能力。探究性學習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合作精神,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4、計算機輔助教學

現代計算機對圖片的處理能力很高,它可以將原本抽象的內容變得更具體,變靜態為動態,對微觀事物處理得更宏觀,把宏大場景作縮微處理,將枯燥化為生動。比如,在課件《離子鍵與共價鍵》中,通過計算機模擬核外電子運動和化學鍵的方式就獲得了很大的成功,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5、重視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學好化學,必須經過不斷的實驗和分析,而很多化學規律也是在實驗中總結出來的。首先,老師要多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驗,並親自觀察實驗反應,享受實驗現象給他們帶來的喜悦與激情,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對於化學現象,老師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思考,分析現象的本質,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獲得知識的能力。探究性實驗就是以問題為核心,探索問題的答案,它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解決問題的機會,集中突出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並激勵學生更好地獨立地完成作業。通過學生做實驗題,老師還能及時獲取學生學習的情況,對學生所面臨的問題有所瞭解,並得到教學信息的反饋,以便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好查漏補缺,優化課堂教學。

6、引導學生在體驗學習中增強學習的熱情

體驗學習就是學生親自參與社會生活學習,通過實踐接觸,增強感知能力,並在實踐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新課標要求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樂於探究、多動手動腦,而親身體驗學習就是符合現代化發展的新型學習方式,有了體驗,那知識就不再僅僅屬於認知、理性範疇,而要擴展到人生、價值觀的範疇,將學習過程轉變為健全學生身心和人格健康發展的過程。

二、總結

新課改的進行讓我國的教育事業有了新的發展,不管是哪一學科的教師,對新課改都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但我們也不排除還存在的問題,為此,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課程實施能力的提高、綜合素質的發展都是現階段教學工作的重點,都是在課程改革實驗中要着力研究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瀏成坤談新課程下化學教學方式的變革[J].中國小教材教學,20xx,2。

[2]章淳立高中研究型課程及其開發與實施[J].上海教學研究,20xx。

[3]王凱靜對高中化學新課改的體會[J].探索·新課程研究,20xx,4。

[4]吳麗華淺論新課改下高中化學的有效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20xx,1。

篇13:高中化學教學論文

一、應用情境教學模式的重要作用

情境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的很多學校為了適應新的教學要求,都對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進行了創新,實現了對情境教學的廣泛應用。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應用情境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的課程標準中,對教學要求作出了改變,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對學生創造力的挖掘,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創設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根據教學要求自己進行不斷的探究和實踐。學生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問題分析和處理能力,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可以促進學生不斷地深入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2.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高中化學教學的主要目標,並不僅僅是教會學生一定的化學知識和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化學基本技能,而是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認識到化學知識的重要作用,瞭解化學學科和其他學科之間的密切關係,把已經掌握的化學知識和基本技能轉化到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做到這一點,教師需要採取有效的方法,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而情境教學模式,用特定的學習情境和學習氛圍讓學生親身經歷、感受到化學學習的重要作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更能實現教學目標。

二、高中化學教學對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

1.情境教學的創設原則。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學習的課程教材中包括了很多的化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情境素材主要是來源於實際的生活、科技知識、化學實驗、社會問題和歷史知識等。在創設情境教學的過程中,堅持一定的創設原則,是激發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需要。學生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的情境對學生學習內容的認知和理解有着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在創設化學教學情境的時候,一定要以學生已有的化學知識和化學經驗作為基礎;明確教學目的,以學生的化學學習目標作為導向;保證創設情境的啟發性特點,讓學生具有真實的情感體驗;堅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原則。2.情境教學的應用方法。應用情境教學模式具有很多不同的情境創設方法,教師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創設情境的原則,採取有效的方法實現對情境教學模式的創建。(1)運用圖片和文字等教學材料。化學學科是一門知識性比較強的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會感覺到比較枯燥和乏味。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的時候,可以應用大量的圖片和文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物質的分類》的時候,除了要對不同的物質進行講解,還可以收集這些物質的相關圖片和文字説明,讓學生對這些不同的化學物質有一個比較清晰和明確的認識,才能更好地掌握不同化學物質的特點,實現對這些化學物質的分類。教師可以讓學生對O2、H2O、乾冰、Al(OH)3、MgO這些化學物質進行分類,在講解了這些化學物質的特性之後,還可以讓學生觀看這些物質相關的圖片,然後根據不同化學物質的特點進行分類。(2)組織學生做化學實驗,進行課堂討論。高中化學實施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可以運用已經學過的化學知識和基本技能,所以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的時候,應該多組織學生進行化學實驗,進行課堂討論,提高學生的化學實踐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過氧化鈉的性質》的時候,就可以實現對情境教學的創設。首先,教師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告訴學生要在課堂上用水點火,然後在提前準備好的包有Na2O2的脱脂棉上滴入水滴,可以發現脱脂棉立即燃燒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地調動,開始關注教師提問並且互相討論。教師提出問題,為什麼水滴可以讓脱脂棉燃燒?然後,組織學生自己進行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猜想判斷燃燒的條件和原因。最後經過討論,得出結果之後進行分析,教師公佈正確的答案,並且進行詳細講解。(3)應用多媒體技術,進入實際生活。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教學模式,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尋找實際生活中的化學現象,讓學生進行化學知識學習和化學技能訓練。例如,教師組織學生觀看我國制鹼工藝的發展,向學生講解鹼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比如,洗衣粉的製作和糕點發酵劑中的化學物質等,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化學的重要性,提起學習興趣,更好地學習化學知識和化學技能。

總之,高中化學教學是我國基礎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改的環境中,有了新的教學要求。應用情境教學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水平,促進了高中化學教學的發展。

篇14:高中化學教學論文

摘要:伴隨着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於精神文明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國家開始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變革。在素質教育變革中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用於新時期教育變革的需求,必須要加強對教學方式的創新。高中化學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課程,對於學生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要對高中的化學課程進行改進,尤其是要針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方式。只有讓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變得具有趣味性,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參與到化學實驗中來。要想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就要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方式做出一定的改變,才能適應新時期的教學要求。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進研究

高中化學課程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而要想學好化學,就必須要以化學實驗作為載體,才能提升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知,提升學生的實踐水平和科學精神。不過我國傳統的化學教學過分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化學理論知識與實驗實踐的結合,造成教學的質量受到限制,無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我們必須要加強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研究。下面文章我們就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出現的問題進行概述,提出了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進措施,促進高中化學教學效果的提升。

一、我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進入新時期,很多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再適用於新時期的教育環節。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被動的接受理論知識,無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們舉個例子來説,西方發達國家的化學教學一般都是着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科學態度,但是我國傳統的化學教學注重理論知識的記憶和背誦,無法有效契合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實踐動手操作能力。而且我國很多高中的化學課程還在沿襲教師作為教育主體的教學方式,沒有相應的化學實驗教學模式,學生無法從根本上掌握化學知識,在化學實驗中也就無從下手,壓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削弱了學生對於化學科學知識的好奇心。雖然近些年來我國針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進行了一些改進,在一定程度上有不錯的教學效果,但是我國的化學教學理念還處於傳統的思維模式上,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相關部門必須要重視教學理念的轉變,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出具有實踐能力和科學精神的新時期現代化人才,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

二、我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進研究

(一)創新科學的化學實驗方式

高中化學知識需要與實踐進行結合,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通過化學實驗,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化學知識的魅力。因此在高中化學實驗中,必須要讓學生樹立嚴謹的實驗態度,深入的參與到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去,把課堂上的化學理論知識與化學實驗進行結合,提升教學效果。化學實驗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對於學生的理解有很大的影響,必須要創新科學的化學實驗方式,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有了科學合理的化學實驗方式,學生才會深化對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加深記憶力,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

(二)加強對化學實驗教學的投入

要想從根本上保障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質量,一定要加強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投入,這是實現化學實驗的基礎,也是必要條件。我國很多的學校由於缺乏相應的實驗設施,就削減了學生進行化學實驗的課程。而且每次的實驗需要的實驗材料非常多,對於學校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這也就造成了很多高中沒有相應的資金支持,學生參與化學實驗的機會降低。因此,高中學校必須要加強對化學實驗教學設施和資金的投入,提升化學實驗的水平,保障全體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去。

(三)激發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

由於很多學生化學理論基礎比較差,對於化學實驗有很強的排斥心理,所以教師必須要在理論知識教學中聯繫實驗和生活,激發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興趣,讓學生對化學實驗充滿好奇心,並且獨立去探索化學的奧妙。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把難懂生澀的知識點通過有趣的方式進行呈現,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深入的掌握這些化學知識內容,培養自身的探索能力。另外,教師還要注意在化學知識的講解與實驗教學中,聯繫生活實際,拉近學生與化學的距離,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化學實驗的興趣,這樣才能更好的提升化學實驗教學效果和質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傳統的化學教學過分的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化學理論知識與實驗實踐的結合,造成教學的質量受到限制,無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我們必須要加強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研究。高中化學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課程,對於學生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要對高中的化學課程進行改進,尤其是要針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方式。只有讓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變得具有趣味性,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參與到化學實驗中來,促進我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管雯雯.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進的實踐探析[J].化工管理,2016(17):121.

[2]陳勇.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進的探究與實踐[J].速讀(下旬),2016(10):175.

[3]李玉樹.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進的探究與實踐[J].教師,2015(17):83.

篇15:高中化學教學論文

1.高中化學教學現狀的分析

目前迫於大學聯考的壓力,高中化學教學方式仍是以教師為主體,“一言堂”、“填鴨式”授課,教學方法單一、僵硬,未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能動性。教師為了完成學校安排的教學任務,以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把理論知識強加給學生,學生在課堂上提問和發言的機會很少,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忽視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大多數停留在記憶性和理解性教學,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思維活動普遍地存在着依賴性、單一性、無序性等特點。學生機械的學習教師傳授的知識,知識點掌握的很牢固,但是缺乏運用知識的能力。複習策略不當,忽視學科能力的培養。許多教師採用拉網式訓練的複習備考方式。這種複習方式雖然利於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養。但是不利於學科綜合能力的培養。

2.結合時代特徵改進教學方法

當今時代是空前發展的時代,是網絡的時代,是知識和信息的時代。因此教師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改進教學方法。

2.1教師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提高教學效果

教師要廣泛收集教學相關信息,增加自己化學知識的儲備,將教學內容清晰、準確的傳授給學生。在如今網絡越來越發達,教師可以將教學中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改編成網絡流行的歌曲如小蘋果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且方便學生記憶。

2.2教學與計算機輔助教學有機結合

隨着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走進每一個課堂,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圖文合一,動靜相輔,形象直觀。它能夠動態的演示覆雜的過程,將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具體化。如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律這一知識點的講解,如果只是靠教師語言描述,學生很難想象和理解,但是藉助於多媒體課件可以生動形象地將原子核排布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增加學生的記憶,加深學生的理解。

2.3教學內容與學生自主性學習相結合

傳統的教學以教師的教學為主,學生很少通過自己的活動學習知識。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要求學生在課前收集查閲相關資料,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帶着問題學習。此外,教師在教學中要留下時間讓學生思考,提高教學效率。

3.逐漸引導社會一切教育為大學聯考服務的心理

高中化學教學必須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其核心任務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當前化學教學較為普遍的存在着單純以應試教育為目標的教學,提高學生的成績成為課堂位於的價值取向。一切教育為大學聯考服務,忽略了對學生思考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4.結束語

化學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構建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形式,實現“活”教學。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實踐,以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化學課本上的知識源於生活和生產實踐,因此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身邊的化學常識及其化學環境,如廚房化學,日常用品等,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解決高中化學中學習的難題。摒棄傳統以講為主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綜上所述,隨着社會的發展,教育事業不斷進步,教學改革讓我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高中化學是培養學生化學素養的重要階段,也是大學聯考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教學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各個方面的支持配合,尤其是教師與學生的積極配合。教師要做好教學工作,在完善自身的同事更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指導學生學習,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挖掘學生的潛能,完成教學目標,最終實驗教師與學生的共贏。

篇16:高中化學教學論文

【摘要】化學這門學科不同於其他的學科,這門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為此教師要抓住這一特點,採取有效的策略,確保化學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策略;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xx-3089(20xx)01-0159-02

當前,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着一些不足,針對這些不足,教師要在實踐教學中總結經驗,尋找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化學課堂的效率。

一、準確定位,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老師的追求。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教育目標與教育活動、教育手段等有着非常密切的聯繫。當前在評價課堂教學活動是否成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就是教學目標設計得是否合理、教學目標落實是否到位。近幾年來,教育環境開始慢慢發生着變化,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在此背景下教師要準確定位,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

1.靈活運用知識,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不能將教學目標定為讓學生學習更多的理論知識,而是要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現階段,社會上更加註重人才的實踐操作能力,然而在我國傳統的教學中,理論所佔的比例遠遠高出了實踐所佔的比例,所以這種教學方法所培養出來的人才的實踐操作能力比較差。為了能夠改變這種狀況,高中化學教師要將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作為教學重點,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當學生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那麼他們可以運用化學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就充分將自身所學知識的作用發揮出來。

2.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創新力

當“創新”這一概念被提出來之後,不管是工作還是學習都開始悄然發生變化。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其要定期為自身充電,增加自身的知識量,更新自身的化學技術,提高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由於每位高中生的成績高低不平,因此教師無法制定出合適的教學目標。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因材施教,對每個階段學生的實際需求、接受能力等情況進行調查,真正貫徹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並且採取多種多樣的方法來鼓勵每位學生。

二、結合學情,巧用多媒體

多媒體與化學課堂的有機結合既增加了化學課堂的趣味性,又增加了化學課堂的活力。通過多媒體可以將各種各樣的化學現象都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還可以藉助視頻、聲音來呈現較為抽象的化學知識。然而在運用多媒體的時候,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按照學生實際接受知識的情況來滿足他們的需求。有部分老師在運用多媒體的時候,往往會增加課堂容量,這種做法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並沒有將多媒體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高中化學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特點,藉助圖片等方式來將複雜、抽象的內容呈現給學生,便於學生更快、更簡單的理解化學知識。比如:當老師要講解《原子結構與性質》這一教學內容的時候,為了能夠讓學生更為直觀的認識原子結構與性質之間的關係,教師可以藉助多媒體將這兩者的關係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降低學生理解這一關係的難度。我們知道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如果教師仍然採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那麼學生會覺得這堂課較為枯燥無味,因此他們學習的熱情並不高昂。針對這種情況,高中化學教師要運用多媒體的視頻、動畫等特點來闡述理論知識,讓學生能夠快速理解這些理論知識。

三、轉變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以前的化學教學中,教師所採取的教學方法是“填鴨式”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並沒有考慮到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是一味的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久而久之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越來越低,最終影響到化學課堂的效果。隨着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教師要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法,將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激發出來。化學教師首先要做的一項工作是將課堂還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主獲得相關的化學知識。近幾年來,如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法等教學方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且也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鑑於此,高中化學教師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提高化學課堂的有效性。比如:當老師要講解《人工固氮技術———合成氨》這一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採取小組合作法,讓學生共同探討本節課的知識點。首先,教師要給學生安排此次合作學習的任務,如:1.合成氨的反應原理是什麼?2.工業合成氨有哪幾個步驟?3.合成氨需要用到氮氣和氫氣,我們該如何獲取這兩種氣體呢?4.歸納總結合成氨的發展情況。其次,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劃分為幾個不同的小組,並且為每個小組安排一名組長。最後,小組開始合作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每個小組,瞭解他們在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並且適當點撥他們,減少他們合作學習的困難。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法,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並且每位學生都發揮自身的優勢,努力完成老師所安排的任務。

四、創設教學情境,活躍課堂的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教學情境這一方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創設教學情境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實際授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創設探究性的教學情境,又可以創設問題式的教學情境,又或者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然而不同的教學情境所起的作用並不完全相同,所以化學教師要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願意在情境中學習化學知識。比如:當老師要講解《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這一教學內容的時候,在導入新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人們成功、開心的要喝它,在人們難過、傷心的時候也要喝它,同學們猜它是什麼呢?此時學生異口同聲的回答:酒。通過這個問題引出了本節課要學的其中一種有機物———乙醇。接着教師要給學生講解乙醇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然而在講解乙醇的物理性質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想平時酒給他們留下的印象,並且將其一一描述出來,這種教學方法方便學生記憶乙醇的物理性質。然而在講解乙醇的化學性質時,教師要創設實驗情境,引導學生自主開展實驗,掌握乙醇的化學性質。通過運用創設教學情境這一方法,降低了學生理解知識的難度,還達到了活躍化學課堂的氛圍。

五、構建和諧師生關係,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較為緊張,那麼學生會因為害怕化學老師而不喜歡學習化學這門課。因此,高中化學教師要處理好自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多多與學生溝通,瞭解他們在生活中、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並且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真正成為他們生活中的朋友,學習中的領路人。當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學生也敢在課堂上提問題,表達自身的想法,此時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被調動起來了。站在心理學的立場上來分析,愉快、寬鬆的教學氛圍會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創造力。高中化學教師要尊重每位學生,平等對待每位學生,適時表揚學生,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課堂的有效性”成為教師所關注的焦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高中化學教師要革新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轉變學生的學習地位,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下學習化學知識。

參考文獻:

[1]陳靜.高中化學教學的教學方法淺析[J].成功(教育),20xx,07:203-204.

[2]王中榮.高中化學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及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xx,03:84-88.

[3]王變蘭.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學教學設計與思考[J].山西煤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xx,01:197-199.

[4]陳昌平.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教學反思[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xx,02:93-94

篇17:高中化學教學論文

摘要:伴隨着現代課程教育模式的不斷髮展,在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思考方式各不相同。系統思維起源於系統理論,是西方人創立的一種思想模式,通常的説,系統思維是對認識對象進行系統化分析的一種思維。在進行思維化高中課程改良教學中,實現對化學課程的全面性教育改革,讓系統思維在學生學習中運用,並完成對系統化教育認證方向上的系統上設計改善。

關鍵詞:高中化學;系統思維;教學體系

伴隨着現代課程教育模式的不斷髮展,在進行思維化高中課程改良教學中,實現對化學課程的全面性教育改革,並完成對系統化教育認證方向上的系統上設計改善。結合課程要點進行綜合性分析,確保對不同思維模式方法在整體運行過程中的思維模式執行。下面筆者對系統思維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進行簡要分析。

1什麼是系統思維

系統思維起源於系統理論,是西方人創立的一種思想模式,通常的説,系統思維是對認識對象進行系統化分析的一種思維。這種思想在使用過程中對系統的要素分析,在應用思維的理念上,通過對象作為系統本身的各項要素的貫徹,也需要結合課程要點進行綜合性分析,確保對不同思維模式方法在整體運行過程中的思維模式執行。對於強調的整體性,其中所發展出來的一系列問題,也是影響發展的重要源頭。系統思維的運用執行,在達到了一定的發展過程中,也為整體的系統化規程研究等,提供了安全保障。

2高中化學教學中的系統思維需求分析

2.1現代化學教學需要系統思維:從現代社會的發展複雜性來看,協調處理各種關係,並依照相應的系統思維進行綜合分析,確保對教育模式的發展是促進對現代信息化資源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保障,從現行的教育形式來看,思維性模式是促進現代教育健康發展的根本所在。只有不斷的縮小教育差異,才能更好德爾滿足對系統和諧相處的優質發展。

2.2高中教育需要系統思維:從系統思維的發展形式來看,高中教育間接的連接了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間的橋樑,對義務教育的模式以及發展的渠道等,提供了地位和價值上的表達發展分析。從一方面來看,在教育中為高中教育為國民素質教育提供了一個全面的提升保障;另外,青年學生在成長的關鍵時刻較多處於高中階段,這一階段為其思想的發展和成熟提供了觀念上的思想影響。因此在進行高中教育的過程中,執行相應的系統思維模式教育,對其思想發展等,都有較的思想促進作用。我們通過年期符合的訓練形式進行分析後,其不同的應對模式對異化價值的升學率等,也有所偏見。而系統思維的教學模式,就可以更好的滿足對基本思想上的綜合調節,為後續的學習等提供更為而寬廣的視野。通過反覆的教育訓練,其教育發展,對執行的高等教育等,也能夠提供優質的思想服務。從各種因素的共同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高中學習模式的教育形似對處理好科學人文的素養以及終身發展的思維等,都有極大的提升作用。

2.3高中化學教學的系統思維缺失:化學是一類以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進行高中化學的教學中,通過對中心、實用性方面的科學性創造研究中,我們從對不同結構的營銷方針以及情感價值教育上,促進對改革化建設教育領域上的調節改良,並完善對不同教育應用理念上的執行教育促進,是保證科學教育方法實現對情感教育執行的有效途徑。從現有的科學方法和科學的情感方向等,都需要加強對試驗基礎上的調節,對於因素的共同影響分析,並依照相應的化學教學在執行系統思維在狀態的發展問題等,也可以滿足對初步影響上的分析執行表達。

3系統思維在高中化學中的實際應用分析

根據現有的化學教學模式來進行分析,對於化學系統在分類教學和本體的研究化學實驗等,也是保證對教學理論性研究的根本所在,對於各要素的分析研究,其實質性的指導方向,對於系統的環境以及教學系統結構研究等,可實現對系統思維在指導教育思想上的綜合性研究。為滿足對教學設計在執行內容方面的思維探索,下面對其系統的思想應用進行簡要分析。

3.1高中化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和系統化設計分析:對於教師每個月在執行教育模式的盲目性和隨意性等方面,需要結合實際的立足點進行知識信上的分析,為學生提供在教學行為上的表達輸送,對於執行的課程教學模式,實際的課程認識以及發展模式等,都需要結合實際的使用規範,並依照相應的結構理念進行現代化教學。對於物質的概念以及實際調整的教育模式等,可以結合實際的精確性認知進行調整,其核心的內涵作用等,為其後續的社會教育發展等,提供了安全保障。

3.2高中化學教學的系統化分析:從高中化學的教學內容和發展模式概念進行分析,可得出在理論認知領域內的物質結構和化學實驗模式等方面的關聯性因素,在進行相應的構成化學研究中,實現對不同互動模式的教學執行上,可為後續的發展提供教育保障。從社會的學科性研究,在實際的使用上,可結合實際的使用標準,進行教學調整,為核心內涵的物質價值觀提供教育安全保障。

3.3高中化學課程的體系化感念建設分析:對於現代化的教學模式逐漸推進,就根植的學生化學學習應用理念進行分析後,可實現對問題眼光在學習方法上的調節,其作用對於化學的基本觀念的調節,並依照邏輯的觀念點,實現對邏輯目標上的教育調節。對於不同觀念的形式作用,並強制為其教育模式提供安全保障,是保證化學教育基本理念推進的根本所在。

3.4高中化學教育體系的系統化思考模式:系統思維是對認識對象進行系統化分析的一種思維。這種思想在使用過程中對系統的要素分析,在應用思維的理念上,通過對象作為系統本身的各項要素的貫徹,也需要結合課程要點進行綜合性分析,確保對不同思維模式方法在整體運行過程中的思維模式執行。從我國教育體系的現代化教育建設方面進行分析,可結合已知的教育結構進行綜合性調整分析,並依照相應的分佈形式進行綜合分析,並根據教學的系統安全體驗,進行系統的外在環境分析,其作用,對系統功能的發揮等,都能夠提供一個嶄新的思想戰略部署。

參考文獻:

[1]李貴香,王秀紅.新課標下山東省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化學教育.2008(07)

[2]王瑾麗.反思性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27)

[3]樑玉彩.類比時的異常現象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其應用研究[D].陝西師範大學2013

[4]李安峯,盧巍.淺議我國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J].化學教育.2005(08)

[5]王瑞強.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演示實驗的改進與創新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13)

[6]陳行.高校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有效方法[J].亞太教育.2016(16)

[7]何國華.論類比思維在化學學科教學中的開發利用[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1(12)

[8]魏躍兵.重視合情推理,提高創新能力[J].高中數學教與學.2004(05)

[9]石婷婷,李宏偉,胡志剛.化學教學中的科學歸納邏輯[J].哈爾濱學院學報(教育).2002(08)

[10]李瑋.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問題意識[J].新課程(上).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