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高中化學論文(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67K

高中化學論文(多篇)

高中化學論文 篇一

我們知道,人的一切思維都是從問題開始的,假如學生的腦海像平靜的水面,那麼,老師的有效提問就能打破這種平靜,就能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打開學生思維的大門。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老師要在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中設計各種有效的、具有針對性的問題,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從而促使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

一、有效提問應遵循的原則

1.平等性原則。教師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確保每位學生回答問題的次數基本相等。這樣做的目的是教師用行動明確表態:老師知道你們每個人都願意學習、願意學好,所以我將努力為你們創造平等的學習機會。同時也表明:教師有權向任何學生提問,每個學生有責任儘自己的努力正確回答。

2.因材施教原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提問,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展。如果學生確實答不出或答錯了,就調整角度進行啟發提問;要是立即轉向別的學生提問,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教師應當繼續為他們提供線索、打開思路,幫助他們正確回答,並適時鼓勵,才會使他們受益最大。

3.層次性原則。層次遞進的誘導追問,是在學生的答案不完全正確的情況下的做法。此時教師可用連續提問且層層深入的方式誘導學生深思熟慮,得到更完整全面的答案,藉此鍛鍊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技能。這種做法能讓學生充分領悟探究問題的科學思路。

4.反饋性原則。“反饋”在這裏至少對兩方面發生作用:其一是對學生,學生積極的參與動機能推動其努力參與,取得參與有效性;其二,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得到及時的反饋信息,瞭解參與教學中的成果、問題和不足,可以對參與過程不斷作出調整,提高參與有效性。

二、化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

1.重視課堂提問問題內容的設計。根據對問題回答的要求不同,可把問題分為四類:(1)判別類問題,主要是對事物加以判定。代表性詞語是“是不是”、“對不對”、“行不行”、“好不好”、“能不能”、“會不會”等等。(2)描述類問題,主要是對客觀事物加以陳述和説明。代表性詞語是,“是什麼”、“怎麼樣”等等。(3)探索類問題,主要是對事物的原因、規律、內在聯繫加以闡釋。

代表性詞語是,“為什麼”、“你從中能發現什麼”、“你該如何”等等。(4)發散類問題,主要是從多角度、多方面、多領域去認識客觀事物。代表性詞語是:“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方法?”“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你是怎樣理解的?”“説説你的看法?”……

這樣,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時,就應該有意識地為學生髮現疑難問題、解決疑難問題提供橋樑和階梯,科學地設計出靈巧、新穎、易於激發學生思考的問題。 2.課堂提問應具有一定的發散性。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一定要具有發散性,讓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產生儘可能多、新甚至前所未有的獨創想法。如學習“二氧化硫化學性質”時,可從物質類別的角度推測SO2可能是一種什麼化合物,要求提出假設並設計相應的實驗證明你的推測;從元素化合價的角度推測SO2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要求提出假設並設計相應的實驗證明你的推測。

3.課堂提問應新穎、富有情趣和吸引力。當問題有一定的趣味時,不但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而且能促使學生保持長期穩定的學習動機。如在講授“原電池原理”時,我就引入了一個求醫的故事。説是在倫敦上流社會,有一位貴族夫人格林太太,因牙病補過一顆不鏽鋼的假牙,後來,又因為車禍掉了一顆牙,她為了顯擺,就裝了一顆黃金假牙。自此以後,她就經常出現頭痛、失眠、心情煩躁等症狀。更奇怪的是,眾多的醫學專家為她檢查後,都找不到病因,這位夫人整日感到精神萎靡,找遍各大醫院會診也不見效果。格林太太的病因到底是什麼呢?故事講完後,請同學們運用本節課學習的知識幫格林太太找出她的病因。

4.課堂提問的內容要有區分度。贊可夫認為,教學內容對學生來説應具有區分度。提問過於簡單,達不到啟發的目的;提問內容太難,使學生無從下手,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課堂提問最好要讓學生“跳一跳,摘得到”,使學生的求知慾得到滿足,提高學生的信心。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接過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問題才能夠促進學生進行積極思維。

5.邏輯遞進問題的設計。要按照課程的邏輯順序,考慮學生的認知程序,循序而問,由表及裏,層層深入,如果前後顛倒、信口提問,會擾亂學生的思維順序,甚至使學生雲裏霧裏。如氨氣溶於水的噴泉實驗,當演示實驗完成後,可提出問題:(1)水為什麼會由低往高處流?動力是什麼?(2)為什麼開始要擠入少量的水?目的是什麼?(3)如果不用膠頭滴管能否完成噴泉實驗?

這樣提出問題,既明確了實驗操作中的關鍵之處,又讓問題層層深入,學生的思路也很清晰,能較有序地重新組合已有的知識經驗,找出解決答案。

課堂提問是化學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化學課堂教學基本的常用的教學方法。一個好的課堂提問能夠把學生帶入問題情境,使學生在思考中得到啟迪、產生聯想,使教學的重點、難點在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提問中滲透、理解。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提問可以提高學生運用有價值信息的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言語表達能力,這樣有助於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讓每一個學生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去認識多姿多彩的化學。

高中化學論文 篇二

摘要: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驗在化學中的地位逐漸提高,教師對實驗也相應地重視起來。但仍然存在實驗教學低效或無效的行為,針對這種行為,筆者對實驗教學的現狀進行了認真的調查與分析,並在新課程教學中如何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和嘗試。

關鍵詞:化學實驗 有效性

新課程的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化學課本中有大量的實驗,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著名化學家傅鷹先生曾説過:“化學是實驗的科學,只有實驗才是最高的法庭”。因此,如何進行有效的實驗教學,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事情,這關係到實驗的真正教學效果,同時,也是對學生從知識、能力、情感態度體驗等方面進行教育的良好機會。然而,在實驗的教學中,目前存在的一些與新課程不協調的低效或無效的行為,導致學生對實驗的興趣下降。基於此,筆者對實驗教學的現狀進行了認真的調查與分析,並在新課程教學中也對實驗教學的有效性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和嘗試。

一、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分析。

實驗教學中低效或無效的的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1、部分教師對照考綱的必做實驗,是一支粉筆、一張嘴,從目的、原理、步驟、實驗的注意事項等在黑板上畫實驗、講實驗,學生聽實驗、背實驗。意識滯後是根本原因,有些教師認為中學階段,不是搞科學研究,學生做不做實驗妨礙不了多大事情,只要不影響考試成績就行,他們對學生實驗不予重視,帶有應付心理。

2、部分教師做實驗時按課本照方抓藥,缺少趣味性。

3、部分教師對某些實驗採取迴避的方式。是由於有些實驗對試劑濃度、用量、滴加順序、温度等要求嚴格,不易成功,或是由於反應物有毒或實驗過程產生較多的有害、有毒物質。

4、實驗成功率不高,就拿進課堂裏去做。由於教師沒有預先多做幾次,以取得成功經驗,就匆忙拿進課堂去演示,在學生面前出現失敗的尷尬局面,只好東拼西湊地找些原因解釋。

5、實驗與生活脱節,缺乏學習的價值體驗。

6、完全用計算機演示代替化學實驗,一張接一張的投影片和動畫播放,進行“電灌”,化學實驗中的多種新鮮感覺只剩下視覺和聽覺,實驗的真實性大大打了折扣,學生對實驗本身的體驗幾乎相當蒼白。

7、在分組實驗教學時,只管讓學生信馬由韁地實驗,而沒有指導、交流、反饋和總結,絕大多數教師強調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卻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注重了學生的過程學習卻忽視了方法的指導,這就使實驗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二、對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的思考與實踐探索。

(一)更新思想觀念,提高自覺執行新課程實驗的意識。

首先,加強對新課標、新理念、新方法的學習,瞭解新課程對實驗教學的新要求,提高對實驗教學的思想認識,充分認識到實驗教學在實施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刻苦鑽研業務,提高自己的實驗技術水平。在實驗教學中,對於新課程中規定要開設的實驗應該進行合理地劃分:明確哪些實驗利用現成器材是可以開設的;哪些需要適當的改進等,並按照教學計劃,教學進度,實驗器材獲得的難易程度,進行合理的規劃,從而確保實驗教學順利和有效地進行。

(二)做好典型實驗的分析,讓學生觸類旁通。

根據新課程標準,化學就實驗內容來説可歸為以下幾種類型:有關製取實驗、性質實驗、生活實驗、闡明概念定律實驗、定量計算實驗等。而每類實驗的原理、裝置、操作都有規律可循,因而應做好典型實驗,實驗後注意實驗的歸納反思,使實驗目的更清晰,效果更優化,再由典型實驗引導、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將知識技能內化。如在學習實驗室裏用濃鹽酸和二氧化錳混和加熱製取氯氣時,我先讓學生回憶實驗室裏製取氧氣的實驗,歸納總結出下述操作內容:儀器的選擇、連接和固定、裝置氣密性的檢查、藥品的取用、加熱方法、氣體的收集和放置等。對這些操作的知識,理論根據尤為強調。然後引導學生得出製取氯氣的發生裝置、收集方法等。在學習《氨氣的實驗室製法》《乙烯的實驗室製法》時進一步鞏固氣體制取實驗的有關設計思路、操作等。

(三)讓學生參與演示實驗,培養動手及參與探究的意識。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更是化學實驗中的主角,他不應是被動的、消極的知識接受者,而應是主動的、積極的知識的探究者。而作為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動手機會,其中課堂上讓學生大膽的動手做演示實驗是的一種較好的方法,前提是課前在老師指導下反覆練習,確保實驗成功。由於學生參與課堂演示實驗,課堂氣氛變得寬鬆、活躍,學生觀察實驗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時也關心着同伴實驗成功與否,哪些學生能榮幸上台演示?教師可根據實驗類型與難度挑選學生,既可以作為對學習上有明顯進步學生的獎勵;也可以作為成績欠佳而動手能力較強學生的鼓勵;更可以推選優秀學生作為同學們學習的榜樣。此方法的優點是比較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能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有利於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地發展,尤其是後進生,當他們被鼓舞、被信任、體驗到成功的愉悦時,他們才有更大的積極性,才有可能學得更好。事實上多數的教師演示實驗可以讓學生來做,如:鹽溶液的酸鹼性、金屬與酸或鹼的反應、鎂帶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燒等。

(四)合理改進和設計實驗,激活學生的思維。

由於種種原因,教材中的部分實驗效果不盡人意,如有些實驗現象不明顯或反應過程中有害、有毒氣體泄漏等。為此,我以這一點作為突破口,對實驗進行合理的改進和設計。

1、實驗的簡單化。

教材中的有些實驗,操作複雜,實驗不宜成功,只要稍作分析,略加改進,就能達到化繁為簡且實驗現象明顯的效果。如關於氨氣易溶於水的 “噴泉”實驗,若按教材中的實驗要求,先用氫氧化鈣與銨鹽反應制取氨氣,用乾燥的燒瓶收集,再按教材中“噴泉”實驗裝置進行實驗。特點是:一是反應速率較慢,二是操作較麻煩,所以實驗效果往往不理想。為此我分析了實驗失敗的原因,又重新研究了該實驗的要求,所用藥品的性質,提出了簡捷有效的改進方法:即先在圓底燒瓶中加入2——3毫升濃氨水,然後搖晃燒瓶並加熱燒瓶收集氨氣,立即演示“噴泉”實驗,實驗效果比按教材中提出的實驗方法好得多。

2、實驗的趣味化。

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的最大動機,是促進學生參與學習的前提。課本上的一些演示實驗往往現象不明顯或缺少趣味性,若稍動一下腦筋,就可以搞出與書上的實驗相近,但又不同於它的非常有趣的一種新式實驗結果,學生通過看得見、感受得到的形象生動的演示結果,會產生強烈的認識衝動,並形成最佳的心理狀態,這時他們的注意力、觀察力和學習的積極性都會有明顯地提高,就會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再經過教師的講解和自身的積極思考,能很快掌握有關的知識內容。如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實驗,在小U型管裏放入2小塊石灰石,滴加2毫升稀鹽酸,立即有氣體生成,用燃着的木條靠近U型管—管口,木條熄滅,在U型管另一管口(管口預先塞一團玻璃棉,上面撒上半藥匙過氧化鈉),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反應後產物,木條便復燃起來。改進後的優點是操作簡便,效果明顯,實驗趣味性濃,喚起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使他們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再如,濃硫酸與蔗糖反應,可通過“引蛇出洞”的趣味性實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實驗操作改進如下:將蔗糖放入大試管中,向其中注入濃硫酸,用玻璃棒攪拌,再用少量水調成糊狀,玻璃棒攪拌並往外牽引。其結果是:注入濃硫酸後,蔗糖變黑,再用少量水,體積膨脹,像一條“黑蛇”一樣被玻璃棒引出來,同時放出大量熱,產生有酸味、刺激味的氣體。當學生觀察到生動有趣的實驗現象時,產生了強烈的探求慾望。

3、實驗的生活化。

隨着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罈罈罐罐當儀器,拼拼湊湊做實驗”的實驗思想,已深入人心。我們在研究實驗時,注重因陋就簡、就地取材、廢物利用,不單為學校節約了開支,而且由於取材為學生所熟悉,使他們感到化學知識就在我們的生活中,體會到學習的真正價值,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習效果達到最佳。具體做法:

①引導學生做日常生活中的小實驗,如“衣服污跡處理”、“棉線和毛線的鑑別”等。

②組織學生收集或製備一些常用化學試劑,如從廢乾電池中收集鋅、銅、石墨、二氧化錳等,從舊電瓶中回收稀硫酸等。

③啟發學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廢舊制品(如眼藥水瓶、注射器、純淨水塑料瓶等)製作化學實驗代用品,並用自制的代用品做化學實驗。例如銅與稀硝酸的反應,產生的NO會立即與氧氣反應生成NO2,不易觀察現象,且產生有毒氣體。我鼓勵學生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改進,他們通過聯繫有關知識、查閲相關資料並討論其優缺點,最後將書中的實驗改為注射器實驗:事先將螺旋好的細銅絲放入注射器中,吸取稀硝酸,讓反應在注射器中進行,產生的氣體可以將注射器的活塞頂起,由於注射器內無空氣,可以觀察到無色的氣體,抽動活塞,讓空氣進入,明顯的觀察到氣體的顏色變化,此時迅速將氣體注入足量氫氧化鈉溶液中。改進後的實驗,不僅實驗現象明顯且極大的減少了有毒氣體的排放。

4、實驗的微型化和綠色化。

創造條件讓學生多動手做實驗已成為眾多化學教師的共識,但由於學生實驗準備工作量大,藥品耗用多,實驗開支大,且實驗過程中,往往會產生有害有毒的物質,因此開展微型實驗(其特點是:儀器小、耗藥少、攜帶方便、操作容易、安全性高)就顯得很有必要,不但給實驗準備工作減少了麻煩,節約了實驗經費,而且還有利於減少環境污染和保護學生的身體健康。微型實驗儀器可以是實驗室裏的常規儀器,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或廢棄品,如:

①培養皿,可進行氣體性質實驗和溶液之間互相反應的實驗。

②表面皿,可作為具有顏色變化或沉澱生成實驗的反應容器。

③注射器,具有密封性好、透明、標有刻度等特點,可準確地計量體積、可進行簡易密封實驗等。

④點滴板,在多種離子性質的實驗中,除了少數需要加熱的反應和觀察產生氣體的實驗以外,都可在點滴板中進行。

⑤透明藥粒包裝片,藥粒用完後,扯掉密封箔,就相當於簡易透明的點滴板。例如在氯水的性質實驗時,可採取每桌發一個點滴板、幾隻塑料滴管和少數幾瓶相應溶液的方法就能進行實驗。再如銅與濃硫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硫是有毒的氣體,針對此實驗我設計問題:如何使實驗操作簡便、現象明顯,且環境污染又少?通過討論,最後得出:用具支試管代替試管,塞上橡皮塞,用螺旋好的細銅絲代替銅片,並穿過橡皮塞,用橡皮管將具支試管與球形乾燥管(靠近具支試管一端塞上蘸過品紅溶液的棉花,另一端塞上蘸過氫氧化鈉溶液的棉花)連接起來。改進後的實驗既可通過抽拉細銅絲的方法隨時控制反應的進行,又可通過觀察品紅溶液的褪色,説明有二氧化硫氣體生成,還可通過氫氧化鈉溶液對二氧化硫的吸收減少環境污染。同樣,濃硝酸與銅反應的實驗也可選用此裝置進行。

由此可見,實驗的改進,能使學生體會到如何利用化學基本原理來重新設計、改造、組合多種儀器裝置,以滿足不同規格的實驗操作要求。這種靈活運用知識的過程,對活躍學生的思路,激發他們的創造性將起積極的作用。

(五)開展邊教學邊實驗,激發學習熱情。

將部分演示實驗、學生實驗改為邊教學邊實驗,使學生能夠獲得親自參與研究、探索實驗的體驗,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實驗形式是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來獲取新知識,與教師先講完理論之後,過幾天再做學生實驗相比,由於這是學生通過自己動手來“首次”觀察可能的現象,他們有較強新鮮感受和興奮點,探索問題的慾望十分強烈,效果更加明顯。適合在課堂上開展邊教學邊實驗的基本條件是:

(1)有適合於學生在課堂上操作的小型、便攜、易掌握、能快捷裝配的實驗儀器。

(2)取藥品方便,實驗安全,試劑用量少,產生的廢液少,幾乎沒有毒氣污染。如氫氧化鋁的兩性、鹽溶液的酸鹼性等實驗都可開展邊教學邊實驗。

(六)藉助多媒體進行實驗教學, 提高實驗效率。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現代的教學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實物、圖像、聲音等多種媒體向學生傳遞信息,能夠極大地豐富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素質,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藉助多媒體,將一些重要的、實驗現象不明顯的或在現實實驗環境下難以完成的實驗,進行模擬,既能彌補常規實驗儀器的不足,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刺激,使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知識,很好地理解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從而取得更好的實驗教學效果。利用計算機的模擬具有化小為大、化遠為近、化快為慢、化慢為快、看不見變為看得見、抽象變為具體等優點,從而使學生很快地理解知識。如電解的原理是通過微觀粒子的運動變化情況來解釋宏觀發生的現象,內容比較抽象,我採用了先進的教學媒體計算機,用計算機模擬了一個電解池的裝置,在電解池內的氯化銅溶液中繪出幾個帶有顏色的圓球,藍色的代表銅離子、綠色的代表氯離子(當然氯離子是沒有顏色的),然後讓這些圓球動起來,先是離子的無規則運動,繼而是通電後的陰陽離子向兩極的定向運動,緊接着是離子到達電極上的放電過程,氯離子失出電子變為氯原子結合成氯分子,電極上產生了氣泡,銅離子得到電子變為銅原子,屏幕上析出銅的電極顏色逐漸變為紅色且逐漸加深,當氯離子失去的電子通過導線移向另一個電極時,微機發出“嘟嘟”的響聲,十分形象、生動,學生看了個個興趣十足。另外對於一些危險的、有毒的、複雜的、多次重複的等實驗用計算機進行模擬實驗也是可行的,甚至是必須的。

(七)組織課外活動興趣小組,促進教師和學生自身的發展。

組織興趣活動小組成員,進行如下工作:

①參與學生實驗的準備工作,如配置藥品溶液、儀器準備等。

②讓他們預先試做實驗,分析實驗,這樣在學生實驗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幫助指導其他同學順利完成實驗任務。

③讓他們開出學生實驗課中實驗結果不夠理想的不成功實驗的補做實驗,對這些實驗進行認真分析,討論改進實驗的方法。

④讓他們自行設計實驗研究、自制教具、小發明、小製作等。通過這些工作的開展,有利於促進教師和學生自身的發展。

國中化學教育中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探究論文 篇三

一、改變使用裝置,優化實驗效果

在進行教學活動中,適當的重新設計安排部分的化學實驗,以期望達到節儉藥品、減少污染、縮短實驗時間、優化實驗結果的目的。儘量在維持實驗效果的前提下,實驗無毒的安全性高的藥品與實驗裝置。

例如二氧化硫與硫化氫氣體的反應的實驗裝置的改進。這兩種氣體都是有毒害的氣體,反應中儘量不泄露氣體,它們的製取方法都是用固體與液體反應,且不需要加熱,需用到鹽酸。按照傳統方法分別製取這兩種氣體,然後混合,勢必會造成氣體的泄漏。

若用一個空塑料瓶,其中放入小試管,在塑料瓶和小試管中分別裝入FeS和Na2SO3,迅速加入鹽酸,擠壓塑料瓶,排出裏面的部分空氣,使瓶子癟掉,然後再塞進橡皮塞。觀察實驗現象會看到,開始產生的H2S和SO2,使得塑料瓶鼓起來,隨着反應的進行又癟了下去。加入氫氧化鈉,吸收過量氣體同時中和未反應的鹽酸。這樣觀察到了實驗現象,避免了氣體的泄漏。在實驗中不要拘泥於書本中安排的現成的實驗方案,多動腦子,尋找規律,大膽探索,不斷創新,多采納利用別人的好經驗,這樣很多會產生毒害物質的化學實驗都能變成綠色實驗。

二、進行微型化實驗,減少排放

微型化實驗,是指在不改變實驗方法、實驗操作技術的前提下,實驗中儘量的使用小容量的儀器。減少藥品的用量,反應產物減少了,同樣造成的污染也能減少。一方面較少了藥品使用量,節約了經費,減少污染,縮短了反應時間,另一方面提高了實驗的安全性。

在實驗時,可以藉助點滴板、小試管等微型化的儀器,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對實驗進行重新的設計與探索,在保證實驗現象的前提下禁令減低反應濃度,組合實驗,減少有害物質的產生。

三、通過多媒體進行實驗教學

實驗室的化學實驗有時會產生有害的物質,污染環境,危害師生的健康。應該用生動的多媒體演示的方法來替代那些操作性差、產生有毒有害物質、容易爆炸以及操作難度極大的課堂演示實驗。另外一些課堂實驗,不是性質實驗,不需要記住實驗現象以及過程的化學反應完全可以用視頻錄像來代替。

現在,綠色化學研究在我國還處在初級階段,而綠色化學的教育更是處於萌芽階段。綠色化學實驗的全面普及更是需要相當長的一個過程,一方面需要學者對綠色化學理論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需要從事實驗教學人員的共同努力。作為化學教育,除了要在課堂上講解、宣傳綠色化學知識,很多的工作要做。

比如相關的課程教材,綠色化學實驗所需的實驗裝置等。當然,這需要更多的化學教育工作者長期的努力,積極推進教育教學的改革,從而真正實施好綠色化學教育。以達到人類與環境和諧相處的新階段。

高中化學論文 篇四

一、對化學教學方式進行反思

教師要將化學教學中出現的事件利用案例的形式展現出來,同時還要對其進行一定分析與討論。教師還要將化學教學中的思考與感受進行準確而及時的記錄,方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重新審視。教師還要開展化學課程中的聽評課教學活動,利用教師間相互的觀察與交流來促進化學教學水平的提升。

二、對化學教學過程進行反思

1.對教學內容進行反思

化學教師在進行教學前一定要對教學內容與重點、難點進行掌握,在課後教師也一定要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反思,這樣才能夠有效地避免出現一些失誤。

2.對師生間的互動進行反思

化學教學一定要採用對話的形式來進行,這也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交往活動的重要過程。教師一定要在與學生的互動中進行反思,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能否真正投入其角色當中;教師與學生在進行情感交流的過程中是否和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否身心愉悦,這些都是教師要反思的內容。教師通過對這些進行反思,積極地鼓勵學生進行化學知識的學習。

3.對教學方法的反思

化學教師對其教學方法進行反思是最重要的內容。其中包括課堂的教學氛圍能否使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有所提升;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能否對學生起到一定程度的指導作用;如何才能夠為學生創設一種舒適的學習環境等。通過對以上這些情況進行反思,才能夠使化學的整體教學水平有所提升。

4.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對化學進行反思

學生對化學的學習主要是通過對化學過程的感受來體現的,高中化學教師一定要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實踐活動,教師要在對課堂教學進行設計的時候,注重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指導,使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對化學知識的思考,同時還要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化學實踐的過程。在我國新課程標準的改革之下,要求學生一定要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做好對高中化學教學的反思工作,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對化學教學進行改進,從而能夠創造出新型的教學模式,進而使我國高中化學教學的整體教學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小結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對於教學所進行的反思是所有化學教師一定要做的一項工作,這不但能夠對化學這門學科的綜合知識體系進行完善,同時還能夠使化學的整體教學水平得以提升,從而使學生學習化學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進而能夠為我國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化學人才。

高中化學論文 篇五

摘要:伴隨着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各種環境污染行為已經嚴重破壞了地球的生態環境,影響到了人們在地球上的健康生活。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已經成為了全人類共同的呼聲。環境保護意識已經成為了現代人類文明素質的構成部分。對於環境教育來説,高中化學教學是一個十分合適的平台。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開展環境教育,有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化學觀,熟知化學環境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環境素養。現文章主要針對高中化學教學中融入環境教育的教學策略進行研究,以期能為高中化學教學中融入環境教育提供借鑑與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環境教育;教學策略

環境教育是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改善學生環境素養的重要方式,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階段是基礎教育的關鍵時期,高中化學是一門與生態環境有着密切關係的學科。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融入環境教育能夠滿足當前我國環境教育的需求以及生態發展的需求。因此,針對高中化學教學中融入環境教育進行研究有着十分重大的實際意義。

1.高中化學教學融入環境教育的目標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融入環境教育是基本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融入環境教育的目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當前生態環境中化學污染程度越來越嚴重,這是由於人們嚴重缺乏環境保護意識,缺乏環境保護教育而帶來的後果。而在高中化學中融入環境教育可以讓學生了解到環境與人之間的關係,明確高中化學對於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第二,培養學生環境保護的責任感。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融入環境教學旨在讓學生形成生態環境保護的責任感,生態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第三,在高中化學中融入環境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掌握環境保護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形成強烈環境保護意識,進而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確的環境保護習慣。

2.高中化學教學中融入環境教育的教學策略

2.1在化學教材中融入環境教育

在化學課堂中融入環境教育就是將環境保護知識融入化學課堂中,結合環境保護的相關知識來進行教學,讓環境教育與高中化學課堂結合起來。教師可以結合高中化學教材中不同的的知識點來進行環境保護教育。例如,在進行硫與硫的化合物知識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融入酸雨危害、温室效應、硫酸的用途及其污染、酸雨的酸鹼度測定、大氣污染與防治等環節保護內容;在進行氮元素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融入N2O導致温室效應的過程,NO2、NO光化學煙霧,汽車尾氣的處理,磷元素與人體健康、無磷洗衣粉導致富營養化污染等內容;在進行烴類物質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講述有機物的發展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以及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甲烷所引起的温室效應,多環芳烴的致癌作用,氟氯烴導致臭氧層破壞等[1]。在高中化學課堂中,教師在進行不同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機的結合社會生活中所涉及的化學污染與化學環保知識,這樣一來不單單可以讓學生鞏固複習所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同時還能夠更加清晰的掌握化學物質對人類影響的雙面性,增強了環境保護意識。

2.2在化學實驗中融入環境教育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實驗是不可忽視的重要部門,化學實驗擁有其他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無可比擬的優勢。在開展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往往使用各種化學試劑,並且形成各種成分複雜的廢液或廢渣。因此,化學實驗也是高中化學教學中開展環境教育的重要平台。首先,教師要對化學實驗進行規範化管理。在化學實驗過程中教師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操作習慣,切忌在實驗完成後隨意丟棄實驗廢棄物。在開展化學實驗前做好裝置封閉性檢查,在製備毒氣的化學實驗中需要增加尾氣處理裝置。例如,在一氧化碳還原銅的化學實驗中,可以將尾氣中的一氧化碳進行點燃處理,不單單避免了氣體毒害,同時還形成了熱源。又例如,在進行氯氣製備的化學實驗中,只需要使用鹼液將尾氣進行吸收處理就能夠避免化學實驗過程中毒氣的泄露。其次,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實驗環境保護意識。讓學生能夠養成節約使用化學物品的習慣,指導學生對化學物品進行回收再利用[2]。很多學生在使用化學物品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都不考慮到物品的用量,往往存在着浪費的現象。因此,教師可以針對這一情況來進行環境教育,讓學生能夠樹立其定量的意識。例如,要製備1升的氯氣,大概需要4g二氧化錳,則需要使用天平來準確獲取用量,不能再出現浪費的情況。

2.3在化學課堂中融入環境教育

高中化學課堂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平台。因此,高中化學教師要在化學課堂中融入環境教育。例如,在硅酸鹽工業的知識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教授引導學生了解傳統的硅酸鹽工業生產的建築材料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同時,現代社會中環境污染十分嚴重,水體污染、氣體污染、固體污染十分常見,因此教師可以在化學課堂教學中聯繫實際生活來融入環境教育[3]。例如,在進行有機化學知識點的教授中,教師可以告知學生當前空調、冰箱所使用的拂綠烴類、護膚品、塑料製品都是生態環境污染的來源;甲醛是一種無色易溶的刺激性氣體,十分容易被人體呼吸道、消化道與皮膚所吸收,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甚至會導致組織蛋白壞死;水體污染作為一種常見的環境污染現象,導致水體產生污染的原因包括無機污染、有機污染等。大氣污染:在大氣污染中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是主要的污染來源,硫酸廠、硝酸廠所排出的廢氣是重要的污染來源。學生們日常接觸的環境保護與生活現象都包含着化學知識,高中化學教師要善於運用發現的眼睛來在高中化學課堂上融入環境教育,以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3.結束語

總的來説,高中化學是開展環境教育的重要載體之一,高中化學教師要在日常的化學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來開展環境保護教育,根據化學教材、化學實驗與化學課堂來高效的開展環境教育,注重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的運用,將環境教育深入的融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

參考文獻:

[1]吳婕。基於SPSS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研究[J].畜牧與飼料科學,20xx,(03):23-25.

[2]張悦。淺析高中化學教學中實施環境教育的策略[J].數理化學習,20xx,(05):51.

[3]蔣娟。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實踐探索[J].文理導航(中旬),20xx,(09):49.

高中化學論文 篇六

摘 要:隨着新的教育體制的創新改革,教學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知識內容的傳授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創新性的素質與能力的培養。教師在課堂中的身份已經從傳授者逐漸地轉變為了引導者,是學生的顧問、意見交換者。所以,教師應該用更多的時間,投入更多的精力對新教育的理念進行體會和研究。而在化學教學中,學案導學通過引導的方式將教師和學生的教學模式轉換為新的模式。將學生的能力與知識相互統一,它讓學生的學習方式逐漸從接受知識的方向向探索知識的方向轉變。教師也不再對學生進行灌輸性的教學,而是讓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探索方法,體會到能力對學習的重要性,這樣也更符合目前新課標改革的需要。

關鍵詞:高中化學;導學案;教學模式

化學導學案在高中化學這一複雜難懂的學科中引導了學生自己動手的能力。它是一種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學習知識來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習方案。高中化學中,知識內容複雜深奧,而且實踐性很強,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因此,只有在教學中將導學案很好的編寫和運用,才能在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提高教學效果方面上起到促進作用。本文通過對當前化學教學的編寫和運用進行了一次詳細的分析,並提出了一些切實有效的實施方案。

一、編寫導學案需注意的問題及措施

1.將導學作為學案編寫的主要目的

在課堂中,學案的作用是在課程中幫助學生學習。所以編寫學案的最終目的應該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因為化學知識都比較瑣碎,所以在化學學案的編制中,應該以提出問題的方式來作為導學的主要手段,將問題中相關的零碎知識串聯起來,使學生做到舉一反三。所以工作人員在設計化學學案的時候,學案中提到的問題應該源自書本,在書本基礎知識的鋪墊下,對知識內容進行深化和拓展,從而引導學生積極的自主學習,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思維。提出的問題,要在符合學生當前知識水平的前提下,留出懸念,通過這種懸念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究的心理,這也是學案與一般參考書所存在的不同之處,也是學案的一大優勢。

2.合理設計問題難度

目前的高中化學難度相對要大一些,所涉及的範圍也非常的廣。編制人員在對高中化學學案進行編制的時候,切記不要編入過於深奧的問題,如果超出了學生的知識範圍和理解範圍,不僅對學生自主研究的積極性有所影響,也會降低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效率。在編寫過程中,編寫人員應該以課本中的知識作為大綱,設計問題時避免跨度太大。

例如,在原子核外圍的電子這一課題中,可以設計這種問題:(1)電子的環形運動與地球圍繞太陽的環形運動有何區別。(2)在鈉外圍的電子分佈為什麼呈2、8、1排列,2、7、2排列或者是2、9排列的方式會產生什麼結果。(3)電子圍繞運動類似於生活中的哪種物體。

通過這種有選擇性或聯繫性的問題,不僅使學生學到了問題的解決思路,還加深了對要點知識的體會了解。

3.學案要有啟發性

導學案的主要作用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從而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所以,在編制人員編寫導學案時應該儘量傾向於有利於學生探索的方向編寫,簡單來説就是要具有啟發性。

例如,在乙醇這一專題中,可以將酒的發明編寫到學案中,像杜康與酒、怒擲茅台振國威等典故都是很好的啟發學生興趣的案例。

在問題設計方面,應該將引導理念融入編寫過程中,使學案能夠充分地對學生的思維進行調動,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使之在以後的探索中可以熟練運用。

二、導學案在高中化學中的運用

1.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

很多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對教師所講的知識並不理解,無法跟上教師的思路,使得整個課堂沒有節奏感。而導學案就可以通過引導的方式在課前讓學生進行一次大體的瞭解,做好學生的預習工作。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課前瞭解課程的主要內容和學習目的,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思路。這樣在課堂中就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教師的意思,緊跟課堂節奏,使學習效率增倍。

2.課堂中的使用

課本的內容一般都較為容易,無法讓學生得到進一步的鍛鍊,而導學案恰好可以起到這一作用。教師可以通過學案中所涉及的難點和學案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和講解,根據不同的時間段進行不同難度的訓練,使學生進一步熟練運用所學的知識,並能夠及時的鞏固。

3.明確學案運用中的作用

隨着化學導學案的增多,有些教師對導學案產生了誤解,在教學過程中過度地使用教學案而忽略了課本上的知識學習。課本中的知識是整個知識的基礎,只有將基礎知識運用熟練後,才能對更高難度的問題進行探索。而教學案在這一過程中起到的是引導和輔助的作用,而不是主導作用。教師應該以課本內容為主,學案內容為輔,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教學方案,對學生進行體系性的綜合教學。

目前教師逐漸對導學學案引起了重視,這也使導學案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導學案通過引導和訓練的方式,將教學過程中的知識和能力聯繫起來,讓學生可以親身體驗知識的發生過程,同時也讓學生對知識的瞭解起到鞏固的作用。導學案在高中化學這種高難度的學科中起到了梳理作用,將繁多的瑣碎知識點聯繫在了一起,使學習的內容更加全面,也降低了學習難度,使學生的課堂生活輕鬆愉快。所以,只有結合目前的學習情況對導學案進行合理的編寫,並加以運用,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從而實現現代化教學。

國中化學教育中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探究論文 篇七

摘要: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和學生要具備綠色化學理念,在恰當的時機滲透給學生綠色化學的理念,並利用教具來構建環保化學課堂,教會學生學以致用,深入理解綠色化學思想,從而讓學生在提升化學素養的同時,成為具備環境保護意識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綠色化學;環保課堂;化學教學;生態平衡

在化學教學中會經常用到各種化學試劑,其中的一些化學試劑本身對環境會造成不良影響,還有一些化學實驗過程中會產生毒害氣體。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綠色化學思想,減少化學實驗對自然環境的危害。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學會採用更為科學的方法做實驗,並能夠將在化學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維護生態平衡。

一、把握時機,滲透綠色化學理念

現代高中化學中涉及到了多種與綠色化學相關的知識點,教師應當把握好時機,向學生滲透綠色化學的理念,讓學生認可和接受綠色化學的觀念,並能夠通過化學學習樹立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這就要求教師應熟悉每節課的知識點,瞭解其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並能夠引導學生全面學習相關知識,並教會學生運用課本上所學的內容來處理實際問題。教師可以從教學案例入手來強調化學知識中與綠色化學相關的內容,並在練習環節引導學生運用綠色化學的觀念來解決問題。特別是在課堂檢測和階段性檢測中,教師要注意強調以綠色化學為基礎,鼓勵學生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學習和運用化學知識。例如,在學習“促進身心健康”這一章內容時,其中涉及到的合理選擇飲食和正確使用藥物兩節課程,就與綠色化學中的維護生態平衡、提升資源利用率、避免資源的浪費等觀念相通。因此,教師在教授這部分內容時,就可以適當向學生傳授綠色化學理念,讓學生認識到應當從日常生活中入手,從自身做起,養成合理選擇飲食、不浪費的好習慣。還有“保護生存環境”一章秉承了綠色化學的理念,從“改善大氣質量”“愛護水資源”“垃圾資源化”的角度闡述了保護環境、提升資源利用率的重要性。教師在講解這部分內容時,應把握好時機,配合教學內容向學生傳遞綠色化學的思想。

二、利用教具,構建環保化學課堂

在高中化學課堂上滲透綠色化學的理念,還需要學生認識到保護環境對人類發展起到的重要作用,真正認識秉承綠色化學理念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合理利用教具,全方位向學生傳遞綠色化學理念,讓學生深入瞭解環境現狀,認識到環境污染、生態的失衡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帶來的不利影響。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環境污染的現狀,讓學生直觀瞭解到人類的發展對自然環境帶來的破壞,逐漸形成環境保護的理念。教師還可以利用化學實驗模擬人類破壞生態平衡的過程,從反方面向學生論證綠色化學理念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同時,在高中階段需要學生學習的化學實驗較多,有部分實驗操作起來相對困難,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氣體、沉澱物質等會給環境帶來不良影響。針對這類實驗,為了減少實驗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也為了避免學生操作不當造成實驗失敗,教師可以直接向學生播放實驗視頻。這樣,教師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清晰地觀察實驗現象,而且可以隨時暫停實驗視頻,向學生講解各實驗步驟中出現的知識點。例如,關於“石油、煤和天然氣的綜合利用”這一課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去查閲相關資料,瞭解與石油、煤、天然氣的提煉和應用的相關內容。在教學中,教師也需要利用多媒體來向學生播放石油、煤、天然氣的形成、提煉的過程,並向學生全面介紹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同時,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到石油和煤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引導學生蒐集和總結出減少二者對空氣的影響的方法。這樣,教師既利用教具向學生形象的講解了課本上的內容,又構建了環保化學課堂,落實了綠色化學理念。

三、學以致用,深化綠色化學思想

為了滲透綠色化學理念,構建環保化學課堂,教師可以從學以致用的角度入手,引導學生將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化學知識進行整合,學會將其利用到化學實驗的改良和解決實際問題中,深化綠色化學的思想。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制定課題,並和學生討論,一起針對會產生有毒有害化學反應物的實驗進行改良,從提升化學藥品使用效率、減少毒害物質產生數量的角度入手,來深入落實綠色化學理念。同時,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需要利用課餘時間查閲資料、並與其他同學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課後任務,讓學生步入到現實生活之中,去感知綠色化學的理念,並能夠運用綠色化學理念來改善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平衡。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更為科學的角度去配置化學實驗中常用的酸鹼溶液,提升化學試劑的利用率,從而實現一些化學試劑或試驗器具的重複利用。實踐中運用已經學過的化學知識,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化學綜合素養,而且達到深化綠色化學思想的目的。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把握時機滲透綠色化學理念,深化綠色化學思想,利用教具構建環保化學課堂,以提升高中生的化學素養,使他們成為具備環境保護意識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映暉。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綠色化學理念初探[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9(03)。

[2]楊水金,侯倩,蔡千喜,等。中學化學教學中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J]。湖北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