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中化學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53W

高中化學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高中化學教學論文 篇一

一、利用化學實驗,幫助學生導入新的教學課程

高中化學實驗不僅僅是學生學習化學的一種輔助,更是他們學習化學的一種精神動力。化學實驗多表現為有趣、神奇的特點,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去探索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化學實驗這個特點,將一些小的化學實驗作為一個課前導入來引發學生的思考,然後再通過知識的講解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原理。特別要注意的是,化學實驗課堂引入一定要具有客觀性和可觀察性,讓學生由現象出發,去探究本質。這也就要求化學實驗和問題教學法相結合,教師一方面提問問題,利用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另一方面要將問題設置得有開放性,不能夠隨意抹殺每個學生的看法。甚至可以給出學生多個假設,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向着更多方向去思考。如果學生在理解實驗主旨時出現偏差,教師要及時做出糾正。因為課堂導入本來就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如果出發點就是錯誤的話,那麼就事與願違了,甚至會導致不好的後果。

二、利用化學實驗,要注重實驗的生活實際性

在很多人看來高中化學實驗有一層神祕的面紗,不敢讓人靠近,別人也休想輕易地瞭解他。這種表面現象讓很多人對化學實驗“又愛又懼”。特別是對於正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高中生,也許他們內心很想去嘗試做化學實驗,可是繁瑣的步驟、複雜的實驗原理、種類多樣的實驗藥品都成為阻礙他們的因素。因此,教師在設計化學實驗時,特別是一些用來幫助學生理解化學原理和記憶化學知識的一些實驗,一定要簡單化、生活化,如果能夠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就去做這些小實驗,那是最好不過的。例如,在教學金屬和非金屬這一章節的時候,如果想要讓學生對這兩類物質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就可以拿生活中最常見的鐵和石灰石等來和酸做實驗,然後通過反應現象的不同,或者是輔助產物驗證的方法來將產物和現象做比較,從對比中對這兩個知識都能夠加強記憶。而且在做鐵與酸反應的實驗時,可能會因為鐵鏽的原因而出現不同的現象。而這又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機會,讓學生了解金屬及其化合物的各種性質。最後要對這些實驗現象做一個比較、整理、總結,這樣才能夠保證表觀的實驗現象成為學習的一種途徑,成為積累知識的一種方法。

三、利用化學實驗,要注重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

高中化學實驗是輔助學生學習化學的一種途徑,因此,它應該是輕鬆的、愉快的,也應當是具有一定自主性的。很多教師在使用化學實驗教學時,容易忽略學生學習主體性這一特點,將多數的精力集中於學生學習知識和學習化學實驗步驟之上。特別是教師對化學課本和實驗方案的一些盲目遵從,讓那些即使接受了實驗教學的學生也特別缺乏實驗探索能力。化學實驗教學不是一種步驟的死死追尋,而應當是一種自我認識方法,用來檢驗或是推出化學原理。因此,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可以幫助學生去自己設計化學實驗。有很多教材上的化學實驗較為古老,一些新的儀器和藥品也能夠很好地完成這一實驗原理的檢測。因此,化學實驗是在不斷更新和改變的,教師也要尊重學生的一些想法。總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創新實踐,更是化學教學史上的一大改革,是教師、學生都要深刻認識到的。在教學中踐行新課改的要求,讓化學實驗教學更具創新性、實效性。

高中化學論文 篇二

摘要: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教學要整合教材的內容,以學生實際生活中的化學為切入點,減小高中化學知識教授的難度,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學的方式分析化學重難點知識。因此,教師要掌握教材的使用要點,正確的引導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教材的教育價值,對此,本文以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為例,首先分析了其教材內容的優劣勢,並對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的有效使用方法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蘇教版教材;有效使用方法;高中化學

高中是學生學習及發展的黃金時期,在該階段化學開始逐步的朝向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所以學生學習化學知識尤為重要。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需要靈活地使用教材,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能夠更好地提升整體化學專門學科的教學效果,豐富學生化學知識的儲備量,明確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的優缺點,深入探究教材的有效使用方式,才能發揮出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教學的獨特優勢。

一、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內容的優劣勢

1。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內容的優勢

實驗是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中尤為重要的板塊,且其在編撰的過程中也會將重心投入到實驗內容方面,會詳盡的論述實驗相關的步驟以及過程等。教師藉助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可以更好地鼓勵學生,讓學生能夠自主的去參與到化學實驗活動當中,調動學生的感官感受,學生可以親身實踐,直接接觸化學知識,感知化學知識的魅力,加深該化學課堂知識的印象,深入地瞭解該模塊知識。在新課標的引導下,教師要利用化學實驗,明確學生的主體課堂地位,這樣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主觀能動性才會越來越強。此外,這類教材內容編撰的創新性也會比較強,其所編寫的內容理解難度比較小,語言較為簡捷且通俗易懂,所以學生會較好的利用化學教材。教師在應用這一教材講解化學知識時也夠更加的便捷,把多種類型的知識內容相整合,也可以將其內容分別投入到不同的板塊內,有針對性的開展化學知識講解工作,讓學生掌握相對應的化學知識學習方式,豐富學生學習體驗感受。

2。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內容的劣勢

在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中,實驗問題的內容較少,並且其所設計的化學實驗內容並不能較好的貼合高中學生的實際生活,這就使得學生在使用其所掌握的化學知識時,並不能抓住其知識點的重心,也無法瞭解化學實驗組織的意義。比如,在講解“氯氣的性質”這一知識點時,其設計的實驗內容會把玻璃棉放置到集氣瓶當中,之後再投放兩小塊鈉,將氯氣導入到其中,讓學生觀察這一化學實驗所產生的現象。但是在實際開展化學實驗時,依照教材的步驟,循序漸進的開展實驗,其所表現的化學反應會比較微弱,學生並不能較為直觀地觀察出實驗的變化,這就使得學生在參與實驗學習活動時的興趣逐漸的變差。另外,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和其他版本的教材對比,該版本教材中所設計的化學實驗操作難度會比較高,其並沒有綜合考慮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一些化學實驗的設計步驟較為繁雜,實驗操作的難度也會比較高,這就會使得學生學習該模塊知識的心情過為焦躁、緊張,無法較為深刻地理解其知識,同時教師講解知識的難度也會比較大。

二、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的有效使用方法

1。二次開發教材

教師在講解化學知識時,不能單一性的完全憑藉教材教學,而是要結合具體的教學狀況,合理地選用教材的內容。例如,若班級當中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化學能力,同時掌握了相應的學習經驗,那麼教師在應用這一教材講解化學知識時,就應當分析其實際的教學狀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使得其所講解的化學知識內容以及方式更加適合班級內的學生,發揮出教材應有的價值及成效。並且在使用教材時,教師要費一定的心思去研究如何高效地使用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確保其應用方式的有效性,二次開發教材,讓“教材”能夠轉變為“學材”,切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化學學科結構。使得學生可以正確地分析自身已經掌握的化學知識結構,完善自身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讓學生閲讀化學教材的內容,通過閲讀的方式,找出問題並解決問題。針對一些不符合實際的化學實驗教學內容,教師要科學地使用教材,滿足學生的學習訴求,選擇較為典型的化學實驗,組織學生進行實踐。在選擇化學實驗時,需要選擇化學反應較為明顯的實驗,同時要保障其實驗操作的安全性、簡單性,通過開展化學實驗教學工作,讓學生學習化學知識自信心變得更強。

2。合理地設置提問

提問始終是教師在講解化學知識時較為青睞的一類教學方式,這是因為提問能夠讓學生自主的思考並探索其知識點,同時學生學習其模塊知識的慾望也會更加的強烈,所以教師要明確課堂提問的方式,合理地使用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讓學生能夠探索有效的文體,教師和學生也能夠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同時讓其相互瞭解。在以往的化學教學課堂上,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式過於固化,且十分的生硬,為了能夠更好的使用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教師要儘可能地優化實際提問形式,設置預習任務,讓學生能夠對即將學習的內容進行探索和研究,找出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要在課堂上設置教學問題,提問學生相關的內容,這樣會更好地瞭解學生預習狀況,適時的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掌握新課程當中的化學知識點。藉助這些化學問題,讓學生在小組當中思考並探討,可以使用積分制度,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利用這種良性競爭的方式,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不管是在預習環節,還是在複習環節,都必須要科學合理地使用高中化學教材,以教材的知識內容為出發點,有針對性地提問學生,這樣學生才能夠認識到教材在學習中所佔據的地位,從而正確的使用這部分教材。教師也要利用這一教學方式,瞭解學生的學習訴求,讓學生能夠進步,提升學生科學素養品質,將化學實驗在科學探究能力當中的引領效應更好地發揮出來。

3。驗證實驗科學性

化學這門學科始終會以實驗為核心,所以在開展實驗教學活動時,教師不但需要分析該門學科的特徵,創建出更為多元化的科學探究活動,同時還需要將化學實驗在化學課當中所佔據的核心地位更好地發揮出來,促進學生實踐及創新精神的發展。化學實驗可以檢驗學生的觀察以及實踐製作等能力,由於這些化學實驗內容有所不同,所以其所設定的評價目標也應當多樣化,結合實驗的類別,選擇相對應的評價以及實驗驗證方式。比如,在講解證明“氫氧化鐵膠體能夠淨化渾濁的水”這一實驗時,教師在進行課堂演示的過程中,由於一節化學課的時間有限,所以並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看出明顯的淨水效果,這就會使得這類演示實驗完全失去了教學的價值,所以教師要結合理論知識及實踐教學,合理地安排這一實驗教學活動,提前進行實驗的科學性驗證,讓其在講解其實驗知識時能夠更好地説服學生。

4。初高中銜接教學

首先,要做好知識的知識點的銜接。將化學基礎技能投入到化學實踐活動當中,同時明確初高中化學知識的連接點,拓展深化知識點,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這門學科的基礎知識。比如,在講解“氧化還原反應”這一知識時,這節知識能夠將國中和高中的知識較好地銜接在一起,且該節課程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講解該知識時,教師如果直接以元素得失電子為教學的切入點,那麼其就會和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相脱離,所以教師應當站在得氧失氧的立場上,幫助學生構建該知識的概念,這樣學生才可以更好地掌握其知識點,防止學生產生畏難的心理情緒。用其已經掌握的知識作鋪墊,引導學生輕鬆地學習該模塊的知識,讓學生自主去預習,通過探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夠正確的標註出化學式當中任意元素的化合價。其次,是教法的銜接。教師要確定學生所需要複習的內容,幫助學生構建化學知識體系,一同編制複習計劃,其計劃要有助於學生初高中化學知識點的銜接,讓高中化學知識能夠更加的深入。教師還需要多和學生進行溝通,使用更為豐富的教學對策,讓學生的學習興趣變得更加的濃郁,同時讓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獨立化的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鼓勵學生質疑精神。最後,要進行學法方面的銜接。高度重視初高中教材銜接方面的問題,這樣才會使得整體高中化學教學活動開展的更加高效、科學。教師要正確地認知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的優缺點,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態,讓學生能夠掌握更為豐富的化學知識,端正化學知識的學習習慣,同時提高學生化學素養水平,給學生日後的發展做鋪墊。此外,教師還應當勇於嘗試、創新整合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的內容,做好教學銜接等各方面的工作,讓學生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變得更加的濃郁。

參考文獻:

[1]宗磊.蘇教版高中化學課程中拓展型知識的應用方法[J].新智慧,2020(03):122-123.

[2]屠藴秋.基於蘇教版高中化學的微課設計及實踐研究[J].新課程導學,2020(18):65.

[3]楊道靜.蘇教版高中化學“問題解決”欄目的認知方法和教學構建[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5(15):60-61.

[4]張瑩.簡析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中實驗教學的關鍵[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5(10):08-09.

[5]湯亞蘭.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中的科學方法體系[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5(11):133.

高中化學論文 篇三

摘要:為了不斷提高高中化學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更好地解決教學相關問題,對高中化學青年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對高中化學青年教師教學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研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更好地認識到高中化學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滿足當前高中化學教育教學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化學教師;存在的問題;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誌碼:B文章編號:1674-8646(20xx)12-0095-02

1高中化學青年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整體設計不足

根據當前高中化學實際教學狀況來看,部分青年教師對於高中化學教學內容缺乏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不能很好的掌握教學內容的要點和真正含義,教學整體設計不足,教學問題設計廣度和深度不夠,缺乏科學有效的規劃,層次不清。如必修二介紹有機化合物乙酸乙酯的製備時,大部分青年教師並沒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化學基礎認知,只強調操作順序,在教學中沒有讓學生參與實驗過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極不牢固。

1.2青年教師的思維和知識有限

目前,雖然很多青年教師的專業知識能力是可以肯定的,但也受限於其思維和知識的侷限性,很難幫助學生養成發散性思維。如鈉在常温下會生成氧化鈉,點燃或加熱條件下會生成過氧化鈉,有的學生會認為鹼金屬元素會如鈉一樣都會生成相應氧化物和過氧化物,這明顯是教師在授課時只突出了物質共性,而忽略個性造成的。又如學生在回答運動員手上擦的鎂粉其成分時,就回答是鎂粉或氧化鎂,甚至有人回答是硫酸鈣或熟石灰,其實鎂粉是碳酸鎂的粉末,學生對這些問題的回答都反映出了高中化學青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思維和知識有限所導致的求同思維方式。這些現象與我們一直提倡的創新教育理念相違背,造成了學生在化學領域學習和實踐的侷限性。

1.3實驗操作和設計不規範

由於青年教師缺乏一定的教學經驗,不能很好的掌握高中生學習特點,致使某些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超出了學生的能力範圍,學生在實驗操作中屢受挫折,手法生疏,很難體會到實驗的關鍵點和要點,難以領略其中的含義。高中化學實驗中常常出現一些學生實驗操作不連貫、次序顛倒、裝置安裝不協調等問題,往往要開始實驗了,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這樣,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消極情緒。實驗過程中各種狀況頻發,實驗台上往往是一片狼藉,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這與青年教師日常實驗教學的隨意性有直接的關係。

1.4現代化媒體設施應用能力不強

青年教師之前並沒有從事過教育工作,缺乏教學問題設計經驗,教學課堂規劃能力不足,無法獨立完成課件製作。雖然大多數青年教師都會多媒體操作,但僅僅是利用其將課本上的概念和習題照搬照抄,很難發揮先進教學軟件在化學教學當中的作用,無法突出教學重點、難點,反倒被某些色彩斑斕的動畫搶奪學生的注意力。並不能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優勢挖掘學生的思維潛力,只是走馬觀花的進行幻燈片的切換,對於他們來説只是教學工具的逐漸豐富;有部分青年教師對課件和板書之間的關係仍協調不好。

2高中化學青年教師教學問題產生的原因

2.1滿足現狀,缺乏專業追求

目前,高中化學青年教師多是80後,他們有着鮮明的時代特徵,對於生活工作的舒適要求很高,很多人都滿足於現狀,認為已有知識貯備已經能夠應付當前教學要求,受限於高中教學內容,慢慢的他們就將曾經學過的知識遺棄到記憶的角落裏。當然學習源有限,高中閲覽室、培訓體系等也沒有給教師提供很好的自學條件。高中青年教師很少訂閲專業理論圖書,加之缺乏適當的專業交流和溝通機會,很難形成科學系統的教學認識。

2.2缺乏深入的教學研究

大多數高中化學青年教師對教學內容不求甚解,沒有針對當前的高中化學教材展開深入的研究。青年化學教師認為高中化學知識過於淺顯,認為對其內容早已爛熟於心,而且還在不斷的重新講解,完全不需要再費心思去研究其教學設計意圖,沒有領悟其真正的教育意義。有的青年教師甚至對教研活動反感,認為是形式主義,滿足於集體備課,化學教學活動設計和組織一直沿用傳統模式。

2.3缺乏基礎實驗機會和規範多媒體的使用

部分青年教師並未考慮到高中生的實際需求,反倒是從自己的角度認為基礎實驗太過簡單,認為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掌握,無須浪費時間和精力去做基礎實驗,這就造成了學生在實驗操作中出現或多或少的基礎操作問題。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備課時準備不充分,安於多媒體課件使用,而沒有考慮到如何才能夠發揮課件的輔助教學、挖掘學生思維的作用。

3高中化學青年教師教學問題的解決對策

首先,重視對青年教師教學基本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建立健全教師訓練、考核制度,細化教師責任,貫徹落實各項教學教育措施,幫助青年教師樹立明確的發展目標,訂立崗位責任制。其次,培養青年教師專業研究興趣,使其深入研讀高中化學教材,認真比較新舊教材的差異,瞭解高中化學知識結構,形成科學系統的化學教學理念。再次,重視實驗操作和研究,組織青年教師開展化學基礎實驗,提高其實驗操作技能,增加青年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幫助青年教師瞭解這一階段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於幸汝。論高中化學實驗中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J]。學苑教育,20xx,(4):67-68.

[2]張贊源。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J]。廣東化工,20xx,(11):33-35.

高中化學論文 篇四

摘要:基於教學評價與學生元認知能力的關係,引出了高中化學教學評價中學生元認知能力的培養措施,從豐富評價指標、主體評價、利用“覆盤”、評價教學效果四方面闡釋了元認知能力培養的方法。在教學評價中培養學生元認知能力可幫助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走出模仿學習的困境,讓學生在認知的基礎上發現認知邊界,從而突破限制,從感知、記憶與思維的昇華中提高學習成效。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評價;元認知;培養措施

元認知由美國心理學家約翰·弗拉維爾提出,是對認知的認知,包含認知的知識、認知的調節、認知的體驗、認知的結構。元認知與認知的區別在於,認知是人類對待事物的直觀感受,元認知是基於認識事物的概念而形成的內在的抽象認知活動。培養學生元認知能力,需藉助認知調節與情感認同,合理運用教學評價,最終促進學生思維的進化。

一、教學評價與學生元認知能力的關係

1、元認知能力習得過程。元認知能力強調認知主體對認知的整體過程的監控、調節與評價,是對認知主體的巨大考驗,它要求認知主體可以從教學過程中掌握自己的學習狀態,即懂得如何監控學習、計劃學習與評價學習。按照功能性區分,元認知能力習得過程可分為理論知識教授、發揮主觀能動性、掌握策略方案、認知學習過程、總結與反思五個環節。

2、教學評價對培養學生元認知能力的促進作用。評價是人類活動中一種特殊的存在形式,讓人類的行為有目的性與方向性,任何人類活動都需要評價。從本質上講,教學評價促進了學生各項能力的提升,有效提高了教學成效。元認知作為人類對外界感知的自我再認知,需要正向的引導與激勵,讓學生產生正向的發展意願。教學評價通過評價內容、評價方法及特定的評價量表讓學生在潛意識中塑造認知,對學生元認知能力的培養有導向價值。

二、高中化學教學評價中學生元認知能力的培養措施

1、豐富評價指標。現代化教育強調素質與成績兼備,需做到二者權衡。傳統以成績為唯一指標的評價方式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需豐富評價指標,將學生主體發展與素質養成作為評價的要點,同時兼顧實操能力,這些評價指標是培養學生元認知能力的重要媒介。通過多元評測的方式,把握學生特點,為深入培養學生元認知能力指明方向。案例分析:開展“顯現思維”的活動,所謂顯現思維就是教師將自身的思考過程通過圖示表徵的方式讓學生了解與學習,然後轉變思維,站在學生的角度同樣運用圖示表徵的方法復刻學生思維。學生的任務是比對兩種思考方式的異同,從而發現自身認知的侷限。“顯現思維”的訓練可讓學生了解到自身認知邊界,讓學生重新定位自身角色,並從體驗中優化學習措施。

2、主體評價。評價是一個指正、激勵或表揚的過程,傳統評價模式的弊端在於單向性過強,缺乏學生的反饋與交流。高中化學作為實驗教學佔比較多的科目,教師很難給予班級學生全面關注,導致評價過於片面。為了解決此問題,需更改評價主體,推行主體評價的方式。案例分析:教學《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一課,由教師講述實驗最終目的,讓學生髮散思維自主設計實驗流程,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完成實驗操作。針對學生的總結匯報,先讓學生自審。通過自我評價讓學生對自身的認知活動進行思考,從情感、策略、知識框架等方面做出自省,同時採取與自身個性相匹配的調節措施。元認知因素包含自我評價的各個環節,引入自省可加強學生對自身學習能力的認知,有利於形成持久的智力思維模式。

3、利用“覆盤”,引入筆記評價。覆盤是一種高效的元認知能力,源自圍棋,大意為:將下棋過程從頭至尾重新復擺,總結每步棋的得失,從中總結經驗。筆記評價可以用“覆盤”指代,即通過課堂筆記融合新舊知識進行多次複習,從中總結經驗,提升自身認知體驗、豐富元認知知識。覆盤是一種化抽象為具體的感性認知過程,它可讓學生形成理性的邏輯思維。案例分析:教學《元素週期表》一課,教師可引導學生做好複習筆記,通過文字監控思維過程。通過整理筆記,彙總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排布、化合價與原子序數變化的週期性關係、化學性質的內在聯繫等。筆記評價豐富了評價方式,讓學生在挖掘、總結、再挖掘、再總結中不斷優化思維模式,從而形成新的學習策略。

4、評價教學效果。元認知是對主體認知的辯證與昇華的過程,監控着學生個體思維。作為思維整體結構的內在組織形式,承擔着調節、提升與控制的作用。從高中化學教學視角分析,學生的感受就是對教學的監控,其反饋分為正向與反向,前者有利於調節,後者阻礙優化。基於此,需實現教學效果的實時反饋,讓學生參與到化學教學的評價中,訓練學生元認知能力。首先,教師需營造民主的反饋環境,讓學生暢所欲言,引導學生對化學題一題多解的不同思路進行復述,從中選取最優解,讓學生帶着辯證思維進行學習,從而學會元認知的優化遷移,促進師生共同進步。本文圍繞高中化學教學評價中元認知能力的培養進行研究,目的是釋放學生潛力,取得最優教學效果。文章從受眾、方法與角度進行了元認知能力的培養分析,實現靜態的認知能力與動態的認知活動相結合,最終讓學生學會調節認知,並形成情感認同。

參考文獻:

[1]成聖華.高中化學教學評價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元認知能力[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9(06).

[2]樂聰雲.基於認知結構測定高中生化學認知障礙點的研究[D].江西師範大學,2020.

高中化學論文 篇五

摘要: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的培育是核心素養培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此維度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可以為新課改工作奠定良好的基調。因此,高中化學教師應嚴格以2017年版化學課程標準為依據,建立知識鏈接,夯實學生的化學知識理論基礎;創設更加豐富的化學學習情境,增強學生的化學學習體驗;儘可能地完善評價機制,促進教學行為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高中化學;核心素養;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2017年版)對於各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進行了界定,據此引導各個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朝着核心素養的方向發展。高中化學教學具有“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五個維度的核心素養內容。“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作為核心素養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了解、認識、解決化學常見問題的基礎,每年的大學聯考試題也常常圍繞該核心素養來考查學生。為此,高中化學教師需要採取有效的教學策略落實學科素養的培養。

一、建立知識鏈接,夯實基礎理論學習

高中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必須要更加深入,如果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較低,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相同理論情境下條件如果隱蔽,就會出現各種錯誤,這是化學基本理論內涵掌握不到位的集中體現,而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很難實現“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的滲透。在學習對應化學概念時,教師可以以學習遷移的方式來進行,高中化學零散知識較多,學生學習起來如果沒有一定的系統性就會很吃力。例如,學習“物質的量”這一概念時,它是高中化學的基礎,阿伏加德羅常數是歷年大學聯考命題的熱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之前學生學習的長度或者質量等物理量作為參考,使學生意識到物質的量就是一種物理量,用NA來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判斷和計算一定量的物質所含微粒數的多少。由此,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形成密切的聯繫,學生此時的認知也提升到了更高的層次:意識到這些量都是物理量,實現了新知識和舊知識的全面整合和歸結,對物理量的認知更加深刻。當然,教師還可以採取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的方式對化學概念進行詮釋,這樣的基礎知識學習有探究性的意味,對於學生進入深度學習狀態是有利的。再如,以“離子反應”這一概念的學習為例,教師可以使用演繹推理的方式,鼓勵學生從電解質電離的角度對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過程進行深入理解,這樣學生就能更快地理解電離的概念。此過程將概念與情境融合了起來,是知識鏈接的重要手段。在高中化學中,這類問題與實際聯繫較為緊密,當前的新大學聯考題型多樣,但基本都是對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的測試,教師在平時複習時應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和應試能力。教師的課堂教學要以課程標準為依據,找到知識鏈接的切入點,實現理論知識學習過程的優化設計,鼓勵學生以科學探究模式、分組探討方式、遷移類比方式、演繹歸納方式進行基礎概念的學習。當高中學生對基礎概念有了深刻的認知,自然能夠更快地理解“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的深刻內涵。

二、創設豐富情境,形成良好基本觀念

主動探究的科學精神是學生“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鍛鍊的前提和基礎。但在實際的高中化學教育教學中,灌輸式教學模式依然存在,學生習慣於等待教師告訴自己解答問題的思路,而不是主動探究,一旦這種科學探究的習慣沒有養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的培養就處於“無米之炊”的狀態。為此,教師要構建更加多元化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在教學中滲透“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例如,以“鋁和鋁的重要化合物”這一知識點的學習為例,其教學流程為首先使用多媒體圖片展現閃亮的藍寶石或者紅寶石,在學生觀察時設置問題進行引導:這些藍寶石或紅寶石是由什麼成分構成的?它們有怎樣的化學性質?然後引入Al2O3(氧化鋁),鼓勵學生想一想:生活中的鋁製餐具不能用來存放或者蒸煮酸性或者鹼性食物,這是為什麼呢?由此引導學生進入生活化的情景中。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完成對應的實驗探究任務,主要是Al2O3與酸和鹼發生反應的實驗,構建實踐性情境,鼓勵學生在實驗對象變化的過程中,思考兩性氧化物的化學性質:既可以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又可以與鹼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接着教師鼓勵學生使用對應的化學藥品來進行探索,彙報對應的結果,使學生初步瞭解氫氧化鋁的性質。最後教師播放斯達舒的廣告視頻,為學生展現斯達舒膠囊的説明書,繼而使學生意識到其主要成分也是兩性氫氧化物。上述情境創設得比較多,探究性很強,在獲得一個結論後,教師很快引導學生進入知識認知的矛盾點,鼓勵學生打破思維定式,使用實驗進行探究,直到獲得對應的結論。學生在層次遞進的探究格局中,不斷強化對知識的認知,“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得到了良好的鍛鍊。由此足以證明,情境創設法在高中學生化學核心素養培育中的價值。

三、完善評價機制,推動教學行為優化

在高中化學學科中,“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的培育,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學評價機制,這對於引導實際高中化學教學朝着更加優化的方向發展至關重要。首先,在學習對應課程知識點時,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要將“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滲透其中;接着,在佈局對應教學內容和選擇教學策略時,教師要思考這是否有利於“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的培養;最後,在課程結束後,教師要反思實際“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鍛鍊的效果如何,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以不同條件下的物質與相關屬性參數之間的關係探究為例,純水在25攝氏度的條件下,pH一定大於在80攝氏度條件下純水的pH,這樣的題設考查的就是純水pH與温度變化之間的關係,如果學生對這樣的變化沒有清晰的認知,就可能在這樣的題設情境中出現失誤。教師在發現學生在這種判斷題上出現錯誤之後,就明白學生此知識板塊中的變化意識並沒有得到樹立,此時教師就需要採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改善,引導學生以實驗探究的方式去測試對應的pH,由此更加深刻地理解pH與温度之間的關係。在這樣有針對性的探究中,學生開始意識到變化是無處不在的,條件的變化會引起內部的變化,也就是説宏觀現象和內隱的微觀變化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繫,而化學學科就是關注這種變化現象的學科,因此,學生要學會以變化的視角去審視各種現象,並不斷探求其中的規律。教學評價對於教師來説就是反思上一堂課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依靠對應的測試瞭解學生“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的培育情況,並據此創設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情境,改變之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缺陷,這就是教學評價機制構建的價值所在。綜上所述,高中化學“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的鍛鍊,並不是想象中那麼簡單的,高中學生要在更加理想的化學知識體驗、化學知識探究、化學問題解決、化學實驗操作中去認識變化和平衡,這對於實現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培養至關重要。作為高中化學教師,在高中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過程中,要考量多個能力培養的訴求,不僅要關注交互性還要關注獨特性,繼而制訂更加有效的高中化學教育教學方案

參考文獻:

[1]王后雄。基於“素養為本”的高中化學學業水平考試命題研究[J]。中國考試,2018(1)。

[2]吳星。對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認識[J]。化學教學,2017(5)。

[3]蘭萍秀。高中化學核心素養導向下的核心概念教學——以“化學平衡”教學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2)。

高中化學論文 篇六

摘要:自核心素養教育理念提出後,模型認知作為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組成部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高中化學課堂引領學生模型認知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模型意識;靈活導入概念模型,便於學生直觀認知和掌握化學概念;重視模型檢驗,強化學生模型認知能力的應用效果。多措並舉,不斷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優化高中化學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化學;模型認知;引領方法

近年來,我國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基於模型認知的高中化學教學研究工作逐漸深入,有效提升了學生在高中化學學習中的模型認知能力。但是,大部分高中生的模型意識、模型認知能力、模型應用水平仍然有待提升,亟待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強高中化學中對學生模型認知的科學引領。由此可見,思考高中化學教學中對學生模型認知的引領方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以學生為主體,激發模型意識

高中化學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模型認知能力,端正學生的模型認知態度,要先激發學生的模型意識,讓學生能以意識為內部驅動力,對模型產生好奇心和探索欲,自主認知模型,思考模型的構建與應用,參與到模型教學中,夯實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符合《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要求,建設以學生為主體的模型認知教學模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以創新、優化課前準備,讓學生參與到課前預習中,將模型思想和模型建構融入預習過程中,便於學生課前思考教學內容中的各種模型,聯繫新、舊化學知識,強化模型意識,提出建模假設,在課上與教師和其他學生交流建模假設問題,進一步促進自己的模型認知能力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1必修》(以下統稱“必修1”)“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這節課前,教師給學生提出了研究問題“海水中的元素以哪些形式存在”,讓學生圍繞這一問題進行課前預習,為學生在問題研究過程中形成模型意識創造便利條件,提供充足空間,鼓勵學生調用學習過的化學知識進行建模假設。有的學生提出了海水中的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有的學生提出了海水中的元素以單質的形式存在。學生提出建模假設的過程中,模型意識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給模型認知帶來了多種思路,避免了學生思維單一受限或者過於分散,強化了學生預習過程中模型思維的專注度,給學生形成與提升模型認知能力做好了基礎鋪墊。

二、導入概念模型,促進直觀認知

分析高中化學教學內容可以發現,其中的抽象化、複雜化概念知識很多,一旦教師沒有增加概念教學的直觀性,很容易出現學生理解困難、學習受阻、掌握不到位等問題,影響教學質量,不利於學生模型認知素養的落實。因此,在設計化學概念教學活動時,教師要靈活導入概念模型,以其直觀化的教學優勢,利用符號、文字、圖像等直觀展示事物規律,突出事物特徵,簡化學生對化學物質形成及其應用的體會過程,便於學生學會解決問題和探究問題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高化學思維品質。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概念圖呈現不同化學概念之間的聯繫,促進學生梳理化學知識結構,深入分析和掌握化學條件、化學元素具有的密切關聯。例如,在教學必修1“化學物質及其變化”這節課中的“物質的量”時,物質的量的單位是摩爾,簡稱摩,符號為mol,在高中化學教育理論知識體系中佔據重要地位,是貫穿學生化學學習全過程的基本物理量之一。學生學會並掌握物質的量的概念,能夠為許衞鋒(甘肅省環縣第四中學)教學思考物質的量的濃度、氣體摩爾體積、摩爾質量的概念導出提供支撐,而且現代科學研究、工業生產、農業生產中物質的量應用也非常廣泛,進一步體現了本節課教學的現實意義。為了讓學生輕鬆理解物質的量的概念,對此形成相應的模型認知,教師將數量多且抽象性較強的“物質的量”知識以概念圖的形式直觀呈現在學生眼前。學生在觀看後理清了各種變量存在的聯繫,在自己的大腦思維中構建清晰、系統的概念,掌握了物質的量和氣體體積、質量之間的關係,提升了模型認知能力和應用能力,營造了輕鬆的化學概念教學氛圍。

三、重視模型檢驗,強化模型認知

在引導學生構建與應用模型後,教師要及時組織開展模型檢驗活動,將其作為保證並最大限度地提升模型科學性的方法,讓學生經過觀察模型、驗算模型後,及時糾正模型錯誤問題,強化對學生模型認知能力的培養。例如,教師可以採取自評與互評相結合的檢驗策略。一方面,促進學生自我反思模型的建構與應用;另一方面,促進學生模型認知中的合作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模型檢驗效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模型認知能力是現階段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任務,對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與落實具有重要影響。在課堂上,教師要發揮自身的引領作用,設計並採取切實可行的策略,不斷提升學生模型認知方面的綜合能力,讓模型認知為學生的化學學習和全面發展貢獻更多助力。

參考文獻:

[1]許文捆。“模型認知”思維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培養[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誌(教師版),2020(25)。

[2]陳花。基於模型認知素養能力培養的高中化學教學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20(25)。

[3]李鵬鴿,龔文慧,秦蕊,等。模型認知素養及其在化學概念教學中的落實[J]。教學與管理,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