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中西文化差異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09W

中西文化差異論文【精品多篇】

中西文化差異論文 篇一

摘要:在時代發展及歷史推移的背景下,許多音樂作品被保留下來,這對於藝術界而言,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本課題筆者在分析中西文化差異與中國音樂的民族特質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基於小提琴中的中華民族風格進行了探究,希望以此從中西文化視角中能夠對小提琴作品演奏的風格有更深刻的瞭解。

關鍵詞:中西文化差異小提琴作品

在我國,音樂傳統是非常悠久的,經過數千年的發展,積澱了濃厚的民族音樂[1]。同時,在時代發展及歷史推移的背景下,許多音樂作品被保留下來,其中小提琴音樂作品便是國家保留下來的音樂遺產。在中國,小提琴音樂作品具備極為豐富的內涵及寶貴的價值。為了能夠對我國小提琴作品演奏的民族風格進行深刻的瞭解,本課題筆者重點從中西文化視角對小提琴作品演奏風格進行了對比及理解。

一、中西文化差異與中國音樂的民族特質分析

在時代發展及變革的背景下,音樂歸分為兩類:其一為上流社會的音樂,比如宗教音樂與宮廷音樂等。其二為勞苦大眾音樂,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小提琴民間音樂。小提琴音樂步入發展階段,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及習慣緊密相關。通過音樂,可以辨識出民眾中的真實生活以及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人民的生活本質。對於小提琴音樂,主要反映的是民間勞苦大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中國傳統觀念中,一度表明:人、天地及自然均是由“氣”構成的,世間萬物與人類社會各安其所。由此一來,中國音樂與西方音樂便存在明顯的差異,一個堅持中立,一個具備競爭意識。對於中國音樂,一直追求的是共性與和諧,通常不存在對立面及矛盾衝突。在對自然進行描繪中,均是多段線結構基於速度、色彩及力度等方面的變化進而傳達出漸變與圓滑的過程。從中傳達了中國文化長期以來所追求的和諧安定。

中國文化注重意境,同時中國在審美方面對音樂文化的意境也極為注重。例如:在對事物進行描繪過程中,中國側重於神似,所講究的是美的內涵。中國多數山水畫均使用虛實結合法及空白法等描繪手段將作品完成。對於中國音樂是追求的是氣韻生動、虛實相生[2]。

基於音樂作品完成過程中,西方文化及音樂均重視結構的嚴謹性及創作的原則性。以音樂旋律、和聲及結構等方面的變化推進音樂的發展運行。基於音樂創作及演奏過程中,西方人均對效率十分注重,常常直接奔入主題,最為突出的是樂思通常處於音樂伊始,這一特質與中國音樂風格存在極大的反差,這是由於中國音樂的重要部分往往處於音樂作品的末尾。這便是中國音樂與西方音樂最大的不同之處,也體現出了中國音樂創作自由的特點。

在中國,從古代到現代均講求一個“情”字,對感性思維尤為重視,主要表現了一種橫向的思維模式。而西方人在音樂的思維創作及表達中,則側重於個性,重視科學及理性的探索,所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豎向的思維模式。中國音樂更加重視旋律,輕和聲,與西方音樂的旋律形成了極大的差異。

二、基於小提琴演奏中的中華民族風格分析

中國小提琴音樂演奏過程中傳達出一種愛國主義情懷。具有代表性的如:小提琴獨奏曲《新路難》。此首小提琴獨奏曲以不同的演奏特質流露對人們對社會榮辱等多方面的描述,傳達出對當時人們真實生活的具體描述。基於中國小提琴音樂傳承當中,許多均傳達出了對國家及社會的熱愛,進一步表現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及積極向上的追求。

基於表面,中國小提琴音樂像是淺顯無異,實質則保留了中國最美的音樂及愛國主義情懷等。同時,也表明中國人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及追求,流露出中國人民一顆美好且善良的心靈。

中國小提琴音樂演奏中所傳達出來最為突出的音樂美便是“天人合一”[3]。在中國,家喻户曉的便是“伯牙子期遇知音”的故事。天人合一的境界,有時便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音樂中彷彿可以看到一幅美麗動人的自然畫卷,時而像無邊無際的大海,時而像策馬奔騰的草原,時而像清澈見底的溪流,時而像銀裝素裹的大雪冬天……這些畫面均能夠通過音樂傳達。在中國小提琴音樂演奏中,往往能夠表現出這樣的“天人合一”的音樂美感。

對於小提琴音樂作品在演奏過程中,最為常見的技術:一方面是指法。在指法便是手指擺列方式與手指間相互交替、變更的重要標準,好的指法能夠起到控制小提琴音準的`重要作用。西方是七聲音階,中國是五聲音階,中國比西方音樂少的兩個音階其一是F,其二是B。另一方面是滑音。利用滑音進行演奏,進而形成一定的音腔音勢,這樣便能夠使小提琴演奏的表達效果得到有效強化。另外,還包括裝飾音。指的是基於表達中,作曲家所傳達出來的一種即興的表現,通過裝飾音的表達使整個樂曲更富有生命力,例如《梁祝》與《夏夜》等樂曲,裝飾音基於不同的位置及速度,所傳達出來的韻味便有所不同。

三、結語

通過本課題的探究,認識到中國小提琴作品在演奏過程中,具備非常深刻的民族風格及特質。結合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對小提琴作品演奏進行分析,更能明確中國小提琴作品演奏的發展方向。筆者認為,對於中國小提琴作品演奏而言,需要充分掌握民族特徵,這樣才能使中國小提琴作品的特質及優勢長期保持下去,進一步為中國小提琴作品演奏的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慧敏。中國小提琴藝術民族化探析[J]。齊魯師範學院學報,2013,(02)。

[2]王博。淺談小提琴作品新時期的演奏風格[J]。華章,2012,(18)。

[3]龐振國。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與西洋器樂的又一次完美結合--當代作曲家張難之小提琴作品《哈尼情歌》探析[J]。音樂創作,2011,(05)。

中西文化差異論文 篇二

【摘要】

中西方文化由於各自的地理條件具有顯著的差異性,中國西方文化下孕育的各自的旅遊文化也大不相同,主要體現在不同的審美感受上。中國旅遊者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舒適,例如更關注山水景觀的人文美,注重抒情印象;為西方遊客更願意享受形式美,真實的感受光、色、空間的美感,在山水景觀中更關注景觀的自然美,側重描寫風景的對象。本研究主要就中西旅遊審美文化的差異進行闡述。

【關鍵詞】

中西文化;旅遊文化;審美差異

受不同文化薰陶的人們具有不同的審美要求,對同一景觀會產生不同的審美體驗,在社會經濟不斷髮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旅遊業的發展亦成為各個家庭生活活動的組成部分,旅遊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快,但旅遊景點的建立要針對一定的遊客羣體,研究好羣體的審美理念,才能更好的吸引遊客,更好的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一、中西方文化差異

文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地的地理環境,中國平原較多,陸地廣闊,而且相對較為封閉,適合發展農業文明,屬於大陸文化,而西方文化起源於古希臘,山地較多,沿海線長,適合發展航海業,靠海洋謀生,屬於海洋文化,這就造就了現如今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文化特點也是一句不同的生活方式發展而來的,依靠海洋謀生,多變、廣闊的海洋條件造就了西方文化不穩定的特點,人們大多個人意識強烈,追求自我,主動性高,不同的思想學派眾多。而中國傳統文化依靠農業為生,較為穩定,被動性強,社會意識強烈,多注重人際交往。這種不同的文化理念深刻影響着人們的旅遊文化。

二、中西方旅遊文化差異

(一)旅遊理念

受中國文化薰陶的人們多享受旅遊過程中的情感享受、精神享受,性格多沉穩內秀,冒險精神弱,受家庭的影響較大,受西方文化影響的人們具有強烈的冒險精神,征服欲強烈,他們嚮往大自然,渴望走進自然征服自然,所以他們更喜歡去新奇的旅遊地點,去他們未知的領域,且不容易被家人影響。

(二)旅遊目的

中國人大多以家庭、事業為重,旅遊不作為必需活動,是閒暇時放鬆心情和開拓眼界的一種方式,是培養與同行者感情的最佳時間。而西方人較看重旅遊,認為旅遊是認識自我、提高自我的過程,而工作是為旅遊積攢資金而不是養家餬口,他們將旅遊看作是生活中必須要做的事。當然這與經濟發達水平有關,但很大程度上受中西方文化的影響。

(三)旅遊審美

在旅遊時對景觀的美感認識上,受中國文化影響的人們更願意關注這個景觀所承載的意義、歷史、文化等,例如我國大多數出名的建築都與名人志士有關係,説道那個省份,人們都願意介紹該處是哪位名人的故鄉等。而受西方文化影響的人們更喜歡感受大自然切實的美感,感官能夠直接體會到的美感,他們迷戀於景觀的形態、顏色、氣勢。並不過多關注它的由來、它的承載。這種審美差異的產生是由於教育不同、文化差異,中國教育將就倫理道德,人們認為山水有着自身的道德修養,亦在事物上寄託道德與情操,影響後輩世世代代的人,同時也將人的品格和他們所喜歡的事物聯繫起來,人們認為喜歡水得人多聰明、喜歡山的人多仁愛、好動的人比較聰明、好靜的人比較仁愛。人們願意將景色與自我融為一體,進行自身修養的培養。而西方文化本就多變,各種思想流派並肩發展,景物多僅作為客觀的存在供人們欣賞。另一方面的差異是審美的表達,中國旅遊者的審美多願意使用抒情的表現手法展示出來而受西方文化影響的人對審美對象進行具體的描寫將自己的審美感受表達出來。這一點通過畫家的風景畫就可以證明,中國傳統風景畫使用散點透視的畫作方式,主張表達景物的韻味,不要求比例尺、光線等,可以在小小的一幅畫中看到廣闊的景象,而西方油畫使用焦點透視法作畫,注重畫作與風景的一致性,越像越好,講求層次,光線的表達。造成這種差異是由於中國文化影響的人們更注重風景所帶來的內心感受,這是他們的審美重點,所以表達時更注重將這一點表達出來而忽略景觀的實物和細節描述。而西方文化影響下的人們更注重景觀本身,他們更願意將帶給他們美好感受的景觀的真實情況表達出來,他們更多的觀察景觀本身,進而產生改造、征服等想法,認識事物時注重邏輯思維而感性思維較少。最後要闡述的中西方審美差異使二者的審美目的不同。

三、我國旅遊業概況

我國的社會經濟處於發展階段,貧富差距仍較大,旅遊活動尚屬於較高收入人羣的活動,再加上我國傳統文化以家庭、事業為重的理念使忙於工作的人對旅遊的慾望較低下。我國旅遊業的發展並不樂觀。使國人認識到旅遊的意義是能更好的體會不同的文化、提高自我的生活質量,旅遊行業建立各種適合不同人羣的方案,適合不同旅遊資金計劃人羣的人進行選擇,不讓旅遊成為人們的奢侈品而是人人都可承受的必需品。外國旅遊過程中還是能體會到外國人對國人有所歧視,我國相關部門應做好相應的工作保障國人的權利,降低辦理出境的門檻,當然,旅行者必須提高自身修養和綜合素質,出國旅遊不僅是放鬆身心的過程,自己的行為也代表了國家的形象,不能為中國丟人。隨着經濟發展,國人的旅遊需求會越來越多,國內旅遊業可適當加大發展力度,相關部門給與一定的支持,特別是注重我國傳統文化的弘揚,文化古蹟的保存。

四、結語

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進而發現中西方旅遊文化的差異,有利於旅遊行業的發展,導遊可根據遊客的文化修養選擇合適的旅遊景點引導遊客觀賞,有利於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增加自己的成就感和經濟效益,更加滿足了遊客切實旅遊慾望。旅遊景區事先考慮主要的遊客羣體,針對他們的審美要求建立景區或優化景區,更吸引適合的遊客羣體,是景區更健康、更高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華豔。淺談中西方文化背景下旅遊理念的差異[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3.26(12):80-81.

[2]鄭蓓媛,石麗萍,張東。淺談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對旅遊文化的影響[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10.26(6):88-89.

中西文化差異論文 篇三

【摘要】文獻的翻譯本身就是將中西文化進行互通,進行交流的重要手段。而受到不同文化、不同流派以及不同的背景影響,作者在進行翻譯時無疑會受到這種由於文化差異而帶來的影響,而這種影響也會側面的反映在文字中。對於西方著作來説,其本身就帶有強烈的西方文化印記,然後是西方價值觀的體現,也是西方背景下的產物,那麼國內在進行文獻翻譯時就必須要充分的瞭解西方文化,正視這種文化差異,並且能夠將二者進行平衡,以此來翻譯出精良的作品。筆者根據相關文獻,從中西文化的差異的影響為切入點,對其與文獻翻譯之間的關係進行討論。

【關鍵詞】中西文化差異;文獻翻譯;影響作用

對於文獻翻譯來説,是將一種文化,一種語言用其他的文化、其他的語言進行轉化的過程,所翻譯的文獻也是中西文化合流的產物。在進行文獻翻譯時,由於他國與本國文化、歷史、背景以及風俗民情的差異,往往會讓作品產生別樣的印記,這種印記是文化差異的標誌,翻譯者只有充分的瞭解了中西文化差異,對文化、歷史、背景等相關的差異有着綜合的瞭解,才能夠進行精確地翻譯,才能讓翻譯更加的精良,讓翻譯作品更加貼合原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情所願。只有將中西文化差異進行深入的分析,也才能讓文獻的翻譯更加貼合我國的文化,讓本國人民更好的瞭解這些文獻論著,真正的實現文化交流,真正的將翻譯的作用發揮出來。

一、中西方文化差異對文獻翻譯的影響作用

1、風俗文化的差異。中西文化所誕生的土壤不同,所成長的背景不同,那麼所催生出來的風俗文化也有着極大的差異。這些風俗文化體現在了西方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例如中國人講究紅紅火火,喜愛紅色,因為紅色寓意好,意味着幸運,因此,在一些中國文學作品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大量描寫紅色的片段,以此來渲染喜慶的氛圍。但是,紅色在西方卻並沒有這樣的含義,red為紅色直譯,除了表達顏色外,其往往表達的意思都與中國文化中的喜慶吉祥相差甚遠。例如seered在西方文化中所代表的一個人在極端生氣的情況下所反映出來的憤怒情緒,是指大發雷霆。正是由於風俗文化的不同,因此,在翻譯上同樣的字眼也有着不同的意味,有着不同的象徵,這正是由中西文化差異所帶來的。

2、價值觀差異的影響。中國人講究的是集體,骨子裏追求的是羣體性,然後似乎生來就是要結羣而行,崇尚的是羣體文化。但是,我們反觀西方文化,他們的價值觀往往所體現的是個人主義,對於西方國家來説,他們認為個人利益是排在首位的,而且更加註重精神和人身的自由,不願意受到束縛。這一差異可以在眾多的文學著作中看到,西方價值觀指導下催生出的個人英雄主義,自由主義,而中國的文化價值影響下催生的是集體主義,是犧牲個人而成全集體。

3、中西文化背景不同帶來的影響。中國向來是禮儀大國,也是文化大國,在歷史長河中誕生了豐富的文化類型。中西文化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作品中所反應的也各不相同,在翻譯時也存在較大的差異。例如莎士比亞的名句,我們直譯過來就是:你説你愛雨,但當細雨飄灑時你卻撐開了傘;你説你愛太陽,但當它當空時你卻看見了陽光下的暗影;你説你愛風,但當它輕拂時你卻緊緊地關上了自己的窗子;你説你也愛我而我卻為此煩憂。但是我們發現,這種直譯過來的版本缺乏美感,也並不能真正的表達莎士比亞的情感,因此,誕生了更加符合中國文化的版本,你説煙雨微芒,然後蘭亭遠望;後來輕攬婆娑,深遮霓裳。你説春光爛漫,綠袖紅香;後來內掩西樓,靜立卿旁。你説軟風輕拂,醉卧思量;後來緊掩門窗,漫帳成殤。你説情絲柔腸,如何相忘;我卻眼波微轉,兀自成霜。當然,還有詩經版本的翻譯,子言慕雨,啟傘避之。子言好陽,尋蔭拒之。子言喜風,闔户離之。子言偕老,吾所畏之。這兩個版本很明顯更富深意,也更加的符合中國人的口味,將莎士比亞用更加符合中國文化的方式表達了出來,這正是雙方文化差異的表現

二、中西文化差異下提高文獻翻譯水平的策略

1、直譯和意譯結合。對於文獻翻譯來説,要想在中西文化的差異中找到平衡點,讓作品更加精煉,也更加貼近原著的所思所想,就必須要將直譯與意譯結合起來。雖然,然後文獻翻譯大多數情況下會選擇直譯,直譯能夠將內容以最簡單的方式表達出來,但是卻過於注重形式,忽略了語言美感和語言形式。意譯則是在瞭解了原文的內容後,用更加貼近原文作者文峯和意境的語言來進行描述和翻譯,當然,二者在進行文獻翻譯時都有不同的優缺點。因此,翻譯者在進行作品的翻譯時,需要根據先理解原文,讀懂作者的思想情感,對內容和精神進行領悟,然後在選擇適合的手法來進行翻譯。就如同我上文所舉的例子,莎士比亞的句子,如果是第一種翻譯的話就太缺乏美感了,也不能夠將莎士比亞內心的情感,那種期望又彷徨,彷徨又恐懼的心理表達出來,而第二種翻譯“煙雨微芒,蘭亭遠望;後來輕攬婆娑,深遮霓裳……”這一番話,或者是後面的子言慕雨,啟傘避之。子言好陽,尋蔭拒之。子言喜風,闔户離之。子言偕老,吾所畏之這一翻譯,都用的更加優美,更加貼閤中方文化的手法來進行翻譯,這種更具意境的翻譯將莎士比亞的作品用更加完美,更能表達情感的方式進行了翻譯。選擇合適的翻譯模式,利用更加貼近原著情感的翻譯手法進行翻譯,才能夠翻譯出更好的作品,然後才能夠讓作品更加的精良,更加的專業。

2、對比譯文和原文的語言風格。在進行文獻的翻譯時,作者必須要將整個文獻通讀並理解,在翻譯時務必要做到文風一致,格調相同,只有如此,才能保持原汁原味,貼近原著本身。這就需要翻譯者在翻譯時不僅需要理解文獻句子表面的意思,還需要理解句子所要表達的內裏情感,表達文章所要訴説的情懷和思想,通過揣摩作者的所思所想,通過聯繫上下文所要表達的情感,通過分析文獻的行文風格來選擇合適的翻譯手法,來進行文獻的翻譯,不僅要將文獻表面意思進行翻譯,還需要精確的掌握文獻的文風和美感,精確到表現出作者的內心情感,也只有對作品、作者和中西文化進行分析對比,才能夠保證作品的美感,讓作者的內心在翻譯作品中得到完美的呈現。文獻的翻譯,需要正視中西文化差異,需要在這種中西文化的碰撞下、結合下來抓住文獻的特徵,讓翻譯更加的貼近現實,讓翻譯更加的真實精確,也更加的具有美感。

3、正視中西文化上的差異。文化是人類生產生活過程中所積累的帶有時代特色的文化,不同的國家在文化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差異,而在不同國家的文獻進行互譯的過程中,必須要正視這種文化上的差異。比如對於“老”這一字,在中國就是指對長輩的一種尊稱,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化,但是在英語中的“old”這一詞,卻代表了不止是長輩尊稱的意思,它也可以代表是一種落後,一種落伍。所以説,在進行文獻翻譯時,就必須對這種容易引起歧義的詞語結合當地文化以及文章內容進行引申翻譯,這樣才能精準的表達出原文所想要表達的真正內容。

三、結語

不同的歷史背景,不同的成長環境,不同的價值觀念催生出了中西文化的不同,也讓文獻翻譯在這種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受到影響,中西文化的縮影都體現在了文字之間。為了更好的進行文獻的翻譯,讓翻譯作品更加的貼近作者所思所想,所情所願,就必須要正視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在差異中去尋找平衡,選擇合適的手法來進行文獻翻譯,以此來催生出精良的翻譯作品。

參考文獻:

[1]盧華。中西文化差異下大學英語教學中英美文學作品翻譯[J]。校園英語,2016,(15):31.

[2]於海利。後殖民翻譯理論視角下《道德經》兩英譯本對比研究[D]。湖北大學,2014.

[3]白欣。從後殖民主義視角解讀《京華煙雲》中文化負載詞的糖衣翻譯[D]。西南交通大學,2013.

[4]宋劍祥,王豔。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外宣翻譯面臨的挑戰[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02):94-99.

中西文化差異論文 篇四

摘 要:本文通過闡述中西餐飲文化差異,分析中西餐飲文化在在哲學體系、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從而促進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讓更多的人通過飲食瞭解飲食背後的文化。

關鍵詞:中西文化 飲食文化 差異比較

提到飲食文化,人們總是會不約而同地首先想到“吃”,不錯,飲食的確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第一需要,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加上了“文化”二字以後,飲食就不僅僅是“吃”這麼簡單了,它包括飲食文化的整體,是人類在飲食方面的創造行為及其成果,凡涉及人類飲食方面的思想、意識、觀念、哲學、宗教、藝術等都在飲食文化的範圍之內。

一、中西餐飲文化差異

中西方飲食文化最顯而易見的不同就是使用的飲食器具。西方人以刀叉為食器,並且規定顯明,不同規格的刀叉所使用的方式及場合不同,而且是不可以混用的。

中國人的餐桌上卻不如西方人那麼複雜,雖然是簡簡單單的一雙筷子,但它在飲食文化中擔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筷子可以是我們的烹飪的工具,也是每家每户的攪拌器,打個雞蛋,衝個飲料,無疑都需要筷子的幫忙。與西方如此嚴謹的規範相比,中國的筷子的確隨意得多。

受科學導向的影響,西方烹飪的全過程必須嚴格按照科學規範行事,每道菜餚每次烹飪的過程、方法幾乎完全一致,並且其所用的調料會精確到克,烹飪時間會精確到秒。

西方人對食物的選材極具規範,他們多以葷食為主,烹飪時往往以一整塊肉或是一整隻的禽類為主要食物,並且不吃內臟,認為內臟是棄料;對於蔬菜的選擇上也比較單一,而且在飲食中以蔬菜為裝點輔助之用,所以在西方人的飲食中蔬菜多為裝飾工具。

相較於西方人而言,中國人在食物的選擇與烹飪方式上就要隨意得多。在中國廚師的手上也能變成一道味美的佳餚,這樣的菜例比比皆是,如爆炒豬腰、糟豬肚、韭菜炒豬肝,等等。説到烹飪方式,更是層出不窮。不同於西方人的“精確到克”、“精確到秒”,中國人歷來都是“隨心所欲”,強調憑經驗對結果進行把握。中國人喜素食,蔬菜的種類遠多過於西方,這樣,食材的相互搭配就變化多端,就以炒豬肝為例,可以是大葱炒豬肝,也可以是青椒炒豬肝,更可以是韭菜炒豬肝,每一道菜都各有風味。

西方人的飲食文化中注重食物的營養價值,因此,他們提倡吃生食,他們認為高温烹調會破壞了食物本身的營養,唯有生食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的天然屬性和原汁原味,那麼他們所追求的營養價值也可以被很好地保留。

中國飲食文化更重食物的味道,“美味”是中國飲食文化的第一要義,因此,中國人會藉助一切技術手段、烹飪方式、調味方法使自己的食物變得鮮美無比,在中國,炒、煮、燉、燴、燒、烤、蒸、煎、炸、燜、熘等都是十分常見的熟食性烹調技術。

二、差異背後的文化根源

(一)哲學體系:形而上學與適度原則

西方哲學體系以形而上學為主要特點,也就是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世界,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遠不變的;如果説有變化的話,那麼只是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這種增減或變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內部而在於事物外部。反映到飲食文化就是所聞即所見,無論是菜單還是對食物的裝點、擺盤,都是以一種最直接的方式呈現給人看,追求真實性,沒有華麗的點綴,只體現食物的本源屬性,這點與西方人的處事原則不謀而合,這樣的哲學背景下就促成了西方人視“營養價值”為飲食的第一要義的觀念,不在乎飲食的藝術性、創造性,目標性明確,即食物就是用來補充人對於營養需求的工具。

與西方人不同,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中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是模糊、不可捉摸。它不像西方的形而上學那樣追求事物的客觀性、真實性,強調所聞即所見,而是凡是講求分寸、講求整體配合、講求一個“度”。反映在飲食文化上的就是中國人將“美味”作為飲食的第一要義。在烹飪上,中國人講究整體融合,沒有西方人的精確,講究的是憑經驗將一道菜的各個部分相協調進而形成一道美味的佳餚。其中的經驗又是模糊的,同一道菜,同一個師傅,每次做可能也會做出不同的味道,憑藉經驗對菜餚進行整體的把握,追求烹飪技術的隨意性與藝術性,這便是中國人的傳統哲學觀念――模糊而完美。

(二)價值觀: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

西方人推崇個人主義價值觀念,個人目標高於對羣體的忠誠。也就是説每一個只需要對自己負責即可,不需要服從其他任何一個集體,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需要選擇自己喜歡的羣體,但這樣的選擇並不是永久的,可以隨時因為自己需求的改變而重新進行選擇。如改變祈禱的教堂,更換僱主,等等。反映在飲食文化中最顯著的就是西方人實行分餐制。

與之相對的,中國人崇尚集體主義價值觀。在中國文化中,人們推崇謙虛知禮,不喜歡爭強好勝,社會風氣往往封殺過於突出的個人,正所謂“行高於眾,人必非之”。在飲食文化中,這樣的集體主義觀念的確是受到了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中國人的宴席多喜用圓桌,從形式上體現了團結、禮貌、共享的氛圍。美味佳餚擺在桌子的中心,既是欣賞品嚐的對象,又是交流感情的媒介。在這樣的宴會氣氛下,飲食已經不是宴會的主要目的,情感的交流才是宴會【】的中心。與西方人直截了當的交際方式不同,中國人的飲食目的依仗於一大羣人的情感觸碰、交流和共鳴。

(三)思維方式:個性與整體

西方人注重個性的發展,強調在集體中個性的最大限度發揮。他們追求差異性,凡事求異,認為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強調天下萬物都是獨立的個體,彼此間沒有聯繫,認為個性與個體的獨立自主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之一,因此對事物的看法與考慮往往從個性出發,西方人將獨特的個性發展放置於一切行為活動的大前提之下。這無疑體現在了他們的飲食文化中,涇渭分明的擺盤和裝點,雖同在一個盤子中,確是個性突出的各自為政,沒有任何調和,肉即是肉,菜即是菜,土豆即是土豆,個性鮮明,味道明確,不會相互影響、相互混合。在烹飪上,同一個盤子中的不同食材也是被分開進行加工的,不會將它們放在一起烹煮,處處彰顯西方人對於個體與個性的尊重和重視。 中國人注重整體的發展,強調圓滿、整合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不喜歡過於鮮明的個性張揚,反映在烹飪上更顯見,無論是什麼樣的食材全部倒入鍋中,再配以各種佐料進行烹調,即使原本個性鮮明,味道獨特的食材在這樣的磨合之下不會再顯得如此鋒芒。因此,中國菜嚐起來滋味豐富,層次感強烈。再回過頭看每一道菜,紅不是那樣鮮豔的紅,綠也不是那樣扎眼的綠,而是一種經過調和以後產生的和合之美。

(四)生活方式與生活節奏

在西方,流水線上的重複作業,實行計件工資制,生活節奏急促,人們有意無意地受到機械的兩分法影響,將遊戲與工作分得很清楚,即工作時工作,遊戲時遊戲,這樣的生活方式十分單調、刻板,機械的工作生活模式逐步影響到了西方人對飲食的需求,導致飲食本身的單一性和簡單性。

中國人則不然,中國人的隨意性在這裏體現無遺,不喜歡單純的、機械的工作生活模式,推崇一種經驗性的工作方式或者喜歡在工作中加入自己喜歡的元素或方法,就像中國的飲食烹飪一樣,存在不穩定性,這樣的不穩定性既指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的不穩定,又指工作結果的不穩定。就好像一道菜如果想要讓它嚐起來不那麼鹹,南方人可能會選擇放糖沖淡鹹味,如南方人的糖醋風味,就是用糖的甜與醋的酸中和醬油的鹹味;而北方人則可能會把這道菜加水烹製食材,讓食材變淡的同時改變了菜的性質,可能從一道炒菜變成了一道靚湯,因為生活經驗、生活環境的不同而不同。這樣並不穩定的經驗性的改變方式,使原來單純的一道菜變成了現在的三道菜而非兩道菜,其中創造性與藝術性油然而生。

三、當前的餐飲文化發展與中西文化之間的融合

然而如今的中西方餐飲文化已不再像以前那樣涇渭分明瞭,中餐中也融入了西式元素,西餐中處處彰顯中國風,這是一種新型的飲食文化模式,中西合璧的飲食文化隊伍將會越來越壯大,人們也可以通過了解飲食文化了解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郭魯芳,金慧君。中、西方餐飲文化差異所帶來的思索[A]。商業經濟文薈,2005(5):13-15.

[2]劉巖鬆。中西方飲食在文化理念上的差異性[J]。經濟研究導刊,2010(36):258-259.

[3]趙奇志。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J]。食品工程,2006.12(4):14-15.

[4]馮勇,何歡歡。從飲食文化角度淺析中西思維方式的差異[J]。消費導刊,2009.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