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思修題庫【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4W

大學思修題庫【多篇】

大學思修題庫 篇一

一、判斷題(請你判斷下列各題對錯,正確填a,錯誤填b)

()

1、中國傳統道德是中國歷史上不同時代人們的行為方式、風俗習慣、價值觀念和文化心理的集中體現,是對中華民族道德實踐經驗的總結、提煉和概括。

()

2、中華傳統美德中倡導的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和良好行為規範,是中華傳統道德的精華。

()

3、中國傳統道德已成為歷史,某些還成為社會發展的絆腳石,中國要想實現現代化,必須拋棄。

()

4、中華傳統美德雖然崇尚“仁愛”原則,主張“仁者愛人”,強調要“推己及人”,關心他人,但並不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

()

5、在中國傳統道德文化中,謙敬既是個人修養的美德,也是為人處世的道德要求。謙即自謙,虛以處己;敬即敬人,禮以待人。

()

6、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在本質上是一種特殊形式的社會意識,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是社會經濟關係的反映。

()

7、道德的調節功能是指道德通過評價等方式,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和實踐活動,協調社會關係和人際關係的功效與能力。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會功能。()

8、道德產生所需要的主客觀條件是統一於生產實踐的()

9、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範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

()

10、道德在人類社會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調節人類關係的唯一手段()

11、不同社會制度的人們都需要遵守道德規範,所以道德沒有階級性()

12、我們國家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以沒有必要提倡共產主義道德()

13、社會主義道德區別和優越於其他社會形態道德的顯著標志是為人民服務()

14、在社會主義道德體系中,集體主義原則是指導人們行為選擇的主導性原則()

15、在集體的束縛中個人無法獲得自由

()

16、科學對待人生環境,主要就是要促進自我身心和諧。()

17、人生價值目標要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一致。

()

18、道德是社會經濟關係的反映,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

()

19、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區別和優越於其他社會形態道德的顯著標志。參考答案:

1、a

2、a

3、b

4、b

5、a

6、a

7、a

8、a

9、a

10、b

11、b

12、b

13、a

14、a

15、b

16、b

17、a

18、a

19、a

二、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每個小題共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你選出最符合題意的一個選項)

()

1、在中國傳統道德的發展演化中,始終注意義利之辨、理欲之辯、公私之辯,而核心和本質是:

a、公私之辯

b、義利之辨

c、理欲之辯

d、公私之辯、理欲之辯

()

2、從仁愛精神出發,中國古人主張“和為貴”,提出了“親仁善鄰,國之寶也”的思想,強調社會和諧,倡導團結互助,追求和平共處。在對外關係上: a、中國人歷來主張與人為善、推己及人,建立和諧友愛的關係 b、各民族互相交融、和衷共濟,建設團結和睦的大家庭

c、倡導親仁善鄰,協和萬邦,與其他民族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發展友好合作關係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3、關於發揚光大中國革命道德的意義,下列哪些表述是錯誤的: a、有利於人們深刻把握歷史、認識社會、審視人生,更好地致富快致福 b、有利於加強和鞏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念 c、有利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d、有利於培養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

4、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

a、集體主義

b、為人民服務

c、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d、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

5、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原則是:

a、集體主義

b、為人民服務

c、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d、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6、道德的評價方式是

a、真假

b、善惡

c、合法與否

d、高低()

7、道德賴以產生的客觀條件是

a、社會關係

b、自我意識

c、生產實踐

d、勞動()

8、道德賴以產生的主觀條件是

a、社會關係

b、自我意識

c、生產實踐

d、勞動()

9、人類道德起源的第一歷史前提是

a、社會關係

b、自我意識

c、經濟基礎

d、勞動()

10、“公義勝私慾”是中國傳統道德的根本要求,它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德 a、重視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 b、追求精神境界,重視道德需要 c、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

d、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

()

11、中國古代思想家墨子提出“兼相愛,交相利”的思想,它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德

a、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

b、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 c、追求精神境界,重視道德需要

d、強調道德修養,塑造理想人格()

12、孔子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説明中國古人 a、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

b、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 c、強調和道德修養,塑造理想人格

d、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

()

13、中國古人主張“吾日三省吾身”,強調“察色修身”,“以身戴行”。這説明中國中華傳統美德

a、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

b、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 c、追求精神境界,重視道德需要

d、強調道德修養,塑造理想人格()

14、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

a、為人民服務

b、“四個全面”

c、集體主義

d、個人主義()

15、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原則是

a、為人民服務

b、“四個全面”

c、集體主義

d、個人主義()

16、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範疇是一種。a.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

b.心理現象 c.經濟現象

d.政治現象()

17、道德產生的主觀條件是。

a、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矛盾

b、社會關係的形成 c、人類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

d、社會分工的不同()

18、——的形成是道德賴以產生的客觀條件。a.社會關係

b.經濟關係

c.風俗習慣

d.社會輿論()

19、是人類道德起源的第一個歷史前提。a.勞動

b.經濟

c.婚姻

d.思維()20道德是——的反映。

a.社會經濟關係

b.政治關係

c.家庭關係

d.地理環境()

21、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核心。

a.為人民服務

b.集體主義

c.共產主義

d.愛國主義()

22、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原則。

a.共產主義

b.集體主義

c.文化建設

d.經濟建設()

23、人類最初的道德以

的形式表現出來。a、風俗習慣

b、社會輿論

c、法律條文

d、自然法

()

24、道德的 是指道德反映社會關係,特別是反映社會經濟關係的功效與能力。a、認識功能

b、規範功能

c、調節功能

d、評價功能 參考答案:

1、a

2、c

3、a

4、b

5、a

6、b

7、a

8、b

9、d

10、a

11、a

12、b

13、d

14、a

15、c

16、a

17、c

18、a

19、a 20、a

21、a

22、b

23、a

24、a

三、多項選擇題(本大題每個小題共有四個選項,可能有n項符合題意,請你選出所有符合題意的選項)

()

1、中華傳統美德的當代價值有:

a、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b、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需要 c、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

d、是全盤復古的需要()

2、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精神有:

a、重視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對社會、民族、國家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 b、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

c、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

d、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

3、關於如何對待中國傳統道德,認識與表述合理的有: a、中國傳統道德是一個矛盾體,有精華,有糟粕 b、中國傳統道德是封建社會的道德,應該拋棄

c、對中華傳統美德的德目、觀點進行新的詮釋和激活,結合現代生活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 d、發揮中華傳統美德人倫日用的化育功能,使傳統美德與日常生活水乳交融()

4、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有:

a、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而奮鬥

b、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c、樹立社會新風,建立新型人際關係

d、修身自律,保持節操()

5、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是因為: a、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人際關係的客觀要求 b、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要求

c、為人民服務體現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先進性要求和廣泛性要求的統一 d、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國家利益、社會整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

()

6、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範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式。它是以善惡為評價方式,主要依靠——來發揮作用的行為規範的總和:

a社會輿論

b、傳統習俗

c、內心信念

d、國家強制力

()

7、道德作為調節人們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是一定社會關係的反映。道德產生的客觀條件是:

a、社會關係的形成b、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係的形成 c、人類自我意識的形成與發展

d、意識到人與動物的區別()

8、道德的約束手段有

a、社會輿論

b、國家強制

c、傳統習俗

d、內心信念()

9、道德的主要功能有

a、認識功能

b、規範功能

c、調節功能

d、強制功能

()

10、以下各項,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德重視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的有

a、夙夜在公

b、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c、以公滅私,民其允懷

d、國而忘家,公而忘私

()

11、中華傳統美德一向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崇尚“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以下體現該美德的有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仁者自愛

c、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d、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

12、作為“禮儀之邦”,中國人自古就講求謙敬禮讓,反對驕矜自傲。以下體現該傳統美德的有

a、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

b、不學禮,無以立 c、禮,人之幹也。無禮,無以立

d、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13、在道德的功能系統中,主要的功能是。

a、認識功能

b、導向功能

c、激勵功能

d、調節功能

()

14、公民基本道德規範的主要內容。

a、愛國守法

b、明禮誠信

c、勤儉自強

d、敬業奉獻

()

15、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點道德傳統是。

a.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客觀需要

b.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 c.個人健康成長上重要條件

d.改革開放的需要

()

16、在對待傳統道德問題上,要反對兩種錯誤思潮。a.文化復古主義

b.歷史虛無主義

c.功利主義

d.實用主義

()

17、進行道德修養的方法主要有。

a.學思並重的方法

b.省察克治的方法

c.慎獨自律的方法

d.積善成德的方法

()

18、我國古代註釋家把“德”註釋為“得”,認為德是按照道德規範去行事而心有所得。這個解釋表達的意思有。

a.道德品質是道德規範在個人行為中的實現

b.培養良好道德品質的唯一途徑是道德教育

c.道德品質是道德行為的客觀內容和外在表現

d.個人道德品質的形成,依賴於個人的社會實踐

()

19、人類道德進步的主要表現是:

a、道德在社會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b、道德調控的手段不斷豐富 c、道德的發展和進步成為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

d、道德調控的範圍不斷擴大()20、道德是:

a、屬於上層建築範疇

b、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式

c、以善惡為評價方式

d、社會關係的產物

參考答案:

1、abc

2、abcd

3、acd

4、abcd

5、abc

6、abc

7、ab

8、acd

9、abc

10、abcd

11、abcd

12、abc

13、ad

14、abcd

15、abc

16、ab

17、abcd

18、acd

19、abcd 20、abcd

四、簡答題

1、簡述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精神?

2、簡述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

3、如何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華傳統美德

4、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內涵

5、如何科學對待人生環境?

6、人生價值實現的條件是什麼?

7、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精神包括哪些?

8、簡述道德的社會作用。

參考答案:

1、參見教材p97。

2、參見教材p104。

3、中國傳統道德是精華與糟粕並存的矛盾體,具有鮮明的兩重性。要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基礎上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1)加強對中華傳統美德的挖掘和闡發。(2)用中華傳統美德滋養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3)以開放的胸懷和視野吸收借鑑人類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4)要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和全盤復古論兩種錯誤觀點。

4、(1)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國家利益、社會整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2)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國家利益、社會整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3)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

5、詳見 p79

6、詳見 p76

7、參見教材p104。

8、參見教材p94

大學思修題庫 篇二

第一章 追求遠大理想 堅定崇高信念

一、判斷題(請你判斷下列各題對錯,正確填a,錯誤填b)

()

1、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鈣”。一個精神上缺“鈣”的人,不可能承擔時代所賦予的歷史重任。

()

2、理想是社會實踐的產物,是一種精神現象。()

3、理想產生實踐,實踐指引理想。

()

4、理想有實現可能性,是對未來社會和自身發展目標的嚮往與追求,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奮鬥目標上的集中體現。

()

5、理想帶有時代的烙印,在階級社會中,還必然帶有特定階級的烙印。()

6、不同的人,信念不同;即使是同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不同方面,信念也不同。()

7、宗教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層次的表現形式。

()

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9、艱苦奮鬥是成就偉業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講艱苦奮鬥,不能講物質利益。()

10、艱苦奮鬥是老一輩的事,當代青年不需要艱苦奮鬥。()

11、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上的“鈣”。

()

12、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層次的表現形式。

()

13、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根本保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14、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

15、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層次的表現形式,有盲目的信仰和科學的信仰之分。()

16、理想信念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不是一個實踐問題。

參考答案:

1、a

2、a

3、b

4、a

5、a

6、a

7、b

8、a

9、b

10、b

11、a

12、a1

3、a

14、a15.a16.b

二、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每個小題共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你選出最符合題意的一個選項)

()

1、關於理想,認識正確的有: a、前途前途,有錢才圖;理想理想,有利才想

b、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骯髒的

c、現實生活中,人們對理想的美好有充分的想象,而對理想實現的艱難則往往估計不足 d、理想屬於 “實然”範疇

()

2、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的辯證關係,認識正確的有: a、兩者的關係實質上是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在理想層面的反映 b、正確的社會理想是由正確的個人理想規定的

c、社會理想的實現,必須以個人理想的實現為前提和基礎 d、社會是個人的聯合體,社會理想是個人理想的總和

()

3、要確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下列選項中不正確的有: a、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真理

b、馬克思主義以改造世界為己任

c、馬克思主義具有持久生命力

d、大學生只有熟讀馬克思主義,背誦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才能用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在錯綜複雜的社會現象中看清本質、明確方向()

4、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複雜的變化,下列哪一“化”理解有誤: a、世界多極化

b、理想信念國際化

c、經濟全球化

d、文化多樣化

()

5、中國夢就是:

a、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b、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c、實現“兩個100年”奮鬥目標

d、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6、科學的信仰來自:

a、人們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

b、人們對宗教的忠誠和堅信

c、人們對不切實際的觀念的迷信和追隨

d、人們對荒謬的理論的狂熱和崇拜

()

7、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要不斷增強:

a、道路自信

b、理論自信

c、制度自信

d、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

8、關於理想,表述正確的有:

a、理想不受現實的規定和制約,可以脱離現實天馬行空幻想未來 b、理想受現實的規定和制約,不能脱離現實幻想未來

c、現實之樹深深紮根於理想的沃土之中,理想是在對現實認識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d、理想是現實的基礎,理想是未來的現實()

9、把理想轉換為現實的根本途徑是

a、積極投身社會實踐

b、認真學習科學理論

c、牢固確立科學信念

d、大膽暢想美好未來()

10、現階段,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b、建立共產主義社會 c、民族獨立,當家作主求解放

d、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11、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途徑是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d、“一帶一路”戰略()12.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行動指南是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d、“一帶一路”戰略

()

13、如果説,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麼通往理想彼岸的橋樑是:

a.實踐b、學習c、智慧、d、幻想

()14.、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信不疑並身體力行的心理態度和精神狀態是:

a.信念b、理想c、情感d、意志

參考答案:

1、c、2、a

3、d、4、b

5、d

6、a

7、d

8、b 9.a 10.a 11.a 12.b 13.a 14.a

三、多項選擇題(本大題每個小題共有四個選項,可能有n項符合題意,請你選出所有符合題意的選項)

()

1、關於理想與現實的關係,表述正確的有:

a、理想源於現實,又超越現實

b、理想與現實是對立統一的 c、理想的實現是一個過程

d、在一定條件下,現實必定要轉化為理想,理想也必定轉化為未來的現實()

2、關於艱苦奮鬥,表述正確的有: a、艱苦奮鬥是成就偉業不可或缺的條件

b、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難以發展進步 c、艱苦奮鬥是老一輩的事,當代青年不需要艱苦奮鬥 d、艱苦奮鬥,就是不講物質利益()

3、信念:

a、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現象

b、是認知、情感和意志的複合體

c、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信不疑並身體力行的心理態度和精神狀態

d、信念是理想的根據和前提,是實現理想的重要保障()

4、關於順境與逆境,表述合理的有:

a、在順境中,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使人更容易接近和實現目標 b、逆境就是天不遂人願,再努力也枉然

c、順境氣氛寬鬆、條件優越,躺着睡大覺也能成就一番事業

d、逆境雖然環境惡劣,但可以磨練意志、陶冶品格、積累經驗、豐富人生閲歷()

5、關於社會理想,表述正確的有:

a、社會理想是指處於一定歷史條件和社會關係中的個體對自己未來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所產生的種種嚮往和追求

b、社會理想是社會集體乃至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理想 c、社會理想是在全社會佔主導地位的共同奮鬥目標 d、社會理想受個人理想的規定和指引()

6、關於中國夢,表述合理的有:

a、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振興之夢,也是每一個大學生的成才之夢 b、中國夢就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c、中國夢讓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大學生和祖國人民一起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

d、中國夢讓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大學生和祖國人民一起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進步的機會

()

7、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就要:

a、堅定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

b、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 c、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

d、以改造世界為己任()8.關於理想,下列説法正確的有 a、理想體現了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b、理想既有時代性,也有階級性 c、理想來源於現實又超越現實 d、理想有科學理想與非科學理想之分()9.關於信念,下列説法正確的有 a、信念是一種心理態度和精神狀態

b、信念有不同的層次和類型,形成有機的信念體系 c、信仰是最高層次的信念,有盲目的信仰和科學的信仰之分 d、信念與信仰一字之別,相差萬里

()10.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列説法正確的有(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構成的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 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 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

()11.關於理想與現實的關係,下列説法正確的有

a、理想與現實是對立統一的,既不能用理想來否定現實,也不能用現實來否定理想 b、應該辯證地看待理想與現實的衝突,二者屬於“應然”和“實然”的矛盾 c、現實是理想的基礎,理想是未來的現實 d、理想是理想,現實是現實,二者沒有必然聯繫()

12、理想的類型有:

a、政治理想b、道德理想c、職業理想d、生活理想

()

13、大學生在實現中國夢的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應該做到: a、立志當高遠b、立志做大事c、立志需躬行d、追求個人奮鬥

參考答案:

1、abcd

2、ab

3、abc

4、ad 5 bc

6、abcd

7、abc

8、abc

9、abc

10、abcd

11、abc

12、abcd

13、abc

四、簡答題

1、簡述對於理想和現實的認識上存在的偏向?

2、簡析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的辯證關係?

3、理想與現實的關係

4、理想信念的重要意義

5、大學生如何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6、如何在實踐中化理想為現實?

7、怎樣正確處理實現理想過程中順境與逆境的關係?

8、如何正確處理立志高遠與始於足下的關係?

9、為什麼要確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

10、信念的含義。

11、信仰是如何分類的?

12、怎樣理解理想源於現實、又超越現實? 參考答案:

1、參見教材p28。

2、參見教材p32。

3、理想與現實是對立統一的,現實是理想的基礎,理想是未來的現實。

一方面,現實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在一定條件下,現實必定要轉化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現實,在一定條件下,理想可以轉化成現實。

4、(1)理想信念指引奮鬥目標;(2)理想信念提供前進動力;(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5、參見教材p25

6、參見p36

7、參見p35

8、參見p32

9、參見p27

10、參見p22

11、參見p23

12、參見p22

大學思修題庫 篇三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試題

(一)一、單選題:

1.人才素質的靈魂是()a.德

b.智 c.體 d.美

2.科學的人生觀是()a、自保自利的人生觀 b、及時享樂的人生觀 c、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 d、合理利已主義的人生觀

3.馬克思説過,真正現實人的存在,就是他為別人的存在和別人為他的存在。這這説明()a、人的價值就是人自身的存在

b、人可以有限制地創造出自己的價值

c.人生價值的本質是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

d、人與自身的任何關係,只有通過人同其他人的關係才能得到實現和表現

4.我國現行憲法規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種會議上的發言和表決()a.不受法律追究

b.不受法律追究, 但要接受有關質詢 c.不受法律追究, 但要承擔行政責任 d.違反法律的要予以追究 5.世界觀是()

a.人們認識主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的根本方法 b.人們對整個世界最根本看法和觀點的總和 c.對人生目的人生價值的根本看法 d.科學的人生態度

6.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是()a.可撤消的民事行為 b.可變更的民事行為 c.無效的民事行為 d.部分無效的民事行為

7.為調整和規範人類社會生活三大領域,相應分別形成了()a.生活道德、職業道德、家庭道德 b.生活道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 c.社會公德、生活道德、職業道德 d.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 8.法律主要體現的是()的意志。

a.全民的 b.統治階級

c.黨

d.整個社會 9.我國依法治國的主體是()

a.黨中央

b.廣大人民羣眾

c.國務院

d.全國人大 10.關於法律溯及力,我國刑法規定()a.從舊原則

b.從新原則 c.從輕原則

d.從舊兼從輕原則

11.作為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憲法是國家()a.授權法

b.程序法

c.根本法 d.特別法

12.按照我國憲法規定,有權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的是()。a.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b.全國人大

c.全國人大常委會

d.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

13.合夥企業財產不足清償到期債務的,各個合夥人應當承擔()責任。a.無限連帶

b.無限

c.連帶

d.有限

14.張某在商店挑選衣服,試穿後覺得不合適,便脱下要走,但商店售貨員李某執意要張某買下衣服,李某的行為侵犯了張某()a.選擇商品自主權 b.人身與財產安全權 c.公平交易權 d.獲得有關知識權

15.甲被乙打一頓,回到家後甲找了幾個朋友商議要對乙進行報復,第二天,甲帶上他的三個朋友將乙毆打致重傷。甲的行為是()a故意傷害 b過失傷害

c正當防衞 d防衞過當 16.警察甲與乙開玩笑,隨手拿起執勤槍向乙瞄準、開槍,不料槍中有子彈,乙被當場打死,甲的行為是()

a意外事故 b故意犯罪行為 c過於自信的過失 d疏忽大意的過失

17.張明15歲,為科技大學學生,其智商高於常人,且自理能力強,根據《民法通則》規定,他是()

a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b可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c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d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18.甲用刀捅了同宿舍乙後,看到乙痛苦的樣子,受到良心的譴責,把乙送到醫院搶救,如果乙沒死。甲的行為是()

a犯罪中止 b犯罪即遂 c犯罪未遂 d犯罪預備 19.惟有()的實施,才依靠國家強制力的保證 a.道德習俗 b.宗教信條 c.法律 d.社會章程 20.張某和李某是鄰居。在一起行政案件的執行中,人民法院執行人員誤將案外人李某的一間房屋當作被執行人張某的房屋強行拆毀,李某提出賠償請求,請問:該損失應由誰賠償?()

a.應當由張某負責賠償 b.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人員負責賠償 c.應當由人民法院負責賠償 d.屬於意外事件,由李某自己承擔

二、多選題:

1.進入大學,同學們應樹立下列新的學習理念:()a.自主學習b.全面學習c.創新學習d.終身學習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包括:()a.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c.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d.社會主義榮辱觀 3.理想()

a.是一種精神現象 b.就是信念 c.具有現實可能性

d.是一定社會關係的產物 4.愛國主義的基本要求是()a.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b.愛自己的同胞 c.愛祖國的燦爛文化 d.愛自己的國家

5.有序的公共生活是()a.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 b.經濟社會發展的必要前提

c.提高社會成員生活質量的基本保證 d.國家現代化和文明程度的主要標誌 6.道德與法律的聯繫有()a.道德是法律的基礎 b.法律是道德的支撐

c.法律是對道德的最後救濟 d.法律是最低程度的道德要求

7.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淵源有()

a.行政規章

b.刑法

c.民法

d.經濟法 8.我國現行憲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有()。a.人民主權原則 b.民主集中制原則 c.保障人權原則 d.法治原則 9.屬於行政處罰種類的有()。

a.刑事拘留

b.責令停產停業

c.執行罰

d.開除 10.財產所有權原始取得的主要方式是()。

a.生產和擴大再生產

b.先佔

c.沒收

d.添附

三、論述題

1.聯繫實際談談大學生如何確立正確的擇業觀。2.論法的價值與作用。

四、案例分析題

1.大學生張某畢業後與甲公司簽訂了一份為期3年的勞動合同,根據勞動合同的約定,張某須向甲公司交付保證金1萬元。在甲公司工作1年後,張某想解除勞動合同,在與公司交涉的過程中,雙方發生糾紛。問:

(1)張某與甲公司的勞動合同是否有違法之處?(2分)(2)張某想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怎樣做?(2分)(3)雙方發生糾紛應通過怎樣的途徑解決?(2分)(4)張某是否可以直接到法院訴訟?為什麼?(2分)

2.趙某系某公司經理,1995年結婚,與其妻王某生有一女孩趙甲。趙某長期在外承包工程,並與一女子方某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有一子趙乙。2003年趙某回家探親時遇車禍死亡,趙某留有遺產60萬元,未留遺囑。方某得知後,欲分割遺產,王某則不同意。問:(1)方某是否有繼承權?為什麼?(1分)(2)趙乙是否有繼承權?為什麼?(1分)(3)趙某的遺產應適用何種繼承方式?(2分)(4)趙某的繼承人的範圍包括哪些人?(2分)(5)趙某的遺產怎樣分割?(2分)

思考題:1.理想信念對大學生成長成才有什麼重要意義?

2.愛國主義的科學內涵是什麼?

3.協調個人與他人的關係應堅持的原則是什麼? 4.公民基本道德規範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5.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6.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7.新形勢下的國家安全包括哪些內容?

8.如何理解我國憲法在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地位?

案例分析:

案例一:“道德”銀行引發的爭論

人們印象中,“道德”意味着無私奉獻、不求回報,而“銀行”則總和金錢聯繫在一起。浙江一所高校卻將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聯繫在一起,創辦了一家“道德銀行”,將道德行為摺合成“貨幣”的形式依存起來,並可支取申請相關幫助或享受相應待遇。道德銀行一成立,立即引發了諸多爭議。好人好事轉化為“道德幣”

2003年11月5日,位於杭州錢塘江畔的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啟動儀式,宣佈道德銀行正式成立並運行。全院所有大

一、大二年級的學生都被吸納為儲户,其他學生也可以自願申請開户。深藍色封面的“道德銀行儲蓄卡”樣式與常見的銀行儲蓄卡相似,有户名、賬號及存入、支出、結餘等欄目,不過“幣種”一欄卻寫着“道德幣”三個字。

按照“道德銀行”的評估細則,學生參加青年志願者活動、社會公益活動和其他各類好人好事都可獲得相應的“道德幣”。比如義務獻血一次,登記在“儲蓄卡”上就是2萬元“道德幣”。

除了負責存款的存儲部外,銀行還設立了支取部。如果出現各種違紀行為,就必須處以2――10萬元不等的扣款。此外,當“儲户”自身有需求時,也可憑卡向“銀行”支取,比如“儲户”可根據其做好人好事所積攢下來的“道德幣”向“銀行”申請相應的幫助或享受相應待遇。

這些優先幫助和待遇包括:享受申請勤工助學崗位;參加學生會組織的各類學習培訓優先考慮待遇;可申請獲贈各類知識競賽、學術講座門票及獲贈一季度的學科類報紙、雜誌等。學期末,道德銀行還將對“存款高額者”進行“十佳道德富翁”排名,並予以表彰和宣傳。學生在道德銀行中的儲蓄等級還將被列為團內評優、學校評定獎學金的參考。

目前,學院已有3350多名大學生成為道德銀行的儲户,其中179位儲户已獲得第一筆“道德幣”。

之江學院創辦道德銀行的目的是:對學生的道德付出給予充分肯定,從而鼓勵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和“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新風。然而,這種市場化的運作方式剛一提出,立刻就遭到了各方的非議和質疑。

有人持批判態度認為:將道德這一人類非常高尚的情操與直接指向金錢和貨幣的銀行聯繫在一起,將無上崇高的道德行為與赤裸裸的、帶有明顯功利性質的金錢扯上關係,是對道德的公然挑戰和褻瀆。當道德稱斤論兩的時候,道德已不成為道德。一個文明的社會應該提倡無私奉獻的精神,如果做了好事是為儲存起來以圖今後回報,就會使道德變味、文明異化。有人持肯定態度認為,道德銀行可使好人好事等道德行為由自發轉變為社會關注的行為,這種具體形式非但無可非議,而且恰恰是對道德行為的莫大鼓勵。道德銀行只是一種比喻,並不等於實際意義上的純粹貨幣關係的銀行。個人的道德情操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很多人共同參與道德積累就可使之成為社會財富,而道德銀行恰恰起到了這種激勵作用。關於“道德銀行”你們怎麼看? 案例二:“抱抱團”

“抱抱團”活動,崇尚與陌生人自由擁抱。最早向世界推行這個活動的是美國人賈森·亨特。活動的靈感來自於他去世的母親。5年前亨特在母親的葬禮上聽到許多關於母親的事蹟,得到過亨特母親幫助關心過的人回憶從她那裏得到的温暖,一方面受到母親故事的感召,另一方面感覺自己需要藉助他人提供的温暖來克服喪母的悲痛,亨特做了個寫着“真情擁抱”的紙牌走上家鄉的大街。第一個與他“真情擁抱”的人是一個路過的姑娘,她停了下來,看了看紙板,毫不猶豫地向亨特張開了雙臂。從這一天起,“freehugs”這個關於愛和分享的運動開始在全美國蔓延。2007年,一位名叫juan mann的澳洲男子在悉尼鬧市街頭手舉“自由擁抱”的牌子將這項運動推向了全球化的網絡世界。他在大街上舉上牌子,上面寫着“free hugs”,讓大家體驗擁抱帶來的快樂和温暖的感覺。把free hugs帶到中國的是長沙的年輕人才子豪,他在看到juan mann的活動後十分感動,於是和幾個熱心的網友在長沙組成了中國第一個“抱抱團”。,並把活動製作成視頻上傳到了互聯網。隨着視頻的網絡傳播,抱抱團活動熱潮蔓延全國。

2006年12月24日,一羣來自貓撲的年輕人在武漢羣光廣場舉行“收費擁抱”活動,並明確在告示牌上標出了“一元擁抱一次限時十秒”的字樣。

請對“抱抱團”和“一元擁抱”現象談談自己的看法。案例三:廣元橘子事件

“請告訴家人朋友,今年暫時別吃橘子,四川廣元的橘子在剝皮後的白鬚上發現小蛆狀病蟲。四川埋了一大批,還灑了石灰,看後請轉發給你的朋友。”就是這樣一消息從10月中旬開始,不斷在以網絡跟帖和手機短信的形式在社會上傳播開來。這條不足百字的消息為正待收穫的橘農和水果商們蒙上了一層陰影,而它所引發的大規模輿論效應也讓不少人一時談橘色變。在google搜索中輸入“廣元橘子”詞條後,排列靠前的十餘個網頁都是關於廣元蛆蟲柑橘的消息。四處蔓延的傳言使這個“局部”事件產生了“全國”影響。

當地相關部門在事件發生後通過媒體“闢謠”:旺蒼縣僅11個鄉鎮的6.8萬多株柑桔樹發生大實蠅疫情,爆發蟲害的地方柑橘產量只佔全縣柑橘總數的8.9%,廣元並非柑橘主產區,其所產柑橘一直屬於自產自銷,並未外銷,同時發現病蟲害早期,已經做了相應的處理。然而傳言仍然在“無可救藥”地傳播。人們接到至親好友發來的“善意提醒”,短信立刻轉發,“蛆柑短信”迅速傳遍全國„„四川廣元柑橘大實蠅事件已引發部分消費者恐慌,造成湖北、重慶、江西、北京等部分主產區和主銷區柑橘銷售受阻,銷量大減,價格大跌。按照往年的情況,這個時候柑橘銷售應該已經達到70%,但現在只銷出了30%。橘子拉到北方去,價格降低一半還賣不出去。按照往年的銷售果農每畝可以賺三四千元,現在很有可能血本無歸了。

對於網上與短信流傳的大量廣元病蟲柑橘流入市場的消息,廣元市政府稱,純屬謠言,正在調查消息的源頭。讓人們談橘色變的不是蛆蟲,比蛆蟲更為讓人恐怖的則是短期內無法用深埋、消毒就能簡單處理的了的流言。案例四:見義勇為引起交通肇事案

2008年大年八年級江蘇泰興市溪橋鎮,普通汽車修理工人朱玉堂駕駛一輛黑色貨車在回家的路上,發現路邊有一個素不相識的婦女抱着一個小孩跪在路邊求救,小孩滿臉是血。孩子的母親哭着告訴他,晚上騎摩托車回家的路上,不慎撞到路邊的雪堆上,把襁褓中的嬰兒摔得滿臉是血,呼吸微弱。他二話沒説,就讓母女倆上了他的車,送孩子去5公里以外的醫院搶救。當時天黑路滑,救人心切,在行駛兩公里後,沒有留意到一個四十多歲的男子翁伯年推着車子過馬路,他馬上踩住剎車,但沒能避免意外發生,後來翁伯年因搶救無效死亡。發生事故後,朱玉堂馬上把車停在原地打上雙閃燈,一邊報案,一邊幫自己車上受傷的母女重新攔車,希望儘快把自己幫助的這位受傷的孩子送往醫院。

泰興市人民檢察院經過多次研究之後認為,朱玉堂是一個很典型的見義勇為行為,而且案發後他及時報警,從法律上講,有投案自首的情節。決定對他實施相對不起訴處理。2008年12月2日,泰興市人民檢察院下達了不起訴決定書,免予追究朱玉堂的刑事責任。但是在民事賠償部分,經過多次調解,雙方達成調解協議,朱玉堂賠償受害者25.1萬元。除了保險公司承擔14萬外,朱玉堂自己支付的近12萬都是變賣家當,向朋友親戚東拼西湊才攢夠的。在指定時間把賠償款全部交到交警隊的賬户上。自從這件事情發生以後,他的老婆常年在外打工,兒子也因此輟學出外打工賺錢,希望早點還清欠款。請從不同角度談談對本案的看法。

案例五:“人肉搜索”的爭議

“人肉搜索”,是指在互聯網上集合眾多網民的力量搜索信息的方式,針對某個個人的信息搜索,也稱“網上通緝”。2006年3月的虐貓事件,參與虐貓的三個關鍵當事人都被人肉搜索找到;2008年3月美國網民人肉搜索揪出虐殺幼犬士兵;遼寧女事件,在汶川地震時期,有一個遼寧女性在網上發了一個視頻,説災區對她生活構成了影響,用惡毒的語言辱罵災民,網民從發起搜索到找到她所有的個人信息,到公安機關把她抓起來只有半天的時間。

關於人肉搜索逐漸形成了正反兩方觀點,對人肉搜索持肯定態度的一方認為它不僅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揭露一些事件背後的真相,維護社會道德秩序。反對的一方則一針見血地指出,未經授權公開資料是對隱私權赤裸裸地侵犯,而人肉搜索的參與者們有成長為網絡暴民的趨勢。

如發生在韓國的狗屎女的事件,一個女孩在地鐵上,她的小狗拉屎了,一部分在座位上,一部分在她腿上,她自己把她腿擦乾淨以後,沒有管座位上的,這個行為被人拍下來以後傳到網上,結果引起網友羣起攻之,她承受不了這樣的壓力,自殺了。

2008年8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朱志剛在分組審議刑法修正案(七)草案時提出:“人肉搜索”“網上通緝”泄露公民姓名、家庭住址、個人電話等基本信息,是嚴重侵犯公民基本權益的行為,建議將“人肉搜索”行為在刑法中予以規範,此消息一出,人肉搜索該不該管?該怎麼管?立刻成為輿論焦點。案例六:校園情侶是校園一道風景

日前,由廣東省性學會主持編輯的《2007廣東性學報告》正式出版。《報告》中收錄的由該省社科院孫蕾、郭顯超的論文《大學生同居現象淺議》中指出,有同居行為的大學生中,六成對同居行為表示後悔。

記者調查發現,在廣州高校中,大學生同居現象高達一成。“生活開支缺少來源、學業受影響、未婚同居易釀苦果”等因素成為大學生後悔的主因

報告中《大學生同居現象淺議》一文中指出,據媒體對上海、廣州、北京等50餘所大學的4109名男女大學生抽樣調查,反對同居的佔31.3%,完全贊同的佔19.8%,48.9%的學生屬於中立派。而全國24個省市2000名本、專科學生的問卷和座談調查顯示,對大學生同居表示贊成的佔28.4%,任其自然的佔57.6%,只有13.5%的人明確反對。研究者據此認為,目前大學生對未婚同居行為持比較寬容的態度,有接近2/3的人可以接受。觀念上可以接受,但具體行為怎樣?人民大學潘綏銘教授的實證調查顯示,在全國大學本科生中,同居的僅佔5%。而西安對五所高校800名大學生抽樣調查顯示,有7.02%的學生有同居行為。

同居大學生後悔居多

雖然大多數大學生接受婚前同居,但是在同居的大學生大多數也會後悔。在《報告》中收錄的由省社科院孫蕾、郭顯超的論文《大學生同居現象淺議》中指出,六成大學生對自己的同居行為表示後悔。記者隨機採訪中發現,15名受訪者當中,有10人對“同居後悔”表示贊同。其中以女生為多,男生多表示“考慮周全後同居”則不會後悔。

逾5成學生僅將同居關係“視為暫時”

調查顯示,由於前途不確定因素很多,23.4%的大學生同居者表示不會與現在的同居夥伴結婚,而表示“不確定”的高達55.1%,“這種不能確定的心態正反映出,大學生大多比較現實,他們僅僅是把現在的同居關係看作暫時的。” 案例七:崔英傑因三輪車被沒收持刀殺死城管人員

2006年12月12日,無證商販崔英傑殺害北京海淀城管大隊海淀分隊副分隊長李志強一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公開開庭審理。8月11日下午17時許,河北牟平農村來京人員崔英傑,在海淀區路邊賣烤腸時,被海淀區城管大隊人員發現,崔的一輛新三輪車被當場沒收。當城管人員準備離開時,原已離開的崔英傑手持切烤腸的刀衝出,將刀刺進李志強脖子後逃離。一小時後,李志強因搶救無效死亡。崔英傑逃亡11個小時後,在天津塘沽被警方抓捕。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崔英傑無視國法,以暴力手段妨害城管執法人員依法執行公務,並持刀行兇,致人死亡;其犯罪性質極其惡劣,情節、後果特別嚴重,社會危害性極大,應當以故意殺人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公安機關出具給檢察機關的起訴意見書中,對崔英傑的指控是故意傷害罪。

來自北京義派律師事務所的夏霖律師、北京億通律師事務所的李勁鬆律師為崔英傑免費出庭辯護。辯護人認為,公訴人指控被告人崔英傑犯故意殺人罪,認定事實不當,適用法律錯誤;崔英傑只有故意傷害被害人李志強的犯罪故意,並無故意殺死的犯罪故意。

辯護人同時認為,崔英傑實施了妨害行為,但妨害的並非公務,因為崔英傑無照經營,應該由工商行政部門處罰;即使工商部門將自己的行政處罰權力過渡給城管,那麼按照《行政處罰法》34條規定,在查處無照經營時,也應該履行出示證件、出具行政處罰通知書以及扣押物品的清單等法定程序。但從法庭調查顯示,城管人員在沒收崔英傑的三輪車時,根本沒有履行上述法定程序。當庭播放的公訴人作為證據的一段視聽資料顯示,在城管人員沒收崔英傑的車時,崔一直不斷哀求不要沒收他的車,一度單腿下跪。

據瞭解,崔英傑系河北省阜平縣退伍軍人,今年23歲,2003年底退伍回到家鄉。據他所在部隊的領導、戰友稱,崔英傑服役期間表現很不錯,曾獲優秀士兵榮譽,沒有發現暴力傾向。2004年初,崔到京務工,先後輾轉幾家ktv當保安,此次案發前已幾個月沒有領到工資。於是他買了三輪車在街上賣烤腸。案發前幾天,崔英傑已被沒收過一輛三輪車,他又花了380元買了那輛新車。

案例八:丈夫拒不簽字手術致妻子難產死亡

2007年11月21日,在北京朝陽醫院西區醫院,一名孕婦因難產生命垂危被其丈夫送進醫院,面對身無分文的孕婦,醫院決定免費入院治療,根據產婦情形,醫院告知產婦丈夫需做剖腹產手術,而其同來的丈夫竟然卻拒絕在醫院的剖腹產手術上面簽字,在長達3個小時的僵持過程中,該男子一直對眾多醫生的苦苦勸告置之不理,該醫院的院長親自到場、110支隊的警察也來到醫院。為了讓該男子簽署同意手術單,甚至醫院的許多病人及家屬都出來相勸,一名住院的病人當場表示:如果該男子簽字,則立即捐助他一萬元錢。然而所有説服都毫無效果,醫院幾十名醫生、護士不好擅自決定做手術,於是向上級彙報情況,上級答覆:家屬不簽字,不宜做剖腹產手術,按順產常規予以搶救。根據上級指示,醫院隨後按順產對產婦進行搶救治療,在搶救了3個小時後(19點20分),醫生宣佈孕婦搶救無效死亡。“人肉搜索”究竟需不需要法律約束 2008-11-03 15:01 央視《新聞會客廳》2008年9月19日播出《人肉搜索“罪”與“罰”》,以下為節目實錄。

李小萌:如果你愛一個人,就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那樣馬上你可以瞭解他;如果你恨一個人,也可以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那樣他馬上可以體會地獄是什麼滋味,現在越來越多的虛擬世界的問題要接受現實世界的檢驗,就在十幾天以前,一位人大代表提出,要通過法律的形式來約束人肉搜索,來了解一下相關的新聞。

“如果你愛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你很快就會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因為那裏是地獄„„”

“人肉搜索”,是指在互聯網上集合眾多網民的力量搜索信息的方式,針對某個個人的信息搜索也稱“網上通緝”;它區別於谷歌、百度等傳統互聯網機器搜索,變單一的查詢過程為“人找人、人問人,一人提問、八方迴應”的協作、分享信息的過程;從誕生之日起,“人肉搜索”就與個人隱私等問題相關聯,遊走在法律與道德邊緣。

郭文珺,北京奧運會第二枚金牌英雄。8月10日,郭文珺奪金後網絡間傳出消息:她要用金牌尋找與母親離異多年的父親。網友隨後立刻發起人肉搜索,幫冠軍尋父。人肉搜索的後果卻是事態變質失控,眾多有關郭父的真假信息橫飛,針對郭父的指責、謾罵愈演愈烈,冠軍母女最終怒而聲明不堪其擾。

2006年3月,虐貓事件,參與虐貓的三個關鍵當事人都被人肉搜索找到。這是國內第一次全國性成功人肉搜索行動,也第一次引發關於人肉搜索的巨大爭議。

之後,“銅須門”事件、賣身救母事件、天價頭事件、遼寧罵人女事件。人肉搜索成為網絡暴力的代名詞,一次次被推上風口浪尖。今年3月,“死亡博客事件”更是引發了國內第一起由人肉搜索引發的民事訴訟案。

人肉搜索和時刻伴隨它的巨大爭議不是中國的專利。2005韓國“狗屎女”事件導致當事人自殺,今年3月美國網民人肉搜索揪出虐殺幼犬士兵,而這只是兩起引發全球關注的事件。

8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朱志剛在分組審議刑法修正案(七)草案時提出:“人肉搜索”“網上通緝”泄露公民姓名、家庭住址、個人電話等基本信息,是嚴重侵犯公民基本權益的行為,建議將“人肉搜索”行為在刑法中予以規範,此消息一出,人肉搜索該不該管?該怎麼管?立刻成為輿論焦點。

本期《新聞會客廳》爭論話題:人肉搜索的“罪”與“罰”。

李小萌:歡迎來到《新聞會客廳》。今天我們就要探討這樣一個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的話題,網絡上的人肉搜索究竟該不該管,又該怎麼管,介紹一下請到的四位嘉賓。

兩位互聯網行業的從業者,網絡營銷策劃人、楊秀宇,天涯網市場總監、劉大浪;兩位觀點針鋒相對的媒體評論員,海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琳、資深媒體人王志安。

李小萌:志安,知道你最近剛作了一篇文章,對人肉搜索非常鮮明的觀點,先把你的觀點亮出來。

王志安:我覺得人肉搜索最近一段時間大家討論得比較多,有很多人都認為,人肉搜索只是現代網絡過程中一項技術,不應該針對這項技術本身進行再附加法律去管理,實際上就是關於個人隱私的保護已經有法律了,就不應該再針對人肉搜索再進行特別的法律管制了。比如説它就相當於一把刀,這把刀既可以切菜,又可以殺人,但是我們不能説凡是拿刀的人,我們都要進行法律制裁。

李小萌:對於人肉搜索該管不該管,你的態度是什麼?

王志安:該管。

李小萌:怎麼個管法?

王志安:我覺得實際上應該對發起人肉搜索這種行為要進行法律限制,人肉搜索首先是要有人,有人在網絡上發起針對第三人的信息的徵集令或者通緝令,然後有人根據這個通緝令或者這個信息徵集令補充我們每個人知道這個信息,我覺得發起者這種行為有明顯的違背法律的嫌疑。

李小萌:你把人肉搜索是什麼解釋了一下,但你的觀點是説限制性地使用的話是説乾脆不能用,還是説根據不同的情況甄別,然後再看怎麼對待它?

王志安:如果把前面針對第三人的信息徵集令這個拿掉之後,其實人肉搜索就不存在了,它就變成我們普通的網上的信息搜尋,比如説百度、google一樣的,就是它所搜的信息都是網絡上既定有的,既有的,人肉搜索是有人先發起徵集,然後很多人是通過網下信息去補充。

李小萌:剛才志安其實舉了一個例子,他説有人把人肉搜索比喻成一把刀,對刀該不該管,還是對使刀的人怎麼管法,其實這個比喻就是我身邊的王琳先生提出來的,把你的觀點拿出來。

王琳:我認為人肉搜索沒有原罪,就像志安兄剛才講到的,人肉搜索就像一把刀,不管它是刀或者志安兄把它上升為槍的高度,我們都不能説拿槍的人或者拿槍的行為是有罪的,而我們只能説拿槍殺人是有罪的,所以如果要談到人肉搜索“入刑”,我想“入刑”的應該是故意殺人的行為,而不是拿槍的行為。

王志安:沒錯,是這樣的,但是我們會想,為什麼大多數國家不允許每個人自由持有槍械呢?如果我們只針對拿槍殺人這種行為,就是可以讓每個人都可以自由持有槍械,問題就是槍殺人太容易了,而刀殺人就不像槍殺人那麼容易。我們再把這個結論往前推一步,比如導彈或者原子彈,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在國際上實際上每個國家都在嚴格控制,包括美國,美國雖然説允許公民自由持有槍械,但美國也是在國際上最不遺餘力推行禁止銷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國家,為什麼説不能每個人自由地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呢?其實本質原因,你説我們制定一部法律,比如你只有持有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殺人的時候才犯法,不是太容易造成大規模的傷害了。

李小萌:限制武器是為了保證多數人的人身安全,你覺得限制人肉搜索是為了保護什麼,維護什麼?

王志安:我覺得應該是保護普通公民的個人隱私,我覺得就是這個。

李小萌:王琳,那你的意思是説個人隱私可以不用保護,所以人肉搜索可以不去限制嗎?

王琳:不是,個人隱私固然要保護,但是網民在人肉搜索過程當中所固有的表達自由,更是公民的基本人權之一,也要同等保護。

李小萌:隱私跟表達自由之間是互相協調的還是有矛盾衝突的?

王琳:它們有相互一致的地方,也會產生衝突。

王志安:什麼時候產生衝突?

王琳:我們可以把人肉搜索分成幾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就像志安兄剛才所講的,其實人肉搜索只是有一個發起人肉搜索令的人號召一批網友加入到人肉搜索的過程當中,而他們採取的方式可能有如下幾種,第一種,利用傳統的網絡搜索的技術,百度、google搜索在網上已經存在的信息,我認為這部分人肉搜索是根本不涉及到任何“入刑”的問題。第二部分,像志安兄剛才又舉了例子,可能在網民發起人肉搜索帖之後,他會號召一些被搜索的目標周圍的人羣,利用網下的現實社會當中的一些關係來搜索他的個人隱私,這個要區別看待,並不一定所有的在網下被搜索目標的人肉搜索的行為都是會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的,有很多時候他也許不侵犯。

李小萌:王琳的觀點其實是個人隱私和自由表達之間有時候是可以共同的,可以協調的,但同時我們要界定一下,個人隱私到底包括什麼,我想聽聽大浪的觀點。

劉大浪:這個問題我想先説明一下,其實關於人肉搜索這個概念就是剛才王老師説了一點,一定是有人發起的,其實在網上這個並不一定是這樣的,它可能是一種自發行為,可能是比如某個網友,他關注某個人的信息,他去查一些,把它公佈出來。

李小萌:這不是發起的行為嗎?

劉大浪:他並不是説有明確地一個發起的號召,他並不是説好像我們要搜索某某某信息,大家去,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的。

李小萌:為什麼你要較這個真,就是有沒有一個明顯的發起行為?

劉大浪:這個很簡單,因為王老師最早就提出,對發起人肉搜索的行為要進行約束,其實這是我們以後要討論的,如果説沒有一個明顯的發起,大家是一個羣體性的行為(該不該約束)。第二點,其實我更願意把人肉搜索説成是社會化搜索,而不願意簡單把它理解成為是一種,人肉一聽起來好像有點毛骨悚然的概念,其實它是利用了技術的手段,比如通過我們搜索工具,還利用了我們現實社會的有時候有推理,有時候有大家提供的一些現實社會的信息,是利用多種工具的,甚至可以認為是集體的智慧所導致的這麼一個行為。

李小萌:我想問問楊秀宇,我知道你有個網名叫立二,很多網友聽到這個名字馬上就會把你和一些事件關聯起來,可以説楊秀宇也是人肉搜索的被搜查對象,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你怎麼看待在網絡時代個人隱私都包括哪些內容?

楊秀宇:我覺得個人隱私主要是分兩塊,一部分是個人的信息,另外是個人的經歷,可能有些東西我不想被公開,我覺得這都屬於隱私的一部分。

李小萌:什麼樣的經歷是屬於你不願意公開又被公開了的,有嗎?

楊秀宇:有。我基本上所有的個人信息都被網民所公開了,也被人肉搜索,搜索到了,並且被公開和傳播。比如説我曾經上大學失戀過,甚至説我大學同學的名字,我大學的老師,包括家裏人,家庭住址,包括手機號碼也都被人肉搜索出來了。

王琳:隱私權從法律上來説,只要是當事人不願意公開的信息,而又沒有法律明令這些信息必須公開,就應當屬於隱私權,我理解立二所説的。如果説他個人信息是公佈在一個公開的網上,我們只要經過百度簡單的一個搜索就能夠得到,只是在人肉搜索的過程當中,網友把這些信息做了一個分類,並且提供了具體的個人信息的來源,我認為這個是不涉及到侵犯公民個人的隱私權。

李小萌:志安你怎麼看?

王志安:我覺得這個也需要討論一下,因為網絡時代的傳播規律不一樣,所以我們在前網絡時代的很多正常行為到了網絡時代可能會有問題。其實剛才王琳説的一些在前網絡時代也會出現的問題,比如説你這個行為就是人家的個人隱私,人家不願意公佈,這個即便不在網絡時代,這個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我覺得在網絡時代,問題的複雜性在什麼地方呢?在發起人肉搜索的過程中,每個人補充的信息可能都是合法的,但是匯聚到一起,可就會對這個人的個人隱私構成極其不利的一個後果,就是你發現在整個人肉搜索的過程中,你找不到施害者,但是明顯這個公民的權利被侵害了,這種情況可能就需要研究,因為一部法律,如果一個公民的權利受到了侵害,又找不到施害者的話,就一定要調整法律。

劉大浪:剛才王琳説了一點,就是人肉搜索是否有原罪的問題,覺得王老師在表達觀點的時候首先就認定了人肉搜索帶來的都是壞事兒,剛才我們在前面的片子裏面看到,有很多例子,其實人肉搜索有時候會涉及到透露公民的個人隱私等等之類的問題,但是更多的可能是一種起到了公民的監督,輿論監督這方面的作用,其實我甚至覺得在一定意義上是廣大網民的一種社會責任感的體現,如假定人肉搜索本身就是壞的,本身就是件不好的事兒,而且這個詞兒聽起來好像是有點毛骨悚然,我們往下討論的都是什麼暴露個人隱私等等之類的問題,為什麼不説我們看到人肉搜索帶來的一些積極的作用呢?

李小萌:你講到了一個責任的問題,網民有沒有這種監督的責任,需不需要被什麼人賦予這樣的責任才能做以上的一些行為?

王志安:我覺得我也看到了,確實人肉搜索在很多時候發揮了輿論監督的作用,比如説有些貪官的一些不願意公佈的隱私,但是被搜索出來之後,就導致這個人完蛋了。我們假定,我們現在能夠發明一種機器,每個人從這裏走出去,就能自動識別這個人是不是貪官,識別完之後就自動把他的腦袋砍掉,這是一個很好的機器吧。但是這個機器的準確率稍微有點不太高,每十個人中間會錯殺一個,就是十個人中間砍掉九個貪官的腦袋,但另外一個人就倒黴,是一個普通公民,你覺得這個機器能推廣嗎?我覺得不行。

劉大浪:我覺得你把人肉搜索跟這個機器對等起來,本身是一個不恰當的比方,人肉搜索就是網友是起監督作用,他並沒有判斷的功能。大家都知道人肉搜索遼寧女那個事兒,網友通過這種手段把她找到了,她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這就是一種輿論監督,網友他沒有責任去判斷這個人有罪或者是無罪,或者他是貪官或者不是貪官。李小萌:在網友發的帖子裏面沒有判斷性語言嗎?

劉大浪:我相信有,但是這就是回到問題的最根本的東西了,你認為人肉搜索是好的是壞的,我剛才只是説舉出了它的積極的一面,我認為王老師首先把人肉搜索定義成為一個負面的東西,這是不對的。

王志安:我不是這個意思。

李小萌:但是一個事物,我覺得多數都是既有利又有弊的,當我們決定想要限定它,或者説降低它的傷害的話,利和弊我們怎麼去參照?

王志安:我覺得在法律上對所有的公民的權利應該是平等保護的,不管這個人是貪官還是一個良民,在權利上他應該受到平等保護,你不能説這個事情因為是貪官,他就不享有隱私權的保護,把他揪出來,這個事情就是好的。而這個人是個普通的公民,我們這麼做對他就構成了傷害,實際上我們在權利上是沒辦法區分的,他都是一個公民。

李小萌:王琳你説人肉搜索沒有原罪,你承不承認人肉搜索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王琳:我承認有,但是我認為志安兄剛才所舉的例子有一個誤解,就是他錯誤地把人肉搜索的搜索的行為和搜索之後網民利用這些人肉搜索過程當中公開的信息所做的一個判斷混淆起來,我們現在討論的是人肉搜索本身,而不是人肉搜索得來的這些信息,網民怎樣判斷,怎樣做一個道德的譴責的問題。

李小萌:這兩者之間能割裂開嗎?就是説我們只提供信息,不判斷,能做到嗎?有沒有哪一個人肉搜索事件可以做到單純地只提供信息,不做道德判斷的?

王琳:不能夠,就像我們剛才所舉的例子,一把刀,它可以用來殺人,也可以用來切菜,但是你不能夠約束我買刀的行為,你只能去約束拿刀殺人的那個行為,我們可以去譴責有些網民不顧個人的隱私,利用這些公開的信息,揮舞着道德大棒,在對一個被搜索者進行有罪推定的情況下去侵犯個人隱私,這種行為我個人也贊同,是應當譴責的,但是我不認為應當譴責人肉搜索本身。

李小萌:但現實我們看到了,沒有辦法一刀切地説把判斷捨棄,把信息留下來。

劉大浪:並不是説沒辦法,實際上王老師剛才在説到這個的時候,首先就假定人肉搜索帶來的結果一定是負面的,因為有個人隱私的暴露,所以説人肉搜索是有問題的,實際上比如在網上是可以通過網站的管理等等各方面的東西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約束的,比如在我們網站,如果説把這個公民的個人的隱私登出去,我們是會刪除的,這是可以的。所以説比如説在死亡博客這個案件裏面出的,到他家去潑油漆,這個已經不是人肉搜索本身的事兒了。

王志安:這點我同意,可能網民的行為在人肉搜索過程當中就有道德判斷,他不容易分開,但在法律的制裁上實際上是分得非常清楚的,但是我想説即便剝離了後半部分,僅看前半部分,其實也是存在問題的。王琳始終在講這個刀的問題,我就説你説不能約束買刀的行為,其實在我們這個社會中,買刀的行為就是受到約束的,管制刀具就是買不到的,槍你就是買不到的,雖然你買一個槍我只想練射擊玩,不允許的,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本身這個工具潛在的破壞性太大了。

劉大浪:我不知道買菜刀也有管制嗎?

王志安:管制刀具是有的。

李小萌:現在就得界定人肉搜索究竟是什麼刀了,菜刀可以買,但是長的或者是彈簧刀就不行,你怎麼界定是什麼刀。

劉大浪:所以説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因為我覺得人肉搜索就是一個過程,就是一個搜索的過程。

楊秀宇:我也想打斷一下,我跟劉總的觀點不太一樣。我覺得人肉搜索實際上是分四階段,第一階段可能還是有一個,可能不能界定準確或不準確,總是有發起者或發起原因,這個主體我可能不能確定。第二階段就是網友會產生這種情緒變化,會參與這種人肉搜索。第三階段就是找到了隱私被暴露,實際上我覺得更可怕的一部分就是説隱私暴露之後的網民行為,如果這個隱私暴露,如果網民是理性的,這個理性的網民行為,大家不會對他個人產生攻擊,甚至不會產生現實社會攻擊。

李小萌:志安我想問你,看了那麼多人肉搜索事件,哪個事件是你覺得觸犯了你的底線,有點不太能容忍的了?

王志安:我覺得這個例子很多,剛才説的那個遼寧女事件,在地震時期,有一個女性在網上發了一個視頻,她説災區對她生活構成了影響,她就辱罵之類的,網民從發起搜索到找到她所有的個人信息,到公安機關把她抓起來只有半天的時間,我覺得其實像這樣的行為本身是非常值得討論的,你可以從行為後果來講,這事兒幫助破案,但是我覺得這個行為本身可能確實有觸及法律的地方。

王琳:我提醒一下大家討論的基礎,我們討論的人肉搜索實際上是一個集合概念,它包括了好多種情況在內,絕大多數的人肉搜索在人肉搜索的發帖者發起號召之後,由於沒有網民的參與,慢慢它就消失了,我們不能説這部分人肉搜索不是人肉搜索。還有些人肉搜索,它的影響非常小,小到可能只有一兩個人蔘與,我們也不能説這不叫人肉搜索,我們今天討論的是人肉搜索的利與弊或者罪與罰的問題,而不是説像我們在片中所看到的,專門我們講那些人肉搜索是惡的那些個案。

李小萌:我舉一個例子,我想你們也知道發生在韓國的狗屎女的事件,一個女孩在地鐵上,她的小狗拉屎了,一部分在座位上,一部分在她腿上,她自己把她腿擦乾淨以後,沒有管座位上的,這個行為被人拍下來以後傳到網上,結果引起網友羣起攻之,她承受不了這樣的壓力,自殺了,你覺得這是善、惡,監督本身又帶來了什麼?

王琳:這不能説是善,也不能説是惡,我一個觀點就是我們既不能夠對一個被搜索者去推定他是有罪的,我們也不能反過來説,我們也不能對人肉搜索假定他有罪或者假定他無辜,在法律上我們只能對一個行為假定他無辜。

李小萌:你又躲開了我舉的這個例子本身,説起你的觀點,針對這個例子你説説你的看法。那些網友是站在一個公共道德,這樣的一個角度上,在批評她,在把她的資料公開出來。

王琳:我覺得這個問題更多的是網民利用了公開的信息,對這個我們所説的韓國地鐵女做了一個道德的譴責,而這種道德譴責最終導致了這位地鐵女的自殺,而不是説這個搜索的行為本身。

李小萌:他還是把這個剝離開了。

王志安:但是事實上,這個沒有前者也就沒有後者,事實上,在法律上,你不能在法律上構成因果關係,但是在事實上確實是有因果關係的。

劉大浪:不是這樣的,我覺得我們其實可以把這個事兒,我們做一個假設,假如當時不是別人把東西發到網上,當時就有人譴責,或者是通過別的媒體傳出去了,然後最後導致了她自殺,但你能説是人肉搜索的事兒嗎?首先大家對她進行這種公開的譴責,各種各樣的譴責,導致她這種極大的心理壓力,最後自殺,這才是導致她最後一個悲劇性結果的原因。

李小萌:但當時她如果跟路人相遇,路人指責了她,並不能夠知道她叫什麼,住在哪兒,她是誰,有什麼樣的生活背景。也許恰恰是這些公開出來,造成她的壓力,因為咱倆初次見面,你批評我,你罵我,咱倆打了架,散了可能再也不認識,沒關係。

劉大浪:我們經常會看到那種例子,比如一個老師批評了學生,或者是一個家長罵了自己的小孩,最後小孩自殺了,跳樓了這種事兒,我們應該近幾年應該看到一些這樣的報道,你能説這是這個批評本身所導致他的死亡嗎?

李小萌:我覺得他在偷換概念,你覺得呢?

劉大浪:我不是偷換概念。

王志安:我們沿着你這個邏輯往前走,就是我們在小範圍內批評一個人和在全世界範圍內批評一個人,你承認不承認,它對一個人的心理作用是不一樣的。

王志安:我就説網絡時代跟非網絡時代的不同,他即便在公交車上,他這個行為受到周圍人的譴責,這是一個有限範圍,但是如果把他放到網上,就變成了在全世界範圍面前失重,我就説這是網絡傳播跟非網絡傳播的區別。

劉大浪:因為你覺得有這種區別,所以我們説根本在網絡時代,我們把這種批評的,導致批評的這種原因,我不能放到網上去了。

王志安:不是,我所説的對人肉搜索的限制一定是對發起人肉搜索的這個人的這種行為進行限制,如果這個信息在往上既定就有,我覺得這不違法,同時,如果你要是個人認為這種行為不恰當,你公佈信息,也不違法,但是不能因為有一個人發佈徵集令,其他人進行補充,形成這樣一種關係,我覺得這個就值得限制了。

劉大浪:我覺得你始終是,你把人肉搜索等同在暴露個人隱私,這個我是不同意的。你觀點就是,你説人肉搜索的時候,你就一定説到有隱私被暴露了。

王琳:假設韓國地鐵女的事件不是網絡公佈出來的,而是一家平面媒體,我們會反過來討論一下,平面媒體有沒有抨擊或者監督這種不文明的現象?

王志安:但是平民媒體一般來説在使用過程中多數會化名的。

劉大浪:網絡媒體也不一定會使用。

王志安:多數情況下,因為它是把它等同為出版物。

李小萌:像王琳他們很強調就是人肉搜索的監督和揚善的功能,就説地鐵女的這個事兒,這個事兒出來以後,是不是起到了一個以後再有人帶着小狗上地鐵,再也不敢讓它把屎拉在座位上這樣的作用。

王志安:有可能會這樣,但是我們不能因為要想期望獲得這樣的效果,就要付出這樣的代價,因為付出的代價和行為的後果之間是不匹配的,這個人僅僅因為這樣的行為就付出生命的代價。

李小萌:但是王琳他們説這並不是我在搜索它的時候想要達到的目的,並不是想要傷害她到自殺的目的。

王志安:但是它不可控,它不可控關鍵是,網絡的人肉搜索一旦發起之後誰能終止?大家可以看郭文軍尋父的例子,郭文軍尋父當時因為這個事情爆發之後,很多網民就自發想要尋找郭文軍的父親,後來郭文軍的家人陷入到巨大的尷尬之中,因為這個行為沒有郭文軍的授權,他們家人也不想面對過去這段歷史,但是誰能終止呢?終止不了。

李小萌:無法控制,不能終止,這是不是要追究到人肉搜索本身的原罪問題呢?

王琳:我也不這麼看,我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也可以支持我的觀點,儘管我不贊同用個案來支持某一方的觀點,陝西正平華南虎事件,如果沒有人肉搜索就不可能找到這張年畫,如果沒有這張年畫,我們就不可能證明正平的華南虎是一張紙老虎,如果沒有這一系列的人肉搜索,以及它促進的公民對政府信息的一個監督的作用,也許我們今天就可以看到在陝西省正平縣一個野生華南虎自然保護區已經成立了,也許今天坐到這兒大家談的一個節目就是嘉賓有周正龍先生,有其它的一些嘉賓。

王志安:我覺得我對人肉搜索的理解跟王琳不太一樣,我理解的人肉搜索沒有指物的,都是指人的,如果是指物就不能叫做人肉搜索。

王琳:我們同樣可以換一個例子。

王志安:指人的才能叫人肉搜索,一定是針對某一人。

劉大浪:王老師把人肉搜索的定義已經到了,針對某個人對他產生的負面效應,而且包括他的隱私。

王志安:不是負面。

劉大浪:我覺得你如果定義成這樣的話,我贊成你的觀點。

王琳:志安現在沒有解釋的是,你把發帖者控制住以後,怎麼樣來控制網友這些自發的跟帖提供信息的行為,這是人肉搜索一個主要的內容,而發帖不是一個主要內容。

王志安:你就説你的意思是説,即便沒有一些人徵集,也會有人自動跟帖,是吧?

王琳:對,因為這個事件本身就是一個公共事件,比如説我們剛才看到的虐貓女,就是有一系列的照片在網上上傳之後形成了一個公共事件,然後才導致了一系列的人肉搜索,乃至於信息的公佈,如果沒有一個人發起也會有網友去公佈相關的信息,這個是肯定的。

王志安:對,我説的這個行為可能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就是這種建議,但是它至少可以解決相當一部分問題。

李小萌:今天其實大家是一個觀點和信息的交流,在過程當中有沒有聽了對方的觀點之後,在自己原有觀點之上進行了進一步的思考呢?

王琳:一個新事物出來以後,通過國家的辦法限制它,但是還有一種方法來調整,就是民本主義,就是志安兄的出發點,從公民的權益保障出發,又保障公民的個人隱私權,又保障表達自由,而不是採取我不准你發帖這種方式。

王琳:這種權利被侵害我們應該基於一種什麼樣的途徑來化解,我意思還是我們通過網絡社會本身來化解,而不要通過外在的行政責任給法律責任來化解它,網絡社會本身,像我們都同意,它是一個社會。

王琳:我們現在忽略的是網絡自治和行業自治,比如天涯社區,他們能不能通過自己的一個自治的行為,來化解掉其中絕大部分的有惡的那個人肉搜索,至於留下來的少部分,一兩個,每年出現的一個人肉搜索。

李小萌:怎麼能希望人人都有那麼高的自律精神呢,如果我沒有被動被約束,我為什麼要自己先去限制自己呢?

王琳:因為網絡是在市場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一個新的事物。

王志安:(你的意思是)希望通過社會發達來承擔一部分社會調整的功能?

王琳:小政府,大社會。

王志安:但是我覺得這個恐怕法律其實規定是底線。

王琳:要普及這個觀念,你如果説拿到美國的例子,美國就是先行業自治,再判例,再擔刑法,我們不是一個判例法系國家,我們沒有辦法通過一個案例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在中國也不是説很有成效。

李小萌:志安有沒有在他們的基礎上,再多少修正自己以前的觀點呢?

王志安:王琳剛才説限制發帖人,限制信息徵集令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中間的所有問題,我覺得這一點確確實實這個可能説的是有道理的。我覺得這樣的結果,這樣就説明實際上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可能還需要,其實更深的法律探討,到底在人肉搜索這個環節中間,我們對哪樣一種行為進行限制,既不影響網絡社會中間公民的表達,同時又能恰當地保護公民的個人隱私,我覺得公民的權利其實隨着時代的發展,它的邊界在逐漸作為一條,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大家不要認為,只要調整這個邊界,就是對某種權利的限制,不是這樣的,而是説只要有人的權利,相互之間調整我覺得是非常正常的。不是説只要某種權利的邊界調整就是對這個權利的限制,其實恰恰是對這個權利的恰當的保護。

李小萌:我覺得這個話題到這兒,很感謝我們四位嘉賓在説話的過程當中也在認真地思考,任何一項新的技術出現之後,恐怕都難逃成為雙刃劍這樣一個命運,但是可貴的是人們在艱難當中在尋找解決和取捨的辦法,感謝收看今天《新聞會客廳》,再見。

“人肉搜索”究竟需不需要法律約束?該怎麼約束?可能需要我們的立法機關進行更詳細更全面地論證。但今天的討論至少能夠提醒我們每個人,很多時候當我們在行駛自己的權利,有沒有想過,我們正在傷害別人的權利,或許當這樣的提醒時刻存在我們每人心中的時候,關於法律的討論也就不再有意義。http:///magicisme777

大學思修題庫 篇四

第二章 弘揚中國精神 共築精神家園

一、判斷題(請你判斷下列各題對錯,正確填a,錯誤填b)

()

1、中國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積澱傳承下來的精神,包括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

2、“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家哪有我”,説明國家是小家的寄託,更是個人的寄託;國家是物質利益的寄託,更是精神家園的寄託。

()

3、愛國是每個人都應當自覺履行的責任或義務。

()

4、祖國的大好河山,就是指祖國的自然風光,與主權、財富、民族發展和進步無關。

()

5、愛國主義是歷史的、具體的,在階級社會中,愛國主義具有階級性。我們要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去認識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愛國主義。

()

6、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與擁護祖國統一是不同的,不可能一致。

()

7、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愛中國共產黨、愛人民政府,具有深刻的內在一致性。()

8、愛國主義與擁護祖國統一是一致的。這不僅是對生活在中國大陸的中國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對全體中華兒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僑胞的基本要求。()

9、積極投身實踐是增強改革創新能力本領的關鍵。

()

10、時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時代性體現,體現了社會在一定歷史時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精神風貌和社會風尚。

()

11、“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就是強調要樹立突破陳規陋習的自覺意識。

()

12、國家安全一般是指一個國家不受內部和外部的威脅、破壞而保持穩定有序的狀態。

()

13、愛國既需要情感的基礎,也需要理性的認識,更需要實際的行動。()

14、科學有國界,但科學家沒有國界。

()

15、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的必然趨勢,就是全球政治、文化一體化。

()

16、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愛中國共產黨、愛人民政府,具有深刻的內在一致性。參考答案:

1、b

2、a

3、a

4、b

5、a

6、b

7、a

8、a

9、a10、a11、a12、a13、a14、b15、b16、a

二、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每個小題共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你選出最符合題意的一個選項)

()

1、關於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辯證關係,表述錯誤的有:

a、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兩者的有機結合構成了中國精神的基本內容

b、一切時代精神都曾經是一定歷史階段中帶動潮流、引領風尚、推動社會發展的民族精神。同時,一切民族精神都將隨着歷史的變遷逐步融入時代精神之中

c、民族精神為時代精神提供生長根基和發展動力,是時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礎和依託 d、時代精神則是民族精神的時代性體現,牽引着民族精神的發展方向,並賦予民族精神以時代內涵

()

2、下列關於愛國主義的時代價值的表述,哪項不合理: a、愛國主義是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紐帶 b、愛國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力 c、愛國主義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力量源泉 d、愛國主義是實現世界大同的必要前提

()

3、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下列關於全球經濟、政治、文化的表述,認識不合理的有:

a、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一些人極力鼓吹政治一體化和文化一體化。這是別有用心的,實際上是企圖借經濟全球化,推行西方的政治制度和價值觀念,損害別國的主權和尊嚴。b、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不能以一個或幾個國家的政治制度、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來衡量多樣性的世界。用一種政治制度、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去統一世界,不僅是對別國的侵害,也是根本行不通的,只會危害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c、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認識,既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所提供的機遇發展自己,又堅決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尊嚴,按照本國國情堅持和發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

d、經濟全球化勢必導致全球政治、文化一體化

()

4、下列關於做忠誠的愛國者包括的方面,哪些認識有誤: a、推進祖國統一

b、促進民族團結

c、增強國家安全意識

d、作為個體的公民,對國家大事沒什麼影響,用不着關注太多()

5、時代精神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形成和發展的,是體現民族特質、順應時代潮流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精神風貌和社會風尚的總和。時代精神的核心在於: a.愛國興邦

b.實事求是

c.改革創新

d.八榮八恥

()

6、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為人民服務

b.改革創新

c.愛國主義

d.集體主義

()

7、“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禾苗離土即死,國家無土難存”。每一個愛國者都會把“保我國土”、“愛我家鄉”、維護祖國領土的完整和統一,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和義不容辭的責任。它體現了愛國主義的基本要求是: a.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b.愛自己的骨肉同胞 c.愛祖國的燦爛文化

d.愛自己的國家

()

8、以下關於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具有一致性的説法正確的是: a.它主要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基本要求 b.它是對全體中華兒女的基本要求

c.這是生活在祖國大陸的中國公民的必須堅持的立場和態度 d.它是對生活在祖國大陸的一切人的基本要求()

9、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是:

a.推進改革開放

b.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c.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d.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

10、.以下關於愛國主義與擁護祖國統一具有一致性的説法不正確的是: a.它是對全體中華兒女提出的基本要求 b.它主要是對生活在大陸的中國公民的基本要求 c.它是對一切生活在中國的人提出的基本要求 d.它對海外僑胞不作要求

()

11、鄧小平曾經指出:“港澳、台灣、海外的愛國同胞,不能要求他們都擁護社會主義,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對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否則怎麼叫愛祖國呢?”這説明,在當代中國。

a.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是一致的 b.愛國主義與擁護祖國統一是一致的 c.愛國主義與愛中國共產黨是一致的 d.愛國主義與愛馬克思主義是一致的

()

12、“禮儀之邦”、“協和萬邦”、“德莫大於和”等觀念,深深地紮根於中華民族的傳統之中。“親仁善鄰”、“講信修睦”等,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在處理民族問題上的寬宏胸襟。聯歐亞,開闢絲綢之路;通亞非,鄭和七下西洋;歷萬難,玄奘印度取經;為傳經,鑑真東渡扶桑„„這些典型的事例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精神的: a.團結統一

b.愛好和平

c.勤勞勇敢

d.自強不息

參考答案:

1、b

2、d

3、d

4、d

5、c

6、c

7、a

8、c

9、c

10、d

11、b

12、b

三、多項選擇題(本大題每個小題共有四個選項,可能有n項符合題意,請你選出所有符合題意的選項)

()

1、關於中國精神,表述合理的有:

a、中國精神是興國之魂強國之魄

b、中國精神是實現民族復興的精神引領 c、中國精神是凝聚中國力量的精神紐帶

d、中國精神是提升綜合國力的重要保證()

2、關於民族精神,表述合理的有:

a、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形成的 b、民族精神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形成和發展的

c、民族精神體現一個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歷史條件下生存和發展的獨特方式 d、民族精神體現民族特質並順應時代潮流()

3、關於時代精神,表述合理的有:

a、時代精神是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形成的 b、時代精神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形成和發展的

c、時代精神體現一個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歷史條件下生存和發展的獨特方式 d、時代精神體現民族特質並順應時代潮流

()

4、在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哪些民族精神: a、團結統一

b、愛好和平

c、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d、改革創新()

5、關於愛國主義,表述合理的有: a、愛國主義體現了人們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 b、愛國主義反映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係

c、愛國主義是調節個人與祖國之間關係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則和法律規範 d、愛國主義是時代精神的核心()

6、愛國主義要求有:

a、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b、愛自己的骨肉同胞 c、愛祖國的燦爛文化

d、愛人民羣眾()

7、關於愛國主義與經濟全球化,認識合理的有:

a、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利用、商品的銷售、資本的流動、信息的共享、各國經濟交往、人才的流動等等,都是跨國界的。所以,愛國主義在今天已經過時 b、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發展中國家獲益了,經濟高速發展,談愛國主義確實過時了 c、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發達國家利用經濟、科技和軍事等方面的優勢,竭力輸出自己的政治觀、價值觀、文化觀和生活方式,力圖主導經濟全球化進程,把發展中國家納入西方的發展模式和發展軌道。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

d、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國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組織形式,是國際社會活動中的獨立主體。只要國家繼續存在,愛國主義就有其堅實的基礎和豐富的意義。我們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必須堅定地捍衞自己國家的利益,這就更需要愛國主義的支撐。

()

8、大學生在如何把握經濟全球化趨勢與愛國主義的相互關係問題上,應該樹立什麼樣的觀念:

a、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報效祖國之心不應有差別 b、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c、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不等於全球政治、文化一體化

d、大學生要勇於和善於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競爭,強調愛國主義勢必導致眼界狹隘,不思進取

()

9、大學生應自覺遵守國家安全法律,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義務。下列哪些是大學生應履行的法律義務:

a、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保守國家祕密的義務 b、不得非法持有、使用專用間諜器材的義務

c、在國家安全機關調查瞭解有關危害國家安全的情況下如實提供有關證據、情況的義務 d、及時報告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義務

()

10、改革創新的重要意義有:

a、改革創新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必然要求

b、改革創新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 c、改革創新是建設社會主義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 d、改革創新有利於大學生就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11、大學生如何做改革創新的實踐者:

a、樹立改革創新的自覺意識:突破陳規陋習;大膽探索未知領域;以創新創造為目標 b、培養改革創新的責任感 c、增強改革創新的能力本領

d、要有紮實系統的專業知識,要培養創新型思維方式()

12、愛國主義的基本要求是: a.愛自己的國家

b.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c.愛自己的骨肉同胞

d.愛祖國的燦爛文化

()

13、愛國主義的時代價值是:

a.是中華民族繼往開來的精神支柱

b.是維護祖國統一的紐帶

c.是維護民族團結的紐帶

d.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力

()

14、大學生增強國防觀念,在當代世界發展多極化趨勢下有着歷史的必要性,其重要的時代意義表現在: a.是大學生報效祖國的重要體現 b.是大學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體現 c.是大學生履行國防義務的必然要求

d.是大學生提高綜合素質,促進自身全面發展的迫切需要

參考答案:

1、abcd

2、ac

3、bd

4、abc

5、abc

6、abcd

7、cd

8、abc

9、abcd

10、abc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四、簡答題

1、大學生在如何把握經濟全球化趨勢與愛國主義的相互關係問題上,應該樹立什麼樣的觀念?

2、簡析改革創新的重要意義?

3、為什麼説中國精神是興國強國之魂?

4、簡述民族精神的基本內容。

5、簡述愛國主義的時代價值。

6、改革創新的重要意義。

7、如何做改革創新的實踐者?

8、中國精神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參考答案:

1、參見教材p49。

2、參見教材p59。

3、參見教材p40.4、參加教材p43.5、參見教材p47。

6、參見教材p59。

7、參見教材p61。

8、參見教材p37。

大學思修題庫 篇五

第七章 樹立法治觀念 尊重法律權威

一、判斷題(請你判斷下列各題對錯,正確填a,錯誤填b)

()

1、法治和德治,如車之兩輪或鳥之兩翼,是治國理政不可或缺的兩種方式,忽視其中任何一個,都將難以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

2、法律是道德的底線,講法治就足以安天下了,不必再談德潤人心。談德治,容易回到人治的老路上去。

()

3、法治和德治都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對任何人都一律平等,任何人都必須遵守。

()

4、我國實行憲法宣誓制度,讓經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選舉或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增強公職人員憲法觀念。

()

5、法治思維是指以法治價值和法治精神為導向,運用法律原則、法律規則、法律方法思考和處理問題的思維模式。

()

6、法律權威是指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力、影響力和公信力,是法律應有的尊嚴和生命。

()

7、法治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強調對不同人羣提出有針對性的要求。()

8、推進憲法實施、落實依憲治國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首要任務。()

9、當今中國,法治已經成為黨和政府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

10、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與依法治國相統一,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

()

11、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相統一,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

()

12、法治和德治都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所以應當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

13、法無授權不可為,是就公民的權利而言的。

()

14、只要法律對公平正義做出了科學嚴謹的規定就能得到實現。

()

15、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的基本內涵。

()

16、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是人類歷史上最高類型的民主法治。()

17、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在總量上是等值的。

()

18、我國法制宣傳教育的任務就是宣傳和普及法律知識。參考答案:

1、a

2、b

3、b

4、a

5、a

6、a

7、b

8、a

9、a

10、a

11、a

12、b

13、b

14、b

15、a

16、a

17、b

18、b

二、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每個小題共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你選出最符合題意的一個選項)

()

1、我國法律規定的國家憲法日是每年的:

a、12月1日

b、12月4日

c、12月12日

d、12月13日()

2、關於法治思維,表述錯誤的有:

a、法治思維以法治價值精神為指導,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權等法治理念,是一種正當性思維

b、法治思維以法律原則、法律規則為依據來指導人們的社會行為,是一種規範性思維 c、法治思維以法律手段、法律方法為依託分析問題、處理問題、解決糾紛,是一種可靠的邏輯思維

d、法治思維的本質是人高於法,人要發揮聰明才智解決矛盾糾紛,保障人民的權利()

3、公平正義主要包括:

a、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和救濟公平

b、憲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護和司法保障 c、權力由法定、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 d、憲法至上,法律普遍適用、優先適用,不可違抗()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最根本保證是:

a、黨的領導

b、人民當家作主

c、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d、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

5、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基本經驗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

相統一。

a、依憲治國

b、法治與德治相結合 c、依法治國

d、人權保障()

6、法治思維的基本內容不包括: a.法律至上

b.權力制約 c.人權保障

d.以德治國

()

7、——是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本質要求。a.司法獨立

b.法制觀念 c.人民當家做主

d.依憲治國()

8、下列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不包括:

a.樹立法律仰

b.宣傳法律知識

c.維護社會秩序

d.敢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

()

9、下列關於法治與法制的表述哪個是正確:

a.法治的核心是權利保障與權力制約

b.法治與法制的根本區別在於社會對法律的重視程度不同

c.實現了法制,就不會出現犧牲個案實體正義的情況

d.法治要求法律全面地.全方位地介入社會生活,這意味着法律取代了其他社會調整手段

()

10、法律權威是就國家和社會管理過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 a.法的國家強制性

b.法德普遍性

c.法的國家意志性

d.法的不可違抗性

()

11、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基本方略是在: a.1982年憲法

b.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c.黨的十三大

d.黨的十五大

()

12、社會主義法治的最根本的保證是 a、黨的領導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c、人民當家作主

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13、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制度保障是 a、黨的領導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c、人民當家作主

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14、全面依法治國的行動指南是

a、黨的領導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c、人民當家作主

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15、人權保障是一個系統工程,其前提和基礎是 a、憲法保障

b、立法保障

c、行政保護

d、司法保障()

16、人權保障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作為重要條件的是 a、憲法保障

b、立法保障

c、行政保護

d、司法保障()

17、人權保障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作為關鍵環節的是 a、憲法保障

b、立法保障

c、行政保護

d、司法保障()

18、人權保障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作為最後防線的是 a、憲法保障

b、立法保障

c、行政保護

d、司法保障

()

19、根據我國《憲法》、《立法法》等的規定,——行使國家立法權。a.國務院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c.地方政府 d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20、省、自治區、直轄市、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a.部門規章 b.地方性法規 c.行政法規 d.地方政府規章

()

21、對依法治國首次做出完整的內涵表述是——。a.鄧小平在黨十一屆三中全會 b.江澤民在黨十五大 c.江澤民在黨十五屆三中全會 d.胡錦濤在黨十七大()

22、下列有關法律的觀點錯誤的是——。a.法律是一種複雜的社會歷史現象 b.國家強制力是保證法律實施的唯一力量 c.法律產生於特定的物質生活條件基礎之上 d.在階級社會中,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參考答案:

1、b

2、d

3、a

4、a

5、c

6、d

7、c

8、c

9、a

10、d

11、d

12、a

13、b

14、d

15、a

16、b

17、c

18、d

19、b 20、d

21、b

22、b

三、多項選擇題(本大題每個小題共有四個選項,可能有n項符合題意,請你選出所有符合題意的選項)

()

1、關於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三者辯證關係的闡述,合理的有: a、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相統一,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

b、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是一個統一整體,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體現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c、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

d、人民當家作主是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的治國方略

()

2、關於法治和德治,表述正確的有:

a、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德治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

b、違反法律規範和道德規範,都要受到懲戒,受到譴責,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c、法治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德治要培育和弘揚道德,進行道德教化 d、法治體現的是規則之治,道德是內心的法律()

3、法治思維與人治思維的區別有:

a、法治思維認為國家的法律是治國理政的基本依據,處理法律問題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而人治思維主張憑藉個人尤其是掌權者、領導人的個人魅力、德性和才智來治國平天下

b、法治思維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具有穩定性和一貫性;而人治思維按照個人意志和感情進行治理,治人者以言代法、言出法隨、朝令夕改,具有極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 c、法治思維強調集中社會大眾的意志來進行決策和判斷,是一種“多數人之治”的思維; 而人治思維是個人説了算的專斷思維,雖然有時也強調集思廣益進行治理或作出決定,但主要表現為少數個人的集權專斷

d、法治思維以法律為最高權威,人治思維則奉領導者個人的意志為最高權威()

4、法治思維的基本內容包括:

a、法律至上

b、權力制約

c、公平正義

d、人權保障、正當程序()

5、法律有無權威,取決於哪些要素:

a、法律在國家和社會治理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b、法律本身的科學程度

c、法律在實踐中的實施程度

d、法律被社會成員尊崇或信仰的程度()

6、尊重法律權威的意義有:

a、尊重法律權威是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和法治思維的核心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前提條件

b、尊重法律權威對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極為重要 c、尊重法律權威是實現人民意志、維護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權利的基本途徑 d、尊重法律權威是維護個人合法權益的根本保障,是對公民個人幸福的最大尊重()

7、尊重法律權威的基本要求有:

a、信仰法律

b、遵守法律

c、服從法律

d、維護法律()

8、法治思維的基本內容包括:

a、法律至上

b、權力制約

c、公平正義

d正當程序

()

9、尊重法律權威的基本要求是:

a、信仰法律

b、遵守法律

c、服從法律

d、維護法律

()

10、大學生可以通過()途徑,在日常生活中逐漸養成從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解決法律問題的思維習慣。

a.學習基本的法律知識

b.掌握法律方法

c.參與法律實踐

d.養成守法習慣

()

11、法治思維的含義包括:

a.法治思維以法治價值精神為指導,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權等法治觀念,是一種正當性思維;

b.法治思維以法治原則和法律規則為依據指導人們的社會行為,是一種規範性行為; c.法治思維以法律手段與法律方法為依託分析問題、處理問題、解決糾紛,是一種可靠的邏輯思維;

d.法治思維是一種符合規律,尊重事實的科學思維()

12、法律至上性表現為:

a.普遍適用性

b.優先適用性

c.不可抗拒性

d.持續穩定性()

13、我國依憲治國、依憲行政與西方憲政的本質區別,主要有

a、制度基礎不同

b、領導力量不同

c、權力主體不同

d、權力行使方式不同()

14、關於社會主義法治思維,以下説法正確的是

a、法治思維是一種正當性思維

b、法治思維是一種規範性思維 c、法治思維是一種可靠的邏輯思維

d、法治思維是一種科學思維

()

15、法律至上是指在國家或社會的所有規範中,法律是地位最高、效力最廣、強制力最大的規範。主要表現為

a、普遍適用性

b、優先適用性

c、不可違抗性

d、國家強制性()

16、權力制約的具體要求是

a、權力由法定

b、有權必有責

c、用權受監督

d、違法受追究()

17、從內容上看,公平正義主要包括

a、權利公平

b、機會公平

c、規則公平

d、救濟公平()

18、尊重法律權威要求我們做到——

a、信仰法律

b、遵守法律

c、服從法律

d、維護法律()

19、在我國,司法機關是指——。

a.國家檢察機關

b.公安機關

c.國家審判機關

d.紀檢部門()20、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觀念最為核心的內容是——。a.無約束地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觀念

b.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觀念 c.權利義務相對等的觀念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

21、一般説來,可以把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的關係概括為。a.結構上的相關關係

b.內容上的對應關係 c.總量上的等值關係

d.功能上的互補關係()

22、我國公民維護國家安全的基本義務有。

a.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的義務

b.保守國家祕密的義務

c.及時報告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義務

d.不得非法持有。使用專用間諜器材的義務 參考答案:

1、abcd

2、a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

13、abcd

14、abcd

15、abc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c 20、bd

21、acd

22、abcd

四、簡答題

1、簡析什麼是法治思維?

2、簡析什麼是法律權威?

3、大學生培養法律思維的途徑有哪些?

4、法治思維與人治思維的區別是什麼?

5、大學生培養法治思維途徑是什麼?

6、法律權威取決於哪些因素?

7、尊重法律權威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8、法治思維的基本內容

9、培養法治思維的途徑

10、法治思維的基本內容。11、培養法治思維的途徑。參考答案:

1、參見教材p178。

2、參見教材p184。

3、參見教材p182。

4、參見教材p178

5、詳見p183。

6、詳見p185。

7、詳見p187

8、(1)法律至上;(2)權力制約;(3)公平正義;(4)人權保障;(5)正當程序

9、(1)學習法律知識;(2)掌握法律方法;(3)參與法律實踐;(4)養成守法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