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關於愛國主義的思修論文3000字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31K

關於愛國主義的思修論文3000字精品多篇

關於愛國主義的思修論文3100字 篇一

《現代性視角的愛國主義及其教育的思考》

摘要:愛國主義教育關係到新一代的思想素質,關係到黨和國家的前途。新時期的愛國教育應當也增加新的元素,以適應時代的要求。故此,本文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體,從現代的角度來分析愛國主義的內涵以及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中發現的某些問題和不足,對其中的弊端進行考察和研究,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

關鍵詞:現代化愛國主義教育;思考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的一個重要內容。愛國是作為國家公民所應當具備的基本素養,而如何愛國就需要正確的理論指導,因此,愛國主義的教育是個永恆的主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關鍵領域,它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中對學生產生了特殊的影響。

一、新時期的愛國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是個不斷更新的歷史話題,包含着人們對祖國的豐富感情,同時也是人們所肩負着為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進行着想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總的來説,中華民族能夠經歷上下五千年而歷久彌堅的重要原因是因為愛國主義的存在。

1、愛國主義

何謂愛國主義?借用列寧的話説,就是人們在意識上、情感上以及行為上對祖國的熱愛,並且能夠進行實踐。鄧小平同志曾對愛國主義提出自己的看法,即全國人民有民族自尊心以及民族自豪感,他們以熱愛祖國、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為榮,以損害祖國利益、榮譽和尊嚴為恥。學術界也對愛國主義提出了定義,隨着時代的發展,作為歷史範疇的“愛國主義”一詞,其內涵是在不斷變化和發展的。[1]

愛國主義需要以社會為支持,它是在長期的社會活動中培養起來的。在此過程中,人所特有的情感就進一步內化為人與人,人與所處本地區環境的深切感情,並逐漸將其昇華為愛國主義的強烈感情。愛國主義藴含着人們對自己所處領域的深沉熱愛,萌發了遠方人們對本國故土的眷戀。

2、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不僅是一種強烈的社會意識和社會情感,而且也是高尚的道德情操。

由於大學生是現代教育領域的主力軍,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視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並將它歸入思想政治教育領域。愛國主義教育旨在培養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公民,從而為振興中華和實現四化(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的共同理想而努力奮鬥。愛國主義教育在大學生中具有着特殊性,每一種理論都有其規律可行,高等學校的教育也是獨特的,教育理論和方法受到規律的約束和制約。

愛國主義教育是為了調動人們的愛國熱情,根據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要求以及中華民族繁榮富強的使命,將愛國主義思想向社會大眾、學生羣體進行灌輸。

二、愛國主義教育存在的問題

實際上,愛國主義教育就是教育者運用各種各樣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激發教育者的愛國情懷,並將內在的思想感情昇華為愛國實踐。

1、愛國主義教育內容滯後,層次不清晰

時代在不斷髮展,愛國主義的教育內容是在不斷變化的,教育的內容也需要具有層次性,對於不同階段的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體現的知識點是不同的,但遺憾的是,教育工作者往往是把舊的話題重拾起來,沒有豐富內容,也沒有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分層和差異性教學。

2、愛國主義教育教學方法的陳舊

傳統的愛國主義教學就是採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教育。採用的教學方法大致包括直觀的認知教育如升國旗、認識國徽、識別地圖等等,促使學生產生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

隨着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學生對上述的這些教學方式已經是司空見慣。他們希望教育教學有更多的內容,有更新穎的方式。但當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幾乎成了可有可無的課程,教師的教學一板一眼,內容過於簡單。

3、愛國主義的教學目標可操作性不強

可操作性不強主要表現在教育目標的設置上過於抽象和理想化。[2]在制定愛國主義教育目標時沒有充分體現當代大學生的個體價值選擇,沒能結合他們的個性發展特徵和心理行為特徵;過於側重對大學生的專業知識教育,忽視了大學生愛國情操培養以及愛國意志的鍛鍊。

三、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對策

1、合理運用教育媒介,豐富教學內容

現代的信息環境已經由相對封閉的狀態成功轉變為開放、全面的接觸。大學生所處的愛國主義教育環境因社會環境的變化而探索新的教育法則。我們可以借用新媒體來拓展教育的平台。

新媒體提供的是海量的網絡信息,具有圖文並茂的特徵,在具體的做法上,一方面是將愛國主義的內涵提煉出來,充分利用網上團校和黨校這些條件,結合現代化的網站、視頻以及經典案例,將愛國教育的課堂教學氛圍調動起來;另一方面,在基本的講授內容上,利用新媒體的及時性特點,讓同學們快速快速地瞭解新鮮事物,加大對當前國家和國際大事的關注,這也是對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的及時更新。

愛國主義教育要保證內容豐富和層次清晰,還需要有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施者即教師的努力,這些教師接受了現代化愛國主義理論的學習,能夠有重點、分階段地將愛國主義的內涵傳授給受教育者。

2、創新愛國主義的教育方式

愛國主義教育是思想政治課的一部分內容,要堅持教學的基本原則,如“三個貼近”,即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和貼近學生。在陳舊的教育方式不能滿足學生需要的今天,創新教育方式成為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

首先,可以借用網絡載體,把中華民族的民族文化,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宗旨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就輸入計算機,通過網上教育和課堂教育相結合,開設愛國主義教育網站或者論壇是新時代背景下對教育提出的一個新方向。

其次,充分利用各種校園社團,進行愛國主義思想的灌輸,例如藉助虛擬的交流平台[3]開展網上有關愛國主義內涵的知識競賽如近些年在大學校園裏例行的黨的教育知識競賽,從而抒發出自己的愛國情懷,並在有意識的思考和參與中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和認同感。

再次,是重視建設校園手機的文化氛圍。現代的大學生幾乎是人手一部手機,這種現象在幾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現代的愛國主義教育可以充分利用手機媒體如手機報、手機廣播、手機視頻、手機搜素以及手機雜誌等途徑給手機用户提供愛國主義的短信或者彩信,在潛移默化中促使大學生接受愛國主義的薰陶。

3、對愛國主義教育目標的重新認識

愛國主義教育需要有最崇高的、最遠大的理想目標,同時也需要有切實可行,普通大眾也能達到的切實目標,否則它的可操作性就無從談起。在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進行引導時,第一,要以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為進行精神文明建設的動力和保證;第二,要結合受教育者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客觀真實地面對當前的社會環境;第三,要以愛國主義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思想貫穿學習的始終。充分利用各種節日或者是文化歷史名人的誕辰或者重大歷史、政治事件紀念日來進行教育。[4]同時,可以組織學生深入生活,瞭解當前社會、企業的真實情況,瞭解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成就如何。最後,需要以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八榮八恥”為指標,將這些濃縮的精華牢記於心,將其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明確自己應當做什麼,不應當做什麼。

四、結語

總而言之,愛國主義教育是個永恆的主題,每個社會公民都應當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它是來源於廣大羣眾的思想認識,它將各組人們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同時它也能指導着我們走向新的輝煌。但是,面對現代化背景下的愛國主義教育產生的問題,作為國家政府、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者三方,都需要從自身方面進行改造,培養新生代對祖國的熱愛併為此付出行動。

參考文獻:

[1]馬建。正確認識愛國主義教育的本質[J]。中國高教教研,2012(03):150

[2]潘亞玲。論大學生民族精神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04):139

[3]林奇清。試論全球化時代我國的高校愛國主義教育[J]。遼寧行政學報,2011(02):137

[4]閏曉梅。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團[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03):24

(作者單位:湖南省婁底市衞生學校;湖南婁底417000)

關於愛國主義的思修論文 篇二

《關於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與表現的研究》

摘要:21世紀是中國全面走向復興的世紀。國家振興需要方方面面的青年才俊。“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覺悟則國家覺悟”。青年大學生能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是否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是否自覺地把人生價值的實現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行動中去,是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成敗和國家未來發展的關鍵問題,也是關係到大學生人生價值實現的核心問題。本文就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與表現的問題進行研究,通過調查問卷和集體討論等形式得出一系列結論,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愛國思想態度,重視愛國主義情懷在當代的重要性。

關鍵詞: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表現

為了對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與表現的現狀進行深入調查研究,我們採取問卷調查的形式,在廣泛收集有關意見的基礎上設計了“《關於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與表現》項目調查問卷”,採取抽樣調查的方法,對30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調查,共分發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68份,回收有效率為89%。在認真梳理、分析調研材料的基礎上,作出以下調研報告。

調查情況簡介

根據調查顯示,大學生在愛國主義方面的總體狀況是良好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時刻關注國家動態

據統計,87%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會通過閲讀網站新聞,搜索相關論壇,觀看電視新聞報道等方式瞭解國家時事,關注國家動態。

儘管寢室沒有電視,學生在瞭解外界信息方面主要依靠網絡和報紙書刊,信息量有限,但在這種情況下,仍有絕大多數同學瞭解和關心涉及國家主權的問題,説明多數的學生是時刻關心國家時事的,從而反映出多數學生是愛國的。

從實際出發,做有利於國家和人民的事

調查顯示,93%的學生願意加入志願者行列,為國家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縱觀近幾年中國發生的一系列大事,志願者的身影隨處可見,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志願者第一時間到達災區,救助受災羣眾。同樣在2008年,奧運會期間,更有大批志願者出現在大街小巷,向國內外友人提供幫助。這些行為都在無形中感染着人民羣眾,喚醒着更多人的愛國主義精神。

理性表達愛國主義情懷

據瞭解,81%的學生在表達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懷方面偏向理性化,反對用暴力或更激進的方式解決問題。

大部分學生對在抵制日貨方面的打砸搶行為表示反對,認為應該用理性的方式解決為題,如參加由合法的簽名遊行示威活動、在外國餐廳就餐時索要發票等。

提升自身修養,展現愛國主義精神

調查中發現,有68%的學生願意在畢業後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隊伍中去,成為國家的後備力量,在國家為難之時挺身而出。75%的學生有意向繼續相關專業的深造,希望提升自己的知識技能,以現代化非武力的專業化技能解決國際爭端。

存在的問題

在調查的過程中雖然反映出了很多主流的問題,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與人們的期望相比,有些學生還是有待進一步加強教育的。根據調研情況所反映出來的主要問題有:

一些大學生對國家大事的關心成度還不夠

調查數據顯示,12%的學生對國家大事一點也不瞭解,同時,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還有一小部分對國家的事的瞭解基本源於聽周圍人的討論,甚至根本不知道。

就此我們認為,對待時事的關注程度很大程度上能顯示出一個人對國家的熱愛程度。由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在校大學生對時事的關注程度還不夠,這就顯示出了大學生對國家現狀和前途的不關心。

一些大學生的愛國行動的參與熱情不高

調查數據顯示,14%的學生表示不會參加合法的愛國遊行等活動。與此同時,8%的大學生認為當中國遭到外來侵襲的時候,個人權利至高無上,他們表示不會去參軍。

我們認為,大學生缺乏參加愛國行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來,大學生對愛國行為的認同度和參與程度還不夠的,有8%的學生認為個人權利至高無上,換句話來講,也就是這些學生認為個人權利高於國家,在國家主權遭到侵略的時候也不會挺身而出,為國獻身。

一些大學生對愛國主義行動過於偏激

據調查分析,一部分學生認為對於__集團策劃暴力犯罪事件、破壞奧運聖火傳遞、西方反華勢力惡毒攻擊中國等事件,應動用武力來解決。這種激進行為過於偏激,更多是尋找娛樂趣味,我們應該客觀看待事件,不應採取不理智的行動。

一定比例的學生對祖國的認同率較低

調查結果顯示,32%的接受調查的大學生表示如果有可能將會移居海外,不打算移居海外的只有26%,另外還有18%的人猶豫不決。

打算移居海外的學生認為,國外的經濟較比國內發達,國民素質較高,教育體系發達,生活條件好,政治制度完善,生活環境優美等。他們認為國內各方面較比國外都相對落後。我們認為崇洋媚外的心理,已嚴重的影響了我國的愛國主義教育,使當代大學生對祖國的認同感較低。

解決辦法

(一)增強集體榮辱感

參加座談會的同學紛紛表示要做好分內工作,多參加校園活動,增強集體榮辱感,作為表達愛國熱情的最好方式。只有集體觀念強,才能形成強烈的愛國情。

(二)不斷推陳出新

愛國主義教育不一定要驚天動地,應是一種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方式,滋潤我們的心田,讓人們在感動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也不一定要鋪天蓋地,也許一部電影,一卷著述,一則故事,一首歌曲,一個遊戲,一個活動都可以讓人們感受到祖國的可愛之處,讓人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由此看來,形式的創新在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中,同樣扮演着極為重要的作用。

(三)確保與時俱進

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許多媒體在宣傳愛國主義的時候,引用的還是很久以前的例子,雖然很有代表性,但對於大學生來説符合時代特徵的人物事蹟會有更好地宣傳效果。

(四)正確引導,注重實踐

大學生處於一個比較特殊的年齡段,做事容易激進,易被眼前的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能理性思考問題,因此需要大學生用一種理性的思維指導自己的愛國行為,學校和社會應該加大這一方面的教育,學校方面可以舉辦相關社會實踐,如體驗貧苦生活,讓大學生親身去體驗,去了解,使感性思維方式上升到理性高度。

參考文獻:

【1】陳海青。錢偉長愛國主義教育思想[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1

【2】朱桂蓮。愛國主義教育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3】樑衡。愛國的理由[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4】讓高尚成為自然[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