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精選32篇)

欄目: 學校管理公文 / 發佈於: / 人氣:2.71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32篇《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的範文。

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精選32篇)

篇1: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教學目標

進一步正確地數出5以內物體的具數;識田字格,能按要求正確、規範、整潔地書寫1—5各數;進一步理解基數和序數的聯繫與區別。(正確數出5以內物體的個數,會正確、美觀地寫出1—5各數)

教學重點

1—5的書寫

教學難點

1—5的書寫格式,2和3的書寫。

教學方法

講述、練習、討論

教具準備

各小組準備一些玩具、主題圖、1—5數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學活動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出示主題圖,在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麼?數一數和同桌説一説。

二、探究新知,講授新課

1、指名説

2、每説一種在練習本上用圓圈表示。

3、指導寫1-5各數。

形象記憶:1象小棒 2象鴨子 3象耳朵 4象小旗 5象秤鈎

要求學生對數1-5的書寫逐步達到整齊、勻稱、熟練。

三、鞏固練習,形成能力

1、寫數:理解題意,第一行,仔細數一數,認真寫出數;

第二行通過觀察發現要寫塗色的三角形的個數。

2、練一練第2題:看數畫線,畫的方法不唯一,但儘量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

3、第3題:數一數,填一填

(1)一共有幾節車廂/

(2)擋住的是第幾節車廂?

(3)用數字表示出來。

(4)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如1的後面是幾?5的前面是幾?和3相鄰的數是幾?

四、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1-5各數的寫法,請大家要注意認真書寫。比一比看誰寫的好。

板書設計

1——5的認識

1 2 3 4 5

作業設計

完成課後練一練1、2、3題

課後反思

整節課設計了四個活動來達成教學目標,數玩具是低年級小朋友所喜歡和熟悉的,我選取了這一學生感興趣、熟悉的材料,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感到學習是一件有意思的事。讓學生將具體物體的個數轉化為圖形來表示,再對圖形抽象出數字,通過“直觀操作―圖形符號―數字符號”的轉變,使學生在實際的情境中體會數的意義。

篇2: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1教學目標

1、認識連加,理解連加的意義,初步滲透部分與整體的相對性;

2、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掌握連加的計算方法,讓學生初步理解一步計算和兩步計算之間的聯繫,感受連加計算的形成過程;

3、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對數學的情感。

2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10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並且初步學會解決圖畫信息和文章信息相結合的數學問題。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連加的意義,掌握連加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讓學生初步理解一步計算和兩步計算之間的聯繫,感受連加計算的形成過程。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創設情境,複習舊知

1、星期六小明坐上口算號列車去鄉下奶奶家,來算一算這些口算吧!

4+2= 3+2= 3 + 4= 2 + 2=

6+3= 5+1= 7 +3= 4 + 4=

2、看圖列式 PPT出示餵雞圖

同學們你們看小明正幫奶奶幹什麼呢地上有幾隻雞出示動態小雞,你們又看到了什麼

誰能試着把我們剛才看到的完整的説出來你能提出一個問題嗎你會列式計算嗎

師板書5+2=7

請你們再看黑板,説説又看到了什麼又來了1只小雞,剛才我們已經算出有7只了,又來了1只小雞,現在一共有幾隻小雞呢怎麼列式計算

師板書7+1=8

活動2【講授】二、探究新知

1、小明又拿來一碗米,請同學們繼續看(ppt出示動態圖)誰能用“原來···來了···又來了···”完整地把題目的意思説出來(原來有5只小雞,來了2只小雞,又來了1只小雞,現在一共有幾隻小雞)

A生説出題意 B你能像他這樣説一遍嗎C同學們齊讀題意

2、理解了題目的意思,你會列式嗎

板書5+2+1

3、對比剛才我們同樣是求 一共有幾隻小雞第一種方法是我們熟悉的,用了兩次加法計算,第二種算式,與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哪兒不相同

4、師小結我們原來學的加法是把兩部分合起來,現在要連着再加一部分,像這樣把三個部分合起來的算式,我們可以叫它連加(板書連加)

5、認識了連加,跟老師一起讀算式5加2再加1

6、這個算式當中5表示什麼2表示什麼1表示什麼

7、5+2+1這裏有3個數字,應該先算誰和誰再算誰和誰呢

8、計算時應該注意些什麼

活動3【練習】三、知識運用

1、導學案出示 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分組比賽

7+2+1 = 3+0+5 =

2、生活當中有許多連加的例子,你能用我們今天學的“原來···來了···又來了···”説句話嗎

2、同桌合作擺一擺,一人擺,一人列式計算

1人拿出8根水彩筆,擺成三部分,另一人根據擺好的圖,列出算式並且計算

3、導學案出示 燕子圖 看懂題意再列式計算

4、編寫連加算式

活動4【作業】四、總結

我們今天學到了什麼

活動5【導入】拓展延伸

1、多個數連加的算式1+2+3+4+5+6+7+8+9

2、( )+( )+ 4 = 9

篇3: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第1課時 數一數

【總課時數】: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1、通過數數活動,初步瞭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2、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準備】

1、掛圖或幻燈片,內容是課本第2~3頁學校開學圖。

2、小黑板一塊,內容是課本第4~5頁1~10的各數實物圖。

3、1~l0各數的數字卡片共l0張。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師:小朋友,你們已是一年級學生了。這一節,我們上的是數學課。

師:數學課要學什麼本領呢?它要學的知識可多呢!

二、新授

1、教學“學校開學圖”。

出示放大圖。(指着掛圖向學生講解)

大家仔細觀察,這幅圖裏都畫了些什麼?

(1)同桌之間互相説一説。

(2)指明學生説一説。

(3)問:圖上有幾座房子?有幾面紅旗?

師:一座房子,一面紅旗都是1件東西。

問:找一找還有什麼的數量是1的?

(板書“l”,全班同學讀兩遍。)

(4)問:有幾個同學向老師行禮?(2個同學)有幾個同學拉單槓?(2個同學)

問:圖裏還有什麼數量是2?

小結:2個同學向老師行禮,2個同學在看書,2個同學在觀看踢足球……它們的數量都是2。

(板書“2”,全班跟讀兩遍。)

(5)問:誰能説一説有幾個小朋友踢足球?(3個小朋友)

問:圖中還有哪些數量是3的?

小結:3個小朋友踢足球,3條凳子,3個女孩跳繩,它們的數量都是3。

(板書“3”,全班跟讀兩遍。)

(6)問:誰能説一説用哪個數字來表示垃圾桶有幾個?

(7)問:誰知道4數完以後該數幾?(老師板書“5”)

問:圖上還有什麼數量是5的?(5朵花)

(8)問:誰能説出數5以後是數幾呢?

(9)師:空中有7只飛鳥,就用7表示。

(板書“7”,全班跟讀兩遍。)

(10)問:7是在什麼數的後面?(在6的後面)數完7以後數幾呢?(板書“8”)

(11)師:數完8後數什麼數呢?

(板書“9”,跟讀兩遍)

請找出表示9的物體來。(圖上有9個女同學)

(12)問:請數一數圖中有多少個男同學?

(板書“10”,讀兩遍,齊讀從1數到10。)

小結:這幅圖幫助我們認識了1—10的各個數。這幅圖我們書上也有,就在課本的第2、3頁,(打開書)找一找課本的“2”、“3”在哪裏?

2、數一數、找一找教室裏有哪些實物的個數可以用我們剛才所學的1—10來表示。

3、10個數字與圖形搭配。

4、用同樣的方法認識7、8、9、10及圖形。

5、小結:這10個數,我們幾乎天天都要用到它,大家一定要記牢。

6、鞏固認數。

看圖找數交朋友遊戲。

三、課堂總結

今天是小朋友們第一天上數學課,大家都很認真聽講,值得表揚。希望下節數學課的時候,大家勇敢一點,舉起你們的小手,回答問題好嗎?

【板書設計】

【作業設計】

【課後小結】

篇4: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教學內容】:教材第10頁及練習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動手操作,讓學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關係,體會其相對性。

2.聯繫生活實際,能解決生活中有關的簡單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左”、“右”的位置關係,正確辨別“左”、“右”。

難點:初步確定“左”、“右”的相對性。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知

1.反動作遊戲感知相對性。

師:我們前面認識了“上”、“下”,下面我們一起做個反動作練習的小遊戲,遊戲之前誰來説説什麼是反動作?(學生回答,師生共同做反動作遊戲。)

2.談話:在上課回答問題時,我們要舉手。大家舉起手來,比一比看誰舉得最好!

提問:你們知道你回答問題時舉的是哪隻手嗎?

學生回答:左手。

師:對了,回答問題時我們舉右手,那另一隻手是?

學生回答:左手。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另外兩個方位——左、右。(板書課題:左、右)

二、探索新知

1.找自己身體的左右。

師:我們身體除了左右手,還有一些部分也分左右,你能找到並指出來嗎?學生個別展示、彙報。

(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腿……)

2.認識左右。

(1)師:在日常生活中,你會用左手和右手分別做哪些事情呢?

學生個別彙報。

(2)師:看來我們的左右手平時要做的事情可真多呀!這樣,讓我們一起來運動一下吧。

完成課本第10頁“做一做”的第1題。

教師喊口令,學生做動作。

3.擺一擺,進一步認識左右。

(1)師:請大家將學具盒裏的圓片、三角形片、正方形片和小棒各拿出一個。根據要求擺一擺:三角形片放在圓片的左邊,正方形片放在圓片的右邊,小棒放在三角形片的左邊。?

學生按要求動手操作。

師提出問題:擺在最右邊的是什麼?最左邊的是什麼?誰在誰的左邊?誰在誰的右邊?……

(2)師:把自己擺的打亂順序,每個人模仿老師剛才的問題,向同桌提三個問題,看誰回答得又快又準確。

學生同桌之間活動。

三、鞏固提高

1.完成教材第10頁“做一做”第2題。

師:説説你的前後左右分別是哪位同學。

學生觀察、彙報。

2.完成教材第11頁練習二的第2題。

學生觀察圖片,提出那個同學。

3.瞭解生活中的“左右”。(教材第13頁“生活中的數學”)

(1)出示少先隊員舉手的圖片(教材第13頁“生活中的數學”的右圖)

師:你知道少先隊員敬禮舉的是哪隻手嗎?

學生個別彙報。

師講述:少先隊員在敬禮時舉的是右手。

(2)出示標語牌“上下樓梯,請靠右行”。

教師:瞧,這是老師在學校樓梯旁的牆壁上拍到的照片,請大家一起念一念標語牌上的內容。

學生齊讀。

教師:你知道這標語牌上字的意思嗎?如果隨意走會有什麼後果呢?

學生個別彙報。

教師:對了,大家在上下樓梯時要按照一定位置,全部靠右行走,就不會造成上下樓梯擁擠的結果了。

教師出示課本第13頁“生活中的數學”的左圖,提問:那麼這個小朋友現在該走哪邊呢?誰能幫助她。

學生個別彙報。

四、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到了什麼?

生:左、右。

師:對!在生活中,我們要分清“左”和“右”,特別是在行走時,我們要靠右行,這樣就比較安全了。

【板書筆記】:

左、右

在 的左邊

在 的左邊

【教學反思】:

“左、右”的教學內容是排在“上、下、前、後”之後。對於左、右,一年級的學生其實是有一定生活經驗的,但在描述上學生很容易將左右混淆。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愛動,以遊戲形式融入教學環節中,不斷吸引學生注意力來感悟左右的相對性。在教學鞏固環節,發現少數學生對上下樓梯靠右行這一知識點還沒把握好,需要讓學生親自到樓梯上走一走,親身體驗一下才可能掌握得更好。

篇5: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認識0是怎麼產生的;理解0的含義;會讀、寫0。

2.能力:體會數的意義的多樣性,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3.情感:在生活中會運用,初步培養學生的運用意識;進一步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繫。

教學重點

認識“0”可以表示沒有

教學難點

認識“0”的其它含義

教學方法

講述、練習、討論

教具準備

主題圖

教學活動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誰會講小貓釣魚和故事書中有4只小貓結伴到河邊釣魚,直到傍晚才回來,我們一起看他們的收穫吧!

二、探究新知,講授新課

1、出示小貓釣魚圖:

(1)誰來介紹一下第一隻小貓釣了幾條魚?用幾來表示?第2只小貓呢?第三隻小貓呢?第4只小貓吹鬍子瞪眼睛地怎麼了?一條魚也沒釣着用幾表示呢?

(2)指導寫0。數字0佔田字格的右半格,從右上角起筆向左下角運筆逆時針軌跡。回到起筆處,一筆寫成。

2、引導學生觀察温度計。

這是什麼?誰來介紹一下是做什麼用的?這上面畫的這些是什麼?師指出0刻度以上是表示零上温度,0刻度以下是零下温度。幫助小青蛙找今天的温度。

3、引導學生觀察直尺圖。

(1)把自己的直尺拿出來,看直尺你發現了什麼?

(2)仔細觀察直尺是由哪個數字開始的?從0開始,0是起點。它在1的前面,比1小。

4、0的含義。

通過剛才的學習,0都有哪些含義?説明:0表示沒有,0表示起點,0可以表示刻度,0還有佔位的作用,比如10。

5、日常生活中還有什麼地方用到0,表示什麼?

三、鞏固練習,形成能力

1、練一練第1題看一看,填一填。

2、第2題:讀一讀,寫一寫,照樣子獨立完成。

3、一筆畫分析題意。

4、怎樣數得快?鵬 三角形、正方形、圓形有幾個。

四、小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我們認識了0,0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

板書設計

0的認識

0表示沒有,0表示起點,0表示刻度,0表示位置……

作業設計

完成課後練一練1、2、3題

課後反思

伽俐略曾説:思考是人類最大的歡樂。在思維的跨越與激盪中,人能充分體味個性自由舒展的快樂。課堂教學時就要為學生設置新奇、困惑、充滿情趣的教學情境,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提問,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啟發學生思考。如在教學《小貓釣魚》一課中,讓學生讀文思考:小貓為何釣不到魚,這是全文的關鍵和重點。

篇6: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教案設計

設計説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1~5的加減法及6和7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的重點是根據一幅圖寫出四道算式、加法交換律的滲透和加減法的關係。為了達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對本節課進行了如下教學設計:

1.獨立操作,理解“一圖兩式”和“一圖四式”,體會計算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圖,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讓學生從學習者轉變成參與者,從圖中兩位小朋友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一圖兩式”和“一圖四式”的列式思路和方法,再借助算式的對比,通過觀察和探究,進一步感受6和7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性,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使“四基”在教學中得以強化。

2.建立表象,由具體操作到看圖列式。

兒童的認知特點是由形象直觀到抽象具體,教學中必須要遵循學生的這個認知規律,使學生由感知到理解再到概括提煉。本教學設計就是由這一觀念出發,先讓學生觀圖,闡述列式,分析“一圖兩式”的特點,感悟計算方法,由看圖計算到根據組成計算。接着延伸到“一圖四式”,對加減法進行對比,感知加減法計算的互逆性,對計算方法進行進一步的探究。這樣的設計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讓學生經歷了知識的發現和探究過程。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小棒 圓形紙片 三角形紙片

教學過程

⊙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1.口算。

3+1= 4-1= 2+1= 5-2=

1+4= 3-2= 1+3= 5-3=

2+3= 4-2= 5-4= 5-1=

2.複習6和7的組成。

3.引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的是6和7的組成,這節課我們將要學習的內容是6和7的加減法。(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5以內的加減法的口算及6和7的組成,讓學生對前面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為學習6和7的加減法做好鋪墊。

⊙觀察、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學5+1和1+5。

課件出示教材42頁主題情境圖左圖(去掉圖中的算式)。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説一説這幅圖中的兩個小朋友正在做什麼。(圖中的兩個小朋友相對而坐,正在擺圓片寫算式,圓片被分成兩份,一份有5個,一份有1個)

(2)如果把圖中圓片的擺放情況用加法算式表示出來,你能做到嗎?(學生觀察,寫出算式5+1和1+5)

(3)交流:根據同一組圓片寫出的兩道加法算式為什麼不同?

預設 生1:從女孩的角度看:左邊有5個圓片,右邊有1個圓片,所以我寫出來的算式是5+1。

生2:從男孩的角度看:左邊有1個圓片,右邊有5個圓片,所以我寫出來的算式是1+5。

小結:由於兩個小朋友坐的方向不同,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寫出的兩道加法算式就不同。

(4)先讓學生計算5+1和1+5的得數,然後説一説自己的計算方法。(5+1=6 1+5=6)

(5)引導學生比較5+1=6和1+5=6。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兩道算式什麼相同,什麼不同?

(師引導學生得出:在這兩道算式中,相加的兩個數相同,得數相同,相加的兩個數在算式中的位置不同)

小結:從這幅圖中我們知道,根據一幅圖通常可以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在加法算式中,調換兩個相加的數的位置,得數不變。

2.教學6-1和6-5。

課件出示教材42頁主題情境圖右圖。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説一説這幅圖的意思。(這幅圖中一共有6個圓片,被分成了5個和1個兩部分)

①從女孩的角度看,6被分成了哪兩部分?從6裏面去掉被小棒分出去的一部分,還剩多少個圓片?怎樣列算式?(學生觀察,寫出算式:6-1=5)

②從男孩的角度看,情況又是怎樣的?你能列出算式嗎?(6-5=1)

(2)想一想,同一幅圖,為什麼可以列出兩道不同的減法算式呢?(因為觀察的方向不同,分析的角度不同,所以能列出兩道不同的減法算式)

(3)如果不看圖,怎樣計算“6-1”和“6-5”比較簡便呢?(6可以分解成1和5,所以6減5等於1,6減1等於5)

小結:從這幅圖中我們可以知道,從總數中拿走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減法計算。

設計意圖:藉助圓片圖,使學生能夠直觀地體會“一圖兩式”的列式思路和方法,在觀察、比較中繼續深化對加法和減法意義的理解,初步感知6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3.教學4+2、2+4、6-2和6-4。

課件出示教材42頁中間笑臉圖。

(1)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圖中一共有多少個笑臉?從左往右看,你能列出什麼算式?從右往左看呢?(4+2=6 2+4=6)

(2)如果不看圖,怎樣計算4+2等於幾呢?怎樣計算2+4等於幾呢?(引導學生從6的組成進行理解)

(3)根據笑臉圖,你能列出減法算式嗎?(學生小組交流後寫出算式:6-2=4,6-4=2)

師:説一説,你是怎麼想的?

預設 生1:我是這樣想的,從6個笑臉中去掉2個笑臉,就剩下4個笑臉了。

生2:我的想法和你的想法類似,從6個笑臉中去掉4個笑臉,就剩下2個笑臉了。

(4)如果不看圖,你想怎麼計算這兩道減法算式?(引導學生根據算式之間的關係,利用聯想推出兩道減法算式的得數)

小結:同一幅圖,觀察的角度不同,不僅可以列出兩道加法算式,還可以列出兩道減法算式。

4.學生合作學習5+2、2+5、7-2和7-5。

(1)教師提出合作學習的要求。

師:剛才同學們很聰明,根據笑臉圖列出了四道算式。那你們有信心根據這幅小棒圖也列出四道算式嗎?(課件出示小棒圖)

(2)學生合作學習,小組內交流。

根據擺和算的過程,觀察、比較5+2=7和2+5=7、7-2=5和7-5=2,發現它們之間的聯繫。

(3)彙報,全班交流。

(5+2=7 2+5=7 7-2=5 7-5=2)

(4)根據學生的彙報,教師小結:根據一幅圖可以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

5.學習3+3和6-3。

課件出示教材42頁三角形圖。

(1)讓學生擺三角形,邊擺邊寫出加法算式。

(3+3=6)

(2)讓學生根據擺三角形的過程寫出減法算式。

(6-3=3)

(2)想一想,為什麼這幅圖只能列出兩道算式?小組內交流一下。(小組討論交流得出:因為這幅圖分成的兩部分相等)

小結:當兩部分的數量相同時,根據同一幅圖只能列出一加一減兩道算式。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教師引導、自主合作學習等方式,理解“一圖四式”的列式方法,促進學生對加減法之間關係的理解,從而有利於學生根據算式之間的關係,利用聯想推出某些算式的得數,進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篇7: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教學內容:

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的含義,掌握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能正確的進行10以內的加減混合計算。

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掌握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計算加減混合題。

教學難點:

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的含義。

教具準備:

算式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複習導入

師:同學們,安徒生有一篇著名的童話叫《醜小鴨》,大家聽説過嗎?這隻受盡苦難的醜小鴨最終怎麼樣了呢?

師:小朋友們,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些醜小鴨,只要小朋友們把這些題做對了,這些醜小鴨就會變成美麗的白天鵝。同學們願意幫助他們嗎?

9-3-4=

8-2-3=

9+0+1=

4+3+2=

5+4+1=

5-3-1=

2+4+0=

10-7-2=

10-1-6=

它們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二、探索新知

1、學習先加後減

師:屏幕上出示動態的畫面:湖裏有4只天鵝。

師:你看到了什麼?(學生:湖裏有4只天鵝,又飛來了3只天鵝)

屏幕上出現2只天鵝向湖裏飛走的畫面。問:湖裏的這些天鵝發生了什麼變化呢?(學生:又飛走了2只天鵝)

師:要求湖裏現在有幾隻天鵝?該怎樣列算式呢?

學生同桌互相説説並列出算式,指名彙報師板書算式:4+3-2。

引導學生讀一讀算式,再對照畫面説一説算式4+3-2所表示的意義,最後通過對比連加、連減的算式的不同引出課題:加減混合

讓學生試着計算4+3-2的得數,計算後讓學生説出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配合學生的回答板書計算小步驟,以突出計算的順序和第二步計算減法時的被減數。

2、學習先減後加

課件出示主題圖:請注意觀察,看到了什麼?(湖裏有4只天鵝)

在注意觀察 ;湖裏的天鵝發生了什麼變化呢?(湖裏有4只天鵝,飛走了2只,又飛來了3只。)

師:要求現在湖裏有幾隻天鵝?該怎樣列式呢?

生獨立列式,指名彙報並板書:4-2+3

師:誰來説説這道算式所表示的含義,(指名説説)

師:這道算式誰會計算呢?(指名説説得數和計算順序師板書得數和小步驟)

3、引導學生總結加減混合計算的運算順序。

師:請大家回憶一下上面兩道題的計算過程,誰能説一説我們計算的順序?

生:我們都是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算的。

4、學兒歌

加減混合並不難,從左向右依次算。

加法在前先算加,加法在後先算減。

三、鞏固練習

(1)算式大比拼

(2)判斷

(3)看圖列式計算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的我們有哪些收穫?

五、課後作業

1、根據算式7+2-5編個故事。

2、指導叢書第35頁。

篇8: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初步學會數1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

2、能力:通過觀察交流等探求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數感,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1)、使學生體驗與人合作、交流的快樂,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尊重與欣賞他人。(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其對人、對物的愛的情感,初步培養學生會聽、會説、會補充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數數,初步認識10以內的數

教學難點

有序的觀察圖,數數手口一致

教學方法

講述、練習、討論

教具準備

主題圖、投影儀

教學活動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小朋友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國小生了,我們要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起遊戲。你們喜歡我們的學校嗎?在我們校園裏你都看到了什麼?你能用一句帶有數字的話説一説你都看到了什麼嗎?

你們説的真好,正好動物王國的動物學校也開學了,小動物們高興地來到學校,你們想到它們的學校看看嗎?

二、探究新知,講授新課:

1、實物投影主題圖,你都看到了什麼?能用上數字嗎?

(1) 生自由説,同桌互相説。

(2) 指名説。引導學生在序地觀察並一一數出來。

2、教師引導學生對這些數字進行有序地排列。1-10也可10-1。可適當擔些小問題:

(1)最小,哪個數最大。

(2)雙數還有哪些,單數還有哪些?

(3)你還知道什麼?

三、鞏固練習,形成能力:

1、引導學生數身邊的物體。數字就藏在我們身邊,你能找到我們的教室或你的身邊藏着的數字嗎?

2、實踐活動

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校園裏看一看,邊看、邊數、邊交流,鼓勵學生自主觀察,積極表達。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10以內各數的認識,回家以後把今天學過的知識講給家長聽。

板書設計

可愛的校園

1頭大象 2只兔子 3個蘑菇 4只松鼠 5個漢字

6只小熊 7朵花 8棵樹 9只鳥 10只蝴蝶

1 2 3 4 5 6 7 8 9 10

作業設計

在我們的家中有很多可以用10以內的數表示的事物請你們回家去數一數,並且按一定的順序排排隊。

教學反思

《可愛的校園》這節課是學生進入國小校門後的第一節數學課,學生對10以內各數在幼兒園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為了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本節課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故事情境導入,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他們感到數學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後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他們都能主動地進行觀察、探索,也能夠和其他小朋友進行交流。在觀察情境圖時,開始我沒有限制觀察的順序和方法,給學生充分的自由去觀察,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然後同學之間互相説觀察方法,同時體會到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物體最簡單;然後利用同座之間互相説來取長補短,給學生向別人學習的機會,使他們養成虛心向他人學習、認真聽取他人意見的好習慣。學生們經過自己的思考,説出了許多種不同的排列方法,思維得到了發散和提高。在課的最後,我們一起觀察教室學生們興奮極了,像一隻只可愛的小鳥,到處去尋找數學問題,收穫很大。

篇9: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教學重點:

理解圖上括號和問號的用意。

教學難點:

使學生切實感受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能正確列式計算。

教具準備:

小黑板、磁鐵、磁力棒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圖上括號和問號的用意,能從圖上看清楚告訴了什麼,要求什麼,並能掌握此類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正確列式計算。

2.使學生切實感受到用學過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引導他們感受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樂趣以及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3.在教學中,根據情境的創設,對孩子進行情感教育,讓孩子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也收穫一份做人的道理。

教學流程:

一、利用遊戲,引入新課

1.遊戲一

猜:出示6塊磁鐵,讓生到台前來,一手拿幾個,另一隻手藏幾個?請同學猜,然後説一句話,6可以分成()和()。

2.遊戲二

小黑板出示:小動物找家

7號房 6號房 5號房 4號房 3號房

狗(7-1) 貓(7-2) 雞(4+3) 羊(7-3) 青蛙(7-5)

學生彙報,老師連線。最後讓生髮現:小青蛙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你是小青蛙,你想住幾號房?那麼算式應該怎麼改?(在此,告訴學生幫助別人是一種樂趣)

二、利用情境,學習新知

(一)加法應用題

1.老師給大家講故事,學生傾聽

有一天,幾隻小雞在林中散步,忽然電閃雷鳴,傾盆大雨從天而降,(邊説邊畫雨和閃電)這時把小雞嚇得魂飛魄散,不知該躲到哪裏去好,忽然看見樹下有一個大蘑菇,於是他們急忙向蘑菇底下跑去(邊説邊畫蘑菇和4只小雞)問:先跑來幾隻小雞?(生:4只)這時,又跑來幾隻小雞(畫2只小雞)

2.師:誰能用完整的語言敍述一下這個過程?(用上先後)

生:先跑來4只小雞,又跑來2只小雞

3.師隨手加上大括號和問號,問:在這裏,大括號和問號都表示什麼? (生:表示一共有多少隻小雞?)大括號表示把先跑來的4只小雞和後跑來的2只小雞合起來(邊説邊做手勢)下面的問號就表示讓我們求出一共有多少隻小雞?誰能完整的説一下圖的意思?(生結合師的手勢説圖意)

4.(稍慢)先跑來的4只小雞和後跑來的2只小雞是這道題的兩個條件,求合起來一共有多少隻小雞就是問題。那麼,用什麼方法計算呢?為什麼?

學生説,老師板書4+2=6

5.在這裏,4.2.6表示什麼?(生:原來有4只小雞,又跑來2只小雞,現在一共有6只小雞)

小結:同學們,你們運用兩個條件解決了問題,孩子們,真是好樣的(豎起大拇指)

(二)減法應用題

1.師:可是幾隻小雞同時擠在一個蘑菇傘下,你們看發生了什麼事?(生:蘑菇傘被擠歪了)這時有幾隻小雞特別懂事,為了不讓同伴被淋濕,他們主動走了,可見,這3只小雞非常愛幫助別人,(邊説邊畫)大家看,一共有6只小雞,走了幾隻(結合師手勢把看到的圖意在説一遍)那麼剩下幾隻小雞呢?

2.師:這幅圖告訴我們有6只小雞,走了3只這兩個條件,讓我們求還剩下幾隻小雞這個問題。用什麼方法計算,怎樣列算式?

學生彙報,老師板書6-3=3

3.情感教育:林中的小雞在困難時先想到了同伴,你們也要向他們學習,做一個愛幫助別人的孩子,有愛心的孩子。

4.師:剛才我們大家齊心協力學習了6.7的加減法應用知識,也可以説是用數學(板書題目)

三、利用實物,鞏固新知

1.師:為了獎勵你們表現這麼好,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段優美的舞蹈(簡筆畫出示)指名説圖意,然後讓學生在本子上列式,指一名學生板演。

2.出示磁鐵,讓學生利用磁鐵到台前擺一擺,然後説圖意,列式計算。

四、創新(動、説、算)

1.出示7根磁力棒,讓學生自編應用題,説題意,列式解答。

2.鼓勵孩子擺出精美的圖案,再説題意,列式計算。

3.師擺:老師拿了7根磁力棒,用6根擺了一個木字,問小房子裏還有幾根磁力棒?如果拿出這一根磁力棒與木字合在一起,會組成那些字?

五、課堂總結

老師總結:剛才我們看圖用三句話説了每幅圖的意思,每一幅圖都是一道應用題,第一題是兩個數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計算。第二題是從一個數裏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減法計算,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應用題,老師希望你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與大括號與問號結下深厚的友誼。

篇10: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活動中經歷2、3、4、5各數分與合的學習過程,體會分與合的思想並能從3、4、5各數的一種分法推想出另外一種分法。

2.能夠熟練應用分與合。

3.培養學生初步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合作、操作,讓學生自主探究出2、3、4、5各數的分與合。

教學難點:

5的分與合。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老師拿3只桃子拿在一隻手上。

如果用兩隻手來拿,每隻手都不能空,你打算怎麼辦?指名學生上講台演示,並説一説兩隻手各拿了幾隻。

2.提問:你還有其它方法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想法進行操作。

3.講述:通過自己動手,我們可以發現很多數學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在自己動手拿一拿、擺一擺中學習新的數學知識:分與合。(板書:分與合)

二、實踐操作,學習新知1.教學4的分與合:

(1)依次出示4只桃、2只盤子

談話:這裏有4只桃,如果要把它們放在2只盤子裏,請你想一想,可以怎樣放?

請你用小棒代替4只桃子,自己動手擺一擺。

(2)引導思考:根據你的擺法,能説一説4可以分成幾和幾嗎?

請學生上台一邊説自己的擺法,一邊演示桃子是怎麼分的。(教師板書學生説的4的分的式子)

(3)提問:動一動自己面前的小棒,你能得出4的其它分法?可以和你的同桌説一説4的其它分法。

(4)提問:4有這麼多種分法,如果讓你説出4的所有分法,一個不漏掉,你會按怎樣的順序説?學生獨立思考後,在小組裏交流自己的想法,請每個小組選出一位代表進行彙報。

(5)討論:你知道幾和幾合成4?可以根據黑板上4的分的式子來説4的合成。

2.教學5的分與合

(1)(張開左手手掌)請小朋友像老師這樣豎起你的左手,現在有幾個手指豎着?你能把自己豎着的5個手指分成兩部分嗎?那麼5可以分成幾和幾?一共有多少種分法呢?你打算用什麼方法一個不漏的找出5的所有分法?

(2)下面就請同桌的兩個人一起來分手指,想5的分與合。交流後組織反饋:5可以分成4和1,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1和4。 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可以分成4和1。對能按照一定順序説的和使用聯想方法的學生給予鼓勵。

(3)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有次序地記住5的所有分法。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第1、2題

談話:大家已經知道了4、5可以分成幾和幾。那麼2可以分成幾和幾,3又可以分成幾和幾呢?請你們用小棒先擺一擺,和同桌説一説,再在書上填一填。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反饋。

2.“想想做做”第3題

談話:小火車上的數還沒填完,你會填嗎?學生做完後,同桌檢查,全班反饋。

3.“想想做做”第4、5題

(1)引導學生:你能看出圖形排列的規律嗎?請你接着畫。

(2)請大家在“日”字格里寫數,看誰寫得最好看。

四、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你知道了什麼?

課後反思:

篇11: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教學目標

1.親歷從生活中提煉出生活知識的過程。

2. 熟練地進行計算

3. 感受生活與數學的聯繫,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等方面的樂趣。

教學重點能正確解答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聯繫生活靈活運用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看圖列式計算,並口頭説題意。

二、創設情境

同學們,現在是什麼季節?那咱們就到郊外去秋遊吧。

三、合作探究(課件出示)

瞧,這是美麗的大森林,這裏面藏着很多數學問題呢。

課件出示圖

問:關於小鹿,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讓學生説圖意:

小鹿一共有( )只

跑走了( )只

要解決的問題是“還剩幾隻?”

求還剩幾隻,怎樣計算?

列式:9—3=6

還剩(6)只。

從圖中你能提出其他數學問題並解答嗎?

關於天鵝,你知道了什麼?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學生提問題,教師板書,然後讓學生列式解答。

還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1、樹根下有6個蘑菇,草地上有2個蘑菇,一共有幾個蘑菇?

2、一共有8個蘑菇,樹根下有6個蘑菇,草地上有幾個蘑菇?

……

讓學生列式解答

師:同學們都是聰明的孩子,有美麗的小鳥和小梅花鹿都在為你們跳舞呢。

四、鞏固達標

1、梅花鹿圖和蘑菇圖

説出圖意後獨立列式

2、課件練習

看圖你知道了什麼,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五、佈置作業

58頁練習十二第3題

六、小結

你學會了什麼?解決每個問題前,要先看圖,再説説你知道了什麼,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怎麼列算式。

板書設計:

8、9解決問題

主題圖

9-3=6 6+2=8

篇12: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學習目標

1.通過給小明過生日這個故事情節,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通過小組合作,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理解得數是零的減法算式。

3.培養學生善於思考、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重難點

開放題的教學

學習資源

掛圖

導學流程活動過程

呈現目標

任務導學

1、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理解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的實際意義。

2、初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互動探究

合作求解

一、活動一:創造情境

(一)出示圖片:生日圖1

教師談話:今天是9月24日,是小明的生日,很多小朋友都給他過生日來了,小明不僅準備了生日蛋糕,還準備了小朋友們愛吃的東西.他知道小朋友們最愛吃的是魚,於是,他就去做了一盤魚。(出示圖片)

二、活動二:觀察思考學習新知識

(一)教師提問: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畫面,你們猜想到什麼?

(二)根據盤裏魚的條數和小貓吃的魚,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看哪個組列的算式多,並説一説每個算式的意思。

(三)小結:我們通過猜想畫面的意思列出了這麼多的算式,那麼這些算式都是減法算式,利用減法我們解決了還剩下多少的問題,這充分體現了你們善於思考問題的結果。

(四)教師:每一組同學都有×-×=0這個算式,這個算式表示盆裏沒有一條魚了.

(五)教師談話:這時小明和小朋友們下樓做遊戲去了.(出示圖片:套圈圖)

(出示圖片:吹泡泡)

教師:請同學們觀察他們在做什麼遊戲?在這些遊戲中你們發現了什麼?

教師:我們在玩遊戲中也學到了一些數學知識,可見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三、活動三:結合實際鞏固啟發思維

小朋友們正玩的高興的時候,有一個小朋友想去打氣球。

從這幅畫面中你發現了什麼問題?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強化訓練

當堂達標現在我們去檢查一下我們學得怎麼樣:

5-2=3+2=4-4=5+0=

4-0=5-3=4+1=3+0=

問題指向

預習先行完成本課練習冊。

課後反思

篇13: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9加幾這個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11~20各數的認識以及10加幾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了進一步完善學生對加法的認識,教材選取了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素材,採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理解並掌握9加幾的計算規律。同時,本節課學習的內容也為學生今後進一步學習其他進位加法奠定了基礎。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9加幾的方法;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瞭解“9加幾”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並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2.培養學生的觀察、合作交流和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3.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知識與技能:

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和“九加幾”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並能正確計算。

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鼓勵算法多樣化,樹立創新的有意識,追求思維的靈活性。

情感與價值觀:

使學生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裏的相關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初步樹立應用數學的意識。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內容,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不同算法的交流、體會和比較,提出可以用“湊十法”計算,掌握“湊十法”的思維過程,能進行正確的計算。

教學難點是通過觀察思考、歸納“9加幾”的計算規律。

為了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下面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來談談。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學過程中,不是教師單純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己學,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學生學習。學生的參與狀態,參與度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説過:“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本節課我利用情境,生活經驗等多種方法,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以多媒體課件為載體,按照自主探究—討論—歸納這樣的思路,運用知識的遷移讓學生髮現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討論中讓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學會自主探究,並提供動口動手動腦的機會,讓學生在感知、體驗、交流、合作比較中靈活地掌握本節的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最後我來具體談談我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數學源於生活,情境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首先通過談話導入新課,並用課件呈現小猴買桃的情境圖,熟悉的生活情境能迅速地將學生的思維和情緒集中起來,成功地將學生引入課堂,為後續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接着讓學生結合情境圖中的信息自由地提出一些問題,通過討論明確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同時,學生提出的問題作為後續學習的材料,符合新課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理念。

二、循序漸進,探究新知

本環節我將分以下三個層次進行教學。

1、複習鋪墊

先引入口算題進行復習:第一關9+()=10;第二關都是10加幾的練習,幫助學生回憶10加幾就是十幾;第三關9+1+幾的口算接着我會提問學生:剛才口算的這些題,你發現有什麼共同的地方?為計算9加幾的內容做出鋪墊。

【本環節通過複習10加幾、9+1加幾的算式讓學生體會到10加幾就是十幾,算十加幾很快。為下面教學9加幾奠定了知識基礎。】

2、引導設計問題,探索計算9加幾的各種方法,動手操作,體會湊十的過程。

首先我會出示圖片並以小故事的方式引入:有一天,小猴帶了好多桃子來看大家,幫小猴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個?

師:我們先來看,這些桃是怎樣擺放在桌子上的?

有一些桃擺在盒子裏,還有—些桃擺在桌子上。

師:盒子裏有幾個?(9個),盒子外面有幾個?(4個)

師:用什麼方法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個桃呢?

師:為什麼(用加法計算)?

教師引導學生説出:因為是把盒子裏的桃和盒子外面的桃合併在一起,所以用加法。

(師板書出算式9+4)

師:那麼,怎樣算出9+4的結果呢?請同學們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説一説自己是怎樣想的。

(生獨立探索並與同桌交流)

【數學知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我們要多引導學生在操作探索中思考加工,培養技能技巧,促進思維發展。因此,如何計算9加幾,我並不是直接告訴,而是讓學生們觀看課件自己探索,解決“一共有多少個桃?”的問題,尋找合適自己的計算方法。再通過小組探討全班交流,課件展示小組彙報的各種方法,並通過學生擺弄學具,在操作中體會、理解湊十的過程。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整體過程中,經過不斷的自我反思,逐漸形成對數學方法的認識,從而達到自己能夠接受數學上的優化,也讓學生感受到算法的多樣化。而我在此對學生的各種方法不做優劣評價,只是肯定了學生的方法並問學生喜歡哪種方法,真正做到尊重學生的選擇。】

3、據現實生活情況,引導學生髮現問題,自己設計問題。

我先出示“試一試”圖片,引導學生髮現其中的數學問題並列出算式。

接着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9+7。也可以在教科書上先圈出10個再填一填。

【為了讓學生髮現問題設計問題,讓學生收集信息,再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再把學到的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中,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從而提高了興趣,增強課堂的直觀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

篇14: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情景教學感受社會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2、培養學生數感,並提高學生的心算能力,

3、通過計算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及逆向思維。

教學重點

靈活解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靈活解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口算1

20+60 80+10 20+50

70-20 60-30 90-60

2、連加連減口算

3+2+4 1+3+4 7+2+10

10-5-2 6-2-3 15-5-2

指明學生説出計算過程。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學了整十數加減整十數,上學期我們還學過連加連減。那你會算整十數的連加連減嗎?

今天我們就來試着解答這樣的題目。

二、自主探索

1、課件出示第五題,小猴分花生圖

要求:

(1)看圖説出圖意,要求還剩多少個花生怎麼計算?

(2)列出算式並獨立解答

(3)指名説一説,你是怎樣算的?先算什麼,在算什麼?

2、基礎練習。出示第四題基礎練習

要求:

(1)獨立計算,全班訂正

(2)比較上下兩題,你發現了什麼?

(3)小組討論,整十數的連加連減怎麼計算?

(4)師總結算法:整十數的連加連減和10以內的連加連減一樣,只是要加在在十位上。

3、情景模擬,出示第6題

師模仿售貨員一個學生上來模仿買東西的人,先示範給其他學生看,後要求學生分組模擬。

要求:

(1)説清楚自己要買的東西,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根據自己的要求買東西並算出要用去多少錢,付出錢後還要找回多少?

(3)口頭列式,並回答。

(4)全班反饋,説一説,你想怎麼買,是怎麼計算的?

三、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第7題,

師:看小熊想邀請大家到它家裏玩,可是隻有算的又對又快的孩子才能進它的家,你有信心和它交上好朋友嗎?

要求:獨立解答。

三、回家幫媽媽算酸她今天買菜用了多少錢,並説出一些整十數連加連減的算式,你是怎麼計算的。比一比誰是細心的孩子。

篇15: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課題:

背土豆(共1課時,第1課時)

教學目的:

1.經歷觀察和操作等學習活動,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2.能正確計算得數是7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

3.能應用所學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簡單的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計算得數是7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

難點: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棋子,課件。

教學日期: 年 月 日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知道很多孩子都很喜歡吃土豆,你們喜歡嗎?小老鼠也很喜歡吃土豆,你瞧!(出示課件:教材第36頁情景圖)

師:誰能把圖中的故事給大家講一講啊!

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講故事。

師:是啊,小老鼠找到了7個土豆,它高興極了,急忙裝在口袋裏背上就跑,結果還丟了1個土豆。同學們發現了不少數學信息呢。這裏面就有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問題。(板書課題:背土豆)

設計意圖: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從學生感興趣的小故事導入新課,在觀察情景圖的過程中,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又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新課的教學做好了準備工作。

二探究新知

1.“背土豆”中的問題。

師:現在同學們仔細看看第一幅圖,看有哪些數學信息?

生:有兩堆土豆,一堆有5個,另一堆有2個。

師:那你想到了什麼問題呢?

生:小老鼠一共可以揹走幾個土豆呢?

師:這也是老師想知道的問題?根據我們以前解決問題的方法,你想該怎麼解決呢?

生:左邊有5個,右邊有2個,一共有7個,就是把兩部分合在一起算,用加法,列式是5+2。

篇16: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培養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小組合作、啟發式教學進一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加深對數學學習的熱愛及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合理利用各種信息解決問題的意識。教學難點:能夠運用具體的數理觀念舉一反三,延伸課堂的內容

教學教具準備:

卡片、小黑板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法 討論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型:複習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複習

上節課我們一起回憶了這學期我們所學習的數學知識,今天我們就利用我們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我們遇到的一些問題。首先一開始,我們來玩一個口算比賽的遊戲吧。(出示小黑板上的題目)看一下小黑板上的題目,我們通過指名口算的方式來比一比哪個同學能夠成為我們班的“口算王”。(每生四道題目)

10-7=2+13=6-2=17-3=

8-0=18-10=5-4=4+10=

6+9=20-8=8+5=5-5=

5+7=19-7=0+15=7-3=

師總結,哇,很多同學表象的都很不錯哦!恭喜xxx這節課成為我們班的最棒“口算王”!老師還準備了很多有趣的題目,那我們能夠運用我們所學的數學知識都能夠解決嗎?一起開始我們的破解之旅吧!

(設計意圖:以遊戲情境複習導入,直接引導學生進入積極的複習狀態。)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1、教師用充滿童趣的語言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第一站:魔幻城。魔幻城裏面因為缺少了一些數字而失去了自己的光彩,引導學生完成填空,一起來幫它恢復魔力!

做完練習後,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師用鼓勵性的語言評價學生的表現,然後引出下一個模塊。總結,我們班的同學都能夠把上面的問題解決,真棒呀!我們探索完了魔幻城再一起出發看看下一站是哪裏,好嗎?

2、教師引導學生帶着愉快的心情進去下一個模塊--數學遊樂宮。出示書上第108頁的第10題。

(1)學生觀察,分組討論,説説發現了什麼?

(2)引導學生思考:根據這幅圖,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3)把學生提問出來的數學問題找兩道比較典型的板書到黑板上,讓學生一起解決這兩個問題並在小組裏展示自己的解法和結果。

(4)請兩名代表交流自己的解法和答案,師給予評價。(設計意圖:進行知識梳理完成自我內化吸收。)

三、重點複習,強化提高

(一)分層練習,重點突破

走完了遊樂宮之後,我們走呀走,哎,來到了科技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聰明屋裏面有哪些奧祕吧!哇,原來科技館展覽了兩個機器人啊,機器人上面好像有問題哦,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1、自己獨立思考完成,之後進行交流結果。

2、巡視教室,並做必要的指導

(二)拓展延伸,整體深化

1、書上第109頁第11題。

(1)分組討論,説一説圖中講的是一件什麼事情?

(2)引導學生看圖,結合文字理解內容。

(3)根據問題列式計算,並説説你是怎樣算的?

(4)舉例説一説日常生活中的有關數學知識方面的問題?

學生先思考,分組討論,互説想法,然後再指名説一説你是怎樣想的?

1、聰明屋(猜一猜)

(1)我比2大5,我是( )。

(2)我比13小9個數,我是()。

(3)10個2就是我,我是()。

(4)我是9後面的第十個數,我是( )。

四、自主檢評,完善提高

1、自主檢測

拿出你們的課本,做一下p107的第3題、p108第7題和p109頁的第13題。(師巡視生做題情況)

學生做完題後,師生互評

誰來評價一下自己這節課中表現比較滿意的地方?那些地方還有待於加強?

(設計意圖:運用一些針對性強,非常典型性的檢測題,掌握學情,做到及時、恰如其分的評價)

板書設計:

用數學

第10題

算式

(學生出的數學問題)

教學反思:

一年級的小朋友樂於參與數學遊戲活動,很少是因為認識上的需要,而只是對數學活動本身感興趣。因此,在本節課教學中,我充分讓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數字遊戲,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體會到數學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在教學中我抓住以下幾點:

1.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根據一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創設生動有趣的活動情境。上課一開始,用邀請他們參加有趣的遊戲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

2. 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教學活動中,我是由學生自己發揮主人翁精神,主動參與到遊戲中。不僅讓學生在這個自主學習的活動中不斷充分、主動、積極表現自我,同時也注意用積極的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

3.讓學生經歷合作的過程。

“數學知識、思想、方法必須由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理解、感悟、發展,而不是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去獲得的。”根據這一理念,我在教學中緊緊圍繞學生的心理,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結構的實際出發,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成功的體驗,不管充當哪種角色,都能負好責任。

整節課中,我感覺自己還有許多不足,如課堂紀律有點混亂,個別學生不夠積極,總之,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吸取經驗,更好地設計教學過程,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篇17: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在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並通過操作、觀察、交流進一步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2.經歷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在活動中,進一步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4.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能體驗運用已學的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學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難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對策:創設豐富的問題情境,提供學生自主探索的平台,學生充分操作、觀察、交流。

教學過程:

一、解決問題,認識平均數

(一)創設情境,收集信息

情境:三1班第一小組有9人,進行投籃比賽,每人投10次。

呈現成績統計圖,介紹條形統計圖名稱、橫軸、縱軸。

生:説説從統計圖中知道的信息。

【設計意圖:學生在認識統計圖的過程中,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的統計過程。】

(二)引發衝突,尋找方法

1.呈現問題:男生投得準一些還是女生準一些?

學生可能(1)男生投得準一些,因為男生最多的王華投中10個,女生最多投中9個。

(2)女生投得準一些。因為女生一共投中30個,男生一共投中28個。

(3)女生投得準一些,因為男生最少投中2個,女生最少投中4個。

(4)要比“平均每人幾個”

2.討論、交流,產生比“平均數”的需求

【設計意圖:以“男生投得準一些還是女生投得準一些”的開放性問題,關注學生的前在狀態、潛在狀態、生活經驗和發展需要,激活學生的相關資源,激發學生在已有的認知結構中檢索與問題相關的經驗或信息來解決問題的勇氣與信心,也為全體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創設平台。】

(三)認識、理解“平均數”

1.找“男生平均每人投中幾個”

活動要求:同桌合作,可以在學具板上移移、動動,也可以在練習紙上寫寫、算算;

把結果和想法互相説一説。

生:同桌合作,求出“男生平均每人投中個數”。

組織交流

移一移:學生在圖上一邊操作一邊説

説明:用移多補少,使每個男生的個數變得同樣多,男生平均每人投中7個。

算一算:學生介紹算式及想法

説明:就是把總數平均分。

小結:通過移多補少,把總數平均分,都能找到男生平均每人投中7個。7不是某一個人投中的個數,7代表4位男生投籃的整體水平。在這裏,還可以説10、2、8、8這四個數的平均數是7。

反思:7表示什麼?

2.找“女生平均每人投中幾個”

活動要求:1.獨立思考。2.把想法記錄在練習紙上。3.把結果和想法在小組裏説一説。

生:獨立解答,同桌交流。

師:巡視、指導

篇18: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38~39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找座位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能按照某一標準給物體進行分類。

2.通過操作學會分類的方法,能選擇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不同的分類。

3.通過分一分、看一看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學生合作交流意識。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學會對物體進行分類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選擇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不同的分類。

教具學具:

課件,水果類、飲料類、文具類商品若干,各種形狀學具若干。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去過森林嗎?今天我們一起到大森林裏去玩吧。

課件一:(動畫)森林裏,動物們紛紛到兔寶寶超市購物,各種商品雜亂地放在櫃枱上,兔寶寶東找找西找找,忙得滿頭大汗。

師:看到這兒,你們有什麼話要對兔寶寶説啊?

生:兔寶寶,你的貨物擺得太亂了,如果你把相同的東西擺在一起,就不會那麼忙了。

師:你們説得真好,兔寶寶一定會感謝你們的。

[評析:通過動畫講述故事的情境來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讓學生初步感知“分類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初次體驗按指定標準分類

師:小朋友們手上都有一件東西,有三個組桌上放了提示牌,請你們根據每組桌上的提示牌找準自己的位子。所帶東西不屬於這三類的小朋友,坐到沒有提示牌的小組。比一比,看誰找得準。(生活動)

師:有提示牌小組的小朋友們互相看一看,如果有沒坐對位子的,幫他找一找位子。沒有提示牌的小組就商量着根據你們的東西,給小組起個名字。

師:現在我們有四個組了,可每個組還缺個組長呢,請每個組趕緊選一個最愛發言、聲音響亮的小朋友當組長。(生活動)

師:哪個小組長説一説,你們小組都有些什麼?

(生依次回答,沒有提示牌的小組最後説)

師:你們小組的名字想好了嗎?

生:我們組的東西有各種圖形,就叫圖形類吧。

師:像我們這樣按一定的要求把大家分組就是分類。(揭題)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分類的知識。

[評析:讓學生根據手上的物品,按提示牌找座位,就是按指定標準分類。這種單一標準下的分類結果是既定的,不可改變的。學生肯定能分成四個組。其中三個組是教師給定的名稱,指定標準,有一個讓學生通過手上的物品合作概括出小組的名稱,就是對兒童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組長是小組學習不可缺少的核心組織者,所以在同學們坐成四個組後,必須推薦一名組長。教師提出選組長的要求,讓學生自主推薦,將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學生融入了小組集體之中。]

三、分組探究:按不同標準分類的方法

師:開動腦筋想一想,你們小組的這些東西還能再分類嗎?請每個組的組長帶大家一起

先討論可以把什麼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分類方法),再分別放在籃子裏(動手操作)。

(生活動)

[評析:每個小組將組內的商品再分類,就是讓學生按照自己的一定標準分類。本環節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分類方法,即什麼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再動手操作。學生可以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也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分類標準,學生將零散的、個別的知識系統化和條理化,從而形成有關分類的概念。]

四、彙報分類情況,交流評價

師:我們來參觀一下各小組分類的情況。請各小組的代表給大家介紹你們是怎麼分的,其他小組的小朋友可以説説你們的看法,也可以給他們提提建議。

第一組:我們組把蘋果放在一起,梨放在一起,香蕉放在一起,葡萄放在一起。 (其他組對之進行評價)

生:我認為他們小組分得很合理,很好。

生:我覺得他們小組分得可以,但我想蘋果還可以按大小分開,大的可賣得貴一些,小的便宜一點。

師:你真有經濟頭腦。

生:我想把梨也分開放,因為有的是青皮的,有的是黑皮的。

師:你觀察得很仔細。

第二組:我們組分的是飲料,我們把礦泉水放在了一起,可樂放在了一起,橙汁放在了一起。

(評議)

生:我認為他們這樣分讓我看得很清楚。

生:我認為他們這樣分可以,可我的想法和他們不同。我想按包裝分,瓶裝的放在一起,罐裝的放在一起。

師:你的想法真好。

第三組:我們把所有的筆放在了一起,本子放在了一起,墨水放在了一起。

生:鉛筆還可以按長短分,長的放在一起,短的放在一起。

生:紅墨水、藍墨水要分開放。

第四組:我們把圓形放在一起,三角形放在一起,正方形放在一起。

生:分得很清楚。

生:我看可以按顏色分,紅色的放在一起,黃色的放在一起。

師:你是按顏色分的,很好。

師小結:同學們都按不同的標準把組內的東西分得很好,有的按品種分,有的按顏色分,有的按形狀分??還説出了不同的意見,個個都很能幹。

[評析:各組依次參觀的形式新穎,符合一年級兒童好奇心強、好動的心理特徵,並且也將各組的分類情況充分展示。由本組成員介紹完分的方法後,其他小組成員自由評價,符合目前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讓學生人人蔘與到數學活動之中,自主地位充分體現,合作學習交流使教師僅僅成為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學生交流後,教師再小結,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五、知識的運用

1.師:你能按要求給下面的東西分類嗎?

(課件出示書上題目)

2.師: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要用到分類的知識,誰願意給大家講一講。

生:家裏的東西是分類放的,鞋子放在鞋櫃裏,衣服放在衣櫃裏。

生:一家人一家人在一起。

師:大家説得真好,只要大家平時留心觀察生活,就會發現好多數學知識。

[評析:通過讓學生説説生活中的分類現象,讓學生體會分類思維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使學生明確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六、拓展運用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動物嗎?

課件三:大森林裏許多動物依次出現,定格為一幅畫面。(花、樹、草、大象、熊貓、老虎、獅子、貓、狗、松鼠、雞、鴨、馬、猴子、青蛙、魚、燕子、鴿子等)

師:你們能把畫面中所有的東西分類嗎?小組商量後説一説。

生:花草、樹都是植物,大象??都是動物。

生:大象、熊貓、猴子是野生動物,雞、鴨、貓、狗是家養動物。

師:你懂的知識真多。

生:魚是水生動物,青蛙、烏龜是兩棲動物。

師:你真是一個動物學的小專家。

師:小朋友們知識面真廣,想了許多分類的方法。

[評析:用學生十分喜愛的動物錄像,將學生帶入一個美麗的動物王國,讓學生觀察後小組討論,如何將畫面中的所有東西分類,學生的思維開闊,能按自己不同的標準分類。只要能説出自己的道理,都是正確的。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電腦上用鼠標拖動動物,初步滲透信息技術教育。]

七、結束全課

師:小朋友們學了這麼多知識,我們的森林旅行也要結束了。我想分別請一名男同學、一名女同學當司機,開車送大家回家好嗎?

師:你們商量一下,對乘客分別有什麼要求?

男生:男同學坐我的車,穿校服的坐左邊,沒穿校服的坐右邊。大家要守秩序。 女生:女同學坐我的車,矮的坐前面,高的坐後面。

師:小朋友們要按司機的要求上車,千萬別上錯車喲。

[評析:選兩名司機,對學生提出上車要求,不但調動了學生的情緒,也是分類的再次應用並滲透安全知識教育,使學生依依不捨地在分類活動中結束全課。]

篇19: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教學目標:

1.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比較熟練地有序地掌握8、9的組成。

2.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識。

3.進一步體會分與合的思想,滲透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

通過實踐和探索掌握8、9的組成。

教學難點:

有序地掌握8、9的組成。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投影儀。

學具:學具盒、彩筆、硬幣。

教學過程:

一、扶放結合、學習新知1.學習8的組成

投影出示8個圓花片,同時,學生拿出8個圓花片。

(1)師生同步演示操作:教師用多媒體演示,學生在桌上模仿着同步移動,移動一個圓花片。

提問:這樣移動你想到了什麼?把你想的説給同桌聽。指名説。

提問:看到這種分法,你馬上想到什麼?

(2)師生再同步移動一個圓花片,讓學生説一説8的組成以及推想出8的另一種相關的組成。

(3)同桌兩人共同依次再分一分,説一説。

(4)反饋並演示8的其它幾種分法,填寫8的組成,教師巡視指導。

(5)學生自由説一説8的組成。

(6)小組交流討論:怎樣按順序把8分成兩部分?怎樣很快記住8的這些組成。

2.學習9的組成

多媒體出示9個貝殼圖,電腦演示依次一個一個的翻貝殼。

(1)激疑:把9個貝殼依次一個一個翻過來,每翻一個,9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組成9?還能想到什麼?

(2)學生拿出9個硬幣,獨立操作探索並填寫課本。

(3)同桌相互檢查交流。

(4)學生自由説一説9的組成。

(5)同桌討論:怎樣很快記住9的組成?

二、活動遊戲,複習鞏固

1.有序地塗一塗,並説出每塗一個,關於8的組成可以看成什麼?

2.完成第34頁第7題,同桌對口令鞏固8、9的組成,加強學生記憶。

3.獨立完成第34頁第8題,集體訂正。

4.遊戲“找房子”。

4間房子貼在黑板上,分別標有6、7、8、9。學生每人一個小動物,看小動物身上的兩個數合起來是幾,就把它貼到標有幾的房子上。

三、總結全課,揭示課題

今天你學到了什麼?怎樣記住8和9的組成?

篇20: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教學目的:

1.經歷觀察和操作等學習活動,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2.能正確計算得數是7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

3.能應用所學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簡單的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計算得數是7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

難點: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教學吸盤7個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知道很多孩子都很喜歡吃土豆,你們喜歡嗎?小老鼠也很喜歡吃土豆,你瞧!(讓學生觀察教材第36頁情景圖)

師:誰能把圖中的故事給大家講一講啊!

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講故事。

師:是啊,小老鼠找到了7個土豆,它高興極了,急忙裝在口袋裏背上就跑,結果還丟了1個土豆。同學們發現了不少數學信息呢。這裏面就有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問題。(板書課題:背土豆) 設計意圖: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從學生感興趣的小故事導入新課,在觀察情景圖的過程中,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又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新課的教學做好了準備工作。 二探究新知

1.“背土豆”中的問題。

師:現在同學們仔細看看第一幅圖,看有哪些數學信息? 生:有兩堆土豆,一堆有5個,另一堆有2個。

師:那你想到了什麼問題呢?

生:小老鼠一共可以揹走幾個土豆呢?

師:這也是老師想知道的問題?根據我們以前解決問題的方法,你想該怎麼解決呢?

生:左邊有5個,右邊有2個,一共有7個,就是把兩部分合在一起算,用加法,列式是5+2—7。

師:説得很好。但是小老鼠並沒有揹走那麼多。不信你仔細看第二幅圖,小老鼠的口袋上有一個大洞,口袋裏掉出了1個土豆,還剩多少呢?你有什麼辦法解決呢? 學生可能會這樣:

?擺出7顆棋子代表7個土豆,掉了1個,就去掉其中的1顆棋子,所以7—1—6,還剩6個土豆。

?可以畫7個圓表示7個土豆,掉了1個,就去掉其中的1個圓,所以7一I一6,也是還剩6個十百

2.口袋上的洞……

師:小老鼠的口袋裏最初裝了7個土豆,外邊1個也沒有了,就是説外面有0個土豆(邊説邊板書算式記錄);當小老鼠的口袋裏掉出了1個土豆的時候,裏面有幾個土豆?用算式該怎麼記錄?

生:裏面還剩6個土豆,算式是7—1—6。

師:如果每次都從口袋裏掉出1個土豆,你能用算式記錄下每一次的結果嗎?可以用你手裏的棋子擺一擺,再寫算式記錄下來。

學生邊擺棋子邊記錄算式,教師巡視指導。

師:如果一直這樣漏下去,等小老鼠回到家的時候,口袋裏就1個也沒有了。現在把你記錄的算式跟大家説説吧!

彙報交流後,填寫教材第36頁表格。

3.説一説。(觀察:教材第34頁“説一説”插圖)

師:看圖後你明白了什麼?説一説。

在小組交流後,彙報。

生1:原來大魚缸裏有5條小金魚,現在又放進2條,這樣魚缸裏面一共有7條小金魚。

生2:原來有7個雞蛋,已經有2個雞蛋孵出了小雞,現在還剩5個雞蛋沒有孵出小雞。 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用棋子演示“背土豆”遊戲活動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記錄,使學生懂得數學算式是記錄活動的簡單符號,這樣不僅鍛鍊了學生計算的能力,更讓學生明白了7的組成,進一步體會到加減法的互逆關係。

三、總結

師:同學們,能把前面學習加減法計算的方法應用到“得數是7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計算”中,這種舉一反三的能力是越來越棒了,希望今後能巧妙地加以運用,幫你解決更多的問題! 板書設計:

背土豆(得數7的加減法) 7 1 2 3 4 5 6 6 5 4 3 2 1

作業設計:

看圖列式計算。

o o o o o o o

口+口=口

口+口=口

口一口=口

口一口=口

(考查知識點:得數是7的加法計算和相應的減法計算;能力要求:學生能夠看圖計算得數是7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篇21: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一年級上冊第70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數的意義,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確填出10以內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數,培養學生數形結合觀察思考的能力以及逆向思考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看一看、數一數、畫一畫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填未知數的過程,感悟填未知數的逆向思維方法,同時,在解決填未知加數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從實物圖抽象填未知加數算式,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繫,培養熱愛數學的積極態度和情感。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填未知加數的算理,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確填出10以內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數。

教學難點:理解填未知加數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遊戲引入:

1、師導入:小朋友,你們玩過撲克牌嗎?現在,老師想和大家一起來玩一個小小的撲克牌遊戲,你們有興趣嗎?

2、(師出示兩張撲克牌的背面):我這兒有兩張撲克牌,你能猜出他們是幾嗎?你怎麼猜的?(生胡亂猜4、5後)你有什麼依據嗎?

3、看來,剛才大家都是瞎蒙的,現在老師再告訴你們一個條件,這兩張牌合起來是9,猜猜,他們可能是幾和幾?(1和8、2和7、3和6、4和5板書在一角)

4、剛才我們想出這幾種可能,現在我告訴大家,這其中一張是7,你能知道另一張是幾了嗎?你是怎麼想的?

5、再猜:如果兩張牌合起來是8,其中一張是7,另一張是幾?如果其中一張是2,合起來是10,另一張是幾?

二、探究新知:

1、教學圓珠筆圖

① 師:還想再猜嗎?(出示圓珠筆圖),誰能説説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已經有7支圓珠筆了,再放幾支就是10支了)

② 已經有7支圓珠筆了,再放幾支就是10支了,可以用一個算式來表示,7+()=10

③ 哪個小朋友知道這個算式怎麼讀?生試讀,師示範讀,生再次跟讀。()就用來表示不知道的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填小括號裏的數。

④ 誰能説説,括號裏應該填幾?你是怎樣想出來的?同桌先交流,再彙報。

⑤ 生彙報後師出示答案。

2、教學書P70小旗圖。

① 有一位叫小紅的小朋友現在想考考大家(出示P70的小旗圖),誰會讀小紅提的問題?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已經畫了6面小旗了,再畫幾面就是8面了。)

② 你能解決小紅提出的這個問題嗎?請你在練習紙上畫一畫,再把小括號裏的數填上。

③ 先同桌交流,再指名幾個同學在實物投影儀上反饋:説説你是怎麼想的。

3、直接填數:

看着圖,小朋友們很快就能填出小括號裏的數,如果老師只給同學們算式,你還會填嗎?

出示:3+()=5 ()+4=7

獨立填好後,説説你的想法。

2、小結:剛才我們表現得都很好,小朋友都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填小括號裏的數,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拍手遊戲吧!

三、課間遊戲

拍手遊戲:指定一個數,老師先拍,學生接着拍,要求學生拍的次數跟老師拍的次數加起來等於指定數。

老師拍:

我們拍:

四、實踐運用

1、P70做一做1

左圖不變,右圖實物圖及算式改為( )+5=9。先觀察,再獨立思考,然後交流,説一説想的過程。

2、做一做2

先出示第一行的點子圖和算式5+()=8,師:請小朋友把點子圖和算式合起來看看,説説這是什麼意思?

應該再畫幾個點子,你是怎麼想的?

獨立完成第二行和第三行,其中第二行改為( )+2=7

3、填算式,看誰做得又對又快。獨立完成後校對。

2+()=8 ()+6=9 ( )+1=7

1+()=9 ()+5=72+( )=8

五、總結全課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六、課後遊戲;

有幾朵美麗的花,可惜每一朵花都少了一片葉子。請小朋友們給每一朵,再先一片葉子,使每片葉子上的數加起來等於花心上的數。(學生活動)

9 578 10

41 4 2 1

6、9、4、5、3、2

篇22: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教學目標:

1.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掌握6、7的組成,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

2.發展初步的動手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體會分與合的思想,受到辨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的實踐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組成。

教具準備:

圓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自主探索

設疑:茄子博士有18個氣球,想送給3個孩子,每人6個氣球。6個氣球,分在兩隻手裏拿,可以有幾種分法呢?

三個學生的分法沒有按次序出現,可以讓其他學生調整他們排列的次序。

討論:看着一個同學的分法,可以有幾種説法呢?

説完後,指導學生有條理地填寫教材第32頁例題中的空格。

二、動手操作,嘗試練習

討論:茄子博士看到你們愛動腦筋、愛思考,每人獎7個圓片,你能把圓片分成2堆嗎?有幾種方法?能按順序有條理地分一分嗎?請你一邊分,一邊把結果記錄在教材第32頁試一試的空格里。

填完後小組相互交流檢查,指定一名學生板書。

三、活動遊戲,應用鞏固1.連一連(想想做做第1題)

描述:茄子博士看到大家那麼聰明,高興的不得了,他獎給大家6張數字卡片,哪兩張卡片上的點子合起來是6,請你連一連。 2.説一説(想想做做第2題)

茄子博士一口氣又給我們送來了6朵白雲,哪兩朵白雲上的數合起來是7?請你説一説。

同桌互相説一説。

3.對口令(想想做做第3題)

師生玩6的對口令:教師出手勢2,説:我説2,學生出手勢4説:我説4,6能分成2和4。

學生之間玩7的對口令。 4.吃螃蟹(想想做做第4題)

討論:同學們口令對得那麼好,茄子博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螃蟹,看誰吃的螃蟹多,怎麼吃呢?誰能把螃蟹身上的數分成鉗子上的兩個數,把鉗子上的兩個數合成身上的數,那麼那隻螃蟹就歸你吃了。

教師指導學生。

四、揭示課題,鞏固應用

討論:黑板上是你們動手動腦學會的知識,誰能用一句話説説學會了什麼?

師生齊板:

6、7的分與合。

課後反思:

篇23: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得出計算8加幾的各種方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湊十法”並能正確熟練地口算8加幾;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及概括能力、動手能力和對知識遷移推類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以及數學應用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湊十法”並能正確熟練地口算8加幾;

教學難點:

對“湊十法”的進一步理解;根據 8加幾進位加法的規律,正確熟練地口算8加幾;

教學準備:

教具:相關課件、口算練習卡; 學具:小棒;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師:我們來口算,會做的小朋友請舉手(出示口算練習卡)

(當出示9+5=卡片時)你能説説你是怎麼想怎麼算的? 師:小朋友做的真好,靜息。

2.(出示準備課課件)師:1、2!請看大屏幕,會做的小朋友請舉手。(當顯示8+2+1= 時)這道題該怎麼算?

師:xx同學真棒,回答問題不僅正確而且聲音洪亮,表揚他!全班一起説一説!先算,起!

二、新課

1.新課引入

(出示8+3情景圖課件)師:繼續看大屏幕,請小朋友觀察這幅圖,盒子裏有幾支鉛筆,我們一塊兒數數!(生答:8支。接着按鼠標確定是8支)盒子外呢?(3支)(師指圖比畫)你能提什麼數學問題嗎?

生答:一共有多少支鉛筆?

師:提的真好!誰會列算式解決他的問題?

生答:8+3=11。

師:真不錯,答案都知道!我們再來看這幅圖,誰能拖一拖盒子外的鉛筆,就能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支鉛筆?請小朋友想一想,會的舉手!

(請一個小朋友上來邊拖邊説)師問:小朋友,你們看明白了嗎?

師:真能幹!誰能根據這個小朋友拖的過程,想一想,8+3我們可以怎麼想,怎麼算?(生説一步,師電腦演示一步)

師:誰還會説,請舉手!

師:現在靜息!(師準備小樹吹塑紙)

2.主題圖的學習

師:1、2!聽徐老師講一個數學故事: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樹節,這一天人們都要植很多的樹來綠化我們的環境。現在老師就帶我們一。三(四)班的小朋友去植樹,好嗎?

師:一塊兒數數第一排我們要種幾棵樹?(老師貼小朋友們數一數。生答: 8棵)第二排呢?(師快速貼出,生數6棵)要求一共要植多少棵樹,誰來列個式?(生:8+6,師板書8+6)

師:現在分小組學習,要求:1. 用你們手中的小棒來代替小樹,擺一擺,你怎樣分一分,重新放一放小棒,就能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2.由各組小組長負責組織組員學習;聽明白沒有?(生:明白)現在開始!(切換投影,師巡視指導,挑出不同擺法的兩組)

師:哪個小組願意上來説一説你們是怎樣擺,怎樣分的?(一組請2人,1個説)

師:你們看明白了嗎?誰能根據剛才那個小組的方法,説一説,8+6我們可以怎麼想怎麼算?(請一生答師板書)

師:還有不同擺法的小組請舉手。

師:誰來説説他們小組又是怎麼想怎麼算8+6的?(請一生答師板書)

8+6=14 8+6=14

/ \ / \

2 4 2 4

師:你們都會説了嗎?我們一起來説一説!

三、8加幾進位加法的規律探索

師:請小朋友想想,説説還有哪些8加幾的算式我們沒學過?(生答師板書)

8+3= 8+4= 8+5=

篇24: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從實際情景中抽象出連加計算數學問題的過程,直觀理解連加計算的意義。

2、掌握連加計算的方法,能正確地計算10以內的連加計算。

3、初步學習用連加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體會連加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

理解連加的意義,會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把第一步計算結果記再腦子裏,再參與第二步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10根小棒、實物圖形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小明是一個愛勞動的孩子。今天,她又在幫媽媽幹活了,瞧!小明在幹什麼?(出示小明在喂5只小雞)

問:現在地上有幾隻小雞在吃米?

二、操作探索,學習新知

1、引導觀察。

請同學們觀察。(小明在喂5只小雞,接着出示跑來2只小雞,停頓一下,最後出示跑來1只小雞)

2、交流、彙報。

①問:你看到了什麼?

小組交流。

②學生彙報。(學生可能説:小明在喂5只小雞,跑來2只小雞,又跑來1只小雞,共有幾隻小雞?也可能説有5只小雞在吃米,跑來3只小雞,共有幾隻?提醒學生,跑來的學生説出算式,5十2十1,教師問: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過的算式一樣嗎?不一樣。3只是一起跑來的嗎?)

3、揭示課題:像這種算式我們叫“連加”。

板書課題:連加

4、探究“連加”計算的順序方法。

問:5十2十1=8,你是怎樣算出數的?

①小組合作探索方法。

②小組彙報。學生可能説一個一個地數出來的;5只加上2只是7只,再加上1只是8只;共跑來3只,加上原來的5只,共是8只。(不管哪種方法,學生只要説出理由,都給予肯定。)

③教師總結計算順序和方法。

板書:5十2十1=8

篇25: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

課題:

準備課——數一數

教學內容:

教材第2{16;5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經歷從場景圖中抽象出數的過程,初步認識按順序數數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初步經歷運用點子圖表示物體個數的過程,初步建立數感和一一對應的思想。初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事物,滲透應用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他人的幫助下,初步體會學習數學的意義與樂趣。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用點子圖表示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初步體驗按順序數數的方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方法:

情境演示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談話:小朋友們都愛玩你們最想到哪兒去玩呢?

(學生交流)

這節課老師要帶我們班的小朋友到美麗校園去。

二、自主探索,維持興趣。

1、初步感知。

提問:在美麗校園裏,你們看見了什麼?分小組交流後集體交流。

學生描述:在燦爛的陽光下,綠樹

成蔭,鮮花怒放。鳥兒歡快地歌唱,蝴蝶快樂地飛舞,小朋友們玩得多開心呀!他們有的在騎木馬,有的在盪鞦韆,有的在坐小飛機,有的在滑滑梯。

2、數數交流。

提問:美麗校園裏有好多東西,你們能數出它們各有多少個嗎?

學生先自己數一數,再數給同桌聽。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選幾名學生做小老師,帶領其餘小朋友按順序數數。

總結方法。

展開討論:怎樣數數才能又對又快?

生分小組討論後集體交流。

師小結並強調一個一個按順序數。

3、搶答練習。

①提問:1個——(學生接:1個滑梯〉;2架——(學生接:2架鞦韆)……

(課件演示,從主題場景圖中逐個抽取10幅片段圖)

②學生自己看圖説圖意。如:3架

木馬……

4、用點子圖表示數。

①我們可以用一些最簡單的符號表示物體個數,你們想用什麼符號來表示?我們就用點子圖表示好嗎?1個滑梯用1個點子表示〔演示出1個點子〉。

②怎樣表示鞦韆的架數?為什麼這樣表示?怎樣表示木馬、飛機的數量?你還有什麼想法?

(讓學生暢所欲言)

篇26: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

單元教學目標:

1、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以及學習數學的愉悦。

2、初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能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0以內物體的個數、會讀、寫0-10各數。

4、掌握1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初步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

教學重點:

1、正確數出數量在1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理解10以內數的意義和順序。

2、能初步運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

3、能認識和理解0的產生和意義。

4、理解基數、序數的聯繫和區別。

教學難點:

1、數數中手口一致,滲透綜合、對應統計等思想。

2、培養學生有序觀察思考的能力。

3、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認真思考、傾聽、提問、操作等良好學習品質。

5、教會學生美觀、漂亮地書寫數字。

課時安排:9課時

篇27: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

設計説明

11~20各數的寫法是在學生已經學會數、讀11~20各數,知道11~20各數組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設計本節課時,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注重幫助學生建立數位的概念。

數位表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一年級學生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在教學時,應把看一看、撥一撥、想一想、寫一寫結合。先讓學生在自己確定有幾個十和幾個一之後,再在計數器上撥數,最後利用數位表寫數。由形象到抽象,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體現了教學過程的循序漸進原則。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在教學寫數時,教師沒有必要把11~20各數的寫法都教給學生,在教學了一兩個數的寫法後,引導學生自己寫出其他的數,這樣不僅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還培養了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計數器 20根小棒 0~20的數字卡片 數位表

學生準備 計數器 20根小棒 0~20的數字卡片 數位表

教學過程

⊙複習導入

1、在商店裏經常會看到許多數,你能讀出下面這些物品的價格嗎?

12元 18元 20元

2、我要買一支12元的鋼筆,我應該怎樣付錢才能使售貨員不用找錢?(用小棒代替錢擺一擺)

怎樣擺才能使別人一眼就看出來是12呢?(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擺2根小棒)

3、這裏有幾個十,幾個一?

4、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已經學會數11~20各數,並且知道1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就是十幾,我們不僅要學會數數、讀數,而且還要學會寫數。

設計意圖:把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同時複習了上節課學習的讀數,為教學寫數做好鋪墊。

⊙探究新知

1、認識計數器。

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學習寫數,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新朋友。(出示計數器)

(1)介紹計數器。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計數器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生觀察後,互相説一説)

師:從右邊起,第一檔為“個位”,第二檔為“十位”。

(2)不看計數器,讓學生説一説計數器從右起第一檔是什麼位?第二檔是什麼位?

(3)結合計數器講解寫數方法。

寫數的時候,如果有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有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

2、學寫11。

(1)請同學們擺出11根小棒,並回答:11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教師隨學生回答,將1捆小棒移到十位上,1根小棒移到個位上)

(2)這個數在計數器上怎麼表示呢?(同樣的一顆珠子,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樣)

(3)提問:計數器的十位上撥幾,個位上撥幾?(十位上撥1,個位上撥1)

(4)填一填。(課件出示)

十位上的1表示1個( ),個位上的1表示1個( )。

(5)寫數。

提問:有1個十要在十位上寫幾?有1個一要在個位上寫幾?這個數是多少?(11)

3、學生擺小棒試着寫17。

(1)提問:請你先擺好數位表,然後在數位表的上面擺出17根小棒。

(2)説出17裏有幾個十和幾個一,1個十在哪一位上寫幾。7個一呢?

(3)請同學們把它寫在數位表上。

(4)活動:讓三名學生一組合作,一名學生擺小棒,一名學生撥計數器,另一名學生在數位表上記錄數據。

4、學生獨立探究20的寫法。

(1)學生獨立試寫。

(2)在學生獨立完成的基礎上交流寫法:個位上不寫“0”行不行?為什麼?(擦掉0就看不出是20了,0起到佔位作用)

設計意圖:教師具體講解怎樣寫出一個數,讓學生了解寫數的方法,並逐步放手,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與小組合作的學習中,掌握正確寫數的方法。

篇28: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

教學內容

10以內加減法

教學目標

1.通過展示多媒體課件,使學生較熟練地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2.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能夠熟練進行計算。

3.通過情境展示,體會數學與生活的關係,能夠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4.讓學生在親自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問題、提出問題,並能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初步理解加、減法含義的基礎上,較熟練地運用10以內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紙製小紅旗、紅蘋果,紅心,每個同桌一套實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首先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復習一下10以內的加減法。

(1)要求:讀算式,説得數。

出示:4+5 8-6 9-3 2+6 3+4 10-2 8-4 5+5 7-2 1+5

(2)下面請大家看算式,想得數,拍手錶示。

2.教師導語:你們對10以內的加減法掌握得很好,那麼,大家用我們學會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本領怎麼樣呢?這節課咱們就賽一賽。

二、新授

教師板書課題“10以內的加減”。

1.觀察多媒體圖片,寫出相關算式。

2.寫一寫。

1 4 9 7 3 8 5 2 6 10,在圓圈裏填上大於5的數和小於5的數。

3.把相等的算式連一連。

4.在○填上“>”“

5.填數

6.測測你的口算能力。

4+6=1 9-1=8 5+3=8 6-4=2 6+3=9

10-5=5 2+8=10 10-9=1 5 + 2=7 7-1= 6

10+0=10 8-0=8 10-3=7 1 + 9= 10 10-0=10 2 + 6= 8

7.奪紅旗

8.巧填蘋果數。

三、本課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已經能夠熟練地進行1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能夠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提高了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正是本節課的重要意義!

篇29: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

備教材內容

1。本課時複習的內容是圖形與幾何的相關知識。

2、通過解決106頁3題,109頁12、13、14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幾何圖形的認識。通過解決有關位置的練習題的過程,感受位置關係的相對性。

備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複習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

2、會辨認這幾種圖形及實物圖,初步感知各種圖形的特徵。

3、能準確地確定物體的位置與順序,會用上、下、前、後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過程與方法

1、準備大量的實物和模型,為學生的觀察、操作活動提供材料。

2、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主動探究。

3、在實踐活動中,感知位置的相對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的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2、通過學習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

備重點難點

重點:在頭腦中形成這些圖形的表象。

難點:能辨認這些圖形。

備知識講解

考點一認識立體圖形

例1數一數,填一填。

(1)有()個,有()個。

(2)有()個,有()個。

分析首先要明確立體圖形的特徵,再根據特徵辨認,依次數出每種圖形的個數。6個面都是正方形的物體是正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的有兩個正方形面)的物體是長方體;上下一樣粗,且上下兩個面的圓大小相同的物體是圓柱;圓圓的,在平面上可以向任意方向滾動的是球。數物體時,要按照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的順序有序地辨認,以免遺漏。

解答

(1)3 4

(2)2 4

例2數一數下面的物體中有幾塊積木。

有()塊。

分析數積木數量時,注意隱藏部分。

從前、後兩部分看6塊

從上、中、下三層看6塊

從左、右兩部分看6塊

解答6

考點二位置

例在最上面,在的下面,的下面是,在最下面。按要求放一放。

分析要排列物體的位置,首先要確定其中一種物體的位置,在最上面,然後根據物體的位置關係進行排列,在的下面,就把放在的下面,的下面是,就把放在的下面,最後把放在最下面。

解答

篇30: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弄清它們的聯繫和區別,掌握它們的變化規律.

2.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正、反比例.

教學重點

正、反比例的聯繫和區別.

教學難點

能正確判斷正、反比例.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判斷下面每題中兩種量成正比例還是成反比例.

1.單價一定,數量和總價.

2.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3.正方形的邊長和它的面積.

4.時間一定,工效和工作總量.

二、新授教學

(一)出示課題

教師明確: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關係,這節課通過比較弄清它們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二)教學例7(課件演示:正反比例的比較)

例7.觀察下面的兩個表,根據表分別填空.

表1

路程(千米)

5

10

25

50

100

時間(時)

1

2

5

10

20

在表1中相關聯的量是( )和( ),( )隨着( )變化,( )是一定的'因此,時間和路程成( )關係.

表2

速度(千米/時)

100

50

20

10

5

時間(時)1

2

5

10

20

在表2中相關聯的量是( )和( ),( )隨着( )變化,( )是一定的因此,時間和速度成( )關係.

1.分組討論、交流.

2.引導學生討論回答

(1)從表1中,怎樣知道速度是一定的?根據什麼判斷速度和時間成正比例?

(2)從表2中,怎樣知道路程是一定的?根據什麼判斷速度和時間成反比例?

3.引導學生總結路程、速度、時間三個量中每兩個量之間的關係.

速度×時間=路程

4.練習:判斷下面兩個量成什麼比例.

(1)當速度一定時,路程和時間.

(2)當路程一定時,速度和時間.

(3)當時間一定時,路程和速度.

(三)比較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關係.(繼續演示課件:正反比例的比較)

討論填表:正、反比例異同點

相同點:都有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隨着另一種量變化.

不同點:正比例是變化方向相同,一種量擴大或縮小,另一種量也擴大或縮小.相對應的每兩個數的比值(商)是一定的反比例是變化方向相反,一種量擴大(縮小),另一種量反而縮小(擴大).相對應的每兩個數的積是一定的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四、鞏固練習

(一)判斷單價、數量和總價中一種量一定,另外兩種量成什麼比例.為什麼?

1.單價一定,數量和總價成( ).

2.總價一定,單價和數量成( ).

3.數量一定,總價和單價成( ).

(二)從汽車每次運貨噸數、運貨的次數和運貨的總噸數這三種量中,你能找出哪幾種比例關係?

五、課後作業

一個單位食堂每天用大米的數量、用的天數和大米的總量如下表.

表1

在表1中,相關聯的量是( )和( ),( )隨着( )變化,( )是一定的因此,大米的總量和用的天數成( )關係.

表2

在表2中,相關聯的量是( )和( ),( )隨着( )變化,( )是一定的因此,每天用的數量和用的天數成( )關係.

六、板書設計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較

正比例

反比例

相同點

1.都有兩種相關聯的量.

2.一種量隨着另一種量變化.

不同點

1.變化方向相同,一種量擴大或縮小,另一種量也擴大或縮小.

2.相對應的每兩個數的比值(商)是一定的

1.變化方向相反,一種量擴大(縮小),另一種量反而縮小(擴大).

2.相對應的每兩個數的積是一定的

探究活動

靈活判斷

活動目的

1.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

2.能根據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比例,成什麼比例.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思考題目:

(1)正方形的邊長和麪積是否成比例?

(2)圓的面積和半徑是否成比例?

2.學生分小組討論.

3.學生分小組彙報討論結果.

4.師生共同小結並總結規律.

篇31: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教學目的

1.通過問題解決,讓學生學會“8+?”的進位加法,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並能在實際中應用理解.進一步理解“湊十法”的含義。

2.組織學生在交流、合作中獲得知識和能力。

3.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

教學重點

通過問題解決,讓學生學會“8+?”的進位加法,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並能在實際中應用理解.進一步理解“湊十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步驟

一、情境引入,進行環保教育.

1.出示圖片:主題圖

2.教師談話

樹林中有一些小樹,分兩排種植,少先隊員大哥哥、大姐姐們要為小數澆水,第一排有8棵樹,第二排中了6棵樹,你知道大哥哥、大姐姐們工需要為多少棵樹澆水嗎?

二、問題擺現,體會計算多樣.

(一)教學“8+?”

1.根據問題,同學自己思考.

2.小組交流.

3.全班討論.(出示圖片:説一説1和説一説2)

(二)比較

1.計算對比

9 + 6 = 15

8 + 6 = 14

教師提問:你有什麼收穫嗎?我們再看幾組,先計算,如果有收穫請你驗證你的想法,

如果沒有,請你繼續總結.

2.口算

9+9 = 9+8 = 9+7 = 9+6 =

9+5 = 9+4 = 9+3 = 9+2 = ·

8+9 = 8+8 = 8+7 = 8+6 =

8+5 = 8+4 = 8+3 =

3.小組交流心得.

4.全班交流小結.

9加幾就減1,8加幾就減2.

5.反饋練習.比一比,誰算得快.(説一道,算一道,並説算的方法)

8+8 7+8 8+4

5+8 8+6 8+3·

8+5 2+8 4+8

8+7 9+8 8+9

3+8 6+8 8+2

三、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一)出示圖片:擺一擺,算一算

(二)出示圖片:蝴蝶

(三)出示圖片:蜻蜓

(四)組織學生到生活中尋找藴含的數學問題(如:種樹問題、遊戲問題、銀行問題),

選一些挑戰性問題大家進行討論,並加以解決,使之深刻感受生活與數學的聯繫.

四、課外研究.

7+( ) 6+( )

有什麼辦法計算更快?

教學點評:

本節課創設了故事情境,學生學得生動活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組合作學習,掌握了多種算法,並知道哪種算法最簡便,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學到了知識。教學中應注意練習的形式應多樣化,與生活實際相聯繫。

篇32: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探索得出10可以分成哪兩個數及哪兩個數能合成10,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

2.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並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簡單規律,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能夠熟練運用10的分與合。

教學重、難點:

掌握10的分與合,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複習2-9數的組成。

提問:你能有順序地説出2-9各個數的式子嗎?指名學生回答,要求有序地回憶。

二、新授

1.激趣導入

談話:老師有一個魔袋,裏面有一些圓片,請一位同學上來抓一些,然後數一數抓了幾個,老師很快能猜出袋子裏剩下的圓片的個數。你們相信嗎?讓一個學生上台抓球,老師猜過後再倒出來驗證。

談話:其實袋子裏有10個圓片,老師是根據10的分與合推想出來的,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樣這麼快的猜出呢?板書:10的分與合。

2.教學10的組成。

(1)媒體演示:有一串珠子,其中的一個被塗上了紅色。提問:這裏一共有幾個珠子?有幾個紅色的?幾個沒有塗色的?

談話:10個珠子分成了1個紅色的和9個沒有塗色的,那麼也就是10可以分成幾和幾呢?看到這個,你馬上想到了什麼?

引導學生説出10的式子,10可以分成9和1,打開書填寫第一個式子。

(2)談話:仔細觀察,第一串已經塗了一個紅色,第二串應該塗幾個紅色?第三、第四、第五串又應該塗幾個紅色?應該從哪邊塗起?和學生共同完成塗色。(教師媒體演示)。按照塗色的結果依次填寫10的組成,指名學生上黑板填寫,集體評議,同桌相互檢查。提問:根據這些式子你還能想到什麼?

3.有序地表述和記憶10的分與合。

提問:誰能把10的分與合有次序地説出來?

先將10的組成完整説給旁邊的小朋友聽,再指名回答,你用了什麼方法來記憶10的式子?

4.鞏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題。教師在黑板上貼上數字卡片。

讓學生找一找:哪兩張卡片上的數字合起來是10。找到以後把兩張卡片舉起來,並且説給小朋友聽:幾和幾組成10,請其他小朋友當裁判。

(2)完成第2題。

提問:火車頭上面的一個數和後面的兩個數是什麼關係?

有學生自己説明:火車車廂上下兩個數合起來正好是火車頭上面的數。讓學生將數字填寫在書上,集體訂正,全班反饋。

(3)完成第3題。

提問:你們看題中的兩位小朋友在幹什麼?你知道為什麼7是3的好朋友嗎?如果男生拿着卡片“1”該怎麼辦?女生要拿卡片幾,怎麼回答?

三、總結全課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又學會了什麼新的本領?

8、9的數的式子的研究和回憶可以為學生研究10的式子打下基礎。

課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