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淺談國小德育教育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53W

淺談國小德育教育論文精品多篇

淺談國小德育教育論文 篇一

摘要】國小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素質教育方式,國小語文素材中有廣闊的德育知識。國小語文老師們的教學工作不能單純培養國小生們的語文知識和技能,更要培養學生們的德育素養。在國小語文的教育工作中滲透德育教育工作,讓學生們活潑主動地發展德智體美的素養。本文筆者在結合具體實例的基礎上探析了國小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關鍵詞】國小語文;教學;德育教育

促進國小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是新課改下的重要教育目標,德育教育工作在國小學校教育工作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國小語文的教學工作滲透德育教育,可以幫助國小生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以及價值觀,保證學生的全方面發展。當下的國小教育工作,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是一項重要的課題,更是國小素質教育的重要方式。接下來我們就簡單地對國小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進行初步探究。

1分析教材中的德育資源,滲透德育教育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基本工具,所有教學工作都是始於對教材的分析理解。深度地分析理解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對有效進行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深入專研教材內容,分析德育資源,在向學生傳授語文的基礎知識同時滲透着德育教育,運用豐富的語文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多種多樣、符合現實的德育教育,意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在審美方面的能力,促使學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中《給予是快樂的》這一課,就體現了濃厚的德育教育。課本講述的是一個外國的小故事,在聖誕節的前夜,一名叫保羅的男人偶然結識了一個生活貧苦的小男孩,在一晚上的短暫相處中,貧苦小男孩的一言一行都強烈地把保羅的心靈予以震撼,讓保羅體會到“給予是快樂的”的高尚品質。老師在此堂課中運用教材的具體語言資料,讓學生們體會課文的中心思想,激起學生的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高尚思想,教學完成後,老師帶領學生討論這樣的話題:你想成為課本中的哪一位主人公,是哥哥還是弟弟或者是保羅呢?在這樣的活動下,學生們沒有僅僅停留在課本的書面知識中,而是聯繫到了他們的生活,表達了他們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把“愛”和“給予”深深地埋在心中,並進行傳播,這樣就自然地在國小語文教學中滲透了德育教育。

2情景教學,滲透德育教育

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學習成功的關鍵,國小語文教學也是如此,教師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國小生的學習效率。在情景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更是一個不錯的方式,這樣不僅可以傳授學生語文知識,也可以培養國小生的高尚情感。因此在語文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創設出具體的語文學習環境,學生們在情景中自然地獲得道德教育。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級國小課本《桂林山水》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們在多媒體教學工具上,展現出桂林山水美麗的自然風光,同時進行真情實意的講解,使得學生們在欣賞優美的風光中更深切地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國小生熱愛自然環境,熱愛祖國美好河山的高尚價值觀。

3生字學習融合德育教育

生字的學習是國小階段國小語文的重要教學任務,教師們在帶領學生們識字的過程中滲透一些德育教育,學生一邊識字一邊接受道德教育。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內容豐富、構造特點鮮明。教師們依據漢字的特點,在授課中帶領學生仔細觀察漢字的構造方式,發現漢字和高尚思想的關係,把漢字教學工作和德育教學工作相結合。例如,在講解漢字“敬”時,教師對敬進行組詞,尊敬,敬愛,敬奉,並用這些詞語進行造句,用句子讓學生理解敬的含義。敬:以攴促之言行真善美(茍),慎言也。現代漢語解釋為:(1)表尊重,有禮貌地對待。(2)表示敬意的禮物。(3)有禮貌地送上去。(4)謹慎,不怠慢。這些表示了中國的傳統美德禮貌,在詞句的運用中傳達了禮儀知識,滲透出德育教育,無形中培育了國小生的高尚思想品德行為。

4課文朗讀中,感受德育教育

語文課文中的內容有着豐富的情感,這種情感中也包括多樣的德育思想。在國小的教學過程中,朗讀課文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因此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們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把自己置身在作者的感情之中,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體會課文中包含的德育思想。例如《白楊》這篇文章通過爸爸和孩子們的對話,表達出對建設者無私奉獻精神的敬佩之情。又如《挑山工》這篇文章表達了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這些精神都可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讓學生們深深的體會,繼而把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缺乏對他人關愛、缺乏奉獻、意志薄弱的缺點改正過來,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無私奉獻的品格、關愛他人的品德。

5實踐活動,滲透德育教育

國小語文教學不單單在課內進行德育教育,也可以在課外的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實踐活動的執行可以提高國小生的文化素養,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之外進行一系列的實踐活動,舉行有娛樂趣味、多種多樣、吸引力大的課外興趣活動,帶領學生把習得的語文知識在實踐中運用,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發展他們的個性特點、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促使文化素養得到昇華,道德品質得到良好的培養。例如,在完成語文課文《一個蘋果》的基本教學任務後,老師可以組織一些其它的課外活動,第一,老師帶領學生閲讀一些類似的課外讀本,第二,佈置一些以“愛”為主體的小板報或者閲讀活動,第三,開展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演講活動,第四,帶領學生參加社會上的各種攝影展覽、美術書法展覽等等,通過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增強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學生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意識,實現滲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6結語

總而言之,德育教育這一教學工作是國小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國小素質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就是要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國小教學的每個環節中。新課改的發展形式下,國小語文教師們也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積極探索在國小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實現傳授知識和德育教育的完美結合,進而實現在國小語文教學中發揮重要德育教育功能。

國小生德育教育論文 篇二

1、充分利用語文課堂進行德育教育

1.1國小生性格發展趨勢

國小生羣體性格特徵是發展速度參差不齊,有的快有的慢。在國小生當中,高年級的學生的性格發展的速度比較快,是一個人社會性格發展的核心時期,一個人成年以後的觀念和處世態度受其孩提時期的影響非常大。所以説,對於國小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各項教學活動的實施對於孩子的成長的深遠影響,充分利用語文課堂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1.2語文課堂與德育教育

所以如何引導學生自我成長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內容,從一定程度上説對於國小生品性的培養要比知識教育更為重要。反過來説,語文學科本就是一個主觀性很強的學科,對於國小高段的學生來説,除了基礎知識以外,閲讀理解和作文等的能力的提高與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很大的關係。所以説在語文課堂上開展德育教育,有利於國小生自我健康成長,有利於語文學習成績的提高,當學生自我發現語文課是他的人生導師的時候,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會隨之增長。另外,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會顯著提高,這對於其他學科的學習也非常有利。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對於國小生思想的正向引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學校德育教育要與家庭教育相結合

2.1由5+2=0引發的思考

Y同學的媽媽打電話給我説,孩子,整天捧着電視看,也不學習,以前學會的也都忘了。我非常吃驚,吃驚後是仔細地分析與思考,為什麼孩子在家、在校判若兩人。我想這種結果要歸咎教育方式,在學校有小競賽競爭,孩子生性好勝,像小狼一樣所向披靡。但是回到家裏,有寵愛自己的姥姥姥爺,有疼愛自己的爸爸媽媽,還有比他大很多又很愛她的長姐,哇,家裏都供着他,沒有競爭了,沒有了鬥志的“小狼”就變成了“慵懶的狗狗”。另外,孩子總想在老師面前留下好印象,這也是他在家、在校判若兩人的原因之一。對此,我在班級,把他的表現真實地講給大家,要他跟大家保證:“在教室認真聽講不搗蛋,週末回家認真做作業,只看半個小時的動畫片。”我告訴他,我會和媽媽通電話,如果做不到,就取消小組長的職位。(他非常在乎這個職位)週一班會課上,我當着他和其他同學的面,撥通了Y媽媽的電話,詢問了他在家的表現,媽媽説,“還是看電視,確實沒以前那麼厲害了,我還奇怪呢,咋一回家就説今天不看電視了呢。老師,你再給他個機會吧。”結合家長意見,我把他降為副組織,考察一週。第二次通話,Y媽媽説那個週末表現不錯。學校5天的教育和學習成果,週末放假2天,一切努力就都付諸東流了。這個結果歸因兩點:①家長把教育基本完全推向學校,自身缺少教育孩子的觀念或者缺少有效的教育方法。②學校和家庭的溝通不夠多,不夠有效。

2.2加強家校溝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孩子的品德形成。因此,德育教育應該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在家長的配合下,使思想品德教育貫徹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學校需要及時通家長溝通交流,使家長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瞭解到自己子女在學校的品德表現情況。另一方面,通過組織家長和學生一起參加教育活動,讓家長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孩子,發現孩子的優缺點。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三種形態之間的關係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該課題的研究,有助於充分利用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教育資源,有助於發揮每一種教育形態的優勢與長處,從而形成“教育合力”;有利於解決當前學校教育所面臨的許多棘手問題,促使青少年一代更好的發展。

2.3加強綜合實踐活動

進行德育教育,單純地靠外界的説服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學校還要不斷地開拓創新,努力尋找德育的新方法,讓大家在實踐活動中提高道德修養。只有通過綜合實踐活動,才能讓學生們真正領會到品德教育帶來的益處。國小生的生活環境比較簡單,而他們卻憧憬比較豐富多彩的生活,希望能更多的同這個社會和大自然接觸,因此,學校老師應該多安排適當的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滿足孩子們的意願;另一方面,可以把品德教育滲透到實實在在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學校應該定期地組織安排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如帶領學生去養老院探望老年人,這樣既可以給老年人帶來温暖,又能讓學生們在同老年人的接觸中得到思想品德的提升。再就是帶領大家到大自然中,進行環境觀察記錄活動。讓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切身體會到亂扔垃圾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從而學生們會自然而然地形成正確的環境保護觀念。

2.4學校要抓住“幼—小”銜接

小一的學生,在剛入學的時候,呈現出很濃重的幼兒園小朋友的特徵:東西要搶,解決問題靠打,我是最棒的,不能説別人比我好,非常粘人,分不清你的我的,所以理直氣壯地拿別人的東西給大家分享,結果氣得玩具主人直哭。這些行為是不符合《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的》。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僅靠思想道德教育,從某種程度上説孩子的思想沒問題,是思維的問題,他們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大人解決問題的方法來源於經驗,孩子是張白紙,他沒有經驗。所以,我們要耐心地給孩子具體的做事的指導。由於本人未曾涉及幼兒教育,不敢妄言。認同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張向葵教授的在《二十一世紀兒童品格的培養》中的教育觀點。

國小生德育教育論文 篇三

德育工作在學校開展的各項教育工作中處於優先和核心地位。尤其是在國小教育中,國小生的身理和心理髮展尚不完善,如果不能進行良好的道德教育,很有可能給學生的未來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現階段我國國小德育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嚴重製約了學生健康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科學規範的開展德育教育工作,使國小生在人生的初級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成為了擺在廣大國小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現階段我國國小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德育教育手段單一,教學成果不盡理想

傳統的國小德育課堂教學,教師像教授其他理論科目一樣,照本宣科的進行教材內容講解,品德課成了“説教課”,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相互溝通,難以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也就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思想教育。

在進行典型事例講解時,過多的採用説理教育法和道德評價法,對於感情陶冶法和品德實踐法應用較少,使得課堂教學氣氛沉悶,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些學校雖然開展了校園文化建設和德育教育實踐課程,但是存在缺乏有效組織管理、教師教育手段單一等問題,導致德育教育很難取得預想中的效果。

2、德育教育環境較差,教育理念偏離實際

國小生具有好奇心強、渴望求知和自制能力差的特點,在國小生的生活環境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暴力現象、垃圾信息等危害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國小生的道德認知。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方面在言行舉止中沒有做好示範作用,家長吵架、語言不文明等現象深刻的影響着孩子的行為和認知觀念。另一方面,部分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導致國小生以自我為中心,存在自私自利的心理,缺乏對其他同學和老師的尊重。除此之外,父母“望子成龍”的教育心理使得他們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對於德育教育視而不見。

3、教師專業能力不足,師資力量相對缺乏

教師的道德素質不高、缺乏德育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道德教育能力低下是教師進行國小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障礙,大多老師把教書與育人對立起來。有些教師不能正確認識自己肩負的神聖使命,只管教書,不管育人。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部分國小錄用的應屆畢業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教獨生子女,在教學及管理班級方面存在着許多弊端,如:以自我為核心、自以為是、不樂於接受他人的意見等,除了教書,完成教學任務外,談不上與學生交朋友,做學生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

二、加強國小德育教育的策略

1、強化德育教育途徑,寓德育於學校活動

國小德育教育作為一門特殊的學科,其教育途徑並不單純的以課本內容講解、理論知識教育來實現,而是需要通過對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校園學習進行綜合的強化教育。首先,以德育理論為基礎,進行德育滲透。教師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例如“角色扮演”或“經驗分享”等方式。通過創設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進行情境角色扮演,讓學生融入到活動之中,讓學生在模擬情境中學會為人處事的方法,強化德育記憶。其次,把德育教育融入到校園活動當中,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娛樂活動、知識比賽等。讓學生在課堂之外的集體活動中增強獨立能力和辨別能力,同時,教師要做好活動監督和引導工作,對於國小生在集體活動中表現出不合道德規範的舉動要進行説理教育,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通過學習教育掌握正確的活動方法。

2、美化德育教育環境,創建文明德育校園

環境對於國小生的教育和個人成長有重要影響,因此,教師要重視教學環境給學生學習帶來的影響,通過創建文明德育校園環境,讓學生時刻感受到環境的薰陶,以此提升德育教學效果。首先,學校領導要從思想上和行動上切實為校園德育環境的創建提供支持,加大相關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在校園內部營造出濃厚的德育環境。從教育內容上來説,校園德育環境的創建分為兩大部分:文化環境的創建和自然環境的創建。就文化環境而言,可以通過開展德育文化課堂教育、舉辦班級講座、開展社會德育實踐等,為學生的實際行動數量模範教育作用。

自然環境的創建離不開學校領導和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例如可以在校園張貼德育海報、宣傳標語等。其次,除了重視校園德育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外,還要做到校園、社會、家庭等多個環境的融合教育。第一,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要從自身做起,在日常生活中為學生樹立榜樣,指導學生應該怎樣做,為什麼這樣做,讓學生從生活中學會基本的道德規範。第二,社會各界也要注重加強自身的道德行為,從不亂扔垃圾、不闖紅燈等基本的小事做起,為國小生學習正確的道德認知,營造出良好的社會環境。

3、發揮教師能動作用,強化教師榜樣形象

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學生的關注和模仿學習,因此,教師首先要具有豐富的德育教育經驗,能夠時刻關注學生的動態變化,從學生的言行舉止、神情變化等細微方面,掌握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在面對不斷變化的事物環境,教師要做到強化自身教學經驗,時刻保持為人師表的模範形象。

其次,要提高教師進行德育的工作能力。教師不僅要為人師表,還應具備科學育人的能力。為了使教師能夠掌握更加科學和有效的德育教學方法,各地教育部門應定期開展有針對性的德育教育培訓工作,以此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豐富教師的專業教學知識。再次,建立起完善的培訓考核機制,對於接受培訓的教師要進行相關知識考核,並將考核結果與教師的績效薪資相掛鈎,激發教師的學習積極性,使培訓工作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

三、結語

國小德育教學是一項基礎而又必須的教育工作,它對於學生德育觀念的培養和今後價值觀的樹立有重要影響。為了落實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同時也是為了學生個人成長着想,學校、家庭和社會必須做到多方聯合,營造優良環境,為學生道德觀念的樹立和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條件。

淺談國小德育教育論文 篇四

【摘要】課堂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德育教育。國小課堂教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階段,是一個人接受正規教育的初級階段,也是國小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過程,所以,在國小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勢在必行。作為工作在第一線的人民教師,一定要積極探索,總結出國小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及行之有效的措施。

【關鍵詞】國小課程德育教育方法策略

德才兼備,這是新時代新社會對人才的新的要求,所謂人才一定是要專業技能與思想品德兼備的新型人才。國小時期兒童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處於形成時期,國小教育對於一個人的全面發展與綜合素質的培養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國小教育中進行德育教育勢在必行,而課堂教學就是國小教育的主要形式與重要渠道,所以,課堂教學中必須要滲透德育教育,這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一、在國小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什麼是學校德育教育。

學校德育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據社會發展要求,根據教育發展狀況,在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對受教育者進行教育,引導受教育者去實踐、去感知,去體會,使受教育者符合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人才類型。國小德育工作在整個教育體系與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課堂教學自然而然的成為國小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徑與渠道,國小教師在教學過程與教育實踐中,要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特徵、國小教育對於國小生的培養目標,課堂教學中各個學科所特有的特點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學生在吸收知識,獲取人生經驗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人格,愛國情、集體主義觀念,民主與法制觀念、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就會在日積月累的學習過程中被不斷塑造,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逐漸展開。

(二)國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國小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素質與正直的人格要求,使學生在德育教育的培養下,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觀、集體主義觀、公平正義觀,建立民族自豪感、社會責任感,成為遵守紀律、樂於助人,尊敬師長、愛護公物的新時代的國小生。良好的品德教育不是在短時間就可以培養的,他需要長時間的思想品德教育與正面形象的榜樣薰陶,更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有計劃、系統的進行引導、傳輸與教育。國小教師要牢牢記住國小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格,並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所教學科的特點,使德育教育與教材緊密結合,抓住課堂上的一切有利因素,隨時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使國小生在課堂上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漸成為一個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國小生。

二、在國小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

(一)教師的榜樣與示範作用。

德高為師,身正為範。作為基礎教育的國小教師,需要在國小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發揮自身作為人民教師的榜樣與示範作用。教師的社會責任就是對受教育者進行知識傳授與道德教育,教師良好的道德品質與正面的精神風貌對於教書育人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在工作中所表現的言行舉止,工作態度,生活作風,師德師風都對學生有重要影響。學生在潛意識的狀態下會被老師的這些因素所影響,因此,教師要着裝得體,工作態度認真努力,生活態度積極向上,講課進度具體明確,教學內容清晰明瞭,學生在不自覺的狀態下受到教師的影響,在無形中形成良好的品德與風尚,同時課堂教學的氛圍輕鬆愉快,課堂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趣味性不斷增強,學生接受知識與認知世界也會更加輕鬆自由。

(二)培養學生遵守課堂紀律,增強其自律意識。

保持紀律是國小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在每節課上課前都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要求與規範。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相應的課前準備,如:學習工具要主動準備好,課前預習要充分認真,上課的時候要求所有學生都全神貫注,注意力集中的聽老師所講內容,思想不要開小差和隨時隨地的走神,能夠做到認真傾聽,養成良好的認真聽課、會聽課的好習慣。在課後更要及時認真的複習,認真完成作業,鞏固知識。這個過程説來容易,它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長期的規範、引導、督促和鼓勵。整個過程對於學生的行為規範性與自律意識的培養都具有重要意義,為學生未來的工作與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會逐漸的養成專心聽講,遵守時間,遵守紀律,互相團結的好習慣,為學生能端正學習態度和工作態度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德育內容要與學科內容科學統一。

在國小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要盡力做到學科內容與德育教育的科學統一,相互協調。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認為在文性的學科中才能夠展開德育教育,在自然性學科中,德育教育很難展開。其實在國小教學體系中,除了《品德與社會》課、《品德與生活》課是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教材以外,在任何學科中都可以展現德育教育。教師可以要根據其他學科教材的內容,適時對學生進行誠實守信、尊重他人、守時惜時、勤於動手、舉止文明等諸多優秀品質的培養。例如,在數學的計算中可以懂得節約的重要意義;《家鄉》課中,可以使學生感受家鄉的豐富的物產,美麗的自然風光,民風的淳樸,加深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成功訓練》課通過每單元的教學目標,設計出不同的學生感興趣的小遊戲,讓學生在遊戲中體會成功與失敗,並在實踐活動中,反思總結,以此來完善自身的品格、修養、處事的態度等。只要教師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用心抓住每節課的德育教育切入點,都能在隨堂的教學中逐步塑造學生的良好品質。有效的利用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會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所以在國小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四)需要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在國小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需要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在國小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滲透給學生祖國的繁榮昌盛與黨的偉大。增強學生強烈的歸屬感與濃烈的愛國感。我國曆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國文化繁榮昌盛,類型多樣,教師要根據這些內容,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促使他們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與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斷付出努力。國小德育的建設工程,必然是離不開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培養。

總之,國小教育是塑造人才的重要時期,對於學生的性格的培養,能力的提升,都有重要的作用。在這一期間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教育勢在必行,在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的時候,必須要注重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特徵。教師發揮自身在學生學習生涯過程中的示範與指導作用,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注重學科內容與德育內容的和諧統一,並且德育教育的滲透一定要注重學生的成長環境與學習氛圍,使國小生的道德水平與思想品德不斷得到深化、提高和發展,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就是促進國家整體文化素質與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就是促進中華民族國民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呂文容淺談提高道德教育實效性的長效機制[J]

文學教育(中),20xx(1)

何拴來淺析國小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及促進素質教育的策略[J]

技信息(科學教研),20x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