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牧童精品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31W

牧童精品教案精品多篇

《牧童》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內容】

《牧童》是唐代詩人呂巖的作品。這首詩形象、鮮明的表現了郊野遼闊的景色和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文字淺近,用意卻深。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

【設計理念】

古詩語言凝練,意境悠遠,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怎樣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激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進入古詩那優美的意境呢?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思路:“淡化詩意,品析詩句,反覆誦讀,領悟詩情。”着力體現三個方面。

【教學目標】

1、會認“笛”這個字。

2、正確、流利地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合圖畫和註釋瞭解詩句大意,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體會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

【教學重難點】

通過反覆誦讀古詩,達到熟練成誦,讓學生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體會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

一、淡化詩意,品析誦讀,領悟詩情

教學中,詩意的理解只要學生藉助註釋、工具書理解即可,教師不應當把教參或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學生,應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但是詩人寥寥數語要表達的情懷卻在字裏行間,要讓他們通過體會這些詞語,並且有感情地誦讀才會和作者產生共鳴。達到詩與情、情與境的交融,才能使學生領略古詩詞獨特的魅力。

二、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詩中有畫,畫中有情:

詩歌是藝術創作的結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要讓學生體會這妙不可言的意境是個難點。教師深情並茂的範讀、生動的課件、誦讀時的古樂,都是為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興趣、進入古詩意境所作的努力。

三、拓展學習,培養詩趣

古詩教學,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詩學素養,通過古詩拓展,為他們的課外閲讀打開新的視窗。讓學生了解我們今天所學的詩僅是古詩滄海中的一粟,作為炎黃子孫應當更廣泛地從民族文化中汲取養料,從而開闊視野,體會我們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聲畫結合,引入詩境

1、出示課件:

牧牛晚歸圖。背景音樂:絲竹曲。

2、同學們,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什麼?感受到什麼?

學生自由説。

3、唐代詩人呂巖和大家一樣被牧童那自在的生活所吸引,用短短的28個字生動地表達出來了。

4、教師誦讀《牧童》。

(課件出示古詩及配樂。)

二、初讀古詩,感受韻律

1、學生自讀古詩:

讀準字音,把詩讀流利,認一認雙橫線中的生字。

2、大家都讀得特別認真,把這首詩讀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讀得好,大家表揚他;讀得不夠好的,大家幫助他。

3、反饋:

⑴ 出示生字卡“笛”,指名讀,讀準字音。

⑵ 指名讀詩,提示學生讀準字音;並請同學評讀,糾正讀音。

⑶ 齊讀古詩。

三、品讀古詩,再現意境

1、指導第1、2行,進入情境:

同學們讀得真好!讓我們再次走近牧童,去看看他那悠然自得的村居生活吧!

⑴ 出示課件:

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的圖、文。

請同學們説説看到什麼。

你從詩中哪個詞可以體會到綠草繁茂,感受到牧童的快活?

(學生回答後,相機引導理解“鋪”、“弄”的意思及“六七”、“三四”在詩中的妙用。)

師述詩意:

的確,廣闊的原野上,鋪滿了青青的野草。牧童悠閒地放着牛,吹響了短笛,幾聲悠揚的笛聲和着徐徐的晚風傳來。多美的風光,多自在的牧童啊!

⑵ 請學生讀,師生點評,引導學生讀出古詩的節奏與情感。

⑶ 教師範讀,請學生評議。

⑷ 學生練讀,再指名讀、齊讀。

2、指導第3、4行,與詩情對話:

師述詩意:牧童回到家裏已到了黃昏,晚飯吃得飽飽的。連蓑衣都沒脱,就躺下來,有滋有味地觀賞那漸漸升起的明月(課件顯示圖)。這正是“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脱蓑衣卧月明”(課件顯示文)。

請同學們自由讀這句詩,注意讀讀書中的註釋:

⑴ 讀了這句詩,你知道了什麼?

⑵ 設題引猜:

從文中的插圖和註釋,我們知道蓑衣是──

(學生答:──),那決不是一件漂亮舒適的衣服,牧童為什麼不脱蓑衣而躺在院子裏看明月的升起?你是怎樣想的?

可能會答:

① 牧童辛苦了一天,困了,來不及脱下蓑衣。

② 他是很自在瀟灑的,沒有想那麼多。

③ 他可能想用蓑衣當被蓋吧!

……

⑶ 師述:以地為牀,以天為帳,餓了就吃,困了就睡,無牽無掛,自由自地,是多麼可愛的牧童啊!請你們用自己的喜愛之情,再讀這句詩。

⑷ 指名讀。

⑸ 男女生賽讀。

3、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齊讀整首詩。全班齊讀。

四、誦讀古詩,昇華感情

1、看來,這位天真爛漫,純樸自然的牧童已給同學們留下深刻印象。你能把這首詩背下來嗎?

(學生試背)

2、師生合作背。

3、指名配樂背。

4、配樂齊背。

五、拓展延伸,積累語言

1、今天我們一起欣賞山村迷人的暮色,認識一位悠然自得的牧童,其實古代有不少詩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寫入詩裏。你知道這樣的詩嗎?

指名讀。

(課件出示相應的詩和情境圖。如《所見》、《小兒垂釣》、《清明》、《村晚》……)

2、同學們課後,再收集這樣的詩,我們開一個“詩歌展示會”,讀一讀,背一背,畫一畫,唱一唱都行。

國小語文《牧童》教案 篇二

設計理念:

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圍觀人的表現與小牧童進行對比,在讀、議、演、評中充分感受人物的品質。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通過多種方法理解詞語,能用“一會兒,一會兒。”説話過程與方法:

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生懂得要敢於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教學重、難點:

多種方法體會、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圖文結合閲讀理解,體會人物的優秀品質。學習者特徵分析:

結合二年級學生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文中涉及的內容,與學生有一定的距離,教師可佈置學生蒐集戴嵩的相關資料,引導學生認識到大畫家與小牧童之間懸殊差別,從而為學文做好鋪墊。教學應確立以下原則:以詞語和句子為主要認知對象,以感悟和體驗為主要認知目標,以感情朗讀為主要訓練形式,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表演為主要努力方向。

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拓展閲讀資料

教學策略選擇及設計:

故事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表達形式。是文中涉及的內容,與學生有一定的距離,教師可佈置學生蒐集戴嵩的相關資料,引導學生認識到大畫家與小牧童之間懸殊差別,從而為學文做好鋪墊。另外還應抓住情節上的曲折變化,組織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引導學生入境悟情,加深對內容和人物品質的深刻體驗,從而受到文中人物優秀品質的影響和啟迪。

教學流程:

一、複習鞏固

(一)談話: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1畫家和牧童》,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複習生字詞:上節課我們學習過的生字寶寶就藏在了這首兒歌裏面,你還能找到它們嗎?(出示短文)

(三)引讀全文:你們可真棒,把生字都認準了。

(四)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戴嵩是唐朝。

二、品讀課文,瞭解人物品質

(一)這節課我們將進一步瞭解戴嵩,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看看對他有什麼新的瞭解。

(二)從你們自信的眼神中,老師知道你們又有了新的收穫。為此老師獎勵你們一幅畫。這是(戴嵩第一次畫的《鬥牛圖》。)他是怎樣畫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2自然段,畫出相關的句子。

1、誰來説説你畫的句子。

2、誰願意在這幅圖上給大家找一找“濃墨塗抹”和“輕筆細描”?

看圖理解詞義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

3、我們再來一起感受畫家作畫時的快樂吧!

你能用“-----一會------,一會-----。”説話嗎?

(三)1、這《鬥牛圖》很快就畫好了,圍觀的人是怎樣評價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讀3~5自然段。

2、教師出示商人、教書先生的兩句話。(指導朗讀)同學們朗讀時一定要注意標點哦,它可以幫你讀得更好!

3、像這樣,你也誇讚,他也誇讚就是紛紛誇讚!

(四)都是誇讚嗎?還有不同的聲音嗎?

看!一位小牧童擠了進來,喊道:

這炸雷一樣的聲音使所有人呆住了,

1、戴嵩又是怎麼做,怎麼説的呢?請同學們默讀5、6自然段,畫出相關的句子。

2、出示:這時,戴嵩把牧童叫道面前,和藹地説:

聯繫生活實際體會“和藹”,

誰來給大家讀一讀這句話?聽了他讀的,你體會到了什麼?

3、出示:戴嵩聽了感到非常慚愧?。”

你能給“慚愧”換個詞嗎?(用換一換的方法體會詞義)

體會戴嵩的心情,加上動作一起讀一讀“多謝指教。”你又體會到了什麼?

4、小牧童怎麼知道戴嵩畫錯了呢?同學們自己讀讀小牧童的話。

(五)生合作分角色,共同演讀5、6自然段。

此時你想對小牧童説些什麼呢?

小結:你們想看一看戴嵩改過以後的《鬥牛圖》嗎?出示圖,你們也是仔細觀察的小朋友,看看與他一次畫的有什麼不一樣?後來,戴嵩也學會了仔細觀察,他的畫也越來越出名,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説的:虛心使人進步!

三、拓展閲讀

古往今來,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虛心的人,請同學們打開閲讀書p42頁,帶着文章前的小問題讀一讀:《畫師與嶽柱》《毛澤東的一字之師》《諸葛亮改錯》;

讀完的同學接着讀《恩格斯向鴨嘴獸“道歉”》、《謙遜的貝羅尼》。

《牧童》教案 篇三

【教學內容】

人教版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牧童》。

【教學目標】

1.能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地誦讀《牧童》,進一步感受詩詞的豐富內涵。

2.通過運用課後註釋、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

3.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傳神,感悟詩詞中所描繪的童年生活的快樂,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

【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關鍵詞,引導學生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學準備】

教師製作《牧童》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對對子導入,初步感受詩詞的表達特點——對仗工整

初步感知《牧童》的內容。

山——水青山——綠水

曠野平原,獵士馬蹄輕似箭——斜風細雨,牧童牛背穩如舟。

看到“斜風細雨,牧童牛背穩如舟”這樣的詩句,你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自由發揮,暢所欲言,為下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l.洎由朗讀古詩《牧童》。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誦讀。

讀出詩詞的節奏。全詩節奏可以這樣劃分:“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脱/蓑衣/卧月明。”

強調“鋪”的讀音。引導學生在辨析讀音的過程中初步感受詩詞語言的魅力。①你認為“鋪”應該讀幾聲?理由是什麼?(通過辨析意思進一步明確讀音,使學生在此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漢字音、形、義的內在聯繫。)②“鋪”字讓你眼前浮現出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在感受想象的過程中體會到:一個“鋪”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給人的那種平緩舒服的感覺完全表現了出來。)

設計意圖:詩情詩意是讀出來的。讀詩首先應該讀準字音,遇到難讀的字,教師不能包辦代替,要善於引導學生學會辨析字音,尤其要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

三、再讀古詩,讀懂意思

1.默讀《牧童》,看看書中的插圖,讀讀書中的註釋,想想這首詩大概講了怎樣的意思。

2.交流:一遍又一遍的讀書過後,你眼前浮現出了什麼樣的畫面?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牧童?(引導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讀懂詩意,感受詩情。)

3.小結:這首古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廣闊的原野,綠草如茵;晚風吹拂着野草,還沒看見歸來的牧童,卻先聽見隨風傳來的牧童那悠揚的笛聲。那愈來愈近的笛聲,時續時斷,隨風飄揚。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後了,他連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裏休息了。

詩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聲音,這生動的一幕,是由遠及近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裏的。

設計意圖:一遍又一遍的誦讀,在誦讀中將文字變成畫面的過程也就是讀懂詩意的過程,感悟詩情的過程。

四、展開想象,讀出詩情

1.“六七裏”與“三四聲”的對比:感受鄉村生活的靜寂與安閒。

在這首詩的第一句中出現了一些數字,請你讀讀,細細品味,看你能讀懂什麼?(使學生懂得這些數字都不是具體的描寫,“六七”極言其多,進一步突出了草的茂盛;“三四”極言其少,進一步突出了笛聲的悠揚,鄉村的靜寂。這些描寫為牧童的出場埋下了伏筆,由遠及近,由景到聲,再由聲到情。感受到牧童是那麼的悠閒自得、怡然而樂,感受到的是一種特別的情趣。)

引導學生反覆誦讀,讀出詩中情。(“六七裏”要讀得長而緩,“三四聲”要讀得短而輕。)

2.想象“卧月明”的情景。

(使學生感受到此時牧童的心情是那麼的舒暢,他的生活無憂無慮,非常愜意。)

伴隨着悠揚的笛聲,看着畫面中“不脱蓑衣卧明月”的牧童,你想説什麼?

如果你就是牧童,你會在月光下想些什麼?做些什麼呢?(相機引入其他與“牧童”有關的詩。)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村晚

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

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五、深入理解。感悟詩魂

1.廣闊的草地令人神往,悠揚的笛聲使人心動,美麗的月夜讓人陶醉。無論白天還是傍晚,無論放牧還是休憩,牧童的生活都是如此愜意。此時,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小牧童嗎?你此時最想説什麼?(與其去追名逐利、巧用心機,倒不如像他這樣,在勞動中享受快樂,在快樂中享受悠閒與自在。)

2.再讀全詩,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詩魂。

3.總結全詩。

六、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誦這首古詩。

2.將這首古詩默寫下來。

3.將《牧童》改寫成一篇小短文。

《牧童》教案 篇四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背誦課文,默寫《牧童》,能用自己的話表達古詩的意思。

2.體會詩的意境,豐富學生情感,從詩句中感受童年的快樂。

3.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六七裏”、“弄”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學習重點體會詩詞意境,練習感情朗讀。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正經歷着童年這一純真美好的時刻。童年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哪些事情是令你難忘的呢?(生説)你們想知道一千多年以前的兒童的生活是怎樣的嗎?今天我們來學習《牧童》這首古詩。(板書:牧童)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寫的這首詩中有沒有你的影子。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古詩的朗讀情況,指名讀古詩,(多叫幾個同學讀)請其他同學認真聽,及時糾錯。強調“蓑”的讀音。

2、瞭解詩人:請學生説一説對詩人的瞭解,(學生對呂巖比較陌生)師簡單介紹:

呂巖,字洞賓,就是我們常説的“八仙過海”“八仙之一呂洞賓,呂洞賓到底是不是神仙我們不知道,但歷史上確實有呂洞賓其人,考過科舉做過縣令,後來唐代爆發了農民起義,他便到終南山學道,後來便不知去向。

3、請學生説一説通過讀,你讀懂了什麼?(生説)

4、請學生質疑,師相機板書。

三、探究交流:

1、請學生帶着出的問題自己先讀古詩,先自己思考。

2、看來同學們用心品味古詩了,但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讓我們四人小組討論討論,待會兒一起來交流。

3、小組派代表解決部分疑問(生對“六七裏”,“弄”的理解可能還比較模糊。)

四、想想畫面,體會詩情

1、生再讀全詩,品味意境

詩歌之所以能千古流傳,就是因為它的語言凝練而涵義深厚。,而本詩僅有寥寥的28個字就表達了豐富的含義。我們還得通過細細的品讀才能把謎團解開。就讓我們再次走進詩裏,看看詩中描繪的是一份怎樣的意境。

2、指一生讀,其他同學邊讀邊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

3、指幾生説想象到的畫面,師相機歸納詩意,抓住重點字詞。

①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

請學生説一説自己通過這兩句詩看到了怎樣的畫面。(生説)

師引導學生説具體,草原怎麼樣?(廣闊)

師:你從哪裏知道草地很廣闊?

生:鋪字,橫字。指草地像綠毯一樣展開,這裏讓我感覺到了草地的廣闊。

師:是啊,一個字就是一幅畫,你看得真準!大家讀讀前兩句,看看有什麼發現?

生:都使用了數字。

師:那麼這草地只有方圓六七裏嗎?

生:不是,是為了形容草地遼闊。

師:那不用説了,“三四聲”也不是説只有三四聲笛聲了。那這裏為什麼這樣寫呢?當時是什麼時候了?(傍晚)那時環境怎麼樣?(很幽靜)那麼這裏這樣寫是為了?

生:突出環境的寂靜。

師:的確,是為了突出鄉村傍晚的寂靜。

師:是的,這裏的數字都不是實指,而是虛指。在寂靜的鄉間小道上,晚風吹來,牧童是怎樣的心情?(生:很愉悦)那他會怎樣吹笛子?(生答,表演)他還會怎樣吹?(生表演)那麼這個“弄”字在這裏怎麼理解呢?(生:表現出了牧童很淘氣的樣子)

師:大家理解得真好,看來這個“弄”字很值得我們好好研究一下,咱們試着用一個字來替代“弄”,看看哪個字用的最好。

生:戲,逗。

師:大家覺得哪個字用得更好呢?(戲)的確,同學們的想法更棒,抓住了牧童那悠閒自得的神態。可見,寫作文時也要字斟句酌,這樣才能表達得更貼切。

②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脱蓑衣卧月明。

生:牧童吃飽飯歸來時已經是黃昏之後了,他連蓑衣都不脱就睡在了草地上。(對“月明”沒有提及。)

師:牧童睡在怎樣的草地上?

生:灑滿月光的草地上。

師: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生:月明,就是明亮的月亮,月亮升起來了。

師:你找得真準!通過註釋,我們知道了蓑衣是什麼樣的衣服?(生答)

師:那絕不是件漂亮舒服的衣服,為什麼他連脱都不脱就躺了下來。

生:他可能是累了,想躺下來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

生:他可能是怕脱衣服的聲音太大了,怕吵到草地的那些小動物。

師:是啊,他可能是怕打破這月夜的寧靜。

師:仰望明亮的月兒,牧童心裏會想些什麼?

(生答)

師:或者什麼都沒想就睡着了。

四、感情讀詩,悟其感情

師:同學們的想象真豐富 ,把老師也帶入了詩人描繪的畫中。以地為牀,以天為帳,餓了就吃,困了就睡,無牽無掛,自由自在。多麼可愛的牧童啊!你們喜歡嗎?(喜歡)那請你們帶着對牧童的喜愛之情,再讀這首詩。(可能有的學生也説牧童的生活很苦,同情牧童,我們要尊重學生的感悟。)

1、指名讀

2、男女生賽讀

3、全班齊讀

4、檢查背誦情況:指生背,全班齊背。

五、拓展鞏固

1、根據學習這首古詩的方法自學《舟過安仁》。

2、請同學們下去之後再蒐集一些有趣的兒童詩,下次課我們來交流交流。

這是我們學校組織聽課時講的一課,課後我有進一步完善的教案,在本節課中我最滿意的一點就是我尊重了學生的體驗,最後我讓學生談一下自己的感受時,有一學生站起來説我感覺他的生活很悲慘,接着他用很低沉的語氣讀了起來,看得出他很用心,我藉機對我那平時不怎麼發表自己的想法的同學説:“這就是我所要的語文課,希望同學們多發表自己的看法,想法,讓語文課成為我們真正的交流平台。”我想以後的課堂會有所改善的。

《牧童》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2個生字,會寫2個認識的字。理解“弄、蓑衣、卧”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詞,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3.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並在説的基礎上改寫成短文。

教學重點:理解詩詞意思,體會詩詞意境,練習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傳神,感悟詩詞中童年生活的快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很多古詩,老師很想和大家一起來讀讀,大家願意嗎?你們喜歡哪一首?我們一起讀。

1.大家讀得真好!很有感情,看來大家都非常喜歡古詩。

2.今天我們還要繼續學習一首古詩,是一首有關牧童的古詩。

3.請同學們看老師寫“牧”字,寫“牛”字應該特別注意哪一筆呢?“牧”的部首是什麼?誰來給牧字組詞。

4.老師板書牧童,牧童是做什麼的?(放牛,放羊)

5.哦!放牛,放羊的孩子就叫牧童,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讀通詩句。

1.過渡:請同學們看大屏幕,這首詩的作者是呂巖,是我們熟悉的呂洞賓。

通過課前預習,你對呂巖有哪些瞭解?誰能用一兩句話向大家介紹。

2.指答。

3.同學們瞭解的真多!詩人呂巖因為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被稱為“逍遙大仙”。

4.接下來,請大家自由讀這首詩,注意讀準詩中的每個字、詞。

5.(手勢,雙手向下)非常好!大家都讀得很投入,誰想來讀一讀。誰來評一評。

6.太好了!同學們都能把詩讀得字字準確,句句通順,老師也想讀讀,想聽嗎?

7.想。(注意:聽老師怎麼讀。)師範讀。

8.老師哪裏停頓了,指名答。

9.對呀!讀詩的時候,如果能注意停頓,就能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誰來試一試。

10.讀得真好!我們一起再讀讀吧!(師前四字,生後三字,倒過來,師後三字,生前四字)

三、理解第一、二句詩。

過渡:這是一首描寫牧童的詩,牧童出現之前,詩人首先描寫什麼?聽到了什麼聲音?你是從哪個詩句知道的?(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

1.同學們真會讀書。

2.請大家再認真讀這兩句詩,邊讀邊想:從這兩句詩中你知道了什麼?(原野遼闊)

3.哦!你知道了原野遼闊,你是從詩句中哪些詞知道的?(六七裏,橫)

4.這六七裏是不是指原野實際的長度?(不是)

5.對了,這原野不是真的六七里長,這六七裏要形容從原野的這一頭到原野的那一頭很廣很廣。這六七不是確切的數字,其實(),古詩中像用到這類虛指的詩句很多: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三千尺”指什麼?(指瀑布很長)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千尺”也是要形容桃花潭水很深。

1.原野真大啊!讓我們再來讀一讀,感受一下原野的遼闊。

2.同學們讀得不錯!這裏的六七裏怎麼讀,才能突出原野之廣。老師想用兩種不同的讀法來讀,同學們聽一聽,哪種讀法更能體現原野的廣。

3.我們就照第二種讀法,再來讀一讀。(老師覺得不夠大,再大些)(再大些)

4.如果你站在這遼闊的原野上,還會感受到什麼?(美,綠,平坦等)詩中哪一個字體現呢?(鋪)

5.“鋪”字什麼意思?(鋪開,鋪展)

6.這廣闊無垠的原野上,綠草如茵,草木茂盛,多張一張鋪開的巨大的綠地毯。這鋪字用得太好了!

7.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原野的大與美吧!(全班齊讀)

四、理解第二句詩。

1.師:置身於這綠地毯式的大原野中,怎能不讓人陶醉呢?此時此刻,原野上傳來了什麼聲音?(笛聲)

2.那是什麼樣的笛聲?(悠揚,優美,隱隱約約,斷斷續續)

3.吹笛的人是誰?你是怎麼知道的?(題目是牧童,善於從題目入手,理解詩意,很好的學習方法。)(課文插圖,懂得利用插圖,理解詩意。)(詩句中的弄,懂得抓住重點詞,理解詩意。)

4.你還可以從哪句詩中知道是牧童在吹笛?(笛聲晚風三四聲)

5.這詩句中的“弄”是什麼意思?(逗弄)你是怎麼知道的?(藉助註釋,弄清詩意,很好的學習方法)

6.是啊!晚風中的牧童騎在牛背上,不停地逗弄着手中的笛子,伴隨着晚風吹來,笛聲時而高,時而低,時而長,時而短,時而快,時而慢,時而有,時而無。

7.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詩,讀完這句詩,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牧童?(天真,可愛,調皮)

8.多可愛的牧童啊!誰再來讀讀這句詩。(真棒!同學們讀出了牧童的可愛,調皮,天真。)

9.現在,我們把這兩行詩連起來,男生讀第一句,女生讀第二句,看誰更能讀出詩的韻味。

10.讀得太棒了!(把掌聲送給自己。)

五、理解三、四句詩。

過渡:瞧,牧童上場了,他在幹什麼?

1.誰來説説你從圖上看到什麼?

2.相機教學“蓑衣”,你們知道什麼是蓑衣嗎?你能從圖上指出來嗎?蓑衣有什麼作用?

3.對了,其實,蓑衣還有禦寒作用,它還能散發出一種氣味,防蚊蟲叮咬。

4.誰再來説説你從圖上還看到了什麼?

5.廣闊的原野,一個可愛的牧童,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悠閒地躺着草地上,靜靜地欣賞着天上皎潔的明月。這種情景,詩中怎麼寫?(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脱蓑衣卧月明。)

6.這兩句詩還告訴我們什麼?

7.師小結:牧童放牛回來,吃飽了飯,已經是黃昏後,他沒有脱下蓑衣就躺在草地上美美地欣賞皎潔的明月,誰能美美的讀讀這兩句詩。

8.老師也想讀讀這兩句詩,請聽好,“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脱蓑衣睡月明。”

9.你們發現了什麼?(把“卧”改成“睡”)

10.把“卧”改為“睡”不好嗎?為什麼?(説得真好!)

11.對啊!牧童選擇了這種最舒服的仰卧姿勢,欣賞着天上皎潔的明月,此時,他可能會想起什麼?把你的想法在小組裏和同學交流交流。

12.學生小組交流。(師下去巡視)

誰來説説,此時,牧童可能會想些什麼?

13.同學們的想象真豐富!如果讓你用一個詞概括牧童的生活,你會用哪個?

師:牧童的生活多麼悠閒啊,讀————

牧童的生活多麼自由自在啊,讀————

牧童的生活多麼快樂啊,讀————

六、小練筆。

1.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這首詩,你們能不能選擇這首詩中你最喜歡的一句詩句,用自己的語言寫出來。

2.生動筆。

3.交流。

七、指導背誦。

同學們展現的這一幅幅畫多美啊!白天有牛、笛為友,晚上有明月作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難怪詩人呂巖會有感而發,寫下這首《牧童》詩。讓我們帶着對這種生活的嚮往,把它好好地背下來。

1.生自由背。

2.老師相信大家已經能熟讀成誦了,想不想接受一個挑戰。

①誰來背。(老師想配上音樂,更能表現我們的感情,更能走進牧童)

②全班背。(指名,男生,女生,全班)

八、拓展:

這節課,我們一起欣賞了山村原野的迷人景色,同時認識了一個自由自在的牧童,其實不少詩人也寫過有關牧童的詩,你們知道這樣的詩嗎?老師帶來幾首,大家一起欣賞。

九、作業:

1.把《牧童》改寫成一篇優美的短文。

2.背誦《牧童》。

牧童教學設計 篇六

一、喜歡畫畫嗎?都知道哪些著名的畫家?

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描寫著名畫家戴嵩的故事的課文。

1、齊讀課題:發現了什麼?想向老師提個什麼問題?(畫家和牧童)

2、是啊,為什麼老師要將“畫家”二字寫得大一些,而把“牧童”二字寫得小一些呢?猜猜看?

3、究竟老師該不該這樣寫呢?讓我們一起研究完課文,也許我們就找到答案了。

三、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課文朗讀一遍。

1、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鞏固生字書寫。(考慮課件)

四、講讀理解課文。

1、整體感知,初識人物。

(1) 比一比,看誰能用最快的速度把課文再讀一遍。要求:把文中出現的人物用 框出來。

(2)都寫了哪些人?在這些人物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能簡單説説為什麼嗎?

2、深入探究,研析人物。

(1)出示戴嵩《鬥牛圖》:仔細看看圖片:你能從圖上感覺出什麼?

其實,戴嵩在畫這幅《鬥牛圖》之前還畫過一幅呢。那麼,他是怎樣畫第一幅圖的呢?讀讀課文,把描寫戴嵩畫第一幅《鬥牛圖》的句子用“ ”勾出來。

(2)研讀句子:“他一會兒濃墨塗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

A、練讀句子:讀出了什麼?

B、怎樣讀才能突出戴嵩的畫技高超?

C、完成課後説話練習:“一會兒……一會兒……”

用上“一會兒……一會兒……”常常可以説明速度快,做的事兒多。D、再讀句子。

(3)你還從課文中的哪些描寫感受到戴嵩的高超畫技呢?

“著名”、“一掛出來就……”“沒有不……”“爭着花大價錢購買”

此時此刻,你想對戴嵩説點什麼?

(4)所以,當《鬥牛圖》一畫成,人們紛紛稱讚。

A、讀讀三四自然段:作者寫了哪些人誇讚這幅畫?

B、選一個人的話反覆讀一讀,看看能不能讀出這個人要表達的感情?

C、抽讀——評價——再讀——為什麼要這樣讀?——練讀。

(抓“讚揚”“稱讚”,突出商人、教書先生的不同身份)

D、如果你也在場,你會怎樣讚揚?這麼多人都在稱讚,用課文中的哪個詞可以概括?(稱讚——讚揚——紛紛誇讚)給自己選個角色,“紛紛誇讚”一下吧!

(5)在此起彼伏的誇讚聲中,突然響起了一個“炸雷”般的聲音!這是怎麼回事?

A、自讀第五自然段。

B、這段話中出現了哪兩個人物?這兩個人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戴嵩:謙虛、和氣 牧童:勇敢、細心

C、你是從課文的哪些描寫中感受的人物的這些特點的?

D、選擇一個人的語言,試讀:能不能讀出他説話時的語氣來?

練讀:牧童——“炸雷”:聲音洪亮、刺耳、理直氣壯;

戴嵩——和藹、慚愧。

練讀程序:怎樣讀?——為什麼這樣讀?——練讀

(6)課件出示牧童的第二段話:(以句為單位出現)

A、牧童説了幾句話?標出句序:1、2、3、4

B、他是怎樣一層一層把意思説清楚,讓大家口服心服的?

畫錯了——為什麼——指出錯處——反問

C、你能不能改變這些句子順序,但要讓自己的意思跟牧童的意思一樣。

可能有:4——2——3——1

1——4——2——3

2——3——4——1

2——3——1——4

3——2——4——1

牧童教學設計 篇七

【教材簡説】

《畫家和牧童》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講述的是唐代一個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出現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批評的事。課文以生動的敍述深深的吸引學生去朗讀、去品味,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畫家的虛心好學和牧童實事求是敢於提意見的優秀品質。

【教學目標】

1、認讀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懂得要敢於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教學重難點】

讀説結合,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教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同學們,你認識哪些大畫家呢?他們的畫畫得怎樣?在古代有一位大畫家,他畫的畫卻被一個牧童指出了錯誤,你想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2、板書課題,齊讀,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學生讀題激疑)

3、師:同學們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嗎?那我們趕快把課文讀一讀吧!

二、初讀文,自主識字

1、生自主讀文,畫出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2、小組合作認讀生字。

3、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遊戲:摘蘋果)

師:看來,同學們都把生字認讀好了,真棒!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三、讀説結合,感悟提升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

自己讀懂了什麼?有什麼不明白的?

2、小組交流,解疑。

3、指名彙報。

4、大畫家畫的畫一定很棒吧!哪些句子寫出了他的畫很棒呢?

5、指名彙報,教師相機指導朗讀,並完成以下練習:

⑴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

用“……一……就……”練習説話。

⑵他一會兒濃墨塗抹,一會兒輕輕細描,很快就畫成了。

用“……一會兒……一會兒”練習説話。

6、戴嵩畫的鬥牛圖,眾人有什麼看法呢?

7、再讀課文,想想故事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麼?

8、誰能把課文中的故事表演一下?

四、總結全文

1、學了課文,聯繫你的體會,你想對大畫家戴嵩或牧童説些什麼呢?

2、指名彙報。

3、師:是呀!大畫家戴嵩不但畫畫得好,還是一個謙虛的人,牧童也很了不起,敢向大畫家提意見,也是一個勇敢的孩子。我們要向大畫家戴嵩和牧童學習,在生活、學習上,也做一個謙虛,勇敢的人,好嗎?

4、齊讀課文。

【板書設計】

21、畫家和牧童

眾人 贊 畫鬥牛 看

謙虛 勇敢

牧童教學設計 篇八

學習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理解“濃墨塗抹、輕筆細描、紛紛誇讚”等詞語的意思,會寫“抹、擠、拱”三個形近字。

2、能理解“稱讚、讚揚、誇讚”三個意思相近的詞;

用“一……就……”、“一會兒……一會兒……”説句子。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讀中感受畫家的著名。

學習重點:

1、能用“一……就……”、“一會兒……一會兒……”説句子。

2、品讀語言文字,感受畫家的著名。

學習過程:

欣賞戴嵩的畫。今天老師給大家一幅《鬥牛圖》,

這就是一幅有名的《鬥牛圖》,它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大畫家戴嵩,這幅《鬥牛圖》被視為絕世佳作,珍藏在中國台北的故宮博物院裏。關於這幅畫還有一個故事呢。

一、揭示課題

一起讀課題21、《畫家和牧童》。

畫家和牧童之間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

1、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難讀的句子畫出來,多讀幾遍,讀正確,讀通順。

2、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3、我會讀下面的詞語

sōnɡ cán kuì

戴嵩 慚 愧

mò mǒ pī ɡǒnɡ

濃墨塗抹 批評 拱手

ɡòu qiào qū

購買 翹起來 驅趕

yínɡ ǎi jià

牛蠅 和藹 價錢

三 、自由讀讀1-4段。

研讀第一自然段。

戴嵩是個怎樣的人?你從哪兒感受到了他的“著名”?

PPT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畫家叫戴嵩。

什麼樣的畫家才叫“著名”? 這節課,我們先去感受這個畫家的著名。

PPT1、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

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

(你注意到了“一……就……”。)

指名讀讀。 齊讀句子。

PPT2、看畫的人沒有不點頭稱讚的,有錢的人還爭着花大價錢購買。

“沒有不點頭稱讚”是點頭稱讚還是不點頭稱讚呢?還可以怎麼説?(都)

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用“一……就……”的句式説説。

PPT看畫的人一 ,就 。

有錢的人一 ,就 。

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覺得戴嵩可真是一位著名的畫家。(板書:著名)

研讀第二自然段

他畫得這麼好,他究竟怎麼畫的,你們想看看嗎?一邊讀一邊畫出戴嵩畫畫的句子。

他一會兒濃墨塗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

“一會兒……一會兒”(畫畫速度多快啊!)

“濃墨塗抹”、“輕筆細描”(畫畫技術多高超啊!)

PPT“濃墨塗抹”、“輕筆細描”的圖片讓學生感受指出。

誰能用朗讀把這兩個詞語的意思表現出來。

還有幾個形容畫畫的詞語:潑墨如雲 工筆細描 濃墨重彩 細線勾勒

請用這個句式誇誇戴嵩的畫技?

戴嵩的畫一 ,就 。(戴嵩的畫一掛出來,就有很多人圍過來看。……)

指名生誇一誇。(學生自由練習後,教師指名回答。)

看來,戴嵩的畫果然是名不虛傳啊!

這樣,你也誇,我也誇,大家都在誇,就叫——PPT(紛紛誇讚)

是啊,戴嵩的畫畫得這麼快,這麼好,難怪畫一掛出來就有人欣賞,還不停稱讚呢?

研讀三四自然段

你聽到誰在稱讚了?(商人 教書先生)

PPT“畫得太像了,畫得太像了,這真是絕妙之作!”一位商人稱讚道。

“畫活了,畫活了,只有神筆才能畫出這樣的畫!”。一位教書先生讚揚道。

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誇一誇。

指名誇一誇,説説為什麼?

句中有兩個詞,都是表示誇獎的意思。請找一找。(稱讚 讚揚)。

(用不同的詞語表達相同的意思會使文章更生動,以後小朋友寫作文時也要這樣。)

像這樣意思相近的詞文中還有一個,你能找到嗎?PPT(誇讚)

師生合作讀。男生讀商人,女生讀教書先生,老師讀提示語。

引:戴嵩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還不停稱讚呢?

一位商人稱讚道——男生接;一位教書先生讚揚道——女生接。(老師聽出你特別強調神筆這是為什麼呀?)

你們的朗讀讓老師感受到戴嵩的畫確實是絕妙之作。如果你也在場,請你也誇誇他的畫技?讓我們帶着敬佩之情讀一讀1-4段,再次感受大畫家的著名。

四、指導書寫

1、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PPT生字:抹 商

2、教師範寫。

3、學生書寫,互相評價。(教師巡視,指導寫字姿勢)

4、評議修改。

5、看看其他幾個字在寫時還應注意什麼。

五、課堂練習:

讀讀寫寫

(1)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

一 ,就 。

(2)他一會兒濃墨塗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畫就成功了。

一會兒 ,一會兒 。

《牧童》教案 篇九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閲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發揮學生在閲讀中的自主性、積極性。語文閲讀教學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不斷進行“理解、積累、轉化、運用”語言的實踐過程,教師應該為學生的語言實踐與發展提供儘可能多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感悟和思考。因此,教學中我決定不給學生講述空泛的道理,而是從學生的需要和興趣出發,採用以讀代講的方法,引導學生將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去學習課文,朗讀語句,加深體會。

在處理教材時,我抓住課文中人物的不同語言為重點訓練點,指導朗讀,通過對比不同人物的表情、動作、語言的表現,使學生深刻理解課文,感悟人物品質。採取激勵讀、評價讀、分角色等形式多樣的閲讀實踐,使學生自悟自得。利用課本教材、插圖及多媒體教具調動學生眼、耳、口、腦等多種感官,使其發揮想像和創造,真正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參與思考、交流和討論的整個過程,朗讀感悟獲得各自獨特的感受。學生在體會主人公優秀品質的同時,受到思想教育和啟迪,懂得如何做人的深刻道理。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2、結合插圖展開想象,懂得要敢於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3、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初步培養學生通過多種渠道收集信息的習慣。

教學重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

課前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1、小組認讀生字詞:上節課的生字朋友你們還認識嗎?(小組開火車認讀生字)火車在大家的幫助下,順利開走了!

2、教師隨機導入新課。

二、讀文品悟

1、默讀課文中的第一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寫出了戴嵩是一個著名的畫家?畫下來。

2、學生彙報。

3、隨機理解句子。

a、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

(1)體會“一……就”的意思並進行説話練習。

(2)學生讀句子。(個別讀,齊讀)

b、看畫的人沒有不點頭稱讚的,有錢的人還爭着花大價錢購買。

體會:沒有不、爭着、花大價錢。

(1)學生再讀句子。(個別讀,齊讀)

(2)帶着體會齊讀第一自然段。

2、過渡:這麼棒的畫家,他是怎樣畫畫的呢?(引出句子)

戴鬆沉思片刻,決定畫一幅<<鬥牛圖>>。

(1)“沉思片刻”是什麼意思?

(2)戴嵩為什麼要沉思片刻?他一會兒濃墨塗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好了。

(1)指導朗讀:男女比賽讀,互相評價。(師:只要讀出了你喜歡的方式就好了。)

(2)看圖理解詞語:(多媒體出示圖畫)

你覺得畫中哪些地方是“濃墨塗抹”,哪些地方是“輕筆細描”?

(3)用“一會兒。一會兒。”説話。

3.過渡:如果是你,會怎樣誇讚他呢?(引出句子)

“畫得太像了,畫得太像了,這真是絕妙之作!”

“畫活了,畫活了,只有神筆才能畫出這樣的畫!”

(1)指導朗讀:男女比賽讀、代入角色讀。讀出稱讚的語氣。

(2)師評價:這樣讀才是稱讚別人,誇讚別人!把這兩個詞畫下來。(學生標畫“稱讚”、“讚揚”)

師:你從畫下來的這兩個詞中發現了什麼?請學生在課文中找和這兩個詞意思一樣的另外一個詞。(誇讚)

(3)理解“紛紛誇讚”:

想象説話:可能還會有什麼人在稱讚他呢?(小孩、牧童、村民、秀才、過路人、大官等)

(4)師:原來這麼多人在誇讚才叫“紛紛誇讚”啊。(認讀詞語。)

(5)小結:看來這個畫家真了不起!真是一個著名的畫家!

(二)體會戴嵩是一個虛心的畫家。

1、過渡:就在人人都誇讚他的時候,卻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1)隨機指導朗讀牧童的話,體會句子“這聲音好象炸雷一樣,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個別讀、賽讀、齊讀)

(2)提問:為什麼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呢?

2、過渡:這時,戴嵩卻做出了出人意料的舉動——

(1)默讀課文5、6自然段,畫出戴嵩是怎樣做的句子。

彙報:

這時,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藹地説:“小兄弟,我很願意聽到你的批評,請你説説什麼地方畫錯了?”

(2)請你用這種表情讀讀句子。(生自由讀)

(3)指名對比讀,引導學生評價。

(4)師:原來這樣讀就叫“和藹”。(認讀詞語)

3、過渡:畫家到底錯在哪裏呢?讀讀牧童的話吧。

4、學生自由站起來讀牧童的話。指導語氣朗讀。(個別讀、齊讀)

5、師:原來真的畫錯了,畫家後來是怎麼做的呢?齊讀第6自然段,邊讀邊做動作。(理解詞語“拱手”)

6、你覺得這個畫家怎麼樣?(體會他的虛心、勇於承認錯誤。)

(三)體會牧童的品質

1、剛才,牧童指出畫家畫錯了,圍觀的人紛紛指責牧童,你認為牧童這樣做對嗎?

2、學生討論作答。

3、小結:牧童觀察得多仔細呀,面對大畫家,也大膽地指出錯誤,小牧童和畫家一樣了不起!

三、分角色朗讀,感受人物品質。

1、小組分配角色讀,體會人物品質,老師巡視指導。

2、選出代表,向全班彙報表演讀。

3、引導學生評價。

四、拓展延伸

學了這篇課文後,我們對畫家和牧童都非常瞭解了,我們一起來誇誇他們吧!

我想對畫家説:

我想對牧童説:

(1)分組討論。

(2)彙報。

板書設計:

畫家和牧童

著名紛紛稱讚擠喊

叫和藹指説

慚愧拱手

虛心請教勇於批評

《牧童》教案 篇十

教學內容:五年級下冊語文第5課古詩詞三首的第一首古詩《牧童》。

教學目標:

1、學會古詩中的兩個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詩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詞的意思。

3、想象詩所描繪的情景,並在説的基礎上寫下來。

教學重難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牧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計理念:

本科時教學的內容是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組的第一篇課文,本組課文是以“童年”為專題編寫的,《牧童》這首詩生動地描寫了牧童放牧晚歸後那種安然與恬淡、閒散與愜意的生活。

教科書選編這首詩的目的:一是通過學習,理解意思,體會童年生活的純真和美好;二是通過背誦、默寫,豐富語言積累;三是激發學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感情。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重難點及教材的編寫意圖,我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

一、介紹詩人,激發興趣。意圖是通過故事引入,從作者的特殊性入手,製造興趣點,使學生樂於學習。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我在這個環節中,安排了一下步驟,意在讓學生通過自學,初步感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互助學習精神。

1、自由讀古詩,讀通順,讀流利。

2、小組齊讀古詩、互評、互相正音。(教師注意強調“蓑”字的讀音和寫法。)

3、再自由讀詩,把不理解的詞語勾畫出來。

4、學生反饋並質疑。(教師適時板書並回答學生的質疑。)

三、再讀古詩,交流學習。我安排這個環節的意圖是通過讓學生反覆讀,想象,在讀中悟出詩意。

四、想象畫面,體會情感。意在通過朗讀、想象等方式將學生引入古詩描繪的意境。

五、感情朗讀,背誦古詩。這個環節主要是引導學生以多種形式熟讀古詩,在學生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知道,有事倍功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