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九年級語文上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案優質【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96W

九年級語文上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案優質【精品多篇】

九年級語文上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案優質 篇一

教學目標:

1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深入體會作者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2、學習寫駁論文的方法。

教學重點:

1、體會魯迅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

2、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層含義。

3、領悟文章的寫作技巧。

教學方法:

2、自主學習法。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答或同學幫忙解答,不懂才由老師解答。

4、多元探究法。在討論的基礎上,對某個或某幾個問題變換角度思考,拓展思維。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導語設計:

有一場戰爭使我們刻骨銘心,有一場有關民族精神大討論在激烈地展開,中國人是失掉自信力還是沒有失掉自信力,當時,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頑強的戰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這一切,一次次振臂吶喊、一次次衝鋒陷陣——他,就是魯迅先生。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板書課題),來感受一下在民族危急存亡之時的民族精神。

(解説:從身邊事説起,親切。而且魯迅的關於中國人自信力的建設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

二、解題

本文是一篇駁論文。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從廣義上來看,這又是一篇雜文,雜文短小精悍、寫法靈活。魯迅的雜文有“投槍”“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窺見魯迅雜文風格之一斑。

本文寫於“九一八”事變三週年之後。中國近代本來就國運積弱、屢遭欺侮,“九一八”事變又在許多中國人心中投下失敗的陰影,國內悲觀論調一時甚囂塵上,然而魯迅卻憑着對社會現狀的洞悉,發出中國人當自信自強的吶喊,實在難能可貴。

課題《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聚焦當時社會的熱點問題,把要談的對象——“中國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嗎”直接放在標題上,能引起讀者的思考和閲讀慾望。再則,它以這種問句的形式出現,懸而不論,這是很巧妙的。若用陳述句或反問句,則太直白,沒有張力;而現在的標題既有對錯誤論調的反詰,又有對己方觀點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眾的關切和詢問……而這幾方面內容又是交織在一起的,這就使標題內涵非常豐富。魯迅向來擅長在標題上做足文章,這篇也是一樣。

三、研習課文

(一)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速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讀準下列加點字的字音,並理解下列各字詞的含義:

搽 玄虛 省悟 自欺欺人 渺茫 脊樑 誆騙 懷古傷今

(解説:初讀課文,須掃清障礙。可讓學生自查工具書解決。)

2、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什麼?作者為什麼認為它是錯誤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麼?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是什麼?

明確: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因為信“地”信“物”信“國聯”,從來就沒有相信過自己;而現在的求神拜佛,則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中國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因為有過去和現在的事實為證。

(解説:這是讓學生整體感知,迅速篩選信息,攝取要點。學習議論文,整體把握的方法之一是初讀時迅速圈畫出觀點和論據。)

(二)具體研習,突出重點、難點

1、誦讀第1~5段,討論探究:

(1)作者既然認為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為什麼還要一再承認對方説的都是“事實”?

明確:首先承認對方説的是事實,但通過分析事實後,發現對方要説的其實不是自信力的問題,這樣,對方的觀點就不存在了。這叫歸謬法。

這是駁論的一種方式,由真實存在的依據推導出錯誤的結論,從而證明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指出對方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不成立,在論證方法上這是駁論證。它欲擒故縱,先“抬”後“貶”,好像抖包袱,吊起讀者的胃口,達到諷刺的效果。

要駁論證,關鍵要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因為對方或因為己方利益或因為認識上的侷限,往往用事實掩蓋了真相,這就需要作者能撥亂反正。因此駁論證比駁論點、駁論據更能體現智慧和力量。

(解説:這樣設計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認識到事實有時並不等於雄辯。而對方羅列的事實卻在為作者服務,這是極具諷刺效果的。通過思考,學生訓練了推理判斷能力,培養了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意識。)

(2)第5段有一段加點的文字,國民黨檢察官曾刪掉這段文字,這説明什麼?

明確:“求神拜佛”恐怕是國民黨在山窮水盡時自欺和欺人的最後一招。魯迅是個現實感很強的人,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嚴重後果,這自然觸到了國民黨的痛處,並且,讓他們陷入捉襟見肘的境地。所以,檢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從加點文字也可以看到魯迅的境況,但魯迅卻不憚於在槍林彈雨中為民眾奔走呼號,其無私無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解説:這樣設計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欺力”的表現和實質,並孓解當時的社會現狀。)

2、品讀第6~9段,討論探究:

(1)“中國的脊樑”指什麼人?為什麼他們的犧牲不能為“大家”所知道?

明確:“中國的脊樑”是指腳踏實地地為民族的進步而奮鬥的人們,他們是使中國挺立起來的“脊樑”,他們往往來自下層或代表着廣大民眾的利益。但由於中國長期的專制奴役統治,“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值,至多不過是奴隸”(《燈下漫筆》),許多事情自然無權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來的許多社會變革多缺乏對廣大民眾的宣傳發動,這樣一來,對於為他們的自由尊嚴而犧牲的先驅者,他們多半表現出“看客”的心態,不能知道在某種程度上演化成不願知道了。對於這一點,文中雖然沒有提到,但結合當時的社會現狀,不能説沒有這個因素。

(解説:這樣可以讓學生結合背景深入揣摩語句的深層含義,並學習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2)“狀元宰相”、“地底下”的含義分別是什麼?

明確:“狀元宰相”是指統治階級的御用文人,魯迅曾評述御用文人“他的幫法,是在血案中而沒有血跡,也沒有血腥氣”,他們的功能就是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變革社會的積極力量,因為它來自民眾,故稱“地底下”,在當時,這股力量指中國共產黨。把“狀元宰相”、“地底下”相對比,可看出魯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解説:這樣可以讓學生結合背景深入揣摩語句的深層含義,並學習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三)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學習了駁論文的一種寫作方法,理解了魯迅關於“中國人自信力”的闡述,“中國的脊樑”在當時的社會曾大大鼓舞國人的士氣,在今天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同時,魯迅雜文的語言技巧和諷刺手法的運用也極大地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解説:小結時須言簡意賅、提取精要,勾畫本節課的輪廓即可。)

四、佈置作業

閲讀下列一段文字,説説它和本文所表達的思想內容有什麼異同。

多有“不恥最後”的人的民族,無論什麼事,怕總不會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樑。

(魯迅《這個和那個》,收《華蓋集》)

(解説:有助於鞏固課文內容,並深入體會魯迅關於“中國的脊樑”的論述。)

板書設計: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魯迅

樹靶子 擺論據: 誇地大物博 只有“他信力”

求國聯

擺論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

打靶子 直接反駁:(駁論據)信“地”信“物”信“國聯”是“他信力”

信“神”信“佛”是“自欺力”

間接反駁:提觀點: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論據:古代 現在

得出結論:自信力有無,要看地底下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的:

1、瞭解駁論文的特點,學習駁論文的寫法。

2、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層含義。

3、體會魯迅先生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民主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學重點:

1、體會魯迅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

2、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層含義。

教學難點:

學習文章的寫作技巧。

教學時數:兩課時

第課時

教學步驟:

、導入:

二十世紀的中國人應該是幸福,自豪的,因為我們的國家強大了,生活富裕了。然而,70多年前的中國是怎樣的面貌呢?那時的中國人又是怎樣的精神狀態呢?當時,有位思想的巨人,頑強的戰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這切,次次振臂吶喊,次次衝鋒陷陣——他,就是魯迅先生。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篇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看看我們能從中得到什麼新的啟發。

本文是篇駁論文。這種文體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從廣義上來看,這又是篇雜文,雜文短小精悍、寫法靈活。魯迅的雜文有“投槍”“匕首”之喻,由此也可以體現出魯迅雜文的風格。

本文收入《且介亭雜文》,屬魯迅後期雜文。

二、授新:

1、掌握字詞。

搽(chá)玄虛(xuán)省悟(xǐng)渺茫(miǎo)誆騙(kuāng)

2、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什麼?作者為什麼認為它是錯誤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麼?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是什麼?

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因為信“地”信“物”信“國聯”,從來就沒有相信過自己;而現在的求神拜佛,則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中國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因為有過去和現在的事實為證。

3、文中反覆承認“是事實”“也是事實”“卻也是事實”,與後文的批判有什麼關係?

先確認敵論據的真實性,但這真實的論據不能證明其論點,為後文的駁論證奠定基礎。

4、“失掉了他信力,就會疑,個轉身,也許能夠只相信了自己,倒是條新生路。”這裏的“新生路”指什麼?

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號召全國民眾團結起來抗日救亡。

5、文章如何駁論證的?

(1)自誇“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並非“自信”。

(2)希望國聯是“他信”不是“自信”。

(3)求神拜佛是“自欺”。

這些批駁證明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發展着“自欺力”。説明敵方的論據不能證明其論點。這就是批駁的突破口”。

三、小結

四、佈置作業:

參照課後練習自讀課文。

第二課時

、複習鞏固

二、授新:

繼續分析課文

1、作者怎麼證明正面論點的?

作者歷數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作為事實論據證明他們都是沒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

2、“中國的脊樑”指什麼人?為什麼他們的犧牲不能為“大家”所知道?作者為什麼讚揚他們“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中國的脊樑”是指腳踏實地地為民族的進步而奮鬥的人們,他們是使中國挺立起來的“脊樑”,他們往往來自下層或代表着廣大民眾的利益。

由於中國長期的專制奴役統治,近代以來的許多社會變革多缺乏對廣大民眾的宣傳發動,這樣來,對於為他們的自由尊嚴而犧牲的先驅者,他們多半表現出“看客”的心態。

這是比喻的説法。這些沒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是中國的主流,是中國的希望。

3、作者“這類的人們”指的是誰?

指堅持抗戰和民族解放的人們。

4、“狀元宰相”、“地底下”的含義分別是什麼?

“狀元宰相”是指統治階級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指變革社會的積極力量,因為它來自民眾,故稱“地底下”,在當時,這股力量指中國共產黨。

5、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號起什麼作用?

起諷刺否定的作用。

6、“中國的脊樑”在當時有什麼意義?

當時國民黨到處散佈悲觀論調,廣大民眾也因“中國的脊樑”的總被摧殘、被抹殺而看不到光明。魯迅反覆讚揚“中國的脊樑”,可以鼓舞鬥志,增強中國人的自信力。

三、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學習了駁論文的種寫作方法,理解了魯迅關於“中國人自信力”的闡述,“中國的脊樑”在當時的社會曾大大鼓舞國人的士氣,在今天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同時,魯迅雜文的語言技巧和諷刺手法的運用也極大地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四、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二。

2、預習《智取生辰綱》

九年級語文上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案優質 篇三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誦讀詩詞,感受詩詞的思想感情。

2、走進詩詞意境,感受詞人的偉大抱負和堅定信念。

3、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斐斐課件園 ]閲讀才欣賞詩詞的能力,從中接受美的薰陶。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斐斐課件園 ]閲讀才欣賞詩詞的能力,體會詞作展現的意境、作者表達的感情,從中接受美的薰陶

教學難點

體會詞作語言運用的準確性,描寫的形象性,藴含的深刻性

教具準備:幻燈片、朗讀素材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

第一課時

導入

讓學生回憶描寫雪的美妙詩句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唐•杜甫,《絕句》)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作者簡介: 毛澤東(1893至1976年),字潤之。湖南省湘潭縣韶山人,中國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和詩人,中 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袖,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字潤之

寫作背景

沁園春是詞牌名。這首詞寫於1936年2月。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毛澤東率長征部隊勝利 到達陝北之後,領導全黨展開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斗爭。在陝北清澗縣,毛澤東曾於一場大雪之後攀登到海 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塬 yuán :我國西北黃土高原地區因流水沖刷而形成的一種地貌,呈台狀,四周陡峭,頂上平坦。)上視察地形,欣賞“北國風光”,過後寫下了這首詞。

誦讀

1、老師範讀或播放該部分的錄音

2、學生朗讀

3、糾正讀錯的字音。如分(fèn)外

4、根據課文註釋,把握本闋詞的大意:

北方的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眺望長城內外,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寬廣的黃河上下,河水頓時失去了滔滔水勢。連綿的羣山好像((一條條)銀蛇一樣蜿蜒遊走),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似乎想要與蒼天比試一下高低。等到天晴的時候,(再看紅日照耀下的白雪,格外的嬌豔美好。)

5、學生背誦、默寫

展示問題:1、作者望見哪四種景物?這些景物的特點有什麼共同之處?請用四個字概括。

(作者望見了長城、黃河、羣山和高原。共同之處是雄偉壯麗或雄渾壯闊。)

2、哪幾句詩是虛寫?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最後三句,抒發了作者對祖國的山河的讚美)

3、“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以動寫靜)

小結:讓學生總結本文帶給你的感受

作業佈置:1、課後研討與練習

2、背誦並默寫本文

九年級語文上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案優質 篇四

教學目標:

1、理解解詩句含義,領悟詩的意境。

2、理解詩歌《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悽切而不衰颯”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目標2

教學方法:通過對詩人經歷的瞭解和和背景的把握,學生可以就詩意自學,然後老師點撥,通解詩意然後背誦默寫。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由和韓愈同是唐代古文運動領袖柳宗元引入新課。)

二、結合註釋瞭解作者及背景(學生先讀書下注釋,後教師補充)

1、韓愈,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三歲喪父,由嫂氏撫養成人。提出“文以載道”的觀點,與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反對駢文,提倡散文;詩歌創作亦力求獨創,不避險僻,以文為詩,形成宏偉奇崛的特點。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在文學成就上,同柳宗元齊名,稱為韓柳。

他三歲而孤,受兄嫂撫育,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世之志。20歲赴長安考進士,三試不第。25~35歲,他先中進士,三試博學鴻詞科不成,赴汴州董晉、徐州張建封兩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回京任四門博士。36~49歲,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論天旱人飢狀,請減免賦税,貶陽山令。憲宗時北歸,為國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歲,先從裴度徵吳元濟,後遷刑部侍郎。因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歷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政治上較有作為。

思想淵源於儒家,但亦有離經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統自居,反對佛教的清淨寂滅、神權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讚孟子闢排楊朱、墨子,認為楊、墨偏廢正道,卻又主張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貴王道,賤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擊二王集團的改革,但在反對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等主要問題上,與二王的主張並無二致。這些複雜矛盾的現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2、背景知識補充: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佛教的傳播也盛極一時,法門寺是史書所載中國境內珍藏佛骨的四大名剎之一(或稱十九座寺院之一),自然成為唐代皇室所敬重的佛法聖地。從唐貞觀年間開始,一共舉行了7次迎送佛骨的活動,第六次迎佛骨的時候,韓愈上書諫迎佛骨,觸怒了憲宗,由刑部侍郎貶為潮州刺史。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左遷,古代貴右賤左,故將貶官稱為左遷。當韓愈到達離京師不遠的藍田縣時,他的侄孫韓湘趕來送行。韓愈當時悲歌當哭,慷慨激昂地寫了這首名篇送給韓湘,抒寫忠而獲罪的憤慨、為國除弊的決心和眷戀朝廷的心情。

三、鑑賞詩歌

1、誦讀全詩,理解大意:

早晨向朝廷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貶往八千里外的潮州。

一心想替皇上消除國事中弊政,哪裏肯因為老病而顧惜殘年餘命。

陰雲遮蔽秦嶺,不見家鄉何處;大雪阻塞藍關,征馬不願前行。

我知你遠道而來的心意,好為我收屍於瘴氣瀰漫的嶺南水濱。

2、整體感知

首聯:寫自己獲罪被貶的原因。

頷聯:書“除弊事”表剛直不阿之態。

頸聯:就景抒情,情悲且壯。

尾聯:吐露了悽楚難言的激憤之情。

3、討論交流

(1)詩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麼?(“肯將衰朽惜殘年”,表明自己凜然無悔、剛直不阿的品格。)

(2)仔細體會“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這兩句詩。詩人是怎樣融情於景,抒寫途中的感受的?(這兩句借景語言情思。詩人忠而獲罪,遠貶潮陽,拋妻別子而南行,心中是極其傷痛的。這兩句詩就是通過景物描寫委婉地表達這種情感。雲橫秦嶺、雪擁藍關語意雙關,明寫天氣寒冷,暗寫政治氣候惡劣。上一句是回顧,詩人不獨繫念家人,亦傷懷國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馬藍關,大雪寒天,聯想到前路的艱危,因而徘徊不前。“馬不前”其實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四、拓展延伸:

比較柳宗元與韓愈的貶謫詩在思想感情上的差異

明確:

韓、柳這兩首詩歌,雖然都是貶謫詩,但在思想情感上卻存在比較大的差異。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作於詩人初到柳州的時候,這一次的嶺南之貶,比十年前的永州之貶更加使詩人感到前途渺茫,因此,詩人面對自己在仕途上的再次挫折和“百越文身地”的惡劣環境,其情感基調是愁思瀰漫、悽苦無比的,但同時也有對惡勢力的控訴。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是韓愈在離京去貶所,到達藍田縣時寫的,此時詩人的怨憤尚有餘息。此前,韓愈已是刑部侍郎,經過多年的歷練,其仕途正是通達之時,而且是抱定“為聖明除弊事”的政治理想,力闢佛教:但皇帝不察忠心,幾至殺身。故此,詩歌中充滿了不平之氣。“不平則嗚”,所以詩雖出以悽切之語,卻不衰颯,有一種“忠犯人主之怒”的豪氣充斥在詩歌中。

五、作業佈置:背熟《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板書設計: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韓愈

韓愈——文以載道 古文運動 宏偉奇崛

首聯:寫自己獲罪被貶的原因。

頷聯:書“除弊事”表剛直不阿之態。

頸聯:就景抒情,情悲且壯。

尾聯:吐露了悽楚難言的激憤之情。

差異:

柳:情感基調是愁思瀰漫、悽苦無比,也有對惡勢力的控訴

韓:“為聖明除弊事”的政治理想,力闢佛教,充滿了不平之氣

“不平則嗚”,“忠犯人主之怒”

賞析:

韓愈一生,以闢佛為己任,晚年上《論佛骨表》,力諫憲宗“迎佛骨人大內”,觸犯“人主之怒”,幾被定為死罪,經裴度等人説情,才由刑部侍郎貶為潮州刺史。

潮州在今廣東東部,距當時京師長安確有八千里之遙,那路途的困頓是可想而知的。當韓愈到達離京師不遠的藍田縣時,他的侄孫韓湘,趕來同行。韓愈此時,悲歌當哭,慷慨激昂地寫下這首名篇。

首聯直寫自己獲罪被貶的原因。他很有氣概地説,這個“罪”是自己主動招來的。就因那“一封書”之罪,所得的命運是“朝奏”而“夕貶”。且一貶就是八千里。但是既本着“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論佛骨表》)的精神,則雖遭獲嚴譴亦無怨悔。

三、四句直書“除弊事”,認為自己是正確的,申述了自己忠而獲罪和非罪遠謫的憤慨,真有膽氣。儘管招來一場彌天大禍,他還是“肯將衰朽惜殘年”,且老而彌堅,使人如見到他的剛直不阿之態。五、六句就景抒情,情悲且壯。韓愈在一首哭女之作中寫道:“以罪貶潮州刺史,乘驛赴任;其後家亦譴逐,小女道死,殯之層峯驛旁山下。”可知他當日倉猝先行,告別妻兒時的心情若何。韓愈為上表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淚。

此兩句一回顧,一前瞻。“秦嶺”指終南山。雲橫而不見家,亦不見長安:“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白詩),何況天子更在“九重”之上,豈能體恤下情?他此時不獨繫念家人,更多的是傷懷國事。“馬不前”用古樂府:“驅馬涉陰山,山高馬不前”意。他立馬藍關,大雪寒天,聯想到前路的艱危。“馬不前”三字,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結語沉痛而穩重。《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記老臣蹇叔哭師時有:“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之語,韓愈用其意,向侄孫從容交代後事,語意緊扣第四句,進一步吐露了悽楚難言的激憤之情。

從思想上看,此詩與《論佛骨表》,一詩一文,可稱雙璧,很能表現韓愈思想中進步的一面。

就藝術上看,此詩是韓詩七律中佳作。其特點誠如何焯所評“沉鬱頓挫”,風格近似杜甫。沉鬱指其風格的沉雄,感情的深厚抑鬱,而頓挫是指其手法的高妙:筆勢縱橫,開合動盪。如“朝奏”、“夕貶”、“九重天”、“路八千”等,對比鮮明,高度概括。一上來就有高屋建瓴之勢。三、四句用“流水對”,十四字形成一整體,緊緊承接上文,令人有渾成之感。五、六句宕開一筆,寫景抒情,“雲橫雪擁”,境界雄闊。“橫”狀廣度,“擁”狀高度,二字皆下得極有力。故全詩大氣磅礴,卷洪波巨瀾於方寸,能產生撼動人心的力量。

此詩雖追步杜甫,但能變化而自成面目,表現出韓愈以文為詩的特點。律詩有謹嚴的格律上的要求,而此詩仍能以“文章之法”行之,而且用得較好。好在雖有“文”的特點,如表現在直敍的方法上,虛詞的運用上(“欲為”、“肯將”之類)等;同時亦有詩歌的特點,表現在形象的塑造上(特別是五、六一聯,於蒼涼的景色中有詩人自己的形象)和沉摯深厚的感情的抒發上。全詩敍事、寫景、抒情融合為一,詩味濃郁,詩意盎然。

九年級語文上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案優質 篇五

1、把握文章觀點,理清文章思路。

2、瞭解駁論文的特點,學習駁論文的寫法。

3、揣摩品味語句,體會潑辣、犀利、有力、諷刺意味強、感情色彩濃的語言特點。

4、體會魯迅先生的憂患意識與愛國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民主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

一、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過魯迅先生的不少文章,學過他的小説,看他用無數生動的形象表達他在時代裏的“吶喊”與“彷徨”;學過他的散文,與他一同在失落中“朝花夕拾”,安靜地回憶過往。今天,我們將學習魯迅先生的一篇雜文,看他是如何作為民族鬥士,將手中的筆,變成抨擊敵人的槍。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學習駁論,理清思路

1、初讀課文,找出對方的錯誤觀點,並説説作者是怎樣引出這一觀點的。

明確: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開篇以似乎確鑿的事實為據,用一句話指出了三個階段中“中國人”表現出來的三種不同的態度:盲目驕傲,夜郎自大;盲目崇拜,藉助外援;今不如昔,祈求鬼神。即由自誇到崇洋,到自欺欺人、虛無渺茫的態度變化。因此有人“慨歎”:“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這是論敵的論點。

2、作者為什麼認為它是錯誤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麼?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是什麼?

明確:因為作者認為信“地”信“物”信“國聯”,從來就沒有相信過自己;而現在的求神拜佛,則是在自欺了。以對方的論據推出不同答案,有效地駁掉了對方的論點。作者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論點“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過去和現在的事實都可為證。

3、請結合上述分析簡要梳理本文論證結構。

明確:提出對方的論據論點:

(1)論據:以前信地、信物、信國聯,轉而現在的信神;

(2)論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駁:

(1)失掉的是“他信力”;

(2)發展着“自欺力”。

間接反駁:

(1)論點: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2)論據:從古至今滿懷自信的“中國的脊樑”。

最終結論:自信力的有無……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4、認識本文文體特點。

明確:本文是一篇駁論文。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

【教學提示】

駁論文批駁的方法:

一、駁論點,即反駁對方論點的不真實或錯誤性;

二、駁論據,辯駁論據本身是不成立的或是不切實際的;

三、駁論證,就是通過反駁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係來駁論。

目標導學二:品味富有戰鬥力的語言

1、第一段中,三個副詞“總”“只”“一味”能否互換位置?為什麼?

明確:不能。“總”讓人看到國民黨政府誇耀“地大物博”時的揚揚自得,同時“總”又寫出誇耀者的底氣不足,因為,誇來誇去只能誇這一樣,且唯恐別人不知,這也暗接“只希望着國聯”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時的執着,仰人鼻息之狀躍然紙上;“一味”則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於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願自拔。這三個副詞準確地寫出了國民黨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事實,極富諷刺意味。

2、“他信力”與“自欺力”都是作者自創的詞,作者是怎樣創出這兩個詞的?這兩個詞的使用達到了怎樣的效果?

明確:“自信力”本是《大公報》社評使用的一個字眼,魯迅抓住不放,就着這個字眼起伏翻騰,在“信”的對象、類屬、影響上大做文章,並運用“仿擬”的手法創出“他信力”和“自欺力”這兩個新詞。作者剖析出反動政府本沒有“自信力”而只有“他信力”,繼而聯繫新近求神拜佛鬧劇進一步挖掘出現在正發展“自欺力”,由“自信力”而“他信力”而“自欺力”,析理精警,出語奇崛,使人耳目一新。由於運用“仿擬”修辭造出一字之差的三個詞語,層層深入,步步強化邏輯力量,而且睿智閃爍,妙趣橫生,也增添了辛辣的諷刺鋒芒。

3、文章最後説“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你對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

明確:“狀元宰相”是指統治階級的御用文人,他們的作用只是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變革社會的積極力量,因為他們來自民眾,所以稱“地底下”。

4、揣摩“……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那簡直是誣衊”中“總”“簡直”二詞的表達效果。

明確:“總”寫出當時社會的黑暗程度,並間接謳歌“中國的脊樑”屢挫屢戰的精神。“簡直”表達了作者的激憤之情。

目標導學三:深度解讀文章,體會作者感情

背景資料一: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東北淪陷,但中國國民黨的官僚政客和社會“名人”等,卻在北京等地多次舉行“法會”,祈禱“解救國難”。1934年4月,國民黨的反動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軍閥段祺瑞等,又發起請第九世**喇嘛於4月28日至5月18日,在杭州靈隱寺舉行“時輪金剛法會”,“求佛菩薩來保佑”。還説什麼“今則人心浸浸以衰矣!非仗佛力之加被,未由消此浩劫”。1934年8月27日,當時頗有影響的資產階級報紙《大公報》也發表了《孔子誕辰紀念》的社評,散佈“中國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敗主義論調。

問題:你認為為什麼國民黨會散佈“中國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敗主義論調?

明確:當時資產階級指責中華民族失去了自信力,是為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消極抗戰推卸責任。

背景資料二:在國民黨發表“中國人喪失自信力”的言論後,魯迅先生憑着對社會現狀的洞悉,發出了中國人當自信自強的吶喊。魯迅寫這篇文章之前的一個月,就已經發燒,肺病已相當嚴重。文章寫完之後的兩個多月,他寫了《病後雜談》,還致信楊霽雲,自稱是在敵人和“戰友”的夾攻下的“橫戰”,病情的惡化和精神的壓力,並沒有影響他對世事的熱忱和關注。

問題:結合前面學習過的課文,請你説説魯迅先生是個怎樣的人。

明確: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魯迅是文化戰線上的民族英雄,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

【教學提示】

引領學生感受魯迅的愛國精神,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目標導學四:補充論據

請你舉一個具體的事例來證明中國人從來就不缺少自信力。

示例:20世紀初,徐悲鴻在歐洲留學時,曾碰到一個洋人的挑釁。那個洋人説:“中國人愚昧無知,生來就是當亡國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鴻義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等學習結業時,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一年之後,徐悲鴻的油畫就受到法國藝術家的好評,此後數次競賽,他都得了第一,他的個人畫展,轟動了整個巴黎美術界。這樣令人驚歎的成就,是那個洋人遠遠不能及的。

三、板書設計

可取之處

讓學生補寫論據的環節,啟發學生開動腦筋拓展延伸,這樣無形中既讓學生明白瞭如何圍繞論點寫論據,又激發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不足之處

雖然從整體上注重了學生的自主、合作、交流學習,但是因受文本本身難度的影響,仍有部分學生不能照顧到,對駁論文的特點理解不夠到位。

九年級語文上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案優質 篇六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品味詩歌語言,瞭解詩人的情感。

2、瞭解詩歌的寫作順序和感情線索。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2、反覆誦讀,使學生掌握誦讀詩歌的要領和技巧。

3、提高學生欣賞詩歌的能力。

情感目標:

使學生增強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並立志刻苦學習,以報效祖國。

【學習重點難點】

1、反覆誦讀詩歌,體會詩人對祖國真摯的熱愛之情。

2、體會詩的意境,培養學生閲讀鑑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方法】

本課教學的指導方針是“以讀代講”,即通過誦讀體會詩意。共分為四個步驟:

1、深情地朗讀;

2、細膩地品讀;

3、優美地解讀;

4、豐富地聯讀。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自主探究探究

(一)大聲地朗讀這首詩,注意朗讀時的節奏、重音和感情,並試着做標記。

(二)這首《鄉愁》詩,“藉助時空的變化來層層推進詩情的抒發”,結合詩的內容,寫出“時”、“空”在文中的體現。

(三)這首詩中,作者用了哪些形象來表現鄉愁?在筆記本中抄下這些比喻句。

(四)這首詩除了在整體上具有“結構美”和“音樂美”,在細節上也有許多細緻精妙的地方。請你任選一個角度,用這樣的句式寫話:“余光中的《鄉愁》詩美在……例如……”。能寫幾句寫幾句。

[示例]余光中的《鄉愁》詩美在整齊劃一的結構上。例如:全詩的四節詩的每一節都分四行,相對應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數相同。

(五)詩歌的語言簡潔凝鍊,但卻能傳達出豐富動人的意境。這首詩的每一節都構成了一幅獨特的畫面,下面是老師對第一節詩所表現出來的畫面的解讀。讀一讀,然後模仿着寫寫看(一組的同學寫第二節,二組的同學寫第三節,三組的同學寫第四節;寫有餘力的同學可全寫)。

[示例]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解讀]

“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燈火映照着他那雙濕潤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瀉。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貼着一枚小小的郵票。信封上,是他母親的名字。——他給母親寫些什麼呢?

是敍説離家求學的艱辛,還是追憶兒時盤恆母親膝頭的親密?是傾述‘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情懷,還是應答母親日日村頭槐樹下的翹盼?……

他還在恭敬地粘貼着。他粘貼的哪裏僅是郵票,他粘貼的是母子身處兩地遙相思念的親情!他郵寄的又哪裏僅僅是信,他郵寄的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拳拳赤子之心!

誰説‘少年不識愁滋味’,這正是一個少年——如煙如夢的鄉愁啊!”

(六)請你從古詩詞中查找幾句抒寫鄉愁的詩句,並註明作者及題目。讀一讀,背下來。

(七)把自己閲讀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記在筆記本上,在小組內探究交流。

(八)比較賞析:請閲讀席慕容的《鄉愁》,與余光中的《鄉愁》比較,交流後面的問題。

鄉愁

席慕容

故鄉的歌

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

響起

故鄉的面貌

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彷彿霧裏的

揮手別離

離別後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1、席詩共用了哪三種意象表達鄉愁?這三種意象分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2、兩首詩有何異同?

(九)想象和聯想是詩歌創作最基本的要素,請同學模仿《鄉愁》以實寫虛,以具體表現抽象概念的想象方式,就下面的句式作一下想象練習。

鄉愁是 (也可以寫“友誼”“母愛”等。)

(十)課外延伸:可以改寫成散文,可以譜曲歌唱,有條件的還可以嘗試用flash製成動畫。

【作家作品簡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於江蘇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入廈門大學),1949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台,就讀於中國台灣大學外文系。 1953年,與覃子豪、鐘鼎文等共創“藍星”詩社。後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返台後任詩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中國台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

余光中是個複雜而多變的詩人,早期的詩論和作品都相當強烈地顯示了主張西化、無視讀者和脱離現實的傾向。80年代後,他開始認識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對創作的重要性,把詩筆“伸回那塊大陸”,寫了許多動情的鄉愁詩,對鄉土文學的態度也由反對變為親切,顯示了由西方迴歸東方的明顯軌跡。

一般來説,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

60年代起余光中創作了不少懷鄉詩,其中便有人們爭誦一時的“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枕我的頭顱,白髮蓋着黑土,在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土。”70年代初創作《鄉愁》時,余光中時而低首沉思,時而抬頭遠眺。他説:“隨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懷鄉之情便日重,在離開大陸整整20年的時候,我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內一揮而就,僅用了20分鐘便寫出了《鄉愁》。”

著有詩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鐘乳石》,《萬聖節》、《白玉苦瓜》等十餘種。

【日積月累】

鄉愁,是深切思念家鄉的心情。可以説是中國詩歌當中一個歷久常新的主題,提起它,我們的腦裏會湧現許多有關鄉愁的詩句。如: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

《 聲 聲 慢 》 宋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 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醜 奴兒 • 書博山道中壁 》 宋 •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説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説還休。欲説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鳳凰台 》 唐•李白

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每個日落的黃昏,每個月圓 的夜晚,每陣歌樓的雨點,每陣西風裏斷雁的叫聲,都會牽動遊子的離愁別緒,都會勾起對故鄉的眷戀。詩人們都會把難以排遣的思鄉之愁訴諸於筆端。於是我們便能欣賞到那一首首悽婉哀傷的詩歌,感受着詩人那綿綿的思念,那柔美的哀傷。

剪不斷的鄉愁總是漂泊在外的遊子們永恆描寫的主題,提起它,我們的腦子裏就會湧現出許多有關鄉愁的詩句,請你把蒐集到的有關鄉愁的詩句寫在黑板上。(學生朗讀)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鄉愁》,看看中國台灣作家余光中先生又是如何來傾吐心中的鄉愁的!

二。 深情地朗讀:

1、聽讀。播放《鄉愁》的配樂朗讀。

教師提示:要把一首詩歌讀好,必須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注意音的修飾、調的把握、速的調控、情的滲透、節奏的明晰,在對詩歌意象想象的基礎上,把自己所形成的情思發之於聲,見諸於音。

2. 試讀。學生選一段展示朗讀才藝,教師評價,順勢指出誦讀這首詩的三點要求(囑學生筆記):①要讀出節奏;②要讀出重音;③要讀出感情。

幻燈片出示:

本詩歌朗誦的基本要求:本詩感情是憂鬱深沉的,所以語速要稍慢且舒緩。重音和節奏的處理如下:

四節,第一節稍平淡,回憶的口氣;第二節增加了遺憾的語氣;第三節,要體現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節,表現出而今的惆悵。

節與節之間要有足夠的停頓,特別在前三節與第四節間,約停2。5秒。

讀的時候要配合相應想象,全情投入。 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重讀“小小”)

我/在這頭 (重讀“這”,以下類推)

母親/在那頭 (重讀“那”,以下類推)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重讀窄窄)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注意“啊”與前一字連讀輕聲,不能當單字重讀)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重讀矮矮)

我/在外頭 (語調稍微提高)

母親/在裏頭 (語氣要轉激烈,“在裏頭”可拖輕微顫音) 而/現在 (語氣轉平和)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重讀“淺淺”)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那頭”拖長音,表現深深的惆悵和期盼)

3、練讀、展示。學生自行練讀,然後點學生讀。

4、賞讀。欣賞配樂朗誦,請學生談談聽後的感受。

三。 細膩地品讀。

1、簡析課文,教師示例。

課前提示説,“余光中的《鄉愁》,藉助時空的變化來層層推進詩情的抒發”,又問“作者用了哪此形象來比喻鄉愁”,還問其“結構美”和“音樂美”表現在哪裏……等等這些都點示出這首詩具有多方面的“美”。(提示:可從整體結構、構思立意、詞句運用、思想感情等角度)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從詩文中“尋美”,並把尋出的美用這樣的句式表達出來:“余光中的《鄉愁》詩美在 ,例如 。”

教師先示範一例:余光中的《鄉愁》詩美在整齊劃一的結構上。例如:全詩的四節詩的每一節都分四行,相對應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數相同。

2、學生髮言,教師評點。 (從賞析的角度,語言的表達等方面)

3、教師小結,歸納整理。 (學生聽記,形成一個“板塊式積累”)

幻燈片出示:

(1)從整體結構上,

A美在整齊劃一的結構上。

B美在一唱三歎的音樂節奏上。

(2)從構思立意上,

C美在從小到老的時間順序上。

D美在身處各地的空間變化上。

E美在託物寄情的比喻形象上。

(3)從詞句運用上,

F美在數量詞的運用上。

G美在疊詞的運用上。

H美在每節詩中長句和短句的運用上。

(4)從思想感情上,

I美在表情達意時人稱的不斷變化上。

J美在每一節詩都是一幅悽美的圖畫上。

? K美在主題的逐步深化、最後昇華上。

四。優美地解讀;

詩歌的語言言簡而意豐,這首《鄉愁》詩的每一節都構成了一幅簡明而生動的畫面。下面,就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幅畫面描摹出來。

1、分組交流,互評互薦。

2、各組誦讀,教師評價。

3、師生合作,詩文共賞。

(集體讀一節詩,教師讀第一節詩的解讀文字。)

生(讀詩):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師(讀文):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燈火映照着他那雙濕潤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瀉。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貼着一枚小小的郵票。信封上,是他母親的名字。——他給母親寫些什麼呢?

是敍説離家求學的艱辛,還是追憶兒時盤恆母親膝頭的親密?是傾述“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情懷,還是應答母親日日村頭槐樹下的翹盼?……

他還在恭敬地粘貼着。他粘貼的哪裏僅是郵票,他粘貼的是母子身處兩地遙相思念的親情!他郵寄的又哪裏僅僅是信,他郵寄的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拳拳赤子之心!

誰説“少年不識愁滋味”,這正是一個少年——如煙如夢的鄉愁啊!”

集體(讀詩):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生 (讀文):少年的嘴角長出了短黑的鬍鬚。此時,他正背手佇立在船舷邊,遙看着遠方。手心裏,握着那張窄小的船票。

他在遙望着什麼呢?是回憶起大紅燈籠中迎娶新娘的喜慶,還是想起離家奔波外出謀生的辛酸?是回憶起夫妻聚首恩愛團圓的甜蜜,還是想到一次次獨自登船時,妻子朝霧中的揮手別離?……

故鄉漸漸地近了,近了。可,一想到短暫的聚首後,仍是長久的分離……他不由得又握緊了手心中那張窄窄的船票。

集體(讀詩):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

生 (讀文):他,又一次地回到了故鄉。他在一座新墳前跪伏着,哭拜着——這次,他面對的是和親生母親的生死別離!

忘不了啊,幼兒時靠在母親温暖的懷裏貪婪地吮吸她的乳汁;忘不了啊,孩童時玩樂得忘了回家,母親在村頭暮色中聲聲焦急的呼喚;也忘不了,成人後離家闖蕩時,母親那一句句語重心長的叮嚀和慰藉……

可,母親!您怎麼就走了呢?這仁愛厚慈的土層,竟活生生地將我們母子分隔開來——

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

集體(讀詩):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生 (讀文):人生百年,彈指一揮間。

那半個世紀前的一段兄弟仇怨已成過往,而由此帶來的五十多年的骨肉分離理應結束。

到那時啊,我的大陸!我願手挽起褲腿,在您的牽引下,赤着腳,淌過這一灣淺淺的海峽;

到那時啊,我的大陸!我願匍匐在你寬厚博大的胸脯上,臉貼着你,對你大喊一聲:“母——親!”

總結:《鄉愁》是一首遊子思鄉的深情戀歌,是一首如泣如訴動人心魄的真摯的情詩。它以獨創的意象、精巧的構思、完美的形式,表達了一個深刻的主題,具有強烈的現實感和時代感,在給我們強烈的情感震撼的同時,也給我們極強的審美感受。讓我們再次背誦這一首詩,讀出我們的理解,讀出我們的感悟,讀出我們的愛國心聲!

五。豐富地聯讀。(可以放在第二課時)

1、《鄉愁》在體裁風格上的“模仿”(承繼和借鑑)。

虞 美 人 [南宋]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討論:《鄉愁》相對這首古詞,有哪樣一些“模仿點”?

2、讀了余光中的《鄉愁》後,我好象也沾上了幾分詩情,突然間詩興大發--師作詩:“鄉愁是故鄉那灣永遠流淌的小溪,鄉愁是雕刻在記憶中的古老童話。鄉愁是遠走時父親久久的佇望,鄉愁是別離時母親依依的揮手。” 啊!我發現同學們好象也躍躍欲試了!好,你們也來試着表達心中的那份濃情詩意吧!請展示你們的才華吧。(多媒體出示:鄉愁是…… 母愛是…… 友誼是……)

六、結束語:

1、通過補寫,大家更好的瞭解了詩歌所包含的感情,讓我們再一次通過朗讀吟誦,感受海外遊子濃濃的鄉愁吧。

2、聽啊,這樣一曲時時在耳邊縈繞的旋律,正是余光中作詞,羅大佑譜曲並演唱的《鄉愁四韻》,讓我們靜靜地聆聽一分鐘吧。

七。佈置作業:

學習《鄉愁》的寫法,以《童年》為題創作一首小詩。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目的】

1、瞭解駁論文的特點,學習駁論文的寫法。

2、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層含義。

3、體會魯迅先生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民主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學重點】

見教學目的、二。

【教學準備】

錄音機,磁帶。

【教學課時】

三課時。

第課時

〖教學要點〗

疏通課文,弄清寫作背景。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有人説,新世紀的第年──2001年是“中國年”,申奧成功,加入WTO,國足出線等等,喜事不斷,中國人感到從未有過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國是怎樣的面貌呢?那時的中國人又是怎樣的精神狀態呢?當時,有位思想的巨人,頑強的戰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這切,次次振臂吶喊,次次衝鋒陷陣──他,就是魯迅先生。

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篇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板書課題),看看我們能從中得到什麼新的啟發,學到怎樣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解題

本文是篇駁論文。這種文體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從廣義上來看,這又是篇雜文,短小精悍,寫法靈活。其雜文有“匕首”,“投槍”之喻。

本文屬魯迅後期雜文,魯迅寫這篇文章之前的個月,肺病已相當嚴重。文章寫完之後的兩個多月,寫了《病後雜談》,還致信楊霽雲,自稱是在敵人和“戰友”的夾攻下的“橫戰”。可是,健康的惡化和精神的壓力,並沒有影響他對世事的熱忱關注。

課題《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聚焦當時社會的熱點問題,把要談的對象──“中國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嗎”直接放在標題上,能引起讀者的思考和閲讀慾望。

三、寫作背景

本文寫於“九八”事變三週年之後。中國近代本來就國運積弱,屢遭欺侮,“九八”事變又在許多中國人心中投下失敗的陰影,國內悲觀論調時甚囂塵上,然而魯迅卻憑着對社會現狀的洞悉,發出中國人當自信自強的吶喊,實在難能可貴。

四、疏通課文

1、弄清字詞障礙:

搽(chá)玄(xuán)虛省(xǐng)悟自欺欺人脊(jǐ)樑渺(miǎo)茫誆(kuāng)騙懷古傷今為民請命

2、朗讀全文。

3、思考問題:

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什麼?作者為什麼認為它是錯誤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麼?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是什麼?

明確: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因為信“地”信“物”信“國聯”,從來就沒有相信過自己:而現在的求神拜佛,則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中國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因為有過去和現在的事實為證。

五、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弄清文章的論證過程。

〖教學過程〗

、複習舊課

二、駁論文簡介

議論文從論證方式看,般可分為立論和駁論兩種。立論,是就定的事件或問題,提出並闡明自己的見解或主張。駁論,是就定的事件或問題發表議論,批駁片面的,錯誤的,甚至反動的見解或主張。

般説來,批駁對方的論點主要有三種方式。是直接批駁對方的論點。二是駁論據。三是駁論證。

三、分析課文

1、二段這兩段話中,揭示了對方什麼謬誤論點?什麼論據?哪些語句最富於諷刺意味?

明確:謬誤論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謬誤論據:兩年以前,……卻也是事實。

語句:“總自誇”,“只希望”,“也是事實”,“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卻也是事實”。

2、作者既然認為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為什麼還要再承認對方説的都是“事實”?

明確:首先承認對方説的是事實,但通過分析事實後,發現對方要説的其實不是自信力的問題,這樣,對方的觀點就不存在了。

這是駁論的種方式,由真實存在的依據推導出錯誤的結論,從而證明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指出對方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不成立,這是駁論證。

3、第五段有段加點的文字,國`民黨檢察官曾刪掉這段文字,這説明什麼?

明確:“求神拜佛”恐怕是國`民黨在山窮水盡時自欺和欺人的最後招。魯迅是個現實感很強的人,他針見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嚴重後果,這自然觸到了國`民黨的痛處。所以被刪去。從加點文字也可以看到魯迅的境況,但魯迅卻不憚於在槍林彈雨中為民奔走呼號,其無私無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4、文章在批駁對方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什麼樣的觀點?

明確:作者指出“説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部分人則可,倘若加於全體,那簡直是誣衊。”

5、作者指出應如何評價中國人?

明確:“要論中國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6、“中國的脊樑”指什麼人?為什麼他們的犧牲不能為“大家”所知道?

明確:指的是腳踏實地地為民族進步而奮鬥的人們,他們是使中國挺立起來的“脊樑”,他們往往來自下層或代表着廣大民眾的利益。但由於中國長期的專制奴役統治,許多事情自然無權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來的許多社會變革多缺乏對廣大民眾的宣傳發動。

7、“狀元宰相”,“地底下”的含義分別是什麼?

明確:前者指統治階級的御用文人,後者指變革社會的積極力量。

四、佈置作業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欣賞品味雜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過程〗

、複習舊課

二、品味語句

1、揣摩第段話,三個副詞“總”,“只”,“味”能否互換位置?為什麼?

明確:不能。

“總”讓人看到國`民黨政府誇耀“地大物博”時的洋洋自得及誇耀者的底氣不足。“只”是抓救命稻草時的“執著”,“味”則是深陷而不能自拔。它們準確的寫出國`民黨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事實‘,極富諷刺性。

2、揣摩下列有下劃線的字詞的表達效果:

……不過面總是在被摧殘,被抹殺,……那簡直就是誣衊。

明確:“總”寫出當時社會的黑暗程度,並間接謳歌“中國的脊樑”屢挫屢戰的精神。

“簡直”表達了作者的激憤之情。

三、總結全文

四、佈置作業

分小組蒐集資料,寫份調查報告《中學生閲讀魯迅作品的現狀調查》。

附:主體板書

謬論論據:自誇──只希望國聯──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

、擺謬論

謬論論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二、自誇(信“地”信“物”)

只能説有過“他信力”都不能證

駁論證:只希望國聯(信“國聯”)明“失掉自信力”

(直接反駁)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

失掉“他信力”發展“自信力”

三、駁論證

(正面立論)

(間接反駁)

四、得結論

九年級語文上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案優質 篇八

教學目標:

1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深入體會作者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2、學習寫駁論文的方法。

教學重點:

1. 體會魯迅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

2. 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層含義。

3. 領悟文章的寫作技巧。

教學方法:

2、自主學習法。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答或同學幫忙解答,不懂才由老師解答。

4. 多元探究法。在討論的基礎上,對某個或某幾個問題變換角度思考,拓展思維。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導語設計:

有一場戰爭使我們刻骨銘心,有一場有關民族精神大討論在激烈地展開,中國人是失掉自信力還是沒有失掉自信力,當時,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頑強的戰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這一切,一次次振臂吶喊、一次次衝鋒陷陣——他,就是魯迅先生。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板書課題),來感受一下在民族危急存亡之時的民族精神。

(解説:從身邊事説起,親切。而且魯迅的關於中國人自信力的建設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

二、解題

本文是一篇駁論文。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從廣義上來看,這又是一篇雜文,雜文短小精悍、寫法靈活。魯迅的雜文有“投槍”“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窺見魯迅雜文風格之一斑。

本文寫於“九一八”事變三週年之後。中國近代本來就國運積弱、屢遭欺侮,“九一八”事變又在許多中國人心中投下失敗的陰影,國內悲觀論調一時甚囂塵上,然而魯迅卻憑着對社會現狀的洞悉,發出中國人當自信自強的吶喊,實在難能可貴。

課題《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聚焦當時社會的熱點問題,把要談的對象——“中國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嗎”直接放在標題上,能引起讀者的思考和閲讀慾望。再則,它以這種問句的形式出現,懸而不論,這是很巧妙的。若用陳述句或反問句,則太直白,沒有張力;而現在的標題既有對錯誤論調的反詰,又有對己方觀點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眾的關切和詢問……而這幾方面內容又是交織在一起的,這就使標題內涵非常豐富。魯迅向來擅長在標題上做足文章,這篇也是一樣。

三、研習課文

(一)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速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讀準下列加點字的字音,並理解下列各字詞的含義:

搽 玄虛 省悟 自欺欺人 渺茫 脊樑 誆騙 懷古傷今

(解説:初讀課文,須掃清障礙。可讓學生自查工具書解決。)

2、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什麼?作者為什麼認為它是錯誤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麼?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是什麼?

明確: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因為信“地”信“物”信“國聯”,從來就沒有相信過自己;而現在的求神拜佛,則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中國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因為有過去和現在的事實為證。

(解説:這是讓學生整體感知,迅速篩選信息,攝取要點。學習議論文,整體把握的方法之一是初讀時迅速圈畫出觀點和論據。)

(二)具體研習,突出重點、難點

1、誦讀第1~5段,討論探究:

(1)作者既然認為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為什麼還要一再承認對方説的都是“事實”?

明確:首先承認對方説的是事實,但通過分析事實後,發現對方要説的其實不是自信力的問題,這樣,對方的觀點就不存在了。這叫歸謬法。

這是駁論的一種方式,由真實存在的依據推導出錯誤的結論,從而證明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指出對方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不成立,在論證方法上這是駁論證。它欲擒故縱,先“抬”後“貶”,好像抖包袱,吊起讀者的胃口,達到諷刺的效果。

要駁論證,關鍵要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因為對方或因為己方利益或因為認識上的侷限,往往用事實掩蓋了真相,這就需要作者能撥亂反正。因此駁論證比駁論點、駁論據更能體現智慧和力量。

(解説:這樣設計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認識到事實有時並不等於雄辯。而對方羅列的事實卻在為作者服務,這是極具諷刺效果的。通過思考,學生訓練了推理判斷能力,培養了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意識。)

(2)第5段有一段加點的文字,國民黨檢察官曾刪掉這段文字,這説明什麼?

明確:“求神拜佛”恐怕是國民黨在山窮水盡時自欺和欺人的最後一招。魯迅是個現實感很強的人,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嚴重後果,這自然觸到了國民黨的痛處,並且,讓他們陷入捉襟見肘的境地。所以,檢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從加點文字也可以看到魯迅的境況,但魯迅卻不憚於在槍林彈雨中為民眾奔走呼號,其無私無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解説:這樣設計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欺力”的表現和實質,並孓解當時的社會現狀。)

2、品讀第6~9段,討論探究:

(1)“中國的脊樑”指什麼人?為什麼他們的犧牲不能為“大家”所知道?

明確:“中國的脊樑”是指腳踏實地地為民族的進步而奮鬥的人們,他們是使中國挺立起來的“脊樑”,他們往往來自下層或代表着廣大民眾的利益。但由於中國長期的專制奴役統治,“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值,至多不過是奴隸”(《燈下漫筆》),許多事情自然無權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來的許多社會變革多缺乏對廣大民眾的宣傳發動,這樣一來,對於為他們的自由尊嚴而犧牲的先驅者,他們多半表現出“看客”的心態,不能知道在某種程度上演化成不願知道了。對於這一點,文中雖然沒有提到,但結合當時的社會現狀,不能説沒有這個因素。

(解説:這樣可以讓學生結合背景深入揣摩語句的深層含義,並學習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2)“狀元宰相”、“地底下”的含義分別是什麼?

明確:“狀元宰相”是指統治階級的御用文人,魯迅曾評述御用文人“他的幫法,是在血案中而沒有血跡,也沒有血腥氣”,他們的功能就是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變革社會的積極力量,因為它來自民眾,故稱“地底下”,在當時,這股力量指中國共產黨。把“狀元宰相”、“地底下”相對比,可看出魯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解説:這樣可以讓學生結合背景深入揣摩語句的深層含義,並學習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三)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學習了駁論文的一種寫作方法,理解了魯迅關於“中國人自信力”的闡述,“中國的脊樑”在當時的社會曾大大鼓舞國人的士氣,在今天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同時,魯迅雜文的語言技巧和諷刺手法的運用也極大地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解説:小結時須言簡意賅、提取精要,勾畫本節課的輪廓即可。)

四、佈置作業

閲讀下列一段文字,説説它和本文所表達的思想內容有什麼異同。

多有“不恥最後”的人的民族,無論什麼事,怕總不會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樑。

(魯迅《這個和那個》,收《華蓋集》)

(解説:有助於鞏固課文內容,並深入體會魯迅關於“中國的脊樑”的論述。)

板書設計: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魯迅

樹靶子 擺論據: 誇地大物博 只有“他信力”

求國聯

擺論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

打靶子 直接反駁:(駁論據)信“地”信“物”信“國聯”是“他信力”

信“神”信“佛”是“自欺力”

間接反駁:提觀點: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論據:古代 現在

得出結論:自信力有無,要看地底下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學設計 篇九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駁論文的常識及寫法。

2.培養學生把握議論文駁論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聲情並茂的朗讀,在朗讀中感知、領悟、理解、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

2.品讀文中的重要語句,品味其思想內涵以及作者遣詞造句的技巧。

3.討論、探究文中的關鍵問題,深化對課文的認識,領會魯迅先生的立場、觀點、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魯迅先生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

2.增強民族民主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體會魯迅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

2.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層含義。

3.學習文章的寫作技巧。

教學難點:

認識魯迅雜文的特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教學策略

根據課堂實際需求,採取以下教學策略:

1.這篇文章寫於“九八”事變三週年之際,距現在八十多年了,文章是針對當時社會現實寫的,預習課文時要引導學生了解文章的時代背景,瞭解魯迅的生平業績和作品風格。

2.學習課文時,引導學生用列提綱的方法,把握課文的層次結構和思想內容。

3.引導學生多誦讀,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去感知、領悟、理解、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對文中的重要語句,要用品讀法品味其思想內涵以及作者遣詞造句的技巧;對文中的關鍵問題,組織學生討論、探究,提倡各抒己見,使學生在多種看法的碰撞中深化對課文的認識,在三個維度上得到提高。

4.引導學生重視領會魯迅先生的立場、觀點、方法,使學生在學習語文和做人兩個方面都獲得益處。

四、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1.播放段9·3閲兵視頻。(截取三軍儀仗隊和展示我軍武器時的場景)

教師導入:9·3大閲兵圓滿結束了,驕傲、自豪、感動瞬間匯成我們共同的記憶。當千人合唱團唱響義勇軍進行曲,當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當威武的三軍正步走過長安街,當蹣跚的老兵向我們敬禮……這些場面令人震撼,讓人感動,此時此刻你們能描述下自己內心的感受嗎?

2.讓學生根據畫面談談感受。

要求:用兩個詞語形容心情,並説明理由。

小結:太多的詞語也表達不出我們內心的激動與感動,再多的語言在這莊嚴肅穆的場景下,都會黯然失色,唯有句“我愛你,中國”是最好的詮釋。然而,八十多年前的中國是怎樣的面貌呢?那時的中國人又是怎樣的精神狀態呢?當時,有位思想的巨人、頑強的戰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這切,次次振臂吶喊、次次衝鋒陷陣──他,就是魯迅先生。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篇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設計意圖】結合9·3閲兵式,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後面學習課文,感受作者傳達的立場、觀點做鋪墊。

(二)感知學習

1.教師範讀課文並設計相關問題:

(1)這篇文章作者發表了哪些見解和主張?

(2)這些見解主張的提出方法和我們前面學到的文章寫法樣嗎?

(3)本文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時,能找出反面論點和正面論點,根據論點提出者不同引出駁論文的知識概念。瞭解寫作背景,體會作者立場、觀點。

2.講解駁論文的知識。

本文是篇駁論文。這種文體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

(三)內容探究

1.誦讀第至五段,組織討論以下問題:

(1)前兩段的觀點是什麼,支持該觀點的論據是什麼?

明確:觀點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論據是:先是自誇“地大物博”,後是寄希望於“國聯”,再後是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由此亮出批駁的靶子──“有人慨歎曰: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設計意圖】本題既是訓練學生從語段中歸納提煉要點信息的能力,也是讓學生有意識地思考、學習駁論文,批駁對方論證的方法。

(2)作者既然認為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為什麼還要再承認對方説的都是“事實”?

明確:首先承認對方説的是事實,但通過分析事實後,發現對方要説的其實不是自信力的問題,得出對方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這叫歸謬法。

這是駁論的種方式,由真實存在的依據推導出錯誤的結論,從而證明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指出對方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是不成立的,在論證方法上這是駁論證。它欲擒故縱,先“抬”後“貶”,好像抖包袱,吊起讀者的胃口,達到諷刺的效果。

要駁論證,關鍵要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因為對方或因為己方利益或因為認識上的侷限,往往用事實掩蓋了真相,這就需要作者能撥亂反正。因此駁論證比駁論點、駁論據更能體現智慧和力量。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思考發現本文所採用的“駁論證”的駁論方法,並分析領會作者是怎樣在直接批駁了對方論證的基礎上駁倒錯誤論點的。

(3)第四段有段加點的文字,檢察官曾刪掉這段文字,這説明什麼?

明確:“求神拜佛”恐怕是在山窮水盡時自欺和欺人的最後招。魯迅是個現實感很強的人,他針見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嚴重後果,這自然觸到了的痛處,並且讓他們陷入捉襟見肘的境地。所以,檢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從加點文字也可以看到魯迅的境況,但魯迅卻不憚於在槍林彈雨中為民眾奔走呼號,其無私無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欺力”的表現和實質,並瞭解當時的社會現狀。

2.默讀第六至九段後,討論探究:

(1)作者是怎樣提出並論證自己的正面論點從而間接反駁了敵論點的?

明確:文中第六段作者提出:“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從正面樹立起自己的論點,與敵論點針鋒相對。接着在第七、八兩段中,作者歷數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以之作為事實論據,證明他們都是沒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這樣,就間接地反駁了敵論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掌握本文直接反駁和間接反駁相結合的寫法,同時啟發學生論事説理從不同角度多側面的展開,培養學生思考、分析問題的全面性和辯證性能力。

(2)第九段作者用了連串的比喻,體會其中含義,並分析第九段的作用。

明確:“脂粉”比喻統治階級的欺騙性宣傳;“筋骨和脊樑”比喻氣節、操守、人格、品質;“狀元宰相”比喻反動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比喻當時還處於地下鬥爭的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革命力量。第九段照應標題,對標題提出的問題作出回答。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會文中多種修辭方法的作用,運用多種修辭方法可以增強語言的説服力和感染力。

(3)“中國的脊樑”在當時有什麼意義?

明確:當時到外散佈悲觀論調,廣大民眾也因“中國的脊樑”總被摧殘、被抹殺而看不到光明。魯迅反覆讚揚“中國的脊樑”,可以鼓舞鬥志,增強中國人的自信力。

【設計意圖】通過揣摩重點語句的含義加強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

(四)語言探究

揣摩第段話,三個副詞“總”“只”“味”能否互換位置?為什麼?

明確:不能。“總”讓人看到政府誇耀“地大物博”時的洋洋自得,盲目自大;“只”是抓救命稻草時的“執著”,仰人鼻息之狀躍然紙上;“味”則是深陷其中而不願自拔。這三個副詞準確地寫出了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事實”,極富諷刺意味。

【設計意圖】體會用詞的準確,學習語言技巧,體會諷刺的意味。

(五)寫法探究

課文結構十分縝密,段與段、句與句銜接自然,勾連緊密,層次推進,無懈可擊。試作具體説明。

【設計意圖】讓學生鞏固駁論的方法並梳理文章的思路。

(六)活動學習

1.看組圖片,再次感悟民族自豪感。

小結:引用人民日報微信中的段話──祖國是那個無論在哪裏,都惦記的地方。祖國是那個雖不完美但別人都不可觸碰的地方。廢墟中崛起,救亡中重生,代代英雄豪傑為你的尊嚴拋灑熱血,輩輩仁人義士為你的榮耀鞠躬盡瘁。七十年後,祖國有我們,同樣會用心跳起龍的舞步,用生命托起龍的脊樑!中國威武,祖國萬歲!

2.看場辯論會錄像。

3.出期手抄報,主題是“走近魯迅”。

【設計意圖】1.共同分享中國人的驕傲,共同分享勝利者的榮光,增強民族民主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看辯論會錄像,分析正、反方論辯的方式,把握駁論文的論證方式。

3.出手抄報,引導學生了解魯迅的生平業績和作品風格。

(七)佈置作業

1.課後閲讀:《讀〈孟嘗君傳〉》《“友邦驚詫”論》。

2.以“看,今天的民族脊樑”為題,寫篇不少於五百字的文章。

【設計意圖】1.體會駁論文的論證思路。2.讓學生感受在實現中國夢的今天,這些“民族的脊樑”又有何種時代特徵,從而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九年級語文上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案優質 篇十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誦讀詩歌,感受本詩的節奏。

2、分析作者筆下的形象,把握詩歌的象徵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3、領悟作者在詩歌中表達出的熾熱而深沉的愛國情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土地,萬物生靈的根基。曾有人掠奪它而對它百般蹂躪,曾有人捍衞它而為它披肝瀝膽。在它的脊樑上演繹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膚上烙印着多少眷戀情結。誰不鍾愛自己的土地?誰不愛戀大地母親?讓我們深情吟唱詩人艾青的《我愛這土地》,一起去感受詩人澎湃着的靈魂。

二、教學新課

作者簡介:艾青(1910—1996),原名蔣正涵,號海澄,浙江金華人,著名詩人。其早期詩風格渾厚質樸,調子深沉憂鬱。抗戰時期的詩作,格調昂揚。新中國成立後,作品思想更趨成熟,感情深沉,富於哲理,以“悲哀的詩人”自稱。主要詩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在中國新詩發展史上,艾青是繼郭沫若、聞一多等人之後又一位推動一代詩風,併產生重大影響的詩人。

寫作背景:本詩寫於抗戰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軍連續攻佔了華北、華東、華南的廣大地區,所到之處瘋狂肆虐,妄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國人民奮起反抗,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滿懷對祖國深沉的愛和對侵略者切齒的恨,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詩。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詩歌,劃分詩歌節奏。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着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着/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颳着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温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

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教學提示】

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詩歌並劃分節奏,在朗讀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2、請同學們聽朗讀示範,用心感受,並用文中的詞語概括詩歌的感情基調。

明確:深沉。

3、請同學們結合本文寫作背景,説説該如何理解文本中的“深沉”一詞。

明確:1938年10月,武漢失守,作為詩人的艾青,親見了自己生存的土地被侵略者肆意踐踏的過程,懷着對侵略者的痛恨與對家國的熱愛寫下了這首詩。因此,“深沉”一詞中既包含着對這片土地深切的喜愛,又包含着對這片土地遭受兵燹之災的沉痛。

4、請同學們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其“深沉”的特點。

目標導學三:分析詩歌意象,理解意象的象徵意義

1、探究:詩歌運用了哪些意象?它們是如何從常見的實景變為意象的?

明確:“土地”:土地是實寫的腳下的“土地”,但它同時是民族精神的象徵,是中華文明的象徵,也是祖國命運的象徵。因此,這裏的“土地”,不再是單純的客觀景物,而是貫注了作者主觀情感的“意象”。

“河流”與“風”:“河流”與“風”本是常見之景,但是“河流”的前面加上了“永遠洶湧着”和“悲憤”兩個修飾語,“風”前面加上了“無止息地吹颳着的”和“激怒”兩個修飾語,如此,“河流”“風”便不只表現了實景,更把悲憤和激怒的人民為了挽救土地的那種不屈不撓、前仆後繼、奮力抗爭的革命鬥爭,形象地表現了出來,這兩種外在的純景物也就變成了含有作者主觀情思的“意象”。

“黎明”:這個意象表明作者堅信在人民風起雲湧的鬥爭中必將迎來曙光,迎來勝利。

【教學提示】

意象:即寓“意”之“象”,指詩歌中熔鑄了詩人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對“意象”概念的把握。

2、意象是融合了主觀情感的客觀之景,本文的意象除了表達出作者的感情,更具有深刻的象徵意義。請你説説上述意象分別象徵着什麼。

意象

象徵意義

土地

繁衍着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

河流、風

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

黎明

對光明的嚮往和希望

【教學提示】

象徵:當我們可以用一個具體的事物來代表一個抽象的事物,並且前者是後者意義的載體,是後者精神的呈現時,就可以説前者是後者的象徵。

3、作者為何選取上述意象?你能模仿作者,創造合適的意象來表達這深沉的情感嗎?

明確:作者所表達的主題是熱愛中華民族,熱愛自己的家國。因此,選用“土地”意象象徵自己的家國最為適宜。“河流”“風”“黎明”等景象組合在一起,就是一幅大地的畫卷,已有動盪之勢,當作者再配以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修飾語,它們便更加鮮活地組織在一起,具有了深刻的象徵意義。也可以嘗試用其他的意象,如“那滂沱不絕的沉重雨滴”等。

【學法指導】

學生可大膽嘗試,模仿艾青的寫詩手法,自選景象作為表達情感的意象。

4、詩中“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的“鳥”是一個怎樣的形象?作者為何要將自己假設為鳥?如何理解這隻鳥用嘶啞的喉嚨歌唱至死,最後“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

明確:這是一隻願意將生命耗盡,將全身投入土地的懷抱,與它所摯愛的土地融為一體的鳥。作者將自己假設為鳥,借鳥兒與土地的關係來展開全詩的藝術境界,使詩的整體構架顯得巧妙自然,渾然一體。而假設為鳥後,一開篇便説“用嘶啞的喉嚨歌唱”,本來,鳥聲是優美清脆的,不存在“嘶啞”的聲音,但當時悲壯的時代氛圍(抗戰初期)、作者特殊的個性與氣質以及作者特殊的表達需要,共同作用於鳥兒,使其變成了以嘶啞喉嚨歌唱的悲涼意象,以此表現出作者對土地的愛是如此執着、堅貞和頑強。

目標導學四:賞析作品,把握詩歌藝術特色

1、這首詩在結構上共分兩節,請簡要説説兩節詩歌各有什麼特點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

明確:詩的第一節是從虛擬的視角,即從鳥兒的視角去想象,去表現鳥兒對土地的忠誠與摯愛,顯得形象含蓄;第二節卻換成實寫的視角,即從作者自我的視角去實寫自己“常含淚水的眼睛”,傾訴自己對土地的“深沉”之愛,是直抒胸臆。這樣,虛境和實境的結合與對應,構築了全詩內在完整的藝術空間;結果與原因的關聯與對照,又構成了支撐全詩的內在邏輯結構。此外,從手法特點上看,第一節用的是比,是想象的境界;第二節則是直抒胸臆的寫實。全詩由前面蒙太奇鏡頭式的畫面暗示轉到了後面作者的直接指點,以一個強有力的情感抒發結束了全篇,從而把注意力引到一個濃郁的情感氛圍中,再一次感受到作者對土地的忠貞與摯愛。

2、探究:本詩多次出現助詞“的”,這樣寫會不會顯得詩歌拖泥帶水,沖淡了詩味?請就此談談你的理解。

明確:詩人為求詩句簡練並富有詩意美,在寫詩時往往忌用或少用助詞“的”,即便是自由詩創作,“的”字多次出現,也會顯得拖泥帶水,沖淡了詩味。艾青則不然,他不僅不避諱這個助詞“的”,還巧妙地運用一系列“的”字組成的長句來抒發纏綿而深沉的感情,喜歡在所描寫的對象前面加上大量的修飾語,以展現對象的神采風貌,形成一種特殊的立體感和雕塑感,這也正是艾青詩作不同於其他詩作的一個重要特色。

三、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