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75W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上冊 篇一

教學目標:

1、瞭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景和豐富的物產,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聯繫上下文,讀懂詞語,理解文意,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3、學習按四季變化觀察景物,抓住特點。

4、感情朗讀,選背課文片段(“春”、“夏”、“秋”、“冬”)。

教學重點:

1、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2、抓住季節特點,進行有序觀察;

3、感情朗讀與背誦;

教學難點:

1、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2、抓住季節特點。

教學方法:導讀法

教學準備:教學錄像;投影儀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預習課文,學會自學;

2、初步理解,總體把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看地圖,介紹小興安嶺;

2、讀題,抓重點詞“美麗”。

3、看錄像,感受“美麗”。

二、指導預習

1、出示“一讀二畫三想四討論”,指導自學。

2、思考:(1)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的?

(2)課文哪些自然段總寫?哪些自然段是分寫?

3、預習反饋:

(1)分段抽讀課文,説説這段主要説什麼?

(2)認讀識記生字詞。重點分析“膝”、“臨”等。

(3)問題反饋,質疑問難。

三、學習1、6自然段

1、抽讀首段;“你覺得小興安嶺有什麼特點?從哪些詞句看出?”

(1)“數不清”、“幾百裏”、“綠色的海洋”(樹多、樹綠)

(2)導讀。(誇張、驚喜)

2、抽讀、默讀第6自然段:

(1)“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小興安嶺的美麗、富饒?”(“景色誘人”、“大花園”、“巨大寶庫”等)

(2)導讀。(讚美、熱愛)自讀,抽讀,賽讀。

四、課堂作業

1、完成生字詞語的書寫;

2、熟練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抓住季節特點理解課文,體會準確用詞;

2、選背春、夏、秋、冬中的一段。

教學過程:

一、抽讀1、6自然段。

説説小興安嶺有什麼特點?(美麗、富饒)

二、導學第二自然段

1、默讀填表:(課後練習2)。

2、標句明意:這句説了什麼?

3、品詞析句:哪些詞用得好?為什麼?(抽、匯……)

4、概括特點:春天小興安嶺有什麼特點?(長嫩葉、春水漲)

5、體會情感:(喜愛)自讀、抽讀、賽讀;

6、歸納學法:

默讀填表——標句明意——品詞析句——概括特點——感情朗誦

三、分組學習夏、秋、冬三個自然段

1、分組選學3、4、5自然段,巡迴指導;

2、小組彙報:(1)填表情況;(2)讀句明意;(3)好詞好句;(4)季節特點;(5)感情朗讀;(6)質疑問難。

(重點體會“夏天”一段,導讀導背。)

四、總體把握,感情朗讀

1、分組朗讀,1、6自然段齊讀;2、3、4自然段分讀。

2、作者按四季變化、抓住季節特點來觀察的,誰能説説小興安嶺四季的不同特點嗎?(略)

3、選背自己喜歡的季節(一段)。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感情朗讀和背誦課文;

2、生字詞句聽寫。

3、課後練筆;

教學過程:

一、感情朗誦課文

1、朗讀提示。(驚喜、熱愛)

2、自由練讀。

3、朗讀接力。

4、背誦展示。

二、聽寫練習

1、出示生詞,抽讀、輪讀、搶讀。

2、學生分析、識記字形;

3、聽寫詞句。

三、課後練筆

1、總結作者的觀察方法:抓住季節特點,進行有序觀察!

2、以“美麗星月山”或者“草坪‘魔術師’”為題,按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抓住特點寫下來。

板書設計:總“綠色的海洋”

春:枝葉抽春水漲

美麗的小興安嶺分夏:枝葉茂野花開

秋:色彩豔野果熟

冬:雪花舞動物躲

總“大花園”、“寶庫”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二

單元教材簡析

本單元有4篇課文。其中《掌聲》《一次成功的實驗》《給予樹》為精讀課文,《好漢查理》為略讀課文。課文圍繞“愛的奉獻”來組織單元,一個“愛”字貫穿全組課文,課文的字裏行間處處洋溢着人間真情。本單元的各個環節的教學都體現了愛的專題,都是從兒童的經驗世界出發,讓學生能實實在在感受到這種感情。例如:導語告訴學生:愛就在我們身邊,每個人都都能獻出自己的愛;所選課文都是發生在兒童之間的愛的故事;口語交際也是通過誇獎身邊的同學來表達愛。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體現整合的教學思想,圍繞專題組織教學活動。各篇課文簡介如下:

29《掌聲課文寫的是殘疾女孩英子內心很自卑,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掌聲從此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度,她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着面對生活”。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

30《一次成功的實驗》課文講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國小讓三個國小生做“逃生”遊戲。這個實驗已經做過多次都沒有成功,而這一次卻獲得成功。實驗説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讚揚有了危險先為別人着想的高尚品質。教育家的實驗是對學生品行的考查,三個國小生尤其是小女孩,經受住了考驗。課文的對話樸實、簡潔,意味深長,最能表現人物品質。從小女孩對同伴和教育家説的話中,可以看出她臨危不亂,處事果斷,先人後己。

31《給予樹課文寫的是在聖誕節到來之前,小女兒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課文讚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

32 《好漢查理》這篇略讀課文寫的是自稱好漢的調皮孩子查理,在幫助一個殘疾女孩的同時,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和尊重,在兩個人的互相友好、互相幫助中,查理也改變了自身弱點的故事。

單元總體目標

一、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自主預習認識23個字,會寫38 本站…個字,利用多種識字方法減少錯別字,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會正確讀寫49個詞語。學生能夠主動積累ABB形式的詞以及“不假思索、興高采烈、沉默不語、如願以償、彬彬有禮、戀戀不捨、風餐露宿”等成語,養成良好的積累意識。學生通過結合生活實際、聯繫上下文、查字典(詞典)等方式理解詞語。

2.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本組課文。《掌聲》一課要讀出人物情緒的變化,《一次成功的經驗》中人物的對話也應讀出不同的語氣。

3.指導學生讀懂課文,瞭解課文的內容,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懂得主動地關心、鼓勵別人。學生能夠通過人物外在的語言、動作感受人物內在的心情和精神品質。

4、逐步培養學生蒐集資料和合作的能力。如蒐集聖誕節卡片、閲讀有關合作的小故事。誇誇身邊的同學。讓學生能夠多從同學身上發現優點,真心實意地讚揚同學。

5、背誦《三字經》,瞭解成語,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和有趣,繼承傳統美德。

二、教學重點:

1、通過整理時間順序、記敍文的三要素等方法,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2、通過結合生活實際、聯繫上下文、查字典(詞典)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含義,並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1、利用多種識字方法減少錯別字,培養識字能力。

2、通過人物外在的語言、動作感受人物內在的心情和精神品質。

四、推薦書目:《愛的教育》《三字經》

單元教學建議

1.整體構思:

學習單元導語,瞭解這個單元有哪幾篇課文,圍繞什麼主題,寫了哪些內容。能初步概括每一篇課文的大意。與同學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這四篇課文均來自學生的生活。在教學中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資源。如每課教學設計的課前體驗。佈置學生觀察身邊殘疾人的生活都有哪些不便,蒐集反映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相關資料《張海迪的故事》;準備實驗用的瓶子、小石塊;瞭解聖誕節,準備卡片。

2.具體建議:

可以採用“課前體驗──課中閲讀──課後拓展”,以一篇帶多篇,拓展閲讀面。具體安排如下:

(1)渲染氣氛,導入課題。教師可以從快樂的氛圍導入新課,如遊戲、歌曲等。

(2)初讀課文,自主質疑。四篇課文均以記事為主,都可以採用以下模式。讓同學們根據閲讀提示,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閲讀課文。要求讀出問題來,在自己體會最深和感覺還有問題的地方做上記號。接着請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簡單問題立刻互相解決,遇到稍難的問題可保留。讓學生説一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3)細讀課文,深入體會。

《掌聲》一課,老師可以抓住兩次“掌聲”,讓同學們思考:“同學們的第一次掌聲和第二次掌聲有什麼不同?”《一次成功的試驗》可以引導學生抓一些關鍵詞語來深化學生理解。例如,“順利”、“不假思索”兩個詞。《給予樹》一課課文的最後一句話是難點。“這個聖誕節,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願以償的笑臉。”這句話的表達方式是把“實物”和“精神品質”聯繫在一起,顯得新穎而別緻。在體會句子含義時,教師可以提問:“媽媽為什麼説金吉婭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呢?”引導學生認識到媽媽通過這件事看到了女兒身上的可貴品質。《好漢查理》這篇課文,教師要鼓勵學生運用以前學到的閲讀方法自讀自悟,讀懂課文。邊讀邊思考,查理髮生了哪些變化?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談自己讀後的感受,談一些真實的看法,如怎樣看待“壞”孩子等。這也是為本單元的口語交際做一個鋪墊。

(4)感悟體驗,注重朗讀。《掌聲》表現的情緒有起伏,教師要指導學生讀出這些變化。關鍵是通過反覆朗讀,讓學生進入情境中,領悟到人物的喜怒哀樂。比如,課文的前半部分語調要低沉緩慢一些,後半部分要活潑跳躍一點,這些都是由課文描寫的氛圍變化決定的。朗讀指導要穿插在對課文的理解中,可以提示學生,你覺得這裏應該用什麼語氣來讀?為什麼?例如,朗讀“她和同學們一起遊戲説笑,甚至在一次聯歡會上,還讓同學教她跳舞”這句話時,可以先聯繫英子的來信讓學生討論:英子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這是因為英子從同學們的掌聲中感受到了愛,並從這種愛中獲得了動力,鼓起了生活的勇氣,她很珍惜同學們的掌聲。因此,這裏要讀出歡快的語氣。

(5)課後拓展形式多樣,如:説説生活中你見到殘疾人有哪些不方便;你是怎樣幫助殘疾人的;找一找通過合作、團結取得成功的小故事;談談自己讀文之後的感受等等。

(6)整體迴歸,拓展延伸。結合語文園地進行,可選內容如下:

A、基礎大會戰:字詞大比拼、成語擂台賽等等

B、説説已經會背哪些《三字經》。

C、本單元學習中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D、小練筆:自由練筆,與本單元學習有關即可。

3、教學中可採用的方法:

(1)設身處地地換位思考是理解人物的好方法。本組課文中人物都是隨着情節的展開有變化,所以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理解人物的心理,可以創設情境,換位思考。

(2)注重同學之間的交流。從課後思考題的設置,我們就可以發現,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我們要引導孩子互相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正所謂“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互相交流後,我們都擁有兩種思想。”為今後的學習中能更好地合作、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3)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獨立閲讀能力。本組是上冊書的最後一個單元,往往在最後的一個單元,總要讓學生運用一些閲讀的方法更獨立地進行閲讀思考。課後的要求也很簡單,以交流和討論為主。

(4)習作:自由習作。建議要寫新鮮的,不要重複過去的內容。

4、教學中應該關注的幾方面內容:

(1)朗讀與默讀並重。默讀的訓練始終是我們關注的重要能力之一。

默讀的訓練要有耐心,不可能一步到位。我默讀了幾遍課文,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或做了一個怎樣的實驗?大家應該關注這樣的表述——默讀了幾遍。是説明學生的無聲語言與思維要想同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要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練習的。在中年級,不應該特別強調默讀的速度,倘若過於重視速度,會造成孩子走馬觀花、不求甚解的閲讀習慣,反而得不償失。

(2)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要——巧借文本個性

在教材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課文是很有特點的,即所謂的“文本個性”。只是教師如若缺乏對文本的鑽研,那就會熟視無睹,會錯失訓練的時機。

方法一:摘句串聯法:我們要依據教材自身的特點就引導學生髮現構段規律,並藉以瞭解文章的表達順序,從而輕鬆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學會用“摘句串文”的方式,很輕鬆就能理清了文脈。

方法二:以問促思法:這種方法應該是老師們最經常使用的常態方法。對於寫人、記事等文章都比較適用,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出文章的思路。

(3)理解詞句的訓練:

中年級最為重要的理解方法就是——聯繫(或聯繫上文,或聯繫下文或聯繫語境)但總歸是要在學生的思維裏建立聯前想後的能力,準確把握詞義的能力。三年級的閲讀教學應該十分關注低中年級的銜接,應該培養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那麼,如何能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如何理解詞語?如何理解段落?如何整體把握?這些都是提高理解力所必須跨越的障礙。需要我們進行逐項的訓練。

(4)段的訓練:閲讀教學中加強,習作練筆要跟進。

(5)習作:三年級的學生習作面臨的主要困難是: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的轉換問題。由於詞彙、句式、表達感受、佈局謀篇等的積澱所限,孩子的表達應該是在寫好一個習作片段。學生要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得以準確地表達,須經歷觀察形成表象,展開思維、產生聯繫,提取詞彙,運用句型,形成內部語言等複雜的心理活動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在閲讀教學中,中年級應該發掘和利用教材資源,將讀與寫緊密地結合起來,對於提高學生書面語言的運用意義非凡。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上冊 篇三

學習目標

1、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瞭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多媒體課件。

4、收集關於列寧的生平、故事等資料。

第一課時

看圖導入,交流資料

1、出示列寧照片,説説他是誰?利用課前預習收集的資料,談談你對列寧的瞭解。

2、學生交流後,教師小結簡介列寧。今天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發生在偉大領袖列寧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書課題,書空“雀”字筆順,提示“雀”字是從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讀通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序號。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重點指導讀準“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樺(huà)樹”。注意“誠”“病”“蹦”讀後鼻音。

3、賽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讀書競賽,互相提提意見、幫助別人讀得更好。

4、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具體寫列寧尋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課文的具體寫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麼呢?

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説説了解到了什麼。

2、課文是怎麼描寫這三隻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

説説哪幾個詞語用得好,藉助多媒體動畫,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教師引讀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4、巧妙結尾、設置懸念:第二天,那隻深紅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那隻灰雀到哪裏去了?列寧和小男孩圍繞着這隻灰雀發生了一段怎樣的故事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主觀察本課生字有什麼特點。

2、説説你是怎麼記住它們的字形的?

3、提醒:本課左右結構的字較多,注意左右比例。獨體字“步”、“者”書寫時筆畫要舒展。

4、學生描紅、摹寫。

第二課時

貼圖導入,激發興趣

1、貼出三隻灰雀在枝頭歡歌、跳躍的圖畫。

聽,三隻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多麼惹人喜愛。列寧每天散步都來到這兒,和它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它們。可有一天,列寧發現有一隻灰雀不見了,那隻灰雀到哪兒去了呢?

精讀課文,感悟真“愛”

1、自由輕聲讀一讀課文3-10自然段,哪幾段是列寧説的話,哪幾段是小男孩説的,找一找、讀一讀。

2、屏幕出示課文3、5、7、9自然段,請大家讀列寧的這幾句話,仔細體會列寧這些話的意思。

a.學生交流。哪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説一説,也可以把體會到的用朗讀來告訴大家。

b.列寧的着急、擔心、惋惜、關心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用一個詞來概括,是什麼?板書:愛。

3、聰明的孩子,有誰知道灰雀到底到哪裏去了?你從課文哪兒看出來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練讀這幾段話,指名朗讀檢查。指導讀好“一定會飛回來的!”教師運用手勢,指導學生加強語氣。

b.讀後體會:這時候,小男孩在想什麼呢?

c.男孩為什麼要捉走這隻灰雀?他對灰雀的喜愛和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有什麼不同?小組討論、發表看法,相互補充,彙報體會。

4、相機小結:列寧的愛是給鳥自由,男孩的愛卻奪去了鳥的自由,列寧才是真正的愛鳥!

5、細細體會列寧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讀3-10自然段,

烘托高潮,深入體會

1、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

多媒體投影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着灰雀。

2、學習課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讀體會,

3、讀了這幾段,你會提出什麼問題嗎?學生交流、提出疑問,如“列寧為什麼要問鳥?鳥怎麼會説話呢?”等等。

4、小組討論,解答上面列出的兩個關鍵問題。教師參與討論、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願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5、你們一定也和列寧一樣,為鳥兒重歸自然、為孩子改正錯誤而高興吧!拿起書來,美美地讀讀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

6、小結板書,總結課文。

收集故事、積累提高

1、學了這篇課文,你發現了什麼?大家一起來説説。

2、收集列寧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讀一讀,開展講故事比賽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四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間的聯繫,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道理。

2、理解詞語:商人、至於、究竟。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反覆讀和理解老人前後的對話,從後面的對話證實結論的正確,是觀察與推斷的結果。

教學難點:

理解老人為什麼沒看到駱駝卻把駱駝的特點了解得那麼清楚。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件:駱駝在沙漠上走的片斷。師介紹:駱駝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想要在沙漠中運貨,可離不開駱駝。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駱駝的一篇課文。

二、新課:

1、板書課題,讀題。質疑,導入新課。

2、初讀課文。(自由讀)

3、按自然段讀,邊聽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商人此時的心情怎樣?你現在就是這個商人,你會怎麼做?會遇到那些困難呢?

4、具體學習課文。

(1)當商人問老人的時候,他們説了什麼呢?同桌同學分角色讀(1——7自然段)

指名分角色讀。

如果你是商人,聽了老人的話,心裏會怎樣想?

指導朗讀(隨機指導老人的話,與商人越來越緊張、急切的語氣)

(2)老人把駱駝的樣子説得這樣具體,又説不知道駱駝在哪,你這位商人會怎樣想?

指導朗讀商人的話,讀出生氣、質問的語氣。

(3)老人説的是不是真的呢?請你自己讀讀第10自然段。

老人説的是真的嗎?他沒看到駱駝,為什麼對情況知道得這樣清楚呢?誰能為在座的商人解釋解釋。

(4)結果怎樣,齊讀第11自然段。

5、小結。

(1)學過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麼?

(2)教師根據學生情況點撥。

板書:

16、找駱駝

左腳跛

左馱蜜 右馱米 觀察所得 果然找到

缺了一顆牙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五

【學習目標】

1、認識“亦、粧”2個字。會寫“斷、楚、孤、帆”4個字。瞭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望天門山》。

3、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課前準備】

1、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和生字詞、古詩的課件。

2、學生課前蒐集有關古詩內容及詩人的資料,蒐集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

第一課時

〖學習《望天門山》〗

一、回憶詩人,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瞭解李白嗎?誰來背揹他寫的詩?

2、看來同學們非常喜歡李白的詩,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他寫的一首詩──(學生齊讀課題)

二、讀通詩句,瞭解詩意

1、學生初讀課文。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讀不準的字音多讀幾遍,在讀不懂的地方打一個問號。

2、檢查交流:

⑴多媒體出示課文中生字:斷楚孤帆亦粧

讓學生讀生字,並幫助正音

⑵多媒體出示課文《望天門山》。如果大家把這些生字帶到詩中一定會讀得更好!

學生讀詩句,個人讀,集體讀。

3、自讀自悟詩意。請大學聯繫課文中註釋,並參考一些工具書,想一想詩句的意思。

⑴學生個人讀悟。

⑵在學習小組中交流。

⑶在全班交流:提出疑問,大家商討解決。

⑷教師引導大家説説詩意。

三、誦讀全詩,感悟詩情

1、教師範讀,學生自由體驗。

2、多媒體配樂練習讀,整體體驗,力求讀出感情。

3、指名朗讀,讀完後,請介紹為什麼讀得這麼好!

4、引導背誦:這麼美的詩大家想不想永遠留在自己的記憶中呢?

自由練背。同桌互相背。多媒體配樂有感情的背。

四、書寫生字,默寫課文

1、練習生字“斷、楚、孤、帆”。

2、默寫《望天門山》。

五、總結全詩,深化感悟

讀完這首詩,你有什麼感受呢?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感受表達出來。

第二課時

〖學習《飲湖上初晴後雨》〗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1、播放西湖景色的課件。提問:西湖的景色美嗎?如果你欣賞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別有一番滋味呢!

2、板書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的一首詩《飲湖上初晴後雨》。

二、自由誦讀,初步感悟

1、藉助拼音初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教師重點指導:瀲liàn yàn空濛kōng méng

淡粧濃抹dàn zhuān gnón gmǒ相宜xiāng yí

3、讀通課文:如果把這些生字新詞放入詩中,大家一定會讀得更好!

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體會詩的朗讀節奏。

4、同座互讀全詩,並相互正音。

三、熟讀成誦,體驗情境

1、朗讀交流。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讀,集體讀。

2、體會詩意。你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麼?

3、再讀課文,讀出詩情。你能將西湖雨中的`美景讀出來嗎?

學生藉助多媒體的音畫反覆誦讀體驗。

4、學生自由背誦。

四、走出課文,拓展延伸

1、交流課前蒐集的描寫祖國壯美河山的詩。

2、舉行“美麗的祖國”古詩詞朗誦會。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六

《媽媽的賬單》原文

小彼得是一個商人的兒子。有時他得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裏去瞧瞧。商店裏每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賬單要經辦,彼得經常被派去把這些賬單送往郵局寄走。他漸漸覺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個小商人。

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一個主意:也開一張收款賬單給他媽媽,索取他每天幫媽媽做事的報酬。

一天,媽媽發現她的餐盤旁邊放着一份賬單,上面寫着:

母親欠她兒子彼得如下款項: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掛號件送往郵局10芬尼

在花園幫助大人幹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個聽話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計:60芬尼

彼得的母親仔細地讀了一遍,然後收下了這份賬單,什麼話也沒有説。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盤旁邊找到了他想要的報酬。正當小彼得如願以償,要把這筆錢收進自己的口袋裏時,突然發現餐盤旁邊還放着一份給他的賬單。

他把賬單展開讀了起來:

彼得欠她的母親如下款項:

為在她家裏過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為在他生病時的護理0芬尼

為他一直有一個慈愛的母親0芬尼

共計:0芬尼。

小彼得讀着讀着,感到羞愧萬分。過了一會兒,他懷着一顆怦怦直跳的心,躡手躡腳地走近母親,將小臉蛋藏進了媽媽的懷裏,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進了她的上衣口袋。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懂得主動幫父母做事。

3、培養獨立的閲讀和質疑的能力,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巧設懸念,激發興趣

1、板書“060”

2、質疑:看到這個特殊的算式,你有什麼疑問?

3、(在算式下方打一個問號)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藏在《媽媽的賬單》這篇課文裏。只要同學們把課文讀懂了,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

設計意圖:利用特殊算式設下懸念,充分利用學生的閲讀期待,讓學生帶着極大的興趣投入到本節課的學習中。

二、循導自學,整體感受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平時你是怎麼學習這類課文的?

2、結合學生的發言梳理引導(讀一讀、想一想、畫一畫、議一議)。

3、自主學習。

4、交流閲讀收穫。

設計意圖:葉聖陶先生指出:“略讀指導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在學生自學前,梳理出富有彈性的學習方法,減少學生學習的隨意性與盲目性,既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又可提高學習效率。

三、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1、交流問題。

2、帶着問題小組合作學習。

四、引導解讀,品味真情

1、(出示小彼得的賬單)讀了小彼得的賬單,你讀懂了什麼?

(結合瞭解彼得開賬單的原因、目的,理解詞語“如願以償”並指導朗讀)

2、品讀媽媽的賬單,體會情感:

⑴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讀賬單,説説你讀懂了什麼?

⑵結合自己的媽媽,想象一下十年來媽媽是怎樣照顧小彼得的。

⑶計算媽媽十年來的報酬,體會母愛無價與無私。

3、圖文結合,瞭解小彼得的轉變,體會母愛的偉大:

⑴從小彼得的神態、動作與表情中體會他的“羞愧萬分”。

⑵指導朗讀。

4、領會“060”的含義:

引導學生多角色、多層面地觸摸語言、揣摩語言,將無聲語言轉化為有聲的語言,讓學生真正用心去思考、去咀嚼、去體驗語言文字中所藴含着思想感情,將媽媽的賬單藴含的深刻情感步步推進,層層提升。

五、表達感受,抒發情感

作業超市:

我想對小彼得説:

我想對彼得的媽媽説:

我想對自己説:

我想對自己的媽媽説:

鼓勵學生寫出自己心裏想説的話,使學生的現時感受和以往的積累相互作用,從而引導學生從感悟課文所講的道理,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六、總結深化,拓展延升

1、媽媽的賬單讓小彼得變懂事了,也讓同學們變得更懂事了,讓我們在心中永遠鉻記這份愛的賬單。

2、最後讓我們一起來朗誦《媽媽的愛》這首詩,再次感受媽媽對我們的那份關愛吧。

總結:我們在媽媽的愛裏天天長大,媽媽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愛,我們也應該學會表達對媽媽的愛,我想不僅是在節日裏為她送上一份小禮物,為她朗誦一首小詩,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幫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

在拓展性閲讀中,學生的語言積累量不斷地增加,理解力不斷地增強。這樣,語言和情感就能在廣闊的精神空間產生共鳴。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通過學生自由地説和教師的有機指導,使學生拓展思路、善於表達,為寫好秋天奠定基礎。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有順序地説,有條理地寫。教學難點:把文章寫具體。

教學準備:課前佈置讓學生到大自然中觀察秋天,蒐集秋天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感悟秋天──創設情境,引發真情

1、同學們,我們在第三單元學習了四篇描繪秋天的課文,上節課,你們不但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而且畫了美麗的畫,那你們能説説秋天的特徵嗎?

2、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是個豐收的季節,秋天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樂趣:小夥伴們放風箏的身影、玩耍嬉戲的場面都讓我們回味無窮。秋天裏紅紅的楓葉,金黃的稻田,清涼的秋雨……這麼美麗的秋天,同學們想親眼去看看嗎?(出示課件:秋景)

3、剛才同學們自己描繪了秋天,現在我們又親眼看了看秋天的景象,我相信此時此刻你們心中的秋大一定是五彩斑斕、豐富多彩的吧!你們能借助手中的筆把畫面上的內容寫下來嗎?今天我們的任務是(出示課件: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4、同學們,下面我們就一起先來説説秋天吧!

二、説秋天──拓展思路,展開話題

1.請大家把你心中的秋天講給小組同學聽聽,怎麼想的就怎麼説(小組交流)。2.集體交流。

(1)誰來描繪一下秋天?聽了這位同學描繪的秋天,你們有什麼感受?(你聽得可真認真!是呀,剛才那位同學注意用上了咱們平時課文中積累的詞句來説秋天,他多會學習呀!) 誰再來描繪一下秋天?(他觀察得多仔細呀!不僅説出美麗的景象,還體會到了秋收時人們的喜悦之情。)

(2)師小結:(出示課件:這就説描寫秋天時不僅可以寫秋景,還可以寫秋天裏的人和事,及秋天帶給我們的歡樂。)

三、品秋天──評析習作,交流真情 課件出示:出示範文

四、寫秋天──引導習作,抒發真情

1、、同學們,那怎樣才能寫漂亮秋天的美景呢?(出示課件:寫作的方法)

2、秋天的景色的確很美,那現在就請你提起筆,把你心中的秋天寫下來,怎麼想的就怎麼寫,別忘了用上咱們平時積累的詞句,好嗎?

3、學生寫作。 學生開始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五.小結延伸:同學們,習作是心與心交流的書面表達形式,選擇真實的事例,抒發真實的感情,帶給我們無窮的樂趣。課後,請大家把習作念給家長或同學聽一聽,讓他們評一評,然後根據別人的意見自己改一改。

板書設計:看圖知中心

觀察有順序

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寫作有條理

用上好詞句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通過觀察、比較和猜想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估測意識和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相關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2、難點: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創設情境

教師創設一個生活情境:同學們看,今天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相約要去森林公園玩。路上有座橋,上面寫着:限重1噸。(出示課件)。看到這你想提出什麼問題?

從而引發學生提出問題:“噸”是什麼?限重1噸是什麼意思?小動物們能過橋嗎?……

2、瞭解學習起點

師:關於“噸”的知識,同學們已經有哪些瞭解?指生回答。

(根據幾個班的教學實踐,每班都有少數學生知道:噸是一個很大的質量單位;有大貨車、有的電梯上看到“噸”;還知道1噸等於1000千克……)(出示貨車圖)

3、談話揭題

師:同學們對“噸”的知識有不少的瞭解,那麼“1噸”到底有多重?噸與千克又有什麼關係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噸的認識”

[抓住孩子的“童心”,由孩子們喜愛的小動物去森林公園玩的生活情境導入,激發學習興趣。瞭解學生的認知起點,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確定教學的側重點,做到有的放矢。]

二、新授

(一)親身體驗,建立“1噸”的概念

師:“1噸”到底有多重呢?

1、搬一搬

(1)師提出1袋10千克的大米,向學生介紹。

(2)每組發給1袋10千克的大米,從前往後傳一輪,並説説感受。

(有的學生説輕,有的説重)

(3)讓學生選出一名“大力士”來搬大米。看他一次能搬幾袋這樣的大米。

(學生站着,教師一袋一袋的遞加,直到搬不動。要求其他學生喊“加油”,並認真觀察“大力士”的表現。搬後請“大力士”説説感受。)

(4)想象推算。

讓學生想象如搬2袋、3袋……感覺如何?

引導推算100袋共重10千克乘以100等於1000千克。

1000千克也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2、抱一抱。

(1)同桌互相抱一抱,抱後相互交流各自的體重和感受。

(2)想象:如一起抱2個人、3個人有什麼感覺?

(3)推算:如果按每人25千克計算,小組4個人共重多少千克?

“老師,老師,那我們全班同學加在一起有沒有1噸重啊?”一位高個的男生喊道。這時我抓住時機,先引導推算出40位同學約1噸重,再請全班同學起立(全班只36人),還請一位聽課的老師加上我自己(共約1噸),一起“跳一跳”。(感受一下1噸物體落地的感覺)

3、小組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重量約1噸呢?介紹用字母“T”來表示。

4、舉例説説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重量要用“噸”作單位?為什麼?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什麼時候會用到噸做單位呢?1噸大約等於()頭牛(500千克一頭牛)一桶油100千克()桶水泥50千克()袋?

(1)很多物體重量的總和;(如100袋大米;50桶水等)

[“噸”對孩子們來説是抽象的,通過讓學生搬10千克的大米,抱一抱同桌等實踐活動。讓學生推算、估計、想象。並通過“大力士搬大米”、“全班同學加老師跳一跳”的遊戲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藉助“100袋10千克的大米”、“40位同學的體重”等具體實物幫助學生建立起“噸”的概念表象。在體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推理和想象幫助學生建立“噸”的概念,同時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2)很重的物體的重量;

小熊400千克

小馬300千克

小牛500千克

小鹿100千克

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他們能一起過橋嗎?誰來回答,限重1噸,他們不能一起橋。

(如鯨的體重,大象的體重;厚街標誌的雕塑,海月巖公園的石頭等)

(3)交通工具的載重量;

説一説生活中什麼東西的重量大約是1噸?

師:猜一猜,什麼叫載重量?(最多能承受的重量)如:電梯的載重量大約是1噸;(大約20個大人)一輛卡車的載重量大約是10噸。如果超過這個重量,就是超載,極有可能出危險。汽車超載不僅毀壞地面,還威脅到人身安全,被大家叫做“公路殺手”。因此我們平時坐車是要千萬小心,不要擠車或電梯,萬一超載很危險。

生活中用噸作重量單位的東西有很多,如鋼鐵、水泥、煤等等。

5、填上合適的質量單位

(1)貨車載重4()

(2)明明體重35()

(3)一個雞蛋的重量是50()

(4)我國廣東籍的舉重運動員陳燮霞,在奧運會上以212()的總成績打破奧運會記錄並獲得08年奧運會首面金牌。

(5)虎門港碼頭停泊的一艘貨輪能載重30()

(二)噸的單位換算

噸和千克的關係:師:我們已經知道了1噸=1000千克,你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嗎?(課件出示)

(1)一隻河馬約重那3噸,想一想:3噸=()千克?5噸呢?你是怎麼想的?

(2)一隻大象重約6000千克=()噸你怎麼想?

四、應用

1、把合適的體重與對應的動物連起來。

[利用“噸”知識,結合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2、解決導入時主題畫的問題

(出示畫面並出示每隻動物的體重)

小熊400千克

小馬300千克

小牛500千克

小鹿100千克

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他們能一起過橋嗎?誰來回答,限重1噸,他們不能一起橋。

它們能同時過橋嗎?為什麼?你有什麼方法讓他們過橋嗎?

3、課後延伸(數學日記)

回家,瞭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噸。如果每月少用1噸水,你認為能做到嗎?跟爸爸、媽媽商量一下,可以採取哪些節水的方法?請寫一篇數學日記。

五、總結

師:學了這節課同學們有什麼新的收穫?

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數學日記”能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滲透節約用水的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