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人教九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24W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人教九上(多篇)

九年級語文上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案優質 篇一

1、把握文章觀點,理清文章思路。

2、瞭解駁論文的特點,學習駁論文的寫法

3、揣摩品味語句,體會潑辣、犀利、有力、諷刺意味強、感情色彩濃的語言特點。

4、體會魯迅先生的憂患意識與愛國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民主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

一、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過魯迅先生的不少文章,學過他的小説,看他用無數生動的形象表達他在時代裏的“吶喊”與“彷徨”;學過他的散文,與他一同在失落中“朝花夕拾”,安靜地回憶過往。今天,我們將學習魯迅先生的一篇雜文,看他是如何作為民族鬥士,將手中的筆,變成抨擊敵人的槍。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學習駁論,理清思路

1、初讀課文,找出對方的錯誤觀點,並説説作者是怎樣引出這一觀點的。

明確: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開篇以似乎確鑿的事實為據,用一句話指出了三個階段中“中國人”表現出來的三種不同的態度:盲目驕傲,夜郎自大;盲目崇拜,藉助外援;今不如昔,祈求鬼神。即由自誇到崇洋,到自欺欺人、虛無渺茫的態度變化。因此有人“慨歎”:“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這是論敵的論點。

2、作者為什麼認為它是錯誤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麼?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是什麼?

明確:因為作者認為信“地”信“物”信“國聯”,從來就沒有相信過自己;而現在的求神拜佛,則是在自欺了。以對方的論據推出不同答案,有效地駁掉了對方的論點。作者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論點“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過去和現在的事實都可為證。

3、請結合上述分析簡要梳理本文論證結構。

明確:提出對方的論據論點:

(1)論據:以前信地、信物、信國聯,轉而現在的信神;

(2)論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駁:

(1)失掉的是“他信力”;

(2)發展着“自欺力”。

間接反駁:

(1)論點: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2)論據:從古至今滿懷自信的“中國的脊樑”。

最終結論:自信力的有無……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4、認識本文文體特點。

明確:本文是一篇駁論文。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

【教學提示】

駁論文批駁的方法:

一、駁論點,即反駁對方論點的不真實或錯誤性;

二、駁論據,辯駁論據本身是不成立的或是不切實際的;

三、駁論證,就是通過反駁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係來駁論。

目標導學二:品味富有戰鬥力的語言

1、第一段中,三個副詞“總”“只”“一味”能否互換位置?為什麼?

明確:不能。“總”讓人看到國民黨政府誇耀“地大物博”時的揚揚自得,同時“總”又寫出誇耀者的底氣不足,因為,誇來誇去只能誇這一樣,且唯恐別人不知,這也暗接“只希望着國聯”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時的執着,仰人鼻息之狀躍然紙上;“一味”則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於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願自拔。這三個副詞準確地寫出了國民黨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事實,極富諷刺意味。

2、“他信力”與“自欺力”都是作者自創的詞,作者是怎樣創出這兩個詞的?這兩個詞的使用達到了怎樣的效果?

明確:“自信力”本是《大公報》社評使用的一個字眼,魯迅抓住不放,就着這個字眼起伏翻騰,在“信”的對象、類屬、影響上大做文章,並運用“仿擬”的手法創出“他信力”和“自欺力”這兩個新詞。作者剖析出反動政府本沒有“自信力”而只有“他信力”,繼而聯繫新近求神拜佛鬧劇進一步挖掘出現在正發展“自欺力”,由“自信力”而“他信力”而“自欺力”,析理精警,出語奇崛,使人耳目一新。由於運用“仿擬”修辭造出一字之差的三個詞語,層層深入,步步強化邏輯力量,而且睿智閃爍,妙趣橫生,也增添了辛辣的諷刺鋒芒。

3、文章最後説“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你對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

明確:“狀元宰相”是指統治階級的御用文人,他們的作用只是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變革社會的積極力量,因為他們來自民眾,所以稱“地底下”。

4、揣摩“……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那簡直是誣衊”中“總”“簡直”二詞的表達效果。

明確:“總”寫出當時社會的黑暗程度,並間接謳歌“中國的脊樑”屢挫屢戰的精神。“簡直”表達了作者的激憤之情。

目標導學三:深度解讀文章,體會作者感情

背景資料一: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東北淪陷,但中國國民黨的官僚政客和社會“名人”等,卻在北京等地多次舉行“法會”,祈禱“解救國難”。1934年4月,國民黨的反動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軍閥段祺瑞等,又發起請第九世**喇嘛於4月28日至5月18日,在杭州靈隱寺舉行“時輪金剛法會”,“求佛菩薩來保佑”。還説什麼“今則人心浸浸以衰矣!非仗佛力之加被,未由消此浩劫”。1934年8月27日,當時頗有影響的資產階級報紙《大公報》也發表了《孔子誕辰紀念》的社評,散佈“中國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敗主義論調。

問題:你認為為什麼國民黨會散佈“中國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敗主義論調?

明確:當時資產階級指責中華民族失去了自信力,是為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消極抗戰推卸責任。

背景資料二:在國民黨發表“中國人喪失自信力”的言論後,魯迅先生憑着對社會現狀的洞悉,發出了中國人當自信自強的吶喊。魯迅寫這篇文章之前的一個月,就已經發燒,肺病已相當嚴重。文章寫完之後的兩個多月,他寫了《病後雜談》,還致信楊霽雲,自稱是在敵人和“戰友”的夾攻下的“橫戰”,病情的惡化和精神的壓力,並沒有影響他對世事的熱忱和關注。

問題:結合前面學習過的課文,請你説説魯迅先生是個怎樣的人。

明確: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魯迅是文化戰線上的民族英雄,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

【教學提示】

引領學生感受魯迅的愛國精神,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目標導學四:補充論據

請你舉一個具體的事例來證明中國人從來就不缺少自信力。

示例:20世紀初,徐悲鴻在歐洲留學時,曾碰到一個洋人的挑釁。那個洋人説:“中國人愚昧無知,生來就是當亡國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鴻義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等學習結業時,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一年之後,徐悲鴻的油畫就受到法國藝術家的好評,此後數次競賽,他都得了第一,他的個人畫展,轟動了整個巴黎美術界。這樣令人驚歎的成就,是那個洋人遠遠不能及的。

三、板書設計

可取之處

讓學生補寫論據的環節,啟發學生開動腦筋拓展延伸,這樣無形中既讓學生明白瞭如何圍繞論點寫論據,又激發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不足之處

雖然從整體上注重了學生的自主、合作、交流學習,但是因受文本本身難度的影響,仍有部分學生不能照顧到,對駁論文的特點理解不夠到位。

九年級語文上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案優質 篇二

教材解讀:

《論教養》是一篇議論文。本文透過眾多“有教養”及“無教養”的現象,探究“真正的教養”和“優雅風度”的本質,深入淺出,富有現實意義。作者不泛泛而談,而是從對眾多事例的比較、分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結論。文章行文活潑、靈動,思路清晰,從討論教養本身,到剖析教養的重要表現——“優雅風度”,其中貫穿着作者的基本見解:教養的本質是尊重。

本文作為一篇寫給青少年的“書簡”,是值得中學生一讀的,也值得師生共同探究。這是對青少年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較好的範文。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反覆咀嚼、品味本文中精闢的論斷和格言式的語句,理清文章思路,辨析並學習對比論證和舉例論證的方法。

教學目標:

1、通讀全文,理順文章的論證思路。理解什麼是“真正的教養”和“優雅風度”。

2、理解本文使用的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的作用。

3、明確作者的觀點,學會做一個真正有教養和優雅風度的人。

教學重難點:

重點:1.理解作者的觀點,梳理文章的論證思路。

2、理解本文使用的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的作用。

難點:學習本文舉例論證時舉例加分析的具體論證思路。

教法與學法:

教法:鑑賞品味法:在教學中,要藉助於學生世界觀剛要形成的良好契機,引導學生學習什麼是真正的教養和優雅風度,並用文章的觀點指導學生的言行。

學法:對比閲讀鑑賞法:文章本身就有着許多前後對比之處,如先列舉無教養的例子,再説什麼是真正的教養,這樣引導學生對比閲讀,通過比較得出結論,能更快地理解作者的觀點。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含有預習檢測、問題引領、板書設計、課堂檢測等內容的課件。

學生:課前預習課文;蒐集關於“教養”的名言警句;解決“讀讀寫寫”中的生字讀音和生詞意思。

課時安排:

1課時

探究新課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策略 設計意圖 教師隨筆

一、導入課文,激趣引思。(約3分鐘) 導入法一:(主題導入)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沒有任何東西能比人類的愛更富有智慧、更復雜。她是花叢中最嬌嫩的而又最質樸的、最美麗的和最平凡的花朵,這個花叢的名字叫教養。”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也説過:“教養是有教養的人的第二個太陽。”那麼,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呢?獲得教養的途徑又有哪些?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利哈喬夫的《論教養》一文,一同探討什麼是真正的教養。

導入法二:(背景導入)

曾為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的德米特里•謝爾蓋耶維奇•利哈喬夫是當代最卓越的學者、作家。首先,讓老師來介紹他的著作《善與美書簡》。這些“書簡”沒有具體的收信人,而是面向所有讀者。這本書是寫給年輕人的,旨在告訴他們走善良的道路是最可行的道路,也是一個唯一正確的道路。讀完這本書,讀者就知道他的勸告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面,讓人從中受益。這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信集,是高尚導師的傾心話語,其才華在於循循善誘,擅長跟學生進行推心置腹的交談。《論教養》就選自利哈喬夫的《善與美書簡》。 引述關於教養的名言警句,引出課題,有助於學生直接進入課堂學習環節,有助於學生精力的儘快集中。

通過簡介《善與美書簡》,讓學生大致瞭解了該書的主要內容,同時瞭解了將要學習的這篇文章的內容傾向和讀者羣體,為學生更好地瞭解文章主旨奠定了基礎。

二、初讀課文,暢談感受。(約15分鐘) (一)檢查預習,瞭解常識。

(教師課件出示本文的生字詞,注音處留白,重點詞語的意思處留白。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邊討論邊解決。教師最後點撥,明確。)

1. 給下列加線字注音。

恪守(kè)允諾(nuò)自持(chí)

汲取(jí)扭捏(niē)箴言(zhēn)

貿然(mào)尷尬(gān)涵養(hán)

矯揉造作(jiǎo)絮絮叨叨(xù)

附庸風雅(yōng)

大發雷霆(tíng)彬彬有禮(bīn)

自吹自擂(léi)

2. 解釋下列詞語。

(1)貿然:輕率地,不加考慮地。

(2)彬彬有禮:形容文雅、有禮貌的樣子。彬彬,原意為文質兼備的樣子,後形容文雅。

(3)漠不關心:態度冷淡,毫不關心。漠:冷淡。

(4)隨心所欲:隨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幹什麼就幹什麼。隨,任憑;欲,想要。

(5)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別人的勸告,頑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做。

(6)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噓。擂,打鼓。

(7)矯揉造作:形容過分做作,極不自然。矯,把彎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彎。

(8)附庸風雅:為了裝點門面而結交文人,參加有關文化活動(多含貶義)。

(9)徒有其表:空有其外表,不實在。

(10)隨機應變:隨着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機,時機,形勢。

(11)扭捏作態:具有矯揉造作或誇張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3、組內交流蒐集的相關作者的情況,教師補充。

(課件出示)

作者簡介:

德米特里·利哈喬夫(1906—1999),是20世紀俄羅斯著名的知識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藝理論家。他生於聖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歲時進大學學習人類學與語言學。1938年,入列寧格勒的俄羅斯文學研究所。參加過慘烈的列寧格勒保衞戰。從1946年至1953年,在列寧格勒大學任教授。1971年,被推舉為蘇聯科學院(現俄羅斯科學院)院士。1986年,他開始重新尋找俄羅斯文化之根。蘇聯解體後其地位相當於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為文化大師,他把他的一生都獻給了他的祖國,成為20世紀俄羅斯的知識象徵。

(二)整體感知,初識文本。

(學生初讀課文,圍繞着如下問題,理解文章主要內容。)

1、作者認為教養首先體現在哪裏?

明確:作者認為教養首先體現在家裏。

2、第5—10段主要論述了什麼?這幾段的論述有什麼共同點?

明確:第5—10段主要從反面論述了一個人沒有教養的表現。這幾段的論述都是先假設一個人在外面表現得彬彬有禮,但是在家裏卻表現得不尊重家人。在對比中反映了一個人怎樣做才算有教養。

3、怎樣理解本文的題目

“論教養”中,“論”這個字,確定了文章的議論性質;“教養”是本文的論題,也隱含着文章的論點即“有教養”“真正的教養”等。 檢查預習的環節是為了檢驗學生在課前預習的成效,為教師及時瞭解學情、調整教學重點做好鋪墊。

引導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感知文本,初步梳理文本思路,這樣能給學生一個完整的認知,有助於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把握。

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約20分鐘) (一)再讀課文,梳理結構。

梳理本文的論證思路,劃分結構層次,並概括層意。

(組內合作完成,教師巡視點撥,交流後明確。)

明確:第一部分(1、2):開門見山,引入論題。

第二部分(3—12):先談“無教養”的例子,再談“有教養”的表現,論述什麼是“有教養”。

第一層(3—10):通過假設、對比,列舉了沒有教養的事例。

第二層(11、12):從正面論述什麼是真正的有教養。

第三部分(13—18):通過列舉事例和現象,論證什麼是“優雅風度”。

(二)研讀文本,深層探究。

(以小組交流的形式,圍繞如下問題展開討論,深度研究文本。)

1、第二部分先談“無教養”的例子,再談“有教養”的表現,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明確:這樣對比起來寫,有利於突顯什麼是真正的有教養。尤其在列舉了大量事例和現象後,讓讀者在對比中瞭解了“有教養”是一個怎樣的表現。

2、文中作者由論述“教養”轉向論述“風度”,它們二者之間有什麼內在聯繫?

明確:教養是風度的基礎,風度是教養的外在表現形式。

3、作者在論述“風度”時的論證思路是怎樣的?

首先由談論“風度”的書籍談起,提出待人接物的問題,然後批駁錯誤的觀點。接着解説風度的緣起。接着列舉有風度的現象,論述養成優雅風度應遵循的準則。最後得出結論:必須以尊重的態度對待別人,才能保持優雅的舉止。

(三)賞析語句,重點探究。

(教師引導學生反覆誦讀下面的語句,然後結合文章的主旨和前後語句的關係理解重點詞語或語句的表達效果。小組討論,班內交流。)

品味亮點詞語:

(1)品味“切記不要互相妨礙”中加線詞語的作用。

明確:“切記”是務必牢記的意思。這裏既是一種警告,又是在表明自己的觀點。

(2)理解“如果你懂得了這一點,再加上幾分隨機應變的智慧,那麼風度就會自動來到你的身邊”中加線詞語的表達效果。

明確:“如果……再加上……那麼……”這一組關聯詞語表明了句子前後的邏輯關係,也恰當地論述了“風度”怎樣才會得來。

(3)“假如一個人已經進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關愛看作理所當然的事情,與此同時卻看不到父母也需要關愛和幫助,那麼同樣不能説他是個有教養的人。”這一句中的關聯詞語起着怎樣的作用?

明確:“假如……那麼……”構成了一組假設複句。這裏表明這種現象是假設的,不一定真實存在;通過假設起因,推理得出假設的結論,符合人們的思維;映射某種社會現象,讓個別有類似現象的人覺醒。 此環節的三個步驟是層層深入的,即由整體到局部認知文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梳理文章的思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互補,充分調動每一名學生參與課堂、獨立思考、表達見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四、對照梳理,積累運用。(約7分鐘) (一)探究主旨

1. 舉例説明本文主要的論證方法。

明確:(1)舉例論證。本文的第5—10段、第17段都進行了集中舉例論述。第5—10段集中列舉了“無教養”的例子,第17段集中列舉了“優雅風度”的具體表現。這些例子都鮮活地證明了怎樣才是真正的教養和優雅風度。

(2)對比論證。本文多處使用了對比論證方法。第5—10段每一段都是通過假設、對比,列舉了沒有教養的表現,體現了沒有教養的具體指向。第二部分的前兩層先談“無教養”的例子,再談“有教養”的表現,這樣對比起來,更能體現真正的教養。

2、説説本文的主要內容。

明確:本文透過眾多“有教養”及“無教養”的現象,探究“真正的教養”和“優雅風度”的本質,對眾多事例進行了比較、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結論,讓我們瞭解了什麼是真正的教養和優雅風度,指導我們努力做一個有教養的人。

(二)拓展延伸

結合自身實際,談談怎樣做才算是有教養。

(小組內交流,講時需結合自己的例子。一名學生講完後,其他學生再評價、補充。)

(三)師生總結

(學生先談收穫,教師再補充。)

本文行文活潑、靈動,思路清晰,從討論教養本身,到剖析教養的重要表現——“優雅風度”,其中貫穿着作者的基本見解:教養的本質是尊重。作為一篇寫給青少年的“書簡”,文中既有探討問題的邏輯和推論,又有大量生動的事例。加上精闢的觀點和格言式的句子,引人深思,值得反覆咀嚼、品味。尤其本文所闡述的道理更值得每一位學生學習,從而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和與別人的交往中做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 此環節主要引導學生理解本文的主旨,並引導學生談談對“有教養”的認知,讓學生真正認識到怎樣做才算是有教養。

板書設計:

第一部分(1、2):開門見山,引入論題。

8、論教養第二部分(3—12):先談“無教養”的例子,再談“有教養”的表現,論述什麼是“有教養”。

第三部分(13—18):通過列舉事例和現象,論證什麼是“優雅風度”。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人教九上 篇三

一、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層含義。

2.學習寫駁論文的方法。

3.體會魯迅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

二、教學重點:

1.熟讀課文,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層含義。

2.學習寫駁論文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3.體會魯迅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

四、教學過程:

1.導入: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第18課,同學們都進行了預習,這幾個詞請幾位同學談談自己的理解。

2.理解駁論:

師:理解了“自信力”“他信力”“自欺力”的具體含義,我們就可以更好的理解《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具體寫法。

師:老師板書: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這是一個陳述句,怎麼讀一讀。加上“嗎”的具體意思是什麼?“中國人”沒有失掉自信力。

師:在文中“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是誰的觀點,他是怎麼論證的。“中國人”沒有失掉自信力。作者又是怎樣論證的。

師:根據註釋提供的背景,國民黨反動勢力的觀點和作者的觀點相悖,你認為誰的對?為什麼?怎麼讀?

師:怎樣理解“中國的脊樑”?

生:脊樑在人身上,撐起了一個人。對一個國家而言,它能撐起一個國家的命運。

師:這是敵方的論據信“地”信“物”,後來信“國聯”,這是敵方的論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對方的論證成立,敵方就是對的?請同學們跳讀課文第三到五自然段。

生:用直接批駁對方的論證來批駁敵方的觀點的。

師:闡述一下你的理由,先生反駁的是什麼樣的論據?

師:先前信“地”信“物”,後來信“國聯”,和自信有什麼關係呢?

生:他們都沒有相信過自己。

師:什麼叫“自信”?

生:就是相信自己。

師:那麼,反動政府相信自己了嗎?

生:沒有。

師:是啊,信“地”信“物”信“國聯”,都沒有相信過自己,那怎麼能説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呢,而且,當時“地”還有嗎?

生:沒有了。

師:那“物”呢?也被日本帝國主義掠走了。再看“國聯”,“國聯”當時幫不幫我們中國?

生:不幫。

師:從哪裏可以看出來?

生:124頁的課後註釋2中可以看出來。

師:你看書很仔細。信“國聯”有沒有用啊?

生:沒有用的。

師:信“地”信“物”信“國聯”,都不是信自己啊,那能説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呢?他們失掉的是什麼?

生:是“他信力”。

師:文章中原稿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文章,但是在發表的時候,國民黨書報檢查機關刪掉了,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生:掩蓋內心的頹廢、迷惘、不自信,祈求與神靈的庇佑。也就是自欺欺人。

師:他們在文中的形象是怎樣的,也就是第一段中的“我們”?

3、體會情感

師:在國家迷惘,歷史黑暗之際,就是有魯迅這樣的民族脊樑,能帶給我們以信心,指明我們奮鬥的方向。

生:齊讀文章第9段,最後一句話。

師:怎麼理解“地底下”。

生:中國當時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革命力量。

師:自信力是我們民族的精神財富,且看今日之中華民族自信力。

4、總結

通過這節課學習,我們深深的感受到了魯迅先生身上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力,先生用他尖鋭犀利的語言,無情的抨擊了當時反動政府的悲觀論調,用他飽含深情的筆觸告訴世人,我們中華民族永遠充滿自信力。

5、板書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魯迅

直接駁論證

間接駁論點

6、作業

《同步訓練》課後練習部分

九年級語文上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案優質 篇四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誦讀詩歌,感受本詩的節奏。

2、分析作者筆下的形象,把握詩歌的象徵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3、領悟作者在詩歌中表達出的熾熱而深沉的愛國情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土地,萬物生靈的根基。曾有人掠奪它而對它百般蹂躪,曾有人捍衞它而為它披肝瀝膽。在它的脊樑上演繹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膚上烙印着多少眷戀情結。誰不鍾愛自己的土地?誰不愛戀大地母親?讓我們深情吟唱詩人艾青的《我愛這土地》,一起去感受詩人澎湃着的靈魂。

二、教學新課

作者簡介:艾青(1910—1996),原名蔣正涵,號海澄,浙江金華人,著名詩人。其早期詩風格渾厚質樸,調子深沉憂鬱。抗戰時期的詩作,格調昂揚。新中國成立後,作品思想更趨成熟,感情深沉,富於哲理,以“悲哀的詩人”自稱。主要詩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在中國新詩發展史上,艾青是繼郭沫若、聞一多等人之後又一位推動一代詩風,併產生重大影響的詩人。

寫作背景:本詩寫於抗戰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軍連續攻佔了華北、華東、華南的廣大地區,所到之處瘋狂肆虐,妄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國人民奮起反抗,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滿懷對祖國深沉的愛和對侵略者切齒的恨,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詩。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詩歌,劃分詩歌節奏。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着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着/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颳着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温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

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教學提示】

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詩歌並劃分節奏,在朗讀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2、請同學們聽朗讀示範,用心感受,並用文中的詞語概括詩歌的感情基調。

明確:深沉。

3、請同學們結合本文寫作背景,説説該如何理解文本中的“深沉”一詞。

明確:1938年10月,武漢失守,作為詩人的艾青,親見了自己生存的土地被侵略者肆意踐踏的過程,懷着對侵略者的痛恨與對家國的熱愛寫下了這首詩。因此,“深沉”一詞中既包含着對這片土地深切的喜愛,又包含着對這片土地遭受兵燹之災的沉痛。

4、請同學們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其“深沉”的特點。

目標導學三:分析詩歌意象,理解意象的象徵意義

1、探究:詩歌運用了哪些意象?它們是如何從常見的實景變為意象的?

明確:“土地”:土地是實寫的腳下的“土地”,但它同時是民族精神的象徵,是中華文明的象徵,也是祖國命運的象徵。因此,這裏的“土地”,不再是單純的客觀景物,而是貫注了作者主觀情感的“意象”。

“河流”與“風”:“河流”與“風”本是常見之景,但是“河流”的前面加上了“永遠洶湧着”和“悲憤”兩個修飾語,“風”前面加上了“無止息地吹颳着的”和“激怒”兩個修飾語,如此,“河流”“風”便不只表現了實景,更把悲憤和激怒的人民為了挽救土地的那種不屈不撓、前仆後繼、奮力抗爭的革命鬥爭,形象地表現了出來,這兩種外在的純景物也就變成了含有作者主觀情思的“意象”。

“黎明”:這個意象表明作者堅信在人民風起雲湧的鬥爭中必將迎來曙光,迎來勝利。

【教學提示】

意象:即寓“意”之“象”,指詩歌中熔鑄了詩人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對“意象”概念的把握。

2、意象是融合了主觀情感的客觀之景,本文的意象除了表達出作者的感情,更具有深刻的象徵意義。請你説説上述意象分別象徵着什麼。

意象

象徵意義

土地

繁衍着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

河流、風

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

黎明

對光明的嚮往和希望

【教學提示】

象徵:當我們可以用一個具體的事物來代表一個抽象的事物,並且前者是後者意義的載體,是後者精神的呈現時,就可以説前者是後者的象徵。

3、作者為何選取上述意象?你能模仿作者,創造合適的意象來表達這深沉的情感嗎?

明確:作者所表達的主題是熱愛中華民族,熱愛自己的家國。因此,選用“土地”意象象徵自己的家國最為適宜。“河流”“風”“黎明”等景象組合在一起,就是一幅大地的畫卷,已有動盪之勢,當作者再配以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修飾語,它們便更加鮮活地組織在一起,具有了深刻的象徵意義。也可以嘗試用其他的意象,如“那滂沱不絕的沉重雨滴”等。

【學法指導】

學生可大膽嘗試,模仿艾青的寫詩手法,自選景象作為表達情感的意象。

4、詩中“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的“鳥”是一個怎樣的形象?作者為何要將自己假設為鳥?如何理解這隻鳥用嘶啞的喉嚨歌唱至死,最後“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

明確:這是一隻願意將生命耗盡,將全身投入土地的懷抱,與它所摯愛的土地融為一體的鳥。作者將自己假設為鳥,借鳥兒與土地的關係來展開全詩的藝術境界,使詩的整體構架顯得巧妙自然,渾然一體。而假設為鳥後,一開篇便説“用嘶啞的喉嚨歌唱”,本來,鳥聲是優美清脆的,不存在“嘶啞”的聲音,但當時悲壯的時代氛圍(抗戰初期)、作者特殊的個性與氣質以及作者特殊的表達需要,共同作用於鳥兒,使其變成了以嘶啞喉嚨歌唱的悲涼意象,以此表現出作者對土地的愛是如此執着、堅貞和頑強。

目標導學四:賞析作品,把握詩歌藝術特色

1、這首詩在結構上共分兩節,請簡要説説兩節詩歌各有什麼特點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

明確:詩的第一節是從虛擬的視角,即從鳥兒的視角去想象,去表現鳥兒對土地的忠誠與摯愛,顯得形象含蓄;第二節卻換成實寫的視角,即從作者自我的視角去實寫自己“常含淚水的眼睛”,傾訴自己對土地的“深沉”之愛,是直抒胸臆。這樣,虛境和實境的結合與對應,構築了全詩內在完整的藝術空間;結果與原因的關聯與對照,又構成了支撐全詩的內在邏輯結構。此外,從手法特點上看,第一節用的是比,是想象的境界;第二節則是直抒胸臆的寫實。全詩由前面蒙太奇鏡頭式的畫面暗示轉到了後面作者的直接指點,以一個強有力的情感抒發結束了全篇,從而把注意力引到一個濃郁的情感氛圍中,再一次感受到作者對土地的忠貞與摯愛。

2、探究:本詩多次出現助詞“的”,這樣寫會不會顯得詩歌拖泥帶水,沖淡了詩味?請就此談談你的理解。

明確:詩人為求詩句簡練並富有詩意美,在寫詩時往往忌用或少用助詞“的”,即便是自由詩創作,“的”字多次出現,也會顯得拖泥帶水,沖淡了詩味。艾青則不然,他不僅不避諱這個助詞“的”,還巧妙地運用一系列“的”字組成的長句來抒發纏綿而深沉的感情,喜歡在所描寫的對象前面加上大量的修飾語,以展現對象的神采風貌,形成一種特殊的立體感和雕塑感,這也正是艾青詩作不同於其他詩作的一個重要特色。

三、板書設計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的:

1、瞭解駁論文的特點,學習駁論文的寫法。

2、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層含義。

3、體會魯迅先生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民主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學重點:

1、體會魯迅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

2、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層含義。

教學難點:

學習文章的寫作技巧。

教學時數:兩課時

第課時

教學步驟:

、導入:

二十世紀的中國人應該是幸福,自豪的,因為我們的國家強大了,生活富裕了。然而,70多年前的中國是怎樣的面貌呢?那時的中國人又是怎樣的精神狀態呢?當時,有位思想的巨人,頑強的戰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這切,次次振臂吶喊,次次衝鋒陷陣——他,就是魯迅先生。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篇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看看我們能從中得到什麼新的啟發。

本文是篇駁論文。這種文體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從廣義上來看,這又是篇雜文,雜文短小精悍、寫法靈活。魯迅的雜文有“投槍”“匕首”之喻,由此也可以體現出魯迅雜文的風格。

本文收入《且介亭雜文》,屬魯迅後期雜文。

二、授新:

1、掌握字詞。

搽(chá)玄虛(xuán)省悟(xǐng)渺茫(miǎo)誆騙(kuāng)

2、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什麼?作者為什麼認為它是錯誤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麼?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是什麼?

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因為信“地”信“物”信“國聯”,從來就沒有相信過自己;而現在的求神拜佛,則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中國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因為有過去和現在的事實為證。

3、文中反覆承認“是事實”“也是事實”“卻也是事實”,與後文的批判有什麼關係?

先確認敵論據的真實性,但這真實的論據不能證明其論點,為後文的駁論證奠定基礎。

4、“失掉了他信力,就會疑,個轉身,也許能夠只相信了自己,倒是條新生路。”這裏的“新生路”指什麼?

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號召全國民眾團結起來抗日救亡。

5、文章如何駁論證的?

(1)自誇“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並非“自信”。

(2)希望國聯是“他信”不是“自信”。

(3)求神拜佛是“自欺”。

這些批駁證明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發展着“自欺力”。説明敵方的論據不能證明其論點。這就是批駁的突破口”。

三、小結

四、佈置作業:

參照課後練習自讀課文。

第二課時

、複習鞏固

二、授新:

繼續分析課文

1、作者怎麼證明正面論點的?

作者歷數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作為事實論據證明他們都是沒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

2、“中國的脊樑”指什麼人?為什麼他們的犧牲不能為“大家”所知道?作者為什麼讚揚他們“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中國的脊樑”是指腳踏實地地為民族的進步而奮鬥的人們,他們是使中國挺立起來的“脊樑”,他們往往來自下層或代表着廣大民眾的利益。

由於中國長期的專制奴役統治,近代以來的許多社會變革多缺乏對廣大民眾的宣傳發動,這樣來,對於為他們的自由尊嚴而犧牲的先驅者,他們多半表現出“看客”的心態。

這是比喻的説法。這些沒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是中國的主流,是中國的希望。

3、作者“這類的人們”指的是誰?

指堅持抗戰和民族解放的人們。

4、“狀元宰相”、“地底下”的含義分別是什麼?

“狀元宰相”是指統治階級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指變革社會的積極力量,因為它來自民眾,故稱“地底下”,在當時,這股力量指中國共產黨。

5、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號起什麼作用?

起諷刺否定的作用。

6、“中國的脊樑”在當時有什麼意義?

當時國民黨到處散佈悲觀論調,廣大民眾也因“中國的脊樑”的總被摧殘、被抹殺而看不到光明。魯迅反覆讚揚“中國的脊樑”,可以鼓舞鬥志,增強中國人的自信力。

三、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學習了駁論文的種寫作方法,理解了魯迅關於“中國人自信力”的闡述,“中國的脊樑”在當時的社會曾大大鼓舞國人的士氣,在今天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同時,魯迅雜文的語言技巧和諷刺手法的運用也極大地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四、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二。

2、預習《智取生辰綱》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案 篇六

學習要點〔一〕

一、導入:

有人説,新世紀的第一年——XX年是“中國年”,申奧成功、加人wto、國足出線等等,喜事不斷,中國人感到從未有過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國是怎樣的面貌呢?那時的中國人又是怎樣的精神狀態呢?當時,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頑強的戰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這一切,一次次振臂吶喊、一次次衝鋒陷陣——他,就是魯迅先生。

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一篇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看看我們能從中得到什麼新的啟發,學習怎樣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解題

本文是一篇駁論文。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從廣義上來看,這又是一篇雜文,雜文短小精悍、寫法靈活。魯迅的雜文有“投槍”“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窺見魯迅雜文風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雜文》,屬魯迅後期雜文。魯迅寫這篇文章之前的一個月,就發燒,“自覺肋痛”,肺病已相當嚴重。文章寫完之後的兩個多月,寫了《病後雜談》,還致信楊霽雲,自稱是在敵人和“戰友”的夾攻下的“橫戰”。可是,健康的惡化和精神的壓力,並沒有影響他對世事的熱忱關注。

本文寫於“九一八”事變三週年之後。中國近代本來就國運積弱、屢遭欺侮,“九一八”事變又在許多中國人心中投下失敗的陰影,國內悲觀論調一時甚囂塵上,當時資產階級報紙《大公報》發表社論,指責中華民族失去了自信力,為國民黨反動政府推卸責任。然而魯迅卻憑着對社會現狀的洞悉,發出中國人當自信自強的吶喊,指出中國有充滿自信力的人存在着,他們是中華民族的筋骨和脊樑,實在難能可貴。

課題《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聚焦當時社會的熱點問題,把要談的對象——“中國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嗎”直接放在標題上,能引起讀者的思考和閲讀慾望。再則,它以這種問句的形式出現,懸而不論,這是很巧妙的。若用陳述句或反問句,則太直白,沒有張力;而現在的標題既有對錯誤論調的反詰,又有對己方觀點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眾的關切和詢問……而這幾方面內容又是交織在一起的,這就使標題內涵非常豐富。魯迅向來擅長在標題上做足文章,這篇也是一樣。

三、研習課文

1、讀準下列加紅字的字音,並理解下列各字詞的含義。

搽 玄虛 省悟 自欺欺人

渺茫 脊樑 誆騙 懷古傷今

2、思考:

(1)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什麼?作者為什麼認為它是錯誤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麼?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是什麼?

明確: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因為信“地”信“物”信“國聯”,從來就沒有相信過自己;而現在的求神拜佛,則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中國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因為有過去和現在的事實為證。

(2)作者既然認為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為什麼還要一再承認對方説的都是“事實”?

明確:首先承認對方説的是事實,但通過分析事實後,發現對方要説的其實不是自信力的問題,這樣,對方的觀點就不存在了。

這是駁論的一種方式,由真實存在的依據推導出錯誤的結論,從而證明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指出對方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不成立,這是駁論證。它欲擒故縱,先“抬”後“貶”,好像抖包袱,吊起讀者的胃口, 達到諷刺的效果。

要駁論證,關鍵要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因為對方或因為己方利益或因為認識上的侷限,往往用事實掩蓋了真相,這就需要作者能撥亂反正。因此駁論證比駁論點、駁論據更能體現智慧的力量。

(3)“中國的脊樑”指什麼人?為什麼他們的犧牲不能為“大家”所知道?

明確:“中國的脊樑”是指腳踏實地地為民族的進步而奮鬥的人們,他們是使中國挺立起來的“脊樑”,他們往往來自下層或代表着廣大民眾的利益。但由於中國長期的專制奴役統治,“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值,至多不過是奴隸”(《燈下漫筆》),許多事情自然無權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來的許多社會變革多缺乏對廣大民眾的宣傳發動,這樣一來,對於為他們的自由尊嚴而犧牲的先驅者,他們多半表現出“看客”的心態,不能知道在某種程度上演化成不願知道了。對於這一點,文中雖然沒有提到,但結合當時的社會現狀,不能説沒有這個因素。

(4)“狀元宰相”、“地底下”的含義分別是什麼?

明確:“狀元宰相”是指統治階級的御用文人;魯迅曾評述御用文人“他的幫法,是在血案中而沒有血跡,也沒有血腥氣”,他們的功能就是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變革社會的積極力量,因為它來自民眾,故稱“地底下”,在當時,這股力量指中國共產黨。他説:“那切切實實,足踏在地上,為這現在中國人的生存而流血奮鬥者,我得引以為同志,是自引以為榮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狀元宰相”、“地底下”相對比,可看出魯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3、欣賞品味

(1)揣摩第1段話,三個副詞“總”、“只”、“一味”能否互換位置?為什麼?

明確:不能。“總”讓人看到國民黨政府誇耀“地大物博”時的洋洋自得,同時“總”又寫出誇耀者的底氣不足,因為,誇來誇去只能誇這一樣,且惟恐別人不知,這也暗接“只求國聯”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時的“執著”,仰人鼻息之狀躍然紙上;“一味”則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於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願自拔。這三個副詞準確地寫出了國民黨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事實”,極富諷刺意味。

(2)揣摩下列加紅字詞的表達效果:

……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那簡直就是誣衊。

明確:“總”寫出當時社會的黑暗程度,並間接謳歌“中國的脊樑”屢挫屢戰的精神。“簡直”表達了作者的激憤之情。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學習要點〔二〕

關於駁論文:

駁論文,是就一定的事件或問題發表議論,反駁片面的、錯誤的甚至反動的見解或主張,從而表明自己正確的見解和主張。

駁論文大致分為兩個部分,即“駁”與“立”,在駁斥對方錯誤觀點的基礎上,建立起自己正確的觀點。“駁”是“立”的前提,批駁對方的要點在於抓住“突破口”。尋找對方論點,論據或論證過程中的薄弱環節,揭示謬誤,從而立論。“立”是“駁”水到渠成的結果,也是“駁”的必然要求,它也可以在駁論的過程中漸漸形成,但是立論的觀點一定要鮮明。

駁論文批駁對方觀點的方式有三種:一是直接批駁對方的論點;二是通過批駁對方的論據來駁倒對方的論點;三是通過批駁對方的論證來駁倒對方的論點。所有批駁的方式的最終目的都是駁倒對方的論點。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的作者,是同學們熟悉的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他的雜文、小説、散文、詩歌等都收在《魯迅全集》裏,小説集有《吶喊》、《仿徨》等。

關於本文題目:

“九一八”以後,日寇加緊侵略我國,國土日益淪喪。國民黨反動政府於1934年派親日分子黃郛乞求和平,遭到日本公使的拒絕。日軍深入華北,悲觀失望的氣氛籠罩着上層社會。當時資產階級報紙《大公報》發表社論,指責中華民族失去了自信力,為國民黨反動政府推卸責任。針對這一觀點,魯迅先生特地在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我國東北三省三週年以後的一星期,以此為題作文章,指出:有充滿自信力的人存在,他們是中華民族的筋骨和脊樑。

學習駁論文,首先要學會識別謬論,能夠看出它錯在哪裏,為什麼會錯。學習作者準確抓住批駁的“突破口”的方法。另外還應明確,作者不論是駁論據還是駁論證,其目的都是要駁倒對方的論點。論據或論證站不住腳,論點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學習課文首先通讀全文,掃清文字障礙,理清文章作者思路,理解文章內容。

一、字

1、讀準字的音

玄虛 渺茫 誆騙 慨歎

誣衊 脂粉 倘若 抹殺

2、給多音字注音並組詞

僕┍________( ) 省┍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舍┍________( ) 為┍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3、區分形似字

┍樑________( ) ┍慨________( )

┕粱________( ) ┕概________( )

┍誆________( ) ┍抹________( )

┕框________( ) ┕沫________( )

二、詞

1、結合文章內容解釋詞語

自 誇:自己誇耀自己。

自 欺:自己欺騙自己。

自 信:自己相信自己。

玄 虛:用使人迷惑的形式來掩蓋真相的欺騙手段。

慨 歎:有所感觸而歎息。

渺 茫:因沒有把握而難以預期。

誆 騙:説謊話騙人。

摧 殘:使身體、精神等蒙受嚴重損失。

懷古傷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傷今天的事情。

為民請命:替老百姓向掌權的人請求解除他們的痛苦,保全他們的性命。也指替老百姓説話。

前仆後繼:前面的人倒下,後面的人繼續跟上去。形容英勇奮鬥,不怕犧牲。

自欺欺人:既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不足為據:不值得當作根據。

2、積累

地大物博 自欺欺人 前仆後繼

慨歎 渺茫 誣衊

學習本文內容,思考以下問題。

1、本篇駁論的“突破口”是什麼?它又是怎樣批駁的?

駁論性的文章,是善於尋找批駁的“突破口”,所謂“突破口”,就是對方謬論的薄弱環節,抓住了它,就能擊中要害。本文開頭部分樹好了靶子,而且是先擺謬論論據,後襬謬論觀點,這樣的安排,有利於在反駁謬論時使敵論的薄弱之(批駁的突破口)更明顯。

接着作者順“中國人失掉自信力”的思路歸謬,剖析了對方論據的虛偽性和片面性,有力地反駁了論證。作者的批駁層層展開。再以強有力的事實論據:無論是古代,還是今天,我們中國人都有自己的“脊樑”(埋頭苦幹的人,拼命硬幹的人,為民請命的人,捨身求法的人;他們有確信,不自欺,在前仆後繼的戰鬥……),他們,他們有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氣節,這是中國人民的代表,從這些人身上,我們看到了中國人沒有失掉自信力,相反失掉自信力的恰恰是那些賣國求榮、善於偽裝的民族敗類。

2、作者針對有人感慨什麼的錯誤觀點,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駁斥?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是什麼?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中國的“脊樑”們並沒有失掉自信力。

3、文中第8段中“這一類的人們”指的是什麼人?“一部分人”又指的是什麼人?

“這一類的人們”指的是那些埋頭苦幹、拼命硬幹、為民請命、捨身求法的中國的“脊樑”。

“一部分人”指那些認為“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的人。”

4、説説作者在文中所談的“他信力”和“自欺力”分別針對什麼而言。

“那也只能説中國人曾經有過“他信力”,自從對國聯失望之後,便把這他信力都失掉了。”這句話 中的“他信力”是針對喪失自信心後,把希望都寄託在外界的力量。

“中國人現在是在發展着“自欺力。”這句中的“自欺力”是針對連外界的力量都指不上了,就只好 “自欺欺人”了。

5、“從公開的文字上看起來:兩年以前,我們總自誇着“地大物博,”……於是有人慨歎曰: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一句中加點詞語各指什麼?

“公開的文字”指國民黨官方或半官方報紙及書刊上的言論。

“兩年以前”指“九一八”事變日軍佔領了東三省,“一二•八”事變日軍打進了上海。

“有人感歎”的“有人”,指國民黨御用文人,如《大公報》的編輯,也包括一些認識不清的人。

在線測試

1、下列詞語,注音或釋義有誤的一項是( )

a、散(sàn)布:分散到各處。

b、深切(qiè):深刻而切實。

c、一味(wèi):單純地。

d、誆(kuàng)騙:説謊話騙人。

閲讀下面選文,完成文後各題

“自欺”也並非現在的新東西,現在只不過日見其明顯,籠罩了一切罷了。然而,在這籠罩之下,我

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有“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我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後繼的戰鬥,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於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説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於全體,那簡直是誣衊。

要論中國人,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樑。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自欺’,也並非現在的新東西,現在只不過日見其明顯,籠罩了一切罷了。”這句話的意思是:

a、“自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

b、“自欺”的行為是早就有的,只是現在成為社會的主流了。

c、“自欺”的行為是早就有的,原是少數人所具有,只是現在成了所有中國人的行為。

3、下面的語句,運用的修辭手法是( )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

a、比喻 b、排比    c、反覆 d、借代

4、對下面這句話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説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於全體,那簡直是誣衊。

a、“誣衊”的意思是“捏造事實敗壞別人的名譽”。

b、這是個二重複句,第一層是並列關係,第二層是假設關係。

c、這是個假設關係的一重複句。

d、“那簡直是誣衊”充分説明了魯迅肯定中國還是存在着有自信力的人。

5、文中“地底下”的含義是( )

a、指祕密活動的人 b、處於社會底層的勞苦民眾

c、社會底層 d、國民黨統治區的廣大勞苦民眾

參考答案

1、d

解析:“誆”應該讀一聲。

2、b

解析:“自欺欺人”的行為並非中華民族的傳統,也沒有成為現在所有中國人的行為。

3、b

解析:注意辨析常見的修辭方法。

4、c

解析:本句的第一層應該是並列關係。

5、b

解析:b項概括更為全面、具體。

會考解析

閲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後面的問題。

有一天,大約是中秋前的兩三天,掌櫃正在慢慢地結賬,取下粉板,忽然説,“孔乙己長久沒有來了。還欠十九個錢呢!”我才也覺得他的確長久沒有來了。一個喝酒的人説道,“他怎麼會來?……他打折了腿了。”掌櫃説:“哦!”“他總仍舊是偷。這一回,是自己發昏,竟偷到丁舉人家裏去了。他家的東西,偷得的麼?”“後來怎麼樣?”“怎麼樣?先寫服辯,後來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後來呢?”“後來打折了腿了。”“折打了怎樣呢?”“怎樣?……誰曉得?許是死了。”掌櫃也不再問,仍然慢慢地算他的賬。

1、劃分此文段的層次,並説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歸納出本段的中心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題考查學生兩方面的能力:層次劃分和中心思想的歸納。閲讀此段可知:作者通過掌櫃和酒客的對話,側寫孔乙己沒有能來酒店的原因。據此,可將文段分為兩層:“有一天,大約是中秋前……我才覺得他的確長久沒有來了。//一個喝酒的人説道:……”前一層寫“果”——孔乙己沒有來酒店,後一層寫“因”——孔乙己為什麼不能來。透過這一段對話,我們可看出:丁舉人殘忍,孔乙己悲慘,掌櫃、酒客冷漠。據此,歸納此段中心思想就不難了。聯繫全文分析:造成這一切的,不就是那個黑暗腐朽的封建社會嗎?孔乙己是一個讀書人,卻好喝懶做,自命清高,受人欺侮。從這一點説,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是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

課外拓展

挽魯迅聯擷萃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不幸病逝於上海,噩耗傳出,海內外各界人士紛紛撰聯以寄託哀思。蔡元培的輓聯為:“著述最謹嚴,非徒中國小説史;遺言尤沉痛,莫作空頭文學家。”聯語沉穩謹肅,猶如學者摯友。上聯用魯迅名作《中國小説史略》,下聯是魯迅的遺囑。

郭沫若有三幅輓聯,其中一聯曰:“方懸四月,疊墜雙星,東亞西歐同殞淚;飲誦二心,憾於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此聯含義頗深,當時魯迅被譽為“中國的高爾基”,而這兩位文壇巨星僅隔四個月先後殞落,下聯是説自己雖系魯迅知音,卻無一面之緣。

魯迅當時和孫伏園接觸頻繁,二人交往甚密,《阿q正傳》當時就連載於孫伏園任編輯的《晨報》副刊上。魯迅逝世,孫伏園深為悲痛,因以魯迅所著書中及所主編的刊名綴為一聯。聯雲:“踏《莽原》,刈《野草》,《熱風》《奔流》,一生《吶喊》;痛《毀滅》,歎《而已》,《十月》《噩耗》,萬眾《彷徨》。”此聯功力頗厚,堪稱嵌名聯之絕唱。

正當姚克與美國著名記者斯諾在魯迅的指導下,精心編譯《活的中國》一書時,驚悉魯迅逝世噩耗,二人悲痛萬分,合撰輓聯一幅以寄託哀思:“譯著尚未成書,驚聞殞星,中國何人領吶喊?先生已經作右,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聯語貼切生動,既有名著嵌入,又能讚歎結合,其敬仰之情,溢於言表。

1950年10月,在紀念魯迅逝世14週年的茶話會上,陳毅即席撰輓聯一幅,其聯為:“要打叭兒狗,臨死也不寬恕,懂得進退攻守,豈僅文壇闖將;莫作空頭文學家,一生最恨幫閒,敢於嘻笑怒罵,不愧思想權威。”這副幅輓聯鋒芒閃爍,不失武將之儒風,實乃聯中之佳作。

魯迅逝世的噩耗傳到日本,先生在日本的摯友佐藤村夫,甚是悲痛,亦撰聯以寄託哀思,聯語曰:“有名作,有羣眾,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愛錢,不變節,是我導師。”此聯以排比手法,“三有”對“三無”,歌頌了魯迅的偉大功績和高尚情操,切人切事,要言不煩。

在悼念魯迅的輓聯中,最長的一幅要算是先生的弟子唐弢的了,聯語凡70言:“痛不哭,苦不哭,屈辱不哭,今年成何年,四個月前流過兩行淚痕,又誰料這番重為先生濕;言可傳,行可傳,牙眼可傳,斯老真大老,三十年來打出一條血路,待吩咐此責端賴後世肩。”上聯是説高爾基、魯迅先後四個月逝世,作者悲痛難當,下聯是對魯迅戰鬥精神的熱情漚歌。此聯雖長,長而不煩,而又貼切自然。在挽魯迅聯中,感情最為複雜的要算是徐懋庸了。魯迅生前曾和徐懋庸進行過論戰,雖説魯迅曾對徐產生過誤會,亦撰文嚴厲的批評過他,而徐還是深敬魯迅的,因此魯迅逝世,徐的輓聯實在不好寫,其聯為:“敵乎?友乎?唯餘自問;知我?罪我?公已無言。”徐聯連續發問更多地表達了自己當時的複雜心情,亦把自己從尷尬的處境中解脱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