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六年級下冊語文蘇教版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87W

六年級下冊語文蘇教版教案精品多篇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篇一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

《小草和大樹》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1、能用放大鏡等工具對植物進行細緻的觀察,並用圖和文字進行記錄。

2、能分析出某一種植物的典型特點或特徵(包括形狀、顏色、氣味等)。

3、能夠歸納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共同特徵。

4、能根據植物的不同點,採用一定的標準,對植物進行分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能與其他同學交流,找出比較合理的分類方法。

科學知識目標:1、能通過觀察,發現一些植物的主要特徵。

2、能舉例説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點。

3、能感受到地球上的植物種類很豐富。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地球上的第個角落都有生命的蹤跡。它們有的高聳入去,有的體不盈尺;有的剽悍兇猛,有的柔弱温順;有的重達數百噸,有的小到用肉眼難以發現……生命世界是豐富多彩的,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各種各樣的生物吧!

首先我們先説説植物,在地球上生長着各種各樣的植物,有些植物覆蓋在陸地表面,有些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迄今為止。人們已經知道的植物大約有30萬種。今天我們就研究十分普通的植物——小草和大樹。

二、新授

1、比較小草和樹

(1)讓學生分別列舉自己見過的一些小草和大樹的名稱,談談自己是怎樣區分大樹和小草的。

(2)帶領學生在學校內或學校附近觀察認識的小草(蟋蟀草、狗尾草、蘆葦……)和大樹(桃樹、楊樹、梧桐樹……),並及時記錄它們的特徵。收集一些小草帶回教室。

(3)分小組交流自己的記錄,並且概括小草的相同特點和大樹的共同特點。

(4)指導學生閲讀教材第4頁的內容,瞭解植物可以根據莖的特點分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5)看第4頁的插圖,説説圖中的植物哪些屬於草本植物?哪些屬於木本植物?重點指導香蕉這種植物的分類。

(6)列舉日常生活中常見植物(花生、玉米、高粱、柏樹、槐樹、爬山虎、榆樹……),讓學生分類。並相機糾正植株很小的植物一定都是草本植物,高大的植物一定都是木本植物的錯誤觀點。

2、給植物分類

(1)為了更好地認識和研究各種各樣的植物,需要根據植物的特徵,對植物進行分類。下面也讓我們制定標準,給第5頁插圖中的植物分類吧!

(2)先讓我們認識一下這些植物,再仔細觀察它們的特徵。給它們分類。

(3)小組合作學習,按一定的標準給圖中植物分類。並將本組的植物分類標準和結果記錄在書中的表上。

(4)全班交流,並分析全班找出的分類方法,通過比較,推選了出最科學的分類方法並説出理由。

(5)觀察不開花植物,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感受植物世界的豐富多彩。

三、佈置作業

收集當地的植物,並通過書本、上網蒐集植物的有關資料。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2

《跟祖父學詩》

教學目標:

1.學習課後生字,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條理,回答課後問題。體會文中流露出的童真和學詩的樂趣。體會作者與祖父之間的親情。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激發對詩歌的學習和研究興趣。

3.學習作者直白而富有童趣的表達,體會作者圍繞中心選取典型材料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梳理文章條理,回答課後思考題,體會文中流露的童真和學詩的樂趣。激發對古詩的學習興趣。體會作者選取典型材料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初讀全文,讀準生字。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條理,體會小作者的童真與可愛,體會作者在學詩過程中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誦文章一至十段。

一。導入新課:不管學習什麼東西,都要經歷一個過程。有時這個過程是非常有趣的。我們的作家蕭紅把自己小時候學古詩的故事寫了出來。很有趣。看看同學們你們有什麼感覺呢?

二。指名讀全文:

1.聽聽生字的音發準了沒有。

2.把你覺得有趣的地方找出來。

3.有沒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

三。全班交流:

1、交流有趣的句子。讀一讀。

2、提出問題。

3.讀了這片文章,你有什麼感受?

四。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思考:我是怎樣和祖父學詩的?你覺得作者經歷了哪些過程?

(跟着祖父念,基本上就是亂叫。然後讀的好聽的詩就喜歡讀,舉了兩個例子來説明。最後學詩意也是胡猜亂想,流露出童真非常可愛)

五。 細讀文章1----10段:

1.最初作者是怎樣和祖父學詩的?誰能描繪一下作者學詩的情形呢?

2.體會一下“房蓋被你抬走了”是什麼意思?

3.請同學分角色有感情的將這部分讀一讀。也可以講講你的體會。

六,課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文章後半部分,體會作者在學習自己喜歡的詩和學習詩意時的有趣與天真,感受作者的童真與可愛。學習作者選取典型材料寫作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回顧上節課內容:

作者開始學習是出於好奇和好玩,我們看看她是怎樣學的呢?哦,原來是在祖父口口相傳中學習的,她的學習方法就是亂喊亂叫,也不知道其中的意思。

二,那麼作者學習也很挑剔,有喜歡唸的也有不喜歡唸的,看看她喜歡念什麼詩?為什麼喜歡呢?

1.指名讀11—17段。

2.作者喜歡什麼詩?我們也來念念。(指名讀)你們喜歡嗎?

3.下面我們體會一下作者為什麼喜歡呢?

(原來是字音好聽,還有發音很好玩)你們讀到這裏有什麼感受?

(作者通過這個事例寫出了孩童的天真可愛,非常有趣)

4.誰有感情的把這部分讀一讀?(教師指導朗誦)

三。讀到一定的時候,就有新的要求了。祖父開始講意思。那麼小作者明白了詩歌的意思嗎?

指名讀最後一部分。你有什麼感受?

(小作者完全沒有理解意思。只是想着吃的,和憑感覺判斷)這一部分更深入的表現出作者的天真可愛。特別是與爺爺的對話顯得非常真實,非常有趣。誰能讀出這種感情呢?

指名分角色朗誦。教師指導,反覆朗誦。

四。學完了作者學詩的經歷,你覺得真實嗎,有趣嗎?談談你學詩的體會吧?

(全班交流)

五。作者圍繞學古詩選取哪些典型事例呢?總結一下。

小結:文章選取的材料都是為中心服務的,選擇的材料要生動,要準確的表達中心,這樣才能使文章內容集中,表達意思明確。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3

《夏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9個生字。積累好詞佳句。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重點句的含義。想像作者在夏日中午逃避午睡的情景,感受作者對生命世界的熱愛。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積累本課生詞,並學會運用。

2、通過充分的讀,不同形式的讀,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情感,及藴含的意境美。

3、畫出重點詞語,理解課文,體會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命世界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能結合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對自然、對世界、對生命的熱愛。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夏日的午後你們曾經到大自然中去嗎?去觀察過什麼呢?你們有什麼收穫嗎?(全班交流)

2、師:每個人的心裏,都珍藏着許許多多的往事。在作者羅蘭的心裏,夏天的中午會有什麼特別的經歷呢?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全文:

1.請同學們輕聲自由讀全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反饋難讀的生字詞。

3.同學們,當我們在讀這篇課文的時候,一定有一幅幅生動活潑的畫面在你眼前出現。請同學們再次走入課文,靜靜地讀一讀,在作者描寫的畫面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個?説説你的感受。

(同桌交流後全班交流)

4.你印象最深的畫面是什麼?請把相關的自然段讀一讀。

三。理清文章條理。

1.同學們,一幅幅畫面是那麼生動、可愛,讓我們印象深刻。同學們,夏日的午後,人們往往容易睏倦,可是作者呢?他對於午睡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請快速瀏覽課文,勾畫出相關的句子。

2.生反饋:“從小,我就逃避午睡。”

3.作者逃避午睡,相關的句子在文章中反覆出現了幾次,請找出來。想一想,這種感受分別是作者在什麼時候所產生的?

4.根據學生的回答將課文分成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1-14)“我”逃避午睡,享受那充滿生命快樂的後花園的精彩。

第二部分(15-17)成年後,“我”仍逃避午睡,牽掛窗外的自然。

第三部分(18)逃避午睡,是因為“我”對這個世界的熱愛。

過渡:羅蘭的文字如行雲流水,優美流暢;羅蘭的童年如美麗的畫卷,賞來心情舒暢。讓我們走入作者的童年,去感受作者在午後的快樂生活吧!

四。指名讀文章1—3段:

1.兒時的作者是怎樣逃避午睡,跑到園子去的?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文章的1——3自然段,勾畫出相關的詞句。

2.學生反饋:

重點句子的賞析:

“母親總是逼着我午睡,而我,卻常常在母親睡着以後,悄悄地爬起來,輕輕地邁過那一尺高的門檻,經過開着荷花的院子,打開通往後花園的小門,去享受我自己的中午。”

A勾畫出這段話中表示動作的詞語。

B注意作者描寫的動作的疊詞的運用,再現作者逃避午睡時的動作及神態。

(悄悄爬,輕輕邁,經過,打開,享受)

C指導朗讀。

D第三段在這裏起什麼作用?

(是下文的總起)

五、課時小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認真讀書,抓住文中反覆出現的句子,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很好!兒時的作者雖然逃避午睡,可也樂趣無窮。當他悄悄地走到院子裏,享受到怎樣的快樂?下節課,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課學習內容:

1.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的作者雖然逃避午睡,可也樂趣無窮。他到底獲得了哪些快樂呢?這節課,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抓住情趣,賞析畫面。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4——11自然段,你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是什麼呢?從作者的文字背後你讀到了怎樣的情趣?快拿起手中的筆,勾畫一下。

2.學生反饋:(在此部分的反饋時,教師要把握住訓練的重點,詳講“野花圖”“戲蟻圖”和“菜園趣”,而對於其它的畫面則通過以讀帶想的方式略處理。)

A“野花圖“片斷精讀:

“五顏六色的野花,紅的、白的、粉的、藍的、紫的,還有一半粉一半白、一半藍一半紅的。你簡直樹不清它們有多少種顏色!這些花在微風中搖動着,帶着孩子似的嬌羞。”

①指名讀句子,説説你眼前出現了怎樣的情景。

(引導:如果用我們的眼睛去看……如果用我們的鼻子去聞……如果用我們的耳朵去聽……)

②你們是一羣會讀書的孩子,能夠將優美的文字還原到具體的生活情境之中。

③如果能在這個過程中體會作者的情感,這讀書的能力又上了一層。請大家説説自己體會到的情感。

預設:學生抓住描寫顏色的詞語和擬人的句子體會作者快樂的心情。

④如果能把自己體會到的情感,用自己有滋有味的朗讀表現出來,讀書的能力更上了一層。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B“戲蟻圖”片斷精讀:

“我並不欣賞它們那細瘦的模樣,但我欣賞它們的動作,沉着、迅速而有規律。有時,我也擔心它們會迷路,當我看見一隻螞蟻走得太遠的時候,就用一根小草把它輕輕地撥回來。我不知道這樣是否會擾亂了它的工作,耽誤了它完成任務。”

①讀這段話,思考:這段話寫了什麼?(“我”觀看地上的螞蟻。)

②根據上個片斷的學習方法,想像地上一羣螞蟻的忙碌和“我”與之親近的情景。

③讀出作者看螞蟻時的那種專注和逗螞蟻的樂趣。

C“菜園趣“片斷精讀:

“花園的左邊是菜園,種着剛從泥土裏鑽出來的小葱和被一個無形的嘴吹得

越來越肥胖的茄子。可愛的大南瓜,笑呵呵地躺在地上,享受着園中這一片寧靜”①你讀詩,眼前出現了什麼畫卷?

②你愛這寧靜的菜園嗎?用你的聲音表達出來

③作者呢?他愛嗎?那個詞讓你深切的感受到了這種情感?(板書:享受)

④讓我一起享受寧靜的夏午吧!全班齊讀。

3.重點朗讀,體會情感。

歌德曾説,會讀書的人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紙面上的文字,另一隻眼睛看到紙的背後。出示句子:“小時候的夏日中午,總是這樣過去,我從不厭倦那充滿生命快樂的花園。”

①聯繫上文理解“充滿着生命快樂的花園”。

②用相近的詞語來替換“總是”、“從不厭倦”,説説能從中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③聯繫前文“去享受我自己的中午”,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情感。

④讀句子,讀出童年的“我”對快樂的追求,對生命的熱愛。

三、品讀文章15——18自然段,感受作者成年後對午睡的態度。

1.成年後的作者仍不放棄對午後風光的享受。此時的作者又是看到怎樣的情景?又是怎樣的感受呢?指名讀15段。

2.你從中體會到什麼?(體會到作者在大自然中的美妙感受)能讀出來嗎?

3.是啊,在這樣的午後,作者在享受着這樣美麗的景緻,難怪他會説出這樣的句子:(出示句子:“花醒着,草木醒着,風醒着,我也醒着,在夏午的陽光裏。”)

①讀句子,説説這個句子中你最喜歡哪個字?(醒)

②説説喜歡的理由。

③你們對這三個“醒”的描述勾勒出了一幅充滿生命快樂的畫面,那麼“我也醒着”又是什麼意思呢?

④“我也醒着”,這個“醒”的意思是説作者不僅“人”醒着,他的“心”也醒着。你們看,一個看似普通的“醒”字,在羅蘭的筆下竟然運用得這麼神奇,把她的情感表達得如此真切,多麼讓人讚歎!來,讓我們讀讀這個充滿夏日詩意的句子。

4.有感情的自由讀最後三段,你彷彿看到了什麼?(看到作者和大自然都睜大眼睛,共享這美妙時刻。他們似乎心靈相通,他們彼此欣賞。)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了吧。齊讀最後一段。指名有感情的讀最後一段。

四。全文小結:

夏日午後,也許會讓你感到疲倦,可是作者卻在這午後感受到了別樣的美麗。真好。我想,只要有一顆平靜的心,你也會享受到生命的美麗!

五。課後練習

1.摘抄文中的優美文字,積累幾個你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讀一讀《夏午》的原文,你對羅蘭寫這篇文章一定會有更深的感受。利用班級讀書會的時間,與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讀書感悟。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4

《一個這樣的老師》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

2、理解課文中懷特森老師的做法,懂得在學習中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要有科學的懷疑精神。

3、學會“覷、黠、抿”3個會認字和“凱、覷、黠、抿、轎、惕”6個會寫字,掌握“面面相覷、狡黠、抿嘴、小轎車、警惕”等詞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學習中要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要有科學的懷疑精神,用事實,用科學的方法糾正錯誤,堅持真理。

教學難點:理解懷特森老師的做法,並認識到其中的價值。

教學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易讀錯的音:“覷”讀“qù”,不要讀成“xū”或“qū”;“抿”字讀三聲,不能讀成二聲。

﹡易寫錯的字:“覷”字,書寫時,左邊的“虛”字下面的“業”字,最後一筆“橫”改成“提”;“黠”字左邊的“黑”字也有變化;“凱”字右邊的“幾”不要寫成“凡”。

﹡理解字詞:

二、通讀全文,瞭解主要內容。

懷特森老師在第一節科學課上,給“我們”講了一種叫凱蒂旺普斯的動物。第二天測驗,每一個同學的試卷都不及格。老師給“我們”解釋了不及格的原因,並希望“我們”從這件事上學到點什麼。逐漸地“我們”在懷特森老師的課上學會了探索,學會了“新懷疑主義”的學習方法。

三、理清文章層次結構。

第一部分(1——11):懷特森老師給“我們”上課。

第二部分(12——14):懷特森老師給“我們”帶來的影響。

四、默讀全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預設:

1、懷特森老師是一個怎樣的老師?他與別的老師有什麼不一樣?

2、我們測驗不及格的原因是什麼?

3、懷特森老師介紹的“凱蒂旺普斯”哪些地方有疑問?

4、懷特森老師希望我們從這件事上學到點什麼呢?

5、為什麼説上懷特森老師的課,每一節課都是不尋常的探索?

6、“新懷疑主義”指什麼?我們是怎樣學會“新懷疑主義”的?

7、文中兩次提到“正視”有什麼含義?

8、懷特森老師給學生帶來怎樣的影響?

9、“我們”對懷特森老師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

1、上節課我們結識了一位極有個性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你們喜歡他嗎?簡單談談理由。

2、他的學生們對他的認識和理解是逐步加深的,這其中對他的情感也發生過一些轉變,你能從文中找到“我”評價懷特森先生的句子嗎?

3、學生默讀全文,找句子,之後交流。

(1)我心中暗想,這回我遇到一位博學的老師了。——直接評價,表達了對老師的滿意和喜愛;

(2)這種老師算什麼老師?——間接評價,言外之意是他不配做老師,更不是一個好老師,表達了對老師的不滿;[小精靈兒童網站]

(3)我正視着他的眼睛,告訴他:“不,你錯了。”——間接評價,表達對老師的崇拜和敬佩。

4、懷特森先生做了什麼,讓“我們”那麼氣惱?後來怎麼又由衷地對他產生了敬佩之情呢?要解開心中的迷團,就需要我們去認真地讀書,細細地琢磨。

二、深入學習,理解懷特森先生的做法。

1、假如你就是懷特森先生班中的一員,他的哪些做法讓你覺得“這種老師算什麼老師?”讓你們大家那麼氣惱?默讀課文,找到相關內容來回答——

“懷特森先生編造上課內容,有關凱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他編造出來的。這種動物從來沒有存在過。”

“我是完完全全按照懷特森先生所説的寫卻得了個大大的紅叉。測驗不及格。”

“班裏的每個人都沒有及格,如果有一兩個有困難的同學是正常的,但全班都不合格就説明老師的教學有問題了”

“我們試卷的零分是要登記在他的成績記錄簿上的。”

“開始老師的表現讓我們都喜歡上了他,即使都得了零分也沒對老師產生懷疑,可一切都是老師編造的,感覺老師是在捉弄我們。

2、懷特森先生是怎麼對大家進行解釋的?從他的言談話語中你懂得了什麼?出示文字,指讀:

“難道你們沒有想過嗎?既然已經‘絕跡’了,我怎麼可能那麼詳盡地描述它的夜間視力、皮毛的顏色,以及許多根本不存在的現象,還給它起了個可笑的名字,你們竟一點兒也沒有起疑心,這就是你們不及格的原因。”

聽了老師的一席話,你心裏是怎麼想的?——明白了老師為什麼這麼做……

3、經歷了懷特森先生不同尋常的科學課,不僅對老師的認識加深了,情感變化了,還帶給了我們怎樣的變化?——

“新懷疑主義”

循規蹈矩潛心探索

絕對相信書本和持有懷疑態度用事實和科學的方法解決疑問,探索真理

4、這種變化是思想和意識上的巨大轉變,它給帶來的是什麼?——

捍衞真理的勇氣、探索真理的信心、獨立思考的能力、對待學習和生活的態度……

5、大家是從哪感受到的?回到課文當中,把帶給我們這麼多思考和啟迪的語句找出來,好好讀一讀吧!——自讀,指讀,齊讀。

6、當我們能夠對所講的內容產生懷疑,當我們能夠正視着老師們的眼睛,説出自己懷疑的理由,當我們能夠潛心鑽研,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闡述自己的觀點,當我們探索中學習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悦之時,我們一定會想起曾經“捉弄”過我們的懷特森先生,那位與眾不同的老師。在回憶當中,我們感受到了什麼?——

感受到了老師的用心良苦,感受到了老師教學思想的獨特。他是在用一種特別的方式教育我們,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都要有一種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科學的懷疑精神,並要學會用事實,用科學的方法糾正錯誤,堅持真理。

7、因此,當我的鄰居驚訝地説:“那位老師不該這樣捉弄你們”時,我正視着他的眼睛,告訴他:“不,你錯了。”此時此刻,我在説這句話的時候,心裏是一種怎樣的情感?——被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所折服,對老師由衷的崇敬。

請大家帶着這種情感説這句話。

8、學完這篇課文,不僅懷疑精神根植於我們的心中,懷特森先生——這樣一位老師的高大形象,也在我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這就是這篇課文帶給我們的價值。

三、小練筆:選擇其一寫出自己的感受。

1、《我看懷特森先生》

2、《假如我是懷特森先生的學生》

3、《怎樣看待書本和》

4、自擬題目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5

《蒙娜麗莎之約》

教學目標:

1、能認讀“紐約、盧浮宮、交涉、肖像、抿脣、恬靜、矜持、沐浴、襯托、璀璨”等10個詞語;積累“有朝一日、大樣彼岸、耐人尋味、難以捉摸、轉瞬即逝、永不磨滅”等成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圖文對照,抓住重點詞句感受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的魅力受到美的薰陶。(重點)

3、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難點)

教學準備: PPT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創設情境(3分鐘)

二、閲讀學案,明確目標(1分鐘)

三、依據學案,自學課文(23分鐘)

(一)【詩歌誦讀】(15分鐘)

1. 要求學生用多種方式自獨、互讀課文,將課文讀準確,讀流利,讀出感情。

2. 指導朗讀語氣,相機糾正讀音,指導學生理解詞語。

(二)【質疑探究】

【活動一】課文按什麼順序敍述,主要內容是什麼?

【活動二】再讀課文,説説這幅名畫的魅力在哪裏?

【活動三】嘗試當小小解説員或製作資料卡向小組同學介紹這幅名畫。

四、組織交流,規範指導(7分鐘)

五、學情檢測,反饋糾正(5分鐘)

六、學習小結 (1分鐘)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二

《為人民服務》

教學重點:

1、概括能力的培養(歸納各段內容)

2、通讀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

3、能指出文中所用論據和論證方法

一、研讀分析《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1、通讀文章,解決生字詞問題

2、提問:通過通讀全文,請大家歸納一下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各組可相互討論)歸納中心論點的重點在於找出表達作者觀點、態度的關鍵句、主題句,而這些句子又常常和有關聯作用的詞語和設問句等聯繫在一起。一般來説,關鍵句、中心句出現在文章的題目或篇首、篇尾、段首,一段之中出現在段尾的機會也比較多。那麼大家看一下本文的中心論點在哪裏?

第1段最後“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也就是文章的標題就是中心論點。

3、提問:分析第2、3、4段,請大家找出各段的中心句第2段中心句在句尾“惟有對自己人生的責任,每個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來承擔,一絲一毫依靠不了別人”第3段中心句是“對自己的人生的責任心是其餘一切責任心的根源”第4段中心句是“一個不知對自己的人生負有什麼責任的人,他甚至無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責任是什麼”

4、請大家找出文章中為了證明論點所運用的論據和論證方法道理論據:歌德所説的“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論證方法-----舉例論證,在文章的第4段舉的是一位小姐向托爾斯泰請教問題這樣一個例子。

5、概括能力訓練:請大家概括一下3---8自然段內容(讀懂文章每段內容,從整體上把握全篇,進而領會作者的思路)第3段:這種説法適用於一切人,包括皇帝。第4段:皇帝手下的大臣們的人生也是不完滿的。第5段:我輩平頭老百姓的生活也是不完滿的。第6段:知識分子在歷史上難得過幾天好日子,他們的人生也是不完滿的。第7段:生活在新社會中也有不完滿的地方。第8段:“不完滿才是人生”是一個“平民的真理”學生回答學生回答學生歸納並整理全班討論

作業:

一、課後第四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行為也在與時俱進。請舉出一個在今天新形勢在為人民服務的實例,並談談你的感想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全冊教案 篇三

《草原》

教學目標

1.會寫9個生字,重點理解“境界、回味、灑脱、拘束、羞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象,背誦第1自然段。

3.感受內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風光和風土人情,體會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

4.揣摩優美的語句,體會課文表達上的一些特點,學習作者抒發情感的方法。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隨着作家的敍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草原風光與人情的美好。

教學難點:揣摩、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體會表達的方法。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毯、陳、裳”等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草原、線條、柔美、襟飄帶舞、熱乎乎”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清文章結構,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裏再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

4.理解重點詞語和優美語句,感受草原的美好風光。

教學重難點

1.正確讀寫生字詞。

2.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展開想象,再現情境。

3.揣摩、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感受草原的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出示草原圖片,播放背景音樂(如《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引領學生進入草原的氛圍之中。

導語:同學們,有一個地方我特別嚮往,那兒天藍地綠,有奔馳的駿馬和雪白的綿羊。如果你到了那兒呀,一定會被那裏無邊無際的綠色所震撼。你們知道我所説的這個地方是哪裏嗎?對,就是遼闊的大草原。現在,就讓我們用眼睛、用耳朵,去感受一下草原的美吧!

2.出示課題,説説美麗的草原。

預設:學生見了課題,可以讓他們説説最想了解草原的哪些方面。如:草原的景色如何?草原的人們有什麼特點?草原上有哪些風俗?從未見過草原的人來到草原可能會有怎樣的感受?然後再請去過草原的同學結合自己的經歷解答一下。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介紹作者及相關寫作背景。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現代作家,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等職。老舍以市民生活特別是城市貧民的生活與命運為題材,創作了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他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説《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老張的哲學》《二馬》,中篇小説《月牙兒》《我這一輩子》,劇本《茶館》《龍鬚溝》等。這些作品大多語言通俗淺顯,樸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

2.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朗讀時畫出生字新詞,注意讀準生字字音。

3.檢測字詞預習情況。

(1)出示字詞,指名認讀,注意變色的字。教師糾正字音,學生識記生字和詞語。

綠毯境界陳舊鞭子衣裳襟飄帶舞彩虹馬蹄豆腐拘束羞澀摔跤忍心灑脱飛馳微笑勾勒目的地蒙古包好客

◆需注意的字音:

“陳”是前鼻音,“澀”是平舌音,“裳”要讀輕音。注意多音字“勒”“的”“蒙”“好”,可利用查字典的方法進行音義辨別。

◆需注意的字形:

“澀”的右半部上邊是“刃”,不要丟掉一點;“腐”是半包圍結構,不要寫成上下結構;“微”的偏旁是“彳”,不是“亻”。

(2)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結構及筆畫,重點字書寫示範。

◆書寫指導:

[毯]“毛”豎彎鈎要舒展,托住“炎”;“炎”末筆捺變為點。

[虹]“蟲”的“口”略扁,“工”的兩橫上短下長。

[羞]“”撇宜舒展,“醜”略扁。

[微]“彳”的豎從第二撇的中部起筆;“”的橫筆均向右上傾斜;“攵”的末兩筆撇、捺要舒展。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默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抓住關鍵詞句,看看作者是怎樣安排這篇文章的行文線索的,與同學交流。

(2)彙報交流結果,教師及時引導。

概括:這篇文章是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來寫的。首先描繪了一望無際的草原美景,接着又展示了人們歡迎遠方客人和草原聯歡的隆重場面,最後寫把酒話別,直至用“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收束全文。用簡潔的話可概括為:初見草原——迎客——待客——話別。

過渡:課文第1自然段可謂是描繪草原美景的經典之作,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麗風光展現出來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1自然段,邊讀邊想象草原的美景。

2.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其他學生圈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3.交流圈畫的內容,教師結合交流情況點撥理解重點詞語和優美語句。

(課件出示重點語句,教師相機指導。)

(1)那裏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①學生選擇、比較詞語:空氣是那麼(清鮮清新),天空是那麼(明朗晴朗)。“清鮮”更突出“鮮”,可見草原的空氣非常好;“明朗”除了“晴朗”之意,還給人一種明麗、開闊之感。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用詞的生動、準確。

②展示相關圖片,讓學生感受草原的藍天碧野,體會“清鮮”“明朗”的含義,感受作者在此景之下的愉悦心情。

③有感情地讀句子,讀出對草原的讚美之情,體會作者愉悦的心情。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①板書“一碧千里”,解釋詞語:“一”是“全”和“都”的意思,“碧”形容青草很綠,“千里”指草原遼闊無邊,總起來是説整個草原全是碧綠碧綠望不到邊的青草,寫出了草原遼闊、碧綠的特點。

②出示草原“一碧千里”的圖片,讓學生想一想,還可以用哪些四字詞語來表示“綠”(如:鬱鬱葱葱、蒼翠欲滴……),藉機引出“翠色慾流”。

(3)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①重點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慾流”三個詞語。“渲染”和“勾勒”是繪畫用語,“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色彩塗抹畫面,以加強藝術效果;“勾勒”是指用線條畫出輪廓。(教師可分別出示運用“渲染”和“勾勒”繪畫技巧的中國畫進行對比,以加深理解。)“翠色慾流”是指青草鮮嫩,顏色青翠,富有生機。老舍先生將草原比作一幅揮毫潑灑的寫意畫,整個草原猶如巨幅中國畫那樣讓人賞心悦目。

寫法提示:“那些小丘的線條……雲際”是直接描寫草原景色,“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則寫了作者的感受。這裏運用了情景交融的寫法,作者在描寫草原風光時,常常自然流露出感歎讚美之情。上面講解的“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也是類似的寫法。

預設:“情景交融”是本文的主要寫作特點,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通過品讀、吟誦、想象等方法來體會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語言。

③有感情地朗讀句子,想象“翠色慾流”“流入雲際”是怎樣的畫面,指名説一説。

(4)在這境界裏,連駿馬和大牛有時候都靜立不動,好像在回味草原的無限樂趣。

預設:引導學生體會擬人修辭手法的妙處。“回味”即細細地回憶,品味。草原是駿馬和大牛的天然牧場,這裏風光如詩如畫,因此連牛馬都似乎陶醉了,像人一樣在享受和回味。(可指導學生説一説、寫一寫擬人句。)

小結:同學們,通過品讀這些句子,我們彷彿置身於遼闊的大草原之中。我們可反覆地朗讀文中優美的語句,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同時,還要學習其中的一些修辭手法,感受文字表達的優美。如果同學們沒有去過大草原,可以多看看草原的圖片,結合本課文字,展開想象,你一定能感受到草原美麗而獨特的風光。

4.指導背誦第1自然段。

教師:作者在寫這段文字時,從草原的天空寫到天底下一碧千里,這是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從遠處的小丘寫到近處的羊羣、駿馬、大牛,這是按照從遠到近的順序。同學們在背誦時,可以抓住關鍵詞,按照寫作順序來背:(天)空氣——天空——(地)天底下——羊羣——小丘——(感受)這種境界——在這境界裏——。

預設:可採用師生共背、同學互背等方式。若有學生能流利地背誦下來,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背誦,並加以點評。

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穫。

1.教師適當總結教學內容,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

過渡: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感受到了內蒙古大草原的遼闊、碧綠與美麗。在這樣美麗的地方,又生活着怎樣的人呢?他們有着怎樣的生活習慣,又會怎樣迎接與招待老舍先生與他的朋友們呢?下節課我們再一起去看一看。

今天的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生字新詞,朗讀了課文,重點學習了第1自然段,掌握了背誦這一自然段的方法。大家的表現都很不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去過大草原的______和我們分享了他眼中的草原美景,描述得相當生動;________朗讀課文時特別流暢、特別有感情,看來課前預習的時候一定在朗讀上下了一番功夫;________的發言也很有自己的想法,説明他能開動腦筋想辦法。)

2.引導學生交流收穫。

(1)自由交流並積累學習方法。

(2)摘抄、積累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五、作業設計,鞏固提高。

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和藴含的感情。

2.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薰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

3.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

1.感受草原人民的熱情,體會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

2.揣摩優美的語句,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温故知新,導入新課。

1.複習舊知,重温“風光美”。

(1)欣賞草原風光圖片,指名背誦第1自然段。

(2)讓學生簡單説説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寫草原風光美的。

(天空、草地、小丘、羊羣、駿馬、大牛……)

2.教師過渡,導入新課。

過渡:上節課我們已經感受了草原的風光美,但大草原除了景美,這裏的人更美。草原上的人們非常熱情,現在就讓我們再一次來到草原,感受那裏的人情美。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自讀自悟,交流印象。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2—5自然段,教師出示自讀要求,引導學生圈畫重點。

閲讀與思考:用“~~~~~~”畫出你認為寫得好的關於主人迎客、相見、款待、話別的語句,想一想蒙古族人民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小組合作交流,品讀自己找到的語句,説一説蒙古族人民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2.深讀悟情,感受“人情美”。

(1)學生彙報交流結果,説説閲讀後的印象和感受,教師相機提出問題,引發思考。

①如果要用一個詞概括草原人民的特點,你想用什麼詞?(熱情好客)

②作者按照什麼順序寫了哪幾層內容?發揮想象,將它們想象成一幅幅畫面,給每層內容加一個小標題。(這一部分課文,作者按參觀訪問活動的順序寫了四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各是一層意思,它們分別是喜迎遠客圖、主客相見圖、主客聯歡圖、依依話別圖。)

預設:在第一課時,學生已經簡單瞭解了文章的寫作順序和主要內容,這裏要引導學生髮揮想象,把一幕幕情景想象成一幅幅畫面,表達準確即可。

(2)師生共同品讀重點語句。

①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羣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羣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預設:引導學生體會比喻修辭手法的妙處。這句話是寫蒙古族老鄉身着節日盛裝,策馬疾馳,遠迎來客。鮮豔的服飾,飛馳的駿馬,飄舞的衣襟衣帶,作者將眼前所見之景比作彩虹,不僅形似而且神似。(可指導學生説一説、寫一寫比喻句。)

②見到我們,主人們立刻撥轉馬頭,歡呼着,飛馳着,在汽車左右與前面引路。靜寂的草原熱鬧起來:歡呼聲,車聲,馬蹄聲,響成一片。

預設:引導學生想象當時車與馬相遇的情景,讓學生説説,如果他們在現場,會有什麼感受。(熱鬧、熱烈、熱情)

③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

預設:教師示範讀,讀出這句話中的深情厚誼。再請學生讀,引發思考:讀這個句子,大家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看到了不停地握手,聽到了不停的歡笑聲,感受到了蒙古族同胞的純樸和熱情。)

④歌聲似乎比什麼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麼,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如何理解“會心的微笑”?)

明確:主人和賓客間可能語言不通,但是音樂是沒有語言的界限的,友誼是沒有民族的界限的,美妙的歌聲裏傳遞着友愛、理解,大家不用語言交流,也可以感受到,所以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⑤飯後,小夥子們表演套馬、摔跤,姑娘們表演了民族舞蹈。

預設:出示套馬、摔跤、民族舞蹈圖片,讓學生了解蒙古族同胞特有的活動。這些都是蒙古族人民最喜歡的傳統項目,是能騎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族人民力與美的展示。

3.情感昇華,體會蒙古族和漢族人民的深厚情誼。

過渡:夕陽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終有分別的時候,此時作者與朋友們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無際的草原。耳邊,悠揚的蒙古族民歌還在迴響;嘴裏,噴香的奶茶、鮮美的羊肉回味無窮;腦海中,那雄健有力的蒙古族舞蹈依然迴旋不已。主客的手緊握着,握住不散,那真是——依依不捨,難捨難分。(引導學生説出表示捨不得離別的成語。)這正是——(出示課件)“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1)逐字逐句理解。

“何忍別”是指不忍別離;“天涯”,天邊,大地與天空相接的地方,是指蒙古族人民所住的地區,那已經是我國北部的邊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綠色的草原;“話斜陽”是指在夕陽下,在那天涯碧草之上,大家親切地交流着。

(2)學生試着説説整句詩的意思。

(蒙古族和漢族兩族人民情誼很深,哪裏捨得馬上就分別呢?大家站在夕陽下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相互傾訴着惜別之情。)

(3)體會這句詩中藴含的思想感情。

明確:這句話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體現,同時給讀者以回味的餘地。從迎客、聯歡到話別,處處洋溢着“蒙漢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處處都是詩情畫意,所以才讓人流連不已,難分難捨。

預設:可引導學生先逐字逐句理解,再説整句詩的意思,可以分幾個學生來説,也可以只指名一個學生來説。通過近兩個課時的學習,學生應能較好地理解這句詩中所藴含的情感了,但可能還是無法用準確的語言概括出來,所以需要教師有技巧地進行引導。

4.回顧課文,感受熱愛之情。

(1)討論課題: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寫作者的一次訪問活動,為什麼要以“草原”為題呢?

明確:草原是蒙古族同胞的家園,課文前面寫了草原的風光美,後面寫了人情美。風光美和人情美都表現了作者對草原的讚美和依戀,整篇課文都是圍繞着“草原”來展開的,因此以“草原”為題。

(2)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想讀的一個場面進行朗讀,讀出自己的感悟。

小結:《草原》這篇文章要多讀,有感情地讀,讀出其中的美感和情感。在讀的過程中,我們彷彿置身於老舍先生筆下的大草原中,那裏的美無處不在,天美、地美、牛羊美,人美、歌美、舞蹈美……但是老舍先生的這篇文章寫於五六十年前,今天的大草原又是怎樣的呢?如果有機會,希望同學們能親自去大草原看一看,也來寫一篇自己的草原遊記,記得到時候要與大家分享哦!

三、讀寫結合,學有所獲。

過渡:草原是蒙古族人民美麗的家鄉,在每個熱愛家鄉的人的眼裏,家鄉都是最美的。不一定只有遼闊的草原和碧藍的天空才是美的,我們每個人的家鄉都有美麗的風景、美麗的人情。請你仔細想一想,你的家鄉美在哪裏呢?

1.出示小練筆:寫一寫家鄉的某處景物。

要求:100—200字,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用情景交融的寫法。

提示:在《草原》一課中,我們賞析了一些比喻句和擬人句,這兩種修辭手法使句子表達更生動,可以進行借鑑;情景交融則是《草原》的主要寫法,要把寫景和抒情自然地融合到一起,注意抒情的穿插要安排合理,不可太生硬。

2.交流小練筆作品,集體評議。

四、背誦積累,作業設計。

1.背誦課文第1自然段;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豐富積累。

2.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正確讀寫“神聖、悠悠、莊重、儀式、負疚、溜走、介意、追問、荒唐、聲望、割捨、大吃一驚”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與同學討論。謄寫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同學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人對“我”的保護、鼓勵,以和“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學重點】引導同學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保護、鼓勵,以和“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父親和妹妹認為男孩在音樂方面簡直是一個白痴,因為他拉出的小夜曲聽起來就像是鋸牀腿的聲音,可是有一天鋸牀腿的聲音變成了真正的音樂,這究竟緣於何人?讓我們一起走進《唯一的聽眾》。

出示課件,板書:

唯一的(理解詞語)聽眾

2、齊讀課題,質疑: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最想問什麼?

同學們可真會提問題,老師把大家的問題歸納一下,不外乎這兩個:

“唯一的聽眾”是指誰?

“唯一的聽眾”她做了什麼事情?

二、初讀課文

1、那麼,你有什麼好方法解決這兩個問題呢?

(好好地讀讀課文。)

2、下面就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讀的時候也不要忘記想想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同學自由朗讀課文。

3、現在這兩個問題,你能解決了嗎?

⑴ “唯一的聽眾”是指誰?相機板書:老婦人(老教授)

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婦人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文中相關的句子。

交流:()的老婦人。

⑵ “唯一的聽眾”她做了什麼事情?

三、引導同學回憶寫人文章的學習方法

1、我們怎樣學習寫人的文章?(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心理來描寫。)

2、今天我們學習通過語言、行動來了解人物性格:

同學默讀,畫批出寫人物言行的句子,讀一讀。

四、學習通過語言反映人物性格

1、你找到那些句子?

2、指名朗讀。

3、分組討論:從這些話中,你體會到什麼?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4、指名交流:

⑴相機出示課件:

“是我打攪了你嗎?小夥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裏坐一會兒。”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假如不介意我在場,請 繼續吧。”

老人真的耳聾了嗎?為什麼她要這樣説?

(理解詞語)介意。

指導朗讀。

老婦人是在什麼情況下説的。?“我”為什麼要溜走?

(她故意裝聾,是為了讓我練琴時無所顧忌,減輕負擔,鼓足勇氣。這種善意的欺騙是一種真誠的鼓勵。)

這時,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婦人?()的老婦人。

再讀老婦人的話。

⑵出示課件:

“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每天早晨?”

指導朗讀。

是呀,老人的語言如詩一般,他的話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增添了幾份信心,此時此刻,她心裏在想──?

(引導同學體會老人是鼓勵“我”要鍥而不捨地練琴,主動做聽眾,這是對我練習琴技的一種無言的督促。)

⑶你還找到了哪句?

出示課件:“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夥子。”

指導朗讀。

讀了這個句子,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嗎?

想象什麼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什麼?

(引導同學體會老婦人感受到小夥子的進步很快,不時地對他進行肯定,鼓勵他不時努力,繼續練下去。)

5、小結:

我“唯一的聽眾”,她的讚揚鼓舞,是我發奮練習的不竭動力,老教授善於循循善誘,使我愛上了小提琴。這節課,我們從她的話語中,知道了她是一個真誠、無私、可親可敬的慈祥的老婦人。

五、作業

1、請同學們考慮一下,在老人真誠的鼓勵下,“我”的心理、行動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2、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回顧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

二、交流感悟,研讀課文

1、在老人真誠的鼓勵下,“我”的心理、行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⑴老人的鼓勵,給我了信心和力量,很快,我就發覺我變了,家裏人對我的變化,大吃一驚。

⑵有一次,她竟説──引説:

這時,老婦人又在想些什麼呢?

(引導同學體會這是老婦人再次給我信心和力量。)

⑶(出示課件)為什麼我會忘記老人是一個聾子?為什麼我會覺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2、同學們,學到這裏,我們對這個老婦人有了更深的瞭解,現在,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婦人呢?

()的老婦人。

3、此刻,小夥子有多少話想對這位“耳聾”的老婦人説啊!

假如你是小夥子,你會對這位“耳聾”的老婦人説什麼?

同學交流。

指導朗讀,讀了這段話,你能體會到小夥子此刻的心情嗎?(感激、激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結我在學琴的過程中,心理和行動為什麼有這些變化?

5、文中哪些句子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麼?

三、總結課文

1、情感昇華:

“我”,從老婦人這裏,找到了自信,並由此獲得了勝利,能熟練地拉出許多曲子,能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這都要感謝這位慈祥的老婦人,感謝老婦人的熱情鼓勵,感謝老婦人的真誠關愛。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禮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劑,它能使人振奮,它能激人奮進,從而獲得事業的勝利。這也是我們同學要學習的一種精神:懂得鼓勵,懂得協助,懂得關愛。

2、同學們,在你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婦人一樣,一直默默地鼓勵和支持着你的人?(出示課件)

(老師、同學、爸爸、媽媽等……)

3、學到這裏,你有什麼收穫呢?

四、作業

謄寫印象深刻的句子。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 篇五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六年級5班的語文教學工作,班級共有學生60人。本班學生比較活躍、聰明,但基礎差,學習態度不夠不端正。本學期我將和學生多溝通、多交流,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因材施教,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全冊教材分析:

蘇教版國標本國小語文六下閲讀教材共24課,分7個主題單元,分別是“壯麗山川”“正義必勝”“詩文精粹”“探索與發現”“感悟人生”“詠物抒情”“師恩難忘”。另外,7個單元的“練習”中也安排了相應的閲讀內容。本冊教材亦如此前各冊,是《語文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的物化,“課標”的基本精神當然是我們品文的準繩。其次,編輯的預設思路與一線教師的教學反饋,也是解讀本冊教材的重要依據。而作為國小語文教材的壓卷之作,承上啟下,在教材序列中自有其特殊地位和功用,這也是不能忽視的一個考量參數。當我們據此研讀這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會欣喜地發現,本冊閲讀教材均為難得的精品佳作。

三、教學目標

1、學習習慣。

1)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

2)的朗讀方法,培養朗讀的興趣,養成的朗讀、背誦的習慣。

3)培養課外閲讀的興趣,養成勤查字典的習慣。

4)培養專心聽別人講話的習慣;能夠當眾説話,聲音響亮、大方;養成愛護學習用品的習慣

5)學習寫鋼筆字的姿勢和方法,並養成習慣;培養預習課文的習慣。

6)學習寫毛筆字的姿勢和方法,並養成習慣。

7)培養留心觀察的習慣;能夠有選擇地閲讀課外書籍;培養讀書做記號的習慣。

8)培養寫日記的習慣;能夠愛護圖書,並養成習慣。

9)培養作業的習慣;學會使用工具書,並養成習慣。

10)培養修改作文和多種渠道學習語文的習慣。

11)培養勤於蒐集資料和不懂就問的習慣。

12)培養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和在實踐中運用所學語文的習慣。

2、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閲讀學習、普通話。

3、識字寫字。

(1)認讀147個生字。

(2)能夠按筆畫順序默寫生字125個,能夠按字的結構把字書寫端正、寫勻稱。

(3)學習用鋼筆書寫,寫得、端正、整潔。

(4)練習寫毛筆字,知道類型漢字的間架結構及筆畫特點。

4、口語交際。

(1)能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説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

(2)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用普通話説一段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就所聽所讀的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語句完整,意思連貫。

(4)能當眾説話,語句通順,有禮貌。

(5)樂於參加問題,敢於發言,説清楚的意思。

5、閲讀

(1)學習、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並注意默讀的速度。

(3)能語言環境和生活,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4)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5)學習按要求預習課文。能借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疑難問題,養成預習習慣。

(6)能閲讀程度適合的少年兒童讀物,主要內容。

(7)學習瀏覽,知識面,需要蒐集信息。

6、習作。

(1)能用學過的詞語造句。能理順次序錯亂的句子。

(2)學習有順序地細緻地觀察圖畫和事物,寫出文從字順的短文。

(3)能修改有錯誤的句子。

(4)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歎號、冒號、引號、頓號、書名號、省略號,認識破折號。

(5)學習從內容、詞句、標點等修改的作文。學習使用常用的修改符號。

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六

《鄭成功》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把話語轉化成畫面,有感情地朗讀36節。教學目標:

1、通過指導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閲讀實踐活動,感悟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偉大。

2、引導學生重點抓住36段,聯繫上下文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解讀第5節戰鬥畫面。

2、選擇完成一道情景寫話題。

教學課件:

鄭成功彩像(主題音樂)第三節文字三道情景寫話題鄭成功不同時期的塑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導語。

2、齊讀課題。

3、過渡。

二、導讀36節

1、佈置用心讀文,邊讀邊想:從這節文字中能看到哪些畫面?

2、交流,板書:眺望 出征 戰鬥 歡迎

3、導讀第3節。

(1)出示文字:

一天,他登上軍營附近的一座山頭,臨風眺望。

相關鏈接:他望到了 望到了 望到了

(2)指名讀句子,問:什麼叫眺望?他望到了什麼?(聯繫第2節)

(3)追問:鄭成功僅僅是在眺望嗎?(心在牽掛)

(4)出示文字:鄭成功慷慨激昂地寶島台灣!

(5)讓學生劃出慷慨激昂,問:是什麼意思?能把這種語氣讀出來 嗎?(練讀、指讀)

(6)情境描述,聯繫岳飛、戚繼光、吉鴻昌等留下的名句引導學生入情入境。

(7)佈置齊讀。(讀出慷慨激昂)

(8)過渡。

4、導讀第4句。

(1)注意一個詞語瞭望,這時候,鄭成功又瞭望到了什麼?

(2)交流後指導三次齊讀。

A、突出艦隊龐大;

B、僅僅是龐大嗎?突出紀律嚴明;

C、作為讀者,你還體會到了什麼?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3)小結過渡。

5、導讀第5節。

(1)默讀,邊讀邊想:這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

(2)交流:追問:透過英勇這一表象,你還能讀出什麼來?

(哪些詞句可以看出)

(3)指名讀,讀出鄭軍的英勇善戰。

(4)播放錄像。

(5)大聲練讀。

(6)齊讀。

(7)過渡。

6、導讀第6節。

(1)默讀,再聯繫上下文自主選擇完成一道寫話練習題。。

情景2:用幾句話具體描繪台灣同胞歡慶勝利的畫面。

情景3:高山族的弟兄們接過鄭成功送來的犁、耙等農具,眼含熱淚,深情地説: 。

(3)交流。

三、總結

出示鄭成功不同時期的畫像,總結:

同學們,鄭成功的一生雖然是短暫的,但留給後人的卻是恆久的懷念,他用自己的點燃了無數愛國者的熱血;他用自己謙祥播撒着民族共融的種子;

在中華民族的抗爭,鄭成功用言行驕傲地書寫着英雄兩個大字,讓我們永遠銘記住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鄭成功!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 篇七

一、全冊教材分析:

蘇教版國標本國小語文六下閲讀教材共24課,分7個主題單元,分別是“壯麗山川”“正義必勝”“詩文精粹”“探索與發現”“感悟人生”“詠物抒情”“師恩難忘”。另外,7個單元的“練習”中也安排了相應的閲讀內容。本冊教材亦如此前各冊,是《語文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的物化,“課標”的基本精神當然是我們品文的準繩。其次,編輯的預設思路與一線教師的教學反饋,也是解讀本冊教材的重要依據。而作為國小語文教材的壓卷之作,承上啟下,在教材序列中自有其特殊地位和功用,這也是不能忽視的一個考量參數。當我們據此研讀這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會欣喜地發現,本冊閲讀教材均為難得的精品佳作。

二、課標要求:

1、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

(2)繼續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培養朗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朗讀、背誦的習慣。

(3)繼續培養課外閲讀的興趣,養成勤的習慣。

(4)繼續培養專心聽別人講話的習慣;能夠當眾説話,聲音響亮、態度大方;養成愛護學習用品的習慣

(5)繼續學習寫鋼筆字的正確姿勢和方法,並養成習慣;培養預習課文的習慣。

(6)繼續學習寫毛筆字的正確姿勢和方法,並養成習慣。

(7)繼續培養留心觀察的習慣;能夠有選擇地閲讀課外書籍;培養讀書做記號的習慣。

(8)繼續培養寫日記的習慣;能夠做到愛護圖書,並養成習慣。

(9)繼續培養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學會使用工具書,並養成習慣。

(10)繼續培養自己修改作文和通過多種渠道學習語文的習慣。

(11)繼續培養勤於蒐集資料和不懂就問的習慣。

(12)培養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和在實踐中運用所學語文的習慣。

2、漢語拼音。

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閲讀學習、普通話。

3、識字寫字。

(1)準確認讀147個生字。

(2)能夠按筆畫順序正確默寫生字125個,能夠按字的結構把字書寫端正、寫勻稱。

(3)繼續學習用鋼筆書寫,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繼續練習寫毛筆字,知道各種類型漢字的間架結構及筆畫特點。

4、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説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

(2)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用普通話説一段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就所聽所讀的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

(4)能當眾説話,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有禮貌。

(5)樂於參加討論問題,敢於主動發言,説清楚自己的意思。

5、閲讀。

(1)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

(3)能聯繫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4)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5)繼續學習按要求預習課文。能借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初步養成預習的習慣。

(6)能閲讀程度適合的少年兒童讀物,瞭解主要內容。

(7)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信息。

6、作文。

(1)能用學過的部分詞語造。,能理順次序錯亂的句子。

(2)學習有順序、比較細緻地觀察圖畫和事物,寫出文從字順的短文。

(3)能修改錯誤明顯的句子。

(4)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歎號、冒號、引號、頓號、書名號、省略號,認識破折號。

(5)學習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全冊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堅持不懈的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大綱》提出的教學目的之一,也是本套教材的一項主要目標,同時也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本套教材所安排的一系列習慣的培養,對學生們的一生都大有好處,培養學生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有着重要的責任。

目前,學生們已初步養成一些好的習慣,如預習的習慣作筆記的習慣的習慣,但還需要引導學生們長期深入的去堅持還有一些習慣學生做的並不好,如讀寫的姿勢。

本學期安排的習慣訓練——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在實踐中學會運用,無疑會對學生們的語文學習起到促進作用。

總之,培養新的習慣,鞏固已有的好習慣將是本學期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

2、抓好朗讀背誦複述和字詞句的基本功和訓練引導語言積累和運用。

積累和運用是提高學生們語言能力的主要途徑。因此本套教材把引導學生們積累運用語言視為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

編選的課文“語言規範,篇幅短小”,課後始終突出朗讀背誦複述和字詞句訓練;單元練習中常設讀讀背背説話熟記成語等練習。這些安排都是為了積累和運用。

難點:

1、作文教學:

本冊的作文教材與課文配合巧妙從不同的角度實現了讀寫結合。

本冊作文注意聯繫舊知,引導學生在原有的訓練基礎上向更高的層次延伸。

本冊作文安排了多種類型的作文訓練,作為國小階段的最後一冊課本,其作文訓練面廣,有深度,是對全套教材的總結和概括。因此作文教學是本冊教學的一個重點。

2、我班同學的口頭表達能力欠佳,因此説話為難點之一。

3、少數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悟有一定的難度,還應教給方法的指導,以提升學生的閲讀能力。

4、指導學生寫好行楷字,學生初次學寫行楷因此有着一定的難度。

四、學生情況分析

上課時善於動腦,積極發言,平時又樂於幫助同學,學習成績優秀的佔班級總人數的近30%,是這個集體的主體力量。他們學習態度端正,學習習慣較好,團結同學,不僅能較好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還能和後進生結對,解決他們在學習上的困難,但自身的學習主動性還有待加強,競爭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激發。

基礎較差但要求上進的學生有等,他們上課能積極發言,認真完成作業,態度好,但缺乏一定的學習方法及缺少學習毅力,在某種程度上還是不能夠嚴格要求自己。

這五名同學是本學期的培養重點,希望從習慣到最終成績都能有一個明顯的提高。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努力營造民主、和諧、寬鬆的課堂氣氛,學習、領會先進的教育理念,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取長補短,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2.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儘量減少無關緊要的話,提高效率。

3.更多更好地使用談話討論等先進的教學方法,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相互啟迪,活躍思維,活躍課堂氣氛,增大信息量。

4.加強課外閲讀的指導,指導學生做好讀寫筆記,使讀寫的內容更加豐富,形式靈活多加強課外閲讀的指導,指導學生做好讀寫筆記。

5、加強日記的引導,定期評選出優秀的作品在班內展出,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定時的評講一些典型的作品,引導學生在內容上不斷創新,鼓勵有能力的同學踴躍投稿。

6.在課文教學中,切實做好“讀寫結合”。

7.改進習作教學,嘗試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習作,在課堂上即時反饋、修改。

8.注重説話練習創造多種機會使學生得到充分的鍛鍊。

9.利用好寫字課,認真指導“行楷”字的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