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劃【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4.86K

八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劃【精品多篇】

八年級上冊國中生物教學計劃 篇一

新的學期又開始了,今天開始正式上課。23日上午全校教職工會議,下午備課組集體備課,商量了一學期的教學計劃。

這學期的課程內容安排作了較大的調整,一方面是覺得這樣的安排更貼近學生的思維過程,與科學發展的過程更相近;另一方面也是向新課程過渡,先趟一下水。從教師的角度來説,這樣的安排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勞動,無論是教材的處理還是學生用資料都需要重新準備;對於學生來説也可能面臨着困難,三本書被打亂了,每本書的章節也被打亂了。但我們相信,我們的付出會有回報。希望同學們與我們一起努力。

根據計劃,三本書中,將留下《生物工程》以及《生物與環境》兩部分的內容到高三。但在計劃中沒有安排月考,如果繼續執行月考的話,那麼《微生物》也將留到高三。

時間

課時內容

第1周

(2.25—29)

第3節 人體的穩態

第1課時:一、內環境與ph穩態

第2課時:二、水、鹽平衡調節

第3課時:三、血糖平衡與調節(1)

第2周

(3.3—3.7)

第1課時:三、血糖平衡與調節(2)

第2課時:四、體温調節

第3課時:四、免疫(1)

第3周

(3.10—14)

第1課時:四、免疫(2)

第2課時:四、免疫(3)

第4節 植物激素調節

第3課時:第4節植物激素調節(1)

第4周

(3.17—21)

第1課時:第4節植物激素調節(2)

單元 生命的延續第1章 生物的生殖與發育

第2課時:第1節生殖的類型

第3課時:第2節植物的個體發育

第5周

(3.24—28)

第1課時:第3節動物的個體發育

第2章 孟德爾遺傳定律

第2課時:第1節分離定律(1)

第3課時:第1節分離定律(2)

第6周

(3.31—4.4)

第1課時:第1節分離定律(3)

第2課時:自由組合定律(1)

第3課時:自由組合定律(2)

第7周

(4.7—11)

第3章遺傳的細胞學基礎

第1課時:第1節減數分裂與受精作用(1)

第2課時:第1節減數分裂與受精作用(2)

第3課時:第1節減數分裂與受精作用(3)

第8周

(4.14—18)

第1課時:第2節減數分裂過程中基因的行為變化(1)

第2課時:第2節減數分裂過程中基因的行為變化(2)

第3課時:第3節細胞質遺傳

第9周

(4.21—25)

第1課時:第4節遺傳定律的應用(1)

第2課時:第4節遺傳定律的應用(2)

第3課時:機動

第10周

(4.28—5.2)

期會考試

第11周

(5.5—5.9)

第1課時:期中試卷分析(1)

第2課時:期中試卷分析(2)

第4章遺傳的分子學基礎

第3課時:第1節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1)

第12周

(5.12—16)

第1課時:第1節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2)

第2課時:實驗

第3課時:第2節 dna的結構和複製(1)

第13周

(5.19—25)

第1課時:第2節 dna的結構和複製(2)

第2課時:第3節基因與基因的結構(1)

第3課時:第3節基因與基因的結構(2)

第14周

(5.26—5.30)

第1課時:第4節基因對性狀的控制(1)

第2課時:第4節基因對性狀的控制(2)

第3課時:第4節基因對性狀的控制(3)

第15周

(6.2—6)

第5章 生物的變異

第1課時:第1節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1)

第2課時:第1節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2)

第3課時:第2節染色體變異

第16周

(6.9—13)

第1課時:第3節變異與育種

第2課時:第4節變異與優生

第6章 生物的進化

第3課時:第1節自然選擇學説

第17周

(6.16—20)

第1課時:第2節現代生物進化理論(1)

單元 微生物

第2課時:第1節微生物的類羣

第3課時:第2節微生物的營養、代謝與生長(1)

第18周

(6.23—27)

第1課時:第2節微生物的營養、代謝與生長(2)

第2課時:第2節微生物的營養、代謝與生長(3)

第3課時:第2節微生物的營養、代謝與生長(4)

第19周

(6.30—7.4)

複習考試

第20周

(7.7—11)

複習考試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計劃 篇二

一、指導思想

在認真學習和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基礎上,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 本站…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內容:

本學期講授蘇教版生物八年級上冊教材。內容包括三個單元:生物的生殖發育和遺傳、動物的行為好運動、健康地生活。

三、常規落實:

1、備課:備課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和保證。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要做到步聚齊全、層次分明、先周備課、節節備課、數量充足。逐步探索落實學校提出的“雙思、三環、六步”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備課標。生物課標是教學的依據,深入領會新課標的理念,以便指導日常的教學。

(2)備教材。在掌握新課標理念的基礎上,通讀全冊教材,深入鑽研教材,廣泛閲讀有關參考材料,瞭解教材的編寫意圖和知識結構,掌握教材的科學性、思想性、系統性,分析把握好重點、難點。

(3)備習題。對要求學生做的練習題、作業題,都要認真設置。實驗實習的擬定教具,課前要實習操作,掌握操作規程,保證實驗實習效果。

(4)備學生。深入瞭解學生實際,切實按照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水平和實際接受能力,確定教學起點、教學進度、深度和教學方法。要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況、知識基礎、智能水平、學習習慣,根據所講授的知識,準確地預見到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和發生的錯誤,準備相應的措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把政治思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與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

(5)備教法。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認真組織教材,圍繞重點,確定能調動學生積極性、易突破難點、達到教學目的的最優教學方法。要認真研究技能形成與訓練教學之間的關係和規律,還要把教學方法的改革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作為重點,並準備好各種教學課件、直觀教具、實驗器材、儀器設備等。

(6)備學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的責任不但在於教,而更在於教學生學,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方法因素,通過創設合適的情景,啟發學生多角度、多層次深入思考和探索,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掌握終身受益的東西----學習方法。

2、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上好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必須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本學期要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探索落實學校提出的“雙思、三環、六步”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針對具體情況創造性地運用教學規律,貫徹教學原則和要求,正確運用教學方法,有效地控制教學過程,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從實際出發,靈活的圍繞教學目的組織教學,正確處理教書與育人、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積極探索、總結和推行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有利於提高學生素質和形成綜合職業能力的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和課堂結構,激發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勇於實踐的能力。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做到“堂堂清““週週清““月月清“,實現教學的最優化。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展智力,提高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

3、作業與輔導:作業與輔導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是進行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根據實際需要適量佈置作業,認真進行輔導。佈置作業目的明確。作業設計要符合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有利於學生鞏固和加深理解所學知識,掌握和提高專業技能、技巧。作業難度適宜、份量適當。作業內容能找準關鍵,具有啟發性、典型性、針對性和代表性。要指導學生先複習後做作業,養成獨立思考、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認真檢查、批改作業,做到快收、快批、快發、快評。作業批改以檢查教學效果,發現教學中的問題為目的,作業可採用全批全改、重點批改、當面批改、相互檢查批改、小組(或全班)交流等形式,講求實效。在批改作業時有錯要標記,批語體現鼓勵性原則,富有激勵作用和指導意義,每次都署批改日期。

單元檢測講評後要補做滿分卷。每次單元檢測卷都要再收起來集中存放,到階段複習的時候再發給學生作為重要的複習資料。

五、教研工作:

1、及時進行業務學習,併發至自己的博客。

2、加強對計算機技術應用的學習,努力豐富自己教學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課水平和課堂效果。

3、積極參加學校和上級部門組織的各種業務學習和科研活動,爭取能發表1~2篇教學論文。

4、教學反思要做到及時,真實,實效,準確地反饋教學中的收穫與不足,以期對自己的教學有一定的借鑑作用。每週發佈一個精品教學案例。

5、學困生轉化工作。學期初定出名單和措施,學期末對轉化結果作出反思。本學期至少轉化好一名學困生。

六、教學進度

另見教學進度表。因為八年級要進行結業考試,儘量加快進度。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計劃篇三

一、指導思想

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面向全體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逐漸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合作和探究過程中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步養成學生熱愛自然、關注生命、關注社會發展的責任感。在此基礎上,發現並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

二、教學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學》(八年級上冊)課程的學習,逐步實現以下發展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動物的主要類羣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徵。

2、瞭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係。

3、瞭解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

4、通過活動體驗生物的分類是根據不同生物的形態結構特徵上的相似程度來進行的。

5、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如:進行“飼養和觀察蚯蚓”、“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製作甜酒”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活動。

6、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如:進行生物學相關信息資料的查詢和收集。

過程與方法:

1、期初“三個一”:訂一個奮鬥目標、找一個互助夥伴、提一條教學建議。採取“目標激勵、同伴互助、師生共勉”的教學策略,增強主動性,密切合作性,促進師生共同成長、可持續發展。

2、每堂“三個一”:提一個學科問題、記一個知識結構、出一份測試試題。着意培養學生的問題能力、歸納能力和自我檢測能力,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儘可能讓渡給學生。

3、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如:

(1)問題導向法。指導學生按照“生物有哪些形態結構特徵?如何適應環境?與人類的關係如何?”等基本問題自主學習、自主解答、自主測試、自主反饋,輔以同伴互助和教師點評,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2)實驗探究法。讓學生進一步熟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實驗操作)--得出結論--表達交流”的科學探究的方法流程。

(3)理論聯繫實際法。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所遇到的生物學現象,提升學習興趣,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4)識圖學習法。新教材圖文並茂,形象直觀,可讀性強。引導學生學會看圖、讀圖,可以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直觀把握和理解記憶。

(5)比較法和歸納法。引導學生通過對知識的比較和歸納,找出知識之間內在聯繫,理順知識脈絡,形成知識結構,加深理解記憶。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

2、瞭解生物科學技術在人們生產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實踐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投身生物科技的熱情以及促進社會進步的使命感。

3、瞭解科學技術在促進人類進步的同時,往往帶來人們預想不到的負面影響,認識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善用可以為人類造福,濫用則會貽害無窮,確立全面的技術觀和價值觀。

三、學情分析

一方面,經過七年級一個學年的學習,學生對生物學知識有了初步的瞭解,對生物學習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具備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識、生物實驗技能和實踐操作能力,不少同學還對生物學有着濃厚的興趣,為八年級的生物教學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不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仍然存在目標不明確、自制力不強、主動性不足等問題,具體表現是學習習慣懶散、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作業馬虎,好奇心有餘而自覺性不足,學習成績存在兩極分化的趨勢。

因此,從本學期開始,在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加強課堂調控的同時,要注意加強學習思想引導、學習方法指導,特別是學習過程和效果的監控,不僅要讓學生態度端正、學習得法,還要促使學生養成及時鞏固、持之以恆的良好習慣,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明顯的進步,學習成績有大面積的提高。

四、教材分析

八年級上冊《生物學》內容包括: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共五章,第六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共三章。教材的編寫注重從生活實踐出發,內容編排圖文並茂,有較強的可讀性;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注重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本冊書的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與七年級的《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同為《生物圈》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圈的多樣性及其保護》離不開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人、動物、細菌和真菌等有機組成部分的和諧共存,前後內容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要要注意類別知識的橫向對比,又要注意結構知識的縱向梳理,還要注意基本知識的多向遷移,搭建過渡橋樑、構建知識網絡,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會貫通。

五、基本措施:

1、備課標、備教材。認真鑽研新課標和教材,明確教學要求,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本單元本節課在整冊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識的內在聯繫和規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同時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於教學過程之中。

2、備學生。深入瞭解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能力水平,充分估計學生接受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問題。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

3、備教法、備學法。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瞄準教學目標,靈活採取自學指導法、談話法、演示法、實驗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手段,不斷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根據教學內容不同,指導學生採用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實驗探究法、小組討論法、問題發現法、檢測反饋法,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提高課堂實效。

4、備作業。注意控制好隨堂練習和課後作業的量,結合考點、突出重點、精選習題,把握好訓練的質,除了少數課後實踐性的作業之外,其他知識性書面作業儘可能當堂完成、當堂批改、及時反饋,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作業的效果。

5、備教學流程。精細設計教學流程,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為學生自主學習做好引領,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提問,注意知識教學、分組實驗和實踐活動相結合,加強對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計劃 篇三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提高學生綜合成績為重點,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為突破口。

二、學生情況分析:

生物知識、現象與人類密切相聯,學生對生物現象產生疑問多, 但學生通過一學年對生物學的學習,對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已具備一定的實驗能力,大部分對本科的學習興趣濃厚。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中學習的第五單元,是整個國中二年級生物所要掌握的一個重要單元。其中涉及的內容廣,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多。

第一章至第三章內容,主要涉及動物的分類以及這些動物的運動和行為。其中重點在第三章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這一章節強調了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重點闡述了動物與人類生活得關係。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講解了在生物圈中扮演了分解者的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通過這兩個章節的學習,使學生對我們生存的環境更加熟悉,同時也更加了解在我們生存的環境中很多渺小的東西往往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單元認識生物的多樣性,是中學生必備的生物學基礎知識,是其行為的基礎之一,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是其認識和行動的必然結果。作為一個現代公民,應當理解每種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並且應當身體力行。因此,第六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在本冊教材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他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總結、回顧和發展,是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現代公民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行為,同時,為學生的持續發展,由自然人轉變為社會人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四、教材重點、難點

重點:

1、各種動物的適應性特徵

2、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

3、生物多樣性的內涵

難點:

1、運動的結構基礎和形成機制

2、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3、根據生物特徵進行分類

五、主要措施:

1、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改進教法,加強課堂教學

(1)注重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2)組織好學生進行討論學習並提高其質量

(3)督促學生做好當堂知識的背誦與記憶。

3、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

(1)指導學生理論聯繫實際

在新教材的教學中,讓學生掌握生物學學習方法,對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養有很大作用。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所遇到的生物學現象,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2)比較、歸納學習法:

通過對知識的比較歸納,可找出知識之間內在聯繫,使知識間的關係更明瞭。

4、精心採取先進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好白板教學。

5、精心組織和策劃好課堂教案。

6、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做到課堂質量高效率。

7、認真批改作業,從中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8、培養優生,轉化後進生。

八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劃 篇四

教學目標:

1、嘗試根據植物和動物的特徵進行分類

2、列舉植物和動物的主要類羣。

3、在嘗試分類活動中,對動物和植物的主要類羣的有關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體驗分類的基本方法。

4、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樹立分類意識,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動物的情感。

5、掌握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

6、明確“種”是最基本單位,同時生物的親緣關係是最密切的。

7、概述生物分類的依據和意義。

8、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與人溝通合作形成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通過展示與評價,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情景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9、通過對本節學習,繼續培養學生唯物辯證觀點及參與意識和實踐能力;通過學生對圖片的觀察及教師的介紹,培養學生愛護生靈、愛護地球的情感。

10、瞭解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及其原因,並能舉例説明。

11、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合作等能力。

12、關注我國珍稀動植物,增進愛護生物的情感,形成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參與意識和公民意識。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通過梳理所學的生物知識,學習生物分類方法。

2、引導學生在嘗試分類的活動中,體驗分類的基本方法。

3、説出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

4、概述生物分類的依據和意義。

5、説出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

6、組織學生對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的闡述。

7、瞭解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2、分析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提高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

8、增進愛護生物的情感,培養多種能力。

課時安排:

參照學期計劃

學情分析 篇五

一方面,經過七年級一個學年的學習,學生對生物學知識有了初步的瞭解,對生物學習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具備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識、生物實驗技能和實踐操作能力,不少同學還對生物學有着濃厚的興趣,為八年級的生物教學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不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仍然存在目標不明確、自制力不強、主動性不足等問題,具體表現是學習習慣懶散、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作業馬虎,好奇心有餘而自覺性不足,學習成績存在兩極分化的趨勢。

因此,從本學期開始,在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加強課堂調控的同時,要注意加強學習思想引導、學習方法指導,特別是學習過程和效果的監控,不僅要讓學生態度端正、學習得法,還要促使學生養成及時鞏固、持之以恆的良好習慣,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明顯的進步,學習成績有大面積的提高。

八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劃 篇六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從生物科學的形成和發展 來看,生物實驗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實驗對於提高生物教學質量,全面落實培養科學素養的目標,具有其他教學內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新的課程理念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落實和實施,都離不開生物實驗。為了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為更好地實施實驗教學,現做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小組的協作精神。讓學生通過現象觀察事物的本質,從而認識和揭示自然科學規律,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識,切實讓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

二、實驗目的

1、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2、使學生有親身經歷和體驗同時能夠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三、教學要求

1、演示實驗必須按大綱要求開足,教師在課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實驗。

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使學生能夠獲得感性的認識和驗證,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若有條件可改成分組實驗,增強學生的切身體驗。

2、學生分組實驗,也要按教學大綱的要求把學生實驗全部開齊。對於學生實驗,若能當堂看清實驗結果的須在實驗室裏教師指導下進行,教師監督學生對每個實驗達到操作規範、熟練的程度;培養他們濃厚的生物學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實驗課的教學方法

實驗課教學應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設備條件等因素,採取探究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多動腦、多思考,鍛鍊自己能找到一些新方法、新步驟;在講授理論知識時,最好讓學生通過實驗的方法去歸納出這些知識,這樣做重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思路與方法;加強能力的培養和知識的遷移,有利於充分發揮其科學思維和想象力。

五、實驗教學的準備工作

1、制定出本學期實驗教學進度計劃,並寫明實驗目錄,寫明實驗的日期、班級、節次、名稱,教學中按計劃安排實驗。

2、任課教師須將實驗通知單提前送交實驗室,實驗教師必須將每個實驗用到的儀器、藥品以及其他有關事宜提前準備好,做到有備無患。

六、將德育工作滲透於教學中

1、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明確相互協助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在實

驗過程中團結合作的精神。

2、要教育學生遵守實驗規則,愛護財務,節約用水、電、藥品,從而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

3、要求學生嚴格認真的按照實驗要求來操作,細心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嚴謹的科學態度。

4、培養學生井然有序的工作習慣。實驗結束後,把儀器放回原處,整理好實驗台,填寫好實驗記錄。

六、實驗教學進度表

(一)分組實驗與探究:

1、飼養和觀察蚯蚓(第二週)

2、動物的繞道取食(課外探究)(第四周)

3、螞蟻的通訊(課外探究)(第五週)

4、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課外探究)(第七週)

(二)演示實驗

1、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模型)(第一週)

2、觀察魚口和鰓蓋後緣是否同時張開、閉合(第一週)

3、家兔解剖(標本)(第二週)

4、鴿解剖(標本)(第三週)

5、觀察蝗蟲模型(第四周)

6、人體解剖模型(示骨骼)(第五週)

7、人體解剖模型(示肌肉)(第五週)

8、發酵實驗(第十週)

八年級上冊國中生物教學計劃 篇七

一、教學目標

經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學》(七年級下冊)課程的學習,學生將在以下幾方面得到發展:

知識:

(1)初步獲得生物圈中人類的起源和發展的基本知識。

(2)獲得有關人體結構功能、生理以及衞生保健的知識,促進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3)明白生物科學技術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及其可能產生的影響。

本事:

(1)正確使用生物學實驗中常用的工具和儀器,具備必須的實驗操作本事。

(2)進一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課內外的圖文資料及其他信息設計實驗的本事。

(3)利用科學的一般探究方法發展合作本事、實踐本事和創新本事。

(4)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分析和解決某些生活、生產或社會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瞭解人類與所生存的生物圈之間的關係,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2)樂於探索生命的奧祕,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必須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3)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構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4)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衞生習慣,確立進取、健康的生活態度。

二、教學要求: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激發學習興趣;生動的語言,激發學習興趣;情感教育,激發學習興趣;精心誘導、強化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2、突出學科特點。配齊儀器、標本、掛圖、模型、等必要的生物教學用品,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做好演示實驗,完成學生實驗,到達培養學生本事之目的。

3、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把錄音、錄像、投影、幻燈、多煤體等教學手段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

4、要提高教學水平。在語言、板書和操作等方面到達規範、準確和熟練。

5、考試備考要做到:

(1)注重基礎

(2)聯繫實際

(3)重視實驗

(4)反映現代性

(5)加強學科基本觀點教育。要加強考試題型訓練。

①單項選擇題②填充題③識圖作答題④簡答題。

實驗題分解在以上四種題型之中。

三、主要措施:

1、鼓勵學生自我觀察、思考、提問,並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2、注意課內外活動的結合。打破課堂內外的約束,有計劃地安排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的活動,包括必要的調查、訪問、參觀等,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保證活動的落實,並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於交流。

3、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學生不一樣的學習需要。

4、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5、倡導探究性學習。

6、滲透“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

7、加強和完善生物學實驗教學。

8、備課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景,真正體現“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以問題研究為手段,以個性質量為目標”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想聽並聽懂。

9、幫忙學生確定恰當的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構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

10、管好班級的紀律和秩序,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

四、學生情景分析:

七年級學生正處於對人體生理和性問題產生好奇的青春期階段,對於本學期生物學學習資料興趣比較濃厚,但農村學生生性較害羞,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青春期的性知識。

八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劃 篇八

興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如果要讓學生感興趣,教師就要飽含情感。編輯了最新一年--20xx八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劃,歡迎閲讀!

一、指導思想

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面向全體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逐漸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合作和探究過程中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步養成學生熱愛自然、關注生命、關注社會發展的責任感。在此基礎上,發現並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

二、教學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學》(八年級上冊)課程的學習,逐步實現以下發展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動物的主要類羣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徵。

2、瞭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係。

3、瞭解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

4、通過活動體驗生物的分類是根據不同生物的形態結構特徵上的相似程度來進行的。

5、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如:進行“飼養和觀察蚯蚓”、“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製作甜酒”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活動。

6、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如:進行生物學相關信息資料的查詢和收集。

過程與方法:

1、期初“三個一”:訂一個奮鬥目標、找一個互助夥伴、提一條教學建議。採取“目標激勵、同伴互助、師生共勉”的教學策略,增強主動性,密切合作性,促進師生共同成長、可持續發展。

2、每堂“三個一”:提一個學科問題、記一個知識結構、出一份測試試題。着意培養學生的問題能力、歸納能力和自我檢測能力,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儘可能讓渡給學生。

3、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如:

(1)問題導向法。指導學生按照“生物有哪些形態結構特徵?如何適應環境?與人類的關係如何?”等基本問題自主學習、自主解答、自主測試、自主反饋,輔以同伴互助和教師點評,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2)實驗探究法。讓學生進一步熟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實驗操作)——得出結論——表達交流”的科學探究的方法流程。

(3)理論聯繫實際法。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所遇到的生物學現象,提升學習興趣,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4)識圖學習法。新教材圖文並茂,形象直觀,可讀性強。引導學生學會看圖、讀圖,可以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直觀把握和理解記憶。

(5)比較法和歸納法。引導學生通過對知識的比較和歸納,找出知識之間內在聯繫,理順知識脈絡,形成知識結構,加深理解記憶。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

2、瞭解生物科學技術在人們生產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實踐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投身生物科技的熱情以及促進社會進步的使命感。

3、瞭解科學技術在促進人類進步的同時,往往帶來人們預想不到的負面影響,認識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善用可以為人類造福,濫用則會貽害無窮,確立全面的技術觀和價值觀。

三、學情分析

一方面,經過七年級一個學年的學習,學生對生物學知識有了初步的瞭解,對生物學習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具備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識、生物實驗技能和實踐操作能力,不少同學還對生物學有着濃厚的興趣,為八年級的生物教學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不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仍然存在目標不明確、自制力不強、主動性不足等問題,具體表現是學習習慣懶散、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作業馬虎,好奇心有餘而自覺性不足,學習成績存在兩極分化的趨勢。

因此,從本學期開始,在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加強課堂調控的同時,要注意加強學習思想引導、學習方法指導,特別是學習過 程和效果的監控,不僅要讓學生態度端正、學習得法,還要促使學生養成及時鞏固、持之以恆的良好習慣,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明顯的進步,學習成績有大面積的提高。

四、教材分析

八年級上冊《生物學》內容包括: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共五章,第六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共三章。教材的編寫注重從生活實踐出發,內容編排圖文並茂,有較強的可讀性;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注重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本冊書的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與七年級的《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同為《生物圈》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圈的多樣性及其保護》離不開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人、動物、細菌和真菌等有機組成部分的和諧共存,前後內容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要要注意類別知識的橫向對比,又要注意結構知識的縱向梳理,還要注意基本知識的多向遷移,搭建過渡橋樑、構建知識網絡,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會貫通。

五、基本措施:

1、備課標、備教材。認真鑽研新課標和教材,明確教學要求,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本單元本節課在整冊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識的內在聯繫和規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同時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於教學過程。

2、備學生。深入瞭解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能力水平,充分估計學生接受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問題。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

3、備教法、備學法。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瞄準教學目標,靈活採取自學指導法、談話法、演示法、實驗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手段,不斷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根據教學內容不同,指導學生採用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實驗探究法、小組討論法、問題發現法、檢測反饋法,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提高課堂實效。

4、備作業。注意控制好隨堂練習和課後作業的量,結合考點、突出重點、精選習題,把握好訓練的質,除了少數課後實踐性的作業之外,其他知識性書面作業儘可能當堂完成、當堂批改、及時反饋,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作業的效果。

5、備教學流程。精細設計教學流程,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為學生自主學習做好引領,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提問,注意知識教學、分組實驗和實踐活動相結合,加強對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

周別

教學內容

1

第五單元 第一章

第一節 水中生活的動物

2

第二節 陸地生活的動物

3

第三節 空中飛行的動物

4

第二章

第一節 動物的運動

5

第二節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6

第三節 社會行為

7

第三章

第一節 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8

第二節 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9

第四章

第一節 細菌和真菌的分佈

10

第二節 細菌

11

期會考試

12

第三節 真菌

13

第五章

第一節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4

第二節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15

第六單元 第一章

第一節 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

16

第二節 從種到界

17

第二章 認識生物的多樣性

18

第三章 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19--22

複習和期末考試

八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劃 篇九

學生基本情況:

本年級共有兩個班,共計學生74人。由於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許多動物都認識,甚至瞭解,給生物的教學帶來一定益處,針對以上情況,對本期教學工作作如下計劃:

一。主要措施:

1、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倡導探究性學習

3、滲透“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

4、改進教法,加強課堂教學

(1)提高貫徹課程目標的自覺性

國中生物學課程目標涵蓋的生物學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通過每節課或每項活動來逐步完成的。因此,在制定每節課(或活動)的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課程目標的體現和貫徹;考慮到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特別要注意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等方面的要求。

(2)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其質量

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一改過去傳統的注入式寫法,注重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知識的發生和發展,培養學生不斷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同時,教材安排了豐富多采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學生活動。

(3)加強和完善生物學實驗教學。

5、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

在新教材的教學中,讓學生掌握生物學學習方法,對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養有很大作用。

應重視以下五種學習方法,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教學學生學習。

(1)實驗探究法:明確探究課題-->引導探究-->獲得結論-->測試反饋

(2)理論聯繫實際的學習方法:

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所遇到的生物學現象,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3)識圖學習法:

新教材圖文並茂,色彩鮮明,可讀性強。它形象、直觀、不僅有利於教師把有關知識講清楚,而且利於學生理解內容,便於記憶。

(4)比較、歸納學習法:

通過對知識的比較歸納,可找出知識之間內在聯繫,使知識間的關係更明瞭。

(5)綜合學習法:

引導學生運用相關學科(如物理、化學)的知識來解決生物學問題

二、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週——第二週 第一單元

第二週——第三週 第二單元

第四周——第五週 第三單元

第六週——第七週 第四單元

第八週——第九周 第五單元

第十週到一調 第六單元最後

第十三週——-期末 複習

三、指導思想

以 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面向全體學生,着眼於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需要。關注每一位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積 極倡導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逐漸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達能力。讓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步養成學生熱愛自然、關注生命、關注社會發展的責任感。

四、教學目標

1、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通過學習使學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發育,從而更有意識地保護生 物,促進社會發展。

3、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五、學生情況分析

八年級共有5個班有200來個學生,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還不很高,上學年生物的平均成績較低,雖然高分還可以,但由於不愛學習的學生較多,因此班平均被拉下來了。這個學期要想辦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爭取成績有較大的提高。

、教學任務

1.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生物學》(八年級上冊)。

2.在繼續抓好“課改”實驗的過程中,努力學習有關教育理論,不斷提高對“課改”的認識,力爭在原有的基礎上,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有所突破。

3.繼續探究試教過程中新的教學模式,積極吸取上一年的“課改”經驗,繼續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固化“課改”新成果,並完成好相關的課題。

4、繼續研究和推廣校本教研的內涵和經驗,充分調動教師們的積極性,發輝學校教研組羣體優勢,繼續嘗試開展學校開放日活動。

5.繼續探究新課程的評價體系,特別是建立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標準,並在八年級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總結試教二年的經驗和體會,初步歸納整理出適合我區區情的評價體系。

七、教學要求

1. 教師在教學中要繼續認真落實《課程》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

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於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大力倡導“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果即成長”的教育科研觀。教

中要有科研意識,要邊實驗、邊研究,力爭做一名科研型的教育工作者。

3.在教學中,要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4.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教師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力爭創造條件開全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5.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整合。

6.有條件的學校要積極組織好生物小組活動,能夠對生物學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八、具體措施

1、精心採取先進的教學方法,對新教材進行培訓。

2、精心組織和策劃好課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做到課堂質量高效率。

4、進行課外輔導和寫小論文及做小製作,提高學生的興趣。

5、認真批改作業,從中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6、培養優生,轉化後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