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語文七年級下冊的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4W

語文七年級下冊的教案(多篇)

語文七年級下冊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品析文中關鍵性語句,體會文章的節奏美,詩意美。

教學重難點:

品析文中關鍵性語句,體會文章的節奏美,詩意美。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直接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安塞腰鼓》,感受文章的節奏美、詩意美。

二、目標展示

1、品析文中關鍵性語句,體會文章的節奏美,詩意美。

2、品味語言,感知美點。

三、出示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細讀課文,就課文的詞、句式、修辭、寫法、結構等方面,用“______好,好在______”的句式簡要評述文章美點。(在文中畫出相關的語句,將你的理解批註到書上。(8分鐘後看誰完成的好)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堂小結

學生小結本文的美點等

交流研討

學生髮言,教師歸結:

(1)詞語方面如“茂騰騰”好,好在簡潔傳神地表現了年輕生命的熱情奔放。“忘情了,沒命了”好,好在有力地表現了生命沸騰、力量噴湧不可遏止的情景。

(2)句式方面:鏗鏘短句的運用好,好在營造了激越的氣氛。如“愈捶愈烈”“落日照大旗”“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等。

(3)寫法修辭方面:綜合運用排比和反覆的手法好,好在增強氣勢,充分表現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

對比的手法好,好在以水鄉比照高原的力量之美。

(4)結構方面:以“好一個安塞腰鼓”為線索復疊詠歎好,好在使通篇散文具有形式的迴環美和音樂的節奏美。

五、綜合訓練

1、積累文章中的精彩語句。

2、仿寫:

後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着,疾速地搏擊着,大起大落地搏擊着。他震撼着你,燒灼着你,威逼着你。

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七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積累文言知識,包括重要的實詞、虛詞和句式;瞭解古詩修辭用語的特點;從整體上把握詩歌內容,準確、完整地複述課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過程與方法:結合語境理解詩中意象,體會詩中心理描寫結人物塑造的作用;學習本文敍事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木蘭這一形象的審美趣味,理解詩中所表現出來的北方人民勇敢樂觀的愛國精神和追求和平勞動生活的美好願望與高尚情操。

【重點難點】

1、針對單元重點和教材內容,我認為本文的教學重點是:朗讀課文,疏通文意;分析人物形象

2、針對學生的現有水平和心理層次,我認為本文的教學難點是:培養主動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問題的樂趣。

【教學方法】

教法:情境教學法、誦讀法、對話教學法

【教學手段】

採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素材。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 ,導入新課

PPT展示“巾幗不讓鬚眉”,讓學生解釋。

回首五千年燦爛的文明史,出現了許多巾幗英雄,你們知道有誰嗎?(穆桂英、劉胡蘭、楊門女將等)看來大家知道的女中豪傑還真不少。

學生欣賞豫劇《誰説女子不如男》。

這段音韻優美、膾炙人口的豫劇唱腔演繹的是流傳在我國民間的一個動人的故事,你知道嗎?

師:這就是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認識這位巾幗英雄——花木蘭。

二,背景解題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北朝的一首樂府民歌。它產生的時代眾説紛紜,但從歷史、地理的條件可以判定出詩可能產生在後魏,這首詩形成於民間,在長期流傳過程中,經後代文人的加工潤色,被歷代傳誦,成為我國古典詩歌中一首膾炙人口的優秀詩篇,它和《孔雀東南飛》一起被稱為我國詩歌的樂府“雙璧”。

三。檢查字詞

1、出示生詞(先指名讀,再齊讀)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木蘭詩》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你能用一句話概括嗎?(詩中敍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

四。感情誦讀——走進人物心靈

(一)【欣賞範讀】:《木蘭詩》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是敍事詩中的一朵奇葩,咱們先欣賞一下名家朗讀。聽範讀是如何處理每段的語速、語調、語氣的。

(二)生齊讀課文。

(三)生結合課下注釋自讀課文,給每一自然段擬定一個四字小標題。

停機歎息

替父從軍

戰前準備 奔赴征途

十年征戰

還朝辭官

家人團聚

讚美木蘭

四、指導誦讀(以讀帶譯,在朗誦的感情中體會木蘭的形象,體會木蘭的心理感情。同時,在串講的時候注意用一些現代的表達,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① 首段是故事開端,讀得平緩、輕些,營造深夜歎息的氣氛。

② 二段問答句,可深沉些;“昨夜見軍帖”後四句加快,以突出軍情緊急;末兩句“願為市鞍馬”轉為堅定,以突出木蘭的深明大義及下定決心。

③ 三段寫出發前的準備,節奏更加快,力求突出木蘭到處奔忙,緊張準備的情態;奔赴戰場要節奏變慢,用抒情的語句讀;末句“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要表現出木蘭的戰鬥豪情。

④ 四段每兩句一氣讀,速度更慢,基調應是悲壯的,十年艱苦作戰,處處刀光劍影,死中求生全繫於此。

⑤ 五段勝利歸來,節奏可稍稍加快,語調由莊嚴轉為熱烈;辭官還家要讀得親切、樸實,放慢節奏,形成前後鮮明的對比。

⑥ 六段親人團聚、恢復女兒粧時,節奏要快,基調是歡快而熱烈的,極力渲染喜慶的氣氛及喜悦的心情;“出門看火伴”句仍快,表現木蘭換裝後,急於讓同伴一睹的喜悦又急切的心態;“火伴皆驚忙”這後三句要着力表現戰友們的驚奇感,應突然放慢。

⑦ 七段是歌者的讚辭,也可理解為木蘭對戰友們“不知木蘭是女郎”的設喻回答,語速漸慢,語帶自豪。

五【個性朗讀】

1、節選自己喜歡的某個段落讀或背,做到口齒清楚、聲音洪亮,表情豐富

2、自我點評語速、語氣及所把握的木蘭的情感世界∕心理活動

六。走進文本,品讀探究(四人小組,合作探究)

(一)人物賞析:

你覺得花木蘭是一個怎樣的女子,你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英雄形象是學生們比較容易把握的,提示學生多發現木蘭的女性特質,從而更全面的感受有血有肉的花木蘭。如決定前的焦慮、征途上的思親、毅然辭官、回家就迫不及待的打扮等,可啟發學生充分發掘。)

例:(1)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户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歎息。――勤勞孝順。

(2)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願”――勇敢堅毅,忠孝兩全。

(3)“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勇敢堅強的英雄氣慨。

(4)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不慕榮華富貴,甘過普通百姓生活。

(5)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機智、謹慎。

總結:1、她很孝順。當自己的老父親被徵,就要上戰場的時候,木蘭挺身而出,代父出征。歷來女子只能坐在閨房裏面繡花,可是木蘭卻憐憫自己的老父,不顧傳統 的約束,喬裝打扮,奔赴前線。這些都説明了木蘭做到了忠孝兩全。自古以來人們就認為忠孝不能兩全,可是木蘭一個柔弱女子卻做到了,不能不叫人敬佩。

2、木蘭聰明機智。試想,一個女子要去沙場廝殺,又要不被同行的戰友發現,需要克服多少生活上的難題,然而,木蘭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榮立戰功,驕傲地凱旋了!

3、木蘭功成身退,視功名為糞土,毫不誇耀自己的功勞。“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多麼淳樸的女孩,她一點也不看重做官,她掛念的是多年未見的親人。詩歌至此寫活了一個至情至性的奇女子。

4、木蘭美麗非凡。在木蘭的眼裏,女孩子的天性並沒有泯滅。她並不是潑婦形象,也不是梁山好漢的形象,她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女孩子。木蘭一回家,就馬上迫不及待地“脱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看,好一個俊俏的女孩子。

本詩塑造了木蘭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有傳奇的色彩,又真切動人。一千多年來,木蘭的形象一直深受人們喜愛。

(二)師出示圖片,學生找出對應的課文情節。(指名聲情並茂地感情朗讀,以達到背誦)

七、拓展延伸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木蘭這個名字已經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中,她那獨具特色的人格魅力更是深深打動了我們,讓我們深受啟發和教育,而此時此刻,你最想對木蘭説什麼?(多媒體投影:“木蘭,我想對你説——”)

2、每一年,中央電視台都會評選“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我們今天讀到的木蘭的事蹟,絕對有資格入選“感動中國”的人物之一。現在,“感動中國”欄目組要為古代的女英雄木蘭頒“巾幗英雄獎”,

假如你是評委會委員,請你參考下面的頒獎辭,也給我們的木蘭寫一段頒獎辭吧:

陳家順

為鄉親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為百姓打工,你換來羣眾最多的甜。你喬裝改扮,卻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隱姓埋名,可我們都知道你是誰,為了誰

八。師總結:

《木蘭詩》這首敍事詩塑造了花木蘭這個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個雲鬢花黃的少女,又是一個金戈鐵馬的戰士。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她挺身而出,馳騁沙場,立下汗馬功勞。得勝歸來之後,她又謝絕高官,返回家園,重新從事和平勞動。她愛親人也愛國家,把對國家對親人的責任融合在一起。木蘭的形象,集中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敦樸的優秀品質。

九。板書設計:

停機歎息 深明大義

毅然從軍 勇敢堅強

匆忙購置 準備出征

思親情切 征途艱苦

長期征戰 勝利歸來

功成身退 不慕榮華

回到家鄉 換回女裝

雙兔為喻 謹慎機警

——巾幗英雄形象:深明大義、果敢堅強、英勇善戰、

不慕名利、謹慎機敏

語文七年級下冊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 瞭解貝聿銘在建築設計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極其原因,突出他的創新精神和愛國之心。

2 學習本文選材精當、詳略得當的寫法以及多種表達方式相結合的寫法。

3 能成功地進行一次人物訪問,鍛鍊自己蒐集資料、取捨資料的能力,能圍繞採訪主題設計問題,鍛鍊口語表達能力。

課前學習:

1 自學“口語交際--做一回小記者”,觀摩央視名記的人物採訪節目,揣摩學習。

2 熟悉課文,試着從內容到形式發現本文的特色。

課堂學習:

一 學生結合預習,交流成功的採訪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1 採訪前要對採訪對象作儘可能多的深入細緻的瞭解,還要對採訪對象的專業知識有一定了解,不説外行話。

2 要能設計被採訪者感興趣的問題,問題要具體,有特點,要能打開被採訪者的心扉。

3 要講究談話藝術,熱情誠懇,營造融洽的氛圍。

4 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自信、放鬆、隨機應變等。

5 要記好採訪筆記。

二 學生合作學習,進行一次面對面的人物採訪活動,採訪對象: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

活動步驟:

1 自由結合組成採訪小組。

2 利用網絡查找貝聿銘的資料,進行資料的彙總、刪選,確立採訪的主題。(在網絡教室完成)

3精心設計採訪問題,進行角色分工。

4現場採訪表演。

(注:教師在這個環節中,要給予學生個別的有針對性的指點和幫助,可將學生忽略的一些重要問題提醒學生思考,同時還要關注不同小組學生活動的質量高低,參與一些小組的準備。)

三 學生現場表演人物採訪:與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面對面

(教師要根據前面的觀察選擇表演小組,考慮問題設計的互補性、個性,表演的質量。)

四 師生評價,選出最佳記者,最佳合作小組。

五 教師過渡語:

完成一次成功的採訪是對一個人知識、情感、能力等綜合素質的一次考驗,而一次成功的採訪也將提升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相信同學們在身體力行中已有切身的體會。

世界上富有挑戰性的事情很多,體驗記者的經歷,採訪僅是一部分,如果你要趁熱打鐵,寫一篇人物通訊報道,面對這麼多的素材,你會如何下手呢?

六 學生暢所欲言,教師自然將學生的目光引向課文。

七 細讀課文,與前面三篇文章相比,本文在寫作上有哪些亮點?

(例如本文的開頭、小標題的運用、詳略得當組織材料、多種表達方式相結合的寫法等。)

八 課後作業:

1 記錄自己參與採訪活動的經過和感受,總結經驗教訓。

2 利用課餘時間選擇合適的採訪對象,進行一次真實的採訪,寫下自己的體驗。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 篇四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理念,在我校實施課改一學期的基礎上,繼續大膽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創造性學習創造必要的條件,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進一步提高,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幸福,生命的狂歡。

二、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本期我繼續擔任七年級語文教學,從學生上期會考情況來看,語文成績不太理想,但相對新接手時語文基礎與素養特薄弱的情況來看,進步還是不少的,這點得肯定。課改嘗試之初,工作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我得常反思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上期太多的精力花在導學案的編寫上而忽略了孩子們學習成果的反饋;

太多的時間花在孩子們的成長中疏忽了寫作的批改指導。這是本期特別需要注意的問題。

1、經過上學期的語文學習鍛鍊,學生突出的特點是:

①對語文課的認識和理解有了拓展。

②能大膽嘗試和探究問題,開放性的問題有自己的見解。

③255班大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科有濃厚的興趣,259在講故事、課本劇與辯論賽上精彩紛呈。

④各組小組長等一批孩子成長迅速,課堂教學開展順利。

2、存在的不足是:

①學習語文的習慣養成差。

②學習比較盲目,目標性不強。

③學習的主動性、合作探究意識不強。

④積累較少,閲讀面不廣,有個班學生一提作文就頭痛,總是“難產”。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按照《課程標準》編排的新教材,體現了新理念和新目標,致力於構建新的教材系統,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全書按主題合成單元,每個單元按照主題進行綜合訓練,努力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綜合學科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不斷的實踐中,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第一單元:散文單元;

第二單元:傳記單元;

第三單元:人物傳記單元;

第四單元:事物説明文單元;

第五單元:古詩文單元;

第六單元:古詩文和文言文單元。

四、學習目標。

1、把握作者筆下的景物特徵,體會狀物記敍文的特點——以描寫和敍述為基本表達方式,描寫時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徵,或託物言志,或詠物抒情,並由此體會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同時要學習作者觀察、描摹事物的方法和優美生動的語言。通過學習課文,激發學生觀察和思考的興趣,努力使學生成為關注自然的“有心人”和“有情人”。

2、按時間線索,瞭解人物的成長過程,結合人物所處的背景,做出恰當的評價。

3、引導學生進一步瞭解童話在語言運用、形象刻畫、情節安排等方面的特點。幫助學生認識社會、理解人生,引導學生做一個通達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4、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審美情趣;引導學生體驗和理解作品,品評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提高學生欣賞詩歌的能力。

5、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瞭解作者是怎樣説明事物特徵的,並注意體會文章的準確、簡明的特點和內容的客觀性、科學性。

6、讓學生逐步接觸、瞭解説、銘、寓言、筆記小説等古代散文的特點,增強對古代生活的感性認識。朗讀、背誦古詩文,體味古詩文語言的音韻美。

7、加強學生的品德修養,提高他們的文化品位,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

五、教學措施。

1、以深化語文教學改革為契機,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力度,積極投身新課改,運用先進教學理念和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喚起問題意識,實施教學民主化,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教師要做到教學認真,實施集體備課,集思廣益,總攬全局,面向全體,做好試卷分析,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注重補差補缺,爭取教學大面積豐收。

3、認真抓好聽説讀寫訓練,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結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賞、誦讀欣賞,引導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尤其要注重培養語言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

4、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習的後勁,為學生今後的發展打下基礎,重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確立語文教學的新理念。

5、引導學生多讀文學名著,多讀健康有益的課外讀物,提高文學修養,陶冶高尚情操,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拓寬學生學習的領域,使學生獲得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6、注重學科之間的聯繫和相互滲透,強化綜合能力的培養,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努力提高語文素養,實現語文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終身受用,為會考和大學聯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7、優化作業管理,做到每課過關,單元過關。

8、實行培優輔差,面向全體學生。

9、讓優生幫差生,實行一幫一學習語文。

10、作業的佈置和批改要有所區別,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

11、開展網絡輔助教學。對家庭有條件的同學鼓勵和指導他們利用語文教育網多學習一些課外閲讀,優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六、教學時間安排。

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五

【教學設計A】

創意説明:這是一篇科學小品。文章結構比較簡單,説明對象特點突出。它充分地體現了説明文的平實準確的特點,又不乏生動活潑的描繪,應當引導學生在閲讀中感受文章合理安排説明順序,體會其説明語言的準確和生動。

教學目的:

1、掌握根據事物特點組織材料的方法;

2、體會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説明事物;

3、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步驟:

一、師生交流有關作者的信息,從認識作者引入新課。(可事先佈置學生從網上搜集有關布豐的資料)

教師歸納:

布豐(1707~1788年)法國博物學家,作家,進化思想的先軀者。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他用40年時間寫成了36卷《自然史》。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類史》《鳥類史》《爬蟲類史》《自然的分期》等部分,對自然界作了唯物主義的解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指名學生讀準下列生字詞:馴(xùn)良矯(jiǎo)健蟄(zhé)伏苔蘚(táixiǎn)纓(yīng)

2.教師範讀課文,思考:

(1)作者寫出了松鼠的哪些突出的特點?

(2)松鼠留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麼?

明確:松鼠總的特點:漂亮、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

三、再讀課文,把握內容。

1.説明事物,要抓住特點,還要安排好順序。課文是怎樣安排順序的呢?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概括各部分具體內容,設計精練的板書。

2.各小組展示各自的板書,並説明設計理由。(此部分其實是交給學生自主閲讀的機會,培養其歸納能力,教師適時點評,不必過細分析)參考板書:

四、品讀課文,體味語言

作者在非常細緻地觀察研究松鼠一舉一動的基礎上,對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寫。從文中找出你最喜歡的描寫語句,談談你的體會。

例如:

描寫它的漂亮:“面容清秀”“玲瓏的小面孔”“美麗的尾巴”

形容它的性格:“馴良”“乖巧”“機警”“警覺”

描寫它的活動:“歇涼”“練跑”“玩耍”“躲”

描述它的精明能幹:“搬”“放”“編扎”“擠”“踏”

它的生活和居住情況:“又幹淨又暖和”“帶着兒女住在裏面,既舒適又安全”

它的心理和語言:“不敢下水”“要是被人家惹惱了,還會發出一種不高興的恨恨聲”

五、作業

選取文中你最喜歡的一個片段,完成一幅畫,要體現松鼠的特點。(或漂亮、或馴良、或乖巧)

【教學設計B】

創意説明:文章緊緊圍繞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來進行説明。可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內容,來領會作者是如何安排寫作順序,選取典型的材料體現事物特徵的。

教學步驟:

1.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結構。

2.作者在文章第一段就用“漂亮”“馴良”“乖巧”來形容松鼠,能否將這幾個詞語的順序打亂?為什麼?

3.熟讀課文。假如你是一隻可愛的小松鼠,你該如何介紹自己的三個特點?(此部分側重於講清楚如何安排説明順序:總括特點—具體介紹—補充説明)

4.每位同學從松鼠三個特點中任選其一,用第一人稱來介紹松鼠。先在小組內進行交流,然後各組推薦一名上台表演,可適當配合動作,力求體現松鼠的特點。

5.除了文章中介紹的松鼠特點外,你認為松鼠還具有哪些特點?可結合平時你所接觸到的科普知識來談。

【教學設計C】

創意説明:平時學生寫有關動物的説明文時,總是容易寫成記敍文,往往只寫出了他們所接觸到的小貓、小狗之類的個性,而未能體現其共性。而《松鼠》是一篇很好的範文,通過學習課文可藉此幫助學生寫好此類説明文。

教學步驟:

1、找一篇寫小動物的作文(文中以記敍為主,通過描寫有關小動物的一件或幾件事,來突出所寫動物的特點,類似於寫“我們家的小花貓”等),與課文進行比較閲讀。

2、讀完兩篇文章以後,你感覺兩篇文章有什麼不同之處?

3、小組討論歸納兩篇文章的異同。可分別從文體、寫作手法、選材、文章結構安排、寫作順序等方面進行比較,嘗試設計一個閲讀比較圖表。

4、學生展示各組設計的比較圖表,相互評價,互相補充。

5、通過比較閲讀,你覺得要寫好有關動物的説明文應當注意些什麼?

6、仿照課文《松鼠》完成一篇寫動物的説明文。

【資料整合平台】

珍珠鳥

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放在一個簡易的竹條編成的籠子裏,籠內還有一卷乾草,那是小鳥舒適又温暖的巢。有人説,這是一種怕人的鳥。

我把它掛在窗前。那兒還有一盆異常茂盛的法國吊蘭。我便用吊蘭長長的、串生着小綠葉的垂蔓蒙蓋在鳥籠上,它們就像躲進深幽的叢林一樣安全;從中傳出的笛兒般又細又亮的叫聲,也就格外輕鬆自在了。

陽光從窗外射入,透過這裏,吊蘭那些無數指甲狀的小葉,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駁駁,生意葱蘢。小鳥的影子就在這中間隱約閃動,看不完整,有時連籠子也看不出,卻見它們可愛的鮮紅小嘴兒從綠葉中伸出來。

我很少扒開葉蔓瞧它們,它們便漸漸敢伸出小腦袋瞅瞅我。我們就這樣一點點熟悉了。

三個月後,那一團愈發繁茂的綠蔓裏邊,發出一種尖細又嬌嫩的鳴叫。我猜到,是它們,有了雛兒。我呢?決不掀開葉片往裏看,連添食加水時也不睜大好奇的眼去驚動它們。過不多久,忽然有一個小腦袋從葉間探出來。喲,雛兒!正是這個小傢伙!

它小,就能輕易地由疏格的籠子鑽出身。瞧,多麼像它的母親: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後背還沒有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鬆的球兒。

起先,這小傢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後就在屋裏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櫃頂上,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啄着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搖動,跟着跳到畫框上去了。只要大鳥在籠裏生氣兒地叫一聲,它立即飛回籠裏去。

我不管它。這樣久了,打開窗子,它最多隻在窗框上站一會兒,決不飛出去。

漸漸它膽子大了,就落在我書桌上。

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後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東西,它就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着我的筆蹦來蹦去;跳動的小紅爪子在紙上發出嚓嚓響。

我不動聲色的寫,默默享受着這小傢伙親近的情意。這樣,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塗了蠟似的、角質的小紅嘴,“嗒嗒"啄着我顫動的筆尖,我用手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這樣淘氣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喚聲中,飛向籠子,扭動滾圓的身子,擠開那些綠葉鑽進去。

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了,生怕驚跑它。呆一會兒,扭頭看,這小傢伙竟扒在我的肩頭睡着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腳剛好給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我輕輕抬一抬肩,它沒醒,睡得好熟!還呷呷嘴,難道在做夢?

我筆尖一動,流瀉下一時的感受: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語文七年級下冊教案 篇六

一、醜小鴨留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呢?(可板書學生的精彩發言)

1、能夠勇敢地離開那個讓他飽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個未知的世界。

2、能夠捨棄所謂的温暖舒適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3、它對自己的認識發現過程説明,沒有對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不經歷那麼多的磨練,就不會發現自己其實也可以成為生活的一個奇蹟。

二、拓展引申:

1、在我們的現實 生活中,也有許多醜小鴨, 他們經過自己的拼搏奮鬥,最後也成為了一隻美麗的白天鵝,欣賞----<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鐘>、<命運無軌道>

2請學生談談自己聽了兩篇的感受。

三、作業佈置:從以下作文題目中任選一題寫一篇作文

A命運無軌道

B醜小鴨的夢

板書設計:

醜小鴨 ------------ 白天鵝

要有一顆 好的心:善良、寬厚、有理想、勇敢地追求美與幸福

醜小鴨告訴我們:

1、成為“白天鵝,要經過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鵝一般 高 貴的靈魂。

2、命運無軌道,三分天註定,七分靠自己。

3、在拼搏中才能真正認識自己原來也可以變成“白天鵝“

教後記

1、教學按照 理線索--明結構--知內容--辨形象-- 悟主題的思路進行,各環節 銜接緊湊,思路清晰,學生在“辨形象“一環中,表現出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在探討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真正原因的辯論時,氣氛熱烈,思維敏鋭,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對主題的認識。兩則課外選文朗讀,使學生對醜小鴨的現實意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們眼神告訴 了我他們內心深處的感動。

2、分角色朗讀對學生理解人物形象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3不足:在處理“知內容“這一環節時教學時間偏多。以至於文中精彩片斷朗讀不夠充分。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七

【導學目標】

1、學習人物心理、動作描寫方法。

2、領悟楊利偉嚴謹、科學的態度。

3、激發愛國熱情,探索宇宙奧祕的求知慾望。

【學習重點】

1、品味文中富有詩意和飽含激情的語言。

2、學習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精神和敢説敢做、表裏如一的人格,做一個高尚的人。

【課時計劃】2課時

教法指導:

1、自主學習讓學生圍繞“自學互研”中的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

(1)學生帶着導學目標,認真閲讀課文及相關參考資料,捕捉課文中的關鍵段落、句子、詞語,儘量獨立完成步驟二中的思考題,準備展示交流。

(2)記錄疑難問題,將自主學習沒有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用於合作探究時解決。

2、合作學習

(1)每個小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驟二中的答案,同小組內其他成員在小組長的統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驟三中的思考題。

(2)同桌之間互相討論,有分歧不能達成一致的,小組討論;小組內不能達成一致的,組長記錄下來,以備全班討論時交流。

(3)全班討論時,教師不能一下子給出答案,在學生思維的火花充分碰撞後,再點撥引導,達到啟發思維的目的。

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它於2003年10月15日9時發射,將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返回。這個飛船標誌着中國成為繼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的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

自學互研生成新知

步驟一知識梳理夯實基礎

1、生難字詞

(1)字音

熾熱(chì)輪廓(kuò)模擬(mónǐ)遨遊(áo)

嚴謹(jǐn)稠密(chóu)瞬間(shùn)概率(lǜ)

(2)詞義

概率:又稱或然率、機會率、機率(機率)或可能性,它是概率論的基本概念。

燒灼:是指高温炙燙。

瞬間:形容剎那間、須臾、一眨眼的工夫。

稠密:又多又密;數量多密度大。

嚴謹:形容態度謹慎、細緻、周全、完善,追求完美。

遨遊:漫遊,遊歷。

千鈞重負:比喻很沉重的負擔。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責任。

耐人尋味:意味深長,值得人仔細體會琢磨。

驚心動魄: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2、作者名片

楊利偉是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男,漢族,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特級航天員。現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他是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在原空軍部隊安全飛行1350小時之久。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象徵着中國太空事業向前邁進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3、背景鏈接

2003年10月15日09時整發射升空,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返回地面,搭載物品:除了中國飛天第一人楊利偉外,“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內還搭載有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一面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一面聯合國國旗、人民幣主幣票樣、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紀念郵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紀念封和來自祖國寶島台灣的農作物種子等。這次的成功發射標誌着中國成為繼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步驟二整體感知走進文本

1、指導朗讀

(1)老師領讀重點段落:

“歸途如此驚心動魄”,讓學生聽讀;

(2)請朗讀能力強的學生讀“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部分,讓其他學生模仿。

2、整體感知

聽讀課文,思考:

1、文章有哪幾個小標題?

【交流點撥】(1)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

(2)我看到了什麼

(3)神祕的敲擊聲

(4)歸途如此驚心動魄

2、太空一日,充滿緊張與意外。閲讀課文,找找看楊利偉遇到哪些意外?相應的又有哪些心理活動或舉止?

【交流點撥】(1)我全身用力,肌肉緊張,整個人收縮得像一塊鐵。

(2)火箭和飛船開始急劇抖動,產生了共振。這讓我感到非常痛苦。

(3)它急劇減速,產生了近4G的過載。我的前胸和後背都承受着很大的壓力。

(4)隨後發生的情況讓我非常緊張--右邊的舷窗開始出現裂紋。

(5)接着飛船“嗵”的一下落地了。我感覺落地很重,飛船彈了起來。

3、畫出文中體現航天員嚴謹科學態度的句子。

【交流點撥】(1)在它第二次落地時,我迅速按下了切傘開關。

(2)如釋千斤重負,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覺得這個過程很耐人尋味。

(3)飛行回來後我詳細描述了這種難受的過程。

(4)經過分析研究,工作人員認為,飛船的共振主要來自火箭的振動。

(5)隨後他們改進技術工藝,解決了這個問題。在“神舟六號”飛行時,情況有了很大改善。

步驟三精讀課文深層探究

1、近地時,飛船靠什麼擺正的?

【交流點撥】主傘變成雙吊擺正飛船。

2、描寫飛船落地時,哪三個短語準確寫出了落地順序?

【交流點撥】(1)離地面5公里;

(2)飛船離地面1.2米;

(3)飛船停住了。

3、“那一刻四周寂靜無聲,舷窗黑乎乎的,看不到外面的任何景象。”這句話用了哪一種寫作手法?有何作用?

【交流點撥】環境描寫,寫出了我經歷生死攸關後內心的平靜、沉着。

4、歷盡艱難的飛船成功返回,少不了“我”的操作。你認為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交流點撥】我是一個冷靜、沉着、勇敢、有毅力的中國優秀航天員。

步驟四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1、總結課文

通過神舟五號成功發射與返回,表現了航天員楊利偉不僅沉着、冷靜、勇敢、有毅力,而且嚴謹。讚揚了我國航天技術的飛躍發展。

2、拓展延伸

(1)結合課文內容,請你向楊利偉寫一段頒獎詞

【交流點撥】向楊利偉勇敢的行為敬禮,他用自己的行動讓我們看到了更精彩的世界,用自己的腳步帶領我國航天載人技術攀向了更高的山峯,是他們這些勇敢的航天員,讓我們明白,生命也許真的需要冒險,是去征服自然,也是為了挑戰自我。

(2)寫一句勵志語句送給自己、勉勵自己。

【交流點撥】①自己打敗自己是最可悲的失敗,自己戰勝自己是最可貴的勝利。

②每個人註定都要經歷一番失敗的煎熬和且行且上的痛苦。

③只要經歷,即使是失敗,也從不會是無益的。

④人可以失敗,但不可以被__

(3)查閲我國載人航天發展史:

【交流點撥】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成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國訪客。

2005年10月12日,中國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成功發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被順利送上太空。

2008年9月25日,中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

隨着“天宮一號”的成功發射,中國將依次發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

“神舟十一號”飛船已於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在中國酒泉衞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板書設計

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

我看到了什麼

神祕的敲擊聲

歸途如此驚心動魄沉着冷靜

勇敢有毅力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 篇八

一、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30篇課文(其中講讀15篇,自讀15篇),分為四大板塊,閲讀、寫作、口語交際、語文實踐活動、課外古詩詞背誦等。

二、學生情況分析

所教班級七年級一班共62人,由於他們剛進入國中,還不太適應新課標教材,因此這學期的任務艱鉅,希望通過我們師生共同努力,在期末考試中他們的語文水平有所提高。

三、學期目標

思想目標:

在聯繫生活的基礎上,能有序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增減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發展學生的語感和思維,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並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其創新精神的培養,提高文化的品位和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社會主義道德,使之具有較健康的發展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知識目標:

懂得記敍文的基本知識,能運用基本知識來閲讀,分析簡短的記敍文。加強朗讀背誦的能力,增強語感,積累語言。

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養成習慣積累一定的詞彙,能把內心的情感、思想,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學會對生活的觀察和分析、表達。

四、達到目標的途徑與措施

在教學中,改變教師主講,力求精講,多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多給他們 一些自由發展的空間,加強預習和複習,讓他們多讀,適當地輔之電教手段,努力減輕學生的負擔,注重學生的培優輔差工作,爭取能有一個新的起色。

語文七年級下冊教案 篇九

教學設想:

當代作家莫懷戚的《散步》是一篇精美雋永,玲瓏剔透、藴籍豐富的親情散文。文章篇幅不長,寫的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一家人一起散步,卻於小小的一次散步中折射出親情人性的亮麗之光;於輕描淡寫之中顯出藴籍含蓄雋永的詩意;於娓娓道來裏展示曉暢素雅的美的語言。或許是久居繁華的燈紅酒綠的都市,很少看到全家老小一同散步的情形,或許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也很少看見全家老小外出時和諧相處的情形。因此,每每看到這篇散文,總覺得有些東西觸動我的心靈,總會引起我們的嚮往和思考,就算看百遍也不厭倦,仍有常讀常新的感覺……

於是,面向七年級的學生教學《散步》,首先是朗讀,帶着學生美美地讀,進入散文中描繪的優美情境,感受自然之美、人情之美;然後是概括故事情節,欣賞人情美;難點在於探究美,即探究美的根源——家庭和諧幸福的祕訣,學會創造美。

教學目標:

一、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學會通過語音、語調、語速、重音的變化表達情感;

二、概括文章內容,品味欣賞精美雋永語言;

三、體會親情之美,培養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感。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散步本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出來散步,卻並不多見。你和全家人一同散步過麼?能否説説全家人一同散步的故事?(幾個人一起?在哪散步?開心麼?)

鼓勵學生大膽、主動的表達。

師:聽了大家剛才説的的散步故事,在孩子們看來確實很有意思。那麼,在成年人看來,散步是否也很有意思呢?讓我們一起同當代作家莫懷戚一起散步去!

二、誦讀

(一)自由讀。

要求:聲音洪亮,讀準字音,注意把握好停頓、重音、語速、語調。

(二)分角色讀。

數名學生依次有感情地朗讀1-8段。讀完後師生共同評價字音、停頓、語調等是否恰當地表達了情感。

(三)通過剛才的朗讀,我們可以瞭解到:

1一家人有哪幾個?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散步?

明確:一家四口。母親、我、妻子、兒子。在南方初春的田野散步。

2你可以感受到一家人去散步時怎樣的心情?説説你是從那些文字感受到的。

明確:一家人散步很高興,從“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以及描繪春景生機勃勃的景象可以感受到一家人高興的心情。一家人去散步心情很愉快。從文中的景物描寫、細節描寫等可以體會到。

景物描寫如: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着,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裏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起一樣東西——生命。

細節描寫如: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小傢伙忽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

可見一家人和諧相處,在春意盎然的田野散步,其樂融融。

三、解讀

(一)讀分歧

1一家人在一起,總會有一些矛盾、分歧。“我”一家四口也會有。這次散步有什麼分歧?

明確: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分歧的解決由誰決定?為什麼?

明確:分歧的解決由我決定,因為“一切都取決於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3分歧最終怎樣解決的?為什麼採取這樣的辦法?

明確:最後,我決定委屈兒子,走大路。但母親又改變主意了,説走小路。

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母親改變主意,是因為關愛孫子,寧願委屈自己也要讓孫子開心。

4通過這個分歧的解決,你發現這一家四口人各有怎樣的特點?

答案不,言之成理即可。

如:我——沉着果斷

妻子——賢惠

母親——慈愛,疼愛孫子,信賴兒子

孩子——乖巧、聰明活潑

(二)鮮花送給誰

我們常把鮮花送給最可敬的人。這裏只有一束鮮花,如果是你,你會把這束鮮花送給這家人裏的哪一個?你送鮮花給他時,能否説出送她鮮花的理由?

學生討論交流。

師集中學生的意見。一般學生都集中在把鮮花送給母親或“我”。因此教師適時把學生分為兩組。

有哪些同學要把鮮花送給母親?請你來説説送母親鮮花的理由。

有哪些同學要把鮮花送給“我”?請你來説説送“我”鮮花的理由。

歸納學生的理由:

母親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寧願委屈自己,順從孫子的心願;母親能聽從而子的勸告來散步等,可見母親很善良,無私,關愛家人。而且培養出了這樣懂事、負責任的兒子——“我”,所以把鮮花送給母親。

“我”作為一家之主,能帶着一家人出來散步,能正確決策,選擇母親想走的大路,而且到了一處,就主動蹲下來,背起母親,可見“我”既是一位嚴格的父親,是一家之主,又是一位孝子,團結妻子一同承擔了贍養老人、撫養教育孩子的重大責任。所以鮮花應當送給“我”。

其實,文中的“我”的妻子也有可敬之處——能顧全大局,能理解、信賴、支持丈夫(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能和丈夫齊心協力,共同承擔贍養老人、撫養教育孩子的重大責任,卻是一位賢妻。

四、美讀

(一)不知大家是否發現,這一家四口如此和睦相處的祕訣是什麼?他們雖然年齡不同,身體狀況不同,有過矛盾、分歧,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正是這個共同點使分歧順利解決,你能否用一個字來概括這個共同點?

明確:這個共同點就是每個家庭成員都懷有對家人真誠的——關愛。

(二)你從哪些文字體會到他們之間真誠的關愛?有感情地朗讀這些文字,説説你的體會。

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交流,教師適當點撥。

如:第三段“天氣很好。今年的春天來得太遲,太遲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品析:

兩個“太遲”,看似重複、囉嗦,其實是有用意的,正因為春天來得太遲,才會有一些老人挺不住,才會有春來後的慶幸“我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一個“又”字,包含了欣喜;一個“熬”字,只有在“煎熬”“熬藥”中用到,一般是指在漫長的痛苦中掙扎才用“熬”字,可見母親在冬天多麼難受,終於盼到春天了,又多麼欣喜!看似平常的一段話,其實藴含了兒子對母親、對老年人很真摯很深沉的關愛之情。因此這四句話,前兩句讀春天太遲讀得較為沉重、緩慢,最後兩句讀出春天來了,母親熬過來了的欣喜,要讀得輕快、昂揚。

(三)齊讀最後一段,邊讀邊想像、思考:

1“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為什麼“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

明確:我和妻子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都是盡力想讓背上的母親、兒子更穩當、更舒適。

2如何理解“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問題分解:

(1)“我”背上的是誰?妻子背上的是誰?僅指這兩個人麼的軀體麼?

明確:我背上的是母親,妻子背上的是兒子。不只是兩個人的軀體,而是説我和妻子承擔了贍養老人、撫養教育孩子的重任。

(2)為何説這兩樣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贍養老人、撫養教育孩子就是中年人的神聖使命。因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諧幸福直接關係到社會的和諧穩定。對於一箇中年人來説,他首先要解決好的問題就是照顧好自己的家,贍養好自己的老人,撫養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這就是中年人的整個世界。這一點就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也就是中國人做得。有培根的名言為證: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中國人做得。

五、拓展延伸

我們通過這一篇《散步》,感受到家庭之美,親情之美,同時,也感受到中年人肩上沉甸甸的責任感,使命感。作為中學生的你,是否感受到你肩上的責任?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 篇十

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現有在籍學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由於多方面的原因以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綜合影響,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了聽説讀寫的綜合能力,不少同學在歷次競賽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具備了初步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但也有部分學生學科之間不夠平衡,語文學科的學習較為困難,甚至達不到班級的平均水平。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按照《全日制九年制新課程標準》編排的新教材,體現了新理念和新目標,致力於構建新的教材系統,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全書按主題合成單元,每個單元按照主題進行綜合訓練,努力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綜合學科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不斷的實踐中,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學的總要求:

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者要更新教學理念,大膽進行教學改革,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創造性學習,創造必要的條件。

教改措施:

一、以深化語文教學改革為契機,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力度,積極投身新課改,運用先進教學理念和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以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新課改,教師要做到教學五認真,總攬全局,面向全體,注重信息反饋,搞好試卷分析,及時調整教學思路,爭取教學的大面積豐收。

三、認真抓好聽説,讀寫訓練,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結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賞,誦讀欣賞、引導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尤其要注重培養語言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

四、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習的後勁,為學生今後的發展打下基礎。

五、搞好第二課堂活動,引導學生多讀文學名著,多讀健康有益的課外讀物,提高文學修養,陶冶高尚情操。

六、注重個學科之間的聯繫和相互滲透,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強化綜合能力的培養,為會考和大學聯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七、充分挖掘本地的語文教學資源,組織學生到民間採風,領略民族文化的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

八、努力探索學生評價體系,搞好學生學業成績的綜合性評價,着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和終生受益,着眼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