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下冊的語文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19W

八年級下冊的語文教案多篇

《馬説》知識點 篇一

一、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孟縣)人。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他的作品集為《昌黎先生集》。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主張“文以載道”,反對浮華文風,提出“唯陳言之務去”。韓愈推動了文學發展,被後世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句式靈活多變,文筆流暢而有氣勢,對後世的文風產生了巨大影響。

二、故事背景

這篇《馬説》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間。其時,韓愈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提拔,未被採納。他在京城應試覓官,奔走相告,一共待了10年之久,最後無限怨鬱,離開長安。儘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後相繼依附於節度使董晉和張建封幕下,鬱郁不得志,再加上當時_佞當權,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視。所以作《馬説》,發出“伯樂不常有”的感歎。

三、課文翻譯

原文: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註釋

而:表示轉折,連詞,但是。

故:所以。

祗:同“祇”,只是。

雖:即使。

駢:兩馬並駕。

槽:喂牲口用的食器。櫪:馬棚、馬廄。

以:用。

譯文:世上有了伯樂,然後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可是伯樂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好馬,只是埋沒在那些做僕役的馬伕手裏,(和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裏,人們當然不會用“千里(馬)”的稱號稱呼(它)。

原文: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註釋

一食:吃一頓。

或:有時。

食:喂,現在寫作“飼”。

譯文: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的糧食。餵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里的本領去餵養它。

原文: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註釋

能:才能,能力。

外見:表現在外面。

且:尚且,況且。

欲:想要。

等:等同,一樣。

安:怎麼。

得:能夠。

求:要求。

其:代詞,代指千里馬。

譯文: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領,(但)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不能表現在外面,想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不能夠,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

千里呢?

原文: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註釋

策:馬鞭,這裏是“鞭打”的意思。

以:按照。

道:規律,方法。

盡其材: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材,才華,現在寫作“才”。

通其意:通曉它的意思。

執:握着。

臨:面對。

譯文:鞭打它不按照駕馭千里馬的方法,餵養它不能使它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聽)千里馬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握着馬鞭面對着千里馬,説:“天下沒有千里馬!”

原文: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註釋

嗚呼:表示驚歎的語氣詞,相當於“唉”。

其:表示推測、反問的語氣。

譯文: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的不識千里馬呀。

四、問題歸納

1、“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有什麼深層含義?

這是全文的主旨句,提出論點,表明作者的見解,強調了伯樂能識馬,千里馬如果不被伯樂識別,就會被埋沒,從而説明了伯樂對千里馬的決定作用。同時這句話也交代了世上眾多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

2、描繪千里馬悲慘遭遇的句子是什麼?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感情?

“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描繪了千里馬的悲慘遭遇,表現了作者對封建統治階級埋沒人才、摧殘人才的不滿,字裏行間充滿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3、在作者看來,“伯樂”與“千里馬”哪個更重要?為什麼?

伯樂更重要。因為先有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或者:因為沒有伯樂,千里馬也就被埋沒了。)

4、作者認為“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是什麼?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是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

5、文章第②段結尾句運用了什麼句式?有什麼作用?

此題考查反問句表達效果分析法。運用了反問句式,揭示了“食馬者”的愚妄淺薄,傳達出作者的委屈和憤激之情,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統治者不識人才、不重視人才的不滿。

6、最後兩句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

“其真無馬邪”承上文“天下無馬”,表示作者對執策者的反詰,同時為下句蓄勢;“其真不知馬也”收束全文,更有力地表達了作者的憤慨之情。

7、《本文有何現實教育意義?作為一個人才,你認為應該怎樣施展自己的才能?

讀了本文能認識到舊社會封建統治者埋沒、扼殺人才的可惡,深感生在新社會的幸福。我們應當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鍊自己,使自己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有用之才。

“不患人不知,只患己不能”。在保持自己人格和尊嚴的同時,多一些自知之明,少一些清高和自負埋沒了聰明才智。耽誤了寶貴的青春年華。

一個人、尤其是自認為有才華和能力的人,就需要利用各種方式,為自己創造一個能夠施展才華的平台和機會。

8、作者所説的“食馬者”“伯樂”“千里馬”有什麼深層含義?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本文寓深刻的思想於具體形象之中。“千里馬”比喻人才;“伯樂”比喻慧眼識人才者;“食馬者”比喻愚妄無知的統治者。作者以千里馬為喻,借千里馬難遇伯樂,最終被埋沒,對封建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埋沒人才的行為作了深刻揭露,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這種託物寓意的寫法,使文章不僅生動活潑,而且更富有感染力和説服力。

五、課文主題

本文借伯樂和千里馬為喻,對在位者的不能識別人才、埋沒和摧殘人才表達了強烈的憤慨之情。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瞭解我國古代工藝美術的卓越成就;

2、學習總分總的結構形式、空間説明順序。

3、積累文言詞彙,理解課文的大意。

【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詞彙,解讀課文內容。

2、瞭解結構形式,説明順序。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朗讀、疏通文意、瞭解內容、把握結構。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我國的微型雕刻藝術有着悠久的歷史,堪稱一絕。

舉兩個例子:

1、三千多年前,甲骨上已刻下讓我們今天用五倍放大鏡才能識讀的文字;

2、唐代,能在象牙筆桿上雕刻鐵馬雲雕的將士行軍路;

(屏幕欣賞《孫子兵法》竹筒微雕、雞蛋微雕)

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古文《核舟記》,記錄的就是我國古代微雕藝術,讀來令人驚喜(屏幕顯示課題)

二、題解(屏幕顯示核舟形象)

核舟:根據課文內容,指的是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記:古代一種文體,可以記人和事,山川名勝,器物建築,故又稱雜記。

題意:介紹説明了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三、識記下列詞語的讀音、字形

罔(wǎnɡ)膝(xī)褶(zhě)髻(jì)倚(yǐ)

戌(xū)篆(zhuàn)八分有(yòu)奇(jī)

詘右臂支船(qū)

四、聽錄音範讀,學生朗讀課文

五、理清文章結構

提問:按照作者的寫作思路,全文的結構是怎樣的?

明確:結構形式:總分總

(第1段)(第2~5段)(第6段)

六、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內容(本課時講解分析前兩段)

具體方法:請學生參照註釋和老師的提示,讓他們互相討論,然後分別講解各自然段的大意,最後老師釋疑並明確意思。

第1段(總説):

1、重要詞語:⑴奇巧;⑵為;⑶罔不因勢象形;⑷嘗:曾經;⑸貽;⑹核舟一:用桃核刻成的小船。

2、根據以上詞語,學生討論譯出大意,老師再明確意思。

3、概括文段大意:介紹王叔遠在雕刻技術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題。

4、朗讀:

第2~5段(分説)

提問:根據方位詞語,這幾段按什麼順序介紹核舟?各段介紹的重點是什麼?

明確:

⑴空間順序;

⑵各段介紹的重點:

第2段(船的結構)第3段(船頭遊覽者蘇軾、魯直、佛印)第4段(船尾舟子二人)第5段(船的頂部,題名、篆章)

疏通第2段文意:

具體方法:同第1段相似。

1、指出重要詞語。

2、學生討論後講解大意,老師再明確。

3、概括出文段大意。

明確:

第2段:介紹核舟的大小和格局。

4、朗讀。

七、佈置作業

1、朗讀全文,並背誦第2段。

2、完成閲讀思考題。

【結構圖示】

概説核舟之奇巧,引出由來(第1段)

船體設計的大小、格局(第2段)

核舟記詳述核舟之精妙船中人物的神態、動作(第3、4段)

船背技師的題款、着色(第5段)

總括核舟,發出讚歎(第6段)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瞭解文章內容,掌握生字詞。

2、體會文章景物描寫的妙處,學習具體生動描寫景物的方法。

3、分析文章所運用的不同的寫法,體會作者多變的筆法。

重難點突破

重點:學習具體生動描寫景物的方法。

難點:分析文章所運用的不同的寫法,體會作者多變的筆法。

教法與學法

教法:

1、自讀點撥法:結合學習過程,點撥學生研讀文章,感悟文章的寫作技巧。

2、情境設置法:利用視頻和圖片,給學生以情境感,引領學生感受勃朗峯景色之美。

學法:

1、閲讀品味法:通過反覆研讀與細緻品味等活動,深入文本,感受這篇遊記的獨特魅力。

2、合作探究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小組合作,充分準備,學習遊記的語言和技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CAI課件、與本文有關的拓展資料。

學生:1、熟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2、勾畫語句,形成初步的閲讀體驗。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約5分鐘)導入法一:

出示勃朗峯的圖片,介紹:

勃朗峯,又譯為白朗峯,是阿爾卑斯山的峯,位於法國的上薩瓦省和意大利的瓦萊達奧斯塔的交界處。勃朗峯的最新高度為海拔4810、90米(20xx年9月15日),它是西歐的峯。勃朗峯每年都能夠吸引大量的遊客前來滑雪、登山等等,勃朗峯也深深吸引了美國作家馬克?吐温前去遊賞。今天,讓我們隨着這位大作家走近勃朗峯。(板書課題:登勃朗峯)

導入法二:

板書課題及作者。

師:本文的作者是美國小説作家馬克?吐温。他是一個幽默風趣的人。有一次因為看不慣國會議員在國會通過某個法案,因此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個廣告,上面寫着:“國會議員有一半是混蛋。”報紙一賣出,許多電話隨之而來,這些國會議員可不認為自己是混蛋,紛紛要求馬克?吐温更正。馬克?吐温於是又刊登了一個更正:“我錯了,國會議員,有一半不是混蛋。”有一次,馬克·吐温應邀赴宴。席間,他對一位貴婦説:“夫人,你太美麗了!”不料那婦人卻説:“先生,可是遺憾得很,我不能用同樣的話回答你。”頭腦靈敏、言辭犀利的馬克?吐温笑着回答:“那沒關係,你電可以像我一樣説假話。”這位幽默大師真是機智幽默啊!今天,他給我們帶了怎樣的驚喜呢?請看他的散文《登勃朗峯》。圖片具有可視性、直觀性可使學生具體直觀地感受到所學課文的內容,同時運用圖片導入生動形象,更容易激發學習興趣。利用趣聞軼事導入,可激發學生對作者作品的閲讀興趣,同時加深對作者的印象。

二、初讀課文

1、學生默讀課文,解決生字讀音。(投影)

翌日(yì)塵埃(āi)絡繹不絕(luòyì)

轔轔(lín)焦炙(zhì)俯瞰(kàn)

蠼峻(chán)獨踞(jù)蒼穹(qióng)

紛至沓來(tà)霓裳(cháng)驟然(zhòu)

皚皚(ǎi)拾階(shè)

2、結合課文內容,理解下面詞語的意思。(投影)

(1)翌日:指第二天。明日,明天。

(2)絡繹不絕:絡繹:前後相連,連續不斷;不絕:不斷。形容行人、車馬來來往往,接連不斷。

(3)美不勝收:勝:盡。美好的東西很多,一時看不過來。

(4)一如既往:一:完全;如:像;既往:從前。指態度沒有任何變化,還是像從前一樣。

(5)紛至沓來:紛:眾多,雜亂;沓:多,重複。形容接連不斷的到來。

(6)名副其實:副,符合,彼此相稱。名聲或名義和實際相符。

(7)霓裳羽衣:以雲霓為裳,以羽毛作衣。形容女子的裝束美麗。

(8)驟然:來得很突然,沒有任何的徵兆,一下子就發生了,沒給任何準備。

(9)拾階:拾,輕步而上。逐步登階。

3、介紹作者及著作。(投影)

馬克?吐温(Mark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是美國的幽默大師、小説家、作家,也是演説家。其幽默、機智與名氣,堪稱美國最知名人士之一。他被譽為“文學的林肯”。是19世紀後期美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之一。主要作品有《百萬英鎊》《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耶歷險記》等。

4、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閲讀,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2)理清本文的寫作思路,劃分段落層次。

明確:

①文章記敍了作者一行登勃朗峯的過程。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6段):描寫作者登上勃朗峯的見聞

第二部分(第7~11段):敍述作者一行下山的經歷。

5、具體分析:

(1)本文是一篇遊記,請以作者的遊蹤為線索,梳理作者登勃朗峯的過程。

學生在默讀的同時進行圈點批註,探究答案:

明確:

早晨八點多,徒步上路,路上見到很多坐車的男女。

取道黑首,抵達高地,沿途看到諸多美景。

拾階而上,看到巍峨壯觀的勃朗峯及其周圍的山峯。

就地而坐,飽覽美景,心有所悟。

僱了馬車,美餐暢飲。

車伕車技高超,一路顛簸疾馳,先於其他人到達沙蒙尼,住進旅館的上等房問。

(2)第一部分主要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寫作重點是什麼?

明確:這一部分作者主要運用了描寫的表達方式,具體生動地描寫了登勃朗峯途中所見美景。涼爽的樹林,巉峻的巖壁、巍峨的勃朗峯,奇形怪狀的山峯,色彩斑斕的彩霞,瞬息萬變的光影,無不令人神往。

(3)第二部分主要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寫作重點是什麼?

明確:第二部分主要運用了記敍的表達方式寫人敍事。這一部分主要刻畫了車伕的形象:他性格豪爽、車技高超,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夯實基礎,因為語言文字是感情的載體。

介紹作者,加深學生對馬克?吐温的印象,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自讀的目的是讓學生走入文本,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內容。學生一邊默讀課文一邊運用各種符號標記、批註、勾畫,培養了學生分析、理解文段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積極主觀能動性,有利於學生把握課文的重點和難點。逐層深入把握學習重點,結合文章內容,由整體到具體,

三、合作探究。

1、理解重點句子。

①天氣灼熱難當,乘坐在緩慢爬行的騾背之上和轔轔前進的馬車裏的男男女女,焦炙於火辣辣的豔陽之下,真是可憐可憫。

(小組合作交流、探究:作者為什麼認為乘坐馬車的和騎騾的遊客“可憐可憫”?)

學生交流後回答:旅遊,本就是置身自然、親近山水。作為遊客,應該儘可能腳踏實地,徒步而行,感受自然的魅力。而這些人乘車、騎騾,不但“焦炙於火辣辣的豔陽之下”,不能“在樹林中避暑納涼”,而且失去了旅遊的樂趣和意義,豈不“可憐可憫”!

②我們可在樹林中避暑納涼,稍作歇息,可那些人不行。既然花了錢坐車,就一定要使他們的旅行物有所值。

(小組合作交流、探究:這段話應該用怎樣的語氣和語調朗讀?表現出作者什麼樣的心理?)

學生交流後答:這段話要讀得輕鬆、輕快。作者為自己感受到了旅遊的樂趣而喜悦。“物有所值”一詞褒義貶用,表達了作者對乘車、騎騾的人的含蓄嘲諷。

③自然界中最美麗最精緻的造物,莫過於肥皂泡泡了:剛才空中的華麗色彩,天衣雲錦,恰如那在陽光下破裂並蔓延開去的肥皂泡。

(小組合作交流、探究:這裏聯想到肥皂泡,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慨?)

學生交流後答:這是作者對生活的一種感悟和感慨:生活中美麗精緻的東西,都是過眼雲煙,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就像美麗的肥皂泡終會破裂。因此,我們要珍惜當下,樂活當下。

④如果這位王爺的車技略欠敏捷——或者説,不是老天有意安排,在他離開阿冉提時喝得酒氣醺醺——結果就不會是這樣的了。

(小組合作交流、探究:這句話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情?)

學生交流後答:這句話表現了作者的。愉快心情。由於車伕的技術高超,他們才能夠趕上並超過長長的遊客車隊,得以住進上等房間。作者對此歡欣慶幸並對車伕駕車的技術表示讚歎。

2、歸納寫作技法。

結合文章的具體內容,分析文章所運用的不同的寫法,體會作者多變的筆法。

小組合作交流後,教師明確:

作者寫上山,用的是散文筆法,繪景抒情:通過描繪山中奇景、嶙峋的怪石和變幻的光影,表現勃朗峯周圍的奇妙景色,引出作者的無限感慨;寫下山,用的是小説筆法,寫人敍事:驚險的旅途,怪異的車伕,富有傳奇色彩,幽默風趣,吸引讀者。

3、小結:

本文記述了作者一行人登勃朗蜂的過程。全文以作者的遊蹤為線,具體形象地描繪了勃朗峯美不勝收的景物,並刻畫了一個駕車技術高超、性格豪爽的車伕形象。研讀、揣摩句子含義的訓練,讓學生學會揣摩語言,養成揣摩語言的習慣可以加深其對語言文字運用技巧的理解,不斷增強自己的語感。

通過討論交流等方式培養學生分析、理解文段的能力,激發學生的積極主觀能動性。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意識,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課堂小結能有效體現語文課堂教學過程的完整性,突出教學重點,為學生複習鞏固提供導向性。

四、對照梳理。

(約6分鐘)本文和《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同為遊記,但閲讀後的感受大不相同,請從文章內容和寫作方法的角度比較兩篇文章的異同。

(同桌討論並回答)

教師歸納:

1、兩篇文章都是遊記,都用生動的筆觸描繪出大自然無與倫比的美景。不同的是,本文寫景重在表現自然的賞心悦目,令人熱愛與讚美;而《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重在表現自然的莊嚴神聖,令人敬畏與崇拜。

2、兩篇文章都以作者的遊蹤為線索展開全文。本文運用變化的筆法,先以散文手法描繪景物,抒發感慨;再以小説筆法敍述事件,刻畫人物。細細讀來,感受到一份別樣的幽默。而《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則巧妙地將寫景、敍事、抒情融為一體,突出了雪域高原的壯美、神聖,表現出作者對自然的崇敬,給人印象深刻,讓人久久回味。這一環節,通過比較閲讀把兩篇內容相關而又有所不同的課文聯繫起來進行鑑賞,是一種“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思維過程。對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幫助識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很有好處的。

19、登勃朗峯

馬克吐温

上山見聞:濃墨重彩繪景抒情 表達多樣

下山經歷:簡筆勾勒寫人敍事 筆法多變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四

【教學思路】

這是一篇意韻豐富的散文詩,在教學過程中,要着重朗讀指導,引導學生從體味詩歌感情基調的基礎上,控制好課文的語速、節奏與感情,以提高朗讀的質量。讓學生在課文的反覆誦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感悟課文的能力,在獲得美的享受的同時促進其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的養成。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初步瞭解散文詩的特點――把詩的精練、音樂美和散文靈活多樣的表現力融為一體;品味語言,理解本文語言中的寓意;培養閲讀和欣賞散文詩的能力,通過誦讀,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過程和方法目標:

① 通過多種方式的反覆朗讀,感知全文。

② 揣摩作者對南北兩地不同雪景的描繪,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 品味語言,理解本文關鍵性語句的寓意。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追求美好理想和敢於同困難作鬥爭、勇於拼搏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散文詩,以讀品詩。

②揣摩作者對南北兩地不同雪景的描繪,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教學課時】兩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有關江南和北方的雪的音像資料,做好相關課件。

學生――查找有關“雪”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蒐集有關散文詩的資料,初步瞭解散文詩,先自主學習課文,劃出疑難字、詞、句,查字詞典掃清語音、語義障礙,再與同學合作,解決疑難。

【教學步驟】

一、導入:(播放《塞北的雪》投影顯示雪的圖片)

這一首《塞北的雪》曾經傳唱祖國的大江南北,在今天聽來仍然分外動人,聽着歌曲,我們眼前彷彿出現了那飄飄灑灑的漫天飛雪,那雪是冬天的精靈,是春天的使者,更是一篇篇凝結情思的美文的源泉。1924年歲末北京的一場大雪,魯迅先生破例地在他日記裏寫下了“大風吹雪盈空際”這頗富詩情畫意的文字,十七天後,一篇明朗的題為《雪》的優美散文便誕生了。今天,讓我們在先生情思凝結的美文當中,一起去賞雪景,悟雪情。(板書課題)

魯迅先生可以説是我們很熟悉的一位偉人,我們曾在他的文中感受過童年的活潑與可愛。今天,讓我們再來走近這位堅強而又對人生滿懷熱情的偉人。請同學們談談你對魯迅先生的瞭解。

二、介紹作者及作品:(學生回答,老師補充。)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散文、小説、雜文等文學作品,以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戰鬥姿態,對反動腐朽的封建文化和帝國主義進行了英勇的鬥爭。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今天我們所學習就是選自散文集《野草》的《雪》。《雪》寫於1925年,正值不平靜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勢在蓬勃地發展,可謂春暖花開之際,然而,北方還卻處於一片寒冷之中,面對黑暗的現實和酷冷的季節,魯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戰士的姿態去尋找“革新的破壞者”,去爭取“理想的春天”。

三、整體感知:

1、這是一首散文詩,風格柔婉中又見剛健,美豔中更現壯美,我們要學好一首詩,首先得讀好它,在讀中品味詩歌,在讀中獲得美的享受。我們應當怎樣進行朗讀呢?(老師給大家範讀一段,再請學生互相交流聽後的感受,同時指導學生從語速、語氣、重音、節奏或思想感情入手談論,並在此簡單介紹散文詩的特點。)

(確定全文的朗讀基調:

江南:婉約、柔和、舒緩,又有雪後消融的無盡可惜。

朔方:慷慨激昂,富有氣勢,具有堅強的戰鬥力。)

2、再請學生尋找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段朗讀,讀出感情。(生自由讀書)

3、思考:①作者為我們描繪了哪兩個地方的雪景?

明確: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

②讀了這篇文章後,你認為最能體現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明確:“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四、研讀、賞析:

指名生讀課文的南方的雪的畫面,分小組探究相關問題:

(1)用文中的語句概括江南的雪的特點。

明確:江南的雪“滋潤美豔之至”。

(2)作者是如何表現江南雪景滋潤美豔特質的?(生從課文中找出句子,加以分析)

明確:(可提示學生由整體到局部,由面到點的品味這一幅江南雪景圖)作者首先概括描寫江南雪的特點――滋潤美豔,接着用兩個比喻讓我們既感受到朦朧的美景,又感受到這雪裏也孕育着生命;而在雪野中,一片銀白的背景下,居然點綴着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臘梅,還有冷綠的雜草,這就是江南的雪,這又是多麼絢麗的雪啊!

(3)花叢中紛飛喧騰的蜜蜂給這幅雪景帶來了些什麼?

明確:幻想蜜蜂在雪野中“忙碌地飛着”,“嗡嗡地鬧着”。這一“飛”一“鬧”霎時使整個雪野活躍起來,呈現出一派生氣勃勃的景象。這裏,不僅使讀者看見爛漫的冬花,而且彷彿聽到吟唱的春蟲,感受到作者熱烈期待春天的心聲。

(4)為什麼要寫一羣活潑可愛的孩子塑雪羅漢的情景?

明確:為了進一步擴展雪野的意境,使江南的雪富有生命力,作者用樸素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兒童塑雪羅漢的水墨畫,通過“呵”、“偷”、“訪問”、“拍手”、“點頭”、“嘻笑”這些充滿活力的詞,刻畫了兒童特有的動作與神情,反映了他們天真活潑、純潔的心靈,真切、傳神、熱鬧、有趣。然而孩子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塑成的雪羅漢,由於寒夜的襲擊,終於褪盡了胭脂,“成為不知道算什麼”。這裏,通過雪羅漢被淡忘、消釋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美好事物迅即消逝的惋惜、感慨與苦悶的心情,喊出了對黑暗現實的抗議。

(5)江南的雪藴蓄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這一部分作者滿懷對美好事物的憧憬,回憶江南的雪的自然美景。雖是回憶,卻是展望;雖是冬天,卻已聽到春天的腳步聲。作者特別回憶兒時的生活,因為兒童是人類的春天,寫兒童不怕嚴冬,朝氣蓬勃,更加表現了作者對春天的殷切期待與熱烈呼喚。行文雖未免流露寂寞的心情,但卻閃爍着理想的光芒。

板書:南方的雪 美豔 有生機 有活力

五、小結

六、佈置作業:

1、識記字詞,完成“讀一讀,寫一寫”。

2、思考“研討與練習”一。

3、挑選《野草》中描寫自然景緻的文章,如《秋夜》、《好的故事》、《臘葉》等,讓學生分析其中自然描寫的特點。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五

唐詩二首

第1課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教學目標

1、誦讀並默寫本詩

2、結合詩人的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文章語言,感受詩中所描述的社會現實,體會詩人的情懷

4、感受杜甫憂國憂民的博大胸襟,培養關心他人、愛國愛民的優秀品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知道杜甫是我國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在一般人看來,這樣偉大的詩人生前一定過着非常舒適、安逸的生活,身居華屋,錦衣玉食。可事實遠非如此。“文章憎命達”,無數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難生活和悲慘命運的產物。對詩人杜甫來説,更是這樣。他不僅沒有過上安穩的生活,甚至於飽受戰亂帶來的飢寒之苦,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這篇文章——《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他在這種情景下的真實寫照。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走近作者,瞭解作品背景

1、走近作者

杜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字子美,世稱杜工部。杜甫歷經盛衰離亂,飽受艱難困苦,他被稱為“詩聖”,寫出了許多反映現實、憂國憂民的詩篇,詩作被稱為“詩史”。他的詩多沉鬱頓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等。

2、背景資料

759年歲末,杜甫一家輾轉流浪到了成都,在親友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蓋了一所茅屋。兩年後的一個秋天,一場大風把茅草給捲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風雨淋漓中度過了一個難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萬端,寫下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不朽的詩篇。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唐由此由盛轉衰,這次戰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户,井邑榛荊,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廣大人民皆處在無家可歸的狀態中。

目標導學二:反覆朗讀,整體把握詩歌體裁及內容

1、初讀詩歌,説説這首詩歌在形式上有什麼特點。(從字數、音韻、句式等方面回答)

明確:全詩篇幅較長,詩歌竟然長達二十四句;本詩為七言詩,以七言為主,也夾雜九言;本詩押韻,但是並不是一韻到底,韻腳換了很多個。

2、介紹歌行體。

3、已經確定了本首詩是歌行體,按照歌行體的敍事性特徵,我們能否猜測本詩可能記敍了一件什麼事?

明確:“……為……所……”是一個被動句式。茅屋被風吹破,風捲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詩可能寫了一件風捲茅草並由此產生的聯想的事。

4、細讀課文,初步感知詩歌的大意,並給每個自然段擬寫四字小標題,體會作者當時的複雜心情。

明確:(1)狂風屋破,茅草亂飛。(焦灼苦痛)

(2)羣童抱茅,倚杖自歎。(憤懣無奈)

(3)屋漏衾裂,徹夜難眠。(憂思不絕)

(4)願現廣廈,大庇寒士。(憂國憂民)

總結:第一段寫面對狂風破屋的焦慮;第二段寫面對羣童抱茅的無奈;第三段寫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寫期盼廣廈,將苦難加以昇華。前三段是寫實式的敍事,訴述自家之苦,情緒含蓄壓抑;後一段是理想的昇華,直抒憂民之情,情緒激越軒昂。前三段的層層鋪敍,為後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此抑揚曲折的情緒變換,完美地體現了杜詩“沉鬱頓挫”的風格。

目標導學三:品味語言,昇華文章情感

第一段賞析:

1、在本詩中,作者是怎樣描寫秋風的?寫出了秋風的哪些特點?

明確:作者用“怒號”一詞描寫秋風,將秋風擬人化,富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其後又用一“卷”字,更突出風之大,風之猛烈和無情。

2、作者用一系列動詞,如“飛”“灑”“掛”“飄轉”“沉”等來描寫風吹茅草的情景,這樣寫的好處在哪裏?

明確:一個“飛《本站·》”字一個“灑”字,不僅寫出了秋風之大,還寫出了風捲茅屋的凌亂。“掛”是掛在長林梢上的,“飄轉”者皆“沉”於塘坳,不難想象,茅草於風中是沉緩飄動,而詩人的心又十分急切,一急一緩之中突出了詩人眼見茅屋被風捲去的無可奈何。

第二段賞析:

茅草被捲走了,如果拾起來,還可以修理茅屋。可這時一羣頑童把草抱走了。這時詩人着急説道:“南村羣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這兩句話很值得體味,杜甫寫此詩時只有49歲,為什麼用一個“老”字?他把頑皮的孩子比喻為盜賊,是否又過於嚴重了?

明確:“老”字並不是指年齡老,而是寫心情,詩人經受戰亂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抱草的孩子也是窮人家的孩子,心憂天下的杜甫不可能不知道,因此,“盜賊”一詞是杜甫的激憤之詞,但他不是生孩子們的氣,而是生社會的氣,怨憤**的社會造成人民貧困。

第三段賞析:

作者是怎樣描述寒冷和秋雨的?

明確: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秋雨的細密連綿,所謂“雨腳如麻未斷絕”,更可怕的是“牀頭屋漏無干處”。面對寒冷,作者更是無可奈何,説“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裏裂”,由此可見其生活境遇的窘困。

第四段賞析:

1、賞析名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明確:詩人從個人“長夜沾濕何由徹”的痛苦,一躍聯想到風雨中千千萬萬衣食無着落的窮苦百姓,從沉思中振作起來,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喊,表現了詩人推己及人、捨己為人、關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懷和崇高理想。

2、你從本詩中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仿照示例用詩中的句子描繪一下。

示例:捨己為人——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示例:(1)年老體弱——脣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歎息。

(2)生活貧困——布衾多年冷似鐵。(牀頭屋漏無干處)

(3)憂心國事——自經喪亂少睡眠。

(4)關心天下“寒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三、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