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蘇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語文《桂花雨》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46W

蘇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語文《桂花雨》教案【精品多篇】

四年級上冊蘇教版語文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練習概括各段大意,歸納天鵝的幾個特性。學習作者説明事物的方法。學會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會認讀八個生字。

2 過程與方法:學習生動優美的語言,反覆品味,積累、學以致用。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朗讀課文,並能體會到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理清文章層次,概括文章內容。

2、學習一些説明事物的方法,並能學習使用。

教學準備:天鵝的圖片

教學方法:自讀感悟

教學過程:

一、導言引入新課

二、精讀品悟

1、由整體入手感知課文內容。學生自由讀文,邊讀邊思考:作者筆下的天鵝分別是什麼樣的形象?用筆畫出來。

2、把握文章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再串聯起來就是 文章的主要內容。

(這是一篇介紹天鵝的科學小品,作者用文學的筆調,描繪了天鵝在水中那優雅的姿態、妍美的形狀、優美的歌聲等特點,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鳥和大自然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由衷喜愛和讚美。)

3、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生思考:哪句話是中心句?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句來寫的?

(2)彙報:從側面和正面反覆強調天鵝的優雅妍美。出示幻燈片並指導朗讀,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天鵝的優雅妍美

4、仿照第一段的學習方法,學生自學第二段。

(1)自學要求:出聲朗讀,把你學到的知識寫在書中相應的位置。

(2)學生彙報,教師指導學生要按一定的順序來描寫。

(3)藉助圖片讓學生感受天鵝是大自然提供給我們的航行術的最美的模型,並指導朗讀。

5、學習第三段

(1)學生根據閲讀提示自學。找出中心句、過渡句;從哪些詞句看出天鵝酷愛自由;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2)學生彙報交流。

5、齊讀最後一段。

(1)這段運用了什麼手法?

(2)天鵝臨終的歌唱具有什麼意義?

三、回讀賞析

同學們,你們覺得天鵝僅僅是一隻鳥嗎?更像什麼?師生共同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及託物言志的寫法。

四、用格言總結:當美的靈魂與美的外表和諧地融為一體,人們就會看到,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

板書: 天鵝

優雅妍美

善航者

酷愛自由 託物言志

神奇歌手

四年級語文教案 篇二

《槐鄉的孩子》

學習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3、培養獨立閲讀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學習重難點:

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課文內容,陪阿姨能夠自讀能力,並是學生感到勞動是快樂的。

學習時間:

1~2課時

學習準備:

1、學生自己讀熟課文,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學習詞語,並提出疑問;

2、教師準備學習網站;

學習過程:

一、引導認識略讀課文,略知學習方法;

1、從“_”認識略讀課文

2、略知學習方法:通過朗讀、質疑、思考、討論,讀懂課文。

二、引導自己讀懂課文

1、默讀課文,藉助拼音和字典認識生字,瞭解重點詞語意思;

2、再讀課文。思考:

(1)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

(2)槐鄉的孩子可愛嗎?你從課文哪些描寫重體會到的?

(3)自己還有什麼不動的地方?記下來,和同桌討論一下;

三、利用網站,交流反饋:

1、打開網站:

(1)積累詞語;

(2)在網站提示下理解:滿載而歸、耷拉

(3)利用網站學習解疑,然後組內交流;

2、反饋學習情況:

從課文詞句體會課文內容:槐鄉孩子的可愛體現在:勤勞懂事、吃苦耐勞、以苦為樂;

3、讀出勞動的歡快、輕鬆、活潑。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網上練習:交流學習體會。

2、積累自己喜歡的句子;

3、説説自己課餘所從事過的勞動內容;

後記

語文園地一

謝家灣國小

知識目標:

1、完成習作。

2、準確區別區別的不同讀音。

3、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餘生活。

情感目標:

熟練背誦古詩。

能力目標:

發現和運用識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口語交際 我們的課餘生活

1、導入:

通過這一組課文的學習,我們瞭解了國小孩子的課間活動,與蘇聯小朋友一起發現了蒲公英的祕密,目睹了槐鄉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樹割槐花掙學費的情形,我們安排了自己的課餘活動,認真執行計劃,這一階段的課餘生活充實而有樂趣,許多同學都想把樂趣與大家分享。

2、生分四人小組,在組內展示各自的課餘生活記錄本,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餘生活。

3、全班交流

每組推選一位優秀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4、評議

(1)看學生他們的課作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注意內容充實)

(2)選拔優秀,頒發小獎品。

(3)生談交流後自己的打算。

二、習作指導

1、導入。

2、生選擇寫作題材

遊戲娛樂生活:踢毽子、跳皮筋、跳繩……

課餘輔導訓練:網頁製作、科技小發明、繪畫寫生、足球比賽……

個人愛好:小收集、小飼養、小種植、小演奏家……

家務勞動家庭幫手:洗衣服、餐具、打掃衞生……

3、寫法指導:

這篇文章只需集中寫一項課餘活動或一件課餘發生的事。

4、生擬定提綱、評議。

5、生起草。

6、生交流,師生共同評議。

7、生各自修改。

8、謄寫文章。

三、日積月累

1、生自由輕聲讀詞語,注意每一行兩個詞語中的加點字,想想自己有什麼發現?

2、指名橫着誠。

3、揭示發現:

每一行兩個詞語中帶點字字形相同,讀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4、齊讀鞏固。

四、讀讀認認

1、生各自輕聲讀本題中的各組字,讀不準的藉助注意拼讀。

2、比賽:誰讀得正確、流利。

3、談談這一題中每一組字的共同之處。

4、齊讀鞏固。

5、單獨指讀橫線條中的生字。

五、讀讀背背

1、師範讀古詩。

2、師引導。

3、生模仿讀。

4、比賽讀。

5、師生合作、表演。

6、競賽背誦。

六、展示台

1、小組交流各自展示什麼內容,以什麼形式展示。

2、瞭解展示準備。

3、舉行展示會,各組輪流介紹,然後參觀學習。

4、評選優秀展示組。

蘇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語文《一路花香》教案 篇三

教材分析:

《一路花香》是蘇教版國標本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篇寓言故事。故事主要講述的是:一隻有裂縫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慚愧,挑水工卻告訴他説,從他的裂縫中漏出的水澆灌出了美麗的花兒。從而揭示了世上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只要我們學會關愛,正確的看待自己和別人就能夠物盡其用,人盡其才,進而迎來“一路花香”的美好人生這一深刻的寓意。

課文共有三個自然段 :

1.挑水工用一好一破的水罐挑水的不同結果

2.有裂縫的水罐因漏水而慚愧的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叫它回去時注意路旁的花。

3.破水罐看了花後,仍然為漏水而道歉,挑水工告訴他:是它的裂縫漏出的水澆灌了美麗的花。

根據本課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瞭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澆灌路邊花草的事,幫助學生正確看待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這一點也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為了達成以上的目標,本課分2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

1。初讀課外,整體感知   讀準字詞,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3.指導書寫

4.再讀課文,分節讀,明白課文大意,提出質疑,以便下節課引導學生進一步研讀課文。

5.學習第一自然段,通過自讀,瞭解兩隻水罐的不同特點及挑水工用一好一破兩隻水罐挑水的不同結果。

第二課時:學習二、三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品析課文,總結全文。

本課所採用的教學方法是:

1.朗讀體會法。朗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常用、最重要的訓練,唯有多讀,才能理解課文,才會運用。通過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的朗讀,分不同角色讀,幫助學生感受不同水罐的表現,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感訓練。

2.品析詞句法。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深刻了解故事寓意,用“讀、找、品、畫”的學習法,教會學生自主學習。

3.合作學習法。學習討論問題時,通過合作,解決問題。

4. 情境學習法。讓學生感受文本帶來的語境,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本次説第二課時的內容,針對教材及教學目標,我是這樣設計課程:

一、複習導入

師:聽説我們班的同學是各有所長,有的人個子高,有的人力氣大,我們班的大力氣是誰?(學生紛紛説出名字,被説到的學生面露自豪)。有的人嗓門大,有的人朗讀水平高……不過有特長,還要會運用。今天這節課,老師提供給你們用武之地,你們有信心運用嗎?

師:有信心就好,這也是你們的特長。這節課我們繼續和同學們來學習寓言故事《一路花香》。(指導讀課題)説説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嗎?

這樣的導入會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為接下來閲讀課文作準備。

二、精讀課文

(一)感知情感變化

1.那只有裂縫的水罐能澆灌出一路花香,它可真了不起!可是讀了課文,我們知道它自己卻不這麼認為,它的情感在不斷地發生着變化,你能在文中找出表示它情感變化的詞語嗎?(快速瀏覽全文並做上記號)

(相機板書:十分慚愧  一絲快樂  仍然傷心)

這裏精心設計了板書幫助學生體會破水罐的心情變化(十分慚愧-一絲快樂-仍然傷心),並把這一感情變化作為一條線索貫穿全文的教學。

(二)體會“十分慚愧”

1.我們來體會破水罐的第一次情感。(十分慚愧)

“慚愧”是什麼意思?(以為自己做錯了事,沒有盡到責任而感到不安。)十分慚愧可見程度更深。破水罐為什麼感到十分慚愧呢?請自由讀讀課文的一、二小節。(指名説)

小結:因為自己的裂縫,使自己比不上好水罐的價值而慚愧;因為自己的裂縫讓挑水工白費力氣,使挑水工得不到應有的回報而慚愧。(板書:慚愧)

當破水罐感到十分慚愧的時候,那隻完好無損的水罐卻怎樣呢?(板:好水罐  驕傲)

2.指導朗讀:是啊,跟完好的水罐比起來,破水罐怎能不感到自卑慚愧呢?兩年後的一天,破水罐終於忍不住內心的愧疚,向挑水工道歉了,能把破水罐當時的慚愧心情讀出來嗎?(出示句子,指名讀)

通過引導分析學生自然會在內心進行對比,感悟到破水罐那種自卑、慚愧的心理,朗讀時就容易把握人物情感了。

3.對於他的道歉,挑水工是怎麼説的?指名分角色朗讀。

4.你認為這是一位怎樣的挑水工?

(三)體會“一絲快樂”

1.過渡:聽了挑水工的提醒,破水罐開始留意路旁的花兒,慚愧的它不久又有了“一絲快樂”,這又是為什麼呢?讀讀第三自然段,説説破水罐快樂的原因。

2.師: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這些花都是些什麼樣的?

3.這景象確實很美好,如果你就是路人看到了這樣的景色會説什麼呢?

4.破水罐和你們一樣被美好的景象所吸引,它不禁有了那麼一絲快樂。一起讀讀第一句話,讀出這一路鮮花的美和破水罐的一絲快樂。

(四)體會“仍然傷心”

1.過渡:可是到了小路的盡頭,破水罐仍然感到傷心。它為什麼仍然傷心呢?

(出示: 但到了小路的盡頭……道歉。)

小結:破水罐的快樂是那麼少,那麼短暫,因為它還在為自己的裂縫而自卑,為自己不能盡到責任而自責難過。誰來讀好這段話?

2.這次它向挑水工道歉時,內疚程度更深了,歉意更重了,它又會説些什麼呢?

引導學生通過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路花香的美景,再讓學生説説自己看到這種繁花鬥豔的美好景象時心情怎麼樣,然後説説破水罐此時的心情,但到了路盡頭它又傷心了,這“一絲快樂”稍縱即逝。這樣,通過想象説話、對比了解,不僅讓學生再次感受破水罐自責、難過的心情,也會認識到破水罐的價值,為下文理解挑水工的話做了鋪墊。

(五)體會“快樂”

1.面對破水罐的道歉,挑水工又是如何説的呢?(出示句子,指名讀)

讀了挑水工説的話,老師有幾個問題想問你們:

a.挑水工事前知道破水罐有一道裂縫嗎?

b.既然知道有一道裂縫,挑水工為什麼還要用它來挑水呢?

你覺得挑水工是一個怎樣的人?

小結:是啊,挑水工真聰明,他知人善用,恰倒好處地利用了破水罐的裂縫,澆灌了一路鮮花,使這條路上充滿了鳥語花香,給自己,給破水罐,給主人,更給所有從這條路上走過的人,帶來了——一路花香,帶來美的享受。我們再來讀讀他説的話,好嗎?

挑水工的話是本段的重點,也是本文的中心所在。引導學生通過充分朗讀理解挑水工的話後,體會挑水工這個角色。

c.聽了挑水工這番話後,你覺得破水罐會怎樣想,怎麼做呢?

d.那隻完好的水罐聽了挑水工和破水罐的對話,又會想些什麼?會對破水罐説些什麼呢?

師述:看來,這兩隻水罐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完好無損的水罐無須驕傲,破水罐也用不着慚愧!(在板書上添加:無須、不用、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挑水工的話説得多好啊,請再次有感情朗讀挑水工説的話。

學生通過寫和説的練習,理解故事所藴涵的深刻人生哲理就水到渠成了。最後對板書進行補充(迴歸快樂)。

三、聯繫實際,加深感悟

1.學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麼啟發呢?(學生暢談)

小結並出示:世界上每一個人,每一樣東西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如果我們能夠發揚自己的長處,又能夠善待自己的不足,聰明地利用自身的特點,那我們美好的人生必將如那──( 生)一路花香

老師願這“一路花香”帶給我們的啟示永遠留在你、我、他的心中……

四、拓展延伸

課堂的最後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了一首散文詩——《欣賞自己》,想欣賞一下自己嗎?師配樂朗讀。

讓孩子用心靈去聆聽語言文字的美麗,去品味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一路花香!……

課後作業:

1.分小組,把課文用課本劇的形式演一演。

2.蒐集與本文寓意相通的名言或諺語,讀一讀,記一記。

此類作業有助於學生去創造,去探索,並學會積累。

板書:

14.一路花香

好水罐  無須驕傲

破水罐  不用慚愧

一絲快樂

仍然傷心

迴歸快樂

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 篇四

《母雞》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感受母雞作為一個母親的形象,體會母愛的偉大。

3、比較《母雞》和《貓》在寫法上的特點,感悟作者的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瞭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體會母愛的偉大,並通過比較老舍兩篇文章的特點,感悟作者的語言風格,加強語言實踐。

教學難點: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具體生動描寫動物的寫法。

教法學法

教法:“情景設置法”、“質疑引讀法、”、“朗讀感悟法”、“提問法”、“點撥法”等。

學法:“圈點標註法”、“討論法”、“自主探究法”、“朗讀法”、“質疑法”。

課前準備:學生蒐集相關資料。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上一篇課文我們到認識了性格古怪而又淘氣可愛的貓。其實老舍先生家還有一隻動物——母雞。他是不是也像喜歡那隻貓那樣喜歡它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下老舍先生家的《母雞》。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給自然段標序,勾畫出生字並讀一讀。

2、把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多讀幾遍,再讀給全班聽一聽。

3、概述課文的主要內容。(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表達了對母愛的讚頌之情。)

三、閲讀質疑

1、通讀課文,找出文中直接寫作者對母雞由討厭到不討厭這一情感變化的句子讀一讀。

2、學生彙報,教師相機板書:一向討厭→母雞←不敢再討厭

過渡:是什麼原因使作者態度發生如此變化呢?

四、自主探究

(一)指導探究一至三自然段。

1、輕聲讀課文1——3自然段,思考,是什麼原因使作者一向討厭母雞呢?劃出相關語句讀一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2、學生彙報

(1)討厭的原因有那些?(指名回答:母雞的無病-、欺軟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現了一隻淺薄、媚俗的母雞。)

重點語句解析:

到下蛋的時候,它差不多是發了狂,恨不能讓全世界都知道它這點兒成績;就是聾子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了。

(這是作者誇張的寫法,諷刺了母雞的炫耀。聾子本來是不怕吵的,作者用“就是聾子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了”,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討厭母雞的情緒。)

(2)學生回答後,教師引讀:無論在什麼地方、什麼情況下它那嘎嘎的叫聲總是——(沒結沒完)特別是到下蛋的時候,母雞差不多是——(發了狂)

3、揭示總分的寫作方法。

請同學們看板書:作者先總説討厭母雞,再分別敍述了討厭母雞的理由,你知道作者運用了什麼寫作方法嗎?(總分)

4、請用討厭的語氣齊讀課文1、2、3自然段。

5、老舍先生對待母雞的情感,前後是怎樣變化的?

(課文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者對母雞的情感由“討厭”轉變為尊敬。)

(二)指導探究四至十自然段。

1、討論:是什麼讓作者“一向討厭母雞”?又是什麼讓作者“不敢討厭母雞”?

2、交流重點語句:

(1)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因為它有了一羣雞雛。它偉大,因為它是雞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這三句話都是在寫母親,對母親的讚頌之情在逐句加深。作者為母雞身上所表現出的母愛所震撼,認識到天地間所有的母親都是英雄。這是對普天下所有母親的讚頌。)

(2)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作者用“不敢”來表明自己對母雞情感的變化。他此時已不是簡單的喜歡,而是對母愛的一種純潔、神聖的尊敬,是情感的升)

(三)比較一下,本文和《貓》兩篇課文的寫法特點

1、兩篇文章的結構都非常清晰。

《貓》寫了貓的性格古怪和淘氣可愛,由兩部分構成,並以“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為過渡句,將兩部分內容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母雞》可以明顯分為母雞孵雞雛以前和孵出雞雛以後兩部分,以過渡段使文章渾然一體。

2、在敍述動物的特點時,作者善於用總分段式。如寫貓,先寫“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再具體寫它的表現。寫母雞時,先寫“我一向討厭母雞”,再寫它令人生厭的三個方面。

3、在表現小動物的特點時,作者用事實説話,通過對點滴小事生動具體的描寫,使筆下的動物呼之欲出。

4、在情感的表達上,《貓》通篇都在寫貓的可愛,無論是貓的古怪,還是貓的淘氣,從始至終都是一種喜愛之情;而《母雞》則寫了由“討厭”到“不敢討厭”的情感變化,用前後的強烈對比,加深了對母愛的讚頌。

5、在語言的運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貫的無雕飾的生活化的語言風格。在《母雞》中,運用的幾乎都是羣眾口語,有着濃郁的“京味”,如,“聽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後院,由後院再嘎嘎到前院,沒完沒了,並且沒有什麼理由,討厭!”“使人心中立刻結起個小疙瘩來”,“咬下一撮兒毛來”,“就是聾子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了”。讀這些文字時,使人感覺不是在讀,而是在聽街坊鄰居説,是那樣的生動鮮明而又通俗易懂。

6、總結:同樣是寫小動物,用的方法不同,給人的感受就不同,所以同學們在自己的寫作中,要注意文章的表達方法。

五、作業佈置

1、熟練朗讀課文。

2、摘抄自己喜歡的語句。

板書設計

貓──古怪、可愛(圍繞中心句寫)突出特點母雞──負責、慈愛、勇敢、辛苦(不同的認識)/

附:相關鏈接

1、詞語

如怨如訴:形容沒完沒了地抱怨、訴説。本文用擬人化的手法來形容母雞拉長音的叫聲影響人的情緒,令人討厭。

趁其不備:趁人不防備的時候。文中指母雞在欺負自己的同類時是出其不意地下毒手,非常兇狠,讓人厭惡。

警戒:戒備。文中指母雞為了保護小雞的安全,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並不畏任何強敵,隨時準備作戰,表現了這位雞母親的負責、慈愛、勇敢與辛苦,也表達了作者的敬意。

雞雛:幼小的雞。

顫顫巍巍:抖動搖晃的樣子(多形容老人或病人的某些動作)。

欺侮:欺負。

反抗:用行動反對;抵抗。

消瘦:形容身體極瘦。

悽慘:淒涼悲慘。

慈愛:(年長者對年幼者)仁慈而充滿憐愛之心情。

2、多音字

似:shì(似的);sì(相似、似乎);

惡:è(兇惡、惡劣);ě(噁心);wù(可惡、厭惡);

差:chā(差別、差距);chà(差不多、差生);cāi(出差、差使);cī(參差、參差不齊)。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自學本課生字及新詞,積累詞語。

2、瞭解按總述、分述、總結的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

3、瞭解頤和園的景物特點及地位,產生熱愛首都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頤和園的景物特點及地位,感受頤和園的宏偉美麗。

教學準備:

課件、展板。

2、蒐集有關頤和園的資料。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頤和園全景圖)

同學們,在我們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聞名的皇家園林,你們知道是哪裏嗎?

教師板書課題並強調“頤”的筆順。

二。交流資料,瞭解頤和園概況。

通過查閲資料,你對頤和園都有了哪些瞭解?指名説。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提出不懂的問題。

2、前後桌四人一組互相交流不懂的問題。

3、通過交流還有沒解決的問題嗎?

如果有,板書問題。

四。自由結組,合作交流:

1、瀏覽課文,用“○”畫出課文比較詳細地介紹了頤和園的哪些景物。

學生板書:仁壽殿佛香閣大戲樓長廊十七孔橋銅牛

課件出示頤和園的地圖,閃爍這六個景物,使學生了解其位置。

2、自由結組:

通過讀課文、查閲資料,你對哪個景物最感興趣,根據興趣重新結組。

要求“快、靜”。然後快速選出你最信任的組長。

3、合作交流:

由組長組織活動。在組內交流查閲的資料,結合課文及資料,準備用你們喜歡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你們喜歡的景物。

4、小組彙報,全班交流:

(1)請各組進行彙報,同時,課件出示頤和園景物的相應圖片,並配以古箏音樂。

(2)小組彙報的同時,其它組認真聽,聽後談談感受,也可向這組進行提問。

(3)教師進行適時評價、點撥。

五。學習第七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七自然段,用“——”畫出課文還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景物?

學生板書:諧趣園“買賣街”廓如亭知春亭

課件閃爍這四個景物在地圖中的位置。

2、課件顯示這四個景物的圖片,教師加以聲情並茂的介紹。

3、欣賞後你有什麼感受?

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六。課外延伸,補充資料(師生共同交流)。

1、通過查資料,你還知道頤和園的哪些景物?

2、老師也查到了一些資料,你們想看看嗎?

(課件出示頤和園的一些景物圖片,並加以簡單介紹。)

3、學生把收集的資料貼到展板上。

4、小結:頤和園的景物真是數不勝數,各具特色,就是看上幾天也看不完看不厭。

板書:……

七。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談感受。激發熱愛首都之情,產生自豪感。

八。瞭解本文寫作方法:

1、二至六自然段與第七自然段都是在介紹頤和園的景物,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板書:詳、略。

2、課文是怎樣連段成篇的?與《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有什麼不同?

九。佈置作業:

1、積累詞語,選擇喜歡的詞語抄在好詞好句本上。

2、課下觀看展板,交流體會。

四年級語文教案 篇六

《可貴的沉默》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清課文條理,理解課文內容。

2、讓學生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學習如何去關心和愛護別人,從而使學生懂得做子女的也應當回報父母對自己的愛。

3、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體會為什麼説這種沉默是可貴的。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可貴的沉默。

2、引導學生説説什麼是“沉默”?(沉默就是不説話)

3、齊讀課題,質疑。師:看到題目你有哪些問題?(為什麼説沉默是可貴的呢?誰沉默?在什麼情況下沉默?他們沉默時的神態怎樣?沉默之後是一種什麼情景呢?……)

二、學生自學,解決疑惑。

1、課件出示自學要求:

(1)藉助拼音通讀課文。把不理解的詞語畫下來。

(2)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3)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把不懂的句子做上記號。

(4)小組合作學習,把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詞句與大家

交流、討論。

2、給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學。

3、教師參與小組合作學習。

三、檢查自學情況,深入學習課文,體會思想感情。

1、讀準生字、新詞的字音。

2、理解詞義。

異口同聲:形容很多人説同樣的話。

驕傲:本文是自豪的意思。

神氣十足:形容十分得意而傲慢的樣子。

左顧右盼:向左右兩邊看。

情緒:人從事各種活動時產生的興奮的心理狀態。

索性:直截了當,乾脆。

阻止:使停止行動。

藴藏:蓄積而未顯露或未發掘。

依然:依舊。

寂然無聲:非常安靜,沒有聲音。

期待:期望、等待。

追逐:追趕。

沉默不語:不説話。

瞥了一下:很快地看了一下。

赦免:依法定程序減輕或免除對罪犯的刑罰。

四面八方:泛指周圍各個方面。

繼而:接着。

稚拙:幼稚笨拙。

3、讀課文,理清條理。

(1)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在一節課上,老師詢問家長給學生們過生日的情況,大家情緒熱烈,滔滔不絕,可當老師問誰知道家長的生日時,教室裏立刻沉默無聲,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懂得了要回報父母對自己的愛。)

(2)哪些自然段是寫課上發生的事?哪些自然段寫了課下發生的事?(小組合作學習,得出以下結論。)課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可以分為三段:第一段:(1—16自然段):寫課上老師教育我們不能只會感受愛,還要知道回報父母的愛。

第二段:(17自然段):寫家長會上,家長們的反映。

第三段:(18自然段):寫“我”的感受。

4、學習內容,理解重難點。

(1)請學生把課文中孩子們在敍説父母給自己過生日的情景時的表現,用筆畫下來,再讀讀,體會一下當時孩子們的心情。(也可引導學生回憶自己過生日的情景)

從“驕傲地舉起了手”,“神氣十足地左盼右顧”,“越點越多,越點越興奮,聲音越來越響”,“索性站起來”,“快樂地交談”等體現了孩子們得到父母的愛的幸福。

(2)“我想去尋找藴藏在我們心靈深處的、他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的極為珍貴的東西。”

(“極為珍貴的東西”在這裏就是指要回報父母的愛。這句話是説“我”要讓孩子們不光感受到愛,還要讓他們懂得回報父母的愛。)

(3)老師後來提了什麼問題,使這熱烈的場面一下子變得沉默無聲?完成下面練習,想像一下,他們在想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想什麼?

課件出示:

“向爸爸媽媽祝賀生日的,請舉手!”教室裏寂然無聲,沒有人舉手,沒有人説話,孩子們沉默着,他們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沉默了足足一分鐘,我悄悄地瞥了一下這可愛的孩子們——他們的可愛恰恰在那滿臉的犯了錯誤的神色之中。”

(“足足一分鐘”,表明“沉默”的時間很長。孩子們面對誰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這個話題,一下子從“十分熱鬧”變得“沉默不語”,“所有的人”都不説話了,並且臉上流露出犯了錯誤的神色,這恰恰是他們可愛的地方。説他們可愛,是因為他們在覺察到自己錯了之後,毫不掩飾,坦誠地流露在他們的神色之中。)

(5)“像獲得赦免一樣,那一雙雙躲閃的目光又從四面八方慢慢地回來了。”

(這句話是“我”輕輕問“怎樣才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後孩子們的最初反應。“像獲得赦免一樣”,形容孩子們的錯得到老師的原諒,心情輕鬆了許多;“躲躲閃閃的目光”,形容孩子們追問時表現出來的迴避的神色;“從四面八方慢慢地回來”,説明孩子們的目光慢慢地從各個角度轉向老師,敢於看老師了。)

(6)老師提示了大家回報父母愛的方法,教室裏又熱鬧起來,只是與沉默前的熱鬧已經不一樣了。到底哪兒不一樣?

(前面是説父母如何愛自己的而熱鬧,後面是為回報父母的愛想辦法而熱鬧。)

(7)有感情地朗讀,體現兩種不同的熱鬧。

(8)“啊,我真快活!這一片沉默給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這堂課成功了,小傢伙們在沉默中終於懂得要回報父母的愛了,後來他們用各種方式回報了父母對自己的愛。“我”聽到家長會上爸爸媽媽説他們的孩子在向他們表達自己的愛,這正是孩子們在那節課上沉默不語“反省”自己的結果,這也正是為師的快樂。)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提示:朗讀時,要注意人物不同的情緒變化。開始要讀出孩子們歡樂、自信的情緒和熱鬧的氣氛;在孩子們沉默時要讀出內疚、後悔的心情;在孩子們明白了要回報父母對自己的愛的時候,要讀出歡快、欣喜的語氣。

五、總結。

師:我們自學、合作學習了課文內容,並且有語氣地朗讀了全文,現在誰能説説為什麼説沉默是可貴的呢?

(孩子們在沉默中感受到了父母的愛很多很多;孩子們在沉默中反省了自己,只知道被愛而沒想到回報;孩子們在沉默中思索應該怎樣回報父母的愛;孩子們在沉默中懂得了接受愛的同時更要回報愛的道理。)

師歸納小結:沉默是因為孩子們知道他們錯了,沉默是對錯誤的承認,是對錯誤的反思。如果錯了不承認,反而振振有詞,強詞奪理,就不是好孩子了。另外,沉默之後有補救錯誤的辦法,有改正錯誤的行動,並且受到媽媽爸爸的表揚,得到老師的認可。所以這個沉默是可貴的……

六、談體會:

學了這篇課文,你受到什麼啟發?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愛父母,體諒父母的辛苦,不僅要自己的事自己做,還應幫助爸爸媽媽分擔一些事情。在他們的生日之時,或者母親節、父親節之日,送上一句問候語,做張賀卡、寫封信表一表心意,對於他們來講將是一種多麼大的快樂與幸福呀!除了父母,我們還應該愛身邊所有的人,懂得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懂得給與將比得到更快樂。)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用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教育學生從小勤奮學習,長大了對人民、對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瞭解課文的中心論點

2、理解課文是如何用事實來説明“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的。

教學準備:

投影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解題:題目中的“説”就是談、講的意思。這是一篇説理類的文章。讀了這個課題,你想提什麼問題?(文章主要説了一個什麼道理呢?又是怎樣把這個道理説明白、説清楚的呢?)下面,我們就帶着這個問題來讀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分段。

1、聽課文錄音,想一想:課文主要説了一個什麼道理?

2、交流(只要求説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3、引導分段。

(1)學生輕聲讀課文,看看課文在哪裏提出了觀點?又是怎樣證明這個觀點的?課文最後又是講了什麼?

(2)交流。

(3)根據以上問題給課文分段,並在文中作好記號。

三、分段讀通課文。

1、先拼讀生字,讀熟新詞。

2、分段讀通課文。

自由練讀後,指名分段朗讀,正音。對長句子進行全班重點練讀。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第一段,畫出中心句。

2、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是什麼?是勤奮。

(1)這裏的。“橋樑”是什麼?

(2)把這種自問自答形式的句子換個説法,並説説自問自答的好處。

(3)過渡:是的,勤奮是實現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成功者手中的鮮花,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相機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鮮花,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討論:“鮮花”在這裏是什麼意思?“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麼?

(4)説説這句話的意思。

(5)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鮮花,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比一比以上兩句話,你更喜歡哪一句?為什麼?

齊讀後一句。

3、齊讀第一段。

4、爭取熟讀成誦。

五、教學生字,指導書寫。

1、自己設計記憶字形的方法,感到困難的在下面打“?”。

2、交流自學情況。

3、指導書寫“枕”、“末”、“慣”、“基”。

4、鋼筆描紅。

六、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3:讀一讀,再抄寫。

2、嘗試背誦第一段。

3、區別形近字組詞。

未()悄()社()樑()渡()

末()稍()杜()粱()度()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第二至四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上節課學習了第一段,你從中懂得了什麼?

二、細讀第二自然段

1、課文圍繞“勤奮是實現理想的橋樑。”這一中心,作者主要寫了哪兩個人勤奮成才的故事?(相機板書:司馬光、童第周)

2、大家一定還記得一年級學過的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司馬光小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板書(天資聰明)

3、天資聰明的司馬光長大後取得了什麼成就呢?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討論:

(1)司馬光手中的鮮花是什麼?“終於”這個詞説明了什麼?“警枕”的警在這裏是什麼意思?

(2)司馬光怎樣用汗水和心血去澆灌的?(引導學生邊讀邊找出書上有關詞語和句子。理解“滾瓜爛熟”“一遍又一遍”)

(3)司馬光的事例告訴我們(板書):“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4)自由練讀第二自然段

(5)指名讀,師與生一起評點,是否讀出了司馬光的刻苦、勤奮?

4、小結:砸缸救人的司馬光從小就天資聰明,但是他依然始終如一地勤奮學習,最後寫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學鉅著《資治通鑑》,這就充分説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三、細讀第三自然段

1、學生自學,完成下列思考題,並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把有關的詞句畫出來:

(課件出示)

(1)童第周手中的鮮花是什麼?

(2)童第周的情況和司馬光相比有什麼不同?

(3)童第周起步晚,基礎差,為什麼他同樣取得了成功?

(4)童第周的成功説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2、小組交流討論

3、師生圍繞思考題交流探討

4、學生討論“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這句話的含義,老師相機板書。

5、指導朗讀

6、讓學生根據板書小節,引導學生明確:不論天資聰明還是基礎比較差的人,只要勤奮,都可以成才。

7、齊讀兩句名言,大家認為這兩句名言好嗎?好,就讓我們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筆記本的首頁,時刻勉勵自己。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思考主要寫了什麼?

2、這一段在全文起什麼作用?

3、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談談學習了這一課的感想,並寫在小作本上。

五、總結課文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説勤奮》這篇課文,知道了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在今後的學習中,希望同學們能以課文中的司馬光、童第周為榜樣,學習他們那種勤奮刻苦、孜孜以求的精神,相信你們在人生旅途中有所作為,為人民、為社會作出貢獻。

六、作業完成課後思考題3、4兩題。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研究少年周恩來立志的原因,引導學生通過朗讀、理解重點詞句、展開想象、資料補充等多種閲讀方法,揣摩人物內心世界,進而體會文章內容。

2、感受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樹立為祖國繁榮民族振興而努力學習的志向。

3、厚積薄發,進行説話訓練。

教學重難點:

重點——運用多種閲讀方法,體會人物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

難點——瞭解當時社會背景,深入體會少年周恩來立志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xx導入,抓主線

1、詩人流沙河曾説過:“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少年周恩來從小立志——生齊讀課題

2、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5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研究下少年周恩來為什麼立下這樣的志向!

3、指讀課文,回答問題,師板書:中華不振。

二、精讀課文,知因果

(一)組內合作自學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你從哪裏感受到中華不振的?

(出示閲讀方法:讀書時要一想二畫三批註)

2、組內交流

(二)研讀課文全班交流(學生找到哪裏,老師相機處理哪裏)

1、品讀詞句,初步感受中華不振

他們急忙奔了過去,只見人羣中有個衣衫襤褸的婦女正在哭訴着什麼,一個大個子洋人則得意洋洋地站在一旁。

●通過哭訴着、得意洋洋的對比描寫體會中華不振。

●從洋人欺侮中國人後趾高氣揚的神情中感受到了中華不振。

●從當時婦女的穿着“衣衫襤褸”體會中國當時的落後、人民生活的困難,體會中華不振。

一問才知道,這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能給她撐腰,懲處這個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

●通過“不但不……反而……”這組詞語體會中國巡警仗勢欺人、欺壓百姓,對中國人的生命漠不關心,感受中華不振。

●體會這是在中國的地盤上,國人當時得不到最起碼的公道,沒有地方説理、沒有地方申訴,感受中華不振。

訓練:

(1)展開想象:當時那位婦女是怎樣哭訴的,那個警察又是怎樣訓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會説些什麼?

(2)談談感受:作為一名中國人,你看到同胞在自己的土地受到這樣的欺凌是一種什麼感受?

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着拳頭。但是,在外國的租界裏,誰又敢怎麼樣呢?只能勸勸那個不幸的婦女。

●從“緊握着”這個詞語體會國人敢怒不敢言。只能把憤怒壓抑在心中,想象他們當時是什麼心情呢?

●從“只能”、“誰又敢怎麼樣呢?”看出在中國的土地上,中國人都沒有能力去反抗,也不敢去反抗,體會國人的無奈和懦弱,以便感受中華不振。

訓練:

(1)修改句子

“誰又敢怎麼樣呢?”這是什麼句子?改成陳述句。

(2)比較句子

①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着拳頭。但是,在外國的租界裏,誰又敢怎麼樣呢?只能勸勸那個不幸的婦女。

②微觀的中國人讀緊握着拳頭。但是,在外國的租界裏,誰都不能怎麼樣,只能勸勸那個不幸的婦女。

●通過對比句子體會反問句的語氣更為強烈,進一步體會國人的無奈和懦弱,進一步感受中華不振。

(3)感情朗讀,讀出憤怒與無奈。

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周恩來揹着大伯,約了一個要好的同學闖進了租界。嘿!這一帶果真和別處大不相同:一條條街道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街道兩旁行走的大多是黃頭髮、白皮膚、大鼻子的外國人和耀武揚威的巡警。

●這段話主要讓學生體會“闖進”,在中國人的地盤還要闖進來,説明這也是中華不振。

(教師相機處理1~6段)

導語:其實,當週恩來剛到這裏的時候大伯就告訴他租界地沒處説理去了,同學們,你們現在能體會到大伯當時的心情嗎?分角色朗讀對話,想象該如何去讀!

2、整合前面,進一步感受中華不振

正是因為,所以他真正體會到了中華不振的含義。

3、資料補充,深入感受中華不振

教師出示資料:1885年,上海的黃浦公園在租界內建成後,便在公園門口豎立了刻有園規的牌子:“一、腳踏車及犬不準入內……五、除西人用僕外,華人不準入內……”民間將此概括為“華人與狗不得入內”。——

●這是對一個民族公然的侮辱,也是中華不振的有力證明。

4、正是目睹了這些不平等的待遇,深切地感受到了“中華不振”,所以少年周恩來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請你們再鏗鏘有力地説一次——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三、拓展延伸

1、言志

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説》中寫道: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你們是國家的棟樑與希望!

(發散思維、語言訓練)你想為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