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五年級數學分數的意義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8W

國小五年級數學分數的意義教案(精品多篇)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的產生

2、引導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3、通過分數的學習,培養學生觀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4、通過分數的產生,使學生體會到分數就在我們身邊,運用分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分數意義的理解

教學難點:對單位“1”的理解

教具學具:水果圖片若干,實物(4個蘋果),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分數的產生)

1、出示4個蘋果,問:如果把它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那麼每人分得幾個?(2個)

2、出示2個蘋果,問:如果把它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那麼每人分得幾個?(1個)

3、出示1個蘋果,問:如果把它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那麼每人分得幾個?(半個或1/2個)

這裏的1/2是什麼數?

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人們在進行測量和計算的時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數的結果,常常就會用到分數。分數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那麼,究竟什麼叫做分數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題)

二、教學新課

1、引探分數的意義

剛才老師把1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分得1/2個。(板書:貼蘋果圖片,平均分成兩份,表示這樣的一份1/2)

現在老師要讓你們隨意説一個分數,並説説這個分數表示什麼意思

指名回答,板書:大餅3份1份/2份1/32/3

剛才我們分的都是一個物體,現在老師這裏有一條線段,如果我把它平均分成五份,那麼其中的一份,表示幾分之幾?其中的4份呢?

指名回答,板書:—————5份1份/4份1/54/5

小結: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2份、3份、5份等等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都可以用分數表示。板書:若干份一份或者幾份

2、進一步認識分數的意義

出示蘋果圖片(4個),把它看成一個整體,並演示把4個蘋果裝進一個袋子裏,問:這表示什麼?(一袋蘋果)是一個整體。我們可以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幾個蘋果?1個蘋果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3個蘋果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把4個蘋果看作一個整體,還可以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幾個蘋果?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板書:4份1份/2份1/42/4

2份1份1/2

這裏的2/4是幾個蘋果?1/2是幾個蘋果?

2/4和1/2表示的蘋果個數相同,意義相同嗎?(不同)

小結: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也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3、歸納分數的意義

(1)單位“1”

看來我們不僅可以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拿來平均分,還可以把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拿來平均分,這樣的一份或幾份也可以用分數來表示。這裏的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一個整體,我們可以把它取名叫做單位“1”板書:單位“1”

誰能説説單位“1”的含義?

(2)完整概念

什麼叫做分數?誰能用一句話表述出來?板書:叫做分數

(3)練習

教材76頁練習十三第3題

4、理解分數各部分意義、寫法

剛才我們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1份是1/5,4份是4/5,那麼3份是幾分之幾?板書:3/5

説出分數各部分的名稱,並説出各個名稱表示的含義

板書:分數線分母分子

寫分數應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用手指描描

拿出筆來寫寫分數,任務是8個。學生在寫的過程中,老師突然叫停。問:你寫了幾個?能用一個分數表示你任務的完成情況嗎?請學生用分數來表示其任務的完成情況,其他人猜其寫了幾個。

教學反思:

本課是在學生已有“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我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進行教學,其教學特點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力求數學問題生活化

本節課,我所選的教學內容,儘量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如學生喜歡的蘋果桃子等水果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變傳統的“書本中學數學”為“生活中學數學”。

2、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本節課,我對一些重點和難點的地方,儘量讓學生結合各種操作活動,講透和理解透,讓學生多説,老師只起引導作用。如在教學把幾個物體組成的整體看作單位“1”時,教師利用學生感興趣的4個蘋果,把它放在一個袋裏,這裏的“一袋蘋果”就可以看作“單位1”,這裏就讓學生很好地突破了這一知識點。這裏形象的引導操作使學生非常明瞭,所以一下子使學生舉了好多例子。

3、學生的主體意識較強。在讓學生探究分數意義時,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興趣較濃,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如在摘桃子游戲中,一學生到前面摘桃子,其他學生能根據前一位學生摘的桃子個數很快説出表示哪個分數,且方法多樣。這裏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與主體精神。又如在總結分數的意義時,教師沒有把書上完整的概念出示出來,而是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逐步歸納、修正、完善概念,也使學生真正理解了分數的意義。這裏也較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實踐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些物體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分數的含義,對分數有進一步的認識,也就是部分與整體之間的一種關係。

教學難點:

1、整體方面:是在學生原有的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的基礎上突破到由一些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

2、部分:平均分成的每一份由原來的一個突破到由幾個組成一份。

教學過程

一、學習1/4

1、情境導入,複習1/4

教師:小朋友,猴山上有4只小猴子,玩得可開心了,正當他們滿頭大汗的時候,猴媽媽給他們帶來了一些水果,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些什麼呢?(一個大西瓜,一個神祕的口袋)看着滿頭大汗的猴寶寶,猴媽媽趕緊給他們分西瓜,猴媽媽把這個大西瓜平均分成了4份(課件演示西瓜平均分成4份的圖),你知道為什麼要平均分成4份嗎?

學生:因為有4只猴子,所以平均分成4份。

教師:每個小猴可以得到一份西瓜,你知道這一份西瓜是整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呢?(指一塊)

學生:1/4。(電腦出示一個1/4)

教師:你是怎麼想的?

學生:因為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個小猴子得到一份,這一份就是這個西瓜的1/4。

教師:那這一份呢?這一份,還有這一份呢?(對,每一份都是這個西瓜的1/4)

教師:我們已經知道了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這個物體的1/4。(教師結合自己的口述,及時進行板書)

2、教學例題

教師:西瓜吃完了,可猴寶寶們還覺得不解渴,這時他們想到了猴媽媽帶來的神祕口袋,(電腦回放)其實這個神祕口袋中裝的也是小猴子喜歡的水果,猜是什麼?

學生:桃子。

教師:猴媽媽肯定會把這些桃子怎麼分?

學生:平均分成4份。

教師:對,因為有4只猴寶寶,猴媽媽肯定會和西瓜一樣平均分成4份。

教師:每隻猴寶寶可以分到一份桃子,那這一份桃子是這袋桃子的幾分之幾呢?

學生:1/4

教師: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小朋友説説嗎?

學生交流,再評講。

學生:因為把一袋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個小猴子分到1份,所以用1/4表示。

教師:誰還願意把自己的想法説給小朋友們聽?

再請學生説説想法。

教師:看來,這個神祕口袋還沒有打開,我們已經知道了每個小猴子可以分到這袋桃子的1/4了。是嗎,這是為什麼呢?

學生:因為把一袋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這袋桃子的1/4。)

教師:那每個小猴子分到的一份到底是幾個桃子呢?老師告訴你們,這個神祕的口袋就在你們身邊,請同桌兩個小朋友打開平均分一分,數一數。

教師;誰能説一説每個小猴子到底分到了幾個?

教師:為什麼你這裏的一份和他那裏的一份不同呢?

學生按4個、8個分別説説自己每一份的個數。(板書2個,4個)

學生彙報,結果不同,為什麼?自己去尋找原因。交流怎麼回事。

教師:那你這裏的一份和他那裏的一份為什麼都可以表示各自這袋桃子的1/4呢?

學生:因為他們都是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這袋桃子的1/4。

教師:不管桃子的總數是多少,只要根據桃子平均分成了4份,就知道每份就是這些桃子的1/4。而到底這一份有幾個,我們就得看看總數有多少才能確定。

二、認識其它的分數

1、想一想

教師:現在請你們再想一想,如果猴媽媽帶來的這袋桃子(4只),平均分給兩隻小猴子吃,那每個小猴子可以分到這袋桃子的幾分之幾?

教師:請學生説説自己是怎麼想的?

教師:每一份是幾個呢?

學生:2個。

教師:現在請你們再想一想,如果猴媽媽帶來的這袋桃子(8只),平均分給兩隻小猴子吃,那每個小猴子可以分到這袋桃子的幾分之幾?

教師:請學生説説自己是怎麼想的?

教師:每一份是幾個呢?

學生:4個。

教師:不管1只小猴子最後拿到的是這裏的2個還是這裏的4個,他們拿到的都是這袋桃子的1/2。你知道為什麼嗎?

學生:因為桃子平均分成了2份,每個小猴子拿到了一份,所以都是總數的1/2。

三、闖關遊戲

教師:剛才的學習,老師發現三(5)班的小朋友特別聰明,猴寶寶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闖觀遊戲,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信心完成這個遊戲。

1、第一關:(想想做做1、2)

教師:你看懂題目的意思了嗎?誰能説説?

學生:根據圖,填出分數

教師:要填寫分數,我們必須看清什麼?

學生:這些物體被平均分成了幾份。

學生完成,然後集體交流,説説自己的想法。

2、第二關:(想想做做3)

教師:第二關就是書上想想做做第3題,請大家讀一讀題目的要求。

教師:誰能説説怎麼做才能讓其他小朋友們一看就明白了你表示的分數。

學生:先根據分數平均分一分,然後再用塗色表示。

學生完成後交流。對於1/5和1/2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3、第三關:(想想做做4)

教師:第3關,要求同桌小朋友合作完成,同桌兩個小朋友都有12根小棒,請你們拿出這12根小棒的1/2,誰能説説你們是怎麼拿的?(學生可能會用除法,可以。)

教師;還有什麼方法?

學生:把小棒平均分成2份,拿1份。

教師:現在請你們再拿出這些小棒的1/3,是多少?對的舉手。

教師:你們知道還可以拿出這些小棒的幾分之一嗎?

學生:1/4,1/6,1/12。

教師:請學生拿出小棒的1/6,看看是幾根。

4、闖關結束

教師:看來我們三(5)班的小朋友真的很厲害,輕輕鬆鬆過關了,看看猴寶寶都為大家高興呢!

四、總結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分數,你有什麼收穫或有什麼想法?告訴大家好嗎?

教師:請幾個學生説。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三

教學設計理念:

1、關注學生的實際。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上展開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歸還學生。

2、教學進程多途徑。教學中將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教學對策,努力創造適應學生的教學方式。

3、“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4、“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角色轉變的重心在於使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5、數學是一種文化。

教材簡析:

《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已對分數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的重點是理解分數的意義,學習的難點是理解“把幾個物體看作‘一個整體’來平均分”。分數的意義是進一步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運算等的基礎。

教學內容:人教版國小數學第十冊第85~86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理解單位“1”,掌握分數的意義及分子、分母的意義。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滲透認識事物的方法;體會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繫,逐步提高提出部問題、數學應用的意識和能力。

數學思考目標:

能對具體情境中分數的意義作出解釋,能有條理地解釋問題解決的思考過程。

解決問題目標:

能用分數進行簡單的表述和交流,獲得與同伴合作探索和相互交流的體驗。

情感與態度目標:

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分數意義的歸納與單位“1”的抽象。

教學難點:把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

教學準備:教具(三盒粉筆一盒5支,一盒10支,一盒15支。)

學具(12根小棒、水彩筆、練習卷)

一、介紹分數演變的歷史。(老師向學生介紹分數的歷史淵源。)

(1)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課件依次出示:

師:其實這四幅圖,都表示分數,古希臘人、古印度人、阿拉伯人用了不同的表示方法。三千多年前,用嘴巴的形狀代表分數,後來逐漸演變到現在的。

(2)關於分數,我已經知道了什麼?(電腦出示)

(生:分數組成:分子、分母和分數線、分數的加減法、分數的讀寫法、分數大小比較等等)

師:你能舉例説明嗎?

……分子(表示有這樣的多少份)

……分數線

……分母(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把單位“1”講分數單位時再補上)

(3)關於分數,我還想知道什麼?(電腦出示)

學生回答(略)

師:同學們,我們帶着問題去學習好嗎?雖然有些問題,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可以全學完。不過我們很好的老師——課本。大家看一看,課本,你能明白那些知道?

會的我們可以跳過去,不會的就多看幾遍,用筆記打記重點部分。

學生自學課本。

(4)關於分數,自學課本後,我又知道了什麼?(電腦出示)

(5)我還有什麼地方不明白?

二、探索新知:

1、試試你的眼力:(電腦出示)

(1)出示一個的長方形的陰影部分

師:陰影部分可以用什麼分數表示?表示什麼?把(長方形)平均分成(3份),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教師板書)把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3份,表示這樣1份的數。(生答後,師板書)

師:判斷是否正確,關鍵看什麼?

生:關鍵要看是不是平均分成3份。

師:現在陰影部分可以用什麼分數表示?表示什麼?

把()平均分成()份,表示這樣()的數。

(2)、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4份是它的()

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4份是它的。(生答後,師板書)

(3)、把一個整體平均分

把()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份,1個蘋果是這個整體的,1個蘋果是這個整體的。

把(一堆蘋果)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份,

1份是這堆蘋果的,有()個。

3份是這堆蘋果的,有()個。

3、單位“1”的抽象。

師:你能告訴老師這個分數表示什麼嗎?

生: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的數

師:請大家自己在下面再説説看。

師:剛才你們自己在説的時候,除了覺得比較全面外,有沒有其他的感覺?(有點麻煩)

師:那能不能想個辦法,説得不麻煩呢?

師:剛才大家提到了整數“1”、整體“1”……,雖然説法不同,其實都是想用一個詞來概括這裏的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和一個整體。其實在數學上,這些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我們稱它為單位“1”。(板書單位“1”)

師:想一想,除了上面舉出的這些事物可以看作單位“1”外,還有哪些事物可以看作單位“1”的?

師:同學們舉出了很多單位“1”的具體例子。那就是説,我們在得到分數的時候,無論是把什麼平均分,都可以看做是把單位“1”平均分。

4、由具體到抽象逐步根據出分數的意義

師:認識了單位“1”,現在誰會用簡潔的語言説説表示什麼?

(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3份的數。)

依次出示,請學生説意義。

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3份的數。

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

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完成板書)

師: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完成分數意義的板書)其實,剛才這兩位同學所説的就是分數的意義。(板書課題)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生讀)

找出重點詞

師:你覺得在這句話裏,哪些詞比較重要?

三、課中游戲:猜一猜

師:老師這裏有3盒粉筆,我從第一盒裏拿出1支,是這盒粉筆的,你能猜出第一盒粉筆共有幾支嗎?

師:為什麼盒子裏原來有5支?(第一盒的是1支,一份是1支,所以5份就是5支)

師:從第二盒裏拿出2支,也是這盒粉筆的,第二盒裏原有幾支粉筆。你是怎麼知道的?(第二盒的是2支,一份是2支,所以5份就是5個2支共10支。)師:從第三盒裏拿出3支,也是這盒粉筆的,第三盒裏原有幾支粉筆。怎麼那麼快就猜出來了?(第三盒的是3支,一份是3支,所以5份就是5個3支共15支。)

電腦驗證:

師:這三個,都是把一個整體平均分5份,表示其中的一份。這三個有什麼相同點?它們雖然都是取出一份,一份都相同嗎?有什麼不同點?為什麼?

四、鞏固練習

1、看分數,舉小棒:

要求:看屏幕顯示的分數後拿小棒,拿出以後,用左手舉起來。

(1)拿出12根小棒的

有學生舉1支。

師:對嗎?分母沒有出來的時候,能拿嗎?1表示什麼?(表示其中的一份,分子表示取了這樣的多少份。)

()裏的數不確定,拿法也不一樣

出示,再出示。

學生拿,並説出為什麼這麼拿。

(2)出示分母。

師:雖然不能拿,但我們可以做一件什麼事?為什麼呢?(將小棒平均分成6份,分母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的份數。)

出示,再出示。

2、填空:

1把8個餅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整體的,3份是整體的。

2把全班平均分成6組,一個組的人數是全班人數的,兩個組的人數是全班人數的

3、把6只猴子玩具平均分成3份,2只猴子玩具是其中的()份,4只猴子玩具是其中的。

4把10支鉛筆平均分成5份,把()看作單位“1”。每份是它的,每份是()支鉛筆。

5把50支鉛筆平均分成5份,把()看作單位“1”。每份是它的,每份是()支鉛筆。

3、問答題:

下面每個圖中塗色的小正方體各佔整體的幾分之幾?

下面每個圖中沒塗色的小正方體各佔整體的幾分之幾?

4、塗色:選擇一幅圖,塗色表示。

五、在生活中找分數:

《科學天地》大約佔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一?

《藝術園地》大約佔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一?

哪一部分大些?

六、在圖形中找分數

占上圖的幾分之幾?佔下圖的幾分之幾?占上下圖的幾分之幾?

七、成語中找分數。

師:同學們今天表現得都很棒!下面我們一起輕鬆一下,看幾個帶有數字的成語。(出示成語“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及相應畫面。)

師:聽説過嗎?誰能簡單説説這個成語的意思!

師:人們通常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比喻做事沒有恆心,如果我們就從字面上理解,把它看成是打了三天魚,曬了兩天網。那打魚的天數是總天數的幾分之幾?

師:老師這兒還有一些成語,你能從中找到分數嗎?

十室九空、百發百中、九死一生、十拿九穩、萬里挑一

師:其實不僅僅在成語中能找到我們所學的數學知識,在其他各門學科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只要你仔細觀察,用心去感受,你會發現,數學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散發着它巨大的魅力。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四

教學內容:課本P98-100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物和圖形,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瞭解分數各部分名稱;

2、使學生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教學重點:1、認識幾分之一2、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難點: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每人準備一張長方形紙片、兩張圓形紙片、一張正方形紙片、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發衝突

師:今天是星期天,小明要過生日,他請好朋友小紅一起到郊外玩,看,他們都帶了哪些什麼好吃的?(看大屏幕)(4個蘋果、2瓶礦泉水、還有一個大蛋糕。)

師:把這些食品平均分成兩份,每人各分得多少?你會分嗎?(4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2個;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得1瓶)

師: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呢?(板書:平均)(一個蛋糕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分得了這塊蛋糕的一半。)

師:怎麼分?(動畫演示)一半在數學上用什麼數來表示呢?(1/2),1/2就是分數,這節課咱們就一起來認識一種新的數分數。(板書課題:認識分數)

二、操作活動,探究新知

1、認識二分之一

師:請同學們觀察,我們現在把蛋糕分成了幾份?2份中的1份,就是1/2。誰會讀?我們一齊來讀讀!

師:這一份是1/2,那另一份呢?(出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它指的是誰?現在誰能説説我們剛才是怎麼得到這個蛋糕的1/2的呢?

2、教學試一試

師: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我們可以得到它的1/2。那麼一張長方形紙我們怎樣才能得到它的1/2呢?(出示長方形紙)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好的長方形紙片,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塗上顏色。看看誰完成的又快又正確。

師:都完成了嗎?誰願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給大夥兒看看的?展示學生作品,並將其貼在黑板上:

①對摺同意他的折法嗎?一樣的舉起來。

②縱向對摺塗色的這部分是長方形的1/2嗎?

③斜折這樣呢?

師:他們的折法不同,有的橫,有的豎有的斜,塗色的部分也各不相同,為什麼説他們都是1/2啊?(都是一半,都是把長方形平均分成了2份。而塗色的正好是其中的一份。)

小結:只要把一個東西平均成兩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

師:認識了1/2,現在你還想認識幾分之一?(1/3、1/4)

師:想不想用一個圖形表示出想認識的分數?用紙折一折,並用斜線表示出來。

反饋交流:講一講,平均分成了幾份,塗色部分是它的幾分之幾?(平均)

老師收集了一些紙片,你看到了什麼共同的特點嗎?出示:正方形1/4、長方形1/4、圓形1/4。

(都表示1/4。)

師:為什麼他們形狀不一樣,卻都是1/4呢?(因為他們都是平均分成了四份,表示的都是其中的一份。)

師:那相同的圖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數嗎?出示:學生畫的1/2、1/4,比較這兩個圖形,1/2和1/4哪個更大?你怎樣比較1/2和1/4的大小的呢?

生:從圖上直接看出1/2>1/4

師:同樣大小的兩張紙片,一張平均分成2份,一張平均分成了4份,分得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

師:再來看這一張長方形紙片。老師把它平均分成了8份,綠色的部分就表示它的1/8。看看,和上面的1/2、1/4相比,你們知道誰大誰小嗎?

3、出示練習

4、寫分數

師:現在你們認識了分數,分數怎樣寫呢?象1/2這樣的分數怎樣寫呢?現在請同學們伸出你們的小手書空,跟老師來一起寫1/2。

寫法:(1)畫一條橫線表示平均分(板書:)

(2)在橫線下面寫2,表示平均分成2份(板書:2)

(3)在橫線上寫1,表示取其中的1份。(板書:1)

師:你們知道嗎,分數的各部分還有名字呢!

1/2中間的這條橫線叫做分數線(板書:分數線)

分數線下面的2叫做分母(板書:分母)

分數線上面的1叫做分子(板書:分子)

1/2這個分數分母是2,分子是1。

三、練習應用,拓展延伸

1、你能用分數表示塗色的部分嗎?

2、(想想做做第1、2、3題)

3、拓展

100頁的4、5題

②出示黑板報。

師:同學們出黑板報,分出一塊科學天地(二分之一),一塊藝術園地(四分之一)各版塊各大約佔黑板報的幾分一?請同桌互相討論。

反饋:(1)科學園地1/2(2)藝術園地1/4。

師:為什麼是1/4,明明分成了3份了嗎!

師:這些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分數,我們的生活不光有整數,也有分數。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對分數有哪些認識?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五

教學內容:蘇教版九義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十冊《分數的意義》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在説一説、分一分、畫一畫、寫一寫、折一折、塗一塗等體驗中理解單位”1”,感受什麼是分數,進而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讓學生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參與、積極合作、充分體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單位”1”的建立

學具準備:學具袋(圓形紙片1張、長方形紙片1張、一分米棉線1根、水蜜桃圖片5個、火柴棒12根、同一樣式的鈕釦8個)

教學過程:

一、單位“1”的意義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數字1。

師:這是幾?表示什麼?能具體説説可以表示1個什麼嗎?

學生回答(1個蘋果、一張白紙、一根繩子、一羣羊、一個學校的全體學生……)

師:對於數字1如此豐富的意義,老師可以給它加上引號,起名叫作單位“1”。

師:取出學具袋,倒出其中的學具,分一分、説一説,哪些能用單位“1”表示?

【評:開門見山教學單位“1”,突出“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單刀直入式的導入無疑是本課亮點之一,不僅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其分一分、説一説的教學設計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體驗,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師:我們可以把單位“1”怎麼分?

師:以前我們學過分數的初步認識,今天我們繼續研究分數,研究“分數的意義”。(教師板書課題)

師:用以前所學的分數的知識,分你手中的單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數?

學生操作,組內交流,各組推薦彙報。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意見,對不準確的地方要加以修正,尤其要強調“平均分”,儘量做到不要重複別人的發言內容。

【評: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了學生,教師將幾種學具材料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操作用分數表示,既尊重了學生的已有知識儲備,又在不知不覺中為新知的構建架設橋樑。】

二、研究分數單位

師:你們想研究別的分數嗎?

教師出示1/○

師:這是分數嗎?你會讀嗎?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師:請大家拿出12根火柴棒,分一分、説一説,看看可以有多少種不同方法來表示1/○?

學生操作,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學生彙報,教師板書1/2→6根、1/3→4根、1/4→3根、1/6→2根、1/12→1根。

師:你又發現了什麼?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發現了這麼多知識!

【評:富有挑戰性的問題猶如一枚枚石子投進蓄勢已入的湖裏,激起了層層漣漪,讓學生在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中自主探究、積極合作,足以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體驗。行雲流水般的分數單位的教學全無例行公事,思路閉鎖,空間狹小之嫌。正所謂“靈感總青睞有準備的頭腦。”】

三、深入研究分數的意義

教師出示○/○

師:猜猜看,老師想讓你幹什麼?

教師出示要求:

分一分(選擇合適的學具表示這個分數)

畫一畫(用簡單的圖形來表示這個分數)

折一折、塗一塗(選擇合適的學具,用摺疊、塗色的方法表示這個分數)

説一説(組內互相説説這個分數)

學生動手操作、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各組推薦學生彙報……

【評:遵循國小生數學學習的心理規律,問題設計得精且極具開放性、挑戰性,以豐富的操作實踐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注重學生感性認識,學生真正在“做數學”。】

師:關於分數的知識,以前我們學習過一些,在課前我們也通過自學課本、查閲資料、請教別人,你現在知道多少分數的知識,能告訴老師嗎?

學生回答……

師:讓我們看看數學書上專家是怎樣説的?

學生看書、圈劃、摘讀,組內交流。

師:什麼是分數單位?我們剛才研究了嗎?3/5的分數單位是什麼?有幾個?7/12、11/20呢?

【評:教者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薰陶。在設計時,教者注意到學生自我獲取信息能力以及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讓學生課前自學課本、查閲資料、請教別人,瞭解分數的有關知識,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分數的寫法

師:從交流的過程中,老師已經知道同學們會讀分數了,想寫嗎?

師:會寫的請到黑板上在任意位置任意寫一個你喜歡的分數,比一比,看誰寫的規範好看。(學生一擁而上,在黑板的上上下下寫下大大小小、各不相同的分數。)

師:生活中人們常用分數來進行描述。誰能聯繫生活實際説説你是怎樣理解黑板上這些分數的?你願意説哪個就説哪個?

學生彙報……

【評:教者不再將黑板視為教師神聖的領地,把板書的權利迴歸學生。黑板上每個分數後面都藏着那句經典的概念,學生的交流無不是將已經獲得的主觀印象投射在所寫的分數中,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學生的求異的心態無時無刻不讓其他學生處於活躍的互動之中。】

師:你覺得誰寫得規範好看?寫分數是要注意什麼?分數有幾個部分?能結合具體分數説説各個部分表示的意義嗎?

【評:生成性的課堂評價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強烈地撥動着思維之弦。】

師:下面請同學們練習寫分數,比一比誰寫得規範好看?任務是8個。

學生在寫分數的過程中教師突然叫停。

師:數一數,你寫了幾個分數?你能用剛學的分數説一句話,讓大家猜一猜你完成的情況嗎?

師:對於分數的意義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可以提問。

學生質疑,學生解答,教師補充。

師:關於分數的知識你掌握的情況如何,你能用今天學習的分數的知識説一説嗎?

(如果學生説出類似5/5這樣的分數)

師:這是一個特殊的分數,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們將繼續研究。

【評:學以致用,在應用中賦予數學活力與靈性,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數學學習活動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所謂“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