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數學六年級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3.1W

國小數學六年級教案(精品多篇)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案 篇一

第一單元:分數乘法

第一課時:分數乘以整數

教學內容:第1~2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一1-7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重、難點:(1)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出示複習題。(投影片)

(1)整數乘法的意義是什麼?

(2)列式並説出算式中的被乘數、乘數各表示什麼?

5個12是多少?9個11是多少?8個6是多少?

(3)計算:

123333??????666101010

計算333??時向學生提問:這道題的什麼特點?計算時把什麼做分子?使學生看到三個加101010

數都相同,計算時3個3連加的結果做分子,分母不變。

2、引出課題。

分數加法是否也有簡便算法?今天我們學習分數乘法。(板書課題:分數乘整數)

(二)探究新知。

1、教學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出示例1,指名讀題。

(1)分析演示:師:每人吃2塊蛋糕,每人吃的夠一塊嗎?(不夠一塊)接着出示如課本的三個扇形圖。9

222問:一個人吃了塊,三個人吃了幾個塊?使學生從圖中看到三個人吃了3個塊。讓學生999

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解答3個人一共吃了多少塊?(教師在3個扇形下面畫出大括號並標出?塊)2222?2?262訂正時教師板書:++===(塊),(教師將3個雙層扇形圖片拼成一個一塊999939

2蛋糕的圖片)3

(2)觀察引導:

這道題3個加數有什麼特點?使學生看到3個加數的分數相同。教師問:求三個相同分數

22的和怎樣列式比較簡便呢?引導學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師板書:?3。再啟發學生説出?3表99

2示求3個相加的和。9

2(3)比較?3和12×5兩種算式異同:9

提示:從兩算式表示的意義和兩算式的特點進行比較。(讓學生展開討論)。

通過討論使學生得出:

相同點: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相同。2不同點:?3是分數乘整數,12×5是整數乘整數。9

(4)概括總結:

教師明確: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相同,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出兩算式的意義?(引導學生説出都是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

2、教學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法則。

(1)推導算理:

由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導入。22222問:?3表示什麼意義?引導學生説出表示求3個的和。板書:++。學生計算,99999

教師板書:2?2?22?362??。提示:分子中3個2連加簡便寫法怎麼寫?學生答後板書:9993(塊)教師説明:計算過程中間的加法算式部分是為了説明算理,計算時省略不寫。(邊説邊加虛線)

(2)引導觀察:2?32的分子部分、分母與算式?3兩個數有什麼關係?(互相討論)99

觀察結果:2?32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與整數3相乘,分母沒有變。99

(3)概括總結:

2請根據觀察結果總結?3的計算方法。(互相討論)9

22彙報結果:(多找幾名學生彙報)使學生得出?3是用分數的分子2與整數3下乘的積99

作分子,分母不變。

2根據?3的計算過程,明確指出:分子、分母能約分的要先約分,然後再乘。約分進約得9

2的數要與原數上下對齊。然後讓學生將?3按簡便方法計算。9

(啟發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學習總結、歸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反饋練習:

(1)看圖寫算式:做一做、練習一第1題。

訂正時讓學生説出乘法中被乘數、乘數各表示什麼?

(2)口答列算式:

3333???=()×()4444

3個13是多少?5個是多少?1010

訂正時讓學生説一説為什麼這樣列式。

(3)計算:

25?4?81512

先讓學生講每個算式表示的意義,然後教師提示:乘的時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約分的要先約分,若乘得的結果是假√本站★√分數的要化成帶分數。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引導學生回顧總結。

(四)作業。

練習一5、6題。

第二課時:一個數乘以分數

教學內容:課本第4-6頁,例2,例3及“做一做”,練習二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法則。

(2)學會分數乘分數的簡便計算。

(3)通過一個數乘以分數應用的廣泛性事例,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推導算理,總結法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53?5?1?21087

1.計算下列各題並説出計算方法。

2.上面各題都是分數乘以整數,説一説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

二、新課。

引入: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人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板書課題:一個數乘以分數)1.理解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3(1)第一幅圖:一瓶桔汁重千克,3瓶重多少千克?怎樣列式?5

3指名列式,板書:?35

333問:?3表示什麼意思?指名回答,板書:或求的3倍。555

3(2)出示第二幅圖:一瓶桔汁重千克,半瓶重多少千克?怎樣列式?怎樣表示半瓶?5

指名回答:半瓶用131表示;式子為:?。252

3133131説明:?是求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板書:求的。5255252

32(3)出示第三幅圖:一瓶桔汁重千克,瓶重多少千克?怎樣列式?53

323232指名回答,板書:?,問:?表示什麼意思?指名回答,板書:求的。535353

2.引導學生小結。

①.指出三個算式都是分數乘法,比較三個算式的不同點:第一個算式與第二、三個算式中乘數有什麼不同?

想一想:第一個算式與第二、三個算式中乘法的意義有沒有不同。有什麼不同?

學生齊讀課本的結語。

練習:

.課本的做一做1、2題。

.説一説下列算式的意義。533?8?754

3.理解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1)出示例3(先出示第一個問題)。

問:你根據什麼列出式子?

11得出:根據“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列出式子:?。25

問:如果我們用一個長方形表示1公頃,那麼

學生回答後,教師出示例3的圖(1)11問:公頃的是什麼意思?251公頃怎樣表示?2

出示例3圖(2)

要求學生觀察圖(2),問:在圖中

111?11?引導得出:??252?51011的對於1公頃來説,是1公頃的幾分之幾?25

觀察這個式子有什麼特點?

出示例3的第二個問題。

學生列式,教師再出示例3圖(3)11131問:已經求公頃的是公頃,那麼公頃的應有這樣的幾份?就是多少公頃?252?525

131?33?板書:??公頃)252?510

(2)引導學生小結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觀察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過程,誰能説一説計算方法?

教師歸納,再看書上結語。

再説明,為了計算的簡便,也可以先約分,再乘。323?22?例:??535?35

六年級數學教案 篇二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12頁例1、第113頁例2及“做一做”中的題目,完成練習二十九的第1~4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在學過的百分數的意義和分數應用題的基礎上,能夠正確地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

教具準備

將複習中的第1題圖畫在小黑板上,第2題寫在黑板上.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看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圖中陰影部分佔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用百分數怎樣表示?

(2)圖中空白部分佔陰影部分的幾分之幾?用百分數怎樣表示?

先讓學生想一想,然後,再指定學生回答.

2.五年級有學生160人,已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兒童組)的有120人,佔五年級學生人數的幾分之幾?

出示上面的複習題後,先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做,同時,請3名學生在黑板上每人做一題.

核對第2題時,教師可以説明:這道題是求五年級學生中已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人數佔五年級全體學生人數的幾分之幾.

然後提問:

“解答這樣的題目關鍵是什麼?”

“關鍵是應該以誰作單位‘1’?”

“用什麼方法計算?怎樣列式?”

教師:這是我們過去學過的分數應用題.百分數的應用題跟分數應用題類似.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百分數應用題.板書課題:百分數的一般應用題(一).

二、新課

1.教學例1.

出示例1:“五年級有學生160人,已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兒童組)的有120人,佔五年級學生人數的百分之幾?”

請學生讀題,提問:

“這道題和上面複習中的第2題有什麼不同?”

“解答這道題應該以誰作單位‘1’?用什麼方法計算?怎樣列式?”學生口述,教師板書:120÷160=0.75=75%

教師:這道題和上面複習中的第2題相比,題目的條件完全相同,只是問題不同.因為這道題的問題是求佔五年級學生人數的百分之幾,所以要把結果化成百分數.

2.出示練習題:“一班種樹40棵,二班種樹48棵,二班種樹的棵數佔一班的百分之幾?”先讓學生想一想,再提問:

“這道題怎樣列式?”

讓學生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後,教師説明:解答這樣的題目,必須看清求的是什麼,弄清以誰作單位“1”?把數量關係弄清楚了,才能確定怎樣列式.

3.教學例2.

教師:百分數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比如在農業生產中,要實行科學種田,播種前需要進行種子發芽試驗,然後根據發芽的種子數佔試驗種子總數的百分之幾,決定單位面積的播種量.這樣既能確保基本苗的數量,又可以避免浪費種子.通常把“發芽的種子數佔試驗種子總數的百分之幾叫做發芽率”(口述後再板書發芽率的概念).求發芽率是百分數在農業生產上的一種重要應用.

口述並板書發芽率計算公式:

發芽率=×100%

教師指着公式中的百分號説明:在這個公式中為什麼要乘100%呢?因為發芽率是指發芽的種子數佔試驗種子總數的百分之幾,如果公式只寫成,不加“×100%”,一般來講,這只是分數形式,除得的商是小數,而不是百分數.如果在的後面加上“×100%”,相當於乘1,這樣就可以使除得的結果化成大小不變的百分數了.所以在計算髮芽率的公式中必須加上“×100%”.我們在這以後還要學習像出粉率、合格率、出勤率等等,這些也要用百分數表示,所以它們的計算公式也必須加上“×100%”.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案 篇三

20xx年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姓名:沈金鵬

學號:134080303

院、系:數學學院

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

20xx年1月22日

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瞭解確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2.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説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線。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

2.探索和發現確定位置的有效方法。

情感態°價值觀:

1.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繫,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瞭解確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説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線。

教學難點:

在學習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使學生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和結果。

課時安排:

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

第1課:位置與方向㈠

教學內容:教材第19、20頁相關內容及練習題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解決問題,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瞭解確定位置的

方法。

2.學會通過測量描述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體位置,並會根據描述在

平面圖上畫出物體的具體位置。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討,掌握畫圖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繫,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重點: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難點:根據描述標出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體位置。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教學方法:合作交流、共同探討

教師:多媒體課件,直尺、量角器等。教、學具準備:學生:直尺、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交流例題1中有關台風的消息。

⑴同學們聽説過颱風嗎?你對台風有什麼印象?

⑵播放有關台風的消息:目前台風中心位於A市東偏南30°方向、距離A市600km的洋麪上,正以20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

師:聽到這側消息,你有什麼感想?

啟發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關注颱風的位置和動態。

2.導入新課

現在台風的確切位置在哪裏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確定物體位置的知識。

[板書課題:位置與方向(一)]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颱風的相關信息,引導學生關注到確定位置的數學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的展開作鋪墊。

二、探究新知

㈠教學題例1

1.投影出示例題1。

學生觀察情境圖,交流從圖中信息?

(啟發學生觀察時關注以下幾方面的信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在哪裏;以哪裏為觀測點;圖中台風中心的個體位置在哪裏。)

2.交流確定颱風中心具體位置的方法。

⑴讓學生嘗試説説颱風中心的具體位置。

⑵教師結合學生的彙報情況進行引導。

提問:東偏南30°是什麼意思?

(東偏南30°表示的是颱風中心位置相對於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颱風中心位置與A市的連線和正東方向的夾角是30°,即正東方向往南偏30°。)

⑶小結確定位置的方法。

提問:如果只有一個條件,能夠確定颱風中心的具體位置嗎?

引導學生得出:要確定颱風中心的具體位置必須知道兩個條件,即物體所在的方向和物體在這個方向上距離觀察點的距離,簡單地説就是要用“方向+距離”的方法來確定物體所在的具體位置。

3.組織計算。

師:現在我們知道颱風中心所在的具體位置了,那台風大約多少小時後到達A市

呢?

學生獨立計算,組織交流。

600÷20=30(小時)

(二)教學例題2

1.投影出示例題2。

提問:在例題1的圖中,B市、C市的具體位置應該標在哪裏呢?請你在例題1的圖中標出B市、C市的具體位置。

2.嘗試畫圖。

⑴學生獨立思考怎樣標出B市、C市的具體位置。

⑵小組交流作圖的方法。

⑶嘗試畫圖。

教師巡視交流,參與部分小組討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3.組織全班交流。

投影展示學生完成的作品。

組織交流和評議,通過交流明白在圖上標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B市:先確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量角器中心點與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線與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離,用1cm表示100km,B市距離A市200km,在圖上也就是2cm。

C市:先確定方向,直接在圖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離,用1cm表示100km,C市距離A市300km,在圖上也就是3cm。

4.算一算。

颱風到達A市後,移動速度變為40千米/時,幾小時後到達B市?

200÷40=5(小時)

5.總結畫圖的基本步驟。

交流:你們認為在確定物體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麼?怎樣確定?

總結:

(1)確定平面圖中東、西、南、北的方向。

(2)確定觀測點。

(3)根據所給的度數定出所畫物體所在的方向。

(4)根據比例尺,定出所畫物體與觀測點之間的圖上距離。

【設計意圖】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給學生足夠的探索時間和空間,體會在圖上確定位置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用於生活的價值和魅力。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20頁“做一做”。

這道題物體所在的具體方向和距離都沒有直接給出,需要學生自己測量和計算。⑴讓學生獨立進行測量、計算、填空。

⑵組織交流。

讓學生説説是怎樣測量方向的,怎樣計算距離的。

2.教材第21頁“做一做”。

⑴學生獨立進行畫圖。

⑵投影展示,組織評議。

⑶交流畫圖的方法。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知道要確定物體的位置,關鍵需要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在平面圖上標明物體位置的方法是先確定方向,再以選定的單位長度為基準來確定距離,最後畫出物體的具體位置,標出名稱。

六年級數學教案 篇四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0~72頁例1,第72頁課堂活動及練習十六。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瞭解統計表和三種統計圖的特點,並能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來表示數據和反映情況,能利用統計圖的特徵獲取有用的信息。

2.體會數據對決策的作用,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

教學重點

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來表示數據,並能利用統計圖的特徵獲取有用的信息。

教學難點

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來表示數據。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聯繫實際,引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我們在學校已經學習了6年時間,同6年前剛進校時相比我們自己有哪些變化?

學生自由發表見解,教師進行適時引導。

教師:是啊,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同時我們的身體也在發生着變化,今天我們就利用已經學過的統計知識來展示我們的身高變化吧!

板書課題:綜合統計活動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教學例1

(1)彙總蒐集的資料,填寫統計表。

教師:我們課前已經從醫務室的檔案裏查到了自己這6年來的身高數據,現在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換自己的身高資料,一起填寫書71頁的統計表(一)。比一比哪組同學協作得最好,完成得更快。

學生合作完成,教師巡視並指導速度比較慢的小組合理進行分工合作。

教師小結:在剛才的合作中,有的小組團隊協作意識很強,而且有比較明確的分工,兩個同學為一個單位,本單位填好後立即與另一組的兩個同學互換資料。這樣既合理地安排了時間,同時又避免了合作中的混亂。

(2)完成每組中平均數的計算。

教師:現在我們再次以小組為單位,藉助我們手中的計算器,計算出組內同學在每個年級時的平均身高。想一想我們該怎樣合理地安排人員,才能更快更準確地計算出平均身高?

引導:兩人一組,同時計算同一個年級的平均身高,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3)彙總全班同學的身高並計算出平均數。

教師引導:在剛才的合作中,我們進行了有效合理的安排--誰與誰同時計算一、二年級,誰與誰同時計算三、四年級這樣既節約時間,又保證了數據的準確性。現在我們想要彙總全班同學的身高並分別計算出同學們在每個年級時的平均身高,大家想想又應該怎樣合理地安排呢?如何有效利用其他小組整理的結果呢?

讓同學各抒己見,教師梳理出合理的方案。

教師:正像同學們所想的那樣。我們首先要計算出自己小組同學在各年級的身高總數,然後指定各年級的平均身高計算,我們就指派各對應小組成員同時計算。

指派計算各個年級的平均身高計算的小組,每個小組依次彙報本組各年級的身高總數。

彙報計算的結果完成教科書71頁統計表(二)。

(4)製作統計圖。

教師:根據同學們在各個年級時的平均身高製作成統計圖。三種統計圖你會怎麼選?(強調為什麼不會選擇扇形統計圖,從而突出扇形統計圖的特徵--反映部分屬於總數之間的關係)

教師引導:實際上關於平均身高的統計圖我們既可以選擇條形統計圖又可以選擇折線統計圖,因為它們都能直觀看出數量的多少。兩種統計圖有什麼區別呢?(強調折線統計圖突出的特點是還能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5)看圖和看錶分析

教師:觀察這幅圖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引導學生重點觀察平均身高每一年各是多少,平均身高在發生怎樣的改變?

教師:6年來全班同學的平均身高增加了多少?

教師:觀察統計圖你能否發現國小身高增長的`關鍵期是什麼時候?此時你會給學校伙食團長以及家長提出什麼建議?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引導學生注重鍛鍊和營養搭配。

(6)然後解決教科書72頁第(4)題的第②個問題。

教師:如何才能知道現在班上有多少個同學的身高不低於全班的平均身高?(回顧最簡單的數據收集方法--點數)算一算佔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

2、課堂總結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綜合統計活動)你有什麼收穫?

三、課堂活動

教師:如果我們想把全班同學按現在的身高分成5組,你們會怎麼分?每組的統計結果又怎樣表示?

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小結:可以按從最低到最高的身高分出相等的5段,然後統計出每段中的人數。

根據學生的想法完成第三個統計表。

身高(cm)()~() ()~() ()~( )()~() ()~()

人數(人)

教師:對於這一個身高資料你認為還可以選擇哪種統計圖進行整理和分析?(根據學生的回答在word中自動生成扇形統計圖,並進行分析)

四、拓展應用,促進發展

完成練習十六第1題。

六年級數學教案 篇五

課模簡介

日常的新授課,我基本圍繞“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完成教學任務,先學和當堂訓練都體現了學生一節課的自主性,教師只需要“點”。不過我個人認為教學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數學有計算教學新授課、空間與圖形教學新授課、統計與概率新授課等,不同的課型有時模式也是靈活多變的,這樣才能把一節課上實、上好。“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呈現為“五個環節”。

1、導入新課,板書課題環節。一般是開門見山進入新課並板書課題,也經常採用設問激疑法起動新課,引出課題並板書課題。

2、揭示目標,明確任務環節。一般採用投影或小黑板方式呈現。要求簡明扼要,具體明確,實實在在。

3、先學環節。一般包括學生看書和動態檢測兩個小環節。學生需要是小組合作先學,要手腦並用,積極思考。動態檢測是對看書自學效果進行檢查測驗的手段,一般有提問、板演、書面練習等形式。動態檢測中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錯誤,並積極思考備課,為進入“後教”環節做好準備。

4、後教環節。一般包括訂正、討論、補充、總結幾個小環節。方式上通過訂正、討論,各抒己見,會的教不會的,必要時教師出面幫助學生補充、訂正、歸納、總結、完善,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鞏固,最終形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當堂訓練環節。這一環節通過訓練鞏固當堂所學內容,並把知識轉化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堂堂清”。在訓練設計上要特別講究,如低起點、小坡度、多層次、多類型,有必做題目、選做題目、思考題目等等,讓不同學習狀況的學生都達到不同的訓練目的。

本節複習課我主要採用“揭示課題、明確目標——回顧整理、形成體系——基本訓練、查漏補缺——綜合應用、融會貫通——評價小結、提升學力”的複習課課堂教學模式。

圓的整理和複習説課材料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和複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圓的特徵,熟練掌握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公式,進一步理解公式的推導過程。

2.通過小組合作使學生學會分類整理的方法,感受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繫的。

3、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圓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對數學的應用意識。

【重、難點】:

重點:整體把握有關圓的知識,理解圓的周長和麪積的意義及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能熟練運用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公式。

難點:進一步體會“化曲為直”的思想,並能靈活運用圓的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師:(指着圓形圖片)這是什麼圖形?

生:圓。

師:圓已經是我們的老朋友了。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節課我們就再次走進多姿多彩圓的世界,對圓的知識進行整理和複習。出示學習目標。

(設計意圖:通過出示圓形圖片,加上簡潔的語言使學生的注意力,從關注外部形象引到思考內在聯繫上,水到渠成的進入數學知識的複習。)

二、回顧整理,形成體系。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圓這一單元我們主要研究了哪些知識點?

生:圓的認識,圓的周長,圓的面積······

1、學生自主整理

師:剛才,同學們説的都是圓這一單元的重點內容,但有點亂,怎樣是這些知識更有條理呢?這就需要我們對這些知識進行整理。下面就請同學們先看一遍教材,然後根據這些知識要點和它們之間的聯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整理。要求整理的結果一定要簡潔,清晰,一目瞭然。(學生整理。教師巡迴指導。)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自主地對知識點進行歸納,分類,整合,使學過的知識系統化。)

2、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討論完善整理結果,取長補短,構建新的認知結構。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交流、討論,使學生對自己的整理的結果進行取長補短。)

3、全班交流,指名彙報,其他小組進行評價、補充。

要求:在別的同學進行彙報時,要注意傾聽;評價時要看知識點是否完整,是否有條理;不要重複彙報。

(設計意圖:面向全班同學彙報交流,目的是創生更多的學習資源,讓不一樣的整理方式、不一樣的思維模式進行碰撞,讓學生在交流中相互矯正、相互補充、相互借鑑,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4、根據整理結果,讓學生對重點內容進行消化、吸收。

師:通過整理圖表,對於本單元你又有哪些收穫?

圓有哪些特徵。

圓的周長的意義,計算公式以及推導過程。

圓的面積的意義,計算公式以及推導過程。

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聯繫和區別。

相同點:計算時需要的條件一樣。

不同點:意義、計算公式、計量單位不一樣。

(設計意圖:整理交流完後,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況,進行自我內化吸收、自我完善,以達到對知識熟練掌握的目的。)

三、重點練習、強化提高

師:剛才,我們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了全面、系統、有條理的整理和複習,下面我們就用這些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使學生進一步加強對圓的周長和麪積計算公式的理解,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計算公式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對數學的應用意識,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慾望和成功感。)

最後,教師對本節課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結果進行總體評價。

課後反思

圓的複習不但要起到一個回顧知識點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將這一章節的內容進行梳理,從而找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識網絡體系。從這個角度上來説,整理和複習課應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碰撞,引發知識的重新構建,並形成一個完善的體系。在複習整理這一塊的學法上,學生幾乎是一片空白,以至於到現在有些學生在複習過程中沒有計劃,沒有目標,對於自己的學習狀態也不太瞭解。反思以往,發現自己在教學中為了授之以魚而常常忘記了授之以漁。其實,所謂教學,應追求的是教法和學法的統一,在處理教法與學法的關係中,教是為了不需要教。顯然,這樣的“教”,就得教到點子上,也就是要教學生摸到“學習”的門徑,從而達到自己學習的境界,雖然起步晚了一些,但只要邁出這一步,應該會讓學生受益匪淺的,所以這堂課的重點,我就將其定位在學生複習整理的學法指導上。而事實證明,當學生通過自己整理得到的複習方法印象非常深刻,學生願意並且重視相互之間的學習。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六

教學內容:

一個數乘以分數及其應用題。

教學目的:

在學生初步理解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的基礎上,通過類比的推理方法,形成一個數乘以分數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概念。並掌握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就是用這個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只列式不計算

1)兩地相距4千米,小明行了4/5千米,還剩多少千米?

2)大豆每千克含油4/25千克,照這樣計算,20千克大豆含油多少千克?

二、發展練習

(1)六(5)班有45位學生,其中男生佔3/5,男生有多少人?

(2)商店有18輛兒童單車,上午賣出了4/9,上午賣出了多少輛?

(3)重量是足球的49,一個足球重1/4千克,一個排球重幾千克?

(4)每小時騎車行11千米,這4小時一共行多少千米?

2、食堂運來24噸的煤,第一次用去1/3,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1/4,第二次用去多少噸?

3、食堂運來24噸的煤,第一次用去1/3,第二次用去的這批煤的1/4,第二次用去多少噸?

4、食堂運來24噸的煤,第一次用去1/3,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2倍少3噸,第二次用去多少噸?

三、作業:練習四第11—15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