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教新課標六上《山雨》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7.33K

人教新課標六上《山雨》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山雨》的教學設計 篇一

我所講授的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教科書語文第八冊第五組的一篇略讀課文――《山雨》。這篇略讀課文用優美抒情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清幽雅緻而又不失妖嬈的山林雨景圖,展示了雨中山林的千般秀美和令人神往的意境,處處洋溢着對山雨、對大自然那份濃濃的愛和深深的眷戀,體現出作者清雅脱俗的審美情趣。這篇課文寄情於景,通過生動的景物描寫,借山雨,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及欣賞大自然的情趣。教學中要注意處理好學習語言和感悟思想內涵的關係,引導學生通過充分的閲讀實踐,逐步加深理解和體驗,在主動積極的思考和情感活動中,有所感有所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培養審美情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閲讀感受、體驗和理解,允許學生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去感悟課文中的思想情感。另外,本組教學的重點訓練項目是“分清文章的主次”。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整體感知、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哪些內容是主要的,哪些內容是次要的。

課文是按雨前、雨中、雨後的順序寫山雨的。先寫山雨悄然而至,描繪了由遠而近的歌謠般動聽的雨聲,接着突出描寫雨中山林那令人難以忘懷的綠色,最後寫山雨悄悄地停了,山林中留下了山雨的餘韻。在表達上,文章首尾呼應,重點寫了山雨的聲音和顏色,主次分明;摹聲狀物細緻入微,遣詞造句形象生動,突出了山雨和雨中山林的主要特點;寄情於景、情景交融,字字句句委婉動人,極富感染力。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從閲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那份情感是教學的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對本年段的閲讀要求中提出: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閲讀感受。能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本課的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景色,在讀中體會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的情感。

3.培養對文學作品初步的欣賞能力。

我在設計本課時,把這節課分為七個版塊。

一、導入。

讓學生欣賞一段大自然的音樂,想象畫面,讓學生在音樂中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導入新課。

二、通過談預習收穫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三、明確閲讀要求

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閲讀提示”,明確本課的閲讀要求,提出本課的學習方法:多讀、多想、多感受。

四、讀課文,感受山雨之美

這一部分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1.初讀課文,淺談感受。

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認為美的句子,多讀幾遍。彙報朗讀,談談自己的感受。

2.熟讀課文,感受山雨之美。

四人小組合作讀課文,交流感受。小組彙報朗讀,談感受。

3.回顧課文主要內容,作者從哪幾方面描寫了山雨?談對聲音、顏色的描寫的感受,根據學生的感受選一個最佳詞語板書。

4.指名配樂讀課文,想象畫面。彙報彷彿看見了什麼。

五、品讀,體會作者情感

1.展開讀書競賽,體會作者情感

男女同學分段比賽讀課文,讀出自己的感受,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自由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六、回顧,小結。

七、自主設計作業

學生根據本課朗讀的獨特感受,自主設計作業。

在這節課的設計、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學生個性化朗讀的培養,讓學生在充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想象如詩如畫的山林雨景,欣賞優美抒情的語言,感受其中藴含的情感,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朗讀和感悟的水平有所提高。為培養學生個性化朗讀、感悟,培養學生獨特的語感,在朗讀技巧上沒有作過多的指導,讓學生讀出自己對課文內容和作者感情的體驗。由於生活體驗和生活環境的限制,學生對山雨、雨中山林的描寫可能會有陌生之感,所以在指名讀課文時,配了一段有雨聲和雨後滴水聲的音樂,給學生的想象做鋪墊。課後作業的設計,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生設計出了積累好詞佳句、畫一幅畫、編一首詩等各種形式、有創意的作業。

在教學中還存有一些不足:雖然讀的時間很充足,但個別學生的朗讀有不到位的現象。不足之處還請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提出寶貴意見,以便我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提高教學水平。

語文教案《山雨》 篇二

請同學們先自由地、放聲地讀讀課文,藉助字典學習生字、新詞,

採用工具書和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課文中的生詞。並拿起手中的筆將好詞佳句用橫線劃下來,多讀幾遍,並將課文讀通讀順。

學生彙報交流:

1、交流同學們自主發現的好詞,集體品讀。

2、這篇文章是按什麼順序寫的?誰來簡單地説一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師引導學生共同歸納。

教師板書:

雨起、雨中、雨後

五、學習“雨起”,感知“悄悄”

1、看,山雨來了。請有感情地讀讀第一自然段,山雨初來乍到時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學生彙報交流:

練習説話,朗讀品評:

來得突然──跟着一陣陣濕潤的山風,跟着一縷縷輕盈的雲霧,雨,悄悄地來了。

⑴自由讀這句話,感受雨來時帶來了怎樣的感覺?(悄悄然的、有節奏的……)

⑵就帶着這種靜悄悄的韻味有感情地朗讀。

六、學習“雨中”,感悟神奇

1、雨就這樣悄悄地起來了。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播放磁帶或光碟),豎耳聽,你似乎聽到了什麼或看見了什麼?

2、那課文中的山雨又是怎樣的一番韻味呢?拿起書,輕聲地讀,體會山林中飄飄灑灑的山雨帶給你的感覺。

3、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又了山雨的神奇、韻味?細讀課文,找到那些令你深有感觸的話語,將它們劃下來。

4、有側重地交流、品析、朗讀:

⑴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①體會“由遠而近,由遠而近……”的意味:這裏連用兩個“由遠而近”,後面還用了省略號,體會這樣表達的妙處。帶着體會朗讀。

②在自由讀的基礎上指名讀,並點拔,然後集體有感情地朗讀。

⑵雨聲裏,山中的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着幻想的色彩。

①讀一讀這話,感受感受:山雨神奇在什麼地方?

②雨絲是飄飄灑灑的,還會是怎樣的?請換一個疊詞來説説。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仔細聽,用心靈去感受。

《山雨》的教學設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  在情景的渲染中,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而體會文字所傳達出山雨的韻味。

2、  根據作者的想象,引導學生感受文字的所展現的畫面,體會作者由遠而近細緻入微的觀察、用心傾聽背後所表達的情感。

3、  引導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文字。

二、教學重點難點:

想象作者由文字所描繪的山雨的畫面,感受文字背後作者的觀察和傾聽以及情感。

三、教學準備:“山雨”圖片若干

四、教學過程:

(一)  解題激情,想象畫面。

1. (揭題、板書:山雨)什麼是山雨?

2. 當這兩個字同事展現在我們面前,你的腦海中展現了一幅怎麼樣的畫面。

(當學生説出一副,老師展現畫面,並要求學生説説:在這樣的畫面中,我們還能看到什麼。)

3. 過渡:由“山雨”兩字,同學們腦海中,展現了一幅幅獨具特色的風景美圖。但是,你們有沒有發現,在圖畫面前,我們的文字,我們的語言顯得是如此枯燥,完全沒有了生氣。但是有一位了不起的作者,卻能用文字帶給我們比畫面更美的意境。

(二)  由讀引路,理清文脈。

1. 師:現在自己練習讀課文。要讀美文,先要讀正確了,正確才是最美的。如果有那句話讀錯了,或不太好讀,可以反覆練習這句話,讀好了,再往下讀。這樣你讀一遍就能有很大的收穫。

2. (學生練習讀課文。教師巡視)

3.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篇文章。你們認為哪一段最難讀?齊讀認為難度的段落。

4. 現在老師想聽聽你們在整篇課文中,認為最美的一段文字,能讀怎麼樣?

5. (個別學生讀,讀完之後)你用語言為大家描繪了一幅什麼畫面?

6. (根據學生髮言,老師歸納):雨來 雨中 雨停(雨後)

(三)  讀出畫面,欣賞美文。

1. 師:這次我們再讀課文時,除了用眼看,用口唸,更重要的是用腦去想象用心去感受。這樣,我們課文時,就可以看到山雨的美景了。此時你已經坐着纜車,來到了空氣新鮮,似乎有着鮮花和綠葉的氣息的山中。誰來讀讀雨中的畫面?

2. (請一生讀第五自然段,或教師範讀第五自然段)

3. 大家聽(班德瑞音樂起),你聽到了什麼?那時誰在演奏着這音樂?

4. 師:如此美的音樂,從文字中飄然而出,誰還願意將這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帶給大家,讓我們一起來聆聽。

5. 師:還有那層次多得幾乎難以辨認的,在畫家的調色板上是很難調出來的卻意見便難以忘記的色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6. 如果讓你選擇這三段話中,用得最好的詞語,你選哪一個?(體會遣詞的豐富)

7. (學生説感受)能將你的感受送進文字,讀出來嗎?

8. 學生讀完,和學生交流讀書的方法。(入情入境地讀)

9. 學生練讀。

(四)  感受情感,聆聽自然。

1. 師:分明是淅淅瀝瀝的山雨,輕輕地敲打着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在作者的筆下卻成了一首又一首美妙的暢想曲。你知道作者為什麼會有如此的感受嗎?

2. 是啊,當作者駐足欣賞這一切的時候,我太愛這一切,唯有用音樂來讚美它們了。讓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麼比喻的?

3. 我們來看看作者又是怎麼來描繪那色彩的?請同學找出所有修飾顏色的詞語。

(難以辨認、融化、水淋淋、耀眼、透明、清新、流動)

大家發現所有的這些詞語都是作者用來修飾雨中的色彩,有2字,有3字,有4字,再讓靜靜地讀讀,邊讀邊想象那詞語所傳達出來的色彩,你感受到了什麼?

4. 帶着這樣的感受再讀讀文章的其他段落,你又有什麼樣的感受。

5. 師:其實大家所感受的就是作者所感受的。只有用我們的心、用我們的想象去細緻觀察、用心聆聽,我們的世界才會變得更加可愛。用我們的心去學習,我們的學習一樣可以變得豐富多彩,心動不已。

《山雨》的教學設計 篇四

《山雨》教學反思

長沙市芙蓉區東屯國小 浣丹

《山雨》這篇課文。作者以獨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聯想。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林雨景圖,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對大自然那分濃濃的的喜愛之情。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從閲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那份情感是教學的難點。

在進行教學時,我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在情境中閲讀,在探究中感悟,在體驗中交流,極力營造一種自由閲讀的氛圍,讓學生在文本世界裏自由馳騁。

教學中,我主要抓住了“讀”和“悟”兩方面,力求在讀讀吟吟,想象感悟中引領學生進入一個詩意的雨天。

一,初讀感知

整體感知時,文本中如詩一般的文字躍動在學生的眼前,等待着學生去品味,欣賞。閲讀中,一切都以文本的原生態在對學生產生閲讀期待,尊重學個性化的解讀。 文本中美的文字描寫了美的意境,美的意境惟有靠閲讀者自己去感悟方能領略,原汁原味的整體感知就是引導學生自己讀進文本中,領略文字背後那美的意境。

二, 重點研讀賞析

先教給學生賞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反覆讀,多想象,多感悟,不需要逐字逐句斟酌含義,但要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有自己獨特的體驗。力求通過品讀,積累成誦等多種方式的閲讀實踐進行不同層次的讀,完成全程的閲讀。在課堂中完成一篇課文的學習,不應是閲讀的結束,而應是閲讀的開始。帶着課文的學習興趣去閲讀新的作品,對課堂內容進行延續發展,才是真正意義的語文學習。那我的這節課就引着學生從課文中的文本延伸到了生活中,文學裏,不僅是朗讀,感悟能力的培養, 也是其他能力的訓練。

一節成功的語文課,不僅能使學生感受到美,同時重要的是要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能正確理解,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而我的這節課在語文素養的訓練上還需要加強,要讓學生對字詞句的理解,運用落到實處。課文中有很多美的詞語,句子,特別是優美的意境課堂中學生好象並沒真正感受到, 一堂課下來,雖然讀了,想了,説了,但顯得很空洞。我只是着重考慮要讓學生欣賞美文,對語言文字考慮較少,但該如何在教學中不牽着學生鼻子走,又讓他們真正落實語言文字訓練,自主的感悟語言文字美 這是我這節課存在的困惑。

2,《山雨》教學反思

董亞麗

《山雨》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文中的字裏行間處處充滿了作者獨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聯想,他以清新的筆調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林雨景圖。所以在教學這篇略讀課文時,我主要是引導學生抓住“聲”和“色”兩個字來理解山雨的特點,通過讓學生小組內進行合作學習,畫出關於描寫“聲”和“色”的句子或段落,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受山雨的韻味;同時,教給學生學習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全篇的方法,進一步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我淡化了講解,而是給學生更多讀書的空間,合作的空間,展示的空間,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悦。根據新課標提出閲讀教學要加強朗讀,默讀的指導。我在教學中十分重視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剛開始,學生們雖然在賣力地朗讀,但看得出來,他們並沒有真正融入到課文的情境中去。後來通過我的引導,讓學生邊讀邊展開想象,在想象中感悟課文所描繪的意境。然後,在“ 讀,思,議,説”的過程中理解了課文內容,感悟了作者的情感。這樣一來,學生的情感被激發,這時讀起來就抑揚頓挫,情感流露於表情之中,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要求,給人美的享受。所以,我認為在閲讀教學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那麼就會大大提高教學質量。

《山雨》教學反思

《山雨》教學反思計劃和現實總是有距離的,我美美地設計的教學方案,在教學過程中我才發現漏洞百出。

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了這樣幾個問題:

1、孩子們的預習流於形式。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這樣簡單的問題對孩子們來説都有一定的難度。在交流討論的時候無數孩子低垂着腦袋,無法開口。這説明,孩子們的預習並沒有收到任何的實效。他們只是做做樣子。天知道他們三個一羣,五個一夥在做什麼呢?看來,早自習我放羊式的預習是不可取的。

2、孩子們的朗讀沒有用心。他們的朗讀缺乏深度,他們只是為讀而讀,注重了語調和語速的把握,但是那種聲音缺乏質感,缺乏感情。一段文字,別人説喜歡,自己也就説喜歡,自己的內心並沒有認同。因此他根本無法帶着自己的感情去朗讀。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必須想辦法調動學生自己的情緒,讓學生説真實的語言,不要人云亦云。

3、孩子們沒有走進文中所描寫的意境中。這或許和孩子的經歷有關,他們所見的雨只是透過玻璃窗看見的雨,他們看見的雨只是單純的雨,他們沒有見過山林中雨。因此,他們讀的山雨不會有那種俊秀空靈、清新幽靜的感覺。而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展示下山雨的情景是很有必要的。

接觸一批新的孩子們,會面臨着許多新問題,這是正常的,這也是一個老師應該坦然面對的問題。只有發現問題,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提高課時效率。

《山雨》教學反思

《山雨》這篇文質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獨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聯想。清新的筆調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林雨景圖,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那份濃濃的喜愛之情。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及大自然的喜愛,同時感受語言的優美是本課的重點。

一、品讀,加強朗讀訓練

這篇文章感情充沛,語言優美。在教學時,我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在情景中閲讀,在探究中感悟,在體驗中交流,極力營造一種自由閲讀的氛圍,讓學生在文本世界裏自由馳騁。引導學生想象感悟中引領學生進入一個詩意的雨天。整體感知時加強文本中如詩一般的文字品味、欣賞。

二、賞讀,加強語言積累

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加強語言的積累,能正確理解、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是學習語文的主要目標之一,課堂上,我注重了引導學生對本文優美語句的賞析和積累。讓學生對字詞句的理解、運用落到實處,引導學生反覆讀,多想象,多感悟,不需要逐字逐句斟酌含義,但要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有自己獨特的體驗。力求通過品讀、積累成誦等多種方式的閲讀實踐進行不同層次的讀,完成全程的閲讀。

三、仿寫,加強寫法的引導

這篇文章的結構清晰,層次分明。課文是按雨來、雨中、雨後的順序寫的。這篇文章也是學生習作的優秀例文。我在教學中,賞讀課文後,我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了作者的寫作技巧——善於通過視覺和聽覺所及,發揮合理而新奇的想象和聯想,並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繪出山雨的特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仿寫作文。

《山雨》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正確讀記“神奇、優雅、辨認、清新、歡悦、清脆、凝聚、奇妙無比”等詞語。

2、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3、領悟作者是怎樣細緻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繼續學習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及大自然的喜愛,同時感受語言的優美。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或有關山雨的視頻畫面。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課文按什麼順序描寫了山雨?

四、再讀課文,品味賞析

五、背誦積累,拓展延伸

六年級語文《山雨》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積累】正確讀記“神奇、優雅、辨認、清新、歡悦、清脆、凝聚、奇妙無比”等詞語。正確讀記“神奇、優雅、辨認、清新、歡悦、清脆、凝聚、奇妙無比”等詞語。

【方法與能力】領悟作者是怎樣細緻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繼續學習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情感與思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拓展與延伸】用學到的表達方法,寫一篇關於“風”或“雨”的習作。

【重、難點突破】學習作家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跟隨着詩人、散文家李漢榮的腳步,我們一起拜訪了“山裏的朋友”,感受了人與自然的親密無間。今天,我帶領大家一起來品味“山雨”的韻味。

二、學習課文

1、有感情地自由朗讀課文,理解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寫山雨的,具體寫了哪些內容,感受山雨的特點。

教學提示:目的是在於引導學生掌握按一定的順序描寫自然景物,並通過對相關景物的描寫來描寫山雨的方法。

這三個問題全部讓學生來根據自己的題解回答,並且要以課文內容為中心,聯繫關鍵的詞語作答。如,在分析寫作順序時,可以抓住“來得突然”、“雨聲裏”、“雨,悄悄地停了”來分析,其他兩個問題方法相同。

關鍵是要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與積極合作學習,不必苛求答案的準確性。

教學參考:課文是按雨來、雨中、雨後的順序寫的。全文共10個自然段,第1至4自然段寫雨來,主要描寫了山雨來得突然,由遠而近的雨聲如無字的歌謠飄然而起;第5至7自然段寫雨中,主要着筆于山雨帶來的音韻美和色彩美,突出描繪瞭如“小曲”“音符”般美妙的雨聲,以及雨中山林那令人難以忘懷的綠色;第8至10自然段寫雨後,通過對鳥兒啼囀、雨珠滴落的聲響描繪,突出了雨後山林的幽靜。

2、再讀課文,體會作者是是怎樣細緻觀察、用心傾聽雨的?

教學提示:這個問題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如何觀察、描寫事物,體會語言的美好之處,同時也是對文章寫作方法的體會。要求學生按課文的內容順序抓住每一句來進行理解與感悟。

找出相關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可以説一説自己的理解,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山雨、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參考一:

附對句子的理解。

①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這句話着筆於聲音,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描寫了雨來時聲音由遠及近、由輕及重的動態過程,與文章開頭相對應,寫出山雨來時的特點,即“來得突然”“悄悄地來”。作者將雨聲比作“無字的歌謠”,突出了雨來時一種逐漸清晰、飄飄渺渺的音韻美,表達了作者對山雨的獨特情感,並給人以無限遐想。

②雨聲裏,山中的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着幻想的色彩。

這是描寫雨至山林時的音響特點,作者發揮了奇特的想象:將“巖石、樹葉、綠草”聯想成“琴鍵”,將“飄飄灑灑的雨絲”想象成“輕捷柔軟的手指”,將此時的雨聲聯想成“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為讀者展示了一幅“雨在山中”“山在雨中”“山、雨同奏”的動態美景圖,表達了作者對山雨那份濃濃的喜愛之情。這部分描述作者又一次採用比喻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使語言顯得生動活潑而富有節奏,增強了文章的美感,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音符”是指手指觸摸琴鍵時發出的不同聲音,在這裏可理解為是雨絲飄灑在不同的地方所發出的不同聲音,有落在巖石上的“丁冬”聲,有飄灑在綠草叢的“沙沙”聲……,而“帶着幻想的色彩”,突出了雨至山林時聲音的豐富多變,擴大了讀者的想象空間。

③這清新的綠色彷彿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這句話描寫了雨中山林最富魅力的色彩——“綠”。句中“流動”一詞寫出了山林的“綠”在雨中所獨有的特點:這種“綠”是一種水淋淋的、富有動感、極具生命力的色彩,它可以“融化”“所有的色彩”,表現了山雨帶給山林的色彩變化。連用兩個“流進”則體現了兩個層次:這“綠”不光是眼睛看到的,更是用心靈感受的,突出雨中的“綠”那種讓人難以忘卻的美。通過對山雨色彩美的描述,又一次表達了作者對山雨的喜愛。

教學參考二:

作者通過觀察、傾聽,引發了奇特的聯想、想象,並運用了比喻等多種手法表達了自己對山雨的獨特感受,優美抒情的語言背後所表現的是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山雨的韻味,感受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同時感悟語言的美妙。

教學提示:先由學生自由朗讀,然後採用個性化朗讀的方式來體會。

三、作業:

1、朗讀並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體會文章的寫法,準備觀察第一次秋雨或秋風、秋色,然後完成一篇觀察日記。

《山雨》的教學設計 篇七

一、照樣子抄寫詞語

例:水淋淋(abb)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讀比喻句,找出打比方的部分,體會它們的好處

例:雨聲裏,山中的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

把巖石、樹葉、綠草比作琴鍵。

1、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着幻想的色彩。

把 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記憶宛若一張乾燥的宣紙,這綠,隨着絲絲縷縷的微雨,悄然在紙上化開,化開……

把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讀課文填空

課文共有__________個自然段,按描寫的內容不同,可分成四段:

1、雨悄悄地來了。是第_______自然段。

2、雨中山林裏的聲音。是第________自然段。

3、雨中山林的顏色。是第___________自然段。

4、雨悄悄地停了。是第__________自然段。

四、閲讀答題

雷雨

晌午,太陽像個大火球,炙烤着大地。小樹無精打采地耷拉着腦袋,蟬在枝頭拼命地叫着。一陣大風吹過,吹得樹枝亂擺。地上,成羣結隊的螞蟻正在忙碌地搬家。不一會兒,風捲烏雲,滾滾而來,天像是到了傍晚,一陣比一陣暗。剎那間,閃電似金鞭亂揮,這兒一道,那兒一道,煞是怕人。雷聲像爆炸似的,“轟隆隆,轟隆隆”響起來。在這電閃雷鳴之中,“嘩嘩譁”,大雨從天上倒下來了,越下越大,天地間像掛上了無數的大珠鏈。雷雨中,行人打着傘在泥濘的小路上吃力地走着。白亮亮的雨點打在雨傘上,“啪啪”直響。漸漸地,雷聲小了,雨點也小了。雲散了。雨停了,太陽出來了,一條美麗的彩虹高掛在蔚藍色的天空中,一股股清新的空氣中夾帶着泥土香味迎面撲來,天地間變得涼爽極了。

1、短文按下雨的過程,寫了雨前、雨中、雨後的情景、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⑴ 雨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雨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以上內容,將短文分成三層,用“/”在文中標明。

《山雨》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領略大自然的秀美。

3、學習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教學重點: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領略大自然的秀美。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不知同學們是否也和我一樣有着這樣的感受:一到下雨天,望着濕答答的路面,灰濛濛的天空,想着被雨點兒打亂的計劃,心中總會有些煩悶,而作家趙麗宏卻從一場山雨中感受到了令人心醉的美,那麼,山雨到底有着怎樣一番韻味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堂,感受山雨的美。(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注意讀出感情,讀準字音,並思考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出示生字詞,指名讀,並引導學生解釋個別詞的意思。

3、提問: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作者向我們描繪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林雨景圖。)

4、請同學分段朗讀,注意讀出感情。

5、提問:文章是按照什麼順序來描寫的。(時間順序:雨來、雨中、雨後)

6、談談雨來、雨中、雨後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雨來——突然

雨中——美妙的聲音、清新的綠色雨後——幽靜(以動襯靜)

三、朗讀賞析,深入感悟

1、作者主要寫了山雨的哪兩個方面?

2、感悟山雨的音樂美。

(1)請一位同學讀一讀描寫山雨的聲音的句子。

(2)思考:作者是怎樣來描寫雨的聲音的。舉手發言,教師總結(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並展開豐富的想象生動形象的寫出山雨的音韻美)

(3)播放雨聲的音頻,讓學生聆聽雨的聲音。

(4)師生合作朗讀,感受山雨的音樂美

師讀第一自然段,第一組讀第二三自然段,第二組讀第四自然段,齊讀第五自然段。

3、感悟山雨的色彩美

(1)作者用獨特的`聯想和想象將雨聲描繪的優美動聽,充滿音韻美,那他又是如何描寫山雨的色彩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看看山林都有哪些色彩?陽光下:山雨中:

(2)朗讀:男生齊讀陽光下的色彩,女生齊讀雨中的色彩 ;

(3)思考:雨中的綠有什麼特點?(富有動感)

(4)綠色真的在流動嗎?如何理解“這清新的綠色彷彿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5)出示圖片,感受清新的綠色;

(6)齊讀六七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1、總結全文

2、播放雪景的視頻,讓同學們展開聯想和想象,説説由雨聲想到的情景。

3、佈置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聯繫剛才觀看的雪景,展開聯想和想象,寫一個200字左右的小片段。

板書設計:

山雨

雨來

突然

雨中

聲音

顏色

喜愛

雨後

幽靜

《山雨》的教學設計 篇九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實驗國小 張友蘭】

〖讓個性化閲讀綻放生命的光彩·創設良好情境,引領學生入情入境,昇華學生個性化閲讀激情〗

《國小九年義務教育語言課程標準》中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什麼是個性呢?所謂個性是指在一定的社會條件和教育影響下形成的一個人比較固定的牲。在心理學上是説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語言和行為方式,是一種人人特質。那個性化閲讀就是充滿靈性具有鮮明個性特點的。

在我們傳統的閲讀教學中,教師的教學過程就是一步步地實話自己預設的教學步驟,學生的任務就是配合教師順利地實施教案,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回答教師所預定的標準答案,完成教師佈置的作業,學生就似一部接受器,一個聽從指揮的羣眾演員,學生的思維侷限在教師的設計之中,閲讀的個性創造的天賦扼制在亦步亦趨的框框中,個性得不到張揚,課堂死氣沉沉,一個個充滿活力的生命體,哪能呈現個性?在回首反思中,我們開展了個性化閲讀教學實踐。

薩特説:“閲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造”,的確學生的“悟”離不開老師巧妙 適時的引,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教師注重自身地主導地位,在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葉聖陶先生指出“導者,多方高潮,使學生自求得之,率底於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可見“導”不是一切由教師包辦代替,更不是灌,只由教師作一廂情願的注入,也不是“索”,變着法子逼學生就範。導的課堂運作在於“引”,固而“引”是我們閲讀教學中不可惑決的。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引導學生了解文本,引導學生聯想,引導學生暢談……這其中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對於激發學習熱情,昇華學生情感,可謂是推波助瀾。教學《山雨》一文時,教師首先播放歌曲《多彩雨》,讓學生在這優美的旋律中問:“你聽懂了什麼?通過觀察,你看到了什麼?課件展示下雨時不同的畫面,教師動情渲染:你聽,沙啦啦,沙啦啦……是誰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幽雅的樂曲;看,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綠之中,絿得耀眼,綠得透明,這流動的綠是誰繪成的?今天,讓我們一起隨作家趙麗宏走進《山雨》,這樣用真實的畫面,動情的渲染將學生帶入了生活情境之中,加深了學生感受,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及對文本閲讀的興趣。同學們會情不自禁的想讀,想抒發自己的情感,及時引導學生表白內心的情感不僅是心理的需要,而且是教學的需要。情感的抒發可以使學生之間的內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啟發,相互感染,可以使學生的情感更加明確,在教學中我們還可以利用即興表演,畫簡筆畫,多媒體等手段創設情境,帶着學生一起去體驗,感情文章所表達的感情,使課文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客觀生活畫面,在學生腦海裏逐漸與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相融,課文語言表達的情感與學生已有經驗情感產生共振,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將這種感情內化為自己的情感因素,激發朗讀慾望。

【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南街國小 李秀麗】

〖利用電教媒體優化國小語文教學·注重媒體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統一性〗

現代教育重點提出:“要讓學生動起來,要讓學生活起來,要讓原本‘陰雲密佈’的課堂灑滿陽光。”

為了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我們在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為各科教學帶來了福音。教學媒體進入課堂,實現了語文教學前所未有的優化。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索性,促使學生在感情上和行為上都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從而優化語文教學。

如何利用電教媒體,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呢?

教學目標是教學質量的標準,它貫穿於課堂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只有認真研究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選擇與之統一的教學媒體,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結構的優化,教學效果才能提高。

例如,《山雨》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教學目標中有一條要求是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雨景的聲音和色彩美。如果教師僅重視傳統教學,以老師串講為主,讓學生憑空想象,效果不佳,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中的此項要求。因此,我精心製作了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三張幻燈片,力求圖文並茂、形象生動。演示了雨點由小到大,雨聲由遠及近的場面,並且讓學生以動作演示雨聲由遠及近,讓學生小雨時拍拍小腿,中雨時跺跺腳,大雨時拍拍手的遊戲,親身感受雨聲的美。第二張是表現全文的重點,即雨聲的美妙。作者把巖石、樹葉、綠草都想象成了琴鍵,而雨絲卻成了柔軟的手指,雨聲變成了優雅的小曲,為了給學生以總的印象,先出示了山林中的雨景圖,讓學生看飄飄灑灑的雨絲,頭腦中再現手指,聽雨聲覺得是美妙的樂曲。第三張主要表現雨中的色彩美。可與晴天林中的景色相對比,讓學生感受雨中水淋淋的綠,綠得彷彿流進了我的心窩裏,這樣就做到了情景交融。

教學中隨着課文內容一一出現,教師恰到好處地演示了這三張幻燈片,將抽象的句子轉化為形象的鏡頭,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川省瀘州市瀘縣天興鄉中心國小 宋昌友】

〖發揮電化教學優勢,提高教學質量·恰當地運用聲響效果,可以增添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錄音導入新課,可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我們知道,只有當學生對語文具有強烈的學習心向時,他們才能在學習中表現高度自覺而主動的態度,才能認真地注意所學的內容,熱烈地追求和探索所學的知識,才能以頑強的毅力去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應注意創設學生學習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如,我在教學《山雨》時,出示掛圖的同時,播放了雨聲錄音。學生觀看,聆聽。再配上老師優美語言和動作的渲染:看,多美的畫面啊!是哪位畫家的神筆繪就的呢?聽,多麼美妙的樂曲啊!是哪位音樂師在深情地彈奏呢?同學們,你們想知道嗎?這時的學生已生情入境,激起了強烈的求知慾。

【四川省彭州市延秀(外語實驗)國小 王 瑛】

〖把閲讀的自主權還給學生·注意教師角色的轉換,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

近幾年來,國小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的情況有所改善,究其原因是教師在課堂上加大了語言文字訓練的份量,即教師的訓練意識在增強。但是語文教學中的“三個為主”原則(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還得不到充分貫徹,課堂上訓練的全過程是由教師控制的,教師為主導是重“主”而不重“導”,教學過程大多是學生的被動參與,被動接受的過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落實。事實上,很多語文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總是站在“教”這個角度去設計每一個環節,試圖用自己的教去代替學生的學,而不置換一下角色,當作學生想一想:這篇課文我要學什麼?怎樣學?如何學得更快?忽略了學生的自主參與,將課文拆成零散的部件,不加品味地讀、填、問、抄、背,其實是變相的填鴨式教學,只能是事倍功半,是收不到教學實效的。作為教師,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是具體的、活生生的、有豐富個性的、不斷髮展的主體。因此,我認為在閲讀教學中,應在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前提下,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為本,以讀為主,把閲讀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參與中學會知識、發展智能、完善人格。

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角色的轉變,認識到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是學習夥伴,是課堂上“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學中處處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

1、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式學習:

“自主”是《標準》積極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自主學習不僅能使學生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真正的動力源泉和真切的品味樂趣,還能夠在生命能量的釋放過程中提升生命的價值。在語文課修改版大綱也指出“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髮表獨立見解,讓學生在閲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

在《山雨》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

⑴ 學生自由小聲地讀課文,藉助拼音,讀通課文。邊讀邊想,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⑵ 有感情地讀課文,選出你喜歡的句段,反覆朗讀後讀給同桌聽,並讓他説説腦了裏出現了怎樣的圖畫。

⑶ 分小組合作學習,用你喜歡的形式把你的內心感受表達出來,讓大家一起分享。通過這樣的設計,既尊重了學生的學習需要,又讓學生擁有了自主學習的空間,並把自己的學習心德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展示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

2、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容,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學習:

又如在《山雨》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自己自由地讀課文,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用什麼方式都可以,可以默讀,可以朗讀,也可以分角色讀,還學生的自主權,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在學生讀書,交流讀後心得時,讓學生自由表達,想用什麼形式就用什麼形式,想説什麼就説什麼,想怎麼説就怎麼説,允許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朗讀、背誦、畫畫、積累美詞佳句,寫廣告詞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都可以採用,形式不拘一格。既尊重了學生對學習內容和學習形式的自由選擇,又引導學生進行了語言的積累和遷移。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新課標”精神,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