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生物説課稿(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W

生物説課稿(精品多篇)

生物説課稿範文彙總九 篇一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蘇少版國小美術第16冊《海洋生物》一課。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程序、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説教材分析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

《海洋生物》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這節課通過介紹海洋生物的形狀、花紋和色彩等,培養學生敏鋭的觀察力和個性的表現力;讓學生在暢遊海底世界的同時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進而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二、説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欣賞神奇的海洋生物,初步認識海洋生物的形狀、花紋和色彩等。

2、用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來表現海洋生物,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及保護自然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欣賞海洋生物,表現海洋生物,感受海底世界的美妙。

教學難點:能夠對海洋生物的某個特徵着重描繪,色彩亮麗,生動有趣。

三、説教法

學法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針對國小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在教學中我採用演示法,談話法,範例教學法進行教學,以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

在學法上,主要通過欣賞、感受、觀察、比較、想象、表現等方法相結合。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為主要的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教具和學具結合教法和學法,採用如下教具和學具:多媒體課件——《海洋生物》、勾線筆、油畫棒、彩筆,刮畫紙、紙盤、廢舊材料等。

四、説教學過程

為了使學生能在視、聽、説、做、思等行為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創造美的快樂,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因而,新課伊始,師生共同欣賞一段《海底總動員》的動畫片,跟隨鏡頭去探索神祕又美麗的海底世界。觀看之後請學生談談觀看感受,學生對這種動畫片很感興趣,會紛紛發表看法,互相交流。我隨機引導:“海底真美啊,那裏生活着數不盡的海洋生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海底世界,去認識神奇的海洋生物。”(此時板書:“海洋生物”)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中,我充分發揮了動畫的作用,讓學生欣賞到了神奇的海底世界,獲得了豐富的感性素材,這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為突破難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賞圖怡情,歸納方法

海底世界是神奇美麗的,然而我們這個地區的孩子很少有親身經歷的,基本要通過電視或動畫片來了解,所在要想很好地完成海洋生物的繪畫,有相當的難度,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突破此教學難點,我設計了多層次的欣賞環節。

1、邊猜謎邊欣賞。用多媒體出示有趣的謎語,學生猜謎的同時欣賞到海洋生物的圖片。兇猛無比的鯊魚,聰明靈巧的海豚,那豔麗無比的珊瑚??各種神奇美麗的海洋生物深深吸引住孩子們的眼球。欣賞之後我激勵學生説出“通過欣賞這麼多海洋生物圖片,你最喜歡哪些海洋朋友?它有什麼特點?他有哪些迷人的色彩呢?

2、欣賞小朋友的美術作品,在欣賞之前老師提出2各問題共大家邊欣賞邊思考,(1)你覺得他們的作品怎麼樣?(2)他是如何表現海洋生物的?通過小組討論,歸納出作品的表現形式此環節的設計,既尊重的學生的個性選擇,又達到了以觀察為鋪墊的教學目的。

3、創作思路。看了那麼多的優秀作品,有了這麼多的獨特感受。今天你們小組想要用什麼方法來表現你喜歡的或想象中的海洋生物呢?請(各小組討論)説一説你們的巧妙構思。(學生談想法,教師引導,講解創作過程。)設計意圖:通過多層次的欣賞,小組討論,歸納出作品的表現形式,這樣的設計,既尊重的學生的個性選擇,又達到了以觀察為鋪墊的教學目的。

(三)指導表現,鼓勵創作

這一環節中為我採用直觀教學法,教師示範作畫,學生根據觀察以及之前的學習經驗自已嘗試着總結畫法,然後再由我適當適時的點撥。使學生對海底生物的認識從感性向理性發展,教學的重點很快被突破了。學生掌握了海洋生物的表現技巧以後,最為急迫的是想給親自動手畫一畫。我沒有過多的言語,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思維。而在學生創作的同時,我也將黑板創作成了一副海底藍圖,為下一環節的展示做好了鋪墊。

(四)評價總結,展示作品當學生完成圖畫時,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採用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教師及時地給予鼓勵性評價。評價之後,我號召同學們將自己的作品剪下來,並貼到黑板上。同學們的海洋朋友遊進了美麗的“海洋世界”。此環節的設計,使學生在評價和展示中個性得到發揮,充分體驗到美術活動的快樂。

(五)拓展延伸,滲透德育

此時的黑板已經變成了一幅生動的海底世界圖。大家都沉浸在這美的世界中。我在這時將話鋒一轉:“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環境污染的日益嚴重,很多海洋生物瀕臨滅絕。我們將永遠失去這些美麗的海洋朋友。伴隨着敍述我將黑板上的海洋生物摘下,”掉落到底邊。“瞭解到這裏,你們有什麼感受?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剛剛還美好的海底世界,瞬間化為烏有,孩子們的內心必然頓生出一股憤慨與惋惜之情,我便抓住這一時機,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並向同學們發出號召:“大海是大自然賦予我們人類的瑰寶,我們在感受它的美的同時更有責任去保護它,那就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撿起一塊紙屑做起,從節約一滴水做起,為保護我們的大海、保護這些神奇又可愛的海洋朋友做出我們的貢獻。”

五、説板書設計

我號召同學們將自己的作品剪下來,並貼到黑板上。這樣,同學們的海洋朋友遊進了美麗的“海洋世界”,此時的黑板已經變成了一幅生動的海底世界圖。此環節的設計,使學生的創作得到充分的展示,個性得到充分的發揮,接着,又以此為契機,對學生進行了環保教育。

效果預測海洋生物【】是學生一直感興趣的題材,但感興趣並不一定就能表現好。保持學生高昂的情緒,將學生模糊的記憶變成清晰的形象,轉化為個性的創作非常重要,因此,這節課,我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始終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並運用激勵的語言對學生進行恰當的評價。相信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定能夠在輕鬆氛圍中感受創作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悦。

生物説課稿 篇二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選自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二章第五節的《生物的變異》

本節課是在學生們學習了生物的遺傳後,對基因決定生物性狀有所瞭解的基礎上所進行的知識的延伸。併為下一節《生物的進化》奠定了理論基礎,因此,本節課有着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探究答案,並能最終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對自然科學的熱愛之情。

基於對教材啊分析和《課標》的理解,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難點。

重點:

1、瞭解生物變異的原因。

2、舉例説明遺傳變異的在實踐中的運用。

難點:探究花生兩個品種的變異實驗。

二、學情分析

(心裏方面)八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思想活躍,好奇心強,有着強烈的求知慾,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動手動腦,培養探索精神。(知識儲備方面)學生已對生物的生殖發育,生物的性狀以及決定性狀的因素有所瞭解。但對生物變異方面還知之甚少,因此,教師應從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學生去發現變異的存在,並進一步探究變異的原因。

結合教學內容及八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裏特徵,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變異的概念及影響因素。

2、瞭解遺傳變異在實際生活中運用。

3、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步驟。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例引導學生髮現變異的存在及變異的普遍性。

2、以花生果實大小變異為例,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探究答案、得出結論並進行交流,培養他們的實驗探究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瞭解生物的變異及原因使學生逐漸認識到自然界的奇妙力量,使學生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2、通過探究性實驗使學生樂於探索生命的奧祕,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創新意識,並培養其團隊合作精神。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本節課知識,我選擇下面的教法學法。

四、教法學法

本着《課程標準》中對學生“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好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等方面得到提高”的要求,以及我對《課程標準》的理解,我採用了:1.多媒體教學法。可以創造逼真的教學環境、動靜結合的教學圖像、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2.討論法。圍繞“花生果實大小的變異”和“影響變異的因素”這些核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和辯論活動,使全體學生都參與其中,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習興趣。3.談話法。通過詢問學生自己與父母、兄弟姐妹間性狀特徵和他們身邊動物、植物上下代間性狀特徵等問題的方式認識變異,充分啟發學生的智力活動、發展思維能力。此外,我還運用了任務驅動法,自主學習等教法,充分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五、教學過程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大小不同的花生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下面我將從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導入新課→觀察材料、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觀察實例、分析原因、弄清本質→自主學習、課外拓展、增長見識四個方面來展開新課。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為了引發學生們的好奇心,使學生對這節課有直觀的認識,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再過幾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洛陽牡丹花會了,洛陽牡丹以其花朵碩大、品種繁多、花色奇絕而聞名天下,已知洛陽牡丹有9大色系,10種花型,1000多個品種。同樣是牡丹,同學們知道其千姿百態,奼紫嫣紅的原因嗎?帶着這個問題,讓我們開始今天的新課“生物的變異”

這樣的導入從學生們熟悉的花卉入手,進而過渡到生物學知識,引起學生們的好奇,激發求知慾,調動學習興趣,符合心理學上的認知規律。

2、觀察材料、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為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並能夠具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我將這樣來開展以下的教學活動。

“同學們,看看這些圖片,菊花有不同的品種,玉米的果穗也多種多樣,綿羊的體型千差萬別,即使是果蠅的眼睛也有紅白之分。這些都是與生物的變異有關的。變異:即親子間和子代個體間的差異。變異是普遍存在的。那麼,我們大家都愛吃的花生是不是也存在變異呢?這裏有些花生,現在發給大家,大家觀察以下他們有什麼不同呢?對,它們有大有小,形態各異,但是不是外殼大的花生籽粒就一定飽滿呢,外殼小的就籽粒就一定小了?其實,定義花生的大小是要通過它們籽粒的大小平均值來衡量的。同學們還按八人一小組,按照課本提示分組探究一下這兩種花生到底哪一種才是真正的NO.1。等會兒每一組要彙報自己的探究結果”。

等探究實驗完畢之後我還要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同學們:我們一起想一想,為什麼有的。花生能長大,而有的花生不能長大呢?是不是把小的花生種在肥沃的土壤中也能長成大的花生呢?”

通過共同討論使學生認識到變異是由環境改變和遺傳物質的改變引起的;並使他們瞭解哪些變異是可遺傳的,哪些變異是不可遺傳的。

這樣的課堂設計真正地做到了還課堂給學生,充分展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充分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符合課標中對學生“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的要求。

3、觀察實例、分析原因、弄清本質

為了讓學生弄清處變異的本質和遺傳變異原理在培育新品種方面的應用,我採用談話法,詢問學生自己與父母、兄弟姐妹間性狀特徵和他們身邊動物、植物上下代間性狀特徵等問題,使他們進一步認識變異是普遍性;並以多媒體為媒介,向他們展示一些例如高產奶牛、高產抗倒伏小麥、太空椒等圖片,並讓學生討論,分析原因,最終使學生弄清楚“變異是環境和遺傳物質發生改變而引起的”這一本質問題。

這樣的教學設計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完善了其思維的完整性,激發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使他們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偉大論斷。

4、自主學習、課外拓展、增長見識

為了讓學生了解更多關於生物變異的知識,我會鼓勵學生在課外查閲相關的書籍和網站,並向他們推薦相關的參考資料。並以“瞭解利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的其它方法”作為課後作業,讓學生自主學習,達到增長見識,開闊眼界的目的。

生物説課稿 篇三

各位老師:

下午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章第一節:生物的特徵。本次説課包括五個部分:教學設計的理論依據、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和説教學過程

一、教學設計的理論依據

本節是國中生物第一課,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通過這節課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的熱情,宜採用比較輕鬆活潑的課堂組織形式。引導學生根據書上提供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和已有的生物學知識,説明生物的特徵。另外,本節的重點知識就是掌握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分方法,而區分的過程則需要通過對比待分析事物與生物的一般特徵是否吻合。

二、説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編排和作用

新教材依據新課標的設計理念,打破了以往植物學,動物學和生理衞生等學科的編排體系,構建了以人與生物圈為主線的體系,所以把生物圈作為第一單元,把“認識生物”作為第一章,把“生物的特徵”作為第一節,説明了本節課在教材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只有瞭解了什麼是生物,生物具備哪些特徵,才能為進一步學習生物學打下堅實的基礎,並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2、説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較它們的區別,説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徵。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發散思維的能力。

(3)情感目標:增強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熱愛生命、保護生命。

3、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觀察生命活動的現象,並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徵。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及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突破重點和難點的關鍵:通過觀察、討論、分析教材P3-P5的彩圖

讓學生充分觀察、思考,並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歸納、總結出生物的共同特徵,來突破重點和難點。

三、説教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説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本節課以討論為主,在充分準備實物、圖片和各種有關資料的情況下,組織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充分調動學生

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主體作用。具體做法如下:

1、情景設置——激發感情,引起興趣。

2、學案導學——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3、精析點撥——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四、説學法

學習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一個差的老師只會奉獻,而好的老師則教會學生髮現真理。”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學生獲得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很重視讓學生主動參與和互相學習,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強調一些學習習慣的養成,在兼容並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感悟積澱的四重境界。(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展。)

學法指導具體如下:

1、預習導學——整體感知,瞭解全文。

2、任務驅動——積極參與,總結規律。

3、合作探究——小組合作,鞏固提高。

4、當堂檢測——查缺補漏,歸納總結。

五、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引入:展示盆栽植物和教室內的課桌,凳子以及學生的卡通玩具,説明它們的根本不同在哪裏?引導出生物與非生物的概念。

閲讀學案學習目標,指導學生快速瀏覽全文,對學習內容整體感知。(二)、任務驅動,學案導學

要想認識生物,就必須進行觀察,所以,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然後指導學生看書,閲讀P2的內容,完成學案設計的目標。小組合作交流,教師注意引導點撥,學生代表公佈自學結果指導學生認真閲讀P3-P5的內容,完成學案設計的目標在學生完成學案內容後小組內進行交流,展示自學效果。

(三)、精析點撥,拓展思路

1、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書本插圖,説出各種生物正在進行的生命活動。然後,通過與教室中的課桌、黑板、牆壁等非生物做比較,大家各抒己見,互相補充,得出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徵。

2、以自身為例,分析表述。學生分小組,以自身為例討論人是否也具有書中描述的生物特徵,派代表,舉例説明,各小組間可針對不同觀點進行辯論,使大家認識到生物的共同特徵

(四)、概括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能説一説什麼是生物嗎?(根據生物的特徵説)設計意圖:讓學生自覺回憶所學知識,加深對本節內容的理解。板書設計:(與總結相結合,同步進行)

本節課我採用提綱式板書形式,這樣提綱挈領、層次分明,很好地説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第一節生物的特徵

一、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

二、生物:凡是有生命的物體都叫生物。

三、生物的特徵:

1、都需要營養。

2、都能進行呼吸。

3、都能排出體內的廢物。

4、都能對外界刺激做反應。

5、都能生長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五)、鞏固記憶

認真背誦學案上和黑板上板書的重點內容,同桌之間相互提問。

(六)、根據學習的情況,完成學案的能力提升

根據學生對本節知識的掌握情況,當堂練習,當堂檢測。加強對所學知識的鞏固與落實。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老師!

生物説課稿 篇四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生命的基本特徵》説課稿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本次説課我將從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流程和板書設計、説教學反思六個方面論述。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本節課選自濟南版《義務教育教科書·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章第一節“生物的特徵”把“生物的基本特徵”作為第一節,説明了本節課在教材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新教材,打破了學科體系,構建了以人與生物圈為主線的體系,所以把生物圈作為第一單元,只有瞭解了什麼是生物,生物具備哪些特徵,才能為進一步學習生物學打下堅實的基礎,並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2.教學目標。

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改的精神,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瞭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較它們的區別,説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徵。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發散思維的能力。

(3)情感目標:增強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熱愛生命、保護生命。

3.教學重點與難點:

作為剛踏入中學的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分析、總結的能力。但是這些能力還不是很強所以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掌握生物的共同特徵。因為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所以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及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4.突破重點和難點的關鍵:可以播放以下多媒體課件:

(1)植物的光合作用,

(2)獵豹捕獲食物,

(3)鯨呼氣時產生的霧狀水柱,

(4)秋天植物的葉子落了,

(5)獅子追捕斑馬,

(6)含羞草對刺激的反應,

(7)種子的萌發,

(8)破殼而出的小雞。

通過播放這些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充分觀察、思考,並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歸納、總結出生物的共同特徵,來突破重點和難點。

二、説教法

教學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改變了過去單純的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變為討論為主,在充分準備實物、圖片和各種有關資料的情況下,利用多媒體來組織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

其主體作用。

三、説學法

學習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通過觀察、資料分析等,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

四、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展示多媒體畫面──我們身邊的生物圖,讓學生觀察,教師講述:“這是一個充滿生機的世界,包括我們人類在內的各種各樣的生物都在這裏生活和繁衍。地球表層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環境構成了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由此引出生物和生物圈,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對於生物圈中形形色色的生物和非生物,我們怎樣來區別它們呢?生物有什麼特徵呢?下面我們就共同來學習第一章第一節:生物的特徵。

要想認識生物,就必須進行觀察,所以,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然後指導學生看書,閲讀這一部分的內容,讓學生學會如何觀察,鼓勵學生平時要多觀察周圍的大千世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分組討論

對於什麼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特徵,教師要播放有關生物和生物的特徵的多媒體資料,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後分組討論,教師巡視走動,與個別小組成員互動式交談。

(三)相互交流、辯論、歸納和總結

當學生討論完後,教師積極組織和引導學生,圍繞什麼是生物,生物具備哪些特徵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在意見一致,達成共識的情況下才下結論,意見不一致時,各小組之間要相互辯論。在辯論時,教師要調動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加活動,對於上述參加辯論問題的學生,無論對或錯,都要給予掌聲或語言鼓勵,因為激勵性評價和麪向全體學生都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

關於生物和生物的特徵,這一內容要給予學生25分時間來觀察、資料分析、小組討論、同學交流辯論、歸納和總結,最後讓學生完整地總結出什麼是生物,生物的特徵,學生邊總結,教師邊板書這一內容。

(四)知識拓展,昇華與遷移

教師進一步啟發學生:生物除了上述特徵外,還有哪些特徵呢?各小組又開始討論並踴躍發言,如生物還能運動,生物還有一定壽命,生物還能適應環境、影響環境等。教師最後總結:以上大家提出的生物特徵,現在專家們的意見也沒有取得一致,所以沒有列入到生物的共同

特徵之中,希望有興趣的同學長大以後能繼續從事這方面的研究。

(五)感悟與收穫

學完這節課有什麼感悟與收穫呢?學生答:瞭解了什麼是生物,生物具備哪些特徵。教師可引導説出:我們要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熱愛生命,保護生命,愛護我們和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生物圈,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六)鞏固與練習

1.播放多媒體:指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2.播放多媒體:指出資料中反映的是生物的哪些特徵。

五、説板書設計

本節課我採用提綱式板書形式,這樣提綱挈領、層次分明,能很好地説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六、説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課件的播放,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通過資料分析,個人自學,小組討論,加深了對生物特徵的更深理解,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同時使學生更加懂得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熱愛生命,保護生命的意義,從而學生的情感教育得到了昇華。我的説課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