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體育課説課稿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7W

體育課説課稿精品多篇

體育課説課稿 篇一

一、教材分析

武術是中國的一種民族體育項目,受到學生們的普遍喜愛。根據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聯合發出的文件,全國各級各類中國小將全面推廣武術健身操,《全國中國小生系列武術健身操》是以中國武術為主要內容,以廣播操為表現形式,以傳承武術和中國傳統文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指導思想,達到豐富中國小生大課間操內容、增強我國兒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為目的的體育鍛煉形式。武術健身操與廣播體操相比,其動作形態多樣,練習方法突破個人單練形式,在實現健身的同時具備自衞技能、傳承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價值。國小階段是學生由啟蒙教育向正規教育轉型的開始,應當把姿態教育和培養武術興趣放在目標的首位,為學習少年拳奠定基礎,發展身體的柔韌性、靈活性、協調性和節奏感,培養學生的武術興趣,激發民族自豪感。武德教育應從“抱拳禮”開始。

二、學情分析

1、國小低年級學生正處在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的年齡特徵是:模仿能力強;好動、好奇心強;敢於表現自我。但興趣遷延較快,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控制力和紀律性較差。

2、低年級學生運動參與能力、性格愛好個性差異較大。因此,一些帶有模仿性、表演性的練習,很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

1、認知目標:通過武術操的練習,使90%的學生初步掌握武術操的基本動作。

2、技能目標:通過學生觀察、模仿、互相交流練習,使85-90%的學生初步學會武術操的技術動作,促進力量、柔韌、協調等素質的發展。

3、情感目標:通過武術操及接力遊戲的練習,提高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激發孩子們對武術的興趣。

教學難點:動作路線清晰,手形、步形正確到位。

四、教法和學法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枯燥的特點,改變以往廣播操教學先示範後講解再練習的常規教學模式,以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為主線。首先採用情緒激勵法和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同時結合講解示範法、掛圖教學法、分組練習法、遊戲競賽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交叉使用。

以培養學生勇於創新、敢於進取的學習精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重視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認識的主體、發展的主體,注重體現教與學合理的運行機制,從而達到掌握技能和鍛鍊身體的目的。

學生主要採用:探究學習法、對比學習法、小組合作學習法。通過集體表演、個人展示相結合,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提高學習的自主性。

五、場地器材

本節課的場地設在籃球場內,方便音樂的播放及有利於學生看清老師的示範。上課和以往的練習隊形上沒有進行大的調整,以四列橫隊為主,方便學生觀看,用音樂的形式使學生對武術課產生興趣。器材:錄音機一台,圖片兩張,體操墊。

六、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展示自我

1、語言導入

同學們,圖片中的人厲害嗎?那同學們想不想學武術?(宣佈本課內容、)不過武()術可不是用來打人的噢!武術這項運動不僅能鍛鍊人的意志品質,還能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習武先習德”,下面我們來學一學武術的抱拳禮是怎麼做的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利用圖片的可愛的漫畫人物以及英姿颯爽的武術動作來創設情境,從而感染學生。進一步刺激學生的興致,為後面更好的上好課打下紮實的基礎。

2、跟隨跑並模仿各種小動物。

(1)教師模仿,學生跟隨一起做。利用教師憨厚的表演,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也為本套操的各種手型以及第四節踢腿運動的“虎爪”作好鋪墊。

(2)教師模仿,其他學生邊猜邊做。

(3)大家都來模仿,你能模仿幾種動物?通過大家都來模仿表演,既可以達到愉悦學生的身心,又可以起到做準備活動的作用。

(二)體驗動作 自我學練

1、教師示範各種手型動作並做第一節起勢,標準優美的動作進一步激發學生“我很想學”這些武術動作的慾望,使學生的求學興趣到達最高點。講解武術操的要領和注意事項。

2、學生嘗試

(1)學生自由組合,體驗動作。

(2)自由體驗組織形式:兩人或自己進行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3、集體練習,彙報。

(1)學生列隊練習,集體表演抱拳禮。

(2)教師請做的好的學生上前表演

(3)學生相互觀察、交流、評價。。

(三)、娛樂展示 體現合作

遊戲活動:接力賽(武林爭霸會)

1、按照教師示範動作進行遊戲

2、教師評出本屆武林冠軍盟隊,頒發獎品。

(四)放鬆恢復 師生道別

1、放鬆運動

組織形式: 伴隨着音樂跟隨老師一起做放鬆運動。全身放鬆。

2、師生道別

七、負荷預計

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認真參與各個練習,課堂氣氛活躍,師生感情融洽。

1、練習密度40%左右 2、平均心率100—110次/分左右

體育教師説課稿 篇二

一、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中學田徑教學的主要教材,是我們各類學校體育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規定的鍛鍊、測驗項目。通過快速跑練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各種快速反應能力、機體無氧代謝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青少年勇往直前、奮發向上的精神。教材對於促進學生生理、心理健康起着積極作用。而擺臂動作是整個短跑技術動作中比較容易被忽視但又很重要的環節,所以在教學中強調正確的擺臂技術,讓擺臂來影響兩腿的動作,可以改進許多學生抬不起腿的錯誤動作;快速跑的一些專門練習是在多年的教學和訓練中總結出來的,通過這些專門訓練可以有效的提高短跑的技術。本課從競技教材內涵出發,在前一課時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觀看了國際優秀百米運動員的錄像及雅典奧運會劉翔打破110米欄奧運會記錄並奪得冠軍的錄像,將學生的思緒又重新帶回到當時那激動人心的雅典賽場。在此基礎上,本課利用豐富多彩的遊戲、形式多樣的讓距離跑及充滿激情的障礙接力,激發學生對快速跑的興趣,提高跑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學生作為課程學習的主體,他們學習的經驗是一種課程資源,高一年級學生已經通過三年的國中學習,在練習方法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自練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學練中已經具有探究、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及合作、自控能力。而在生理上,學生的運動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的功能日趨完善,與國中相比,骨骼變粗,肌肉增強,心臟容積,肺活量,最大吸氧量的絕對值都有所增大。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擺臂技術在快速跑中的作用及一些短跑的專門技術練習;

2、技能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使80%的學生掌握快速跑擺臂的技術動作,70%以上的

學生掌握正確的高抬腿跑、後蹬跑技術動作;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探索研究、團結協作、主動參與、勇往直前的精神。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根據自己的技術特點,有效的利用各種跑的專門技術練習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正確的快速跑姿勢

五、教法設計

a) 熱身遊戲採用各小組自選方法,各小組間不同的遊戲熱身,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意

識及組織能力;

b) 擺臂練習中採用兩人互相練習及三人定位練習,使練習者及時得到正確的反饋,利

於糾正錯誤,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自評、互評的能力和互幫

互助的良好品質;

c) 讓距離跑中可利用男生讓女生、素質條件好學生讓素質條件差學生,提高競爭的激烈程度,也讓部分學生體驗成功感,不會覺得自己與其他有太大的差距;

d) 障礙接力中,學生可根據所提供的場地器材及有關規定,自行討論選擇編排障礙的順序,培養學生探索思維及組織能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e) 整堂課採用收、放、鬆、緊相結合的組織方式。

六、學法設計

本課的學習方法主要採用自學法、自練法、並輔與討論法。自學法培養學生自己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自練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討論法可以通過各種探討交流見解,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集思廣益、相互啟發、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並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七、教學組織形式設計

為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本節課在教學組織形式上給予了學生自由練習的時間、空間及多種練習形式。在分組上,實行動態分組,有友伴型、幫教型、討論型、探索型、合作型分組;在活動範圍上,劃定三個區域:高抬腿跑區、後蹬跑區、技術探索討論區,學生可根據自己學習的需要與發展情況選擇練習組別與練習區域。通過這樣的教學組織形式,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多項信息交流,達到教師與學生共識、共享、共進的效果。

八、教學程序

(一) 課的導人階段 (2分鐘)

介紹本課教學內容,結合上節課所觀看的百米錄像及劉翔奪冠的比賽錄像,激發學生的愛國情緒及學習興趣,產生我要學的想法。

(二) 激發求知慾階段(熱身部分) (6分鐘)

引導學生進入遊戲自選超市,選擇感興趣的遊戲,從教師處領取遊戲規則,由小組長帶領組員學習、組織、參與遊戲。在激發學生興趣及熱身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自學與組織能力。

(三) 運動參與體驗階段(基本部分) (27分鐘)

1、擺臂練習(4分鐘)

學生間相互觀察,互相幫助指正,瞭解擺臂在快速跑的作用和意義,形成正確的跑步姿勢;

2、跑的專門訓練(高抬腿跑、後蹬跑); (8分鐘)

瞭解高抬腿跑有利於改進大腿前擺不夠的錯誤動作,後蹬跑有利於改正後蹬不充分、坐着跑的錯誤。在運動場上設置高抬腿跑區、後蹬跑區、技術探索討論區,學生根據老師、同學的反饋及自己瞭解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區域。體育教師在探討研究區隨時和學生探討其他練習方法並解釋合理性。三個區域同時進行。

3、讓距離跑 (7分鐘)

根據學生本身的特點與情況,設置男生讓女生,素質條件好學生讓素質條件差學生,避免男生與男生之間、女生與女生之間、男女生之間的太大差距的出現,讓部分素質較差,自信不足的學生也同樣能夠有學習的興趣,體驗成功的感覺。

4、遊戲:障礙接力(8分鐘)

通過學生各小組在跳繩、墊上前滾翻、鑽欄架、過獨木橋、蹲着跑等障礙中自行選擇編排順序,即提高了比賽的趣味性及競爭的激烈程度,同時又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維的能力。

(四) 恢復身心(放鬆溝通部分)(5分鐘)

伴隨着舒緩、優美的音樂進行放鬆操,在優美的樂曲中下課。

通過師生的交流,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引導學生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從而實現以體育德、以體增智、以體健美、以體長技、以體怡心的學校體育目標。讓每一位學生“在學中樂,在樂中學”。

九、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問題:學生不知道自己要學什麼、該怎麼去學、學習節奏該怎麼控制?

解決辦法:1、根據新課程的要求,學生應當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2、教師多關注學習弱勢羣體,注意引導學習;

3、教師要有較強控制學生的能力與應變能力。

體育教師説課稿 篇三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蘇教版《體育與健康》水平一跳躍(歡樂蹦蹦跳)

一、設計理念

本課以《體育健康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堅持健康第一的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以及體現靈活多變的教學教法運用到教學中。

在課的結構、組織形式、師生參與、遊戲的開發、創新情境教學等方面進行大膽的探索和嘗試。

本課根據(水平一)學生身心發展特點,一選用短繩為教學用具來貫穿整堂課,通過情境教學,讓學生在愉快、輕鬆、和諧的教學氣氛中,學習各種不同的跳躍動作,充分體會模仿動物遊戲帶來的樂趣,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運用同學間的各種創新,以視覺角度刺激學生的感官,提高學生的興趣。

二、學情分析

國小低年級學生對體育課特別感興趣,課堂生有很強的表現慾望和競爭意識,樂學、好動愛模仿,喜歡遊戲,是他們的特點,但他們對技術動作的學習興趣不大,認知較粗淺,注意力不夠集中,情緒不大穩定,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熱情來得快,去得也快,難以持久,在設計本節課時,以多變的內容和生活化的情境使他們時時有新鮮感,在整節課中為學生營造平等、民主、寬鬆、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課堂上參與、體驗、創想、感受、達到目標要求。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各種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熱情,初步形成良好的鍛鍊習慣。

2、90%的學生能正確模仿動物的跳躍動作,發展學生的靈敏、協調性,提高身體的活動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學會了雙腳跳的方法,培養學生勇敢頑強,積極進取,團結協作等良好品質。

四、學習重點和難點

學習重點:學會單雙腳跳的多種方法,並能運用到遊戲中。

五、場地器材:

短繩每生一根

六、教學過程

(一)互幫互學蹦蹦跳(激發興趣階段)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集合整隊,練習隊形。

2、啟發學生練習小兔跳。

3、鼓勵學生展示自己。

4、引導學生思考和模仿心目中跳的最遠的動物跳,並把自己的動作與小夥伴分享。

5、鼓勵學生相互模仿,大膽交流。

學生活動:

1、看老師手勢,聽老師口令,快速集隊,並在集隊中體驗“快、靜、齊”的集隊要求。

2、配合兒歌,體驗踏步要求。

3、和小夥伴一起練習小兔跳,體驗小兔跳的輕鬆,並嘗試為小兔跳配上兒歌。

4、大膽地展示,交流自己的動作。

5、想一想什麼動物跳得比小兔更輕鬆、更遠找一個小夥伴一起練一練,它的跳躍動作。

6、大膽地展示,交流不同動物的跳躍動作。

體育教師説課稿 篇四

一、教材、學生分析

本課的題目為《鉛球的最後用力和身體練習》,其中“鉛球的最後用力”為主教學內容,“身體練習”為輔教學內容。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田徑運動模塊田徑必修單元投的基礎知識、技能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最後用力技術的合理與否,直接決定鉛球成績的遠近;間接影響學生對成功感的體驗和對田徑這門相對枯燥一些的課程的學習興趣;並且也影響投擲學時間的相互銜接和教學質量。同時,本課的教學可以融運動技能、運動體能、身體健康和合作、參與為一體,符合新課標“培養學生運動愛好與專長的要求”;符合新課程設置的理念。

二、教學目標

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為:讓全班同學瞭解鉛球最後用力的基本技術和關鍵點,形成正確的最後用力意識。

本課的技能性目標為:讓85%以上的同學基本掌握鉛球的最後用力的技術,減少錯誤和多餘的最後用力動作。並能在其後的學習中和今後的體育活動中自覺的運用所掌握的運動技能和練習方法有針對性的鍛鍊身體。

本課的情感目標為:發展學生在技術學習中的興趣和主動性、探究性;培養學生相互幫助、相互協作的優良品質;形成良好的團隊和競爭意識。

三、本課的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學習爆發式的最後用力技術;

本課的難點是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的成功體驗。

四、教法、學法設計

本課根據新課標要求,以學法定教法。

在學習過程中,突出老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整堂課以小組為教學單位,充分發揮小組中團結、協作以及團隊間的競爭、對抗,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創造性的學習。

在鉛球最後用力的學習中,採用分組不輪換的教學方法。教師提出教學目標和技術重點,學生以組為單位自主學習、練習。在學習和練習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互動的提問、思考、分析、對比、總結、示範等,讓學生基本掌握最後用力技術,減少多餘和錯誤動作,完成教學任務。

在身體練習教學中,採用集體分組遊戲的方式,把體能練習融入團隊間的競爭和對抗中,讓學生既能提高體能,又能體會到合作、參與的樂趣。寓教寓樂的完成教學任務。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15分鐘)

1、各組長帶領組員(共六人)自由活動10分鐘。

2、10到15分鐘完成教學常規和準備活動,重點是上下肢關節和腰的活動。

3、提出教學任務、目標,並通過小黑板的形式明確(文字、掛圖)。

設計思想:

六個人為一組的分組符合學校現有的教學資源條件和發揮組合的最佳效果並便於管理和組織教學。同時,也能夠充分突出體育骨幹帶頭的作用。

把準備活動時間放給學生自己熱身,不但提高學生練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而且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練習的有效時間。學生的自由活動監督由各組組長完成。對於不能自主完成準備活動的學生,特別是女生,由教師統一安排熱身。此間,教師要提供學生足夠的熱身器械(如足球、籃球、跳繩等)。

二)、主要內容 (25分鐘)

1、教師邊做示範,邊用“順口溜”的方式説出鉛球最後用力技術要點,並把寫有口訣的黑板和技術掛圖擺放在固定位置。最後提出激勵、引導練習的問題和競爭動員,以及安全要求。

2、以組為單位進行實心球的練習,練習方式和練習密度由小組自定。(15分鐘)

3、教師巡迴指導、示範、答疑、幫助各組解決問題並強調重點、關鍵點,同時要用鼓勵和肯定激發學生信心。

4、每組選出技術和成績最好的一名同學進行示範練習,組與組間相互評價和競爭。(5分鐘)

5、身體練習遊戲,抱球接力。成績落後者做俯卧撐。(5分鐘)

設計思想:

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教學任務的明確是學生主動、探究、創新學習的目標和界限。

以上的內容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強調課堂中主體和主導的相互作用;用各組推選優秀同學的方法突出榜樣帶頭作用。並把榜樣的成功感擴大到組。而對於落後的同學同樣把落後分散到組,能夠有效的激勵組之間的鬥志,有利與學習和形成良性的競爭。同時,組之間的自評和互評能夠強化技術要點,形成同學間良好的自我監督、自我評價的學習風氣。有利於整體達到教學目標。

身體遊戲練習以接力形式出現,能夠變枯燥為熱鬧,提高練習的有效性,達到鍛鍊體能的目的。

三)、放鬆總結(5分鐘)

1、以組為單位進行放鬆。

2、教學小結

3、收器械。

設計思想

在學生放鬆中,進行教學小結。

六、心率預計和練習密度

心率最高140-150/分 估計第35-38分鐘出現

練習密度45-55%

七、場地設計和器材

用1/3個田徑場

器材:

實心球 10-12

標誌物 4個

小黑板 兩塊

教學掛圖 一張

體育課説課稿 篇五

指導思想:

本課依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和運動技能的同時,體現出體育課的樂趣及成功的喜悦。在教學過程中,實現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領域目標層層遞進,又相互貫穿。在教育學的關係上,既強調教師“教”的重要性,又突出學生“學”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在器材上注意器材的合理使用。

教材分析:

踢毽子是我國民間流行很久的一項運動,現代踢毽球技術水平很高,但是它的鍛鍊價值很大,特別是踢毽球能增強踝、膝、髖關節以及腰、頸堆的靈活性和柔韌性,因此踢毽子是鍛鍊身體的好方法,通過跳躍、舉腿和屈體等有趣多樣的動作,使身體各部位都能受到很好的鍛鍊。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是毽球起球技術的腳內側起球。

起球技術是指利用腳、腿、胸、腹、頭(除兩手臂外)等身體有效部位把對方擊過網或突破攔網後的球擊起,並組織進攻的擊球動作。它可以分為:1、腳內側起球2、腳外側起球3、腳背起球4、腿部起球5、胸部起球6、頭部起球。本課內容是第一課時,腳內側起球——指用腳的內側面擊球的起球動作。

學情分析:

1、教學對象為高一學生,學生年齡層次低,興趣轉移快,注意力易分散。2、因毽球的民間廣泛流傳性,基本上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使同學們瞭解毽球起球的種類;瞭解腳內側起球的動作技術特點,思想彙報專題使90%以上的同學能夠較熟練掌握腳內側踢毽球的技術方法。②過程與方法:通過不同的練習方法踢毽球,增強踝、膝、髖關節以及腰、頸堆的靈活性和柔韌性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優良的品質和團隊的協作精神。根據以上目標和學生實際確定本次課的教學重點是身體放鬆,上下肢的協調用力。難點是擊球的力度控制和擊球部位的準確性和時機的把握。

教學方法:

因為毽球的民間廣泛流傳性,基本上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基礎,所以採用自主踢毽球進入課堂,再以學生個人、多人合作練習為主,在練習過程中再注入競技毽球的基本技術教學。而課堂最主要的是為學生創造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單一的起球技術練習變得生動有趣。

本節課採用了自主學習教學、合作學習、教學組織、情境——陶冶等教學策略。

重點難點:

重點是身體放鬆,上下肢的協調用力。

難點是擊球的力度控制和擊球部位的準確性和時機的把握。

教學程序:分四個階段

(一)準備階段 (2分鐘)

1、教學常規 集合整隊快、靜、齊,動作規範、到位。

2、目標:明確目標,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和學習氣氛。

(二)熱身階段(10分鐘)

1、繞田徑場慢跑一圈,途中完成小步跑、後踢腿跑、交叉步跑、小腿外擺跑(觸手)、大掄臂、提肩。

2、自由空間(自由踢球)因毽子在民間流傳廣泛性,基本上所有的人都知道踢毽子,而且形式多樣化。又因毽球活動並不會應為技術動作不正確而受傷。所以在這個自由空間裏,學生可以採用任何自己所知道的形式踢毽球,是除肩至手部位之外的身體其它部位,規定時間是5分鐘。並找出最具特色、最具挑戰性、踢得最順暢的同學出來展示,解説。

3、目標:活動身體、預防運動損傷、激發興趣、快樂相隨。

(三)、基本階段(23分鐘)

1、導入。教師首先對學生的展示最出積極的評價,然後將話題轉至競技毽球和健身毽球運動的區別→競技毽球的基本技術→起球技術的分類,最後進入本課的主題腳內側起球(指用腳的內側面擊球的起球動作。)

2、腳內側起球技術動作方法:起球前,兩腳前後自然開立,踢球腳在後,兩膝微曲,兩手臂放鬆自然下垂於體側。起球時,身體重心轉移到支撐腳上,踢球腿大腿帶動小腿由後向前上方擺動。在擺動過程中逐漸形成髖關節外張,膝關節彎曲,踝關節內翻的基本姿勢。擊球的一剎那腳部擊球面端平,擊球部位應在腳內側面的中部,擊球點一般應在支撐腿膝關節高度的體前約40釐米處。起球的全過程應注意柔和協調,大腿小腿應完成向前上放送球的動作。

3、練習方法

a、原地個人單腳起球?起球過腰 左右腳都要練;

?起球過頭

b、原地兩人對練(一起一傳、兩起一傳);

c、移動中起球(左右開弓,自行調整);

d、挑戰數字:指定數字(一般以超出學生水平2——3個為準),原地腳內側起球,師生齊聲大聲倒數,調節課堂氣氛。

(注:隨着個人熟練程度的提高,逐漸在起球的速度、弧度和落點上自行加大變化和難度。在練習過程中要注意對正確技術動作的體會。)

4、拔蘿蔔(紅白蘿蔔)遊戲:

(兔子見到蘿蔔,快樂的跳過去拔出蘿蔔,再跳着運回家。)

將毽球散落在離起點25米遠的某處,將全班同學分成四組,跟着歡快的音樂跳兔子舞前行20米(前進大步,後退小步或原地在規則範圍內,不作説明,由學生自行發現),全隊人員都過20米線後隨意跑向毽球,一人撿一隻毽子,然後再還原隊伍跳回原點,並將球集中放入紙箱中,以最先到達起點的為勝方。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參與運動、愉悦身心,還可以將器材全部收集起來。

5、目標:瞭解競技毽球相關知識以及起球技術,尤其是腳內側起球;掌握腳內側起球技術動作,熟練技術;培養學生互幫互助、團結精神,競爭意識。學會如何在運動中尋找快樂。

(四)、結束階段(5分鐘):

1、放鬆運動。首先做一些上肢運動,以彌補本節課上肢運動量不足。再做放鬆腿部肌肉的運動,防止運動疲勞。

2、小結。

對課堂評價以及知識總結;作業:腳內側起球在比賽中的運用?

3、身心放鬆,使脈搏次數儘快恢復正常;積極評價,培養自信心。

預計效果:平均心率130—140次∕分。密度45%—50%

教學器材:毽球(每人一個)、音箱一套

體育課説課稿 篇六

內容:籃球持球突破

單位:XXX

姓名:XX

一、教材內容

我採用的教材是王家宏主編的《球類運動——籃球運動》為主的教材,輔助教材為體育學院通用教材《籃球》本節內容:

籃球是由兩隊各五人在規定的場地兩頭各放一個籃筐在有限的時間裏展開的立體攻守對抗,以得分多的一隊獲勝的集體運動。在體育學院,籃球是體育教育專業,社會體育專業的重要課程。其基本技術由移動、傳接球、投籃、運球等組成。籃球技術集技巧與體能、智慧與果敢、優雅與勇猛、身體與心理為一體,表現 獨特的身體活動能力、強烈的團隊意識和視覺震撼力。由於其具有競爭性、共享性、娛樂性等特點伸受廣大學生喜愛。經常參加籃球運動能改善和提高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等多方面的功能。參加籃球運動的過程是一種實現德育、智育、美育和身體鍛鍊的教育方式。

本學期的籃球課程為18節課,本次為第8節課。前面學生已經學過移動、傳接球、投籃和運球技術。本課教學的主要內容是持球突破技術。持球突破是持球隊員運用腳步技術和運球技術等相結合,快速超越對手的一項攻擊性很強的技術。突破技術若巧妙地與投籃、傳球、假動作等技術動作有機結合起來,將使突破技術更加靈活多變,從而顯示出突破技術的攻擊性。持球突破是比賽時得分的重要前提條件,所以我們必須重視高度重視學習這一技術。本次課是學習該技術的第一節課,主要讓學生初步掌握持球突破技術,掌握持球突破時

二、教學對象

體育課面對的是大學一年級體育專業學生,學生基本上都具有籃球基本技術,但沒有形成正確的技術概念,由於種種原因同學之間技術差距可能比較大,但身體素質普遍較好。上課內容過於簡單,對於原來基礎較好的學生來説,提不起很濃的學習熱情;上課內容過於複雜,對於基礎差、領悟能力弱的學生來説,又接受不了,學不會。所以教師在教授內容的同時,要難易兼顧,根據全班的整體水平來選擇合適的內容進行教學。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持球突破,建立完整動作印象,瞭解動作技術構成。

2、技能目標:85%左右的學生能夠做出持球突破的技術動作,並發展學生動作協調性和靈活性。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敢、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的集體主義精神。

四、教學方法

學法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應重視發展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的能力。那麼,本節課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體現:

1、探究學習法:學生分組進行嘗試練習,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更好地完成動作。

2、合作學習法:通過同學間的討論,總結出問題答案,改進,糾正。

3、比賽練習法:通過分組比賽,能得到合作學習,勇往直前不畏困難的精神,從而鍛鍊了身體,鞏固所學的內容。

教法

對應學法,本節課採用了相應的四種教學方法:

(1)講解示範法。學習新內容的動作時,先由教師講解示範動作要領,然後帶領學生進行模仿練習。正面示範和側面示範相結合。

(2)分組練習法。根據學生掌握動作的不同情況進行交叉搭配分組,讓動作技能掌握得比較好的同學帶動動作技能掌握得稍欠缺的同學,共同進步。

(3)個別輔導法。對於班內一小部分基礎較差的同學,採用個別輔導法,以提高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培養他們對籃球的興趣。

(4)比賽法。通過分組比賽與評價,為學生提供學習交流的平台,激發學生競爭意識,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團隊合作精神。

五、教學重點

重點是熟練的支配球及對球性的掌握和持球突破的轉體探肩、腳步動作;

難點是假動作吸引和推放球加速。

六、教學過程

(一)開始準備部分

1、課堂常規:整隊清點人數、師生問好。

2、教師宣佈本次課的教學內容目標及要求

3、慢跑兩圈,作熱身操

4、分組運球賽跑小遊戲,先講解規則,然後進行練習,主要是複習上次課運球的內容,以及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講解並示範持球突破技術動作(交叉步持球突破和同側步持球突破)

要求:結合上節課內容,練習。交叉步突破假動作要逼真,後蹬有力,起動迅速突然,動作連貫;同側腳突破,跨步、推放球快速連貫,中樞腳離地面前球要離手。

2、突破步伐練習

要求:每人一球,利用假動作做交叉步、同側步的腳步動作練習,主要體會假動作、蹬跨、轉體探肩、推放球加速幾個技術環節的銜接和連貫動作。

3、無防守情況下的突破練習

要求:原地持球突破練習。學生每人一球,位於45度角處成一縱隊。練習開始做原地交叉步和同側步持球突破後運球上籃。投籃後搶籃板運球至隊尾。依次練習。

4、有防守情況下持球練習

要求:接球急停突破上籃練習。防守隊員位於45度角,持球隊員面對防守隊員列一縱隊,傳球給防守隊員後,做跑上一步急停接球,根據防守隊員的防守位置,用交叉步和同側步持球突破上籃。防守隊員搶到籃板後運球至隊尾,剛才突破上籃的轉換為防守隊員。依次練習。

5、持球突破技術綜合練習

要求:半場三對三“鬥牛”練習。要求防守採用人盯人防守,不許換人。進攻隊員不許掩護,主要利用投籃和突破結合技術來進攻。贏三球者下場休息,換另一組上去防守。

(三)結束部分

1、鳴哨集合整隊,在教師帶領下,學生進行一對一按摩抖動放鬆,促使學生消除肌肉的疲勞,身心得到恢復。

2、對本次課進行小結,瞭解學生有什麼不明白、難以理解的地方,及時解決。

3、學生總結,老師點評

七、學生身心狀態預計

預計平均心率為: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為180次/分,出現在三十五分鐘

運動密度約為45%,運動負荷為中等。

八、場地器材

1、場地:籃球場;2、器材:籃球

體育課説課稿 篇七

一、説內容:

高中二年級籃球中的行進間運球上籃、短跑中的蹲踞式起跑。本課確定,行進間運球上籃為主教材,短跑中的蹲踞式起跑為輔教材。

二、説教材:

行進間運球上籃技術是籃球運動中運用較為廣泛的一種上籃技術,目的是讓學生們明確上籃時影響個體間聯繫的整體配合的重要紐帶,在以往教學基礎上,發展學生們的創造性、主動性,培養學生選擇運球、傳接球的能力及連接各種技術動作和實際對抗能力,重點是手控制球的能力,時間、空間的判斷能力。難點是傳接球的準確性、成功率。

蹲踞式起跑重點在五指支撐,難點在臀部抬起時的重心前移,注意力集中。

三、説學情:

本課教學對象為高二年級40名男生。高中學生身心發展趨成熟,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判斷、概括等能力,在身體鍛鍊中也具備了較高的基本運動能力。籃球是他們所喜愛的一項運動,有一定基礎,但對單個技術的學習並不滿足,而對學習對抗性練習特別感興趣。教學中要讓學生把動體與動腦很好地結合起來,給學生們提供再認識所學知識、以及創造性應用所學動作的機會,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通過多年的學習,學生們已初步瞭解了蹲踞式起跑,但對於這樣的技術動作,在練習的過程中一點要注意動作細節。

四、説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與瞭解行進間運球上籃的技術原理及其在籃球運動中的作用、耐久跑中的一些基本知識。

2、技能目標: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80%以上的學生能掌握行進間運球上籃中起跨點的位置;70%以上學生能結合運球、移動、跑動和上籃等各種技術進行綜合練習;90%以上的學生掌握正確的蹲踞式起跑方法。提高動作配合、技術應用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和自我評價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團結協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識,培養學生奮發向上的品質。

五、説教法設想:

1、行進間運球上籃採用嘗試、比較教學法,使學生在嘗試中進行,再結合以往所學技術,自創方法,進行練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提高。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蹲踞式起跑比賽跑的方法,使內容豐富,增加趣味性。

3、採用練習法,使學生在多次練習中掌握技術;用演示法,使學生的創造成果得到表現和肯定。

4、整堂課採用收、放、鬆、緊相結合的組織方法。

六、説學法指導:

本課採用"嘗試---比較---討論----創造----練習----評價---鞏固"的學練流程,同時滲透德育和保健內容,讓學生充分領會主動學習和創造性學習的方法。在體驗、想象、演示、分析比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術技能和保健能力。

七、説教學流程:

熱身→運球進場、徒手操

主教材 →教師:提問、要求、巡視 ∣

(行進間運球上籃)→

∣ →學生:聽、練、論、創、演。

輔教材 →教師:傳授知識、線路指令、講評練習。

(蹲踞式起跑) →

→學:圖形跑練、定時跑練、反饋評價。

整理 ———→ 放鬆、小結、作業。

下課 ———→ 回收器材。

八、學生身心狀態預計:

整堂課練習密度約為:28--31%,練習強度中等偏上,蹲踞式起跑時強度達最高峯。

九、説課堂情感氛圍:

1、激發興趣;

2、積極思維;

3、協作互助;

4、守紀、緊張、奮進、活潑。

體育教師説課稿 篇八

一、教材分析:

本課為省編義務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五課《兩頭翹》,主要教材內容為兩頭翹、仰卧起坐傳遞球和投擲。

“兩頭翹”又稱“俯卧挺身”,和“仰卧起坐傳遞球”一樣是一個以腰背腹肌活動為主的素質練習,雖然就練習的形式而言是較為枯燥的,而且與生活實際相關不大,然而,它們對發展學生腰腹背肌彈性和力量有一定的實效性。“兩頭翹”在二、三年級的教材中曾經出現過,但由於當時學生年齡小、力量素質差、控制能力薄弱,因此完成的質量不高。本課把“兩頭翹”作為主教材,目的在於通過嘗試性的輔助練習和比誰翹得高,提高“兩頭翹”的動作質量,以便有助於以後學習難度更大、動作更為複雜的滾翻、平衡等技術動作。

投擲在田徑運動和達標內容中佔有不可缺少的位置,也是學生日常生活必須具有的基本活動能力之一,它對鍛鍊和發展學生上肢力量、爆發力、協調性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投擲教材在一、二年級時以簡單的擲紙飛機、擲降落傘等形式出現,到三年級時學習了原地側向投擲壘球技術,四年級起逐步學習上步、助跑投擲壘球技術。本課通過“投擲過關”、“投擲目標”等練習,複習鞏固原地正面、側向投擲壘球的技術,使學生初步理解投擲時出手的角度與遠度的關係,為今後學習上步及助跑投擲壘球奠定紮實的基礎。

本課從教材性質出發,把技術性強的“兩頭翹”安排在課的前半部分進行,這樣更有助於學生掌握技術;把趣味性較強的投擲練習安排在課的後半部分,目的在於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

二、學情分析:

1、國小四年級學生正處於生長髮育的關鍵期,他們的年齡特徵:A、依賴性強、自我約束能力差;B、模仿能力強;C、好奇心強;

2、四年級學生運動能力、性格愛好都具有很大的差異:女生文靜,男生好動,一些帶有表演性、模仿性的練習,學生有很大的興趣;部分女生往往會表現出怕羞的一面,而男生則會無所故忌地發揮自己的想象。

3、我所借班的班風活躍,班級凝聚力、榮譽感強,學生守紀樂學,愛好文體活動,而且大部分學生平衡能力和投擲能力均較強,但也有三分之一左右學生力量素質較差,這樣對學習“兩頭翹”和進行投擲教學可能會產生一定的負效應,因此要求教師區別對待、正面積極引導。

鑑於上述分析,針對本課教學內容,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難點:

三、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點、難點:

1、認知目標:理解俯卧挺身的動作概念和投擲壘球時的出手角度;

2、技能目標:A、學會俯卧挺身技術,力爭有90%左右的學生能獨立完成,發展學生腰背腹

彈性和力量;

B、通過“投擲過關”等投擲遊戲,複習鞏固原地正面、側向投擲壘球技術,

提高學生投擲能力:

3、情感目標:A、初步具有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並通過遊戲培養學生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

精神:

B、通過學生的分組自練、自創,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促進學生

身心的健康發展。

本課重點:A、俯卧挺身時兩腿配合上體協調上舉;

B、投擲壘球時的出手時機;

本課難點:A、俯卧挺身時兩腿夾緊並充分伸展;

B、投擲壘球時轉體和揮臂的連貫性。

四、教學方法運用:

1、教法:根據本課內容枯燥的特點,我首先採用了情景教學法和情緒激勵法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另外,還採用了示範法,以準確優美的動作示範激發學生“我要學習”的情感,以及採用講解法和練習法,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練習,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動作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