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體育課説課稿【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59W

體育課説課稿【精品多篇】

體育課説課稿 篇一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説課的題目是大班健康活動《開心一刻》。

一、教材分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告訴我們: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寬幼兒的經驗和視野。《開心一刻》這節體育遊戲是通過玩塑圈,讓幼兒掌握膝蓋套圈走、跳的技能。塑圈是幼兒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也是他們比較喜歡的一種器械,但他們玩的花樣並不多,不是拿來轉呼啦圈,就是用來跳圈、套圈。因此,選擇本節體育遊戲,讓幼兒既感到親近熟悉,又覺得新奇,對老師來講,既符合孩子的現實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

陳鶴琴先生説過:“幼兒以遊戲為生命,多遊戲,多快樂。”本節活動以遊戲貫穿始終,在聽一聽,看一看,説一説,做一做等活動中,使幼兒感受並體驗滑稽人走路的動作和快樂,為了更好地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以遊戲情節把膝蓋套圈走、跳的動作鞏固、貫穿活動始終,增加了活動的情趣。同時,大班的孩子已經漸漸萌發了一定的規則意識,因而活動中提出了一定的規則意識。

二、目標分析:

我們都知道,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的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結合《綱要》及所選教學內容,以布壚坶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我確立了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標是:

1、掌握用膝蓋套住圈走、跳的動作要領。

2、動作協調靈活,能積極動腦探索有效的合作方法。

3、體驗遊戲的滑稽和快樂。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幼兒把塑圈套至膝蓋,兩腿分開套住圈,不讓其掉下來,在場地上自由地走、跑。

本次活動的難點是:動作協調靈活,兩腿分開套住圈,不讓其掉下來,能積極動腦探索有效的合作方法。

三、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活動,我做了如下準備,提前帶幼兒看雜技、滑稽表演,每人一個塑圈,彩色紙帽若干,動感歡快和舒緩輕柔的音樂。

四、説教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該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綱要》的指導方針是深入老師心底的教育理念。本次活動我始終是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現的,除了用自己的語言啟發幼兒的創新意識外,我還採用了以下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

1、講解示範法:在明確講解膝蓋套圈的動作要領及活動規則時,採用講解示範法。

2、交流討論法:通過練習、集中交流,再練習再交流,使教師和幼兒共同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對活動中出現的不正確姿勢和特殊情況,師生共同探討使之得到經驗的積累和提高。

3、觀察法:教師通過觀察幼兒分散練習,糾正部分幼兒不正確的動作,引導幼兒想出不同的跳法,及時對勇敢的幼兒加以鼓勵。

此外,我還採用了對比法、語言提示等方法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説學法

教育活動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多種形式的教育過程。由此可見,幼兒是活動的主體,為突出幼兒在活動中的主要地位,更好的達到教育目標,因此本次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説説、玩玩的輕鬆氛圍中,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讓幼兒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悦。採用了以下學法。

1、遊戲法:遊戲活動是孩子最重要的學習方式,《綱要》也重申“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的為基本特點,滿足幼兒身心需要。遊戲過程能激發幼兒一直以積極、輕鬆、愉快、自覺的心情參與活動。”因此,整個活動我運用遊戲的方法貫穿教學全過程。

2、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我想這次健康活動《開心一刻》一定會對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的快樂,和勇於挑戰的精神也將會永遠讓他們回憶。與此同時他們不僅學會了正確的膝蓋套圈走、跑的方法,也會回憶與同伴老師一起遊戲的情景,從而進一步體驗成功的樂趣。

3、自主探索法:嘗試和探索是幼兒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最佳途徑。這個過程對於成功和失敗對幼兒來説,都是寶貴的經驗,做為組織者,提供幼兒自由探索和盡情發揮的空間,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比組織練習更符合幼兒的天性。活動中,我讓孩子自主的嘗試、自主的探索膝蓋套圈走、跳的的樂趣。

五、教學程序:

1、我採用環環相扣的環節來組織此次活動,活動流程為:

(一)熱身活動:

熱身運動是開展體育鍛煉必不可少的環節。新《綱要》中指出:幼兒的學習是綜合的、整體的。在教育過程中應依據幼兒已有的經驗和學習的興趣與特點,靈活、綜合的組織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內容,使幼兒獲得相對完整的經驗。活動開始,我和幼兒談話,讓他們説説自己看到過哪些雜技、滑稽表演?然後通過創設情景——雜技團要招收會玩塑圈的滑稽人去演出,你們想去嗎?這一情景很快激起了幼兒的興趣,孩子們情趣很高,精神飽滿。在老師帶領下,和着音樂做熱身運動,使幼兒身體的各個關節得到舒展,肌肉得以放鬆,從生理和心理為即將開始的遊戲活動做好了準備。

(二)基本部分

這是本次活動的核心部分,活動重點的掌握,難點的突破以及目標的完成都是在這部分中逐步完成的。

第一步是探索圈的玩法,這一環節最重要的是讓幼兒自由探索塑圈的多種玩法。在幼兒熱身運動後,我引導幼兒“我發現你們每一個人都很棒,但是想成為滑稽人,要會玩塑圈,你都知道塑圈的哪些玩法?”引導他們想出玩塑圈的多種玩法(滾圈、跳圈、轉圈、套圈等),並親自嘗試,教師仔細觀察幼兒,隨機指導。教師接着和幼兒談話:“誰想來表演一下你是怎樣玩圈的?”教師請出1至2位幼兒表演玩圈的方法。這樣讓幼兒有機會表演自己的方法,又可以看到別人的方法,互相觀察學習,提升經驗。

2、學習用膝蓋套圈走、跳的動作,重點指導:

(1)這一環節我通過和幼兒談話“你們玩圈的辦法真多,雜技團決定破格將你們都錄取成為小滑稽人,高興嗎?誰能來説説滑稽人是怎樣走路的?你能加上塑圈來學一學嗎?”幼兒自由探索膝蓋套圈的玩法。這一環節中,我運用了設問質疑法,引導幼兒經驗交流、討論交流,思考新的玩法。既肯定了幼兒的成功經驗,又進一步激發了幼兒的探索慾望,使活動得到了延伸。

(2)接着,教師和幼兒談話交流膝蓋套圈走、跑的動作要領,“圈放在哪個位置,腿怎樣才能跳的又快又好?”幼兒回答後教師示範膝蓋套圈跳的動作。之後,教師通過引導:我走的滑稽嗎?現在小滑稽人跟着大滑稽人一起來玩。全體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一起進行膝蓋上套着圈快速向前走、跳的練習。在這一環節中我主要針對膝蓋套圈走、跳的動作要領進行示範,目的在於讓幼兒能動作協調靈活的用膝蓋套住圈走、跳。

3、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兩人合作套圈走的玩法:

在進行了膝蓋套住圈走、跑練習的基礎上,這一環節中,我對幼兒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嘗試兩人合作套圈走。我通過引導:小滑稽人還要學會和別人合作套圈走的本領呢,你們能不能試一試?幼兒的興趣有一次被激發了起來,他們又投入到了新的探索活動中,整個活動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逐層深入。

4、進行遊戲“取帽子比賽”。

幼兒分成四隊,進行“滑稽”比賽,我引導幼兒“剛才呀,雜技團又傳來消息,他們要通過取帽子比賽,找出一組最滑稽最厲害的小滑稽人去參加演出,你們有沒有信心贏得比賽?”比賽的情節再一次激發起了幼兒遊戲的興趣。大班幼兒已經開始注重結果,比賽符合他們的心理特點,還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合作性和集體榮譽感,因此,本環節中,我設計了兩次比賽,在第二次比賽中,我增加了難度,設置了“小水塘”障礙物,引導幼兒跳過障礙物,取得帽子後返回。這一環節中,利用比賽的方法充分發揮了每一個幼兒的潛能,讓幼兒隨着情節的發展,逐步提高運動的負荷程度,使肌體更加協調、靈活,幼兒的能力和個性得到了全面發展。

(三)結束部分

遊戲結束,我通過發獎牌、喝飲料等情景,在音樂聲中帶幼兒放鬆身體,結束活動。

這就是我本次説課的內容,希望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體育課説課稿 篇二

説教材

幼兒是新一代的精靈,是黎明的曙。。因此,從小鍛鍊幼兒的身體素質尤為重要,這一點不禁讓我聯想到許多有價值的教育元素。

新綱要提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繫,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

孫悟空是幼兒所熟悉所喜歡的一個人物形象。在平時幼兒就很喜歡模仿孫悟空,在孫悟空身上吸引孩子們的除了他神奇的七十二變外,還有就是那根懂人性本領強的金箍棒。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經常會用各種棍棒來代替金箍棒,並玩出多種花樣。在玩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僅愉悦了心情,鍛鍊了身體。而且,還可以很好的培養幼兒的想象思維能力。為此,我選擇了這個活動,通過引導幼兒參與各種活動加深對“小小孫悟空”的理解,鍛鍊幼兒的多方面的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懂得要獲得成功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並讓幼兒體驗努力所帶來的喜悦心情和成功感受。

説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引向作用,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依據了認知、情感、能力三方面的要求,其中又有獨立創作能力的成分,又有相互融洽的一面。因此,目標定位如下:

目標一:通過活動,發展幼兒的跳躍、奔跑等綜合能力,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目標二:引導幼兒想象、創造出金箍棒的多種玩法。

目標三: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培養勇於挑戰的精神。

説難點重點

活動難點是:想象創造出金箍棒的多種玩法。

活動重點是:發展幼兒的跳躍、奔跑等綜合能力,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説準備

活動的準備直接要影響到活動的進行。因此我做了以下的準備:

物質準備:

1、金箍棒每人一根,緊箍咒頭飾每人一個。

2、幼兒自制一些果子若干,分散掛在攀巖牆或綜合大型玩具上。

3、西遊記主題曲磁帶,錄音機。

經驗準備:瞭解孫悟空玩金箍棒的多種不同玩法。

説教學法

説教法: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合作時應形成探究式。同此,我們採用了合適的方法組成教學。

1、操作法:操作法是幼兒構建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進行探究學習,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感知。

2、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和創造性。遊戲“孫悟空打妖怪”,給活動進行了一個很好的鞏固。

3、練習法:教師通過講解師範後,在幼兒初步建立與一個活動有關的表象和概念的基礎上,讓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各種身體練習,是實現體育活動目標的一種方法。練習法是體育活動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方法。

説學法:我們應該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進行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知鍛鍊能力更昇華了感情。本次活動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參與法:活動中我們讓幼兒一起參與,讓幼兒動一動、跳一跳、試一試。教法中的參與不知不覺就讓幼兒對本次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嘗試法:在活動中我們讓幼兒嘗試了多種不同鍛鍊身體的好方法,讓幼兒更加深入的瞭解了這個活動。

3、體驗法:為了讓幼兒對孫悟空的動作有更詳細的瞭解,我們就特別採用了遊戲體驗法,在遊戲中體驗了多種不同的感受。與此同時,我們還引導幼兒通過各自的肢體語言表達着各自的豐富多彩的認識。

説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的活動流程為:

直接導入熱身運動、分散練習、個別表演展示、集體練習、遊戲“孫悟空打妖怪”——享受勝利成果

環節一:熱身運動

教師扮演孫悟空,孩子們扮演小猴子,教師帶着孩子們一起出去玩,跟着音樂活動身體各部分(直接引用孫悟空導入,增添了幼兒對本次活動的興趣,更容易被幼兒所接受)

環節二:自主探索玩法

1、教師分給幼兒每人一根金箍棒,並引導幼兒用金箍棒想出不一樣的玩法。

2、幼兒分散玩耍金箍棒,看誰玩的花樣多,(師幼一起交流,學習有價值的活動方法,如:單手繞耍、雙手繞耍、放在底上跨跳、幾個人合作單根縱向連接成“獨木橋”左右行進跳、幾個人合作單根橫向放成“雲梯”向前行進跳、跨馬奔跑跳等)

3、教師與幼兒一起交流學習經驗,並組織幼兒集體練習,鞏固新的玩法。

環節三:個別表演展示、集體練習

教師提示幼兒用各種不同的玩法,以激發幼兒表演的慾望,並請個別幼兒表演。(個別幼兒表演有助於幼兒積極表現,培養了幼兒的表現能力,又提高了膽量,並可以促進其他幼兒積極鍛鍊的興致。)

環節四:遊戲“孫悟空打妖怪”

教師鼓勵幼兒練好本領就不怕妖怪了。現在一起到花果山去採果子吃吧!

在路上小猴子們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大家一定要齊心協力。

(跟着西遊記的音樂進行遊戲活動)

出發肩扛金箍棒,小步快速跑跳前進——利用金箍棒搭雲梯爬高山——遇到妖怪原地單手或雙手舞耍金箍棒打妖怪——利用金箍棒搭小橋過河——在平坦安全的大道上跨馬奔跑——遇到妖怪原地單手或雙手舞耍金箍棒打妖怪——登上花果山採果子(爬、攀巖或大型玩具採果子)

環節五:活動延伸(享受勝利果實)

當幼兒克服種種困難,打完妖怪,採到果子後,教師總結經驗。

(小朋友一邊吃果子一邊用金箍棒敲一敲自己的背、手臂、大腿放鬆一下筋骨。)

通過享受勝利成果,我們讓幼兒體驗了自己努力創造的快樂。並且給“小小孫悟空”這個活動有了一個很好的鞏固,不僅鍛鍊了身體,而且愉悦了心情。

體育課説課稿 篇三

各位老師好,我今天的説課內容為國小水平二的體操技巧動作——前滾翻。我本次説課內容有指導思想、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方法等説課環節。下面我從指導思想開始説起。

一、指導思想

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理念,結合水平二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通過多種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充分感受體育運動的快樂;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主探討、互相合作和克服困難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二、教材分析

前滾翻動作是體操基本項目之一,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方法,通過練習可以發展學生柔韌、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前滾翻是在學習水平二動作基礎上,掌握好前滾翻動作為繼續學習魚躍前滾翻動作奠定基礎。通過前滾翻動作的學習,培養學生堅強,不畏困難,奮勇向前的心理品質。

三、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為水平二的學生,學生其注意的集中性和穩定性較差,在觀察時往往也只注意事物較突出的特徵,缺乏順序性。獨立意識也開始增強,已經不滿足於單純地聽老師的話,希望能夠自主思考的空間。其神經系統發展較快,興奮和抑制的機能有所增強,控制和調節自己行為的能力提高較明顯,對運動技術的學習開始提高細節要求。

四、教學目標

通過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將制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習前滾翻技術動作與保護與幫助,90%的學生能夠掌握前滾翻動作。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分組練習和自主練習等方法,發展學生的協調性和柔韌性等身體素質,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勇敢堅強、吃苦耐勞的意識,提高學生團隊協作能力。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已經確定,教學的重難點就是明確了;

1、教學重點:掌握蹲撐、蹬地的經頭頸背臀依次着墊的動作要領

2、教學難點:蹬撐與蹬地的結合、滾動圓滑成直線

六、教學方法

根據本節課程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本節課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

1、講解示範法:桶簡練的語言,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動作概念;優美順暢的動作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有一定的表象理解,便於學生的模仿。

2、合作學習:學生進行分組練習,相互學習、相互糾正。

3、運動遊戲競賽:通過遊戲比賽的方法,使學生加深對前滾翻動作的認識,培養良好的體育風格

七、教學過程

根據事物的規律和人體的生理機能變化的規律將本節課分為四個部分: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礎部分、結束部分

(一)、開始部分:安排2分鐘。

首先進行課堂常規,教師整隊集合,進行師生問好。教師宣佈課的內容、目標以及課堂紀律;安排見習生。這樣便於學生對本節的內容有一定的瞭解。

在導入我將採用提問導入:刺蝟遇到危險後,會怎麼樣。我們今天也向刺蝟一樣在摔跤後也將身體滾動成團。

組織教法:將學生分為四列橫隊

意圖:通過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思維以及學習興趣

(二)、準備部分:安排8分鐘。

針對這節課的特點,我採用慢跑+徒手操兩種。

1、慢跑熱身一圈,教師帶領學生繞體操館慢跑。這樣是學生快速進入上課的狀態中並適應本節課。

組織教法:學生分成兩列縱隊,圍繞操場的外圈跑步

2、徒手操:(4×8拍)教師領做並口令引導學生進行熱身,使學生的全身關節肌肉進行拉伸,避免上課時受傷。

組織教法:學生四列橫隊,成廣播操隊形站立

(三)、基礎部分:安排25分鐘

1、前滾翻的技術動作

(1)講解與示範

①教師完整示範,學生觀察教師的依次着墊的部位。學生回答。

②講解技術動作:有蹲撐開始,兩手體前撐墊,兩腳向後下蹬地,退蹬直,同時提臀、低頭,使頭後部在兩手支撐點前着墊,接着頸、肩、背、腰、臀依次觸墊向前滾,當滾到背腰部時,屈膝團身,兩手迅速抱小腿中部,上體迅速緊跟大腿向前滾動成蹲得姿勢。重點是兩腿迅速蹬直,難點團身。

保護與幫助:保護者跪於練習者的側前方,當練習者的頭部將要着墊時,一手託頜,一手順勢推其背部前送成蹲。

教學意圖: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學生明確動作要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考力。初步建立動作表象。

(2)輔助練習

①蹲撐與蹬地協調練習,教師口令引導學生手腳同時發力

②抱團仰卧滾動練習,讓身體部位依次接觸墊子

組織教法:四列橫隊站立,分成兩邊,面對面站立,便於學生直觀的觀察教師的示範動作。

教學意圖:通過輔助練習,學生更加清楚動作技術要領並且合理的運用

(3)分組練習

將學生分為四個小組進行練習,同伴相互幫助,教師巡視並糾正學生的錯誤

組織教法:分為四個小組,每一組一塊墊子,依次進行練習,每一組一個學生站在一旁保護

(4)展示

每一組推選1-2名同學同學進行展示,學生和教師對其進行點評

組織教法:站成四列橫隊,分成兩邊,面對面站立,展示的同學在中間進行展示

2、遊戲:障礙接力賽

規則:將學生分為四組,每一組有一個墊子和一個標誌物,每一組的第一位同學跑到墊子處進行前滾翻,再繞過標誌物往回跑與下一位同學擊掌,依次進行,最先完成的小組為勝利。

教學意圖:這既是對上課所學內容的檢驗,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四)、結束部分:安排5分鐘

1、放鬆活動:組織學生進行放鬆,教師用引導詞引導學生進行放鬆。這樣可以緩解身體壓力,避免第二天的肌肉痠痛。

2、課堂小結:對本節進行總結,與學生進行交流,瞭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及時點評、指出優點和缺點

3、下課,歸還器材

(五)、預計心率、練習密度:預計練習心率為120-130次/分鐘,練習密35%

(六)、場地器材:體操館、墊子(4塊)、標誌物(4個)

體育説課稿 篇四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鞠躬)我是xx號參賽選手。

本次體育課的性質,是一堂實踐綜合課。教學內容包括兩個部分。其中,新授內容是正面雙手墊球,課課練內容是中長跑耐力練習。我將從教學目標、教學程序等6個(手勢)方面來説本次課。

1、教學指導思想

建國60年來我國一共進行了八次課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對“學理”和“教法”進行了探究。學校體育以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為最高原則,對此,我們秉承張洪潭先生的《技術健身教學論》的思想:體育課必須以學習運動技術為主線,掌握運動技能,以此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2、教學對象與學情分析

這是一堂45分鐘的課,教學對象是水平四,七年級年級的40名學生,他們身體協調性較差,好勝心強、耐力素質好、接受能力強。13歲的七年級女孩,隨着經期的出現,心態的微妙變化,對體育項目的選擇就有明顯的傾向性:喜歡乾淨的、律動的、展現姿態美的小運動量項目,而男生則喜歡力量型或速度型的項目。

3、教材分析與教學重難點:

本次課的內容選自人教社《體育與健康》,第七章的內容,墊球是排球三大技術的首要環節,學好墊球,會為以後學習傳球和扣球動作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

本次課的教學重點是墊球動作的手臂手型,以腳蹬地為主的全身協調用力(側面示範)。

教學難點是也手臂的手型、用力源點即上下肢的協調用力;中長跑中的身心極點的處理。

4、説教學程序(教學方法)

仍然依據蘇聯教育家凱諾夫的三段教學模式。

首先,由我集合整隊,師生問好。宣佈課的內容。把學生分成四路縱隊進行慢跑熱身,每組小組長帶領成員,在上課區域自行設計進行慢跑路線。教師提示有蛇形、方形、不規則形、也可以是場地上的線條等。總距離約300米,時間為3分鐘。

第二:我安排了七節雙人徒手操。

1)雙人拉鋸練習。

2)雙人壓肩。

3)同時蹲、起;一蹲一起;

4)拉手側邁步(配口令,示範一下);

5)拉手繞圈(兩個字的要求:動作慢、距離遠);

6)背靠體轉擊掌(不抬腳掌,口令逐漸加快速度,示範一下);

7)互背各三次時間約為7分鐘。

這樣做的理由有二點:

一、充分活動開各主要關節和肌肉,防止受傷;為學習技術動作創造更好的身體條件。

二、給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習空間,改變單調乏味的跑圈模式,這也符合小場地上大體育課的中國國情。

進入基本部分。

調整學生隊形,(做手勢)教師站中間,學生站兩邊。教師説明今天要學習的動作名稱:正面雙手墊球。然後做完整示範,這樣做的理由是根據心理學家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運動技術在學習初期,學生是通過視覺的觀察與模仿來建立動作表象與動作概念的。所以,我在示範與講解時,只注重動作的重點與關鍵環節(整體方向結構與順序),不會強調動作的細節與局部問題。

對此,我這樣講解:

一、強調手型與接球部位,對於手臂的要求:六個字,三個詞(壓腕、夾臂、頂肘)。

對於擊球部位容易出錯,我用圓珠筆標註一同學手臂的正確部位打“√”錯誤部位打“×”。

二、強調發力點:力來自於腳蹬地,手是平動,而不是以肩為軸的轉動。

採用這樣一些輔助練習:(邊示範、邊喊口令一蹲一起徒手練習,先原地、),約15次熟練後,基本定型,再行進間一步一動練習,練習次數約20次。

第二步:用重複練習法,擊固定球練習(10次一換)。一人持球於腹前,另一人做原地擊球動作,注意感受擊球部位,和正確的發力順序。

第三步:用合作學習法,拋接球練習,兩人一組,一人拋,一人墊(10次一換)。

本次課又只是3次教學的第二次,況且學生一般都很着急完整練習,只練徒手或輔助練習,學生會覺得枯燥,所以,用嘗試教學法,讓學生兩人對練,提高積極性。)

教師巡迴指導,糾正,如果遇集體犯錯問題,就口哨召喚學生,停止練習,靠攏糾正後再分散練習。時間約為22分鐘

基本部分的複習內容是:

中長跑量大,枯燥。學生不喜歡。但它反映的是人的心血管能力,是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因此,老師用鼓勵性的語言學生提高心理極點:“這個時間你們一定能行的;你們盡力了就是好學生。”再教授一些克服生理極點的技巧。如:1)調整呼吸,2)加大擺臂幅度,3)減小步長等等。

我的具體做法是,設計一條安全的校園路線,利用環境變化,轉移注意力,降低疲勞感。男生約為1500m,女生為1200米。在學生必經點的2/3處,設置未知的驚喜(展示明星圖片)。我這樣做的理由是:依據心理學家托爾曼的認知論,讓學生事前知道有獎勵而不知道獎勵的結果,使學生有一種未知的誘惑,從而更好的完成練習。

結束部分:

2.3.1做拍手,拍臂,拍腿,抖臂,抖腿放鬆操,一邊做一邊説肌肉名稱。

教師作總結,鼓勵,表揚跑在前面和盡力的同學。

5、通過教學程序擬達到以下目標:

5.1參與目標:新課程理念要求,為了一切學生,我們絕不拋棄任何一名學生。所以,要求100%的學生參與到運動學習中來。

5.2技能目標:約80%的學生能初步掌握與體會動作;50%的同學能基本掌握墊球技術,長跑優生,男、女同學應該在6分鐘內跑完。

5.3情感目標:本次課,通過雙人徒手操、明星圖片給予新鮮感,調節學生的情緒,刺激學生的情感,克服生理和心理極限,鍛鍊戰勝困難的意志品質。

6、整堂課負荷強度由低到高,因為有什麼內容,什麼順序,所以心率控制在110—130次/分。練習密度約40%。

體育説課稿 篇五

本課以“健康第一,快樂體育”為指導思想,結合國小生生理、心理特點,創設情境。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個體發展的不同需求,讓每個學生在愉悦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參與各種遊戲活動,並從中學到一些簡單的動作方法和基本技能。通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享受運動的快樂。

一、説教材

(一)教學內容。

1、固定物體投準。

2、過障礙投準。

3、遊戲:活動物體投準。

(二)教材分析。

投擲課教材通常上起課來很枯燥,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技術動作為主,力量練習為輔。本節課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融入了快樂教學的全新理念,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啟發學生的創造力,挖掘學生的潛能,通過遊戲使學生在快樂中獲得技能,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三)學習目標。

1、運動參與目標: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學習,並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

2、運動技能目標:通過學習學生能夠掌握輕物投準的動作方法。

3、身體健康目標:提高學生手臂力量與身體的協調能力。

4、心理健康目標:以較高的熱情參與活動並在活動中勇於表現自我。

5、社會適應目標: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小組團結合作的意識。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肩上屈肘、背後過肩、自然揮臂的方法。

難點:動作連貫,用力充分。

二、説教法

(一)學情分析。

由於國小一、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活潑好動,興趣難以持久,在進行組織教學時會有些困難,教學任務也很難完成。但學生對體育活動有一種好奇和新鮮感,他們的模仿能力較強,尤其使對新學技術動作的第一印象特別深,對體育興趣是從模仿開始的,並在愉快的體驗中加深和發展。要想讓學生真正投入到體育課堂中來,就要多種形式教學方法、多引導、多激勵,抓住學生的興趣,採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和直觀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感到體育活動和體育課的樂趣,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學方法。

根據投擲課練習枯燥的特點,我首先採用了情境教學法和情緒激勵法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另外,還採用了示範法,用正確標準的動作示範激發學生我要學習的情感。以及採用了講解法和練習法,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練習,使學生更紮實的掌握動作要領。

三、説學法

本課在學法上主要採用了嘗試練習法、對比學習法和小組合作法。首先讓學生在嘗試中發現問題,然後在相互對比,在小組研討中總結出動作要領、理解動作方法,最後通過小組協作和個人練習相結合的學習方法,最終解決發現問題,從而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性。

四、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

本課圍繞體操墊子這一器材,在教學上優化設計,體現一材多教,一物多用的教學思想。課的開始安排了用體操墊做遊戲,目的是讓學生先熟悉投準物體,通過遊戲來提高學生走、跑的正確方法及反應能力。

(二)基本部分:

在基本活動過程中教師語言導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接下來的打老鼠環節做鋪墊。在打老鼠過程中教師設疑怎樣能準確的打到老鼠,先讓學生自己體會動作,之後教師講解並示範動作,學生繼續練習。練習幾組後,可以請打的準確的學生説説方法,做出示範動作。在第二個環節中增加了練習難度和興趣,設計了小組自設和互設障礙的環節,提高學生能夠動手動腦的能力,使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導者。接下來的練習提高了學生的興趣,移動物體投準練習,教師用簡潔的語言使學生明確遊戲方法與要求,教師先做示範,之後由打的準確的學生依次扮演小老鼠進行練習。通過遊戲達到鍛鍊的目的,培養學生小組協作能力,使學生能夠在運動中獲得快樂,感受運動帶來的樂趣。

(三)結束部分

課的結束部分採用瑜珈放鬆術進行放鬆,學生能夠在舒緩的氣氛中得到身心放鬆,調節緊張的肌體及大腦中樞神經,從而課堂的效益得到提高,教師引導學生説説自己本節課的感受,之後教師做課堂小結,培養學生學會自己評價的能力,最後學生在輕鬆美好的氛圍中結束本堂課。

五、教學效果預計

(一)心理狀態預計:

根據本課特點,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學生學習的情緒高漲,並能在練習中獲得愉悦的心理體驗和情感交流。

(二)生理狀態預計:

練習密度在45%左右,平均心率在125—135次/分左右,最高心率為175次/分左右。

六、場地器材佈置

本堂課以小墊子,沙包為器材,一材多用貫穿為整堂課。在場地設計上,先用小墊子擺成一個圓圈,學生圍着小墊子慢跑熱身,在熱身的基礎上做遊戲,之後是徒手操。準備部分始終在一個圓圈內進行,減少學生的調動,節約上課時間。基本部分學生在兩路縱隊下進行活動,增大學生活動量。遊戲部分還是圍成圓圈,與結束部分隊形一致,減少調動,首尾呼應。

七、反思總結

總結:學生能夠基本掌握輕物投準的動作要領及動作方法,整個課堂教學氣氛活躍,師生關係融洽。讓學生充分的展示自我,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參與意識和自信心。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體現出平等、合作、自主、探究的教育教學思想,使學生在不同的程度上得到自主、互助、共進、合作的體驗。

反思: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存在着不足,本節課主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但學生在小組設計遊戲環節中用時較長,使課堂整體時間相對增加,教師通過語言提示後學生有所加強。

體育課説課稿 篇六

一、設計意圖

在我們的周圍,圈兒無處不在,但幼兒更關注的是實實在在的實物圈,這些圈很常見思維已經形成定勢,已經不再有新意,很難激發幼兒的創新思維和注意興趣,久而久之,幼兒就會缺乏對周圍事物敏鋭的觀察能力和觀察的慾望,對有些事情會默然視之。在一次的體育活動中,我們只是拿圈來做一個範圍給孩子玩遊戲,卻發現有些孩子拿圈來玩出各種玩法,我開始有目的的觀察孩子的反應,發現在後來的活動中大部分的孩子對圈兒的玩法比較侷限,但是興趣依舊濃厚。為了激起幼兒對圈兒的興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我就設計了本次活動《圈兒變變變》。

二、説活動目標: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我確立認知、技能、情感方面的目標,我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遊戲使幼兒能夠熟練鑽、爬、跳、跑等基本動作練習的方法。

2、技能目標:通過活動使孩子能夠根據自己想象把圈兒變成各種物體進行遊戲,感受用圈玩遊戲的樂趣。

3、情感目標:通過活動使孩子喜歡參與體育遊戲活動,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培養幼兒合作的意識",通過小組共同探索不同玩法,制定遊戲規則,小組競賽等活動,培養幼兒合作的意識,鍛鍊合作的能力。

本次活動的難點是"幼兒大膽把圈想象成各種物體,並進行鑽、爬、跑、跳的動作練習。"我在活動中注重營造寬鬆的活動氛圍,運用表揚鼓勵,榜樣示範,個別指導,小組競賽等活動,注重操作性感受性,體驗性,引導幼兒人人動手,大膽嘗試,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獲得發展。為此,我做了如下的準備。

三、説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來獲得發展的。所以我進行了以下的準備:大呼啦圈若干個,起着輔助作用。小呼啦圈也是本次活動的主角,能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我還準備了一些輕音樂來創造氛圍,在幼兒玩的時候可以適當的運用音樂的感染力。最後我在活動中給幼兒一個情境場景,讓一個老師扮演國王。這個情境場景的創設就是為了讓幼兒融入到活動情境中去玩去學習,激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大呼啦圈若干個,小呼圈數量多於幼兒的人數,出了人手一份,還滿足個別幼兒的需要。

2、音樂:抒情音樂,適當運用音樂的感染力。

3、場景創設

四、説教法:

新《綱要》在幼兒健康領域的目標中明確的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就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加。因此,本次活動我除了以可愛,國王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以自己的形態感染幼兒外,還挖掘活動的價值,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教法有:

1、情境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我有目的地引導或創設有一定角的形象,為主體的生動提供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幼兒的興趣,是幼兒融入到情境中。本次活動的過程我就引入了幼兒喜歡的國王形象,引發幼兒融入到圈兒王國中來,在圈兒王國的情境中,使幼兒主動探索圈兒的變法,大膽嘗試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

2、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幼兒探索圈而變成各種物體進行遊戲,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形成創新意識和能力。

3、遊戲法:遊戲是引導幼兒與同伴共同體驗合作玩圈的快樂。由於我早活動中利用比較輕的的音樂,這給遊戲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幼兒在玩圈兒的過程中創造出各個圈組成的物體。我適時的賞識,把幼兒的創造之花點燃,顯示無窮的力量。

4、比賽激勵發法:我們班的`孩子對比賽活動興趣很高,因為在比

賽中他們可以得到成功的喜悦。最後的集體競賽活動算是本次活動的小高潮,它幫助幼兒鞏固鑽、爬、跳、跑動作,從而是幼兒在基本動作方面得以鍛鍊和發展。

此外,我還適時採用了交流討論法,賞識激勵法對活動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對圈兒的變法的體驗,達到藝術性,愉悦性的和諧統一。

五、説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活動,不僅鍛鍊幼兒的能力更昇華了情感,從而促進學習目標的達成,本次的活動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明確提出:要讓幼兒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要求我們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因此,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通過動手操作、遊戲、比賽等多種形式讓幼兒參與,使幼兒不知不覺的對圈兒產生興趣。

2、嘗試法:在地二環節操作活動中我就鼓勵幼兒把圈兒變成各種物體。在這一過程中幼兒通過商量、合作、嘗試不同的變法。當然,幼兒不一定一次就能變成各種物體,他們不斷以動作調節變法。隨着動作,幼兒思維就會靈動起來,因而就有了更豐富、多樣化的變法。通過介紹性評價,對大家的變法匯合,拓展了幼兒對圈兒的變法。

3、遊戲體驗法:在玩中引導幼兒體驗圈兒變法帶來的樂趣。與此同時,我還通過幼兒間合作學習,師幼合作共同成長的方法,體現着"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

六、説活動過程: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為:開始部分:熱身活動--激發興趣基本部分:自由活動--合作探索--小組競賽結束部分

1、開始部分

(1)熱身活動:

在幼兒參加體育活動之前我們都會做一些熱身運動,活動幼兒的腳腕、膝關節和腰部。幼兒成早操隊形,和老師一起做準備運動。

2、基本部分

(1)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利用幼兒喜歡的國王形象,為幼兒創設了"圈兒王國"的情境和物體(圈兒)情境,引發幼兒對圈兒的興趣。首先我以國王的身份邀請幼兒到我的"圈兒王國"玩,國王説:小朋友們,歡迎你們到我的圈兒王國來玩,現在請你們來看看我的表演吧!"然看國王表演,(做一個示範作用)把幼兒帶到活動的變化情境中,以形式上深深吸引幼兒。

(2)自由探索:

根據我班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我在第二環節我安排孩子自由探索,看了國王表演後,讓幼兒自由活動,看看誰能把圈兒變成更多物體給國王。幼兒自由玩圈,可獨立或多人玩。我在活動中注意觀察幼兒活動,鼓勵幼兒將圈做代替物進行遊戲,如幼兒將圈當做汽車的方向盤時,我會及時肯定,並鼓勵其再想出其它玩法,對一些不會玩圈的幼兒,我就給予一些暗示。此時我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這時我會放一些輕音樂,讓幼兒在輕鬆氛圍中大膽嘗試多種多樣的玩法。在這一過程中,可能有的孩子的玩法是零碎的,因此,活動後我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玩圈兒變成了什麼,並玩給大家看。如:用圈做的山洞,鑽進鑽出;用圈兒做陀螺,放在地上轉動;用圈兒做烏龜殼,扮演烏龜在地上爬,把兩個圈兒套在手臂上做小鳥翅膀,等等。在自由探索後我通過幼兒介紹,集體評價的方式,對幼兒獲取圈兒的變法。同時使幼兒的體能得到鍛鍊。在第二環節中,就完成了第二個技能目標從而突破了我設計的難點。同時目標三也得到一定的體現:主要是與同伴合作方面。

(3)遊戲體驗:

幼兒懂得一定的圈兒變法後,就會與同伴一起遊戲。如何引導幼兒與同伴一起合作?因此,在活動中我讓幼兒嘗試合作玩圈,將圈兒想象成各種物體進行遊戲:如幾個圈兒合在一起做一條小河,練習跳躍;部分幼兒手持圈兒排列成隧道,其他幼兒鑽;等等。這時我適時的表揚他們,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同創造的樂趣。幼兒在相互欣賞各自想出的玩法,並嘗試玩玩他人想出的玩法。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這環節落實了第三個目標。

(4)小組競賽

比賽這一環節是讓幼兒鞏固練習鑽、爬、跳、跑等基本動作。我會把前面幼兒用圈變成的各種物體來作為比賽的障礙,還和幼兒共同制定比賽的規則。比賽中爬、跳、動作難度較大,我會隨時注意幼兒的安全,如果幼兒爬的過長,可採取一些保護措施。(在地面鋪上軟墊子)引導幼兒明確比賽各種障礙的通過方法,在提醒幼兒比賽若干後,提醒活動量過大的幼兒適當休息。到這環節,第一個目標就自然完成了。

七、結束活動

在活動最後,組織幼兒坐着聽輕音樂做放鬆運動,放鬆下情緒,這也是動靜交替。來結束本次活動。

體育説課稿 篇七

一、教學設計意圖

人民的生活水平日趨提高,而社會競爭力越來越強,日趨嚴峻的生存就業問題已經擺在人們的面前。成人的就業問題已成為國家關注的焦點,而現在的青少年卻缺少這方面的能力。因此,想通過這堂課,讓學生知道團結友愛和競爭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和團結協作的意識,同時也可以體驗體育運動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蹲距式起跑》是短距離跑的一種重要起跑方式,它能使身體迅速擺脱靜止狀態,是學習短距離跑的重要環節,結合四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模仿力強、喜歡遊戲等特點,我採用遊戲手段貫穿整個課堂,使課堂教學氛圍活躍,從而達到教學目的。遊戲是國小生開展有效的健身方法,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深受學生的喜歡,對培養學生的團結協

作及集體主義精神,遵守紀律,勇於進取,敢於創新,大膽競爭等優秀品質起到良好的作用。

三、學情分析

本次的教學對象是四年級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生天真、活潑、好動,模仿能力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強,敢於表現自我,但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長時間集中,所以在本課教學內容的設計中,我根據國小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徵,採用遊戲活動為主要教學手段,不斷變化遊戲方法,合理安排,注意啟發誘導,鼓勵學生自學、自評、互學互練。用遊戲引趣、激趣、促趣,使學生逐步養成競爭的習慣,不斷促進學生髮展。

四、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學習,初步瞭解蹲距式起跑的動作方法和遊戲“火炬傳遞接力”的方法。

技能目標:使80%的學生初步掌握蹲距式起跑的動作方法,培養學生起跑的正確姿勢,鞏固起跑的技能,發展學生起跑的能力,促進下肢和內臟器官的發展。

情感目標: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發展學生奔跑能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好蹲距式起跑的技術要領。

難點:蹲距式起跑雙腳位置的確定、身體重心怎樣向上移動和雙腳膝關節之間的角度大小。

六、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

本課教學以新的“體育課程標準”為教育指導思想。

1、以學生為發展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課的設計到評價的各個環節,始終把學生的發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教學活動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每個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和增強團結協作的意識。

2、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樂趣。由於學生在身體條件、運動技能等方面有個別差異,在教學中設計了不同的練習,使學生體驗團結的好處和競爭的樂趣。

七、教學方法的運用

針對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遵循“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培養競爭意識”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2、啟發教學:通過啟發,引導學生實踐分析,來掌握技術動作,提高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團結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小團體比賽,互相促進提高,加強學生的合作精神,有助於學生形成互幫互助共同提高的集體意識。

八、教學流程

本次課的主要內容:蹲距式起跑。由於動作練習比較單調、枯燥,因此,這次課我設計了多個遊戲環節,它們包括“大球小球”、“擲飛機”、“比比誰最棒”、“火炬傳遞接力”等。

開始準備部分:

1、為了把大家的精神集中到課堂上,我運用了集中注意力的遊戲“大球小球”。

2、在準備活動中,為了營造快樂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愉快的心情下進行學習,我採用遊戲“擲飛機”進行熱身

活動,不僅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還使學生下肢的各個關節、韌帶活動起來,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基本部分:

第一、“比比誰最棒”(蹲距式起跑)

首先,用語言引導:同學們,我們來比一比誰最棒?有誰知道劉翔在跨110米欄時用的是什麼起跑方式?然後,向同學們講解示範蹲距式起跑的動作方法:

1、安裝起跑器的方法:通常採用“普通式”,前起跑器安裝在起跑線後一腳半(約40~45釐米)處,後起跑器距離前起跑器一腳半;前、後起跑器的支撐面與地面分別成40~45度角和70~80度角;兩個起跑器的中軸線間隔約15釐米。

2、蹲距式起跑動作要領:包括“各就位———準備———跑”三個動作,它們的動作方法分別為:a、各就位:全身自然放鬆,踏上起跑器,目視前下方。b、預備:吸氣,從容抬臀略高於肩,肩部略過起跑線。c、鳴槍起跑:兩手迅速推離地面,積極登擺,上體前傾。

最後,自由組合,分組練習,教師巡迴指導,比比誰最棒。

第二、進行遊戲“火炬傳遞接力”。

在這個遊戲中,先用生動的語言介紹遊戲方法:我們先把全班分成人數相等的六隊,每兩隊相距30米相對站立,由一邊三個排頭先開始一起做蹲距式起跑的姿勢,聽老師的口令,當跑到與對面的隊員相距15米時,對面的隊員開始做起跑的姿勢,等跑過來的同學拍他的肩,然後開始跑向對面。依次進行。在遊戲中還可以變化遊戲方法。

結束部分:

在歡快的《幸福拍手操》的伴奏下,師生共同做放鬆操,進行有效地調整身心,恢復疲勞,音樂停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總結,自我評價及培養學生自我評價和自我測試能力。師生再見,從而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

九、場地器材:

紙飛機40個,塑料瓶6個,錄音機1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