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常考歷史知識點整理(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83W

常考歷史知識點整理(精品多篇)

歷史學考重點背記的知識點 篇一

1、明清君主專制的空前加強的原因、措施、實質。八股文,軍機處。

2、明清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原因表現,中西萌芽後面臨的不同經濟、政治、外交、思想環境。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對資芽的阻礙。

3、理解一條鞭法和地丁銀製度。

4、辨證分析鄭和下西洋的原因和影響。把其與新航路的開闢做比較。

5、明清歷史發展最突出的本質趨勢在經濟、政治、思想、外交上的反映。

6、明清對外交往的新情況和外交變化。

7、識記清朝前期鞏固多民族國家、捍衞主權的措施。

8、明太祖,康熙,乾隆和雍正。

9、澳門問題,鄭成功收復台灣和清統一台灣。

10、黃宗羲的政治、經濟主張的背景,評價。與商鞅、韓非、董仲舒的比較。

11、科技和文化領域的雙重性和兩面性。小説,民主思想,總結性的科技鉅著。教育。(文學繁榮科技落;總結居多創新弱;專制居主和民主思想並存;交流減少轉為弱勢文化。)

12、辨證看待康乾盛世與封建社會沒落的關係。

13、清朝的疆域。注意我國曆史上對東北,西北,西南(包括西藏),台灣的管轄。

説明:此階段應注意:統一,資芽,沒落,鞏固。

總之,一部中國古代史,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長期處於世界領先位置。統一與分裂,治世與亂朝,融合與隔閡,明主和昏君,交流和封閉……,耐人尋味。

歷史學考重點背記的知識點 篇二

1、歸納分析洋務運動的各類內容(軍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洋務運動的目的,失敗原因。

2、記憶洋務派開辦的軍民企業名稱,行業,地理位置。民資企業的名稱,行業,地理位置。

3、辨證的分析“扶清滅洋”的兩面性,反映的歷史背景和農民的階級性。(該口號説明了農民的哪三個分不清:清政府和中國的關係;帝國主義入侵和其先進文明的關係;帝國主義和清政府的關係。)

4、如何理解中華民族資本“先天不足”和“後天畸形”?(民族資本企業的特點:資金,技術,分佈,行業;與帝封的關係。)

5、歸納早期無產階級的特點和成因。(早於資產階級產生;分佈集中,組織性強;與農民階級天然聯盟;革命性強。)

6、清政府那些舉措順應了19世紀中期世界的經濟和政治發展趨勢?結果如何

7、《馬關條約》的內容、特點和危害。甲午戰爭對中,朝,日,遠東局勢的影響。

8、歸納維新派為戊戌變法所做的思想準備,政治準備,組織準備。百日維新的內容和意義。

9、維新變法的歷史背景。維新派的首要目的。康梁維新思想的特點和成因。維新派與光緒帝的關係。戊戌變法的三重意義。(思想意義;政治意義;愛國意義。)

10、義和團運動中農民階級革命性和落後性的體現。義和團運動的功績。

11、比較開明派,洋務派,早期維新派,維新派,革命派在對待西學,洋人侵略,清政府,人民羣眾等問題上的態度。

12、比較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運動。(起義原因,綱領,組織性,與宗教關係,軍事活動方式,對待西方的態度,鬥爭矛頭和鬥爭結果。鬥爭作用:都沉重打擊中外反動勢力;都迫使列強改變侵華方式;都促使中外勾結。)

13、1840-1900年列強侵華特點的變化?(侵華手段在武力後盾下由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侵華格局由以英為首合作侵華到激烈爭奪形成侵華同盟;侵華方式策略由武力馴服清政府到打拉結合,勾結扶植清政府,以華制華。每一個變化都做到能用史實説明。)

14、1900年前後中國社會在列強侵華,反動統治,抗爭探索,經濟發展四方面的顯著特徵和史實。

答:(1)侵華:帝國主義完全確立半殖秩序;

①甲午戰後列強侵華進入資輸和瓜分階段;

②列強爭奪激烈形成侵華同盟;

③八國聯軍侵華,簽定辛丑條約共同以清政府為代理人確立秩序;

(2)反動統治:清政府日益反動孤立:

①對外投降出賣國家主權,淪為洋人走狗;

②鎮壓戊戌變法,出賣義和團,反動面目昭然若揭;

③玩弄新政花招,結果適得其反;

(3)抗爭探索:中華民族覺醒;

①義和團運動粉碎敵計;

②維新派改良愛國、進步、思想啟蒙;③資產階級革命逐漸成為主流。

(4)發展:民資初發;①甲午戰後列強投資;②清政府放寬限制;③維新變法的推動。

常考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三

1、鴉片戰爭開始的標誌:1840年6月,英國艦隊開到廣東海面,進行挑釁。

2、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標誌着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馬關條約》標誌中國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4、標誌着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的戰役是——威海衞戰役。

5、《辛丑條約》標誌着清政府成為洋人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

6、為中國的近代化開闢道路的標誌性事件——洋務運動

7、標誌着洋務運動破產的事件是——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

8、揭開維新變法(戊戌變法)運動序幕的標誌性事件是——公車上書

9、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來封建帝制的標誌性事件是——辛亥geming

10、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誌是——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 新青年

11、標誌着中國新民主主義geming開始的事件是——1919年五四運動

12、標誌着中國共產黨成立的事件是——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開

13、使中國geming面貌從此煥然一新的事件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4、標誌第一次國共合作的事件是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的召開。

15、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領導武裝鬥爭的是——南昌起義

16、長征結束的標誌——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

17、日本局部侵華或中國局部抗戰開始的標誌——1931年“九一八”事變

18、標誌着十年內戰基本結束,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的——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19、國共合作宣言的發表標誌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

20、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結束的標誌——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

21、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序幕的事件是——1947年夏,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22、國民黨政權垮台的標誌性事件是——1949年4月,南京解放

23、標誌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

24、標誌着中國人民站起來的事件是或者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的事件或者標誌着中國新民主主義geming取得勝利的事件是——新中國的成立。

25、標誌祖國大陸獲得統一的是——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26、標誌着地主階級被消滅的事件是或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標誌性事件是——土地改革的完成

27、標誌着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的事件是或標誌着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事件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

28、“文化大geming”結束的標誌性事件——1976年10月,江青反geming集團被粉碎。

29、標誌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的事件是或標誌着改革開放的開端的事件是——1978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30、標誌着中美關係開始走向正常化的是——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

31、標誌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的事件是—— 港澳迴歸

32、標誌着我國外交政策成熟的是: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33、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的標誌性事件——新航路的開闢

34、英國資產階級geming開始的標誌是:1640年,長期關閉的議會重新開會。

35、英國資產階級geming結束的標誌是:1688年宮廷政變或稱為( 光榮geming)

36、英國君主立憲制資產階級統治確立的標誌是——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 》。

37、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標誌是——1775年,萊剋星頓槍聲。

38、美國誕生的標誌是(美國的國慶日)——1776年7月4日,《 獨立宣言 》的發表。

39、法國大geming開始的標誌——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 。(法國國慶日)

40、法國大geming推向高潮的事件是——羅伯斯庇爾雅各賓派派掌握政權。

41、法國大geming結束的事件是——1794年熱月政變

42、工業geming開始的標誌是——18世紀60年代哈格里夫斯發明“ 珍妮機 ”。

43、工業geming主要的標誌是——1785年瓦特發明改良蒸汽機 。

44、第二次工業geming的主要標誌——電力的廣泛應用。

45、第三次科技geming的主要標誌——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

46、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誌——1848年《 共產黨宣言 》的發表。

47、標誌着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的事件是——明治維新

48、標誌着蘇聯由傳統的農業國變成強盛的工業國的事件——蘇聯兩個五年計劃的完成

49、“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標誌或蘇聯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標誌:1936年新憲法的制定

50、德國法西斯專政建立的標誌——1933年,希特勒上台

51、標誌着綏靖政策發展到頂峯的事件是——1938年9月,慕尼黑陰謀

52、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標誌——1939年9月1日,德國突然閃擊波蘭

53、標誌着二戰進一步擴大——1941年6月,德軍進攻蘇聯(斯大林格勒戰役)

54、二戰的規模空前擴大(世界規模)的事件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55、標誌着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建立的事件是——1942年1月,《 聯合國家宣言 》的發表

56、標誌着歐洲戰爭結束的事件是——1945年5月,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

57、標誌着二戰結束的事件是——1945年9月2日, 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

58、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台,標誌着冷戰的開始;

59、1955年華約組織的成立,標誌着兩極格局的正式形成。

60、1991年蘇聯的解體,標誌着冷戰的結束。

61、遵義會議——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62、十一屆三中全會——黨的歷史上偉大轉折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上的偉大轉折點

63、薩拉託加大捷——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64、《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頒佈——美國南北戰爭的轉折點。

65、明治維新——日本近代歷史的轉折點

66、農奴制改革—— 俄國近代歷史的轉折點

67、凡爾登戰役——一戰的轉折點

68、斯大林格勒戰役——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二戰的轉折點

69、洋務運動的性質——是一次失敗的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

70、戊戌變法運動的性質——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

71、辛亥geming的性質——一場資產階級的民主geming

72、新文化運動的性質——是我國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

73、五四運動的性質——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74、興中會的性質——全國第一個資產階級geming團體

75、同盟會——第一個全國規模統一的資產階級geming政黨

76、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性質——是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

77、文化大geming的性質——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geming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

78、文藝復興運動的性質——一場資產階級文化運動的興起

79、美國獨立戰爭的性質——既是一場資產階級geming ,又是一場民族解放戰爭。

80、英國憲章運動的性質——世界上第一次羣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geming運動

81、巴黎公社的性質——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82、美國南北戰爭的性質——美國曆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geming

83、俄國1861年改革的性質——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84、日本明治維新的性質——這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85、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掠奪戰爭

86、俄國十月geming的性質——無產階級geming或社會主義geming

87、斯大林模式的實質——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

88、巴黎和會的實質——帝國主義國家的分贓會議

89、“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實質——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

90、綏靖政策的實質——縱容侵略,犧牲弱小國家利益,來維護本國利益。

91、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性質——一場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

92、歐盟的性質——它是一個區域性的經濟政治組織。

93、冷戰政策的實質——遏制共產主義,稱霸世界 。

94、杜魯門主義的實質——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加緊控制其他國家。

95、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華沙條約組織的性質——軍事政治同盟組織

歷史學考重點背記的知識點 篇四

自1840年到2000年的中國是充滿着急劇變化的一百六十年。這一百六十年可分為兩個歷史時期:1840年~1949年的半殖半封社會階段,是一個世紀的屈辱,抗爭和探索;1949年以來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半個世紀的曲折探索。

1840至1949年又可分為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和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1840-1919年是:

(1)資本主義列強此消彼長變換各種手段勾結中國的反動勢力變中國為半殖半封社會,並扶植反動勢力不斷深化這一統治秩序的歷史。

(2)中華民族的仁人志士為求得民族獨立,國家民主和經濟富強同國內外的反動勢力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並且在鬥爭中提出了不少的救國探索方案。包括地主階級的師夷論,洋務論;農民階級的平均主義方案;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改良維新方案,革命派的革命共和方案等。包括地主階級、農民階級、資產階級各個派別的鬥爭和探索儘管由於階級和時代的侷限皆歸於失敗,但都作出了相應的歷史貢獻,而且為後人的探索提供了寶貴的財富。

(3)在中國半殖半封的夾縫中,中華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艱難曲折地產生和發展着,為中國革命史的深刻轉折提供着經濟,階級和思想條件。

1919-1921年由於內外多種因素的作用,中國革命迎來新的曙光,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階段。中國共產黨歷經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曲折鬥爭,終於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務。這就是“我們唱着東方紅,當家做主站起來”。這其中中共經歷和外部敵人與內部左右傾的鬥爭,不僅完成了革命任務,而且把馬列主義和中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馬列毛的正確理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採取革命的武裝鬥爭方法,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向社會主義前途邁進---這就是毛澤東思想。武裝鬥爭,統一戰線和黨的領導是我黨克敵制勝的三大法寶。中心問題是土地革命。上述思想在國民大革命中開始萌生,土地革命時期形成,在抗日戰爭時期完全成熟,解放戰爭時期達到高度嫻熟的程度。實踐證明其確實是我黨革命鬥爭的結晶。

如果説建國前是革命史,是政治史,是求獨立史,那末建國後就是建設史,是經濟史,是求富強史。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由開局不錯,到誤入歧路又到撥亂反正,成績輝煌的歷史。總的內容就是建國前曲折探索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贏得獨立;建國後曲折探索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建設道路走向富強。建國後的歷史四個階段(考試説明將其合成三個階段,即56-76年合為一個階段)。

(1)1949-1956總的來説我國是處於一個過渡的社會階段-即新民主主義社會。有前後聯繫相承的兩個轉變:1949-1952是由半殖半封的社會形態轉為新民主主義社會,經濟上由半殖半封的殘破經濟轉為多種所有制並存發展得到恢復的新民主主義經濟;政治上推翻大地主大買辦的獨裁政權轉為中共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人民政協代行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角色。53-56是由新民主主義社會改造為社會主義社會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時期。經濟上經過三大改造由多種經濟並存到公有經濟佔據統治地位,工業化開始起步,形成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建立;政治上第一屆全國人大的召開和憲法的頒佈標誌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1956-1966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是在曲折中探索前進的十年。總的來説成績為主。但左的錯誤逐漸佔據上風-最終演變成十年“”。

(3)1966-1976年的“”內亂時期,注意同極左鬥爭的內容。

(4)1978年全面撥亂反正,實現了全方位的偉大歷史轉折,在20多年的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取得偉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