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賀知章《回鄉偶書》原文及翻譯(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4W

賀知章《回鄉偶書》原文及翻譯(新版多篇)

賞析】: 篇一

《回鄉偶書》有兩首,這是第一首。詩的開頭即直截點題,説明抒寫的是回鄉的情事。而且非同尋常,是從少小時候離開家鄉直到老大才回來。由“少小”到“老大”,由“離家”到“回鄉”,時間、空間上的。距離拉得很長,這既是詩人數十年生活的概括,文含藴了很為複雜的思想情緒,既有背鄉離井、久客他鄉的感傷。也有落葉歸根、終於回來了的喜悦,真是百感交會,盡藴心底。在這千頭萬緒的情思中,從何説起呢?詩人緊承上句,在第二句中抓住兩個典型細節,作了自我形象的描繪。一個人從小就聽慣説慣了的鄉音土語,是不容易改變的,即使多年在外有所變化,但當一旦踏上家鄉的土地,親切之感自會油然而生,便也會情不自禁地操起家鄉話來,那怕多少有了點變調。然而,“鄉音”雖説是“無改”,“鬢毛”卻無可奈何地“衰”了,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非人力所能挽回。通過這兩個典型細節,一個詩人的自我形象顯現在我們面前,而一個“衰”宇則透露出詩人此時此刻未免感到遲暮神傷的內心世界。三、四句即從這裏生髮開來。

久客在外的遊子回鄉,所見所聞所感的人事,是説不勝説、寫不勝寫的,詩人唯獨選擇一個饒有情趣的生活場景拍攝了下來,即使詩篇鮮活靈動,又寄意深刻。正是由於詩人“少小離家老大回”,從未見過面的兒童自然“相見不相識”;不相識自然要加以問訊;而面前的陌生人已是“鬢毛衰”的風塵僕僕的老翁,兒童出於禮貌便親切自然地“笑問客從何處來?”整首詩就在這裏戛然而止。沒有再寫詩人的答話。乍一讀來,似乎言未盡,意更未盡。然而,這正是詩的妙諦所在,引人尋味。可以推想,兒童原是尋常的一問。並無他意;可有心的詩人聽來,卻受到極大震動,故鄉人的反親而為疏,自己的反主而為客,使詩人於驚愕之餘難免引起萬千感慨與無限的哀傷,這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更充分地將久客傷老之情表達出來了。

絕句詩篇幅短小,容量有限,不容易寫好。這首詩之所以長久為人們傳誦,就因為它來源於詩人豐富而深切的感受,在樸實無華的文字中流露出真情實感,表達了許多人所共有而往往不能恰切地表現的心情,濃厚的人情味和泥土氣息給讀者留下深刻偽印象。清人劉熙載説:“絕句取徑貴深曲,蓋意不可盡,以不盡盡之。正面不寫寫反面,本面不寫寫對面、旁面,須如睹影知竿乃妙。”(《藝概·詩概》)這首絕句就有“睹影知竿”之妙。而且還須着重指出,由於詩人攝下的那個富有生活情趣的兒童問話場景出以幽默口氣,便大大沖淡了悲傷的情味,整首詩並不給人以低沉、壓抑的感受。

朗讀節奏劃分】: 篇二

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註釋】: 篇三

(1)偶書:隨便寫的詩。偶:説明詩寫作得很偶然,是隨時有所見、有所感就寫下來的。

(2)少小離家:賀知章三十七歲中進士,在此以前就離開家鄉。老大:年紀大了。賀知章回鄉時已年逾八十。

(3)鄉音:家鄉的口音。無改:沒什麼變化。一作“難改”。鬢毛:額角邊靠近耳朵的頭髮。一作“面毛”。衰(cuī ):減少,疏落。鬢毛衰:指鬢毛減少,疏落。【3】

(4)相見:即看見我;相:帶有指代性的副詞。不相識:即不認識我。

(5)笑問:一本作“卻問”,一本作“借問”。

(6)消磨:逐漸消失、消除。

(7)鏡湖:在浙江紹興會稽山的北麓,方圓三百餘里。賀知章的故鄉就在鏡湖邊上。

原詩】: 篇四

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翻譯 篇五

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髮卻已經疏落。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的。他們笑着詢問:這客人是從哪裏來的呀?

作者簡介】: 篇六

賀知章簡介與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