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散步》課堂實錄【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93W

《散步》課堂實錄【精品多篇】

《散步》課堂實錄 篇一

《散 步》 教學設計

章節名稱

七年級上冊第22課---《散步》

計劃學時

一課時

學習內容分析

《散步》是一篇文字淺顯、內容亦不繁雜的文章,但它意藴豐富,耐人尋味,在600餘字的短小篇幅中,情節簡單而不乏起伏,人物着墨不多而風貌畢現,看似一泓清淺可人的涓涓細流,卻有着悠悠不盡的人生哲理靜靜地閃着粼光。

學習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的閲讀水平,通過閲讀能讀懂課文,通過老師的點撥,將文章的重大主題理解出來。

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

知識與技能: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理解重點語句的內涵。

過程與方法:通過圈點閲讀法,畫出重點語句,討論句式結構,理解其中的深刻含義,以這些語句為脈絡聯繫全文及學生自身的生活實際,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關愛他人,感受親情的温暖。

教學重點及解決措施

1.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小事中感受親情的珍貴。

2.揣摩語句的含義,品味對稱的句子,學習語言。

教學難點及解決措施

1.課文結尾有何深刻的含義?

2.“以小見大”的寫法

教學設計思路

在《散步》教學中,我將學生自己的“悟”貫穿始終。在課堂上既有老師的點撥,又有同伴們之間思想感情的碰撞;既有個性表達,又有探討論辯;既有對原著的揣摩誦讀,又有獨局匠心的品評、分析,理解文中的深刻含義,聯繫全文及學生自身的生活實際,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依據的理論

重視朗讀,注重感悟。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所用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語

5分鐘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小時候和父母一起到郊野散步的情景嗎?當路不好走或者你感到累了的時候,父母是怎樣做的?還記得你當時的心理感受嗎?(2—3名學生回答)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散步》,看看一個既是兒子又是父親的中年人,在與一家人散步時,是怎樣做的,又是怎樣想的。

學生講述事例,談感受。

激發同學帶者問題進入閲讀狀態。

整體感悟。默讀課文。要求學生掌握以下字詞2.朗讀課文。3.整體感受。

20分鐘

1.要求學生掌握以下字詞:信服 嫩芽 霎時 拆散 委屈 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

2.朗讀課文。要求學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按意義節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各自練讀。

(2)讓2—4名學生示範朗讀課文片段。師生共同評價。

3.整體感受。

(1)用圈點法圈出精美的句子,並説出自己的感受。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明確:先寫散步的理由——“我”勸母親;再鋪寫初春景象——全家一起散步;然後寫發生分歧——“我”決定委屈兒子,母親卻依從兒子;最後寫路不好走——“我”背母親,妻背兒子。

學生讀寫以下字詞:信服 嫩芽 霎時 拆散 委屈 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

學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按意義節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各自練讀。

(2)2名學生示範朗讀課文片段。師生共同評價。

積累字詞,

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

理請文章脈絡,訓練概括能力

品味探究:

要求學生四人一組對文章進行多角度品味探究。鼓勵學生敢於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10分鐘

1.     結合課文説説“我”這個人怎麼樣?妻子、母親、兒子的性情又怎麼樣?

2.       作者為什麼把“我”背母親妻子背兒子描寫得那麼鄭重其事呢?

3.       從文中找出大詞小用的語句,思考作者的寫作意圖。

4.       從文中找出景物描寫的句子,並思考其作用。

學生四人一

組對文章進

行多角度品

味探究

激發學生思維

感悟體驗,語文能力得到落實與提高

拓展延伸

8分鐘

比較閲讀《散步》與《三代》,看看哪個故事更能感動你?請説出自己的理由。

學生閲讀《散步》與《三代》,並説出自己的理由。

通過比較,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佈置作業

2分鐘

你和家人的哪一次散步給你的印象最深刻?你能用500—600字把當時的情景寫下來嗎?不妨也用《散步》作題­目。

通過朗讀、討論、點撥,讓學生自已發現規律並總結規律,再運用規律,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培養了學生的思維方法,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散步》課堂實錄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語言,提高審美情趣。

2.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尊老愛幼、珍惜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語言,體會親情的美好。

三、教學設想

在教師充滿激情而富於親和力的語言引導下,學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構建新的學習方式。

四、教學安排: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家是温馨的港灣,家是温暖的晴空。全家人一起中秋賞月,一塊共進晚餐,一同欣賞電視……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這樣的尋常小事,也體現出濃濃的親情。現在,讓我們一同走向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孫三代人的相親相愛,和和美美……

二、整體感知,梳理文章結構線條

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下列問題。

①用一句話概括全文內容。

學生思考後回答,明確:一家祖孫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師注意:如有難度,可這樣啟發:什麼人?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幹什麼?

②圍繞“散步”這件事理出文章結構線條。

指名回答。如學生回答不出,教師可圍繞“散步”這一中心事件來啟發學生。邊答邊板書。

師明確:“我”勸母親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選擇大路小路的分歧;“我”決定委屈兒子;母親卻依從了孫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別背起母親和兒子。

師:家庭猶如一口池塘,有時波平如鏡,有時波浪起伏。在散步的過程中,這個三代之家就像平靜的水面湧起了波瀾。在岔路口,“我”的母親要走大路,“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大路平順,便於老人行走;小路難行,可是秀色可心。在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的情況下,“我”決定舍魚而取熊掌。“我”認為,母親年老體弱,餘年不多,伴隨她的機會已很少;兒子年紀尚幼,來日方長,伴隨他的機會還很多。於是“我”決定委屈兒子,順從母親,作出了“走大路”(板書)的決定。這個決定是明智的,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板書)的美德。同時母親的選擇是——

生:走小路。(板書)

師:這又體現了我國另一種傳統美德,是——

生:愛幼。(板書)

三、深入探究,挖掘“尊老”內涵

過渡:這篇課文通過一件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小事——散步來頌揚了“尊老愛幼”的美德。它如一首動人心絃的詩,一支感人肺腑的歌,深深地叩擊着我們的心魄。

請大家默讀課文,思考:你最喜歡文中的那一個人?理由是什麼?大家可以和同位討論。學生討論後回答。

師注意:至少讓兩名學生回答。

師:我先不評判大家的回答,請大家聽培根怎麼説的,“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文明之舉。”誰能給我們解釋一下?

生解釋。

師總結:“尊老”和“愛幼”都可貴,這既是一個人也是一個國家文明的標誌,但我更贊成培根的話,“尊老”更可貴。因為這是人類特有的高尚情感,更是我們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珍貴美德——“孝”的集中體現。同學們,你們知道“孝”字的最初寫法嗎?它是一個會意字,上面一個“老”字,下面一個“子”字,古人解釋 “孝”為“善事父母者”。我希望同學們能深刻理解“尊老”的含義,把中華民族“善事父母”這一美德傳承下去!

四、揣摩詞句,體味語言

過渡:好聽的歌總是由優美的旋律傳送的;美麗的花得由鮮綠的葉兒襯托;同樣,美文得有妙語來表達。這篇課文的語言散發着清新淡雅的芬芳,讀來的感受猶如揹着花籃與作者邊散步邊交談,於不經意間往花籃裏採摘幾朵並不名貴卻很雅緻的小花。

下面請大家速讀課文,與人你的同桌共同找出你們認為寫的最美的詞句,如能説出你們的理由,我將洗耳恭聽。

師注意:學生討論後自由回答,但要注意時間,適時的打住。如學生在這一環節打住,則教師可以提示下面語句引導學生來體會課文語言妙處,之後歸納:。(板書)

附文中的妙語(僅供參考):

“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這句話寫母子關係,母親明理,兒子孝順,相映成趣。

“小傢伙突然大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這兩句話充滿生活情趣,既表現了小傢伙的天真、聰穎,又表現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既寫出了母親忍受痛苦度過嚴冬的情景,又寫出了“我”為母親最終安然無恙而慶幸的心情。

“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這一句表現了妻子的賢惠。“在外面”這個限制語用得好,令人想到“在家裏”就可能不是這樣了,很可能“我總是聽她的”。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含義深刻。它以輕襯重,突出了“尊老愛幼”的重大意義,還寫出了中年人已意識到自己責任的重大,正在繼承和發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譜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新篇章。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着,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裏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樣東西——生命。這段話通過初春秀色的描繪,表現了春天蓬勃的生機,暗示熬過了嚴冬的母親將會獲得新的活力。

“她的眼睛隨小路望去:那裏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這句話描繪了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內涵,點明瞭走小路的原因,展現了母親充分理解孫兒願望的內心世界。

五、總結

《散步》是一篇秀美雋永、藴藉豐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頌歌。它是人的心靈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

六、作業

過渡:同學們,家是温馨美麗的港灣,家是心靈愉悦的空間。家庭成員應互相謙讓、互相體貼,互敬互愛,使家其樂融融、幸福美滿!不是有那麼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嗎,它唱出了父母的辛勞,也唱出了我們做兒女應盡的一份孝心。

請你們以“我愛我家”為題,講述家庭生活中表現濃濃親情的故事,抒發你對家庭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散步》課堂實錄 篇三

一、説教材分析

1、教材簡析

(本説課內容在學科知識體系中所處地位和作用)

莫懷戚的《散步》這篇課文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第五單元的學習要求是要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運用,並學習朗讀和圈點勾畫。所以,教學這篇《散步》,要在學生學習前面課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礎上,在老師的啟發指導下,學生的合作探究過程中,學生運用所學方法,繼續鞏固單元要求。

2、教學目標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新課程標準,確定教學目標 為:

1、知識和技巧目標: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和方法目標:揣摩詞句的含義,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3、思想感情和價值觀: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的確定是根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的目標及學生的實際;至於教學難點 ,則是就學生接受而言,學生經過預習,還存有疑問,理解還存在困難的地方。所以,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為:

a、教學重點:1、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2、揣摩精美詞句,品味語言的美

b、教學難點 :如何理解具有象徵意義的文章最後一句話。

二、説教法學法

1、教法

在教師有效的指導下,學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語言。

教師還可借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有利於擴大教學的容量,並且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有利於調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2、學法

先讓學生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然後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抓住關鍵語句精讀課文,深入思索,反覆咀嚼,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在學習時,我認為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説教學過程

(一)、如何導入

結合日常生活,引入學習。

出示問題:你們一家人經常一起散步嗎?散步過程中發生過什麼有趣的事情?

——請兩位同學講述經歷,與大家共享。

(新知識的學習往往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以學生現有的生活積累為學習的前提,引導學生培養自己積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給新的學習構築起合適的背景,奠定教材與生活,作者與讀者以及教師與學生情感上有效溝通的基礎,有利於新知的學習。)

(二)、出示目標

(據有關人士分析,有明確目標的學習與目標不明確的學習,效果相差9倍,設計這一步的原因是對教與學起統帥作用,使學生的學習有明確的方向性。)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初步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情感美。

2、輕聲地朗讀課文,熟悉課文的內容。

(“聽”和“讀”是學生接觸課文的開始,也是學生自主與文本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這一過程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到文本中去,理解文本、品味語言而不要流於形式。)

3、檢查閲讀效果:(屏幕顯示)

A、散步的人有哪些?

B、散步的季節呢?

C、散步的地點?

D、散步中發生了什麼事情?

E.結果如何?

(問題宜簡單,學習起步階段要儘量讓每個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梳理內容的目的是提醒學生初讀文章時應該關注的要點有哪些,也是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拉近距離,為下一步的學習活動提供一個共同的平台。)

(四)、研讀課文 探究主旨

1、你説説這一家子四口人中,誰的權力最大,誰有真正的決定權?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討論

(1)“我”聽母親的:

(2)母親聽孫兒的:

(3)妻子聽“我“的:

(4)兒子聽“我”的:

2、那麼究竟聽誰的呢?

——由“愛”決定,這個“愛”,對長輩來説,是“愛幼”;對子女來説,是“尊老”。

3、文章最後説“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是不是也太誇張了呢?為什麼把背母親、背兒子寫得那麼鄭重其事?

——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後一段,體會這段話的深刻含義。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探討一下説説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我”背的是母親,妻子背的是兒子。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如今,我們把母親和兒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揹負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產生了一種深沉、莊嚴的感覺,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類社會中承前啟後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這部分討論旨在讓學生自主探究,通過交流合作,最終挖掘出課文主旨、體會文章的人性美。對於學生的討論和回答,教師應鼓勵、肯定,積極引導,適時點拔。)

(五)、探究課文,品味語言

本文語言優美,值得我們好好的揣摩揣摩,下面我們採用鑑賞法來仔細品味一下。

1、同學們讀課文,採用圈點法劃出自己認為精美的句子,看這些句子好在哪裏?可能有的句子:

(1)寫景的句子

——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第四段)

——描寫母親所看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第七段)

(2)傳情的句子(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便去拿外套”(寫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態,母親的老邁、順從,兒子的誠懇、孝敬。“正因為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養。)

(3)對稱的句式(讓學生自己找出來,體會它們的對稱美,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有的濃,有的淡。

——我和母親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

(語文學習的要義之一就是學習語言,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要在體會文章人性美的基礎上探尋語言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六)、朗讀課文,加深體會

通過剛才的分析,我們知道本文是一篇流露着人性美、語言美的文章,這麼優美的文章,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朗讀一下?

(大屏幕顯示朗讀要求:朗讀時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調、語氣、語調、語速幾方面)

1、引導學生分析本文的朗讀基調:歡愉而深沉

2、“我”的語氣、語調應該怎樣把握?

提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我”是個中年男子。

(2)在這個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

(3)散步中,處處表現“我”“孝敬”母親,又疼愛妻子、兒子的感情。

(語氣:温和,親切中含着莊重;語調:平穩,聲音不宜過高或過低)

3、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朗讀是感受、理解文章的有效手段,也是檢測學生是否真正理解課文的手段之一。好文章應不厭多讀。)

(七)、拓展昇華,擁抱親情

1、通過剛才的朗讀,我們的思想又做了一次高尚而愉悦的旅行。那麼,我們每個同學你在十幾年的生活經歷中,一定也親身感受過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意,請回憶一下,然後與同學進行交流。注意要求(1)圍繞“親情”這一主題(2)談出自己的親身感受。

(教材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樑,是已知與未知的中介,學習過程中,認真研究教材是必要的,但是學習課文又不能侷限於教材。課內外結合,以外促內是學習語文的好方法。)

(八)、課堂小結: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都學到了什麼?在思想上感悟到什麼?

——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我們學習這篇文章,就是想讓同學們懂得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體貼,互敬互愛,這樣才能使你的家庭穩定、幸福! 同時也讓我們珍愛親情,珍愛生命! 最後我們一起唱首歌,來感受這人間最美好的感情——親情。教師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學生齊唱。

(音樂最能撞擊人們的心靈,設計此環節的目的通過感受自己從家中得到的温暖和愛,使學生對親情的理解得到昇華。)

(九)、課後作業 :

1、把圍繞“親情”的説話練習寫成200字左右的短文

2、在課外閲讀中,你讀過類似課文這樣感人的文章嗎?請向大家推薦一篇讓我們同學來共同感受一下。

(該節課的作業 設計,既要不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又要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又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自學能力。)

(十)、板書設計 :

板書設計 的原則是既要簡潔、形象、直觀,又要體現教學內容的要點,突出教學重難點,因此本節課的板書設計 為:

散    步

莫懷戚

尊老

母  親

整    個

我           愛          妻子

世     界

兒  子

愛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