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蘇軾水調歌頭翻譯賞析【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26W

蘇軾水調歌頭翻譯賞析【通用多篇】

蘇軾水調歌頭翻譯賞析 篇一

【原文】

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⑴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户濕青紅⑵。長記平山堂上⑶,欹枕江南煙雨⑷,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⑸,“山色有無中⑹”。

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峯⑺。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⑻。堪笑蘭台公子⑼,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⑽。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⑾。

【註釋】

⑴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台城遊”“凱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雙調,九十五字,平韻(宋代也有用仄聲韻和平仄混用的)。相傳隋煬帝開汴河自制《水調歌》,唐人演為大麴, “歌頭”就是大麴中的開頭部分。快哉亭:蘇轍《黃州快哉亭記》:“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餘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⑵濕青紅:謂漆色鮮潤。

⑶平山堂: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年)歐陽修在揚州所建。

⑷欹枕:謂卧着可以看望。

⑸醉翁:歐陽修別號。

⑹“山色”句:出自歐陽修《朝中措·平山欄檻倚晴空》。

⑺倒碧峯:碧峯倒影水中。

⑻一葉:指小舟。白頭翁:指老船伕。

⑼“堪笑”三句:蘭台公子,指戰國楚辭賦家宋玉,相傳曾作蘭台令。他有《風賦》雲:“楚襄王遊於蘭台之宮,宋玉、景差侍,有風颯然而至王乃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邪。’”宋玉因回答説“大王之雄風”與“庶人之雌風”截然不同。莊生:戰國時道家學者莊周。《莊子·齊物論》説,“人籟”是吹奏簫笛等竹器的聲音,“天籟”是發於自然的音響,即指風吹聲。蘇軾為亭命名“快哉”即取自《風賦》“快哉此風”句。但他認為風是自然之物,本身不應有雌、雄之別,大家都可享受。

⑽剛道:“硬説”的意思。

⑾一點”兩句:謂胸中有“浩然之氣”,就會感受“快哉此風”。《孟子·公孫丑上》雲:“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指的是一種主觀精神修養。

【白話譯文】

落日中捲起繡簾眺望,亭下江水與碧空相接,遠處的夕陽與亭台相映,空闊無際。為了我的來到,你特意在窗户上塗上了清油的朱漆,色彩猶新。這讓我想起當年在平山堂的時候,靠着枕蓆,欣賞江南的煙雨,遙望遠方天際孤鴻出沒的情景。今天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方體會到歐陽醉翁詞句中所描繪的,山色若隱若現的景緻。

廣闊的水面十分明淨,山峯翠綠的影子倒映其中。忽然江面波濤洶湧,一個漁翁駕着小舟在風浪中掀舞。見此不由得想起了宋玉的《風賦》,像宋玉這樣可笑的人,是不可能理解莊子的風是天籟之説的,硬説什麼風有雄雌。其實,一個人只要具備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處之泰然,享受到無窮快意的千里雄風。

【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宋神宗元豐六年(1082年)六月作者貶官在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朱孝臧校注《東坡樂府》:王案:“癸亥六月,張夢得營新居於江上,築亭,公榜曰快哉亭,作《水調歌頭》。”

快哉亭,在黃州的江邊,張懷民修建。懷民名夢得,又字偓佺,當時也貶官在黃州,與蘇軾的心境相同,二人交往密切。作者不僅欣賞江邊的優美風景,而更加欽佩張的氣度。所以他為張所建的亭起名為“快哉亭”。其弟蘇轍還為此亭寫了《黃州快哉亭記》。蘇轍的這篇散文和蘇軾的這首詞,可以當作互補互注的姐妹篇來讀。

平山堂是作者的恩師歐陽修所建,其景色“壯麗為淮南第一”(葉夢得《避暑錄話》)。在當時的情況下,平山堂的文化內藴的豐富和文化層次的高雅,是文化人羣體中所共同認可的。

【賞析】

這首詞又名《快哉亭作》,是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全詞通過描繪快哉亭周圍壯闊的山光水色,抒發了作者曠達豪邁的處世精神。

此詞描寫的對象,主要是“快哉亭”周圍的廣闊景象。開頭四句,先用實筆,描繪亭下江水與碧空相接、遠處夕陽與亭台相映的優美圖景,展現出一片空闊無際的境界,充滿了蒼茫闊遠的情致。“知君為我新作”兩句,交待新亭的創建,點明亭主和自己的密切關係,反客為主、詼諧風趣地把張偓佺所建的快哉亭説成特意為自己而造,又寫亭台窗户塗抹上青紅兩色油漆,色彩猶新。“濕”字形容油漆未乾,頗為傳神。

“長記平山堂上”五句,是記憶中情景,又是對眼前景象的一種以虛托實的想象式側面描寫。作者用“長記”二字,喚起他曾在揚州平山堂所領略的“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那種若隱若現、若有若無、高遠空濛的江南山色的美好回憶。他又以此比擬他在“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緻,將“快哉亭”與“平山堂”融為一體,構成一種優美獨特的意境。這種以憶景寫景的筆法,不但平添了曲折藴藉的情致,而且加強了詞境的空靈飛動。以上五句新穎別緻,引人入勝,通過作者昔日的淋漓興致,傳達出當日快哉亭前覽勝的欣喜之情。

上片是用虛實結合的筆法,描寫快哉亭下及其遠處的勝景。下片換頭以下五句,又用高超的藝術手法展現亭前廣闊江面倏忽變化、濤瀾洶湧、風雲開闔、動心駭目的壯觀場面。詞人並由此生髮開來,抒發其江湖豪興和人生追求。“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峯”三句,寫眼前廣闊明淨的江面,清澈見底,碧綠的山峯,倒映江水中,形成了一幅優美動人的平靜的山水畫卷,這是對水色山光的靜態描寫。“忽然”兩句,寫一陣巨風,江面倏忽變化,濤瀾洶湧,風雲開闔,一個漁翁駕着一葉小舟,在狂風巨浪中掀舞。至此,作者的描寫奇峯突起,由靜境忽變動境,從而自自然然地過渡到全詞着意表現的着重點——一位奮力搏擊風濤的白髮老翁。這位白頭翁的形象,其實是東坡自身人格風貌的一種象徵。以下幾句,作者由**浪尖上弄舟的老人,自然引出他對戰國時楚國蘭台令宋玉所作《風賦》的議論。作者看來,宋玉將風分為“大王之雄風”和“庶人之雌風”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説教,白頭翁搏擊風浪的壯偉風神即是明證。其實,莊子所言天籟本身絕無貴賤之分,關鍵於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下。他以“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這一豪氣干雲的驚世駭俗之語昭告世人:一個人只要具備了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超凡脱俗,剛直不阿,坦然自適,任何境遇中,都能處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無窮快意的千里雄風。蘇軾這種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氣的坦蕩的人生態度,顯然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這首詞在藝術構思和結構上,具有波瀾起伏、跌宕多姿、大開大合、大起大落的特點。下片的描寫和議論,豪縱酣暢,氣勢磅礴,詞中出沒風濤的白頭翁形象,猶如百川匯海,含蓄地點明全篇主旨,有強烈的震撼力。全詞熔寫景、抒情、議論於一爐,既描寫了浩闊雄壯、水天一色的自然風光,又其中灌注了一種坦蕩曠達的浩然之氣,展現出詞人身處逆境卻泰然處之、大氣凜然的精神風貌,充分體現了蘇詞雄奇奔放的特色。

名家點評

劉熙載《藝概·詩概》:其精微超曠,真足以開拓心胸,推倒豪傑。

鄭文焯評《東坡樂府》:此等句法,使作者稍稍矜才使氣,便流入粗豪一派。妙能寫景中人,用生出無情思。

【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公元1080年(元豐三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諡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於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豔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有《東坡七集》、《東坡詞》、《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蘇軾水調歌頭翻譯賞析 篇二

水調歌頭

作者: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賞析

這首詞是蘇軾創作進入全盛時期代表作,全詞酣暢淋漓,一氣呵成,讀起來朗朗上口,是詠月詩詞中不可多得的名篇。

熙寧九年(1076),蘇軾知密州已有兩年。時蘇轍在齊州(今濟南)幕府掌書記,兄弟六七年未見。中秋之夜,蘇軾攜客人登超然台飲酒賞月(見《和魯人孔周翰題詩二首》小引,《蘇軾詩集》卷十四),通宵歡飲,豪興大發。望月思親,賦詞放歌,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這位“坡仙”曠逸的情性和深邃博達的人生思考。

詞前片寫“歡飲達旦,大醉”的情狀,後片寫佳節思親惆悵,全詞充盈着奇特想象和俊逸浪漫氣息。牽人神魂,沁人心脾。詞的意境顯然受李白詩的影響,但又有所新發。“明月幾時有”兩句從李白《把酒問月》“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化出,同時又暗用此詩“皎如飛鏡臨丹厥,絕煙滅盡清輝發”詩意。明月清輝逼人,美酒香醇醉人,東坡不禁奇想聯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正是《詩經》“今夕何夕,見此良人”之意,讚美、欣賞之情溢於言表,而詞人倜儻瀟灑之丰神亦盡在這一問之中。進而詞人以謫仙自居,意欲“乘風歸去”,詞境較李白《把酒問月》更為空靈藴藉。“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反接上文,欲去又止,詞情一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融化李白《月下獨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詩句,借用李白詩中灑脱不羈形象和清朗空明意境,舍卻原詩孤獨迷惘的情緒,表達了蘇軾飄飄欲仙卻又腳踏人間泥土、熱愛人生的精神面貌。瓊樓玉宇,乘風奔月,月宮高寒,無一不是人們熟知的神話傳説,被詞人信手拈來表現其中秋月夜的“歡”情“醉”意,舒捲自如,既寫盡了“歡”,也寫活了“醉”。

下片寫思親,仍扣“月”而行,情緒略轉低徊。“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月光流轉,斯人不眠。蘇軾與蘇轍手足情篤。蘇軾杭州通判任滿時,“請郡東方,實欲昆弟之相近”(《密州謝表》《東坡集》卷二十五)。但來到密州,兄弟相隔仍遙,晤面艱難。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宵明月朗朗,思親之情襲來,不能自已。“無眠”者,與客長飲之蘇子也,然亦指今宵因月色而思親普天下“無眠”之人。由己及人,月光下會有多少羈旅遊子輾轉反側、憂思無眠呵!月圓而人未圓,不由蘇子不怨:“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月亮對人間不該有什麼怨恨吧?可是,何以總是在人們離別時刻而常圓呢?倒像故意令人難堪似的。此一問,婉轉真摯,體驗獨到,足見懷人之深之切。“人有悲歡離合”三句又反,詞情再作跌宕。詞人運思入理,以他特有的曠達灑脱自我排解。既然天地間萬事萬物都不能十全十美,最後順理成章,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美好祝願結束全詞。只要“人長久”,雖然相隔千里,總還能心心相印,共賞圓月;只要“人長久”,今雖不聚,總會有團圓之日。至此情緒一寬,圓月的光輝似乎也更為清朗可愛了。

蘇軾水調歌頭翻譯賞析 篇三

【原文】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

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懷念(弟弟)子由。

明月從何時才有?端起酒杯來詢問青天。

不知道天上宮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宮的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賞着月下清影,歸返月宮怎比得上在人間。

月兒轉過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沒有睡意的人(指詩人自己)

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為何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

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

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

但願親人能平安健康,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賞析】

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襯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説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説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詞前小序説:“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寧九年)。當時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邊賞月一邊飲酒,直到天亮,於是做了這首《水調歌頭》。蘇軾一生,以崇高儒學、講究實務為主。但他也“齠齔好道”,中年以後,又曾表示過“歸依佛僧”,是經常處在儒釋道貌岸然糾葛當中的。每當挫折失意之際,則老莊思想上升,藉以幫助自己解釋窮通進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寧四年),他以開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為了權且避開汴京政爭的漩渦。熙寧七年調知密州,雖説出於自願,實質上仍是處於外放冷遇的地位。儘管當時“面貌加豐”,頗有一些曠達表現,也難以遮掩深藏內心的鬱憤。這首中秋詞,正是此種宦途險惡體驗的昇華與總結。“大醉”遣懷是主,“兼懷子由”是輔。對於一貫秉持“尊主澤民”節操的作者來説,手足分離和私情,比起廷憂邊患的國勢來説,畢竟屬於次要的倫理負荷。此點在題序中並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啟發人們的藝術聯想。一鈎新月,可聯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輪滿月,可聯想到美好的團圓生活;月亮的皎潔,讓人聯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類多少美好的憧憬與理想!蘇軾是一位性格豪放、氣質浪漫的詩人,當他抬頭遙望中秋明月時,其思想情感猶如長上了翅膀,天上人間自由翱翔。反映到詞裏,遂形成了一種豪放灑脱的風格。

上片望月,既懷逸興壯思,高接混茫,而又腳踏實地,自具雅量高致。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問題:明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把酒問天這一細節與屈原的《天問》和李白的《把酒問月》有相似之處。其問之痴迷、想之逸塵,確實是有一種類似的精、氣、神貫注在裏面。從創作動因上來説,屈原《天問》洋洋170餘問的磅礴詩情,是在他被放逐後彷徨山澤、經歷陵陸,在楚先王廟及公卿祠堂仰見“圖畫天地山川神靈”及“古賢聖怪物行事”後“呵而問之”的(王逸《楚辭章句·天問序》)。是情景觸碰激盪的產物。李白的《把酒問月》詩自注是:“故人賈淳令予問之。”當也是即興遣懷之作。蘇軾此詞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歡飲達旦後的狂想之曲,亦屬“佇興之作”(王國維《人間詞話》)。它們都有起得突兀、問得離奇的特點。從創作心理上來説,屈原在步入先王廟堂之前就已經是“嗟號昊旻,仰天歎息”(王逸《楚辭章句·天問序》),處於情感迷狂的精神狀態,故呵問青天,“似痴非痴,憤極悲極”(胡浚源《楚辭新注求確》)。李白是“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裏”(《把酒問月》),那種因失意悵惘的鬱勃意緒,也是鼻息可聞的。蘇軾此詞作於丙辰年,時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自請外任密州。既有對朝廷政局的強烈關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複雜心情,故時逢中秋,一飲而醉,意興在闌珊中饒有律動。三人的創作心理實是脈絡暗通的。

蘇軾把青天當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氣魄。李白的《把酒問月》詩説:“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不過李白這裏的語氣比較舒緩,蘇軾因為是想飛往月宮,所以語氣更關注、更迫切。“明月幾時有?”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想是在驚歎造化的巧妙。讀者從中可以感到詩人對明月的讚美與嚮往。

接下來兩句:“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把對於明月的讚美與嚮往之情更推進了一層。從明月誕生的時候起到現在已經過去許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宮裏今晚是一個什麼日子。詩人想象那一定是一個好日子,所以月才這樣圓、這樣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説:“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唐人稱李白為“謫仙”,黃庭堅則稱蘇軾與李白為“兩謫仙”,蘇軾自己也設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風歸去”之想。他想乘風飛向月宮,又怕那裏的瓊樓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兒的寒冷。“瓊樓玉宇”,語出《大業拾遺記》:“瞿乾祐於江岸玩月,或謂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隨我觀之。’俄見月規半天,瓊樓玉宇爛然。”“不勝寒”,暗用《明皇雜錄》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葉靜能邀明皇遊月宮。臨行,葉叫他穿皮衣。到月宮,果然冷得難以支持。這幾句明寫月宮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潔,把那種既嚮往天上又留戀人間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寫了出來。這裏還有兩個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風歸去”的“歸去”。飛天入月,為什麼説是歸去呢?也許是因為蘇軾對明月十分嚮往,早已把那裏當成自己的歸宿了。從蘇軾的思想看來,他受道家的影響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又喜歡道教的養生之術,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賦》描寫月下泛舟時那種飄飄欲仙的感覺説:“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這首詞互相印證。詞人之所以有這種脱離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來自他對宇宙奧祕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來自對現實人間的不滿。人世間有如此多的不稱心、不滿意之事,迫使詞人幻想擺脱這煩惱人世,到瓊樓玉宇中去過逍遙自在的神仙生活。蘇軾後來貶官到黃州,時時有類似的奇想,所謂“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然而,在詞中這僅僅是一種打算,未及展開,便被另一種相反的思想打斷:“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兩句急轉直下,天上的“瓊樓玉宇”雖然富麗堂皇,美好非凡,但那裏高寒難耐,不可久居。詞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來堅定自己留在人間的決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詞人對人間生活的熱愛。同時,這裏依然在寫中秋月景,讀者可以體會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氣逼人。這一轉折,寫出詞人既留戀人間又嚮往天上的矛盾心理。這種矛盾能夠更深刻地説明詞人留戀人世、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顯示了詞人開闊的心胸與超遠的志向,因此為歌詞帶來一種曠達的作風。

但蘇軾畢竟更熱愛人間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與自己的清影為伴,一起舞蹈嬉戲的意思。李白《月下獨酌》説:“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蘇軾的“起舞弄清影”就是從這裏脱胎出來的。“高處不勝寒”並非作者不願歸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才是根本之所在。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碼還可以與自己清影為伴。這首詞從幻想上天寫起,寫到這裏又回到熱愛人間的感情上來。從“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轉折開闔中,展示了蘇軾情感的波瀾起伏。他終於從幻覺回到現實,在出世與入世的矛盾糾葛中,入世思想最終佔了上風。“何似在人間”是毫無疑問的肯定,雄健的筆力顯示了情感的強烈。

“明月幾時有?”這在九百年前蘇軾的時代,是一個無法回答的謎,而在今天科學家已經可以推算出來了。乘風入月,這在蘇軾不過是一種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為現實。可是,今天讀蘇軾的詞,讀者仍然不能不讚歎他那豐富的想象力。

下片懷人,即兼懷子由,由中秋的圓月聯想到人間的離別,同時感念人生的離合無常。“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轉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動,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轉過硃紅的樓閣,低低地穿過雕花的門窗,照到了房中遲遲未能入睡之人。這裏既指自己懷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節因不能與親人團圓以至難以入眠的一切離人。“無眠”是泛指那些因為不能和親人團圓而感到憂傷,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圓而人不能圓,這是多麼遺憾的事啊!於是詩人便無理地埋怨明月説:“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明月您總不該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老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候才圓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離人的愁苦了。這是埋怨明月故意與人為難,給人增添憂愁,無理的語氣進一步襯托出詞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卻又含蓄地表示了對於不幸的離人們的同情。

接着,詩人把筆鋒一轉,説出了一番寬慰的話來為明月開開脱:“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固然有悲歡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她有被烏雲遮住的時候,有虧損殘缺的時候,她也有她的遺憾,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感到憂傷呢?詞人畢竟是曠達的,他隨即想到月亮也是無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憂傷呢?這三句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從語氣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問;從結構上,又是推開一層,從人、月對立過渡到人、月融合。為月亮開脱,實質上還是為了強調對人事的達觀,同時寄託對未來的希望。因為,月有圓時,人也有相聚之時。很有哲理意味。

詞的最後説:“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嬋娟”是美好的樣子,這裏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嬋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謝莊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間的離別是難免的,那麼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可以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繫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起。“但願人長久”,是要突破時間的侷限;“千里共嬋娟”,是要打通空間的阻隔。讓對於明月的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説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見面,卻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嬋娟”也可以説是一種神交了!這兩句並非一般的自我安慰和共勉,而是表現了作者處理時間、空間以及人生這樣一些重大問題所持的態度,充分顯示出詞人精神境界的豐富博大。王勃有兩句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味深長,傳為佳句,與“千里共嬋娟”有異曲同工之妙。另外,張九齡的《望月懷遠》説:“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許渾的《秋霽寄遠》説:“唯應待明月,千里與君同。”都可以互相參看。蘇軾就是把前人的詩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鑄成一種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詞前小序所説,這首詞表達了對弟弟蘇轍(字子由)的懷念之情,但並不限於此。可以説這首詞是蘇軾在中秋之夜,對一切經受着離別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願。

從藝術成就上看,此篇屬於蘇詞代表作之一。它構思奇拔,畦徑獨闢,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在格調上則是“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脱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胡寅《酒邊詞序》),是歷來公認的中秋詞中的絕唱。從表現方面來説,詞的前半縱寫,後半橫敍。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峯迴路轉。前半是對歷代神話的推陳出新,也是對魏晉六朝仙詩的遞嬗發展。後半純用白描,人月雙及。它名為演繹物理,實則闡釋人事。筆致錯綜迴環,搖曳多姿。從佈局方面來説,上片凌空而起,入處似虛;下片波瀾層疊,返虛轉實。最後虛實交錯,紆徐作結。全詞設景清麗雄闊,以詠月為中心表達了遊仙“歸去”與直舞“人間”、離欲與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曠達自適,人生長久的樂觀枋度和美好願望,極富哲理與人情。立意高遠,構思新穎,意境清新如畫。最後以曠達情懷收束,是詞人情懷的自然流露。情韻兼勝,境界壯美,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此詞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體現出蘇詞清雄曠達的風格。

作者既標舉了“ 絕塵寰的宇宙意識”,又摒棄那種“在神奇的永恆面前的錯愕”情態(聞一多評《春江花月夜》語)。他並不完全超然地對待自然界的變化發展,而是努力從自然規律中尋求“隨緣自娛”的生活意義。所以,儘管這首詞基本上是一種情懷寥落的秋的吟詠,讀來卻並不缺乏“觸處生春”、引人向上的韻致。

對於這首《水調歌頭》歷來都是推崇備至。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説:“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認為是寫中秋的詞裏最好的一首,這是一點也不過分的。這首詞彷彿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着人生的意義。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尋味。因此九百年來傳誦不衰。吳潛《霜天曉角》:“且唱東坡《水調》,清露下,滿襟雪。”《水滸傳》第三十回寫八月十五“可唱個中秋對月對景的曲兒”,唱的就是這 “一支東坡學士中秋《水調歌》。”可見宋元時傳唱之盛。全詞意境豪放而闊大,情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嚮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瀟灑的風格和行雲流水一般的語言,至今還能給人們以健康的美學享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其一蘇軾閲讀答案 篇四

篇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其一蘇軾閲讀答案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1、句詩分別寫了四個場景,請依次寫出這四個場景。2.詩人筆下的這場雨的特點是什麼 答案

1、黑雲翻滾、大雨傾盆、風吹雲散、水天相接。2.匆來匆去。

篇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其一蘇軾閲讀答案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其一)譯文快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其一)譯文快 語文賤貨憧羽sxe92014-10-22 烏雲翻滾像潑灑的墨汁尚未遮住山,一顆顆雨點就像跳動的珍珠一樣,雜亂地落入船中。從地面上忽然颳起一陣大風,把烏雲吹散。望湖樓下,水面平靜得像青天一樣,水像藍天一樣開闊明淨。篇三: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其一蘇軾閲讀答案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賞析 1072年(熙寧五年),在杭州任通判。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遊覽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樓上喝酒,寫下五首絕句。這是其中的第一首。

這首寫的是坐船時所見。

詩人將一場變幻的風雨寫得十分生動。他那時是坐在船上。船正好劃到望湖樓下。忽見遠處天上湧起來一片黑雲,就像潑翻了一盆墨汁,半邊天空霎時昏暗。這片黑雲不偏不倚,直向湖上奔來,一眨眼間,便潑下一場傾盆大雨。只見湖面上濺起無數水花,那雨點足有黃豆大小,紛紛打到船上來,就像天老爺把千萬顆珍珠一齊撒下,船篷船板,全是一片乒乒乓乓的聲響。船上有人嚇慌了,嚷着要靠岸。可是詩人朝遠處一看,卻知道這不過是一場過眼雲雨,轉眼就收場了。遠處的羣山依然映着陽光,全無半點雨意。開頭兩句寫的就是這場景象。

這片黑雲,順着風勢吹來,也順着風勢移去。還不到半盞茶工夫,雨過天晴,依舊是一片平靜。水映着天,天照着水,碧波如鏡,又是一派温柔明媚的風光。

詩人把一場忽然而來又忽然而去的驟雨,抓住它幾個要點,寫得如此鮮明,富於情趣,頗見功夫。用“翻墨”寫出雲的來勢,用“跳珠”描繪雨的特點,説明是驟雨而不是久雨。“未遮山”是驟雨才有的景象。“卷地風”説明雨過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實描寫,卻分插在第一、第三句中,彼此呼應,烘托得好。最後用“水如天”寫一場驟雨的結束,又有悠然不盡的情致。句中又用“白雨”和“黑雲”映襯,用“水如天”和“卷地風”對照,用“亂入船“與“未遮山”比較,都顯出作者構思時的用心。這二十八個字,隨筆揮灑,信手拈來,顯示出作者功力的深厚,只是在表面上不着痕跡罷了。

篇四: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其一蘇軾閲讀答案 閲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蘇軾),完成1—2題。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1.簡述詩人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描寫乍雨還晴、風雲變幻的-八年級語文-魔方格1.簡述詩人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描寫乍雨還晴、風雲變幻的西湖景象的,結合詩句具體説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請説説“白雨跳珠亂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時間順序:觀察從黑雲翻墨到急雨驟降再到雨霽雲收,因此可答時間順序;空間順序:視線從天空、遠山至雨珠、船頭再到登樓望湖,因此可答空間順序。2.示例:這句意思是説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腳敲打着湖面,水花飛濺,宛如無數顆晶瑩的珍珠,亂紛紛跳進遊人的船艙。“跳珠”這個形象而富有動感的比喻,既寫出雨來紛急的樣子,又烘托了詩人舟中賞雨的喜悦心情。(意思對即可,答案不唯一)馬上分享給同學 據魔方格專家權威分析,試題“閲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蘇軾),完成1—2題。黑雲翻墨未遮山。.”主要考查你對古詩詞鑑賞等考點的理解。關於這些考點的“檔案”如下: 現在沒空?點擊收藏,以後再看。因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點,詳細請訪問。考點名稱:古詩詞鑑賞古典詩詞: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當代學生更要學習、汲取古代智慧,加強自身修養,達到“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內涵,擔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重任。古詩詞鑑賞也成為一門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間接培養一個人的思想底藴,因此在語文科目中佔有的比重比較大,當然學習古詩詞鑑賞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時代背景與表達感情,循序漸進地學好古詩詞鑑賞。古詩分類:絕句: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律詩: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律詩:首聯(1,2)、頷聯(3,4)、頸聯(5,6)、尾聯(7,8)

方法指導

1、從作者入手,聯繫已知作者的生活經歷,風格知識理解內容;

2、藉助於詩詞的標題、註釋、寫作背景,理解詩人寫作意圖;

3、從語言入手,抓住詩詞中關鍵詞句(動、形容詞、議論和抒情的詞句)

4、詞表現手法的賞析(情景交融、託物言志、化靜為動 靜結合 對比映襯、虛實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詩詞題材和作者的風格特點:田園: 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熱愛之情,歸隱田園的渴望。(陶淵明、王維、孟浩然)邊塞:反映邊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鄉親人,渴望國家安寧和報效祖國、為國建功立業的愛國情懷。(王昌齡、高適、岑參、范仲淹)憂國:(民):表達強烈的愛國之情;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統治者的擔憂、不滿。(陸游、杜甫(沉鬱頓挫)、辛棄疾、文天祥、)詠史:感慨歷史,希望統治者以史為鑑,吸取教訓。(劉禹錫、杜牧、李商隱、張養浩、)送別:訴説友情,表達依依不捨的思念之情和對友人的勸慰、祝願。(李白、王勃、)思鄉:抒發自己在他鄉的孤獨、寂寞、淒涼,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馬致遠、崔顥、蘇軾、)詠(物)志:借歌詠自然事物來表達志向、心願,抒發憤慨、不滿。(曹操、李白、韓愈、)寫景: 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讚美和熱愛之情。敍事: 通過所見聞的事情來抒發自己的喜悦(同情、憤慨、痛恨、悲傷之情)。(白居易《觀刈麥》、杜甫《石壕吏》)愛情: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抒發一種相思、離別之苦。(温庭筠、李商隱、李清照)懷古:對古人、物、事發出感慨,抒發自己的懷才不遇(壯志難酬),不滿,或對。。寄予。。的願望。

古詩歌題材分類:題材不同,表達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現手法、抒情方式上,也會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鑑賞古詩詞,就必須對題材分類有清楚的瞭解,並能對具體的詩詞作出準確地判斷。常見的題材如下:

1、愛情詩:這是以愛情(包括悼亡)為題材的詩,也稱“情歌”、“閨怨詩”。愛情詩自《詩經》起,源遠流長,主要描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或抒發離別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牽牛星》、《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李商隱)、《鵲橋仙》(“纖雲弄巧”秦觀)等等。

2、諷刺詩:這是以嘲諷或勸喻手法,揭露社會黑暗、世態炎涼,表達人民或正人直士呼聲的詩歌,亦稱“諷喻詩”,有時也稱“政治諷刺詩”。諷刺詩同樣源遠流長,自《詩經》起直到現代從未消失。如《碩鼠》、《伐檀》、《蜂》(唐·羅隱)、《題臨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譏貪小利者”元代無名氏)等等。

3、哲理詩:這是一種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述、議論,來寄寓或闡發某種哲理的詩歌。有的點明主題,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蘇軾的《題西林壁》、《琴詩》,朱熹的《觀書有感》等。此外,有些詩雖不是哲理詩,但其中有的詩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等),也應注意。

4、送別詩:這也是最早出現、最為常見的題材之一,主要抒寫離情別恨,或用以激勵勸勉,或用以表達深情厚誼,或用以抒發別離之愁。因為送別常與登山臨水相聯繫,故又稱“山水送別詩”。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別董大二首》(高適)等。

5、記行詩:又稱記遊詩、行旅詩。或描述個人遊歷見聞感受,或表現思親懷鄉之情,敍事與抒情相結合。這類詩離不開山水景物描寫,所以又稱“山水記行詩”。這與純粹的山水詩略有區別,是“以記抒情”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懷》、馬致遠的《秋思》,便不可視作山水詩。

6、邊塞詩:這是以描寫邊塞風光,反映邊疆將士生活為基本內容的詩歌。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李頎等。高適的《燕歌行》、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王之渙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等,均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詠史詩:這是以吟詠或評論歷史故事、歷史人物為題材,藉此抒發情懷、諷刺時事的詩歌,一般是先敍事後議論;也有一些只敍述對比而不加議論,讓讀者思考的。詠史為題的詩以班固的《詠史》、西晉左思的《詠史八首》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後不斷髮展,出現了更多的詠史詩,如章碣的《焚書坑》、李商隱的《賈生》、杜牧的《題烏江亭》(王安石與之曾唱反調)、温庭筠的《經五文原》等,均為名篇。

8、詠物詩:這是借吟詠自然或社會事物,來表達思想感情的詩歌,託物言志,象徵比擬是其常用手法。這類詩先秦兩漢已出現,唐以後佳作漸多。如王維的《相思》(“紅豆生南國”)、李白的《白鷺》、杜甫的《歸雁》、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于謙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9、詠懷詩:這是以吟詠個人抱負,反映或諷刺社會為題材的詩歌,比興、象徵、聯想等是其主要手法。詠懷詩也源自《詩經》,是古詩中最重要的詩歌之一。如屈原的《離騷》、《涉江》、李白的《行路難》、《將進酒》、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蘇軾的《定**·沙湖道中遇》,陸游的《書憤》等等,都是令人感動的詠懷名作。

10、懷古詩:由憑弔古蹟而產生聯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發情懷抱負,這類詩就是懷古詩。懷古詩可歸入詠懷詩大類之中,但獨有特色;懷古詩與詠史詩略有不同,懷古詩是身臨舊地古蹟而抒情言志,而詠史則不必親到歷史遺址,在書房中就可以寫作。懷古詩如杜甫的《蜀相》、劉禹錫的《烏衣巷》、《石頭城》、李白的《登金陵鳳凰台》、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等等,都遺響千古。

古詩歌鑑賞常見考點及技巧:古詩詞的鑑賞中古詩詞表達的思想感情是考察重點。古詩詞的考察包括詩眼、煉字以及意象等。“詩眼”一詞最早見於北宋。蘇軾詩云:“天工忽向背,詩眼巧增損。”詩眼是詩歌中最能開拓意旨和表現力最強的關鍵詞句。詩眼是理解詩歌的一把鑰匙,抓住了詩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幫助解題。古人作詩,常常出現“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的意境。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簡單地説,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託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古詩詞鑑賞技巧:

1、鑑賞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

2、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 鑑賞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在命題上可以是綜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問題,也可能和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結合起來考查。因此,我們要全面提高鑑賞能力,不能有偏廢。

一、鑑賞詩歌的形象鑑賞詩歌的形象就是通過分析詩歌意象的個性特徵,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詩歌的社會意義。

1、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色彩傳遞着詩人不同的情感體驗。暖色—熱烈活潑、積極向上、意氣風發; 冷色—冷漠低沉、消極頹唐、孤寂淒涼。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詩中“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色彩,織成一幅絢麗的圖景,傳達出無比歡欣的心情。

2、通過動靜結合,相互映襯的手法開拓詩境,傳達情感。如:“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詩中“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態的景物,既使詩顯得富有生機,又突出顯示了“春澗” 的幽靜。

3、詩歌的形象有時與民族歷史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心理特點等各方面發生聯繫,被賦予某種特殊意義。我們在鑑賞時要優先考慮這些具有象徵意義的特殊意象。特殊意象:“望月懷遠”、“傷春悲秋”、“見流水則思年華易逝,梧桐細雨則悽楚悲涼”。鴻雁——思鄉,信使;杜鵑——薄命佳人,憂國志士,哀惋,至誠;鷓鴣——思鄉,悽情;東籬——山塵脱俗之境;菊花——高潔品質;楊柳——依依離別;歲寒三友(鬆、竹、梅)——傲骨;桃花——美人;鳥——自由。分析詩歌形象應注意景和情、物與 情;景和人,物與人之間的關係。a.借景抒情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b.託物言志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c.感物傷懷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杜甫《孤雁》)d.情景交融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絕句》)

二、鑑賞詩歌的語言

1、熟記常用術語,如:準確、生動、形象、傳神、凝練、精闢、簡潔、明快、清新、雋永、新奇、優美、絢麗、工麗、含蓄、質樸、自然、奔放等。

2、注意“詩眼”(“煉字”)如:“紅杏枝頭春意鬧”;“春風又綠江南岸”;“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明顯用了擬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用字新鮮,突出了詩人內心的痛苦。

3、注意 “煉句”。由於詩歌篇幅、韻腳的約束或修辭的需要,詩人往往會對詩句進行特殊的處理,所以我們必須掌握一些古詩詞的語法知識,才能讀懂詩歌,進而鑑賞詩歌。a.詞類活用:如:李商隱《無題》:“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山光悦鳥性,潭影空人心”悦,使„„歡快;空,使„„空明。b.互文見義:如: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 ——煙月籠罩着寒水,煙月籠罩着沙。杜甫《客至》“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花徑不曾緣客掃而今始為君掃,蓬門不曾緣客開而今始為君開。c.倒裝如:王維《山居秋暝》“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杜甫《秋興八首》“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杜甫在這裏主要寫京城長安的風物之美,強調那裏的稻米和梧桐的非同尋常。d.省略:“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三、鑑賞詩歌的表達技巧

1、表現手法:託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於事、聯想、想象、渲染、對比、襯托、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正側面結合、直抒胸臆、卒章顯志、借古諷今、欲揚先抑、欲抑先揚等;寓理於事:詩歌分抒情詩和敍事詩兩大種,其中還有一種説理詩,雖數量不多,但影響頗大。這些詩都是通過具體事物來説理。幾大詩人如杜甫、陸游、蘇軾的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蘇軾)——説明陷在裏面不能跳出來,往往被各種現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2、修辭手法:詩文中運用修辭手法,其作用大體和其它文體中的修辭作用一樣。要發現修辭,直接説明作用。比喻、比擬、借代、對偶、誇張、象徵、對比、襯托、雙關、設問、反問、反語、通感、互文、用典、化用、疊詞等;比喻——更形象生動(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擬人——把事物人格化(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反問——強調(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誇張——強調和突出(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對偶——增強詩詞的音樂美,表意凝鍊,抒情酣暢,增強詩歌外在形式美(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巧用典故:前人詩句——精煉含蓄;擴展內容;富有文采。王實甫《長亭送別》中的“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明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修辭中有一點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襯。專用術語“以靜襯動”,“以響襯靜”。如:“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正襯(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以美襯美。)對比——(李白《越中覽古》前三句與最後一句)通感——感覺器官的溝通。(李白“瑤台雪花數千點,片片吹落春風香。”此時的雪花彷彿是春風中盛開的梨花,香飄萬里。視覺與嗅覺溝通,詩人的情意飽含其中。)

3、表達方式:敍述、描寫、抒情、議論。

四、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評價是鑑賞的最後一步:由對詩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就是分析評價作品主題的社會意義、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觀點態度。分析評價要實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貶低也不拔高。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從字面上看,此詩似在指責酒家賣唱女的無知和無心。但商女所唱得由聽者來點,可見這不過是曲筆。真正“不知亡國恨”的該是座中的豪紳、貴族、上層官僚。他們才是作者實際抨擊的對象。)古詩詞鑑賞其他必備的知識和能力:

1、詩詞流派——山水詩、田園詩、邊塞詩、詠物詩;詞有豪放派、婉約派。

2、詩歌的個人風格大而言之有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種。各詩家在自己的創作實踐中又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形成各自的藝術風格。陶淵明—樸素自然、李白—豪邁飄逸、杜甫—沉鬱頓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杜牧—清健俊爽、王維—詩畫一體、王昌齡—雄健高昂、李商隱—朦朧隱晦、蘇軾—曠達豪放、柳永—柔美婉麗、陸游—悲壯愛國。

3、鑑賞詩歌應懂得“知人論世”。“知人論世”最早由孟子提出,他認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對作者和作者所處的時代有所瞭解。

4、鑑賞詩歌應善於聯想、想象表面上,讀者閲讀詩歌時似乎跟着詩的形象走,處於被動地位。事實上,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積累、審美習慣和美學理想等,通過聯想和想象進入詩的意境,給詩的形象和詩人意到而筆未到的藝術空白加以補充和豐富。如:“紅杏枝頭春意鬧”——不僅使讀者看到杏花盛開的情狀,而且還可想象出花叢中鳥兒的嬉鬧,鳥語花香,有聲有色,把春的意境寫活了。以上內容為魔方格學習社區()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閲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蘇軾),完成1—2題。

寫蘇軾的文章:尋找蘇軾的靈魂 篇五

暗想,在疏星度河之夜,人未寢,水殿風來,暗香已滿,試問人,夜如何?目光穿透熒熒的窗紙,看檻外月波淡淡,玉繩低轉,屈指算西風,又歎流年偷換。

透過千年的紅塵,眺望蘇軾遠去的背影,尋找已經走遠的靈魂……

竹杖芒鞋於一身,吟笑徐行且一路,他渴望的是披一襲蓑衣,讓心靈沐浴着自由的春光,任憑那湖海煙雨、任憑那山高水闊都泰然度此平生,蘇軾的靈魂輪廓是瀟灑的,在瀟灑中卻絲毫不少俠氣如虹,在他看來,倒行歸隱山水中才是最為逍遙的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淘沒淘得千古的英雄人物,我無從得知,可我卻知道,這句詞過盡千古風流人物之口。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蘇東坡的感歎是無盡的愁,烏台詩案的痛在他心中留下太深的疤痕,彼時的他多麼希冀自己的人生只是南柯一夢,可過往的馬蹄聲告訴他,這是事實,悲痛之餘,把樽中的美酒灑向江中,祭拜那亙古長空的明月。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吟誦舌尖這句已嚼爛的詞,突然感到一種不可言表的情愁。對自由的思念跨越了時間空間的界限,化作優美的文字,在高樓徘徊了千年不絕……

蘇軾的靈魂是無跡可尋的,因為他的靈魂是氣體……

只能在這裏祝願蘇軾有一個好的今生來世……

中秋節古詩詞 篇六

一剪梅·中秋元月

辛棄疾〔宋代〕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樓上一尊同,雲濕紗窗,雨濕紗窗。(月也杯中一作:月在杯中)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滿堂唯有燭花紅,歌且從容,杯且從容。

寫蘇軾的文章:蘇軾是一首詩 篇七

詞及眉山蘇氏,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脱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垢之外。

——胡寅

東坡之詩以豪放着稱,悽悽慘慘的一生坎坷精心鑄造出詩詞的華麗,淒涼落寞平素的外表下,隱藏着一顆堅強、愛國的心和一個不屈的靈魂,還有那激昂曠達之感情,豪邁奔放之氣概,他將靈魂置於詩詞,將生命化作一道不朽的詩篇!

公元1075年正月,蘇軾獨坐窗前。對妻子深深的思念讓“夜來幽夢”將他帶入奇幻世界,在那裏,他彷彿回到了十年前,與早已幽明分拋妻子相逢,似乎又回到了那十一年相濡以沫,相親相愛的歲月。身在密州,心卻在眉州,與她生死隔絕。現在的她還好嗎?在那個天堂過的還好嗎?他多麼想去看看呀。但事隔多年,詩人早已白髮蒼蒼,她還能認得他是曾經自己的心上人呢?即使見了面,也無法像想象中那般美好罷。風雨十載,詩人有許許多多的話想對妻子説,但是,從何説起呢?以至於“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了罷。猛然驚醒,窗外寒風猛烈,吹斷了詩人的思緒,讓他回到現實,提起筆,將自己的心境化作詩篇躍然紙上,用詩歌寄託思念,字字血淚,依依不捨。

公元1076年中秋節,蘇軾舉杯邀明月,試問“明月幾時有?”同時又嚮往着天上的那個美好的世界——那個美麗的月宮裏,今年是第幾年呢?穿一襲米色長袍,微微卷起袖子,坐在如水的月光下,抬頭仰望碧玉般的月亮,白銀盤裏放着月餅,輕酌一杯酒,飄飄欲仙,想要脱離世俗來到月宮仙境。可是“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他怎麼又躊躇了呢?想到自己的兄弟蘇轍與自己近在咫尺卻不能相見,詩人不禁在這樣一個閤家團圓的日子思念兄弟,深深手足情,何以忘懷?加之他那憂國憂民情,忠國忠民心,怎能捨棄人間投奔月宮呢?這種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衝擊,讓作者矛盾了,他無論如何也無法拋棄祖國拋棄兄弟投奔自己所愛啊!既然無法離去,既然無法相見,只好留下“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福,畢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啊!事到如今,也只能這樣來勸慰自己了罷。

擁有博大的才氣,對政治局勢有自己看法,卻被貶到地方。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胸有大志的氣魄,使他在密州的郊獵中,懷才不遇的心情湧上心頭——他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呀!“鬢微霜,又何妨!”即使不年輕又如何?自身理想與現實的重重矛盾,讓他感到無比壓抑,雖然已不再年輕,卻擁有比年輕人還要“狂”的想法,一個“狂”字概括了他的思想與心情。壓抑、痛苦、憤懣,何時才能真正被人們所認同?何時才能讓自己的思想運用到朝廷呢?這種痛苦,大概只有他能體會到吧。

蘇軾幾次遊赤壁,並且都留下了千古名詩來紀念。無論是“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放,還是“開户視之,不見其處”的哀痛?政治上屢屢失意,本想從美麗景色中尋找灑脱,但依舊無濟於事。那一切,只是南柯一夢罷,夢破滅了,心依舊哀傷,不禁沒有找到輕鬆,反而使心情更加沉重。此時的他,正是當年,鬱郁不得志的悲涼,人生的感慨。他,究竟何去何從呢?

唯有將心境化作豪邁詩篇,揮毫寫出,將永駐人間。

他,一改宋詞中悽悽楚楚的婉約風格,開創豪放詩詞;他,才華橫溢,卻一直懷才不遇;他,不畏挫折,歷經坎坷,終於鑄成壯麗詩篇!

蘇軾的一生,就是一首詩,一支絕唱!

改寫《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篇八

改寫《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六月二十七日,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蘇軾來到望湖樓上欣賞風景,希望在這裏能消除一點憂慮。遠方的三巒猶如親兄弟一樣一個挨着一個,淡淡的白雲彷彿給他們戴上了一頂帽子。望着西湖就彷彿望見了西施,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美麗動人。

好景不長,老天爺翻臉比翻書還快。烏雲密佈,像打翻了墨水一樣,籠罩了一大片天空,沒等烏雲遮住山巒頂上的天空。淘氣的雨水已經迫不及待地來到了人間,落進了湖中都會漾起一圈一圈的水紋,好像彈奏着歡樂的歌曲,很塊山巒上的“帽子”被染成了黑色,看不出來戴還是沒戴。

忽然,從地上捲起一陣風,猶如一塊抹布把天空打翻的墨水擦的一乾二淨。才解決掉烏雲,白霧籠罩了整個西湖,彷彿它們倆已經串通好了一樣。白霧的到來就像給西湖蒙上了神祕的面紗,隱約能看見湖水,讓人感覺白霧後面會走出一位西施呢!漸漸的,從西湖到山巒之間架起了一座彩虹橋,若隱若現,卻十分美麗。不知什麼時候太陽公公爬上了山頂,白霧立刻就散了好像在説:

“太陽來了,我閃!”太陽出來了,西湖美麗的一面清晰的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啊,真美!蘇軾不禁讚歎道,他端起酒杯大喝了幾口,靈感突發寫下了:“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看樣子,蘇軾已經把憂慮拋到九霄雲外了呢!

温州育英國際實驗學校五年級:楊伊凡

寫蘇軾的文章:蘇軾 篇九

當盛唐消逝,成為歷史,當那些才華四溢的風流人物成為歷史,本以為之後的歲月裏會變的不堪回首。不過還好有了蘇軾來彌補。

愛情

古代,一個男尊女卑的時代,何來愛情?父母之命,媒妁之約就是愛,門當户對就是愛,兩小無猜,親上加親就是愛。人類偉大的感情就這樣被壓制。

然而壓不住蘇軾。

花褪殘紅之時,燕子雙飛之際。蘇軾去尋找心中的愛。“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裏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徘徊在高牆之外,那邊鞦韆的吱呀聲合着輕盈的笑聲激起了心中的漣漪。等待着,希望可以重逢。然而“多情卻被無情惱”。笑聲漸息,只留下多情的長歎。

數十年後,頭髮由黑到白,多情的心變成了獨鍾。可是隻有“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的悲傷。愛情找到了,卻那麼短。十年的生死,時間,空間發生了鉅變,無法改變愛。在孤墳前駐足,想着再見面時的情景“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一切都無法改變了,你在裏頭,我在外頭,我們還能見面嗎?

也許是上天的憐憫。一夜幽夢實現了他的願望。然而卻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十年的孤寂和思念在相逢的那一刻也只有淚能表達。

人生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道出了自己的願望。面對明月,舉起一杯濁酒。人生似乎太艱辛了,於是想乘風而去,可是飛出又有合用?正是少年何不幹一番大事?況且可以“起舞弄清影”,人間也可做天堂。於是他決定:要改變世事!

他成功的站到了高台上。可是那是很危險的,眾人嫉妒他,排擠他。“烏台詩案”之荒。唐將他擠出了都市。“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在殘月下漫步,孤獨又誰知?“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在官場上行走,仇恨又有誰知?也許只有這輪殘月吧。一張張邪惡的笑臉在他四處漂浮,那些無恥小人以為可以將他打敗。可是沒有,“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是他唯一的態度,即使無處可依,我還有自己,還有我的脊樑可以支撐。世道扭曲又如何?孤獨一生又如何?“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淡淡的一笑,接住了所有的打擊。我不會改變,我會成功的。回首過去,他看清了“也無風雨也無晴”世上浮榮本是虛無,世上艱辛本是虛無。我一定可以“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只是如今小人當道,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只需努力,我終會“左牽黃,右擎蒼,遣馮唐!”

可是上天似乎是嫉妒他。他始終無法實現願望。終於他老了。本以為他會放棄。可是當他蹣跚在蘭溪旁,望着自己弓形的身軀依舊喊道:“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老了又何妨?我還可以率領千騎捲過平崗!

我讀蘇軾,讀出了那份執着,那份堅強,那份自信,那份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