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釣魚的啟示》課堂教學實錄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41W

《釣魚的啟示》課堂教學實錄精品多篇

《釣魚的啟示》課堂教學實錄 篇一

知識

在朗讀中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理解父親的教育意義

能力

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總結概括能力

德育

激發學生遵守規則的自覺性,懂得如何結合實際,自覺遵守規則

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心理變化

難點

理解父親的教育意義,懂得自覺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

啟發學生提出問題,並試着解決問題。

將自己想象成文中人物,設身處地體會人物情感。

教具

課件

一、整體回顧  複習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釣魚的啟示》。

2、請同學們回憶課文內容,並簡要概括一下課文講述了怎樣的一個故事。(釣魚、放魚、啟示)

二、抓住啟示,啟發質疑

1、請同學們瀏覽課文,將“我”獲得的啟示標出來。

2、讀讀啟示,提出疑問。

三、讀中感悟,解決問題

(一)理解道德問題只是一個簡單的“正確”與“錯誤”的問題。

1、就“釣魚”這件事來説,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

(按規定時間釣鱸魚就是正確的,否則就是錯誤的。)

2、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為什麼詹姆斯做起來卻覺得很困難呢?

(二)理解道德問題實施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找出詹姆斯覺得實施起來困難的原因。

1、請同學們默讀3-10自然段,找出理由。邊讀邊做批註筆記。

2、學生先默讀、自學

3、彙報交流,引導學生從以下三方面説理由,相機指導朗讀。

4、換成第一人稱朗讀,説説自己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四、設身處地  換位思考

體會詹姆斯的心理變化過程。

1、再來讀3-12自然段,邊讀邊體會詹姆斯的心理變化的過程。

2、學生自由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做批註筆記。

3、交流彙報:你能從那些詞句體會到詹姆斯的心情是怎樣的?

五  理解教誨 明白事理

釣魚難,放魚更難!儘管如此,父親仍然堅持讓詹姆斯將魚放掉,父親的教誨對詹姆斯的成長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聯繫課文最後四個自然段加以理解

六、聯繫實際,指導行為。

1、同學們,在遵守道德、規則方面你做得怎樣?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受到什麼啟發?

2 把自己的想法寫成一條格言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3 師生交流彙報:

五、小結:同學們,格言寫起來容易,但是踐行它卻有一定難度,老師希望你們能夠不斷激勵自己,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自覺遵守規則的人,你必將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你必將走向成功!

板書設計:

釣魚的啟示

難   來之不易     緊張 激動

以   難得魚大       沮喪

取   無人知曉       悲哀

這是一個矛盾的問題,既然是簡單的問題,為什麼還説有難度?

批註筆記可以這樣做:記下不懂得問題;標出重點詞語;寫下自己的感受。

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引導學生注意動作、神態的描寫

相機指導朗讀

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師出示自己的座右銘:讓自覺遵守規則成為一種習慣。

《釣魚的啟示》課堂教學實錄 篇二

教材分析:

《釣魚的啟示》文質兼美,作者用抒情的筆觸,講述了一個釣魚的故事,用烘托的手法,刻畫了一個嚴格自覺遵守規則的好爸爸形象。使學生懂得,自覺是一個好公民應有的修養。

設計理念:

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獨特的閲讀體驗。給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探究,在自讀的基礎上自悟,進而再體會如何讀好,讓學生"我口述我心",聯繫上下文品讀,體味,體現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學情分析:

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習本文,應抓住學生這一能力,採取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讀,引導他們在讀中悟,從而達到本課的學習目標。

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

(1)學習6個生字。

(2)瞭解課文內容,瞭解詹姆斯的心理變化。

(3)反思他的行為,懂得遵守規則的必要性。

2,過程與方法

(1)利用預習自學生字。

(2)創設情境展開討論促進理解。

(3)在朗讀中深入理解父親的正確做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懂得如何結合實際,遵守規則。

重難點:

瞭解課文內容,瞭解詹姆斯的心理變化。

反思他的行為,懂得遵守規則的必要性。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通過預習自學生字詞。

2,瞭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條理。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趣,誘導學生寫課文標題

師:同學們好!我們今天一起學習《釣魚的啟示》,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有勇氣,敢上黑板寫課文標題,志願者請閃亮登場,一展丰采!

設計理念:("黑板"使用權的易主,充分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及表現自我的慾望,這種親身體驗是主體參與學習的一個重要表徵。)

二,突出主體,指導學生讀課文

師:請大家仔細讀課文,用心體會。我相信你們經過十分鐘的練習,一定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設計理念:(讓學生在練讀中把課文逐步讀正確,流利。具體做到:"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三,營造氛圍,調動學生朗讀興趣

師:你們可以根據興趣,選擇自己喜歡讀的內容和方式去讀。

設計理念:(學生有了自主選擇的權利,有了自由朗讀的空間,他們將更樂於參與讀書。同桌,小組競賽讀書,這樣,有助於學生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助於因材施教,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眾多學生的教學不足,從而真正實現每個學生都得以發展的目標。)

四,自讀質疑,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師:下面,咱們仔細讀課文,將自己的疑難問題寫在黑板上。

生:邊默讀,邊思考,然後,陸續將問題寫在黑板上。

設計理念:(創造始於問題。有了問題才會思考,有了思考,才能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有找到獨立思路的可能。)

五,鋼筆描紅,輔導學生練寫生字

師:仔細讀一讀課後生字,認真看一看字型結構,然後用鋼筆描紅,臨寫,注意書寫姿式,做到頭正,身正,臂開,腳平放;手離筆尖一寸,眼離本子一尺,胸離桌邊一拳。(教師可以放《漁舟唱晚》的古箏曲,或其它輕音樂,讓孩子在優美的音樂伴奏下,舒暢,愉悦地練字。)

設計理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識字,練字的興趣,培養其綜合素質。)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學習第4---16自然段,瞭解詹姆斯心情的變化。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父親的教育意義。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導入

陪爸爸釣魚

有一天中午,我的女兒被她爸爸帶去釣魚。他們先找了一塊平地,釣了好長時間,結果一條魚也沒釣到,女兒着急地對她爸爸大叫:"你怎麼老釣不到魚,你不是釣魚高手!"因為女兒在一旁吵鬧,她爸爸沒辦法,就讓她去看別人釣魚,等她走過後了,她爸爸就釣上了一條小魚,女兒看到她爸爸釣了一條小魚,就興奮地喊了起來:"爸爸上鈎了,爸爸上鈎了。"她爸爸覺得這條小魚太小,就把它放走了,女兒因此哇哇大哭了一場。

師:同學們,你們跟過爸爸媽媽釣過魚嗎 誰來説説你釣魚時的感受。

生談體會。

二,多樣練讀,領悟情感。

師:一個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小男孩是個釣魚愛好者,我們來讀讀他的故事。

師範讀課文。

師: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生:課文講了詹姆斯小時候和爸爸一起去釣魚,在他爸爸的要求下,詹姆斯將剛釣到的一條大鱸魚又放回水中的故事。

師:請同學們再讀默讀課文,要求畫出文中描寫男孩釣到魚的句子。

學生默讀課文後彙報。

出示以上句子:

兩上小時過去了,大傢伙終於被詹姆斯遛得筋疲力盡了,詹姆斯開始慢慢地收鈎。那個大傢伙一點點地露出水面。詹姆斯的眼珠都瞪圓了:我的天哪,足有10公斤!這是他見到過的最大的魚。

指名學生讀以上句子,師:你讀懂了什麼

生:我的天哪,足有10公斤!這句應讀出驚奇的語氣,因為詹姆斯釣到的魚實在是太大了。師板書:釣到魚---驚奇

生:我覺得詹姆斯釣到一條大魚後感到很興奮。

師:請你讀出他的興奮之情。師板書:興奮

生:我覺得詹姆斯釣到一條大魚後感到很激動。師板書:激動

師:讓我們帶着這些感情來讀讀這一段。

學生齊讀該段。

師:詹姆斯將釣到的魚帶回家了嗎

生:沒有,他將這條魚給放了。

師:他放魚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中的相應段落。

生彙報。

出示以下句子:

詹姆斯知道沒有商量的餘地了,他使勁地閉上眼睛,腦中一片空白。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睜開了眼睛,彎下腰,小心翼翼地把魚鈎從那大魚的嘴上摘下來,雙手捧起這條沉甸甸的,還在不停扭動着的大魚,吃力地把它放入水中。

指名學生讀以上句子。師:你讀懂了什麼

生:我感到此時的詹姆斯一定很難過。

師:請你讀出他的難過之情。

師板書:放魚----難過

師:你們還讀懂了什麼呢

生:我感到此時的詹姆斯一定很不情願,放走這條魚是被逼無奈。師板書:不情願,無可奈何

師:此時的詹姆斯心情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 為什麼

生:是因為他的爸爸堅決要詹姆斯放掉那條大魚。

師:詹姆斯就心甘情願地將魚放掉嗎 生:不是。

師:這條魚足有20斤,身體閃閃發亮,這麼大,這麼美的魚對詹姆斯來講是太具有誘惑力了,詹姆斯怎麼捨得放掉它。讓我們來讀一讀,細細品味一下,在放魚之前,他們之間説了什麼

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第5-----9自然段,體會出這對父子心與心間的較量。

師:同學們從"爸爸!"這句話中讀懂了什麼

生:詹姆斯對爸爸的話感到突然,不理解。

師:從爸爸的這句"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話中,你們又讀懂了什麼

生:爸爸很平靜,但又是很堅決要詹姆斯放掉那條大魚。

師:同學們聽 同學讀的語氣中又明白了什麼

生:詹姆斯對他爸爸的決定不服,表示抗議,也表現了他對這條大魚的不捨得。

師:當爸爸堅決要詹姆斯放掉那條大魚時,如果你是詹姆斯,你會怎麼想 如果你是爸爸,你會怎麼説

學生分角色在本上寫寫感想。

(設計理念:為了調動學生的思維,有效地參與閲讀實踐,避免個別學生的思考代替那些常愛當看課學生的思維過程,我讓學生動筆寫一寫,努力寫出自己特有的思想, 因為"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此處設計給學生一個默默讀書的"場",一個細細品味的"場",一個靜靜思索的"場".)

三,內化語言,多樣表達

師:看到你們本上寫得密密麻麻的,我知道你們今天的學習是"豐收"的。下面,大家和我一起交流一下成果,好嗎

生:自由交流。

師:(創設對話情景,主持對話)

(設計理念:教師跟着孩子的思路走,與學生真誠對話,學生就會真正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感受到共享知識的甜蜜,感受到心靈成長的幸福。)

師:請這組扮演詹姆斯的來説説你心裏的想法。

生:爸爸,這可是我花了兩個小時才釣上來的魚啊!它足有10公斤重,我們可以美美地飽餐一頓耶!

生:爸爸,這兒沒有一個人,也就不會有人知道這件事,況且這可是我第一次釣這麼大的魚呀!你就讓我把它帶回去吧!

生:爸爸,你應該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我花了兩個小時才釣到這麼大的魚,怎能輕易放掉

生:爸爸,這兒沒有一個人,也就不會有人知道這件事,況且這可是我第一次釣這麼大的魚呀!你就讓我把它帶回去吧!

師:是啊!你讓我把這條魚放走,這太令我難過了。不知爸爸到底是怎樣想的 請另一組説説。

生:孩子,雖然離釣鱸魚的時間還差兩個小時,可這是規則。如果每個人不遵守規則的話,那麼整個世界會將亂了套。我的好孩子,聽我的話吧,不要再猶豫了,親愛的。

師:有道理!你能聯繫上下文來思考問題,説明你已掌握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讀書方法了。

生:孩子,雖然你放了那條可以賣很多錢的大魚,但你卻獲得了另一樣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品德,要知道誠實比金錢更寶貴,是金錢買不到的無價之寶。

師:有見地!你能從這簡單的小事領悟到這番大道理。

生:兒子,雖然這件事沒人知道,可"天知,地知,我知,你知",道德是無形的,如果你放了這條大魚,以後,再遇到這樣的道德問題時,那無形的道德就會來幫你的。

師:是啊!遵守道德規則會讓我們因此而受益匪淺的。三十四年來,詹姆斯還釣過這樣大的魚嗎 他因此而感到後悔嗎 請同學們讀課文第15自然段。

生談讀懂了什麼 (即使在沒有任何人知道的情況下,也不能把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據為已有。)

四,昇華認識

師:在以後的日子裏,詹姆斯還會面對怎樣的"大魚" 他會怎麼做的 這"大魚"實際上是指生活中的什麼呢

生:是指各種各樣的誘惑。如金錢,美女,權利,地位等。

總結全文:

正是詹姆斯爸爸的嚴格要求,詹姆斯在以後的生活中一直實踐着道德準則,長大後才得以成為一名成功的建築設計師,希望同學們也能像他一樣有勇氣,有毅力去執行各項規則,做個遵紀守法的人。

五,自由選擇"自助餐"式作業

1,摘錄文中優美詞句。(當天完成)

2,將文中某句話改成自己的一句格言警句。

3,為湖邊的木牌寫一則"釣魚須知".

板書設計:

釣魚-----興奮,緊張,激動

放魚-----不情願,委屈,無可奈何,悲哀

啟示:在誘惑面前,堅持真理,做一個遵紀守法的人。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首先注重學生的朗讀訓練,課堂中採取各種形式的朗讀,在達到了解課文意思,課文結構,以及感知課文的意境;邊讀邊想象,在朗讀中創設情境,理解課文的意境;把對詹姆斯一悲一喜之情帶到朗讀中,讓學生有感情,有意境的朗讀。另外在本文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給學生自學的空間,讓學生在朗讀中,在動筆思考中,都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有意識地訓練學生自學能力。再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串講課文,教師只是針對課文中疑難之處進行適當引導,點撥,讓學生能在自我領悟的基礎上,逐步深入課文的精妙之處,更能真切地與作者在情感上自然而然地產生共鳴。

《釣魚的啟示》課堂教學實錄 篇三

【江蘇省蘇州市楓橋中心國小 彭金雲】

〖關注學情,順學而導〗

學習是學習者主動接受刺激,積極思維,心理結構和行為發生持之以恆的變化的過程。關注學情就是要關注學生的現有知識基礎,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因為,課堂是“生長問題”的地方,它會隨着教學內容的變換而變換,也會隨着教師的引導提示而變換。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動態極其發展變化靈活地選用教學方法,對症下藥,從學生實際出發,講學生所缺,練學生所需,讀學生所愛,要善於根據學情的變化來調整教學的宏觀思路和具體策略。有時甚至需要轉換教學機制,實行教學重組,務求每個學習者都能有效學習,實現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

例如:在教學《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時,我設計了朗讀感悟這樣一個教學思路。孩子們讀文之後,我讓他們從文中找出表現父親品德高尚的語句讀給大家聽,想讓他們從中受到誠信教育。突然!有一個孩子站起來説:“老師!我覺得課文中的父親特別傻,兒子釣上來的鱸魚那麼大,周圍又沒有人發現,為什麼要把魚放了呢?就算放了別人也不知道啊!”教室裏鬨堂大笑,當時我一聽就愣住了,誰料到孩子會突然冒出這麼一句呢?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過:“教育的技巧並不在於能預見到課堂的所有細節,而在於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做出相應的變動”。在孩子的回答完全與我的教學設計背道而馳的時候,我該怎麼辦呢?原有的教學設計還要不要繼續呢?我這才意識到,孩子們受家庭、社會的影響,出現這種想法完全是情有可緣的。這時候再繼續跟他們講誠信肯定是蒼白無力的!於是我靈機一動,問學生,還有哪些同學也認為這位父親很傻?還真有好幾個孩子舉手了!接下來,我便安排正反雙方就這個問題展開了一場辯論。並要求他們從課文和實際生活當中去找論據,證明自己的觀點。激烈的辯論賽開始了,在比賽過程中,孩子們的朗讀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都得到了鍛鍊,直到下課,他們還意猶未盡!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調整,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從這個案例我們不難看出,學情是動態的,是多樣的,也是可變的。關注了學情,掌握了學情,教學才有引的方向,才有導的重點;分析了學情,研究了學情,教學才有相應的對策,才有具體的方法,課堂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實驗國小 林麗卿】

〖以文眼為課眼〗

詩有詩眼,文有文眼。詩眼,是一首詩的畫龍點睛的詞語;文眼,則是一篇文章的一兩句關鍵的話,甚至是一兩個字。文眼雖小,卻是文章的精華,是作者構思的結晶,藴含了豐富的內涵。它就像文章的一扇窗户,透過這個窗口可窺見到全文的思想內容和情感。教學中如果能以文眼為課眼,就能有效地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主動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

文眼的選擇因文而異,小説的文眼經常設在高潮處,哲理性散文如《釣魚的啟示》,有關表述啟示的語句就是文眼。“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

尋找文眼作課眼,就是探尋作者思路,深入文本的過程。

《釣魚的啟示》課堂教學實錄 篇四

教學簡述:國小語文人教版五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1,認識20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4個,正確讀寫"啟示,劇烈,小心翼翼,操縱,跳躍,掙扎,距離,紐約,抉擇,實踐,獲得"等詞語。

2,朗讀與默讀課文,體會我沮喪的原因和父親複雜的心理活動。

3,教育學生遵守社會公德,做誠實的人。

教學過程

一,自由朗讀課文。

1,讀通課文。2,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檢查反饋

字詞難點:

翕動 漣漪

瞭解鱸魚捕撈開放日

概括文章 主要內容

板書:釣魚------放魚--------啟示

二,再讀課文--------研讀 "我"為什麼感到沮喪

1,那個月光如水的美妙的夜晚,又釣到了那麼大的魚,應該是一件很令人欣喜的,但是當年的我卻是感到沮喪的,我為什麼沮喪

讀文章的1-9自然段,深入文本找找另我感到沮喪的原因。

2,交流。

預設:

a,魚大(啊,好大的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鱸魚)

b,鱸魚很漂亮。(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者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着)

c,等了好長時間才釣上來的。

d,好不容易釣上來。(等魚了筋疲力盡了,迅速地拉上岸來

e,沒有人看到我們釣上了鱸魚。(四周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人和船的影子)

3,小結:那麼大那麼漂亮,又是等了好長時間好不容易釣上來的魚,父親卻執意要把它放回水裏,當年的他難怪那麼沮喪了。

三,揣摩父親的複雜的內心活動-----盯着水面看了一會兒

1,當我們釣到了大鱸魚,而距離捕撈開放時間還有兩小時,父親盯着水面看了一會兒,此時他的內心是複雜的,他在想寫什麼,用第一人稱寫下來。

2,交流所寫的語段,體會父親的猶豫,矛盾。

3,引讀父子倆的對話。

4,想象父子倆的對話。

結合第8,9節,想想孩子會怎樣乞求,父親會怎樣不容爭辯地回答。

四,總結。

釣魚這麼一件小小的事,卻給了作者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啟示,這啟示到底是什麼呢

課後反思:

這是一篇比較深奧的課文,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説,是比較難學的。我努力探索深文淺教的教學方法,對這篇藴含深刻人文哲理的課文,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優選組合教學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和釋化疑點,以使學生比較容易理解課文的思想。

在全文的教學中,我緊緊圍繞:"在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我費了好大的勁釣到了一條漂亮的鱸魚,本應該感到高興,但在我的記憶中留下的卻是沮喪,這是為什麼 "來體會我心理活動的變化,突現我從釣到魚到放了魚這個艱難的心理抉擇,體現道德實踐的不容易。然後,又找了一個切入口"父親盯着鱸魚看好好一會兒。"來體會當時父親內心複雜,矛盾的心理活動。兩相對比,讓學生體會放掉魚之難和父親教育之嚴肅,再來感悟得到的啟示,遵循的是從感性到理性的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學生在想象中,身臨其境,產生深切的體會。

我注重挖掘課文的人文性,在引導學生揣摩"爸爸"的心理活動時,讓學生走進父親的心靈深處,注重煉字煉句,斟酌推敲,體會其中藴涵着獨特的審美價值。其實,品味語言,並非無中生有,並非故作深奧,並非挖地三尺,而是尋找語文的生長點,在文本的背景下有機地進行。為學生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提供了一個突破口,從反面提出問題討論,為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和用心觀察生活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主題提供了另一條途徑。

學習語文是理解祖國語言文字和學習使用的過程。讀寫結合的安排,是學生運用自身語言積澱自由表達的方式,也是學生自我教育的昇華。這是對文章內容的概述,也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嘗試表達的過程。在説話的過程中吸收語言,進行內化。我們都知道,語文課不僅僅侷限於教給學生某種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凝聚作者靈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情感,思考及表達方式,並最終積澱成為他們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層,最基本的東西——價值觀和人生觀。我安排了兩次對課文空白之處的補充,但感覺第二個對話設計的過程中,學生理解還不夠深入,對話的質量還不夠理想。我想如果顧老師把口頭的對話,改成小練筆,讓學生聯繫上下文,再加入對學生不同對話形式的要求讓學生筆頭練習,可能效果會更理想。

在聽課過程中,本文有不少精彩的語句,值得學生美美地朗讀,引領學生在語言的原野上徜徉,那也是一種享受。在今天的課堂上,朗讀指導感覺還不夠多一些。

總之,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讓我們在探索的過程中共同成長吧!

《釣魚的啟示》課堂教學實錄 篇五

釣魚的啟示(第二課時)

設計者:陳香蘭

教學目的:

1、按事情發展順序閲讀,抓住主要內容,讀懂課文。

2、學會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現心理的方法。

3、懂得只有受到嚴格的教育並勇於在實踐中鍛鍊自己才能成為有道德的人。

教學過程 :

一、質疑:

1、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自由讀文,説一説通過上節課的學習,還有什麼不懂得問題?

2、除了解決這些問題,本節課你還想學會什麼?

二、答疑:

導:就從某的問題入手學課文。這個問題學懂了,其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一)出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的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1、那是一條怎樣的魚?對我充滿了如此誘惑?自己讀書,劃出有關詞句,讀出你的感受。

①你有不同的朗讀處理方式嗎?

②作者釣到鱸魚後驚喜、得意。(板書)時説出來的嗎?作者直接把內心的想法寫出來。

導:還有哪些描寫也襯托出了作者釣到鱸魚的高興的心情?

①月夜的描寫:漣漪、銀光閃閃——讀得慢一些,給人以回味。

②釣魚的過程描寫很細膩,表示動作的詞要讀的輕短、活潑。

2、捕撈鱸魚是有時間的,在什麼時間?是放?是留?父親和我對待這條誘惑人的鱸魚態度一樣嗎?你是從哪些地方讀懂的?合作讀書。(板書)

①父親一定要“我”把釣到的鱸魚放回湖裏去。你理解父親的做法嗎?(討論)

儘管作者“我”捨不得放棄這條極具誘惑力的魚,但父親嚴格的教育絕不允許我放縱感情,必須戰勝誘惑,把大鱸魚放回到湖中。如果沒有34年前父親的嚴格要求,就不會有34年後我的成功。賀拉斯説:“父母的美德是最大的財富。”所以當你為自己具備的某些優點驕傲的時候,你應該感謝你的父母,你的師長,是他們對每一件小事的嚴格要求使你如此優秀!

②哪些詞句寫出了父親對我的嚴格教育 ?誰跟他的意見一樣?你從哪些地方讀懂的?

③我的心情怎樣呢?

語言:

①小組合作讀對話。②引讀。③表演

小結:通過人物的語言、神態再現人物的心理活動。

行動:

①“乞求的目光”的擴展。

②放魚動作的朗讀指導。

小結:通過人物動作反映人物心理。

(二)再出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的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看誰還能提出問題?

1、“魚”還是指那條誘人的大鱸魚嗎?(特殊的含義)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想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會不止一次的遇到哪些誘惑?作者會怎樣抉擇?舉例説。

2、讀作者的啟示,聯繫這個故事説説你怎麼理解這句話的?(板書)

3、讀了這個故事,你還有什麼感想?34年前,我不理解父親,不理解父親那嚴格的要求;34年後,我不但理解了父親,而且每當我想起這件往事,內心總是充滿着對父親的崇敬之情。同學們,積跬步而至千里,積小流而成江河。正確對待每一件小事吧,因為每一滴清水都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輝,每一件小事都可反映一個人的品格。在日常小事中歷練自己,你必將成為有道德的人,必將走向成功!

三、總結:

1、本文的主要內容。

2、寫法上學會了什麼?

3、做人上你悟到了什麼?

四、擴展:

1、作者把34年前釣魚的故事寫給我們,希望我們勇敢的挑戰自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在學校、在家庭、在公共場所你曾經禁不住哪些誘惑?給你留下了什麼啟示?敢否也像作者一樣真誠的與大家共享?打算怎樣寫具體?

2、童心最美。老師把孟德斯鳩的名言送給大家:“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讓老師和你們共同努力,我們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好嗎?

3、同學們還有疑問嗎?

父親 我

釣 魚 得意

放 魚 不容爭辯 依依不捨

啟 示 嚴格教育 道德實踐 有道德的人

《釣魚的啟示》課堂教學實錄 篇六

師:有這樣一本書,書中沒有一個字,卻處處都有學問;書上沒有作者的姓名,但每個人都是書的主人。這本書的名字叫“生活”。善於讀這本書的人,不僅會從中有所發現,得到啟示,還會為這本書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今天,我們來學習《釣魚的啟示》一課,來共同感受這本“書”的無窮魅力吧!

(師板書課題:釣魚的啟示)

師:請同學們輕聲讀課題,看有何問題要問?

生:什麼是啟示?

師:哪位同學告訴他?

生:啟示的意思是啟發,有所領悟。

生:釣魚給我留下了什麼啟示?

師: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同學們都很會思考,很會提問題,提的問題正是文章的中心問題。這次釣魚與以往釣魚有什麼不同之處,這件事究竟給作者留下了什麼樣的啟示呢?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本,一同感受作者那難忘的釣魚經歷,體悟給作者帶來的啟示。(生自由讀課文)

師:大家讀得都很投入,在釣魚開放日的前一個夜晚,那深深的夜晚,那皎潔的月光,那不同尋常的釣魚經歷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大家經過昨天的預習,剛才聲情並茂的讀書,一定讀準了字音,讀通了課文。現在來考考大家。

(師出示生字詞:生字詞大闖關:自由讀,同桌互讀,開火車讀)

師:這些詞語大家有沒有不理解的?(依次結合生活實際、聯繫上下文理解乞求、沮喪、誘惑、告誡、翕動、皎潔抉擇等詞)

生:我不理解“翕動”。

生:我通過讀課文理解了“翕動”的意思,課文中説“看着調來的大鱸魚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魚離開了水,魚鰓會一張一合,這個“翕動”應該是一張一合的意思。

師:翕動的意思是一張一合地動,你能夠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來理解詞義,真會學習。

生:“沮喪”是什麼意思?

生:(生做垂頭喪氣的動作)這就是沮喪。

師:課文中的作者為何沮喪?

(生讀課文,紛紛舉手)

生:作者因為釣到很大一條魚父親非讓他放掉,他非常沮喪。

生:什麼是“漣漪”?

生:細小的波紋就叫漣漪。

師:閉上眼睛想一想,在月光皎潔的夜晚,我和父親去釣魚,我們把線輕輕往湖中一拋,晚霞輝映的湖面上濺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漣漪。美嗎?

生:抉擇是什麼意思?

生:抉擇是選擇的意思。

師:在課文中,作者面臨着什麼樣的抉擇?

生:(讀書,思考)在文中,作者不知是放魚還是不放,面臨着這樣的抉擇。

師:由這件事,作者得出了一個什麼樣的啟發?

生:(讀)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

師: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釣魚經歷,給作者一生都帶來深遠的影響,致使作者受用終生。、讓我們再來隨同作者一起走進那個夜晚,共同聆聽作者的心跳。

(學生讀1——9自然段)

生:我認為,在釣魚的夜晚,作者與父親發生了爭執,爭論放不放條鱸魚,最後作者還是在父親要求下,迫不得已放了那條鱸魚。

師:(板書:不放、放)我為什麼不放鱸魚,而父親為什麼堅決要放呢?他們各自的理由是什麼?請同學們再次細讀本部分內容,畫出相關語句。

(學生投入地讀書,在書中仔細地批畫)

生:“我”不放的理由是因為四周無人,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和船的影子。

師:是啊,雖沒到開放日,但四周無人,把這條又肥又大的鱸魚據為己有,也是可以的。若是你,你會如何做?

生:(我會要了這條魚,因為四周無人知道。)

生:我不同意他的觀點,我認為,還沒到捕撈開放日,我們應尊守規則,放掉鱸魚。因為,那是不道德的。 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説過: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我選擇放掉鱸魚。

(學生頻頻點頭)

師:是啊,在面許多事情的是與非上我們應以道德標準來衡量,做一個講道德的人。“我”不放鱸魚還有哪些理由?

生:(讀第三段)我從這一段瞭解到作者釣這條魚費了很長時間,是相當不容易的,況且這條鱸魚有時那麼漂亮、肥大,讓人一看就生愛慕之情,拿回家頓到鍋裏,吃着鮮嫩的魚肉,喝着鮮美的魚湯,那是何等的感覺?(眾生笑)

師:是啊,這麼一條大魚誰不喜歡呢?我乾脆別放回去了?行嗎?

生:不行。不放父親不願意。

師:父親為何非讓我放掉呢?他自有他的理由。誰來談?

生:讀“父親划着了火柴……”, 因為還沒到捕撈時間,所以父親非要放掉。

師:從這一段話中誰還讀出了什麼?

生:從“盯”一字中我知道父親也很喜歡這條鱸魚,父親也在經歷道德體驗,到底是放還是不放鱸魚?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父親毅然選擇了放鱸魚。

師:誰來讀一讀這一段?(生入情入境地讀)當我聽到父親的話時,我急切地問道:(生讀)“爸爸,這是為什麼?”

師:在面臨道德難題時,父親決定了的事,不容更改,平靜地對我説,(生讀)“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

師:我氣極了,哭着大聲爭辯到“可是不會釣到這麼大的魚了。”

師:當我看看四周無人,我又一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可最後我還是把魚放了。你認為這位父親是一個什麼樣的父親?

生:我認為這是一個遵守規則的父親。

生:我認為這是一個不盡人情的父親。

師:面對我的乞求,父親真的是不近人情嗎?

生:父親在雖然很心疼孩子,但實踐道德沒法妥協,是必須去做的。

師:(出示“但是,在人生旅途中……”)請同學們再讀一讀這幾句話,談談你的理解。

(學生認真閲讀,沉默片刻)

生:誘惑人的“魚”這個魚不是真正的魚,而是指讓人心動的東西,如見到錢,錢就是魚,買東西時別人多找的錢,也是文中的魚。

師:其實,這“魚”指的是不應該得到的地位、榮譽,在你的身上發生過這樣的事嗎?

生:有一次,在放學的路上,我前面的阿姨兜裏掉出了十元錢,我迅速跑過去,撿了起來,是給阿姨呢?還是不給呢?我將錢塞進了自己兜裏,可是我心情沉重,心裏忐忑不安的,最後還是將錢還給了阿姨,還給阿姨的一剎那,我的心裏馬上輕鬆了,唱着歌走了。

師:是啊,道德只是個是與非的問題,文中的我面臨着放與不放的問題,這位同學面臨着給錢與不給錢的問題,但真正做起來卻很難。誰還理解了哪句話?

生:我理解了最後一句話的意思,正是因為我從小經歷了這件事,所以在以後的人生旅程中,我放棄了那條誘人的魚。

師:你從中明白了什麼?

生:面臨誘惑時,首先選擇道德。

生:克服誘惑,遵守規則。

第二課時

師:上節課,我們明白了我和父親在放與不放與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執,我們遵守了道德規則,將魚放了。在今後的生活中,在面臨道德的是與非時,我拒絕誘惑,受用終生。這篇課文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生:這篇課文內容具體,語句通順。

生:這篇課文寫得很美,我喜歡“月光如水”這個詞語。

師:寫文章時多用些好詞好句大家都喜歡讀。

生:這篇課文條理清楚,先寫我和父親去釣魚,釣到了一條非常大的魚,然後父親一看不到開放日的時間,讓我放魚,不放,最後又講了因這件事,自己終生受用。

師:文章要寫層次清楚、明瞭,大家才愛讀。

生:這篇課文寫得很形象,如當聽到父親讓我放魚時,我急切地喊了起來,後來有用乞求的目光看着父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師:生動、具體的內容能使大家身臨其境,讀得投入。

生:這篇課文的語言很美,“晚霞輝映的湖面上濺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漣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師:在寫敍事的文章時,環境描寫可以烘托氣氛,襯托人物

師:老師雖沒有講過這篇課文,但原來讀過,那月光如水的夜晚,四周無人的情境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之所以喜歡這篇課文,並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為作者的一些寫作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在你的生活中,除了剛才那位同學談到的撿錢外,還有沒有像作者這樣面臨着道德抉擇的難題?

生:有一次,我和媽媽去總部,剛上公交車坐下,就有一位老奶奶上來了,車上已經沒有了座位。是讓給她作為呢,還是不讓呢?

最後還是把座位讓給了年邁的老奶奶。

師:面臨着讓不讓座位的難題。

生:我感冒了,口裏有一口痰,一直想吐掉,可是周圍既沒有垃圾箱,也沒有水池,我的衣兜裏也沒有裝紙,將痰隨地吐痰是不道德的,怎麼辦?最後我生生地將這口痰嚥了下去。

師:你是一個為他人着想的好孩子。

生:前兩天,我去超市買東西,當時結賬處人太多了,這得排多長時間的隊呀!這是,前邊有人給我打招呼,我一看是我們家一個院的王欣哥哥,他説,來,到我這裏來,是去呢,還是不去呢?我左右為難。

師:看來,在同學們身上發生的這樣的事還不少,請把你的這一段經歷像作者一樣寫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