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22K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 篇一

這篇故事以擬人化的手法,以描寫人物對話為主要形式,寓環境保護的科學道理於有趣的故事中,便於學生閲讀感知。課文主要部分是小云雀和雲雀媽媽的對話,因此,採用分角色朗讀的學習方式是比較恰當的。分角色朗讀也是練習朗讀的一種重要方法,目的在於讓學生進入角色,進入情境,較好地把握語言包含的情感,從而較快地讀好語言材料。

本節課中,教師兩次組織學生合作學習,進行分角色朗讀,學生的學習興趣較高。第一次是在指導理解第1—~4節後,同桌分角色練讀第3、4節,一人扮小云雀,一人扮雲雀媽媽,學生基本能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第二次是學完全文後,三人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小組內明確分工:一人讀旁白,一人一人扮小云雀,一人扮雲雀媽媽。但學生合作練習朗讀時,都只顧自己讀,很少去認真傾聽他人的朗讀,更沒有去評價、修正他人的朗讀,所以小組展示的時候,沒能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效果不夠理想。當然,教師在組織學生理解感悟人物語言時還不夠到位,浮於表面,這也是原因之一。

建議:

一、教師要參與合作朗讀

教師可以先扮“雲雀媽媽”的角色,和學生對話朗讀,以作示範,再讓學生與同桌配合練習分角色讀,並組織交流或比賽,師生共同評議,促進提高。

二、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和評讀能力

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應要求學生善於傾聽,對他人的發言能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才能是一個積極互賴的小組。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 篇二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教學旨在培養學生以聽説讀寫能力為核心的語文素養。然而,一節課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如何在這一節課中灌輸語文教學的理念,讓學生能在讀中感悟,在感悟中積累,在積累中運用,是我們探究的主題。今天,我就以自己執教的一篇課文為例,淺談一下自己的感想。

《雲雀的心願》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八冊的一篇課文。該文用童話形式,以形象化語言描述了小云雀與媽媽的所見、所聞、所言。針對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情況,在備課的過程中,我堅持以學生為主,儘量以兩個問題貫穿全文,貫穿課堂,避免雜、亂、碎的現象,深入淺出,讓“朗讀、感悟、運用”融為一體。

一、緊密相連,引出問題

我講的是第二課時,在上課起,我以回憶的形式揭開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既節約了時間,又直入主題。對於雲雀的心願是什麼,上節課已解決,而“雲雀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願”是本節課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此,我採取“倒敍”的方式,先從最後一部分講起,讓學生自己讀14段,用一句話來回答,那就是“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緊接着第二個問題出來了“森林到底有哪些作用?”拋磚引玉,讓孩子們去課文中尋找答案。

眾所周知,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孩子們愛讀童話故事,正是興趣所致。從問題入手,激發興趣,可以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而孩子們尋找答案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

二、朗讀感悟,融為一體

我們現在提倡個性化的朗讀,並希望孩子們能在讀中有所感悟。主要體現在能抓住重點詞句,交流自己的感受。在教學中,我分三步引導孩子們學習。

第一步,抓住關鍵詞體會。如“漫天飛舞”、“渾黃的河水向脱韁的野馬咆哮地向下遊衝去!”、“氾濫成災”……讓孩子們去想象黃沙飛舞的情景,河水咆哮的場面,然後通過看圖片視頻再現這樣的場面,最後有感情朗讀。因為有了前面的想象和觀看做鋪墊,朗讀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對森林得作用有了初步的瞭解。

第二步,讀中感受心情。因為這是一篇童話故事,對話的內容也是一個重點,在初步瞭解了森林的作用之後,讓學生反覆讀小云雀和媽媽的對話,從中體會它們的心情,帶着這樣的心情再來讀好對話內容,就會對森林的作用有更深入地瞭解,從而更好地明白造成這一切後果的真正原因是——人類的亂砍濫伐。

第三步,緊扣主題,滲透思想。課文的重點是第二部分,根據小云雀和媽媽去的地方分為三部分,我在每一部分學習完後,總會設計這樣一個環節:(沙漠)想象如果森林依舊存在的話,沙漠會是怎樣的情景?可是當森林不在了的時候,漫天飛舞的黃沙到處飛揚,富饒的土地變成了貧瘠的沙漠,造成這一切後果的是由於人類的亂砍濫伐。可見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它可以————。而小云雀的心願就是——。(河水)如果森林依舊存在,河水和才村莊又會是怎樣的情景呢?(先説在看圖)多麼寧靜安詳啊!可是當森林不復存在時,惡魔般得洪水來了,可見,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它可以——。小云確的心願是——。(森林)看,在這冬暖夏涼的家裏生活多舒服啊,所以小云雀的心願是——。這樣一個反覆的過程,緊扣文章的主題,更加深了孩子們理解森林的作用,明白了環保的重要性。

這三種形式的朗讀,都是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進行的,更加深了學生會對課文的理解、體驗、感悟、思考。不僅收穫到了知識,情感也得以昇華,這樣的讀,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積累運用,貫穿全文。

學語文的最終目標是用語文。想象説話、句式訓練訓練實際上就是言語訓練活動。事實上這樣的訓練使學生的言語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也進一步豐富了學生的表達方式,促進了學生言語智慧的發展。本節課很多地方都體現了語言的訓練。如第10段,作者採用總分總的構段方式,介紹了森林的蓄水保土的作用。在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先讀,在標,最後看圖用自己的話來介紹,同時還注意敍述的順序,這是一個很好的寫作指導。教學的最後一個環節,句式訓練: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它可以——,也可以——。先用板書內容來説,在擴展到課外知識,一舉兩得。

人們常説,“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的確如此,本次的教學雖然經過三次的磨課,但還是留下了一些遺憾。

1、個性化朗讀不夠突出,過多的齊讀代替了學生的個性讀。作為一篇分角色朗讀的課文,沒有很好地讓孩子們分角色朗讀,這勢必會影響到各別孩子的感受,今後一定要多個孩子們自己讀的機會。

2、自主探究的空間給的不足。一節課缺乏孩子們自主探究的過程,孩子沒有問題提出,解決的只是老師課前留下的問題。記得有人曾説“解決問題並不難,難的是提問題。”培養孩子的質疑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就是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總之,不管是什麼樣的教學活動,都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要將“朗讀、感悟、運用”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這樣的課堂才是我們想要的。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 篇三

《雲雀的心願》蘇教版四下課文,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云雀跟着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後,有的地方變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氾濫成災,心裏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後,小云雀明白了保護森林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既有故事性、趣味性,又有深刻的教育意義。根據這個特點,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

第一,理解課題,抓住文章的中心——雲雀的心願是什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心願?

第二,講故事,明條理。小云雀和媽媽外出,看到了什麼?產生什麼想法?

第三,明道理,講心願。森林如此重要,要多植樹,保護環境。

尤其在講到森林重要性的時候,讓學生結合身邊的生活環境和以前的知識:夏天樹下涼快;鐵路旁種植樹木,減少噪音,有利於人們健康;森林裏的空氣很清新;樹多了,灰塵少了等進一步瞭解:森林太重要了!

為了進一步讓學生明確破壞森林的重要性,我佈置這樣一項作業:辦一份“保護環境,珍愛森林”的手抄報。

這堂課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以故事的發生,發展、結局,讓學生講述。所以學生的朗讀很少。下節課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