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確定位置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16W

確定位置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確定位置教學反思 篇一

本課教學努力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並盡力從建構主義理論出發,重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這節課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了開放性、實踐性、趣味性較強的活動,並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通過合作與交流學習數學,理解、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培養實踐能力。

1、設計了找座位和擺圖形、當郵遞員的遊戲,寓數學內容與遊戲中,在遊戲中體會兩個“第幾”確定位置是必要的、合理的。

在一開始找位置的遊戲中,有三個學生一開始無法找到自己的座位,學生髮現是因為缺了數據而無法找到,找到自己的座位不僅要知道第幾組還要知道第幾個。

在擺圖形遊戲中,我指定第幾排第幾個,學生在相應的格子裏擺圖形,並適量安排一些可能混淆、可以比較的位置,如第3排第5個與第5排第3個、第2排第6個與第6排第2個,這樣不僅有助於掌握確定位置的知識,還進一步體會兩個“第幾”確定位置的方法是科學與合理的。

2、在生活情境裏應用確定位置的知識。

如“找電影院座位”的活動,為了解決“找座位的方法”等難點,利用課件演示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主動地融入問題中,積極地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解決難點,掌握“找電影院座位”的基本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樹立了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3、本課在教學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問題:

(1)比如在第一次教學第幾排第幾個時,我問學生是怎麼數排的?怎麼數個的?學生能夠數出來,但是卻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是怎麼數的。在第二次教學的時候,我改變了問法:你知道是從哪裏往哪裏數排的?從哪邊往哪邊數個的?學生在這樣的引導下,比較順利、容易的表達了出來。

(2)在教學完這一課後,大家評完課後,我又有了新的設想:

比如:在讓學生選電影票的這個環節中,我可以這樣開放設計:在3排7號、3排8號、3排9號這3張票中,你和你的好朋友去看電影,你會選擇哪兩張?這樣答案就多了,可以選3排7號、3排8號或3排8號、3排9號只要去第一個劇場就可以坐在一起;可以選3排7號、3排9號去第二個劇場就可以坐在一起,也可以選3排7號、3排8號不坐在一起。這樣學生的思路會更寬。

確定位置教學反思 篇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每一次課堂教學設計時,我總是想方設法以創設一系列生活情境為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和感興趣的“小動物”出發,通過對位置的分析、判斷和理解,使學生認識到“位置”的相對性,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思想。

一節課的導入對整個課時的教學至關重要,有時候,並不是越花哨越好,一些直接的導入反而更能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認識,也利於教師將最簡單的基礎概念紮根於學生心底,並由此變化出各式各樣的練習形式。課堂教學中,每一個新概念的引入,並不單單是生澀的書本知識,用生活中原有的認知來理出學生的思路是更為有效的辦法,這樣既使數學融入了實際生活,也強化了學生的概念。讓學生覺得親切,覺得數學並不難學,它就在我們身邊。所以我以介紹我班教室的位置導入新課,學生有親切感,同時產生解決問題的需要,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採用多樣化的呈現方式及不同的生活場景為學生搭建參與探究的平台,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數學交流情境;注意學生的情感與態度,知識與技能的形成和發展,使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和獲得成功的體驗;同時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想想做做”的習題如直接讓他們完成,課堂氣氛難免會顯得沉悶,激不起他們學習的熱情。因此在完成這部分練習時,我是創設了許多情境,如:“哪隻小動物做操做的最認真”,“送小動物回家”的活動,“給小猴家編門牌號”,“參觀小兔家的書房”等等。通過在不同情景中找位置,瞭解了該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範圍,以及如何把確定位置這一知識用到生活中去,實現了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在設計的幾個情境的過渡上,能夠自然的從上一個環節上轉入下一個環節,上下兩個環節看似有聯繫,實際上是兩個不同的方面,使學生了解到生活中不同事物位置的不同表達方式。語言上,生動、活潑,能把學生帶入到設定的情景中去,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同時我還把數學與不同課程的內容相結合,把語文的朗讀與認字帶進課堂。

不足之處:時間的處理上欠妥,由於環節比較多,所以感覺比較緊,最後的收尾沒有收好。各個環節的時間安排不是很合理。在引導學生方面做的還不夠,對學生答覆的評價不充分。

確定位置教學反思 篇三

《確定位置二》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二課時的資料。不僅僅是在學生學習了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向基礎上的發展,而且也是後面學習“平面直角座標條”以及“靈活運用不同的方式確定某一點的位置”等知識的基礎。為此本節課我關注高效教學的理念,採用了創設情境、自主探究,應用昇華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透過理解分析,歸納總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學習方法逐步總結出確定位置的三要素:觀測點、方向角度、距離,提高學習的潛力。

為了更好地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我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實踐:

1、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構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用心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因此在教學時要緊密聯繫生活實際,從學生已有知識以及生活經驗入手,引入新知識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知識源於實踐的啟迪,從而激發起強烈的求知慾望與探究熱情。我在這節課始創設了“笑笑的媽媽帶笑笑到動物園玩”這一情境引出這麼多景點都在什麼位置呢?透過地圖和課桌構成鮮明的比較,設下疑問。透過引發的認知衝突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有了探究新知的慾望,有了慾望,學習才有動力;有了慾望,才會發現問題,思維就會有方向、學生就會樂於學習,主動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準確的方向,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發展了學生的動手潛力、觀察潛力、分析和概括潛力。

2、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這節課,我從導入到練習都選取了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不僅僅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用心性,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3、科學的設計聯繫

教學時我還注重聯繫設計的層次性。精心、科學地設計練習對學生思維訓練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最後設計的拓展應用是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了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課堂只有短短的40分鐘,課堂上教學的容量是有限,學生這時還意猶未盡,教師可根據實際的教學資料和學生的學習狀況,引導學生在課外繼續思考,這樣才會構成持久的研究興趣,才能在不斷的問題解決中獲得全方位的發展。

整節課,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全身投入學習,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在簡單的氛圍,用心的態度以及成功解決問題後的喜悦中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學習效果較好。經過反思,也找了一些不足。本節課中我側重於讓學生自主探究或師生之間的互動,欠缺的是生生之間的交流碰撞,今後的工作中會加以改善。

確定位置教學反思 篇四

各位專家、老師:

大家好!這天我執教的資料是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方向與位置的第一課時:用數對確定位置。它是在第一學段已經學習了前後、上下、左右等表示物體具體位置及簡單路線等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並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這一節資料既是第一學段學習的發展,又是第三學段學習座標等知識的鋪墊,它對提升學生的空間觀念,認識周圍環境都有較大作用。本課教學目標:要使學生學會在具體情境中體會確定位置的必要性,並能夠主動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初步感受座標系知識。透過形式多樣的確定位置的活動,使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並增強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感受確定位置的豐富現實背景,體會數學的價值,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為了達成以上目標,我設計了四個環節:第一環節:生活入手,探索方法。第二環節:聯繫實際,運用數對。第三環節:拓展昇華,開啟思維。第四環節:數學故事,拋磚引玉。四環節緊密聯繫,從探索到運用,再到拓展昇華,層層深入、步步推進,使教學結構緊湊而且環環相扣,逐步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

成功之處:

1、結合生活情境,讓學生理解數對。

新課標明確提出“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歷數學學習的過程”。數對的表示方法是比較抽象的,但在生活卻有很多“原型”,如學生的座位位置。因此,我從學生可感可知的座位位置入手,由第幾組第幾個引出抽象的數對錶示方法,從而建立數學模型,貼合學生由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認知規律。

2、設計多種形式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運用數對確定位置。在聯繫實際,運用數對環節,設計了四個練習。第一個練習,在方格紙上給出各建築物的位置,讓學生用數對錶示。第二個練習,給出數對,讓學生動手操作找位置。第三個練習,破譯密碼。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這一練習極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們都能投入其中。第四個練習,五子連珠。在課前,經過了解,下五子棋是學生個性喜愛的遊戲活動。活動中,讓兩名學生用數對下棋,其他同學當參謀,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其中,興致濃厚,既鞏固了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也讓學生稍稍簡單了一下。

3、注重拓展教材,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在學生學會用數對確定位置後,又讓學生了解利用經線和緯線確定地球上某一點的位置,介紹著名科學家笛卡爾的故事,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感覺到,課雖上完了,但探索還在繼續,同時教育學生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用理想和奮鬥確定自己人生的位置。

回顧這節課,學生在有意創設的來源於生活又富有活動性的學習情境中,學得用心主動,趣味盎然,在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也體會到了數學學習的'有用性,重要性,真正做到了學有所用。

不足之處:

1、當學生初步感知座位的行和列,會用第幾組第幾個確定座位位置後,我在抽象、引出“數對”表示上有些突然,不免有灌輸之嫌。其實能夠引導學生髮現確定位置時用了兩個數,讓學生自己試着用一種比較簡明的方式表示位置,展示交流之後再引出數對的正確表示方式。

2、在做練習環節的第二題時,主要是學生説,我在電腦操作。就應給學生一個自己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在實物展示台上展示交流。

3、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較單一。除了語言評價,還能夠用微笑、眼神等方式。

困惑:

數對的引出是從教室現場的座位抽象出來,還是從有方格的座位表中抽象出來?哪種方式更加科學?

確定位置教學反思 篇五

《用數對確定位置》知識點不多,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説是比較簡單的,那麼如何使教學的內容更豐富,在課堂上激發學生學習的需要,使學生產生探究的慾望,便成了我的主要思考方向。

1本節課的教學先讓學生看情境圖,説出小軍的位置,喚起了學生對已有的用“第幾組第幾個”或“第幾排第幾個”的知識來確定位置的經驗,幫助學生找到新舊知識的連接點。然後讓學生根據“小軍坐在第4組第3個”和“小軍坐在第3排第4個”確定小軍的位置,有的從左邊數起,有的從右邊數起,有的從前邊數起,有的從後面數起,這樣找出的位置不是唯一的,使學生認識到這樣描述位置的方法不夠準確。進而讓學生將敍述的語句改準確,使學生認識到如果敍述準確了,又顯得太羅嗦。有沒有一種既準確又簡明的方法呢?這樣就使學生產生了學習新方法的內在需要,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新知的積極性。

2通過具體的情境,讓學生認識行、列的含義與確定行、列的規則,再有意識讓學生用行、列的方式描述小軍的位置,即小軍坐在第4列第3行;然後根據這一描述的方式引入用數對錶示位置的基本方法,使學生認識到數對中的第一個數表示“列”數,第二個數就表示“行”數;最後讓學生説一説、練一練,用行、列描述其它的位置,並嘗試着用數對錶示出來。課堂上學生合作愉快,討論積極熱烈,因而學生很容易接受並理解了用行列描述位置、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確定位置教學反思 篇六

大家好!這天我執教的資料是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方向與位置的第一課時:用數對確定位置。它是在第一學段已經學習了前後、上下、左右等表示物體具體位置及簡單路線等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並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這一節資料既是第一學段學習的發展,又是第三學段學習座標等知識的鋪墊,它對提升學生的空間觀念,認識周圍環境都有較大作用。本課教學目標:要使學生學會在具體情境中體會確定位置的必要性,並能夠主動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初步感受座標系知識。透過形式多樣的確定位置的活動,使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並增強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感受確定位置的豐富現實背景,體會數學的價值,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為了達成以上目標,我設計了四個環節:第一環節:生活入手,探索方法。第二環節:聯繫實際,運用數對。第三環節:拓展昇華,開啟思維。第四環節:數學故事,拋磚引玉。四環節緊密聯繫,從探索到運用,再到拓展昇華,層層深入、步步推進,使教學結構緊湊而且環環相扣,逐步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

成功之處:

1、結合生活情境,讓學生理解數對。

新課標明確提出“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歷數學學習的過程”。數對的表示方法是比較抽象的,但在生活卻有很多“原型”,如學生的座位位置。因此,我從學生可感可知的座位位置入手,由第幾組第幾個引出抽象的數對錶示方法,從而建立數學模型,貼合學生由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認知規律。

2、設計多種形式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運用數對確定位置。在聯繫實際,運用數對環節,設計了四個練習。第一個練習,在方格紙上給出各建築物的位置,讓學生用數對錶示。第二個練習,給出數對,讓學生動手操作找位置。第三個練習,破譯密碼。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這一練習極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們都能投入其中。第四個練習,五子連珠。在課前,經過了解,下五子棋是學生個性喜愛的遊戲活動。活動中,讓兩名學生用數對下棋,其他同學當參謀,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其中,興致濃厚,既鞏固了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也讓學生稍稍簡單了一下。

3、注重拓展教材,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在學生學會用數對確定位置後,又讓學生了解利用經線和緯線確定地球上某一點的位置,介紹著名科學家笛卡爾的故事,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感覺到,課雖上完了,但探索還在繼續,同時教育學生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用理想和奮鬥確定自己人生的位置。

回顧這節課,學生在有意創設的來源於生活又富有活動性的學習情境中,學得用心主動,趣味盎然,在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也體會到了數學學習的有用性,重要性,真正做到了學有所用。

不足之處:

1、當學生初步感知座位的行和列,會用第幾組第幾個確定座位位置後,我在抽象、引出“數對”表示上有些突然,不免有灌輸之嫌。其實能夠引導學生髮現確定位置時用了兩個數,讓學生自己試着用一種比較簡明的方式表示位置,展示交流之後再引出數對的正確表示方式。

2、在做練習環節的第二題時,主要是學生説,我在電腦操作。就應給學生一個自己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在實物展示台上展示交流。

3、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較單一。除了語言評價,還能夠用微笑、眼神等方式。

困惑:

數對的引出是從教室現場的座位抽象出來,還是從有方格的座位表中抽象出來?哪種方式更加科學?

確定位置教學反思 篇七

今天上午第二節,我執教了《走進軍營——方向與位置》中的第一個信息窗《用數對確定位置》,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獲得了用自然數表示位置的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將學生已有的用類似“第幾排第幾個”的方式描述位置的經驗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數對來表示位置,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抽象思維能力。我先想大家彙報這節課我的設計思路:

1、在創設情景,引出課題時,播放建國60週年閲兵式資料,目的在於通過整齊的軍姿讓學生認識隊列,為行和列的認識作下鋪墊。

然後通過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軍營生活引入對新知識的探索,使學生充分了解用數對確定點的位置。

2、在行和列的學習中,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加深對行與列的認識和理解。鞏固所學的知識,同時老師通過手勢給學生以感性的認識,師學生初步的感知列和行可以確定一個具體的位置,為下面學習數對做鋪墊。

3、抽象位置圖,認識數對。先認識場景圖中的豎排和橫排,然後把具體的場景圖逐步抽象成點子圖,為後面教學作了孕伏和鋪墊。在此基礎上,教學列、行的合義和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一切顯得水到渠成。同時,藉助於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地幫助學生理解規則。通過寫自己,寫朋友的位置所在數對,鞏固對數對的理解及寫法。能用數對錶示出一個具體事物的位置。同時通過讓同學們猜好朋友,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率。

然後由點子圖自然過渡到方格圖,有效的完成了由具體的實物圖—點子圖—方格圖的抽象過程。在教學平面方格圖後,讓學生再次回過頭來表示小強的位置,用情景貫穿於整堂課,由平面到解決實際問題,加深對平面方格圖的理解和運用。

4、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能力,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數對的理解,並會在平面方格圖中用數對確定位置。提高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5、一節課的結束,不應該是學生探索活動的終止。讓學生帶着問號離開教室這)本站○(個小課堂,走進探索的大課堂,教學中,通過對“神舟七號”返回地球畫面的回放引發學生的強烈的求知慾。從而自覺的去探索如何在地球上確定位置,拓展知識面。

數學教學要重視知識形成的過程是當前數學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的理念。我注重了向學生充分展現知識形成的過程,我通過將“小強”站在從左數第3列從前數第2行”簡化成用數對來表示,然後把人物圖簡化成點子圖再到方格圖,力圖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數學思想的形成過程,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而且在這個充滿探索和自主體驗的過程中,使學生逐步學會數學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數學方法去解決問題,獲得自我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