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精品教學案例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53K

精品教學案例新版多篇

因材施教、循序漸進 篇一

在通過和甜甜不斷的接近、溝通後,我發現甜甜有一個很獨特的特點,他看過的圖書很快就能複述出書裏的故事內容,而且在看一些圖文並貌的少兒讀物的時候,他還能認識書中大多數的漢字。這一點讓我頗為吃驚。在瞭解到甜甜的這個獨特的特點後,我有意的在每天環節過度時安排幼兒自主講故事時間,開展《故事大王》活動。當我主動邀請甜甜來為小朋友們講一個故事的時候,出乎我的意料,他居然毫不猶豫的走了上來,用洪亮的聲音生動、有趣的為大家講起故事來。故事結束後,班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也為甜甜拍起了手。有的小朋友還羨慕的説:“甜甜,你講的真好。”有的説:“甜甜,能不能在講一個。”我回過頭,看到甜甜小小的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掌聲過後,甜甜用詢問的口氣對我説説:“老師,我能不能再為小朋友們講一個故事?”我連忙點了點頭,第一個拍手為甜甜加油、鼓勵。每個孩子由於性格、生長環境等的不同都存在個體差異,因此在方法上要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因材施教,激勵每個幼兒都能主動地參與活動。

做好家園溝通,做到家園共育。 篇二

孩子上幼兒園以後,很多家長就認為教育孩子的責任是幼兒園的了,其實教育孩子光靠幼兒園教育是絕對不行的,家長依然是孩子教育最主要的影響者。所以,我們應把家庭教育與幼兒園的教育產生合力,從而產生最大的教育價值。像甜甜這樣的小朋友在家裏也時時關注她的變化,如遇到類似情況要及時進行引導,努力做到家園針對同一問題要有一致地教育策略,有助於孩子更好地發展。

以上這個案例也許每個帶小班的老師都會碰到,這也只是我個人的一些初淺的做法,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進一步跟進,努力讓孩子們從喊不會到喊我會了。

課堂教學案例 篇三

【教學案例】

課堂是屬於學生的,應讓學生選擇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在教學《春曉》一課,課前備課的思路是:讀古詩,瞭解背景,初步理解古詩內容;背古詩,體會詩人的感情。可是,當上課我提起《春曉》這首詩時,同學們都不約而同的背出來,學生陳延年突然站起來問道:“老師,這首詩我們很早就會背了,但我一直不知道詩中寫的是什麼鳥在叫?”其餘的同學也在下面議論紛紛。真是出乎意料之外,看來這是一個學生普遍關注的問題。於是,我甩開預設的教案,讓學生討論這個問題。

師:今天我們要學的這首古詩寫的是什麼季節?

生:春天。

師:誰知道春天有什麼小鳥?

下面頓時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生: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

生:有布穀鳥,你聽還有“黃奶兒”的叫聲。

生:還有畫眉……可多了,有的都叫不出名字來。

生:還有一種叫“紅穀皮”,全身是紅色的,早晨它叫得可好聽了。

……

師:同學們知道這麼多種鳥,老師真高興!許多鳥在清晨唱着清脆悦耳的歌曲,催人們早起呢……

生:難怪詩人寫道“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生:鳥很多,到處都能聽到鳥叫。老師,“處處”就是“到處”的意思嗎?

我讚許地點點頭。

生:詩人睡得太香了,不知道天亮,是鳥叫聲把他吵醒了……

師: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鳥語花香,令人陶醉,但在昨夜發生了什麼事情?

生:昨夜又颳風又下雨,花瓣都被打落了。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齊讀: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師:請説一説這兩句詩的意思。

同學們爭先恐後發言,課堂氣氛特別活躍。

師:人們説“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而春天的早晨則是一天中最寶貴的時間,讓我們拿出畫筆,發揮你們的想象力,畫一幅《春晨圖》好嗎?

生:老師,我們到校園外去畫,好嗎?

師:當然好,你可以仔細觀察校園外的桃林和叢樹林,認真看一看樹上的小鳥,聽一聽它們的歌聲。

同學們聽我這麼一説,便來勁了,拿着本和畫筆來到校園外……

第二節課,同學們都交上了自己滿意的作品。

【訪談錄】

問:你認為這節課的課堂結構與以前有什麼不同?

答:我覺得這種課堂形式打破了現行的“二元化”,固定時空的模式,開拓了學生學習的空間,體現了教學的“開放性”,課堂上不是教師牽着學生走,而是把主動權、選擇權交給他們,自始至終使學生的思維處於積極的探知之中,摒棄了“教師是絕對權威”的觀念。

問:這節課沒有用到準備的教案,是不是可以不備課而隨堂發揮?

答:不備課不能瞭解這節課的目標,是無法走進課堂的,但如果死摳教案,那隻能是教死書,不能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課前,我們應該備透課,課上根據學生的需求,隨機教學,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的求知慾。

問:課堂中隨學生喜歡的方式而學習,會不會背離教學目標?

答:不會。雖然教為學服務,並不是教附屬或從屬於學。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沒有多大價值,教師完全可以“就地解決”。在堅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同時,又應充分發揮教師“主導”的作用。

問:語文課要體現怎樣的教育理念?

答:語文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聽、讀、説、寫及邏輯思維的能力,在教學方法上應該是以引、啟、辯為主題思路,設計教學,要儘可能的適應學生,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儘可能地讓所有學生有發展自己的機會,樹立學習信心。當他要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時,讓他能夠學好,並變得熱愛學習。學習過程應具有活動性,是一種實踐的,開放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培養獲取知識的能力,在實踐中體驗情感,發展個性品質,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和學會好的讀書方法。

【案例評析】

雷老師的這個教學片段的成功之處有三點:

1、學生髮問“詩中鳥是什麼鳥”時,教師馬上意識到學生想知道什麼,於是放棄了預先的設計,而隨着學生的興趣和思路來組織教學。整個課堂看似無形,卻渾然一體,是演“教案劇”難以達到的。真正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展現了課堂教學的真實性,使課堂教學具有了動態生成的特徵。

2、能把課堂當作一個豐富開放的教育場所,把現實世界引入課堂,讓學生寫或畫自己心中的詩境。這樣的課堂信息量大,既具體又真切。

3、課堂是師生對話的場所,知識在對話中不斷生成與建構。本節課雷老師能夠甩了教案,放棄了預設框架,根據學生的需要,引出一個又一個話題,把學生的思維層層推向深入,引導學生不斷的探尋與創造。

優秀教學設計案例 篇四

在當今社會,英語能力成為一個合格從業人員必備的素質之一。中職學校的學生除了必須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能,還必須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即能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藉助工具書閲讀英文的專業書籍。

一、案例提出

1.案例 1: 在給一年級某班學生布置課後作業時, 讓學生用英文寫一封信寄給英國的朋友約翰。筆者向學生提供了寫信的主要目的和約翰的中文地址,並在課堂上給每個學生一份中英文信件的書寫樣例,詳細講解怎樣寫英文信件,分析總結中英文格式的區 別,並解釋疑難、易混淆的語言點,如英文稱呼和落款的寫法,以及地址所涉及的“區”、“街道”、“5號樓”等詞語的英文表達法。

2.案例 2: 在給二年級某班學生布置課後作業時,選取相同的作業題目,但只口頭提醒學生注意中英文信件的格式和寫法有所不

同,具體怎樣寫則要求學生通過圖書館、書店或互聯網等途徑進一步查閲相關的英文寫作資料。3天后在課堂上分小組進行討論 ,討論話題包括:中英文書信寫法、格式的不同之處,以及從哪裏獲得的有關信息,等等。以上兩個案例的教學內容相同,但採用了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最後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教學效果。案例 1 採用的是典型的傳統教學方法,其特點是講授,然後通過機械的操練鞏固。案例 2 是一個“自主互助”型教學活動範例,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讓他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英語,然後在班內進行討論,並由學生自主總結,最後教師歸納講解。

二、案例分析

傳統的英語教學往往強調語法講解、分析課文,教師主導課堂,而學生聽教師解釋課文並記下所講內容,以至養成被動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因此,傳統教學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教學目的。

1. 傳統教法如案例 1 所示,教師是權威,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學習。教師力求講得系統、詳盡透徹,給學生留有很少的思維空間。“自主互助 ”型教學則以學生為中心,啟發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任務的設計與語言的功能密切相關,真實的情景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即設置一個障礙,同時也給他們提供了自主動口、動手、動腦,服困難,完成任務”的機會。傳統教學重知識傳授而忽視能力培養,如在案例 1中,寫作知識的講授,佈置的作業都在圍繞所學知識進行操練 。而“自主互助”型教學則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培養目標:在教學中不僅要

考慮語言知識的習得,也要考慮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如交際能力、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在案例 2 中,筆者採用了“自主互助”型教學 ,不是先講授有關的語言知識,而是先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學習英語、使用英語,然後通過小組討論和教師的輔導講解,習得新的語言知識。設計任務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英語,以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素質。

2. 傳統教學重講輕練,如案例1所示,培養的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差,表現為高分低能。“自主互助”型教學精講多練,如案例 2 所示,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與新課程標準的培養目標一致。新課程標準強調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就是讓學生學會“游泳”在課堂上,可根據所學課文,向學生講授有關的背景及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教學活動以及支持這些教學活動的觀念、假設,進行積極、持續、周密、深入、自我調節性的思考。”反思教學有利於教師對教學從感性認識遞升到理性認識,能正確地認識和把握教學活動中的種種本質特徵,能成為一名清醒的、理智的教學實踐者。蘇霍姆林斯基説:“只有善於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師 ,才能成為得力的有經驗的教師。”沒有“反思”,沒有對自己教學經驗的繼承和對教訓的吸取,那麼,教師對教學的認識就只能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其教學水平也就只能永遠停留在“一般型”層面。

三、教學反思———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成長階梯

北京師範大學申繼亮教授對教學反思有一個較為全面的界定:“教師的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認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教師

為了成功地實現教育目標,對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教學活動以及支持這些教學活動的觀念、假設進行積極、持續、周密、深入、自我調節性的思考。” 反思教學有利於教師對教學從感性認識遞升到理性認識,能正確地認識和把握教學活動中的種種本質特徵,能成為一名清醒的、理智的教學實踐者。蘇霍姆林斯基説:“只有善於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師才能成為得力的有經驗的教師。”沒有“反思”,沒有對自己教學經驗的繼承和對教訓的吸取,那麼,教師對教學的認識就只能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其教學水平也就只能永遠停留 在“一般型”層面。綜上所述,沒有反思就沒有提高,反思應該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反思能改善教師的教學行為,有利於自身教學技能的提高、教學觀念的更新和課堂教學的有效。

新課程標準則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在英語教學中,一方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另一方面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二者協調配合,教學質量才能有保證。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指導者,力求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獨立思維和自學的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應當採取重點突出,少而精的原則,避免滿堂灌、一言堂,組織教學時儘量創造活躍、和諧的氣氛,使學生適度放鬆,鼓勵學生通過扮演各種角色理解和掌握語言知識。和自學的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應當採取重點突出,少而精的原則,避免滿堂灌、一言堂,組織教學時儘量創造活躍、和諧的氣氛,使學生適度放。

1.以學生為中心,理清教與學的統一性。傳統教學重“教”輕“學”,對教學過程中每個步驟的安排設計主要從“教”的視角考慮,忽視了怎樣把知識講得更加系統和深入淺出。“自主互助”型教學則強調從

“學”的角度設計組織每一次教學活動。

2.以興趣為導向,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在新課程標準中強調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這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教師深入淺出的講授與適量的練習進行鞏固和提高。其實,這與“教游泳”是一個道理:教師教一個班的學生游泳,先講有關游泳的知識,並向學生示範動作。如果他講50分鐘,只讓學生練10分鐘,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在長時間的理論講授過程中,學生早已失去了實踐的興趣和熱情,教學效果難免受到很大影響。而如果將教學方式改一下,只講10分鐘,其餘時間讓學生直接下水練習, 並在練習過程中及時輔導,最後的效果則好得多。可能出現這樣的現象:聽講多的學生游泳知識掌握得不錯,筆試得分高,但不會游泳;而練習時間多的學生筆試得分較低,但學會了游泳。

3.以多媒體為輔助,促進英語教學的發展。 新課標下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表明,在開發英語課程資源時,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絡。中職英語教師可以利用學校的有利條件, 把現代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相結合 ,使現代信息技術成為課堂教學的得力助手及學生擴展知識、提高能力的工具。隨着信息化時代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中職學校已經具備良好的信息資源環境,如多媒體教學網、計算機閉路電視網、“處組室”備課辦公網等。有的中專學校已經建立了各個學科的教學網站,嘗試開設網絡課程,進一步加強學習的開放性和靈活性。網絡為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教師應有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上資源來豐富課堂內容、擴展知識要點。教師可以上網

教師要具有教育機智。 篇五

教學活動是一個動態權變的過程,教師所面對的幼兒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而教學情景又是個錯綜複雜、瞬息萬變的過程,其中常常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教師面對變化的幼兒和突發事件時,要能巧妙地因勢利導,要善於隨機應變,果斷的採取措施,作出適合、穩妥的處理。

首先,教師對教學情景要敏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把握幼兒的心理,敏鋭的捕捉在教學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細微的變化,不能照本宣科的進行下去。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好“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突發事件時,要做到實事求是,説話有度,分析到位,措施合理的得當,方式穩妥。第三,教學活動要靈活。教師作為教育者,不可因循守舊,墨守成規,要隨時注意環境的變化,採取相應的措施。第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因勢力導。教師是教育的引導者,因該正確的引導幼兒,激勵幼兒,啟發幼兒,而不是牽着幼兒走,強迫幼兒走。

陌上桑教學設計優秀案例 篇六

學習重點:

1、側面描寫刻畫人物

2、背誦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漢樂府及《陌上桑》

“樂府”原是漢代國家設立的音樂機關。“樂”指音樂,“府”指官署。它的職責是蒐集整理民間的詩歌。由此得以流傳的樂章、歌詞就叫“樂府詩”,簡稱“樂府”。《陌上桑》是漢樂府中的著名詩篇,這首詩敍述了採桑少婦羅敷女嚴詞拒絕太守調戲的故事,歌頌了女主人公的機智幽默反抗強暴的精神,帶有喜劇色彩。

陌上桑:田間採桑。陌,指田間小路,陌上,泛指田野。

二、範讀此詩

三、學生朗讀此詩

四、就生僻字的讀音及含義、艱難字詞句進行點撥。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詩文內容點撥

“日出城南……自名為羅敷”四句交代了:

時間:早晨,太陽從東南方向升起。

人物:羅敷

地點:秦家樓房

“羅敷……城南隅”寫出羅敷的身分:採桑養蠶;一個“善”突出了羅敷以勞動為樂的農家女子本質。

“青絲……籠鈎”是一種修飾説法,取其香潔之意。

“頭上……上襦”四句來寫羅敷之美,為後文寫羅敷的心靈美作鋪墊。

“行者……髭鬚”烘托之一;“少年……帩頭”烘托之二;“耕者……其鋤”烘托之三。“來歸……羅敷”用側面烘托的虛寫作輔助,以彌補正面描寫的不足,給讀者留下想象的餘地。

以上為第一章,極力描寫羅敷的美麗動人。

“使君……家姝”四句寫太守被羅敷的美麗吸引住了,派隨從去詢問,開始寫使君與羅敷的矛盾衝突。

“秦氏……有餘”是寫太守與小吏的對話,又借小吏之口進一步敍述了羅敷的情況。

“使君……載不”寫出太守的無恥企圖。

以上第二章,寫太守的卑劣行徑。

“羅敷……自有夫”表現出羅敷蔑視權貴,堅貞不屆。

“東方……上頭”此乃誇張之一——夫婿地位高;

“何用……千萬金”此乃誇張之二——夫婿錢財多;

“十五……城居”此乃誇張之三——夫婿資歷深。

羅敷誇耀丈夫為官,完全出於無奈,為擺脱太守糾纏的困境不得已而為之。

“為人……府中趨”四句,正面寫丈夫的儀態,氣度不凡。

“坐中……夫婿殊”兩句,通過眾人的讚譽寫羅敷丈夫人才出眾。

以上六句乃誇張之四:丈夫相貌風度美。誇張給使君以有力的回擊:官位顯赫,使其不敢妄為;相貌堂堂,使其自慚形穢。以羅敷誇夫作結,讓人回味無窮。

以上第三章,描寫羅敷機智誇耀自己的丈夫,藉以擺脱太守的糾纏。

二、藝術特色

詩中大量運用烘托、誇張手法,達到了相當的藝術效果。作者運用誇張手法,從外表、服飾上來美化羅敷,再由側面:從行者、少年、耕者、鋤者的感受來烘托羅敷的美麗超凡,對人物的容顏沒有一句正面着筆,全系間接描繪,而羅敷的光彩奪目的美麗形象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成功塑造了羅敷這位不僅外表美,而且心靈美的勞動婦女形象。第二章對話形式給人以親切逼真之感。第三章運用了許多誇張語言讓羅敷在太守面前盡情誇耀自己的丈夫,雖沒有一句直接冒犯的話,但意在言外,誇耀丈夫,正是對太守的無情的諷刺和嘲笑,這種明顯的寓對比於褒貶的描寫,令人讀之感到形象鮮明,痛快淋漓。

附板書:

優秀教學設計案例 篇七

課前系統部分

1.課標分析: 書法教學大綱是為了培養學生對漢字書寫的科學觀和藝術觀,從實用方面來説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書寫技巧和水平。從更高的層次來説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書法中包含的哲理,陶冶情操,培養想象力,形成大局觀,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2.教材分析: 楷書是書法學習的重要基礎,也是一年級書法學習的主要課程,本節課主要是通過研究楷書的基本定義和內在規律,為下一步的楷書學習打好基礎。對楷書內在規律的學習和運用將決定本門課的學習效果。

3.學生分析

本堂課所教班級是中專一年級美術專業的學生,共49人,美術專業學生有一定的美術基礎,有很強的動手和理解能力,合作意識強。但對書法從未有過專業的、深入的學習,所以對於書法的認識是知其所以,卻不知其所以然。學生進入中專階段,首先由於將來就業的需要,寫好一手漂亮的字,是同學們的主要動力;其次,教師的影響促使學生對書法藝術的崇敬之情越發強烈。

4.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瞭解楷書的發展過程,認識楷書藝術的內涵和奧妙所在。

方法、能力目標:

通過描述、分析、解釋、比較、活動、評價等方法,讓學生在“文化情境中”理解楷書藝術的內在規律,培養學生鑑賞楷書作品以及運用楷書內在規律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傳統文化、瞭解民族精神的熱情,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篇八

“有志者,事竟成”,自信對孩子來講,是其將來在成長、學習和生活中獲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之一。尊重、讚許與鼓勵是對孩子最大的信任,這也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前提。現在她來到了幼兒園,作為教師就應該盡大可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不會輕易地説:“我不會!”像甜甜這樣喊原因之一也是孩子缺乏自信心,為了幫助甜甜樹立自信心,我採用一些種方法:如:積極鼓勵與幫助、合理讚許與表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