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的發展趨勢

欄目: 員工思想 / 發佈於: / 人氣:2.27W

目錄

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的發展趨勢
第一篇: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的發展趨勢第二篇: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的發展趨勢第三篇:新時期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的典型特點與發展趨勢-智匯藍圖2014第四篇:中國企業文化發展趨勢評介第五篇:淺談企業文化建設的發展趨勢及市場要求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的發展趨勢

一、企業文化的基本概念所謂企業文化,是以企業持續發展為目的,以人為中心,以企業經營理念、企業價值觀和企業精神的共識為核心,以羣體行為為基礎的現代企業管理學説。先進的、高效的、優秀的企業文化,成為企業無形而有效的最現代的管理方式,是企業在經濟全球化的市場上迅速做大做強的助跑器,成為我國的企業之魂和騰飛的基石。二、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的發展趨勢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標誌着我國已經融入了世界經濟,融入了國際市場,標誌着中國企業的經營環境、活動範圍和競爭對象等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市場競爭將更趨白熱化。企業文化的建設與發展也應順應這個趨勢,推動企業的振興、發展和騰飛。一是管理方式理念化。企業理念決定企業的發展,決定企業的方向。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是企業經營理念的轉變。這種管理方式與以往管理方式不同的就是能夠根據國內外市場的變化和本企業的特點,提出自己的企業經營管理理念,而後再把每一個理念迅速變成企業全體員工的共識,化為職工的行動,貫徹到企業生產經營的每個環節中去。未來的企業管理趨勢將是理念管理。海爾在兼併一個企業時,不是派財會人員去,而是派海爾文化中心的人去,使企業的員工先接受海爾的理念,在海爾理念上先形成共識,變成海爾人,這個企業就被激活。海爾的這種理念管理方式,是我國加入 wto 後企業管理髮展的一個方向。二是管理手段信息化。所謂企業管理手段信息化,就是在企業建立管理信息系統,通過建立統一的數據庫並對其進行收集和加工,為管理人員提供信息,實現輔助決策。通過對財務管理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客户關係管理系統等的整合,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三是人才爭奪本土化。我國加入 wto 後,國外企業紛紛進入中國。現在國際著名的 500 家大企業有 300 多家已進來,他們在華設立各種辦事機構、直至把總部遷到我國。他們利用高薪吸引和提供優良的工作條件的方法,從我國各個領域,當然也包括國內各個企業挖人才,推行僱員本土化 , 這將使我國專業人才嚴重流失。面對國外企業人才本地化戰略,我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如何拿出一個人才“歸我所有,為我所用”、“不歸我有,也為我用”的具體對策和機制是非常重要的。四是學習型組織普遍化。所謂學習型的組織是指通過培養整個企業的學習氣氛,充分發揮員工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而建立起來的一種有機的、高度柔性的、橫向網絡式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續創新發展的組織。學習型組織的真諦,是通過學習,重新創造自我,使我們能夠做到從未能做到的事情。因此,把企業變成一個學習型組織,正在變成我國很多企業的自覺行動,成為很多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五是文化管理“合金”化。在經濟走向全球化的條件下,我國企業將走向世界,世界企業也在走向我們。市場的融合,中外企業文化也相互融合,優勢互補成為一種“合金”文化,這是我國加入 wto 後企業文化發展的大趨勢。我國著名的海爾文化,就是集東西方管理思想於一爐,在繼承中創新,在引進中消化,最終形成並植根於中國這片古老土地,使中國企業在世界管理思想的寶庫中佔有了一席之地。用海爾集團張瑞敏的話來説:海爾文化 = 日本文化(團隊意識 + 吃苦精神) + 美國文化(個人舒展 + 創新精神) +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這就是一種“合金”文化。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我們要自覺地借鑑西方和世界各國管理文化中優秀的東西,為我所用,使企業適應全球化發展的需要。三、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一是能夠把企業員工集聚在同一旗幟之下。當前,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加入 wto, 社會情況發生了複雜而深刻的變化,這就是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多樣化,人們的思想非常解放和活躍。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依靠企業員工共同認同的企業經營理念、企業精神和企業價值觀,才能把全體員工的思想統一在同一旗幟之下,才能達到“人心齊,泰山移”,“大家一條心,黃土變成金”的目的。二是能夠提升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企業文化就其本質來説就是人文化,是以人為本的文化,是強調把企業變成學習型組織,對人腦進行卓有成效地開發和管理的文化。企業文化理論的產生和形成是企業管理史上的一場革命,它使企業管理徹底地從以物為中心的管理轉到以人為中心的管理上來。三是能夠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營業績。美國哈佛商學院最近幾年在研究一個課題,即影響美國企業經營業績的主要因素是什麼?在經過對全球一些企業調研以後,他們得出一個結論:特定的企業文化影響着企業的經營業績。麥當勞、可口可樂、雀巢、松下、波音、惠普、佳能等世界 500 強,他們強在哪裏?強就強在有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上。外國是這樣,中國也是這樣。海爾張瑞敏在談到海爾經濟發展時説:海爾十四年的成就,主要不在於有形的東西,而恰恰在於是無形的東西,這些是觀念、思維方式的徹底全新的變更。四是能夠使企業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管理。在我國加入 wto 和經濟全球化以後,一個公司或企業分佈在全國和世界各地,如何對高度分散的企業實施領導,如何適應千變萬化的市場,這是進入信息時代企業所面臨的最嚴峻的課題。事實證明,原來泰勒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已經行不通了,只能靠文化管理,靠企業形象管理,即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培育企業共同的經營理念,共同的企業價值觀,共同的企業精神,共同的作風,共同的服務準則,共同的禮儀和禮節,共同的標識,共同的建築式樣以及企業共同的標準色、企業歌曲等系統化的經營理念和企業形象實施對企業的領導和管理。四、企業文化建設運作的一般做法企業文化就其實質來説,主要不是理論,而是一種實踐,是一種創新的實踐,這是許多企業的文化建設實踐中所形成的一個共識。從一些企業文化搞得好的單位看,由於企業的歷史、行業、體制的不同,所形成的企業文化也各具特色。但建設運作的基本做法有這樣幾點:一是堅持以人為本,搞好人力資源開發。現代文化管理比以往管理先進的地方,就在於它使以人為本,搞好人力資源開發的思想成為企業管理的根本指導思想。因此,以

人為本,搞好人力資源開發,是企業文化建設最根本的內容。在長期的企業經營實踐中,人們認識到,當代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五大資源,即人力資源、財力資源、物力資源、信息資源和文化資源。在五大資源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資源。對於企業來講,堅持以人為本,就要在企業管理中始終堅持以人為中心,把搞好人力資源開發放在第一位,做到尊重人、依靠人、培養人、關心人、激勵人。二是講求經營之道,把握市場競爭規律。講求經營之道就是使企業的經營理念、經營機制、經營方針等,都要適應加入 wto 以後國際市場競爭的要求,符合我國企業以小制大、以弱勝強的要求。好的經營之道,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的前提、基礎和保證。第一要樹立與經濟全球化相適應的企業經營理念。所謂經營理念,是指以企業遠景為目標,包含了企業的使命、目標、企業哲學、企業宗旨、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企業經營意識和經營思想等內容的一種體系化的信念。企業經營理念不僅反映企業的過去和現在,而且還指示企業的發展和未來,它從根本信念上、根本價值取向上為企業行為和員工行為提供導向。企業的經營理念實質是企業對外界和企業內部的宣言,它像人的大腦支配人的行為一樣,支配着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現在社會比較重視的有船的理念,木桶的理念, 100-1=0 的理念 , 狼的理念,老虎的理念等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第二建立一個與經濟全球化相適應的創新機制。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實踐證明,改革不適應企業發展的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速企業機制創新,是振興國有企業的關鍵。一要在市場機制上創新,特點是:完全市場化,對市場反應靈敏、決策迅速,實行扁平式管理。二要在用人機制上創新,特點是:人員能上能下、能進能出,人才國際化(即本土化)等。三要在分配機制上創新,特點是:徹底破除論資排輩,使貢獻同收入掛鈎。第三要有與全球化和企業目標相適應的經營發展戰略。企業經營戰略是指企業根據自身的內部條件、外部環境和企業目標而確定的企業行動綱領,以及為實現經營目標採取的途徑和手段。它是企業管理中最核心的部分,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經營戰略主要有經營戰略思想,經營戰略方向,經營戰略目標,戰略重點和方針,經營戰略措施等。企業戰略的制定,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外部環境來確定並實施。企業經營戰略的特點應具有長遠的目的性,全局的指導性,競爭的對抗性和贏利相輔相成的風險性等主要特徵。第四堅持誠信為本的經營方針。加入 wto 和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標誌,是企業的信譽和社會責任。過去,企業成功的惟一標準是利潤,而今天的成功標準是需要更多的關注社會的責任。堅持誠信為本的經營方針,就要從遠處和大處着想,通過優質產品和優質服務以信為本、以信求利,企業才會保持長久繁榮,才會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三是培育企業精神,鑄造企業之魂。一個企業,一支隊伍,沒有一個統一的價值觀和統一的指導思想,就會成為烏合之眾。這個統一的價值觀和統一的指導思想,就是企業精神。企業精神是企業在特定環境中,由全體職工在長期生產經營實踐中逐漸培育和形成的,它是企業在經濟活動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價值觀念、道德規範、工作作風和生活態度的總和。它是一個企業的標誌,是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凝聚力所在。怎樣才能培育一個開拓創新,積極向上的企業精神呢?從國內外很多成功企業的文化實踐看,主要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企業領導人要有一個創新進取的精神。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企業家的人格化,企業精神從一定意義上來説是企業家的精神。因此,企業領導人特別是企業主要領導人在企業精神的培育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次,要有全體員工的共同參與。企業精神要成為全體職工的共識,化為職工的共同行動,才能產生巨大的凝聚力和號召力。第三,企業精神要個性化。企業精神的提煉要能很好地反映企業的特點、職業道德和職業的本質要求,易於理解,便於記憶。第四,培育企業精神要有戰略眼光,要持之以恆,要有毅力。四是塑造企業形象,打造國際市場競爭利器。所謂企業形象,是指人們通過企業的各種標誌而建立起來的對企業的總體印象和評價。企業形象有三個基本要素:企業的外觀要素,如企業外觀環境、企業規模、產品結構、職工制服等;企業的人員要素,如企業員工的精神面貌、價值觀、行為規範、禮儀禮節、企業人才構成及其技術狀況等;企業的機制要素,這包括企業的經營機制、用人機制、分配機制、組織結構、生產管理方式等。當前國內外一些企業在塑形上主要是採取以下一些做法:( 1 )通過員工特別是企業主要領導人塑造企業形象。全面提高員工職業道德、專業技能、文化素養、精神面貌等內在素質,以及服裝儀表、言談舉止、服務態度等外在素質。( 2 )通過品牌塑造企業形象。品牌對於一個企業來説,是市場,是飯碗,是效益。一個企業擁有了名牌,就意味着擁有了市場和商業利潤,也意味着擁有了文化和無形資產。( 3 )通過服務塑造企業形象。今天,通過使顧客滿意的、温馨的服務塑造企業形象也顯得非常重要。企業的目的,就是創造顧客並且留住顧客,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滿意度滿足用户的需求,樹立企業形象。( 4 )通過廣告塑造企業形象。廣告,是當今企業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傳播手段。好的廣告,特別是產品開始時還無人知曉,不僅能起到營銷、促銷的功能,而且能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 5 )通過優美環境塑造企業形象。環境形象是企業生產、工作和生活條件的表現,是企業的外包裝。進入一個企業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企業的環境,企業的環境美不美,會影響公眾對企業的總體印象和評價,甚至影響企業的整個經營業績。營造優美的環境需要很好的文化設計,特別是視覺形象的設計,這樣才能表現出環境的文化品位。同時,營造優美的環境需要廣大員工的參與,自覺的遵守和維護。五、我們企業文化建設發展的思考。第一、我們這支隊伍有着豐厚的文化基礎。在鐵道兵時期,我們以“艱苦奮鬥,不怕犧牲”的精神,作為統一全體指戰員和戰勝千難萬險的有力武器。因而,在解放戰爭時期,作到了“大軍打到哪裏,鐵路修到哪裏”。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創造出

“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鐵道兵指戰員無論是參加鐵路建設,還是執行戰備、抗震、抗洪、搶險救災任務,在時間緊,任務重,條件惡劣,環境艱苦的情況下,都能出色地完成,為黨和人民創建不朽功績。兵改工後,我們用鋭意開拓、爭創一流的思想,注重信譽,講求職業道德的觀念,教育和激勵廣大職工去適應新的環境,迎接新的挑戰,讓“鐵道兵前無困難”、“鐵道兵前無險阻”的革命傳統發揚光大。我們把築路、建設和育人緊密結合起來,致力於培養一支思想好、作風硬、技術精的隊伍。各類英模薈萃,典型層出不窮。在我們的隊伍中,仍然凝聚着一種健康向上,催人奮進,自強不息的力量。廣大職工對企業充滿了熱愛和支持,使企業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不斷增強。這是我們進行企業文化建設的有利條件,我們的企業文化建設就是要在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發展。第二、國企在文化建設上存在的問題值得借鑑。一是國有企業缺乏文化創造的內在動力。體現在機制方面,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企業改革過程中,企業還不能從自身發展戰略的高度自覺進行文化建設。二是企業文化運作上的形式主義,缺乏務實精神,未對企業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做深刻的瞭解和研究;盲目照搬別人的經驗,空談制度建設和作風建設,只注重形象包裝,缺乏個性特色。三是對企業文化建設的認識不明確。許多單位把企業文化建設等同思想政治工作和開展文化體育活動,而與企業管理脱節,這是認識上的偏差。應該明確的是,企業文化的主管應該是企業的黨政主管領導。沒有一個真正思想素質好、作風正、有領導才幹的企業家,企業文化建設就是空談。四是企業文化建設操作上的誤區。企業提出了自己的價值觀和理念後,還要有具體的實施措施,領導要帶頭身體力行,不能使企業文化成了貼在牆上,擺在桌上,掛在口頭上的一紙空文。在企業文化建設上反對虎頭蛇尾、奉命行事、朝令夕改。第三、企業文化建設需要企業領導的大力提倡和員工的積極參與相結合,才能搞好。總公司發出通知,決定在全系統大力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具體分兩步走:第一步成立企業文化建設領導小組,下設工作辦公室。按照集中統一和規範化的要求,作好 ci 策劃。第二步就是在 ci 系統完成後,在全系統推行 ci 成果。無論第一步還是第二步,都離不開全體員工的獻計獻策,積極參與。只有領導大力倡導和職工的積極參與,才能形成合力,才能在企業內部形成和諧融洽的文化氛圍,才能弘揚企業的文化精神,才能增強企業的凝聚力第四、我們的企業文化建設應達到的目標。一是初步形成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企業價值觀和企業精神。二是改善了企業的管理,為增強企業活力開闢了有效途徑。三是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為企業開發人才資源創造良好條件。四是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使企業以優質產品和優質服務贏得社會信譽。五是優化企業內部環境,構築友愛和諧的生活空間。

第二篇: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的發展趨勢

一、企業文化的基本概念所謂企業文化,是以企業持續發展為目的,以人為中心,以企業經營理念、企業價值觀和企業精神的共識為核心,以羣體行為為基礎的現代企業管理學説。先進的、高效的、優秀的企業文化,成為企業無形而有效的最現代的管理方式,是企業在經濟全球化的市場上迅速做大做強的助跑器,成為我國的企業之魂和騰飛的基石。二、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的發展趨勢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標誌着我國已經融入了世界經濟,融入了國際市場,標誌着中國企業的經營環境、活動範圍和競爭對象等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市場競爭將更趨白熱化。企業文化的建設與發展也應順應這個趨勢,推動企業的振興、發展和騰飛。一是管理方式理念化。企業理念決定企業的發展,決定企業的方向。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是企業經營理念的轉變。這種管理方式與以往管理方式不同的就是能夠根據國內外市場的變化和本企業的特點,提出自己的企業經營管理理念,而後再把每一個理念迅速變成企業全體員工的共識,化為職工的行動,貫徹到企業生產經營的每個環節中去。未來的企業管理趨勢將是理念管理。海爾在兼併一個企業時,不是派財會人員去,而是派海爾文化中心的人去,使企業的員工先接受海爾的理念,在海爾理念上先形成共識,變成海爾人,這個企業就被激活。海爾的這種理念管理方式,是我國加入 wto 後企業管理髮展的一個方向。二是管理手段信息化。所謂企業管理手段信息化,就是在企業建立管理信息系統,通過建立統一的數據庫並對其進行收集和加工,為管理人員提供信息,實現輔助決策。通過對財務管理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客户關係管理系統等的整合,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三是人才爭奪本土化。我國加入 wto 後,國外企業紛紛進入中國。現在國際著名的 500 家大企業有 300 多家已進來,他們在華設立各種辦事機構、直至把總部遷到我國。他們利用高薪吸引和提供優良的工作條件的方法,從我國各個領域,當然也包括國內各個企業挖人才,推行僱員本土化 , 這將使我國專業人才嚴重流失。面對國外企業人才本地化戰略,我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如何拿出一個人才“歸我所有,為我所用”、“不歸我有,也為我用”的具體對策和機制是非常重要的。四是學習型組織普遍化。所謂學習型的組織是指通過培養整個企業的學習氣氛,充分發揮員工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而建立起來的一種有機的、高度柔性的、橫向網絡式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續創新發展的組織。學習型組織的真諦,是通過學習,重新創造自我,使我們能夠做到從未能做到的事情。因此,把企業變成一個學習型組織,正在變成我國很多企業的自覺行動,成為很多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五是文化管理“合金”化。在經濟走向全球化的條件下,我國企業將走向世界,世界企業也在走向我們。市場的融合,中外企業文化也相互融合,優勢互補成為一種“合金”文化,這是我國加入 wto 後企業文化發展的大趨勢。我國著名的海爾文化,就是集東西方管理思想於一爐,在繼承中創新,在引進中消化,最終形成並植根於中國這片古老土地,使中國企業在世界管理思想的寶庫中佔有了一席之地。用海爾集團張瑞敏的話來説:海爾文化 = 日本文化(團隊意識 + 吃苦精神) + 美國文化(個人舒展 + 創新精神) +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這就是一種“合金”文化。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我們要自覺地借鑑西方和世界各國管理文化中優秀的東西,為我所用,使企業適應全球化發展的需要。三、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一是能夠把企業員工集聚在同一旗幟之下。當前,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加入 wto, 社會情況發生了複雜而深刻的變化,這就是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多樣化,人們的思想非常解放和活躍。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依靠企業員工共同認同的企業經營理念、企業精神和企業價值觀,才能把全體員工的思想統一在同一旗幟之下,才能達到“人心齊,泰山移”,“大家一條心,黃土變成金”的目的。二是能夠提升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企業文化就其本質來説就是人文化,是以人為本的文化,是強調把企業變成學習型組織,對人腦進行卓有成效地開發和管理的文化。企業文化理論的產生和形成是企業管理史上的一場革命,它使企業管理徹底地從以物為中心的管理轉到以人為中心的管理上來。三是能夠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營業績。美國哈佛商學院最近幾年在研究一個課題,即影響美國企業經營業績的主要因素是什麼?在經過對全球一些企業調研以後,他們得出一個結論:特定的企業文化影響着企業的經營業績。麥當勞、可口可樂、雀巢、松下、波音、惠普、佳能等世界 500 強,他們強在哪裏?強就強在有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上。外國是這樣,中國也是這樣。海爾張瑞敏在談到海爾經濟發展時説:海爾十四年的成就,主要不在於有形的東西,而恰恰在於是無形的東西,這些是觀念、思維方式的徹底全新的變更。四是能夠使企業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管理。在我國加入 wto 和經濟全球化以後,一個公司或企業分佈在全國和世界各地,如何對高度分散的企業實施領導,如何適應千變萬化的市場,這是進入信息時代企業所面臨的最嚴峻的課題。事實證明,原來泰勒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已經行不通了,只能靠文化管理,靠企業形象管理,即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培育企業共同的經營理念,共同的企業價值觀,共同的企業精神,共同的作風,共同的服務準則,共同的禮儀和禮節,共同的標識,共同的建築式樣以及企業共同的標準色、企業歌曲等系統化的經營理念和企業形象實施對企業的領導和管理。四、企業文化建設運作的一般做法企業文化就其實質來説,主要不是理論,而是一種實踐,是一種創新的實踐,這是許多企業的文化建設實踐中所形成的一個共識。從一些企業文化搞得好的單位看,由於企業的歷史、行業、體制的不同,所形成的企業文化也各具特色。但建設運作的基本做法有這樣幾點:一是堅持以人為本,搞好人力資源開發。現代文化管理比以往管理先進的地方,就在於它使以人為本,搞好人力資源開發的思想成為企業管理的根本指導思想。因此,以

第三篇:新時期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的典型特點與發展趨勢-智匯藍圖2014

新時期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的新特點與新趨勢

北京智匯藍圖管理諮詢有限公司

我國作為舉世聞名的文化大國,數千年來文脈不斷,綿延不息,文化在我國的歷史傳承和文明延續中發揮着最深層、最根柢、最有力的作用。我國黨和政府一直重視文化建設,1996年10月十四屆六中全會,2014年10月黨的十七大均將“文化建設”作為中央全會的議題,而2014年10月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更是將“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定為國家戰略,提到實現民族復興偉業的高度,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闡明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特點、方向和發展道路,對於企業今後我國的企業文化建設,也有着深刻的指導意義。

我國企業文化的發展到今天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一是自發形成時期,主要在1949年以前一些優秀的民族企業在深厚的傳統文化基礎上自發形成的企業文化,如胡慶餘堂,同仁堂,上世紀30年代的天津東亞公司等,二是建國後的工業大建設時期,主要是以“工業學大慶”“鐵人王進喜”“鞍鋼憲法”等為代表的運動式工業文化,企業精神,三是改革開放後從1986年正式提出“企業文化”概念至今進行的自覺的企業文化建設。

雖然我國企業進行自覺的企業文化建設為時不短,但從智匯藍圖管理諮詢2014年下半年對全國五百強企業進行的電話和問卷調查來看,我國大部分企業的文化建設尚處在初級階段,有待進一步深化發展,尤其是在十七屆六中全會後,企業文化不僅擔負着在新的時期引領企業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任務,而且,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擔負着塑造國企新形象、推動企業走出去以及提升我國企業軟實力,構建社會主義企業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作用,因此,就必須特別注意和把握我國企業文化在新時期的發展趨勢和特點,智匯藍圖管理諮詢認為,新時期我國的企業文化建設將呈現出由“文化建設”走向“文化管理”和“文化升級、再造”不可避免兩大趨勢及價值觀管理成為主流、人的作用放大和重視學習型組織建設三大特點。

一、 企業文化由“建設”走向“管理”,文化管理成為必然。

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企業文化經過30多年在我國的傳播、研究和實踐,已經在社會各界獲得了廣泛地認知和重視,尤其近十年來,眾多的企業紛紛花大力氣進行企業文化建設,呈現出一片熱烈繁榮的景象,然而從總體上,我國的企業文化,無論是在理論研究上,還是在企業的具體實踐上,都處在“建設”的階段,還沒有真正發揮出文化的趨動力、引導力,沒有真正同企業的制度結合起來,實現文化管理。

所謂的文化管理,顧名思義,即是以文化來管理企業,將文化通過梳理、凝練、深植、提升,融入企業的日常管理;通過與企業的戰略、人力資源、生產經營、市場營銷等管理要素的匹配,使之成為一種理性的管理手段,從而在根本上對企業的經營發展產生推動力和引領作用,而一般所説的企業文化的建設,只是完成了企業的文化理念體系的構建和塑造,重在價值觀的提煉、理念的宣貫和行為規範的養成,但是卻往往忽視了在文化理念背後的管理支撐,這樣就容易使企業文化建設流於表面,不能深入植根到企業的精神土壤中,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動力和保障。

實際上,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制度,本身就應當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問題,先進的管理制度,必須建築在優秀的、個性化的、適合本企業的文化之上,否則制度就會失去適用性和科學性,也不為廣大的企業職工所接受和自覺遵行。反過來,若企業文化不固化為制度,不融於管理之中,也就只能落在紙面上,同樣不會為職工接受和認同,這樣的文化當然也就形不成生產力。

我國國有企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從計劃走向市場,從本土走向海外,到目前為止,其中大部分都初步建立了現代化的管理制度,積澱了深厚的優秀文化,但是與此同時,粗放式的管理結構和簡單化的管理模式,仍在許多企業大行其道,在一定程度上阻滯了我國企業的做大做(請繼續關注:)強,這就要求在硬件條件已經具備的情況下,向軟條件、軟環境要發展、要效益,“文化管理”也就勢所必然。尤其是在當前,國家的宏觀調控要求企業發展轉方式、調結構,合併重組、制度改革成為許多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文化管理就更加凸顯出其重要性。

當然,從文化建設邁向文化管理,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它需要經過文化深植、文化評估、文化升級、制度再造等一系列必要的過程,使一種企業文化最終落實為企業與社會、企業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共同認同遵守的心理契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組織結構等,如華為公司的《華為基本法》,此外,文化管理另一個重要的意義在於:制度有邊界,而文化卻無界限,好的文化管理完全可以在制度規範不到的地方發揮積極的作用,這也是今後我國企業管理必然要探討和研究的方向。

二、企業文化的升級和再造不可避免

“流水不腐,户樞不蠹”,企業文化從來就不是一個封閉、靜止、自足的系統,而總是處在不斷地變化和發展當中,以保持自身的生命力和活力。企業文化作為一種亞文化,有兩個明顯的特徵,第一就是依附性,也就是説,企業文化是不能獨立存在的,必須依附於某一個企業而存在,企業的特徵,包括其生產、經營、管理等方式,企業的人員構成,都決定着企業文化存在和表現的方式。企業文化的第二個特徵就是變化性,因為它不能獨立於企業存在,因此一旦企業自身構成的要素髮生變化,企業文化就需要隨之發生變化,再者企業文化還受企業所在地域,企業所有制關係,時代氛圍,經濟發展大環境,國家大政方針等多方面的影響,決定了企業文化要處在不斷地變化當中,以適應企業和社會的發展。

我國企業開始有意識地進行系統化的企業文化建設始於上世紀80年代,進入90年代中期開始逐漸進入熱潮,延續到現在,然而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國的經濟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國有企業的改制不斷深入,不斷拓展,公司治理結構、產權關係、市場環境等都同以前有所不同,同時,國際經濟環境也發生了較大的改變,一個突出的特徵就是互聯網應用的普及帶來的國際化進程加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對舊有的企業文化進行升級和再造,就如同好馬配上了劣質的鞍,不僅不能對企業的發展產生助力,還會產生許多消極的負面的效應,阻滯企業的正常發展。

另一方面,企業文化發展到今天,已從一種文化提煉和表現的符號,逐步發展成為一門專門的管理科學,其內涵上同行為科學、組織科學、管理學、統計學、文化學、心理學,甚至廣告學,現代市場營銷學等緊密結合,其外延上同戰略、人資、形象、學習型組織創建、新時期黨建工作等密切相關,不僅涵蓋的範圍廣,創制的過程複雜,而且操作有規範,考量有標準,一句話,今天的企業文化是精益化的企業管理文化。

當前,我們國家進入十二五以來,轉方式、調結構;引入現代公司管理機制、股權多元化;主動與被動參與國際化,仍是國有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這其中,不管是轉方式調結構當中的文化轉換、文化改造,還是股權多元化產生的不同文化融合與整合,或者是國際化中的跨文化管理等等,都必須通過對原有文化的整合、變革、創新,實現文化的升級與再造,從而形成與企業未來目標相對應的核心價值觀和企業精神,不如此,則企業決不能夠脱胎換骨,破繭成蝶,因此,可以預計,企業文化的升級和再造將挑起新的一波企業文化浪潮。

三、價值觀管理成為主流

作為企業文化,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是一個企業中所有人共同認同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訴求,它決定着一個企業的戰略、願景、管理方式甚至企業的前途,因此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

價值觀管理作為一種管理思想,由美國的西蒙·l·多倫提出,多倫認為,進入21世紀,隨着知識型員工數量的不斷增長,依靠員工的個人價值觀與組織的集體價值觀來進行管理,已成為有效提升組織效率的最重要手段。但是在我國,大多數企業進行企業文化建設,通常都是通過行政手段來進行自上而下的強行宣貫和灌輸,通過口號、標語、文體活動等等方法來獲得員工的認同,但是對於尋求、培育共同價值觀卻不甚重視,更談不上價值觀管理。

實際上,只有通過建立共同認同的核心價值觀,並將此價值觀深植於企業員工的心靈中,通過在企業實踐中不斷強化,從而形成員工與企業之間一種自覺的心理契約,使員工由企業文化的被動執行者變成自覺自動的主動實踐者,內心高度認同企業的戰略、理解企業的制度、配合企業的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把企業文化由虛變實,真正產生作用。這也正是價值觀管理的精髓所在。

四、人的作用放大。

與價值觀管理相對應的,是企業文化中人的作用被放大。文化的創造者是人,承載者是人,傳播者是人,文化是人的本質的對象化,因此文化的核心只能是人。對於企業來説,企業是企業人的聯合體,因此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包括因之衍生出來的企業願景、企業制度、行為規範等等,其本質是所有企業人共同的意志體現,因此,一個企業是什麼樣的狀態,決定於這個企業的人的狀態。

人的作用被放大,有兩個層面的意思。一是首先企業人要有文化自覺,尤其是企業的高管,領導層。對於現代治理結構的企業來説,企業高管的個人因素對於企業的作用,不是縮小了,而是放大了,其是一個企業的旗幟,是一個企業的總控開關,其個人氣質、個人文化將大大影響一個企業的發展和生存,因此,作為高管要有企業文化自覺,要成為優秀文化的創制者、引導者和傳播者,自覺以價值觀進行管理,將價值觀融入到企業的管理戰略、管理方法、管理制度和管理策略中去,此外作為企業員工,也應當認識到,每一個部分都對整體負有責任,企業文化既是企業整體的文化,也是企業每一個個人的文化,從而真正將價值觀內化於心,進行自我管理,大大減少企業的管理成本,提高效率。

其次,人之所以為人,就因為其有自我意識,有自我能動性,可以充分發揮智慧和力量積極主動地改造客體、改變環境,普羅泰戈拉説“人是萬物的尺度”,在一定意義上是正確的,人是企業中最活躍、最不可限定的因素,往往對企業的發展起着決定性的作用,而國外相關的研究也表明,一個企業對於員工本身的開發和培訓,要比其投入技術研發、管理、設備、公關等能獲取更大的效益。我國許多企業之所以有着完善的企業文化理念體系,領導也很重視企業文化建設,但總是起不到實際的作用,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忽視了“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忽視了從人出發、尊重人、發掘人、激勵人,再回歸到人的方法論。因此,今後的企業文化必然要在激發人的潛力,拓展人的能力,引導人的思想上多下功夫。

五、重視學習型組織建設

現代企業有一個極為明顯的特徵就是知識經濟和技術含量越來越多,相比於過去的企業,對於員工創造性思維、自主能動性和文化知識素質的依賴要大的多。人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因素,同時,人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素,羣體創造的知識、技術、觀念、科學、方法每一天都在更新,而如果個體不通過學習加以接受、吸納,則很快就會被拋棄,那麼企業文化在這個個體身上就失去了支撐,失去了作用,因此,企業文化要真正落地,要產生持久的作用,就必須要進行學習型組織的建設。

學習型組織的目的當然不只是學習,更是通過學習的過程,使企業人對於企業的企業文化、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產生強列的認同和歸屬感,將自身的成長與企業的成長和發展同一,從而給企業發展注入不竭的精神動力,因此其本身也是一種能夠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組織與管理模式,通過增強個人的知識與經驗,最終達到強化組織的管理、變革和創新能力的目的。

我國新時期企業文化的建設,要把學習型組織的創建同精神文化建設、思想政治工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管理創新等多方面融合起來,把企業的外訓與內訓結合起來,把自我學習與組織學習結合起來,把提升管理者素質能力同提升員工知識技能結合起來,才能不斷保持、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企業發展的後勁,使企業永續發展,基業長青。

可以説,十七屆六中全會的《決定》,不僅為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指明瞭方向、開闢了路徑,也為今後我國企業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奠定了基礎。無論是文化管理、文化升級與再造還是價值觀引領、以人為本和學習型組織建設,都符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符合創新文化管理體制的方針政策,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更為價值觀引領創造了良好的氛圍和條件,可以預計,今後,企業文化將在提升我國軟實力,促進我國現代企業制度和工商文明大發展,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等方面發揮更加巨大的作用,而企業文化本身,也將在變革中迎來又一個黃金時代。

第四篇:中國企業文化發展趨勢評介

中國企業文化發展趨勢評介

隨着新世紀的到來,企業文化建設必將呈現出新的時代特徵。

(一)企業文化對企業的興衰和發展所起的作用將越來越顯著、越來越大。

哈佛商學院著名教授約翰·科特推出了一本很有名的《企業文化與經營業績》著作,提出了一個重要論斷:企業文化對企業長期經營業績有着重大的作用,在下一個十年內企業文化很可能成為決定企業興衰的關鍵因素。企業興衰和發展當然是由多種因素形成的,但企業文化肯定對企業興衰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

我們常説企業文化是一種力,那麼這個“力”有多大?這個“力”表現在哪些方面?從國內外一些企業文化搞得好的企業來看,企業文化力首先是凝聚力,第二是激勵力,第三是約束力,第四是導向力,第五是紐帶力,第六是輻射力。這六種“力”也可以叫六種功能。企業文化的這六種力量、六大功能,在未來企業的發展中將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強烈地表現出來。

(二) 企業文化教育的發展同企業的經營活動和管理創新將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企業文化將更為突出表現為它是一種市場經濟中的微觀文化、企業經營管理文化。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長期經營實踐中所凝結起來的一種文化氛圍、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經營境界和廣大員工所認同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方式。這是十多年來大家所取得的一個共識。我贊成科龍集團黨委副書記李棣強提出的科龍的文化管理是“將企業經營理念和價值觀體現在企業管理制度中,體現在經營實踐中,體現在員工的行為方式中,由此構成一個良好的組織氣氛,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凝聚力,以文化的力量推動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這就抓住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質和根本內涵。

(三) 企業結盟取勝,實施雙贏戰略將必然要追求“文化溝通”和“雙贏思維”的發展。

協作競爭、結盟取勝、雙贏模式,這是美國著名諮詢公司麥肯齊提出的21世紀企業新戰略,他們專門推出了《協作型競爭》一書。

據國外資料估計,過去三年中,世界上大致有3.2萬家公司進行聯盟。這其中有3/4是跨國聯盟。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2014年美國在線與時代華納及倫敦證券交易所與法蘭克福交易所結盟,還有世界上大汽車公司同因特網雙雙結盟,出現了“福特--雅虎”、“通用--在線”。

在國內,東方通信與諾基亞以優勢資源進行協作。中國家電行業的兩巨頭科龍與小天鵝在電子商務方面達成合作協議。合作結盟的目的有的是為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有的是為了彌補缺陷,分擔風險;有的是為了降低交易成本;有的是為了聯手角逐市場。結盟合作、實現雙贏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作為製造企業,既可以與供應商、經銷商結盟取勝,也可以與競爭對手協作結盟,實現雙贏。這種雙贏模式不僅可以用在產品製造方面,也可以用市場營銷方面。科龍與小天鵝在電子商務上的合作也是個範例。但不管何種形式協作、結盟,雙贏模式都必須有文化溝通,有雙贏文化和雙贏智慧、雙贏思維方式。這種發展趨勢可能比人們

今天預料的還要快,它將越來越受到重視。

(四) 企業精神的概括和提煉更加富有個性特色和獨具的文化底藴。

以往,許多企業的企業精神常常用求實、創新、開拓、進取或加上拼搏這些詞語加以概括。應當説這些詞語都是好字眼,都很重要,但大家都用這些詞語表達,就失去了企業精神的鮮明個性和特色,變成了所謂工業企業中標準件的組合。這也就使某個企業的企業精神變成了所有企業共有的“企業界精神”。北京同仁堂的“濟世養生”,“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一聽就知道是同仁堂所獨有的。杭州胡慶餘堂的“戒欺”,大家都知道這是胡慶餘堂的企業精神。企業精神的概括和提煉,在表達上將會越來越體現共性與個性的統一,突出個性,不求其全,但求其特,求其有獨具的文化魅力。

(五) 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將更加註重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的人格化和“人企合一”的境界。

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而英雄人物則是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的人格化。在“英雄人物”中有“共生英雄”的提法,值得重視。何為“共生英雄”?“他的心在企業,企業在他心中”。這就是企業“共生英雄”的概括。這樣的人與企業同呼吸、同成長、同發展、共命運。從優秀的企業文化建設來看,不就是培養越來越多的“共生英雄”,實現“人企合一”的境界嗎?創造、構建這樣的文化氛圍,對於發揮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極為重要。這個問題也會越來越引起重視。

(六)“學習型組織”的企業文化將更加受到關注。

未來最成功的企業將是個“學習團體”,學習越來越成為企業生命的源泉。“比你的競爭者學得快的能力,也許是惟一能保持的企業競爭優勢”,這正在成為共識。

學習不僅要掌握知識,而且要善於開發智力和智慧。有知識並不等於有智力。有了知識還需開發智力。那麼,什麼是智力呢?

據《智力全書》介紹,美國《教育心理學》雜誌曾邀請了17位知名的心理學家,請他們每人為智力做出一個定義,以期集思廣益,一錘定音。然而事與願違,他們各抒已見,在對智力的看法上有很大分歧。至今,國內外心理學界對智力的本質仍是眾説紛紜。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類意見。

第一,智力是學習的潛能。 第二,智力是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 第三,智力是抽象思維能力。 第四,智力是一種集合或綜合的能力。 第五,智力是一般能力。 第六,智力是智力測驗所要測量的特質。

在我看來,智力是學習與掌握知識、運用知識進行創造的能力,是善於適應環境變化並能動地影響和改造環境的能力,是抽象思維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

(七) 企業文化的獨特性將越來越表現為企業差別化戰略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文化、企業形象都是企業的差別化戰略。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組成部分具

有不可模仿性。

一個人離開一個企業,可以帶走他所掌握的技術、規章制度、辦法措施,但企業文化不可能輕易照搬過去。有一個比喻是説,用照相機可以給機器設備拍照,但企業文化就像空氣一樣永遠拍照不下來。在未來,企業文化的這個特質將會表現得更為明顯。

(八) 作為企業文化的第一設計者--企業家的素質、決策力將越來越重要。

從某種意義上講,企業家應是企業文化的第一設計者,第一身體力行者,第一宣傳者。

企業家是個素質概念,廠長經理是職務、崗位,而企業家必須有一定素質才成。據《企業家的雄才大略》一書介紹,美國企業管理協會曾花5年時間,對4000名經理進行分析,並從中找出了1812名最成功的經理做研究,歸納出了企業家的19種素質或能力,其中就包括關於捕捉髮展機遇、準確進行決策的能力。機遇具有易逝性和不可儲存性,抓不住它,則機不可再來;同時機遇具有可捕捉性,因為它是事物發展規律的反映。

抓住機遇還要準確進行決策。國外有個決策力概念,這是從經驗教訓中提出來的。有兩個數字值得重視:第一個數字:1955年財富雜誌評出的500強企業今天只剩下了1/3了,也就是有300多家企業破產倒閉或被別的企業兼併。這説明,即使企業進入了500強也有破產的可能。這就是“成功也會成為失敗之母”。第二個數字是,蘭德公司估計,世界上破產倒閉的大企業,85%是因企業家決策失誤所造成的。

在未來的競爭中,企業文化的第一設計者--企業家的素質和決策力將越來越重要。

(九) 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形象設計將更好地結合在一起。

常常有人提這樣的問題:企業文化與企業形象誰大誰小,是什麼關係?其實二者具有兼容性和交叉性,要看從什麼意義上講。

未來的趨勢是二者更緊密地結合,二者都必須追求個性,不斷創新。特別是ci設計的中國化、中國特色、民族風格問題還遠遠沒有解決。解決ci設計中國化問題要反對繁瑣化,反對脱離實際,反對羅列堆積,反對照搬照套,反對故弄玄虛。解決ci設計中的問題要堅持五個原則,這就是:堅持好識好記好用的原則,支持國情化的原則 ,堅持民族化的原則,堅持個性化的原則,堅持多樣化的原則。進行企業文化建設和ci設計還要有五個結合,即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有機結合,與管理創新有機結合,與市場開拓有機結合,與實現優質服務有機結合,與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有機結合。

展望21世紀,市場競爭正在出現許多新態勢。企業模式在創新,企業發展戰略在創新,企業文化建設也在創新。如網絡經濟與網絡企業文化問題,企業孵化器與孵化器文化問題等等,還有待研究。企業文化的研究要傾聽實踐的呼聲,在總結新鮮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做出新概括、新判斷。

第五篇:淺談企業文化建設的發展趨勢及市場要求

淺談企業文化建設的發展趨勢及如何適應市場經濟要求

目前,隨着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企業面臨着更加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在這種激烈競爭的環境中,企業要取得經營的成功,需要企業文化的支持,通過建設先進的企業文化,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筆者試從分析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的趨

勢入手,提出以下觀點和對策,與大家共勉。

企業文化建設的發展趨勢

在理念文化方面,被動性借鑑理念正逐漸為主動性創新理念所取代。主動性創新理念,即企業價值觀中的創新意識。這種創新的價值觀會隨着時代的變化、企業內外環境的變化而不斷更新自身的內容。在市場開放、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如果沒有創新的價值觀作為基石,企業的永續經營就無從談起。因此,現代企業管理者應認識到,必須遵循市場經濟特有的規律,找準市場定位,根據時代特徵確定不斷創新的價值觀,向社會提供優質產品和良好的服務,從而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得到合理的價值回報。

在管理文化方面,正在由傳統的管理向知識管理轉化。企業的知識管理作為信息管理髮展的新階段,試圖將信息與信息、信息與活動、信息與人連接起來,在人際交流的互動過程中通過信息與知識的共享,運用羣體的智慧進行創新,以贏得競爭優勢。對於目前的中國企業來説,讓整個管理過程知識化,尤其是提高包括高層管理者在內的所有員工的知識水平,還只是知識管理的基本含義。今後,更重要的是必須將這種知識創新的動態性植入到企業的制度創新體系中,將強調協作的觀念植入到企業的文化中,從而實現知識創新的最終價值。

在經營文化方面,“競爭合作型模式”正逐漸地取代惡性競爭。在當今社會,企業變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組織之間通過團結合作,合力創造價值。這就是所謂的“雙贏模式”。按照這種模式,各個企業可以在開拓市場方面實現利益共享,使企業競爭由低層次的競爭向高層次的競爭轉化。這就意味着,在現代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只有倡導“競合”精神,企業才能求得最佳的生存與發展機會。

在服務文化方面,以消費者為中心去提升服務品質正逐漸成為企業的努力目標。中國的市場體系尚不十分成熟,企業的消費者服務水平同樣也不高。在當今社會,“以消費者為中心”正在成為中國企業一個重要的競爭策略,領先的服務理念和高超的服務技能正逐步成為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保證。

在形象文化方面,企業形象對外宣傳功能日趨強化。在當今社會,企業形象將繼續發揮其對外的宣傳功能,“形象消費”依然相當重要。這種“形象消費”有兩層含義:一是消費者根據所接受的企業形象來選擇消費品;二是消費者在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後產生對企業形象本身的消費,這種消費事實上是附着在對企業產品的消費上的,往往隨着社會價值觀的改變而發生變化。

在營銷文化方面,正逐漸掙脱“推銷+文化”的單一方式,展現營銷行為本身的文化內涵。營銷文化是企業在營銷實踐中所體現的價值觀、行為方式、規章制度等。把營銷文化僅僅理解為把一些文化物品與文化概念運用於推銷,是對營銷文化的誤解。在今後的營銷文化建設中,將不再只是把“文化”和“推銷”進行外在形式的“嫁接”,而是在營銷實踐中致力於貫徹企業文化理念,致力於實施系統科學的營銷制度與作業流程,致力於向顧客展示良好的職業形象與行為,最終使顧客接受企業的產品。

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

針對當前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的發展趨勢,筆者認為,企業文化建設應把握以下幾個重點。

強化時代意識。這主要包括:強化市場意識和競爭意識;強化效率意識和效益意識,優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強化信譽意識和奉獻意識,提高職業道德水平,努力創造產品的文化附加值和企業的無形資產;強化憂患意識和拼搏進取意識。

把以人為本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原則。以人為本是企業文化的精髓。企業文化的出發點和歸宿點都是人,應該自始至終以提升人的價值為宗旨。堅持以人為本,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使每個員工在一種上進、和諧的文化氛圍中從事工作,增強其使命感,不斷地激勵其追求更高的人生價值目標。這樣可以形成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真正共鳴,使企業產生一種強大的向心力、凝聚力。

塑造和培育企業精神和企業價值觀。卓越的企業文化強調要通過深層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因素的作用來管理企業。企業精神和企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靈魂和核心,可使企業形成一種充滿進取精神與活力的精神氛圍,為企業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支持。要運用優秀的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對員工開展職業道德教育、道德基礎評價等活動,使員工具有高尚的理想與情操,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及對崇高目標的執着追求。

加強員工教育和培訓,為員工成才提供良好的條件。員工培訓應把提高員工的素質放在首位,不斷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員工的聰明才智。要形成有利於人才脱穎而出的激勵機制和文化環境,以良好的文化管理氛圍,體現對員工人格的尊重,讓員工參與決策,使其充分享有民主權利,獎勵成長,激勵成才。

加強企業家自身素質建設,這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企業家是企業發展的主導,企業家的思想境界、理論修養、知識水平、思維方式和人格魅力等,無一不對企業文化建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企業家在倡導企業文化建設時,必須加強自身的素質建設,做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約束。唯有如此,才能得到員工的認同,帶動員工不斷進取,創造高質量的服務,使企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

根據目前的現狀可以概括為以下五種企業文化的基本模式。

第一,以青島海爾集團為代表的“三層次説”的企業文化構建模式。海爾ceo張瑞敏指出,“我們將企業文化分為三個層次,最表層的是物質文化,即表象的發展速度、海爾的產品、服務質量,等等;中間層是制度行為文化;最核心層是價值觀,即精神文化。”海爾人以創新為價值觀,構建了先進的精神文化,包括海爾理念、海爾精神、海爾作風和海爾目標等;以此為核心構建了制度行為文化,如“oec管理法”、“sst市場鏈機制”和“6s大腳印”等管理法則等;在此基礎上則構建了現代文明的物質文化。

第二,以北京市企業文化建設協會為代表提出來的“一本三涵”模式。即“以人為本”,它體現了現代企業文化管理的主旨;“講求經營之道”,強調了企業理念與經營戰略相結合;“培育企業精神”,涵蓋了企業規章制度、企業作風和企業道德的建設內容;“塑造企業形象”,綜合了產品形象、服務形象和員工形象等的建設發展要求。

第三,以廣東太陽神集團為先行代表的cis構建模式。它從企業的理念識別系統、行為識別系統和視覺識別系統三個層面,系統地將企業形象塑造與企業文化建設融為一體。根據我國市場經濟和企業發展的需要,許多企業還出現了將cis的營銷戰略提升為企業文化戰略的趨勢。

第四,以上海寶鋼集團為先行代表的“用户滿意工程”(即cs,顧客滿意戰略)的構建模式。它以企業理念滿意為先導,以產品和服務滿意為重點,將企業管理文化與經營文化融為一體,開拓了企業文化建設的新型模式。新版iso9000系列提出了顧客滿意度的指標,也將會從質量保證體系上推進這種模式的實施。第五,以山東黃台火力發電廠為代表的“三維立體”的構建模式。即以企業文化為主體,將廠區文化、社區文化和家庭文化三者結合為一體進行系統的文化建設。這種模式雖具有其特殊性,即適用於廠區和社區連為一體的企業,但是它對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浙江橫店集團、江蘇華西集團等的經驗也都證明了這一點。

以上五種企業文化建設模式都是根據企業及其環境的特點而創立和發展起來的。它們各有所長,但都是成功有效或比較成熟的企業文化建設經驗,並且在我國企業界中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同或效法。當前,在江澤民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是我們企業的目的。我國的企業文化建設新高潮正在興起之中,新的經驗和模式也在層出不窮,北鋼集團做為大型國有企業,企業文化建設應該在自身發展經驗基礎上,根據企業多年來形成的特點,參考和綜合以上幾種企業文化模式的特點,有選擇性建設適合自身發展模式的企業文化,而不是簡單的去嫁接或者移植一種外來的企業文化。北鋼集團在發展歷程中通過不斷地擴張、發展成為橫跨多個行業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那麼北鋼企業文化應該是一種具有廣博的包容精神、創新精神、企業核心競爭力等多方面的企業文化,但也應該有下屬板塊企業自身特色文化,兩者之間關係是絕對以北鋼文化為中心,提倡板塊文化相互促進和發展的企業文化集成和整合文化。

企業文化應該如何建樹?要想企業文化有所建樹,我們必須清楚知道企業文化對於企業有那些方面的影響。首先,企業文化對企業施以積極影響。我們知道,企業是人羣組織,更是人性化的組織,而人性化的實質是體現多樣性和差異性的。因此,在企業這樣的人羣集體裏要驅動和召引其個體成員齊思一律地沿着一個方向,一個終極目標進發,最基本也得有兩套措施:一是“格式化”——即以制度、計劃、綱領、文件等約速之;二是“同使命”——即以自發一致的使命感導向之。這兩種手法一個剛性,一個柔性,從管理學上講,二者都不可或缺,都十分有用,但從組織發展的角度來看,後者確是更高的層次,也因其沒有固定成模式的操守,故而難度係數大一些。然而無數的企業組織社會實踐不止一次地證明,在事關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企業文化起到了導致局面性問題迎刃化解的作用。我們都曾記得,在工業文明持續發展的幾百年間,有關產品質量的問題經歷了“檢驗——監督——管理——責任——使命”五個階段。最初大家認為質量是檢驗出來的,只要嚴於把關,質量就可以保證,後來認為次品是監督失控所致,再後來發現這是管理上疏漏導致品質問題,再後來才發現作業人員責任心強與弱對質量關係甚大,到現代企業競爭階段,企業管理者又翻然醒悟,組織文化培養起來的精神主宰——使命感才是維繫質量最好狀態的法寶。這個認識經歷花了幾百年時間,它是陣陣巨疼反思與經驗教訓總結的結果。這在上部分中我們可以從西方學者的論述中體現出來。在這裏我們不難看出,工業文明的核心、經濟社會效益的核心正是由死板的“硬”制度管束逐步讓位於靈活的“軟”文化影響。我們不難理解,當我們自己的生存狀態和發展願望受到寄身組織的真誠關注,當我們個體的孤立思想被先進而優秀的組織文化召引和融合並給予更大釋放空間,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把自己最細緻的心思化為種種作業能力去報答這種良好的歸屬呢?而這個,就正是企業文化生力的基點,也就是當今市場經濟環境下,如何正確引導企業員工的價值取向捷徑。

其次,是企業文化建樹的方法和策略。企業文化建樹絕不是請個什麼專家大師來培訓講解,那樣企業文化就會變成校園文化,而大家都很清楚校園文化是一種意識形態文化,根本就不具備生產能力、甚至連影響生產的能力也不存在(這裏並沒有否定校園文化的意思,只是校園文化自有其它價值體現)。企業文化的建樹,首先要做組織環境(包括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分析,其目的是看本企業組織相比於其它組織的特點、優勢和精神導向有何不同,而後加以評價、補充、發展和完善。在這個過程中應特別注意的是集思廣議,能借此打動每位員工個體廣泛而積極地參與意識。這樣強調的好處有二:一是最大限度地發揚了集體智慧、以期提煉出的文化基礎更科學、優秀和實用;二是讓員工們感覺到其中有自己的精力和智慧,最起碼也應使其感覺到組織重視了其建議,這樣便於確定後的組織文化在他們中間流通,接受也就快,認同感也就強;第二,須是企業經營者懷着無限激動、真誠和珍視將這份集體智慧互動的結晶(企業文化藍本和理念)分享給大家,號召大家共同學習、探討。讓組織成員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形成了一種企業親和力。事實證明,企業經營者尤其是現代型績優企業的經營者都是受員工愛戴和尊敬的。如果領導都如此重視,下屬定是大受感染,學習氣氛日盛。這裏需提醒的是,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許多企業主思想不大氣,沒有正氣,不成熟,帶着幼稚病,分不清企業經營何為主何為次,哪是虛哪是實。企業做大,領導被眾多商家的利慾纏身,再加上受浮華風氣影響,往往不由自主地失去了真實的創業者的身份,只重外面,不重裏面。致使企業員工對企業組織的發展前途失去信心。實際上,在企業文化方面的重視和投入才是真實的。只有這個才會積蓄潛力。

第三是選擇組織專業人力對企業文化執行情況進行摸底調查,綜合評價,整理意見,集合思想進行二次修正、二次推行,如此往復,去其糟粕,得之精華,日臻完善。這裏又有一點需提示,如此的循環往復,組織成員非但不會厭煩,反而在心中更加尊重自己的企業。因為企業如此尊重個體員工的思想,他們必然十分感動,加倍努力,而且還更敢於直言,提出自己發展企業點、線、面、體的寶貴意見。只要以上三方面的執行到位,做的紮實,企業文化必然順利建樹並能夠確立之,而且必然不同凡響,必然會在企業文化的影響和感召下,企業員工堅決執行。

企業文化建樹説其複雜實不簡單,然説其簡單也並不難成。關鍵是要認準一個理,抓住一條線,堅持一顆心。這一個理是:組織文化成功依賴組織羣力;一條線是:沿着組織成員議論的焦點一線貫穿跟蹤解決到底;一顆心是:對自己的職員(“自家人”)常施以愛心。誠如此,則優秀的企業文化誕生之時,企業未來發展的前景將是無限輝煌。

企業文化對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作用

企業文化建設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對企業經營業績的促進作用已得到大家的公認。企業文化對企業的長期經營業績有着重大的作用,在21世紀將成為決定企業興衰的關鍵因素。因此,企業文化建設是管理創新的重要內容,也是企業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的重要保證,同時也是新世紀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中外企業發展的成功實踐表明,企業文化為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內容,其豐富的內涵、科學的管理思想、開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為企業管理創新開闢了廣闊的天地。

加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的研究、運用和實踐,是企業管理創新的必由之路,也是完善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途徑。企業應切實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真正為企業健康發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動力。企業的發展是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來自於技術,技術來自於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業文化。沒有企業文化,談不上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對企業生存與發展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凝聚作用。企業文化像一根紐帶,把職工和企業的追求緊緊聯繫在一起,使每個職工產生歸屬感和榮譽感。企業文化的這種凝聚作用,尤其在企業危難之際和創業開拓之時更顯示出巨大的力量。

激勵作用。企業文化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因素,強調尊重每一個人,相信每一個人,凡事都以職工的共同價值觀念為尺度,能最大限度地激發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協調作用。企業文化的形成使企業職工有了共同的價值觀念,對很多問題的認識趨於一致,增強了他們相互之間的信任、相互交流和溝通,使企業的各項活動更加協調。

約束作用。企業文化對職工行為具有無形的約束力,經過潛移默化形成一種

羣體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實現外部約束和自我約束的統一。

塑造形象作用。優秀的企業文化向社會大眾展示着企業成功的管理風格、良好的經營狀況和高尚的精神風貌,從而為企業塑造良好的整體形象,樹立信譽,擴大影響,是企業巨大的無形資產。

總結以上所談到的觀點,企業文化建設應該通過精心設計理念,實現管理變革;在結合信息化管理上,實現企業文化的提升;同時企業領導者應該直麪人才競爭,重視營造愛才氛圍;企業通過建立學習型組織,增強發展後勁;企業應該重視文化衝突,建設“合金”文化,相信通過持之不懈的努力,在企業文化的巨大推動力作用下,以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內國際市場激烈的競爭,企業將獲得一個更廣闊的發展天地。

推薦其他範文:

中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發展趨勢

中國傳統文化發展趨勢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及趨勢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淺談我國現代企業文化發展趨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