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國中生科技論文(通用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65K

國中生科技論文(通用多篇)

中學生科技論文 篇一

[關鍵詞] 文科生;科技素質教育;科學技術學;開放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4634(2012)04—0064—03

目前我國高校文科生的科技素質普遍不高,近八成的文科生對20世紀初至21世紀初世界重大的技術發明和科學發現不瞭解,對我國的科技現狀以及我國重大的科技計劃也不知道。筆者以為,造成文科生科技素養不高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國現行的高等教育體制的問題。很多文科生表示,他們希望瞭解現代科學技術知識,且認為在當代社會不懂得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對自身的發展非常不利,但他們缺乏系統瞭解當代科學技術現狀的機會和條件。

學術界關注更多的是理工科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提高問題,而對文科大學生科學素質不高的現象缺乏關注。建議在高校要為文科生開設《科學技術學》(SST,Sci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課程體系(這一學科名稱的提法參照“社會科學學”的提法),通過在教學方法上實行改革,提高我國高校文科生的科技素質。

1 國外文科生的科技素質培養模式

在歐美髮達國家,文科大學生的科技素質課程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文理交叉學科。從20世紀70—80年代起美國許多大學都設有文理綜合課程。如美國洛厄爾大學就開設有“技術、社會和價值”課程,這門課程的授課教師有理學院教授、歷史學教授和社會學教授。這一課程吸引了許多文科生的注意,取得了很大成功。

2)歐美很多高校開設了一種稱為STS(Sci—ence,Technology and Soeiety,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課程,而STS(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y,科學技術研究)是一種文理交叉學科的培養項目。這一培養項目興起於上世紀70—80年代的美國,隨後加拿大以及英國等國的著名高校也開設了這種專門從人文科學角度研究科學技術的培養項目,這一項目提供具有文理交叉學科性質的STS學士學位以及碩士、博士學位,而學生的來源則是文科生或者理工科學生。其中STS項目的學士學位是第二學位。從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加拿大約克大學等有STS培養項目的高校來看,它們的STS課程並不承擔文科生普及科學技術常識的任務,但這一培養項目無疑對文科生科技素質的提高至關重要。

我國目前高校的STS課程體系可以説並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現有的課程也是為培養哲學專業或者政教專業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服務的。

2 文科生科技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的設計

我國高校的文科生是高中階段文理分科後進入大學的,科學素質不高並非是他們自身的原因。在美國,高中階段有一門必修課就是《科學技術導論》(Introduction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或者簡稱為科學課程(Science),是一門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平行的課程,其實質就是一門現代科學技術素質的培養課程。對我國的大學文科生而言,他們也迫切需要有這樣一門課程來彌補他們在科學素養方面的不足。依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建議為文科生開設《科學技術學》課程體系。

這一課程體系由《科學技術史》、《現代科技概論》和《科技價值論》3個模塊組成(如表1所示)。

上述3個教學模塊和兩個教學平台構成了《科學技術學》課程體系,這一課程體系的目標就是提高大學文科生的科技素質。三個模塊的教學內容既相互獨立又有交叉,共同形成了培養文科生科技素質的科學知識網絡。3個教學模塊的分工是:《科學技術史》模塊主要揭示科學技術的本質、科學技術的發展歷程、科學技術發生的文化與社會歷史背景。其基本內容有:古代科學技術、近代科學革命與技術革命、近代技術的全面發展及第二次技術革命、中西近代科學技術比較等;《現代科技概論》模塊主要是為文科大學生普及現代科技知識,對他們實行“科學掃盲”。基本內容有:新材料技術、能源科學技術的創新、信息科學技術、空間科學技術、現代生物工程、環境科學技術等;《科技價值論》模塊的主要目的是要讓文科大學生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領會科學技術的價值。其基本內容有:科學技術的方法論價值、科學技術的認識論價值、科學技術的經濟價值、科學技術的人文價值、科學技術對政治及法律的影響等。

《科學技術學》課程體系的3個模塊有如下幾個特點:(1)綜合性。單一的知識結構已越來越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全球文理交叉學科的大量湧現正是順應了大科學時代知識綜合化的趨勢;(2)層次性。《科學技術學》課程體系的3個模塊是分層次的。《科技史》模塊為文科生描繪整個科學的輪廓,是表觀層次;《現代科技概論》模塊則描繪現代科學技術的全景,是中間層次;《科技價值論》模塊則是在前兩篇的基礎上的應用和提升,是核心層次;(3)時代性。《科學技術學》課程體系的後兩個模塊圍繞前沿性的科學技術,分析其深刻影響以及可能帶來的社會問題;(4)開放性。《科學技術學》課程體系不是一個知識封閉體系,它追蹤現代科學技術、歷史學研究、哲學研究乃至法學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斷更新知識內容。

3 《科學技術學》課程體系對文科生的意義

中學生優秀科技小論文 篇二

星期天早上,我打開冰箱拿雞蛋,準備煎一個荷包蛋。我猛地一拉,發現橫卧的幾隻雞蛋經不住猛烈的搖晃,流出了鮮豔的蛋黃和透明的蛋液。而豎卧的雞蛋卻完好無損。這是為什麼呢?我跑去問正在看報紙的爸爸,爸爸説:“你自己做個實驗就明白了。是這樣做的……”

我為了探個究竟,照爸爸説的做了一個小實驗:我拿了一大團橡皮泥,分成四小團。上方豎直放上四隻雞蛋和一塊木板,再放上《新華字典》和《國小生作文》兩本書。讓我驚訝的是,結果雞蛋毫髮未損!我想如果雞蛋是橫放又是什麼結果呢?動腦不如動手,我就在橡皮泥上橫放了四隻雞蛋。哎!讓我沒想到的是:剛放上一本《新華字典》,雞蛋就四分五裂了!是不是這幾隻雞蛋的殼剛好是薄的呢?不如換別的蛋試試看!但結果還是一樣。我再想:一邊放豎的蛋,一邊放橫的蛋,在橫放的雞蛋下墊點橡皮泥,讓這兩隻雞蛋一樣高,結果又是怎樣樣呢?我又做了個小實驗,結果放上一隻鉛筆盒,原封不動,又放上一隻瓷盤,橫放的雞蛋“啪”地一聲就碎了。

這是為什麼呢?我仔細思考:這蛋是不是都是兩端殼硬,中間殼軟呢?我這想法是對還是錯呢?如果是對的,為什麼是兩端殼硬、中間殼軟呢……我一下子想出了好多問題。之後,我翻翻科學書,查了查資料,又問了問老師,得出了一個結論:我的想法是錯的。正確的答案就應是:把雞蛋橫放,一壓就破了,如果把它豎起來,就不易破,這説明同樣的材料的強度大小,決定於形狀的不一樣。這就像拱橋和平橋,兩者所能承受的重量就不一樣,拱橋能承受更大的重量。

經過做這個實驗,我養成了遇見問題就要仔細思考,爭取弄懂的好習慣。

中學生科技論文 篇三

關鍵詞: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發展現狀;未來趨勢;

作者簡介:陳凡:哲學博士,東北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作者簡介:程海東:哲學博士,東北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人員,講師(遼寧瀋陽110819)

科學技術哲學在中國的發展過程獨具特色。雖然早在20世紀20年代西方科學哲學在中國已有介紹,並展開了影響深遠的“科玄論戰”,但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卻沒有明顯的進展。改革開放以來,自然辯證法或者科學技術哲學迎來了一個蓬勃發展時期。自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隨着研究的深入,形成了一系列的優秀成果。198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將自然辯證法正式更名為“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並作為哲學二級學科來建設。在研究重點上,80年代主要集中於自然觀、科學方法論、自然科學中的哲學問題以及科技與社會等領域;90年代以來,學界繼續深化研究,出現了更為專門化、多元化的研究局面,在評介國外科學哲學、技術哲學和科學知識社會學等學科前沿問題的基礎之上,衍生出生態哲學、信息哲學、系統哲學、科技倫理學、科學實在論與反實在論、後現代主義哲學、女性主義和工程哲學、STS(科學技術與社會)等新的研究領域。進入21世紀,各領域的研究繼續取得豐富的成果。正是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學科的巨大的包容能力,造就了這一學科的學術風範和中國特色,它既可以是一個完整的學科———科學技術哲學,也可以分解為不同的學科方向———科學哲學、技術哲學、工程哲學、科技與社會等。

一、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的學科發展

在自然辯證法的巨大包容能力下,其中的分歧和爭論也是明顯的,爭論的焦點包括自然辯證法的學科定位、內容體系以及未來走向等問題。

(一)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的學科定位

明確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的學科定位,首先需要明確其學科性質。20世紀80年代以來,對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的學科性質,大多數學者都認為它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部分,屬於哲學學科。于光遠在《一個哲學學派正在中國興起》[1](P2)、《自然辯證法百科全書》中明確提出自然辯證法是屬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龔育之、孫小禮認為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和自然科學觀,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世界觀、方法論、認識論的統一。[2]陳昌曙也認為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分支學科,與辯證唯物主義沒有本質上的區別。[3]李醒民認為,自然辯證法本質上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分支學科,自然辯證法研究也可以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4]劉大椿、吳國盛、曾國屏等也都表達了類似的觀點。“自然辯證法的特有地位———既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傳統的一部分,又與當代科學技術密切相關———在中國科學哲學的發展進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5]正是在這一基本立場的基礎上,黃順基主編的《自然辯證法發展史》一書提出,自然辯證法經歷了漫長的歷程,現在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應該充分反映現代科學技術革命的新成就和新要求,它結合的學科從基礎自然科學擴展到整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技術科學;它研究的對象從人對自然界的觀點推廣到從人與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從而包括當代世界的全球性問題;要推進這門學科的發展,必須全面地、系統地理解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自然辯證法的基本思想、基本內容和理論體系。[6]

即使如此,學界對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的學科性質的認識還有分歧。

大多數自然辯證法工作者都認為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具有哲學性質。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的自然哲學,因為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是自然哲學的著作。[7]吳國盛認為,一個理論不構成一門學科,理論只能是學科中的理論,把一個理論當成一門學科那是誤解;一個事業也與一門學科不同,一個學術性事業不見得只發展一門學科,它很可能同時支持幾門學科,即使專門支持某個學科,它的性質也與直接從事該學科的研究不同。對自然辯證法而言,“有作為理論的自然辯證法,有作為事業的自然辯證法,但沒有作為學科的自然辯證法”,應該把“科學技術哲學”作為哲學學科,把“自然辯證法”作為事業來發展。[8]

還有人認為自然辯證法雖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但不是哲學學科,而是一門邊緣學科或綜合學科。或者認為自然辯證法是處於哲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邊緣地帶的學科,具有哲學、社會學、歷史學的性質;或者認為自然辯證法是由哲學和自然科學相互滲透和彼此結合而形成的一門既不屬於哲學,又與哲學和自然科學有聯繫的、具有哲學和自然科學雙重性質的一門獨立學科。[9]

作為學科的自然辯證法包括和涉及很廣泛的領域,它是開放的,其內容、方法和原理都是不斷髮展的,將其改成科學技術哲學也是為了發展的需要,為了表明歷史淵源和研究特色,也可以稱之為“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當然,使用科學技術哲學的名稱會給自然辯證法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增添新的內容和表述方式。

(二)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理論體系的構成

對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的學科性質和定位認識不同,對其理論體系的構成也就有不同的看法。

吳國盛認為作為事業的自然辯證法包括自然哲學、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史和科學史。[10]陳其榮認為,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原來的自然辯證法領域得以拓展,形成綜合性的交叉學科———科學技術哲學,包括自然哲學、科學哲學、技術哲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等。[11]張明國等在科學技術哲學的構成中增加了科學技術方法論,認為科學技術哲學包括“自然哲學、科學哲學、技術哲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科學技術方法論”[12]。劉大椿全面分析和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科學技術哲學在發展歷程中其構成因素的演變。20世紀70年代末以後,自然辯證法採取的是一個兼容幷包的“大口袋”方針,包括自然觀研究、科學方法論研究、科學思想史、科學·技術·社會研究;近20年來,自然辯證法逐漸演化成科學技術哲學;近十年來,在改革開放和科學技術革命兩股世界性潮流的衝擊下,科學技術哲學逐漸分化和形成了一系列專門的學科分支和方向,如科學學、未來學、科學哲學、科學方法論、科學技術思想史、技術哲學、科學社會學,等等。[13]

可見,在學者之間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但基本都同意作為學科的科學技術哲學至少包括自然哲學、科學哲學、技術哲學三個構成部分。新世紀以來,隨着“科學—技術—工程—產業—社會”知識鏈條的演進和實踐的需要,形成了新的研究領域:工程哲學、產業哲學等。李伯聰將工程與科學和技術進行區分,將科學、技術的二元論拓展為科學、技術、工程三元論,認為工程活動以建造為核心,工程哲學是獨立於科學哲學和技術哲學的一門學科。[14](P3-7)當前工程哲學要特別集中於研究工程決策和設計問題、工程制度問題、工程創新、工程人才、工程共同體、工程歷史和案例等問題。[15]2007年,殷瑞鈺、汪應洛、李伯聰等主編的《工程哲學》試圖勾畫出中國工程哲學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觀點和理論框架。在工程哲學的研究過程中,學者們開始接觸到產業問題,因為很難將有關產業的哲學研究納入工程哲學範式中,同時,科技哲學需要思考諸如科技產業化和各門產業發展的問題,由於這種理論內在的矛盾和現實社會生活的共同作用,產業哲學逐漸形成。曾國屏等認為,產業哲學是部門哲學或亞哲學,其主體框架有五個部分:(1)產業的元理論問題;(2)產業創新與發展;(3)產業現象學;(4)有關產業哲學的應用問題;(5)產業思想史。[16]呂乃基認為,產業哲學是科技哲學當前發展的最新階段,具有中國特色,產業哲學本身具有鬆散性、實踐性和主觀性。[17]

(三)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的未來走向

近些年來,儘管作為學科的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與時代的需要密切相關,但對所要研究的主要問題,學界也有不同的認識。

郭貴春等認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科學技術哲學繼承和發揚自然辯證法的研究傳統,出現了更加專業化和多元化的研究局面,如技術哲學研究的多元化狀態,技術本質、技術認識論、技術價值論、技術倫理學、科學與技術之間的異同關係、科學哲學與技術哲學之間的異同關係、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科技戰略與政策研究,等等。[18]張明國等從科學技術哲學的構成分析了各部分的研究重點,認為技術哲學主要集中於技術與文化的關係問題,科學哲學主要研究科學與價值的關係問題,自然哲學主要研究環境問題的文化成因等;科學技術方法論主要研究創造力開發中的心理學問題;科學技術與社會主要研究技術與文化的現實問題和STS教育問題。[19]

當前的研究熱點預示着學科的未來走勢,學者們也有不同的期望。

1.自然辯證法應該走向科學技術學

曾國屏認為,改革開放以來,自然辯證法得到了長足的進展,但它並不是一個合理的有生長性的學科,而科學技術學是從社會科學的角度研究科學技術,社會的發展需要這樣的“科學技術學”。當然,科學技術學及學科羣的建設要以自然辯證法原理及其理論為指導,原來的自然辯證法學科在新的時代下要走向科學技術學。[20]李正風等認為,作為“大口袋”的自然辯證法並不是學科建設的理性狀態,而要加快實現學科性質的單一化,可能的途徑就是走向科學技術學。[21]張明國也支持這一主張,認為自然辯證法學科在改為科學技術哲學之後需要進行“第二次調整”,即將科學技術哲學調整為“科學技術學”,這不僅可以彌補科學技術哲學的一些缺陷,而且有助於實現“STS”的中國化、學科化。[22]

2.自然辯證法未來應當走向科學哲學(包括技術哲學)

吳國盛認為,無論是“自然辯證法”還是“科學技術學”,都不能成為一個學科。西方的“STS”應該譯為“科學技術元研究”,而非“科學技術學”,而科學技術元研究並非一個學科。自然辯證法是一種事業,也非一個學科。當前緊迫的問題是儘快結束自然辯證法的過渡狀態,建立學術規範,走向學科化。如果走向了科學技術哲學,那就意味着在學科化的道路上朝建制化方向邁出了一大步。[23]

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自然辯證法概論〉教學大綱》(2013年修訂版)中,對自然辯證法的學科性質、內容與範圍都作了新的解讀。“自然辯證法是一門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思維科學相交叉的哲學性質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它站在自然觀、認識論、方法論的高度,從整體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規律,以及人通過科學技術活動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規律;研究作為中介的科學技術的性質和發展規律;研究科學技術和人類社會之間的相互作用規律。”[24](P1)

從這些不同的期望可以看出,作為學科的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在哲學的範圍內向所有的學科敞開,不斷進行多領域、多角度、廣範圍的積累和凝練。

二、科學哲學研究的主要問題及走向

20世紀80年代以來,學界追蹤西方科學哲學的研究,譯介了大量的西方研究成果,對西方著名科學哲學家和流派進行了介紹和研究。近年來,國內學者除了在傳統科學哲學的問題上繼續進行研究以外,對後現代科學哲學加強了譯介和研究,並且進行了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學哲學探索,如另類科學哲學、科學實踐哲學、語境論科學哲學、科學文化哲學等,對科學哲學的未來走向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一)傳統科學哲學的問題

傳統科學哲學指的是西方正統科學哲學,它所提出的一系列問題長期以來得不到確切的回答,處於不斷的建構、批判、轉向之中。近年來,我國學者也嘗試着給出自己的回答。

1.科學劃界

科學劃界是科學哲學研究最基本的問題,對這一問題的闡釋在一定程度上是某種科學哲學理論是否成功的標誌。魏屹東認為,科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科學包括關於自然的自然科學、關於人類社會的人文社會科學和關於人類思維的思維科學;狹義的科學僅指自然科學。[25]王前認為,科學的東西肯定是正確的東西,但非科學的東西未必就是不正確的東西。許多非科學的東西無所謂對錯,而是要區分好壞、是否有用、功效大小,而這些是不能用科學的標準來直接衡量的。[26]科學的本質包括邏輯分析和實證檢驗兩個方面,科學的劃界標準並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確定不變的,而需要依據時間和語境才能確定。

2.科學發展模式

科學發展模式是科學哲學研究的一個核心問題,西方科學哲學的發展中出現過許多理論。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學者基於當代科學社會發展的實際,在科學發展模式上進行了有益的嘗試。李建珊等基於科學異化所造成的惡果以及人類的主體價值的喪失等問題,提出了一種以人類的終極價值為目標的科學進步模式,即科學—價值模式,認為科學是否是發展進步的,在於它是否朝着對人類的終極關懷的方向發展,即科學的發展是否有利於其全部價值的相互協調和全面增值,且不產生負面影響。[27]

3.科學實在論與反實在論之爭

對於科學理論是否具有真值以及科學術語是否有所實指這兩個問題的不同回答,造成了實在論與反實在論之間的爭論。我國大多數學者是支持科學實在論的,因此對科學實在論進行了辯護,併為走出科學實在論的困境尋找可能的出路。如郭貴春等在分析科學實在論的論證策略的基礎上,提出了科學實在論擺脱困境的出路。[28]

(二)科學哲學的重點研究內容

1.另類科學哲學

劉大椿等在《思想的攻防———另類科學哲學的興起和演化》一書中把對科學持批判性立場的學者和流派歸為另類科學哲學。[29](P25-26)大體上説,另類科學哲學包括幾種類型:(1)20世紀70年代以來逐漸滲透到科學哲學領域的歐陸反科學主義理論,如存在主義、法蘭克福學派、後現代主義等流派的科學哲學思想;(2)從分析哲學傳統內部徹底走向正統科學哲學反面的叛逆,主要以費耶阿本德、羅蒂等為代表;(3)借鑑另類思想反叛科學社會學(STS)傳統的科學知識社會學(SSK)研究,包括激進女性主義、後殖民主義和生態主義科學哲學。被稱為另類科學哲學的思潮並不是一個整體,而是許多異質性的科學反思。它們更多地關注科學與其他社會實踐活動之間的關係,共同點在於批判科學甚至反科學的態度,傳達了對科技價值的質疑。

傳統科學哲學所關注的是科學中的認識模式、知識與真理等科學內部的問題,這就需要經驗和邏輯推理的方法,但邏輯和經驗僅能用來為科學理論本身辯護,而不能展現科學的發展過程;歷史主義、建構主義以及科學知識社會學所關注的則是整體的科學與社會中的政治、文化、歷史、心理等其他外部因素之間的關係,這種將科學放入社會中、描述和分析其社會形成過程的研究方式展現了科學發展的動態變遷,而忽視了科學內部的構成和科學自身的合理性問題。所以,科學哲學中無論是辯護還是批判都只是關注到了科學的一個方面,而忽視了另一方面。

2.語境論科學哲學

郭貴春等提出科學實在論走出困境的出路之一就是語境論。西方科學哲學經歷了語言學、解釋學和修辭學“三大轉向”之後,語境論是其發展的必然趨勢。“從語境的基底上透視、擴張和構建整個科學哲學的大廈,是回答了以什麼樣的形式、什麼樣的方法以及什麼樣的基點或核心去決定科學哲學未來走向的一個重大理論問題。”[30]語境論是一種世界觀與方法論,強調從綜合的和動態的視角考察科學及其發展。語境論的科學哲學研究綱領主要由語境論的科學觀、語境論的實在觀和語境論的真理觀所構成。語境論的科學觀強調把科學放在現實的社會、文化、歷史等多元語境中來理解,科學是依賴於語境的產物。語境論的實在觀從科學的語境性與可錯性出發,在科學知識的去語境化與再語境化的動態發展中,闡述一種語境論的實在論立場。語境論的真理觀把真理理解為科學追求的目標,把科學研究結果看成是主客觀的統一。語境論的科學哲學有三大優勢:在認識論意義上比較容易理解為什麼後來被證明是錯誤的理論;在方法論意義上比較容易理解關於科學概念與科學觀點的修正問題;在價值論意義上能更合理地理解與反映科學的真實發展歷程。

3.科學實踐哲學

吳彤等認為,傳統科學哲學單純強調科學的理論層面,忽視了科學的實踐和活動層面,從整體上扭曲了對科學的看法。科學實踐哲學通過對人類科學實踐活動和過程的深刻理解,把理論優位的科學哲學轉變為實踐優位和活動優位的科學哲學。[31]科學實踐哲學試圖在實踐的基礎上重構以着重討論科學實踐和活動為特徵的科學哲學,建立一種以科學實踐為基礎,以實驗室實踐、文化和權力及其地方性知識本性為特徵的新科學觀。吳彤認為科學實踐哲學對於科學哲學研究本身和中國科學哲學的研究有重要意義:(1)科學實踐哲學認為實踐是科學的基礎,反對對科學僅作理論優位的説明和解釋,這有助於改變科學哲學的低迷境況;(2)科學實踐哲學認為一切知識的本性都是地方性的,打破了科學知識的普遍性神話;(3)知識的地方性研究和對中國本土知識的研究,為科學哲學的中國化研究提供了更為合理的基礎和更為廣闊的視野;(4)研究科學實踐哲學中的實踐概念與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概念的關係,可以推動科學實踐與馬克思主義實踐觀之間關係的研究;(5)在科學實踐哲學的研究框架內,關於實踐的因果性和規範性方面的研究對於原有框架的認識有所推動。[32]

4.科學文化哲學

傳統科學哲學對科學某一方面特徵的關注所造成的二元化使得科學哲學的發展遭遇到極大的困難,20世紀後期出現的科學文化哲學則希望避免這一問題。對科學文化哲學可以有兩種理解。第一種理解是將科學看做一種文化樣態,對其進行哲學反思,即把科學看做是一種文化或文化活動,從而對其進行哲學探究。[33]另一種理解是從文化哲學的視角反思科學,即借鑑文化哲學研究的視角和方法研究科學,主要側重於從文化哲學的視角透視科學文化。[34]劉大椿等很早就關注到科學文化的哲學維度,探討過科學在近現代文化中的主導作用、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科學文化與中國現代化等問題[35],認為科學哲學未來的任務和理論增長點在於促進科學與人文、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融合。科學文化哲學強調從傳統科學哲學的狹窄視域中走出,將科學當做一種文化現象進行審度,而非當做人類知識的最高形式去膜拜;強調科學與人文的融合,採用的方法是綜合性的。所以,與傳統科學哲學相比,科學文化哲學作為一種“大哲學”,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

(三)科學哲學的未來走向

儘管當前國內的科學哲學發展仍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但大多數學者對其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對其未來走向進行描繪,甚至一度引發了爭論。

1.科學哲學走向自然科學哲學

對於目前國內一部分學者強調純粹的科學哲學研究,認為科學哲學的正宗是研究科學哲學的理論問題,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研究屬於科學哲學的邊緣或者問題,科學與社會關係研究根本不是科學哲學的現象的觀點,吳彤並不認同。在他看來,自然科學哲學的問題才應該是科學哲學研究的主流。因此,他不贊同把科學哲學變成一門與實際科學活動完全無關的“專門學問”,認為一旦如此,科學哲學將會喪失“立足之本”,陷入“危險境地”。“重要的問題不完全在於正名,而在於努力。作為學者要付出艱苦的努力。”

2.科學哲學保持多元性研究

郭貴春等認為,隨着科學與哲學的不斷髮展,科學哲學也會隨時對傳統的問題給出全新的回答。科學哲學始終是一門處於發展中的學科,是一個兼收幷蓄的、分層次的和多元化的開放體系。其中,基礎理論研究強調的是對作為整個科學的邏輯性、規範性、方法論性和哲學性的系統思考;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研究所強調的則主要是具體學科的個體性、現實性、前沿性和多樣性。這兩個層次之間不存在涇渭分明的界限,後者是前者的現實基礎,前者是後者的理性昇華。

3.具體科學問題及複雜性哲學研究

對具體科學問題進行哲學的研究是科學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所強調的是具體學科的個體性、現實性、前沿性和多樣性,而這是基礎理論研究的現實基礎,因此對傳統問題的闡述不能遊離於具體科學問題的哲學研究之外。當前,隨着具體科學的突飛猛進,具體科學的哲學探究也得到了大發展。系統科學哲學就是如此。國內學者很早就在用科學哲學的範式研究系統科學,顏澤賢等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對複雜系統演化的概念、判斷、標度、條件、機制、過程、原理及哲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系統的探討。一些學者力圖用科學哲學的方法研究複雜性問題。吳彤的《複雜性的科學哲學研究》一書較為系統、完整地以科學哲學範式研究複雜性。在複雜性研究領域,一批學者分別在複雜性概念、複雜性的知識論、認識論和方法論方面對複雜性的科學哲學做了比較深入細緻的探討。部分學者還把複雜性科學思想、概念和方法用於其他領域的研究,也為複雜性研究開拓了新的視野。苗東昇、範冬萍、肖顯靜、段偉文、劉勁楊等對複雜性問題從不同方面進行了探討。

無論是傳統科學哲學、另類科學哲學、語境論科學哲學、實踐科學哲學、科學文化哲學,還是具體科學問題的哲學探究,我們都不能跟隨西方學者的腳步亦步亦趨。不可否認,對西方哲學史上重要思想的學習和借鑑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構建具有中國語境、中國問題的科學哲學,以此來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學哲學理論體系。有學者就科學哲學中國化的可能性、現實性和意義等問題進行了嘗試性的探討,認為實現科學哲學的中國化是一項長期艱苦的工作,需要奠定堅實的學術基礎,需要在吸收中西兩種異質思想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更為重要的是立足中國實際,提出自己的問題。

三、技術哲學研究的重點及方向

技術儘管歷史悠久,但技術哲學卻是一門新興的學科。雖然從20世紀50年代起就有學者開始了技術哲學的思考,但國內技術哲學的誕生還是以陳昌曙於1982年發表的《科學與技術的統一和差異》一文為標誌。探析科學與技術的本質區別,對技術哲學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科學與技術的區別至今依然是科學技術哲學的一個重要議題。

國內學者一方面期望能夠建立自己的技術哲學研究框架,一方面也譯介國際技術哲學的研究成果,所以當前的技術哲學研究在這兩個方面是齊頭並進的。針對技術哲學的研究綱領,2001年,張華夏、張志林提出“認識論綱領”,陳昌曙提出“價值論綱領”,引發了一場持續的爭鳴。通過這次爭鳴,學界對技術哲學的核心問題有了較清晰的認識,對我國技術哲學的快速發展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陳昌曙等的《技術哲學基礎研究的35個問題》一文,從技術哲學的學科定位和性質、技術哲學研究的理論意義、技術的本質、科學與技術的關係、技術的價值、技術發展的規律性六個方面列出了技術哲學研究的35個問題,雖説不能稱之為技術哲學的研究綱領,但確實指出了技術哲學所要重點研究的領域。

當前,中國技術哲學的研究正趨向成熟。隨着建制化的形成和完善,技術哲學逐漸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取得合法地位並被認同,學術共同體也日漸壯大;同時,研究的論題域已基本清晰,研究深度正逐漸增加,研究方式正走向多元化,研究成果正趨於豐富。

(一)技術哲學研究的重點問題

據初步統計,近30多年來,國內主要期刊發表的與技術哲學相關的學術論文計5000餘篇,其中技術哲學的應用研究,如有關STS、技術創新、技術價值、可持續發展及生態技術四個方面的研究佔總數的2/3強,而技術哲學的基本理論問題研究,如國外技術哲學、技術本體論、技術認識論,以及綜合研究四個方面的研究所佔比例不到1/3。由此可見,雖然技術哲學的基本理論研究是這個學科建立和形成的基點,但應用研究居於主體地位,正如陳昌曙所説,“沒有應用(現實價值),就沒有前途”[47]。

技術哲學強大的生命力就體現在它的理論研究與現實社會緊密聯繫在一起上。當然,技術哲學基礎理論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抽象的思辨逐步轉變為從語境和實踐角度考察和反思,只把技術當做一個抽象的整體進行思考,具有脱離技術實踐變得空洞的風險,僅從實際存在的技術出發研究技術,難以達到哲學的高度,“我們應該立足於實際存在技術的經驗基礎來思考技術的普遍性問題”[48]。從這樣一個基本立場出發,技術認識既可以看做是作為認識活動的技術,也可指認識所得到的成果是技術性的[49],所得到的技術知識“是一種面向實踐的知識”[50]。技術使用問題也被技術哲學納入其中,陳凡等從人類文明進步的角度探討了技術使用的問題,認為“人類通過對技術的使用,不但構造了生存處境,也生成了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裏所展開的技術使用實踐,實際上是技術功能在生活世界的情境化”[51]。

(二)技術哲學研究的方向拓展

在科學技術哲學的研究領域中,工程逐漸顯出其獨特性,工程哲學應運而生。李伯聰認為工程哲學是以工程知識和工程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哲學分支。“工程哲學的基本問題是人能否改變自然界(世界)和應該怎樣改變自然界(世界)的問題,它要回答‘人應該怎樣做’的問題。”[52]王宏波探討了工程哲學與社會工程的問題。[53]田鵬穎把技術理解為實踐性的知識體系,不僅包括自然技術,而且包括社會技術。社會技術是“人們改造、管理社會和調整、優化社會關係、解決社會矛盾的實踐性知識體系”[54],社會科學與社會技術一體化的趨勢日益明顯[55]。“社會技術哲學”是技術哲學的新視域,在此基礎上,田鵬穎結合工程哲學的研究主題,提出了“社會工程哲學”範疇,認為“‘社會工程’作為風險社會時代建立在人們改造世界實踐活動基礎上的重要思維方式,應該成為現代社會人類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56]

(三)技術哲學的未來走向

不論是借鑑別人的學術資源還是遵從自己的學術傳統,當下中國的技術哲學研究正走向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我們面臨着從“國外技術哲學述評”向“以基本問題為導向”的轉折。技術哲學的未來發展,要堅持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第一,堅持瞭解新興技術發展與深化傳統技術認識相結合的原則。技術是技術哲學研究的對象和基礎,技術哲學工作者既需要結合國情,深化對傳統技術的認識,同時又要與時俱進,形成新的問題旨趣。由於存在“知識完整性”缺失問題,無論是對技術的基本內涵、本質、定義進行探討,還是對技術帶來的社會影響及其後果進行哲學反思,技術哲學界都存在着嚴重不足。這就需要對新興技術的發展歷史、研究進展有基本的把握,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的方法對相應的技術知識和技術理解展開探討,而不僅僅是做技術的批評者,或僅限於倫理學的考察。

第二,堅持引介國外技術哲學成果與中國語境相結合的原則。引介國外技術哲學成果的目的是構建中國特色的理論成果,這就要求我們從國外技術哲學成果的“非反思性追隨者”轉變為“反思性、自主性的思想者”,從“唯學科化”的“技術的哲學”走向以問題為導向的技術哲學研究,用廣義的、交叉的、綜合的技術哲學去面對處於變革中的整體性中國的當下實踐。

中學生優秀科技小論文 篇四

摩擦三兄弟就是指靜摩擦、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它們都是摩擦家族的成員。

説起摩擦,大家一定不陌生,因為摩擦是我們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現象,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和摩擦打交道。我們走路、吃飯、洗衣服依靠摩擦;各種車輛的行使依靠摩擦,機器運轉離不開摩擦;就是建造房子也離不開摩擦。

假如沒有了摩擦,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真是不可想象。可以説,摩擦是我們人類離不開的好朋友。但是在很多場合,摩擦三兄弟扮演着“不受歡迎”的角色。

在現代汽車中,20%的功率要用來克服摩擦;飛機上的活塞式發動機因摩擦損耗的功率要佔10%,就是最先進的渦輪噴氣發動機也要為克服摩擦損耗2%的功率。世界上有數以萬計的汽車、數以萬架的飛機,這樣每年要有多少燃料被白白浪費掉,真是可惜。

但更為嚴重的是,摩擦還會造成機器零部件的磨損。據報道,英國在這方面損失每年要超過20億美元。摩擦除了導致磨損之外,還會使航空和航天器過度發熱,這更是現代科技遇到的又一難題。

當飛機着陸的時候,閘閥和閘輪會摩擦產生紅熱現象,這樣的高温使機閘材料變軟、變質,一幅價格昂貴的閘瓦和閘輪,往往只使用了幾次就報廢了。

當宇宙飛船返回地面的時候,由於高速船體與空氣之間的摩擦,會使整個船體成為一個通紅的火球,為了保護飛船裏的宇航員和各種儀器設備,人們不得不付出昂貴的代價,用耐高温的特種合金製造船體,並且還在外面加裝了耐高温材料。

為了能駕馭摩擦,讓摩擦三兄弟為人類更好地服務,人們一直進行着艱苦的研究和探索。早在15世紀,達·芬奇就開始了對摩擦的研究。到17、18世紀,法國形成了一股摩擦研究熱,庫侖根據達·芬奇的想法完成了摩擦起因的凹凸説。到了18世紀上半葉,有人又創立了分子説。進入20世紀後又出現了粘合説。

可以説有關摩擦起因的爭論還在進行着,凹凸説、分子説和粘合説都持之有理,言之有據,究竟怎樣圓滿地解釋摩擦的起因,還一直是一個很活躍的研究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