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物理科技小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13W

物理科技小論文(精品多篇)

物理的小論文 篇一

人類能在地球上自由自在的生存,重力是前提。有了重力,我們才能夠穩定的居住在地球上,才有了這山青水秀的自然風光。

假如有一天,重力真的消失了,我們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的呢?想象一下,沒有了運動,世界上的萬物都不能固定,處於飄浮之中。再也沒有了生活的情趣。世界就會變得雜亂無章,不是像現在這樣,井然有序。想想,太可怕了。

假如重力突然消失,那麼河水將不再流動,人將不能走動,車子不能再奔馳,飛機也不能飛上天空,藍藍的天空下再也沒有飛翔的小鳥,綠綠的草原上再也沒有奔騰的駿馬及羊羣,世界將變得無味。也許,所有的生物都會死去,因為沒有動了水,飯也不能嚥下去了。

這些可怕的景象出現,足以説明重力對我們的生存是多麼重要。正因有重力的作用,我們被引力吸引住,可以自由自在地走路、開車等進行一切我們想要做的事,這個力一旦消失,我們的生活將不能正常進行。想一下,當你和同伴開心的在街上散步時,來了一陣風,假如沒有了重力,你可能已在天空中飛翔了。就這樣,地不停地漂游,到時候,我們都可能成為游泳的人了,無家可歸。

重力消失後的世界是不美的,重力消失後的我們是不可能正常生活的。世界因為有了重力,才變得如此美好,我們的生活才會多姿多彩。

國中物理科技小論文 篇二

一、投影在國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一)強化物理實驗教學

在國中物理教學中,涉及很多古代以及現當代的科學實驗,許多學校設施無法滿足實驗研究活動的基本要求。那麼對於一些難度較大的知識學生們便難以掌握。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利用投影技術把很久以前人們所進行過的實驗播放給學生們看,也可以製作一些物理知識的發現過程演示給學生們看,讓學生們通過投影對物理學中的某些知識達到真正地掌握。因此,投影在國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強化物理實驗教學,為物理實驗教學開闢了一條捷徑。

(二)提高物理教學效率

基於以上利用投影技術進行國中物理教學的兩個作用,促進了物理教學效率的提高。首先使用投影技術設計教學內容能夠避免課堂教學知識點遺漏的現象,節省教師板書的時間,教師可以利用所節省下來的時間進行物理題目解答,幫助學生解決難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不僅使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

二、如何正確運用投影教學法

針對我國國中物理教學的現狀,新課程改革對教學法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使課堂教學的水平得到提高,讓學生真正受益於課堂學習,投影技術在物理教學中應運而生,它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強化物理實驗教學,還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就要求教師能夠正確應用投影教學法,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師生互動,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

要想使學生學好物理,就需要教師注意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放在教學的首要位置。新課改明確提出對於我國中國小的教學,應該建議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改變以往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與教師之間有共同的語言,能夠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與溝通,促進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使其能夠自覺學習,變被動為主動。例如,在投影技術應用過程中,教師可以就所播放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那麼學生就會集中注意力在投影課件上。

(二)結合生活實際

很多物理教師在利用投影技術進行教學時,忽視了結合生活實際問題,這樣下去就會導致學生們僅僅是學習到了一些物理學的知識,卻不會使用這些知識來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所以教師在應用投影時要注意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例如,學習聲音傳播的知識時,對於如何減弱噪音進行視頻演示,然後讓學生們思考對於生活中的噪音如何進行有效控制,然後引導學生實際操作並得出結論。通過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學生們不僅瞭解理論知識,還鍛鍊了實際應用能力。

(三)進行實物演示

在投影技術應用於國中物理教學之後,一些教師便把所有的實驗、實踐活動轉移到投影中去,以幻燈片完全取代了實物實驗,雖然一些難以在現實生活中進行的實驗可以通過投影進行很好地演示,但是對於國中物理教學而言,很多實驗需要進行實際動手操作完成,這樣不僅能夠使理論知識論據更加充分,也能夠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有助於提高國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把投影設備應用到國中物理教學中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運用投影教學法能夠使學生直觀地理解知識,投影教學法實現了對過去實驗研究的再現,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彌補了現代中學實驗室設備不齊全的缺陷,並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對物理科學知識的探究精神,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為了使國中物理教學達到更高層次,教師要積極探索投影使用的正確方式與技巧,實現教學的現代化。

高中物理科技小論文 篇三

【摘要】物理這門課程十分注重實驗,所以教師在進行高中物理教學時應該把實驗作為教學的基礎。新課標下有了新的高中物理教學標準,教師應該着重培養高中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物理實驗能力”,而且對高中物理實驗有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的物理實驗教學來看,還有很多的問題急需解決。本文就新課標環境下,應該如何優化高中物理實驗教學,進而提高高中生的物理實驗能力提出了幾種策略。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物理;實驗;教學

一、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1.不重視實驗教學高中學校對物理實驗教學管理不夠完善,沒有制定實驗教學規範,物理教學在教學中是否做實驗或者實驗做的怎麼樣,都沒有明確規定,同時學校裏也沒有組織研究和督促物理實踐教學的小組。因此,物理教學中,教師對待實驗的態度決定一切,教師重視實驗,對學生才會有實驗教學的方法,忽視實驗就會對實驗教學不屑一顧。所以,物理實驗教學要想在教學中廣泛被應用十分困難。從本質看,學校沒有認識到實驗教學在物理中的關鍵作用,忽視了實驗教學,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基礎,不把實驗教學擺在重要位置,就會導致物理教學效果差,學生的物理成績不佳。2.理論重於實驗物理教師沒有擺脱傳統物理教學的影響,認為教學就是教師傳授理論知識,學生認真學習記住結論就可以了。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只是通過課本和教材輔助就完成了教學,不帶領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學生只能通過死記硬背去學習實驗原理和內容。物理教師重理論輕實驗,不注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會阻礙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不利於教學活動的進行和學生未來學習的發展。3.沒有更新實驗教學方法目前高中學校的物理實驗教學方法還沿用很早之前的實驗設計,教師對實驗過程的掌握不夠標準,也對實驗教學不夠重視。因此物理教師也就不會對實驗教學進行創新,重新花費大量的實驗設計新的實驗教學方法,導致教學方法落後,難以達到教學目標。所以,落後的實驗教學方法,不利於學生學習物理實驗,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以得到鍛鍊,一定程度上還會限制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和發展。

二、如何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解決措施

1、重基礎,鼓勵創新首先,物理教師應保證必修內容的實驗教學效果,重點應該放在機械運動、電學和力學等方面;其次,教師還應該積極創新實驗教學模式,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帶領學生進行物理實驗過程中指導學生對實驗方法進行創新。因此,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物理教師應該多觀察學生的學習特點,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制定針對性強的實驗教學策略。物理教師應該多關注教育界教學模式的更新動態,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使用,完善物理實驗教學的內容。教師還應該關注物理方面取得的最新科技成果,蒐集網絡資源,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加深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積極主動的進行物理實驗。此外,物理教師還可以定期舉辦物理實驗創新比賽,鼓勵學生對實驗進行創新,深入研究物理實驗。

2、充分發揮物理實驗教學的作用高中物理最大的特點就是理論和實驗同樣重要,而且其中很多結論都比較難理解。提高物理實驗進行教學可以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讓學生容易接受。所以,高中物理教師應該認識到這一點,把實驗教學加入到物理教學中去,發揮其作用。

有一節內容是“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學生只聽理論很難理解,教師可帶領學生實驗,首先把學生分為兩人一組:一個同學拿一支彩筆,另一個同學勻速拉動一條長紙帶,紙帶在彩筆的下面慢慢直線移動,拿彩筆的同學控制彩筆間隔一段相同的時間點一次,在紙上留下點點,可以一秒一次或兩次。然後比較不同小組自己紙帶上相鄰點的距離,討論一下哪個小組的速度最快,推測一下相鄰點的距離與拉動紙帶速度的關係。

3、培養學生的物理實驗思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第一步應該給同學講解此次實驗的實驗目的、實驗器材和實驗步驟,讓學生對此次的物理實驗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第二步就是告訴學生實驗的安排,包括時間安排、實驗室地點、操作注意點和實驗結果的分析討論。最好,教師把握好實驗教學的節奏,培養高中生的物理實驗思維。物理實驗思維教學方式,就是幫助學生建立一個科學實驗體系。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在新課標背景下,歸納總結高中物理必修的實驗研究和結果,並引導學生從果推因,瞭解得出結論的實驗過程,培養高中生的物理實驗思維。

(2)讓學生自己設計物理實驗,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巧進行實驗設計,教師讓學生將自己的實驗設計在課堂上討論交流,並對學生的討論結果給出評價和指導。

(3)使用一章一小結的實驗教學方法,學生先自己進行整理歸納,教師對總結進行指導補充。綜合以上,實驗教學可以培養高中生的科學實驗思維,提高高中生的實驗創新能力。

高中物理的新課程標準是一個新目標,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應該被提上重要位置。物理教師應該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做出改變,對課程目標和教學要求重點研讀,在課堂教學設計和授課模式方面進行創新,從自身開始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提高高中生物理實驗教學的水平。對此,高中物理教師必須深刻了解新課標理念,認真進行物理實驗教學,努力提高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效率,提高高中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漆長慶。中學物理實驗室如何為新課程實驗教學服務[J].物理教學探討,2006(10).

[2]劉文國,王素。新課程背景下物理學的科學方法教育[J].教學儀器與實驗,2005(2).

物理科技論文 篇四

物理科技論文

物理科學作為自然科學的分支,不反對物質文明的進步和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人類的思維發展也產生了不可或缺的影響,隨着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

談到物理學,有的同學覺得難;談到物理學究,有的同學覺得深不可測,談到物理學家,有的同學更覺得他們不是凡人。誠然,成為物理學家的人屈指可數,但只要勤於觀察、善於思考、勇於實踐、敢於創新,從生活走向物理,你就會發現:其實物理就在身邊。正如馬克思所説:“科學就是實驗的科學,科學就在於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

勤於觀察的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做禮拜時,懸掛在教堂半空中的銅吊燈的擺動引起他極大的興趣,後來反覆觀察,反覆研究,發明了擺的等時極性;勇於實踐的美國物理學家富蘭克林,為認清天神發怒的本質,在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日子,冒着生命危險,利用司空見貫的風箏,將“上帝之火”引下凡,由此發明避雷針;敢於創新的英國科學家亨利。阿察爾去郵局辦事,當時身旁有個外地人拿出一大版新郵票,準備裁下一枚貼在信封上,苦於沒有小刀,找阿察爾借,阿爾察也沒有。這位外地人靈機一動,取下西服領帶上的別針,在郵票的四周整整齊齊的刺了一圈小孔,然後很利落的撕下郵票,外地人走之後,阿察爾由此發明了郵票打孔機,有齒紋的郵票也隨之誕生了;古希臘阿基米德發現阿基米德原理;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X射線„„研究身邊鎖事並有大成就的物理學家的事例不勝枚舉。

今天,人類所有的令人驚歎不已的技術成就,無不是建立早年科學家們對身邊鎖事進行觀察並研究的基礎之上,在學習中,我們要樹立科學意識,大處着眼,小處着手。在物理學方面不斷進步。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學九年級:邱衞平

物理的小論文 篇五

不少用電器例如電筒、手提音響、照機相等,都是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電池的。電池用舊了,為了節約,只換上一個新電池,這樣行嗎?不行!不少用電器的説明書都聲明要全部換上新電池使用,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知道,乾電池的電動勢約為1.5V,內阻約為0.3Ω,而舊電池的電動勢降低了,約為1.2V,而其內阻增大了約為4.2Ω。下面用全電路歐姆定律來分析一下,為什麼不能把新舊電池串聯在一起使用。

以手電筒為例,小燈泡是3V、2W的,則,現在把電池串聯,並接上小燈泡,則電路的總電動勢為2.7V,總電阻為9Ω,可算出電流,此時P小燈泡=I2R燈=0.32×4.5=0.405W。

由此可見小燈泡的實際功率遠小於其額定功率,所以燈泡是不會亮的,對於舊電池來説它的輸出功率為:

P舊輸=IF20.3×1.2=0.36W

但其內阻消耗的功率:

P=I2·R燈泡=0.32×4.2=0.378W

由以上計算可知舊電池實際消耗的功率反而大於它所提供的,這就等於舊電池反而成了用電器,要消耗電能。

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計算功率來比較。

P電源=I2·R總=0.81W

而P電源=I2R燈=0.405W

所以有一半的電能都被舊電池耗去了,所以新舊電池絕對不是好搭擋,不能混合使用。

高中物理科技小論文 篇六

素質教育主要包括品德素質、智能素質、身體素質和專業美感素質,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創造力。創造力包含了許多非智力因素,如個性和獨立性等等。一個智商很高的人,可能是依賴性很強、性格很脆弱的人。但一個創造力很強的人,必須有獨到見解,在困難面前百折不撓的人,同時還應該具有很強的記憶力、豐富的想象力、敏鋭的觀察力、清晰的判斷力……素質教育是一種教育思想,這種思想是在人的遺傳素質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人的素養,以達到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目的。那麼在物理學科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才能充分發揮教育功能、提高學生素質?實施教育目標?本文想從以下兩個方面談些看法。

一、如何進行物理專業的創造教育

開展創造教育,發展學生的創造力,這是物理教育面向現代化的需要。創造教育是應用創造學原理與方法組織教學,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以開發學生的創造性能力和創造精神培養創造型人才的教育。在物理教學中必須嚴密組織學生進行發明創造的思維訓練,培養獨立創造的個性品質。創造教育的核心是發展創造性智力,所謂創造性智力是能夠產生創造機智,發展創造效能的智力。為了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智力,在物理教學中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培養。

1、培養創造意識

培養學生的科學世界觀和正確人生觀,激發學生為現代化而創造的動機。中外傑出的物理學家在科學的崎嶇道路上登攀,為祖國為人民做出貢獻的思想和行為是青年學生的光輝榜樣,通過介紹這些科學家的業績,激發學生為祖國而創造的熱情。在傳授物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充分利用物理知識的文化價值和教育價值,以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潛能的充分開發。把知識能力同社會需要結合起來,去創造財富,產生價值。例如,利用物理科學的社會價值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加深對物理知識理解,讓學生了解下個世紀幾個重大迫切的社會問題:糧食問題、能源問題、環境污染問題、癌症等疾病藥物問題。通過講解某些物理知識與上述問題掛鈎,無形之中把課程內容貼近實際,聯繫社會與人,激勵學生學習科學家的人格品質,對科學執着的探索精神,培養創造品質,研究科學創造的非智力因素,培養頑強的意志和標新立異的能力。

2、培養創造觀察

觀察是人們認識世界的第一步,是思考、積累和表達的前提。培養創造觀察,在物理這門學科中顯得尤為突出。由於物理變化中常常同時出現多種現象,有的瞬息即逝,所以要求學生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俄國傑出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就是從深入地觀察唾液分泌等現象入手,創造了高級神經活動學説。英國細菌學家費萊明1928年通過非常細緻的觀察,發現了毒黴素等重大科學成就,這些都足以説明觀察在科學研究、科學創造中的重要作用。我們努力提倡師生平等,允許學生提出與教師相反的想法和問題,鼓勵學生超過教師思維軌道的有價值的思維活動。讓學生敢於質疑,不管是書本上的或是教師所得出的結論,還是實驗過程中所出現的現象。“疑者、覺悟之機也”,善於存疑才能產生探究的動力,這不僅可以加深理解,增進鞏固,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創造性,甚至作出新的發現。所以,物理實驗的每一步都要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性觀察。

3、培養創造思維能力

創造性思維能力是思維的高級形式。創造思維的潛能人皆有之,只是在表現程度上有高低,對於一般人來講,創造性思維能力就是:“自我實現”或稱“自我開發”的能力。只要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思考,解決了本人以前未能解決的問題,就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表現。教師在所教學科中,根據所授課題,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問題,使課堂上充滿積極的創新氣氛,便能逐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是擴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的綜合,在物理教學中經常進行這樣的思維的擴散與集中訓練,如組織一些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一題多答,這些訓練並不是一味追求“多”,重要的是訓練學生多“思”,鼓勵學生進行多方位發散、多因素分析、多角度論證,使學生的思維水平逐漸由低級向高級發展。

4、培養創造型的學習能力

理論是行動的指南,方法確定實際的步驟,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説,如果學習方法對路,學生的受益將和努力程度成正比。重視培養創造型學習方法和策略,訓練獨立獲取知識的技能、技巧。一位科學家曾精闢地指出:“未來的文盲將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一些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缺乏思維能力的人。”因此,我們在物理教學中不僅要重視教法的研究,更要注重學法的探討。教學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技能的過程,也是教會學生學習的過程。因此,教師備課時,首先應從教材的實際出發抓住特點,在考慮教法的同時,結合學生實際設計學法,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其次教師上課時,教給學法。通過教師課堂上有目的的示範引導,幫助學生較快地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教師要努力創設一種良好的“研究”情境,讓學生大膽地從多角度、多方位去猜想、去發現,並讓其充分發表“高見”以逐步培養學生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儘快掌握化學物理學科的研究方法;其三教師輔導時,指導學法,如指點學生怎樣去預習教材和閲讀課外讀物,教學生如何列內容提綱,做到看書與思考相結合,看書與質疑問難相結合,指導學生在做習題時,應進行科學的思維活動,不斷探索解題方法和技巧。總之,我們要正確處理教法與學法的辯證關係,努力培養學生創造型的學習能力。

二、物理素質教育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物理創造教育目標:不側重於促進和儲存知識,而重在向學生提供有助於創造力開發的教育和指導,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從大學教育的目標來看,大學教育不能只限於給學生的一種職業的訓練,而是要培養具有較高文化素質和文化品格的全面發展的人。因此,大學教育不僅要注重專業教育(科學技術教育),而且要注重文化素質和文化品格教育(人文教育),目前諸多院校畢業生不包分配,實行用人單位與畢業生雙向選擇,這是對學生素質的考驗,即對智力中的知識能力的考核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檢驗。另外從中國小教育來看,應試教育留下了許多難以根除的遺留問題,從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觀點來看,在教育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學多悟少”和“學少悟多”

由於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寧可喜歡那些老實聽話、循規蹈矩的“高分低能”的學生,也不喜歡那些淘氣、頑皮的“低分高能”的學生。留美博士黃全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在國內學習感覺“學多悟少”,國內上課做筆記猶如聽寫,大寫小寫,大點小點,大a小a……可謂“學”得多矣!但有多少是自己的東西?恐怕多是老師的“二手貨”。在美國學習,感覺“學少悟多”,雖然從老師那裏轉手來的東西不多,但是內心卻不斷地在“悟”東西,而且這些都是自己的,並不是老師“教”我的,更不是老師“交”給我的。在美國的中國小老師都十分熱衷於搞“project”(課題)。所謂“課題”實際上是指“研究課題”。結合教學內容,學生分組或單獨進行課題研究。做課題研究基本上有三個階段:一是收集資料,熟悉材料;二是寫研究報告;三是課堂演講或演示。事實上,對中國小生來説,我們不可能期望他們真的有什麼新的發明和發現,重要的是,孩子在這一研究的過程中,能力得到了培養和鍛鍊。因此在全面加強素質教育的今天,在物理素質教育中我們應該借鑑美國的教育,激發學生自覺自願進行自我素質的提高,成為有潛在發展能力、人格完善、具有個性、創造力的學生。

2、“智商”與“情商”

我國非常推崇智力開發。如一歲學認字,兩歲學算術,三歲背唐詩……以前我們以為給孩子加質加量是一種鍛鍊,是一種智力開發,並以為這種加壓加量的智力開發與孩子的智力發展成正比,實際那是錯誤的。一味地進行加壓加量的智力開發帶來的必然是“學多悟少”的負重。創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現,科學研究證明創造力與智力並不絕對相關,也就是説,有創造力的人可能是智力高的,也可能是智力低的,即創造力高者智力一定高的,而高智力者不一定是高創造力者。因此,決定一個人成功的因素,除其智商(iq)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情商(eq),不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不培養“熱愛”的觀點,他們也就缺少的創造性。如我國中學生屢獲國際奧林匹克知識競賽獎,沒有聽説美國的中學生得奧林匹克獎,但美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是最多的,這個強烈的反差,值得我們深思為什麼我們起跑領先?而衝刺落後?我們的孩子為什麼後勁不足?從這裏反映出我們的教育有不足之處。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將開發智力與培養創造力混為一談。因此,進行素質教育,不僅要重視智力因素,而且要重視非智力因素,重視培養學生的興趣、求知慾望、頑強的意志和積極性等。使他們在個性發展與全面發展上達到和諧統一。

3、“減負”

今年年初,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門採取有效措施,儘快改變學生負擔過重的狀況。從不同的角度看“減負”的“負”有三層含義:一是學多悟少的“負”,叫“負重”;二是外部壓力造成的“負”,叫“負荷”;三是被動承擔的“負”,叫“負擔”。在培養創造力的總原則下開發智力,是減輕學生學多悟少的“負重”的有效方法;而加大情商(eq)教育的投入則是減輕“負荷”的有效手段。當外部壓力造成的“負”超過了自身的承受力,就成了超負荷運行。電視裏曾報道過學生殘害親生母親的事情,這是超負荷運行的結果。此外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針對學習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教學規劃都是“減負”的有效措施。當實施“減負”以後,有些地方出現了學生覺得無聊,家長感到無奈,老師感覺無措的現象。事實上,“減負”只是手段,是教育改革的切入點,是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突破點,“減負”後,還應該開展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來豐富學生的生活。如科學制作,它主要是通過指導學生動手製作科技製品,培養學生手腦並用的創造能力。

4、“基礎知識”和“創造力”

基礎知識是進行科學創造的基礎。因此,要想發展創造力就必須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熟”、運用“活”。物理是一門以唯物辯證法觀點和方法分析研究物質運動性質及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所以要學好物理,應學一點唯物辯證法,學用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和方法觀察、認識物理現象,分析物理過程,歸納物理變化規律。這樣我們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變得更深刻、更透徹,應用也更得手。當然基礎知識並不等於創造力,並不是知識越豐富,創造力越高。相反,在一定的知識基礎上,只要有創造力,一樣能做出創造發明。

以上從兩個方面談了物理素質教育的問題,這是物理教育面向現代化的重大課題,今後還需要努力地探討,不斷培養出滿足社會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質的人才,使素質教育逐步走向成熟。

物理的小論文 篇七

《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xx年版)》對國中物理教學活動的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物理教學活動的開展要立足於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使學生在多樣化的物理教學活動開展中掌握有價值的物理知識,並對物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這一要求與有效教學的實現是不謀而合的。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首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的開展都要從學生的發展入手,然後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活動的自主參與中獲得有價值的物理知識和物理學習方法,藉此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本文中,我主要談一談採取何種方式實現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一、課堂導入,激發思維

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其實就是師生進行雙向互動的過程。在傳統的物理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常常會在課堂導入環節就將師生互動扼殺,在教學之初,課堂就成為教師一人表演的舞台。課堂導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對此,有效教學理念要求我們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要從導入環節入手,以多樣化的導入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藉助有趣的導入活動活躍其思維。我在組織“測量物質的密度”這一內容導入活動的時候,會採取“提出問題”法來激活學生的物理思維。在課堂教學之初,我向學生展示事先準備好的形狀不同的兩件首飾呈現在學生面前,其中一枚首飾是純金質地,一枚是銅鍍金質地。在直觀的實物展示下,我會向學生提出與這兩枚首和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你們知道如何鑑定出這兩枚首飾中,哪一枚是純金質地、哪一枚是銅鍍金質地嗎?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調動自身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對其進行探究,在小組合作中,他們分享自己所知道的鑑別純金和銅鍍金的方法。由於學生所提出來的方式屬於生活經驗,在此基礎上,我會詢問學生:“你們想不想知道科學的鑑別方法呢?”大部分學生在討論下,其思維已經活躍起來,很想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探究,如此新知內容———測量物質的密度自然而然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了。在這一導入活動開展中,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會發散思維,猜想各種可能性,在小組討論中實現思維的碰撞,為其物理思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新知講授,提高課堂質量

在上文曾提及,傳統的以知識灌輸為主的教學方式,不僅無法使學生獲得有價值的物理知識,甚至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削弱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降低物理教學質量。對此,在多年的新課改歷程中,教師可以藉助多樣化的豐富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多姿多彩的活動參與中自主探究新知。

(一)開展學生實驗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物理教學活動的開展與實驗是密不可分的,倘若缺乏物理實驗的參與,物理教學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既然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參與的主體,那麼,在組織物理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不妨組織一些學生實驗,將抽象的物理新知內容寓於實驗之中,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自主探究新知。我在組織“聲現象”這一新知教學活動的時候,會藉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現一個生活中常見的畫面:向暖水瓶中倒熱水的時候,會聽到聲音。根據這一畫面,我引導學生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來説一説其聲調是如何變化的。由於一些學生在家庭生活中沒有接觸過向暖水壺倒水這一情況,此時,我會直接向學生提供一個暖水壺,一瓶子熱水,請一名有經驗的學生到講台來做這一實驗。其他學生在觀察這一實驗的過程中會發現,隨着保温瓶中的水越來越多,它所發出聲音的音調越來越高。在實驗直觀的現象下,我會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學生會採取多樣化的途徑,諸如,小組合作或者閲讀新知內容來探究原因:在向暖水瓶倒水的時候,暖水瓶裏的空氣會發生振動,振動產生了聲音,這部分空氣其實就是聲源。在還沒有倒水的時候,暖水瓶裏的空氣有很多,空氣柱也很長,由此其振動的頻率會比較低,所發出來的聲調自然會很低,但是隨着暖水瓶裏的中注入的水量越來越多,空氣被擠壓地越來越少,空氣柱的長度越來越短,短的空氣柱相較於長的空氣柱,其振動的頻率會比較高,由此使得聲調變高。通過這種學生課堂實驗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在直觀的實驗現象中自主總結出物理結論,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豐富教學語言

物理作為一門極具抽象性的學科,倘若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仍採取較為高大上的語言表達形式來組織教學活動,學生只會在抽象的物理世界裏迷失方向。為了降低物理的抽象性,教師可以藉助生動、形象的語言形式將抽象的理論、概念等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以此使學生在淺顯的語言表達中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識。我在組織物理教學活動的時候,會藉助打比方的方式來降低物理語言表達的抽象性。我在組織“熔化和凝固”這一內容教學的時候,一名學生向我提出了這樣一道問題:“為什麼晶體有一定的熔點,而非晶體卻沒有熔點呢?”為了使學生能理解這一抽象的問題抽象的原因,我會採取打比方的方式來向其解釋:“晶體的內部都含有特殊的分子結構,在熔化的過程中,已經發生熔化的晶體不着急升温,他們會慢慢地等其他還未熔化的晶體全部熔化之後,再一起升温。這其實和我們放學之後打掃衞生一樣。當你需要放學之後打掃衞生的時候,和你關係好的同學,會等你打掃完衞生再一起回家是一樣的。”在這生動形象的描述中,該學生會對這一問題有深刻的理解,而且,在我的解釋下,學生會舉一反三,想到凝固,實現知識的遷移。總之,在國中物理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可以從課堂導入、新知講授等環節入手,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諸如提問、實驗或者語言描述等多樣的活動,藉助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在活動參與中發展物理思維、掌握物理學習方法,藉此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物理科技小論文 篇八

摘要:角動量這一概念是經典物理學裏面的重要組成部分,角動量的研究主要是對於物體的轉動方面,並且可以延伸到量子力學、原子物理以及天體物理等方面。角動量這一概念範疇系統的介紹的力矩、角速度、角加速度的概念,並且統籌的聯繫到質點系、質心繫、對稱性等概念。本文主要對角動量守恆定律和其應用進行論述。對定律本身進行了簡略的闡述,並就其守恆條件及其結論進行了定性分析。

正文:

大家也許小時候都有過一個疑問:人們走路的時候為什麼要甩手呢?為什麼如果走順拐了會感覺特別彆扭呢?一個常見的解釋是,為了保持身體平衡。這種解釋了和沒解釋沒什麼區別的答案是永遠正確的,問題是甩手到底是怎麼保持身體平衡的?

原來這一切都是我們大學生所熟知的角動量以及動量守恆的原因,很神奇的是原來用動量守恆可以解決很複雜的問題,但是卻用了最簡單的方法。

1.角動量:角動量也稱為動量矩,剛體的轉動慣量和角速度的乘積叫做剛體轉動的角動量,或動量矩,單位千克二次方米每秒,符號kgm2/s。角動量是描述物體轉動狀態的物理量。對於質點在有心力場中的運動,例如,天體的運動,原子中電子的運動等,角動量是非常重要的物理量。角動量反映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諸外力對某定點(或定軸)的合力矩始終等於零的質點和質點系圍繞該點(或軸)運動的普遍規律。物理學的普遍定律之一。質點軌跡是平面曲線,且質點對力心的矢徑在相等的時間內掃過相等的面積。如果把太陽看成力心,行星看成質點,則上述結論就是開普勒行星運動三定律之一,開普勒第二定律。一個不受外力或外界場作用的質點系,其質點之間相互作用的內力服從牛頓第三定律,因而質點系的內力對任一點的主矩為零,從而導出質點系的角動量守恆。泡利於1931年根據守恆定律推測自由中子衰變時有反中微子產生,1956年後為實驗所證實。角動量是矢量,角動量L=r×F=r×Fsin。

2.力矩:在物理學裏,力矩可以被想象為一個旋轉力或角力,導致出旋轉運動的改變。這個力定義為線型力乘以徑長。依照國際單位制,力矩的單位是牛頓-米[1]。

3.作用力矩和反作用力矩:由於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成對出現的,所以它們的力矩也成對出現。由於作用力與反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線上因而有相同的力臂,所以作用力矩和反作用力矩也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和為零。

4.角動量守恆定理:

在不受外界作用時,角動量是守恆的。角動量守恆是跟空間各項同性有關係的,也就是説空間的各個方向是沒有區別的,這叫做物理定律的旋轉不變性,由這種不變性,在理論上,可以得到角動量守恆。動量守恆是跟空間均勻性相關的,也就是説物理定律在各個地方是一樣的,地球上的物理定律跟月亮上的物理定律是一樣的,這叫做空間平移不變性,由空間平移不變性,可以從理論上推導出動量守恆。另外,還有能量守恆是跟時間平移不變性相關的,也就是説,過去,現在和未來物理定律是一樣的話,就有這麼一個量,叫做能量是守恆的。所有這些,都是由一個叫做諾特定理的東西得出來的[2]。

5.質點系對參考點的角動量守恆定律:

由n個質點組成的質點系,且處於慣性系中,可以推導出作用於各質點諸力對參考點的外力矩的衝量矩∑Mi×△t,等於質點系對該參考點的角動量的變化量,即△L=∑Mi×△t同樣當∑Mi=0時,質點系對該參考點的角動量守恆。如果n個質點組成的質點系,處於非慣性系中,只要把質點系的質心取作參考點,上述結論仍成立。

6.角動量守恆的判斷:

當外力對參考點的力矩為零,即∑Mi=0時,質點或質點系對該參考點的角動量守恆。有四種情況可判斷角動量守恆:

①質點或質點系不受外力。

②所有外力通過參考點。

③每個外力的力矩不為零,但外力矩的矢量和為零。甚至某一方向上的外力矩為零,則在這一方向上滿足角動量守恆。

④內力對參考點的力矩遠大於外力對參考點的合力矩,即內力矩對質點系內各質點運動的影響遠超過外力矩的影響,角動量近似守恆[3]。

7.角動量守恆定理的應用:

角動量守恆定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非常的常見,航海航天領域和人們平常所使用的工具器械,以及日常中見到的現象很多一部分都可以用角動量守恆定理來解釋。

(1)行星運動:受到太陽的萬有引力這一有心力,由於萬有引力對太陽這個參考點力矩為零,所以他們以太陽為參考點的角動量守恆。

(2)芭蕾舞旋轉:跳芭蕾舞的時候,運動員在轉動的過程之中,會收縮雙手,來實現減少轉動慣量,則角速度變大,轉動得越快。

(3)跳水:跳水運動中,運動員在在完成動作時,會將身體蜷縮成球形,目的也是減小轉動慣量,加快轉動速度,更好地完成動作。

(4)航空:安裝在輪船、飛機或火箭上的導航裝置迴轉儀,也叫陀螺,迴轉儀的核心器件是一個轉動慣量較大的轉子,裝在“常平架”上。常平架由兩個圓環構成,轉子和圓環之間用軸承連接,軸承的摩擦力矩極小,常平架的作用是使轉子不會受任何力矩的作用。轉子一旦轉動起來,它的角動量將守恆,即其指向將永遠不變,因而能實現導航作用。宇宙飛船在空間中運行的時候,通過深處或受其兩根杆來改變轉動慣量,從而改變轉動的速度。

(5)體操:體操運動員在完成空翻動作的時候,也是儘量蜷縮身體,是轉動慣量減小,加快轉速。

(6)跳遠:跳遠的時候,起跳之後由於力會產生一個轉動慣量,如果不向後襬手來抵消這個轉動慣量,運動員就會向前翻轉角動量守恆定律是一個很有用的定律,我們要更好地理解他,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活用。

參考文獻

[1]漆安慎,杜嬋英。普通物理學教程 力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8。

[2]胡海雲。大學物理。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9.1。

[3]賈玉磊,賈瑞皋。剛體角動量的定義和定義狀態量的原則[D]。山東 東營: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2008,13~16。

高中物理科技小論文 篇九

摘要:在日常教學中,結合對學生容易發生差錯的一些問題的分析,探討提高物理概念教學效率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建立起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

關鍵詞:高中物理 概念 方法 能力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好物理定律、公式和理論的基礎。在物理教學中正確建立物理概念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一個質的飛躍,是物理教學的任務,也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關鍵。物理概念來源於物理實踐、物理事實,它是由實踐得來的感性認識而上升成的理論認識,再回到實踐中去,用來指導實踐,並予以檢驗和深化。若學生只知道物理事實,而不能上升到物理概念,就不能説學到了物理知識;若學生對物理概念不理解或理解片面,就談不上對物理概念的認識掌握;若學生對物理概念理解不透、混淆不清,就難以進行判斷、推理等抽象活動,更不能正確地應用定理、公式來解決實際問題。

一、用多種方法,形成物理概念

從認識論的角度來看,物理學家探索物理的方法與物理教學的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不過前者是物理學家尋覓直接經驗,後者是學生在教材、教師的安排、引導下有目的地學習間接知識。所以物理教學不可能像物理學家創立概念、發現定律那樣親身經歷、事事實驗。這就是説,一些比較抽象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就可能因無法通過實驗,而只能採用其它方法。

1、類比方法:如用水流類比電流,用水壓類比電壓,用電場類比磁場等。

2、比較思維:如比較電場與重力場,從而講清電場概念。

3、演繹推理:如根據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公式推導出洛侖茲力公式等等。

4、比喻方法:如用地勢降落的陡度比喻電勢降落的陡度,使“電勢降落的陡度”這一概念一目瞭然。

5、理想化思維:在物理學中,實際研究對象和它所處的環境一般比較複雜,決定的因素和受約束的條件很多,如果不分主次輕重地考慮一切因素和條件,那麼必然會使問題複雜化而無法研究。為了方便研究,暫時拋開次要的或非本質的因素,割斷事物的某些聯繫,保留實際對象的某些主要性質和主要條件,加以概括,這種形成概念的方法,就稱為理想化思維。物理學中所研究的對象一般都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研究物理學如果不採用適當的物理模型,那麼就很難理解物理現象的本質,一個物理模型勝過無數個事實。

二、幫助學生深化物理概念

學生掌握了物理概念後,在用它解決問題過程中,對概念的理解將會更深刻,內容也會更豐富,且易於鞏固。

物理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自然學科,物理概念都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所以只有把物理概念應用於實踐,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才能體現出物理概念的價值與作用,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物理知識不在抽象、難懂。

三、作概念圖,建構網絡

根據人的記憶規律,如果把所學的概念納入一個網絡,就不容易遺忘,而且在解決問題時也更容易快速檢索出所需的概念。在概念網絡中激活任意一個網點,都將引出相關的聯想。

概念圖是表示概念和概念之間相互關係的空間網絡結構圖。概念圖包括概念、分支和層次、概念間的連接線和連接語、例子等幾部分。概念圖的製作可以用紙和筆,還可用專門的繪圖軟件。

雖然概念圖的製作沒有嚴格的程序規範,但要製作一個較完整的概念圖,一般有以下幾個步驟: 選取一個熟悉的知識領域,羅列出儘可能多的概念; 確定關鍵概念和概念等級; 初步擬定概念圖的縱向分層和橫向分支; 建立概念之間的連接,並在連線上用連接詞標明兩者之間的關係。

通過製作概念圖可以促使學生積極動手和思考,使他們能夠從整體上掌握基本知識結構和各個知識間的關係;通過製作概念圖,可促進新舊概念的整合,形成概念網絡;隨着知識的積累,網絡的編織將更加完整。

另外,概念圖的形成是學生經歷一次頭腦風暴的過程。這既是原有思維的呈現,更是創造性思維的激發過程。當用概念圖把知識展示出來時,知識結構會變得更加清晰,這時很容易產生新想法。概念圖中的交叉連接需要橫向思維,是發現和形成概念間新的關係、產生新知識的重要一環。

實踐證明,製作概念圖是學生樂於接受的一種學習方式,因為它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思維工具,為學生主動建構概念開啟了一扇門。

四、重視物理概念比較法教學,提高學生概念應用能力

物理概念按不同的劃分標準,可分矢量和標量,狀態量和過程量,特性量和屬性量等。掌握了概念的種類後,學生對概念就會有更深的理解。概念的種類是概念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如果講得不清、不透徹就會影響學生解決相關物理問題的能力。如講授加速度概念時,首先讓學生知道這是一個人們為了研究運動規律的需要,通過對運動現象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出來的概念。再引導學生將加速度和速度兩個概念用比較法進行分析。此外,提醒學生要明確加速度跟速度、速度增量的聯繫與區別:加速度的方向決定於物體所受合力的方向,跟速度增量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跟速度的方向一致;負加速度不一定就是勻減速運動,反之亦然。

綜上所述,物理概念教學是物理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只有搞好物理概念教學,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為進一步學習物理規律和定律打下良好的基礎。

物理的小論文 篇十

不知怎麼的,今天我突然想起了他,我的物理老師。也許是馬上就要新增化學一科,情形與一年前相仿。一年前,升八年級了,於是課程表中增加了“物理”一科。從此“語數外鼎力,政史地生拉分”的局面被徹底打破了。

還記得第一節物理課。第一任物理課代表是個武俠迷,課前他將物理老師的名字——“龍鳳”寫在黑板上,而且還是繁體的,他説這樣寫更有大俠風範。也是,他的名兒也挺有武俠意味的。上課後,我發現龍老師是位新來的老師,而且沒有物理老師那種魁梧嚴肅的“固然形象”,並且還很瘦,矮。自我介紹後,他便談起物理這們學科:“有的同學説物理很難,其實不然。物理非‘無理’,‘勿理’也”眾皆譁然。最後,他給我們佈置了第一項物理作業:寫一篇題為《物理隨想》的短文。隨想,我們認為隨想就是“隨便想,想什麼寫什麼”。於是稀裏糊塗地些好就交了。幾天後,作業發下來了,他説:“你們八班的很有趣兒嘛。”

眾所周知,巴蜀地區的人受四川話的影響,説普通話就夾着一口川味,美其名曰:“川普”。龍老師本來就不是這地方的人,來這兒後又受影響,其語言甚為搞笑,集三種“精華”於一體,謂之“雜普”。我班同學上課異常“活躍”,龍老師肯定招呼不過來,於是大呼一聲:“再鬧,再鬧就站到‘盒’板上去”眾人不明,然後鬨堂大笑。如果逮到“典型”,其必曰:“你懂完咯呵?!”還是大笑……進入電學學習後,知識點變得抽象,很難懂。又一次單元考試,拿到卷子後,很多看不懂……可想而知,全班成績不佳。髮捲評講時,龍老師説:“這次考試有幾個不及格的……”眾暗喜。“不過是以十為單位的。”眾打擊。“但是,這次考試是競賽的難度,所以只當測試練習”眾釋然。

不過龍老師善於總結知識難點來巧記,什麼“物近像遠像變大”“左手力右手流”,就這樣,枯燥的定理就被輕輕鬆鬆地掌握了。龍老師是個有趣的人,所以他和學生的關係很好。不僅數學、物理的問題可以問他,就算到辦公室去擺弄那些物理器材他都會笑笑了之。他個子不高,卻經常和我們打籃球、乒乓球。真是“打成一片”啦!天邊的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龍老師有趣的事兒還多着了。好久不見,還好真挺想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