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護理學的論文(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3W

護理學的論文(多篇)

護理專業論文 篇一

1、實施課堂啟發式教學

當今教育專家把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與傳授專業知識看的同等重要,也有的教育專家認為在教學中應當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放在首要位置。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筆者認為,實施課堂啟發式教學有助於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和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常用的啟發式教學包括邏輯推理、比喻引申、正答反問等方法:

1.1邏輯推理

邏輯推理是按照事物的客觀規律,從基本知識出發,從淺到深,由易到難,層層誘導,步步深入,使欲釋的問題得到解決。例如在講到水腫時,首先是其概念,水腫是體液在組織間隙或體腔內過多積聚,為什麼會積聚呢?直接發生機制是血管內外液體交換失衡的結果,表現為組織液的生成大於迴流,那麼毛細血管內壓升高、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淋巴迴流受阻都可以導致水腫的形成;水腫又如何維持和發展呢?那是由於腎小球的濾過率下降和(或)腎小管重吸收增強使機體鈉水的攝入量大於排出量,形成瀦留的結果,因此使水腫得以維持和發展。如此層層深入,水腫的基本發生機制學生就牢固掌握了,那麼學生對臨牀上所有疾病引起的水腫就不難理解其發生的機制了。相應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就會得到提高。

1.2比喻引申

比喻引申是指列舉人們日常生活中易懂的事例,從而聯想到所要解決的難懂或抽象的問題。一個形象而生動的比喻往往給人們留下難忘的記憶,可以起到化繁為簡,觸類旁通,一點即明的效果。例如講到休克時,休克期大量的血液淤滯在微循環內,可比喻為“一潭死水”。總之,比喻引申要做到反覆醖釀、精心推敲,恰到好處,從而使病理變化像一幅幅多彩豐富的生活畫面展現在學生面前。

1.3正答反問

正答反問就是在敍述一個問題後,為加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可以從另一個方面提出某種假設來探討問題的方法。這種方法實際上是問答法和比較法兩種教學法的結合,它有助於學生辨證觀察問題,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加深對問題廣度和深度的認識。例如在講到心力衰竭時,慢性左心衰可導致肺淤血,在患者的肺泡腔內可見紅細胞的漏出,並可見典型的“心力衰竭細胞”等改變,可反問:如果不是左心衰引起的肺淤血,而是外傷等其他原因所指的肺出血,肺泡腔內能否出現“心力衰竭細胞”?由此引出“心力衰竭細胞”不僅見於左心衰引起的肺淤血組織裏,也可見於其他原因引起的肺出血的肺組織內。

2、實施課堂討論式教學

高專護理專業病理生理學教學課時僅佔整個病理學總課時的三分之一。存在着教學內容多,但課時短少的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實施課堂討論式教學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例如在講到呼吸衰竭時,大綱要求兩個學時完成,僅以教師講,完成全部內容較為困難。因此在講具體內容之前,先讓學生掌握呼吸衰竭的概念,然後圍繞概念預習其發生機制,並要求學生收集資料、列出提綱,在下節課展開討論。課堂上,學生以極大的熱情參與教學過程,課堂氣氛相當活躍,作為教師,也不失時機的加以指導,一個學時的時間就將呼吸衰竭的發生機制掌握了。教學效果非常好。當然,討論式教學對於學生來説並不輕鬆,學生要用比傳統多幾倍的時間去預習,查閲資料。但是作為教師要鼓勵學生敢想、善思、勤做,敢於標新立異、同中見異、平中見奇;對於學生的不恰當、古怪甚至荒誕的問題和念頭教師不要取笑責怪,而要正確引導、耐心分析,在信任、尊重、平等、友好、謙遜的氣氛中保護學生質疑和回答問題的勇氣與興趣,激發他們追求科學真理的濃厚興趣,啟迪其發現問題、鑽研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綜合能力和創新意識。這種師生互動、教學相長、寬鬆活躍的學習氣氛使教學過程充滿活力,減少了教師“填鴨式”的教學。

3、教學理論與病理實驗相結合

病理生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驗教學在整個教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應加強病理生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教學重點應有所側重,理論課側重對基本概念、基本理論進行詳盡、透徹的講授;實驗課則通過複製某種病理生理過程的模型,加深學生對理論的記憶、理解。例如講完缺氧後,在實驗室,讓學生在小白鼠身上覆製出乏氧性缺氧、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兩種病理生理模型,不但驗證了課堂理論,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上述能力。實踐證明,理論與實踐並重,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學生普遍反映較好。

4、充分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

在病理生理學的教學過程中,有的內容像發病機制、病理變化,臨牀表現確實很抽象,學生往往難以想象、理解,真實的事物與文字的描述之間是有一定差距的。這樣,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老師利用教學課件,將真實的病理觀察模型、典型的臨牀表現圖片直觀、形象、生動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教學效果自然就好,教學質量自然就提高了。再者,有些實驗操作難度大,學生單獨操作的話,成功率低,達不到實驗要求效果,教師就可以結合多媒體開展實驗示教教學,例如在進行家兔失血性休克實驗時,由教師邊操作邊講解,並利用儀器和多媒體相連,在家兔失血的過程中,其心跳、呼吸、血壓、壓差的變化就動態的在大屏幕上顯示出來,學生不但感受了實驗氛圍,而且印證了課堂理論,普遍反映比自己操作的體會還深。因此,對教師來説,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模式,學生才有更好的發展,當代大學生的思維是很活躍的,教師只有具備較強的知識能力,實施靈活的教學方式,才能更好的引導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護理專業論文 篇二

一、骨科護理的新發展

1、護理對象需求的發展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患者的比例日益增加,人口老齡化所致腰椎退行性病變、老年頸椎病、關節炎的患者增多,他們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骨折患者,要求儘早離牀活動;截癱患者要求再次手術以恢復肌力,能夠自理生活;關節重建患者要求術後功能恢復良好;骨腫瘤患者要求保肢性治療,提高生活質量等。他們迫切需要精湛的醫術和優質的護理。

2、診療手段的發展

隨着醫學新技術、新項目的不斷髮展,骨科醫生能應用的診療手段在不斷更新,特別是對於高齡患者,他們不能耐受長期卧牀,骨折單純手法復位和石膏固定患者明顯減少,外科手術干預成了老年骨科患者主要的治療手段。骨折固定從內固定、外固定發展到髓內釘;脊柱手術從腰椎到胸椎、頸椎;斷肢再植從單側肢體到多側肢體甚至多個節段的再植;嚴重開放性骨折,肌肉血管的毀損面臨截肢的肢體,經過清創、骨折固定、皮瓣移植、血管神經修復手術後保肢;全髖、全膝關節置換,從單側置換到雙側置換;這些都為骨科護理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3、人性化護理的發展

樹立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理念是優質護理的核心內容,確立“一切以患者為中心、提供優質優先服務為宗旨”的護理理念,使患者在醫院就診時的需求獲得最大滿足,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要主動了解患者的病情,加大查房力度,在進行各項護理技術操作時,一切從患者的角度出發,確保患者的舒適和安全。制定以人為本的服務質量標準, 對每一個環節都詳細説明對服務的要求和需要達到的效果,使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有章可循,從而帶動整體護理水平的提升。

二、骨科優質護理採取的措施

1、護理資源合理配置

(1)確立護患比例

充實的人力資源是各項護理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為確保護理質量,應嚴格按照國家衞生部制定的有關規定,使護患比例達到1:0.4則趨於合理,尤其是一線護理人員的配備,應作為醫院考核檢查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應引起各級領導的充分重視。

(2)均衡護理資源

針對骨科手術量大、早晚間護理治療多的特點,在治療的集中時間段安排雙班人員,增設早晚班、延時班,採取以老帶新的搭配模式。將專業技術好、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護理人員,充實到複雜的護理前線工作,讓他們主動承擔起全面優質護理的重擔,充分發揮他們護理的經驗和模範帶頭作用。為提高護理質量,在病區根據護理工作量、患者數量,實施分層次護士彈性排班法,充分體現責任到人的排班理念;通過設立護理組長和責任組長,實現責任到人。讓患者對責任護士和管牀護士更加熟悉,從而促進了護患和諧,為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工作真正得到落實提供可靠保障。

(3)調動護理人員積極性

為充分發揮護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激發他們的工作潛能。嚴格按照績效考核制度,結合護士負責患者的數量,質量、患者危重程度、護理難度、患者滿意度等,在獎金分配、爭先評優等方面,建立、健全激勵機制,並將其納入年終考核。把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作為提高護理質量、改善醫患關係、提升醫院整體水平的突破口,並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積極採取有效措施,不斷加強內涵建設,及時研究和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總結經驗,紮實穩步推進優質護理服務。

2、落實規章制度並明確崗位職責

任何一項工作都離不開制度做保障,嚴格以國家衞生部簽發的2011年版《臨牀護理實踐指南》為標準,以其作為指導我們的日常護理工作綱領性文件,同時結合護理部制定的護理崗位職責、護理工作常規和護理服務技術操作開展工作。對於核心制度進行不定期考核,嚴格執行查對、交接班制度,施行分級管理,明確各班的崗位職責。基礎護士在上級護師的指導下完成工作,責任組長主要負責病區對疑難、重症患者的護理及對日常護理工作的檢查和督導。基礎護士對責任組長所指導的各項護理計劃和措施要落實到位,並參與病房的管理和基礎護理工作。由於骨科患者病程長、創傷大、護理工作相對繁雜和要求高,採取分層管理的措施既有利於年輕護士快速提高護理水平,又能保證護理安全,使患者得到全方位的護理。

3、創建優質護理環境

環境的清潔與舒適能夠影響患者的情緒,也是患者治療和恢復過程中基本生活得以保證和優化的前提。優質服務要給患者提供一個舒適温馨的住院環境,體現人文關懷。要確保房間每日清掃工作按時進行,為患者提供方便的飲水和熱飯服務,尤其對骨科活動不便的患者,要保證其生活所需物品、被褥要勤於換洗,以免發生褥瘡等併發症,影響患者的情緒和康復。優質護理服務要以不斷提升患者和社會的滿意度作為考核指標,促進治療方法與人性化護理關懷的完美結合。

4、落實基礎護理

基礎護理是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醫環境、常規治療、病情觀察、生活護理、健康教育等。做好基礎護理工作是保障臨牀護理工作安全的基礎,是提高患者滿意度、密切護患關係、體現優質護理服務精神的關鍵所在。

(1)加強護理職業道德教育

加強對護理人員職業道德的教育以增加護理人員的職業使命感,讓每一位護士都能意識到個人工作質量的優劣對患者、科室、個人、醫院都有着直接或間接影響。在護理中,要強化安全意識,杜絕安全隱患,從根本上消除依賴患者家屬陪護的心理,杜絕讓家屬或陪護做一些病情觀察、基礎護理操作等護士職責範圍內的工作。建立每週定期安全隱患點評制度,規範預防壓瘡的護理工作流程。

(2)強化基礎護理

要進行基礎護理理論、基礎護理技能及基礎護理操作培訓,提高護理人員對基礎護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真正懂得骨科基礎護理工作不僅是使患者的清潔、舒適,更重要的是通過基礎護理工作,減少危重、長期卧牀、重大手術後患者的併發症的發生,確保療效。

(3)明 確工作流程及標準

明確各班工作的流程及標準,規範護士工作的行為;明確各班人員職責,加強督導。護理部每週組織人員對各科室的工作進行一次抽查,每季組織全院護士長對科室的護理工作全面檢查,護士長對每天日常工作的執行情況進行質量檢查,及時發現問題,現場解決問題,確保臨牀護理質量持續不斷改進。

(4)貫徹執行各項條例

認真貫徹執行國家衞生部關於《綜合分級護理原則》、《住院患者基礎護理服務項目》、《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規範》及《常用臨牀護理技術護理服務規範》的要求,實行有效分級管理,積極參加患者術後的生活護理,減少患者家屬的後顧之憂。在病房實施責任制分工的方式,責任護士為患者提供整體護理服務,每名患者均有相對固定的護士對其進行全面負責,並進行有效的跟蹤服務,為患者的早日康復提供了必要條件。

5、加強醫患溝通

護理質量的提升最重要的是醫患之間的溝通,良好的溝通可以改善護患關係、避免糾紛,對疾病控制及服務質量滿意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外科骨傷患者多為意外事故,患者易出現情緒波動。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不僅有利於患者情緒的穩定並以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而且有利於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在溝通與治療中,醫護人員要始終牢記一切為了患者的服務宗旨,以耐心的態度和熱情的服務,給予患者足夠的尊重,體現足夠的人文關懷,樹立醫患之間的信任感,為今後治療和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也為患者的早日康復提供了可靠保證。

三、小結

優質護理服務是廣大患者的要求,是切實落實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也是醫療體質改革的必然趨勢。要做好優質護理服務,就必須持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優質護理服務的內涵;要做好優質護理服務,就必須轉變服務觀念,以足夠的人力、物力為基礎,通過各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協作,以加強護理人員服務意識的培訓工作為重點,不斷提升護理人員的自身業務素質和職業素質,使其具備較強的責任心和行為規範,以慈愛、細緻入微的護理,讓患者真正地感受到護理人員是在用心服務,護患關係才能得到真正改善。只有醫患、護患關係得到徹底改善,醫療環境才會向着和諧、進步的方向發展,並達到良性循環。對優質護理這一概念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討論非常必要,提出權威的定義並在此基礎上對護理質量、整體護理等相關概念進行鑑定,並探討影響優質護理的因素和促進提高護理質量的措施,這些都是優質護理下一步進行研究的課題。

護理學的論文 篇三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425例哮喘患兒,其中240例為男性,185例為女性。隨機分成兩組,其中小於三歲的哮喘患者有130例,大於三歲的哮喘患者有295例,年齡在1~13歲之間。且全部確診為支氣管哮喘,均於接受皮膚變應原點刺試驗前一星期停止使用激素類藥物、白三烯調節劑等藥物,且哮喘及變態反應性皮炎發作時嚴禁執行此實驗。

1.2操作方法

1.2.1試劑

實驗進行檢測時運用22種變應原試劑,包括香煙、粉塵蟎、酵母菌、户塵蟎、青黴菌、法國梧桐、羽毛、貓毛、草莓、狗毛、芒果、玉米花粉、牛奶、艾蒿花粉、花生、萑草花粉、帶魚、蛋黃、海蝦、蛋清、棉絮、蟑螂等。陰性對照為生理鹽水、陽性對照為二鹽酸組胺。

1.2.2方法

評估

試驗前對病人配合情況、理解能力進行認真評估,全面瞭解患兒目前的健康情況、過敏史等。

告知

試驗前與病人及家屬認真溝通,使他們對於試驗目的和操作具體過程有所瞭解,詳細講解注意事項和不良反應,以取得家屬的支持與配合。

操作

操作時提前準備好搶救工具與藥品。病人處於坐位,放鬆手臂平放於桌面,選取病人前臂屈側的健康皮膚,試驗前使用圓珠筆對抗原編號進行標記,編號間隔為2.5cm。對皮膚消毒時選用75%酒精,對酒精過敏的患兒可用生理鹽水清潔皮膚,待幹後取上述標準化變應原試劑,滴一滴變應原,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拿一次性點刺針,將針尖垂直點於液滴中,穿過皮膚表面的變應原試液,快速且準確地刺破皮膚,令變異原試液浸潤皮膚。陰性對照為生理鹽水,陽性對照為二鹽酸組胺。十五分鐘後觀察試驗結果。

1.2.3結果判斷

判斷陽性結果標準:使用直尺測量變應原導致的紅暈及風團的大小。若變應原風團的大小與陰性對照相一致為(一);若組胺風團半徑為變應原風團半徑的4倍及以上為(+):若組胺風團半徑是變應原半徑的2倍為(++):組胺風團半徑與組胺風團半徑相等為(+++):若組胺團半徑小於變應原風團半徑一倍多為(++++)。

1.2.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l3.0統計學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運用校正χ2檢驗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兒童哮喘皮膚點刺試驗結果:425例支氣管哮喘病人經過敏原皮膚點刺試驗結果據統計268例為總陽性,總陽性率63.06%。

3護理體會

3.1主動向患者解釋變異原檢測試驗的特點,告知其檢查方法、意義等相關知識,進行鍼對性的心理護理,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確保檢查的順利進行。

3.2點刺前應詳細詢問患者的一般情況,包括既往史、過敏史、家族史,近期用藥情況,受試前4~8h停撲爾敏、5~14h停非那根、7~10h停西替利嗪、8h氯雷他定、28h地氯雷他定、22h酮替芬、19天息斯敏、18天西比靈等,哮喘發作或蕁麻疹發作時期不可進行試驗。

3.3點刺時應嚴格遵照操作流程,避開瘢痕、皮炎、丘疹、破損等部位,避免影響結果,點刺時用力應均衡,使局部受力深度均一。

3.4點刺結束後告知患者在休息室觀察30min,休息室內準備腎上腺素、氧氣等搶救物品,密切觀察皮膚的局部反應,是否出現皮膚瘙癢、紅腫、蕁麻疹等,密切注意是否出現全身反應,如全身蕁麻疹、支氣管痙攣、過敏性休克等臨牀症狀,詳細告知患者及家屬注意事項,結果證明,本組無一例出現全身反應。

4討論

小兒支氣管哮喘為IgE介導的I型變態反應,當特異性抗原侵犯機體後,機體產生相應的免疫球E(IgE)抗體,並附着於介質表面,此時機體處於致敏狀態。當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此抗原與介質細胞的IgE“橋聯”,並刺激細胞膜引發一系列變態變化,釋放生物活性介質,如組胺、白三烯、緩激肽等,出現毛細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縮及腺體分泌物增多等變化,從而表現為相應的臨牀症狀。因此,準確找出變應原,阻斷其與個體的特異性結合,對於變應性疾病的診斷、預防與治療尤為重要。皮膚點刺試驗作為目前診斷I型變態反應最常用方法,具有操作簡便迅速、安全可靠、痛苦較小、靈敏度高等諸多優點,因此可作為目前小兒支氣管哮喘尋找變應原的首選方法。綜上所述,小兒支氣管哮喘因變應原作用於特異性個體出現的過敏反應,變應原經吸入、食入途徑進入機體,因此,明確變應原,可有效減少或避免變應原侵犯機體,必要時應針對變應原對患者行脱敏治療。針對食入性變應原導致的兒支氣管哮喘者,可通過避免食入,以取得不治而愈的效果,但對不可避免的接觸性或吸入性過敏原,如粉塵滿、花粉等,可行特異性脱敏治療,以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