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歷史學的論文(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4.09K

歷史學的論文(多篇)

歷史學的論文 篇一

淺論歷史學教育專業創新教學目標

知識經濟呼喚創新教育,這已成為世界各國發展知識經濟的戰略共識。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要千千萬萬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一個國家創新精神的培育和創新能力的形成,離不開豐富的人力資源的蓄積與合理運用,只有在人力資源充分湧現、得到持續開發與合理運用的基礎上,創新精神的增長和創新能力的形成才能落到實處。筆者就歷史教學培育學生創新精神的教育目標進行論述,認為明確創新的教學目標是開展創新教育的出發點。

一、歷史學教育專業開展創新教育的必要性

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知識經濟的興起,創新不僅作為一種微觀層面上獲得經濟效益的工具性行動的效應越來越突出,而且其作為一種宏觀層面上當代世界之本質特徵的演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整個世界的發展已進入創新的熱潮之中。創新是當代人綜合素質的體現,是一種積極開拓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是人的本質特徵的自由、全面的發展。

歷史學是一門社會功能很強的學科,學習它不僅可以豐富人的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還能提高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科學的歷史觀、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歷史教學培養創新精神要立足於學科優勢,從培育綜合素質高的人才的高度出發,着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運用歷史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塑造健全的品格,增強實踐能力。

二、明晰歷史學教育專業創新教育目標

1.培養學生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

在信息社會裏,知識總量成倍增長,人們接受知識的能力顯得相對不足,預測一個人潛在成就的高低,不只是看他擁有多少知識量,而更重要的是看他獲取與處理新知識的能力有多高。歷史學知識浩如煙海,內容包羅萬象,一個人傾其畢生精力也難遍覽無遺。因此,歷史教學要把主要教學目標放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上,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學習包括學會閲讀、學會記憶、學會檢索、學會考證、學會分析綜合和學會歸納對比,即掌握獲取與處理信息的能力。這一能力是學生成長的基石,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前提。

2.培養學生運用歷史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學會思考

創造性思維能力是創新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創新人才最常見的思維特徵。培養創新精神的關鍵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即在尊重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時,又不為現成的結論所束縛,敢於質疑,敢於提出不同見解。

歷史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世世代代留傳下來的史書、史論汗牛充棟,同一歷史事件在不同的史學家眼裏很可能是截然不同的評價。歷史教學必須教會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觀察、分析、解決問題,這是歷史教學最突出的學科優勢。如果説辯證思維是教會人們從正反兩個方面看待事物,歷史思維則是引導人們從不同的時空立體地觀察世界,它使得學生的思維領域更為寬泛、思維角度更為全面、思維層次更為清晰、思維質量更為精深。

3.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

創新不僅表現為一種外在的能力,還表現為一種內在的心理狀態。勇於創新的人普遍具有豐富的情感和頑強的意志,它們像火箭燃料艙中的催化劑,能促使人的創新潛能充分發揮出來。歷史教學應挖掘教材中豐富的情感因素,以質樸的情感感染學生,以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英雄事蹟激勵學生,使學生的思路與世界歷史的走勢、中華民族的發展需要相吻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和鋭意進取的精神風貌,進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

4.塑造健全的個性品格,使學生學會做人

一個富有創新精神的人,首先是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崇高的理想抱負、熾熱的愛國熱情、堅韌不拔的毅力、頑強拼搏的精神,這些都是創新成功的必備條件。青年時期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教學生學會做人尤其重要。人們通常説的歷史學教育是公民教育、人世教育,是説歷史學能培養青年人的立身處世之本。因此,歷史學的創新教育目標始終要堅持強化人格教育。當代著名科學學專家趙紅洲教授認為,創新個性品格主要表現在好奇心與懷疑精神、自信心與謙遜精神、進取心與獻身精神等方面。一個人個性品格的形成來源於個人的生活經歷和社會實踐活動,歷史教學在幫助學生認識社會發展規律、認識客觀事物、分辨真善美和假惡醜的社會現象方面,能起到獨特的作用。多姿多彩的歷史人物和他們不同的人生追求,是學生形成創新品格的重要激勵因素。

5.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創新精神與創新技能結合起來

學校的創新教育,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來實現的。我們過去培養的學生有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的通病,關鍵在於我們對學生實踐活動的重視不夠。學以致用永遠是教育教學的終極目標。

就歷史學教育專業而言,要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就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深入大眾之中,瞭解和關注社會的發展,做必要的專題調查研究,寫出調查報告或歷史論文;要經常組織不同院校、不同學科的學生進行專題討論、辯論、歷史知識競賽,在知識的交流和思維的碰撞中,激發學生創新的緊迫感和敏鋭性;利用歷史教學技能課組織學生製作教學課件、教具、繪製歷史地圖,要求準教師上講台展示創新風範,增長創新技能。這樣使創新意識、創新精神與創新技術、創新能力統一起來,使創新成為一種品格、一種思路,成為一種欲罷不能的驅動力。

三、小結

創新教育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突破口,歷史學教育專業的創新教學目標應建立在創新性思維、實踐能力、自主學習、創新開拓意識等基本素質教育的基礎上,綜合素質教育是創新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二者相互依賴、互相促進、共同發展。推進以創新教育為突破口的素質教育,是我國面對知識經濟挑戰和抓住歷史機遇的戰略性需求,是培養千千萬萬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需求,是世界歷史發展和民族繁榮振興的需求,是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的歷史責任。

歷史小論文2500字 篇二

歷史講述的是過去的一些人和事,但歷史長河浩如煙海,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接下來小編蒐集了歷史小論文800字,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篇一:秦的大一統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這首詩以及歷史書上的“秦始皇建立中國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社會國家”都對秦的大一統給予了高度讚揚。可我們曾否想過:秦到底有沒有完成大一統?歷史書上説的是否有水分?沒有!現在,我可以告訴你:秦並沒有完成大一統!

證據有三:

一、《過秦論》記載戰國眾國“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衞、中山之眾”伐秦,前六被秦“遠交近攻”滅掉了,宋,中山分別被齊、趙所滅,還剩一個衞國。《史記·衞康叔世家》記載:衞國到衞元君時就只剩濮陽一地了,秦滅魏之後把濮陽劃為東郡之地,把衞國趕到了野王縣。還記載了一個大證據:“君角九年,秦並天下,立為始皇帝。”證明了秦建立是,衞國依舊存在!所以,秦國沒有統一中原是一定的。至於為什麼沒被滅,那是顯而易見的:有兩個對秦國作出重大貢獻的人來自衞國!第一個:衞鞅。他有一個更有名的名字:商鞅。商鞅變法為秦國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説,沒有商鞅的變法,就沒有後來的秦朝!第二個:呂不韋。他本身就是濮陽人,扶立秦莊襄王,任秦國相邦,著《呂氏春秋》,更為一代英雄。

二、秦國除了衞國,還有沒統一的地方,《越王勾踐世家》記載:“楚威王大敗越,盡得故吳地,“而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或為王,或為君,濱於江南海上,服朝於楚。後七世,至閩君搖,佐諸侯平秦。”一樣的,《東越列傳》也記載:“越東海王搖者,其先皆越王勾踐之後也,姓騶氏,秦並天下,皆廢為君長,以其地為閩中郡”東海王被楚打敗後,奉楚為正統。在江南發展七年,才被秦滅掉,還有不少他們“濱與海上”的地方未被秦統一過。

三、“大一統”的概念是“統一全國”,而秦朝當時並沒有“中國”這個概念,那隻能按東周的疆域算,東周曾經把朝鮮收為附屬國,故有“朝鮮不滅,東周不亡”的説法,然而秦朝並沒有打下朝鮮,就不算完成了大一統。秦始皇打敗六國之後,忙着巡遊,立碑記功,宣揚自己統一天下的功勞,並且開始大享其樂和尋求長生不死。他已經無心去攻打路途遙遠的朝鮮:消滅楚國的殘餘;也無心去與擅長水戰的越人爭奪濱海之地而完成真正的大一統了。

所以,歷史書上的評價只是歷史學家們在不完美的情況下追求的完美罷了。歷史的車輪在不斷前進,我們只有以嚴謹的姿態,挖掘出歷史的真相,才能更好地展望未來!

篇二:世襲貴族主宰政權時代的基本結束

西周的分封制度和世襲制度使得世襲貴族永遠在政權的中心,西周的宗法制確保了世襲貴族的利益,這是一種以父系血緣關係為準繩的“遺產(包括統治權力、財富、封地)繼承法。”世襲貴族一代代牢牢把握着政權。

一直到春秋戰國時期,這種情況才得以改變。

春秋戰國時期是奴隸制崩潰、封建制確立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各國紛紛掀起變法運動,如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以及秦國的商鞅變法,其中以商鞅變法最為徹底。

《史記》記載商鞅變法,“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即依軍功大小定貴族身份之高低。該規定沉重打擊了奴隸主舊貴族,因而,招致了世襲貴族的怨恨。“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商鞅後被車裂,但商鞅的新法卻一直執行下去,幫助秦統一六國。秦統一後採用皇帝制、郡縣制,高度的中央集權,此時,世襲貴族主宰政權的時代已經基本結束。

而在秦末期的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提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可見在當時世襲制度已經被進一步削弱;楚漢戰爭最終劉邦勝出,而劉邦的身份地位很低,表明了春秋戰國以來的貴族政治行將結束。漢初的皇帝和大臣,大都來自社會的下層,形成漢初布衣將相的局面,它標誌着春秋以來統治集團的更新大體完成。官職不能世襲,而貴族對政權的影響漸漸削弱,在漢末,越來越多的大地主階級活躍在政治舞台上,掌控着政權,世襲貴族也漸漸的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在漢及其後的兩千年裏,世襲貴族雖然還一直存在着,但是他們卻大多遠離政權中心,除了個別的對政權有較大的影響,卻再也談不上什麼主宰了。

篇三:正視歷史

歷史,是過去的事。歷史帶來的仇很我們早已經忘卻了,但歷史帶來的教訓,我們不能忘記。面對歷史,我們要正視它,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我們不能忘記南京大屠殺時慘痛的教訓,那三十萬鮮血淋淋的數字至今還屹立在那裏。我們不能忘記在地鐵站的那個小孩,在那炮彈聲中,他在無聲的痛哭着,他的聲音早已變得沙啞。這只是一個不足幾歲的小孩啊!看着他那孤獨無助的眼神,我們感受到了那種家破人亡的痛苦。日本人的導彈一顆顆的落下,我們中華民族的族人一個一個的倒下了,在那炮火的轟炸聲中,我們感受到了一股濃濃的悲哀。落後,就要捱打。

時至今日,我們國家的經濟在日益的繁榮,我們國家實力在日益的強大。但對歷史,我們始終無法忘懷。如今,面對過去慘痛的歷史,我們想要的,只是一句微不足道的道歉的話語。而面對我們這一小小的要求,日本,還是拒絕了。

想想當年的德國總理勃蘭特在波蘭是那人道的那一跪,那時,他正視了歷史,對着成千上萬的波蘭人民,在無名烈士墓和猶太人殉難者紀念碑無聲的跪了下來。他在為德國納粹黨犯下的惡行所懺悔,在為為所有在反法西斯鬥爭中失去生命的人所默哀。他,正視了德國在歷史的長河中犯下的錯誤,併為這次錯誤承擔了他應盡的責任。

而反觀日本,對他所犯下的罪行隻字不提,或許他提了,帶着被美化的花圈,他們修改了教科書,美化了所有在中國大地上犯下醜惡罪行的日本人,他們對他們的罪行拒不承認,並撒下一個個彌天大謊。他們不敢正視歷史放下的錯誤,還在一步一步地傷害着經歷着法西斯創傷的中國人。我們想要的不過是一句真摯的道歉,而日本,在一次次的逃避着歷史。

日本沒有正視歷史,反而再一次次的“糾正”歷史,就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紀念日那天。日本首相當眾參拜神社,這神社裏安葬的,每一個都是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一級戰犯,他們的每一個人的手裏,都沾滿了無數中國人的鮮血。而日本首相的這種做法,無疑是給受過災難創傷的中國人的傷口上撒鹽。

歷史的的仇恨可以忘卻,但歷史帶來的教訓不能忘卻,我們要正視歷史。

歷史小論文 篇三

大學聯考歷史評析題(小論文)應試技巧分析

【命題特點】試卷中出現一種以材料中的一種或者幾種觀點展開評述的題目,也稱開放性試題,這種題型設計極大地反映了新課程對學生學科思維和學科能力的考查,符合課改方向。

【真題回顧】

典型例題1、2011年大學聯考全國文綜卷(課標)第41題

西方的崛起曾被視為世界歷史中最引人入勝的歷程之一。這一進程始於民主與哲學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出現,繼之以中世紀歐洲的君主制和騎士制度,經過文藝復興和大航海時代,結束於西歐和北美對全世界軍事、經濟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的人們只有在遭遇歐洲探險時才會被提到,他們的歷史也就是從歐洲的開始的。

然而,在過去的十多年中,一些歷史學家對上述概括提出了顛覆性的認識。他們認為在1500年前後的經濟、科學技術、航海、貿易以及探索開拓方面,亞洲與中東國家都是對全世界的引領者,而那時歐洲剛走出中世界進入文藝復興時期。這些歷史學家認為,當時的歐洲要遠遠落後於世界其他地方的許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趕上並超過那些發達的亞洲國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較臨近才突然發生的,這在很大程度上都改歸功於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僅僅取決於的事情。

——摘編自傑克戈德斯通《為什麼是歐洲?——世界史視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評材料中關於西方崛起的觀點。(要求:圍繞材料中的一種或兩種觀點展開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典型例題2、2012年大學聯考全國文綜卷(新課標)41

“衝擊—反應”曾是國內外史學界解釋中國近代歷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觀點為中國社會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傳統框架的內部動力;從19世紀中期開始,西方的衝擊促使中國發生劇烈變化。有人據此圖示中國近代歷史變遷(見圖10)。

圖10

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評析“衝擊—反應”模式。

(要求:對該模式贊成、反對或另有觀點均可,觀點明確;運用材料中的史實進行評析,史論結合。)

【教育部考試中心提供的評分參考】

第一等(12—10分):

①觀點明確 ;②能有機結合材料並充分利用中外史實,多角度論證觀點;③邏輯嚴密,論述充分,表達清晰。

第二等(9~5分)

①觀點較明確;②能結合材料或利用相關史實論證觀點;③論述較充分,表達清晰。

第三等(4~0分)

① 點不明確;②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實解釋觀點;③論述欠充分,表達不清晰。

【得分技巧】

細讀評分參考,我們看到可以清楚的看到要想答好此題必須做到:

1、觀點明確;

2、論據(證明觀點的證據)充分;

3、論證(用證據證明觀點的過程)邏輯嚴密、充分;

4、表達清晰(語言、文字)。 具體來説應做到:

1、具備歷史小論文的三要素:

(1)論點(觀點):觀點應明確、清楚

(2)論據(證明觀點的證據):證據要準確求真。要選擇能證明論點的典型史實。

(3)論證(用證據證明觀點的過程):

A.論證過程邏輯要清楚、嚴密,經得住推敲,做到證據與觀點之間的無縫連接。

B.論證過程應有“歷史味”,用學科語言,做到言必有據,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切忌大白話和空發議論,或簡單的羅列史實。

2、表述成文:不能像問答題一樣,應以文章的形式來呈現

3、語言精煉:歷史小論文一般都有字數限制,應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題意圖的基礎上,先打草稿或列腹稿再動筆,以保證語言精煉,切中要害。

【解題步驟】

(一)、瀏覽材料,找關鍵詞,明確觀點。很多學生,在提煉觀點時沒有根據題意,導致跑題而失分,十分可惜。由於題幹中的觀點並不全面,我們不能完全獲悉,因此,就必須要閲讀材料,找出關鍵詞。何為“關鍵詞”?那就是材料中的主體或者是圍繞的中心,它反映了材料的主要意思和要旨。一般而言,要把題幹中的問題帶到材料中去閲讀,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是講西方崛起到底是自身發展的結果還是受外部影響或者是內外相組合的產物。當然,如果材料太長,我們還要學會分層處理,關鍵詞一般應該是出現的頻率比較高的字眼。找出關鍵詞,明確觀點,也就完成了該題的第一步。

(二)、聯繫知識,羅列論據,安排結構。一般來講,大學聯考試題中的小論文題的材料不會是生僻冷門的,應該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內容,換言之,是我們學生比較有話寫之類題目。要不然,就失去了考查的意義,也不利於大學聯考的選拔。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原因,我們最好從內外結合的角度進行分析,這樣既符合我們的唯物史觀,也利於保證論文的完整性和字數。而2012年的“衝擊——反應”,史料應經顯現在材料中,只要按照圖示安排好內外事件的對應關係,展開論述即可。

(三)、下筆成文,講究格式,史論結合。所謂“萬事開頭難”,寫論文也不例外,因此一定要下定決心,寫好開頭。有些學生寫的開頭很長,但觀點始終沒有明確,有點含含糊糊的味道,這是不行的。其實開頭不要寫得太多,就是開門見山,觀點是什麼就寫什麼。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寫“西方崛起是西方自身發展和外來文明共同作用的結果。”同時,一定要講究格式。在大學聯考評分中對論文的結構是要計分的,這就要求考生應該在論文中分段,突出結構。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至少三段,第一段是觀點,第二段是外因,第三段是內因,最好還有個總結。如果單列政治、經濟、思想原因的話,最好也將它分開寫,這樣顯得有層次結構。

另外,史論結合要求學生史中有論,論從史出。一定要使用歷史學科語言,切忌口頭語。單純的史實堆砌,或者是整篇的論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

【例文賞析】

2011年大學聯考41題

1、關於西方崛起,第一段材料認為西方崛起引人入勝,究其原因主要由內因決定,其他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附屬。而第二段材料認為西方崛起因素除了內因以外,也受到其他文明成就的影響,我贊成第二種觀點。

理由如下:西方崛起的開端是新航路開闢、資本主義興起。思想上,經過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資產階級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成為思想核心,民主科學思想逐漸深入人心。政治上,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運動,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範圍內確立。經濟上,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水平,又通過殖民擴張促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歷史發展的結果。

但在西方向近代邁進的過程當中也深受其他文明影響。如中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傳入歐洲,廉價的紙張取代長期使用的書寫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火藥傳入歐洲,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擊,騎士階層日益衰落。指南針的使用促進了遠洋航行,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歐洲人還借鑑中國的印刷術,造出了自己的活動印刷機,大大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所有的這些都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解體,資本主義的發展,歐洲的崛起。

2、西方的崛起既要歸功於其他文明的成就,同時也是社會內部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西方的崛起是在充分吸收古代亞非文明的基礎上逐漸起步、發展並超越的。古代的亞非文明不論在經濟、科學技術還是在航海、貿易等方面均處於領先世界的行列。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如造紙術、印刷術傳入歐洲,便利了文化知識的傳播,成為新教傳播的工具;火藥傳入歐洲,使歐洲在武器製造方面逐漸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使騎士階層日益衰落,同時促進了採礦業和金屬製造業的迅速發展;指南針的傳入,為歐洲的造船和航海事業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動力和保障,為歐洲人開闢新航路,打開世界市場,進行殖民擴張,提供了條件。可以説,四大發明推動了歐洲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變革,促使歐洲率先邁入近代社會。步入近代社會後,西方國家通過殖民侵略、擴張,把廣大亞非拉地區納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從而加速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掠奪了大量原料,擴大了海外市場,所有這些都為其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誠然,西方的崛起主要是其自身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伴隨着西歐資本主義經濟的興起與發展,資產階級力量不斷髮展、壯大,近代資產階級不滿神學壓制、神權統治及專制制度,於是興起了一系列的思想解放運動,如: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並爆發了席捲歐美的資產階級革命,在此基礎上,開展了工業革命。所有這些均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極大提高和西方社會的迅速發展,從而成為近代文明中心並迅速崛起。

2012年大學聯考41

答案一:若贊成“衝擊—反應”模式,應側重從外因角度給予肯定。注意從西方政治、經濟、思想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進性和近代中國文明的落後性對比,然後從西方歷次侵華(“衝擊”)後,中國人如何從器物—制度—思想等層次向西方學習着手回答。

答案二:若反對“衝擊—反應”模式,應側重從中國社會變化的內部動力角度給予否定。可以從地主階級抵抗派、洋務派、資產階級、無產階級等各階級階層先進分子發起的一系列運動的歷史背景入手,注重分析各運動發生時中國內部政治、經濟以及思想的變化,由此強調近代中國社會變化的內部動力和必然性。

答案三:若認為“衝擊—反應”模式存在片面性,則可以從從答案一與答案二兩方面綜合辯證評析,從外因角度給予肯定,從內應角度給予否定。

【應用實踐】

1、傳統經濟社會結構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隨着迷惘和陣痛。歷史學家陳旭麓認為,在這一過程中,“除了舊生產方式逐步解體所產生的苦難之外,還應當有新生產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機和朝氣。如果忠實於歷史唯物主義,就不能不承認:歷史的主題應當是後者而不是前者。”

運用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論證陳旭麓先生提出的觀點。(6分)(要求:觀點理解準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陳旭麓先生認為傳統經濟結構的近代更生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並存,但以積極影響為主,我認為是科學的。因為,經濟結構變動雖產生了諸如人們收益減少、傳統謀生手段的消失、無所事事、百無聊賴、世風日下等負面現象,但經濟結構的變動,更促進了中國的經濟近代化,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進而推動社會政治體制,思想文化領域的變革,促使中國融入世界潮流,這是社會進步的重要表現。而且還出現婦女進入近代企業做工,部分女孩創新產品,出口美國,獲取收益,也是有力的證明。

2、二戰後,歐洲各國的社會福利制度迅速發展。一般説來,現代歐洲各國的福利國家制度主要包括醫療、疾病、養老、事故、失業、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業保險規定:凡出於年老、殘疾、分娩、工傷、失業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喪失或暫時喪失勞動能力者,國家將提供一定的社會津貼。除此以外,國家對因公死亡或者傷殘的人給予補償,對有各種困難的人和羣體給予補助,同時國家還實行社會救濟制度,成立社會保險的專門機構,以保障每個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摘編自劉玉安《北歐福利國家剖析》

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簡要評述歐洲福利國家制度

參考:社會福利制度發展迅速;福利保障內容全面,範圍廣;制度完善。

評:福利制度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大規模運用,是二戰後西方國家發展經濟鞏固統治的重要政策,有利於西方國家經濟的恢復,有利於緩和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的穩定。但它妨礙了競爭、制約了效率,加重了財政負擔,造成了許多社會問題。

3、閲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對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過程,西方學者存在着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沃勒斯坦認為:“15世紀末16世紀初,一個我們所知的歐洲世界經濟體產生了„„現代資本主義的技巧和現代科學技術„„使這個世界經濟體得以繁榮、增值和擴展。”而佛蘭克認為:“正如歷史學家所知道的,歐洲人以歐洲為中心組建了一個世界„„人們甚至絲毫沒有想到,也許還有另一條相反的道路,也許是世界創造了歐洲。”

依據上述材料,評價關於經濟全球化的相關觀點。

(要求:圍繞材料中的一種或兩種觀點展開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解析:此題可以任選一種觀點加以論述:第一種觀點“歐洲創造了世界經濟全球化”可以從地理大發現、新的經濟因素的發展、經濟侵略方式、殖民擴張手段、科技進步等方面加以論述;第二種觀點:“世界的發展創造了歐洲,推動了全球化”:可以從市場、資本、勞動力、資源、國際組織的建立、區域經濟的推動、東西方的對比等方面加以歸納即可。

歷史論文參考 篇四

《新唐書·百官志三》“國子監”條雲:“祭酒一人,從三品;司業二人,從四品下。掌儒學訓導之政,總國子、太學、廣文、四門、律、書、算凡七學……丞一人,從六品下,掌判監事。每歲,七學生業成,與司業、祭酒蒞試,登第者上於禮部。主簿一人,從七品下。掌印,句督監事。七學生不率教者,舉而免之。”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唐代廣文館的學生與其他六學的學生一樣,是被國子監統一管理的,而且唐代廣文館的地位排在國子學和太學之後,在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之上。唐代廣文館創立之初,雖然經歷過“雨壞廡舍,有司不復修完”,“寓治國子館”,但是並未“自是遂廢”,而是一直存在至唐末或許直至唐亡。

一、唐代廣文館創立的時間

《大唐六典》是“初唐以迄中唐的一部社會制度史”,成書於開元二十六年(738),書中在講到國子監的機構組成時,提到了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等六學,並未提及“廣文”二字。經學者考證,並非《大唐六典》遺漏不記“廣文館”,而是在開元二十六年以前廣文館還沒有創立。

在《舊唐書》卷九《玄宗紀下》、《舊唐書》卷二十四《禮儀志四》、《唐會要》卷六十六《廣文館》、《唐摭言》卷一《廣文》、《舊唐書》卷四十四《職官志三》、《新唐書》卷四十四《選舉志》等史籍記載中,廣文館是於唐玄宗天寶九年(750)秋,在國子監創立的。據《唐語林》卷二《補遺》中所知,初建之時,“國學增置廣文館,在國學西北隅,與安上門相對”。

二、唐代廣文館存在的時間

唐代廣文館的創立時間已是確定無疑了。接下來,要澄清的是唐代廣文館的存廢時間問題。據《新唐書》卷二〇二《文苑傳中·鄭虔傳》記載:鄭虔在廣文館中就職,“久之,雨壞廡舍,有司不復修完,寓治國子館,自是遂廢”。又據《唐語林》卷二《補遺》中記載:“廊宇粗建,會(天寶)十三年,秋霖一百餘日,多有倒塌。主司稍稍毀撤,將充他用,而廣文寄在國子館中”。廣文館創立之初使用的房屋,在第四年(754)就因天災倒塌或損害嚴重而無法維持正常的教學了。面對沒有教學地點的事實,廣文館的命運是“自是遂廢”呢,還是繼續存在下去呢?正確答案是後者。且看:

《唐會要》卷九十一《內外官料錢》記載着唐代宗大曆十二年(777)的一條史實:“四月二十八日,度支奏:加給京百司文武官及京兆府縣官每月料錢等,具體如後……國子太學、四門、廣文等博士……各十二貫文,國子主簿十貫文;大學廣文助教各四貫一百一十六文……”這説明,在唐代廣文館的廡舍損毀之後的第23年,時任廣文博士和廣文助教的官員都在繼續工作,並由上級部門發放每月的“料錢”。廣文館並未被廢除。

《唐會要》卷九十一《內外官料錢》記載着唐德宗貞元四年(788)的一條史料:“中書門下奏:京文武及京兆府縣官,總三千七十七員,據元給及新加,每月當錢五萬一千四百四貫六百十七文,……國子祭酒八十貫文……司業六十五貫文……國子博士四十貫文……大學、廣文、四門博士各二十五貫文……國子助教、廣文助教各二十貫文……”這説明,在唐代廣文館的廡舍損毀之後的第34年,時任廣文博士和廣文助教的官員仍在工作,並由上級部門發放每月的“料錢”。廣文館並未被廢除。

《全唐文》卷548韓愈《請上尊號表》中曰:“臣某言,臣得所管國子、太學、廣文、四門及書、算、律等七館學生沈周封等六百人狀稱,身雖微賤,然皆以選擇得備學生,讀六藝之文,修先王之道,粗有知識,皆由上恩……”文章中有“臣得所管國子、太學、廣文、四門及書、算、律等七館學生”言,可知,當時廣文館存在於國子監中。此文為韓愈任職國子監領導即國子祭酒時所作。韓愈任國子祭酒之職的時間段為唐憲宗元和十五年至唐穆宗長慶元年,即公元820~821年。換言之,至唐憲宗末年或唐穆宗初年,廣文館依然存在於國子監中,那是在唐代廣文館的廡舍損毀之後的第66~67年。

《唐故朝請大夫尚書刑部郎中上柱國范陽盧(就)府君墓誌銘》(大中六年二月廿三日),“開成末,李公任宰相,以盧氏甥有嫌,不得為御史拾遺,旬月除廣文館博士”。此墓誌銘中記載,盧氏甥在開成末年被任命為“廣文館博士”。“廣文館博士”一職既然在開成末年存在,那廣文館亦存在於開成末年無疑。“開成”為唐文宗的年號,時值公元836年正月至840年十二月。所以,到公元840年左右,唐代廣文館仍然存在於世。那是在唐代廣文館廡舍損毀之後的第86年左右。

另外,據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之《乾符013》記載:李推賢在唐宣宗時任過廣文博士一職;據《新唐書》(卷70上)記載:李彬在唐宣宗時任過廣文博士一職。唐宣宗李忱於公元846~859年在位。可知,至少到公元846年,唐代廣文館仍然存在於世。那是在唐代廣文館的廡舍損毀之後的第92年。

還有,據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之《鹹通105》記載:賈洮在唐懿宗時任過廣文助教之職;據《新唐書》(卷75上)記載:鄭頊在唐懿宗時任過廣文助教之職。唐懿宗李漼於公元859~873年在位。可知,至少到公元859年,唐代廣文館仍然存在於世。那是在唐代廣文館的廡舍損毀之後的第105年。

另據“張策,字少逸,敦煌人。……妙通因果,酷奉空教,未弱冠,落髮為僧,居雍之慈恩精廬,頗有高致。唐廣明末,大盜犯闕,策遂初返初服,奉父母逃難,君子多之。既丁家難,以孝聞。服滿,自屏郊藪,一無干進意,若是者十餘載,方出為廣文博士,改祕書郎”。文中“大盜犯闕”是指黃巢起義軍進入長安城,時間為唐僖宗廣明元年(880)。此後,張策奉養父母,避亂田裏十多年。大概在公元890年以後即唐昭宗在位時“召拜廣文博士”。那是在唐代廣文館廡舍被損毀的136年之後。僅僅再過17年即公元907年,唐朝滅亡。

由此可見,唐代廣文館自唐玄宗天寶九年(750)創立以來,一直存在至唐末。

我們進一步討論。按照現有的研究結論,廣文館之所以在盛唐之時才創立,根本原因還在於當時中央政府採取的“重詩文輕經學”的政策。這種取士傾向,導致唐代國子監的學生入朝為官的機率下降。為提高國子監生徒在科舉考試中的競爭力,換言之,也是為了挽救在國子監讀書的公卿子弟們的仕途危機,“亦救生徒之離散”,廣文館應運而生。於是,天寶九年“秋七月乙亥置廣文館於國子監以教諸生習進士者”。唐代廣文館的主要存在價值就在於,它為國子監生徒努力登進士第提供一臂之力。從唐玄宗欽點的第一任廣文博士即為詩、書、畫皆精妙的鄭虔,也可以看出廣文館要教學生的是如何作好詩文而不是如何解析經學中的義理。

《唐才子傳》:“裴説,天佑三年禮部侍郎薛廷珪下狀元及第。”《唐詩紀事》:“(裴)説與(裴)諧,俱有詩名,諧唐天佑三年登第,終於桂嶺,假官宰字而已。”《仙溪志》載陳光義唐天佑三年登第(參《莆陽志》)。唐天佑三年即公元906年,也是唐代在歷史上將終結的倒數第二年。公元906年二月,裴説、裴諧、陳光義等二十五人擢進士第。這説明,唐代科舉制度一直被執行至本朝滅亡。那麼,在唐代最後的這17年裏,與科舉制度命運息息相關的唐代廣文館沒有理由被廢除。

所以,我們也有理由説,唐代廣文館自唐玄宗天寶九載(750)創立以來,一直存在至唐亡。

參考文獻:

[1]孫培青。論唐代廣文館的興廢[J]。教育評論,1987,(5)。

[2]徐暉。唐代國子監學官與文學研究[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14.

[3]周紹良。唐代墓誌彙編(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歐陽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5]劉加夫,熊禮匯,閔澤平,霍有明。中國文學編年史·隋唐五代卷(下)[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歷史論文參考 篇五

論文關鍵詞:“飛將軍”李廣的運數之“奇”

西漢名將李廣作戰英勇,治軍獨特,深得君主器重,按説馳騁疆場,應該一生順利,但事實正好相反,李廣雖然武藝高超,善制強敵,但總是在戰場上碰到不利的情況。古代占卜中以偶為吉,以奇為兇,所以李廣被人稱為“數奇”。他的一生的確運數不佳。

公元前129年,劉徹派衞青、公孫賀、公孫敖和李廣四位將軍各領一萬騎兵,分路進擊匈奴。李廣兵出雁門,碰上匈奴大隊人馬,兵敗被俘,他在敵人回軍時瞅準機會奪得戰馬,逃脱歸京。朝廷將李廣交給法官,法官因為李廣作戰損失太多自己又被活捉,判決斬首,李廣納金贖罪,成為平民。

在長安附近過了近一年平民生活,因匈奴進攻遼西,打敗了韓安國的軍隊,李廣被啟用為右北平太守。前123年,李廣等六位將軍由大將軍衞青統率兵出定襄,以十餘萬騎進攻匈奴,諸將中許多人殺敵斬首達到一定標準受封為侯,而李廣的部隊偏偏沒有功勞。三年之後,李廣率四千騎兵出右北平人文歷史論文,與博望侯張騫的萬餘騎兵分道而行,相約會合。不料李廣的部隊半路上被匈奴左賢王四萬騎兵包圍,交戰中漢軍損失過半,李廣和兒子李敢在危急中以英勇善戰精神穩定了士氣,第二天繼續拚殺,張騫的部隊趕到後匈奴才解圍而去,而戰後李廣的軍隊已所剩無幾。按照法律,張騫約會失期,受到懲罰,李廣功罪相抵,沒有封賞。

李廣在公元前166年的蕭關之戰中初露頭角,若當時他不小於十八歲,那到公元前123年時已是六十歲以上的老將軍了,尚未像許多將軍一樣受封侯爵。當初李廣與堂弟李蔡俱以郎官身份在漢文帝劉恆朝中幹事,景帝劉啟執政時李蔡位至二千石,已達到官秩和俸祿的較高等級,武帝劉徹執政時李蔡因軍功封為樂安侯,不久位至丞相。李蔡為人屬於下中,按當時的九等劃分法當屬第八等,名聲遠在李廣之下,但李廣當時沒有爵位和封邑,官位沒有超過九卿,而李廣屬下的軍吏和士兵有些都取得了封侯之賞。和普通人一樣,李廣對這一問題並非毫不計較,他曾和當時善於占卜的知名望氣人王朔閒談説:“自漢朝出擊匈奴以來,我未嘗不在其中,但各部校尉以下,中等才能的人,以軍功取侯者幾十位。我作戰不在他人之後,至今卻沒有一點功勞得到封邑,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看來李廣本人在老年時對自己未被封侯一事也是深感不平。

前119年,劉徹派大將軍衞青和驃騎將軍霍去病平分十多萬騎兵和幾十萬部隊,從定襄和代郡分兩路出擊匈奴論文下載。李廣多次請求隨軍參戰,劉徹覺得他年老,不同意,過了許久,又答應他隨衞青之軍參戰,任他為前將軍。但劉徹認為李廣做事不順,暗中告誡大將軍衞青不要讓李廣擔任正面進攻,以免耽誤了勝敵的機會。衞青軍隊出塞後,從俘虜口中知道了單于的處所,決定自率精兵突襲,他讓李廣合併於右將軍趙食其的部隊,從東路進擊。這條路稍有迂迴,行程較遠,大軍行進會缺少水草,難以結隊而行。李廣不同意這種安排,對衞青説:“我被任為前將軍,您卻改讓我從東路出兵。我從年輕時就與匈奴作戰,今天才遇上單于,故甘願作前鋒,與單于決死。”衞青因劉徹的告誡,不讓李廣擔當正面進攻,因而儘管李廣一再請求,衞青始終沒有答應。他讓長史(相當於祕書的將吏)下文書給李廣的軍府,寫道:“趕快到軍部,照文書上説的辦。”李廣沒有向衞青告辭就走了,心中惱怒人文歷史論文,帶着士兵與右將軍趙食其一同從東路出發。部隊沒有嚮導,不時迷失道路,落在了主力部隊的後面。及見到主力部隊時,正面戰場的大戰已經結束,大軍已回到了沙漠之南。這次戰鬥因東路軍遲到而致單于潰敗逃走,沒有取得預想的成果。兩軍會合時衞青派長史送酒給李廣,順便詢問他們迷路的情況,準備向劉徹彙報作戰過程,李廣沒有回答。衞青又派長史召李廣幕府的人員前去聽候審問,李廣説:“各校尉無罪,是我迷失了道路,現在我自己去上供狀,聽候審問。”他回到自己的幕府,對部下説:“我從年輕時起與匈奴作戰大小七十多次,這次有幸隨軍與單于直接交戰,大將軍又調我的部隊走迂迴的東路,偏偏迷了路,這豈非天意!況且我已六十多歲,不能再面對那些舞文弄墨的辦案人員了。”於是竟拔刀自刎。

李廣自刎,他的全軍將士都哭了。老百姓聽到此事,不論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也不論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為他流淚。這次與李廣一同出征的趙食其被法官判為死罪,他納金贖為平民。

李廣徵戰一生,至老年尚無封侯之賞,並不是封賞者對他有意刻削,而是他的軍功的確沒有合於受封的律令標準。前119年的出征正好是與匈奴單于直接交戰,李廣將其視作自己大顯神威、為國建勛、成就功名的絕好機會,但卻被調往東道偏師,不幸又迷路失約,使漢軍失去了後路截擊部隊而致單于在困窘中遁逃。儘管大將軍衞青對他本人持以安慰態度,但李廣既不能忍受軍吏問責的羞辱,更不能忍受這次立功機會的喪失,憤懣之情一時難尋解脱之方,竟選擇了自刎的方式。

李廣在抗擊匈奴的戰場上身經百戰,但卻一次次錯過了立功封侯的機會,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數運不濟呢?李廣最後一次出征前曾向望氣者王朔詢問個中緣由,讓王朔看看是否屬於自己生相上的問題,王朔説:“您自己回憶一下,是否有自己非常悔恨的事情?”李廣回答説:“我當年做隴西太守時,羌人反叛,我誘降了八百多人,後來用騙術把他們在一天之內全部殺死,至今最悔恨這件事。”王朔告訴他:“災禍沒有被殺掉已降之人更大的了,這就是將軍不得封侯的原因。”王朔並沒有直接回答有關生相的問題,卻轉而從李廣一生的行事中尋找緣由,他的説法自然未必能被人們完全接受,但他卻道出瞭望氣之人觀察生相的一個重要方面,那就是從一個人的社會活動會考察他的行事特點,從而粗斷他的命運。

誘降和騙殺羌人之事,與李廣未得受封並無直接聯繫,但它反映了李廣行事的惡狠和個人心理上齷齪陰暗的一面。這類心理深層的弊失普通人多不能免除,但要將其惡狠地付諸實施,卻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尤其作為一郡之守,他的行事會產生較大範圍的社會影響,會使人們對一種惡的行為產生更多的怨望。而一個人的處事行為不會是孤立的,它是一定行為方式的`體現人文歷史論文,這種特定的行為方式會在日常生活的許多方面,甚至枝末細節上表現出來,從而形成人們對其人格特徵的基本認識,也會形成相應的報答迴應。社會是一個由複雜因素而有機聯繫的整體,社會對一個人的報答迴應與該人表現於社會的人格特徵在善惡性質上總是大體符合的,從長久的時間系統上考察更是如此。從這個意義上説來,王朔的望氣之法並非沒有道理。

李廣在當年被匈奴俘虜逃回後,他贖罪為平民。這期間他與灌嬰的孫子灌強隱居於京郊藍田的南山射獵,有一次他與一名隨從騎馬外出,與友人在鄉間飲酒,晚上回時路過霸陵亭。霸陵是漢文帝劉恆的陵墓所在,在今陝西省長安縣東,當時的亭長由霸陵縣尉兼任,專司守陵之職。那晚上霸陵尉喝醉了酒,對路過驛亭的李廣呵斥阻止,李廣的隨從急忙分解説:“這是前任李將軍論文下載。”縣尉説:“現任將軍也不能夜間通行,何況前任將軍。”迫使李廣在霸陵亭下住宿一夜。過了不久,北方戰事吃緊,劉徹徵用李廣為右北平太守,李廣請求讓霸陵尉與他一塊去,朝廷同意了,霸陵尉到達軍中,李廣即將其斬殺。

由此事更可以清楚地看出,李廣在隴西騙殺八百羌人,絕非偶然之為,而是他為人處事的一種行為方式的自然表現。以某種惡狠的方式報復和待人,正是他現實人格的一部分。霸陵尉拒絕李廣晚上過亭,如果是照章執行政令,那他就並無任何過錯,不認情面而嚴於守職,正是一種應予讚賞的行為,也許李廣的軍事活動更需要這樣忠於職守的人物;即便霸陵尉是無故關亭,那也屬酒後妄為,不至於殺頭之罪。李廣殺了霸陵尉後曾向劉徹上書謝罪,劉徹曾批字作復,大意是説:作為將軍,是國家制敵的憑藉,《司馬兵法》上認為將軍具有“登車不軾,遭喪不服”等免於俗禮的必要,這是要求為將者要有威嚴,所謂“怒形則千里懼,威震則萬物伏”。我所期待於你的是對匈奴報仇除害,你若免冠徒跣,叩頭請罪,那不是我的期望!劉徹在批覆中幾乎完全迴避了李廣請罪之事,體現了寬厚的諒解和熱切的期待。然而,這是劉徹的聰明之處,李廣上任前要求霸陵尉相隨,人們一定會認為他要重用此人,答應這一條件的不是劉徹就是朝廷有關機構,但李廣憑藉剛剛到手的權力,卻公報私仇,這雖然滿足了自己一時的報復之心,但卻使用了欺詐方式,最終也把答應他條件的上司置於了不義和尷尬的地位。適逢朝廷用將之際,劉徹並沒有追究李廣擅殺之責,甚至給了他不少的寬慰和激勵,但心底決不會沒有絲毫怨怒;如果國家最高層由此認定李廣是一位心胸狹窄、睚眥狠報的人人文歷史論文,那日後對他的任用和封爵也就不會沒有應有的顧忌。劉徹曾暗中告誡大將軍衞青不要讓李廣擔任對單于的正面進攻,無論出於什麼原因,總是表明他密切關注着李廣的為人和作戰。征戰一生的李廣未得封侯,他的尷尬和急切心理劉徹不會不知,天下在握的劉徹也並非沒有破例賞封某人為侯爵的先例,但更多的可能是劉徹對李廣不願開啟這一封口,他寧願讓李廣在前線去拼殺,憑自己的斬首之功去獵侯。戰場立功常有許多不定因素,而劉徹對衞青的告誡也表明,他也不願把最好的立功機會交給李廣。王朔提醒李廣,人生的不順要在自身的行為中尋找原因。李廣的心性弊失和命運不順表明,王朔關於看相望氣的方法不是沒有道理的。

還在前朝劉啟執政時,李廣以驍騎都尉身份隨從太尉周亞夫參加平定吳楚之叛的戰鬥,他在昌邑之戰中率一支輕騎部隊衝擊叛軍,砍敵帥旗,立下顯赫戰功。昌邑是樑國的要塞,平叛勝利後梁王劉武授給李廣將軍之印,李廣接受了這一將印,但他沒有想到,自己是朝廷派出的將官,接受諸侯的封任犯了朝廷的大忌,李廣回京後非但沒有受到任何獎賞,反倒被調任到邊郡上谷為守,帶有貶謫之意。劉武是劉啟的親弟,平叛時雙方互相支持,兄弟兩人的關係當時尚十分要好,也許李廣沒有想到更多的問題,將受印僅僅視作皇家對自己的看重和個人應得的獎賞,但他作為一名已在皇朝任職的將官,意識不到朝廷與諸侯本有的利害關係,對名利只是一味地接受而不知必要的拒絕,也顯示了他政治上的短視和幼稚,這一自身原因也必然成為他人生髮展中的一種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