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理論徵文

欄目: 徵文稿 / 發佈於: / 人氣:1.24W

目錄

學理論徵文
第一篇:2014年度法學理論徵文活動頒獎第二篇:2014全國大學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徵文通知第三篇:文學理論第四篇:文學理論第五篇:文學理論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2014年度法學理論徵文活動頒獎

12月20日下午,市法學會召開“汕頭市城建總杯”法學理論徵文表彰大會,表彰了2014年度“創新社會管理·建設幸福汕頭”法學理論徵文活動的獲獎單位及個人。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謝澤生出席會議並講話。

據瞭解,市法學會2014年度舉辦了法學理論研究徵文活動,共收到論文61篇,經專家評審,評出一等獎2篇、二等獎4篇、三等獎10篇以及優秀獎若干篇,同時對組織工作突出優秀的汕頭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汕頭市人民檢察院頒發了優秀組織獎。參評者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從自身工作實際出發,認真開展對社會管理創新有關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探索,研討深入推進我市創新社會管理、建設幸福汕頭的總體思路與紅頭船具體方法以及法治保障,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

謝澤生希望法學會今後要緊緊圍繞學習貫徹好十八大精神,深刻領會十八大報告中的法治內涵,充分發揮人才優勢推動法學學術研究,為平安廣東、平安汕頭的創建積極建言獻策,進一步推動我市依法治市建設。

第二篇:2014全國大學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徵文通知

2014全國大學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徵文通知

為探討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的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理念、模式、方法和具體實踐,以及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職業發展前景,“2014全國大學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定於2014年11月27日和28日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舉行。此次研討會由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和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聯合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大學英語教學研究所承辦,《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和《當代外語研究》協辦。本次研討會將邀請國內外語界知名專家楊惠中教授、鄭樹棠教授、鄒為誠教授、束定芳教授、金豔教授和王立非教授做主題發言。

此次會議具體事宜如下:

一、 大會主題:新形勢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創新與教師職業發展

二、 大會主要議題:

1. 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和方法;

2. 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及其地位和作用;

3. 大學英語教材開發與評估;

4. 大學英語教學法;

5. 大學英語測試體系;

6. 二語習得理論與大學英語教學;

7. 語料庫與大學英語教學;

8. 與大學英語教學相關的其他議題。

三、論文摘要提交:

1.論文摘要包括 ① 20字以內的論文標題 ② 300字左右的論文摘要③ 作者聯繫方式(地址、電話和email)

2.論文摘要以word或pdf格式發到。

3.論文摘要提交截止日期為2014年10月8日。

四、其他事宜:

1. 2014年11月26日報到;

2. 會議語言為英語或漢語;

3. 會議將擇優出版論文集;

4. 會務費:教師600元,研究生300元,包含餐費和資料費;

5. 分組發言人將有20分鐘的論文宣讀時間和10分鐘的回答問題時間。

您可以發郵件至或登陸本次會議官方網站提問或諮詢。

2014全國大學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組委會

2014年1月20日

第三篇:文學理論

我方支持的是作品中不應該抒發作者的情感。

作家之所以能夠進行創作,是由於他們有着比常人更豐富更細膩的情感。(不否認作者應該具有強烈情感的積蓄,這種敏鋭的感知力也是成全一個偉大作家的重要條件.但正因為作家擁有比一般人更為細膩豐富的情感,才更應該在作品中進行控制,不然情感氾濫的後果就是讓氾濫的感情淹沒了他的心靈,淹沒了他的視野,作品成了作家在情緒失控下的詮釋,那也稱不上是健全的文學作品了) 正是這豐富而細膩的情感給了作家創作的動力,又是這豐富而細膩的情感賦予了文學形象以血液。(應該是讀者賦予人物形象以生命,因為作品一旦被創造出來,就不再是原來單純的藴含作者情感的物品了,讀者的閲讀與消費才算是完成了作品的整個過程與週期,因此,讀者的再創造已經不關作者的事情了,作者也管不着了,正如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這個哈姆雷特是讀者的,不是莎士比亞的,所謂的人物情感是屬於讀者的哈姆雷特的情感,因此是讀者的理解賦予了人物活力,給他以血液,給他以生命力)

作家情感賦予角色情感比如曹雪芹在描寫紅樓夢,既有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又有王熙鳳的潑辣犀利,也有賈環的猥瑣惡劣,在描寫這些人物時作者曹雪芹帶入的並非自己的情感,而是角色的情感,不然就真的是人格分裂了,正如很多作家所言,一開始以為自己是在表達自我的觀點,寫到後來才發現已在不知不覺中被自己所設計的人物角色帶着跑,一字一句都是以人物面臨的情節環境為考量,因此,不可混淆兩者之間的區別。

創作的目的是為了表達情感這種情感應該屬於作家的自我情感,是他個人的,而在文學作品中表達出來的則應該為作家認識到的人類情感,不能將自我情感與人類情感想混淆,自我情感表達的傾向於一種私人性,而藝術情感表達的則是一種更為宏大的共同性,這是與全人類的共同情感息息相關的,這也是一部偉大的作品區別於淺薄作品的地方,也是前者能夠流芳百世,後者只能湮沒在歷史的塵埃裏的原因。正如一些偉大的作者如卡夫卡、福樓拜等在作品中所表現出的,在創作時不加入自己的意見,不干涉事物本身,其表達方式是從容的冷靜的,正如包法利夫人的創作,作者並未表達出對於人物行為的價值判斷,哪怕是出軌,偷情,依舊用事情發展的冷靜語調不急不緩地敍述着,讓讀者在不干涉價值觀念的語句中漸漸形成千姿百態的自我態度與觀點,這正是一部優秀作品能千百年來為世人所津津樂道之處了。

另外我想補充一點,客觀冷靜,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思考的敍事手法不僅能夠讓文本充滿理性的思考,也能給讀者帶來極大的想象空間,讓讀者自己去填充,如一些作品中的開放式結局便是如此,它並不對事物、角色進行評價,而是由讀者根據自己的閲讀,結合自身的經驗、背景來形成自我的看法,極大地提高讀者的閲讀自主性,尤其,對於如今良莠不齊的文學消費市場來説尤為重要,我們知道,現在一些淺顯低俗的文學讀本充斥市場,受眾對於圖像文本,淺白文字的依賴程度前所未有的高漲,這是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的產物,同時也是一種文學的無奈,因此含蓄,不介入讀者思考的作品更應該獲得發展與肯定,具備獨立思考與審美的閲讀者也是時代的需求,也只有讀者的文學接受程度提高,獨立思考能力加強,文學水平才能更快地提高,文學創作的發展才能崢嶸向上。

第四篇:文學理論

名詞解釋:

變形:作家在構思中極大地調動想象力與創造力,以違反常規事理創造形象的方式。

形象化,是指文學作品的語言通過建構描述性的語境,強化了自身突破概念而聯繫表象的能力,從而得以順利地完成塑造藝術形象的使命。

?文學創作:文學創作是作家在對現實審美掌握基礎上所從事的運用語言創造藝術美的活動。創造藝術美,是文學創作的根本目的,而語言構成的文學作品文本的誕生,則是文學創作的直接成果。

藝術構思,作家在材料積累和藝術發現的基礎上,在某種創作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回憶、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動,以各種藝術構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藝術思維過程。 (即作家受到特定創作衝動的驅動,展開藝術想象以創造文學作品意象體系的心理過程,藝術積澱是藝術構思的基礎,創造意象體系是藝術構思的目的)

馬克思關於提出的人類掌握世界的四種形式? 1.理論的方式

2.實踐精神的方式

3.宗教的方式

4.藝術的的方式

情節性文學作品的形象體系可以分解成哪幾個構成因素?人物環境情節

情節性文學作品篇幅相對較長,具有較大的藝術容量。其形象體系包括社會生活事件的方方面面,主要可以分解為人物、環境、情節等基本構成因素。所謂人物,指文學作品着重塑造的鮮

明而又完整的人物形象.外在方面,指人物的外貌、風度、言論、行動。內在方面,指人物的整個精神世界。精神世界的高度發展,是人類超越於動物界的重要標誌。外在與內在相統一,是所有人物形象的共同屬性。所謂環境,即圍繞着人物的各種外部條件的總和。環境是相對於人物而言的。在情節性文學作品當中,環境體現為總體時代社會背景與人物具體生活環境的統一。所謂情節,指文學作品中展示的社會生活事件演變發展的基本脈絡。簡而言之,情節就是事件。在情節性文學作品形象體系的人物、環境、情節三個基本構成因素之間,人物是真正的中心。人物統攝着環境和情節,人物形象的塑造直接關係着文學作品的藝術成敗。

關於藝術構思的心理機制?回憶與沉思、想象與聯想、靈感與直覺、理智與情感、意識與無意識等

關於人類審美理想的文學形象的三種高級形態?

體現人類審美理想的文學形象的三種高級形態:意境、典型和意象。 黑格爾將藝術分為哪三種類型?

象徵型,古典型,浪漫型

關於文學作品的類型?現實型文學理想型文學象徵型文學

審美意象的特徵?審美意象的五個基本特徵

一)本質特徵:哲理性顧城《遠和近》:

二)表現特徵:象徵性金字塔的象徵

余光中《夸父》為什麼要苦苦去挽救黃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三)形象特徵:荒誕性

形象的荒誕:刑天;孫悟空;丙崽;

情理的荒誕:安直房子《小狐狸的窗户》

四)思維特徵:抽象思維的參與

五)鑑賞特徵:求解性和多義性李商隱《錦瑟》

陳凱歌《百花深處》

審美想象的特點?情感性創造性規律性

文學作品的言外之意可分為哪幾種?

雙關義,引申義,語境義,反諷義,傳承義

文學創作的發生階段包括哪三個階段?

材料儲備藝術發現創作動機

文學創作的完整過程大體上可以分為哪三個階段?從理論上剖析,文學創作的完整過程大體上可以區分為藝術積澱、藝術構思、藝術表現三個階段。

從理論上可以將文學作品分解為由外及內的哪三個層面? 語言形象內藴

13、文學典型的審美特徵,並論述典型人物與典型環境的關係

答:文學典型的審美特徵:文學典型的特徵性,文學典型必須具有貫穿其全部活動的,統攝其整個生命的“總特徵”。文學典型還必須通過局部“特徵”,反映和形成總特徵;文學典型的藝術魅力,文學典型的藝術魅力應當是來自性格顯示的一種生命的魅力,更來自它所顯示的靈魂的深度。

典型人物與典型環境的關係: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環境中形成的。典型環境不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礎,而且還是逼迫着人物的行動,制約着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典型人物也並非永遠在環境面前無能為力,在一定條件下它有可以對環境發生反作用;典型環境與典型人物的關係還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復存在。

14、舉例説明文學意境的特徵 答:(1)文學意境的特徵:情景交融是意境創造的表現特徵,情景交融包括景中藏情式,情中見景式和情景並茂式;比如毛澤東的詞《沁園春 長沙》,就是運用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創造意境的典範。詞的上闋記今遊重在寫景,景中有情;下闋記往事重在抒情,情中見景。

(2)虛實相生是意境創造的結構特徵;如《陌上桑》,詩人通過對行者、少年、耕者、鋤者失常反應(實)的描寫來烘托羅敷的美貌無比(虛)。又如《琵琶行》,詩人三次寫到江中的月亮,但描寫月亮的目的卻是為了烘托人物的感情。“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烘托了詩人分別之時淒涼的心境。“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烘托出琵琶聲美妙動人,引人入勝的效果。“去來江口守空船,

繞船月明江水寒”,烘托了琵琶女孤獨悲傷的心境。景是實,而通過景物烘托出來的情則是虛。這與中國繪畫中的渲染烘托有異曲同工之妙。

(3)韻味無窮是意境的審美特徵。如李商隱的《錦瑟》一詩説,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境外有境,雖有而又飄渺難尋的。這樣的意境如霧裏看花,更能讓人回味,引發人的無限審美想象空間。

作家的審美創造能力,主要包括審美感受力、審美想象力和審美表現力。

第五篇:文學理論

文學理論重點:

1、文學作品的類型及特徵: 現實型(再現性和逼真性) 理想型(表現性和虛幻性) 象徵型(暗示性和朦朧性) 2、文學作品的基本體裁: 1)詩: 定義:是一種語詞凝練,結構跳躍,富有節奏和韻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和表達思想感情的文學體裁。可分為抒情詩和敍事詩,格律詩與自由詩等。

基本特徵:凝練性、跳躍性、節奏和韻律性。高度集中的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情感,以小見大,以少滲多;濃郁強烈的抒情性;奇異豐富的想象性;講究語言的錘鍊和音樂美。 2)劇本

定義:是一種側重以人物台詞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衝突的文學體裁。 3)小説

定義:是一種側重刻畫人物形象,敍述故事情節的文學樣式。可以分為長篇小説、中篇小説、短篇小説、文言小説與白話小説等。 基本特徵:深入細緻、全方位的人物刻畫;豐富完整的情節描述;具體真切的環境描寫 4)散文

定義:廣義的散文既包括詩歌以外的一切文學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學著作、論文、應用文章。狹義的散文即文學意義上的散文,是指與詩歌、小説、劇本等並列的一種文學樣式,包括抒情散文、敍事散文、雜文、遊記等。文學散文是一種題材廣泛,結構靈活,注重抒寫真實感受、境遇的文學體裁。 基本特徵:題材廣泛多樣、結構自由靈活、書寫真實感受 3、文學作品中的三大文本層次:<1>文學言語層面(內指性、心理藴含性、阻拒性)。<2>文學形象層面(特徵:文學形象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假定與真實的統一;個別與一般的統一;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統一。)<3>文學意藴層面:(歷史內容層 ;哲學意味層 ;審美意藴層,)

4、文學典型的定義:作為文學形象的高級形態之一,典型是文學言語系統中顯出特徵的富於魅力的性格,他在敍事性作品中又稱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5、典型人物與典型環境的關係:恩格斯的“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題,科學的揭示了典型人物與典型環境的辨析關係。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環境中形成的。典型環境不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礎,而且還是逼迫着人物的行動,制約着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例如:《紅樓夢》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水滸傳》中的林沖。另一方面,典型人物也並非永遠在環境面前無能為力,在一定條件下它有可以對環境發生反作用。例如:《狂人日記》中的阿q。典型環境與典型人物的關係還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復存在。典型人物的刻畫離不開典型環境,典型環境是典型人物賴以生存發展的現實基石。反過來,典型環境是以典型人物為中心的社會關係系統。所以,恩格斯關於“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題,是一個整體性命題,不宜拆開來理解。

6、意境的定義: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現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系統,及其所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

7、結合具體例子分析文學意境的特徵:1) 情景交融-表現特徵(化情思為景物,化景物為情思)(景中藏情式、情中見景式、情景並茂式) 陸游《示兒》、陳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2) 虛實相生-結構特徵。(象外有象)葉紹翁《遊園不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3) 韻味無窮-審美特徵。(意境中所藴含的咀嚼不盡的美的因素和效果)

8、意境的分類: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把意境分為了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

9、審美象徵意象的定義:是指以表達哲理觀念為目的,以象徵性或荒誕性為其基本特徵的,在某些理性觀念和抽象思維的指導下創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義性的達到人類審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10、事件的定義:事件由所敍述的人物行為及其後果構成,是最小的敍事單位。

11、事件的分類及在故事中的不同作用:根據事件在故事進展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分為兩大類型:一是中心事件,它的作用是推動故事情節向前發展。比如《西廂記?驚豔》中的一折,張生在上京趕考途中打算去探望杜確,這是個很小的事件,訪友的事件並未實現,但卻在整個故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是從屬事件,它的作用是塑造生動的形象,如對人物性格、身份的介紹、氛圍的描寫渲染等。仍然以《西廂記?驚豔》為例,張生訪友途中過河,觸景生情,抒發懷才不遇之感。這一事件和故事的進展並無大的關聯,有沒有都不影響後面的故事。這兩類事件在故事中的作用是相輔相成:缺少了推動情節的事件,故事的連續性就會被破壞;缺少了塑造形象的事件,故事的生動性和意藴都會受到損失。 12、敍述事件中人物自身的二重性特點:行動元和角色。行動元的意思是説人物是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行動要素。角色的意思是指具有的形象和性格特徵的人物。

13、布雷蒙的事綱邏輯與組合形態:1)基本事綱邏輯:人物的行為在整個故事當中所起的意義和作用稱之為功能。事綱邏輯是由三個功能組合而成,猶如三位一體。一、可能性;二、變為現實;三、取得結果。2)事綱邏輯的組合形態:一、首尾接續式(連接法);二、中間包含式(鑲嵌法);三、左右並連式(兩面法)

14、文本時間與故事時間:“文本時間”也可稱為“敍事時間”,是故事內容在敍事文本中具體呈現出來的時間狀態,是作者對故事內容進行創作加工後提供給讀者的文本秩序。 “故事時間”是故事發生的自然時間狀態,是故事內容中虛構的事件之間的前後關係。 15、時距的定義及四種類型:時距也稱為敍述的步伐,是故事時間長度與文本時間長度相互比較對照所形成的時間關係。 時距的四種類型:(1)勻速;(2)變快;(3)變慢;(4)空白、省略 16、視角及視角的類型:也稱為聚焦,是作品種對故事內容進行觀察和講述的角度,特徵通常是由敍述人稱決定的。 視角的類型:1)零聚焦敍述;2)內聚焦敍述;3)外聚焦敍述;4)敍述中視角和人稱的變換。

17、抒情性作品可分為三個主要的結構要素;聲音 、畫面、情感經驗 18、抒情話語的審美特徵:抒情話語是一種表現性話功能,通過類似音樂的聲音組織和富有意藴的畫面組織來體現難以言傳的主觀感受過程。抒情話語突出語言的表現功能的方式:主要突出了直接呈示情感運動形式的功能,具體表現為強調話語聲音層和畫面層的象徵功能,並常要對普通話語系統進行改造,甚至打破既有的語言規範,創造極富有表現性的抒情話語。 19、節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現手段,它是指一種有規律的,連續進行的完整的運動形式。抒情詩中的節奏是一個多層組合的運動組織。聲情並茂、情景交融 20、關於文學風格的辨析:1)文學風格與創作個性和生活個性的區別:(1)文學風格是指作家的創作個性在文學作品的有機整體中通過言語結構所顯示出來的,能引起讀者持久審美享受的藝術獨創性。(2)創作個性是作家氣質稟賦、思想水平、藝術才能等主觀因素綜合而成的習慣性行為方式,是在日常個性的基礎上經過審美創造的昇華而形成的獨特的藝術品格,是文學風格的內在根據,支配着文學風格的形成和顯現。(3)日常個性人皆有之,如心理性格、氣質情性、稟賦才能、處世態度、思維習慣等,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人格機構方面的獨特性。2)聯繫:創作個性屬於文學風格的主觀方面,在與客觀方面結合之前,它只是潛在於作家的內心,表現為獨特的個性氣質、人格精神、藝術情趣、審美追求、藝術才能等,當它與實踐和客觀結合時,便成為風格的有機組成部分,創作個性是文學風格形成的內在根據,是風格的靈魂。創作個性是位於日常生活個性和文學風格之間的中心環節,日常生活個性通過創作實踐形成創作個性,然後再通過外化才能形成文學風格。 21、創作個性與生活個性是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兩個概念:創作個性與日常個性的關係:日常個性人皆有之,如心理性格、氣質情性、稟賦才能、處世態度、思維習慣等,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人格機構方面的獨特性。創作個性卻並非人盡有之,它是在創作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日常生活個性的特點東西,不是都會在作品中得到反映,也不是創作個性的特點,都與日常個性的特點直接相對應,只有在日常個性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實踐和積累,才能成為創作個性的有機構成因素。在日常個性的基礎上經過審美創造的昇華才能形成獨特的藝術品格。 22、時代風格的定義及三種情況:定義:是作家作品在總體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時代的特徵,它是該時代的精神特點,審美要求和審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現。三種情況:1)同一時代的不同作家,總會顯現出某種共同的風格;2)不同時代造就不同的是到風格;3)時代的變化往往使得詩人風格大變,前後判若兩人。 23、流派風格的定義:指一些在思想感情、文學觀念、審美情趣、創作主張、取材範圍、表現方法、語言格調方面相近的作家在創作上所形成的共同特色,是一種羣體文化的表現。 24、自覺形成與不自覺形成:風格是流派產生的基礎。 因共同問題、共同風格,被當時或者後代的評論家歸納為一個流派。(不自覺)由共同的綱領文件、共同的宣言、共同的組織形式形成,有共同的風格、理論、美學追求。(自覺) 25、期待視野的定義:在文學閲讀之先及閲讀過程中,作為接受主體的讀者,基於個人與社會的複雜原因,心理上往往會有既成的思維指向與觀念結構,讀者的這種據以閲讀外文本的既成心理圖式,叫做期待視野,分為文體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藴期待三個層次。 26、共鳴的含義:是文學接受進入高潮階段的重要標誌,指的是在閲讀時,讀者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願望及人物的命運遭際所打動,從而形成的一種強烈的心靈感應狀態。 27、淨化的含義:讀者通過閲讀作品,繼共鳴之後而不由自主地達到的調節精神、派遣情緒、去除雜念和提升人格的狀態。 28、領悟的含義:是指讀者在閲讀文學作品時,繼共鳴和淨化之後進入的一個更高的階段,潛思默想、洞悉宇宙奧妙、體悟人生真諦、提升精神境界等狀態與過程。 29、延留的定義:繼共鳴、淨化和領悟後繼續留存於腦際並使其不斷回味的狀況。 30、接受心境的定義: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處於一定的情緒狀態,在文學閲讀活動開始時,這種生活中的情緒狀態不可能截然中斷,會伴隨讀者進入閲讀過程,影響閲讀效果,這種情緒狀態就叫做接受心境。 31、文學接受為什麼需要填空、對話與興味?孤立的自在的文學作品需要經過讀者的再創造成為自為的。作為審美對象的第二文本,因為文學文本中的文字符號,必須經過讀者的想象、體驗,才能還原為可以構成審美形象。文學作品主要使用描述性語言,有着明顯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文學作品的接受,只有伴隨着讀者在文學符號基礎上展開的(請你繼續關注本站:)想象才能進行。中國古代的“興味”、英伽登的“填補不定點”、伊瑟爾的“召喚結構”、伊達默爾的“對話”——文學接受過程中的再創造 32、文學接受活動中為什麼會產生異變?因為有讀者的再創造,即由於填空、對話、興味的介入,閲讀中的徹底還原是不可能的。文學語言的不確定和個性化的期待視野導致異變,五點表現:第一,某些預定政治觀念會導致異變;第二,某些預定文化觀念會導致異變;第三,文化視野會導致異變;第四,個人經驗會導致異變;第五,文學欣賞能力會導致異變。但異變有閾限,不能完全無中生有。 33、正誤與反誤:正誤是指讀者的理解雖與作者的創作本意有所牴牾,但作品本身卻顯示了讀者理解的內涵;反誤是讀者自覺不自覺地對文學作品進行的穿鑿附會的認知與評價,包括對作品非藝術視角的歪曲等。 34、論述期待遇挫與藝術魅力之間的關係:作品出人意料的造成期待遇挫,能誘使讀者進入一個超越於自己期待視野的新奇的藝術空間之中,讀者可能會因期待指向的暫時受遏而不適,但很快又會為豁然開朗的藝術境界而振奮,在遇挫愈開釋交替出現的精神活動中體驗到文學作品的藝術魅力,但完全遇挫則會大大減少作品的魅力。

推薦相關文章:

心理學理論

文學理論基本名詞解釋彙總

《文學理論》閲讀書目2014

古代文學理論

文學理論學習心得

Tags:徵文 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