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倫理學理念論文範例(新版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4.88K

倫理學理念論文範例(新版多篇)

倫理學理念論文 篇一

一般而言,學校管理最主要的目的不僅僅是保證學校有着和諧健康的發展,同時也是對教師和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保證。國小學校管理的過程中,往往需要一定的創新精神,進而實現對學校辦學效益的全面提升,將教師的生命價值體現的同時也逐漸地增加了學生的知識量,尤其是當前人性化的現代管理理念下,其管理不僅僅對人的價值有着一定的注重和強調,同時更加註重對人的一種尊重和理解。國小學校管理實施以人為本的理念,更是將人文精神加以弘揚,並對和諧的校園文化進行構建,保證師生有着和諧的交流學習,在推動國小教育發展的同時,對於師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學生學業的進步也有着一定的積極影響作用。

二、以人為本理念在國小學校管理中實施的過程

以人為本理念作為現代化管理的一種先進理念,不僅僅是管理者常用的一種領導方式,同時也是管理者常用的一種管理理念,這種先進的管理理念,往往需要藉助於一定的情感進而將人性的和善加以彰顯,在某種程度上對和諧的人際關係進行構建。國小學校管理的過程中,更要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重視度,並對學生的個性素質化發展加以尊重,對師生的權益加以保護,並保證學校活動的有序進行,關於以人為本理念在國小學校管理中的實施,可以從以下三點具體做起:

1.加強管理溝通和調適。

國小學校管理的過程中,更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將學校、教師、學生以及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逐漸加強,並對以人為本的國小管理模式加以採用,將學校、教師、學生以及家長之間的關係正確地處理好,教師在某種程度上作為學校知識傳播的核心主體,更應該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學校的管理者就要對教師的教學心理狀態以及生活情況進行綜合性的分析,並在滿足教師心理需求的同時,幫助教師將生活中的一些困難加以解決,進而使得教師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國小教學中。定期舉辦家長會,加強教師、學生以及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並在教師的教學中定期地開展教育敍事活動,從根本上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加強,還要將教師的個性以及教學風格加以展現,並讓學生和家長對其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行評比,進而逐漸地加強較適合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

2.採取民主管理,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

國小學校管理中以人為本理念的實施更要採取民主的管理方式,將教師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並保證學校管理工作有着科學化的決策。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更要加強自己主人翁的意識,學校管理者更要將教師教學工作的熱情以及教學的積極性充分地調動,不僅僅保證學校有着現代化的管理,同時也要保證學校有着科學化的和諧管理和發展。國小學校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可以建立一定的監督管理機制,並實現對學校各種事務進行民主化的管理,對教職工的根本利益以及其實際的合法權益加以維護,進而使得教師在學校的管理活動中有着一定的參與性。

3.加快校園文化建設,構建和諧教育環境。

校園文化建設不僅僅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時在某種程度上校園文化建設也是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這種校園文化建設發展的過程中,更要保證校園文化建設有着一定的健康性和和諧性,在某種程度上將教師的教育魅力加以展現。國小學校管理的過程中,就要在校園建設中將當地特色的校園文化長廊加以建設,並保證校園文化長廊不僅僅有着一定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同時也要有着一定的知識性、人文性以及趣味性,校園文化長廊在對校園文化展示的過程中,可以將教師的風采、教學教研成果、名人趣味故事、學校特色以及學生的典型優秀作品進行展示,進而對和諧教育環境進行構建。總而言之,以人為本理念在國小學校教育管理中的實施,更要結合國小生和教師的實際生活心理情況,並做好和諧教育環境的構建,創建和諧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將學校、教師、學生以及家長之間的聯繫逐漸加強,進而實現國小學校教育的現代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科學化管理以及規範化的管理。

三、結語

倫理學論文 篇二

為了使作為個體存在物的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得到滿足。為了使自己的行為活動服從自己理想,使自己獲得人之為人的幸福和價值。人類需要一定的規範。婚姻關係就是直接產生於兩性關係的禁例。一夫一妻制的“最後勝利乃是文明時代開始的標誌之一”此外,人的本身不同於動物本能的活動,人的是有意識的活動,不僅表現為能夠認識、預見和調整自己的行動,表現為富有幻想和殷切的渴望。而且能使人的符合社會規範的要求,最大限度的滿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性教育的基本倫理觀,把人類的身心兩面結合在一起,強調心靈與身體之間的正確順序。主張以真愛為中心的。當提升到心靈的層面,並服務於心靈的目的時,便神聖化、理想化、價值化、尊嚴化、倫理化、道德化了。因此,在強調大學生自我發展、自我需求滿足的同時,有必要倡導基本的性倫理規約來規範和引導當代大學生的,促進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

1.1生命價值原則

不僅要有利於人類的繁衍。確保新生命的遺傳素質的質量,而且要有利於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預防性傳播疾病。一部婚姻發展史就是對的約束規範史。為此,應該儘量避免不合理的方式以及不符合道德規範的關係,以實現優生優育的目的。同時,從預防性病的角度來看。避免導致性病傳播是性道德基本原則。在現時代,隨着科學技術和交通工具的發展,人們交往日趨頻繁,原來散佈於各個地區的不同性病,也隨着人羣的大流動而不斷地傳播蔓延。性病是一組傳染病,主要通過性接觸而傳染,其中淋病、梅毒、艾滋病對人類健康危害極大。因此,為了杜絕性病的傳播和蔓延,就必須遵守性道德規範。事實證明,的道德約束有利於人類的生命健康。

1.2尊重與相愛原則

在人類社會中,區別於動物的性活動,就在於人類有超乎於動物界的思想與情感,因而在性活動中具有對異性的、尤其對特定的“某一個”異性的愛情,就成為人類性倫理的重要原則。在現代社會,人對異性的要求不是簡單地以自然方式、而是以複雜的社會方式進行的。人以戀愛的方式使人格化了,當性的快樂被愛這種精神因素所維繫的時候,它就更高漲並且有動物所不具備的持久性。另外。尊重原則不僅體現在對戀愛對方上,還體現在對自己和對社會的尊重。首先要自尊。在戀愛過程中,不能為了獲得一時愛情去卑躬屈膝、犧牲人格,更不能以自殺、以性等方式去搏取所謂的愛情。其次要尊重對方。尊重對方的意願和選擇。特別是在追求對方的時候,不可採用一些極端的方式,甚至不顧對方是否願意,死纏賴打。最後要尊重他人。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人,其行為不能僅顧自己的感受。而要考慮對他人和社會的影響,同時也包括對可能產生後代的尊重。

1.3善良無傷害原則

所謂善良無傷,主要是指男女之間的不會損害自己或對方的身心健康,不會傷害其他人的幸福,不會損害後代的健康,不會危害社會的安定發展。一般來説,婚外,如通姦,儘管某人與“第三人”有某種感情,符合了“自願”原則,卻違背了“善良無傷”原則。因為他(她)傷害了自己的妻子(或丈夫),倘若未婚先孕,對自己、對孩子都是極大的傷害,也會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除非履行法律程序,經法院裁決或協議離婚,再結婚,否則,婚外是一種不道德行為。至於其他的婚外,如,則會將性病傳染給自己的妻子或子女,使其成為性疾病傳播的無辜受害者,顯然這是違反“善良無傷”原則的非法行為。

1.4責任和義務原則

性既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責任和義務,性與道德、性與道德、法律、婚姻密不可分。人作為有理性的動物,他不僅具有選擇行為的意志自由,而且也有控制和約束自己行為的意志自律,自律性就是人的自身的意志約束,表現為人為自己立法以及理性對感望的合理節制。同時,生活於現實世界的確定的人、現實的人,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道德責任和義務。人的道德責任意識,既來源於行為主體對客觀存在的道德規律和道德責任的理解和認同,又來源於外部環境的規約與定序以及社會輿論的監督與評價。因此,生活於現實世界的人總會受到外部世界的規定和制約,任何人都不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每一位的當事人,都有義務為自己的及其後果負責。那種兩性關係上任意、輕率、放縱、無節制的行為,只能導致物慾橫流、無可挽回的災難。

1.5自覺和自願原則

在實際中,所謂自覺是指男女雙方的有意識有目的的性,所謂自願,則更多的是指女方自願。因為無論是從生物屬性或社會屬性上看,在過程中,一般説男人處於主動和進攻的地位。是男女兩性未達到一定目的而進行的活動,涉及一方影響另一方的關係,從而就會有雙方主動或僅僅一方主動,雙方願意或僅僅一方願意的區別。因此,的道德規範要求應該建立在男女雙方自覺自願原則的基礎上。在中,男方不緊要滿足自己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也應該顧及女方的意願與需要。

1.6私事原則

所謂私事原則,是指性關係的私人性和隱私性準則。它是現代性倫理學的產物。私事原則包括兩性關係的自由自主性、非公開性和自律性。兩性關係的自由自主性,即男女雙方均有選擇配偶、結婚、離婚的自由性和自主性。兩性關係的非公開性,即現代是一對男女之間最親密的肉體與精神的結合,是兩個人互相給予、互相享受的特殊領域,只可兩人共有,不能與他人分享;只能在僅兩個人獨處的空間內進行,不能公開展示。兩性關係的自律性,是説兩性關係雖然具有自由性和自主性和非公開性,但並非是性本能驅使下的任意、輕率、放縱的行為,而是在自尊、自重、自負責任等道德意識以及社會道德規範支配下對性本能的合理節制。

2大學生的基本評價

關於大學生的基本評價,筆者主要圍繞本質、模式兩個層次進行論述。

(1)從本質來説,大學生屬於高知識人羣,他們具有較強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博學兼容的特徵以及追新求異的傾向,這決定了他們有可能接觸並接受更多的新思潮、新觀念,其中包括大量不合理的性思潮、性觀念,因而他們的性思維比較活躍。以上列舉的幾種大學生性問題,雖然只發生在部分大學生身上,但是問題的嚴重性後果以及對他人利益、社會風尚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2)從性的存在模式看,一些青年在性方面的認識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他們已將“戀愛——結婚——”的婚戀關係模式,變成了“戀愛————結婚”的模式。戀愛、、結婚三者常常出現分離、即戀愛、之後的結果並不必然是結婚,戀愛目的出現了多元化,戀愛變成了滿足多層面需要的手段,如滿足物質需要、精神需要、感情需要、需要等。因此,只憑熱情和感情而缺乏理智和理性的戀愛,走向無奈和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雖然當今社會對婚前寬容了很多,但是大樣本的調查表明,至少在目前的中國青年中,並未出現對無所謂的趨向。絕大多數大學生仍渴望包括在內的美好愛情,但是是要講究條件和規範的,大部分青年大學生對婚前仍保持謹慎的態度,在實際行為中他們也是這樣做的。

倫理學論文 篇三

題目出好後,經系相關負責人整理並報學院同意後,將題目發給學生,讓學生填寫選題志願。在具體操作中,容易出現某些題目學生扎堆選,某些題目無人問津的情況。此外,在選題過程中也會因某些教師沒有給學生授過課,學生對其不瞭解而不做選擇。鑑於此,首先,學院應召開畢業生動員會,一方面介紹畢業論文的整體安排,讓學生意識到畢業論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向學生介紹指導教師情況,特別是教師的研究領域和所授課程;然後,讓學生在給定期限內完成選題。選題時,每個學生填報兩個志願,第一志願和第二志願的選題不能在同一個指導教師名下。收集學生的選題信息後,相關教師和本屆畢業生的班主任一起確定“題目—畢業生—指導教師”。確定原則為:1.優先滿足學生的第一志願選題;2.第一志願不能滿足的儘量滿足其第二志願;3.若兩個志願都未能滿足,再考慮選擇與其第一志願教師專業或者題目相近的;4.在題目分配過程中,根據班主任對學生的瞭解,結合學生的畢業去向(找工作還是深造)和學生的成績等情況,儘可能使學生如願,同時使每個教師有好、中、差搭配的學生。

二、畢業論文的指導

確定“題目—畢業生—指導教師”後,立即通知相關教師和畢業生。規定指導教師必須在第七學期末放假前與學生首次見面。師生面談之後,可以對畢業論文題目做出適當調整。尤其是指導教師可以對論文的開展思路進行介紹,給學生提供相關書籍及參考資料,以便學生可以儘快入門。第八學期開學後正式開始畢業論文的寫作。為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加強對教師和學生的管理,突出教師的指導作用,我們制定了一些具體措施:

(一)平時的過程監督。

要求每個學生每月至少提交兩份活動記錄,反映其在畢業論文寫作過程的不同階段遇到的問題和進展;同時,要求每位指導教師每月對每個學生至少提交一份指導記錄,用以記錄學生的學習研究狀況。

(二)在期中教學檢查時重點抽查。

在期中教學檢查階段,指導小組對畢業論文的進展情況進行詳細的抽查,主要措施有:1.檢查學生的活動記錄和指導教師記錄;2.組織學生座談會,瞭解學生的寫作進展狀況;3.舉行中期論文進展彙報,要求學生將前期的工作以及後續打算製成PPT,向指導小組答辯,指導小組和指導教師根據學生的彙報情況提出進一步的指導意見。

三、畢業論文的答辯

(一)規範論文終稿的格式。

學校出台“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格式規範”文件,對畢業論文的格式做出統一要求。

(二)設置教師互評小組。

畢業論文的終稿提交前,指導小組原則上讓研究方向接近的教師相互評閲畢業論文,建立若干個兩人或三人的互評小組,撰寫指導教師評閲書和評閲教師評閲書。

(三)畢業論文的答辯分組。

1.答辯小組的學生成員:

為了便於選拔優秀的畢業論文,事先通知打算申報優秀畢業論文的學生提出申請,在得到指導教師同意後將其確定為有效候選者。根據多年的經驗,為了更好地體現公平公正的原則,將申報優秀的學生放在一個答辯小組,便於比較。然後,根據當年的畢業生人數,將剩下的學生根據人數平均分成若干小組,同時,兼顧指導教師的專業以及所帶的學生人數,便於各小組有差不多人數的指導教師,並對學生畢業論文的內容有所瞭解。

2.答辯小組的教師成員:

原則上所有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的教師都是答辯小組成員。每小組配小組長一名,答辯祕書一名。分配原則是儘量讓指導教師在自己所指導學生的答辯小組,同時,兼顧每個答辯小組中高級職稱和中級職稱教師的數量。

(四)答辯工作。

1.準備工作。

學生在提交終稿後,要製作答辯的PPT。此外,還要確定各答辯小組的答辯祕書,通常是在徵詢相關教師意見的基礎上優先考慮新進的年輕教師,同時,明確答辯祕書和答辯小組長的職責和具體工作。在學校文件的基礎上,細化具體的畢業論文綜合成績的評價方式,即“指導教師評閲成績”“評閲教師評閲成績”以及“現場答辯成績”的各自權重。

2.答辯工作。

(1)現場答辯:各答辯小組組長主持答辯工作,學生根據答辯祕書排好的答辯次序,依次進行答辯。學生報告六分鐘,回答問題四分鐘。教師就學生論文的創新點、收穫、困難等技術問題進行提問,同時,檢查學生的論文格式是否規範,並提出建議。答辯祕書記錄答辯過程中的問題,小組的教師成員現場打分。

(2)成績評定:

學生答辯結束後,答辯祕書計算各位教師給學生打分的平均分作為該生的答辯成績,然後根據權重算出學生的綜合成績,小組教師成員召開評議會,進而確定學生畢業論文的等級———優、良、中、及格、不及格。

3.後期工作。

(1)學生方面:

學生根據答辯時教師提出的建議修改論文,在規定時間內經指導教師審核後上交。

(2)教師方面:

指導教師在審核通過的學生畢業論文上簽字,並將材料交給答辯祕書。答辯祕書負責整理答辯記錄、答辯評語,填寫答辯成績,經答辯小組長簽字後,按期提交院辦。

四、畢業論文工作的思考

(一)組織工作。

指導小組成立後,應定期開展交流活動,制定各種實施細則。比如,起草《本科生畢業答辯祕書工作細則》,明確答辯祕書的具體工作。

(二)鼓勵論文題目來源於科研項目和實踐教學項目。

對畢業論文來源於教師科研項目的學生,給予經濟上的獎勵。

(三)協調答辯祕書的工作。

倫理學教學論文 篇四

倫理道德是人與人在社會交往中所形成的行為規範,它本質上是一個社會為了滿足社會所追求的最高的善的價值而對社會生活秩序和個體生命秩序的深層設計、合理化安排。可以説:“倫理概念和道德概念所要把握的對象是人的生活本身,指向了人應該如何生活,揭示了人之所以成為人需要哪些要素,人之為人的特性、特點是什麼,人的行為的規律是什麼,什麼樣的社會關係能夠為人的良好生活提供積極的保障,等等。”[1]文學作為社會文化價值系統中的重要領域,理應成為人生理想價值信念的捍衞者、社會基本倫理道德底線的守望者。從這個意義上講,文學本質上是倫理的藝術、為人生的藝術,是特定時代人們的道德生活、倫理價值觀的審美表現。文學倫理精神的根本要義就是促進個體與人類社會、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關係和諧,使文學成為純潔心靈、提升品位、淨化社會、激揚崇高人生信念的實踐力量。所以就當代的社會現實狀況而言,倫理本位的文學觀絕不僅僅是對文學的局部性認識,而是一種總體性的文論批評觀,有國內學者這樣認為:“從倫理批評的方法論意義上而言,今天的文學倫理批評又是一種涵蓋着各種具體批評流派的批評。布斯認為倫理就是多元化的批評,涵蓋了‘政治的’、‘社會的’或‘文化的’批評的各個領域。”

倫理本位的文學觀以對人性尊嚴的維護、和諧平等友善的提倡,以理想的應然的價值尺度來善待人類共同體秩序和長遠發展利益,佔據了人類文明進步的道德制高點。相對於傳統政治文學觀、意識形態文學觀或者淡化精神價值導向的形式主義批評、語言批評、結構主義等現代批評來説,倫理本位文學觀是摒棄本質主義思維、實證科學主義批評,踐履和諧共贏,實現價值有“和”而結構“不同”的和而不同文學本質觀。這在重視文化多元性、理論開放性的當今時代,對於急需確立具有廣泛共識和穩定價值根基的文學來説,倫理本位文學觀無疑是具有優先性地位的文學觀。但是我們當前的文學理論教學整體上較為忽略對文學的倫理精神的教育,缺乏對文學理論、文學知識的價值倫理問題的關注以及是非善惡的道德判斷,儘管我們有令人眼花繚亂、五花八門的文學本質界定、各家文學理論批評流派的知識介紹,但是文學觀念、理論知識的多元性、開放性,很多情況下並沒有對文學進行澄清的基本事實,相反卻陷入了知識的大海使學生產生更深一層的精神惶惑、認知錯亂。喬納森•卡勒在《文學理論》中曾形象指出,“如今的理論有一點最令人失望,就是它永無止境。它不是那種你能夠掌握的東西,不是一組專門的文章,你只要讀懂了,便‘明白了理論’。它是一套包羅萬象的文集大全,總是在不停地爭論着”,“理論就成了一種令人驚恐不安的源頭,一種不斷推陳出新的資源:‘什麼,你沒讀過拉康!你怎麼能談論抒情詩而不提及這個寶典呢?’”

這實際上提出了一個尖鋭的問題,我們要以什麼樣的價值立場來處理這些基本上沒有共識的文學世界圖景和近乎無限的龐雜理論知識?在筆者看來,最為根本的思路就在於我們的文學理論教學要回歸最素樸的人生本位、倫理本位這條價值紅線。文學的本性是關乎人生實踐的活動,而人生實踐的基本內容就是人總是在特定歷史階段的倫理秩序環境中進行的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因此文學的本質功能就在於以實踐理性的眼光來審視虛構世界中的倫理觀念、道德實踐內容及其歷史變化,並以此為人類共同體秩序的長遠合理發展提供經驗教誨。但是我們當前的文學理論教學卻較為忽略文學的倫理觀念的關注,或者説,我們的文學理論有豐富的文學知識觀念的介紹,卻缺乏鮮明的知識態度和道德決斷。如果説從解放後到上個世紀80年代初我們的文學理論教學,包括蔡儀主編的《文學概論》(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以羣主編的《文學的基本原理》(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版)、曲本陸等編著的《文學概論教程》(東北師大出版社,1985年版)等教材,基本上確立了政治意識形態價值為本位的文學理論知識教學觀念,那麼在80年代中期之後我們的文學理論教學實踐、教材觀念則走向了另外一面,就是不斷弱化文學價值功能、強化文學審美的形式主義、知識客觀主義。我們的文學理論教學實質上陷入了二元對立的知識矛盾,一方面不斷外推文學的政治光環,另一方面當褪去政治光環後又不斷內推“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彷彿除了文學語言(審美性)、文學政治(包括意識形態文學觀)外文學無它。這種知識觀念上的侷限性,導致我們的文學理論教學呈現出的是觀念單一、沒有核心價值導向、視野扁平的文學理論知識。如果將文學本質仍舊界定為意識形態性,可能審美意識形態論堅持者仍需要進一步完善文學活動的內在規律的探討,特別是解釋文學的審美價值何在,相對於意識形態,審美之於人、讀者的真正意義是什麼?這可能需要審美意識形態體系與“文學是人學”的文學價值基本理念加強理論的融通與提升。按照錢穀融的看法,“文學是人學”的核心觀點就是:“文學要達到教育人、改善人的目的,固然必須從人出發,必須以人為注意的中心;就是要達到反映生活、提示現實本質的目的,也還必須從人出發,必須以人為注意的中心。”

從人出發,以人為中心,維護人的尊嚴、價值和頌揚人性美,本質上就是人道主義的倫理本位的文學觀。由此出發,我們分析典型、形象、悲劇、意境等文學理論基本範疇時,其實背後都有關於人性的善與惡(典型、悲劇)、個體與社會關係衝突(悲劇)、審美理想與人格境界(意境)等倫理問題的追問和反思。但是在傳統的文學理論教學中,我們常把文學理論課堂作為純粹知識傳授的課堂,我們在教學中往往忽略了倫理問題的角度分析,這就背離了文學的社會使命、人性關懷意識和實踐倫理精神。

二、文學的倫理本位是文學理論教材體系改革的內在要求

強調文學的倫理價值功能一直是中國文學教育的一個歷史文化傳統。整體上看,中國文化是倫理型的文化形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孟子等人就提出了“克己復禮以為仁”、“仁者愛人”、“孝悌忠信”、“存心”、“養氣”等倫理思想,可以説中國的禮樂文化、人生哲學中藴含豐富的倫理思想。反映到傳統文論觀念中就是“比德”、“暢神”、“言志”、“宗經”、“徵聖”為代表的倫理型文論、詩教傳統。近現代中國由於受革命鬥爭環境、蘇聯教科書模式的影響,政治意識形態問題成為壓倒一切的文學觀念,導致我們的文學理論教材中文學的倫理價值功能不斷弱化,政治功利價值功能不斷強化。文學理論教材的這種政治意識大於學科意識的演變趨勢清晰地反映在歷年文論教材的歷史沿革上面。文學理論教材作為文藝政策和意識形態實踐功能發揮作用的重要機制平台,集中表現了中國現代文學理論的知識建構、文學理論觀念的形成、發展過程,可以説“中國現代文學理論知識體系的建構是與中國現代文學觀念的形成和中國現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同步的。教科書是最典型、最體系化的現代知識形態”。筆者翻閲資料發現①,在上個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末,具有現代意義的文學理論教學大綱、教材在內容上基本都會專門列出一章集中論述文學與道德的關係,這種教材現象大致從40年代開始到50年代之後基本上就消失了。比如説,1932年趙景深編著的《文學概論》在第十四章也就是最後一章論述了文學與道德問題,同年方光燾、章克標編寫的《文學入門》也在第五章中論述了文藝與道德的關係。在這段時期影響較大的是1935年美國人韓德所著的《文學概論》,他在第十章中集中論述了文學與倫理的密切關係,同時在第十二章中強調文學的使命。值得注意的是,在1933年張希之講述的《文學概論》第四章中專門論述道德與唯物史觀的關係。可見對文學的倫理責任觀念、道德擔當意識、人生社會使命問題,整個五四時期、30年代的文學理論教材基本上還是承繼着傳統的文學倫理觀念。

1937年蘇聯學者維諾格拉多夫所著的《新文學教程》是個轉折點,在這篇文章中沒有具體列出文學與道德關係的章節論述,在他之後,從巴人的《文學讀本》(1939)、《文學讀本續編》(1940)到1943年蔡儀的《新藝術論》也都沒有直接的道德論述。除了1946年張長弓的《文學新論》、1958年蘇聯的伊•薩•畢達可夫的《文藝學引論》中論述了文學與道德關係,整個40、50年代文學理論教材中都沒有直接在目錄章節中點明文學與道德的關係。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則是文學與政治的關係逐漸在現代文學理論教材中得到強化,聯繫到40年代以後整個中國文學理論批評格局,則可以發現中國現代文學理論教材體系觀念的變革就是學科意識不斷弱化,政治意識漸濃,倫理道德意識逐漸淡出的過程。因此現在在文學理論教學實踐中、教材理念上強調倫理道德的地位則是在迴歸文學的倫理維度這個普遍的歷史傳統。但是我們現在的文學理論教材並沒有真正迴應這個道德傳統,反而把文學理論教材當成各種現代、後現論知識的大雜燴。由於缺少核心倫理價值紅線的貫穿,導致文學理論教材成為無根、無中心的碎片化敍事,這種情況反映到文學理論課堂教學上,就是常把文學文本當成文學理論呼來喝去的木偶,全然不顧文學理論與文學實踐的內生性關係。於是我們説文學的本質特徵時,認為文學是語言的藝術,當談到文學與社會的關係時,又認為文學是話語的藝術。但當理解什麼是話語時,我們又引入眾多的以福柯思想為代表的後現代知識,這樣話語與權力、政治、意識形態又纏繞在一起,但最終的結果是文學的語言問題本身消失了,最終也沒有解決文學的語言是什麼。如果從倫理的角度講,這個問題卻相當清晰,語言就是人與人之間交往實踐活動的產物,語言的目的是促進交往對話、達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諧,文學語言的目的也是通過語言達成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對話與和解,通向屬於真正的人的生活使命的倫理生存境界,文學語言的倫理屬性以及道德實踐本性是我們理解文學語言的根本維度。

客觀地講,上個世紀以來我們的文學理論教材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些教材對更新我們的文學理論知識觀念、開放文學理論界的知識視野發揮着重要作用,但是也應當看到我們的文學理論教材在文學理念、體系框架、編寫體例方面都還存在諸多缺失。新時期以來文學的人性論、主體論、人道主義問題、方法論等論爭的問題背景之一就是,當時文學理論教材、理論知識教學嚴重不適應新的時代生活、新的時代價值理念,舊有的文學觀念、理論框架、分析方法都亟待深層次的轉換。比如説上世紀50年代末已開始的“文學是人學”、文學人性論的論爭,到了80年代再次以人道主義問題為核心展開論爭,之所以又產生這次論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的文學理論教學仍然是在以蔡儀的《文學概論》(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以羣的《文學的基本原理》(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版)、十四院校合編的《文學理論基礎》等教材為代表的文學知識觀念體系下進行教學。按照一些學者的看法,這些教材的一個共同特徵就是在文學理論的研究和教學中存在着嚴重的“本質主義思維方式”。這種本質主義思維方式表現就是把特定時空下的文學觀念普遍化為文學的“一般本質”、“永恆本質”,“受本質主義思維方式的影響,學科體制化的文藝學知識生產與傳授體系,特別是‘文學理論’教科書,總是把文學視作一種具有‘普遍規律’、‘固定本質’的實體,它不是在特定的語境中提出並討論文學理論的具體問題,而是先驗地假定了‘問題’及其‘答案’,並相信只要掌握了正確、科學的方法,就可以把握這種‘普遍規律’、‘固定本質’,從而生產出普遍有效的文藝學‘絕對真理’”。

這些教材提出了以政治為主導的文學中介論,其實質上仍然殘存着文學工具論思維,特別是政治工具論思維。這種文學工具論思維實質上仍是本質主義思維,極大窄化了文學的表現空間,缺少文學活動的價值維度,也缺少對文學自身形式結構的分析。在筆者看來,反本質主義思維,並不意味着完全拋棄一種本質,文學知識的開放性並不在於各種知識的簡單羅列,它必須要有一個理論的支撐點,過去的支撐點是政治,而實踐證明直接按照政治去界定文學的本質,會出現很多負面因素。我們可以説文學是精神的產物,但無法説文學是政治的產物,因為文學活動的所有關係是關於人的,一切圍繞人的活動產生的,文學是為人生的藝術,文學是以形象審美的方式教誨人們應該過怎樣的一種生活,它體現出人們的道德訴求。文學是在關係中界定的,那麼支撐這種關係最為穩固的理論基點就是規範人的活動的倫理關係。傳統的文學理論教學常把文學理論教學變成了一個不關乎人的生活的純粹話語的精神生產,但是文學不是哲學,文學是以它特有的方式去關注人生的問題、個體的命運問題,關注大時代下人性的變與不變的問題。文學理論中的悲劇、典型、意境等範疇,正是人的倫理精神追求的產物:悲劇是個體命運與社會倫理秩序衝突的表現形態,典型是特定歷史階段下人性、個體人格的本質洞察,意境則是充分理想化、美化了的道德人格境界。從這個意義上講,文學理論教材中強化文學的倫理價值,是呼之欲出的內在要求和歷史發展趨勢。

三、文學的倫理精神是新媒體語境下文學理論教學改革的內在價值導向

隨着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普及應用,當代人的生活完全置身於手機、互聯網、電視、電影、報刊等構成的媒介社會裏,可以説這種新媒體語境革命性地改變了現代人的活動方式、社會關係形式和對世界的感知方式。客觀地講,新媒體時代極大地拓展了人們的活動空間、世界視野和主體意識,但是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媒介倫理問題。以手機媒介為例,手機融合了微博、彩信、網絡、攝像、視聽娛樂、遊戲等多媒體功能為一體,實現了一機在手人人皆可成為信息終端的者,但是像謠言、色情、詐騙廣告這樣的信息誰來把關,因此一些學者認為:“面對手機媒介‘把關人’缺失的局面,重構當前的社會傳播倫理,需要個人、社會等各個方面共同協力。我們不僅要認同手機媒介傳播主體意識的張揚,還要提倡作為傳播主體的文化、道德、責任的自律和規約。”

同樣的道理,新型媒介的到來也在改變着文學活動的傳統倫理秩序、作者與讀者的相互關係。文學實踐活動的新常態,使得我們的文學理論教學與傳統的教學外部環境相比有着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直接衝擊着原有的文學理論教學模式、課堂教學實踐形式、舊有的文學理論觀念體系和文學自身的價值定位。傳統的文學理論教學所依據的文學文本、創作實踐,還是在傳統媒體下的精英化的文學活動形態,但新媒體時代條件下文學進入了泛文學的時代,與傳統文學所建構的崇高價值、神聖意義不同。在泛文學的時代,文學的神聖意義和崇高價值都受到解構和消解,文學的世俗價值功能迅速膨脹,商品化、世俗化、娛樂化、嬉戲化、感官化甚至是惡俗化成為文學的普遍現象。比如在網絡文學中,文學創作的隨意性、即時性、休閒性以及思想內容的非深度性,使得我們有必要重新理解“文學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文學用形象反映社會生活”、“文學作為審美意識形態”等一般性的文學本質知識。網絡媒介的興起解構了我們既定的文學觀念,網絡文學創作主體沒有強烈的反映社會生活的意圖,也在淡化文學的意識形態性,網絡文學很多情況下就是在表現人的瞬時經驗,隨寫隨貼,隨意性較強。網絡媒介文學也降低了文學作者的准入“門檻”,沒有嚴格的創作、編輯、審核、出版、發行、傳播這樣的傳統文學流通機制,網絡媒介文學作者只需敲擊鍵盤,直接進入網上,這也是我們的文學理論知識教學中所沒有遇到的文學境遇。在此情況下,實際上對個體的道德自律與藝術本身的自律顯得非常重要。這種對傳統文學理論教學觀念的衝擊,既是一種危機,也是一種挑戰,它迫切需要我們加強文學的倫理教育以重塑大學的人文主義精神結構、確立正面的符合所處時代的價值觀導向。

新媒體情境下,我們文學理論教學所面對的對象——學生,是在網絡文學、手機文學、微博語體、網絡娛樂情境下成長起來的,學生的文學經驗早已與傳統接受者有着很大的不同。他們對《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等經典大多是耳熟不能詳,《第一次親密接觸》《告別薇安》《鬼吹燈》《後宮甄嬛傳》《杜拉拉昇職記》等網絡小説則是他們的閲讀成長史。如果我們還在死守着傳統文學理論教學以精英文學文本為主要論述對象的話,必然脱離現在大學生的文學經驗、閲讀實踐,這種教學與文學實際環境的脱節必然帶來當代文學理論教學的闡釋困境。不可否認,新型媒介文學的到來,表明傳統文學在向視覺/圖像文本的轉向,人們對意義的深度追問、人性的深刻體察逐漸被平面化、零度化、碎片化的日常性經驗所代替,傳統的文學面臨着如何發展的危機。大眾文學通過迎合人的世俗慾望帶來超額資本利潤,於是媒介時代的另一面是我們步入了鮑德里亞所稱的“消費社會”。這種表面豐裕的消費社會、信息社會的盛宴並沒有給人們帶來真正意義上的幸福,與之伴隨而來的卻是人的精神失落、價值虛無、情感的焦慮、人性的脆弱,這種消費社會的倫理危機,鮑德里亞曾有深刻分析:“儘管如今那些曾經的死敵互相交談、最嚴酷對立的意識形態進行‘對話’、各個層次都建立了某種和平共存、道德準則變得温和,但這一切決不能證明人際關係中發生了‘人道的’進步、對問題有了更大的理解、以及其他的胡言亂語。這隻能説明現在由於意識形態、觀點、美德和惡習最多僅是交換和消費的材料,因而一切矛盾都在符號遊戲中扯平了。”

解決新媒體到來所遇到的各種問題,關鍵是我們需要正視文學存在形態經歷着巨大的變化,我們的文學理論教學要擺脱刻板的精英文學觀念。儘管我們對文學語言、情節故事的感知體驗方式發生很大變化,但是藴藏在文學世界裏追求真善美的道德經驗、人性價值觀則是普遍共享的,這就是我們文學理論教學的落腳之處。網絡文學的崛起重新勘定了文學理論的知識圖景,但其所藴含的草根情懷、底層關懷意識以及迅速貼近現實生活的正面價值要積極加以引導。我們在文學理論課堂上要以廣博的知識視野和寬容的學術胸懷,綜合引用傳統與當今的大量文學事實來分析論證文學的人性倫理價值和道德意義的恆久性,以此確認文學倫理維度是文學的常態價值,文學的倫理目標是讓世俗矇蔽的人類內心迴歸人的高貴、人的存在的神聖意義。我們現在的文學理論教學似乎陷入了一個誤區,以為現在是一個價值多元化的時代、後現代無中心的時代,所以我們的文學理論對文學知識的介紹時也會盡量提供多元的觀點。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的是另一面,多元並不意味着價值的無底線的放任自流的狀態、沒有主導價值趨向的時代,我們仍需要鮮明的道德立場、價值立場,英國學者齊格蒙特•鮑曼曾深刻指出:“我們的時代是一個不同於文化的多樣性的文化多元主義的時代,但不是一個虛無主義的時代。使得人類的境況令人困惑的同時人類的選擇異常艱難,並不是價值的缺少和權威的喪失,而是那些與大量不同的、經常不一致的多個權威很難協調和聯繫在一起的多元價值。”

倫理學論文 篇五

1.護理倫理學教育現狀與思考

2.關於美德倫理學研究的幾個理論問題

3.倫理學作為第一哲學——希臘化哲學的範式轉移

4.作為普遍哲學的倫理學——論斯賓諾莎倫理學概念的內涵及其多重維度

5.國外信息倫理學研究進展

6.論倫理——倫理概念與倫理學

7.德性論與倫理學

8.當代倫理學發展的三維向度

9.農業倫理學:一個有待作為的學術領域

10.護理學專業倫理學教育改革的思考

11.西方倫理學概念溯源——亞里士多德倫理學概念的實存論闡釋

12.工具—價值理性分野下西方行政倫理學的變遷

13.應用倫理學的論證問題

14.釐清倫理學的對象與定義

15.文學倫理學批評在中國

16.文學倫理學批評與道德批評

17.中國生命倫理學的“問題域”還原

18.一種批評理論的興起:《文學倫理學批評導論》解讀(英文)

19.文學與倫理學:文學倫理學批評發展的“自由空間”

20.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批評方法新探索

21.中國文學倫理學批評的發生與墾拓

2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醫學倫理學——中國醫學倫理學與生命倫理學發展研究之三

23.應用倫理學的基本原則

24.全球化視閾下的生態倫理學研究述論

25.我國醫學期刊論文的倫理學評價

26.康德倫理學的歷史遺產——兼論商談倫理學與康德倫理學的內在關聯

27.文學倫理學批評:基本理論與術語

28.永恆的道德 無盡的思念——寫在俄羅斯著名倫理學家季塔連科教授20週年忌辰

29.基因工程藥物引起的倫理學問題

30.後現代狀況下的倫理學志向與文化更新——樑燕城、萬俊人對話錄

31.對於倫理學研究中的生物學進路的五重辯護

32.境界倫理學的典範及其改善——有關馮友蘭《新原人》的思考

33.鑄造新德性:環境美德倫理學芻議

34.中國環境倫理學的十大熱點問題

35.實驗倫理學:研究、貢獻與挑戰

36.文學倫理學批評在中國

37.西方計算機倫理學研究概述

38.真、善、美視界中的倫理學

39.關於工程倫理學的對象和範圍的幾個問題——三談關於工程倫理學的若干問題

40.文學倫理學批評的理論建構:聶珍釗訪談錄

41.中國古代倫理學的身體性

42.反思應用倫理學——兼論應用倫理學與理論倫理學的關係

43.西方生態倫理學研究的回溯與展望

44.生命倫理學的中國難題及其研究展望——以現代醫療技術為例進行探究的構想

45.論倫理學研究的基本性質

46.文學倫理學批評的現狀和走向

47.現代西方倫理學的歷史承繼及其理論特徵

48.西方女性主義倫理學研究綜述

49.中國古代有倫理學嗎

50.生態倫理學的困境與出路

51.比較安全倫理學的創建研究

52.身體倫理學:生命倫理學的後現代視域

53.平等對待與道德關懷——霍耐特的政治倫理學構想

54.心理諮詢與治療的倫理學特徵

55.關於可持續發展的若干倫理學問題

56.醫學倫理學新進展與發展設想

57.關於文學倫理學批評

58.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與西方規範倫理學的聯繫和區別

59.信息倫理學研究的現狀及其思考

60.倫理學究竟研究什麼

61.當代倫理學的新發展:女性主義倫理學評介

62.應用倫理學的幾個基礎理論問題

63.康德倫理學的當代復興——西方康德倫理學研究述評

64.重建現代和諧醫患關係的倫理學思考

65.亞里士多德倫理學與現代德性倫理學的建構

66.打造塑造醫學生高尚醫德情操的優質課程羣——中國醫學倫理學與生命倫理學發展研究之四

67.關於倫理學性質與方法的辨正

68.論環境倫理學的兩種探究模式

69.微觀、中觀和宏觀工程倫理問題——五談工程倫理學

70.中華民族倫理學研究概述

71.法倫理學如何可能——法倫理學的屬性、使命和方法

72.究竟什麼是應用倫理學?(專題討論)

73.工程與倫理的互滲與對話——再談關於工程倫理學的若干問題

74.第一哲學作為倫理學——以斯賓諾莎為例

75.在個體善和城邦善之間——亞里士多德論倫理學和政治學

76.應用倫理學:衝突、商議、共識

77.論倫理學的性質——兼論理論倫理學與應用倫理學的關係

78.信息倫理學的本體論基礎

79.道德學與至善學——康德的兩種倫理學及其內在融貫性問題

80.我國環境倫理學的進展與反思

81.論醫學倫理學、生命倫理學在醫療衞生事業中的基礎性與戰略性地位

82.情感主義德性倫理學:一種當代的進路

83.絕對命令倫理學和協調倫理學——四談工程倫理學

84.文化多元與全球化境遇中的生命倫理學

85.文學倫理學批評的理論建構與批評實踐——評聶珍釗教授《文學倫理學批評導論》

86.道德研究的新領域:從規範倫理學到元倫理學

87.法律論證的倫理學立場——以代孕糾紛案為中心

88.文學倫理學批評研究的新高度——“第四屆文學倫理學批評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89.當代西方規範美德倫理學研究近況

90.中西德性倫理學比較研究

91.現代性語境中的文學敍事倫理學

92.現代技術倫理學的理論可能與實踐意義

93.生命倫理學研究的最近進展

94.後現代西方倫理學導論

95.什麼是應用倫理學?

96.多元視角中的德性倫理學

97.文學倫理學批評的三維指向

98.環境美德倫理學:環境關懷的一種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