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地質學論文範例【新版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2W

地質學論文範例【新版多篇】

地質論文 篇一

1地質災害。地質災害,是因為自然地質的變化,作用,或者是人為因素導致的地質環境惡化,從而對人類的生命以及財產造成的損失,人們稱之為地質災害。地質災害,來自於自然,可以説是一種不可抗的災害,預測以及治理都相對困難,一旦災害發生,所帶來的後果也是十分嚴重的,所以,我國政府在這個方面一直重視,但是因為,經濟基礎以及技術水平的制約,目前為止,也不能對地質災害進行全面的防預。面對大自然的力量,人類所能做的就是盡最大的努力,減少災害所帶來的損失,全面分析地質環境,對其各種運動規律都分析掌握透徹,這樣就能夠對可能出現的災害有所預測,並有針對性的制定相關防治措施,地質災害的種類有很多,其中比較常見的為泥石流,山體滑坡,地面塌陷,地震,土地退化等等。

2地質環境。從廣義上講,地質環境就是指巖石、水以及大氣等物質所構成的體系,那麼從狹義來説,則是巖石團與其所產生的風化物,地球在不斷變化和運動過程中,其地質環境也是在不斷更改的,因此,地質環境,就是地球演化的結果,巖石團與水圈以及大氣圈等進行作用,相互交換能量,從而形成了目前人們所看到的地質環境。它們是最後一次造山運動與冰期後形成的。地質環境是再一個相對開放的環境中發生的,其中會有水圈,生物圈以及大氣圈等進行參與,各個圈層的相互作用與影響,形成了最終的地質環境。所以説,從地質環境中能夠分析出地質運動的規律,從而對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進行科學預測,減少損失。

二、地質災害與地質環境的關係

通過對地質災害與地質環境之間的關係,能夠看出,想要有效控制地質災害的發生,首先就是要對地質環境的規律進行全面分析和掌握,只有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制定防治措施,才能夠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具體分析如下:

1地質災害總是發育在一定的地質環境中。地質環境是地球自身運動與人類活動的相互作用的結果,而地質環境在不斷演變過程中,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地質災害,尤其是在近些年來,我國的地質環境變化比較快速,人類改造自然的速度以及強度都在增加,追求經濟效益的腳步越來越快,因此,地質環境的變化速度,也超過人們的想象,並超出了環境本身所能承擔的範圍,這樣的結果,就是地質災害頻發,地質災害的發生必然是在一定的地質環境中,它不可能脱離地質環境而獨立存在,地形、地貌以及地質構造一起構成了地質災害的發生的條件,它們的變化以及相互作用,成為了地質災害發生的誘因。

2地質災害影響地質環境質量的優劣。按環境學的定義,所謂環境質量一般是指:“在一個具體的環境內,環境的總體或環境的某些要素,對人類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適宜程度。”對地質環境而言,環境質量就是指構成地質環境的各要素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適宜程度。如前所述,如果地質環境的改變超過了地質環境的自適應能力,就會產生某種地質災害。從地質災害的危害程度來看,地質災害的發生給人類社會的發展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在中國這樣一個地域遼闊、地質條件複雜、氣候因素繁多的國家,每年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是以百億元計的。總體來説,地質災害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影響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另一方面是間接地影響整個人類經濟與社會的健康發展。從地質環境保護角度來説,地質災害的產生與發展,影響了反映地質環境質量優劣的地質環境各要素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適宜程度。地質災害越嚴重,發展速度越快,危險性越大,對地質環境質量的影響也就越大。

三、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

進行地質災害的綜合防治,必然要遵循地質環境發展規律,在災害發生之前,採取可持續的防預措施,減少其發生的機率,或者是在災害發生之後,在第一時間內採取治理措施,減少災害所造成的損失,這兩者就是人們常説的“防”與“治”。只有採取防治結合的手段,才能受到更好的治理效果。防止受災對象與致災作用遭遇的方法也有兩種,一是防止將擬建工程設施(含居民點)放進有致災作用存在或有其發生危險的危險區,這是“避”;二是將已處於致災作用威脅之下的人、物、設施撤離危險區,這是“撤”。

在科技力量的支持下,我國在地質災害的預測方面已經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績,但是這還遠遠不夠,由於人類活動不會停止,因此,不斷完善和創新地質災害防治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是維護人們生命健康以及減少財產損失的關鍵。結合地質環境,從其規律出發,科學預測,合理的制定治理措施,是文章所以表達的主旨,相關的技術人員,也要堅持將地質災害治理與地質環境相結合,科學分析之後,再製定防治措施,從而提高治理效果。

地質論文 篇二

通過培養造就一批引領我國地質工作的高水平的業務團隊,能夠提升整個地調局的核心能力,逐步增強我國在國際地學領域的地位,有利於吸收外部人才為我所用。業務團隊具有開放性特點,既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隊伍規模不足的缺陷,又保持了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的核心能力。業務團隊中的項目設計思路,核心技術和成果綜合由局系統人員完成,其他一些工作可以通過外包、優選單位和外協等方式完成。業務團隊通過項目聯繫,與地調局以外的有關單位建立長期的業務聯繫和合作關係,能夠將業務團隊的能力大幅度提高。有利於促進業務、人才隊伍和條件建設的協調發展。地質調查事業發展中,我們始終重視業務的發展,並圍繞完成任務建章立制,組織實施,而對隊伍的發展缺乏系統考慮。比如,地質調查任務都是以專項的形式開展,但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制定並沒有考慮隊伍的持續發展問題,其中、出版專著等成果的轉化和人才培養的費用是不允許列支的。提出強化團隊建設的思路,就是要將項目的部署與業務團隊的發展相結合,裝備、基地等保障條件建設也是圍繞業務團隊的發展統籌考慮,這樣有利於促進業務、人才隊伍和條件建設的協調發展。

業務團隊建設的實踐探索

1)按三個層次、四個要素建設業務團隊以上單位在業務團隊建設中的共性做法是,按照人員科研能力把團隊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團隊帶頭人。一個好的帶頭人要求業務水平高、組織協調能力強,具有海納百川的胸懷。第二個層次是一定數量的業務骨幹。第三個層次是與團隊規模相適應的一般業務人員。地科院地質所認為,引進高端人才對於團隊建設至關重要,高端人才進入單位後,能吸引很多科研骨幹,逐漸形成科研團隊。地科院資源所等單位提出,業務團隊是由人員、項目、經費、管理四要素有機結合的組織,即業務團隊要具備合理的人員結構、穩定的業務領域和經費支持、和諧團結創新的氛圍、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等。2)整合研究力量,建設業務團隊地科院物化探所圍繞加強科研團隊建設,在對人員結構調整的同時,依據學科結構要與人員結構相一致的原則,將零散科研人員整合到各研究領域的團隊中,改變了過去研究組小而散的狀況。在科研團隊建設中,通過項目支持和組織推進方式,對有關研究室和項目組進行了整合,並明確了研究方向,為打造業務團隊和培養領軍人才起到了推進作用。此外,該所依託物化探研究室、地震方法研究室等幾個主要業務處室,集中科研力量,正努力打造一支高、精、尖的地質調查物化探研究核心科研團隊。3)依託重點實驗室平台,建設高 質量 業務團隊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依託重點實驗室相繼完成了一系列重要海洋地質研究工作,形成了專業優勢,吸引了大批海洋地質專業人才,凝聚了一批具有海洋地質研究經驗的優秀人才,建立了一支優秀的海洋地質科研團隊。4)對業務團隊實行整體考核,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地科院資源所在考核機制上,淡化個人考核,突出對團隊整體考核。考核主要分四個方面:一是性質考核,衡量是不是一個科研團隊;二是成果考核,衡量研究報告、論文、專著以及獲獎的次數、級別,成果轉化應用情況等;三是人才考核,衡量人才專業結構、年齡結構、稱號頭銜等;四是軟環境考核,衡量團隊的和諧程度、團結氛圍等。此 外,還 制 定 了 《優 秀 科 研 團 隊 評 比 辦法》,每年對科研團隊進行評比和選拔,對評選出的優秀科研團隊進行表彰和獎勵。調研的單位在業務團隊建設中,都比較重視團隊文化建設。積極營造重視 “真才實學”的氣氛和幹事業的氛圍,強調 “人品好才能科研好”的理念。提倡積極進取、實事求是的精神,並貫徹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業務團隊建設的困難和問題

地質論文 篇三

水文地質條件和巖溶發育特徵

1.水文地質條件

隧址區背斜軸部的碳酸鹽巖為巖溶含水巖組,屬強富水巖組。背斜兩翼三疊繫上統須家河組的長石石英砂巖、長石巖屑砂巖,為層間承壓孔隙裂隙含水巖組,屬中等富水巖組。隧址區內的斷裂帶F3、F4、F5斷裂帶及影響帶發育了部分張扭性裂隙帶,沿斷裂帶溶蝕裂隙、溶洞、落水洞發育,具有強的富水性和滲透性。這些斷裂帶為導水構造。三疊繫上統須家河組(T3xj)泥、頁巖夾煤層層位,滲透性和富水性差,為相對隔水層。背斜軸部嘉陵江組碳酸鹽巖直接出露於巖溶槽谷,為地下水補給天窗,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和地表水補給,兩側斜坡地帶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後,一部分在槽谷兩側以泉點形式排泄,沿河溝排出槽谷外。槽谷底部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後,直接沿巖溶裂隙、落水洞下滲形成地下水,沿巖溶管道運移。

2.巖溶出露形態

隧址區背斜軸部縱張裂隙發育,為地下水對可溶巖地層產生溶蝕作用創造了十分有利的地質條件,巖溶形態表現為溶蝕槽谷、溶蝕窪地、落水洞、水平溶洞和溶隙等,巖溶發育規模極不均一,最大有數米落水洞,小至數毫米的溶隙和溶孔。從對核部隧道南部採石場的地表調繪可知,地表張裂隙發育,張開度寬3~5cm,局部可達10cm,可見發育深度最大達30m,局部段為粘土充填。另外,洞身段有三條斷層通過,地面調查和物探信息顯示,在這些斷層及影響帶範圍內有巖溶裂隙和溶洞發育。

3.巖溶發育規律

(1)巖溶發育的呈層規律。隧址區由南向北可見魏家槽、韓家槽、魏家槽、趙家灣、周家槽(南側)、乾田壩、周家槽(北側)等條狀串珠狀溶蝕窪地組成的溶槽。溶蝕窪地、槽谷、落水洞系統都集中分佈於含鹽溶角礫巖層的三疊系下統嘉陵江組(T1j)第四段層位,而以灰巖、白雲巖為主,不含鹽溶角礫巖層的三疊系下統嘉陵江組(T1j)第三段灰巖溶蝕現象則以溶丘、殘丘、溶蝕裂隙為特徵。巖溶形態及巖溶化程度的差異,顯示可溶性碳酸鹽巖類中可溶性成分的種類、含量對溶蝕現象發生的難易程度有突出影響,巖溶在嘉陵江組頂部第四段內鹽溶角礫巖與白雲質灰巖、灰巖接觸帶、第四段白雲巖與第三段灰巖接觸帶發育最為強烈。(2)溶蝕現象受地質構造影響顯著。在瀝鼻峽背斜核部呈條帶狀分佈的串珠狀溶蝕窪地與幹谷壩斷裂帶(F3)走向一致。而在背斜西翼分佈的巖溶槽谷形態,明顯受區域橫張裂隙控制的侵蝕、溶蝕溝谷影響,槽谷呈等間距平行排列。

巖溶工程地質問題及處理措施

1.塌方和冒頂

隧道碳酸鹽巖按巖溶化程度可分為強巖溶化巖體和巖溶化巖體。強巖溶化巖體發育層位主要是三疊系下統嘉陵江組四段(T1j4)、二段(T1j2)和嘉陵江組三段(T1j3)季節交替帶、三疊系中統雷口坡組(T2l)和斷層破碎帶和影響帶。三疊系下統嘉陵江組四段(T1j4)和三疊系中統雷口坡組(T2l),其巖體為含鹽溶角礫巖、角礫狀灰巖可溶性碳酸鹽巖。其中鹽溶角礫巖巖體強度低,該層部分段呈泥質膠結狀,少量為泥夾石狀,強度低,完整性差。嘉陵江組三段(T1j3)斷層破碎帶及影響帶,巖體為可溶性碳酸鹽巖,巖體破碎,溶孔、溶隙和垂直溶隙發育。巖溶化巖體發育層位主要是三疊系下統嘉陵江組四段(T1j4)、三段(T1j3),該層位巖性為灰巖、白雲巖。圍巖級別取決於巖塊堅硬程度、巖體完整性、構造和地下水條件。巖溶對圍巖級別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降低了巖體完整性和存在大量的巖溶地下水,從而降低了圍巖級別[3]。強巖溶化巖體中存在大量的Ⅴ級和Ⅳ級圍巖,巖溶化巖體中也存在大量的Ⅳ級圍巖,這些區段在施工過程中易塌方、冒頂。

2.湧水、突水和突泥

地質測繪、鑽探、鑽孔水文地質試驗、高密度電法高密度電法物探均顯示,在強巖溶化巖體區段存在大量的巖溶裂隙,局部還存在溶洞,滲透係數大。鑽孔抽水試驗和注水試驗顯示滲透係數K=0.45~4.5m/d。利用地下水徑流模數法和大氣降水入滲法對隧道各區段的平水期和豐水期湧水量進行計算和預測。結果顯示,隧道平水期湧水量達14,880m3,豐水期湧水量達52,080m3。強巖溶化巖體、中等巖溶化巖體段總長約1,610m,佔隧道總長的48%,但其平水期湧水量約14,400m3,約佔隧道總湧水量的97%。可見,在將來施工過程中,該隧道的湧水量絕大部分將來源於強巖溶化和中等巖溶化巖體,巖溶大大增加了該隧道的湧水量。另外洞頂地表存在水塘、水田,局部可能存在聯通至洞身的地下水通道(溶洞、巖溶裂隙等),因此隧道開挖過程中將易突水、突泥。初步估算,在強巖溶化巖體和巖溶化巖體段,隧道外水壓力可達0.66MPa~0.95MPa,最大突水量可達106,000m3/d。

3.巖溶可能引發隧道施工過程中的環境地質問題

隧道建設將降低地下水位,尤其是在和嘉陵江組碳酸鹽巖含水層分佈區,成為隧道區及其鄰近的排泄基準面,並可能貫通裂隙與地表水體連通,影響甚至疏乾地表水體。

4.巖溶地質問題處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