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淺談構建和諧社會形勢與政策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88W

淺談構建和諧社會形勢與政策論文精品多篇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論文 篇一

淺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措施

摘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樹立危機意識,提高危機管理能力;健全危機管理相關法律制度;建立全過程的危機管理機制;建立多邊合作的公共危機管理體系。

關鍵詞:危機管理 和諧社會 政府

1、樹立危機意識,掌握危機管理知識。提高危機管理的能力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知道,今天的危機已呈現常態化,今天的社會時刻都有危機發生的可能。因此,作為危機處理的主要指揮者和組織者,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認識到“危機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危機不僅僅在資本主義社會比比皆是,層出不窮,即使在社會主義國家也屢見不鮮,難以避免。”

2、建立常設性的危機管理部門,健全相關法律制度

公共危機管理是各級政府、各級政府部門的職責和責任。就社會現實情況看,應對各種公共危機已不再是政府偶爾為之的任務,而是政府的一項重要的常態職能。這就要建立常設性的專門危機管理部門,統一指揮重大公共危機的應急管理工作。然而,我國有些地方的政府危機管理系統卻缺乏專門、常設性的危機管理部門和專業人員。當公共危機出現後,主要依賴中央政府或省級政府、有關部門設立的臨時機構來進行危機管理。這些臨時機構,一方面缺乏對危機的預測、預警工作。另一方面,由於缺乏危機管理的專業人員,缺乏應有的培訓和處理危機事件的經驗,必然影響危機處理的效果。

因此,當務之急就是在地方各級政府內部,成立一個專門常設性的危機管理部門,統一管理公共危機事件。

3、建立全過程的危機管理機制。有效地預防、迴應、化解和消弭各種危機

根據危機從無到有,再到無的過程,危機大致要經過危機的爆發、持續、消失三個階段。政府完整的公共危機管理應該包括危機爆發前的防範預警、危機持續中的應對處理和危機結束時的善後總結三個過程。為此我國政府加強危機管理就必須在危機預防、預警、處理及善後等各個環節上分別採取相應措施,建立健全各方面的制度和機制,着力構建全過程的危機管理機制。

首先,建立危機預防預警機制。從危機管理的目的和效果來説,危機預防比危機處理更重要。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錢預防,而不是花大量錢治療”。加強危機管理,重要的、也是必須的就是要加強危機預防,以減少和避免危機發生,並預見可能發生的危機。一是,各級政府要定期不定期地開展自我診斷,對發生在轄區內的各類羣體性、突發性事件進行分析,查找原因,查找自身工作的薄弱環節,從源頭上扼制危機的發生和擴大;二是,建立一個靈敏、準確的信息監測系統,及時捕捉、收集相關信息並加以分析處理,對事態的發展和應對措施做到心中有數。

其次,建立危機應對處理機制。危機不可能絕對避免,一旦爆發危機,從政府角度來講必須運用所有的資源開展危機救治,及時採取果斷措施,快速、有效遏制危機的發展和升級,迅速解決危機,以儘快恢復社會秩序。

其一,實行強制性干預,保證社會公共生活正常。要對付危機,政府中樞決策系統就必須享有發號施令的權威,並且可以制定和執行帶有強制性的政策。在危機狀態下,出於維護公共利益和快速處置危機的需要,政府有必要依據有關法律規定,採取多方面非常態管理措施,使各級政府在危機狀態下能依法行政,果斷採取措施,及時化解危機;

其二,建立危機管理的監控系統,密切關注危機的發展變化,及時對其進行分析判斷;

其三,探尋危機產生的根源。危機產生後,對社會和公眾心理影響巨大的主要原因在於危機產生根源的不確定或不明確,從而引起恐慌。探尋危機根源一方面可以暫時安撫公眾心理情緒,保持社會穩定,另一方面也是進一步採取有效措施的前提;

其四,確保信息公開。危機事件所涉及的公共信息應該及時、公開、真實地披露,降低公眾獲取信息的成本,穩定公眾的信心。

4、建立多邊合作的公共危機管理體系

在一個開放的、多元化的社會裏,危機帶來的影響是廣泛的,威脅的是全社會的利益。雖然政府因其責任和能力,應成為危機應對的主導力量,但認為應對危機只是政府的事情是不明智的。政府也不是萬能的,沒有社會力量的參與和協作,單靠政府要管理好公共危機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面對公共危機必須建立一個多邊的合作體系,充分發揮社會力量,整合社會資源。一要積極發展社會基層自治組織。基層自治組織在危機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危機時刻,第一時間的救援是災區羣眾的自救互救,而且政府救治措施也要通過基層組織得以落實。

就我國目前而言,在城鄉二元體制下,在城市要加強社區管理委員會的建設,在農村要加強村民委員會的建設;二要積極培育和發展非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作為公民社會和公共管理一種重要組織形式,在很多方面與政府部門可以形成優勢互補,在公共危機管理中大有可為。當前,儘快建立非政府組織發展的制度機制,大力鼓勵非政府組織的發展;三要加強與科研機構的合作。我國近幾年在現實的觸動下才開始對危機管理有所引入,自身的研究十分匱乏和薄弱,這就需要各級部門,加強和廣大高校、研究部門、諮詢公司的合作,推動有關危機管理的研究。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論文 篇二

淺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文化建設

摘要: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任務,和諧文化建設是文化發展的自身矛盾在社會實踐當中的展開與協調。為此我們從三個維度入手來探討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的理論和實踐:一是物之維度,即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二是人之維度,即實現外在規範與內在自覺聯動互促;三是心之維度,即做到外疏內修,以安頓心靈。三者有機統一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文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

關鍵詞:和諧社會 文化建設 三重維度

建設和諧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那麼我們如何理解和諧文化的涵義?又應該如何把握其實際作用呢?可以説,和諧文化是以崇尚和諧、追求和諧為價值取向,集思維方式、思想理念、社會風氣、言行規範為一體的,其包括兼容統一、多元共生、協調有序、充滿活力和普世價值等多個方面,體現着人們對和諧社會的基本理念和目標追求的認識,是現代中國文化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和諧文化的最終目標是要形成有利於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以便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的早日實現。

和諧文化提出的現實依據是什麼呢?就是當前中國文化的現實狀況。從學理層面而論,和諧文化是文化自身矛盾的現實抉擇。從國內而言,主要表現為中國文化內部的矛盾衝突,特別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矛盾關係,傳統文化在中國社會根深蒂固,而現代文化又在激盪與影響中國,兩者之間存在着矛盾衝突。從國外而言,主要表現為中西文化外在的矛盾衝突,特別是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矛盾關係,中國文化本身的民族性需要維持與弘揚,而外來文化的某些先進性又值得借鑑與利用,兩者之間也存在着矛盾衝突。正是基於國內與國外兩個層面文化衝突的展開,和諧文化的提出顯得現實而必要。然而要加深對和諧文化這一新型理念的理解,又不能只滿足於對概念、作用與依據的粗淺認識,而要從更深層面上加以把握,即從三重維度上加以闡發、分析和明確。

一、物之維度: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

在物之維度上,和諧文化表現為將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維持或穩定在一種舒適、諧和的狀態。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和諧文化對人與自然關係即天人關係的迴應,其實這是在解決“知天”的問題,其目的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和諧文化提倡人與自然的和諧,必然要在物之維度上體現出來。

社會和諧,乃至文化和諧,必然要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當今社會,人類已經清醒的認識到:人類的發展只有合理地利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文化建設芻議康曉磊用自然,才能維護和發展業已創造的各種文明成果。人類對待自然的態度,既不能過分渲染自然的神祕和強大,也不能過於張揚,認為人是萬物的主宰,而要善待自然,視大自然為朋友,以求得與其和諧共處和健康發展。總之,要用和諧的文化環境,來規範人與自然的關係,使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二、人之維度:外在規範與內在自覺聯動互促

在人之維度上,和諧文化主要體現為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維持或穩定在一種適勻、和諧的狀態。強調人與人的和諧,是和諧文化對人與人關係即人際關係的迴應,其實是在處理“知人”的問題,為的是實現人際和諧。和諧文化倡導人與人的和諧,必然要在人之維度上體現出來。在現代社會中,人不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而是具有一定社會關係的社會人。人與人之間的諸多關係需要在學校、家庭和社會當中得到維持與調節。唯有恰當合理地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諸般關係,這樣的社會生活才可謂是美好的。

然而,在現代經濟浪潮的推動下,人們由於諸種原因的誘導與影響,人們都已經深刻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再像以前那般親密無間、不分彼此,而是這般遍生隔閡、荊棘密佈,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正在疏遠、正在淡化,人們不再是那樣團結一致,而是都在為着各自利益而奮鬥。人與人之間彼此難以達成諒解,矛盾與衝突充盈着現代社會,這樣的社會氛圍是可怕的、危險的。如此這般,我們生活着的社會還算是進步嗎?

三、心之維度:外疏內修,安頓心靈

在心之維度上,和諧文化主要體現為將自己與自己的關係維持或穩定在一種諧和、適當的狀態。之所以強調人與自身的和諧,是因為和諧文化對人與自身的關係應該有明確的闡述,也就是解決“知己”的問題,用意是實現身心和諧。和諧文化強調人與自身的和諧,必然要在心之維度上體現出來。人與自身的關係是個人生存和發展中最為緊要的現實問題。面對生活的世界,只有兩種事物是人類迄今為止無法認知的,即蒼穹宇宙與人類自身。

人對自身的無知,正顯得人與自身關係的必要性與重要性。而人與自然和個人與他人的關係,都離不開人與自身的關係。伴隨時代發展越來越快的步伐,人們越來越感到難以適應,眾多的社會成員處在亞健康狀況。在現代飛速發展的社會境遇中,社會中的個人經常夜以繼日地為家庭、為工作操勞,經常感受到自己趕不上時代的步伐,個人正被焦慮與不安等心理問題所困擾。

個人總在努力使個體的思想行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但是社會中的個人總是察覺自己是那般力不從心。社會之中、人們之間的不同想法和不同觀點,總是迷惑和困擾着我們,使我們產生盲從與無奈的情緒,顯得人與自身關係在現代社會的重要。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人與人的和睦團結,以至人自身的諧和,都需要和諧文化的持續發力,從而使各方面的力量彙集成強大的合力。以上我們已經深刻明確了和諧文化的科學內涵與重大意義。同時我們要看到在國家綜合國力提升的時候,亦要注重國家軟實力——主要是指文化力的提升。如此,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和諧,我們的社會文化也才能更加和諧。

構建和諧社會論文:《淺析構建和諧社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 篇三

論文關鍵詞:和諧社區 和諧社會 居民 社區建設

論文摘要: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加強社會管理問題。構建和諧社會應實行“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調、公眾參與”的四位一體的社會管理體制,協調好所轄區域內的社會管理、社會服務以及社區羣眾與黨和政府的關係等問題。本文把“構建和諧社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作為基本理論,針對新形勢下的和諧社區建設問題進行探討。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把“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作為黨執政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明確提出,是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佈局,由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三位一體,擴展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容,實現了四位一體的飛躍。

按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的表述,和諧社會就是“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構建和諧社會是一個宏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從橫向看,涉及到宏觀、中觀和微觀。在我國,無論農村的微觀社會還是城市的微觀社會,都是由羣眾性的自治組織組成的,它們是我們黨的事業的工作基礎和組織基礎,它們是我們建設社會説來主義和諧社會的落腳點,正因為如此,胡錦濤在專題研討班上強調,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加強城市基層自治組織建設,從建設和諧社區入手,使社區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上發揮服務作用,在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羣眾的關係和質量上發揮服務作用,在維護社會穩定、為羣眾創造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上發揮促進作用。”胡錦濤的重要講話,説明中央領導對城鄉基層自治組織的建設和發展是非常關心和重視的,點出了我國和諧社會建設的切入點,指明瞭和諧社區建設的工作目標和前進方向。

和諧社區的定義是:一個健康的、成熟的和諧社區,應該是社區與政府、社區與企業、社區與社會、社區與生態、社區與羣眾處於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的社區。

社區建設往往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核心內容,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把社區建設作為國家社會建設的重點。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任期內把社區發展作為其行政當局的六大政策之一。他把社區作為美國政治運作模式,旨在通過發展社區來消除種族、宗教、性別以及政治上的分歧。2005年初,新加坡政府推出總金額達十億元的社區關懷基金,主要資助社區援助計劃。

我國雖然對社區概念的提出比較晚,可成果顯著。武漢市常青街常二社區舉辦了居民自己的節日“鄰居節”,增進了居民間的瞭解,融洽了感情,加強了團結,形成了有難大家幫,鄰里共享大家庭的局面。武漢市萬鬆街辦事處調動社區成員參與志願服務的積極性,深化社區志願服務,創造了萬鬆平安街工作模式。

一、和諧社區的創建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一)以人為本,服務羣眾的原則。社區的所有工作都要以社區居民的需求為導向,以社區居民的參與為動力,為社區居民的滿意程度為準則,為社區居民的社區發展中得到實惠,在參與和諧社區的建設中實現自身的發展。

(二)圍繞大局,着眼發展的原則。和諧社區建設要有利於經濟、社會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有利於社區管理和城市治理模式的創新,有利於激發基層社會的創造活力,為我國的改革發展穩定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三)整合資源,共建共享的原則。充分調動社區內機關、學校、部隊、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參與和諧社區建設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實現社區資源的共有和共享,努力營造出共駐社區、共建社區的良好氛圍。

(四)注重公平,相互兼顧的原則。只有公平,社會才能和諧,這説明差距、特別是收入分配差距不能拉得過大,超過了警戒線就可能使社會走向失衡。但是絕對的公平是沒有的,適當有些差距,這是社會有活力、有創造力、有效率的表現。所以要引導人們正確對待差距,正確看待公平,學會互助互愛,學會同舟共濟。

二、建立和諧的社區需要有和諧的舉措,要建立和諧的社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政治民主,居民自治。居民自治是指居民在黨的領導下,在國家法律規定的範圍內擁有一定的自主權,依法解決自己的事情,特別是處理社區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在構建和諧社區的過程中,居民自治起着十分關鍵的作用。居民自治是城市基層民主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國家政權一直致力的政治目標。構建和諧社區是居民自治發展的內在要求,居民自治的推進又要以和諧社區為基礎,二者是辯證的統一體,不可分割。居民委員會組織健全,能主動接受社區黨組織領導,及時受理居民的意見和要求,以《居民公約》和《社區自治章程》為依據,建立社區事務聽證會制度和社區事務通報制度,堅持在居民事務公開欄上進行告示。 (二)文化交流,促進融合。社會經濟的發展,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居住條件的改善,紮實堅固的水泥樓房也給鄰里之間帶來了心靈距離的疏遠,使“社會人”變成了“個體人”。社會的和諧首先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而社區作為人們生活居住的集合體,就起到了促進人與人和諧的關鍵作用。文化活動就是促進人們交流的最好載體,健康向上,休閒娛樂的活動不光讓居民在工作之餘得到了放鬆,也使居民通過參與活動,增進了彼此之間的瞭解。而且通過文化活動,也可以更好地向居民傳導和諧社會、和諧社區的理念,通過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人心,避免了開會總結傳達精神的呆板僵化,也有利於社區以後工作的開展。

(三)治安良好,社區穩定。社區里人與人之間的不和諧,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社會治安不穩定,嚴密的防盜門致使許多鄰里缺少交流了解。治安狀況的好壞直接反映了這個國家的道德建設和法制建設的好壞,要創建和諧的社會,良好的治安狀況必不可少。社區是犯罪多發地之一,社區治安的好壞不僅關係到居民的生命財產,也關係到能否構建一個和諧的社區。只有讓居民安心地居住,居民才能去快樂地工作。社區有警務室,治保組織健全,社區內無未成年違法犯罪,有社區矯正人員檔案。建立健全了公共安全應急預案,有弱勢羣體的法律援助機制。

(四)生態和諧,安家樂業。現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人們現在看重的不再是一味的經濟發展,人們越來越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要尋求一個舒適的生態環境。隨着房地產的逐步發展,人們對居住的關注已經從社區的規劃、建築和配套等物質層面轉向社區文化塑造等精神層面上來。社區除了要有優美的環境,舒適的配套設施外,它還應該是人與環境、人與自然之間充滿親和力的和諧社區。人們渴望的是能親近自然,放鬆自我的生態社區,能夠有完善的社區公共設施,有公共的活動、健身、休閒、交往的空間,提供一個交朋會友的良好場所,供業主之間交流、溝通。

(五)志願服務,構建和諧。志願服務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愛,人與社會之間的互相融合,與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諧社區的本質要求是一致的。因此,深化社區志願服務,充分發揮發揮志願服務的動力作用,可以大大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諧社區的建立。街道有社區服務中心,社區有社區服務設施,能基本滿足社區居民需求,制定有社區公共衞生突發事件預案。

(六)黨的領導是創建和諧社區的關鍵。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構建和諧社會離不開黨的領導;同時這也是我們黨作為執政黨的一種責任。同時,要實現社區的和諧,也要看社區黨組織的作用發揮的如何,因為社區黨組織作為黨的基層組織,處在社會變革的第一線。加強社區黨建、夯實執政基礎,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諧社區的形成意義重大。社區黨的領導班子健全,建立健全了黨對社區工作的協調委員會,有社區流動黨員管理制度、黨支部組織生活制度和民主生活會制度,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好,能在和諧社區的建設中為居民羣眾作表率。

和諧社區的建設必須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精神為依據,認真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要求,努力把社區建設成為居民自治程度較高、社會秩序穩定、社會保障充分、生活環境舒適、公共服務完善、各種社會羣體和諧相處的現代城市社會生活共同體,為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和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基地。

參考文獻:

[1]謝穎。論和諧社區指標體系[J].理論月刊。2007年04期。

[2]李友梅。社區治理:公民社會的微觀基礎[J].社會。2007年02期

《 重視德育,共建和諧社會 》 篇四

摘 要:德育把以人為本作為其核心,力求塑造完善的人格,引導學生認同並遵守社會規範,為國家的建設服務。我國德育經歷了官本到民本到人本的轉變,在實踐中不斷完善。雖然在進行德育工作的過程中,存在着一些問題,但人們也一直在探索更好的進行德育的方法,並且落實到教學中去。不論對人的全面發展還是社會的全面進步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德育,完全人格,雙主體互動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1)03-0000-01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人才。德育是建設社會文明的根本保證,是維護社會安定有序的重要手段,是塑造人格的主導力量。

一、德育的功能和發展

1.德育的本質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中國古代一直十分重視德育工作,認為德育是提高自身修養的重要途徑,不是一個特定階段的活動,而是要用自己的一生去踐行。德育的根本功能有兩個:一是塑造完全人格,二是引導學生認同並遵守社會秩序,為社會發展服務。德育的開展亦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為理論指導,最終目的在於充分開發挖掘人自身的潛能,凸顯人之為人的類屬性,塑造完善人格,釋放出無窮的人格魅力。

2.官本到民本到人本的轉變

德育把以人為本作為其核心,是一種道德價值觀念。中國的道德教育經歷了由官本到民本到人本的轉變。商周時代是以官為本。“民本”觀念首先由春秋末期的孔子提出,後來孟子又對其做了進一步的補充。“民為邦本,本固而邦寧”“仁者,莫大於愛民”是“民本”思想的核心價值觀。但是這一時期的“民本”思想中的民並不是指老百姓,而是指臣民,即為統治階級服務的、聽從統治階級安排的臣民。為了維護封建統治,所謂的民在人格建構上,崇尚儒家的“仁”“禮”和“中庸”,這樣都壓抑了個體的創造品質。以民本為核心的德育造成了人精神上的缺失,違背了其最終意願。人本的含義是針對全體人而言,無論在任何條件下,人永遠是主體,永遠是關鍵,更多的在於去體現整個人類的價值。人本德育的理念下,學生不是工具,他是目的,所有的活動都是以他們更好的提升自身作為目的。

二、重視德育

1.以“人本”思想引導德育的開展

“人本”德育即全面貫徹以人為本的德育,以學生為本。學生是開展教育工作的對象,學生接受教育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更好的發展。“人本”要求德育應以學生的更好發展為目標,以致力於開發學生潛能為己任,以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為根本任務,盡最大努力為學生提供卓有成效的服務。馬克思主義人格學原理告訴我們健全的人格力量是思想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和反省力量的和諧統一。他認為人格發展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以對人的依附為特徵的“依附人格階段”,第二是以對物的依附為特徵的“獨立人格階段”,第三是擺脱一切依附關係的“自由人格”階段。目前我國人格發展正處在由第二個階段向第三個階段的轉變過程之中。在這一時期,德育的正確方法是全面發展人的力量,減少對物的依附,向“自由人格”的目標而努力。這一轉變的實現,需要從多方面努力,人性化的方法是至關重要的,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完全人格的需求,採用符合人性的特點和規律的方法讓每一個學生的特質充分顯露,情感得以釋放,精神獲得充實。

2.“雙主題互動式”的德育方式

教育是雙向的活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活動的主體,二者的主客體關係是相對的,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在德育過程中,雙主體都應向着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成為積極的行為主體,積極地參與德育活動,做符合德育工作的行為。教育者應當充分意識到為人師的重要性。身為人師,其本身承擔着“傳道、授業和解惑”的重大責任。教師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也要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提升自身道德修養,在時時處處為學生起到榜樣作用。教育者的一個任務就是把它們形象化、具體化、生動化,使理論密切聯繫生活,貼近生活,讓學生勤於觀察、善於發現、樂於反思,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分析力、判斷力、選擇力和創造力。受教育者是教育過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最大的特點是具有能動性,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有選擇、有目的的消化、吸收和運用。德育過程實際是德育過程與學生修身過程的統一。這個複雜的“統一”,除了必須包含“德育過程與學生認知過程的統一外”,還包含以下三個複雜的“統一”,即“德育過程與學生帶着原有‘意識框架’參加的特殊接受過程的統一”“德育過程與學生自我意識分化和同一過程的統一”“ uawen.c n 德育過程與學生思想品德形成過程的統一”。受教育者在潛移默化中成為主體時,德育完全人格塑造的目標要求此刻的受教育者必須採取積極的行動,吸收符合道德觀念、人格發展規律和社會文明進步的意識,而摒棄頭腦中存在的消極因素。

3.深化德育改革

學生的道德工作是有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具體實踐共同構成的。人們應該正確認識並且重視德育工作,從多方面入手建構適應德育本質的教學體系,把德育做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第一,從國小到大學,建設德育課程與具體知識課程緊密結合,融為一體的科學完整的課程體系。我國很多學校特別是一些貧窮落後地區的學校沒有開展德育的相關課程,導致當地德育工作的滯後,對人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帶來了負面影響。德育工作在任何條件下都應做為一項重要任務來完成。其次培養創造性智慧和能力。德育的“雙主體互動式”並不是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否認,而是一種肯定。傳統德育工作普遍重視學生的接受與掌握能力,而忽視了創造能力的開發和培養,造成學生創新意識不強,創造靈感得不到激發,能力得不到訓練,其潛能不能夠及時有效地通過合理的途徑得以開發。從另一個層面來講,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要比單純的獲得知識要重要的多,這是人類社會綿延不斷、生生不息、不斷進步的根源所在。再次充分重視德育實踐,不把德育教育僅僅侷限在意識的範疇之內,把理論與現實結合起來,在現實中學習理論、實踐理論,讓理論活起來。

三、德育的意義

國際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不斷奮鬥的進取精神以及處事不慌、遇事不亂、理性地看待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已迫在眉睫。德育對完全人格的塑造,對人的意志、情感、能力和智慧的形成提供了廣闊的平台。德育工作的開展是順應國際形勢的必然選擇,也是更好的融入到國際社會的關鍵步驟。應試教育體制下的學生主體能力差,對於老師講授的知識採取囫圇吞棗的態度,很少能夠把所學知識進行反思、加工和運用,我國學生的創造力和別國相差甚遠。人本理念要求改變以往德育“人的缺位”的弊端,實現學生的更加自由與全面的發展,以學生為根本出發點,不斷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創造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反思,學會問為什麼,在問題中掌握知識,在知識中鍛鍊能力。德育立足於人們的精神生活,讓更多的人得以精神上的慰藉和滿足,將會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產生深遠的作用。

構建和諧社會論文:《淺談如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篇五

論文關鍵詞:和諧社會;責任

論文摘要: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作為我黨的五大執政能力之一。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促進和諧人人有責,和諧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本文從各級機關及領導幹部、企業、公民三個方面對構建社會的共同責任進行了論述,倡導社會和諧。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佈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提出的重要戰略任務,體現了全體人民的共同願望。按照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的要求,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促進和諧人人有責,和諧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

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是人與社會關係和諧,人與自然關係和諧,大家和睦相處在美好的社會環境中過幸福生活。構建和諧社會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過程,是一個不斷化解社會矛盾的持續過程,是不斷增加和諧因素,減少不和諧因素,促進社會和諧的過程,是一個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需要進行很長期的艱苦努力。高度的社會和諧不會也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實現,需要我們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更加自覺地,主動地創建。

構建和諧社會,應該人人有責,每個人都應自覺調整自己觀念與行動,共同為和諧社會作出貢獻。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做出努力。

一方面是各級領導機關,各級公務員,特別是領導幹部。構建和諧社會,各級領導應該走在最前列。領導幹部要真正樹立公僕意識,有了公僕意識,才能擺正自己和人民羣眾的位置。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羣眾,政治上代表羣眾,感情上貼近羣眾,行動上深入羣眾,工作為了羣眾。才能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致力於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要遵照胡錦濤在中紀委第七次全體會議上倡導的8個方面的良好風氣嚴格要求自己。做到為民,務實,清廉。辦事要出於公心,想事要心繫百姓,斷事要講求原則;處事不隨風轉向,陳事要直言不諱;險事要挺身而出,成事要不貪錢財,敗事要敢於承擔責任。做到台上講的與實際做的完全一致,嘴裏説的與心裏想的一致,表裏如一。以良好的工作作風,高尚的人格魅力在羣眾面前樹立起一座豐碑,為構建和諧社會率先垂範。各級領導做好了,大家就會跟着學,也才有號召力。領導幹部的模範行為是無聲的號角。

二方面是每個企業。企業與公民一樣都是社會的細胞,企業不僅要追求“利”更要追求“義”。企業成功與社會的健康發展密切相關。企業在為社會提供經濟價值的同時,需要向社會顯示其承擔的責任;企業在獲取經濟利益的時候,要通過各種方式回報社會。做為一個企業,要時刻牢記,要給予國傢什麼,給予環境什麼,給員工什麼,而最終企業會得到什麼。目前推動的“企業公民”建設的目的就是尋求企業發展與社會和諧的契合點,達到互惠雙贏。“企業公民”的要素構成,有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兩大類。社會責任主要指法律規定必須承擔的責任,應具有強制性,如為政府提供税收,為社會提供就業機會,為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執行政府的宏觀政策,維護職工的權利,遵守市場競爭秩序等等;道德責任主要是指支持社會公益活動,福利事業,社區建設等,其特點是自覺自願。每個企業應該為構建和諧社會自覺,積極加入到“企業公民”建設事業中去。要強化個體利益目標與社會利益目標一致性的認識,做為企業,在管理上要突出和諧主題,堅持用和諧文化引領和諧企業建設,使和諧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成為廣大幹部職工重要價值取向,從而凝聚力量,推動發展。

安微阜陽奶粉事件、蘇丹紅事件、礦難事故頻頻發生,產品質量粗製濫遇、污水廢氣偷排暗放等等。看似管理的缺失,其實暴露的是企業價值的危機。

三方面是每個公民。人是社會的細胞,沒有每個人的自我和諧,就不會有社會和諧的肌體。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對每個人來説,不僅要與自然之間的融和、與社會羣體的“和合”、與單個行為之間的和睦,而且與自己的思想行為和諧。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對自我和諧卻不在意,甚至做得很糟糕。有的對社會現象不見陽光,只看陰影,對任何事物橫挑鼻子豎挑眼,牢騷滿腹,自己把自己搞得心不平氣不順。還有工作、事業與生活,單位與家庭之間的關係處理得很不協調,甚至顧此失彼。如果每個人心理充滿了這樣那樣的衝突與不滿,心理或生理會失衡,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普通人身上,不但影響傷害的是本人,還會影響傷害到家庭和周圍的人,如果發生在領導幹部身上,造成危害會更大。

自我和諧是一種境界,一種情操,一種態度。實現自我和諧,是一個人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加強道德修養的過程,不斷改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就是成為“脱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和“有益於人民的人”的過程。只有不為私慾遮望眼,才能正確認識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吾日三省其身”耐得住寂寞,擋得住透惑,管理得住小節,才能不斷提高戰勝自己的勇氣和力量。在和諧自我的基礎上去“齊家、治國、平天下”。

每個人都應從自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讓關愛成為一處習慣,讓和諧融入到每個細節中。如果全社會團結互助,扶貧濟困,形成平等友愛,融洽的人際關係環境,如果人人蔘與,不懈努力,社會各方面形成一種和衰共濟,構建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就能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果。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論文 篇六

淺談構建和諧社會論文的對策

[摘 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目標、總要求、基本途徑、社會建設和黨的自身建設。

[關鍵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要求;途徑;自身建設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是內在統一的。沒有科學發展就沒有社會和諧,沒有社會和諧也難以實現科學發展。

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目標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體現在構成社會的各個要素之間的關係上。從廣義上説,就是生產力、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基本適應,經濟社會生態全面、協凋、可持續發展,共同進步;從狹義上説,就是實現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

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要求

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1、民主法治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上層建築保障。

和諧的社會關係要求上層建築的法律制度加以維護,為此,就要通過民主政治建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此外,和諧並不是“一團和氣”,也不是宗派主義,而是建立在特定的原則的基礎之上。原則要在民主的基礎上產生,通過法制加以維爐,為此必須發展民主政治,擴大公民政治參與,落實依法治國方略。

2、公平正義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本質上要求。

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國民的一貫主張,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任務。但是,必須把公平正義放到市場經濟體制的環境中來理解。離開這個環境,公平正義就可能演變成平均主義。在現階段,公平正義主要體現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等價交換,買賣雙方的利益和權益得到尊重和維護。因此,公平正義就是要承認事實上的不平等,尊重差別,通過適當的政策把差別轉化為推進社會進步的動力。為此,要完善市場經濟,規範競爭秩序,調節收入差距,正確處理不同社會羣體的利益關係,依法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誠信友愛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道德的要求。

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發揮道德模範榜樣作用,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係。

4、充滿活力是社會成員激發出來的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創造願望。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充滿活力的社會,這種“活力”需要激發。尊重創造,就要鼓勵人們幹事業、支持人們幹成事業,讓不同社會階層都把自己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生產要素優勢融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事業中。

5、安定有序是人們社會生活的動態平衡。

社會穩定與社會和諧是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兩個概念,社會不穩定現象要比社會不和諧現象更為嚴重,為了消除社會不穩定因素,有時僅僅用調和的方法不能奏效。要求不斷改革社會管理體制,加強社會建設,發展基層民主,擴大公民自治,讓公民依法管理自已的事務,最大限度地把社會矛盾消解在萌芽狀態。

6、“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社會關係在人與自然關係上的延伸。

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目的在於基本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在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建設生態文明必須深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此,就必須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途徑。

1、堅持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發展是硬道理,是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發展對於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只有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才能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強有力的物質保證。

2、走共同富裕道路,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但平均主義也不是社會主義,共同富裕不能一蹴而就。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將貫穿於社會主義發展的始終。在這個過程中、事實上的不平等將長期存在,因此要承認差別,而不是否認差別,更不能人為地消滅差別,差別既可產生動力,也能導致衝突。實現防止衝突、推動發展的目標,需要有正確的政策導向。逐步提高居民收人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貧標準和最低工資標準,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創造條件讓更多羣眾擁有財產性收入。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逐步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趨勢。

3、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社會主義生產關係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經濟基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和完善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體現在生產資料所有制問題上,應當尊重經濟成分的多樣性,實現不同經濟成分的均衡發展。為此,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把二者統一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

四、把社會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社會建設關係到民生,關係到社會穩定,在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佈局中地位重要。我們黨是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歷來重視改善民生,滿足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現在,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即所謂“民生”問題的解決,既取決於企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以及黨政機關服務質量的改善、工作效率的提高,更取決於社會事業的發展,比如教育、文化、衞生、就業、住房、尤其是社會保障等事業的發展和完善。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

五、加強和改進黨的自身建設。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黨。只有黨不斷提高執政能力,永葆先進性,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才能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