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人文醫學調節醫患關係的探究及對策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07K

人文醫學調節醫患關係的探究及對策論文【精品多篇】

.醫患關係及其現狀 篇一

2.1 醫患關係:從狹義上講,醫患關係是指特定醫務人員與特定患者在醫療過程中產生的一種醫治關係。從廣義上講,醫患關係是指患者及其家屬在就醫過程中與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之間發生的一種特定關係。

2.2 醫患關係現狀:根據廣東省科技計劃軟科學項目“服務管理和社會資本理論視角下醫患信任與控制機制探索”調查小組於2009年進行的調查數據表明:在患者就醫的醫院中,認為醫患關係非常和諧佔7.1%,認為和諧佔48.8%,認為一般佔34.5%,認為有點緊張佔7.2%,認為非常緊張佔1.2%,認為説不清佔1.2%。從調查數據上看,絕大多數被調查者都認為醫患關係是和諧的,認為醫患關係緊張和非常緊張的只佔被調查人數的8.4%。但是最近幾年來,惡性醫療糾紛案件的不斷髮生,職業醫鬧的出現,甚至黑惡勢力的加入,媒體的宣傳報道,把本該和諧的醫患關係推到了風口浪尖上,甚至國家不得不以立法的形式來打擊醫鬧及黑惡勢力。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目前的醫患關係,找出改善醫患關係的方法。

.人文醫學調節醫患關係的探究及對策 篇二

3.1 醫學院校人文教育滯後及對策:目前,各個醫學院校的課程設置,仍然沿用着生物醫學模式下的課程設置方法和人才培養體系。重點放在科學教育知識和技術層面的訓練,相對忽視學生對患者人文關懷的培養。雖然也有部分院校開設了人文醫學相關的部分課程,但師生都缺乏重視,使得人文素質教育處於一種可有可無的邊緣地帶。這樣,培養出的部分醫務工作者在醫療過程中大多缺乏對患者的人文關懷,不能設身處地替患者着想,不能換位思考。而較多地考慮各自的經濟利益。隨之而來的便是過度醫療,過度檢查,態度生硬等現象的出現。客觀上加劇了目前已經緊張的醫患關係。因此,醫務工作者人文素質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醫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和醫療衞生事業的發展。

為克服上述弊端,大力推進並強化專業教師的人文教育功能,提高教師的人文教育水平,使每一位專業教師都明白,培養醫學生的醫療知識、醫療技能與培養醫學生的人文素質同樣重要。將人文精神滲透進醫學專業教育之中,把醫學生教育成既具有精湛醫術的醫生,同時又是擁有豐富人文知識和高尚人文精神的醫務工作者5。

3.2 將中醫整體觀統籌於人文醫學理念,提高醫者素養:祖國的傳統醫學博大精深,它強調形神的相一性、陰陽的氣血平衡、五臟六腑的整體思維,而人的精神活動建立在身體的完整統一之上。將中醫學的觀點運用於人文醫學的教育中,便是要求醫務工作者要以一種全局的觀點,統籌兼顧的視角來看待所學的零散醫學知識。所謂全局觀,就是指從患者所處的社會環境、疾病狀況和精神狀態等諸多因素通盤考慮;所謂統籌,不是單純的知識整合,還應該將整體中加入情感的成分,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對理性的知識加入感性的認識,從而可以有效提高醫務工作者的醫德素養。

3.3 “人機化”的診療技術對醫患關係的影響及對策:隨着物理、化學、電子、計算機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自動化設備層出不窮,大量的高新技術及設備廣泛應用於臨牀,使得診斷、治療、護理方式發生了較大變化。醫生通常通過儀器和設備獲得患者的各項數據指標,為診治疾病提供重要依據,但同時也增加了患者的`檢查和檢驗費用,造成患者的不理解。另外,這種以機代人的趨向,加重了醫生對高技術設施的依賴,淡化了醫患之間的思想交流,忽視了患者社會、心理因素對疾病的影響,使醫患關係變成了“人機關係”缺少了人文關懷。因此,利用語言、文字等載體,加強醫患交流,緩解目前越來越緊張的醫患關係,人文醫學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5。

3.4 人文醫學在對待生死問題的策略:雖然生、老、病、死是一種自然法則,但部分患者死亡之後,由於患者家屬不同的生死觀,對於親友的離去,不能接受這樣的現實,繼而引發醫療糾紛層出不窮。在對待生、老、病、死的問題上,醫院和社會都要責任和義務讓每一個人明白:醫生只能醫“病”而不能醫“命”當人的身體會出現各種病狀時,醫務工作者經過努力,可以治癒許多的“病”;但在“命”快終結時,我們的醫生卻顯得無能為力,醫務工作者不是“萬能的上帝”不可能讓人不死。

就生死問題站在醫學生教育的角度,筆者認為,將人文醫學的理念引入醫學教育中可以有效避免重蹈…本站 …“玩屍門”的悲劇,認識到每一個即使是已經離開的人也會有“靈魂”的存在,而人文醫學便是讓每一個醫務工作者在醫學入門時就將一種使命感放入心底,時刻感受到一種信念力量的督促,讓初學者感受到那些大體不是玩具,更不是取樂嬉笑的工具,它們是為教育獻身的英雄。當醫務工作者觸及他們的骨肉之軀,雖然沒有言語的交流,但是相信那些千言萬語早已通過指尖連通,或許幻化而出的也就是兩個字一“責任”所以筆者認為人文醫學的根基是那些大大小小的責任,只有當醫務工作者懂得了責任之重,生命之貴的時候,才能真正走進患者的心理,去體察他們內心的那些感受,才能更好地學會懂得。一個人如果知道了生命終會有一個結局--死亡等待着我們,便會對生命的價值、寶貴生命的珍惜堅定很多。

對一個瀕臨死亡的患者來説,醫務工作者要格外注重對患者的臨終關懷,同時利用人文醫學的知識對患者的家屬進行生死觀的教育。對於每一個醫務工作者,或許也可以説是行走在生死之間的使者,對於死亡或許沒有了那青澀的眼淚,不是麻木,而是選擇用默然冷靜給生命多一份默然和敬畏,每—個醫務工作者都必須明白掩蓋的悲傷是因為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在書寫着生命的無限可能,如此才能不負“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的誓言。

.人文醫學概述 篇三

1.1 人文(Humanism):人文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

它是人類文化中的先進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進的價值觀及其規範。其集中體現在尊重人、關心人和愛護人。

1.2 醫學(Medicine):在專業技術層面,醫學是指以保護和增進人類健康、預防和治療疾病為研究內容的科學。在專業等技術層面以外,醫學更多地涉及了醫生的氣質裏不經意流落出的氣魄和言語。醫學在技術層面、知識層面、哲學層面、智慧層面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要求。總而言之,醫學是技術和道德的一個共同體,它除了關乎人的生命,更關乎人本身的價值。

1.3 人文醫學(HumanisticMedicine):目前在國內,對於人文醫學通常流行三種看法。第一種看法是把人文醫學是醫學的組成部分。即人文醫學看作“醫學人文學”(ze)的同義詞。並認為現代醫學可分為基礎醫學、應用醫學、技術醫學和人文醫學四大部分。第二種看法是把人文醫學理解為“Humanistimedieine”即與“生物醫學”(Biomedioine)相對應的一種醫學體系。第三種看法是把人文醫學理解為一種醫學模式(Model)1。

筆者比較贊同將人文醫學理解為一種新的醫學模式。人文醫學崇尚“以人為本”為其醫學理念,以“人文精神”為核心,強調在當前社會背景下,要推崇的一種醫學使命感及個人價值觀。隨着精神文明程度的逐步提高,僅僅擁有專業素養已遠遠達不到人們對一位醫務工作者的要求,如今隨着人文理念的深化,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環境-人文醫學”模式,人在醫學中的主體地位得以加強。人文醫學包括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醫學哲學、醫學方法學、醫學人類學、醫學美學、醫學社會學、醫學邏輯學等學科,是對醫學中的人文內涵的高度概括和抽象,是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同醫學相結合的交叉性學科羣。人文醫學作為一個新的學科羣是醫學走向成熟的標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