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醫患關係思考與對策精彩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04W

醫患關係思考與對策精彩多篇

關於醫患關係思考與對策 篇一

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醫療衞生行業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作為醫療衞生部門,我們擔負着維護人民羣眾健康,促進和諧社會建立和穩定的重要任務,人民羣眾對醫療衞生工作滿意不滿意,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體現在醫患關係是否和諧上。

一、我國醫患關係的現狀及原因

醫患關係是醫療實踐活動中產生的一種特定的人際關係。它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醫患關係是特指醫務人員與患者之間的互動關係模式。廣義的醫患關係是指醫療衞生服務羣體與服務對象及相關羣體之間的相互關係,涉及醫院、醫護人員、其他工作人員、還有政府部門、新聞媒體等多種人員、多種因素,它是社會關係與結構化社會關係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來講,我們對醫患關係的認識傾向於廣義的概念。

目前,我國醫患關係日趨緊張,醫療糾紛發生率大幅度攀升,嚴重干擾正常的醫療社會關係,威脅整個社會的和諧。據統計醫療投訴和醫療糾紛發生後, 有75%的病人及其家屬曾有過擾亂醫院工作秩序的過激行為, 其中18% 發展成打砸醫院。患者死亡後停屍在醫院大廳、病房的約佔2%, 圍攻院領導的佔10%, 攻擊威脅醫務人員的20. 2%, 數十人衝擊醫院的約9. 3%。攻擊醫務人員人身安全的20.46%[1]。國家衞生部付部長坦言:“現在我國的醫患關係處於極不正常的狀態, 是我國曆史上最嚴重的時期, 在國際上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這樣的醫患關係。”[2]

我國現階段醫患關係不和諧,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醫療服務的現狀無{}法滿足羣眾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

首先,政府的財政投入有限。我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22%, 而衞生總費用僅佔世界衞生總費用的2%;財政投入佔醫院當年支出的比重, 省級以上醫院在5% , 市縣醫院一般在1% , 鄉鎮衞生院在1% - 5%。在衞生籌資總額中,政府預算內衞生支出從1995年的17.0%下降到2000年的14.9%,而居民個人衞生支出則逐年上升,從1995年的50.3%上升到2000年的68.0%[3]。

其次,醫療保險制度不健全。在發達國家, 絕大部分的醫療費用由保險公司和國家政府來承擔,個人不需支付高額的醫療費,這樣一來,患者在心理上容易接受這種現實。而在我國,由於受經濟發展水平所限,我國的醫療保險體系不完善和基本醫療保險的承受能力較低,於是,高額的醫療費用都由病患本人來承擔,往往出現病人家庭由病返貧、甚至破產的情況。鑑於高額醫療費用的壓力,很多病患選擇將矛頭對準醫生和醫院,訴求醫院賠償,對醫院產生敵對情緒。

第三,解決醫患糾紛的相關法律、法規不配套。2002年9月1日施行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比之前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有較大的進步, 但幾年來的實施情況顯示:我國對醫療糾紛處理的相關法律規定不便於操作, 仍需要不斷完善和補充。比如“醫療事故”的概念, 目前在醫療系統和法院之間仍存在理解歧義。此外,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司法解釋中, 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 實行過錯推定和因果關係推定, 因而醫療事故鑑定結論屬於醫療機構舉證責任倒置的範圍, 不必由受害人舉證。最高法院的這一司法解釋對醫療機構賦予的責任過重, 擴大了醫療機構的賠償責任。目前對是否應該實行醫療事故舉證責任倒置仍有爭議。以上醫患糾紛處理法規的分歧和爭議直接或間接影響了和諧醫患關係的建立。

(二)醫務人員“以人為本”服務理念的缺失

第一,醫務人員思想趨向“拜金主義化”。當前,醫院發展已由單純依靠國家投入轉向依靠自身經營維持生存和發展。一些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片面追求高額利潤,憑藉其有利的市場地位和信息優勢誘導患者接受超過其實際需求的檢查項目、治療項目和藥品品種,助推了醫療費的不斷攀升,造成“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日益突出。醫務人員追求個體價值和經濟價值迅速上升,影響了醫院和醫務工作者的形象和聲譽,加劇了患者對醫務人員的對立情緒,嚴重影響了醫院的和諧。

第二,醫務人員存在“重技術,輕服務”的心理。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醫療服務日益技術化,藉助於第三媒介來診斷治療疾病已越來越多地被醫生採用。在診治疾病過程中,醫務人員過分依賴先進醫療儀器,忽略了心理社會因素對病人的影響,導致醫患感情日漸淡漠,產生了高科技離病人越來越近、醫務人員在感情上離病人越來越遠的現象。

(三)羣眾對醫療效果的期待更高。

第一,隨着社會的進步,科學水平的日新月異,人們的健康意識也逐漸增強, 對疾病和早期診療更加重視, 由此對疾病的效果預期更高。醫學發展突飛猛進, 分子醫學、基因醫學、克隆技術等接踵而來, 但新的未知的疾病也不斷出現, 醫療領域中充滿着未知數和變數, 加上醫務人員的醫療技術也存在差異, 國內外一致承認醫療確診率也只有70% 左右, 各種急重症搶救成功率在70% ~ 80% 左右, 相當一部分疾病原因不明、診斷困難, 甚至有較高的誤診率、治療無望, 這是醫學的無奈, 很多患者及其家屬不瞭解醫學的特殊性, 對醫療效果期望過高。

第二,現代傳媒的迅速發展,方便病患查詢與疾病相關的訊息,患者對醫療過程參與意識增強。如今的醫療過程,也不再是簡單的醫生與病人“一對一”模式,病人不再對醫生的診療方案“言聽計從”,病人可以通過互聯網查詢到最新的治療方式和成功的治療案例,如果醫生稍有差錯,就會致使病人對治療方案提出質疑,造成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隔閡。

二、如何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

(一)政府應着力解決醫療服務現狀無法滿足羣眾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的矛盾

應該看到, 當前衞生工作中存在的基本矛盾是羣眾越來越高的衞生健康需求與目前醫療服務供應不足之間的矛盾, 集中的表現就是羣眾“看病難、看病貴”。我們要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 必須堅持走適合中國國情的衞生事業發展道路, 堅持衞生事業為廣大人民羣眾健康服務的宗旨和公益性質, 發揮政府保障羣眾基本醫療的主導作用, 增加財政投入, 改革醫療服務體制, 轉換公立醫療機構運行機制, 加強政府對醫療服務行業監管, 大力發展社區醫療衞生服務事業。健全完善解決醫患糾紛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各項法律條文的司法解釋,使醫患雙方在解決矛盾衝突時有法可依、有法可循,避免發生無謂的爭執與暴力衝突。

(二)加強醫院醫德醫風建設,提高醫務人員的自身素質

首先,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必須樹立經常性和長期性的思想,把提高醫務人員的道德素質作為醫院發展規劃的一項重要內容,對醫德醫風教育的時間和目標作出明確部署,並督促抓好落實[4]。

其次,要使醫德醫風建設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必須着力構築內外結合的監督管理體系。院內的監督管理上,要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層層簽訂承諾責任書,要通過設立意見箱、舉報箱、投訴電話等形式,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院外監督方面,聘請幹部、離退休人員等擔任醫德醫風義務監督員,請他們定期醫院明查暗訪、反饋信息、提出合理化建議。

最後,嚴格懲處,確保醫德醫風建設取得實效。良好醫德醫風的建立不僅需要教育,需要約束,需要激勵,還需要懲處。對違反相關規定的單位和個人,要按情節給予程度不同的處罰。同時,對廉潔行醫、無私奉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要及時給予獎勵。

(三)認真做好醫院黨建思政工作,樹立黨員、黨組織的模範帶頭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是貫徹落實各項政策的根本保證。醫患關係是醫院面臨的最基本的關係,它反映的不僅僅是醫務人員羣體與患者羣體之間的關係,而且可以折射出整個醫療界乃至所有社會關係的縮影,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代表性關係。做好全體醫務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幹部首先要研究並真正理解黨的方針政策,做貫徹執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表率,做知行統一、言行一致的表率,這是構建和諧醫患關係有效的前提保證。同時,通過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全體醫務人員充分認識在新形勢下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動員醫務人員站在維護廣大患者根本利益的戰略高度,來審視和把握醫患關係,充分認識構建和諧醫患關係是醫院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引導職工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樹立和強化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要結合新形勢,從不同方面對員工進行服務宗旨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大力倡導誠信醫院、誠信服務,將“以病人為中心”落實到服務的每一個環節,不斷滿足社會和患者的需求。

(四)加強醫院的軟硬件建設,為構建和諧醫患關係提供物質保障和智力支持

和諧的醫患關係不是一蹴而就建立起來的,良好的醫患關係必然始於每一個環節和細節,細節管理和細節執行可以推進醫患關係的和諧。細節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醫患關係,決定着醫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關係醫院在社會上的認知度和誠信度。隨着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醫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硬件方面,患者青睞高質量的醫療設備,有些傾向於信賴進口的設備。因此,醫院在重視培養醫療人才的同時,還需投入大量財力、物力購進新型的醫療設備。在醫院自負盈虧的今天,提升醫院的硬件水平勢在必行。在軟件方面,醫院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範,加強優質服務水平和技巧技能培訓,提高服務標準與質量。很多情況下,醫患衝突的發生並非源於醫療事故,而是因為醫生的服務態度存在問題,導致病患對醫生不滿,發生言語衝突,形成醫療投訴。所以,醫院應該重視提升自身服務水平,增強醫務人員的服務意識。

(五)重視輿論宣傳的作用,做好醫患之間的溝通工作

輿論宣傳在現代社會中日益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正確引導輿論是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平台。要高度重視與媒體的溝通聯繫, 及時向媒體提供準確、全面的信息, 讓媒體及時瞭解真實的情況, 發揮正確的輿論引導作用。對於媒體揭露醫療衞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我們要堅持不護短、不

遮醜, 堅持正確對待、舉一反三, 積極主動地採取改進措施。要了解新聞傳播知識和技能, 學會與媒體溝通, 不斷提高宣傳工作水平。要真誠地希望新聞媒體堅持正確的輿論引導, 客觀如實報道醫療衞生服務活動, 不刻意炒作個別醫療糾紛事件, 大家共同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維護健康有序的醫療秩序。當前醫患關係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是社會因素、醫方因素和患方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需要輿論宣傳的有力配合才能徹底解決。通過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利用醫院的宣傳陣地,如開辦醫院網站、小報、宣傳專欄等,並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積極宣傳醫院在構建和諧醫患關係方面的新舉措、新成效,有助於在醫院內部形成凝聚人心、振奮精神的輿論環境。同時通過大力宣傳醫學知識,宣傳醫務人員中湧現出的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蹟,引導人們正確認識當前醫患關係中存在的問題,客觀看待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呼籲全社會理解和尊重醫務人員的勞動和風險,有助於在醫院外部形成利於醫改發展、共建和諧醫患關係的社會氛圍。

總之,構建和諧醫患關係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要堅持常抓不懈,做和諧醫患關係的推動者、實踐者,讓人民羣眾實實在在地體會到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成果,全方位打造相互信任、互利共贏的醫患關係,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關於醫患關係思考與對策 篇二

醫療制度是影響醫患關係最重要的原因。現時患者看病花錢多,但不少醫護人員抱怨收入少。請注意,高收入者往往是在一線城市的大醫院的部分醫生,而社區醫院和三線城市的大醫院醫護人員以及鄉村醫生收入確實不高。這是很多原因造成。而某些高收入的醫生,只是賣藥者。這是因為我國醫療界長期以來實行‘’以藥養醫”。還有個別專家,教授的實際臨牀水平與其職稱不相稱,這是醫療界的學術不端所致。要實行醫改,必須真正解決以藥養醫。同時也要狠狠從源頭上治理某些影響醫療質量的因素。如此一來,患者才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這也是令社會穩定與和諧一個很重要的基礎。

有消息説我國將實行醫護人員薪酬改革。醫護人員將拿高薪。這裏所指的醫護人員是指全國的,包括落後地區。我們要感謝醫護人員,他們是我們的生命守護者之一。現在高收入醫護人員當中部分人是藥品的“經紀人”,無論對患者利益,還是對知識的尊嚴,甚至是對醫療本身的社會意義,都是極大的傷害和諷刺。而大部分的醫護人員,卻腳踏實地,不忘初心,服務社會。請不要因個別敗類(儘管是比以前增多,但醫生中的敗類還是一小部分)而否定醫護人員對社會的貢獻。國務院醫改辦王賀勝在福建省三明市調研時説:“建立公益性的運行機制,醫生恢復到看病的本位,心無旁鶩地看病,不要再想所在的科室得掙多少錢。”並表示“今後不能把個人的收入和科室的收入、醫院的收入掛鈎。要考核工作量,考核技術的難易的含量,考核服務的質量和態度,考核羣眾滿意不滿意,通過這些改變考核的指揮棒”。王賀勝主任説的很對。現在患者求診,醫生首要工作是開大單,開貴藥,否則也很難繼續在職場呆了。一些技術稍差的,就抓緊一切機會開藥。一些人的晉升與其是靠業務水平倒不如是靠‘’效益”。人們開始發現,一些社區醫院的老醫生水平比大醫院個別主任還高。這與晉升的指標之一——經濟考核不無關係。部分患者花了不少錢冤枉錢卻未必真能治病或者療效不大,當然影響醫患關係。

隨着醫藥分家,醫療費上升是必然的。醫護人員靠技術吃飯也是天經地義的。問題是,醫療費上升了,藥費未必下降。自從去年,不少廉價藥已出現斷供甚至停止生產。。不是這類藥療效不好,是未能滿足‘’經濟效益‘’!如何穩定藥物價格不是立即能做到的,這給醫改又帶來新的思考題。在以藥養醫中獲利的利益既得者焉會善罷甘休?醫改涉及的不僅僅是醫生,還有藥物集團,千絲萬縷,盤根錯綜。絕非易事。就眼前看,醫療腐敗的產生於1制度的不合理。以藥物回扣為例,從藥廠到患者手裏經過多個環節,每個環節均是雁過拔毛,患者的負擔可想而知。2 儘管規定醫院能把藥費提升15上%的差價,但事實上遠不止。3 缺乏法律的監管。行政法理論也是法,但這類監管部門也是權力尋租的地點,本身也是腐敗的多發區。葛蘭素事件和過期疫苗事情就是很好的證明。如何防止,問責醫療腐敗的發生,如何及時為患者討回損失,這也是醫改必須考慮的。所以要實現醫改,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必不可少。

醫護人員的薪酬是會上漲。診金也肯定上漲。如何確保低收入但因病情需要名專家給予會診呢?個人以為,只有患者醫保卡所屬範圍內非特診主任醫生成功申請,低收入者能以普通主任好的診金求診特診專家。二三線城鎮和農村也有以普通診金求診省級一線醫院特診專家的比例,要有省一級普通主任的有效申請書才申請成功,這樣既能體現醫療的市場化又不是其公益性。對私立醫院,如果其經常廉價甚至免費為社會弱勢者提供健康諮詢,預防治療,卻有醫療效果,可考慮鹼面部分税。

此外某些疾病也不能驟然大幅提高診金。如精神病,癲癇病,重症乙肝,這些疾病的患者病程較長,整體經濟較低,如果大幅度提高診金對患者顯然是雪上加霜,還不如停留在‘’以藥養醫”時期。還有某些疾病,與環境有相關性,如呼吸道疾病,診金也不宜上升太多,否則對患者不公平。也有某些部門,如病理醫生,雖非前線醫生,但他們對醫學科研做出很多貢獻,其薪酬應合理上漲。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一直以來診金屬於自付部分。但對經濟困難者,如低保人員,支付診金是有困難的,國家要給困難者(如低保人生,貧困地區部分人士)通過醫保卡支付部分診金。

醫院本身的收入其實也是取之患者,即使醫患人員的收入與科室,醫院的收入不再掛鈎。從院方角度,必然要通過各種渠道,獲得收入。藥價的差額必定的,不必要的檢查不會消失。前者得益於醫療定點,後者可以作為醫院僱員‘’義務”之一,不樂意者大可另謀高就。對患者而言,除了支出增加別無變化。醫改必須要前瞻性,以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否則事與願違。

醫療配套設施的合理分配也是一個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除了人才,一線城市大醫院的設備也是吸引患者的原因。。優質資源的“下沉”除了通過薪酬鼓勵醫生士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還有給某些醫院提供治理設備。如對鄉鎮醫院提供需要的ST本人以為,大醫院可以提早更換設施,就得實施如果可以繼續使用的話可以以合理的價錢轉讓給某些醫院。這些醫院可以分期付款。這樣有資源共享的雙贏效果。

目前為止醫療改革的方案還沒有正式出台。2017《政府工作報告》或會提及。我們不妨稍候。無論如何是否令我們滿意,我們都可以用先接受的心態看待新醫改。因為醫改是改革中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既要惠及全國將近14億人口中的每一個,也要考慮國家財政的承受力;既要好好發揚公益性,也要激起從業人員的潛能與主動。既要體現良性競爭以促進進步,也必須慮及資源合理分配。醫改不僅涉及醫療系統,還影響了藥廠的利益,涉及的是整個利益集團,稍有不慎又引發新的問題。切勿矯枉過正!

為什麼要討論藥物和醫療器械生產與經營部門呢?概因這類其餘花了不少金錢研製新產品,如果失敗,會把全部成本計算在已經上市的藥物中,這些藥物或其它醫療產品經過層層中間商的雁過拔毛到了患者手裏,一位患者樣子不知多少人,供他們的房子,車子。即使醫院的藥物差額下降,但這些人也會令某些藥“飛上枝頭變鳳凰”,如地高辛在廠家的包裝下,價格升了10倍。現在國務院已經實行放開藥物價格,在某程度有利市場競爭,但也要好好治理某些亂象,否則就是用個人和國家的錢養着一羣新版蛀蟲,並引起新的社會矛盾。禍害不淺。不少醫生對此頗有微詞,但僅僅憑其一人之力無法改變這種情況,醫生也只能按照政策制定的制度辦事,否則另謀高就,為此不少醫護人員成了社會批判的對象,卻不想想他們的實際位置。

醫療制度是決定醫患關係一個最根本的原因,一個“效益”主導一切的制度必然導致唯金錢論的遍地滋生,也導致在一定程度上道德的滑坡,引發了社會矛盾。但醫護人員大部分是有良知的,請相信他們。希望中央和國家政府更重視,“民間高手”也多多理性積極獻策獻言,早日攻下這一難關。同時醫患雙方要彼此關心與信任,讓多種因素共同構成醫患和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