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美術素質教育論文新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11W

國小美術素質教育論文新版多篇

國小素質教育論文 篇一

摘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一次重大革命。

實驗教學與素質教育有着密切的聯繫,開發實驗功能將更好地促進素質教育發展。

關鍵詞:教學; 素質教育

隨着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從長遠發展角度審視教育問題,基礎教育應該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一 認真貫徹新課程改革精神,積極推進國小數學素質教育

我國提倡素質教育已有多年,由於種種原因落實的效果不夠理想。

國小素質教育又是其中最基礎的一環,所以國小素質教育的實施顯得尤其重要。

國小數學是一門基礎性的課程,是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應該成為推行素質教育的排頭兵。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對國小數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的問題,已經是擺在每個數學教學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和迫切任務。

二 要以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旨

素質教育的最基本內涵,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雖然,全面發展的思想早已有之,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共產主義的理想,建國以來,黨的教育方針也一直把全面發展作為重要內容。

但是,應該説,這還是一種教育理念,是針對歸式分工所造成的人的片面性而提出的理想目標,並不具有充分的客觀現實性。

首先説我國的當代科技綜合化,要求探索,理解和運用科學技術的人全面發展,21世紀各門類科學各層次分支不斷交叉,加速綜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進一步結合,科學和技術相互依賴和融洽,科學和社會之間發生重大的相互作用。

其次是經濟全球化,要求參與經濟活動的人具備兼容幷包的胸懷和合作競爭的精神,善於在現實和傳統之間、科學和人文之間、個人和社會之間、以及民族和人類之間不斷地協調和化解矛盾,應對各種挑戰。

再次是發展整體化,強調經濟、環境、社會協調發展,經濟發展、環境發展、社會發展都要以人為中心,都是為了人的發展和依靠人的發展。

特別是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來説,我們進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於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同時又要着眼於人的全面發展,而且,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

三 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要貫穿於教育過程的始終,要建立師生的平等關係,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於爭辯,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發展,要營造一個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

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最重要的是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親自動手去做,去實驗。

沒有實踐能力的人,絕不可能成為有創新精神的人,實踐出真知,脱離社會實踐來談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只能是紙上談兵。

要善於發現,挖掘和強化學生的創造潛力啟迪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造就大批創新人才。

這就要求我們舉一反三、善於反思、取長補短,改變我們的教育教學方式,更加重視創新精神的培養。

四 實施素質教育應重視優化校園育人環境。

優化育人環境是一個系統工程,各種環境育人要素絕不是孤立的、支離破碎的,而是多元的、有機結合的。

學校應全盤規劃,從教育教學到行政管理,從文化課、專業課教育到政治理論教育,從入學教育到畢業教育,從學習空間到生活空間,從師生關係到同學關係,從學校到社會和家庭都可成為素質教育的載體,強化素質教育功能。

真正使學生在學校的任何角落、任何環節都能感受到人際和諧、秩序井然、優美整潔、積極向上的環境氛圍。

同時,優化育人環境還要創造健康積極向上的精神氛圍,要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用豐富的精神養料滋潤學生,通過長期的砥礪和耳濡目染,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思想品格。

優化校園育人環境,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着手:首先要構建高雅的環境氛圍。

學校既要充分利用合理的校園佈局、整潔的綠化園區,又要構建體現校園特點和學校特色的人文景觀。

使校園環境幽靜、雅緻、高潔,更具學習氣氛。

其次要在校園創建濃郁的學習學術氛圍。

學習是學生在學校最基本的素質塑造活動,既需要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要有學生的主體能動作用。

因此,在校園中要建立良好的教風與學風。

五 評價、表彰規範

評價的依據是培養目標,把培養目標分解,把要求具體化,形成一系統規章制度、管理規定,編印成冊,發給學生,讓學生了解怎樣從基礎行為起步,應該怎樣做,從哪方面去努力。

學校按一定的標準制定優秀班集體和三好學生的評選條件,制定優秀學生幹部、三好學生、活動標兵、文明班級的評選條例。

將這些彙編成學生手冊,讓學生和家長了解學生努力的方向。

幫助學生逐步學會依據學校培養目標自我評價,確定自己的具體目標,找到起點,促使自我意識的健康發展。

六 要把思想品德素質作為學生最重要的素質

思想品德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在當今,一個人的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如何,以及如何做人處事,已經成為人的事業成敗的最為重要的因素。

思想品德如此重要,可當前我們思想品德教育的現狀並不盡人意,具體表現:德育工作還不能主動適應新形式的要求,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德育沒有貫穿於專業教育和學校管理全過程,未能體現不同年齡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德育的內容和德育工作的方法較為陳舊和單一。

對此,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當務之急。

總之,我們要全面貫徹和學習素質教育觀,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為新世紀的建設提供國家的所需人才。

淺談國小素質教育論文 篇二

社區教育在滿足社區居民不斷增長的教育需求,提高社區居民思想文化素質、促進社區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當今社會,知識日新月異,知識信息、知識產業、知識經濟正向一體化、國際化、全球化迅猛發展。這些日新月異的新知識,直接影響到人們思維、生活、工作和學習的變革。一個人如果不善於學習,不注重不間斷地終身學習,就很難適應現代生活,就會成為新的現代“文盲”。只有不斷學習,追求新知,善於創新,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當人們都有了這種學習求知慾望,那麼,終身教育體系就應運而生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認為:“成人教育對於今天世界上許多成人來説,是代替他們失去的基礎教育;對於那些需要應付環境新要求的人們來説,是延長他們現有的教育;對於那些已經受到高級訓練的人們來説,是給他們提供了進一步的教育。”成人教育應奉行終身教育思想,促使人們走向成熟,幫助人們提高生活質量,追求美好理想,實現人生價值。而擔負成人教育使命的成人教育中心校,就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適應羣眾終身教育需求,創造條件開展各類培訓,服務地方經濟,提升成人教育的活力和魅力。

目前,社區教育的發展總體還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區域之間的社區教育發展還不平衡,農村鄉鎮社區教育比較薄弱,這與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促進學習型社會和和諧社會建設的要求還有相當的差距。因此,鄉鎮成人教育中心校要廣泛開展學習型社區、學習型企業、學習型村居、學習型家庭等的創建工作,面向各類成人舉辦各類學歷、非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積極實施“教育富民工程”、“兩後雙百工程”、“現代農民教育工程”、“新市民培訓工程”等,在終身教育的戰略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1、以農村鄉鎮成人教育中心校為基礎,構建農村終身教育的網絡體系

當前農民的終身教育問題雖然得到各級部門的重視,但要真正落到實處,還存在許多障礙:一是受廣大居民自身主觀意識的限制。終身教育、社區教育要以人為本,除了政府部門的積極倡導,成人教育中心校和社區教育工作者及有識之士的努力外,還需要鄉鎮全體人員的共同參與。由於農村正處於工業化、城市化的初始進程中,村居一線的幹部和廣大公民還普遍存在對終身教育、社區教育認識不到位的現象,鄉鎮內的各類組織對終身教育、社區教育支持度還不夠,廣大民眾的參與熱情不夠高。二是受終身教育、社區教育制度的限制。

鄉鎮農村人們的思想觀念滯後於城鎮化的發展水平,在制度的制定和執行過程中,往往人治的成分大於法治,制度的不完善使終身教育、社區教育難以開展。三是受管理體制的限制。涉及社區教育的部門較多,每個部門都從自身的角度來認識和開展工作,政出多門,比較混亂。針對上述情況,我們覺得應以農村鄉鎮成人教育中心校為基礎,構建農村終身教育的網絡體系。加快推進鄉鎮成人教育中心校向社區教育中心轉型。成人教育中心校要深入村居、田頭,廣泛宣傳終身教育的思想和內涵,積極營造“人人皆學、時時可學、處處能學”的學習型社會氛圍。沉入基層,貼近農民,調查研究,瞭解當地農民幹什麼、想什麼、需要什麼以及本地條件適合做什麼。通過宣傳發動和調查研究,配合有關部門定期開展各類培訓,使鄉鎮成人教育中心校成為農村鄉鎮終身教育、社區教育的主陣地。

2、以專業教師為骨幹,構建專兼職結合的教師隊伍

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推進社區教育發展的關鍵是教師。教師素質的高低是農村成人教育的根本之所在,沒有高水平的教師,就不可能開展各類農民教育培訓,師資隊伍的建設已成為制約農民教育的關鍵問題。

從目前情況看,鄉鎮成人教育中心校師資水平偏低,教師數量嚴重不足,相當一部分學校無專職教師,大部分教師是從中國小校調進,他們年齡偏高,繼續深造學習的機會又微乎其微,這些教師對農業新知識、新技術知之甚少,無力去指導和培訓農民,更談不上為農民終 身教育服務了。要切實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吸引人才入手,引進新畢業的各類專業畢業生到成人校,並在職務評聘、福利待遇、評優晉級等方面與中國小教師實行同等待遇,使這些人才引得進、留得住,從而改變現有鄉鎮成人教育中心校教師隊伍不合理的狀況。另外,農村終身教育的教師隊伍只靠專職教師是遠遠不夠的,選拔和配備一支學科齊全、專業技能過硬、數量足夠的兼職教師隊伍是改善農民終身教育現狀,提升農村各類教育培訓質量的當務之急。成人校還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依靠遠程教育的優勢,藉助國內外名師的力量開展農民終身教育。

3、以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為核心,積極開展各級各類農村成人教育培訓活動

鄉鎮成人教育中心校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發揮農村成人教育主陣地的作用,積極開展各級各類農村成人教育培訓。在培訓之前,要認真制訂培訓計劃,選擇適合本地使用的教材,因地因時制宜,採用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如“科技大篷車”、辦培訓班、現場指導、巡迴講學、廣播式講座、科技小報、放映錄像、科技集市、農民讀書節等,做到定期培訓與開放培訓相結合,專家指導與致富能人現身説法相結合,室內培訓與田頭地邊工地現場指導相結合,從而使培訓方式多元化,培訓內容多樣化、適用性。

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推進社區教育發展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工程,農村鄉鎮成人教育中心校要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發揮主陣地作用,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為推進學習型社會的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國小素質教育論文 篇三

摘要:隨着教育事業的突飛猛進,國小教育正在由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各門學科的教學也在素質教育的大花園裏競相開放,探索最優途徑。在國小體育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也成為當前體育科教學的當務之急。作為一名國小體育教師,應該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不斷改善自己的教學模式,來實現教學模式的轉型。

關鍵詞:素質教育;體育;興趣;交往

在素質教育背景之下,對國小體育教師的教學模式有了新的要求。不僅體育教師在教過程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體育成績,還應該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提高學生全面發展。

1國小體育教學現狀

傳統的體育課程教育工作多是採用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國小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只能從表面瞭解體育課程教育工作的知識,根本不能從深層次的角度去理解。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對體育課程教育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因此這對教育來説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因此學校應該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使教學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和創新性。在當前的教學形態下,存在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體育教師的師資力量是比較差的。教師不僅沒有一個高的學歷,而且在專業技能方面,也是比較欠缺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問題,例如講課中經常出現教學錯誤,管理方式不當造成了學生的厭學情緒,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是因為教師的師資力量差造成的,因此解決好這個問題,才能實現教學方式的創新。教師作為學校的代表,如果沒有較強的師資力量會影響學校的聲譽的,因此在對教師的師資力量提高方面,學校應該經過認真的研究後製定出培養教師能力的計劃,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國小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社會的有用之才。因此教育工作者們應該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不斷地參加一些專業的培訓,通過參加這些活動可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改進之後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本知識,並且在講課過程中可以融入其一些創新的觀念,這樣課堂才會更加的有創意,學生們才會更加喜歡學習體育課程。

2素質教育在國小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體育教學中動機和興趣的培養:興趣是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基礎。學生只有具有了一定的學習興趣,才能在學習中有學習的動力。因此,體育課的教學也是需要一定的學習興趣的。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動機和興趣,可以培養學生對體育的喜愛,會引發學生對體育的關注。學生對體育這門課程有了一定的喜愛之後,就能夠更好地學習一些體育知識,也能夠激發自己的學習潛力。體育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體育教學環境,根據體育教學的內容,充分利用電化教學,讓學生該唱時就唱,該跳時就盡情的跳,給學生進行一個人性化的教學管理。學生在這樣的環境裏學習很容易產生學習動機的。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時候,除了要靠在課上設置輕鬆、愉快的教學環境之外,還應該注意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的結合,教師在理論課上可以給學生講解體育的理論知識,應該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對體育項目進行訓練。學生在進行體育項目的實際訓練之後,可以更好的培養自己的體育能力,也可以促進自己身體的健康成長。體育教學通過這種理論加實踐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

2.2體育教學中應注意教給學生方法:體育課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教學方法的指導,只有讓學生對體育的教學方法有一個瞭解之後,才能夠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例如,教師在教學生“原地單手投籃”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示範的時候把具體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對該體育項目的步驟有一個大體的瞭解,然後再讓學生自己進行練習,不斷的重複訓練。學生在重複訓練之中,就會慢慢的摸索出科學的方法,也可以提高自己的體育技能。

2.3體育教學中交往素質的培養:在體育教學中無時不體現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團結協作,取長補短,例如,靠牆手倒立、接力等。這些項目的進行都是需要同學之間的互相協作的。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學生交往素質的培養,讓學生認識到同學之間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只有培養了自己的交往素質才能夠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培養自己的團結合作能力,這對於學生未來的發展也有着深遠的影響。

3結束語

素質教育在國小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是重要的,對於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有着深遠的影響。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模式,開展素質教育,實現培養體育人才的目標。

國小語文教學如何實施素質教育 篇四

國小語文教學如何實施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展,提高整體素質。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而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部分,是培養素質人才的'主陣地。隨着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入,要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優化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是關鍵。

作 者:張玲玲  作者單位:河南省商丘市凱旋路一校,河南,商丘,476000 刊 名:魅力中國 英文刊名:CHARMING CHINA 年,卷(期): “”(8) 分類號:G623.2 關鍵詞:

高校語文教學實施心理素質教育論文 篇五

高校語文教學實施心理素質教育論文

一、高校學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現和影響因素

(一)人際交往上的孤獨感

有些學生由於在中學時一心撲在學習上,過着“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生活,這樣的學生一般很少和同學交流,也沒有什麼業餘愛好。可悲的是,這樣的狀況還常常被老師和家長引以為傲,是好學生的標準。等他們考到大學之後,也很少主動與人交際,由於進了大學失去了中學那種模範的光環,就變得更加孤獨,甚至產生自傲心理,覺得自己與眾不同,有種顧影自憐的感覺,總想着別人去主動接近自己,自己絕不主動接近別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孤僻內向的性格,不願意投入到火熱的集體生活中去。還有一些學生由於自小被家人呵護,成為家中的小太陽,什麼事都不會做,以至於進入大學後對自己的生活也不會打理,要麼怕洗澡,身上出現異味;要麼怕洗衣服襪子,影響其他同學,如果指出他的毛病,他還火冒三丈,拒不接受,這樣也引發了交際方面的孤獨,他自己不屑與人交往,別人也不願意和他交往。也有些女生,仗着自己有三分美貌,就常常以絕代佳人的姿態孤芳自許,要麼一言不發,整天沉默着,要説話就是語言尖刻的“毒舌”,這也是一種心理問題。

(二)厭學心理

有些學生在高中就不想學習,產生厭學情緒,被家長逼着考大學,進入學校以後又故態復萌,對所有的學科都沒興趣。沒有家長的約束,就更加肆無忌憚,逃課,在課堂上心不在焉,精力都用在網絡上,男的全身心投入到遊戲中,女孩則沉醉於淘寶;要麼就將精力用在戀愛上,根本不為以後的就業着想。也有一部分學生本來也是愛學習的,在高中經歷了一番痛苦的磨練之後,進入大學發現學習環境相對輕鬆,緊繃的神經一旦鬆懈下來,反而產生了厭學情緒,覺得考上大學不過如此。還有的是因為社會上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影響,使他們覺得讀大學和不讀沒多大區別,因此也失去了學習動力,開始厭學。除了以上兩個心理健康問題之外,還有一些心理問題也困擾着學生,例如有的學生因為個頭矮,容貌欠佳而產生自卑;有的因為家庭生活窮困,和有錢的同學相比產生較大的落差,總覺得別人看不起自己。

(三)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造成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有幾個方面,一個是家庭,一個是學校,還有一個就是社會。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的家庭由於父母離婚,對孩子缺少教育,使孩子終日生活在戰戰兢兢中,以後就會形成孤獨不合羣的性格;有的是過分溺愛,養成了唯我獨尊的個性,並且生活自理能力差。還有的家長在孩子讀幼兒園和國小時,孩子與人產生糾紛,家長總是在別人身上找原因,從來不在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這樣就使孩子養成了缺乏責任感的個性,錯的都是別人。在學校教育方面,主要是應試教育的影響,有些老師偏愛那些文靜的、愛學習的學生,對於他們的業餘愛好都不瞭解,也不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各種活動,總將那些埋頭學習,不與人交流的學生當做模範表揚,使這類人一直以為自己不交際是種美德,以後就造成了他們孤傲的性格。有些學校在教學時只注重考試成績,對於文化課之外的課程乾脆停止不上了,這樣的學生進入到大學後,對於一些有益的活動無法介入,也容易促使他們的心理問題產生。社會的影響主要是拜金主義流行,使那些家庭貧寒的學生產生自卑;也有的是對於外表美的推崇,使那些身材和容貌不佳的學生產生自卑。

二、高校語文教學中的心理教學實施優勢

針對高校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糾正的方式並不是專門的心理疏導,而是要通過人文素質的提高來潛移默化地進行糾正和疏導,因此在高校語文教學中實施心理素質教育就是最好的選擇。

(一)語文教學中的心理教育優勢

語文作為一門特殊的學科,不僅具有工具性,還由於人文性,因為語文是記在人類文化的載體,伴隨着人類文明的發展而不斷進步,是人類歷史文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的工具性決定了語文具有記載、描述、解惑和探索的功能,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伴隨着語文教學中的聽説讀寫功能,可以領略豐富的人文思想和人文內涵。語文學習的這些特點為心理教育提供了條件,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藉助語言向學生講解,與學生產生交流。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聽説讀寫等不同手段,將自己對文章學習的理解、認識和感悟都反映出來。這個過程帶着強烈的個人感情色彩,將自己的個性凸顯出來,使同學們看到了此人的個性特色。一堂語文課中,老師、學生、課文、課文作者以及文中人物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比較、質疑、參照、啟迪和吸收的相互作用,觀點相同的人會覺得找到了知音,觀點相悖的人會忍不住針鋒相對,據理力爭。這樣一堂課就成了語言的交流空間。高校語文教材所選取的內容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有的凝聚了人類的美好感情,有的藴含了學者的思想精華,這些作品都是人類歷史文化發展中的優秀成果。在學習過程中,作品中的審美理念和人文主義思想可以給人以思想上的啟迪,進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心理,給學生以正能量的教育。

(二)語文教學對心理教育的滲透

在語文學習中,通過語文的學習,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積極交往。像我國古典文學中的《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和《史記》中的《將相和》,通過對人際關係的正確處理,可以讓學生知道朋友之間的珍貴,以及在國家和個人之間的正確取捨,讓學生學會正確的分享,學會寬容和溝通。在語文學習中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勵他們去自主學習,在課文中有許多古人通過努力學習用知識改變了命運,像頭懸梁錐刺股的蘇秦,囊螢映雪的車胤和孫康,鑿壁偷光的`匡衡等。還有一些古詩也深刻揭示了少年時代學習的重要性,如“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等。還有一些作品可以用來激勵學生的意志,如卧薪嚐膽的越王勾踐,受過宮刑仍然堅持著書的司馬遷,為完成《遊記》而堅持不懈的徐霞客以及周遊列國的孔子等。語文學習中更多的是培養健全的人格的作品,像努力探索的屈原,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還有為了盡孝而棄官的李密,憂國憂家的杜甫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等,這些人都是具有擔當的人,為國家,為人民或是為了家裏老人都勇於犧牲自己的利益。通過學習,讓學生培養良好健全的品格。

三、高校語文教學中的心理素質教育實施方法

(一)高校語文教學中的心理素質教育實施的前提

在高校語文教學中實施心理素質教育,前提條件包括教師素質、師生關係和教學環境。作為高校語文教師,首先要具備優秀的素質,這些素質包括有健康的心理素質,能及時調適自己的狀態;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手段,能吸引學生聽自己的課;還要具備教育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寬容的心,愛自己的每一個學生。良好的師生關係也是建立在教師具有寬容的胸懷和極大的愛心基礎上的,只有教師愛學生,願意傾聽學生的心聲,學生才會愛老師,認真聽他上課。這種關係不僅建立在課堂上,也包括在生活中,教師不僅要在學習上關心每一個學生,更要在生活上關心他們。教學環境應該以民主和寬鬆為主,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改善過去那種一人講課大家聽的傳統方式,讓學生自主討論學習,學生可以反對老師的觀點,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才能使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千萬不能因師道尊嚴而對學生的態度產生牴觸情緒。在語文學習中還可以採取多種形式,比如像教學一些戲劇劇本時,教師可以作為導演,知道學生排練一出話劇,讓學生深入到角色中體會人物的情感。還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將課文轉化成有聲有色的視頻,加深學生的印象。

(二)語文教學中實施心理教育的途徑

利用語文教學實施心理素質教育要從課堂中和課堂外兩個途徑入手。課堂教學實施心理素質教學主要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學習,讓學生樹立起良好的品德,如善待別人,學會與人共處,明白交際的重要性,還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人在世上的價值不是因為外表的優秀,而是對社會的貢獻;也不是有錢就是優秀的,良好的品德比金錢更重要。還要學會善待父母,明白父母的養育之恩,要學會感恩。不僅要感恩父母,還要感恩每一個對自己有幫助的人。此外還要學會擔當,學會面對困難和逆境。這些在所選課文中都能學到。另一個途徑是來自課外實踐,可以讓學生走上社會,走進生活中,如參加志願者活動,讓他們用實際行動去幫助別人,體會給予的快樂,這些活動可以加強學生的交流能力,也能幫助他們認識社會,瞭解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除了課外實踐之外,還可以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多閲讀一些經典之作,瞭解前人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

四、結語

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語文教學因為具有一定的優勢成為首選,要做好心理素質教育,還要多方面努力才行。

車工教學論文:《車工工藝》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初探 篇六

素質教育是通過科學的教育途徑,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個各種素質水平。並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諧發展的教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離不開各門課教師的綜合教育,素質教育應貫穿到每一門學科教學之中,《車工工藝》作為車工專業課如何從有限的課時和豐富的內容,來優化教學內容,活化教學過程,突出學生德與能的培養。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非智力因素

學生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主要指意志,情感,個性等。它在學生的學習智力活動中起着始動,指向,維持,調節,強化,補償的作用。想要激發學生積極的智力活動,最好的辦法是讓非智力因素積極參與智力發展過程。興趣是推動學生求知慾的強大內在動力,怎樣激發學生學習《車工工藝》的興趣呢?技校多數學生文化基礎差,學習《車工工藝》困難較大,容易產生為難情緒。因此,教學中應注意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多樣性,趣味性,讓他們樹立正確的知識價值觀和學習目的性,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習《車工工藝》的興趣。教學方法主要是用直觀教學手段,讓學生多動手。多觀察,多活動,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穩定和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不會因為困難而消失興趣,積極引導,嚴格要求,以磨練學生的學習意志,正確引導學生會用《車工工藝》去指導實際操作,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我在教《車工工藝》時,面對的是剛入校的新生,他們還沒有學習《機械製圖》,《金屬工藝》等專業基礎課程,如何讓同學對該課感興趣,並能學好該課?我先從社會招工的角度讓同學認識該課的重要性,學好這門專業課,畢業時可以讓我們在工廠裏迅速進入角色,為社會創造價值,從而實現自己的價值。然後我從家庭,學校的角度讓學生認識到,學生的學習對家長,對學校的意義,讓同學正確對待今後學習中的困難。

二,培養以“看圖解題能力”為中心的智力因素

智力是人們在認識過程中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能確保認識活動有效進行和發展人腦聰明智慧功能的心理物質綜合。它包括: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五個基本因素。對《車工工藝》來説,學生的智力因素以掌握正確的看圖方法成為《車工工藝》教學效果的關鍵。

首先應順應青少年思維發展的特點,儘量用通俗的比喻變抽象為具體,引導學生通過熟悉的事例去理解抽象的圖例,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創造一種積極活潑的學習氣氛,從具體的感性認識入手,加強直觀教學的動手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在觀察,想象,練習中進行分析比較,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創設問題情景,循序漸進。《車工工藝》中車刀的各種角度很多 ,很多同學往往將他們混在一起,我的。解決辦法是用較長的時間讓同學認識外圓車刀的各個基本角度,然後用車刀的各個角度同其他各種刀具的角度進行比較,進行綜合歸納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個過程中外圓車刀的學習不能求快,而且我還利用模型,錄象等方法讓同學從各種途徑掌握刀具的各個角度,加深車刀角度的印象。

三,學生學法指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素質教育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法指導是現代教學發展的趨勢之一,單靠學校所學知識,遠不能適應社會需要,許多知識靠自己去學,還須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作為《車工工藝》教師的任務不僅是上課傳授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學會自我學習的能力。對於《車工工藝》有的章節,我讓同學先提前看一遍,然後在課堂上提出問題。讓同學分組討論,讓同學在討論中學習。提高同學的自學能力 。

四,針對學生個性差異,因材施教

學生個體、間存在着差異性,智力素質,興趣愛好和性格都不相同,因此,教師在重視統一指導的同時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個性指導,指導他們選擇適合自己個性特點的科學的學習之法,在接受較難較深的知識時,用不同的要求訓練他們的思維,在學習獲得成功或 失敗時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和手段,幫助他們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個性,讓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充分的發展。

五,提高教師素質,重視言傳身教

要想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必須具有高素質的教師來完成。教師既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又要有相關學科的知識,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用真才實學去教育學生,吸引學生。愛護學生是教師必備的心理素質,尊重,理解。信任心理素質欠佳的學生,在愛的氛圍中實施素質教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言傳身教塑造一個美好的形象,讓學生在教師身上懂得真,善,美。

淺談國小素質教育論文 篇七

隨着經濟的發展,社會對創新人才的需求也愈加強烈。創新隨之也成為教學的重中之重。而語文是學好一切的基礎,語言能力的表達直接影響學生的素養和社交能力。為培養順應時代和國家發展需求的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素質教育就需創新。現淺談一下“國小語文創新教育與素質教育”如何實現?表表個人理解。

一、創新教學的類型

(一)引思型

在教學中,教師常採用提問式去引導學生探索新事物及其奧祕,讓學生帶着問題積極進入思考。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就要常用“激疑引思”的各種手段引導學生帶疑思考,以引發其創新。

1、讀題引思。作者為什麼會以此為題?引生思題激興趣,因疑而引好奇心,因奇促使往下究。

2、抓關鍵詞句,師提問題,引生思詞思句。抓關鍵詞句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更好奇,感興趣。即使在思考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也會懷着好奇心和求知慾繼續探討下去,直到把問題解決。

3、通讀全文,教師提出文章所要表達什麼樣的主題?作者烘托主題運用了什麼樣的手法?通過教師對問題層層深入的誘導,結合學生深思,誘共鳴。

(二)討論型

利用生與生之間對問題的溝通,教師綜合意見,引生取長補短。當學生討論發現新問題主動提出質疑時,教師要因勢利導,以達舉一反三效果。教法是否合理,在於實施中能否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用討論式教學,教師作為“導演”,就要對學生的思維加以引導和啟發。引導得法,學生學習就始終處於“問題—思考—探索—解答”的積極狀態。在教師提出相應問題讓其討論後,也要注意給學生留獨立思考和談論的空間。那樣才能讓學生將思維發散到最大限度。

(三)情景誘發教學

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的地引入或創設一些具有特定的`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幫助學生直《本站·》觀地理解教材,使學生心理機能得到發展。具體表現在語文課堂上。如:語文課堂上,教師有意識地設疑問、立障礙、布謎局、揭矛盾,就能使學生對語文知識處於“心欲求之而未得,口欲言之而不能”的狀態。吊足其胃口,從而達到誘發學生思維的目的,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起了他們的興趣和積極性,主動參與並展開聯想。讓學生輕鬆地從複雜的現實情景中提高思想素質,發現並提出相應問題,然後自己去解決問題。

(四)想象教學

想象教學是指教師在講解教學內容或新課程後,讓學生沿原文的思路,想象文章後面將要發生的事,或者將會發生的事,調動其充分發揮想象力,撰寫文章後續。想象可貫穿語文教學的整個過程。用想象教學的老師,就像童話大師每天帶着一羣精靈進入一個個童話世界。這不僅提高了語文學習的效果,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更提高了其聽説讀寫的語文表達能力,也陶冶了情操。

二、素質教育如何實現創新的探究

(一)建立學生正確的學習觀

基於傳統教學觀念,教學中多數目標定位在升學上。因此,教師一味的講解生詞和重點,學生為了升學而機械地接受知識。只有改變學生的學習觀,才能將其注意力轉移到尋求知識的趣味性和奧祕裏。學習是人的畢生追求,“蓄之久者發必雄,思之熟者行必達”。教學中,老師就要教育學生自覺把學習作為一種態度、一種責任、一種追求、一種境界。更要求學生學會孜孜以求,苦學不倦的精神,並在學習中不斷拓寬視野、提升能力、增強本領,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到既掌握新本領,又提高新技能。

(二)營造輕鬆的課堂氣氛

現以國小學字母為例,設計一個簡單的教學方案:

1、課前,教師可備好各種有趣的字母圖片和一個鈴鐺。在講解後,將學生分作幾組,每一組學生派出一成員做代表,進行競賽遊戲。

2、師舉圖片,讓生搶答。最先搶到鈴鐺的一組讀出圖片上的字母,回答正確的一組加分。

3、師同時舉出多張圖片,讓生搶答,完全回答正確的一組才加分。

4、以得分最多的一組給予一定的獎勵,以此鼓勵學生再接再厲;同時也別忘了激勵那些沒得獎的同學要繼續努力。

營造輕鬆的課堂氣氛,用有趣的遊戲更便於學生學習記憶新字新詞。同時也能促使學生學會思題、解題的能力。越是有趣的遊戲,越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學語文的興趣就越濃。而不同的動物組成的圖片更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比如“雞蛋”可看成字母“O”,看到所有圓形的東西也都能聯想到字母“O”。

(三)利用情景教學,開發學生想象力

國小素質教育不僅是讓學生學到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文化修養和創新能力。充分利用情景教學,既可讓學生充分記憶文中知識點,還能展現他的才能。充分利用想象力的教學方法,不但別有生趣,引發好奇心,而且還能讓他們嘗試聯想每一種事物是怎樣表現出來的,這就更充分地發揮出了學生的創造才能。只有在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中,人的創造性思維才能得到最好的發展,因此,教師要善於創設特定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解決問題的強烈慾望,誘發學生的創造動機,使他們投入積極的創造性的學習中。

(四)利用討論式教學,吸引學生

要怎樣在討論式教學中吸引學生注意力?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如何調動起來?關鍵在於教師的“導”。教師在教前,須“精心設計特色教法,設計新穎導入方式,創設巧妙的問題情景與和諧的教學氛圍,還要變換教學手段,變活動形式”。可講故事、搞競賽、做遊戲等形式誘發其興趣,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要善於發現學生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埋怨,幫樹信心,激興趣,除其障礙等。

三、總結

傳統教育的弊端在於“填鴨式”“滿堂灌”的知識傳承方式,學生的知識是被動地從老師處獲得。創新教育是教會學生怎樣進行有效的學習,做學習的主人,更是培養人的新思維和發現、發明的能力。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素質教育是基礎,創新教育是目的和歸宿。因此,在國小語文素質教學中,創新是永遠探索的課題,教師更需探討更多有趣的創新教學方法應用到國小教學中。

研究國小語文素質教育 篇八

一、轉變教學思想,提高素質教育意識

具體來講,教師應當從應試教育的思想轉變為素質教育的思想,進一步體會到應試教育的不足和危害,擺脱舊的、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不再單純性地以學生的高分數作為評價依據。

這是由於應試教育的後果是:將教育的成功歸結於考試的成功,在成就一少部分尖子生的同時,放棄或者是否定了大部分的學生;注重智育(高分數和死知識),忽視了其他一些方面(個性特長和全面發展),甚至是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換言之,素質教育的實施目的,並非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升學和深造,而是能夠使所有的學生將來都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教師通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使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

因此,教師應當以教育工作的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為己任,徹底轉變教學思想,不再單純性地注重學生的高分數,提高素質教育意識,並且貫徹實施。

二、和諧師生關係的創建

教師不僅僅是學生的指路人,還是學生的好朋友。

教師這種職業是非常高尚的,教師教學質量的高低跟教師怎樣處理師生關係有着非常大的關聯性,倘若教師能夠真正地愛學生,跟學生和諧、平等地相處,那麼就能夠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

由於國小生的年齡比較小,因此犯錯誤也是不可避免的,教師不應當冷冷地批評學生,而應當激勵學生,這樣,學生也能夠更好地改造自己的錯誤、彌補自身的缺陷,從而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此外,教師還應當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指導學生怎樣學習和掌握知識以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技能,並非死記硬背,不然就脱離了素質教育的軌道。

三、語文教學的開放性

語文屬於一種社會現象,它跟生活實際的聯繫是非常密切的,它產生和發展於社會生活,且被應用於社會實際生活。

語文也屬於一種文化現象,語文要素構成了文化環境,以人的發展和進步作為視角,語文教學是第一位的,它不僅僅能夠應用於交際,還是提高人的文化素質的前提和基礎。

為此,這就要求國小語文教師實施開放性的語文教學。

教師務必不斷地更新教學思想,拓展語文教學的空間,將生活實際和語文知識有效地統一起來。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有效地統一實踐應用、時代發展的信息,教材上的基礎知識,以使完善的教學知識系統形成,並且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

具體而言,一方面,教師需要規範化作業批改的書面語言、跟學生溝通的生活語言、教師的教學語言,並且注重文采,不可以隨心所欲,教師更需要進行規範化的書寫。

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創設良好的語文教學環境,從而使學生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溝通、閲讀和學習,進而切實實施開放性的語文教學。

只有做好以上兩個方面,才能夠切實進行開放性的語文教學。

四、組織課外活動教學

教師在國小語文教學中應當以課堂教學作為主導,並且注重課外活動的教學,這是國小語文新課改的要求。

在課外活動中,學生聽説讀寫的能力得以提高,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地體現了學生的長處,發展了學生的個性,陶冶了學生的性情,學生獲得了思想教育,增長了學生的知識,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生活。

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有規劃、有針對性和適當地組織語文課外活動教學,從而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

國小語文課外活動具有多姿多彩和多樣化的形式,像是遊戲、參觀、作文展覽、書法、建立黑板報、講故事,朗誦比賽等等。

教師應當使得課外活動具備獨立自主性、創新性、實踐性、及時性、趣味性的特點。

教師在組織課文活動教學中,應當注重示範和引導,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與此同時,應當為學生講解學習的技巧和方法,激勵學生大膽一些,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

比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5分鐘的朗讀練習:學生輪流地朗讀,要求發音標準,要麼是朗讀片段,要麼是朗讀全文,把握好節奏與語調,並且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這樣,在朗讀練習中,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得以形成,並且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到了課文的表達技巧和思想主旨,也增強了學生的審美觀念。

事實表明,教師組織課文活動教學有利於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

總之,國小語文教師務必領悟素質教育的內涵,徹底地轉變教學理念,並且真正地貫徹實施素質教育,不斷地創新教學手段,從而創設良好的教學氣氛,以使學生得以健康的發展和進步,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作者:張繼美 工作單位: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

素質教育在教學中的實施論文 篇九

關於素質教育在教學中的實施論文

學校教育正在進行着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同時也給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質教育的實施,要求相應地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怎樣推進素質教育?就此問題談一些認識和體會。

一、教學觀念的轉變

1.“以師為主|”轉為“以生為主”。

傳統的課堂教師主宰,一言堂,教法單一,學生只是接受,學生沒有自主探究的機會。挫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處於被動的學習地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良好素質的形成是不利的。

素質教育主張“以生為主,以師為導”。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親自實踐。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2.“側重優生”轉為“面向全體”。

以往受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教師側重優秀學生的培養,課堂所有環節都圍繞着他們轉,受表揚的也是他們。差生則成為諷刺、挖苦的對象,極大挫傷了他們的自信心,致使兩極分化日趨嚴重。

素質教育要求面對全體學生,充分認識學生之間的差異,對每個學生制定難易不同的目標,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鼓勵他們多思、多問、多練習,不斷增強學習能力和信心。

3.“教書”轉為“育人”。

教師既要認真傳授科學知識,又要注重思想教育,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要善於挖掘藴藏在所授知識中深刻的思想性內容,並加以正確的提示和闡述。除了課堂講課之外,還有輔導答疑、考試考查、批改作業、課外活動等環節,我們都應當把它作為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機會和有力手段。學生在這些環節中,既能夠表現出他們掌握知識的深廣程度,又能夠表現出他們的立場、觀點和思想感情,還可以看出他們的智慧和才華。 二、教學行為的轉變

1.把素質教育融入教學內容中。

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闡述教學內容,揭示辯證關係,並指出知識來源於實踐以及它在生產、生活和科學技術中的廣泛應用。通過介紹我國的科學成就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主義情感,使學生逐步明確要為國家富強,人民富裕而努力學習。

2.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1)學習能力是決定學生接受知識快慢的重要因素。

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後,學習的效果將事半功倍。在講解完知識後,提出一些難點知識讓學生們共同討論研究,培養學生討論研究的`興趣。學生經過討論研究產生了學習的興趣,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

(2)創造力比知識更重要。

個性的發展對於人一生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正因為每個人的個性品質不一樣才使有的人成了科學家,有的人成了音樂家,有的人成了美術家……。在教學中通過培養學生創造能力來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願去進行練習,學生的個性就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3)實踐是獲得知識的手段之一,同時也能夠檢驗知識的科學性。

為了讓學生科學、全面的掌握知識,我們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的實踐中學會知識。(4)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一切險阻。人生的道路沒有一帆風順的,要想做好一件事,不付出努力也是不行的,學生要想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必須有一定的毅力,這樣才能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的毅力。

素質教育迫在眉睫。教師的觀念,自身的素質直接關係着教育的成敗。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工作中不僅要恪盡職守,而且還要努力學習新方法,精通本專業的知識,還要做到一精多能。教師不僅要用豐富的知識教書,更要以自己崇高的品質去影響學生,用自己的愛心去感染學生,以自己的言行給受教育者起到實在的教育和表率作用,把素質教育融入到教學中,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這樣就能培養出德藝雙馨的接班人。

淺談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論文 篇十

淺談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論文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着眼於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全面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知識、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和學會審美。素質教育是有區別於應試教育的一種嶄新的教育模式,是鄭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為目標。當前基礎教育面臨的問題很多,尤其是對素質教育方針的貫徹落實依然不到位。怎樣才能在本學科中落實素質教育使各學科能互相滲透,形成綜合效益,這對每一位教師來説都是一個新的挑戰。

一、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國小生素質發展

與傳統的應試教育相比,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更重視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為社會的發展而服務。因此,語文教學的目標應圍繞素質教育的總目標去設置,變單一化為多元化,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1、重視國小生的德育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國小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乎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因此,在國小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道德,是非常有必要性的。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發展智力的同時,要充分深挖語文教材中藴含的德育因素,適時滲透思想道德教育,使用學生通過知識的學習和智能訓練,潛移默化地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傳統美德教育、科學思想和科學作風的教育等,促使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初步形成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科學的人生觀。

2、重視國小生的美育教育,培養審美能力。美育對人的修養與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現行的國小語文教材不僅在思想道德上有教育意義而且在語言文字上是相當美的。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在教學中我們很好的利用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有機地滲透審美教育,使學生能夠結合課文內容,形成對美好純結事物的嚮往,對祖國美麗山川景物的熱愛,對人物的崇高品質和堅貞精神的讚歎,對好人不幸遭遇的悲痛,對醜惡事物的憎恨等等,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感染和啟迪,提高分辨真善美和假醜惡的能力,培養他們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使他們樹立審美觀和審美理想。

3、加強國小生的心理素質培養。當今社會非智力因素對一個人的成敗起着重要作用。現在對心理因素的培養呼聲越來越大,教育要面向現實,面向未來,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重視心理因素的培養。注意對學生意志、情感、自信心、競爭意識、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形成完整的人格。

4、加強國小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在教學中要減少學生的課業負擔,讓他們有更多時間進行鍛鍊,增強學生的'體魄和體能。在教學中,讓學生在課堂中腦、眼、耳、口、手並用,在身心和整體活動中協調其身體器官的和諧發展,以利於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

二、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結合,落實素質教育

1、在“讀”中培養國小生的素質。現代的閲讀觀認為閲讀“是蒐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判體驗的重要途徑。”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必是作者洞察客觀世界和自己主觀意念的完善結合體,能體現作者的思想和完美人格。只有讀者通過閲讀,與文本(作者)進行對話,才能領略到其中的真諦,並被作品中思想和形象感染,影響其良好的行為和習慣的養成。成功的語文教師都會利用朗讀、精讀、略讀或瀏覽等多種閲讀方法,指導學生粗細相結合地閲讀課文,並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最後通過同學間的討論和教師的引導解決問題。如在講授《爭吵》時,讓學生自主地精讀全文,感受“我”的內心活動,體會“父親”的話的含義,並結合身邊的事例,進行討論,使學生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寬容,學着處理同學間發生的問題,並透過故事,認識世界,感知世界,從中得到生活的啟示,吸取成長的養分。

2、在“寫”中培養國小生的素質。寫作是運用局面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和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④。作文教學中,要特別重視鼓勵自由表達,放開種種束縛,培養學生創作的熱情與興趣。讓學生學會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從而發現自然、社會、人生的“真、善、美”。作文教學時,要使學生“身在教室、心在室外”,儘量佈置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題目,讓學生能身臨其境,通過多種方式去搜集與主題有關的素材。作文教學不僅要指導學生通過蒐集素材進行創造性的表述,還要指導學生養成修改習作的習慣。讓學生會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去個性習作。從而讓學生會找出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之處,並學會如何去正視它、改正它。同時,要培養學生與他人交換修改習作的習慣,使學生形成主動合作的精神。

3、在“説”中培養國小生的素質。説話,即口語交際。是語文“工具性”的最好體現。在現代社會生活、工作中,運用口語與他人進行交流的能力,已經越來越顯得格外的重要,成為了現代公民必備的能力。如果一個學生不懂得或不擅於與他人進行口頭交流或向他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就算他成績再好,也不能算是一個真正具有良好語文素質及能力的人。而大多數學生都缺乏文明和諧地進行交流的素養。因此,要加強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使他們在人際交往中有較文明的態度的較好的語言修養。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應先培養學生與他人交流的自信心和勇氣,克服交流的恐懼心理。讓學生敢説、願意説,又有話可説。注重選取學生較熟悉的説話材料,鼓勵學生説出自己的真實情感。要打破各種傳統思想的制約,只要是學生對某事物的真實看法,無論褒貶,都加以鼓勵,語重心長學生“求異”的思想和開拓創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