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素質教育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9.9K

國小素質教育論文精品多篇

國小素質教育論文 篇一

摘 要:素質教育是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教育新模式,它打破了傳統的、封建的、落後的教育機制,樹立了以人為本、求真務實的教育理念,大大激發了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九年義務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實施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教學改革,尤其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方向和主旋律。

國小是義務教育的奠基工程,在國小教學中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發揮整體育人功能,是強國興教之本。

關鍵詞:國小教學 素質教育 興趣 認識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的騰飛,綜合國力的提高,首先要加強國民的素質教育,從而實現社會的快速發展。

素質教育是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教育新模式,它打破了傳統的、封建的、落後的教育機制,樹立了以人為本、求真務實的教育理念,大大激發了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國家的教育事業注入了新鮮血液,增添了活力。

九年義務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實施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教學改革,尤其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方向和主旋律。

在國小教學教學中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發揮整體育人功能正是當前廣大教師非常關注的新課題。

我作為一名教師,對國小生素質教育談幾點認識。

一、學習素質教育理論,統一思想認識

什麼是素質教育呢?素質教育是與”應試教育”相對立的,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學文化和身體,心理,勞動技能素質,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為目的的教育、素質教育是充分開發受教育者潛能的教育,是以社會文化塑造社會合格成員的教育,是促進受教育者個性化的教育。

素質教育的特點是面向全體學生,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同時能推動學生主動發展,從而實現學生個人素質的提高。

由於我國的基礎教育在“應試教育”的軌道上運行多年,人們在思想觀念、政策導向、管理體制乃至教育的內容與方法等諸多方面,都形成了一整套固定的模式,因此,要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決非輕而易舉的事。

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以及教育體制持續不斷的改進,大家認識到素質教育是一種旨在謀求學生身心發展的教育,是一種承認差異,重視個性的教育,是確認學生主體,從學生個體實際出發的教育,是一種根據社會需要,給學生的素質發展以價值導向與限定的教育,同時又是一種重知識,又不唯知識,以提高民族素質為最終目的的教育。

二、素質教育是教學改革的主旋律

圍繞素質教育的實施這一主題,國小教學改革應重視如下幾個方面:

1、重視非智力因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國小生天真無邪,活潑可愛,充滿無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作為教師來講,應當首先減輕學生的精神負擔,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壓力為動力;當學生的學習情緒低落時,要多加分析,找準原因,積極鼓勵、幫助,多一份關愛,少一份指責,發揮教師的親和力、感召力,給他們照顧和温暖;尊重學生的人格形象,不劃分優生和差生的等級界線,消除學生的自卑心態,營造團結互助、充滿自信的良好學習氛圍。

2、重視學法指導,培養學習能力。

注重學法指導是現代教學發展趨勢之一。

學法即學習方法,是學生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在學習過程中所採取的學習程序、學習途徑、學習手段和學習技能等等。

3、重視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的個人素質都得到發展。

真正的素質教育不僅要做到因材施教,還要做到因時施教。

這就要求在教學組織中把分班教學、分組教學與個別教學結合起來;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貫徹個別對待的原則,講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三、重視過程教學,發展思維能力

傳統教學的弊端之一,就是重結論,輕過程,從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提高。

重視表象在知識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國小生思維的基礎是形象的與動作相聯繫的有關表象。

因而我們在教學中要儘可能地利用一些物質化的材料作為思維的中介物,讓學生看看、擺擺、摸摸,從而將抽象的概念、邏輯關係等通過自身感受呈現出來,達到內化成智力活動的目的,使學生具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如何實施素質教育

1、教師素質的提升。

教師是素質教育的實踐者和實施者,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是教育的關鍵。

教師的作用,不僅要隨着各個步驟的變換而改變,更重要的要根據學生接受程度和實際教學的需要來優化教學方法的組合。

構建素質教育的教學模式,關鍵在於教師的自身素質。

在具體的教學當中,教師要在吃透教材,掌握教法的基礎上,靈活掌握,因材施教,在師生間形成一個感情融洽,相互尊重,配合默契的氛圍,才能順利進行教學,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2、優化教學目標的制定。

目標教學是構建素質教育的重點,它要求教師必須瞭解、熟悉、掌握教學內容,明確教學大綱,要求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通過分層教學,因材施教,使目標教學落到實處。

可以説,目標教學就是將所有教學內容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目標,首先做到完成每課的小目標,爾後完成好單元的部分目標,從而達到完成總目標。

3、優化課堂教學的設計。

課堂教學應努力引導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為主動探索知識,變“學會”和“會學”。

在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時,可採用“啟發式”、“學導式”教學法。

首先,教師要發揮自己的指導作用,做到深入淺出,畫龍點睛,一語道破,起到指導作用,以達到“導”在關鍵上的目的。

其次,在學習課前預習,劃出難點,帶着問題聽課時,或學生在自學中遇到了困難,迫切需要教師解難答疑時,教師應及時進行指導,把握好關鍵時刻,恰到好處,這時學生的思想集中,全神貫注,認真聽講,可收到最好的效果。

4、優化教學方法的結合。

隨着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學方法也要有所改變,這就要求進一步優化教學方法的組合。

課堂上教師採用什麼教學方法,學生就往往採用相應的學習方法,它直接影響着的學生的學習效果。

總之,在國小實施素質教育是一項長期、複雜而艱鉅的系統性工程,既是可行的,又是必要的。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教師要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從觀念上、意識上樹立起提高學生素質的緊迫感,着重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通過全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樹立全面的人才觀和質量觀,深入、徹底、細緻地進行教育改革,使素質教育有良好的輿論環境和物質基礎,素質教育才能在國小真正實施。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改稿)。2007.4.

[2]劉豔。如何在國小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09,(9)

[3]祁利民。國小數學實施素質教育的策略[J]。2008,(12)。

國小素質教育論文 篇二

摘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一次重大革命。

實驗教學與素質教育有着密切的聯繫,開發實驗功能將更好地促進素質教育發展。

關鍵詞:教學; 素質教育

隨着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從長遠發展角度審視教育問題,基礎教育應該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一 認真貫徹新課程改革精神,積極推進國小數學素質教育

我國提倡素質教育已有多年,由於種種原因落實的效果不夠理想。

國小素質教育又是其中最基礎的一環,所以國小素質教育的實施顯得尤其重要。

國小數學是一門基礎性的課程,是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應該成為推行素質教育的排頭兵。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對國小數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的問題,已經是擺在每個數學教學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和迫切任務。

二 要以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旨

素質教育的最基本內涵,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雖然,全面發展的思想早已有之,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共產主義的理想,建國以來,黨的教育方針也一直把全面發展作為重要內容。

但是,應該説,這還是一種教育理念,是針對歸式分工所造成的人的片面性而提出的理想目標,並不具有充分的客觀現實性。

首先説我國的當代科技綜合化,要求探索,理解和運用科學技術的人全面發展,21世紀各門類科學各層次分支不斷交叉,加速綜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進一步結合,科學和技術相互依賴和融洽,科學和社會之間發生重大的相互作用。

其次是經濟全球化,要求參與經濟活動的人具備兼容幷包的胸懷和合作競爭的精神,善於在現實和傳統之間、科學和人文之間、個人和社會之間、以及民族和人類之間不斷地協調和化解矛盾,應對各種挑戰。

再次是發展整體化,強調經濟、環境、社會協調發展,經濟發展、環境發展、社會發展都要以人為中心,都是為了人的發展和依靠人的發展。

特別是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來説,我們進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於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同時又要着眼於人的全面發展,而且,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

三 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要貫穿於教育過程的始終,要建立師生的平等關係,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於爭辯,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發展,要營造一個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

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最重要的是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親自動手去做,去實驗。

沒有實踐能力的人,絕不可能成為有創新精神的人,實踐出真知,脱離社會實踐來談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只能是紙上談兵。

要善於發現,挖掘和強化學生的創造潛力啟迪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造就大批創新人才。

這就要求我們舉一反三、善於反思、取長補短,改變我們的教育教學方式,更加重視創新精神的培養。

四 實施素質教育應重視優化校園育人環境。

優化育人環境是一個系統工程,各種環境育人要素絕不是孤立的、支離破碎的,而是多元的、有機結合的。

學校應全盤規劃,從教育教學到行政管理,從文化課、專業課教育到政治理論教育,從入學教育到畢業教育,從學習空間到生活空間,從師生關係到同學關係,從學校到社會和家庭都可成為素質教育的載體,強化素質教育功能。

真正使學生在學校的任何角落、任何環節都能感受到人際和諧、秩序井然、優美整潔、積極向上的環境氛圍。

同時,優化育人環境還要創造健康積極向上的精神氛圍,要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用豐富的精神養料滋潤學生,通過長期的砥礪和耳濡目染,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思想品格。

優化校園育人環境,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着手:首先要構建高雅的環境氛圍。

學校既要充分利用合理的校園佈局、整潔的綠化園區,又要構建體現校園特點和學校特色的人文景觀。

使校園環境幽靜、雅緻、高潔,更具學習氣氛。

其次要在校園創建濃郁的學習學術氛圍。

學習是學生在學校最基本的素質塑造活動,既需要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要有學生的主體能動作用。

因此,在校園中要建立良好的教風與學風。

五 評價、表彰規範

評價的依據是培養目標,把培養目標分解,把要求具體化,形成一系統規章制度、管理規定,編印成冊,發給學生,讓學生了解怎樣從基礎行為起步,應該怎樣做,從哪方面去努力。

學校按一定的標準制定優秀班集體和三好學生的評選條件,制定優秀學生幹部、三好學生、活動標兵、文明班級的評選條例

將這些彙編成學生手冊,讓學生和家長了解學生努力的方向。

幫助學生逐步學會依據學校培養目標自我評價,確定自己的具體目標,找到起點,促使自我意識的健康發展。

六 要把思想品德素質作為學生最重要的素質

思想品德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在當今,一個人的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如何,以及如何做人處事,已經成為人的事業成敗的最為重要的因素。

思想品德如此重要,可當前我們思想品德教育的現狀並不盡人意,具體表現:德育工作還不能主動適應新形式的要求,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德育沒有貫穿於專業教育和學校管理全過程,未能體現不同年齡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德育的內容和德育工作的方法較為陳舊和單一。

對此,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當務之急。

總之,我們要全面貫徹和學習素質教育觀,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為新世紀的建設提供國家的所需人才。